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届政治一轮12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19届政治一轮12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19届政治一轮12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19届政治一轮12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限时5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观点与叔本华的“世界不过是意志的表象”的哲学派别相一致的是导学号 60922848( C )

①“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影子”(柏拉图) ②“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张衡) ③“心(良知)之发动而为“意”(意识),意之所在便是物(事)(王阳明) ④“一个观念的存在,就在于被感知”(贝克莱)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叔本华的“世界不过是意志的表象”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影子”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排除①;“元者,无形之类,自然之根,作于太始,莫之与先”属于古代朴素主义,排除②;③④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选C。

2.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有侵华日军各级指挥机构当时的命令和东京审判、日本官兵的记录为证,有中国幸存者的血泪控诉为证,有《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等国际人士提供的证言和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的电影胶片为证。由此可说明导学号 60922849 ( C )

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现实中必须要面对而且无法回避哲学的基本问题③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④认识的真理性需要通过物质记录来检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日本侵华有各种证据为证,由此可说明现实中必须要面对而且无法回避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规律是客观的,排除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排除④。故选C。

3.“移动学习(M-learning)”曾一直被认为是技术概念。如何让学生、教师、家长三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已经变成了现实。基于这一科学理念,移动终端的软件开发技术将“移动学习”推进到了实质性的发展阶段。从哲学上看,这说明导学号 60922850( A )

①先进的理念是人类从事科学实验活动的先导②技术概念的科学性决定技术发明和创造活动的进程③科学发展的过程是实践和认识不断实现统一的过程④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与变化依赖于人们的思想观念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基于这一科学理念,移动终端的软件开发技术将“移动学习”推进到了实质性的发展阶段。从哲学上看,这说明先进的理念是人类从事科学实验活动的先导,科学发展的过程是实践和认识不断实现统一的过程,①③符合题意;技术概念的科学性影响技术发明和创造活动的进程,不是决定,②错误;④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排除。故选A。

4.55年来,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林海,从最初的369人毅然上坝到三代人传承不息,塞罕坝人将荒山沙地变成绿水青山,创造了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奇迹,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为此,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地球卫士奖”。对上述材料理解不当的是导学号 60922851( C )

A.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在量的积累中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B.荒山沙地变成绿水青山需要几代人发挥主观能动性

C.“生态文明建设范例”是在征服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完成的

D.“地球卫士奖”是对塞罕坝人物质与精神贡献的高度肯定

[解析]本题属于逆向思维题目。C选项中“征服自然”的表述错误。题目中,塞罕坝人将荒山沙地变成绿水青山,创造了令世界为之惊叹的奇迹,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可见,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在量的积累中实现了人生的价值,荒山沙地变成绿水青山需要几代人发挥主观能动性,题目中,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地球卫士奖”,“地球卫士奖”是对塞罕坝人物质与精神贡献的高度肯定;故A、B、D选项表述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5.从人类认识细胞开始,对生命的理解就一直在不断加深。如今人类逐渐掌握一个更加微观和神秘的领域——基因。在基因科学看来,生命的本质就是一串串由基因组成的大数据,科学家可以通过基因组比较,在数十亿个DNA中发现相似和不同,通过“归纳”基因大数据,人类将重塑生命。以上材料说明导学号 60922852( B )

A.基因组成的大数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

B.实践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生命的理解

C.基因科学改变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D.科技的发达造就了人与人基因的区别

[解析]A选项中“揭示了世界的本质”的表述错误。C选项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发生改变。D选项表述本身错误。题目中,在基因科学看来,生命的本质

就是一串串由基因组成的大数据,科学家可以通过基因组比较,在数十亿个DNA中发现相似和不同,通过“归纳”基因大数据,人类将重塑生命。以上材料说明实践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生命的理解;故B选项入选。

6.《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是全球首部手绘油画电影。电影的制作团队深入调查了梵高生前的800封书信,以梵高的120幅原画为基础,由15个国家的125位油画家创作65000张油画,然后以每秒12幅画的速度叠加成电影作品,打造了一场梵高美学的“流动盛宴”。这表明导学号 60922853( C )

A.手绘油画艺术是电影艺术发展的基础

B.电影创作源自于人们的创新意识

C.电影制作的过程是对油画作品的再现与创造相统一的过程

D.电影制作的过程是按照创作者的意图改造世界的观念活动

[解析]A选项改观点夸大了手绘油画的作用。B选项错误,电影创作源自于人们的实践活动。D选项错误,电影制作的过程是按照其固有的规律来进行的。题目中,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的制作团队深入调查了梵高生前的800封书信,以梵高的120幅原画为基础,由15个国家的125位油画家创作65000张油画,然后以每秒12幅画的速度叠加成电影作品,打造了一场梵高美学的“流动盛宴”。这表明电影制作的过程是对油画作品的再现与创造相统一的过程;故C选项入选。

7.有人对“白马非马”进行了三点论证:一是强调“马”、“白”、“白马”分别是动物、颜色和一种动物加一种颜色,三者各不相同,所以“白马非马”。二是强调“马”包括一切马,不管其颜色的区别;“白马”只包括白马,有颜色区别,外延不同,所以白马非马。三是强调,“马作为马”“白马作为白马”不同,所以白马非马。这三点论证是导学号 60923173( B )

①唯心主义观点②唯物主义观点③形而上学的观点④辩证的观点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这三点论证承认了“马”“白色”这些物质的存在,是唯物主义观点,不是唯心主义观点,①不选,②应选;这三点论证并没有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而是孤立地看待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故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并不是辩证的观点,③应选,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8.漫画《火影忍者》有一段精彩的话:“每个人都依靠自己的知识和认识,却又被其所束缚,还将这些称之为现实,但知识和认识是非常暧昧的东西,那个现实也许只不过是幻觉。人们都是活在自我意识之中的,你不这样认为吗?”下列句子与这段话所体现的哲理最接近的是导学号 60923174( A )

A.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的尺度

B.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你要自己去寻找,而不是让别人去灌输

C.“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

D.人在生存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必然性掌握之中的一个被动的工具

[解析]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漫画《火影忍者》中精彩的话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符合题意;B是唯物主义,不适合题意;C是客观唯心主义,不适合题意;D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不适合题意。

9.毛泽东同志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内,曾经有一部分教条主义的同志长期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而只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去吓唬人们。还有另一部分经验主义的同志长期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不了解理论对于革命实践的重要性,看不见革命的全局,虽然也是辛苦地——但却是盲目地在工作。”这两类错误思想导学号 60923175( D )

①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否认其指导作用②否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脱离实际空谈马克思主义③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片面强调某一方面④前者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后者没有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材料中的第一种错误思想并没有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①不选;这两类错误思想与否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无关,②不选;这两类错误思想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片面强调某一方面,③正确;这两类错误思想前者没有做到从实际出发,后者没有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④正确;故本题选择D。

10.隐喻是一种“跨域映射”,即通过熟悉的、具象的、已知的领域来认知陌生的、抽象的、未知的领域。在经济话语中常常用“黑天鹅”比喻小概率但影响巨大的事件,用“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借助动物来隐喻经济现象,是因为导学号 60923176( D )

①动物形象是经济学家科研成果的来源②动物的具象性有助于经济认知向本质深入

③动物世界与经济领域间存在着某种相似性④人能通过摹写动物来把握经济规律以造福人类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解析]科研成果来自于实践,故①错误;具象性就是具体的形象,也就是能透过动物的具象性即现象看本质,故②符合题意;材料中“用‘黑天鹅’比喻小概率但影响巨大的事件,用‘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表明动物世界与经济领域间存在着某种相似性,故③符合题意;之所以能借助动物来隐喻经济现象,是因为动物世界与经济领域间存在着某种相似性,更有利于人们对其本质的理解,而④构不成借助动物来隐喻经济现象的原因,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应为D。

11.2017年11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它与2013年9月发射成功的“风云三号C”卫星进行组网观测,进一步提高大气探测精度,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重要支撑。这表明导学号 60923177 ( B )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支配规律②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③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④提高人的认识能力是进行科学实验的目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将进一步提高大气探测精度,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重要支撑。这表明实践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②③项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支配规律,①项说法错误;进行科学实验的目的是为实践服务,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12.焦虑常使人紧张、坐立不安,甚至影响身体健康。教你几招走出焦虑的方法

确立目标:规划自己手头的事情,确立合适的目标,逐一来完成。

参加活动:郊游、运动、听音乐,对亲近的人倾诉等有益于缓解焦虑。

回忆成功:多想想自己成功的事件,情绪愉悦有助于消除紧张和焦虑。……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走出焦虑的方法”反映了导学号 60923178( A )

①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②人们能够将意识活动变成现实的东西③意识源于人脑,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④意识具有创造性,选择关注好事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设问是“走出焦虑的方法”反映的哲学道理。参加活动有益缓解焦虑、回忆成功有助于消除紧张和焦虑,体现了意识对人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故①正确。通过确立目标逐一完成,体现了将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故②正确。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并非源于人脑,故③错误。④与题意无关,同时选择关注好的事情应是自觉选择性而非创造性,故排除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二、非选择题(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导学号 60922854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必须遵循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必须理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政府公共价值是社会公德的基础,也是社会治理的价值基础,仅仅依靠法律不足以约束人们的行为、形成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知识,分析如何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形成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15分)

[答案] ①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要坚持遵循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5分) ②遵循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现代社会发展有其特有的规律,改进社会治理方式首先要承认规律的客观性,遵循客观规律。(5分) ③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离不开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5分) [解析]如何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形成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考生可从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要坚持遵循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改进社会治理方式首先要承认规律的客观性,遵循客观规律。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离不开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等角度进行说明。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导学号 60923179

贵州省清镇市组织部发布了一份名为《清镇市推行乡镇部分岗位工作人员连续22天工作时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从2017年11月1日起至2018年5月31日,该市用半年时间在全市9个乡镇部分岗位试行这项制度。对于此次改革,当地有关部门表示,试点旨在打好服务“时间差”,解决“上班族”上班忙、农民农忙等由于时间关系导致办事难的问题。有人认为:每月有一次8天长假,可以方便探亲、旅游、办事,是件好事。也有人认为连续长时间工作给身心带来的影响是连续休息无法弥补的。法律人士认为员工连续上班22天,如果没有劳动部门另行批准,涉嫌违背有关法律。有群众质疑,会不会出现工作人员同时休假,公务无法办理的情况。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贵州省清镇市工时改革引起争论的原因。你是否赞成这项改革?请选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阐述两条理由。(15分) [答案] ①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

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由于评论者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知识构成不同,会对这项改革提出不同的意见并产生争论。(6分)②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这项改革涉及人员多,细节多,事情本身复杂,也容易产生争论。(4分) 赞成。物质决定意识,一切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不赞成。规律具有客观性。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言之成理即可给分)(5分) [解析]本题共设两小问,第一小问,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贵州省清镇市工时改革引起争论的原因。知识范围限定为“认识论”,但设问后半部分“引起争论”,体现了人们对工时改革认识具有反复性,所以设问考查认识具有反复性的原因,这样组织答案就容易了。认识具有反复性的主观原因是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客观原因是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难以形成统一认识。然后回扣材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的主观原因;改革本身涉及人员多,具有复杂性,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的客观原因。最后按照先哲学理论后结合材料的思路整理成完整答案即可。第二小问,你是否赞成这项改革?请选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阐述两条理由。属于观点选择类主观题,言之成理即可。注意设问对知识的限定是选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这包含了唯物论和认识论,不要超出规定知识作为理由,否则不得分。必须写两条理由,多写只按前两个赋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中国式大片”《战狼2》创造了中国电影的新记录,成为亚洲首部入围全球电影史票房排行前100名的电影。导学号 60923180

影片讲述了吴京饰演的原特种兵冷锋所在的非洲某国爆发内战,他和其他人一起全力保护中国公民和无辜百姓顺利撤离战区的故事,通篇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2015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执行了也门撤侨行动,北海舰队某驱逐舰在9天之内先后3进也门,将163名中国同胞以及一些其他国家公民安全、高效地护送至安全地带。在这种真实背景下,《战狼2》以撤侨为线索的电影可谓正逢其时。然而同样的段落在另外一部影片当中也出现过却没有产生这样的效果。除此以外,从制作层面来看,《战狼2》还是一部难得的良心之作。为了呈现最佳效果,摄制组在非洲经历了10个月艰辛的拍摄。

但令人遗憾的是,针对这部电影,个别外国媒体妄言这部影片显示出中国萌生了领导世界的冲动,热映是因为迎合了当下中国的民族主义热潮。

(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对个别外国媒体的言论加以批驳。(6分)

(2)《战狼2》成功地唤起了我们对国产电影的信心和期待。请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这种唤起是基于《战狼2》具备了哪些品质。(12分)

(3)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都像冷锋那样做,但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我们一样可以践行对祖国母亲的热爱,请列举两点,每点10—30字。(4分)

[答案] (1)①物质与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物质决定意识。《战狼2》是对现实的真实写

照,个别外媒的妄言违背客观事实,是错误的言论。②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外媒的错误言论实质上没有走出零和思维的惯性,只会误导本国公民,无益于建设相互尊重、开放包容的世界。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正确发挥意识的作用。只有尊重客观事实,才能用阳光心态看待《战狼2》,发挥媒体的积极导向作用。(每点2分)

(2)①选择时代价值高、感染力强的题材,立体刻画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②弘扬专注品质的工匠精神,在影片技术层面制作精益求精。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激发观众的民族自豪感。④创新主旋律电影的叙事手法和情感支撑点,摒弃陈词滥调,提升观众的获得感。(每点3分)

(3)例如:认真学习,建设强大祖国;保护环境,建设美丽祖国等。(每点2分,共4分)

[解析]第(1)问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设问指向对个别外国媒体的言论加以批驳。解答时首先明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要包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个别外国媒体的言论加以批驳,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统一。

第(2)问考查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设问指向《战狼2》成功地唤起了我们对国产电影的信心和期待,探究这种唤起是基于《战狼2》具备了哪些品质。解答把握材料关键信息“通篇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难得的良心之作”“ 艰辛的拍摄”,调动运用传统文化的鲜明民族性、文化创新的途径、中华文化的特征、民族精神、文化自觉和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统一。

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试题在考查考生表达能力的同时,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题设问指向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都像冷锋那样做,但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我们一样可以践行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可以从认真学习,报效祖国;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国家角度分析。

高二政治必修一知识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高二政治必修一知识点: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哲学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1)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 在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 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具有的作用。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从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 人聪明的学问。 ③真正的哲学能够使我们准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准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 准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准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 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准确地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1)区别: 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 法和根本观点。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 ③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 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有一套理论体系。 (2)联系:

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和基础,没有世界观就没有哲学,世界观以哲 学为表现,二者不能截然分开。 整个世界包括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领域。 3、世界观与方*的关系 (1)区别:含义不同。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 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们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为方*。方*是 人们理解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观点。 (2)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方*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就有什么样的方*。不存有脱离世界观的方*,也不存有脱离方*的世界观。 4、世界观与方*和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的统一,我们能够说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是关于方*的学问。 5、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 ①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实行概括、总结和反 思的一门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 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实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 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联系: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测试题

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测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存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李某驾车外出,路遇浅滩,虽然看到因下雨水没路面,仍盲目听从卫星导航系统的“指令”继续前进,结果车辆被水淹没。这启示我们()。 A.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使客观符合主观 C.不能相信现代科学技术 D.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感觉 3.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受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①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②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③物质具有可知性④物质是有生有灭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大力发扬“五千精神”(即“千辛万苦”去创业、“千方百计”来经营、“千家万户”搞生产、“千山万水”找市场、“千条万绪”抓根本),是浙江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这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C.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D.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在2010年央视春晚中,不论是《五十元钱》里的某品牌食用油广告,还是《捐钱》里的网络广告、酒类广告,或者是歌舞表演中的相机广告、魔术表演中的果汁广告都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眼球。然而对于春晚中插播广告的现象,社会各界的评价褒贬不一。据此回答第5~6题。 5.上述材料反映出()。 A.对同一事物人们很难有共识 B.正确的认识产生于争论之中 C.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6.对同一事物人们往往有不同的认识 6.人们之所以会对春晚插播广告一事褒贬不一,是因为()。 ①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②人们的知识结构不同③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水平不同④正确的认识不是唯一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对于一位领导者而言,要想做出一流的业绩,取得非凡的成就,无疑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但相比其他各项能力来说,决策力则是重中之重。决策,是团队管理的起始点,也是团队兴衰存亡的支撑点,更是影响领导者业绩和团队命运的关键点。决策者要提高决策力,关键要做到()。 A.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从人们的愿望和需要出发 C.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 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8.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12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全面总结2010年的经济T作,阐述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对2011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这表明意识活动具有()。 ①主动创造性②目的性③计划性④自觉选择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典型高考题

唯物论重要观点和原理 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题目中情景一般是处理环境问题。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①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②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一般用于某种精神的作用。民族精神、航天精神) (3)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原理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1)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从辩证法角度:客观实际是联系、变化发展、具体的,多方面的(全面的),做到具体、历史的统一。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 1、物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4.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 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认识论重要观点和原理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实践实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社会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2)社会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3)社会实践提高人类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真理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3、真理的条件性原理。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4、真理的具体性原理。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 (1)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2)认识的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的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生活与哲学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三维教学目标识记:世界的物质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实践及其特点理解:意识的本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重点难点简单应用:运动是有规律的;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综合应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法教具教法:知识点的识记与运用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特色教案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考点解析】1.世界的物质性(识记):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物质体系。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识记):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简单应用):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同时人们还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4.意识的本质(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5.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理解):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6.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简单应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7.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综合应用):我们做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这就要求我们: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③反

新整理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哲学和我们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是() ①哲学和我们的生活的关系不大②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③人人都懂哲学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我们应这样看待哲学的产生() ①与人类同时产生的②产生于人的主观情绪 ③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④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 A、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B、世界观人皆有之 C、要形成哲学,必须把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4、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 A、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B、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C、哲学是社会知识的总结,具体科学是自然科学的总结

D、哲学研究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具体科学研究的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问题 5、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6、哲学的基本问题()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D、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7、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这是恩格斯的名言,说明了() A、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构成部分 B、哲学是一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哲学对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有反作 D、哲学对社会变革有先导作 8、奥运吉祥物五个福娃,代表着金、木、水、火、土,那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五行。五行说属于() A、古代唯心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C、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9、18世纪的法国爆发了世界瞩目的启蒙运动,启蒙大师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哲学和我们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是() ①哲学和我们的生活的关系不大②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③人人都懂哲学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 B、②③、②④ D、③④ 2、我们应这样看待哲学的产生() ①与人类同时产生的②产生于人的主观情绪 ③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④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A、①② B、③④、①③ D、②④ 3、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 A、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B、世界观人皆有之 、要形成哲学,必须把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4、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区别在于() A、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B、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哲学是社会知识的总结,具体科学是自然科学的总结 D、哲学研究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具体科学研究的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问题 5、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6、哲学的基本问题()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D、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7、“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的时代内容“这是恩格斯的名言,说明了() A、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的构成部分 B、哲学是一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哲学对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有反作用 D、哲学对社会变革有先导作用 8、奥运吉祥物五个福娃,代表着金、木、水、火、土,那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五行。“五行说”属于() A、古代唯心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原创精品)2019届高考政治哲学生活必考知识点练习:(5)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二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二 考点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中国产品能否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再到“中国创造”,离不开“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不苟且、不将就、不敷衍,精耕细作、精琢细磨,体现专业、注重品质的精神。 材料强调了意识( ) ①具有主动创造性、直接现实性 ②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 ③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④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2、科学家深信人的意识功能与脑波密切相关。一些科学家通过模拟脑波的电信号特征,开发出了可以用脑波控制的轮椅,想去哪里用意念操控就可以办到。 这一科学进展表明( ) ①意识活动是人脑的功能和存在方式 ②意识活动借助物质手段能转化为实践活动 ③科技的发展赋予了意识新的特性 ④科技创新搭建了意识与人脑之间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A 3、2018年2月,我国首颗观测与地震活动相关电磁信息的卫星“张衡一号”发射升空,它主要用于地震前兆信息研究,为未来建立地震监测体系进行前期技术储备。 材料主要表明( )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真理具有相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4、“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和情感因素。面对生活压力,有人积极倡导这样的励志正能量: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 倡导“正能量”是因为它( ) ①具有创造性,能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 ②具有选择性,能在特定条件下控制人的精神 ③具有能动性,能够改变人的精神状态并给人以信心 ④具有反作用,能够调节和控制人体生理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5、2018年1月16日,中石化西北油田首次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慧眼”对变电站进行巡检。过去人工巡检一次花费5小时,后期极易疲劳,质量明显下降。“慧眼”充满电可连续工作8小时,一天可巡视3次,巡视频率是人工的21倍,一旦发现故障,“慧眼”的后台数据中心将立即报警,使故障发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大幅提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与人类相比,机器人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和主动创造性 ②机器人的使用能提高工作效率,人类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 ③机器人能够超越人类思维,在某些方面可以取代人的劳动 ④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工智能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产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6、知人论世是我们进行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告诉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 材料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 A.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B.意识是沟通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桥梁 C.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现存在的反映 答案:D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原理及方法论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重点知识再现 一、唯物论部分主要原理及方法论 1、物质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 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别: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的抽象和概括,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永恒的、不灭的;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暂时的和可以消失的。 联系: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与方法论 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 3、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与方法论 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4、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离不开物质。 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5、运动和静止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6、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 (2)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规律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3)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方法论:(1)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7、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8、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 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9、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同时要重视精神的力量,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知识梳理

《生活与哲学》知识梳理与归纳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哲学的产生: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使命: 哲学的使命在于对四方上下的探索和对往古来今的追寻,并在这种探索和追寻中为人类提供生活的航标,展示思维的行程。 3、哲学的作用: (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真正的哲学,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4)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真正的哲学的作用: (1)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2)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3)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 (4)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5)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 5、真正的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2)社会变革的先导: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6、世界观、方法论及二者的关系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关系: 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②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7、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1)区别: ①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有。 ②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 ③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 (2)联系: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综合测试题 1.(天津一中2013届高三)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浙江省委提出了“腾笼换鸟”思路,即下决心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腾出空间培育“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鸟”。这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A.意识决定事物的发展 B.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实际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 物质与意识是一致的 2.探月卫星一小步,人类文明一大步。我国已经确定的探月工程计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期工程为“绕”,即绕月探测;二期工程为“落”,即实现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三期工程为“回”,即实现月球样品采样后自动返回。这告诉我们 () ①实践具有能动性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③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A.①②B .②③C.①④D .③④ 3.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 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中得出的结论是() ①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 ②对每一个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 ③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④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从 追求“国强”到强调“民富”,从唯物论角度讲,体现了 ()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B .坚持联系的观点 C.坚持发展的观点 D .实践决定认识 5.(2013 ?新课标1卷?21题)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 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 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这首古诗所蕴涵的哲理主要有() A.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的 B .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 7.(2011 ?大纲全国卷)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

《生活与哲学》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及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哲学”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出自古希腊。它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下列对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人都有 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C.真正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真正统一 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科学概括和总结。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回答2-3题 2.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 A.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 B.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 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D.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这启示我们 A.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 ? 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 C.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

术 4.“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这说明 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 ? 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 D、哲学就是辩证法 5.马克思说:“哲学不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哲学在物质世界之内 B.生活处处有哲学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可以给人们带来智慧 6.哲学是 A、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B、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 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7.对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A.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8.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上述材料体现了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单元综合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易错易混知识点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易错易混知识点 1.物质是具体事物的总和。 提示: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精神、意识现象的存在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提示: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因此并不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3.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提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二者不能混淆。 4.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 提示:规律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客观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也不能消灭规律。 5.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 提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并不意味着意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有可能是对现实客观对象的虚幻、歪曲的反映。 6.判断: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提示:意识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作用于客观事物。 7.判断: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提示: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意识出发。从意识出发实际上是从主观出发。 8.判断:从实际出发,这个实际是静止不变的实际。(×) 提示:一切从实陆出发,就要根据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9.科学理论可以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提示:不能把科学理论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科学理论是被实践所验证的正确理论,属于认识范畴。 10.认识的来源与认识的途径是一样的。(×) 提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而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11.判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真理客观性的否定。(×) 提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

【范文】第二单元 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教案

第二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教案 第二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教案 一、@§本单兀的地位 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怎样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呢?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本单元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人手,通过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处理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来实现的。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在实践中探索和发展真理,这三方面内容构成了本单元最基本的知识目标。 从能力目标来说,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物质观分析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意识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对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的能力,正确地对待真理和谬误,坚持真理反对谬误。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说,树立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思想观点,反对上帝或

神灵创世说,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思想,牢固树立热爱真理、追求真理、坚定真理的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总之,本单元探讨世界的本质,告诉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一内容是任何哲学都无法回避、都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些内容的认识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因此,本单元在整本教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同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正确看待和把握周围的世界,实际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二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围绕上述问题,本单元设置了三课、一个综合探究。第四课和第五课主要讲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第六课主要讲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综合探究主要讲党的思想路线。 基本结构是:物质——意识——实践——求真务实、与时俱进。

高二政治知识点: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高二政治知识点: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什么是运动? 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

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什么是规律?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客观性的表现 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普遍性的表现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要求是什么? 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人与规律的关系是什么?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所以人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但是,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意识的作用的表现有哪些?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知识梳理

辨证唯物论和认识论的主要原理 一、辨证唯物论 1.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要求人们在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中必须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运动谈物质或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事物,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4.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属于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一是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5.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原理 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具体规律的存在和发生是有条件的。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6、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方法论】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测试卷(1)

课题:《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描绘大自然的诗句,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惊奇和敬畏,使人们不由自主地震撼于我们头顶的星空:“世界是什么?是神的居所,还是物质的存在?人又是什么?”人们在对这些问题的思索中渐渐形成了对世界总的看法。“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 ) A.哲学的产生发展源于大自然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认识与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因为哲学是 ( ) A.使人聪明、给人智慧的一门综合科学 B.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 C.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家思维活动的科学总结 3.人们往往注重经验和习惯,但有时成功则需要我们打破这种常规,为此我们必须学习哲学。这告诉我们 ( ) A. 哲学可以使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B. 哲学决定人生 C. 哲学是对现实生活的正确反映 D. 哲学是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正确总结 4.下列对于哲学对生活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A.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世界与人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科学三者之间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哲学包括世界观和具体科学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单元检测

单元综合检测(十三)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2015·宁德5月适应性练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句句直戳心扉,掀动了多少人的感慨。材料体现了( ) A.物质运动具有绝对性 B.世界存在尚未认识的事物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D.物质世界的复杂性多样性 2.(2015·湖北三校联考)不论家长还是老师,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成人的思维理解孩子,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岂不知,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正是儿童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规律。“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说明( ) ①换位思考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必要条件②认识和改造世界应遵循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③社会实践的具体形式是多样的④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A.①②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2015·重庆名校联盟三诊)“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对诗中描写的“愁情”与所处的“环境”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愁情”对“环境”起决定作用 B.“愁情”是“环境”的载体 C.“愁情”是“环境”的主观映象 D.“愁情”是“环境”的复制 4.(2015·北京压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这表明(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它们相互依赖 B.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 D.人们的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 5.(2015·顺义二模)漫画蕴含的哲理是( ) A.天气可以影响人的心情 B.下雨可能是坏事也可能是好事 C.不同的问题要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 D.人可以主动创造好心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