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趣味实验开发奇妙的物理实验资源

物理趣味实验开发奇妙的物理实验资源

物理趣味实验开发奇妙的物理实验资源
物理趣味实验开发奇妙的物理实验资源

物理趣味实验开发奇妙的物理实验资源

初中物理新教材中的很多教学内容,都是要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学习的,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掌握科学方法、感悟物理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然而,目前多数初中校尤其是农村校的实验器材与新教材还不能完全配套,实验室的有限器材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因此,倡导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既可以解决或缓解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又可以拉近物理学和生活的距离,使学生真切地感受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对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笔者在过往的教学实践中,带动学生巧利用生活用品精心研制、构思巧妙的物理教具和学具进行实验探究的案例,从中探讨实验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法和途径。

一、最简单的抽水机

实验素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很多信手拈来的物品,都可以成为我们开发实验的好资源。

有一次我患重感冒,躺在病床上,当我看到护土拿着一支注射器和打吊针用的一次性塑料软管走过来时,我突发其想:要是能利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件物理教具就好了,我苦思冥想了两天,结果出院时诞生了一件获得省二等奖的教具。

如图1,将打吊针用的一次性塑料软管较粗的那两段剪下来(在图中标注为A和B),A 两端各有一个口,上端口是出水口,下端口是进水口,B上端有现成的两个口,下端有一个口。将B上端的一个口与A下端进水口连接,另一个口与注射器相连接,再将B下端进水口放入水中,并事先分别在A.B内放进一颗小钢珠,这样就做成了一只最简单的活塞式抽水机。

反复抽动注射器的活塞,水就会从A出水口中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因A.B都是透明的,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抽水过程中软管内小钢珠的运动情况(即活塞阀门的开闭情况)。

由这件教具的制作材料,笔者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身边可以用来做实验的物品比比皆是,可以利用的实验资源十分丰富,我们缺少的并不是资源,而是发现资源的慧眼和设计实验的智慧。尽管实验资源开发的途径、开发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具价值的还应该是有创新的意识和思想。

二、十分神奇的光学仪器

身边司空见惯的物品摇身一变,可以演变出趣味无穷的科学实验:两个纸筒魔术般地组合,可以制成照相机、幻灯机、望远镜、显微镜等模型,并能生动地揭示这4种光学仪器的原理。

1.照相机。如图2,事先发给学生一只凸透镜(也可用放大镜或远视眼镜片代替),让他们准备两本16开的杂志,卷成两个大小不同的空心圆筒,在较小圆筒的一个端口蒙上一块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在较大圆筒的一端口用胶纸固定上凸透镜,使小筒蒙有塑料薄膜的一端的能自如地套进大筒里,这样就制成了照相机。

上课时,让学生把上述装置带来,用大筒上的凸透镜对准教室里或窗外的明亮景物,前后移动小筒,使像距发生改变,这时,学生就可以观察远近不同的景物,并且可以在小筒塑料薄膜上得到一幅清晰的彩色图像。

此处,“要使图像放大或缩小时,相机应靠近或远离景物?”“暗箱应拉长或缩短?”这些历来教学中的难点,可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中被轻松突破,亲身感受所学得的物理知识,比用任何语言描述都更生动可信和印象深刻。

2.幻灯机。上述装置,还能被巧妙地改装成幻灯机:只要将小筒上半透明的塑料薄膜换成透明的塑料纸,并在塑料纸上画上景物(或直接换成印有图案的透明塑料包装纸,其实这就是现成的幻灯片)。用手电筒去照小筒开口端,则可在白墙上或在竖直放置书本的封底中出现一幅放大的彩色的景物像。

同样,“要使像放大或缩小该怎么办?”“幻灯片为什么应倒插”等问题,学生在观察中很容易掌握,学生在玩中学到了物理知识。

3.望远镜。在上述幻灯机装置中,学生只要将小筒上的塑料纸换成焦距比大筒上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的凸透镜(当目镜用),便能改装成望远镜,通过前后移动小筒在大筒里的位置,可以看到远处的物体明显变近。

4.显微镜。将上述望远镜装置中的目镜与物镜位置调换,即可当显微镜用。

多数初中校的实验室中没有“正规”的演示照相机、幻灯机、望远镜、显微镜原理的模型,也就谈不上让全班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和理解上述教学难点,而利用两个纸筒组合成的模型却能做到这一点。

利用上述日常用品做实验,还有以下优点:首先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因为即便是条件较好的城市学校,教师也不可能做到每一节课的课前都为学生准备人人动手的教具。其次,

学生课外也可以利用自制的学具反复动手操作,而不必担心损坏仪器,这样他们能够充分地动手、动脑,观察物理现象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反复品味其中的物理原理。

因此笔者认为,因陋就简做实验是利用“正规”仪器做实验的补充和延伸,对条件较好的学校也同样适宜,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三、趣味横生的静电实验

静电实验历来很难做成功,如何巧妙设计实验、寻找容易带电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1.静电感应实验。如图3,取一根用过的圆珠笔芯,取下铜笔头,将残留的笔油洗净,用钳子把笔芯的正中央部分夹扁,在夹扁的部位扎个小孔,让铜笔头尖端恰好能插紧小孔,另取一根缝衣针,将有针眼一端固定在软木塞上(热水瓶塞),针尖朝上,将固定在圆珠笔芯上的铜笔头套针尖上,使它能在针尖上灵活转动。

由于上述装置中针尖恰好顶在铜笔头的小圆珠上,所以转动十分灵活。让学生用普通纸去摩擦支架上圆珠笔芯的一端使之带电,另取一根不带电的圆珠笔芯(或其他不带电的物体)去靠近支架上笔芯的带电端,会看到它们将立即吸住,这就是奇妙的静电感应现象,十分有趣。

2.电荷相互作用实验。将两根笔芯用纸摩擦,一根笔芯架在上述针尖上的铜笔头中,另一根拿在手上,让它们带电端相互靠近,这时针尖上的笔芯就会被手中的笔芯推开,调换两根笔芯的位置,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说明它们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3.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实验。让学生取一段长20厘米的普通塑料包扎绳(包扎教材用的),在一端打个结,从另一端往打结端方向用手反复撕成许多条细塑料丝,然后将这束塑料丝平铺在桌面上,用手指使劲摩擦塑料丝(这是迅速带电的摩擦窍门),待手指发热时,提起塑料丝的打结端,这时可以惊奇地看到塑料丝像“着魔”似地自动散开,这个实验生动地说明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4.不同物体摩擦后带异种电荷实验。就利用上述这么一条随手可得的塑料包扎绳,还可以生动地说明两个不同物体摩擦后带的是异种电荷,而这一点是实验室的仪器没办法做到的:用学生有机塑料尺或三角板去跟装食品用的普通薄塑料袋摩擦,让带电塑料尺靠近上述带电塑料丝,会看到散开的塑料丝立刻紧抱塑料尺,而用上述带电薄塑料袋去靠近上述塑料丝,却会看到带电散开的塑料丝散得更开,不肯与塑料袋接触,这个实验可以形象地说明:有机塑料尺与塑料袋这两个不同物体摩擦后,带的是异种电荷。

若用实验室的绸子与玻璃棒摩擦后,绸子上的电荷将马上消失,而这里用塑料袋代替绸子,用有机塑料尺代替玻璃棒,电荷都可以长时间保留,实验现象十分明显。可见,一条普普通通的包扎绳,有了一个小小的创意,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教学中的一个大难题。

这种利用随手可得的废弃学习用品、身边之物,精心设计的具有趣味性的实验极具创意:第一,利用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小铜笔头巧妙设计的灵敏支架装置和精心选择的极易带电的实验材料,使得本来较难的实验能轻易地做成;第二,类似简单、方便、切实可行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机会,使得人人动手做随堂实验成为了可能,为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四、灵敏多用的小磁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可以用来做实验的物品比比皆是,大到电冰箱、小到圆珠笔芯、缝衣针,都是可以利用的实验资源,这些物品通过巧妙的设计,就能发挥生活用品的实验功能,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图4,受到上述灵敏支架装置的启发,还是利用上述小小的铜笔头和圆珠笔芯,我与学生一起发明了一根灵敏多用的小磁针:将圆珠笔芯铜笔头的笔油洗净,剪取一段1厘米长的圆珠笔芯套在笔头尖上,将一支磁化的缝衣针用火烤热后,横穿过上述圆珠笔芯的顶部,另取一根缝衣针,把有针眼的一端固定在软木塞(或泡沫塑料)上,将铜笔头套在针尖上,这就制成了一根极其灵敏的小磁针。

有了它,学生就可以动手做以下一系列实验:

1.指南针。

在教科书、参考书上介绍的指南针制作方法很多,但我觉得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指南针最简单、最灵敏,用手拨动小磁针,静止后,一端立即指向南,另一端立即指向北。

2.磁极间相互作用实验。取一根磁化的缝衣针,将其两端分别与上述小磁针的一端靠近,可以看到相互吸引或排斥的现象。

3.奥斯特实验。由于上述小磁针转动十分灵敏,学生用一段旧干电池就可以做奥斯特实验。

4.判断螺线管的极性实验。如图5所示的螺线管,是用学生作业本卷成圆筒在其上面环绕导线制成,让自制的通电螺线管两端分别与上述小磁针靠近,学生根据相吸或相斥,就可以判断螺线管的两个磁极的极性,从而在操作中熟练地掌握右手定则。

5.判断螺线管的磁性强弱实验。让学生分别用不同匝数及在管中间插入铁钉的上述通电螺线管,与上述小磁针靠近,根椐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以探究螺线管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

这是一个颇具创新性的实验设计,其突出的特点在于利用身边的物品缝衣针、圆珠笔芯和导线,制作了这根十分灵敏的简易小磁针和螺线管。制作方法极其简单,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自制,而且一物多用,一套装置组合起来,可以解决磁现象和电流磁场中这部分教学内容中的一系列问题,很多节课学生上课时都可以带来亲自动手做随堂实验。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物理实验都需要专门的实验仪器来完成,我们身边的许多日常生活用品也能很好完成随堂实验,而且也能达到十分满意的效果。

五、精彩绝伦的光学实验

一个巧妙的实验设计除了器材上的合理应用以外,还应该包含精彩的实验方法,不仅要能够释疑解难,而且要能够透过具体的实验给人以解决其他问题所需的智慧方法的启迪,下面这个装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利用它可以成功地解决长期以来光学实验难做的困惑,巧妙地完成以下系列实验。

如图6,取一只圆柱形的平底透明塑料盒,将其密封,在侧面打个圆孔,把盒子侧放在支架上(即让外底面面向读者),往盒子上侧面的圆孔中注入半盒水至水平直径处,如图7。再往水中滴入两滴牛奶,并向圆孔中注入适量的淡烟雾,使烟雾充满水面上方空间(可用废报纸卷成细空心纸筒,点燃纸筒一端,将另一端冒出的烟雾用注射器将烟吸入针筒里,然后往盒子上的圆孔中注入即可),用橡皮塞堵紧圆孔,在盒子外底面画出水面和法线,并在盒子外底边沿处标上角度,用玩具激光笔从透明盒子外往盒内照射,可以看到清晰明亮的红色光线。

利用上述装置可以探究:

(1)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情况。(2)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光的可逆现象:记住原入射光线和原折射光线的位置,让光线逆着原折射光线的方向入射,这时新的折射光线将与原入射光线重合并沿相反的方向射出,这说明光路是可逆的。(4)沿着法线入射,折射光线方向不变。(6)光的全反射现象: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可以看到一部分光折射到空气中,另部分光反射回水内,逐渐增大入射角,会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远,而且亮度越来越弱,反射光线却越来越强。当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产生全反射,此时临界角可以直接从盒子边沿刻度上读出。

本实验精彩之处还在于:入射角可随意改变;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可以从塑料盒边沿所标的角度直接读出,并可以方便地求出折射率;使在明亮的教室也可以清晰地显示出红色光线;学生可以仿照上述制作方法,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圆柱形盒子来制作上述装置。

这个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利用日常生活中丰富的废旧物品解决实验难题的凡例。在光的折射实验中,通常要将光源放在水里,让光从水中射入空气,这点很难做到,实验效果也不好。这个实验巧妙地从透明的盒外入射,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一大难题,并且不用附加光屏,角度可以直接从盒边缘读出。通过上面的例子,笔者认为:低成本物理实验成本虽低,运用的智慧不低,具有的内涵不低,教育的价值也不低。

多年来,笔者用信手拈来的生活用品精心设计了大量新颖别致的教具、学具,曾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奖励,并应邀到各地讲学,去年还将这些土教具搬上北师大讲坛,为北师大物理教学论专业的研究生作《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专题讲座,赢得了不少掌声。

利用随手可得的日常用品,经过少量的加工,设计出简单易行、生动有趣的物理教具,与正规仪器相比毫不逊色,利用这些选材简单的、贴近生活的、不需花很多的时间精力去准备的实验器材,就可以完成的随堂实验,为每个学生动手参与、实验探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有效地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了学习体验过程。这不但是解决仪器不足的有力措施,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让学习充满乐趣,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智能因素都会得到发展。因此笔者以为:因陋就简做实验,决不仅是权宜之计(解决仪器不足问题的无奈之举),同样适宜于条件较好的学校,应该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种发展方向

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强大动力,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

一、物理实验的创新教学要体现趣味性

1、设计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

新课的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引入犹如乐曲中的前奏,起着提示主题、激起兴趣、进入情境的作用,设计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不但可以让学生将上课前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更重要的是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学生迅速带到学习物理的环境中去,例如:水面浮针

把一跟缝衣针放在水面上,让它像麦杆似的浮着吗?很多学生认为这是不可能的,那么让学生做下面的实验就可以改变学生的看法。

取一碗水,拿一根细一点的缝衣针,稍微抹上一层猪油。在水面上放一小张能吸水的纸,再在水面上轻轻的平放一枚缝衣针。等这张纸完全湿透后,轻轻按下纸的四个角,使纸慢慢沉入水中,这时候钢针却漂浮在水面上。放吸水纸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针对水面的冲击。

烧不着的布条

找一块棉布条,用水淋时,在中间部分滴上酒精,然后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张开,用蜡烛的火焰烧有酒精的部分。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好像火焰穿过了布条。拿下布条一看,棉布条并没有烧焦。

这三个实验的结果都出乎学生的意料,学生会很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时教师就可以很自然的将学生引入物理的殿堂。

2、设计趣味性实验,讲解新课

在新课的讲解时做几个小实验也可以起到既培养了学生兴趣又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可以做一下下面的实验:

蜡烛抽水机

在左边的玻璃杯内放少量的水和一只燃烧的蜡烛。杯口上涂一些凡士林,再用一张穿有橡皮管的硬纸片盖上。把橡皮管的另一头没入右边水杯的水中。不一会右边水杯里的水让蜡烛抽过来了!

这样的现象学生觉得很惊奇,而且记忆深刻,在这样的氛围下讲解知识,可立即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

3、设计趣味性实验,巩固知识

在巩固知识时做个实验的效果往往比一张试卷的效果还要好,普通中学的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一定保持得很久,他们的普遍现象是对物理概念规律一

知半解,从而产生困惑,感到莫大的压抑,导致听课无心,思想开小差,作业头痛。久而久之,恶性循环下去,逐渐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因而,设计针对性实验,解决学生学习物理的瓶颈问题,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例如:在学习完流体压强后做下面的实验:

隔物灭火:

桌上放一只玻璃杯,杯子前面20cm处放一只点燃的蜡烛。用力对着玻璃杯吹起,烛焰被吹灭了。如果要你通过一只大漏斗吹气按如图所示吹气,却不能把蜡烛吹灭。

这样的实验不但巩固了流体压强的知识而且将知识加以延伸。

4、设计趣味性实验,将知识延伸到课外

为了有效地完成物理教学任务,充分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十分有必要把物理实验引伸至课外,课外实验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灵活性和趣味性,特别能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大自然和日常生活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开阔的大课堂,有意地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有趣的物理现象,对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大有裨益,例如在讲授“光的色散”的现象时,学生对彩虹的现象就十分感兴趣,我们可引导学生观察彩虹,彩虹是由太阳光经许多小水珠折、反射后形成的,观察时应注意彩虹里面各种色光的排列次序如何?是红的在下还是紫的在下?我们还可借助其他方法得到人工彩虹,满足学生随时观察的需要。比如对着太阳光把一口水喷成雾状,即能观察到一条人造彩虹,其色光的排列与天空中彩虹一样。

二、物理实验的创新教学要体现实用性

在设计物理实验的指导思想上,尤其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教给学生“有用的物理”。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使学生在生活中时时感觉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清楚所学的知识能用于做什么和怎么做,有利于学生理解物理的本质和价值。本人认为以下几个做法可以体现物理实验的实用性。

1.选取学生日常生活用器作为实验器材,可以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感到物理并不神秘,就在我们身边。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激发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热情。

2.选取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物理现象作为实验素材,学生熟悉,内容丰富,易于选取。对于激发学生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解释身边的物理现象,利用身边的物理现象,更好地学以致用,具有重要作用。

三、物理实验的创新教学要体现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聪明才智来自他们的手指头。”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动手的重要作用。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让学生多动手。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做,让学生在动手中观察思考、分析判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使做实验的过程成为学生再发现的创新过程。比如学习“液化现象”时,课本上有压缩体积的演示实验,而没有降温液化的实验,我让学生每人手拿一块玻璃并对玻璃呵气,让学生体会、研究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让学生都动手。在上分组实验课时,秩序井然,实验结果(结论)正确,而在实验考查时,发现不少同学动手能力差,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分组实验的时候,老师只注意各小组是否动手、各组完成实验的情况,而没有注意到组内每个人的活动,因此,老师在分组实验时应强调:实验时,每次以一人为主,其他为辅,轮流做主,使大家的动手能力都得到提高。

四、物理实验的创新教学要体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可根据实验所提供的信息、实验使用的器材、学生掌握知识的深浅,从不同方向和不同方面来指导实验,寻找实验的多种方法。

例如:帕斯卡“桶裂”实验可以很好地证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可是该实验装置高度太高不便在教室里演示。这时可启发学生思考:能否把所有的装置都相应地缩小呢?答案是否定的。接着再问:管长减短了,液体压强减小了,液体对木桶的压力必定减小;而桶尽管缩小了,但其耐压性几乎不变,桶就不可能裂开,能否用其他物体来模拟“裂桶”呢?学生自然会想到用耐压性较低的物体来代替(如薄塑料袋),比较装满水的塑料袋在同质量的一杯水与一管水作用下不同情形,液体压强的实质就非常容易理解

了。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能使学生对实验问题的理解不落俗套,敢于求异;解决实际问题能够不拘一格,多方设想。不断地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才能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拓宽思维范围,从而使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在当前世界各国的理科教学改革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趋向,这就是: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倡导采用低成本的器材,如日常生活的用品、玩具、价廉的新颖材料来制作有趣的教学器具,而且对这些教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主要是这些趣味实验具有如下特点:①价廉;②亲切;③简单明了,易于揭示学科本质特征。

近年来,由于普通高中的大规模普及,许多学生学习理科的兴趣由于高中物理课程的抽象和艰难而受到一定的影响,这迫使我们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去寻找各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钥匙,而趣味小物理实验所具有的魅力和精彩,常常引起了中学生们的极大兴趣与求知欲望,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不仅要能熟练地使用实验室仪器来进行演示实验,也应该善于用身边的材料或低成本材料来设计小型的、新颖的、有趣味的实验。

心理学研究与教学实践表明:如果实验所用的材料是学生所熟悉的,就会富有亲切感,从而较易克服思维障碍,较快地达到掌握物理概念的目的。如果学生亲手摆弄过或制作过器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能建立起牢固的相关物理表象,敏锐地洞察其中发生的物理过程,使知识理解得更为透彻。

由实验的新奇现象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首先形成直接兴趣和求知欲,虽然这种兴趣还处于一种较低层次的水平,但它对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和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高中学生对事物的探究已逐步转移到理论兴趣之中,但是,没有一定的直觉和操作兴趣为基础,理论兴趣也是难以发展起来的。以因果兴趣和理论兴趣为主的探究兴趣应当包容直觉和操作兴趣。

鉴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对高中阶段的趣味物理实验进行的开发和运用,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的本质特征,它在物理教学中与厂制仪器的发展并驾齐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一、玩具类趣味实验的开发研究

许多玩具是由物理原理设计而成的,能呈现物理现象,显现物理规律,其鲜艳的色彩、神奇的现象、设计的巧妙、精美的外观能牢牢抓住学生的目光,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能够起到实验仪器所不能替代作用,使学生在好奇中愉快地学习物理。

近年来在应用玩具的领域出现两种引人注目的趋势。一是科教玩具逐步社会化,人们无意识或有意识地发挥着玩具的科教功能;另一是向来以严谨面貌出现的教具也有部分呈现出玩具化的倾向。这是由于科教玩具具有趣味性强的特点和物理教育的内涵,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创新能力上可以发挥特有的功能。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及时了解玩具发展的现状,为玩具移用于教学实验提供有用的信息。

1.本身就是根据物理原理设计的科学玩具

这类玩具能形象直观地显示物理现象。如:碰碰球、足球望远镜、声控熊猫、光控电子鸟、电震玩具、超级离心赛车等。其设计的科学性和实验的准确性有时还超过目前实验室里的同类仪器。

牛顿“秋千”是三百多年前牛顿所发明的仪器。由于它特有的演示魅力,吸引了无数成人和儿童,目前已开发成为一种造型精美的新颖礼品和益智科学玩具(如图1所示),目前在杭城的许多商店都有供应。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用牛顿“秋千”来演示如下内容(如图2所示):

◆把球1向左拉高释放,撞向其余静止的四个球,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如果把球1和球2一起向左升起,同时释放,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同时升起并释放3个球又将如何?

◆把球1向左升起,球5向右升起,同时释放这两球,将看到什么现象?

◆左边拉起两个小球,右边拉起一个小球,同时释放两球,观察到什么有趣现象?

……

通过学生猜测、实验演示、原理说明,对学生掌握弹性碰撞的规律是非常有益的。

2.挖掘和扩展玩具中潜在的教学功能

许多玩具的功能并不是设计者所设定的范围内才起作用,借鉴玩具功能“为我所用”,或把某些潜在的功能挖掘出来,用到物理实验教学中中去,导致玩具功能的扩展,这本身也就是一种实践创造活动。

儿童玩的色彩鲜艳的螺旋塑料圈,如图3所示。笔者利用它演示波动实验,效果很好。把塑料圈的一端固定,用手拉长至1米左右,可以演示:

◆ 纵波的形成(图4);

◆ 横波的形成(图5);

◆ 波的反射(图4);

◆ 驻波(图6);

◆ 波速的测量等。

这类玩具还有:叫蝉、水鸟、激光笔等。

3.对玩具进行组合、改进,移用其趣味实验功能

有些玩具就其本身而言,对物理实验教学作用不大,但其结构上的装置、控制机构等技术因素可加以利用到实验教学中去,或对它们进行适当的组合,也可导致创新。

取一大一小两个弹性很好的球,如市场上出售的彩色半透明硅橡胶制成的实心球。将小球放在大球的正顶部,贴住大球。用手拿这样配

置的两个球,从约1m高度放手,使它们一起自由

下落(如图7)。结果小球被反弹到4—5m高处

(理论上可达9M高度)。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这就是所谓“超球”现象。再让学生从动量守恒

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来推证这一奇趣现

象,教学效果非常得好。

二、利用常用物品开发趣味实验

家庭中的一些常见、常用物品或材料,如线(棉线、丝线、毛线)、毛皮、洗洁净、保鲜膜、眼镜等,这些材料有其不同的物理性能。教师必须对它们的物理性能(如强度、脆性、弹性、柔性、硬度、延展性、隔热性,导热性和导电性等)有所了解,并能移植到一个特定的情景中,让其的内含的物理特性出乎意料地显现出来。

墨镜引出的奇景:在墙壁的钉子上系一根挂有金属小球的细线,让摆球平行墙面沿着弧线摆动,如图8所示。找一副深色的墨镜(太阳镜),放在左眼前,人两眼看小球的运动。小球不再沿着弧线左右摆动,而是沿着椭圆的轨道在运动(如图9所示)。如果把墨镜放在右眼前,同样用两眼看小球,你会觉得小球沿着相反方向做椭圆运动(如图10所示)。

图8无墨镜图9左眼戴墨镜图10右眼戴墨镜

奇妙的光的反射:在讲到平面镜组中关于光线平行返回问题时,让学生做一下有趣实验:在桌子上放一面平面镜,你再取两块小方镜,让它们垂直地竖立在平放的镜面上,两块小方镜相互之间垂直(如图11),现在你用激光笔(或小手电筒),照着三面镜子相交的那个角落。

你看到的奇妙现象是:从镜子里反射出来的光线,正好又照回到激光笔上。无论你把激光笔移到何处,只要是有光照到这个特殊的角落,反射光总是按原路折

回。从这个特殊的角落照自己,无论你的脸在何处,只要你看得到这个镜面组成的角,就能看到你自己的像,且变形不大。

超重和失重现象演示设计:

实验1:找一条纸带,在纸带中间部位剪个小缺口,纸带的一端固定一重物,另一端用手拿住,小心提起重物(如图12所示),这时纸带没有断。然后向上加速提起重物,纸带就断了;或者提起重物急剧向下运动后突然停住,纸带也会断裂。

实验2:取一条长约1m的细链条,一头固定在有刻度的杠杆一端,另一头用细线挂在杠杆上,如图13所示。在杠杆的另一端用细线挂一个砝码,调节挂砝码细线到支点的距离使杠杆平衡。用火柴把挂链条的细线烧断,在烧断后一瞬间,杠杆失去平衡,使挂链条那一端突然上升。当链条全部静止后,杠杆又恢复平衡。

实验3:找一小手电筒,使其后盖在下竖直放置。你旋松手电筒后盖,使手电筒刚好不发光(图14)。现在,你让手电筒分别进行下列运动:①自由下落;②竖直上抛;③斜向上抛。

三、运用简易器材制作趣味实验

利用学生家中的简易器材来制作趣味实验,学生兴趣特别高,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笔者曾让学生动手制作一批振动方面的趣味实验:

实验1:取一根圆木棒,沿着棒长均匀地刻划一排凹槽口,把小钉钉在圆棒的头上,在小钉上套上一木片作旋翼。用另一根棒(如铅笔)轻快地抚磨凹槽,就会看到旋翼飞快地转了起来。若保持食指与棒接触,旋翼向一个方向旋转。若保持大姆指与棒接触,旋翼将朝相反方向旋转,如图15。非常有趣。

实验2:在形支架上方两端互相绞缠地绕上几十匝较粗的纱线,在纱线上对称地挂上两个摆球,如图16。在纱线中心处夹住一个轻质指针(如牙签、细铁丝等),平时指针呈水平位置。为便于观察指针的偏转情况,可在指针旁安装一个弧形标尺。

a。两摆球的摆长相等(同频),让两个摆球一起从与开始相同的偏角(等幅)同时释放(同相),可以看到中间指针偏转的振幅明显加大,约为前者的两倍。 b.调节两个摆球的摆长,使它们略有差异,让两个摆球以相同的偏角同时释放,可以清楚地看到中间指针的振幅周期性地由最大变到最小,又由最小变到最大。即出现了所谓“拍”的现象。

这里,实验1是两个相互垂直的同频简谐振动的合成:;

而实验2是在同一直线上异频简谐振动的合成(推证从略)。

四、家用电器中的趣味实验开发

家用电器如:电暖器、冰箱、电脑、电子钟表、电话、麦克风、烤箱、电热壶、充电器、吸尘器、吹风机、家里搅拌机、打印机、电须刀、电玩具、电视、电熨斗、电扇等等。既然电器是根据众多物理原理制作工作的,一定可以在适当情景、条件下把相关物理现象显现出来,以电视机为例:

利用电视机的荧光屏就可以做许多有趣的物理实验,很能帮助同学说明一些物理原理:

● 电子的运动----让通草球在荧光屏上拖动,过一会儿通草球会突然跳起来(图17)。而且,球与荧光屏的距离越近,球偏离的角度就越大。

● 电子的扫描和视觉暂留-----拿支铅笔让它在电视荧光屏前左右摇动,铅笔看上去是倾斜的,并有许多的迭影。说明电子在屏上是从上而下进行扫描的。

● 电子扫描的周期----

当你用照相机拍摄电视屏上的画面时,在照片上可能会出现一道较阔的暗带或白带,如图18所示。这就与电子的扫描周期有关。电子的帧扫描周期是50HZ,一般要秒才能从上而下扫描完单幅图像。如果用照相机拍摄荧光屏,采用秒的快门拍摄。则在曝光时间内,仍未完成一幅画面,只完成全部扫描线的,还有的扫描线仍未扫描出,故画面上就出现一道阔度等于画面高度的的暗带。可让同学们讨论:用照相机怎样才能拍摄出清晰的电视画面?

五、利用新颖材料开发趣味实验

目前,新材料、新产品层出不穷,不断涌现。如激光笔、钕磁铁、硅光电池、光敏二极管等,这些器材价格低廉,随处可购,为我们开发物理实验创造了广阔天地。利用它们可以做出非常精彩有趣的实验来。

笔者曾多次去杭磁集团(位于萧山第二农场)采购不少钕铁硼磁铁,这种磁铁磁性比一般永久磁铁强8—10倍,可做出许多精彩的趣味实验来,极受老师们和学生们欢迎。

实验1(楞次定律):取一块长约50cm、厚约1cm的铝板与一块相同形状的木板、一块圆柱形的钕磁铁、一张不干胶纸。在长木板及长铝板上分别贴上相同的

不干胶纸,使两板表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装置示意图见图19。两板倾斜放置并使两板的倾角相同。让强磁铁从木板上滑下,磁铁很快下滑,再让磁铁从铝板上下滑,磁铁下滑极慢。

实验2(电磁阻尼):装置示意图见图20。演示时将两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并释放,木板上方的小球能摆动很长时间,而铝板上方的摆球却作阻尼振动,很快便停了下来。

实验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把强磁铁也放进长60cm的铝管上口(如图21),磁铁将出人意料慢地让你等了“好久”方才穿越铝管,在管

中历时长达3- 5秒钟!

实验4(电磁驱动):取两块长条形钕磁铁将它们吸附在一块U形的钢板两端,其间的磁场可认为是匀强磁场,磁感强度可达0.5T。将两枚铝质硬币(如一角)粘合在一起组成铝轮。手拿蹄形磁铁使它的磁铁朝下贴住桌面,并使磁极间隙的中部对准小铝轮的轮面向铝轮靠近,如图22所示。则见小铝轮被一种无形的力推向前方,滚动向前。若把小铝轮的一半放在间隙中,向后移动磁铁,则铝轮被向后拉动,与磁铁一起向后滚去。

六、巧妙地把高科技产品移植为趣味实验

有些装饰品商店售有一种电离子魔幻球,如图23。外观是直径约15cm的高强度材料制作的玻璃球壳,玻璃球中央是一黑色球状电板。通电后,在电板上出现呈辐射状的辉光,绚丽多彩,光芒四射。它还配置有声控功能,辉光跟随音乐旋律而起伏变化,极富动感。有些人买回家放在音箱旁作装饰用品。

最称奇的是:用手触摸球能产生明亮的弧线,这些弧线扭向手指并跟随着手指移动起舞,如图24。

电离子魔幻球工作时,在球周围激发电场,球内的与大地之间存在电势差,当用手(人与大地相连)触及球时,球周围的电场、电势分布不再均匀对称,故辉光手指的周围变得更为明亮,产生的弧线顺着手指的触摸移动而游动扭曲。

让学生做一做:

◆拿氖管的一端,氖管的另一端与魔幻球相靠近,氖管会发光吗?

◆当手持氖泡沿球的径向球面移近,到达某一位置时氖泡发红光;当氖泡在此处转过900角(与径向垂直)时,红光消失。改变氖泡的位置重做上述实验,看到的现象都是一致的,而且氖泡沿着径向距离球面越近发光越强。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

◆用分光镜观察球内气体的发光,是线状光谱还是连续光谱?

通过几年努力,笔者收集、改造和创新开发了一大批小型的、新颖的、趣味的实验,把它们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探究性的学习结合起来,与另一作者合著了《高中物理探究性趣味实验探究》(共有108个实验专题,每个专题又包含有3-5个趣味实验),详见附件。

如果说物理学是一座宝石矿藏,那么,物理实验则是其中最绚丽多彩的宝石,而充满趣味的实验则是宝石中一颗最为晶莹精巧的。在平时要留意周围的点点滴滴,充分挖掘它们内含的教学功能,将其精巧惟妙的宝石恰如其分地呈现给我们的学生------这是一位物理教师的使命。

趣味物理小实验

1、想不到的结果 找一个像手掌一样长,像手指一样宽的纸条,向图中那样,剪两个小口或撕两个小口。然后去考考你的同学:如果拿住纸条两头向两侧拉一下,纸条会断成几条呢? 一般会认为断成三截。这时候你让同学试一下,试的结果一定会感到迷惑不解:纸条只断成两截。 这个小实验可以使你了解在“材料力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水面浮针 你能把一跟缝衣针放在水面上,让它像麦杆似的浮着吗?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铁的密度比水的大,水的浮力不能托起铁针。 如果你也使这“很多人”中的一个,那么下面的实验可以改变你的看法。 取一碗水,拿一根细一点的缝衣针,稍微抹上一层猪油。在水面上放一小张能吸水的纸,再在水面上轻轻的平放一枚缝衣针。等这张纸完全湿透后,轻轻按下纸的四个角,使纸慢慢沉入水中。这时候钢针却漂浮在水面上。放吸水纸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针对水面的冲击。 3、“透明的”手掌 用一只手遮住眼睛,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下面就教你一个办法,使你的眼睛能“透”过手掌看见远处的东西。 左手拿一个纸卷的圆筒,把它对着左眼,两只眼睛同时向远处看去。然后,举起你的右手,掌心向里,放在右眼的正前方(距右眼大约15cm-30cm处)。这时候,你会觉得手掌上有一个圆洞,你的眼睛可以通过圆洞看到远处的景物。

纸托杯水--这个实验也挺有意识啊! 杯子里的水不一定装满,在他的上面盖一张纸(作业本纸),倒立后水、纸并不落下。侧立后水也不溢出。有趣吧? 1.瓶子赛跑: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因为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2.带电的报纸: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了。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3.铜丝灭火:将铜丝绕成圈,罩在蜡烛的火焰上,这时空气并没有被隔绝,但发现火焰明显变少,甚至熄灭。原因是铜的传热快,火焰产生的热量迅速被铜吸去,使火焰周围温度骤降,当石蜡油的温度低于其燃点时,火焰熄灭。 4.这只气球会爆炸吗?把一只气球吹足气,系紧口子。再用一块透明胶布(橡皮膏也可)贴在气球上,拿一根针从贴着透明胶布的地方把气球扎破,你会看到气从针孔处徐徐冒出来,气球却象消了气的车胎一样慢慢地瘪下去。原来气球扎破时,溢出的空气造成一股压力,橡皮和胶布对这种压力的反应各不相同。当压缩空气从气球扎破的地方冲出时,橡胶脆而薄,气球皮一下就被撑破了,同时发出很大的破裂声。透明胶带比较坚固,它可以抵住压缩空气冲出造成的压力,所以气球不会“啪”的一声爆炸。人们已经把它运用到生产中去了,防爆车胎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5、烧不着的布条:找一块棉布条,用水淋时,在中间部分滴上酒精,然后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张开,用蜡烛的火焰烧有酒精的部分。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好像火焰穿过了布条。拿下布条一看,真奇怪,棉布条并没有烧焦。 6.神奇的牙签: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原因是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7.蜡烛吹不灭:点燃蜡烛,并固定在平盘上。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对着火焰用力吹气。这样吹气时,火苗将斜向漏斗的宽口端,并不容易被吹灭。如果从漏斗的宽口端吹气,蜡烛将很容易被熄灭。 8.能抓住气球的杯子: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 ,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因为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

趣味物理实验

有趣的惯性实验 同学们,当你快速跑步时,让你马上停下来,你能做到吗?当你推动一个物体时,是不是刚开始用的力气要更大一些呢?其实,这些都是因为物体有惯性的缘故。今天的作文课上,老师就给我们演示了几个惯性的实验,大家一起跟我来看一看。 第一个实验开始了。楼老师小心翼翼地将八个象棋子叠在一起,然后拿起一把直尺,举得高高的,微笑着说:“我要从这叠象棋中取出最下面的一个,但上面的棋子能保持不动。”什么?要取出最下面那个棋子,而上面的却能做到不动?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老师该不会是在吹牛吧?同学们也将信将疑望着老师。只见老师将直尺紧贴着桌面,迅速地朝最下面的象棋敲去。啊!奇迹发生了!只听见“啪”的一声,最下面的那个棋子飞了出去,而上面的棋子真的稳稳当当地叠在桌子上!太神奇了!同学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 还有更精彩的呢!第二个实验开始了,老师从抽屉里取出一个饮料瓶和一张纸条,然后将瓶子倒扣在纸条上。“同学们,如果我将纸条抽出,瓶子会不会倒啊?”“会!当然会!”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好!请认真看喽!”老师笑了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只见她弓着背,一手撑着桌子,一手抓着纸条。同学们都站了起来,伸长脖子,眼睛一眨不

眨的,生怕漏掉一个细节。“一、二、三!”老师将纸条猛地一抽,那瓶子像个醉汉一样晃了晃,却渐渐地平稳下来了,没倒!耶!成功了!教室里又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第三个实验是将硬币放在饮料瓶的盖子上,然后在硬币下压一张纸条,要将纸条抽出,而硬币却依然留在瓶盖上。这个实验同样十分精彩,老师也做得非常地成功。同学们不时发出“啧啧”的称赞声。 “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啊?”同学们都迷惑不解。这时老师向我们解释了其中的原理——“物体只要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不变。就像汽车,开始的时候,即使是急刹车,也会继续再向前行一段路,才会停下来。棋子、饮料瓶、硬币原先是不动的,当迅速地取出下面的物体时,仍旧会保持不动。”哦,原来是这样!同学们恍然大悟。 科学真是太神奇了!长大后,我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却揭开生活中一个个的“谜”。 简易显微镜制作 一、制作方法: 简易显微镜是由镜头、镜筒、镜柱、反光镜四部分组成。 1、镜头 将一种聚光手电筒的电珠打碎,取下前面的玻璃球,用钳子把玻璃球周围玻璃片夹掉。选厚为2毫米的硬纸板剪成50×50毫米的3片方块。在中心打一小孔,以玻璃球恰好嵌入为佳,再用粘合剂把三片硬纸板粘在一起。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世纪学校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一趣味物理实验暑假作业(无答案)沪科版

趣味物理实验 实验1 水杯琴实验: 动手做一做:把 八个相同的玻璃 杯排成一排,给每杯里倒水,水是一个比一个少,然后,用筷子敲击这八个水杯杯 口,能听到不同音调的声音,调节各个水杯的水量,可使他们依次发出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的声音,这样就制成了一套水杯琴。 原来,加水之后的杯子,杯子和水成为一个整体,由于振动体的体积越来越小 (非杯中空气的体积),因而频率越来越大,音调越来越高,于是发出了上面的声音。 实验2 声音具有能量 动手做一做:如图所示,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 观察一下会出现什么现象?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实验中的科学:将扬声器对准烛焰,播放音乐,会看到烛焰在摆动,该 实验能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实验3 绳子提冰块和朋友打个赌,用一根线不必打结,甚至手都不碰冰块就能把它提起来,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你却很容易做到。

(1) 把线浸入水中,然后放在冰块上 (2) 把盐沿着线撒在冰面上。等大约 30秒 (3) 现在提起线,看!冰块被吊起来了! 思考:你知道天空中的云是怎么形成的吗? 实验准备:冷水1杯、剪刀或锥子1把、火柴1盒、吸管1支、橡皮泥1块、 玻璃瓶(带可旋转盖) 实验操作: 1. 在瓶子盖上戳个洞,在洞中插入吸管,并用橡皮泥将吸管周围密封 2. 在瓶子中倒入一些冷水,摇晃均匀,然后把水倒出来。 3. 靠近瓶口,点燃一根火柴。 4. 吹灭火柴,把冒烟的火柴扔进瓶子中,让烟进入瓶子。 5. 迅速拧紧瓶盖,通过吸管向瓶子中用力吹气。 6?停止吹气,用手堵住吸管,使空气留在瓶中。 7.松开吸管,当空气冲出瓶子时,瓶子中就产生了云。 实验中的科学: 1. 往瓶子中吹气,增加压力

几个简易的趣味物理实验

几个简易的趣味物理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充分重视实验,认真准备,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让学生在观察或自己动手的实验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思维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即使实验条件很差,也要采取“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方法,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做好各种实验。利用日常物品做实验,不但具有简便、直观的优点,而且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这里针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内容,介绍几例简易有趣、师生均可动手做的,使学生产生悬念性,具有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的实验。 取内径约3~8mm的细管为宜。若管太细,出气量小,乒乓球很难被吹起;若太粗,出气量大,虽可以把乒乓球吹起,但在肺活量一定时,吹气时间太短,球精彩悬浮的时间过短。 把细管一端含在口中,另一端做为出气口。竖直向上,吹气,把乒乓球放在出气口上方,会发现乒乓球不会跑掉,而只在其上方打转儿。若细管一端粗另一瑞细,则细的一端做为出气口。 几类细管使用说明: (1)若是较硬的细管,不能弯曲,例如笔杆之类,需仰面向上吹。 (2)若是可以弯曲的管。一端含在口中,通过弯曲,使另一端出口向上。面部不必上仰,做起来比较从容。注意,使用时,不要使弯曲部分阻塞气流,要保持气流畅通。 这里介绍一种透明无色软胶管(还可以做虹吸现象,水平仪实验等),胶管类市场有售。内径约8mm,取长约30cm,一端含在口中,另一端开口向上,用手指捏住出气口的一侧,使出气口变狭窄,这样使得出气口气流速度更大,也使得一口气能吹的时间持续更长,使乒乓球悬浮在空中时间更长,效果更佳。 吹风机出风口向上放置,打开冷风开关(若只有热风开关也可,只不过多费些电),把乒乓球放在出风口上方,乒乓球悬浮打转儿,不掉下来。由于吹风机的气流量大,且可持续吹风,此现象更为显著。球也可以选用比乒乓球尺寸更大一些的,但要注意质量不要过大。 提示:不论是用细管吹或者是用吹风机吹,悬浮的乒乓球都可以随细管或吹风机做上、下、左、右的移动。或者是使出气口与竖直方向成一定的角度倾斜,而球不下落,使现象更加神奇。

趣味物理实验

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会跳远的乒乓球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脚杯中,你怎样吹气,球才会跳出杯子呢, 材料: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 操作: 1 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 2 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 3 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 吹气讲解: 1、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 2、向球 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去了 创造:换个新方法也能让乒乓球跳到下一个杯子里 会吹泡泡的瓶子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 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 吸管若干操作: 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 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3 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 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5 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讲解: 1 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 2 瓶子中 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 3 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

4 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 5 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 创造:瓶子盖太紧时,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开它吗, 自己会走路的杯子思考:杯子没有腿,它是怎样从上面走下来的 材料:杯子一个、蜡烛、火柴、玻璃、两本书、水 操作: 1、用一块玻璃板,放在水里浸一下 2、玻璃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几本书垫起来(高度约5厘米) 3、拿一个 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 4、用点燃的蜡烛去烧杯子的底部,玻璃杯会自己缓缓地向下走去。讲解: 当烛火烧杯底时,杯内的空气渐渐变热膨胀,要往外挤,但是,杯口是倒扣着的,又有一层水将杯口封闭,热空气 跑不出来,只能把杯子顶起一点儿,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 纸杯旋转灯思考:蜡烛纸杯灯为什么会转动, 材料:纸杯2个、牙签1支、蜡烛1支、胶带1卷、绳子1根、剪刀1把操作: 1、取一纸杯,在杯身对称处各剪开一个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蜡烛,作为 灯的底座。 2、另一个纸杯则在杯身约等距离位置剪出三四个长方形的扇叶,在杯底中央 处穿上绳子,并用牙签棒固定,作为 灯的上座。 3、将两个纸杯上下对口用胶带贴好固定。 4、点上蜡烛,拉起绳子,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 讲解: 1、蜡烛燃烧的时候,火焰尖端多呈朝上的方向。

奇妙趣味物理小实验策划书

趣味物理小实验策划 一、实验地点 红柳广场。 二、实验时间 2014年6月10日。 三、实验项目 1、水上旋转盘 本实验将介绍一种制作会自动在水中旋转的双鱼形纸盘。 所需材料:硬纸板、剪刀、肥皂、水盆、清水。 实验方法:在硬纸板上画一个双尖鱼形,用剪刀把它剪下来,在双尖内弯曲处用小刀豁开两个小开口,用小刀切两块小肥皂片,将肥皂片插在两个小开口内。准备好一盆清水,把双尖鱼形轻轻地平放在水面上,等一会儿两块小肥皂块在水中稍一溶解,双尖鱼片就会慢慢动起来,它会越转越快,好像有动力的水轮一样。 原理:肥皂在水中溶解时,产生一种向四面扩散的推力,由于纸鱼挡住了它向前的推力,两块肥皂所产生的同向反作用力便推动纸鱼旋转起来。 2、针浮水面 所需材料:若干针、若干张薄纸、一个水盆、清水。 试验方法:一张纸放在水面上,上面放一枚完全干燥的针。另外用一枚针把薄纸慢慢压到水里去,从纸边开始一步一步压到纸的中心,等到全张纸都湿透了,它就会自己沉没下去,而针却依然留在水

面上。在练习以后,你竟可以不用薄纸就把针放在水面上:只要用两只手指抓着针的中部,在离水面不远的地方水平地放下就可以了。等你会做而且熟练之后,就完全可以使硬币浮在水面了。 原理:液体和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着一个薄层——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因此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3、神奇的分身术。 所需材料:一张扑克牌、一根针。 实验方法:在扑克牌上用针扎两个相距不超过3mm的针孔。然后把针放在扑克牌的背后约2.5cm的地方,用单眼透过双孔观察,你看到的不是一根针,而是两根。若在两孔的附近再扎第三个孔,当你透过这些孔观察时,就能看到三根针。扎的孔越多,看到的针越多。观察时,适当调整扑克牌(转动或改变扑克牌距人眼的距离),这种现象更清晰。 原理: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针上的光在透过不同的小孔时,在人的视网膜上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物像,因而出现了神奇的分身术现象。 4、自制小潜艇 所需材料:一个透明塑料瓶、回形针若干、一根塑料吸管、清水。 实验方法:将塑料吸管按三等分折起来,然后用回形针扣上去,弄好后把它放入装满水的塑料瓶中拧紧瓶盖。当用了挤塑料瓶是塑料吸管往下沉,手放开时,塑料吸管向上浮。如果不能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话,我们可以通过增减回形针的数量来调节实验,使其呈现上述

《初中趣味物理实验》

《初中趣味物理实验》 (校本课程) 主编:周银 编委:课题组成员 淮安市第六中学2011年9月

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生活中的现象:车快速从身边开过,发现衣服等物品会有被吸的感觉,刮大风时,窗帘会被吸向窗外。 实验一:用手将薄纸条的一端靠在嘴唇下,让另一端自然下垂,沿纸条上 方轻轻吹气,纸条向上抬起。 实验二:把两薄纸条相互靠近,竖直下垂拿在手中,从中间吹气,两张纸 吸到一起。 实验三:将一张纸对折后扣在桌面上,从底下吹气,纸不但没有被吹起反而 向桌面趴去。 实验四:把一乒乓球放在倒置漏斗口处,从漏斗颈中用劲向下吹气, 乒乓球不仅 不会吹跑,反而被“吹”上去了。这个实验的结果与我的生活经验及想象是相反 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实验五:将一根吸管竖直放在盛有水的玻璃杯中,用另一根吸管对着竖直放的 吸管上端吹,结果水向上喷出形成了喷泉。 实验六:如图所示,将两个一次性纸杯杯口向上叠套起来,用手握住外面的纸标,在靠近杯口的上方平行于杯口方向用力吹气,结果里面的纸杯向上跳 起 实验七:如图所示,两只纸船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用大注射器向两船之间的水面快速注水, 两船将向中间靠拢 实验八:如图,一架模型飞机固定在台秤上。无风时,有个示数,当用电吹风 迎面吹着飞机时,示数变小。 实验九:水顶球实验(本实验也可以用自来水做) 器材 大号可乐瓶一只;橡皮塞一个;尖嘴玻璃管一个;短直玻璃管一个; 橡皮管或塑料软管两截;乒乓球一个;气门心一个;打气筒一个。(如图) 制作方法: 在橡皮塞上打两个孔,将尖嘴玻璃管尖头朝上插入孔中,将短直玻 璃管插入另一个孔中。将塑料软管接在短玻璃管的两头,在可乐瓶中的软 管最好能到达瓶底,接在外面的软管也要稍微长一点,避免实验时水溅到 身上,软管尽头接上一个气门心。整个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方法和步骤 在可乐瓶中装满水,将打气筒接在气嘴上,一人缓缓打气,打出一注水流,调整尖嘴玻璃管,尽可能竖直,打出的水流要垂直且不能分散。调竖直后,另一人将乒乓球放到水柱上,乒乓球不掉,加速打气,使水柱越升越高,乒乓球也随之越来越高。 实验原理 尽量避免多讲原理,从现象上进行分析和比拟。乒乓球站在水柱上,水柱冲击乒乓球时,水束散开,象荷叶一样托住乒乓球,不让它掉下来。就象我们用一个手指是顶不住球,但如

高中趣味物理实验

高中趣味物理实验 高中趣味物理实验:有趣的惯性实验 同学们,当你快速跑步时,让你马上停下来,你能做到吗?当你推动一个物体时,是不是刚开始用的力气要更大一些呢?其实,这些都是因为物体有惯性的缘故。今天的作文课上,老师就给我们演示了几个惯性的实验,大家一起跟我来看一看。 第一个实验开始了。楼老师小心翼翼地将八个象棋子叠在一起,然后拿起一把直尺,举得高高的,微笑着说:“我要从这叠象棋中取出最下面的一个,但上面的棋子能保持不动。”什么?要取出最下面那个棋子,而上面的却能做到不动?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老师该不会是在吹牛吧?同学们也将信将疑望着老师。只见老师将直尺紧贴着桌面,迅速地朝最下面的象棋敲去。啊!奇迹发生了!只听见“啪”的一声,最下面的那个棋子飞了出去,而上面的棋子真的稳稳当当地叠在桌子上!太神奇了!同学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 还有更精彩的呢!第二个实验开始了,老师从抽屉里取出一个饮料瓶和一张纸条,然后将瓶子倒扣在纸条上。“同学们,如果我将纸条抽出,瓶子会不会倒啊?”“会!当然会!”同学

们异口同声地说。“好!请认真看喽!”老师笑了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只见她弓着背,一手撑着桌子,一手抓页 1 第着纸条。同学们都站了起来,伸长脖子,眼睛一眨不眨的,生怕漏掉一个细节。“一、二、三!”老师将纸条猛地一抽,那瓶子像个醉汉一样晃了晃,却渐渐地平稳下来了,没倒!耶!成功了!教室里又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第三个实验是将硬币放在饮料瓶的盖子上,然后在硬币下压一张纸条,要将纸条抽出,而硬币却依然留在瓶盖上。这个实验同样十分精彩,老师也做得非常地成功。同学们不时发出“啧啧”的称赞声。 “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啊?”同学们都迷惑不解。这时老师向我们解释了其中的原理——“物体只要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不变。就像汽车,开始的时候,即使是急刹车,也会继续再向前行一段路,才会停下来。棋子、饮料瓶、硬币原先是不动的,当迅速地取出下面的物体时,仍旧会保持不动。”哦,原来是这样!同学们恍然大悟。 科学真是太神奇了!长大后,我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却揭开生活中一个个的“谜”。 高中趣味物理实验:简易显微镜制作 一、制作方法: 简易显微镜是由镜头、镜筒、镜柱、反光镜四部分组成。

物理趣味实验开发奇妙的物理实验资源

物理趣味实验开发奇妙的物理实验资源 初中物理新教材中的很多教学内容,都是要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学习的,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掌握科学方法、感悟物理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然而,目前多数初中校尤其是农村校的实验器材与新教材还不能完全配套,实验室的有限器材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因此,倡导利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既可以解决或缓解实验器材不足的问题,又可以拉近物理学和生活的距离,使学生真切地感受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对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笔者在过往的教学实践中,带动学生巧利用生活用品精心研制、构思巧妙的物理教具和学具进行实验探究的案例,从中探讨实验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方法和途径。 一、最简单的抽水机 实验素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善于发现,日常生活中很多信手拈来的物品,都可以成为我们开发实验的好资源。 有一次我患重感冒,躺在病床上,当我看到护土拿着一支注射器和打吊针用的一次性塑料软管走过来时,我突发其想:要是能利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件物理教具就好了,我苦思冥想了两天,结果出院时诞生了一件获得省二等奖的教具。 如图1,将打吊针用的一次性塑料软管较粗的那两段剪下来(在图中标注为A和B),A 两端各有一个口,上端口是出水口,下端口是进水口,B上端有现成的两个口,下端有一个口。将B上端的一个口与A下端进水口连接,另一个口与注射器相连接,再将B下端进水口放入水中,并事先分别在A.B内放进一颗小钢珠,这样就做成了一只最简单的活塞式抽水机。 反复抽动注射器的活塞,水就会从A出水口中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因A.B都是透明的,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抽水过程中软管内小钢珠的运动情况(即活塞阀门的开闭情况)。 由这件教具的制作材料,笔者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身边可以用来做实验的物品比比皆是,可以利用的实验资源十分丰富,我们缺少的并不是资源,而是发现资源的慧眼和设计实验的智慧。尽管实验资源开发的途径、开发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具价值的还应该是有创新的意识和思想。

新型初中趣味物理实验手册(1)

目录 第一章力 1.谁主浮沉 2.会爬坡的漏斗 3.大气压强 第二章电 1.自制验电器 2.哪里不亮点哪里 第三章热 1.热喷泉 2.有趣的哈勃瓶 第四章声 1.用吸管做笛子 2.细线也能发出鸡叫声 第五章光 1.牛顿色盘 2.如何使光线弯曲

华灯初上,船只慢慢的回到了自己的港湾,准备好好休息,等待明天的起航。 船只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的航行,而不会下沉呢?我们能不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深刻系统的解释它的原理呢?本章就有关问题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 一只大的广口瓶(4 升)、一只带盖的小 瓶子、一袋盐、一 只量杯(250毫升)、 一把汤勺、弹簧秤 ②将小瓶子的盖子盖紧。然后小心地将小瓶子放进水中,它应该会浮在水面上。 如果小瓶子不能浮起,就要换更小的瓶子,直至小瓶子能浮在水面上 瓶子应该会慢慢地下沉到广口瓶 慢慢调整小瓶子中的水量,直到它慢慢下沉 ⑤取出小瓶子,往广口瓶中加入半量杯的盐,然后搅拌均匀。 观察小瓶子在盐水中的位置。重复这一步骤,

相关链接: 潜艇或称潜水船、潜舰是能够在水下运行的舰艇。潜艇的种类繁多,形制各异,小到全自动或一两人操作、作业时间数小时的小型民用潜水探测器,大至可装载数百人、连续潜航3-6个月的俄罗斯台风级核潜艇。 潜艇上都设有压载水舱,只要往空的压载水舱里注水,潜艇就变重了,这时潜艇的重量就会大于它排开水的重量(即大于浮力),潜艇就逐渐下潜。当潜艇正常上浮时,用高压空气分步骤把压载水舱里的水挤出去,使之充满了空气,使潜艇在水下的重量减轻了,当潜艇的重量小于它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时(即小于浮力时),潜艇就会上浮,直至浮出水面。 另外,也可以采用操舵的方法将航行中的潜艇调整到距水面30米的安全深度(安全深度是为了防止与水面船只碰撞的限制深度),继续上浮到10—30米深度时是危险深度,上浮到10米左右时属于潜望深度,到达潜望深度后就可以排水上浮了。 潜艇下潜和上浮的原理就跟鱼类差不多,鱼儿腹中有一种可充满气体的囊状鳔,其作用类似于潜艇上的压载水舱,是鱼在水中沉浮的主要调节器官。当鱼要下沉时,挤出鱼鳔中的气体(潜艇是向压载水舱里注水),使身体的重量加重;相反,鱼要上浮时,通过摄取水中的气体来充满鱼鳔,使身体的重量减轻。

生活中的趣味物理实验

生活中的趣味物理实验 在物理教学中,将物理知识的获取过程向生活世界回归,把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连接起来,学是为了用,用可以更好地促进学,学用结合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方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物理知识必须“生活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物理,把生活经验化,物理问题生活化,体现“物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对物理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意识,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物理,物理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学习物理的目的性,增强物理学习的趣味。 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大多采用的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教学模式,而且一些实验用具都是厂制型的,这让学生觉得实验“遥不可及”,即使能让学生勉强记得实验原理,但这根本无法激起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因此,在“从生活走向物理”教学模式下,教师可尝试将一些生活中有趣的实验搬进课堂,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如果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只采取同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很容易感觉到枯燥无味,这样既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物理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多种元素,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拓展生活化教学的广度。例如初中物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各种PPT教学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与物理规律,帮助学生拉近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 课后作业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巩固知识、领会概念以及延展知识面等各个方面有重要作用。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物理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物理虽然只是一门基础学科,但与生活却密不可分。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解决和解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促进学生发展。物理教师要丰富作业形式,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完成课后作业。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贴得很近的学科,在平时的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将所讲述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相结合,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将物理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而恰当地结合是我们提升物理教学水平,帮助学生培养物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理解力的有效方式,在教学中,我们要切实地将生活中所见所闻积极地与物理课程内容相结合,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提供更为有效地学习路径。因此,我们要将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更广泛地推广到物理教学实践中去,以期使得我们的物理教学获得更大程度上的成功。

趣味物理小实验1知识分享

趣味物理小实验1

趣味物理实验教案一 时间:3月5号 地点:物理实验1室 参加人员:兴趣小组成员 内容:瓶内吹气球 主讲教师:高月明 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 操作: 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 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 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 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 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 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 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趣味物理实验教案二 时间:3月12号 地点:物理实验1室 参加人员:兴趣小组成员 内容: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主讲教师:赵素萍 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 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 流程: 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 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 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 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 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说明: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

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趣味物理实验教案三 时间:3月19号 地点:物理实验1室 参加人员:兴趣小组成员 内容:会吸水的杯子 主讲教师:黄慧琴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 操作: 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 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 讲解: 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 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

趣味物理实验方案

趣味物理实验方案 【课程目的】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兴趣、丰富学生对于物理知识以及物理学科在生活中的作用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动手能力和物理实验水平。课程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在有兴趣的活动中学习物理知识、了解物理在生活中的作用,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物理学科的招生起到宣传作用。 【课程对象】 初一升初二、初二升初三的学生均可。 【实验仪器及相关费用】 空易拉罐若干订书钉若干盒搅拌棒若干食用盐若干冰块若干酒精灯一个可借用 共计略 【实验人员】 【实验内容】 1、装不满的水杯 一个你认为已经装满水的水杯中,还可以多放入多少个订书钉? 【实验步骤】取一个水杯,尽可能的装满水,让水面与杯口相平,然后向内缓慢放入订书钉,数数还能放进去多少个? 【实验原理】水表面分子间距较大,分子间互相吸引产生表面张力,使水的表面类似于一张弹性薄膜,可以约束突出杯口约5毫升的水不溢出水杯。 【实验用品】水杯、订书钉。学生可亲自动手实践完成。 2、杯底结霜

在炎热的夏天,利用少量的冰与食盐,可以在易拉罐底结出白霜。 【实验步骤】取一个易拉罐中间剪开,留取下半部分待用。将冰块放置其中,然后加入食用盐,迅速搅拌。待冰块明显熔化之后,可在易拉罐底发现结出白霜。 【实验原理】盐水凝固点较低,加盐搅拌使得冰块迅速熔化,在此过程中大量吸热。罐底水蒸汽遇冷,迅速凝华形成白霜。 【实验用品】易拉罐,冰块,盐,搅拌棒。学生可亲自动手实践完成。 3、自动进杯的鸡蛋 一个鸡蛋卡在杯口,不用手推,它自动掉落到杯中 【实验步骤】取一个广口杯,杯口恰好卡住一个鸡蛋。先在杯中加水,并用酒精灯煮沸。一段时间后,将鸡蛋放置在杯口,移开酒精灯。随着杯内温度降低,鸡蛋逐渐落入杯中。 【实验原理】杯中水蒸汽降温液化,杯内气压降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鸡蛋落入杯中。【实验用品】广口杯,鸡蛋,酒精灯。

趣味物理实验 论文

很早就听闻这门课很有趣,对于一个很久没有碰过物理的文科生,趣味物理实验很是吸引我。在众多的物理试验中,我找到了科学带来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在趣味中学到了很多物理知识。给我深刻记忆的有两个实验: 一.锥体上滚 这个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两个方面:1.通过观察与思考双锥体沿斜面轨道上滚的现象,使学生加深了解在重力场中物体总是以降低重心,趋于稳定的运动规律。 2.说明物体具有从势能高的位置向势能低的位置运动的趋势,同时说明物体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换。 实验的主要步骤是将双锥体置于导 轨的高端,双锥体并不下滚;然后将 双锥体置于导轨的低端,松手后双锥体 向高端滚去;如此重复上一个不中,自 习观察。其中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移 动锥体时要轻拿轻放,切勿将锥体掉落 在地上。锥体启动时位置要正,防止它滚动时摔下来造成变形或损坏。 这个实验的原理主要是能量最低原理,其原理指出:物体或系统的能量总是自然趋向最低状态。本实验中在低端的两根导轨间距

小,锥体停在此处重心被抬高了;相反,在高端两根导轨较为分开,锥体在此处下陷,重心实际上降低了。实验现象仍然符合能量最低原理。 二.弹性碰撞 这个实验主要是为了演示等质量球的弹性碰撞过程,加深对动量原理的理解。并且演示弹性碰撞时能量的最大传递,使我们对弹性碰撞过程中的动量、能量变化过程有更清晰的理解。 实验的主要步骤:1.调整固定摆球的螺丝,尽量使摆球的中心处于同一直线上; 2.拉起最左边的一个摆球,释放,让其撞击其它的摆球,可以观察到最右侧的一个球立即摆起,其振幅几乎等于左边小球的摆幅; 3.同时拉起左侧的两个、三个或四个摆球,释放,让其撞击剩余的摆球,可观察到另一侧相同数目的摆球立即摆起,其摆幅几乎等于被拉起摆球的摆幅。

中国古代趣味物理实验2

中国古代趣味物理实验2 4空中飞蝶 张岱在《夜航船》中指出:“竹内膜纯阴,将酥涂其上,见太阳即飞,名飞蝴蝶。”这是一个什么实验?笔者不敢肯定。从字面上看,它好像是一个实验装置经过改进的“鸡子举飞”:从竹筒中取一张竹膜,将其收扰成球状,在接口处内侧涂上适量酥油,使竹膜像一个吹足空气的气球。然后把竹膜放在太阳下加热,竹膜球内部空气受热膨胀,当球内空气压力较大时,空气从酥油粘合处冲开一个缺口,这样气体对竹膜球产生反作用力,使竹膜球飞向空中。 与“鸡子举飞”(苏轼《物类相感志》:“鸡子开小窍,去黄白了,入露水,又以油纸糊了,日中晒之,可以开起,离地三四尺。”)实验比较,竹膜球的体积可以做得很大但重量极轻,这会使实验更易成功。另一方面,因竹膜重量轻,将其加工成蝴蝶或其他形状,也不至使竹膜不能起飞,但却会使实验变得更有趣。实验的设计思想,的确令人佩服。 5铜蟾滴水 “古铜蟾蜍,章申公研滴也。每注水满中,置蜍研仄,不假人力而蜍口出泡,泡殒则滴水入研,已而复吐,腹空而止。” 意思是:章申公有一个铜制研滴,形如蟾蜍,显得非常古朴。将它放在研侧,注入水,不用借助人工操作,蟾蜍口中就能吐出水泡,泡灭水滴落入研盘,过一会又吐水泡,如此反复,直到蜍腹中的水吐完。 这是一个利用毛细管引水入研的有趣实验。我们清楚,水能润湿铜,将铜管插入水中,管中液柱的高度,与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毛细管内径以及液体与固体的接触角有关。当液体与固体材料确定后,毛细管内径越细,管内液柱越高。因此,用毛细管能达到引水目的。有趣的是,上述实验中毛细管可能就设在人眼无法看见的研滴壁中,毛细管内壁较粗糙,水从蜍腹底部润湿至向研盘方向倾斜的蜍口侧而慢慢形成水滴,当水滴重力大于水的表面张力时,水滴入研盘中。 6纸铫煎茶 张岱在《夜航船》中指出:“鸡子白调白矾末刷纸,作铫子煎茶,沸而不烧其纸。”鸡子白即鸡蛋清,白矾即明矾。用鸡蛋清与明矾粉末和匀涂刷纸上作成铫子,放在火焰上煎茶,水沸而纸不燃。 我们清楚,普通煤炉的火焰温度约600℃,而纸的着火点是183℃,用煤炉烧纸,纸会燃为灰烬。但用纸铫煎茶,情况就不一样了。炉火燃烧时,铫子内的水会不断吸热,使纸冷却。由于水的沸点是100℃。水会在这个温度下变为蒸气将多余的热带走,所以沸水温度不会超过100℃,这个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只要铫子里的水不干,同时注意铫子水面以上不接触火焰,纸就不会燃烧。 为了防止纸铫水面以上部分被火焰燃烧和纸铫渗水现象发生,同时也为了增加纸铫能够承受水的压力,在纸铫上涂上鸡蛋清与明矾混合物,实验就容易获得成功。 初中物理课本中的“纸锅烧水”实验,可能就是从“纸铫煎荼”演变过来的,而“纸锅烧水”更具有说服力和惊险性。

《趣味物理实验的开发与利用》中期评估报告

《趣味物理实验的开发与利用》中期评估报告 淮安市第六中学周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的实施,给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气象。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使得课堂“活”了起来,学生“动”了起来。但在“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的背后,在“参与”与“活动”的表象下,也透露出课堂教学的浮躁和“形式化”倾向,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外化”,三维目标“分化”,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造成了阻碍。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从八年级上册《光现象》中的凸透镜开始就严重下降,甚至到八年级下学期和九年级就已经对物理学习完全失去了兴趣和学好物理的信心,更有甚者会见到物理就害怕。为此,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使之成为稳定的心理品质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力就尤为重要,也迫在眉睫,而在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方面莫过于趣味性实验,如何将常规课本物理实验进行改进和将生活中蕴含物理知识的现象用实验进行表达,使之能为提高教学高效性服务,使学生想学习,为学生的终生学习终生发展服务,就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所以我们想到《趣味物理实验的开发与利用》课题。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这是关于狭义素质的典型解释。 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指的是广义素质。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的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和意义,包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也就是一个人的对待人、事、物的看法,也可以成为人的“心态”。外在素质就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使每个班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健康地发展。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升入初中学习后,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到了八年级增加了物理学科后,随着物理学习的难度加大,学生学习越来越难,学生的兴

趣味物理实验汇总

趣味物理实验汇总 1、会飞的烟囱 用一张轻的纸(例如一个空的茶叶袋) 制成一个空心圆筒。当点燃该圆筒的上端时,它会飞起来。解释这种现象,并探究影响圆筒起飞的参数和动力的参数。 2.弹力球 如果你站在地面上拿着乒乓球,并释放它,它会反弹。如果乒乓球内含有液体,碰撞的性质会发生变化。探究碰撞的性质如何取决于球内液体的含量和其他相关参数。 3、悬浮空中的乒乓球 一个轻球(如乒乓球),可以被向上的气流所支撑。气流的方向可以倾斜,然而它仍然可以支撑球。探究气流倾斜的影响,并优化该系统,得出在保持球处于稳定状态的情况下,气流倾斜的最大角度。

4、聆听光的声音 将一个罐子内表面的一半涂一层锅灰,并在它的盖子上钻一个孔(见图)。当连接交流电的灯泡发出的光线射到罐子的黑墙(锅灰层)时,可以听到明显的声音。解释和探究这种现象。 5、水上升 在一个装有水的碟子中间垂直放置一根蜡烛。点燃蜡烛,然后罩上一个透明的烧杯。探究并解释发生的现象。 6、消防水带

有一根带有喷嘴的软管,水流从喷嘴射出。释放该软管并观察其后续运动。研究影响该运动的相关参数。 7、弹性环 将一个弹性圆环压在硬表面上,然后突然释放。圆环可以跳起来。探究圆环跳起的高度如何取决于相关参数。 8、扭曲的绳 握住绳子扭它的一端。在绳索上的某一点将形成螺旋线或圆环。调查解释这样的现象。 9、载物的环 在一个环的里面固定一个小重物,给环一个初始推力使其运动。研究环的运动。

10、泡泡晶体 大量非常小的相似的气泡浮在肥皂水的表面上。气泡会自动按照一个规律的类似晶格的模式排列。提出一种获得大小一致的的气泡的方法,并探究这种泡泡晶体的形成。 11、水弹 有些学生会用灌水的气球打仗,他们的水弹反弹后仍不爆裂。调查这里的运动,变形和充满液体的气球的反弹。在什么情况下水弹会爆裂? 12.堆积 被颗粒状物体(particles)占据的小部分空间取决于它们的形状。将例如米、火柴或M&M糖果的非球状物体倾倒进一个盒子里,相关参量如何影响配位数(coordination number)、秩序性排列(orientational order)和随机紧密堆积分数(random close packing fraction)这样的特征?

初中趣味物理实验

初中趣味物理实验选编 目录 序言 (3) 实验1 能自己跳开的纸杯 (7) 实验2 吹不出来——神奇的兵乓球 (8) 实验3 试管自动上升 (9) 实验4 大力士——纸 (14) 实验5 不同的承载量 (15) 实验6 测量浮力 (16) 实验7 会听话的小瓶(简易浮沉子) (18) 实验8 冰块融化后会怎样 (20) 实验9 自动旋转的奥秘 (21) 实验10 小船与船浆 (22) 实验11 水的压力 (23) 实验12 帕斯卡桶裂 (24) 实验13 笔帽潜水员 (26) 实验14 冲不走的乒乓球 (27) 实验15 水中悬蛋 (28) 实验16 火山爆发 (29) 实验17 水球的泳姿 (30)

实验18 空气有重量吗? (31) 实验19 用声音?吹灭?蜡烛 (32) 实验20 有孔纸片托水 (34) 实验21 手绢的秘密 (35) 实验22 掉不下去的塑料垫板 (36) 实验23 蜡烛吹不灭 (37) 实验24 蜡烛抽水机 (38) 实验25 瓶内吹气球 (39) 实验26 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40) 实验27 会吸水的杯子 (41) 实验28 会吃鸡蛋的瓶子 (42) 实验29 瓶子瘪了 (43) 实验30 会跳远的乒乓球 (44) 实验31 会吹泡泡的瓶子 (45) 实验32 这样扎气球,气球会爆炸吗? (46) 实验33 瓶子赛跑 (49) 实验34 烧不坏的手绢 ........................................... 50 1 实验35 冷水也能沸腾 . (52) 实验36 可爱的浮水印 (54) 实验37 分合的水流 (55) 实验38 漂浮的针 (56)

趣味物理实验Word版

有趣的科学小实验 会跳远的乒乓球 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脚杯中,你怎样吹气,球才会跳出杯子呢? 材料: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 操作: 1 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 2 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 3 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吹气 讲解: 1、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 2、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去了 创造:换个新方法也能让乒乓球跳到下一个杯子里 会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 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 操作: 1 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 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3 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 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5 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6 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讲解: 1 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 2 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 3 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 4 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 5 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 创造:瓶子盖太紧时,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开它吗? 自己会走路的杯子 思考:杯子没有腿,它是怎样从上面走下来的 材料:杯子一个、蜡烛、火柴、玻璃、两本书、水 操作: 1、用一块玻璃板,放在水里浸一下 2、玻璃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几本书垫起来(高度约5厘米) 3、拿一个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 4、用点燃的蜡烛去烧杯子的底部,玻璃杯会自己缓缓地向下走去。 讲解: 当烛火烧杯底时,杯内的空气渐渐变热膨胀,要往外挤,但是,杯口是倒扣着的,又有一层水将杯口封闭,热空气跑不出来,只能把杯子顶起一点儿,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 纸杯旋转灯 思考:蜡烛纸杯灯为什么会转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