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_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_陈建军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_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_陈建军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_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_陈建军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_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_陈建军

摘要:本文通过VECM(VectorErrorCorrectedModel)和协整分析,在借鉴新古典增长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了垄断竞争增长的分析框架,从宏观增长的视角,以长三角次区域

1978~2005年数据为样本,对产业在既定空间中心———外围式的集聚给集聚地区带来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索洛剩余递增三类集聚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在既定空间集聚产生的自我集聚可以改善集聚区域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地区技术进步,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带来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索洛剩余递增。研究第一次提出和论证了产业集聚地区索洛剩余是既定市场需求条件约束下集聚区域产业竞争力函数,而产业集聚竞争产生的技术进步构成集聚区域产业差异化优势和竞争力源泉的假说;据此,研究认为,地区经济体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与新经济地理学有关产业集聚的效率源于先验的规模报酬递增观点不同,未必存在规模报酬递增;而经济效率的根源在于产业集聚竞争导致的区域技术进步促使的索洛剩余的递增。此外,本文区分了区域索洛剩余递增与产业索洛剩余递增,认为产业集聚产生的索洛剩余增加既构成区域产业集聚循环累积因果机制的集聚力,又构成扩散力:集聚区域产业集聚到一定阶段,就会促使传统产业索洛剩余递减,推动传统产业向区外转移。

关键词:长三角

产业集聚

技术进步

索洛剩余

规模报酬

一、引言

产业集聚对于集聚地区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后果?新经济地理学根据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不完全竞争三个假设就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做了一般性的分析,认为如果经济中的某种扰动导致区域市场规模的扩大,就会引起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中和区域供给能力的增强,产生市场扩大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外部性,从而出现产业自我集聚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但是,产业在空间的集聚并不可能无休止的进行下去,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在集聚过程中,由于众多的企业或者要素在既定空间的集中带来的市场竞争效应,还会在区域产生一种制止产业集聚的扩散力(Krugman ,1991a ,1991b ;Fujita ,Krugman &

Venables ,1999;Baldwin ,1999;Ottaviano ,2001;Baldwin ,Martin &Ottaviano ,2001;Fujita &Thisse ,2002)。因此,从一个更长的时期来看,产业集聚还是扩散取决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区域集聚力与扩散力的大小。

什么是产业集聚?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集聚由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引起,其循环累积因果效应逻辑如图1所示:偶然的扰动破坏了对称区域原有的均衡,引起产业集聚区域市场规模的扩大,产生市场扩大效应,引起生产要素开始在该区域集中。要素和产业集中导致区域产生价格指数效应,厂商向区域集中有利于

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

———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陈建军

胡晨光

*本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号:70773095)支持,初稿完成于2007年2月,在修改过程中得到浙江大学经济

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旭昆教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郭继强教授,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Nebraska at Omaha )Assistant Professor Jinlan Ni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彭国华讲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杨子辉讲师的有益评论与建议,在此表示感谢。当然,文责自负。

运输成本和工人生活成本的节约;这样,导致要素进一步集中,继而又引起市场规模扩大和要素集中,如此循环往复构成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图1实线表示的是直接因果关系,虚线表示的是一种间接的因果关系,亦即历史上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区域要素集中能引起当期市场规模再次扩大和区域要素的再次集中①。此处,新经济地理学意义上的产业集聚,假定工业企业具有相同的成本函数,企业就是行业,每种产品只由一家企业生产,所以均衡时所有企业生产产品数量相等。因此,就新经济地理学严格的假定而言,区域市场规模扩大、产出增加可以看成不同工业行业和要素在既定区域集聚,由此产业集聚地区与非集聚地区形成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二元中心—外围结构②。事实上,从更为广阔的理论视角来看,中心—外围式的产业集聚研究可以追溯到缪而达尔、赫希曼增长极理论的极化和扩散效应,他们认为偶然的增长刺激会促进未来的增长,偶然的增长停滞也会也会影响未来的增长(Myrdal,1957;Hirschman,1958),这里产业集聚是区域推动性产业引起的经济持续增长现象。放松厂商就是行业的假定,从产业地方化的视角,有研究认为许多相同厂商在空间的集聚产生了产业进一步集聚的外部性,专业的供应商队伍、劳动力共享和技术外溢,又进一步引起新的集聚;所以,外部性也被看成引起产业集聚循环累积因果效应的因素(Marshall, 1920;Krugman,1991b),不过在这里产业集聚成为相同产业的集聚。Porter(1990)将竞争优势理论与经济地理结合起来,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认为相关企业通过地理集中,产生群体协同效应,从而形成竞争优势。根据Porter的观点,产业在既定空间集聚是产业基于竞争优势自我驱动的结果。Poter 的集群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产业集聚的内容不同,Porter的产业集聚不仅包括工业产业在既定空间的集中,而且包括相关支持性产业在既定空间的集中,即:Porter的集群理论是包括二三产业的集聚。韦伯(Weber,1909)提出集聚是一种“优势”,或是生产的廉价,或是生产被引诱到某一地点的市场化;所以其认为集聚的因数有两类,一是由于企业规模经济引起的工业集中,另一是因为企业间协作、分工和基础设施的共同利用引起不同企业在既定空间集中。新产业区理论(Piore&Sabel,1984;Remigio et al.,1997)则认为产业在地理上集中的动力是企业为了利用范围经济和创新环境,专业化分工,应对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增强自身创新能力的自驱动的结果。从现实来看,作为中心—外围视角“中心”的发达地区,区域内充满了富有活力的为数众多的产业集群或产业区③,因此发达地区的产业集聚可以说由多种因素引起:区域内产业集聚不仅指由于分工、协作、共用基础设施、外部性等外部经济、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因素引起的产业集聚现象,而且指由于市场扩大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和产业关联、竞争优势等因素引起的产业集中现象;从集聚过程而言,它体现为区域二三产业集聚和产业协调发展,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能向区域集中。不过必须强调,发达经济圈中心—外围式的产业集聚,由于产业集群或产业区的存在,使得该区域产业内竞争相对缺乏集群或产业区的地区而言,就尤显激烈。

在解释产业的集聚和扩散现象时,研究文献常用产业集中度、区域基尼系数、行业分工指数等统计指标来研究产业在空间的集聚和变迁(Krugman,1991b;Fan&Scott,2003;范剑勇,2004;梁琦,2004;黄玖立、李坤望,2006;冼国明、文东伟,2006),这些研究给出了产业空间集聚的统计描述和理论分析,但还未发现有人从集聚本身就促使产业集聚和扩散的力量进行过深入的实证研究。由于产业集聚地区比非集聚或者集聚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有着更高的生产效率,研究者还试图通过借鉴新经济地理学先验的规模报酬递增假设来研究这些地区生产率的差异(Ciccone&Hall,1996;Hu,2002;范剑勇,2006),认为集聚地区与非集聚或者集聚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在于集聚地区存在一种先验的规模报酬递增;同样,未发现有研究从产业集聚本身对集聚区域经济劳动生产率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及其对集聚区域的影响做过深入的实证分析。

以往研究文献常用的研究产业集聚的各种统计指标,如产业集中度、区域基尼系数、行业分工指数等,一般可以看成是对产业集群的统计研究,而非市场扩大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引起的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中心—外围结构意义上的研究。事实上,作为中心—外围式的产业集聚从要素集聚的角度可以看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在既定空间的集聚。如此,就可以从要素集聚角度借鉴新古典分析框架来分析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本文认为,中心—外围式的产业集聚给地区带来的集聚效应不仅包括产业集聚本身给地区带来的经济发展效应和技术

进步效应,而且包括集聚给区域经济带来的索洛剩余递增效应。与新经济地理学将先验的规模报酬递增视为产业集聚的原因认识不同,本文认为集聚区域未必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索洛剩余递增才是产业集聚的原因,集聚与索洛剩余递增互为因果关系,此外产业集聚到一定阶段索洛剩余递增还构成产业扩散的原因;而集聚产生的技术进步是一切集聚效应的根源。因此按照从现象到实质研究的逻辑顺序来看,集聚产生的技术进步导致的索洛剩余递增效应可以放在本文的最后研究。本研究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从宏观增长的视角,以长三角次区域为例,运用VECM和协整分析研究了集聚区域在中心—外围式的产业集聚过程中产业集聚本身给地区经济带来的区域发展、技术进步和索洛剩余递增效应;第二,在借鉴新古典增长分析框架基础上构建了垄断竞争增长分析框架,在要素产出弹性不变的假设下,本文第一次提出和论证了产业集聚地区索洛剩余或全要素生产率是集聚区域产业竞争力函数的假说,认为产业集聚引起的技术进步是区域产业差异化优势和竞争力提升、索洛剩余递增的原因,区域索洛剩余递增则进一步构成区域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影响因素;第三,区分了区域索洛剩余递增与产业索洛剩余递增,认为从产业视角来看,区域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传统产业索洛剩余递减和向区域外转移;第四,结合垄断竞争增长模型,研究发现中心——

—外围式产业集聚的集聚地区与非集聚地区或者集聚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根源在于集聚区域技术进步差异引致的产业差异化优势和索洛剩余递增差异,欠发达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收敛的关键在于实现区域技术进步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长三角与国内环渤海、华南经济圈以不到中国11%的土地生产了占全国总量近70%的GDP(陈建军等,2007),成为了中国经济中心—外围结构的“中心”。本文以作为增长中心的长三角区域的次区域为例来对产业集聚地区的地区发展和技术进步、索洛剩余递增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产业集聚效应的实证研究分析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与增长的影响因素,从而为我国发达地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研究的框架如下,第二部分是产业集聚区域产业集聚的地区发展效应、技术进步效应与索洛剩余递增三类集聚效应的理论说明与垄断竞争增长模型的构建;第三部分是垄断竞争增长模型的理论分析;第四部分是实证模型的设定、数据说明和模型设定合理性的检验;第五部分研究产业集聚过程中产业集聚给区域经济带来的地区发展效应、技术进步效应;第六部分研究产业集聚地区技术进步给区域带来的索洛剩余递增效应;第七部分是本文的总结性评论。

二、集聚效应的理论说明

沿用新经济地理学研究思路的学者放弃了新古典经济学中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所以在研究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时,根据先验的规模报酬递增假设,常用反映规模经济的变量来研究产业集聚地区比非集聚或者集聚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有着更高的经济效率。本研究则关心中心—外围式产业集聚本身对集聚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研究产业集聚地区的地区发展、技术进步与索洛剩余递增效应时,主要运用数据驱动建模的VECM和协整分析方法;同时在借鉴新古典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垄断竞争增长的分析框架。

首先,产业集聚能否改善集聚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是本文关心的问题。本文用居民生活水平指数来衡量产业集聚区域的地区发展效应。产业集聚促进区域要素集中,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中地区而言,在劳动投入比适当的情况下,产出一般总是伴随着资本增加。如果产出与资本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协整关系,投入要素资本就可以作为区域产出和市场规模的替代变量,在分析中可以不再区分资本和产出,统一用区域资本存量要素的集聚来表示区域的产业集聚情况。这样,研究产业集聚对区域发展效应的分析可以转化为区域资本存量与居民消费水平指数之间关系问题的研究。

其次,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来自区域生产效率的提高带来的工资收入的提高,因而深层次的问题是,产业集聚又是如何促进区域生产效率的提高?本文认为产业集聚产生的技术进步构成集聚区域经济效率的源泉,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产业集聚引起区域内同一产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促使产业内企业技术的改进和竞争力的提高;第二,在产业集聚引起的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升的基础上,集聚带来区域市场规模扩大和需求结构、收入结构的变化,从而促使区域出现以产业结构升级为内容的技术进步。本文将相对同一产业而言的技术进步看成相对技术进步,而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看成绝对技术进步。区域技术进步以劳均资本存量的提高为载体,表现为区域产业进入壁垒、差异化优势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劳均生产率的提高;所以进一步要研究的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生产效率提高的问题,转化为资本存量的增加是否促进了劳均资本的增加。以往一般研究是将劳均资本增加看成是资本替代劳动而不是市场竞争的产物,不同于新古典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强调索洛剩余增长的技术进步,这里强调技术进步是市场竞争引起的以劳均资本为载体的技术升级与产业升级④。在要素产出弹性α和全要素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产业集聚促进了劳均资本增加,劳均资本对劳均生产率的影响就可以用式(1)希克斯中性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判断,式(1)表明,劳均生产率随着劳均资本的增长而增长。

Y/L=A(K/L)α(1)

最后,新经济地理学运用数值模拟和数理分析的方法,从市场扩大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市场竞争效应研究产业集聚的集聚力与扩散力。本文则根据式(1)生产函数构建一个垄断竞争增长模型从全要素生产率或索洛剩余的层面对影响集聚区域产业集聚和扩散的力量进行实证研究,认为产业在既定空间的集聚竞争必然促使区域技术进步,增强区域产业差异化优势和竞争力,技术进步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导致区域索洛剩余递增;集聚竞争引起的索洛剩余递增既构成集聚区域产业集聚和技术进步的循环累积因果机制的集聚力,又构成扩散力。

在对式(1)用A表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解释方面,新增长理论不同于新古典理论之处在于把全要素生产率看作是外部性(Sheshinski,1967;Romer,1986)或者R&D(Romer,1990;Aghion&Howitt,1992)的产物。新古典模型假定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在给定价位,产品需求是无限的,厂商之间完全竞争,索洛剩余是技术进步的函数。新增长理论有关市场需求的假设与新古典理论一致,只是将索洛剩余看成是外部性或者R&D的产物,就其理论外部性研究局限来看,干中学或者知识外溢不必然转化为区域产业的增长能力;就R&D研究局限来看,R&D的投入份额与区域产业增长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大部分R&D的投入不能获取回报,R&D的投入绩效无法在实证研究中量化。本文则将微观经济学张伯伦(Chamberlin,1948)关于垄断竞争的理论引入宏观生产函数,认为宏观是微观的反映,在价格变化的产品市场,需求是有限的,存在垄断竞争⑤。张伯伦(Chamberlin,1948)对垄断竞争产业的垄断其实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只要厂商的替代品没有完全的替代性,厂商就可以在特殊范围成为控制其产品及价格的垄断者,而后他又强调垄断竞争长期看来不存在超额利润,因为存在新进入厂商的竞争。张伯伦理论的问题在于他过分强调了垄断竞争厂商之中产品差异的接近性和产品的竞争性。殊不知,品牌汽车、飞机、火车、轮船和自行车甚至马匹,品牌服装与普通服装,它们都属于运输业或服装业,存在竞争性;但是它们产品差别又是如此之大,使得针对不同的顾客又各具垄断性。此外,张伯伦强调长期由于新厂商的进入,所以不存在超额利润,但是在领先企业存在不断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新进入厂商要在产品差异上接近领先企业,这个长期有多长?所以,与张伯伦有关垄断竞争在长期不存在超额利润的看法不同,本文认为垄断竞争产品由于领先企业差异化优势产生的进入壁垒和垄断竞争产品之间由于生产技术不同导致产品差异化程度不同,不同产品生产企业会有不同利润和产品竞争力。假定全球不同区域生产同类垄断竞争的产品供应世界市场,全球生产的垄断竞争产品是个大类概念,区域之间由于要素禀赋差异较大其生产产品差异化程度也较大,比如交通运输业的飞机、火车、汽车、轮船、自行车甚至马匹;而区域内部由于各企业使用的要素禀赋比较类似,其垄断竞争产品的生产是个子类概念,生产差异化程度非常接近的产品,比如专门生产彼此差异化不大的自行车。因此,不同区域由于专注不同子类垄断竞争产品的生产会有不同产业利润⑥,区域生产函数中全要素生产率或索洛剩余是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函数。在一个经济体或者区域,索洛剩余变化是规模报酬变化的内在内容,规模报酬变化是索洛剩余变化的外在形式:区域产业具有竞争力,其产品就能连年持续占领和扩大市场,投入资源就能够得以充分利用,区域资本品等投入得以充分利用的后果是单位产品产出品与投入品比价上升,在要素产出弹性不变的情况下,体现为索洛剩余递增和规模报酬变化。但是集聚区域产业具有竞争力不必然导致区域规模报酬递增,因为集聚区域激烈的市场竞争虽然促进了区域的技术进步,带来了产业竞争力的增加;但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带来的竞争产品价格的下跌,从而限制了企业投资形成的扩张生产能力的

实现,从而可能促使区域规模报酬递减。新经济地理学强调规模报酬递增是产业集聚的原因,但无论是建立在D—S模型还是中间产品模型基础上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其理论假设与部分新增长理论一样,都假定企业就是行业,由于行业分工而产生规模报酬递增,这是一种先验的假设⑦。本文垄断竞争模型则认为市场大小不是先验的,而是源于产业的竞争力。一个区域经济是否出现索洛剩余和规模报酬递增,不在于这个区域人口有多少,而在于这一区域产业在海内外是否存在强烈的产业竞争力:如果一个小国或者地区的产业在世界市场具有强烈的产业竞争力,其生产必然存在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如果一个大国其产业在世界市场缺乏竞争力,其必然不存在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增⑧。

如表1所示,假设区域具有n个规模相同的厂商,根据前面假设,可以将新古典模型与本文提出垄断竞争模型的异同进行比较。由于垄断竞争关系的存在,一区域生产的垄断竞争产品受到其他区域类似产品竞争。产品差异化使得产品具有垄断性,而替代品的存在又使得产品具有竞争性,但竞争并不能取代垄断,因为消费者对具有差异化优势产品的偏好使得消费者在面对替代品的竞争时,愿意为选择垄断品而支付高于替代品价格的一定差额。所以,差异化优势越大,产业竞争力越强,生产具有不同差异化优势产品的区域会有不同产业利润和索洛剩余⑨。本文有关索洛剩余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索洛剩余是反映区域产业在既定海内外市场需求约束下产业竞争力的内生变量,是在要素产出弹性不变情况下,衡量区域单位产出投入品与产出品相对价格的指标,区域产业竞争力越强,其占领市场速度就越快,投入品被充分利用和索洛剩余递增的幅度也就越大;非传统新古典经济学所认为的那样是反映区域技术进步的绝对指标和外生变量,也不同于新增长理论所谓外部性和R&D的产物。在要素产出弹性不变的情况下,区域产业竞争力可以用区域产出指标Y的成长参数Yγ来表示,如公式(2)所示,只要γ>0,索洛剩余就会递增;区域产业竞争力越强,γ值越大,区域产品市场需求连年快速成长的速度就越快,占领海内外市场份额就越大,索洛剩余递增幅度就越大。在完全竞争情况下,根据国际上普遍的做法,是将公式(1)的α设定为常数,设定α为常数可以认为在索洛剩余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已经将规模经济发挥到极致,要再增加产量只能将原有的规模重新复制。与新古典分析不同的是,由于本文垄断竞争模型有关垄断竞争的假定,虽然要素产出弹性α不变,但要素的边际报酬必然随索洛剩余变化而变化,区域产业富有竞争力导致索洛剩余递增,且γ值越大,索洛剩余递增幅度越大,企业利润越多;否则γ<0,企业利润减少⑩。

Porter(1985)指出,企业竞争优势有两种,一是成本优势,二是差异化优势。在集聚区域,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区域企业单靠成本优势难以取胜,必须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改进技术,注意增加企业在产品差异化方面的投资。这样,就会促使企业劳均资本和生产能力增加,区域产品差异化优势和产业竞争能力增强,产能和产业向区域集中,区域经济高速增长,区域原有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和生产能力得以充分利用,这是促使区域索洛剩余递增的因素。然而由于集聚区域激烈的产品竞争,区域产业产品价格下跌,集聚区域非贸易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区域的商务成本上升而限制区域产品价格过度下跌;这样的价格限制实质是区域产业的市场限

制,区域产业继续集聚和竞争到一定

阶段的后果是区域商务成本继续升

高,而产品价格难于下跌,区域新增

的生产能力难以充分利用,这是促使

区域产业索洛剩余递减的因素。但是

集聚区域产业是索洛剩余递增还是

递减,取决于两种力量的相互比较。

如果由于集聚区域激烈的产业竞争

使得区域产品在区域内外具有强烈

的竞争力,这样虽然区域产品价格在

下降,区域商务成本在上升,但是产

品在海内外市场强烈的竞争力,产生

的市场规模优势促使了企业充分利用原有的机器设备、固定资产投资等投入,就会抵消区域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实现生产的索洛剩余递增;不然,则反之。

实现产品差异化优势、索洛剩余递增是集聚区域代表性企业追求的目标,唯有如此才能在竞争中生存。要实现差异化优势、索洛剩余递增,必须改进技术,提高企业的劳均资本;而代表性企业差异化优势、索洛剩余递增的实现又会激励更多企业改进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如此,区域产业竞争力得以提升,索洛剩余得以递增,集聚、技术进步与索洛剩余递增互为动力,构成双向因果关系;集聚产业竞争引起的技术进步构成集聚区域索洛剩余递增的根源,区域技术进步程度越大,则产业竞争力越强,γ值越大,区域产业占领和扩大海内外市场速度就越快,索洛剩余递增幅度就越大。

区域垄断竞争模型可以看成区域不同产业垄断竞争模型经过理论抽象的加权综合,它可以为我们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提供一个参照体系。在现实经济之中,集聚区域企业赢利能力大小各不一样,如果把区域垄断竞争产品生产视为全球垄断竞争一样的大类生产,区域垄断竞争增长模型还可以转化为更为具体的子类产业模型,即Y i=A i K iαL i1-α,i可代表各种不同子类产业。可以将区域产业分为差异化优势明显和劳均资本高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差异化优势不明显的劳均资本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垄断竞争子类产业。由于前者需要较多数量的资本投入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所以其产业进入壁垒会比劳动密集型产业高,这样资本密集型或者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品生产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就不如后者激烈,更大的垄断性使得前者具有更大差异化优势,单位产出品与投入品的比价要高于后者,在劳均资本按要素产出弹性常数α获取要素报酬时,前者获取的索洛剩余就更高。集聚区域的高速增长为区域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要素条件,促成了它们在区域的集聚和快速成长,区域劳均资本增加。在区域产业集聚的过程中,传统产业由于进入壁垒低,市场竞争激烈,单位产品价格下跌与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区域集聚引起的地区商务成本上升降低了单位产出与投入的比价,其索洛剩余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加深而出现递减。在这样的趋势下,部分劳均资本低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在商务成本上升与索洛剩余减少的情况下势必首先存在向区域外欠发达地区转移的压力和要求。转移到欠发达地区的企业,由于该地区土地、用电、用水等非贸易性资源比较充裕,价格便宜,因此在欠发达地区投入品与产出品的比价缩小,这就促使企业的垄断收益和索洛剩余增加。对于集聚区域而言,随着工业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传统产业索洛剩余在递减,企业存在向区域外转移的压力和要求,而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索洛剩余递增,区域内产业结构必然要朝着高级化和合理化的方向发展。所以,索洛剩余递增既构成区域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不断循环累积高级化与合理化、劳均资本增加的集聚力,又构成区域传统产业不断循环累积向外扩散的扩散力。如果集聚区域经济整体高等级产业索洛剩余递增的趋势超过传统产业规模递减的趋势,那么区域整体的索洛剩余递增。虽然产业扩散是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是对于一个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域而言,由于索洛剩余递增的因素占主导,索洛剩余总的变化难以反映区域传统产业索洛剩余递减的情况,因此区域传统产业的扩散情况要结合相应的经验分析进行研究。

集聚区域产业有力的竞争力源自区域产业激烈的竞争,所以区域产出Y既可以用作衡量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参数,还可以用作衡量区域产业竞争程度的参数。因为,集聚地区企业数量越多,Y的数值就越大,表明产业竞争越激烈。结合公式(1)和(2),可以将集聚区域的垄断竞争模型推导如公式(3),索洛剩余可用公式(4)表示,其中A'0=(A0)1/(1-γ),γ1=αγ/(1-γ),γ2=γ/(1-γ)。如果集聚区域产业竞争激烈,就会促使厂商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区域产业差异化优势和竞争力,从而出现索洛剩余递增。为了研究劳动和技术进步在索洛剩余变化中的各自贡献,本文根据公式(4)运用劳均资本、劳动和索洛剩余的关系来研究集聚区域产业竞争产生的索洛剩余递增效应。公式(2)~(4)的经济学含义是索洛剩余是集聚区域产业竞争程度Y的函数,集聚区域产出Y的数值大小既是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结果,又是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原因,产业的集聚导致厂商改进技术提高劳均资本。如果集聚区域的产业由于集聚产生的竞争具备了有力的竞争力,那么表示区域产业竞争力指标的参数γ>0、γ1>0,产能向区域集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得以改善,促使区域产业高级化与合理化,新的产业向区域集中,区域劳均资本进一步提高。

(4)A=Φ(Y)=A0Yγ(2)

三、区域垄断竞争增长

模型的理论分析

由公式(1)和(2)可以得到有关区域垄断竞争增长模型如公式(5)和(6)所示,两式分别表示区域的产出和劳均产出的增长模型。由于本文垄断竞争模型不包含索洛剩余表示的外生技术进步,所以劳均资本增长的动态模型如公式(7)所示,其中s为储蓄率,n为劳动力自然增长率,δ为折旧率,(n+δ)k 为持平投资。为了刻画模型劳均资本增长动态变化情况,研究区域经济随着劳均资本变化的增长情况,我们特别对劳均产出函数求导,得到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如公式(8)、(9)所示,劳均产出一阶导数y'>0,二阶导数根据α与β的关系,有y''>0,y''=0,y''<0三种情况。类似地,可以根据公式(3)和(4)推导出劳均产出导数的其他表达式(10),γ1与β的关系对垄断竞争模型的影响如γ与β的关系,所以可以主要根据公式(5)衍生的垄断竞争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根据劳均产出函数的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在假定储蓄率不变的情况下,垄断竞争模型动态增长讨论如下。

第一种情况,γ>β,y'>0,y''>0。

由于β>0,所以γ>β>0,根据公式(5)可得公式(11),由公式(2)和(11)可知索洛剩余和规模报酬递增。结合公式(8)和(9),由图2可知,这一情况的经济体处于一种发散增长的经济阶段:区域产业差异化优势显著,产业富有竞争力,在海内外市场份额持续增加,经济连年持续高速增长;实际投资在图2中用sy1(t)表示。此外,由公式(8)和(9)可以看出,本文垄断竞争模型是否满足稻田条件由式中各参数的值决定,在劳均资本量趋于0的时候,一般假定满足稻田条件假设f'(k)趋于无穷的需要。

第二种情况,γ=β,y'>0,y''=0。

由于β>0,所以γ=β>0,由公式(2)和(11)可知索洛剩余和规模报酬递增,区域产业也持续增长,但是其产业差异化优势和竞争力、规模报酬递增和持续增长的程度要比前一种情况低。实际投资在图2中用sy2(t)表示,这一情况经济体也处于一种发散增长的经济阶段。

第三种情况,γ<β,y'>0,y''<0。

第三种情况有两种状态,一是0≤γ<β,另一是γ<0。参照前面分析,对于第一种状态,由于γ≥0,因此索洛剩余与规模报酬递增(γ>0)或不变(γ=0);但是γ<β,劳均产出的一阶导数大于零,二阶导数小于零,所以实际投资曲线为凹状,而且产业差异化优势和竞争力、规模报酬递增和持续增长的程度又比第二种情况低。实际投资图2用sy3(t)实线表示。对于第二种状态,由于γ<0,所以产业缺乏竞争力,索洛剩余与规模报酬递减,而且劳均产出一阶导数大于零,二阶导数小于零,实际投资曲线也为凹状,在图2用虚线表示。由于第二种状态对应的值比第一种状态小,所以虚线在图示中位于实线的下方。图2可见,只要实际投资曲线凹状,经济体就处于一种收敛增长的经济状态,实际投资曲线与持平投资曲线之间就存在一个稳态的均衡点,第一种状态对应于k*2,第二种状态对应于k*1。在稳态均衡点,地区经济的增长率等于地区劳动力的自然增长速度。

(3)(8)(9)(10)

(5)

(6)

(7)

y'=

(11)

上述3种情况是有关区域垄断竞争增长的一般分析,根据波特企业竞争优势源于成本领先和产品差异的观点,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其产业差异化优势不强,产业竞争力的来源一般源于成本优势,其索洛剩余影响参数Yγ值多递增,但其值一般比较小;而对于经济发达的集聚地区而言,其产业优势主要源于产品差异和技术进步,其处于垄断竞争产业的相对高端,索洛剩余影响参数Yγ值一般相对较大,也处于递增状态。即使都是发达区域,由于集聚区域经济发达程度不同,集聚程度更高的发达经济体由于有更多的差异化投资,因而会有更强的产业竞争力,从而集聚经济体的索洛剩余值会存在不同的差异。

按照本文大类垄断竞争产品的假设和第二部分解析区域内部产业结构类似的逻辑,可以将不同区域经济体之间生产的差异化垄断竞争产品进行理论抽象,将其分为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区域。生产不同产品的区域由于对资本、人才和技术等要素的投入数量和质量各不一样,工业化进程越高的集聚区域,其要素投入水平数量和质量都较高,因此在市场面临的竞争程度就相对减弱,在产品定价上就更占主动,这样单位产出的产出品与投入品的比价在所有经济体都假定要素产出弹性不变的增长核算模式下,就会有更多的索洛剩余。所以索洛剩余不仅是反映产业竞争力的指标而且是反映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指标,可以假定工业化程度较高的集聚经济体其主要生产一种垄断竞争的资本或技术密集的产品,而工业化和集聚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其主要生产一种垄断竞争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当然,以上理论抽象仅局限于比较静态分析,在集聚区域竞争优势引起的区域工业化进程和集聚的促进下,区域产业结构会朝着高级化和合理化方向发展,所以从动态角度来看,区域产业类型会随着其工业化和集聚进程引起的要素禀赋变化而变化。

由于集聚引起的产业竞争力程度不一,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地区,由于比劳动密集型产业有着更低的竞争程度,如图3所示,在同一劳均资本的情况下,表示的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地区会比表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地区有着更高的劳均产出。这表明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经济体追赶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经济体的唯一途径是在产业升级的基础上增强地区产业间的竞争力,否则便不可能经由发散增长或者高水平收敛这样路径追赶工业化程度更高的经济体。这一结论也表明在增长分析中不存在绝对的绝对收敛和绝对的条件收敛,对于欠发达经济体而言,追赶发达经济体的唯一途径是设法实现与发达经济体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的趋同,林毅夫(2003,2007)对发展中国家有条件地向发达国家收敛多持肯定态度。

集聚区域经济增长路径到底是沿着发散增长的路径增长,还是沿着收敛增长的路径增长这取决于集聚区域产业在海内外的竞争力;从长期来看,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处于持续发散增长的状态,因为经济发展是供求双方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收入既定和存在保留价格的情况下,任何区域产品的供给和需求都是有限的,这势必使得产业集聚区域由发散增长走向收敛增长。所以对于图2所示sy1(t)或sy2(t)曾经发散增长经济体的增长路径,可以用图4表示,它表示任何经历过发散增长的经济体最终由于市场需求的限制都会出现收敛增长的趋势。

如果集聚区域出现最后一种γ<0的情况,则表示区域的产业相对其他区域而言已经丧失了产业竞争力,区域商务成本相对过高,产品价格过低,既定的市场需求限制使得区域投资增加产生的生产能力不能得以发挥,使得区域单位产出的产出品与投入品的比价下降;或者区域投资生产的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不是以市场为导向,产业缺乏竞争

限制了区域生产能力的发挥,从而区域出现整体规模报酬递减。

四、实证模型的设定、

数据说明与协整检验

(一)实证模型的设定

如前所述,产业集聚对集聚区域产生的集聚效应包括发展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索洛剩余递增效应。我们采用VECM(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形式对资本和产出,资本和居民消费水平指数,资本和劳均资本,劳均资本、劳动与索洛剩余等宏观经济变量对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文中用Y表

示产出和市场规模,用L表示劳动力,K表示代表要素集聚的资本,PCI表示居民消费水平指数,LK 表示劳均资本。VECM是VAR(向量自回归模型)的一种修正形式,VAR模型常被用于时间系列变量系统进行模型预测或者研究随机扰动项对系统变量动态影响。本文式(12)和(13)表示研究产出和资本要素关系的双变量VAR模型,式(14)和(15)、式(16)和(17)分别表示要素集聚和居民消费水平、要素集聚和劳均资本的双变量VAR模型,式(18)、(19)和(20)表示根据公式(4)研究劳均资本、劳动力与索洛剩余关系的三变量VAR模型。在VAR模型中若变量存在协整(Co-integration)关系,则VAR 模型要进行误差修正,(12)~(20)式都要转化为(21)式所示VECM形式。(21)式中VECM项是误差修正项,具体内容体现在(22)式,反映的是变量之间的长期协整关系的残差。根据相应的理论或者经验判断,可以发现具有协整关系的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内生变量Y的滞后差分变量的系数βyi 表示Y的滞后差分变量对当期Y的差分变量的影响,外生变量X的滞后差分变量的系数βxi表示X的滞后差分变量对当期Y的差分变量的影响,如果系数βyi、βxi通过显著性检验,则说明滞后差分变量在短期内是内生差分变量的因变量,存在Granger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结合相应的理论可以推断真实的因果关系。后续研究表明本文VAR模型中涉及变量均符合协整条件,存在协整关系,所以VECM是合理有效的估计模型。

(二)数据说明

1978年以来的中国改革开放和体制创新给中国经济注入了巨大活力,1978~2005年中国年均实际增长率高达9.64%。世界产能在向中国集中;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增长,国内生产的产能在日益向国内三大经济圈集中;而长三角更是以地均GDP成为国内三大经济圈的首位经济区。在1978年长三角GDP总量占中国GDP总量的17.8%,2004年GDP总量更是占连续27年高速增长中国经济GDP总量的25%輥輯訛。产业向长三角集聚在于长三角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软硬件环境等企业发展有利的条件,区外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向长三角区域集聚。此外,区域内企业也凭借自身竞争优势战胜对手引起产业增长和产能向区域集中輥輰訛。

根据本文要素集聚的观点,产业集聚既是产能的集聚,从要素角度来看又是资本和劳动力在空间的集聚,图5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沪苏浙两省一市产出、资本存量和从业人员人数发生了显著变化。根据图5的数据可以得知,沪苏浙三地产出和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从1978年到2005年增长幅度显著:产出上海是1978年13.25倍,江苏是1978年的24.01倍,浙江是1978年的28.22倍;资本存量上海是1978年的29.95倍,江苏是1978年的64.17倍,浙江是1978年的53.24倍;劳动力上海是1978年的1.24倍,江苏是1978年的1.62倍,浙江是1978年的1.73倍。

地理空间上相邻的长三角次区域毫无疑问是世界产业集聚的典范经济区輥輱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长三角产业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次区域内部和次区域之间,而且来自长三角外部,但是以区域内部为主,这一结论可以参考有关长三角次区域内

部和次区域之间产业竞争的文献(唐立国,2002;洪银兴等,2003;陈建军等,2007)輥輲訛。本文样本为上海、江苏、浙江1978~2005年的相关数据。产出数据来源于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地方统计年鉴名义GDP,以1978为不变价格,用各地年鉴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转换成实际GDP。各省份资本根据永续盘存法,以1978年为不变价格,参照张军等(2004)的方法进行计算,1998年以前数据主要采用《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98年以后数据来源于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地方统计年鉴。计算劳均资本和劳均产出用的劳动力人数为各省区全社会从业人员人数,数据来源于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地方统计年鉴。居民消费水平指数以1978年为基期,其数据来源于上海、江苏、浙江三地地方统计年鉴;其中江苏统计年鉴缺少居民消费水平指数,本文运用统计年鉴中相关数据,根据式(23)进行计算。上海、江苏、浙江索洛剩余A则运用Y、K、L相关变量,根据希克斯中性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进行计算。

表6长三角地区资本与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劳均资本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表5产业集聚地区发展效应与绝对技术进步效应的协整关系

2

(三)单位根与协整检验

VECM 形式的存在要求变量非平稳性和协整关系的存在。本文采用ADF 检验变量的非平稳性,表2表明VAR 模型涉及变量均为非平稳变量,存在单位根,在自然对数水平上一阶单整。在单位根检验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Johansen 协整检验,表3显示多变量VAR 模型多数自滞后二阶或三阶起就存在协整关系,部分自一阶滞后起就存在协整关系。由于变量协整关系的存在,所以可以运用VECM 形式对相关模型进行分析。

五、产业集聚的地区发展效应

与技术进步效应分析

根据VECM 分析框架,本文运用Eviews 软件,开始对产业集聚的地区发展效应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根据公式(12)和(13)衍生的VECM 分析框架,验证资本变化和产出变化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表4表明,上海、江苏、浙江三地代表生产要素集聚的资本和市场规模、产出变化之间存在正协

整关系,所以VECM 是有效估计模型輥輴訛

。本文有关产

业集聚是要素集聚的理论说明得到了实证的支持,

可以用资本的变化替代产出变化輥輵訛。

表5报告了根据公式(14)~(17)衍生的VECM 分析中的协整关系,表明资本表示的产业集聚对地区存在显著的发展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区域居民消费水平与资本存量、劳均资本存量与资本存量存在正的协整关系:以资本表示的产业集聚增加,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劳均资本增加,区域技术进步。表6表明产业集聚构成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资本深化的

格兰杰原因輥輶訛,产业集聚在区域内产生激烈的产业

竞争,促进了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区域技术进步导致差异化优势又进一步加深了区域的竞争优势,从而促使区域内劳均收入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改善。根据公式(1)生产函数分析劳均GDP 与劳均资本的关系,可以发现既便在索洛剩余不变的情况下,劳均资本越高,劳均GDP 即劳动生产效率越高。在从业人员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越高,地区产出就越高;所以表5反映的产业集聚引起的劳均资本增加通过对劳均GDP 的影响,构成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成为反映区域竞争力提升和技术进步的指标。

表7报告了长三角地区和三大经济圈外其他

地区用R 1、R 2、R 3分别表示的2005年与1978年之间资本要素增量与存量之比,劳均资本增量与存量之比,索洛剩余增量与存量之比。不难看出,在所有省份中,长三角地区的R 1、R 2、R 3值名列前三甲。长三角地区的R 1、R 2值远超表7报告的22省份平均

R 1、R 2值17.53,9.76。在各省区中,虽然内蒙古、新疆、西藏的R 1值变化也很大,但是上述省份地域辽阔,1978年基期年份资本存量低,因此R 1的变化并不表明该地区发生了要素和产业集聚。R 1的值大表明如前文所述长三角确实是中国产业的集聚地,R 2值大表明长三角与国内欠发达地区的生产率的差异,其中劳均资本的变化有着重要影响,产业在区域的集聚使得集聚地区有着远较内陆地区高的技术进步率。图6以上海的基准为1报告了表7各省份2005年劳均资本与劳均产出、劳均资本与索洛剩余的散点图,图示表明劳均资本与劳均产出、劳均资本与索洛剩余之间确实存在一种正相关关系。

表7长三角与三大经济圈外省份资本、劳均资本与索洛剩余的变化比值地区劳均资本与索洛剩余之间的正相关关

系表明集聚地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的确能

使该地区能够获取更多的索洛剩余,地区产

业结构对于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起着重要

的作用。但通过表7还可发现,长三角区域

R3值增加的幅度,在各省份没有明显的绝

对优势,这表明长三角区域集聚引起激烈竞

争导致区域产业索洛剩余递减的因素起了

较大作用,引致索洛剩余递增幅度在省份之

间没有明显优势,区域经济可能存在规模报

酬递减:这样图6不少省份劳均资本与索洛

剩余散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就超过了长三

角区域,江苏和浙江则更是处于表示一般水

平的回归线下方輥輷訛。

产业在上海、江苏、浙江三地的集聚带

动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改善了区域的市场

条件和收入水平。这些因素和集聚区域自身

良好的投入品供应能力,构成了促使区域产

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图7可知长三角地

区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内部已经发生了显

著的结构变化,经济增长已经由轻工业为主

导转向重工业为主导。沪苏浙三地产业结构

高度化产生的绝对技术进步对索洛剩余增

加产生的影响是抵消区域产业集聚竞争产

生索洛剩余递减的因素之一,使得区域产业

从总体看来呈现索洛剩余递增。

六、产业集聚地区的索洛

剩余递增的实证分析

为了研究产业集聚竞争引起技术进步

产生的索洛剩余递增效应,我们根据公式(1)来计算索洛剩余,由于劳均GDP和劳均资本已知,根据国内外研究比较普遍的做法设定α为0.4,这样就可以算出索洛剩余輦輮訛。产业集聚促进区域产生资本集中和激烈的产业竞争,从而迫使企业改进技术,提高劳均资本,增加企业产品差异化优势。区域产业竞争的结果是所有企业都改进技术,从而区域劳均资本提升,产业差异化优势和竞争力增强,产能向区域图6

长三角与三大经济圈外省份劳均资本与劳均产出散点图

集中,区域索

洛剩余递增。

区域个别企业

为了追求超额

利润,在索洛

剩余递增的激

励下会不断追

求差异化优

势,更新技术;所以,长期来看,集聚区域技术进步、劳均资本增加与索洛剩余递增互为因果关系。

根据本文垄断竞争增长的分析框架,如果产业集聚在区域带来的经济发展效应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就会带来区域索洛剩余的增加。根据前面垄断竞争增长模型的分析可知,只要γ>0或γ1>0,索洛剩余和规模报酬就递增。表8报告了根据公式(18)至公式(20)派生VECM的劳均资本、劳动与索洛剩余协整关系,研究表明,劳均资本与索洛剩余存在正协整关系,劳均资本增加,索洛剩余增加,γ1>0表明本文集聚产生的技术进步构成集聚区域索洛剩余递增源泉的理论分析在垄断竞争增长模型的实证中得到了很好支持輦輯訛;但是上海、江苏和浙江三地的劳动投入与索洛剩余则存在负协整关系,说明劳均资本与劳动两变量中集聚引起的技术进步才是长三角次区域索洛剩余增加的唯一源泉。

在表8表示长三角次区域劳均资本与索洛剩余的协整关系中,根据β=0.6的假定,上海、江苏劳均资本与索洛剩余协整关系的系数γ1>β(即γ>β),而浙江γ1<β(即γ<β),这表示上海和江苏由于产业在海内外的产业竞争力大于浙江,上海、江苏目前处于一种发散增长状态,而浙江则处于一种收敛增长状态。但是根据图8沪苏浙1978~2005年实际劳

均GDP的值来

看,沪苏浙三地劳

均GDP均处于发

散增长状态,其中

江浙发散增长程

度较小。表8报告

数据值只是从长

期反映垄断竞争

模型变量协整关

系要求,从短期看会有差异。根据公式(3),可以有公式(24)。

将表8报告数值代入公式(24)可知江浙沪区域

经济存在明显的规模报酬递减,但索洛剩余递增。

原因在于,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激烈的产业竞争

既改变了区域劳均产出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储蓄率,

又限制了区域由于技术进步而新增生产能力的实

现,这样区域资本以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是否得以

充分利用是使得统计结果与理论分析存在一定差

异的关键:显然沪苏浙三地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区

域劳均资本大幅增长,使得次区域在发散增长的同

时,劳动力要素投入使用不足。彭国华(2005)研究

了索洛剩余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决定作用,认为索洛

剩余的收敛导致了收入的收敛。根据本文有关垄断

竞争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索洛剩余内生于

集聚区域的要素集聚与技术进步,地区收入差距的

产生既取决于产业结构又取决于产业竞争力,产业

竞争力越强,市场需求越大,γ值越高,区域经济的

稳态增长水平就越高,甚至可能像当前沪苏浙一样

处于发散增长状态。所以,不存在绝对的绝对收敛和

条件收敛,在相对不是很长时期增长收敛只具有统

计意义;欠发达的集聚程度较低的区域实现向集聚

程度较高的发达经济体收敛的关键在于促进区域技

术进步、提升区域产业层次和产业竞争力輦輰訛。

根据表9长三角地区的劳均资本与索洛剩余

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来看,上海表示技术进步变化和

产业结构升级的劳均资本变化构成索洛剩余变化

的格兰杰原因,而江苏和浙江索洛剩余的变化则构

成劳均资本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上海的技术

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是索洛剩余递增的原因,而江

苏和浙江索洛剩余递增是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

级的原因。格兰杰因果关系和理论分析的不一致性

似乎不能否认本文有关索洛剩余递增与技术进步

互为因果关系的理论分析,因为长三角各次区域内

部是各种经济力量作用的产物。具体来说,比如在

江苏和浙江,主要是区域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力的竞

á

?Y A k L K L

γγβ

α

=??(24)

表9长三角地区资本、劳均资本与索洛剩余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2

争力促使区域产业

朝着高级化和合理

化的方向发展,从而

实现区域的技术进

步,增加区域差异化

优势;而上海则主要

是区域产业的高级

化与合理化引起区

域技术进步,增加区

域差异化优势,从而提升区域产业的竞争力。所以,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绩效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可能掩盖区域按照原来面目展现出来的统计关系的显著性:或许其理论的一般性恰恰通过次区域的特殊性体现出来。

由于产业在区域的集聚,如果以GDP平减指数代表区域商务成本变化情况,图9表明,以1994年为基期,长三角商务成本已经大幅上涨,而区域内激烈的产品竞争使得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至2005年并未有明显变动,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除以GDP平减指数,可以得到反映次区域企业整体获利情况的指数,显然,长三角企业整体获利情况存在递减趋势。所以,产业集聚地区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产业一方面继续集聚,另一方面产业开始扩散这样一种状态。长三角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向海内外进行较大规模和程度产业转移,本文根据长三角28个加工制造业产出占全国的份额对产业集聚情况进行了Kernel密度估计輦輱訛。图10显示2001、2003、2005年长三角密度图峰值逐次下降且向右移动,显示长三角部分产业的产能已出现了向其他区域扩散的现象。

七、总结性评论

产业最初的集聚如何产生?陈建军等(2007)认

为产业集聚源于

区域的比较竞争

优势,集聚区域

具有其他区域不

曾有的具有良好

竞争优势的企

业,良好的区位

条件,吸引产业

集聚的软硬件环

境等等,而外部性、市场扩大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则强化了产业的自我集聚。但是产业集聚一旦发生,它将对区域经济产生什么集聚影响?本文通过VECM和协整分析,在借鉴新古典增长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垄断竞争的增长分析框架,以长三角次区域为例,研究了中心—外围式的产业集聚给区域带来的集聚效应,研究了集聚地区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与索洛剩余递增效应,比较了集聚地区与非集聚地区发展差异的根源,产业集聚地区的产业集聚到一定阶段为什么会向外转移传统产业。本文有关产业集聚效应的研究表明,中心—外围式的产业集聚的效应有3个方面:第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第二,产生激烈区域内部竞争,促进区域技术进步,增强区域差异化优势与产业竞争力,带来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第三,与新经济地理学集聚区域存在先验的规模报酬递增的观点不同,研究认为集聚区域未必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的经济,在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需求约束下产业集聚导致的技术进步产生的产业差异化优势和竞争力是区域索洛剩余递增、产业继续集聚的影响因素,技术进步程度差异对产业差异化优势和竞争力差异的影响则构成影响索洛剩余递增以及地区差异的根本因素,不存在绝对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产业集聚引起的索洛剩余递增既构成产业集聚循环累积机制的集聚力,又构成扩散力:产业集聚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推动传统产业索洛剩余递减的力量,推动区域向外转移传统产业。这三类效应逻辑上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产业竞争力的增强和地区发展效应是技术进步效应的产物,而技术进步又是区域索洛剩余递增推动下的技术进步。

总的看来,长三角地区整体索洛剩余递增的力量超过了递减的力量,所以区域整体表现为索洛剩余递增。虽然在现阶段长三角产业产能在继续

加,相关产业仍在继续集聚,但是产业集聚到现阶段在长三角次区域已经出现了明显竞争效应,区域经济整体出现规模报酬递减,而且区域内传统产业索洛剩余随着产业集聚程度加深逐步递减,促使一些传统产业开始向区外转移,区域内产能并没有得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留给我们的思考是,在传统产业开始向外转移的背景下,长三角要保持次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在拓展海内外市场的同时,必须适时实施及时合理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区域产业实现更高水平的技术进步,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这样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稳健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责任编辑:尚增健)

注释

①循环累积因果效应逻辑图之所以生产要素集中两个图框之间存在实线和虚线,是因为根据新经济地理学解释产业集聚的模型,生产要素不仅会因自身集中引起的需求效应再次引起生产要素集中,而且会直接因价格指数效应引起要素的再次集中。

②Fujita和mori(2005)认为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可以分为“中心—外围”模型、区域和城市体系模型、国际贸易模型三类,该文有关“中心—外围”模型的“中心”概念与Krugman(1991b)一样,援引学界传统,可以根据不同研究需要将“中心”看成发达经济圈或者国家。

③因为没有区域内数量众多产业集群或者产业区产能的支撑,发达经济圈就不可能成为中心—外围结构的中心区域。

④马克思类似的观点认为,市场竞争会促使企业技术进步从而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

⑤张伯伦认为实际的市场既不是完全竞争的,也不是完全垄断的,而是垄断竞争的,产生垄断竞争的力量源于产品差别。

⑥张伯伦也强调如果存在生产环境差异等因素,或者产品大集合的子集中竞争厂商忽略了他们对价格的影响,个别厂商可以获取超额利润;但是这一观点并没有成为其理论的主流,而且和本文差异化优势形成垄断性价格的观点也不同。

⑦新经济地理学垄断竞争的观点与张伯伦的理论不同,其认为为了实现规模经济,没有公司会选择范围经济,生产其他差别产品,每个企业就是行业,企业没有超额利润是因为存在进入威胁;而张伯伦认为行业由众多生产类似产品的企业组成,企业之间垄断竞争才使得行业长期看来不存在超额利润。

⑧对于封闭经济体而言,地区经济要实现快速增长,要求区域收入分配合理,生产符合需求,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才会具有竞争力;因此从更为宽泛的语境来讲,索洛剩余当然也是产业竞争力的函数,是资源配置效率的度量指标。

⑨以两区域之间的垄断竞争产品的生产为例说明,可以夸张地用汽车与自行车的生产进行比喻。自行车和汽车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交通工具,如果一个区域专门从事品牌汽车的生产,其产业利润肯定要高于专门从事普通自行车生产的区域。

⑩Solow(1956)根据新古典假设提出增长模型时强调了模型的假设,认为一旦模型的假设发生了改变,其结论就会发生变化。事实上在新古典模型中是看不到企业的利润的,边际产品等于边际产出,企业的利润被归之于生产成本。在本文的垄断竞争模型由于公示左端是实际产出,右端是要素投入和索洛剩余的复合函数,在公示两端恒等的情况下,厂商的单位产出也就等于厂商的平均成本,其中企业所获利润也包含在成本之中。根据一般核算方法,索洛剩余其实就是剔除要素贡献后的剩余,可以被看成企业利润。

輥輯訛文中该段数据根据中国和长三角次区域相关年份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輥輰訛徐康宁(2006)考察了产业集聚形成的源泉,认为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有许多,涉及历史、自然禀赋、分工与制度变迁等方面;所以,循环累积因果效应不能解释产业集聚的全部,产业集聚更多可能是区域竞争优势的结果。

輥輱訛Golley(2002)通过中国各省GDP、工业总产值(GVIO)等统计指标1978年和1998年在中国份额的变化研究了中国各省受益于循环累积过程的程度,认为江苏和浙江处于收益最大的5省份行列,上海在此之外。根据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2007),可以发现,上海2005年工业和GDP地均值分别占沪苏浙加总地均值的81%,86.3%。上海自从建国以来就是全国最大的工商城市和产业集聚密度最高的区域。虽然,上海改革开放之初发展速度相对下降,但是1992年以后保持了较快增长,浦东开发更是让上海快速成为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区域。所以,上海由于其经济的基本盘较其他地方性城市大,加上其高速的增长,本文仍然将其归为典型的产业集聚区域。

輥輲訛Porter(1990)指出产业集群是产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凡是富有经济活力的产业集群区域无一不存在激烈的企业竞争;显然,发达经济圈多元化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是区域经济活力的源泉。按照本文垄断竞争的理论抽象,集聚区域要素禀赋的相近性和世界市场顾客群体面对区域企业产品偏好的相近性,决定区域内部产品之间的竞争程度要比区域之间激烈的多。

輥輳訛表2报告浙江劳动力L自然对数水平单位根检验为DF-GLS单位根检验值,其中ADF单位根检验不显著;但是一般认为DF-GLS比ADF检验有更大的功效。为了保证DF-GLS检验的稳健性,我们还进行了ERS(Elliott-Rothenberg-Stock)和NP单位根检验,检验在10%水平内显著;因此,本文认为浙江L自然对数水平一阶单整。

輥輴訛本文涉及协整均在VECM模型基础上进行了单位根残差检验,发现不存在单位根,故文中VECM不存在虚协整。

輥輵訛一般而言,要素集聚与市场规模互为因果关系。从要素集聚的角度来看,若市场增大,则区域对产业集聚的吸引力增强,要素集聚;若要素集聚,由于生产者和劳动者带来更多的需求,所以市场规模也增大。但根据我们的研究,江苏的资本集聚是产出增加的格兰杰原因,而上海和浙江产出增加是资本集聚的格兰杰原因。这应和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有关,江苏因为投资增加引起市场扩大,上海和浙江则是因为市场扩大引起投资增加。从宏观经济学视角来看,资本和产出的关系也是乘数理论和加速原理之间的关系,加速原理发挥作用的条件要求不存在过剩生产能力,在长三角次区域可能两种机制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

輥輶訛要补充说明的是本文涉及格葛兰杰因果检验均为短期格兰杰因果检验,本研究也研究过协整变量之间的长期格兰杰因果关系,发现存在短期格兰杰因果关系一定存在长期格兰杰因果关系,有极少数变量同时存在与短期方向相反的长期格兰杰因果关系,但结合长短期格兰杰因果关系所做的经济学意义上因果关系分析在文中已经有所体现,为了行文简洁,文中没有报告长期格兰杰因果关系。

輥輷訛其他区域与长三角区域在2005年R3的值差距不是非常明显,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内陆虽然发展速度不如沿海发达地区,但中国作为世界的发展极,在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下,各省份根据自身比较优势分权竞争,加上中央对内陆地区的国防和公共投资、转移支付等,可能使得发达地区的发展产生的淋下效应能够较快地扩散到欠发达地区。从一般理论抽象来看欠发达地区的劳均资本增加,其也是低层次市场竞争的需要和结果;当然这种以成本领先为主的产业发展还不足于产生一种使地区成为中心—外围结构“中心”的集聚力。

輦輮訛也有研究(张军等,2003;张小蒂等,2005)在计算索洛剩余时通过不同地区的不同回归系数的值来计算,这一核算方法的问题是,由于不同地区的要素贡献不一致因此在计算索洛剩余时可能存在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导致不同地区之间的索洛剩余的大小

无法比较。在资本存量的估算方法方面,本文与张小蒂等(2005)的研究也存在差异。

輦輯訛表8报告数据值只能从长期反映垄断竞争模型变量协整关系要求,从短期看会有差异,此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是否得以充分利用也会使得统计结果与理论分析存在差异;但根据长三角次区域的要素弹性和投入情况,理论分析显然与实证结果相一致。

輦輰訛钱纳里(Chenery et al.,1986)引用了卡尔多(Kaldor,1967)、维尔多恩(Verdoorn,1949)的观点,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是总产出变化的函数,而不管它是如何获得的;其主要运用多国20世纪50~60年代数据研究产出变化与索洛剩余的关系,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的产出与索洛剩余增加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发展中国家两者关系不明显。限于当时条件,其没有考虑异方差和回归的外生性,所以回归结果还存在可以讨论的空间;但其研究结果似乎支持本文有关发达经济体相对欠发达经济体而言具有更高产业竞争力的结论。

輦輱訛由于长三角金属矿藏贫乏,其工业优势主要在于加工制造业,所以本文只给出其加工制造业的核密度图。之所以给出的是长三角整体的核密度图是因为考虑到可能存在产能在次区域转移的现象,所以从长三角整体考虑,更能揭示长三角地区由于地区产业集聚引起商务成本上升而出现向区域外转移产业的现象。

参考文献

(1)Aghion,P.&Howitt,P.,1992,“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Econometrica,60(2),pp.323~351.

(2)Baldwin,R. E.,1999,“Agglomeration and Endogenous Capital”,European Economic Review43,pp.253~280.

(3)Baldwin,R.,Martin,P.,Ottaviano,G.,2001,“Global In-come Divergence,Trade and Industrialization:The Geography of Growth Take-off”,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6,pp.5~37.

(4)Ciccone, A.&Hall,R. E.,1996,“Productivity and the Density of Economic Activity”,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6, pp.54~70.

(5)Chamberlin H.B.,1948,The 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6th ed.,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Chenery,H.&Robinson,S.,Syrquin,M.,1986,Industrializa-tion and Growth:A Comparative Stud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Fan,C.and Scott, A.,2003,“Industry Agglomeration and Development:A Survey of Spatial Economic Issues In East Asia and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Region”,Economic Geography,79, pp.295~319.

(8)Fujita,M.,Krugman,P.&Venables,A.J.,1999,The Spa-tial Economy:Cites,Regions,and International Trade”,MIT Press, Cambridge MA.,Center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

(9)Fujita,M.&Thisse,J.F.,2002,“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Cities,Industrial Location and Regional Growt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Fujita,M.&Mori,T.,2005,“Frontiers of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84,pp.377~405.

(11)Golley,J.,2002,“Regional Pattern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uring China’s Economic Transition”,Economics Transition, 10(3),pp.761~801.

(12)Hirschman,A.O.,1958,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Haven,Connecticut:Yale University Press.

(13)Hu,Dapeng,2002,“Trade,Rural-Urban Migration,and Regional Income Dispar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Spatial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Inspired by the case of China”,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32,pp.311~338.

(14)Kaldor,N.,1961,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In F.A.Lutz and D.C.Hague,eds.,The Theory of Capital. London:Macmillan.

(15)Krugman,P.,1991a,“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9,pp.483~499.

(16)Krugman,P.,1991b,Geography and Trade,MIT Press,Cambridge MA.

(17)Marshall A.,1920,Principles of Economics,London: Macmillan.

(18)Myrdal,G.,1957,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London:Duckworth.

(19)Ottaviano,G.I.P.,2001,“Monopolistic Competition,Trade and Endogenous Spatial Fluctuations”,Regional Science& Urban Economics,31,pp.51~77.

(20)Piore,M.,Sabel, C.,1984,The Second Industrial Di-vide:Possibilities for Properity,New York:Haper&Row.

(21)Porter,M.E.,1985,Competitive Advantage,Free Press, New York.

(22)Porter,M.E.,1990,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New York:Macmillan.

(23)Remigio,R.,Alberto,B.,Richard,G.,1997,The Dynamics of Innovative Region:the GREMI approach,Ashgate Publishing Ltd.

(24)Romer,P.,1986,“Increasing Return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4(5),pp.1002~1037.

(25)Romer,p.,1990,“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5),pp.71~102.

(26)Sheshinski,E.,1967,“Optimal Accumulation with Learn-ing by Doing”,in Shell,K,ed.,Essays on the Theory of Optimal Economic Growth,Cambridge MA,MIT Press.

(27)Solow,R.M.,1956,“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70,pp.65~94.

(28)Verdoorn,P.J.,1949,“Fattori che Regolano Lo Sviluppo della Produttivita del Lavoro”,L’Industria,pp.3~11.

(29)Weber.A.,(1909)1965,The theory of The Location of In-dustrie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London (30)陈建军、胡晨光:《长三角的产业集聚及其省区特征、同构绩效》,《重庆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4期。

(31)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32)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间的劳动生产率》,《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

(33)洪银兴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模式和机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34)黄玖立、李坤望:《对外贸易、地方保护和中国的产业布局》,《经济学季刊》,2006年第5卷第3期。

(35)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经济学季刊》,2003第2卷第4期。

(36)林毅夫:《李约瑟之迷、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

—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4期。

(37)梁琦:《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

(38)彭国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39)唐立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2第9期。

(40)冼国明、文东伟:《FDI、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管理世界》,2006年第12期。

(41)徐康宁:《产业聚集形成的源泉》,人民出版社,2006年。

(42)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浙江省第一次经济普查项目:浙江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中的定位与发展》,2007年2月。

(43)张小蒂、李晓钟:《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及分析》,《管理世界》,2005年第11期。

(44)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1952~ 1998》,《世界经济文汇》,2003年第2期。

(44)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分析

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分析 基于创意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Hawkins,2001)和产业聚集区的叠加效应(Porter, 1990),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通过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这些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文化创意企业间的资源共享,能够形成产业规模效益、技术溢出效应等,推动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特点 通过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在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整体竞争力提升中的作用也逐步提升。 表1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分布、功能和影响

资料来源:根据北京文化创意网的资料整理。 1. 集聚区空间分布逐渐合理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继2006年12月,北京市确认了第一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以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会议于2008年3月28日认定了第二批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至此,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已经累计达到21个。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分布地域、核心功能和影响行业具体参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6年确认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城八区及通州、大兴、怀柔等三个郊区,存在数量有限,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2008年北京市确认的第二批分布区域基本上覆

盖了北京市的城八区及所有远郊区县。在崇文、宣武、顺义、丰台、房山等区分别设立了传统文化产业集聚区、琉璃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会展创意产业将集聚区、服装服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等。 2. 集聚区产业功能配置逐步优化 根据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2006年所确认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区仅覆盖了九个大类中的七个大类。而且,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原有的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也不能完整地反映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在2006年确认的10个文化产业集聚区中,没有专门的广告、会展产业集聚区、没有专门的旅游、休闲娱乐产业集聚区。 2008年确认的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解决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中的产业功能配臵不尽科学的问题。至此,北京确认的21个文化产业集聚区比较全面地涵盖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所有门类,而且更加重视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科学引导。主要表现在:一是北京新确认的11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加大了对工业设计、软件等行业的资源配臵力度,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和软件服务行业,通过产业的软实力,带动整个工业的发展,提高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新确认的清华科技园与中关村科技园、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共同构成北京工业设计、软件服务的产业集聚区。二是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对北京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通过北京欢乐谷生态文化园、房山历史文化旅游集聚区和前门传统文化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效应影响因素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49289145.html, 产业集聚效应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武崇阳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上旬刊》2018年第02期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对外出口与拉动内需之间的有效转变,产业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进而对于研究产业的集聚效应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其能够很好的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因此,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基本方法对于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和总结,然后结合企业实例进一步明确影响因素的力度和方向。总之,要确定影响因素与产业集聚之间的内在影响性。因此,本文所研究的基本因素为企业因素、产业因素以及外部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基本上包含了企业交易过程中的整个流程,对于研究产业集聚效应影响来说,是基本的研究逻辑。 关键词:产业集聚效应;影响因素;内在影响性 产业集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管理学家等各个方面的专家所共同关注的,因此,产业经济效应也从各个方面得到了有效的研究和论证,其因素的选择也逐渐明确和清晰。本文从产业经济影响因素上进行产业集聚效应的分析,可以很好的豐富现有理论,同时能够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一、产业集聚效应的理论概述 产业集聚的研究可以通过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包括了产业集聚的定义研究、产业集聚效应研究以及产业集聚测度研究等等,对于这些方面来说,其基本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其中也包括了产业集聚要素的研究。韦伯将产业集聚认为是某一地区的产业之间相互联合的产物,这是以地区为研究对象的。波特则是认为产业集聚是在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进行相互联系和交流,进而形成一个大的结合体,这是在以企业和地区两者关系上进行的研究。本文在研究产业集聚的问题上,主要结合了以上两种观点,也就是说考虑企业的内部环境也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通过内外环境来获得相应的因素。 韦伯认为产业集聚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运输成本的降低和原材料成本的下降,当然,其也认为正是由于产业集聚现象的产生,才会出现为了维持这样的集聚现象而不得不进行过多资金等资源的浪费。 集聚效应的测度方面也有定性和定量这2个部分的研究,对于这2个方面的研究来说,定性的研究主要的就是通过砖石模型来获得相应的因素比较,而对于定性研究来说,其更多的是通过产业集聚因素和产业集聚情况进行实证性研究,这也是目前研究的主流,是研究产业集聚的重要方法。其中,在构建产业集聚集中度时,更多的是使用区位熵、EG指数等指标反映,然后建立相应的模式,虽然之前进行的模型多数情况下是垄断竞争模型等传统模型,但是,这些模型往往由于自身的假设条件太过于理想化,进而使得整个研究的结果不能够很好的应用到

中国产业集群名单

中国产业集群名单 一、浙江省 温州鹿城区 1、中国皮鞋产业集群 2、中国打火机产业集群 温州龙湾区 3、中国人造革产业集群 瑞安市 4、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集群 5、中国休闲鞋产业集群 苍南县 6、中国印刷产业集群 温州瓯海区 7、中国锁具产业集群 乐清市 8、中国中低压电器产业集群 永嘉县 9、中国拉链产业集群 平阳县 10、中国塑编包装产业集群 嘉善县 11、中国木业及家具产业集群

12、中国皮革加工产业集群桐乡市 13、中国毛衫产业集群 平湖市 14、中国光机电产业集群海盐县 15、中国紧固件产业集群湖州市吴兴区 16、中国童装产业集群 安吉县 17、中国竹加工产业集群杭州市萧山区 18、中国钢结构产业集群桐庐县 19、中国制笔产业集群 富阳市 20、中国白板纸产业集群宁波市 21、中国西服衬衣产业集群余姚市 22、中国模具产业集群

23、中国家用小电器产业集群宁海县 24、中国文具产业集群 义乌市 25、中国小商品产业集群 东阳市 26、中国木雕产业集群 永康市 27、中国五金产业集群 诸暨市 28、中国制袜产业集群 玉环县 29、中国中低压阀门产业集群台州市路桥区 30、中国金属固废处理产业集群温岭市 31、中国注塑鞋产业集群 黄岩区 32、中国塑料模具产业集群 台州市 33、中国缝纫机产业集群

34、中国轻纺产业集群 嵊州市 35、中国领带产业集群 舟山市 36、中国渔业加工产业集群 二、广东省 深圳市 37、中国通信电子产业集群 广州黄埔区 38、中国日用消费品产业集群广州市增城市 39、中国牛仔服装产业集群 广州市 40、中国汽车制造产业集群 广州市番禺区 41、中国珠宝首饰加工产业集群广州市花都区 42、中国皮具产业集群 广东汕头市澄海区 43、中国玩具礼品产业集群 东莞市

产业集聚效应与浙江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产业集聚效应与浙江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区位熵法对浙江省制造业的集聚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然后以化学纤维制造业为例,对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化学纤维制造业对浙江省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提升化学纤维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可以提升浙江省区域经济增长水平。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增长;区位熵;浙江省;实证分析 一、问题提出 产业集聚这一概念最早由马歇尔(Marshall)提出,是指生产某种产品的一些同类企业,与它们配套的上下游关联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中。作为一种区域组织形式,产业集聚使得各企业之间演变成一种同时存在着竞争和合作的状况,并进一步细化了劳动分工,降低了生产成本,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升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在沿海地区,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一种有效途径,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浙江省处于长江中下游经济带核心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本文对浙江省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从现有产业集聚指标出发,得出本文所选择的集聚产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然后,通过对浙江省化学纤维制造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到相关结论。最后,对浙江省产业集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区域产业集聚程度的测度 已有文献中介绍了大量衡量地区产业集聚水平的统计指标,如行业集中度、哈莱-克依指数、赫希曼-赫佛因德指数、空间集聚指数、空间基尼系数、熵指数等。其中,区位熵是衡量产业集聚普遍采用的一种工具。 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其在衡量某一区域内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状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中的作用和地位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区位熵可以测度一个地区生产结构中某个产业同全国水平比较所具有的相对优势。另外,区位熵法还具有操作简便,数据容易获取的优点。基于以上,本文运用区位熵法对浙江省各产业集聚度的情况进行分析,其计算公式为: LQ= 在上式中,i表示第i个产业,j表示第j个地区,Xij表示第j地区中i产业的产出指标,该指标可以选用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总资产、企业单位数、产品销售收入等。一般情况下,区位熵的值越大,表明专业化水平越高。若LQ 的值大于1,表明该产业在当地的专业化程度超过区域水平,属于主导产业部门。也表明该产业在当地发展迅速,拥有相对的规模优势;如果LQ的值小于1,表

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二

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二 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十六大提出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 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子”。如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率的 新型工业化道需要研究具体的产业发展形态。其中产业集聚是一个需要引起足 够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下面我想结合前一段时间对珠江三角洲和浙江省杭州湾地区的 调研就产业集聚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概念和现象 所谓产业集聚简单地说就是就是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 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

集在一起。与此相对应的英文是cluster也有叫产业集群的含义大体相同 。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产业集聚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产业集聚区内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很大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较大份额。产 销量往往以“亿”为单位令人惊异。比如浙江诸暨大唐镇的袜业市场年量达 60亿双;嵊县的领带市场年量达到2.5亿条;绍兴的一个新建的织布 年产量达上亿米布。在浙江这类产业集聚被称为“块状经济”。据统计浙江有5 2个“块状经济”的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0%以上;在全国532种主要 工业产品中浙江有56种以“块状经济”方式形成的产品居全国第一。在珠江三角 洲彩电、计算机等产品的产量也占到全国的较大份额。例如目前全国最大的四家 彩电企业的生产基地、最大的几家计算机企业的生产基地都设在珠江三角洲。 二是产业集聚使专业化分工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获得了空前发展。

通常以“大而全 ”、“小而全”的方式存在于一个企业内部的生产环节在这里大量地分布在不同企 业之间每个企业只做一个部件甚至一个部件的某个环节。企业分工的特点是对 技术含量较高、零部件较多、价值量较大的产品如彩电、复印机等不是一个主机 (总装)而是几个在同一区域为其配套的零部件商也不是一家而是若干家。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这样一个零部件可以同时给多个主机配 套容易到达规模经济要求从而降低成本;而对主机来说有多个货商可选 择有利于通过货商的竞争改进质量、降低成本。对技术含量和价值量不高的产品 如袜子、领带等则有大量成品生产企业集聚在一起。在其前道生产环节也有细致 的分工。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形成的配套体系 是这些产业集聚区最重要的优势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IT、家电等产业的聚集已经形成。在这一地区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最新整理)

内黄一中分校2015级地理组集体教案 课题《工业地域的形成》 课时第一课时 备课人王庆华吴粉红 张晓莉备课时间2016/5/5课型新授 授课人上课时间2016-授课班级班 个人见解 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联系的形成和原因,明确工业联系的两种主要类型及其意义。2.掌握工业集聚的优点及原因。 3.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分类。 4.掌握工业分散的优点及原因。 5.了解工业地域联系的必要性和主要方式。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 2.工业集聚和分散的主要原因。 3.不同工业地域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新工业在地域上趋向分散的原因。2.不同工业地域特点不同。 教学过程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现代工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部门越来越多,工业生产的专业化、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代工业的特点决定了工业间的联系越来越多。工业联系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种: 工业联系表现举例 生产工序上的 联系工厂之间存在着产品与原料的联系,一家工厂生产 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这两家工厂之间就形 成了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纺织厂河印染厂之间的 工业联系 空间利用上的 联系工厂之间虽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但布局在同 一个工业区,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 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或者共 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形成空间利用上的工 业联系 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 术开发区中的工业 2.工业集聚 概念优势举例 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 效益一个大型工业企业建成后,与之有生产工序上联系的许多企业相继建设,与它配套,形成专业化的工业集聚区 具有工业联系 的一些工厂往 往近距离地聚 集起来,形成工 业集聚现象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运量大的工业企业往往在港口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文章标题: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营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各地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证明,一般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县份,[文秘网文章找 范文,到文秘网]经济增长速度也较快.然而,如何发展好县域民营经济,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重要地就是要打好区域民营经济的“特色牌”,充分立足本地传统产业和优势资源,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近年来,我们某市县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的发展思路,初步形成了电工电器、食品药品两大支柱产业,以及玻璃工艺、石化管件、压力容器、棉纺织品、电子陶瓷、车辆配件等六大特色产业.但是,调查中发现,我们某市的一些特色产业多年来仍在低水平上徘徊,“膨胀”、“拉动”能力和扩张势头还没有形成,企业集中度低,形不成规模,龙头企业不多,核心竞争力不强,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还处于萌芽状态,没有形成像苏南、浙江那样的区域规模经济优势。针对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要想使某市的民营经济得到大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强势竞争力的区域块状经济,形成竞争优势,就必须努力找准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克服和解决。 一、加强调研,充分摸清民营经济在形成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应该说,近年来我们某市的民营经济发展是比较快的,也十分注重培植

和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但是在实现特色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低、弱、散”的状况阻碍了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以我县玻璃产业发展为例,该产业起步于上个世纪年代,是从玻璃仪器加工发展壮大而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产业,特别是进入年代以来,生产企业逐步增加,外销产品不断增多,促进了该产业的加快发展.目前全县拥有玻璃及水晶工艺品生产企业多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家,加工点多个,从业人员余人,全县个乡镇均有玻璃制品加工企业或加工点,星罗棋布,遍及全县镇村。尽管玻璃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仍然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层次较低.在企业层次上,不少企业规模还较小,部分企业仍停留在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在产品外销上,不少企业基本都是通过国内各有关外贸口岸或香港、台湾地区的代理商间接出口,产品利润被中间商获取太多;在产品层次上,大多数产品是为国内外客商搞配套、组装产品,直接销往国内外市场的还比较少,产品档次明显低于广东、浙江、上海等地。二是管理较弱。不少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未建立或不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较乱,家族式管理问题突出。尤其是在企业财务管理、产品质量管理和生产现场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与现代公司的规范化管理要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三是摊子较散。众多的生产加工企业缺少公司长期发展计划、产品研发规划,缺乏对产品市场的调研;缺少对公司内部和周围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工地点分布比较零散,集中统一管理难度较大,对企业整体形象的树立重视程度不够。 (二)同行业无序竞争影响了特色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一方面,同行

国内部分工业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经验做法

快研发速度。因此,产业集聚区的战略转型,也将从强调引进大公司大企业向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培育、造就产业集聚技术企业的摇篮,从根本上提升产业集聚区的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一批根植性强的自主创新产业。 四、由单纯的土地运营向综合的“产业开发”转变 我国产业集聚区多以园区开发为主,较少涉及高科技产业开发和培育,经济增长过分依赖道路、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成片开发。而这些只是为发展产业集聚技术产业提供了空间载体,并不能代替产业集聚技术产业开发和培育,且不可持续。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未来产业集聚区必将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通过土地、房产的产业入股等方式,将土地、房产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 五、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城市转型 随着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演进,必然涉及到新的城市功能配套,城区建设方面的任务逐渐增加。因此,未来产业集聚区不能只定位为一个产业集聚地,还要定位为一个人气的集聚区、文化的扩散区、资本的融通区,应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 国内部分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的经验做法宁波产业集聚区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二次创业”的核心 —2— 1、大力发展产业集聚技术产业。围绕“三区一城”建设和打造国内一流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新能源与节能、半导体与光电、新材料三大高技术制造业和研发设计、企业总部、软件与服务外包三大高技术服务业的“3+3”产业互相促进、并重发展的总体框架,同时密切关注全球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发展新经济。一是下大力气抓龙头企业培育。宁波产业集聚区根据企业的销售规模、发展速度、创新能力、团队素质等指标,选择一批有一定产业规模、产品市场前景好、掌握一定核心技

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摘要】物流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物流产业集聚的内涵,并分析了我国物流产业集聚的发展现状,着重从规模经济理论、范围经济理论的角度阐述了物流产业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 【关键词】物流集聚;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区域经济发展 1 物流产业集聚的内涵 产业集聚是指相关的产业在某一特定经济地理区域内相对集合,与相关产业有关的各种产业资本要素在同一空间范围内不断汇集的过程。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1920)中系统研究了产业集聚现象,指出“产业集聚可以带来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这种经济往往能因为许多性质相似的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1]物流产业集聚是指在某一特定经济地理区域内,许多相关物流企业集聚在一起,将物流产业相关功能比如运输、仓储、货物进出口、流通加工、装卸搬运、配送及信息处理等有机集成,形成物流产业链,提高物流服务效率的产业布局。 2 我国物流产业集聚的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交通等功能要素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不断加快物流速度,提高物流准确率,减少库存,从而降低成本,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现代物流服务业的区域集聚是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提高的一种表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物流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物流产业集聚现象不断显现。杨春河博士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我国物流产业空间发展格局表现为较为明显的“三带——四区”的空间格局。[2]三带是东北和中国西北部的以能源和原料产业为依托的物流产业聚集带,包括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等区域;中部以煤炭工业为依托的产业聚集带,包括陕西、山西、河北等地区;东南沿海以制造、进出口、消费为依托的物流产业集聚区域,包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地区。四区是长三角产业物流聚集区;珠三角物流产业聚集区;环渤海物流产业聚集区;东北能源和重工业集聚区。 3 产业集聚的主要竞争优势理论 3.1 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物流企业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集聚,降低了物流企业的运作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近利用丰富的物流人力资源、市场、物流技术以及信息等资源。正如克鲁格曼指出:同类工业原材料供应者和工人聚集到一个地区,能够产生大批技术熟练的工人并把他们的新技术普遍带给各家工厂,从而造成繁荣。物流企业在一定空间区域的集聚可以实现物流运输的大批量化、储存的合理化、包装的标准化和通用化、装卸搬运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运输及信息化。运输大批量化可以减少运输、装卸搬运的次数,降低在装卸搬运过程中的损耗,提高车辆的装卸效率;储存数量过大占用仓库空间和资金,储存数量过小可能导致缺货或拖延交货,因此合理储存很重要;包装标准化和通用化有利于节约运输空间、储存空间;装卸搬运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可

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特点及其培育策略

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特点及其培育策略 摘要:目前各地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迅猛,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呈现出数量多,运营模式多样、但规模效应不明显、产业关联度不高,缺乏特色品牌等特点。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集群,能够传承区域特色,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促进区域经济良好发展。而如何完善政策支持,整合特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提高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将对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特色文化产业集聚规模效应 近年来, 在金融全球化、信息数码化、产业集聚化、消费娱乐化的强大潮流冲击下, 出于全球化分工协作和市场交换的考虑, 从伦敦、柏林、新加坡到上海、香港、北京, 许多中心城市都在快速地发展一些新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它们显示了各种各样的形态,有的就是一栋楼宇, 有“楼宇产业园”之称,如上海多媒体产业园;有的则是生态性的村庄,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化设计之家,如北京的宋庄;有的是在旅游胜地, 集聚了一批演艺项目, 成为旅游演艺之园,如浙江横店影视城;也有的利用旧城的改造, 成为别具一格的文化工厂,如北京的798艺术园区,上海的1933和深圳的F518时尚创意园。 目前我国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各地文化产业集聚区发展迅猛,,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培养,文化产业集聚区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十二五”已经启幕,在推动文化产业新一轮增长的战略布局中,如何持续提升产业集聚度,充分发挥园区的综合效益,是决策部门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认识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现状,分析集聚的动因,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将有利于促进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合理推进,发挥特色文化优势,进而带动区域经济更好的发展。 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的定义 所谓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型的企业,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内容、创意成果和知识产权为核心价值,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引领社会消费潮流的新兴产业,它既具有一般的行业属性,又具有社会公益性质。而本文所论述的区域特色文化产业是指在一个区域内外影响较大、与其它区域相比具有独特或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其特点是产业开发价值高、发展潜力大、难于复制、不可替代。 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是增强文化认同的重要物质基础,可使区域内的人们强化对特色文化的感性认识,扩大它在人民心目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包括影视制作、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策划、游戏动漫等多种类型。集

产业集聚效应分析

综合考试 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异及集聚效应分析 --以河南省为例 研究思路:佛农(Vernon)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美国跨国公司生产与贸易的地理扩散为典型,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解释国际生产与贸易,并赋予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空间维度。基于这一理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对于空间区位的选择以及对空间环境的依赖是不同的。本文以河南省为例,根据工业所面临的竞争和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将河南省的产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几种类型,通过计算不同类型产业在18个市的集聚情况,揭示河南省不同类型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异和变化,最后通过对这几种类型的产业集聚情况的集聚效应测度,探寻不同产业类型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研究步骤: 二、使用区位墒公式来计算河南省18个城市2003-2012年十年间三种产业类型的时空变化,反映其专业化程度及其空间分异的规律。计算公式如下: 区位熵计算公式:Q=S/P,式中,Q为区域的经济区位熵,S为该区域某产业的产值,P为该区域全部产业的总产值。 一般而言,区位熵值越大,表明专业化水平越高:区位熵>1,表明A产业在某地区专业化程度超过了总地区,属于地区专业化部门;区位熵<1:说明该地区A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低于总地区,必须从区域外输入产品;区位熵=1:表明该地区A产业专业化水平与总地 区相当,基本自给自足。 三、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空间区位选择情况,分析针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以及不同集聚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四、集聚效应的计算 CES生产函数(即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为集聚效应(以h表示)的测量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理论框架。 , 这里P为某工业部门实现的利润, Q表示工业总产值, K为其某年份固定资产净值,B为产出利润弹性,C为固定资产占用的利润弹性。 当h≥1时,表明具有集聚效应, h值越高,所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越大。当h<1时,表明整体经济或行业没有集聚效应。 具有集聚效应说明该类型的产业集聚对于促进河南省的经济增长有正向带动作用。

产业集聚文献综述

产业集聚机制的文献综述 产业聚集是一个较为古老的经济现象,也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表现出的显著特征。关于产业聚集机制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不同学科和流派从不同的视角比较、分析了产业聚集问题,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产业聚集理论形成和发展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新古典学派、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等,产业聚集机制理论可以分为理论形成、发展和最新研究进展三个阶段。近年来,由于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努力,我国产业集聚现象在各区域都较为明显。纵观国内外学者对中国产业集聚的研究,本文试图从国内外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综述、产业聚集机制的影响因素、产业集聚机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一、国外产业集聚机制的理论综述 17世纪创立的古典生产区位理论,包括河流、交通、资源等自然因素,被认为是产业集聚力的来源,且在传统的经济地理学中研究成果颇丰。Krugman等人从经验上证明了一个地区优越的自然属性在城市区位的形成上具有先天比较优势(Fujita和Mori,1996;Krugman,1993;Matsuyama和Takahashi,1998)。1977年,Dixit和Stigliz联合发表了《垄断竞争与产品的多样性》一文,开创了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建模技术,学者们开始从不完全竞争范式中探寻解释传统经济地理理论所不能解释的集聚机制。Marshall(1920)是最早从外部性中寻找企业集聚机制的经济学家,在其代表作《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他认为规模经济应有内外之分,内部规模经济是企业内部生产能力的扩展,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外部规模经济包涵范围广,主要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分工协作,从事专业化生产和劳动力市场、技术知识及基础设施的共享。Harris最先提出企业应靠近大市场进行生产经济活动的市场潜力理论(Harris,1954)。而Puga(1999)的研究表明当产品的运输成本与工人在地区间的流动成本较低时,会促使企业分散从事生产与经营活动。Papageorgiou和Thisse(1985)假设企业与消费者数量呈正态分布,企业希望选择靠近大市场区域从事生产活动,且生产者集聚带来产品多样化引致偏好多样化的消费者集聚,从而,推动了土地租金价格上涨和厂商之间竞争加剧,进而形成均衡的空间集聚分布。Fernandez(2005)在地区政府的财政收支与地方公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十大趋势

文化产业发展十大趋势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陈少峰深入地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的走势。陈少峰教授指出,基于过去十年中国文化产业的积累和最近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未来5年中,中国文化产业将呈现以下10大趋势。 第1个趋势,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整体完成,文化市场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平台,包括电视台和体育事业的转企改制全面完成,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各地的支柱产业之一,也将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第2个趋势,与此相对应,中国将出现120家左右的文化上市企业,这些企业将在境内外上市,并在上市之后开展各种形式的企业并购和资源整合。文化产业将逐步成为资本市场和股权投资的重点领域之一。 第3个趋势,数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它将持续成为主流的文化产业,并且在青少年成为文化产业的主流消费者的推动下,从上市企业的市场价值来衡量,数字文化产业将在未来五年内成为占领文化产业半壁江山的核心产业门类。电信企业成为媒体企业,文化娱乐内容增值服务将占据电信企业(含移动)70%以上的利润,IT企业必须成为文化产业企业才能摆脱制造业的低端形态。 第4个趋势,与此相对应,传统文化产业将受到数字文化产业的严重冲击。对应这种格局,一些传统媒体企业和娱乐企业将逐步转型,

形成一种全媒体、跨地域经营的新格局。 第5个趋势,活动经济将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新的增长点。特别是一些经济发展快速和传统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活动经济的各种形态,包括会议、展览、展示、选秀、培训、商务交流、体育赛事、庙会、节庆等活动将持续繁荣与活跃,并将带动休闲旅游和城市经济的其它消费。 第6个趋势,文化内容产业将出现大繁荣,并且与传媒和分销渠道相结合,形成单一企业同时经营内容和渠道的格局。由此内容产业驱动的产业链的经营,也将打造出一批市值过亿元的文化上市企业的龙头企业集团。 第7个趋势,打造和深化文化产业集聚园将成为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主流形态,其中将出现一批优秀的文化产业集聚园,这些优秀的文化产业集聚园将是全产业链形态的产业集聚园,并且与艺术家园区、创意产品展示区和文化街区等区别开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效益。在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园的过程中,各地也将出现一些利用文化产业名义的圈地运动,各级政府都需要及时规范文化产业集聚园的拿地和用地标准。 第8个趋势,中国文化走出去将取得积极效果,特别是有些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将开展境外媒体、企业和文化娱乐项目的并购,文化内容产品的出口将逐渐加大。不过,短期内的文化内容贸易逆差还难以全面改观。 第9个趋势,文化产业的经营人才将受到普遍重视,特别是具有

高一下册地理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知识点梳理

高一下册地理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知识点 梳理 地理学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小编准备了高一下册地理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1、工业联系 ①生产上的联系:有投入产出的关系 工业生产的过程复杂,工序繁多,往往需要经过多家工厂的加工才能完成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在这些工厂之间就存在着产品与原料的联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这两家工厂之间就形成了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②非生产上的联系:如地理空间上的联系 布局在同一个工业区内,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形成了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建立在这种工业联系 基础上的。 2、工业集聚 (1)形成: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 (2)工业集聚可获得效应:

①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 ②工业集聚还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例如,为了充分利用运输设备,运输量大的工业企业往往在港口和铁路枢纽附近集聚;为了共同利用廉价的能源,减少能源成本,耗电最大的冶金工业,会在大型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集聚等等。 3、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工业地域: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之为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形成的两种情况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如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A、把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 B、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形成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建成的。 (2)两类不同性质的工业地域 两种工业地域的比较 工业区域

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第26卷第2期2007年3月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INGEOGRAPHY V01.26.No.2 Mar一2007 产业空间集聚及其效应的研究进展 张华k2,梁进社3,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3.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15) 摘要:产业的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产业集聚 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20世纪90年 代以来。产业集聚成为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热点课题。本文重点回顾了产业区位论、新产业区理论 以及新经济地理理论等对产业集聚的理论阐述。并从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和产业集聚效应两个 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突出了要素禀赋、外部性、规模经济等在产 业集聚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产业集聚形成后对产业区位、产业增长以及区域经济增 长产生的影响。最后对国内产业集聚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产业集聚;集聚效应;外部性;规模经济 1引言 产业的空间集聚是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u.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现象。早在20世纪初期,人们就注意到美国的大部分制造业集中在东北部和中西部的少数地区;今天.美国的高科技公司主要集中在硅谷,广告业集中在纽约麦迪森大道。金融业集中在华尔街;H本的大公司总部绝大部分集中在东京和大阪。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经济活动特别是制造业逐渐向东部沿海等地区集中.产业集聚现象不仅在数量上日益增加.而且还呈现出新的特征。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形成的以中小企业集聚为主体,以专业化协作为纽带的产业集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2]。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特别是产业集聚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一般认为第一个对产业集聚进行直接研究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他从外部经济和规模经济的角度阐述了产业集聚的经济动因【3】。从此,经济学者和经济地理学者就对产业集聚理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克鲁格曼应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路径依赖以及累积因果关系等解释产业集聚㈣,波特从创新和竞争力角度对产业集聚展开研究r刁.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的极大关注.此后产业集聚逐渐成为经济地理学、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的目的是综述近年来产业集聚的研究进展。首先.本文跟踪了产业集聚的理论渊源 收稿日期:2006—08:修订日期:2007—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63502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01015)。 作者简介:张华(1979一),男,湖北松滋人,博士生,主要从事经济地理、产业与区域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最新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趋势及分析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趋势及分析 https://www.doczj.com/doc/549289145.html,编辑。 摘要: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和地方化基本呈现增长趋势,但制造业总体空间集聚程度一般,区域特色有待加强;产业集聚程度由高到低的行业分布基本与从技术密集型产业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路径一致。 关键词:产业集聚;地理集中指数;镖靶模型 一、产业集聚程度测度方法 (一)产业基尼系数 通过某一产业在区域上的分布相对于整体经济活动的偏离程度来界定该产业的区域集中状况。 由于该系数没有考虑到企业规模差异,因此系数大并不一定表明存在产业集聚现象,而且在比较不同产业的集聚程度时,会由于各产业中企业规模或区域大小的差异而造成误差。 (二)区域规模优势指数 区域规模优势指数也称为区位商,是分析区域产业集聚的规模指标,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相对集中度。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i表示第i个产业;j表示第j个地区;X ij 表示第j个地区的第i产业的产值指标。区域规模优势指数表示该地区某行业的规模在全国的位置。指数越大意味着该地区该产业的地方专业化程度越高,比较优势越明显,集聚能力越强。相对于基尼系数,该指数能更好的从区域角度分析产业地方专业化程度,以反映产业集聚能力。 (三)H指数 H指数指赫芬达尔指数(Herfindahlindex是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重要指标。 其中,x代表产业市场总规模,X j 代表j企业的规模,s j ,=X j /X代表第j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Ⅳ代表该产业内部的企业数。日指数实质是赋予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s j 的一个权重,通常对大企业给予的权重大。H指数在测度产业集聚水平时具有三个优点:一是能准确反映产业或企业市场集中程度,因为它考虑了企业的总数和企业规模两个因素的影响;二是能及时反映市场垄断与竞争程度的变化。由于日指数是用市场相对规模的平方之和测定产业集聚状态,所以H 值对市场占有率较大企业的份额变化特别敏感,而对市场占有率很小的企业份额变化反映相对迟钝;三是对产业内企业的合并与分解反应灵敏且计算方法相对容易。H指数的缺点是对数据的要求较高,而且含义不直观。 (四)产业地理集中指数 为解决产业基尼系数失真的问题,Ellision和Glaeser利用源于企业定位选择概率模型的镖靶模型,构造产业地理集中指数来测定产业空间集聚程度。

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

产业集聚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国内外的现实经济中大量存在,它所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引起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本文综述了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及其衡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从产业关联、产业互动的角度来实证研究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可能具有一定理论和实际意义。一、引言 产业集聚是指与某一产业有关的企业和机构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它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Krugman,1991)。产业集聚问题的研究产生于l9世纪末,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对于产业集聚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Marshall ( 1890),他提出企业集聚可以产生外部经济并提高竞争力,从而促进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而后,韦伯、熊彼特、克鲁格曼及波特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聚理论研究作了进一步发展。韦伯主要是从工业区位论出发解释了产业集聚,熊彼特指出了集聚的创新效应,克鲁格曼把集聚与国际贸易理论联系了起来,而波特则提出集聚现象能提升产业的竞争力。产业集聚效应是指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由内外部经济所产生的经济效果,用于衡量产业集聚经济大小,是产业集聚作用的表现。 二、产业集聚经济效应的表现形式 (一)区域经济增长 产业集聚通过将区域经济增长所需的人力、资本、技术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的集中和优化,并在集聚效应的相互作用下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但过度的产业集聚以及陷入低水平技术陷阱的产业集聚将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如市场拥挤、要素瓶颈等。张华和梁进社(2007)从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和产业集聚效应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突出了要素禀赋、外部性、规模经济等在产业集聚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产业集聚形成后对产业区位、产业增长以及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的集聚效应影响。 (二)外部经济 王红伟(2011)认为产业集聚区的一系列乘数效应促使了劳动力集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技术力量提升,促进了人口的非农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城镇的一些功能性服务,如人力培训、生活配套性服务等,又为产业集聚区的进一步发展、就业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支持,从而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消费市场,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产业循环发展圈。 (三)产业互动 实际上,产业集聚的形成不会局限在单一产业内,更倾向于形成产业间共同聚集,譬如在城市中心的 CBD,就不仅仅只有金融产业集聚,还包括很多相关配套产业的共同集聚如咨询行业、广告行业、法律行业、会计行业等等,从而在某一空间领域内形成产业间集聚,或是一种产业集群,因此有学者从产业互动的角度研究了产业集聚的效应。王硕和郭晓旭(2012)从产业关联与产业互动角度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集聚的互动机理模型。研究表明制造业集聚与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之间存在很强的协同和互动关系。 (四)产业转移 产业集聚具有动态演变的特征,在不同阶段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产业集聚可以促进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陈建军和胡晨光(2008)在借鉴新古典增长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长三角次区域为例,研究了中心―外围式的产业集聚给地区带来的集聚效应,主要表现在产业集聚本身给地区带来的经济发展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及集聚给区域经济带来的索洛剩余递增效应。首次提出经济效率的根源在于产业集聚竞争导致的区域技术进步促使的索洛剩余的递增,产业集聚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推动传统产业索洛剩余递减的力量,推动区域向外转移传统产业。 三、产业集聚经济效应的度量 产业集聚效应测量方面,测算方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间接方法和直接方法。间接方法是以某一个产业的实际增长率与期望增长率作比较分析,如果实际增长率比期望增长率大,那么,其剩余部分就认为是集聚经济的贡献。直接方法也就是生产函数法,即利用生产函数中的规模报酬来分析集聚效应(刘剑锋、蒋瑞波,2010),迄今为止大部分学者都采用直接方法对其进行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