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一上学期数学笔记精编版

初一上学期数学笔记精编版

初一上学期数学笔记精编版
初一上学期数学笔记精编版

初一上学期数学笔记整理

一、有理数:

㈠、有理数的概念:

1、负数:小于零的数叫负数。

2、正数:大于零的数叫正数。

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5、数轴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

6、相反数的定义:①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②在数轴上原点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7、相反数求法:①改变所求数的符号;②在正数的前面添一个负号。

8、绝对值定义: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9、绝对值求法:①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②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③零的绝对值是零。

10、正数、负数、零比较:①正数大于零;②零大于负数。

11、负数和负数比较:①绝对值大的反而小;②绝对值小的反而大。

12、倒数的定义:乘积为一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13、倒数的求法:分子分母颠倒位置。

14、小数求倒数: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把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

15、带分数求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把假分数颠倒位置。

㈡、有理数的运算:

1、加法: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2、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①同号两数相乘,得正,再把绝对值相乘。②异号两数相乘,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③几个因数相乘,奇负偶正,再把绝对值相乘。④零和任何数相乘都得零。

4、除法:①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于这个数的倒数。

②同号两数相除,得正,并把绝对值相除。③异号两数相除,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㈢、有理数的乘方:

1、求多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2、①平方等于一个数的数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②立方等于一个数的数只有一个。

3、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4、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零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零。

5、从一位数的左边的第一位非零数字起,到末尾数字起,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二、整式:

㈠、单项式的概念:

1、单项式的定义:表示数字或字母之间乘积关系的式子。

2、单项数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数的次数。

3、单项数的系数:单项式中所含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㈡、和多项式相关的概念:

1、多项式的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的项: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㈢、整式的加减:

1、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的定义: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把系数相加减,字母和指数照带。

㈣、去括号法则:

1、括号前面是正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正号去掉,括号里面的各项符号不变。

2、括号前面是负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负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符号变成和它相反的符号。

㈤、整式加减法则:几个单项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三、一元一次方程:

㈠、和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的概念:

1、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一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方程的解:求出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知,叫做方程的解。

㈡、一元一次的解法:

1、去分母;(①找最小公倍数;②方程的每一项同乘于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

3、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一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4、合并同类项;

5、系数化为一;(把未知数的系数搬到右边做除数或分母。)

㈢、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同加或同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结果仍相等。

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结果仍相等。

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一、建立方程决解问题;

2、列方解应用题的步骤:⑴弄;⑵设(①间接设未知数;

②直接设未知数;③设辅助未知数);⑶找等量关系(①抓词句;

②联系上下文;③利用公式);⑷列式表;⑸解方程;⑹验;⑺答。

㈤、销售问题:

1、①售价减进价等于利润;②标价乘于折数等于实际售价;

③进价乘于利润率等于利润。

2、工程问题:⑴工作效率乘于时间等于工作总量;⑵几个人合作工作效率等于这几个人的工作效率之和。

3、行程问题:①速度乘于时间等于路程;②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加水流速度等于顺水中的速度;③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减水流速度等于船在逆水中的速度。

三、几何图形:

㈠、图形的形状:

1、几何图形:长方形、圆柱、长方形、正方形、圆、线段、

点等,以及其它图形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到的,我们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球等,各部分都不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叫做几何体,简称体。

3、平面图形: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㈡、立体图形:

1、主视图:把从正面看到的几何图形叫做主视图。

2、左视图:把从左面看到的图形叫做左视图。

3、俯视图:站在物体前面向下看到的几何图形叫做俯视图。

4、展开图: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成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5、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6、线由点组成,点动成线。

7、面由线组成,线动成面。

8、体由面组成,面动成体。

9、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10、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1、直线表示方法:⑴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⑵在直线上

任意取一点,用两种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12、点和直线位置关系:⑴点在直线上﹙直线经过点﹚;⑵点在直线外﹙直线不经过点﹚。

13、射线:直线上一点和这点一旁的线叫做射线。这个点叫端点。

14、射线表示方法:⑴用小写字母表示;⑵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表示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

15、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他们的交点。

16、线段:直线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及这两点叫做线段。这两点叫线段的端点。

17、线段表示方法:⑴用小写字母表示;⑵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18、线段的中点:线段上一点把线段平均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这个点叫线段的中点。

㈢、角:

1﹑平角:角的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的角叫平角。

2、周角:一条射线绕端点绕一周重合叫周角。

3、角的定义:一条射线绕端点所形成的角叫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4、角的表示方法:⑴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顶点字母写在前面;⑵用数字表示,数字写在角里面,且画弧线;⑶用小写希

腊字母表示;⑷用表示顶点的大写字母表示。

5、度、分、秒是常用的度量单位。把一个周角等分,每一份是一度的角,记作1°;把一度的角六十等分,每一份叫做一分的角,记作1′;把一分的角六十等分,每一份叫做一秒的角,记作1″。角的度、分、秒是六十进制的。

6、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

7、只要是十五度的角,都能用三角尺画出来。

8、线段的条数和端点数关系式:﹙n-1﹚n/2

9、平面内n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n+1﹚n/2+1条直线。

10、同一顶点处角的个数为:﹙n-1﹚n/2。

11、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叫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类似的,还有角的三等分线等。

12、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九十度,叫做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13、补角:如果两个角和等于一百八十度﹙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14、等角的补角相等。

15、等角的余角相等。

初一下学期数学笔记整理

四、相交线和平行线:

㈠相交线:

1、垂直的定义:两直线相交有一个角为九十度,叫做着两

条直线互相垂直。

2、已知垂直可以得到其中一个角为九十度。

3、对顶角的定义:有一个公共顶角,且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脚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角叫做互为对顶角。

4、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5、领补角的定义:有一个公共顶角,有一条公共边,且一个角的一边是另一个角一边的反向延长线。

6、领补角的性质:两角相加得一百八十度。

㈡、平行线:

7、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方,再截线的同一侧。

8、内错角:在两条直线的同一侧,在直线的两侧。

9、同旁内角:在两条直线内,再截线的同一侧。

10、平线的定义: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1、平行线的判定:⑴同位角相等,两只线平行;⑵内错角相等,两只线平行;⑶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⑷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支线平行,那么这两条支线平行;⑸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支线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⑴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⑵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⑶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⑷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㈢、命题、定理:

13、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这时“如果”后接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接的部分是结论。

14、命题都是正确的。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一些命题,叫做真命题。命题中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它们都是错误的命题,像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15、真命题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的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㈣、平移:

16、平移:⑴把一个图行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性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⑵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得到的,这两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17、做平移图形的方法:⑴在原图形上找到关键点;⑵过各关键点做平移方向平行线;⑶在所做平行线上截取平移距离的长度得各关键点的对应点。⑷按原图形方式顺次连接各关键点的对

应点,的平移图形。

五、平面直角坐标系:

1、有序数对:确定点的位置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

2、在同一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所组成的图形叫做平面直角坐标系。

3、坐标:数轴上的点所对应的数字叫这个点做坐标。

4、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

5、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

6、已知点求点的坐标的方法:已知点分别作x轴和y轴的垂线,垂足所对的数就是该点的横纵坐标。

7、在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零,纵坐标是它所对应的数。

8、在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零,横坐标为它所对应的数。

9、原点上的点,横纵坐标为零。

10、平面直角坐标系分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四个象限。坐标轴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

11、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特点:⑴一象限:横纵坐标为正数;⑵二象限:横坐标为负数,纵坐标为正数;⑶三象限:横纵坐标为负数;⑷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

12、对称点坐标的特征:⑴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⑵、关于y轴对称的两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⑶、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13、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⑴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横纵坐标相同;⑵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14、点到x轴、y轴的关系:⑴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纵坐标的绝对值;⑵点到y轴的距离等于横坐标的绝对值。

15、平行于x轴、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关系:⑴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相同;⑵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横坐标相同。

16、点的平移规律:⑴左移横减,右移横加,纵不变;⑵上移纵加,下移纵减,横不变。

六、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㈠、和三角形相关概念:

1、三角行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或叫做正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4、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又叫斜三角形。

5、三角形的高:过三角形的顶点做所对边的垂线,定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6、中线:连接三角形一顶点和它所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

三角形的高。

7、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做一个角的角平分线,这个角的顶点和角平分线与对边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角平分线。

8、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不会改变,四边形的形状会改变。这就是说三角形是具有稳定性的图形,而四边形没有稳定性。

㈡、三角形的边:

9、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⑴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⑵三角形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

㈢、三角形的角:

10、三角形内角和等于一百八十度。

11、三角形的外角定义: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所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外角。

13、三角形的外角定理:⑴三角形的一个外交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⑵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领的任何一个内角。

㈢、多边形:

14、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15、多边形的内角定义:多边形相领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内角。

16、多边形的内角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17、多边形的外角定义:多边形的边与它相领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18、多边形的外角定理: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三百六十度。

19、多边形的对角线定义:连接多边形不相领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20、n边行的对角线条数:﹙n-3﹚n÷2。

21、多边形过一个顶点分成三角形的个数为(边数减2)。

22、n边形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条数为﹙n-3﹚条。

23、多边形的边数、内角个数、外角个数、顶点个数相等。

㈣、镶嵌:

24、平面镶嵌: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盖,通常把这类问题叫做平面镶嵌。

25、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能被三百六十度整除,这种正多边形可以密铺。

26、平面镶嵌:⑴顶点重合;⑵各边相等;⑶围绕一顶点的各内角和为三百六十度。

初一数学笔记

初一数学(上)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第一部分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 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 ??? ?? ??? ?负分数 负整数负有理数零 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 ? ? ?? ? ?? ??????负分数 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 >0 ? a 是正数;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 0a (0)0a (a a 或?? ?<-≥=) 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 类讨论; (3) a 1a a >?= ; a 1a a

初一数学学霸笔记(下册)52994

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梳理归纳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一、知识框架 单项式 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运算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二、知识概念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3、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四、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五、同底数幂的乘法 1、n个相同因式(或因数)a相乘,记作a n,读作a的n次方(幂),其中a为底数,n为指数,a n的结果叫做幂。

2、底数相同的幂叫做同底数幂。 3、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 m ﹒a n =a m+n 。 4、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 a m ﹒a n 。 六、幂的乘方 1、幂的乘方是指几个相同的幂相乘。(a m )n 表示n 个a m 相乘。 2、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 )n =a mn 。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a m )n =(a n )m 。 七、积的乘方 1、积的乘方是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 2、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把所得的幂相乘。即(ab )n =a n b n 。 3、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n b n =(ab )n 。 九、同底数幂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即:a m ÷a n =a m-n (a ≠0)。 2、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 m-n = a m ÷a n (a ≠0)。 十、零指数幂 1、零指数幂的意义: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a 0=1(a ≠0)。 十一、负指数幂 1、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 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 次幂的倒数,即:1(0)p p a a a -=≠ 十二、整式的乘法 (一)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1、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二)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1、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率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a+b+c)=ma+mb+mc 。 (三)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1、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n)(a+b)=ma+mb+na+nb 。 十三、平方差公式 1、(a+b )(a-b)=a 2-b 2,即: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之差。

七年级数学笔记

为了更好地为师生服务,错漏之处请发至邮箱thomasenglish@https://www.doczj.com/doc/5513400427.html, 。酌情奖励! 1 新思维培训学校——数学学科 初中核心笔记—— 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第一讲有序数对 知识点1、有序数对 有顺序的两个数a 与b 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 , b )。 利用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的位置时,应有下列程序: (1)取定一点为原点将平面分成若干个小正方形。 (2)约定行列的顺序,一般是列数在前,行数在后,原点记为(0,0)。 知识点2.平面直角坐标系 图7-1-1 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两条数轴分别叫做横轴(x 轴,水平,一般取向右为正方向)和纵轴(y 轴,竖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数轴交点叫做原点O ,如图7-1-1. 知识点3.点的坐标的概念 过平面内点A 分别向x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若垂足M 在x 轴上对应的数为a ,垂足N 在轴y 轴上对应的数为b ,则该点的横坐标即为a ,纵坐标即为b ,有序数对(a ,b )叫做点A 的坐标,记作A (a ,b )。 例:见课时训练41页的4题 知识点4.坐标平面结构 x y 1 2 1 2 3 -2 -1 O -3 -2 -1

为了更好地为师生服务,错漏之处请发至邮箱thomasenglish@https://www.doczj.com/doc/5513400427.html, 。酌情奖励! 2 坐标平面是由两条坐标轴和四个象限构成的。也就是说坐标平面内的点可以划分为六个区域:x 轴、y 轴、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在六个区域中,除了x 轴与y 轴有一个公共点(原点)外,其他区域之间均没有公共点, [注意] (1)x 轴、y 轴和原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2)对于x 轴和y 轴上的点,有时需要表达得更具体一些,因此也把x 轴、y 轴分为正半轴和负半轴。 知识点5.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的特点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点 如图7-1-4 点P (x ,y )在第一象限 x>0,y>0; 点P (x ,y )在第二象限 x<0,y>0; 点P (x ,y )在第三象限 x<0,y<0; 点P (x ,y )在第四象限 x>0,y<0。 图7-1-4 (2)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注意] 原点既在x 轴上,也在y 轴上,坐标为(0,0) 例:见课时训练44页的10题 坐标 轴上的点 点M 在x 轴上 点M 在x 轴正半轴上:x>0,y=0 点M 在x 轴负半轴上:x<0,y=0 点M 在y 轴上 点M 在y 轴正半轴上:x=0,y>0 点M 在x 轴负半轴上:x=0,y<0 第二 第三 第一 x y 第四 (-,-) (+,+) x y (+,-) (-,+) 北 渔船C 渔船A 30° 30km 40°

初一数学第一学期知识点归纳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 BY HILBERT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a (a )0a (a a ;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 (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 (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 (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 若 a≠0,那么a 的倒数是 a 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 10、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 a .

人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下册总结(最新整理)

初一数学(下)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项的次数是 1,这样的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在一起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注意:一般说二元一次方程组只有唯一解(即公共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 (3)注意:判断如何解简单是关键. ※5.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1)对于一个应用题设出的未知数越多,列方程组可能容易一些,但解方程组可能比较麻烦,反之则“难列易解”; (2)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与未知数个数相等时,一般可求出未知数的值; (3)对于方程组,若方程个数比未知数个数少一个时,一般求不出未知数的值,但总可以求出任何两个未知数的关系.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不等式:用不等号“>”“<”“≤”“≥”“≠”,把两个代数式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不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要改变. 3.不等式的解集: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不等式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1,系数不等于零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它的标准形式是>0 或<0 ,(a≠0). 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 解法类似,但一定要注意不等式性质 3 的应用;注意: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注意空圈和实点.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含有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 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注意:>0??或 ; <0 ??或; 0 ?0 或0;?. 7.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与解法:所有这些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应分别求出这个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数轴确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8.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类型:设 a>b

(完整版)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学期) 代数初步知识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 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 (4)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 写成a 3的形式; (5)a 与b 的差写作a-b ,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 、b 时,则应分类,写做a-b 和b-a . 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 (1)a 与b 的平方差是:a 2 -b 2 ; a 与b 差的平方是:(a-b )2 。 (2)若a 、b 、c 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 (3)若m 、n 是整数,则被5除商m 余n 的数是: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 、n+1。 (4)若b >0,则正数是:a 2 +b ,负数是:-a 2 -b ,非负数是:b 2 ,非正数是:-b 2 。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a b (a 、b 都是整数且a≠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p 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初一上学期数学笔记

初一上学期数学笔记整理 一、有理数: ㈠、有理数的概念: 1、负数:小于零的数叫负数。 2、正数:大于零的数叫正数。 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5、数轴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 6、相反数的定义:①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②在数轴上原点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7、相反数求法:①改变所求数的符号;②在正数的前面添一个负号。 8、绝对值定义: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9、绝对值求法:①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②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③零的绝对值是零。 10、正数、负数、零比较:①正数大于零;②零大于负数。 11、负数和负数比较:①绝对值大的反而小;②绝对值小的反而大。 - 1 -

12、倒数的定义:乘积为一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13、倒数的求法:分子分母颠倒位置。 14、小数求倒数: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把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 15、带分数求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把假分数颠倒位置。 ㈡、有理数的运算: 1、加法: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2、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①同号两数相乘,得正,再把绝对值相乘。②异号两数相乘,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③几个因数相乘,奇负偶正,再把绝对值相乘。④零和任何数相乘都得零。 4、除法:①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于这个数的倒数。 ②同号两数相除,得正,并把绝对值相除。③异号两数相除,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㈢、有理数的乘方: 1、求多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2、①平方等于一个数的数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②立方等于一个数的数只有一个。

初中数学笔记

北师大版《数学》笔记 七年级上册 第一部分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 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 ?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 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 >0 ? a 是正数;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 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2018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数学笔记

初一上学期数学笔记整理 一、有理数: ㈠、有理数的概念: 1、负数:小于零的数叫负数。 2、正数:大于零的数叫正数。 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5、数轴比较大小: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 6、相反数的定义:①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②在数轴上原点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7、相反数求法:①改变所求数的符号;②在正数的前面添一个负号。 8、绝对值定义: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9、绝对值求法:①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②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③零的绝对值是零。 10、正数、负数、零比较:①正数大于零;②零大于负数。 11、负数和负数比较:①绝对值大的反而小;②绝对值小的反而大。

12、倒数的定义:乘积为一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13、倒数的求法:分子分母颠倒位置。 14、小数求倒数: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把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 15、带分数求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把假分数颠倒位置。 ㈡、有理数的运算: 1、加法: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2、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①同号两数相乘,得正,再把绝对值相乘。②异号两数相乘,得负,再把绝对值相乘。③几个因数相乘,奇负偶正,再把绝对值相乘。④零和任何数相乘都得零。 4、除法:①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于这个数的倒数。 ②同号两数相除,得正,并把绝对值相除。③异号两数相除,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㈢、有理数的乘方: 1、求多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2、①平方等于一个数的数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②立方等于一个数的数只有一个。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笔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笔记 在数学上,我们很熟悉一个公式:“速度×时间=路程”,如把“路程”看成大家所 能提升的分数,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就可看成我们学习数学的“效率”。那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怎么提高效率? 首先要了解数学中考卷是啥样的,做到有的放矢。中考数学卷总题量是26题,其中 选择题7题,每题3分,共21分;填空题10题,每题4分,共40分;解答题9题,共89分。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三道选择题、两道填空题就等于甚至超过后面一道大题的分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平时选择填空题作答粗心的同学,此时要特别重视选择填空题,尽量 不要丢分。 对于选择填空题的这61分,只要在平常作业中稍加重视,正确率就能得到提高。各 校在一模后的复习中,不少会根据学生情况,出一个选择、填空专题训练,此时要特别重视。 除了专题外,还可以通过重视每天数学作业中的选择填空题,尽量做到一次性全对, 而不是会就行,这样也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 接下来,我们来看整份试卷的难易情况:整份中考试卷中,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 分值比为:7∶2∶1,即容易题约占105分,中等题约占30分,难题约占15分。 从试卷的难易情况可以看出,其实整份试卷的重点在容易题上。容易题,都是一些涉 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目。在考试中虽易做,但要保证全对还是有一些困难。 对于容易题,建议考生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入手。在最后近40天中,一旦发现自 己对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较为模糊或生疏,就要立马搞清楚,才能消灭所谓的“粗心”。 在最后复习中,可把6本数学课本都带来学校,放于抽屉中,平常在上课和写作业中 一有概念模糊的地方,就可以立马翻开瞧瞧。 对于中等题,要学会条件反射。在最后阶段,不要无谓地拼命写题,要注意总结每类 题目的解题规律。每一类中等题而言,大都有它固定的解题程序和技巧。 在最后阶段,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尽量自己总结出每一类题的解题程序和技巧。 把中等题变简单,减少自己的思考时间,避免不必要的错误。而难题和中等题在最后 的训练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即也是要多总结每类题的解题程序和技巧。

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

初一数学(下)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一、概念知识 1、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叫做单项式。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4、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5、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6、余角:两个角的和为9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7、补角:两个角的和为18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 8、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其中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就是对顶 角。 9、同位角:在“三线八角”中,位置相同的角,就是同位角。 10、内错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位置错开的角,就是内错角。 11、同旁内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在第三条直线同旁的角,就是同旁内角。 12、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开始,到精确的那位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13、概率: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就是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14、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15、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16、三角形的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17、三角形的高线:从一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18、全等图形: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19、变量:变化的数量,就叫变量。 20、自变量:在变化的量中主动发生变化的,变叫自变量。 21、因变量:随着自变量变化而被动发生变化的量,叫因变量。 22、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23、对称轴:轴对称图形中对折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24、垂直平分线: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一条对称轴垂直于这条线段并且平分它,这样的直线叫做这条线

初一数学学霸笔记(上册)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复习梳理归纳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常见的几何体及其特点 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且各面都是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棱柱:上下两个面称为棱柱的底面,其它各面称为侧面,长方体是四棱柱。 棱锥: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圆柱:有上下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曲面),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圆。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圆锥: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曲面)。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底面是圆。 球:由一个面(曲面)围成的几何体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 棱柱有两个底面,n 个侧面,共(n+2)个面;3n 条棱,n 条侧棱;2n 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6、截一个正方体: (1)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注意:①、正方体只有六个面,所以截面最多有六条边,即截面边数最多的图形是六边形. ②、长方体、棱柱的截面与正方体的截面有相似之处. 三个方向看:从正面看,从左面(或右面)看,从上面看看到几何体的形状图。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注意:因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为分数,所以把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看作分数.

数学七年级全笔记总汇

奇数表达式:2n-1 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之和等于奇数个数的平方。偶数表达式:2n n为正整数高斯算法:首项加末项的和乘以项数除以二。 项数=末项-首项的差÷公差+1 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 奇数-奇数=偶奇数-偶数=数 偶数+偶数=数可以用来解决:数线段、角、 偶数-偶数= (1) 2 n n 握手、单循环比赛、车票等问题 平面、立体图形分割(不论大小、形状) 平面1刀2刀3刀4刀5刀6刀n刀 切成的块数2 4 7 11 16 22 2+2+3+ 4+..+n 为什么是这么多块2 2+2 2+2+3 2+2+3+ 4 2+2+3+ 4+5 2+2+3+ 4+5+6 2+2+3+ 4+..+n 立体1刀2刀3刀4刀5刀6刀切成的 块数 2 4 8 15 26 42 为什么 是这么 多块 4 4+4 8+7 立体图 形块数 前一次切的块数加平面图形的前一刀得到的块数。

结论 和一定时,两数相等(越接近)积最(越)大。 n边形(n>3),减去一刀,该多边形可变为:n边形、n-1边形、n+1边形。 中心对称图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过对称中心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可以将它的面积两等分 2.1正数与负数 >0(正数)<0(a>0) a =0(中性数)-a =0(a=0) <0(负数)>0(a<0 按照概念分: 正整数自然数(非负数) 整数0 负整数非正数 有 理正分数 数分数负分数 小数 有限小数 小 数无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理数 按性质分:

正整数 正有理数非负有理数 有正分数 理0 负整数 数负有理数非正有理数 负分数 2.2相反数 <0(a>0)非负数(非正数的相反数) -a =0(a=0) >0(a<0)非正数(非负数的相反数) 非负数与非正数互为相反数。 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 若a、b互为负倒数,则乘积为-1 或a=-b 或b=-a 2.3绝对值 a(a>0) 三分法:|a|=0(a=0) -a(a<0) a(≥0) 两分法:|a|= -a(≤0) 绝对值的性质:

初一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正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如:π) 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

是0。 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p(五)有理数乘法(先定积的符号,再定积的大小) 1.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乘法分配律:a(b+c)=ab+ac (六)有理数除法 1.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定符号,最后求结果。 2.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七)乘方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写作an。(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指数)2.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3.同底数幂相乘,底不变,指数相加。 4.同底数幂相除,底不变,指数相减。 (八)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法则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人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 a .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 (-a)n =-a n 或(a -b)n =-(b-a)n , 当n 为正偶数时: (-a)n =a n 或 (a-b)n =(b-a)n . 14.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

初一数学课堂笔记

定义 1、正数:像,3,2,%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负数:像-3,-2,-%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有理数 有理数的分类 数轴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xx. 相反数 一、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二、除零外的两个相反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即一个正数的相反数是一个负数;一个负数的相反数是一个正数;0的相反数仍是0. 绝对值 一、绝对值的意义: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二、绝对值的性质: 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非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利用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正数>0>负数 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数小.有理数的加法 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和为0; 4、任何数同零相加都等于它本身. 二、有理数加法运算xx 1、交换律:a+b=b+a; 2、结合律:(a+b)+c=a+(b+c) 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交换律:a+b=b+a 2、结合律:(a+b)+c=a+(b+c) 3、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有理数的乘法 一、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同号得正; (2)异号得负; (3)n个数相乘,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个时,积为正; (4)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5)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为1.

初一数学上学期——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一数学上学期——知识点归纳总结 (厚学网) 一:有理数 概念、定义: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4、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7、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 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9、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0、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1、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2、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 不变。 13、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4、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5、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6、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17、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8、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 积相加。 19、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0、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 数,都得0。 2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 中,a叫做 底数,n叫做指数。 22、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显然,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苏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导语】以下是wo为您整理的苏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学习参考。 代数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数学规范):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应写成a;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 的形式; (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 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 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n表示整数) (1)a与b的平方差是:a2-b2;a与b差的平方是:(a-b)2; (2)若a、b、c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3)若m、n是整数,则被5除商m余n的数是:5m+n;偶数是:2n,奇数是: 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n+1; (4)若b>0,则正数是:a2+b,负数是:-a2-b,非负数是:a2,非正数是:-a2.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①②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0和正整数;a>0?a是正数;a<0?a是负数; a≥0?a是正数或0?a是非负数;a≤0?a是负数或0?a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a+b=0?a、b互为相反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