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方纪录片纪实性、艺术性、倾向性的比较

中西方纪录片纪实性、艺术性、倾向性的比较

中西方纪录片纪实性、艺术性、倾向性的比较
中西方纪录片纪实性、艺术性、倾向性的比较

1、八部纪录片:《中国力量》《迁徒鸟》《动物世界》《神秘的北朝鲜》《走遍中国》《一部电影的诞》《大国崛起》《沙漠之狐隆美尔》

学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2、中西方纪录片纪实性、艺术性、倾向性的比较

电视纪录片创作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 以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的观点看,纪录片通过多种的纪实手段可以深刻地达到解释历史、分析现在、导向未来的作用。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被赋予更多的历史使命,大到政治、经济、文化,小到五行八作,三教九流,纪录片和专题片的审视再现了华夏社会的各个方面,它无疑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种重要传播手段。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世界,电视作为一种廉价的娱乐消费手段,可以很轻而易举地为政府提供宣传平台,为社会描述主流价值取向。可以说真实性和纪实性的特点使纪录片成为众多类型片中的贵族,我们相信,一部拥有真实画面语言的纪录片,对人心灵深处的震撼是超过同样分量的报告文学或其他纪实文学体裁的。

纪实性

自打纪录片诞生之日起, 便有流派与定义之争, 经常可以在英国和西方的专业杂志上看到不同大学的纪录片研究学者,为了某一部作品是否划入纪录片范畴,或者到底划入那一类纪录片范畴而争论的头破血流。其实这些并不奇怪,从争论的源头上讲,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北方那努克》,就是一部完全摆拍、导拍的片子。如果其不是仅仅纪录了爱斯基摩人的生存状态,而是具备一定的戏剧化矛盾冲突, 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原始的电影故事片。

纪录片形式传入中国之后又在流派定义之争的基础上,附加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界定之争, 大大小小的纪录片学术研讨会上,许多唇舌之战似乎也都是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其实,西方电视传媒本是没有专题片一说的, 专题片可以说是中国国情下的特殊产物, 讨论其界定的意义似乎微乎其微。相比之下,如果集中精力对比讨论一下中西方纪录片的几种特殊形式及其特点,也许会对我们今后的创作给予更多的启示。

我国的新闻性专题,是国内新闻综合频道的主流宣传片种, 一般是按宣传口径行事,主题先行,它的最主要两个特点就是时效性强和主题鲜明。因此新闻性专题从一开始便被赋予了许多创作者的主观倾向性, 观众欣赏起来很容易得出同一种结论或者感受, 这无疑是社会的需要。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观众对真实人物背后或者事件侧面的不同角度的审视

与洞察,但是从传播学“编码(encode)与解码(decode)”的角度上来讲非常成功。作为“喉舌”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片子的存在,特别在中国,完全有必要并且是十分重要的。

特别纪录片(The Special Documentary)的片种,是西方媒体对特别事件,重要人物和重大活动量身定做的一个片种。它同我国占据主导地位的新闻性专题既有共同点又有明显的区别。两者首先在题材选择上非常类似,对人物或事件的报道,往往要根据现行国家的需要进行选择,那些具备代表性或典型性的精英人物或者中坚份子(elite),多为拍摄对象。这样的纪录片在西方,被称为特别纪录片,一般来说不是创作者的自由创作作品,大多为指令性产品。但它又有其独特的视角:比较讲求认识价值;侧重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揭示事件的意义;同时要求对现代事件、大型活动、时代潮流、社会风尚、风云人物进行完整的纪录。在时效性上它较之我国的新闻性专题慢一拍,一般在事件息事宁人后再搬上屏幕。

特别纪录片在制作和播出时间上有一定的伸缩性,因而可以调动多种表现手法:围绕特别事件穿插历史背景,运用特技、音乐、对话、模拟等多种表现元素来烘托主题,并灵活地安排结构顺序,节目时长也没有特别的要求。这样,西方的特别纪录片较之我国的新闻性专题,更具有艺术性和灵活性。

近些年来,西方的特别纪录片在国际电视界格外引人注目,举世瞩目的重大活动,奥运赛事、奥斯卡等电影节日的发奖仪式,环保等重点社会活动、巴以冲突,外交风云等活动的纪录片,大有令人百看不厌的趋势,如果用简单的几个字来形容特别纪录片:就是“回顾”与“深度”。而我国的新闻性专题则是“时效”与“宣传”。美国波士顿爱默森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罗伯特·希利亚德教授认为,特别纪录片的兴起弥补了特别报道的不足。而我国的新闻性专题则以时效快、宣传及时为长,两者各有优势。

文献纪录片可以说是中国的特殊产物, 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让中国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去发掘和表现。这里有沧桑变换的历史事件, 也有风流倜傥的风云人物。可以说, 最好的最真实的“故事”就是历史。因此文献纪录片的诞生和发展是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的。长江、黄河、长城、历代帝王、民族英雄, 直到新中国的伟人。我们相信中国百年之内的文献纪录片题材是绝对不会枯竭的。

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发展引领了中国主流纪录片的创作浪潮, 纵观中国纪录片史, 每一次前进的步伐大都是由文献纪录片作为先驱。《话说长江》、《望长城》、《毛泽东》等大型文献纪录片, 耗资巨大, 气贯长虹, 历时一年甚至数年, 融国内纪录片顶级编导之精华, 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反响巨大。纵观三部里程碑似的作品,分别引领了中国纪录片的变迁。

《话说长江》是中国纪录片先驱者在懵懵懂懂中的探索。主持人直接面对观众,公开承担纪录片主题思想的传播,决定了作品所担当的思想使命和价值取向。而这种一元视界的超越性和叙述者的权威性,也规定了作品通过主持人建立起来的思想形象:全知、权威和超越性。《望长城》的出现,标志着“视觉语言”的到来。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划时代作品来势迅猛,画面语言的彻底运用,给沿袭以久的“画面配解说”的创作形态划上了一个有力的句号。可以说,中国的老百姓,是从《望长城》开始认知并真正接纳纪录片的!《毛泽东》则开创了中国文献纪录片时代的新纪元,这部英雄史诗般的巨著,更是影响了一代大型纪录

片创作者,作品获得了既真实、客观、又饱含深情的艺术效果。《中华之门》、《中华之剑》,以至后来的《邓小平》、《周恩来》尊前者之长,创题材之新,以其大气魄、大手笔、大容量成为雅俗共赏、妇孺皆知的纪实精品。

与我国内文献纪录片类似,西方的大型电视纪录片(The Full-length Television Documentary)也以精良的制作,宏伟的系列篇幅,深刻的内容剖析着现实社会,对传播文化知识,推动人类文明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西方早期的大型纪录片无论在选题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模仿新闻电影纪录片的传统模式,直到通讯卫星技术和ENG问世以后,纪录片才得以用电子技术手段进行采制,并经过不断的求索,形成了电视纪录片的独特风格和语言。

早在70年代中期,西方的大型纪录片就开始在这方面进行尝试。CBS著名节目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主持拍摄的《宇宙》、《20世纪》、《历史的见证》,还有《肯尼迪家族》、《越战》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名片。西方大型纪录片不但展现科技世界,宇宙天地,而且放眼预测未来趋势。许多片子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创作时间上也是慢功出细活。例如美国航天飞机"发现者号"的纪录片,创作人员从开始准备到"发现者号"上天,跟拍了整整三年。

我国的文献纪录片与西方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不同,主要有两种模式:影响历史乾坤的重要人物,如《毛泽东》、《邓小平》等;扭转历史局面的重大历史事件《让历史告诉未来》、《长征.生命的歌》等。象这样的题材,目前已不在西方大型纪录片的"射程"之内,这些题材主要由调查性纪录片来完成。而这种调查性纪录片往往在制作的时候,会对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进行二度创作,并且不排斥“再现”、“重演”等。这里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西方一些观众为什么能够接受“再现”“重演”“模拟”等,而我国的文献纪录片,为了追求纪录内容和资料运用的"绝对真实",就不忍使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创作手段,这或许是我国文献纪录片很难走向世界的其中一个原因。

方大型纪录片在制作的时候,如果用2年的时间拍一部大型系列片,那么他们会用3

个月时间做调查研究,用3个月时间进行实地勘查,5个月时间用于前期拍摄,剩下的14个月时间用于后期制作,也就是用近3倍于拍摄的时间进行后期再度创作。

在某种程度上讲,我国的文献纪录片和西方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反映不同国家电视机构的综合实力和水准—――人力、物力、财力。无论是文献纪录片和大型电视纪录片,必须具备三个先决条件:重大题材;高手云集的创作班子;雄厚的资金。也许正因为如此,我国的文献纪录片和西方的大型纪录片才不仅能在电视屏幕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且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和不朽的保存价值。

艺术性

伴随着摄像器材的大幅度降价和画质清晰指标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纪录片创作领域出现了一种“个性化”的创作趋势,他们拿起这种普通家庭都能接受的DV摄像机,像有身份的主流媒体记者一样,开始深入底层,自选题材,有的甚至自掏腰包,拍出了一批DV纪录片,个别作品还屡屡在国外获奖。这些DV纪录片往往时间不长,几分钟,十几分钟,摄制时间跨度也很短,一般就是十几天或者几个月。题材大多聚焦在平民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环境,有的

也展示特殊人群视角下的众生。其特点是随意性大,制作成本低廉,大部分作品没有播出渠道,只是小部分人传看。换句话说我国的DV纪录片似乎更象一个没有“家”的孩子。

西方的微型纪录片(The Mini Documentary)是在杂志型节目(The Magazine Show)进一步拓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以其制作周期短、耗资小、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大量涌入电视频道。一般情况下,微型纪录片的时间长度为4-10分钟。一个30分钟的节目中至少有3

个微型纪录片,创作人员往往不到一周时间就能创作出一个成品。为了确保事实的准确无误,微型纪录片的创作人员极为慎重。在选材上,这种纪录片主要截取大型纪录片中的某一个焦点或报纸消息中已经报道过的内容,但对这些选题赋予不同的外表、包装,以求给收视者带来新鲜感*。

西方微型纪录片的不少节目也是用DV机拍摄的,在创作上虽然也讲求故事化和戏剧性效果,但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产生太多的戏剧性矛盾冲突。它比我国的DV纪录片好在传播渠道畅通,有个固定播出的“家”。微型纪录片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手法基本与我国的DV纪录片相同,但它的结尾要求能够得做出总结或得出某种结论。相比之下我国的DV纪录片创作就显得更开放一些, 纪录的内容也更像是事件或者人物的“片断”。因此我国DV

纪录片的吸引人之处,并不是其社会教育意义和某种结论, 而是里面充溢的好看的“民间纪实故事”。笔者认为,我国的DV作品更具真实感,更有可视性。

传统纪录片一般涉及较为严肃的人物和事件,显得深沉,凝重。微型纪录片和DV纪录片则使普通观众能看到比较轻松的一面。在片子的结尾处理上,传统纪录片的结尾多半是发人深省的。而微型纪录片和DV纪录片大都轻松明快,观众满足于大概的了解和一个比较开放性的结论,不求弄个水滴石穿。从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现实走向看,微型纪录片和DV纪录片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大,我国的江西、湖南、北京、上海等电视台相继给DV纪录片开了窗口,安徽电视台在一次电视节目研讨会上,也有人提出了一个颇为大胆的构想:开办DV频道。笔者相信许多人会置疑这一想法:即使建立了播出平台,也很难找到足够的节目填充。但是事实上,DV资源的节目数量是远远超乎大家想象的。据统计: 每10个出国旅游人员中,有3至4人要带上DV机。.北京广播学院某系的60多名学生中,家有DV机的占了37人。笔者曾经对英国sky TV中的“真实频道”(播出纪录片或者纪实栏目的一个频道) 做过调查, 60%以上的纪实节目资源都是DV机拍摄的。如《当好时刻变坏》、《震惊行为》、《撞到正》(在警车上DV纪录下来的警匪真实公路追踪)等栏目,基本上完全由DV机完成。

可见DV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而且任何纪实栏目的开设都离不开DV纪录片和DV资料。只要资源配置能够优化,播出渠道和平台搭建的稳固, 相信我国的DV纪录片在国内是有市场的。总体来讲,DV纪录片和微型纪录片贴近生活,制作简便,普及面广,一般的电视机构都有能力常期制作或开办栏目。我们可以预测,只要抓好舆论导向,提供良好的平台,我国的DV 纪录片一定能象西方微型纪录片一样,有个长期固定播出的“家”,并在社会上收到特殊的传播效果。

纪录片体现其价值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不应该受到形式上的约束,从这点上讲,无论是大成本还是小制作,无论题材是英雄还是小人物,只要存在纪实和真实段落,我们就可以粗略的将其归纳为纪录片范畴。纪录片的多样化发展,为纪录片的创作带来了新的生命力,树立了新的形象,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西方世界的发达程度要高于中国, 表现在传媒领域也有

着类似的现象。中西方纪录片的发展趋势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不尽相同,但是几种特殊纪录片的演变和特质都有许多相似或可比之处。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传播手段,它们应该引起我们纪录片创作者的关注,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形成电视纪录片创作多种样式齐头并进的新格局。

倾向性

美国的DISCOVERY亚洲频道自1994年开播已来,已经拥有多达600万的观众,作为一家私人创办的媒体公司,美国DCI公司(DISCOVERY COMMUNICATIONINC)凭借其引人入胜的题材和精良的制作赢得了全球六大洲、140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认可,他以历史文化变迁,人类战胜自然的内容为中心,巧妙设置悬念,寓知识于娱乐,自成纪录片一格,成为行内众多作品模仿的对象。

一、故事性——吸引观众

DISCOVERY的作品按照内容可以分为不同的系列,神秘悬疑系列和历史人物系列在故事性上尤为见长。作品对于故事情节的描写细致到每一个细节都丝丝入扣,欣赏这样的作品,观众尤如亲临了一次现场。而唯其因为它们讲述的都是真事,更有打动人心的效果。

而DISCOVERY对于历史人物的叙述却是通过演员的现场表演来重现历史的。对于这种题材,中国的纪录片拍摄者更多地采用资料与采访的剪接,其中的利弊得失自然各有千秋,但其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基本上是以个人为中心,在美国人眼里没有“伟人”,只有“强者”,因此像拿破仑、亚历山大大帝这样的历史人物在DISCOVERY的笔下,一个是矮小又强悍,自负又多情,最终难逃由英雄而败寇的厄运,一个是希腊神话光环下少年得志,充满冒险精神,甚至在同性恋伴侣去世后悲痛欲绝的真实的人间大帝。DISCOVERY对于人物题材的把握早已脱离了政治宣传的色彩,因此他所讲述的故事更具生活本身所蕴含的起宕起伏的韵律。

中国的纪录片工作者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契机,转型期社会可能出现的人物内心的矛盾、人物与人物的冲突成为纪录片的良好题材。人物与事件在一个急骤变化的环境中有很多故事可讲,重要的是如何鉴别故事,并对故事进行删选与组织。现在我国有的纪录片讲究纯纪录形式,或者以似是而非的后现代理论为指导,任人物与场景在镜头前自然变幻,显得极其原始与粗糙,这样的片子拿到国外,可能至多是个“毛片”。我国的纪录片在90年代以后已经有了一个区别于先前的明显的分野,伴随着新纪录片运动出现的优秀作品如《龙脊》、《最后的山神》、《藏北人家》等均是体现人物与环境矛盾抗争的典型作品,他们一样具备“故事”,具备“矛盾”。最好的题材常常就在我们身边,换角度思考,除了深入深山,远涉江海,对于平常生活的开掘成为纪录片工作者需要重新考虑的问题。

二、知识性——留住观众

中国许多观众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观众很喜欢看DISCOVERY,其中一个因素在于DISCOVERY蕴知识于娱乐之中。纪录片是一种纪实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再现艺术,大众文化的崛起要求艺术不能仅仅是少数人能够看懂的“后现代”或者“先锋”,艺术更需关注普通观众的需求,知识性成为驱动观众接受纪录片的一个理由,也成为驱动纪录片走向大众并被真

正认可的一种渠道。从大众传播的理论来看,任何形式的艺术表达都是一种信息,消除人对于事物的不确定性是信息的题中应有之意,答疑解惑,提升观众的知识水平也是纪录片这种信息的自身要求。

《大白鲨》是一组以环保为主题,呼唤人类保护鲨鱼,维持生态平衡的纪录片。片子并非单纯地说教,而是用大量事实、数据和评论表现主旨。

专家采用实验的形式,安排不同游姿的机器潜水员入海,结果用腿拍打水面保持一定速度前进的机器人没有遭到大白鲨的攻击,而静止于水中的机器人却被大白鲨咬烂了一只手臂。曾经受到过大白鲨攻击的冲浪者、捕猎者告诉我们,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受到大白鲨攻击后都能虎口脱险,因为大白鲨常常会在发现他们不是猎物时舍弃他们。大白鲨的主要食物是海獭和海狮,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可以统计的受到大白鲨攻击的人数只有20个。科学家对鲨鱼出没的海深、海温和习性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它们在温度低于自己体温20度的环境中还能保持恒温,像这样的研究成果为人们提供资料参考,以避免大白鲨的攻击。

作品克服了拍摄的困难,向观众澄清了媒体对于大白鲨误导性的宣传,最后又以亚洲地区尤其是香港大量捕杀鲨鱼,割取鱼翅然后丢弃整条鱼的行为,疾呼保护这种濒危动物。“大白鲨始终是万物众生的一员,也是迷思和神秘的创造物”。刚刚遭遇完一场惊险之旅的观众此时开始静下心来回味这句富于人情味又略具宗教色彩的结束语。整个片子历时两个小时,而其中的大部分镜头都在向观众展示着未知领域,怀着对由神秘世界构成的知识的渴望,观众看完片子,享受了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吸收了科普知识,对环保主题更有了深切的体悟与共鸣。DISCOVERY其他动物题材的作品比如《犀牛的哀歌》、《非洲灵猴》等同样在知识性上表现非常成功。

DISCOVERY作品丰富的知识性还表现在一系列历史题材作品对于史料的运用。历史人物有彼得大帝、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肯尼迪、希特勒等,一组寻访古埃及系列的作品《尼罗河》、《木乃伊之谜》、《叛逆的法老》、《埃及艳后》、《金字塔之王》调用大量的历史资料,寻访人类文明的源头,借助诸多考古学家的研究成果,打造出了一个丰富、立体的文明古国。

纪录片一般可分为两大类:自然类、人文类。中国的纪录片几乎都是人文类的,即使是拍动物的选题,也常常为人服务,不可避免,我们已经失去了一大块拍摄的阵地,资金技术上的困难是拍摄这类题材的瓶颈。但拍人也有许多未知领域的知识可以展现给观众,可是我们的纪录片更关心政治,关心政治与人的关系,即使像《八廓南街16号》这样一部能够呼吸到浪漫诗意的纪录片,也充满着理性,充满着对政治的探讨。由陈虻等人开创的《生活空间》短纪录片形式为中国电视留下了“由小人物写下的历史”,应该说政治在“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中已经被淡化了,但他仍然是人文的,人文是几乎没有自然的痕迹,换一种表达,就是他没有信息。可能是滋养国产纪录片生长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造成的,或许是中国纪录片由政治宣传性的专题片发展而来的历史在作怪,或许仅仅是资金技术上不允许我们拍摄那些未知领域的题材,也或许是纪录片制作发行体制的制约让一部分体制之外的片子难以进入媒体播放,这里有太多的或许,但结果只有一个,国产纪录片知识贫瘠。

突出知识性要求,制作者首先对观众有明确的细分。纪录片是由采访、拍摄、解说、资金、技术、设备、内容、审美、趣味等各环节诸因素组合而成的整体,其目标观众是何种知识层次的,纪录片的知识含量可以适当地在这基础上提高,所谓“跳一跳,够得着”,不仅吸引观众同时能留住观众。其次,融知识于娱乐。在电视新闻日趋娱乐化,连经济新闻都在追求娱乐化的今天,大众传媒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更深刻地认识了市场,纪录片的知识性如果能与优美而制作精良的画面配合,加之离奇又充满悬念的情节,这样的知识才会震撼人心,这样的知识才会有市场。再次,人类知识如宇宙般浩渺无边,纪录片所涉及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这就有一个调查和筛选的过程。选择富有时代意义,观众最迫切欲知的知识:生物科技是21世纪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钥匙;天体物理是人们从孩童时代一直在疑惑和询问的问题;自然生态是当今全球日益关注的焦点。这些知识可以成为纪录片的首选。

三、专业性——不可替代

专业性是DISCOVERY留给观众最深刻的印象,完善的分工才会有专业的技术,discovery的记者和摄影师专事某一题材的制作,有的摄影师常常是这方面的专家,分工之细甚至达到我们难以想像的程度。拍人物有拍人物的摄像,拍动物有拍动物的摄像,在拍动物上又有分专门拍猴子的,专门拍鲨鱼的。区别于国内摄影记者依附于某一家媒体,DISCOVERY本身就是一家私营公司,摄影专家也不是DISCOVERY的“单位人”,他可以同时为几个制作人提供摄影作品,也正是因为他在某一方面的高度的专业性,他的劳动常常是不可替代的。就像《大白鲨》里讲述的,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够近距离研究大白鲨的生殖规律,而知道什么样的大白鲨会何时在什么海域以什么为诱饵出现,并且拍摄到他擒获猎物的镜头,恐怕整个美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就只有那么几个几十年研究大白鲨的水底摄像师能够做到,深海摄像机是他们的常用设备。可以想像,由这样的专家利用尖端的设备制作出来的作品水平自然是外行难以企及的。

我国的纪录片拍摄领域很难培养这样的专家,DISCOVERY的研究人员可能一辈子都在研究某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竞争对手、繁衍规律以及这种动物与其他动物和人类的关系。

而我国的纪录片创作者们却不具备这样的工作环境,我们面临的问题很多。首先,中国纪录片事业的发展缺乏长远规划,由于社会各方面对纪录片事业的意义认识不足,长期以来把纪录片定位于宣传专题片,宣传性的选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其他选题的投入相对薄弱。宣传性的选题由电视台任务性地抽调力量制作,对其他选题的兴趣却与电视剧和其他综艺节目难以抗衡。其次,尚未形成完善的市场运作机制。社会上一部分热爱并且擅长制作纪录片的人,游离于体制外,创作之前难以取得资金支持,拍摄之后又找不到顺畅的流通渠道。正是有种种障碍,中国纪录片要想生存都存在问题,专业性的要求自然更难达到。

四、审美性——让纪录片成为一种享受

色彩绚丽的画面,悠扬隽永的音乐,流畅精炼的剪辑,疏落夸饰的配音,DISCOVERY 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审美的境界。

《西班牙之魂》、《印度宫殿》等作品是DISCOVERY向我们展示的美仑美奂的地方。镜头表达是电视语言的特长,华丽的宫殿是这个人类文明起源、佛教盛行的国家的标志,她记载着这个国家的沧桑变迁与兴衰荣辱,优美的建筑本身是一种音乐,带给人视觉的愉悦和身心的舒畅。音乐是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DISCOVERY的许多作品从头至尾都贯穿着音乐,古老的民族乐器弹奏出的乐曲仿佛把观众带到了几个世纪前的印度,思绪飘飞,与身穿长裙,头披薄纱的印度少女翩翩起舞。配音解说是 DISCOVERY的强项,大陆各有线电视台购买的DISCOVERY大部分是东南亚的华文配音。《印度宫殿》中浑厚磁性、低沉有力的配音结合着色彩缤纷的画面向我们揭开一卷卷尘封的历史,随着音乐的起伏抑扬有致。从画面到音乐到配音,作品调动一切能够感染观众的元素,给予视觉、听觉上的享受,进而引起联想,达到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当前影视剧市场韩剧、日剧日益走红,继港台剧之后瓜分着有限的市场资源。这其中的原因除了韩剧、日剧常常具有俊男靓女的偶像组合,悲怆离奇的故事情节,纯情浪漫的情感氛围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的作品具有清新优雅的画面与脱俗惟美的主题。从某种程度上说,DISCOVERY的成功与韩剧、日剧的成功都投合了人类欣赏美,追求美的本性需求,而且这种欣赏与追求将随着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而增强。我们的许多纪录片已走向西部,把目光投向了富于民族特色的异族风情,画面美可以通过资金的投入与设备的更新迅速改善,但纪录片意境与主题的美却需要苛刻而惟美的眼光,充满着人文思考与人文关怀,人才是资本。

我们现在之所以没有能力拍出更好的纪录片,综合起来主要有:电视运作机制的问题、经费紧缺的问题、人才素质的问题、设备落后的问题、资源浪费的问题,原因种种,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找出尚可改善的地方,拍摄出更好的作品,已成为纪录片创作者面临的急迫问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研究DISCOVERY的作品能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些借鉴。

日期:2013年06月07日

浅谈纪录片的起源与发展

浅谈纪录片的起源与发展 【摘要】纪录片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诞生的,它的发展对当今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简单阐释了纪录片的起源和基本概念,以及纪录片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纪录片;起源;定义;真实性;纪录片的发展 纪录片被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它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变现对象,以不能虚构情节,不能用演员扮演,不能任意改换地点环境,不能变更生活进程为基本特性。纪录片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文字、绘画和照相技术等传统手段难以比拟的。记录片用“声情并茂”的方式为人类记录事件的本质。把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与自然的抗争以影像的形式再现于世。 1.纪录片的起源 纪录片诞生以后,弗拉哈迪、维尔托夫、格里尔逊、伊文思等电影大师对纪录片的起源和发展都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1.1弗拉哈迪与纪录片的雏形 罗伯特·弗拉哈迪(1884-1951),在1922年制作出了他的一部电影《北方的纳努克》,他被称为美国的“记录电影之父”。同时也被作为纪录电影的创始人和鼻祖。这部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弗拉哈迪将纪实的手法用于拍摄中,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观照,也形成了一种独立的电影类型。 以《北方的纳努克》为例,纪录片具有独特的审美和价值观念。同时影片是非虚构的搬演。而非虚构行为的产生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真实的时间②真实的空间③真实的需求。只有在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行为的本身才不是虚构的。这是纪录片形成的首要条件。其次,弗拉哈迪在拍摄影片过程中做到了深入了解对象。这种力求表现鲜活对象的方法至今仍为许多人所效仿。他的拍摄强调画面效果,而不是依靠蒙太奇。蒙太奇手段在纪录片中的使用经常被指责为“宣传”。弗拉哈迪凭着直觉,开创了一种相对“纯粹”的叙事方法。 1.2维尔托夫与先锋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电影 吉加·维尔托夫(1896-1954)是一个曾被大家长期忽略的早期记录电影探索者。他的纪录片创作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19年,是电影史上最早探索纪录片样式并产生影响的人物之一。维尔托夫的与众不同在于他的探索是在先锋派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具有浓厚的理论和实验色彩。 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是与一般虚构故事电影完全不同的东西。它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摄影机主体理论②非表演体系③蒙太奇的构成体系。

浅谈纪录片的纪实性与现代性的论文

浅谈纪录片的纪实性与现代性的论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的表现形式,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尤其是纪实性作为其本质特征,对于表达、归纳一定的思想和观念,关注人类的生存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纪录片也必将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并具有现代性的特征。 前言 一切真实地纪录社会和自然事物的电影片或电视片都是纪录片。纪录片的英语为documenl,即文献、凭证之意都有不可伪造的意思。国际纪录片大师伊文思不只一次地说过,纪录片把现在的事物纪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纪录片的主要特点就是它的非虚伪性,不论是纪录人,还是自然景观。可以说纪录片的灵魂是其表达的纪实性。 伴随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纪录片已不再是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等实验性的电影纪录片而是更具有现代性的特征。所谓的现代性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应该是使现代成

为现代的那些因素。现代性与传统社会相对立,具有革新、新奇和不断变动的特点。 纪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而现代性则是其时代特征。时代的不同,纪录片所呈现的形式也不同.但其目的是相同的即都是在纪实的基础上,更好地表达其思想。 一、纪录片技术的现代性 电影是工业革命发展的产物.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变革.都极大地促进了电影事业的发展。如从早期的无声电影发展到有声电影、彩色电影,以及目前的数码电影。纪录片作为一种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也随着科学技术变革的浪潮而改变。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已将越来越多的无法实现的内容交给电脑来完成.创造了时空上的奇迹。美国digitaldomain数字影业公司总裁范德雷克宣称:数字技术进入电影产业,是21世纪最伟大的革命.也是继无声变有声,黑白变彩色之后.电影业发生的第三次革命性变化,它将为人们带来全新的电影理念。由于电脑数字技术的辅佐.电影的表现手段更加丰富.艺术感召力更强。 以2005年 另外,由于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个人数

纪录片真实性评析

中国传媒大学2011-2012 学年第二学期 西方纪录片美学课程 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学生所属学院 任课教师 教师所属学院 成绩

纪录片影象背后美的真实 电影术语词典中说:“记录片,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的,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中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纪录片的真实在于纪录片的素材来自现实生活,没有经过导演安排和虚构。对于观众来说,纪录片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真实,这种真实不仅包括人物、事件的真实,也包括时间、空间和细节方面的真实。纪录片的这种真实特性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美。 从一方面讲,纪录片要求“无假定意义的真实”,不允许虚构,不允许造假,不允许导演摆布。纪录片的素材是真实的,其中的事件、人物以及其中的感情都是真实的。而另一方面,从创作层面上讲,纪录片的真实还是一种主观化的真实,经过制作人员的创意、剪辑、提炼、组接,纪录片作品难免带上创作人员的意愿、选择和感情。这种真实不是绝对的真实,而是一种相对的真实,这种真实不是现实本身,这种真实是美的真实,是审美的真实。 电影大师梅索斯兄弟,他们是“直接电影学派“的代表,他们利用轻便摄影机和同期录音设备的优势,在不干涉状态下,现场抓去不可控制的事件,客观记录,无旁白解说,尊重客观,强调要像墙壁上的苍蝇一样既清楚及时地看到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又不会影响到眼前所出现和发展着的一切。但实际上纪录片的拍摄并不可能完全这样来进行,即使是墙壁上的苍蝇,它的存在也可能一起在场人员分散注意力或者出现其他情况。从他们拍摄于1975年的纪录片作品《灰色花园》就可以很好的看到这一点,梅索斯兄弟的拍摄显然给常年隐居在灰色花园的这对母女的生活产生了影响,这在电影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记录。然而《灰色花园》这部纪录片的伟大也就在于它那种一丝不苟的真实。梅索斯兄弟在这部电影中很好的展现了他们对于生活的观察和对于细节的捕捉能力。在短短的100分钟的纪录片中,影片意味深长的真实展现了大小伊迪母女一年的生活,浓缩了她们一生的梦想、时光走过留下的痕迹、她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回忆以及隐居生活中她们起伏的感情……表现日常生活美的同

编导意识与纪录片的真实性原则

编导意识与纪录片的真实性原则 ----纪录片《草台帮的头家》创作谈 发布时间:2005年11月23日 陈家平 《草台帮的头家》是泉州电视台新近创作的一部反映闽南拍胸舞等民间古老传统文化面临生存危机的纪录片,该片获得2004年福建省广播电视社教节目评比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协会2004年第四届《中华荟萃》节目评比一等奖、2005…云南红杯?中国十大纪录片“提名奖”。 众所皆知,真实性是纪录片创作的原则。其实,纯客观、绝对真实的记录是不存在的。纪录片所反映的真实只是创作主体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纪录片记录的东西永远只是影像的真实,不是生活本身的真实;纪录片的拍摄只是主体赋予客体的一种认识,并不仅仅是客体本身的一种存在状态。要说我们拍摄的纪录片《草台帮的头家》这个题材,我们是关注了许多年,虽然开机拍摄只用了4个多月,剪成了这个不到30分钟的片子。实际上,就纪录片前期拍摄而言,当我们扛起摄像机开始纪录的哪一刻,就有了编导的主观意图,我们注意了拍摄对象,关心了他们的存在。纪录片的题材的选择也许就是创作主体(即编导)的喜好,题材的选择便是编导主体意识的最初体现。我们生活的泉州古城是台湾海峡西岸经济发达地区,也是历史文化非常浓厚的土地,这里有高甲戏、梨园戏、泉州南音、木偶戏、打城戏等非常活跃的戏曲剧团和演出活动,被许多人称为“戏窝子”,我们觉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世界多元文化中心定在泉州,和这里的文化遗存是有密切关系的,我们熟悉这里的拍胸舞等民间文化团体,他们不是靠政府给钱生存,而是靠自己走江湖,草根那样寻找生存的空间,他们原来就是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昨天还在田地里干活,今天就出现在普通人家的婚丧喜庆场合,通过演出拍胸舞、火鼎公婆等的收入,养家糊口,他们的一身表演艺术是口传身受的,一代代传下来,虽然“土”了点,但是,却给今日的现代文明带来了另类的色彩,他们经常在泉州的各种重要的经济文化活动中表演,把中外游客逗乐,甚至到北京、沈阳、澳门等地方演出,我们的摄像机很自然地拍摄到这样一群以演出拍胸舞等民间文化为内容的农民弟兄,在跟拍他们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是被闽南特有的古老文化所感染,还是被草台帮的农民弟兄们所打动,从文化上看,他们是少数的、可以被忽略的;从历史上看,正在消失的。但他们确实是像农民种地那样在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我觉得真实记录他们是我们电视人的责任,不管这个片子本身有没有其历史的、文化的、人类学意义上的价值。

纪录片跟拍中的真实意义—我的《gong wai》片中的跟拍运用

纪录片跟拍中的真实意义—我的 《gong wai》片中的跟拍运用 摘要 纪录片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作为创作素材,对其进行取景,拍摄和客观的艺术加工,以展现生活的本质,并引发人们思考的一种非虚构的、叙事的影片样式,真实是纪录片的灵魂。本论文将通过《gong wai》片中的跟拍运用,来探讨纪录片的真实意义和跟拍的真实意义以及跟拍在纪录片和摄影中的运用,通过《gong wai》这部影片的简单真实的分析来反映云南地区农民生活的疾苦,引发人们对偏远农村人民生活的关注。本文将分为六个章节进行分析探讨,首相介绍纪录片的真实性和真实的相对性,然后介绍了跟拍的真实性的意义,最后通过对真实性的判断以及在现实中的运用,让人们了解到跟拍的重要性。 关键词:纪录片 跟拍 《gong wai》 真实性 Abstract: Documentary is a true story based on real life, on the view, the processing shooting of the documentary is to show the nature of life, and guide people to think about a kind of fiction, narrative film style, and truth is the core of the documentary. This paper will take the 《gong wai》as basis, to discusses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documentary and the application following shout , with the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by simple "gong wai" the film's real analysis to reflect the farmers' life sufferings in rural region,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 remote rural people's life. This Paper will divide into six parts to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ollowing shot. The first chapter will introduce The realism of documentary and the relativity of the truth, and then we will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ollowing shot in the

纪录片中的真实性

纪录片中的真实性 内容摘要:全文以纪录片中的本性——真实性为线索,探讨在纪录片中存在真 实性的价值所在,以及在纪录片中失实的纪实存在的弊端,谈论真实性在纪录片中的重要性,对于电视纪录片来说,它固然是以真的人和事为基础,但也必须含有真的理和情,只有这样,电视纪录片才能说是参与了对文艺美的创造。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性价值 纪录片中的真实性 纪录片在我的印象里给予我最多感触就是它非常得真实,拍摄者并不是演员,并不需要台词。纪录片只是在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人的真实反应,事物的真实形态。纪录片就是以真实为核心来进行创造的。纪录片有很多的题材,也有很多的阐述的故事。纪录片呈现的真实性则是纪录片的价值所在。 如果一部纪录片不够真实,还会有人去看吗?那么它的价值又在哪里?可以毫不避讳的说真实是纪录片的艺术生命。某些生活原貌与真实性不能画等号。由此可知,真人真事,是基础,但远不是真实性。纪录片首先必须受新闻学和历史学真实性原则制约——内容的真实无误,这是底线,否则便无纪实可言。①纪录片和故事片的差别在于故事片不具有真实性,众所皆知,真实性是纪录片创作的原则。纪录片也称为非虚构影片,与故事片相比,它最大的魅力就在于真实。纪录片是一个最基本的电影形态,就像绘画和素描的关系。实际上素描解决什么问题呢?一个是材料,一个是作者的本体,还有一个是客观世界。他怎么通过一个有限的材料手段,把他作为一个主体对客观外部世界的惊艳表达出来。那么素描是一个开始,一个起点。我觉得纪录片在电影文化中解决的就是这么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它是一个基本的电影形式,就是你怎么样通过很有限的电影手段,把对外部世界的直接经验,通过电影的方式纪录下来或者表现出来,传递出来,传递给观众,纪录片从文化角度来说就是完成这样一种功能。 纪录片存在真实性是十分重要的,真实性往往就是衡量一部纪录片价值的所在。真实是纪录片艺术的各种功能、价值赖以存在最重要的基石。失实的纪实不仅无益,而且有害。②比如说我们看一部纪录片,它没有真实性的体现,这样就会误导观众对它的正确认知性。拍摄一部纪录片,如果他不存在真实性,也就是说它根本就是毫无价值的。越来越多的纪录片中缺少了真实性,有的纪录片为迎合受众,甚至把再现的趣味功能强化了,却忽略了再现的还原功能。上海台的《文物博览》中有一集介绍紫砂壶,为了吸引观众,增强节目的趣味性,特设了一场制壶名家时大彬为解救民女,怒摔茶壶的戏。之所以说成“戏”是因为观众的审美心理已经从审视历史,被牵引到了“调侃戏说”之中。此刻“真实”成了假面,纪录片的“真实性”荡然无存。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觉得,无法追求到既然绝对的真实是追求不到的,何不在不违背事件本身真实性的基础上,采用更多的表现手法,将事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呢?持此种论调的人恰恰忽略了对纪录片“真

中西方纪录片纪实性、艺术性、倾向性的比较

1、八部纪录片:《中国力量》《迁徒鸟》《动物世界》《神秘的北朝鲜》《走遍中国》《一部电影的诞》《大国崛起》《沙漠之狐隆美尔》 学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2、中西方纪录片纪实性、艺术性、倾向性的比较 电视纪录片创作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 以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的观点看,纪录片通过多种的纪实手段可以深刻地达到解释历史、分析现在、导向未来的作用。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被赋予更多的历史使命,大到政治、经济、文化,小到五行八作,三教九流,纪录片和专题片的审视再现了华夏社会的各个方面,它无疑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种重要传播手段。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世界,电视作为一种廉价的娱乐消费手段,可以很轻而易举地为政府提供宣传平台,为社会描述主流价值取向。可以说真实性和纪实性的特点使纪录片成为众多类型片中的贵族,我们相信,一部拥有真实画面语言的纪录片,对人心灵深处的震撼是超过同样分量的报告文学或其他纪实文学体裁的。 纪实性 自打纪录片诞生之日起, 便有流派与定义之争, 经常可以在英国和西方的专业杂志上看到不同大学的纪录片研究学者,为了某一部作品是否划入纪录片范畴,或者到底划入那一类纪录片范畴而争论的头破血流。其实这些并不奇怪,从争论的源头上讲,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北方那努克》,就是一部完全摆拍、导拍的片子。如果其不是仅仅纪录了爱斯基摩人的生存状态,而是具备一定的戏剧化矛盾冲突, 我们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原始的电影故事片。 纪录片形式传入中国之后又在流派定义之争的基础上,附加了“纪录片与专题片”的界定之争, 大大小小的纪录片学术研讨会上,许多唇舌之战似乎也都是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其实,西方电视传媒本是没有专题片一说的, 专题片可以说是中国国情下的特殊产物, 讨论其界定的意义似乎微乎其微。相比之下,如果集中精力对比讨论一下中西方纪录片的几种特殊形式及其特点,也许会对我们今后的创作给予更多的启示。 我国的新闻性专题,是国内新闻综合频道的主流宣传片种, 一般是按宣传口径行事,主题先行,它的最主要两个特点就是时效性强和主题鲜明。因此新闻性专题从一开始便被赋予了许多创作者的主观倾向性, 观众欣赏起来很容易得出同一种结论或者感受, 这无疑是社会的需要。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观众对真实人物背后或者事件侧面的不同角度的审视

(完整版)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及纪实手法

对于纪录片的概括我更喜欢肖平在他的书中所说的,"纪录片是既是一种世相,又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境界和品格"。我们用镜头去面对生活,提炼生活,真实的反映生活,而这种真实性本身就是一种境界和品格,我觉得纪录片区别于其它类型片的最大魅力就在于以生命去试问自然、真理和人类的禁区与盲点,选择纪录片本身就意味着选择一种对生活的忠诚。这也是我们热爱纪录片的原因。 真实就是纪录片的生命,是其最根本的美学特征。 一、纪录片的真实理念 1. 从客观真实角度看,纪录片的文本内容永远无法接近客观生活本身,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也不尽一致、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即想像与虚构的成分。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一经过摘取,就未免带上主观性。而在大千世界中我们只对一人、物、事感兴趣而成为叙述主体要表现的对象,这似乎也有一种神秘力量在起作用。而叙述主题与对象的共鸣程度、采访拍摄过程的策划、镜头的参与到编辑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使纪录片的文本内容与客观存在物存在着不一致。 2. 纪录片文本内容具有主观性与虚构性的一面,也就是说纪录片叙述具有修辞性,但从另一方面,纪录片的文本内容也存在着客观性和真实性。纪录片是真实事件的见证者,纪录片的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用纯粹的文字方式对真实事件进行描述的"追忆性"行为这确保了纪录片文本内容反映客观真实的可靠性。 3. 纪录片文本内容的真实,是文体技巧与观众接受心理共谋的结果。 有人说纪录片的"现实主义效果"是由观众对片中内容的认同和接受程度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看,纪录片文本与客观存在物之间是否符合就在于观众的"真实判定"。其实观众在判定纪录片文本是否逼真反映生活的依据, 一方面来自观众习惯了的或理解力之内的意义模型。另一方面来自节目类型、文体观念与技巧对观众的暗示。 二、纪录片是注重过程的纪录,纪录片的魅力也在于过程纪录中,较之"解说加画面",我们应尽量用纪实手 法来表现过程纪录的真实。 1. 由于"解说加画面"中的画面只是种象征符号,观众在欣赏它时很大程度上得依靠分析和想象来理解接受,这势必减弱观众对其接受的效果;另外,它的纪录过程手法一味突出语言阐释系统,使纪录的内容充满着说教味。 用纪实手法完整记录过程能够使观众进入具体时空感知体验纪录的内容。观众在观看中情感不断积累,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凝聚,受到感染。纪录片《回家》中有这样的镜头:遗失在东北的弟弟在十多年后与姐姐和妈妈再次相逢时抱头痛哭,妈妈在得知儿子被找到时几近疯狂。片中没有任何的解说词,只是用姐姐的口吻诉说着自己的内心,如果不是用镜头纪录了全家的遭遇和姐姐寻找弟弟的艰难,观众也不会理解这一镜头所带来的含义,更不会跟着心潮起伏。我们体验别人的感情也需要一点点体味,一步步深入,没有立上直下,突生突灭的感情,也没有骤然获取的体验,我们要尊重情感原生态和观众体验情感的心理过程,就要重视纪录感情的铺垫、积累与释放的动态过程,我们才有时间揣摩、了解、体味那引起心灵颤动的情感的真谛"。 2. 纪录历史是纪录片的一大使命,"解说加画面"所纪录的过程缺乏现场感,而用纪实手法纪录的内容真实可信,也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并且它较好保持了事物的原生态,更容易体现事物的多义性,使作品具有更大的阐释空间。 三、用纪实手法纪录过程更要我们用心、细心、动心的去拍摄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结构把握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结构如何把握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又叫电视纪录片,是一种很能体现电视特点的节目形式。这种节目形式一出现,就以其特有的纪实性、故事性以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更成为众多电视人探索创新电视表现手法的首选。一个纪实性电视专题片的特点和风格,起步于编导对所拍摄对象和内容的筛选,最终形成于片子的后期编辑阶段;而在后期编辑的诸多要素里,最重要的莫过于对片子的结构把握。 纪实性电视专题片以真人、真事、真情、真景为表现对象,不经过虚构加工,直接反映现实生活,以无可争辩的真实性感染、激励、启迪观众。在前期拍摄时,长镜头和同期声的大量运用,使得几乎所有的节目编导在拍摄纪录片时都会有意无意地加大素材的拍摄量,以便在后期编辑时能够有的放矢,避免因素材不足导致二次拍摄。所以每当前期拍摄完成后,留给后期编辑的是一大堆的原始素材。这时面临的问题就是:这条片子怎么编?素材如何取舍?这就我们常说的纪录片的结构把握问题。 纪录片的结构是指镜头如何编排、段落如何组合、如何进行叙述等表现状态。纪录片结构把握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纪录片的整体把握、全篇的布局、文体的造型,包括对整个片子的主题思想、制作形式、风格特点的把握;二是片子的组织结构、内容构成,原始素材的表达次序和内在联系,也就是对片中相对独立的各个段落的把握。一个完美的电视纪录片,并不是简单的镜头罗列,而是要通过镜头的巧妙组接,传达给观众一个完整的故事及其思想内涵。做到一系列镜头相加的内涵超过各个镜头罗列的总和。电视中的叙事必然表现为一种结构上的形态,而作品的结构直接影响着叙事的感染力。 围绕中心多侧面地突出主题 一般来说,相对于其他的电视节目单体结构即三段式形式,电视纪录片多采用多层面结构或错落交叉的复合结构,这种结构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可观赏性,但也对片子的结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观众看起来清晰、顺畅,而且要层层递进、内容深邃。平铺直叙、堆砌材料或一览无余的表述,是无法吸引观众

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

NEWSWORLD 《新闻世界》 声屏世界 【摘要】本文从人们对于纪录片林林总总的定义纷争与对其本质“真实性” 的一致认同中得出纪录片的真实性在于其“事实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而并非事实本身,由此提出其纪实与“真实再现”的两种表现手法。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性表现手法 一、什么是纪录片 自从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 -herty)凭借《北方的纳努克》奠定了纪录 片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开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纪录片这种新的影像形式在客观反映生活、记录重大事件、推动社会进步、展现时代风貌等多方面都有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关于“纪录片是什么”这一问题的争论恐怕也是影视史上最耐人寻味的事情,因为即使到了今天,也没有谁给“纪录片”这三个字下一个令所有人都信服的定义。 英国纪录片之父约翰·格里尔逊是历史上第一个对纪录片下定义的人。他在1926年1月一篇评论罗伯特·弗拉哈迪的影片《摩阿纳》的文章里,首先使用了documentary 一词。他认为纪录片应当是对真实事物做一种有创意的处理。而美国电影学者布鲁斯·F ·卡温则认为纪录片是对所呈现的事实材料强调其所特殊面向或提出特殊观点的电影;它的符号具有事实的指涉,而不是幻想的结构;因此镜头的拍摄作为证据或史实,证明某个时间确实发生过的事件;但真正的纪录片通常不只是呈现事实材料的客观记录;它运用事实材料证实作者的主张,或对现实的深入思考。① 除 此之外,还有很多学者从多种角度对纪 录片下过多种定义。 在中国,有关纪录片的概念更加宽泛。在权威的《电影艺术辞典》中,甚至没有单独的“纪录片”条目,而是将其统统划归到“新闻纪录片”这个更大的概 念当中;而辞典中对新闻纪录片的解释是新闻片和纪录片的统称。其特点是如实记录真人真事,不经过虚构,从现实生活本身的形象中选取典型,提炼主题,直接反映生活和事件。 ② 学者朱景和 在其《纪录片创作》一文中认为“纪录片是对生活的记录、再现,是人的主观意识通过影视纪实手段对客观现实的反映。”③由上可见,有关纪录片的定义尽管林林总总,但正如纪录片大师伊文思所说:“真实是纪录电影的生命。”中外学者对于纪录片“真实性”本质的强调则是基本一致的。 二、纪录片的真实性 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它要求现实生活的存在方式和本质意义通过创作者的创作活动,体现在作品之中。基于这一认识,其创作理念从根本上似可理解为“真实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纪录片的历史就是一部关于真实观念的理解史,真实问题永远与纪录片联系、缠绕在一起,无法分离。”④北京电影学院黄式宪教授认为:纪录片有一个独特的空间,不可能拟虚现实,是不可能造假的。传媒大学教授任远也对纪录片的真实性给予了具体的诠释,他认为:非虚构是纪录片的最后一道防线,不能再退了。纪录守望者段锦川说,做纪录片的人都有共同的初衷,就是找到一种能够表现真实世界的做法,也是想表现真实世界的冲动。这些对纪录片真实性的诠释,反映出人们拍摄纪录片实际上是在做一件想说真话想去寻找真实的事情。 实际上,纪录片纪实手法的运用使纪录片的“真实”更深层的含义变成为“事实所体现的价值”而并非事实本身。吕新雨认为,正是“价值”二字,使纪录片脱离了同样具有纪实特性的新闻片而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中我们可以理解为,纪实虽不等同于真实,但纪实必以真实为基点;纪实是记录真实的手 段,而真正地体现纪录片的“真实”,是其内容的可信度,进而以一种艺术形式展现纪录片的真实,使其内容易于被人们接受,喜闻乐见,则是一部纪录片制作成功的标志。 同样,“如果说纪录片追求一种真实的境界,那么真实并不仅仅是指客观现实的真实,也是创作者和观众主观感受的真实,因为纪录片实际上是对生活的一种转译,是创作者把他对生活的解读告诉观众。”⑤这种真实来自于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方式和表现方式,同时也受制于客观现实、摄影镜头和受众。那么,这种基于对“真实性”的理想追求的纪录片在实际拍摄中又是如何逼近真实的呢? 三、纪录片如何做到真实性 纪录片是真实地记录生活,不是对生活的原样照搬,而怎样艺术地构建一部纪录片,创作者们都会经过反复斟酌、准备和构思;同时作为一种以纪实为基础的艺术,纪录片又有着极大的随机性,这就使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若要完美艺术地体现真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真实效果。 一般来说,客观真实的事件的存在是粗糙的,如何将这样客观存在的事件转化为艺术品,那就需要叙述主体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心去触摸对象,用心去思考,通过艺术形式去构建。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客观真实事件的艺术升华过程,实现创作者各自的艺术追求与人生理念,从而使纪录片具有思想的品格,使纪录片风格多样。反之,如果纪录片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求真而真,是客观素材的堆积,那么其对于受众来说就没有吸引力可言,也没有给人以美的感受、以思想的启迪可言,更何谈存在的必要。 实际上,在纪录片创作中体现主体意识是纪录片的灵魂。我们怎样在“拟客观”的真实中获得“彼岸存在”的真实 浅谈纪录片的真实性 ■常启云肖邓华 61

真实再现手法对纪录片真实性的影响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一、纪录片的真实与非真实 (3) (一)纪录片的真实性 (3) (二)绝对真实和相对真实 (4) (三)纪录片真实性概念在历史上的发展和变化 (5) 1、纪录片的原始时期 (5) 2、纪录片的草创时期 (5) 3、纪录片影响社会发展的时期 (6) 4、纪录片变革历史记录的时期 (7) 5、关注人类自身的时期 (7) 二、纪录片的两种表现手法 (8) (一)纪实手法 (8) (二)、真实再现手法 (9) 1、重演手法 (9) 2、扮演手法 (10) 3、运用相关镜头 (10) 4、在使用真实再现手法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1) 三、结语 (13)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真实再现手法对纪录片真实性的影响 摘要 真实再现的纪录片表现手法从纪录片诞生以来一直备受争议。支持者认为真实再现手法可以帮助实现纪录片的真实性并且可以增加纪录片的艺术性,反对者则认为真实再现手法会降低纪录片真实性。然而纪录片的真实性是一

个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概念。真正影响纪录片真实性的并不是这个手法本身,而是运用此手法的纪录片创作者对技巧的运用和对尺度的把握。在运用真实再现手法上有诸多技巧和注意事项。尺度把握适中技巧使用得当就可以帮助纪录片去实现真实性 关键词:真实再现、纪录片、真实性 Abstract: Since the solid slice was born,true reappearance has been a hot topic of debate, the supporters hold that true reappearance can help to enhance the truthfulness and the artistry of the solid slice, but the opponents have a contrary opinion.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progress of tim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the truthfulness of the solid slice also developed. Which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truthfulness of the solid slice is not this skill, but those who use the skill, and how they use it. There are several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when we use true reappearance. If we have a good grasp, it will help to enhance the truthfulness of the solid slice. Key words: True reappearance;The solid slice、truthfulness 前言 在纪录片的发展历史过程中,纪录片的真实性也在随着时代(例如:从和平到战争,再从战争到和平)和科技(例如:摄像、录音的设备和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变迁(例如: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还有经济的日益发达(例如:市场化浪潮、商品经济)而不断变化和发展。i 我们国家的电视纪录片是从纪录电影的母体上脱胎的,在摒弃了电影的创造性和戏剧性之后,严肃、客观、并且具有真实性的纪录片出现了。有人认为去发现并纪录和展现出一个平实世界比设计和创造出一个华丽而不真实的世界更加有意义。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生命,丧失了真实性的纪录片也就丧失了灵魂。现在也有许多人打着纪录片的旗号去做广告,这和到目前为止都备受争议的真实再现手法相比就更加损害了纪录片真实性的名誉。用假的纪录片来做广告在纪录片届的角度在目前来说无疑是不被大多数喜爱纪录片的人所接受的。但也不能够保证在以后纪录片的商业价值会从其内容上开始转向。真实再现手法也真实性上备受争议,也因为它和纪实手法相比是一个更难以掌握的手法。本来用来弥补无法拍摄到原画面而使用真实再现手法的画面很容易

纪录片一定是真实的吗

纪录片就是与真实相关的节目形态,它给观众以真实感。 常雨辰 怎样认识纪录片的本质?纪录片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纪录片就是与真实相关的节目形态,它给观众以真实感,这个观点对吗?老师在课上说过,关于纪录片是什么?也很多争论,对纪录片概念、范围的争论就像人们给新闻、电视下定义一样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这个观点是无所谓对错的,总之,借用高中学的哲学的一句话: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关于纪录片的定义也是变化发展的,这个观点也就是给纪录片作了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定义。 许多人对此冥思苦想,难觅要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作为旁观者,作为一名大三的外专业学生,能够很轻松的学习这门课,相比很多看似忙碌的同学,我觉得我自己也很充实。虽然我没有什么基础,也没有特别的学习目的,但是一个学期的学习下来,当我再看一些纪录片的时候,会多了一些思考,更会从一种艺术的角度去欣赏。 大千世界广袤无垠,变化无穷,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所包含的信息又是如何地丰富多彩,以至于任何媒介都不能完全涵盖;同时每一个人也无法亲身体验其内容,不得不依靠媒介来观察和感受。很显然,我们认识的世界并不是“世界本身”,而是由文化讯息构成的世界。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由各种现代化大众传媒,特别是视听结合的电子传媒——电视造就的形象化虚拟环境当中。我们必须借助一种较为出色的工具透过重重遮蔽着的形象丛林来认识物质世界或找寻“理想”世界,思考生活,展示人生,记载历史(生活即历史),延伸我们的思维触角和存在方式。从而透过别人的甚至自己的镜头来审视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沟通心灵。介于电视剧、综艺节目之间的电视纪录片以其独树一帜的形式和鲜明的特点沟通屏幕世界和现实生活,与人们的认识心理和文化参照动机相契合,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形象化工具,一种用以记录历史、记录社会生活、观察世界的出色的工具。 纪录片要求“真实再现真人真事”,真人真事可以再现,但不一定真实:言为心声,当镜头对准你时,你的一举一动是否出于你真实本意的自然流露,其中肯定有几分即兴表演成分,有时候还有导演的指导,就像《阮奶奶征婚》,导演为了让纪录片能拍下去,进行了一些人为的干涉,但最后事实证明,这部纪录片很成功。 “人不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完全等同于现实的真实是不可能的。因此所谓纪录片“无我境界”、“客观真实”根本不存在。“纪实”是一个相对概念,取决于创作者实际介入

纪录片《神经病人》

浅谈纪录片《神经病人》

————————————————————————————————作者:————————————————————————————————日期: 2

浅谈纪录片《神经病人》 摘要:敢作敢为,正义直言,不畏权威,言辞犀利,透析真相,真理捍卫者是许多人对美国著名纪录片导演迈克尔·摩尔的一个总体评价。在纪录片《神经病人》中,他的这些特点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以作者对摩尔及其作品的感悟为切入点,对影片中的叙事方式、剪辑方式、音乐音效、解说对白等内容加以分析研究,深入剖析摩尔及其纪录片《神经病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医保叙事剪辑声效解说 一、影片的叙事方式 由于影片单人的叙事方式,影片中凡是所涉及的采访都是由迈克尔·摩尔自己作为采访人去实现的。由于摩尔在影片中介入方式的不同,其采访方式也就不同了。 (一)、首先是倾听者的方式介入。这是在影片中导演运用最多的一个角色。这也是纪录片这一独特媒体形式的特性所决定了的。于是通过他的镜头,我们看到了“有人两只被锯断的手指被标上了价格,最后不得不选择便宜的一只无名指,而将中指埋在了俄勒冈州的坟墓中”。迈克·摩尔善于做一个倾听者,这比导演自己站在镜头前说更具有可信度。 (二)、其次是质疑者的方式介入。当我们被影片前面那些让人不可思议的案例刺激到时,导演及时地抛出了一大堆“为什么”!这些问题吸引了观众,引起了共鸣,让观众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充满了期待。譬如,为什么关塔那摩关押的恐怖分子可以享受那些“911”志愿者英雄们都不能享受到的医疗待遇?对于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来说,质疑远比指责更有力量。 (三)、再次是以影像记录方式介入。影片中运用了许多过去几十年和近年来有关医疗保险的珍贵影像,文字,录音资料来证明政府曾经为全民免费医保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后来的不了了之。从尼克松,到希拉里,克林顿,再到小布什,让大家看看这些人是如何被保险公司收买,并用这些本来可以救人的钱为自己牟利。 (四)、另外是行动者的方式介入。有了影片前面的诸多案例和疑问,无论是导演还是观众都渴望去寻访调查原因。这不仅仅是应和观众的观影需要,也是体现影片价值所在的关键。为了寻找出原因,他带着观众到国外去看,去听那些实行“公费医疗”国家人怎么说。于是他们来到了加拿大,英国,法国和古巴。在这些国家的亲身体验让Moore几乎快要崩溃了。观众们的情绪也随之调动,疑问,渴望答案的声音越来越多。 (五)、最后是思想者的方式介入。在大量的事实面前导演和观众失望,悲伤了,甚至是绝望了。可是不管怎么样,他们总希望他们所听到的会是最真诚的

论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性与艺术性

【数据库】语言文学艺术史地类(1998年) 【文献号】2144 【原文出处】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 【原刊期号】199704 【原刊页号】53~58,75 【分类号】J8 【分类名】电影、电视艺术研究 【复印期号】199803 【标题】论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性与艺术性 【作者】郑祖武 【正文】 进入90年代以来,电视纪录片被人们“炒”得火热。这与近年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繁荣密切相关。一系列电视纪录片在国际电视节上获奖。“它已不再满足于影像艺术的精致与完善,而更注重对现实历史的揭示深度,以冷静求实的目光去观察历史、思索历史”,“成为时代的文献笔记与历史备忘录”。〔1〕于是,人们开始注意对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研究了,特别是对电视纪录片特点的认识与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以现代纪实本体论为基础,试图探讨电视纪录片最主要的特点——纪实性与艺术性。 一、现代纪实本体论及其对电视纪录片的影响 纪录片这一名词,是英国电视理论家、英国纪录片运动创始人约翰·格里尔逊在1926年写影评时首先使用,并沿用至今的。当年,纪录片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1884—1951)应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总裁拉斯基之约,拍回了反映西南太平洋萨摩亚群岛上岛民生活的影片,片名叫《蒙安娜》,它在电影史写实主义的名片中,是令人难忘的,该纪录片将真实生活场景与编导想象与诗意作了巧妙的结合。〔2〕 电影从诞生之日起,便与纪实结下了不解之缘。纪实手法又叫长镜头技法,早在1895年电影一问世就有了。法国路易·卢未埃尔兄弟在这一年12月28日,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现场播演了他们的发明——内容有火车进站、工厂放工(工人从厂门口走出来),街上车辆来往与给婴儿喂奶等12部短片的真实生活场景,每一部片约一分钟只有一个镜头,中间不剪断,这12部片无一不是长镜头的纪实手法。〔3 〕纪实手法与纪实主义理论是有区别的。纪实主义理论则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才兴起的电影理论,又叫长镜头理论,是由法国安德烈·巴赞提出来的,其代表人物除巴赞外,还有德国的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巴赞理论的核心是倡导“纪实主义”电影,即强调电影的照相本性与纪录功能,纪实本体论又正是其纪实主义理论的中心内容。1958年,巴赞在其专著《电影是什么》里的第一篇《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中说:“作为摄影机的眼睛的一组透镜代替了人的眼睛,而它们的名称就叫 ‘OBJECTIF’(法文中客观性和摄影镜头是同根词,有双关意义,原注)在原物体与它的再现物之间只有另一个实物发生作用,这真是破天荒第一次。

纪录片真实性与非真实性的辩证统一

纪录片真实性与非真实性的辩证统一\ 傅秀政(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真实性,是纪录片赖以生存的基础,真实性同时包含着非真实性的问题。真正纯粹意义上的真实性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能达到。纪录片要实现其社会功能,践行“真善美”的记录原则,则篮须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方式。艺术表现方式的运用虽有碍客观记录的原则,却在一定程度的弥补了纪录片非真实性——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辩证的统一了纪录片的真实性与非真实性,丰富了纪录片的艺术性与可视性,促进了纪录片的发展。辩证的看待纪录片的真实性,成为纪录片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关键词:纪录片真实性表现方式社会功能真实,是纪录片的生命。自1922年罗伯特·弗拉哈迪拍摄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之后,纪录片走进了人类的生活。发展至今,各种拍摄技法和辅助拍摄设备被广泛运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然而,伴随着这种发展而来的,还有诸如情景再现、扮演、搬演、动画模拟,甚至虚构在内的各种表现方式的越来越频繁的运用。于是,关于纪录片的真实性的探讨之声此起彼伏。诸如追随苏联电影导演吉加·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论”者,则反对大肆运用这些有碍真实记录的表现手法,同时也有提倡林达·威廉姆斯的“新纪录电影”概念者,则赞成积极采用虚构手段,更好的表达真实。所谓真实,已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一、纪录片的真实性纪录片的真实性是指在第一现场或被摄主体本真面貌的情况下,记录者采用真实时空记录的事或人,通过后期制作再现给受众,让受众感受事件再现的真实过程,承认其纪录片的真实性,从而实现纪录片的社会功能,这是纪录片得以存在和继续发展的前提。 (一)社会功能每一种真正的艺术都要完成一种社会功能。它旨在唤起观众、听众或读者的感情或行动。为达此目的,艺术作品不仅需要依靠诱人的语言、声音或线条结构,而且需要感情和形式以外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作者的服务对象:某个统治者、君主、社区、阶级、国家、教会、政党等等。?一部优秀的作品总在更广阔的背景上探讨个人和社会的问题,使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和别人,激励我们“去改变我们的生活”,迫使我们审视自己并对自己做出判断。纪录片东南传播2013年第2期(总第102期)《北方的纳努克》表现的是昂加瓦dell 人们近乎原始的生活状态,揭示了主人公与自然抗争的精神,而《俺爹俺娘》则是表达生活中蕴藏在深处的亲情,至于《我的祖国》系列片,则是表现中国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日本的纪录片制作者小川绅介就常强调,纪录片是一种精神,它是靠真实的眼光和勇气建立起来的力量,来带动社会中更多的人来思考和改变现状。i2,}t对于虚构故事片电影的消遣与娱乐性来说,纪录片以它真人真事的特殊内容,能给受众更大的震撼,在观看它,思考它的时候,受众也会无意识的将记录的内容潜移默化到自己的环境,从而对放映内容的态度也显得更加谨慎。为了实现纪录片的社会功能,发挥它的精神力量,我们必须在各种表现方式的帮助下,尽可能的还原某些不可再现的历史画面,同时也借助制片团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提高纪录片艺术性的同时营造一种“真实”的气氛,冲击受众的感官,引发其思考的意识。(二)美学价值真善美是任何一门艺术都必须遵循的艺术原则。“真”是艺术得以存在的前提,“善”是艺术符合当时当地准则的表现,是艺术被发展延续的条件,“美”是在“真”与“善”的基础上,经过创作者艺术手段修饰产生的结果,它给观众带来愉悦的享受。真善美,三者既独立,又关联,是相互统一体。纪录片中的“真”主要表现为所叙事物的真人真事与真情实感;纪录片中的“善”主要表现为刨作者通过记录真人真事,或揭露社会中存在的弊端与问题,引发人们思考并改变现状;或讲述一个动人故事,弘扬一种时代精神,促进社会道德完善与精神文明建设,又或单纯的记录一种习俗、语言的变迁、历史文化等等;纪录片中的“美”则主要表现为画面语言美。画面语言包括构图、色彩、用光、影调、同期声、音乐、解说等。

纪录片的特性

什么是纪录片:纪录片的特性 什么是纪录片:纪录片的特性 时至今天。曾经依靠跟拍、同期声、长镜头等纪实手法为自己打天下的纪录片因为经常流于冗长和平庸而失去了大众的青睐。首先,我们碰到的理论堡垒是"真实"。这可以说是当前电视纪录片创作者们最感困惑也最难把握的一个命题。 一、纪录片的“真实” 当代中国的纪录片运动是以对"真实"的追求开始的。但是所谓"真实"其实是有条件有范围的。这就是在何种程度上有效的价值观念。"客观真实"是一个意识形态的神话,而实际上任何一个观察者都必须立足于地球,立足于他的文化背景,立足于他的个体经验,这在哲学解释学中被称为"合法的偏见",这种"合法的偏见"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揭示人在历史中生活中的真实状态。"真实"实际上包含着两重意义,一是客观真实,源于客观真实又高于客观真实的概念,它更注重的是价值二是价值真实,其中,价值真实更应该被强调。从某种角度上说,纪录片的文化意义其实就是它的价值意义。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价值意义正是我们选题、拍摄和剪辑的重要标准。 纪录片当然是对一个真实事件的纪录行为。但它同时又是作者的创作行为,它是人类的文化产品和传播产品。实际上,纪录片的创作行为应该在拍摄之前,它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全片拍摄之前的创造行为,它建立在对拍摄任务、材料的理解和接触上。二是在拍摄过程中,随时地超前创造,一个新的现象。一个新认识,马上产生一个新的拍摄计划,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下一步拍摄。从这个角度上说,"纪录"实际上是一种手法,它旨在使整个片子看起来有"真实感",从而促使受众接受作者的思想。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真实加上"圈套"。这里的"圈套"指的是创作者为拍摄对象人为设置的情境。它并不是要拍摄对象去表演,而是让拍摄对象在这个情境中被动地但是自然地表现出它应有的反映。这个过程正如格里尔逊所说的是"创造性地处理现实",这里有一个生动的例子。美国纪录片大师怀斯曼就经常依据对象的大体走向,为他设计一个客观环境,让他在这个环境中作出应有的反应。与此同时。他也经常不按生活的自然流程来剪辑和结构他的片子,而是使用一种非常戏剧化的形式来表现,他将这种表现称之为"对现实的一种虚构",实际上,这种再创作的剪辑是依据了生活的连续性和相关性,利用声画关系的逻辑与联想,服务于创作者叙事目的的一种重构。由此可见,在电视纪录片中"真实"是一个源于客观真实又高于客观真实的概念,它更注重的是价值判断与审美体验。 二、纪录片的价值意义 既然价值意义在纪录片创作中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那么,这种价值意义最本质的体现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需要梳理的另一个问题是:纪录片与专题片的区别。同专题片相比,纪录片给予观众的是一种文化品质。 1、纪录片独特的人文性 纪录片的关注的大都是人,是人的本质力量和生存状态、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人的性格和命运,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对宇宙和世界的思维。它不像专题片,专题片有直接的主题目标和宣传的功利效果,它的主题趋向于更为深层,更为永恒的内容,它从看似平常处取材,以原始形态的素材来结构片子,表现一些个人化的生活内容,达到一种蕴含着人类具有通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感悟,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