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化医院的内涵特征和基本框架

数字化医院的内涵特征和基本框架

数字化医院的内涵特征和基本框架
数字化医院的内涵特征和基本框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数字化医院的内涵特征和基本框架

作者:范启勇, 王杰宁, 邬惊雷

作者单位:范启勇,邬惊雷(200002,上海市卫生局信息中心), 王杰宁(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临床管理处)

刊名: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年,卷(期):2006,22(1)

被引用次数:53次

参考文献(4条)

1.刘国祥;吴昊;李书章数字化医院的概念和系统结构模型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医院管理 2004(10)

2.刘雄飞;陈金雄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医院现代管理水平[期刊论文]-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4(9)

3.吴昊;刘国祥;任家顺业务流程重组在数字化医院建设中的应用 2004

4.来勇臣;宋镇业务流程重组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期刊论文]-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4(12)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刘雄飞.陈金雄.吴学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医院[期刊论文]-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4)

2.李书章.刘国祥.吴昊.李刚荣数字化医院建设思路与实践[期刊论文]-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4,11(2)

3.孙荣国.黄勇.曾智积极探索建设数字化医院,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期刊论文]-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

4.许岸高.方永平.潘志新.黄炜.连晓丹.黄坚.黄东辉数字化医院的重建策略与实施[期刊论文]-中国医院管理2008,28(1)

5.赵明娟.王晓冬.宋微.张瑞浅谈数字化医院的建设与实现[期刊论文]-中国医院管理2009,29(12)

6.刘国祥.吴昊.李书章.任家顺.李刚荣.陈黎明数字化医院的概念和系统结构模型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医院管理2004,24(11)

7.王炳胜.王景明.石德光.张立新.李德炳.肖静.李勇.张渊弘数字化医院提高电子病历质量的方法[期刊论文]-中国医院管理2008,28(8)

8.王炳胜.王景明.彭东长.张立新.李德炳.鲁传冬.郭鹏飞数字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模式转变与实践[期刊论文]-中国医院管理2007,27(11)

9.汪鹏.李刚荣.周来新.吴昊建广义数字化医院,走区域医疗信息化之路[期刊论文]-重庆医学2009,38(13)

10.苏小刚.王景明.彭东长.李永申.王炳胜数字化医院支撑平台建设[期刊论文]-中国医院管理2007,27(11)

引证文献(54条)

1.康雷.杨迎霞中医运行电子病历质量的现状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病案 2011(3)

2.宋俊.连万民.禤睿平.张颖.张恒.吴纯霞数字影像病案与电子病案系统的整合与应用探讨[期刊论文]-中国病案2011(1)

3.刘江.唐杰医院信息基础设施保障服务外包的探索与思考[期刊论文]-现代医院管理 2011(3)

4.王晔虎.黄振德电子病历系统在我院的应用实施[期刊论文]-华章 2011(22)

5.吴万春.梁珂基于XML的电子病历存储系统研究[期刊论文]-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0(5)

6.夏洪斌.陈薇薇.于敏.王炯.蒯颢我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与应用体会[期刊论文]-医学信息 2009(3)

7.夏洪斌.蔡剑飞.陈薇薇大型综合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与体会[期刊论文]-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09(3)

8.夏洪斌.蔡剑飞.陈金雄.陈薇薇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应用与体会[期刊论文]-医疗卫生装备 2009(5)

9.陈薇薇.夏洪斌基于HL7CDA标准和XML技术的电子病历系统及其在临床科研中的功能研究[期刊论文]-医学信息学杂志 2009(10)

10.陈德玉数字化医院建设探讨[期刊论文]-中国数字医学 2009(12)

11.夏洪斌.吕一刚.陈薇薇.钱蕊.徐丽萍.唐晓峰基于XML的电子病历系统研究与应用[期刊论文]-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8(8)

12.雷玉群试论新形势下的病案管理工作[期刊论文]-华夏医学 2008(5)

13.刘琛玺.彭传薇.李涛数字化医院条件下医疗统计数据质量的意义[期刊论文]-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8(1)

14.王晓英.衣晓燕.孙贻刚电子病历的实施与分析[期刊论文]-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8(9)

15.韩晨光.李玉明.韩慧娟.程晨.温剑电子病历应用优势、注意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中国医院 2007(5)

16.刘玉亭电子病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期刊论文]-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07(1)

17.郭东强.赵宏光医院PACS系统的应用和管理[期刊论文]-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7(6)

18.杨武.张岩.张云对医院行政人员开展医院管理学继续教育的思考[期刊论文]-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7(5)

19.陈春涛.卢祖洵.孙传彬医院数字化建设的探索[期刊论文]-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7(1)

20.陈福贵.张悦对我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与设想[期刊论文]-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6(6)

21.宋俊.连万民.禤睿平.张颖.张恒.吴纯霞数字影像病案与电子病案系统的整合与应用探讨[期刊论文]-中国病案 2011(1)

22.宋守君.孙长华.马起龙.朱玉琴.李萍.崔玉兰基于电子病历系统的医务管理路径探索[期刊论文]-中国医院2011(5)

23.刘薇薇.张臣.王媛媛社区医务人员对医院信息化管理的知信行调查[期刊论文]-中国全科医学 2010(7)

24.张晋川大型综合性医院医疗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探讨[期刊论文]-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

25.宋斌.陈海东.雷勇.黄绍君.卓飞豹数据仓库在数字化医院的应用[期刊论文]-东南国防医药 2010(6)

26.刘琳.温志宏构建安全通畅的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以天津医院为例[期刊论文]-医学信息学杂志 2009(9)

27.俞岚.姜润生.周梅昆明市六所三甲医院信息系统应用状况分析[期刊论文]-现代医院 2008(4)

28.赵韡.梁方舟自主研发方式建设医学信息化的成果与经验[期刊论文]-中国数字医学 2008(9)

29.许惠利.王萍.赵兰血液科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期刊论文]-医学信息 2007(12)

30.黄子晶.陈先来.黄刊迪数字化医院综述[期刊论文]-中国数字医学 2011(8)

31.王秉康.朱红雨.路荣电子病案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期刊论文]-中国病案 2010(4)

32.左娅佳.赵强论医学生实习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期刊论文]-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0(2)

33.张奕.朱剑对加快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几点思考[期刊论文]-中国医学创新 2009(20)

34.金光寰医院电子病历档案的利弊及对策[期刊论文]-黑龙江史志 2009(13)

35.王彬夫.秦霞玉.沈崇德以数字化创新之道成就中医院卓越之美——以数字信息化创新构建中医院高效运行体系的实践与体会[期刊论文]-中国医院管理 2009(12)

36.李玲玲.于红梅.张艳手术室信息化在手术室收费管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重庆医学 2009(18)

37.陈春涛.卢祖洵BPM理论在医院数字化建设中的应用与思考[期刊论文]-现代医院 2008(10)

38.葛忠良数字化医院建设中的非技术因素[期刊论文]-中国数字医学 2007(4)

39.陈昊阳.郝玉清.张凯博.王晓霞.董时军.王传礼数字化医院建设实践与思考[期刊论文]-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10)

40.李伯权关于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几点思考[期刊论文]-管理观察 2010(8)

41.王学.刘杰超.丁莉莉.陈曦.吕琴医院信息孤岛现象研究[期刊论文]-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0(8)

42.华旭东.周晗瑛.沈惠琴给药流程条码化管理的实践[期刊论文]-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0(2)

43.谢文.余微.范开洲.张叙天体检中心体检信息与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期刊论文]-医疗卫生装备 2009(7)

44.周荣真.刘继鹏.张倚良无线临床护理系统整体架构与应用[期刊论文]-实用医药杂志 2008(8)

45.许美芳.周丽萍.乔凯医院无线移动信息系统在药物过敏的护理安全管理应用[期刊论文]-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7(1)

46.王炳胜.王景明.彭东长.张立新.李德炳.鲁传冬.郭鹏飞数字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模式转变与实践[期刊论文]-中国医院管理 2007(11)

47.胡新平.张志美.蒋葵.董建成数字化医院建设体系结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数字医学 2007(9)

48.李思睿.赵从林数字化医院发展过程及趋势[期刊论文]-实用医药杂志 2011(12)

49.李思睿.赵从林数字化医院的概念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实用医药杂志 2011(10)

50.刘春生医院门诊数字化建设的构想与运用[期刊论文]-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8(1)

51.孙爱民.李超.李雨.赵庆山浅析建筑智能化系统在医院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医疗设备 2011(2)

52.刘春华.王仁田.陈英.王世武MPE管理模式在医疗单位的实践与运用[期刊论文]-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8(2)

53.黄琦我国电子病案建设现状浅析[期刊论文]-中国病案 2007(2)

54.朱兆丰自助式自动取片机的没计和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医疗设备 2009(7)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5513910366.html,/Periodical_zhyygl200601021.aspx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总结

信息论与编码 《信息论与编码》这门课程给我带了很深刻的感受。信息论是人类在通信工程实践之中总结发展而来的,它主要由通信技术、概率论、随机过程、数理统计等相结合而形成。它主要研究如何提高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有效性、保密性和认证性,以使信息系统最优化。学习这门课程之后,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总结之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基本概念。信息是指各个事物运动的状态及状态变化的方式。消息是指包括信息的语言、文字和图像等。信号是消息的物理体现,为了在信道上传输消息,就必须把消息加载到具有某种物理特性的信号上去。信号是信息的载荷子或载体。信息的基本概念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任何已确定的事物都不含有信息。信息的特征:(1)接收者在收到信息之前,对其内容是未知的。(2)信息是能使认识主体对某一事物的未知性或不确定性减少的有用知识。(3)信息可以产生,也可以消失,同时信息可以被携带、存储及处理。(4)信息是可以量度的,信息量有多少的差别。编码问题可分解为3类:信源编码、信道编 码、加密编码。= 理论上传输的最少信息量 编码效率实际需要的信息量。 接下来,学习信源,重点研究信源的统计特性和数学模型,以及各类离散信源的信息测度 —熵及其性质,从而引入信息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重要结论。本章内容是香农信息论的基础。重点要掌握离散信源的自信息,信息熵(平均自信息量),条件熵,联合熵的的概念和求法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离散无记忆的扩展信源的信息熵。另外要记住信源的数学模型。通过学习信源与信息熵的基本概念,了解了什么是无记忆信源。信源发出的序列的统计性质与时间的推移无关,是平稳的随机序列。当信源的记忆长度为m+1时,该时刻发出的符号与前m 个符号有关联性,而与更前面的符号无关,这种有记忆信源叫做m 阶马尔可夫信源。若上述条件概率与时间起点无关,则信源输出的符号序列可看成齐次马尔可夫链,这样的信源叫做齐次马尔可夫信源。之后学习了信息熵有关的计算,定义具有概率为 () i p x 的符号i x 的自信息量为:()log ()i i I x p x =-。自信息量具有下列特性:(1) ()1,()0i i p x I x ==(2)()0,()i i p x I x ==∞(3)非负性(4)单调递减性(5)可加 性。信源熵是在平均意义上来表征信源的总体特征,它是信源X 的 函数,一般写成H (X )。信源熵:()()log ()i i i H X p x p x =-∑,条件熵:(|)(,)log (|) i j i j ij H X Y p x y p x y =-∑联合 熵(|)(,)log (,)i j i j ij H X Y p x y p x y =-∑,联合熵 H(X,Y)与熵H(X)及条件熵H(Y|X)的关系: (,)()(|)()(|)H X Y H X H Y X H X H X Y =+=+。互信息: ,(|)(|)(;)(,)log ()(|)log () () j i j i i j i j i ij i j j j p y x p y x I X Y p x y p x p y x p y p y = = ∑ ∑ 。熵的性质:非负性,对称性,确定 性,极值性。 接下来接触到信道,知道了信道的分类,根据用户数可以分为,单用户和多用户;根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7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7年度,感控办在院领导及医院感染委员会的领导下,在医院各科室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等卫生行业标准,不断地推进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夯实感染管理组织,完善管理体系,加大监管力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目标任务,夯实科室感染质量管理小组,确立感染监控小组成员由质控员承担,履行岗位职责,完善了三级管理体系,将任务细化,落实到人。 二、加强院感知识宣传和培训,提高院感防控水平为提高医院感染知识水平,感控办采取集中培训及科室自学相合的方法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全年共进行集中培训4次,对科室培训效果进行了追踪,并对培训内容进行了考核,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和感染知识。为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坚持每周进行1-2次专业知识学习,于今年3月份派出1人参加省级医院感染管理培训,8月份1人参加国家级培训。 三、加强院感控制质量管理,逐步持续改进工作 进一步加强院感环节质量控制,结合医院实际修订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继续加强对重点科室的监督检查,并给予技术支持与指导;

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进行了感染监控、环节追踪、流程持续改进工作,使各个环节日趋规范化、流程化;对感染高风险的科室与感染控制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按时完成院感监测和质量控制工作,并对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进行追踪,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四、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及监管,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 1、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月以重点部门为主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全年共监测标本630份,及时反馈科室,并协助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提出防控措施,整改后复检均合格。于5月份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等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共监测灯管46支,合格32支,合格率70%,对不合格灯管更换后,消毒效果均达标。循环风消毒机2台,每季度有物业办负责过滤网的清洗,二季度过滤网的清洗正在进行中。 2、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截止到目前,我院住院患者中共分离出多重耐药菌12株,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我们高度重视每一例多重耐药菌,督促科室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并及时落实追踪检查。加强工作人员自我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3、加强职业暴露监测:截止到目前,职业暴露共计上报1人,发生职业暴露后均按处置流程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在48小时内进行了预防接种乙肝疫苗和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五、加强手卫生规范 手部清洁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手上携带的致病菌不仅潜在威胁

智能制造内涵和系统设计架构探究

一、智能制造的内涵 (一)概念关于智能制造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起始于20 世纪80年代人工智能在制造领域中的应用,智能制造概念正式提出,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智能制造技术、智能制造系统的提出,成熟于21世纪以来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智能制造(Smart Manufacturing)”。 世纪80年代:概念的提出。1998年,美国赖特(Paul Kenneth Wright )、伯恩(David Alan Bourne)正式出版了智能制造研究领域的首本专著《制造智能》(Smart Manufacturing),就智能制造的内涵与前景进行了系统描述,将智能制造定义为“通过集成知识工程、制造软件系统、机器人视觉和机器人控制来对制造技工们的技能与专家知识进行建模,以使智能机器能够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进行小批量生产”。在此基础上,英国技术大学Williams教授对上述定义作了更为广泛的补充,认为“集成范围还应包括贯穿制造组织内部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麦格劳 - 希尔科技词典将智能制造界定为,采用自适应环境和工艺要求的生产技术,最大限度的减少监督和操作,制造物品的活动。 ——20世纪90年代:概念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在智能制造概念提出不久后,智能制造的研究获得欧、美、日等工业化发达国家的普遍重视,围绕智能制造技术(IMT)与智能制造系统(IMS)开展国际合作研究。1991年,日、美、欧共同发起实施的“智能制造国际合作研究计划”中提出:“智能制造系统是一种在整个制造过程中贯穿智能活动,并将这种智能活动与智能机器有机融合,将整个制造过程从订货、产品设计、生产到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以柔性方式集成起来的能发挥最大生产力的先进生产系统”。 ——21世纪以来:概念的深化。21世纪以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智能制造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即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智能制造(Smart Manufacturing)。2010年9月,美国在华盛顿举办的“21世纪智能制造的研讨会”指出,智能制造是对先进智能系统的强化应用,使得新产品的迅速制造,产品需求的动态响应以及对工业生产和供应链网络的实时优化成为可能。德国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虽没明确提出智能制造概念,但包含了智能制造的内涵,即将企业的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融入到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CPS)。在制造系统中,这些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包括智能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能够相互独立地自动交换信息、触发动作和控制。 综上所述,智能制造是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自动化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数字制造技术结合,实现工厂和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实时管理和优化的新型制造系统。 (二)特征 智能制造的特征在于实时感知、优化决策、动态执行等三个方面:一是数据的实时感知。智能制造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通过利用高效、标准的方法实时

基层医疗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基层医疗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篇一:XX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年度述职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年度述职报告 一年来,在院长及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在全院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及全体医务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感染办根据今年制定的工作目标及计划,积极、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XX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年无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细化院感质量管理措施 不断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络组织:根据科室负责人调整情况,重新调整各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人员组成,充分发挥科室感染管理三级质控。落实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职责,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监控医生、监控护士等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职责,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二、修订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及二甲评审标准,重新制定临床科室和重点科室新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根据考核标准,不定时下科室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制定整改措施,让护士长或科

主任签字,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切实抓好重点科室、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加强了对手术室、供应室、血透室、产房、新生儿室、重症监护病房、口腔科、胃镜室、检验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提早采取干预措施。 三、完善各项消毒措施的落实,并做好各项消毒记录 1月份,为全院各相关科室制订并发放紫外线消毒记录本、物体表面消毒记录本、更换消毒液记录本、房间终末消毒记录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自查记录本、 医疗废物回收记录本等近200本,完善各种院感质控记录。 四、加强院感知识的培训及考核 按时完成院感知识的培训工作,全年共进行院感知识培训6次,分别对全院医务人员、实习学生、新上岗人员进行培训并问卷,成绩较好;针对层流手术室的感控管理,还专门组织了全院外科及手术相关科室人员关于加强层流手术室的感控管理培训,并配合卫生局完成了对全县乡镇医院护士长的感染知识培训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 五、加强院感病例监测及监管,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 1、采集临床感染病历,统计每月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监测情况,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提出防控措施。1-12月份监测出院人数共26990人,感染病例57

《信息论与编码》教学大纲

《信息论与编码》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4254002 课程名称:信息论与编码Informatics & Coding 课程类型:基础课必修课 学时:32 学分:2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开课对象:通信、电子专业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号与系统、随机信号原理。 参考教材:信息论与编码,陈运,周亮,陈新,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8月 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信息论在理论上指出了建立最佳编码、最佳调制和最佳接收方法的最佳系统的理论原则,它对通信体制和通信系统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始终是通信工作所追求的目标。因此,信息论与编码是从事通信、电子系统工程的有关工程技术人员都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 内容提要:本课程包括狭义相对论和提高通信可靠性的差错控制编码理论。信息论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在通信系统设计中如何实现有效性和可靠性。 三教学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总学时为32。其中理论教学为28,实验学时为4。 主要的理论教学内容包括:离散信源和连续信源的熵、条件熵、联合熵和平均互信息量的概念及性质;峰值功率受限和平均功率受限下的最大熵定理和连续信源熵的变换;变长码的霍夫曼编码方法,熟悉编码效率和平均码长的计算;最大后验概率准则和最大似然译码准则等。 实验内容主要包括:离散无记忆信道容量的迭代算法,循环码的编译码。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3章离散信源无失真编码

第6章网络信息论 (教学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 五实习、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1.离散无记忆信道容量的迭代算法2学时 要求用Matlab编写计算离散信道容量的实用程序并调试成功,加深对信道容量的理解。 2.循环码的编译码2学时 要求用Matlab编写程序,用软件完成循环码的编译码算法。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常规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信息论与编码总结

信息论与编码 1. 通信系统模型 信源—信源编码—加密—信道编码—信道—信道解码—解密—信源解码—信宿 | | | (加密密钥) 干扰源、窃听者 (解密秘钥) 信源:向通信系统提供消息的人或机器 信宿:接受消息的人或机器 信道:传递消息的通道,也是传送物理信号的设施 干扰源:整个系统中各个干扰的集中反映,表示消息在信道中传输受干扰情况 信源编码: 编码器:把信源发出的消息变换成代码组,同时压缩信源的冗余度,提高通信的有效性 (代码组 = 基带信号;无失真用于离散信源,限失真用于连续信源) 译码器:把信道译码器输出的代码组变换成信宿所需要的消息形式 基本途径:一是使各个符号尽可能互相独立,即解除相关性;二是使各个符号出现的概率尽可能相等,即概率均匀化 信道编码: 编码器:在信源编码器输出的代码组上增加监督码元,使之具有纠错或检错的能力,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译码器:将落在纠检错范围内的错传码元检出或纠正 基本途径:增大码率或频带,即增大所需的信道容量 2. 自信息:()log ()X i i I x P x =-,或()log ()I x P x =- 表示随机事件的不确定度,或随机事件发生后给予观察者的信息量。 条件自信息://(/)log (/)X Y i j X Y i j I x y P x y =- 联合自信息:(,)log ()XY i j XY i j I x y P x y =- 3. 互信息:;(/) () (;)log log ()()()i j i j X Y i j i i j P x y P x y I x y P x P x P y == 信源的先验概率与信宿收到符号消息后计算信源各消息的后验概率的比值,表示由事件y 发生所得到的关于事件x 的信息量。 4. 信息熵:()()log ()i i i H X p x p x =-∑ 表示信源的平均不确定度,或信源输出的每个信源符号提供的平均信息量,或解除信源不确定度所需的信息量。 条件熵:,(/)()log (/)i j i j i j H X Y P x y P x y =- ∑ 联合熵:,()()log ()i j i j i j H XY P x y P x y =-∑ 5. 平均互信息:,()(;)()log ()() i j i j i j i j p x y I X Y p x y p x p y =∑

(完整版)信息论与编码概念总结

第一章 1.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2.信息论研究内容:信源熵,信道容量,信息率失真函数,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密码体制的安全性测度等等 第二章 1.自信息量:一个随机事件发生某一结果所带的信息量。 2.平均互信息量:两个离散随机事件集合X 和Y ,若其任意两件的互信息量为 I (Xi;Yj ),则其联合概率加权的统计平均值,称为两集合的平均互信息量,用I (X;Y )表示 3.熵功率:与一个连续信源具有相同熵的高斯信源的平均功率定义为熵功率。如果熵功率等于信源平均功率,表示信源没有剩余;熵功率和信源的平均功率相差越大,说明信源的剩余越大。所以信源平均功率和熵功率之差称为连续信源的剩余度。信源熵的相对率(信源效率):实际熵与最大熵的比值 信源冗余度: 0H H ∞=ηη ζ-=1

意义:针对最大熵而言,无用信息在其中所占的比例。 3.极限熵: 平均符号熵的N 取极限值,即原始信源不断发符号,符号间的统计关系延伸到无穷。 4. 5.离散信源和连续信源的最大熵定理。 离散无记忆信源,等概率分布时熵最大。 连续信源,峰值功率受限时,均匀分布的熵最大。 平均功率受限时,高斯分布的熵最大。 均值受限时,指数分布的熵最大 6.限平均功率的连续信源的最大熵功率: 称为平均符号熵。 定义:即无记忆有记忆N X H H X H N X H X NH X H X H X H N N N N N N )() ()()()()()(=≤∴≤≤

若一个连续信源输出信号的平均功率被限定为p ,则其输出信号幅度的概率密度分布是高斯分布时,信源有最大的熵,其值为 1log 22 ep π.对于N 维连续平稳信源来说,若其输出的N 维随机序列的协方差矩阵C 被限定,则N 维随机矢量为正态分布时信源 的熵最大,也就是N 维高斯信源的熵最大,其值为1log ||log 222N C e π+ 7.离散信源的无失真定长编码定理: 离散信源无失真编码的基本原理 原理图 说明: (1) 信源发出的消息:是多符号离散信源消息,长度为L,可以用L 次扩展信 源表示为: X L =(X 1X 2……X L ) 其中,每一位X i 都取自同一个原始信源符号集合(n 种符号): X={x 1,x 2,…x n } 则最多可以对应n L 条消息。 (2)信源编码后,编成的码序列长度为k,可以用k 次扩展信宿符号表示为: Y k =(Y 1Y 2……Y k ) 称为码字/码组 其中,每一位Y i 都取自同一个原始信宿符号集合: Y={y 1,y 2,…y m } 又叫信道基本符号集合(称为码元,且是m 进制的) 则最多可编成m k 个码序列,对应m k 条消息 定长编码:信源消息编成的码字长度k 是固定的。对应的编码定理称为定长信源编码定理。 变长编码:信源消息编成的码字长度k 是可变的。 8.离散信源的最佳变长编码定理 最佳变长编码定理:若信源有n 条消息,第i 条消息出现的概率为p i ,且 p 1>=p 2>=…>=p n ,且第i 条消息对应的码长为k i ,并有k 1<=k 2<=…<=k n

医院感染管理自查报告

医院感染管理自查报告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保障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遵照郑州市卫生计委关于转发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河南省县级和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专项督导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现将我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医院感染管理实行院长领导下,组建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院感染管理小组,保证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如: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消毒药械的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报告制度,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流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处置流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检查标准等),并要求相关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以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院感科定期和不定期下科室督促检查制度落实情况。一年来,医院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流行事件。 三、加强对重点科室的院感管理工作: 医院非常重视重点科室的建设,对重点科室请专家规划设计,如供应室的建设,做到“三区”“三分开”“三通道”, 高压蒸汽灭菌时,坚持在无菌包外使用指示胶带、无菌包内使用指示卡进行自我监测和日常监测,保证了消毒灭菌质量。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四﹑抓好临床各科室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设立手术室、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及工作流程,清洁消毒流程。 治疗处置病人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病床采用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一桌一抹布一消毒,病人出院后床单位按终末消毒处理。治疗室无菌物品与一次性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开启后记录开启时间,每日紫外线消毒空气。 五、有较完善的监测制度: 定期对各科室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各一次。对使用中的消毒剂(酒精、碘洒等)定期监测一次,含氯消毒剂每天监测。对紫外线灯的强度每月监测一次。医疗垃圾分类处理,一次性物品(注射器、输液器等)按要求统一收集集中处理。 六、一次性物品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采购、管理和使用后处理履行监督检查职责。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采取毁形、统一回收、无害化处理措施,并有记录可查。 七、医疗废物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了医疗废物处理流程,设立医疗废物用后毁形、回收登记本,与处置单位人员交接、双签名制度。 八、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通过自查我们还存在诸多问题 1、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知识与控制意识浅薄。 2、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消毒、灭菌观念有待加强。

信息论与编码试卷与答案

一、概念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 1.什么是平均自信息量与平均互信息,比较一下这两个概念的异同? 答:平均自信息为 表示信源的平均不确定度,也表示平均每个信源消息所提供的信息量。 平均互信息 表示从Y获得的关于每个X的平均信息量,也表示发X前后Y的平均不确定性减少的量,还表示通信前后整个系统不确定性减少的量。 2.简述最大离散熵定理。对于一个有m个符号的离散信源,其最大熵是多少?答:最大离散熵定理为:离散无记忆信源,等概率分布时熵最大。 最大熵值为。 3.解释信息传输率、信道容量、最佳输入分布的概念,说明平均互信息与信源的概率分布、信道的传递概率间分别是什么关系? 答:信息传输率R指信道中平均每个符号所能传送的信息量。信道容量是一个信道所能达到的最大信息传输率。信息传输率达到信道容量时所对应的输入概率分布称为最佳输入概率分布。 平均互信息是信源概率分布的∩型凸函数,是信道传递概率的U型凸函数。 4.对于一个一般的通信系统,试给出其系统模型框图,并结合此图,解释数据处理定理。 答:通信系统模型如下:

数据处理定理为:串联信道的输入输出X、Y、Z组成一个马尔可夫链,且有 ,。说明经数据处理后,一般只会增加信息的损失。 5.写出香农公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当信道带宽为5000Hz,信噪比为30dB时求信道容量。 .答:香农公式为,它是高斯加性白噪声信道在单位时间内的信道容量,其值取决于信噪比和带宽。 由得,则 6.解释无失真变长信源编码定理。 .答:只要,当N足够长时,一定存在一种无失真编码。 7.解释有噪信道编码定理。 答:当R<C时,只要码长足够长,一定能找到一种编码方法和译码规则,使译码错误概率无穷小。 8.什么是保真度准则?对二元信源,其失真矩阵,求a>0时率失真函数的和? 答:1)保真度准则为:平均失真度不大于允许的失真度。 2)因为失真矩阵中每行都有一个0,所以有,而 。 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60分) 1.黑白气象传真图的消息只有黑色和白色两种,求: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6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16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能顺利开展,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细化管理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全年无院感暴发事件发生。现将本年度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新修订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根据国家卫计委不断更新和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我院根据实际情况重新修订了《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根据重新修订的制度每月进行严格的督导检查。 二.全面综合性监测完成情况 1、感染病例监测情况 截止10月末监测出院病例 933 例,归档病例覆盖率100%,医院感染病例0例,医院感染率为0,漏报率为0。 2、现患率调查情况 我院8月4日进行了院感横断面的调查,总人数46人,医院感染病例0例,院感现患率为0。我院2015年的院感横断面调查工作进入内蒙古自治区横断面调查优秀名录中,并获得荣誉证书。 三.目标性监测完成情况 1.Ⅰ类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全年监测Ⅰ类手术病例共115例,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抗菌素使用符合要求。 2.多重耐药菌监测 住院患者总数900人次,使用抗菌药物前检验标本送检病例16例,住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例数404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44.89%;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3.96%;病原体检出菌株总数10例,多重耐药菌检出菌株2例,多重耐药菌感

染发现率0.22%;多重耐药菌感染检出率20%.监测结果显示我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太低,低于30%的目标。 3.三管相关感染监测 本年度留置导尿管总天数0天,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0;患者使用血管内导管留置总天数132天,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0;患者使用呼吸机总天数0天,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0. 四.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情况 本年度院感管理办公室加强院感采样监测,每季度对手术室、腔镜室、口腔科、血透室、生物安全柜、各病区的治疗室、处置室等高危险区的环境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监测。共采样147份,其中空气采样培养34份,物体表面采样培养30份,医护人员手采样培养29份,消毒液采样培养41份,消毒灭菌物品采样培养25份,合格率100%。 五.手卫生监测情况 本年度受调查的医务人员实际实施手卫生次数225人次,同期调查中应实施手卫生次数476人次,洗手正确次数444人次,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47.26%,低于80%;洗手正确率93.27%,低于95%。 六.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情况 加强了员工职业暴露的管理,检验室,血透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重点科室的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感染四项检查,并指导重点科室进行职业暴露演练,强化了员工职业暴露的防护及处置能力,全年发生职业暴露1例,感染者是护士,感染源是乙肝,按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进行了正确处理,未发生不良后果。 七.强化了院感知识培训及考核 全年进行了各级各类人员医院感染知识集中培训9次,考核9次,合格率100%,深入科室进行有针对性的专科感染知识培训12次。

信息论与编码试题集与答案(新)

一填空题(本题20分,每小题2分) 1、平均自信息为 表示信源的平均不确定度,也表示平均每个信源消息所提供的信息量。 平均互信息 表示从Y获得的关于每个X的平均信息量,也表示发X前后Y的平均不确定性减少的量,还表示通信前后整个系统不确定性减少的量。 2、最大离散熵定理为:离散无记忆信源,等概率分布时熵最大。 3、最大熵值为。 4、通信系统模型如下: 5、香农公式为为保证足够大的信道容量,可采用(1)用频带换信噪比;(2)用信噪比换频带。

6、只要,当N足够长时,一定存在一种无失真编码。 7、当R<C时,只要码长足够长,一定能找到一种编码方法和译码规则,使译码错误概率无穷小。 8、在认识论层次上研究信息的时候,必须同时考虑到形式、含义和效用三个方面的因素。 9、1948年,美国数学家香农发表了题为“通信的数学理论”的长篇论文,从而创立了信息论。 按照信息的性质,可以把信息分成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 按照信息的地位,可以把信息分成客观信息和主观信息。 人们研究信息论的目的是为了高效、可靠、安全地交换和利用各种各样的信息。 信息的可度量性是建立信息论的基础。 统计度量是信息度量最常用的方法。 熵是香农信息论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 事物的不确定度是用时间统计发生概率的对数来描述的。 10、单符号离散信源一般用随机变量描述,而多符号离散信源一般用随机矢量描述。 11、一个随机事件发生某一结果后所带来的信息量称为自信息量,定义为其发生概率对

数的负值 。 12、自信息量的单位一般有 比特、奈特和哈特 。 13、必然事件的自信息是 0 。 14、不可能事件的自信息量是 ∞ 。 15、两个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的联合自信息量等于 两个自信息量之和 。 16、数据处理定理:当消息经过多级处理后,随着处理器数目的增多,输入消息与输出消息之间的平均互信息量 趋于变小 。 17、离散平稳无记忆信源X 的N 次扩展信源的熵等于离散信源X 的熵的 N 倍 。 18、离散平稳有记忆信源的极限熵,=∞H )/(lim 121-∞→N N N X X X X H 。 19、对于n 元m 阶马尔可夫信源,其状态空间共有 nm 个不同的状态。 20、一维连续随即变量X 在[a ,b]区间内均匀分布时,其信源熵为 log2(b-a ) 。 21、平均功率为P 的高斯分布的连续信源,其信源熵,Hc (X )=eP π2log 21 2。 22、对于限峰值功率的N 维连续信源,当概率密度 均匀分布 时连续信源熵具有最大值。 23、对于限平均功率的一维连续信源,当概率密度 高斯分布 时,信源熵有最大值。 24、对于均值为0,平均功率受限的连续信源,信源的冗余度决定于平均功率的限定值P 和信源的熵功率P 之比 。

智能制造之路读后感

智能制造之路——数字化工厂 ——读后感 全面实现数字化是通向智能制造的必由之路。本书中主要阐述了智能制造的国内外发展与应用状况、智能制造的内涵与特征;描绘了智能制造参考模型、智能工厂体系架构以及智能工厂解决方案要素;分享了数字化工厂三个不同维度的数字化蓝图和实施路线图,通过三大集成篇与案例分析篇,结合“西门子数字化企业软件套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智能制造相关理念,促进企业打造新一代智能创新平台,从而在设计研发、工艺开发、生产制造、售后维护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实行全面数字化与智能管理,促进企业实现工业物联网与应用服务联网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满足客户持续多变的个性化需求。 21世纪以来,全球正出现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当前,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全球市场经济交流合作规模空前,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快速发展,用户体验成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在此背景下,各国将智能制造视为振兴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的支柱和核心、提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和关键。智能制造的基本属性有三个:对信息流和物流的自动感知和分析,对制造过程信息流和物流的自主控制,对制造过程的自主优化运行。智能制造具备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端到端数据流为基础、以网通互联为支撑的四大特征。 工业 4.0,重点是实现产品生命周期和价值链整个过程中人,物,机器之间的连接,同时实现他们之间信息的及时共享和协同,以提供一个实时,自动化,智能,可视,柔性的动态自组织架构。工业4.0的核心和关键是建立一个人,机器,资源互联互通的网络化社会。通过人,物和系统的连接,实现企业价值网络的动态建立,实时优化和自组织。 在智能制造阶段,由原来以财务为核心的ERP,会转变为以产品生命周期和生产为核心的PLM+MES,实现三者之间的协同成为构建智能制造IT集成架构和协同架构的关键。PLM解决产品研发,设计,将产品转变为可生产的BOM和工艺路线。ERP解决根据市场需求或预测进行生产计划安排。MES根据ERP提供的生产计划详细安排生产执行过程,并对全过程执行状态实时跟踪。 生产是工厂所有活动的核心,而MES系统正好是智能工厂中生产制造,供应

(完整版)信息论与编码试题集

1. 在无失真的信源中,信源输出由 H (X ) 来度量;在有失真的信源中,信源输出由 R (D ) 来度量。 2. 要使通信系统做到传输信息有效、可靠和保密,必须首先 信源 编码, 然后_____加密____编码,再______信道_____编码,最后送入信道。 3. 带限AWGN 波形信道在平均功率受限条件下信道容量的基本公式,也就是有名的香农公式是log(1)C W SNR =+;当归一化信道容量C/W 趋近于零时,也即信道完全丧失了通信能力,此时E b /N 0为 -1.6 dB ,我们将它称作香农限,是一切编码方式所能达到的理论极限。 4. 保密系统的密钥量越小,密钥熵H (K )就越 小 ,其密文中含有的关于明文的信息量I (M ;C )就越 大 。 5. 设输入符号表为X ={0,1},输出符号表为Y ={0,1}。输入信号的概率分布为p =(1/2,1/2),失真函数为d (0,0) = d (1,1) = 0,d (0,1) =2,d (1,0) = 1,则D min = 0 ,R (D min )= 1bit/symbol ,相应的编码器转移概率矩阵[p(y/x )]=1001?? ???? ;D max = 0.5 ,R (D max )= 0 ,相应的编码器转移概率矩阵[p(y/x )]=1010?? ???? 。 二、判断题 1. 可以用克劳夫特不等式作为唯一可译码存在的判据。 (√ ) 2. 线性码一定包含全零码。 (√ ) 3. 算术编码是一种无失真的分组信源编码,其基本思想是将一定精度数值作为序列的 编码,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实现的最佳统计匹配编码。 (×) 4. 某一信源,不管它是否输出符号,只要这些符号具有某些概率特性,就有信息量。 (×) 5. 离散平稳有记忆信源符号序列的平均符号熵随着序列长度L 的增大而增大。 (×) 6. 限平均功率最大熵定理指出对于相关矩阵一定的随机矢量X ,当它是正态分布时具 有最大熵。 (√ ) 7. 循环码的码集中的任何一个码字的循环移位仍是码字。 (√ ) 8. 信道容量是信道中能够传输的最小信息量。 (×) 9. 香农信源编码方法在进行编码时不需要预先计算每个码字的长度。 (×) 10. 在已知收码R 的条件下找出可能性最大的发码i C 作为译码估计值,这种译码方 法叫做最佳译码。 (√ ) 三、计算题 某系统(7,4)码 )()(01201230123456c c c m m m m c c c c c c c ==c 其三位校验 位与信息位的关系为:

2020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2020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今年,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科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新颁布的《医院 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医院管 理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化、流程化管理为目标,强化环节质量管理和全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严格质量监测及考核,降低了医院感染率,保证了医疗安全。全年医院感染发生率 2.4%,漏报率1.5%,器械消毒合格率100%,抗生素使用率46.2%,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 0.13%,有效的控制了院内感染,全年无一起院感暴发事件发生,确保了医疗安全。 一、健全织织完善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今年重新调整充实了医院感 染管理委员会、临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完善了三级网络管理体系。院感科将任务细化, 落实到人。定期召开院感委员会会议和科室控感员会议,研究解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院感工作得到持续改进,在上级机关检查和监测中全面达标。 二、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一)质量控制:每季度根据量化指标进行一次大检查、每月抽项检查,每周随机检查,系统地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医院感染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整改,每月进行 质量考评,并与医院医疗质量考评挂钩,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全年共进行了四次季 度质量检查,编发医院感染通讯四期,向全院医务人员及时通报医院感染动态变化。 (二)环节质量控制: 1、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ICU、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儿科、透析中心, 口腔科、内镜室等均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我们在平时工作中,不仅日有安排,周 有重点,而且专项专管,如对ICU的控制重点就是如何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手术室的 督查重点是手术后各类器械的清洗、消毒及室内消毒灭菌监测,对口腔科、内镜室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每月进行检查等,使各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2、加强病区终末消毒管理,针对病区终末消毒不规范现象,制定并下发病区终末消 毒 措施,按照要求每周检查,对不规范的行为与考核挂钩。 3、每周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项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使分院的院感 工作逐步规范化。 4、强化卫生洗手,手部清洁与人的健康紧密相关,手上携带的致病菌不仅潜在威胁 着医务人员及家人的健康,而且通过各种操作极易传递给病人,造成病人—医务人员—病 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为此,为总院、斗鸡分院、县功分院编印张贴卫生洗手图500余张,

信息论与编码实验报告材料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信息论与编码姓名: 系:专 业:年 级:学 号:指导教 师:职 称:

年月日 目录 实验一信源熵值的计算 (1) 实验二Huffman 信源编码. (5) 实验三Shannon 编码 (9) 实验四信道容量的迭代算法 (12) 实验五率失真函数 (15) 实验六差错控制方法 (20) 实验七汉明编码 (22)

实验一信源熵值的计算 、实验目的 1 进一步熟悉信源熵值的计算 2 熟悉Matlab 编程 、实验原理 熵(平均自信息)的计算公式 q q 1 H(x) p i log2 p i log2 p i i 1 p i i 1 MATLAB实现:HX sum( x.* log2( x));或者h h x(i)* log 2 (x(i )) 流程:第一步:打开一个名为“ nan311”的TXT文档,读入一篇英文文章存入一个数组temp,为了程序准确性将所读内容转存到另一个数组S,计算该数组中每个字母与空格的出现次数( 遇到小写字母都将其转化为大写字母进行计数) ,每出现一次该字符的计数器+1;第二步:计算信源总大小计算出每个字母和空格出现的概率;最后,通过统计数据和信息熵公式计算出所求信源熵值(本程序中单位为奈特nat )。 程序流程图: 三、实验内容 1、写出计算自信息量的Matlab 程序 2、已知:信源符号为英文字母(不区分大小写)和空格输入:一篇英文的信源文档。输出:给出该信源文档的中各个字母与空格的概率分布,以及该信源的熵。 四、实验环境 Microsoft Windows 7

五、编码程序 #include"stdio.h"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 1000 int main(void) { char s[N]; int i,n=0; float num[27]={0}; double result=0,p[27]={0}; FILE *f; char *temp=new char[485]; f=fopen("nan311.txt","r"); while (!feof(f)) { fread(temp,1, 486, f);} fclose(f); s[0]=*temp; for(i=0;i='a'&&s[i]<='z') num[s[i]-97]++; else if(s[i]>='A'&&s[i]<='Z') num[s[i]-65]++; } printf(" 文档中各个字母出现的频率:\n"); for(i=0;i<26;i++) { p[i]=num[i]/strlen(s); printf("%3c:%f\t",i+65,p[i]); n++; if(n==3) { printf("\n"); n=0; } } p[26]=num[26]/strlen(s); printf(" 空格:%f\t",p[26]);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范文

XX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范文xx年即将过去,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院感委员会的指导下,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各临床科室医师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发现院内感染能及时、准确报告,同时院感科也加强院感病例上报管理,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加强监测与控制,无院感流行事件发生。常规依托护理部进行消毒隔离质量督查、无菌技术督查并反馈,协同医务科、护理部,配合院领导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每季度在院长的主持下召开一次院感委员会会议,发布一次院感简讯。 院感管理在1至10月份进行了以下工作: 一、根据院感安全生产要求细化院感质量管理措施 根据医院“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细化了医院感染质量综合目标考核标准,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查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胃镜室、检验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又制定了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防治院内感染措施,院感科常规进行督查和指导,防止院感在院内暴发。 二、根据传染病的管理要求加强传染病的院感防控

在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进一步加强预检分诊台、儿科门诊、内科门诊、发热门(急)诊等重点场所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加大医院感染防控力度,规范工作程序,特别是对全院医务人员以及工勤人员,加强了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治和自身防护知识的培训,严格落实了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三、根据院感管理要求,做好病例回顾性调查 1至9月份,全院共出院的xx例病例,院感科全部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结果表明:医院感染率%,例次感染率%。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依次为:内二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骨伤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外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内一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感染好发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上呼吸道例次感染率%;泌尿道例次感染率%;胃肠道例次感染率%;医院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为0%。医院感染好发病种依次为:神经系统疾病类,例次感染率%;内分泌类疾病类,例次感染率%;循环类疾病,例次感染率%,泌尿生殖系统类疾病,例次感染率%,肌肉骨骼系统类疾病,例次感染率%,。各危险因素调查发现:糖尿病例次感染率%,慢性病例次感染率%,高龄例次感染率%。前三位院感相关易感因素为慢性病、高龄、糖尿病。

信息论与编码 课程总结

《信息论与编码》课程总结 本学期我选修了《信息论与编码》这门课程,信息论是应用近代概率统计方法来研究信息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的一门学科,也是源于通信实践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应用科学。信息是系统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的对象,信息载荷在语言,文字,数据,图像等消息之中。本书共学习了9章内容,系统详细的学习和深入了解了信息论的相关基本理论。 第一章首先了解了信息论的相关概念,了解到了信息论所研究的通信系统基本模型,以及香农定理的相关应用。 第二章学习到了熵和互信息这两个重要概念。信源的熵是用来刻画信源发出的消息的平均不确定性,而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的互信息则表示一个随机变量对另一个随机变量所提供的信息量。 第三章学习到了离散无记忆信源的无损编码。根据香农的信源编码定理,明白了所谓的无损编码是指信源编码的错误概率可以任意小,但并非为零;信源的无损编码通常是对非常长的消息序列进行的。并且了解到了几种不等长编码的算法,例如Huffman 编码,Shannon 编码等编码方法。 第四章主要研究的是信道,信道容量及信道编码定理的相关内容。对信道的研究中,首先是对信道分类和建模,本章主要讨论离散无记忆信道和连续加性高斯噪声信道;其次研究信道容量,这是刻画信道的最重要的参数,最后讨论信道编码定理,该定理刻画了信道可靠传输信息的极限性能。 第五章主要介绍的是率失真理论和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与无损压缩编码不同,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允许有失真,且其压缩编码是降熵的,它要求在满足失真要求下使数据熵率尽可能低,从而降低码率,所以不可能从压缩后的数据中无失真的恢复出原来的消息。第六章主要学到的是受限系统和受限系统编码。在了解了受限系统的相关概念之后,又进一步的了解到了受限系统的有限状态转移图和受限系统的容量和其容量的计算方法等相关重要的知识内容。 第七章主要阐述的是线性分组纠错编码。纠错编码通常也称为信道编码,在通信中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数据转换编码常常是同时使用的,信源编码器执行数据压缩功能,把信源输出中的余度去除或减小。信道编码的编码器则是对经过压缩后的数据家一定数量受到控制的余度,使得数据在传输或接受中发生的差错可以被纠正或被发现。 第八章主要带我们了解了有限域代数的基本知识,本章介绍了循环码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线性码,他的码字具有循环性。 第九章重点介绍了卷积码,了解了卷积码的冲激响应,生成矩阵和它的树图描述以及状态图描述。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了解到很多原来没接触过的比较抽象化的知识点,信息论与编码这门课程中,不仅有很多抽象的概念,更有很多需要反复巩固和研究的数学公式,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这门课程让我更深的了解了通信领域,对学习有很大帮助。最后,谢谢老师一学期的努力授课,我受益匪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