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存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

存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

存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
存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

存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

存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

2011-3-15 13:41互联网【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第一,存货盘盈的处理。企业发生存货盘盈时,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再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第二,存货盘亏的处理。存货发生的盘亏或毁损,应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根据造成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原因,分别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处置收入(如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人营业外支出。

例1: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因暴雨毁损库存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0000元,收回残料价值800元,保险公司赔偿11600元。该企业购入材料的增值税税率为17%。

批准处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20000

贷:原材料20000

批准处理后:

借:原材料8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800 借:其他应收款116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1600 借:营业外支出76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7600

存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及注意事项2012-05-13 09:27:39|

存货盘亏是盘点后存货的账面结存数大于实际结存数的情况。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除正常损失外,因自然灾害、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货物的损毁,主要包括外购货物和自制半成品、在产品、产成品的短少,即税法中所称的“非正常损失”。

存货盘亏是盘点后存货的账面结存数大于实际结存数的情况。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除正常损失外,因自然灾害、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货物的损毁,主要包括外购货物和自制半成品、在产品、产成品的短少,即税法中所称的“非正常损失”。

第一,存货盘盈的处理。企业盘盈的各种材料、产成品、库存商品等存货,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第二,存货盘亏的处理。存货发生的盘亏或毁损,应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根据造成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原因,分别按以下情况进行处理: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处置收入(如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赔偿,将净损失计人营业外支出。(一)存货的盘盈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所列金额,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库存商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盘盈的存货,通常是由企业日常收发计量或计算上的差错所造成的,其盘盈的存货,可冲减管理费用,按规定手续报经批准后,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二)存货的盘亏

企业对于盘亏的存货,根据“存货盘存报告单”编制如下会计分录: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

对于购进的货物、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引起盘亏存货应负担的增值税,应一并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对于盘亏的存货应根据造成盘亏的原因,分别情况进行转账,属于定额内损耗以及存货日常收发计量上的差错,经批准后转作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发生的存货损失,应作如下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对于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经批准后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企业存货的清查盘点,可分为定期租点和不定期盘点两种,定期盘点一般在月末、季末、年终进行;不定期盘点是指临时性的盘点以及发生事故损失、会计交接、存货调价等而进行的盘点清查。企业应当做好存货的清查工作,加强管理,防止存货的呆滞积压或毁损。

存货盘盈、盘亏、毁损的处理

存货的盘盈、盘亏,应当于发生的时候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有权部门批准后,区分不同情况处理,但在[#ff4040]资产负债表日一定要处理完毕[/#],以后批准数与已经处理的不同的,再作相关调整。

1.盘盈

借:有关存货科目(计划成本或根据市价估计的成本)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此分录中,在实际成本法下,盘盈存货按照同种或类似存货的市价估计入账;在计划成本法下,按照计划成本入账,通常不形成“成本差额”。

批准处理时[/#](期末前一定要处理完毕,此期末应当是对外报送报告日,因为待处理财产损溢已经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在以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多出来的存货通常和企业的日常管理有关,一般是由于收发计量的差错或计算错误造成,故冲减“管理费用”,[#ff4040]不记入“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长款”纯属偶然事件,不是管理水平高的结果,因此记入“营业外收入”;而“现金短款”通常是管理水平缺陷的体现,因此应记入“管理费用”)

2.盘亏和毁损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有关存货科目(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此分录中,盘亏、毁损的存货如果有进项税额,要转出,其计算基数应该是盘亏、毁损部分的实际成本。盘亏的存货按计划成本转出时,月末需要结转材料成本差异(注意,[#ff4040]材料成本差异应按月结转,所以在月末时,对于因盘亏、毁损而减少的存货,应视同存货的发出,将该部分所对应的材料成本差异转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兰字,节约红字)

这里的[#ff4040]材料成本差异[/#]计算时有个技巧,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对应物资采购科目)-计划成本(实际入库数量×单位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是[#ff4040]资产类科目[/#],计算结果是正

数,说明应记入借方,期末如果有余额,则在期末填列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时,直接加上即可;计算结果是负数,作为资产类科目余额如果是负数当然应该是贷方余额(类似于应收项目的贷方余额),期末如果有余额,期末直接在“存货”项目中减少即可。因存货发出而结转“材料成本差异”时,不论借方差异(超支)还是贷方差异(节约),我们也不看其是正数还是负数,会计实务中[#ff4040]统一在贷方转出[/#],是正数就写正数,是负数就写负数,别去区分借贷方。

材料成本差异随着入库形成([#ff4040]一定是按照实际入库数量,合理损耗记入了“物资采购”科目,入库时挤入了“材料成本差异”,非合理损耗是不入成本的,也就是没有进入“物资采购”,因此非合理损耗与“材料成本差异”的形成无关[/#]),因此“材料成本差异”账面余额(月初的加上本月入库形成的)和“计划成本”的账面余额(月初的加上本月入库的)相对应。

随着存货的发出而转出,转出的差异(与本月转出的计划成本对应)将发出的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剩余在账面的差异,期末将库存的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这里要注意,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ff4040]+[/#]材料成本差异

在这个公式中,材料成本差异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ff4040]我们不要按照教材上的写法(教材是: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教材上的写法容易迷惑。

[/#]

[#ff4040](2)批准处理时[/#](期末前一定要处理完毕,此期末应当是对外报送报告日,因为待处理财产损溢已经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在以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

①自然损耗造成的[#ff4040]净损失[/#]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