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桥桥梁动静载试验方案2016-5-28

某桥桥梁动静载试验方案2016-5-28

某桥桥梁动静载试验方案2016-5-28
某桥桥梁动静载试验方案2016-5-28

*******桥承载能力

静动载试验方案

编制:

校审:

批准:

********有限公司2016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1任务来源及具体任务 (1)

1.2项目概述 (1)

1.2.1主要技术指标 (2)

1.3工程质量鉴定检测依据 (3)

第二章桥梁试验目的、内容及仪器 (4)

2.1荷载试验的目的 (4)

2.2静载荷载试验 (4)

2.3动载荷载试验 (4)

2.4使用仪器 (5)

第三章静载试验实施 (6)

3.1试验项目 (6)

3.2测试项目及其量测方法 (6)

3.3荷载计算 (7)

3.4加载车辆 (8)

3.4.1 试验承载能力加载方案 (8)

3.4.2荷载加载系数 (9)

3.5试验加载步骤 (9)

3.6试验加载程序 (10)

3.7加载方式与分级加载 (10)

3.8加载位置与加载工况确定 (10)

3.8.1车载布置 (11)

3.8.2挠度测点布置方案 (12)

3.8.3应变测点布置方案 (12)

第四章动载测试 (15)

4.1动载试验概述 (15)

4.2试验目的 (15)

4.3测试系统 (15)

4.4试验内容 (16)

第五章项目组织机构、设备及人员安排 (17)

5.1项目组织机构 (17)

5.2参与检测的人员情况 (17)

5.3主要机械、仪器、及材料试验计划 (18)

5.4桥梁检测工作安排 (19)

第六章安全保障和配合 (20)

6.1安全管理目标 (20)

6.2安全管理主题 (20)

6.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 (20)

6.4安全检测的技术措施 (20)

6.5现场操作安全事项 (20)

6.6用电安全注意事项 (21)

6.7安全管理总体计划 (22)

6.8环保措施 (22)

6.9配合 (22)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任务来源及具体任务

为了加强政府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控制职能和作好工程竣工质量鉴定工作,受**********委托,**********检测有限公司对*******进行承载能力试验检测工作。本次试验检测工作主要是桥梁的静、动荷载试验。

1.2项目概述

黎家洞桥位于桂阳县X142线,中心桩号K13+063,交叉角度为75度。桥梁采用3×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梁全长72.64m,全宽7m。桥梁的整体布置图与横截面图分别见图1-1、图1-2、图1-3、图1-4。

图1-1 桥梁整体布置图

图1-2 桥梁横断面图

图1-3 空心板端部横截面布置图

图1-4 空心板跨中横截面布置图

1.2.1主要技术指标

(1)桥梁全长72.64米,即3×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简支桥面连续);

(2)设计荷载: 公路Ⅱ级

(3)桥梁宽度布置为:7.0m=净-6.0m(行车道)+2×0.5m(防撞栏)

(4)桥梁纵、横坡:纵坡0%、横坡1.5%。

1.3工程质量鉴定检测依据

本次检测主要依据现行国家技术标准、部颁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规程进行,具体包括: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2)《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T J21-01-2015);

(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JTG D62-2004);

(6)施工设计图和其它有关技术文件。

第二章桥梁试验目的、内容及仪器

本次检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静载试验检测和动载试验检测。

2.1荷载试验的目的

通常,对建成竣工后的桥梁均宜进行荷载试验,并将试验结果作为对桥梁承载能力、技术状况与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本次试验的目的主要包括:(1)检验该桥整体结构的质量和结构的可靠性;

(2)判断桥跨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受力状态和工作状态,评价结构的力学特性和工作性能,检验结构的承载能力是否能满足设计标准;

(3)通过动荷载试验以及结构固有模态参数的实桥测试,了解桥跨结构的动力特性,以及各控制部位在使用荷载下的动力性能,为该桥进一步运营的养护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和资料。

2.2静载荷载试验

⑴、检验设计荷载作用跨中最大正弯矩下的挠度与应变;

⑵、检验设计荷载作用支点最大剪力下的挠度与应变;

⑶、试验过程中裂缝的出现及发展情况。

2.3动载荷载试验

⑴、结构振动的振幅A与阻尼比ζ;

f;

⑵、结构振型的测定,结构的固有频率

⑶、汽车不同运行速度时的冲击系数μ。

2.4使用仪器

表2-1 试验仪器设备一览表

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等单位数量

1

DASP智能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V10 DASP-V10工程版平台软件套 1

2 基本模态测试软件套 1

3 时域模态分析软件套 1

4 EFDD/PPM/PZM模态分析软件套 1

5 静态应变测量分析软件套 1

6 冲击系数分析软件套 1

7 总线多功能静态应变测试系统INV2366 套 1

8 24位网络式采集仪INV3060S 台 1

9 低频加速度传感器891-II竖向型、水平型只各4

10 百分表WY-50 只16

11 电阻应变片100mm,120Ω片10

12 电子水准仪徕卡套 1

13 铟钢尺徕卡套 1

14 加载车40t 台 2

15 交通运输车小汽车台 1

第三章静载试验实施

3.1试验项目

实施荷载试验是通过对桥梁施加静力荷载作用,测定桥梁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并据此判定桥梁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为了满足鉴定桥梁承载能力的要求,试验荷载工况的选择应依据反映桥梁结构的最不利受力状态的原则来进行。依据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并结合试验桥梁结构体系的具体情况来设置加载工况。依据本次工程特点,静载试验项目如表3-1所示。

表3-1静载试验项目测试内容

序号主要测试工况加载工况主要测试内容

1跨中最大正弯矩与挠度C1截面偏心加载挠度、应变观测

2支点截面最大剪力C2截面偏心加载挠度、应变观测

图3-1 静载测试断面示意图

3.2测试项目及其量测方法

(1) 空心板挠度拟采用在空心板跨中底板设置测点,采用百分表测试;

(2) 空心板表面应力(应变),拟采用在空心板底板表面粘贴应变片或表面式应变计,配匹数据采集装置进行测量;

3.3荷载计算

根据设计文献规定,计算荷载:公路Ⅱ级。

各试验桥梁桥跨理论内力计算如下,由于在实际试验过程中,桥面沥青层铺设情况、试验环境、荷载重量、加载方式等各种不确定因素存在,会导致实际内力计算值与以下内力计算值产生差别,则在试验前、试验中及试验后需对其内力计算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表3-2 荷载计算图形

计算项目计算图形

有限元模型

设计荷载作用

下最大正弯矩

设计荷载作用

下最大剪力图

试验荷载作用

下跨中最大正

弯矩及变形图

试验荷载作用下支点截面最大剪力及变形图

3.4 加载车辆

3.4.1 试验承载能力加载方案

根据《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T J21-01-2015)的规定,静载试验荷载一方面应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又应要求能够充分暴露结构的承载能力,一般试验荷载效率系数要达到以下要求:

0.951.05q η≤≤

/(1)

s

q S S ημ=

?+

S —静力试验荷载作用下,某一加载试验项目对应的加载控制截面内力、应力或

变位的最大计算效应值;

S —检算荷载产生的同一加载控制截面内力、应力或变位的最不利效应计算值;

μ—按规范取用的冲击系数值; q

η

—静力试验荷载效率。

理论上,对于每一个测试项目,不论是弯矩、剪力还是轴力都要在其对应的最不利位置进行加载试验。但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对这些最不利的加载情况进行合并,以提高试验的效率。

根据确定的控制设计的主要指标,参照内力影响线对相应的截面进行最不利的试加载,在保证试验荷载效率达到0.951.05q η≤≤的情况下,确定实际试验的加载车辆,最终采用的试验车辆的参数如表3-3所示。

L 1

L 2

后轴

中轴

前轴

F 3

F 2

F 1

图3-2 实际加载车辆轴重、轴距示意图 表3-3 荷载试验标准车辆技术参数表

车辆编号 前轴重 F1(kN ) 中后轴总重

(F1+F2)(kN ) 总重(kN )

轴距(m ) 轮距

(m ) 前-中轴 中-后轴

标准车辆

80

320

400

3.8

1.4

1.9

3.4.2荷载加载系数

根据测试工况列出各控制截面内力的静载试验效率系数

q

η

见表3-4;表明各试验

工况下的荷载效率系数均能达到规范要求。在上述荷载作用下,各试验梁荷载效率系数在规定的范围内,梁体承载力可以得到充分体现,且并不至于对梁板造成损伤。

表3-4 黎家洞桥静载试验效率(内力单位:kN ·m )

号 主要测试 工况 控制 内力 试验荷 载内力 试验 效率 加载车 数量 1 跨中最大正弯矩 423kN m ? 426kN m ? 100.7% 2 2

内支点最大剪力

189.5kN

195.5kN

103.2%

2

3.5试验加载步骤

加载前一天,将试验跨梁底混凝土电阻应变片粘贴、检查完毕。正式加载试验前调试静态电阻应变仪,将各点应变调零,标示变形测点位置,测量加载车辆轴距及轴重,标出加载线。正式加载前,对结构进行2次预加载,使结构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消除结构的非弹性变形。同时检查测试设备工作状况是否正常,性能是否可靠,并预演人员组织及操作情况。每级荷载加载后,等待结构变形稳定。根据《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按结构在同一级荷载内,最后5分钟变位增量小于前一个5分钟变位增量的15%,且加载稳定时间不小于15分钟。则可以正式读数记录。全部卸载完成后,待时30分钟以上读各测量参数的残余值。

整个试验过程中,要随时关注量测值的变化是否符合规律,及时排除故障。若发

现数据异常,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研究是否继续加载。出现以下情况,立即停止加载:

⑴控制测点应力已达到或超过理论计算的控制应力时;

⑵控制测点挠度超过规范允许值时;

⑶由于加载,使结构裂缝长度、宽度急剧增加,新裂缝大量出现;裂缝超过允许值的裂缝大量增多,对结构使用寿命造成较大影响时;

⑷发生其他损坏,影响桥梁承载能力或正常使用时。

正式加载按以下荷载工况加载程序进行试验,车速小于5km/h。

3.6试验加载程序

(1)在进行正式加载试验前,用两辆载重加载车分别在桥跨L/2或L/4进行横桥向对称的预加载,预加载试验每一加载载位的持荷时间为20分钟。预加载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是使结构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另一方面是检查测试系统和试验组织是否工作正常。在确认测试系统和试验组织工作正常后,预加载试验宜反复进行两次。

(2)预加载卸至零荷载,并在结构得到充分的零荷恢复后,才可进入正式加载试验。正式加载试验分别按试验方案所列的加载工况序号逐一进行,完成一个序号的加载工况后,应使结构得到充分的零荷恢复,方可进入下一序号的加载工况。结构零荷充分恢复的标志是,加载试验实测的结构最大变位测点在卸零荷后变位恢复最后一个10分钟的增量小于第1个10分钟增量的15%。

3.7加载方式与分级加载

为了获取结构试验荷载与变位的相关曲线,防止结构加载意外损伤,就某一加载试验项目,其静力试验荷载分成三级或四级加载,分两级卸零。

加载方式为单次逐级递加到最大荷载,然后分级卸至零荷载。静力试验荷载的加载分级主要依据载车在某一加载试验项目对应的控制截面内力和变位影响面内纵横向位置的不同以及加载车数量的多少,大约分成设计标准活荷载产生该加载试项目对应的控制截面内力或变位的最不利效应值的60%、80%、100%。

3.8加载位置与加载工况确定

试验加载位置与加载工况的确定主要依据以下原则进行:

(1)尽可能用最少的加载车辆达到最大的试验荷载效率;

(2)在满足试验荷载效率以及能够达到的试验目的前提下,加载工况进行简化、合并,以尽量减少加载位置;

(3)每一加载工况依据某一加载试验项目为主,兼顾其他加载试验项目。

静力试验确定的加载工况及相应的加载位置和加载试验项目按照实际计算结果为准。

3.8.1车载布置

各工况最大效应车载布置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布置。

图3-3 跨中最大正弯矩影响线

2#

1#

图3-4 工况1(跨中最大正弯矩)加载及车辆布置情况

图3-5 支点最大剪力影响线

2#

1#

图3-6 工况2(支点最大剪力)加载及车辆布置情况

3.8.2挠度测点布置方案

桥面挠度拟采用在空心板跨中底板设置测点,采用百分表测试;具体布设情况见图3-7。

图3-7 挠度测量布置情况(百分表)

3.8.3应变测点布置方案

应变测试:在空心板的底板安装静态应变片进行应变测试,每个测试截面的应变测点布置如图3-8。

图3-8 跨中截面应变测量布置情况

表3-5 各加载工况下截面最大挠度理论值

工况1(跨中最大正弯矩) 工况2(支点最大剪力)

测点编号

变形

(mm)

测点

编号

变形

(mm)

A-1 -4.01A-1 -2.87 A-2 -3.82A-2 -2.83 A-3 -3.68A-3 -2.86 A-4 -3.53A-4 -2.82 A-5 -3.40A-5 -2.84 A-6 -5.86A-6 -3.27 A-7 -5.70 A-7 -3.32 A-8 -5.59 A-8 -3.37 A-9 -5.43 A-9 -3.41 A-10 -5.36 A-10 -3.48 A-11 0 A-11 0 A-12 0 A-12 0 A-13 0 A-13 0 A-14 0 A-14 0 A-15 0 A-15 0 A-16 0 A-16 0

表3-6 各加载工况下截面应变理论值

工况1 工况2

测点编号理论应变

6

10με

-

测点

编号

理论应变

6

10με

-

P-1(P-1’)64P-1(P-1’)35

P-2(P-2’)69P-2(P-2’)37

P-3(P-3’)77P-3(P-3’)37

P-4(P-4’)85P-4(P-4’)39

P-5(P-5’)93P-5(P-5’)39

P-6(P-6’)-21/59P-6(P-6’)-14/26

第四章动载测试

4.1动载试验概述

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如固有频率、阻尼系数和振型等,只与结构本身的固有性质有关,是结构振动系统的基本特征。桥梁动载试验就是要从大量的实测数据信号中,了解结构自身的动力特性以及结构抵抗受迫振动和突发荷载作用的能力,综合评价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揭示桥梁结构振动的内在规律,以判断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同时也为使用阶段结构评估积累原始数据。

4.2试验目的

桥梁动力荷载试验的目的是测定桥梁结构的动力特性,即桥梁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阻尼比等桥梁结构模态参数;测定桥梁结构在汽车动荷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响应,即桥梁结构的动位移、动应力、冲击效应等。通过动载试验和理论分析来了解桥梁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工作状态,判断和评价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并结合桥梁静力荷载试验结果,对桥梁质量做出合理的评价,为桥梁运营管理及改造提供科学的依据。

4.3测试系统

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研制的INV306U智能信号采集处理分析仪及DASP-V1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动力特性测试系统见图4-1。

笔记本电脑

数据采集

分析系统

数据采集

分析仪

电荷放大器

传感器

图4-1 动力特性测试系统框图

4.4试验内容

(1)在桥面上,使用一辆重量为400kN的汽车分别以10km/h、20km/h、30km/h 的行驶速度进行跑车,使桥梁产生受迫振动,量测桥梁的振幅和振动频率;

(2)在桥面上,使用一辆重量为400kN的汽车分别以10km/h、20km/h、30km/h 的速度,行驶至跨中位置紧急刹车使桥梁产生受迫振动,量测桥梁的振幅与振动频率;

(3)在试验桥跨的跨中位置,一辆重量为400kN的汽车前轮驶越10cm高的三角垫木,利用车轮的突然下落对桥梁产生冲击,激起桥梁的竖向振动,量测桥梁的振幅、固有振动频率和阻尼;

(4)记录桥梁在环境自然脉动下的振动,通过软件分析得到桥梁的固有振动频率。

图4-2 拾振器布置

表4-1 动载试验工况

项目工况号荷载作用方式及步骤

跑车试验D1 D1-1试验车以10km/h匀速通过全桥D1-2试验车以20km/h匀速通过全桥D1-3试验车以30km/h匀速通过全桥

跳车试验D2 跳过障碍物(高10cm的三角形横木)

刹车试验D3 D3-1试验车以10km/h匀速行车,并在跨中急刹车D3-2试验车以20km/h匀速行车,并在跨中急刹车D3-3试验车以30km/h匀速行车,并在跨中急刹车

脉动试验D4 自然环境激励*******结构第一阶理论固有基频为6.0Hz。

第五章项目组织机构、设备及人员安排

5.1项目组织机构

为确保本工程检测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拟成立该项目现场试验检测领导指挥协调小组和检测项目组:

⑴现场试验领导指挥协调小组:由桂阳县农村公路管理站负责整个试验检测工作的内外协调;

⑵检测项目组,由湖南博联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负责,负责整个试验检测的具体实施;

⑶现场测试由检测项目组统一指挥。

项目负责人

动载试验小组结构计算小组

交通指挥小组

组图5-1 项目组织结构图

5.2参与检测的人员情况

参与本项目的检测人员及分工情况见表5-1。

港口公路工程桥梁荷载试验检测项目比选邀请函范本模板

港口公路工程桥梁荷载试验检测项 目比选邀请函合同 ___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________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________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________现代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________市________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拟对________区至________互通口疏港公路工程高架 桥比选桥梁荷载试验检测单位,诚邀贵单位参与本项目的比选。现将有关事宜说明如下: 一、比选项目概况和内容: 1.比选人(项目业主):________________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2.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架桥桥梁竣工检测项目; 3.建设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项目规模:桥梁长度为________米,双幅结构断面宽度为________米(详见高架桥设计说明、平面图、布置图); 5.项目总投资:________高架桥桥梁施工图预算为________________万元; 6.主要检测内容:静、动载试验工程量按高架桥第二联左幅27+40+36m检测一次,右幅36+40+27m 检测一次,外观及实体工程质量检测为全桥检测(共三联)。 ①静载试验:包含试验跨(最不利跨位)的跨中(拱顶)、四分跨及端部(拱脚)截面在纵、横向不利荷载下的弯矩与挠度等; ②动载试验:包含脉动试验、跑车或跳车试验等; ③一般检测(外观及实体工程质量检测):包含结构裂缝、混凝土回弹检测、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直径与钢筋锈蚀状况检测、整桥变形状况等; 7.检测要求:中选单位应: ①严格按《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及《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及国家和交通部相关

桥梁静动载试验方案

桥梁静动载试验方 案

桥梁承载能力静动载试验方案 编制: 校审: 批准: 有限公司 月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 况 ...................................................... .. . 1 1.1任务来源及具体任 务 (1) 1.2项目概 述 ........................................... .. .. 1 1.2.1主要技术指 标 .................................................... .. 2 1.3工程质量鉴定检测依 据 (3) 第二章桥梁试验目的、内容及仪 器 (4) 2.1荷载试验的目 的 ................................................... .. 4 2.2静载荷载试 验 ...................................................... .. 4

2.3动载荷载试 验 ..................................................... (4) 2.4使用仪 器 ...................................................... ..... . 5 第三章静载试验实 施 (6) 3.1试验项 目 ...................................................... ..... . 6 3.2测试项目及其量测方 法 (6) 3.3荷载计 算 ...................................................... .... .. 7 3.4 加载车 辆 ...................................................... .. (8) 3.4.1 试验承载能力加载方 案 (8) 3.4.2荷载加载系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一、概述 大型桥梁,如斜拉桥、悬索桥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这种桥梁的结构特点是跨度大、塔柱高,主跨段具有柔性特性。在这类桥梁的施工测量中,人们已针对动态施工测量作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在竣工通车运营期间,如何针对它们的柔性结构与动态特性进行监测也是人们十分关心的另一问题。尽管目前有些桥梁已建立了了解结构内部物理量的变化的“桥梁健康系统”,它对于了解桥梁结构内力的变化、分析变形原因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要真正达到桥梁安全监测之目的,了解桥梁的变化情况,还必须及时测定它们几何量的变化及大小。因此,在建立“桥梁健康系统”的同时,研究采用大地测量原理和各种专用的工程测量仪器和方法建立大跨度桥梁的监测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变形监测内容 根据我国最新颁发的“公路技术养护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以及大跨度桥梁塔柱高、跨度大和主跨梁段为柔性梁的特点,桥梁工程变形监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桥梁墩台沉陷观测、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主梁横向水平位移观测、高塔柱摆动观测; 2) 为了进行上述各项目的测量,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水平位移基准网与沉陷基准网观测。 三、系统布置 1)桥墩沉陷与桥面线形观测点的布置 桥墩(台)沉陷观测点一般布置在与墩(台)顶面对应的桥面上;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点布置在主梁上。对于大跨度的斜拉段,线形观测点还与斜拉索锚固着力点位置对应;桥面水平位移观测点与桥轴线一侧的桥面沉陷和线形观测点共点。 2)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 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在主塔上塔柱的顶部、上横梁顶面以上约1.5m的上塔柱侧壁上,每柱设2点。 3)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布置 水平位移观测基准网应结合桥梁两岸地形地质条件和其他建筑物分布、水平位移观测点的布置

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

1 总则 1.0.1 为规范和指导公路桥梁荷载试验工作,为桥梁结构技术状态及承载能力评定提供依据,制定本规程。 条文说明 桥梁荷载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加载试验,记录桥梁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反应,为桥梁结构技术状况及承载能力评定和日后养护、维修、加固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加固或改建公路桥梁的荷载试验。 1.0.3 桥梁荷载试验应遵循科学、客观、严谨、安全的原则。 1.0.4 公路桥梁荷载试验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桥梁荷载试验Load Testing of Bridge 通过施加荷载方式对桥梁结构或构件的静、动力特性进行的现场试验测试。包括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 2.1.2 静载试验Satic Load Testing 通过在桥梁结构上施加与控制荷载等效的静态外加荷载,利用检测仪器设备测试桥梁结构控制部位与控制截面的力学效应的现场试验。 2.1.3 动载试验Dynamic Load Testing 测试桥梁结构或构件在动荷载激振和环境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特性和自振特性的现场试验。 2.1.4 控制荷载Control Load 为进行荷载试验所确定的荷载,可用来确定荷载试验效率和初步分级加载等级所采用的荷载,可以是设计荷载或目标荷载。 2.1.5 目标荷载Goal Load 事先设定的期望桥梁能够承受的荷载,需要通过荷载试验进一步确定。 2.1.6 支座沉降Support Settlement 支座的压缩量与墩台的竖向位移值之和。 2.1.7 试验荷载效率Load Efficiency Ratio 试验荷载所产生的效应与控制荷载效应的比值。 2.1.8 结构校验系数Structural Verification Coefficient 试验荷载作用下结构应变(应力)或变形实测值与相应的理论计算值的比值。 2.2 符号 S——控制荷载产生的同一加载控制截面内力或变形的最不利效应计算值; S——静载试验荷载作用下,某一加载试验项目对应的加载控制截面内力或变形的s 最大计算效应值; S——试验荷载作用下量测的结构总变形(或总应变)值; t S——试验荷载作用下量测的结构弹性变形(或应变)值; e

静动载试验---- 静载试验

第二章 静载试验 北浩龙江大桥位于广西省柳州市柳城县,采用40+64+40m 三跨一联预应力砼变高度箱形连续梁,属于新建铁路桥梁。根据结构特点,静载试验选择3跨(0#台~1#墩边跨、中跨、1#墩~2#墩边跨)进行试验,经过各方单位几天的密切配合和精心准备,于2008年7月10日上午6:30至下午18:00完成了对0#桥台到3#墩之间的桥跨的全部3种工况的现场静载试验。 柳州 贵阳 图2.1北浩龙江大桥立面布置图(单位:m ) 2.1测点布置与测试方法 2.1.1 控制截面应力测试 应变测试主要采用表面式振弦式应变计,配合读数仪,测量精度控制在±0.2MP 以内。应变值通过记录的N 或L 值得到: ?? ? ???-?=-=?20219211110N N K εεε=-1L 0L

式中,K=4.062, N、1L——当前值,0N、0L——初始值。 1 为消除温度变化的影响,在梁体非受力位置布置一个应变温度补偿测点。 下游 (a)跨中截面测点布置图 下游 (b)墩顶截面测点布置图 图2.2 梁体控制截面应变测点布置示意图 2.1.2 梁体竖向静挠度测试

在边跨跨中、中跨跨中、中跨L/4、中跨3L/4及各支座截面布置挠度测点,上下游两侧对称布置。考虑到连续梁桥的特点,各控制截面加载时,除了测试本试验跨支点外,还需测试两相邻桥跨跨中、支点处布置挠度测点,测点布置如图2.3所示。挠度测试主要采用高精密水准仪进行,测试时,须找取不受荷载影响的稳定的后视点。此项内容主要为评判桥梁的竖向刚度提供依据。同时,还可监测各支点的沉降。 试验跨 试验跨试验跨 图2.3 挠度测点布置示意图 2.1.3 裂缝观测 为了确保梁体的工作状态,试验过程中及加载后,须对梁体控制截面进行详细观测,包括裂缝的出现及扩展情况。若混凝土出现裂缝,则进行裂缝状况描绘,并采用20倍的刻度放大镜或安装千分表进行裂缝宽度量测。 2.2 理论分析 为了准确分析该的结构特性和确定最不利轮位布载,理论分析主要采用“桥梁博士”系统3.03版以及MIDAS大型有限元分析程序分别计算内力影响线、控制截面的应力和变形等参数。各控制截面影响线如图2.4(a)~(c)所示。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桥梁工程变形监测方案 一、概述 大型桥梁,如斜拉桥、悬索桥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在我国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这种桥梁的结构特点是跨度大、塔柱高,主跨段具有柔性特性。在这类桥梁的施工测量中,人们已针对动态施工测量作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在竣工通车运营期间,如何针对它们的柔性结构与动态特性进行监测也是人们十分关心的另一问题。尽管目前有些桥梁已建立了了解结构内部物理量的变化的“桥梁健康系统”,它对于了解桥梁结构内力的变化、分析变形原因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要真正达到桥梁安全监测之目的,了解桥梁的变化情况,还必须及时测定它们几何量的变化及大小。因此,在建立“桥梁健康系统”的同时,研究采用大地测量原理和各种专用的工程测量仪器和方法建立大跨度桥梁的监测系统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变形监测内容 根据我国最新颁发的“公路技术养护规范”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以及大跨度桥梁塔柱高、跨度大和主跨梁段为柔性梁的特点,桥梁工程变形监观测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桥梁墩台沉陷观测、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主梁横向水平位移观测、高塔柱摆动观测; 2) 为了进行上述各项目的测量,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水平位移基准网与沉陷基准网观测。 三、系统布置 1)桥墩沉陷与桥面线形观测点的布置

桥墩(台)沉陷观测点一般布置在与墩(台)顶面对应的桥面上;桥面线形与挠度观测点布置在主梁上。对于大跨度的斜拉段,线形观测点还与斜拉索锚固着力点位置对应;桥面水平位移观测点与桥轴线一侧的桥面沉陷和线形观测点共点。 2)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 塔柱摆动观测点布置在主塔上塔柱的顶部、上横梁顶面以上约m的上塔柱侧壁上,每柱设2点。 3)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布置 水平位移观测基准网应结合桥梁两岸地形地质条件和其他建筑物分布、水平位移观测点的布置与观测方法,以及基准网的观测方法等因素确定,一般分两级布设,基准网布设在岸上稳定的地方并埋设深埋钻孔桩标志;在桥面用桥墩水平位移观测点作为工作基点,用它们测定桥面观测点的水平位移。 4)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布置 为了便于观测和使用方便,一般将岸上的平面基准网点纳入垂直位移基准网中,同时还应在较稳定的地方增加深埋水准点作为水准基点,它们是大桥垂直位移监测的基准;为统一两岸的高程系统,在两岸的基准点之间应布置了一条过江水准线路。 四、方法与成果精度 1)GPS定位系统测量平面基准网 为了满足变形观测的技术要求,考虑到基准网边长相差悬殊,对基准网边长相对精度应达到不低于1/120000和边长误差小于±5mm的双控精度指标;由于工作基点多位于大桥桥面,它们与基准点之间难以全部通视,可采用GPS定位系统施测。为了在观测期间不中断交通,且避开车辆通行引起仪器的抖动和干扰GPS接收机的信号接收,对设置在桥面工作基点的观测时段应安排在夜间作业,尽可能使其

单梁静载试验方案说明

兴赣高速预制梁(板) 静载试验方案 江西省交通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二零一五年七月 专业资料值得拥有

兴赣高速梁(板)静载试验初步方案 一、试验目的和内容 静载试验是对桥梁结构工作状态进行直接测试的一种鉴定手段。梁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通过测试结构的静应变、静挠度,藉以判断桥梁结构的工作状态和受力性能。 本次试验的目的主要是对预制梁板在使用荷载下的受力性能进行测试,了解单梁的实际受力性能,从而积累科学技术资料,为设计提供试验资料。 二、试验技术标准和依据 1、《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经1982年10月在柏林举行的专题第五次专家会议通过),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交通部公路局技术处、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1982年10月,北京(以下简称《试验方法》);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5、《公路桥涵设计规范汇编》2001年版人民交通出版社(以下简称《规范》); 6、《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 JTG/T21-2011; 7、《桥梁工程检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8、设计施工图纸。 三、测试项目和测点布置 1、测试跨中应变:测试跨中应变能较好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质量情况,预应力梁以砼应变为主,在梁跨中梁底截面布置2个应变测点,跨中腹板沿梁高布置3个应变测点(小箱梁两侧均需布置),共布置5个应变测点(小箱梁8个测点)。

2、测试跨中挠度:满足正常使用对结构的刚度要求,体现在跨中挠度应小于设计计算值或规范规定的允许值,梁跨中布置二个挠度测点。 3、测试支座变形(沉陷):测定支座沉陷量是消除其对跨中挠度的影响,两端支座处分别布置二个测点检测支座变形(沉陷)。 4、测定残余值:试验荷载卸载后,测定梁挠度值、应变值与卸载后相对应的残余值比值,利于梁结构试验结果评定。 5、裂缝观测:试验前和试验过程中,对梁结构是否已出现裂缝进行观测,以了解梁施工质量和利于试验数据分析。 预制梁测点布置见图一。 主梁立面测点布置图 挠度测点 应变测点 支座截面 小箱梁横截面测点布置图 支点截面Ⅰ- 百分表测点支点截面Ⅰ-Ⅰ截面 应变测点百分表测点 T梁横截面测点布置图 图一测点布置示意图

桥梁静载试验检测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55432531.html, 桥梁静载试验检测方法 作者:于锐 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24期 摘要:我国近年来公路桥梁建设发展迅猛,而质量是公路桥梁建设的永恒的主题。该文综述了桥梁静载试验检测方法,及其主要工作内容和发展方向。 Abstract: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in China develops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and quality has always been the theme for highway bridge construction. The paper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s the bridge static load test methods and its main content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关键词:桥梁;静载试验;检测 Key words: bridge;static load test;detect 中图分类号:TU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051-01 0引言 该桥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为渭潼高速公路线上的一座立交桥。上部结构采用16+2×20+16m 预应力先简支后连续部分预应力空心板。 1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是使试验荷载在指定位置对桥梁进行加载,测试桥面的挠度、桥梁控制截面的应 力增量。静载试验需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在试验前计算出各控制截面的内力影响线,进行静力加载计算,然后根据静力计算结果与荷载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再结合原施工控制所获得成桥状态恒载应力以确定桥梁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与设计期望值是否相符,并判定结构的施工质量、运营 安全度。它是检验桥梁结构实际性能如强度、刚度等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试验荷载按照桥梁的静力试验活载内力与设计活载内力之比不小于0.85,且不大于1.05的原则确定。一般而言,试验活载内力不小于设计活载内力的0.95。试验时,需尽可能减少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同时,需注意分级加载。 1.1 应力观测 通过在主梁控制截面处粘贴振弦式应变计或电阻应变片测量结构的应力(应变)。对于对称结,可选择半跨布置测点以节约试验所需人力和物力。通过实测的应力和理论建模分析,可以得到强度校验系数:

桥梁检测方案

某某桥梁检测方案 委托单位:某某公司 技术负责: 编写: 审定: 某某检测机构 2016年12月15日

目录 第1章桥梁概况 (1) 第2章试验目的和依据 (1) 2.1试验目的 (1) 2.2试验依据 (1) 第3章试验项目和方法 (2) 3.1桥梁结构外观检查 (2) 3.2桥梁结构静力荷载试验 (2) 3.2.1试验荷载 (2) 3.2.2测试参数及方法 (3) 3.2.3测点布置 (3) 3.3桥梁结构模态试验 (4) 3.3.1测试参数及方法 (4) 3.3.2测点布置 (4) 第4章试验准备及实施 (5) 4.1荷载试验的预备工作 (5) 4.2荷载试验实施 (6) 第5章试验费用预算 (8) 第6章试验成果报告 (9)

第1章桥梁概况 某某桥梁建于1998年,1999年正式投入运营,是游客进出的唯一人行通道。该桥是一座跨径为74.9m的单跨地锚式人行悬索桥,主索矢跨比为1/10。经过多年使用后,桥梁结构构件不同程度地出现老化和破损,亟待对该桥进行必要的检测,查明桥梁的性能状态,评定其使用功能,为桥梁管养、维修加固提供依据。受某某公司的委托,我单位针对某某桥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检测方案,待业主单位审核批准后,遵照实施。

第2章试验目的和依据 2.1试验目的 试验的目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通过对桥梁结构构件进行外观检查,全面了解爱伲寨吊桥个 主要构件的技术状况,即使发现桥梁结构的异常状况,为评 定该桥的使用功能、制定管养计划提供依据; (2)分析、测试桥跨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和位移,检验 桥梁的结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是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评价其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 (3)建立桥梁结构的技术档案,为今后的运营、管养、检测提供 依据。 2.2试验依据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 11-2011);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12);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522-2008);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1986)。

人行天桥静载方案教材

车公庙人行天桥静载试验 检测方案 委托单位:XXXXXX 工程名称:车公庙人行天桥静载试验 工程地点:XXXXXX 深圳市太科检验有限公司 2013年01月31日

车公庙人行天桥静载试验 检测方案 编写: 审核: 日期: 深圳市太科检验有限公司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检测所依据的标准 (1) 三.静载试验 (1) 3.1确定试验荷载 (1) 3.2试验截面的选取 (3) 3.3试验加载的布置 (4) 3.4试验应变和挠度测点的布置与观测 (6) 3.4.1挠度测点的布置与观测 (6) 3.4.2应变测点的布置与观测 (7) 3.5试验程序 (8) 3.6试验加载终止条件 (8) 3.7静载试验理论值 (8) 四.主要仪器设备 (9) 五.试验人员 (10) 六.注意事项 (10)

深圳市太科检验有限公司 Shen Zhen Taike Test Co.,Ltd. 一. 工程概况 车公庙人行天桥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深南香蜜湖立交附近,横跨深南大道,上部结构采用连续钢箱梁,主桥宽3.5m ,箱梁高1.4m ,跨度组合为(40+39.5+17)m ,主梁部分的钢箱梁采用Q345c 钢板,下部结构采用钢管混凝土墩,采用C30混凝土。 设计荷载:人群荷载按5kPa 考虑,栏杆设计荷载:水平力2.5kN/m ,竖向力按1.5kN/m ,使用年限5年。 车公庙人行天桥的立面图见图1.1。 二. 检测所依据的标准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3.《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 4.《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 5.《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 三. 静载试验 3.1确定试验荷载 根据上述检测标准,桥梁的静力试验按荷载效率η来确定试验的最大荷载。静力荷载效率η的计算公式为: s S S ημ= ?(1+) 式中:s S -- 静力试验荷载作用下,某一加载试验项目对应的加载控制截面的最大计算效应值; S -- 设计标准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形或内力的计算值(或设计单 位推荐的设计内力值); μ-- 按规范取用的冲击系数值; η—静力试验荷载的效率,应介于0.95~1.05之间。

某桥桥梁动静载试验方案2016-5-28

*******桥承载能力 静动载试验方案 编制: 校审: 批准: ********有限公司2016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1任务来源及具体任务 (1) 1.2项目概述 (1) 1.2.1主要技术指标 (2) 1.3工程质量鉴定检测依据 (3) 第二章桥梁试验目的、内容及仪器 (4) 2.1荷载试验的目的 (4) 2.2静载荷载试验 (4) 2.3动载荷载试验 (4) 2.4使用仪器 (5) 第三章静载试验实施 (6) 3.1试验项目 (6) 3.2测试项目及其量测方法 (6) 3.3荷载计算 (7) 3.4加载车辆 (8) 3.4.1 试验承载能力加载方案 (8) 3.4.2荷载加载系数 (9) 3.5试验加载步骤 (9) 3.6试验加载程序 (10) 3.7加载方式与分级加载 (10) 3.8加载位置与加载工况确定 (10) 3.8.1车载布置 (11) 3.8.2挠度测点布置方案 (12) 3.8.3应变测点布置方案 (12) 第四章动载测试 (15) 4.1动载试验概述 (15)

4.2试验目的 (15) 4.3测试系统 (15) 4.4试验内容 (16) 第五章项目组织机构、设备及人员安排 (17) 5.1项目组织机构 (17) 5.2参与检测的人员情况 (17) 5.3主要机械、仪器、及材料试验计划 (18) 5.4桥梁检测工作安排 (19) 第六章安全保障和配合 (20) 6.1安全管理目标 (20) 6.2安全管理主题 (20) 6.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 (20) 6.4安全检测的技术措施 (20) 6.5现场操作安全事项 (20) 6.6用电安全注意事项 (21) 6.7安全管理总体计划 (22) 6.8环保措施 (22) 6.9配合 (22)

桥梁静动载试验检测技术方案(实施细则)

桥梁静动载试验检测技术方案(实施细则) 1.1检测目的 (1)对工程实体进行检测,并重点对施工中已出现的问题和设计要点、重点进行详细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对所发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评估,以消除工程质量隐患,为工程的交工验收质量评定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确定目前存在的病害对桥梁的使用功能及耐久性能的影响程度及整改的初步评价与方案。 (2)通过荷载试验测定该桥在试验荷载作用下控制断面的应变和挠度等参数,判定桥跨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和静力性能;通过荷载试验测定该桥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特性和自振特性、测定桥梁结构的模态参数,判定桥跨结构的动力性能。 (3)综合评价桥梁的工程质量,为桥梁后期养护维修工作及运营期间积累原始科学资料。 1.2检测项目 桥梁静载试验前应进行桥梁外观检测,静载试验时,测试桥梁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控制截面的应变(应力)、变形、裂缝开展情况等。 动载试验时,测试桥梁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系数,桥梁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振动频率、冲击系数等。 1.3检测方案 外观检查 桥梁外观质量检查采取向相关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调查、现场外观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荷载试验前,通过向相关单位问询及搜集施工技术资料,调查试验桥梁在施工过程中是否存在施工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对试验桥梁的桥面系、上部结构、支座及下部结构进行现场外观质量检查,以查明各部位的实际状况。对荷载试验结果有直接影响的问题,如上下部结构物的有无影响结构受力的缺陷或损坏、支座有无偏位、破损情况等,在试验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其变化,在加载试验过程中和试验结束后,也要对受加

载影响较大的主要控制部位进行详细的检查。 此次桥梁外观检查以目测观察结合仪器观测进行,近距离检查桥梁各部件的缺损情况。 桥面系构造的检查 ①桥面铺装 对桥面铺装裂缝进行逐一统计,对裂缝长度、分布位置进行逐条详细记录,并采集影像资料。裂缝长度采用钢卷尺测量,裂缝位置用钢卷尺测量。 坑槽采用直尺配合钢卷尺测量坑槽深度,采用钢卷尺测量范围和相对位置。 现场查看桥面波浪和桥头跳车现象,并用钢卷尺测量其范围及相对位置。 ②伸缩缝 现场查看伸缩缝处是否存在明显跳车现象,并目测其是否有异常变形、破损、脱落、漏水等病害。测量伸缩缝是否挤压变形,橡胶条是否损坏、脱落,伸缩缝内是否有大量沙土以及混凝土的破损等状况。 ③护栏 外观病害主要通过目测确定病害性质,必要时采用钢卷尺测量器范围及相对位置。详细记录护栏的缺损状况。 ④桥面排水系统 主要采用目测泄水管是否完好通畅,桥头排水沟功能是否完好,锥坡桥头护岸有无冲蚀、塌陷等病害,结合桥面纵、横断面线形测量结果判断桥面排水是否顺畅,桥面是否产生积水等病害。 ⑤对桥面系的典型病害采用数码相机逐一进行影像资料的采集。 上部结构的检查 ①利用专用桥梁检测车或梯子所形成的的检测平台对主梁等上部结构构件的病害进行逐孔近距离检测。 ②体外观表面病害(破损、渗水、表面风化、剥落等)采用钢卷尺测量器范围及相对位置,并对其特性进行详细描述记录。 ③对于上部结构各混凝土构件的裂缝采用钢卷尺测量其范围及相应位置,裂缝宽度采用裂缝宽度仪进行测量,必要时采用裂缝综合测试仪检测裂缝深度。

既有桥梁监控监测方案(最终1)

昆明两面寺立交连接寺瓦路工程 既有桥梁施工监控监测方案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5年5月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项目概况 (2) 施工监控监测主要依据 (3) 2 施工监控监测的目的 (4) 3 施工监控工作计划 (4) 4 本项目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 (5) 5施工监控监测方法 (5) 仿真计算分析 (5) 既有桥梁变位监测 (6) 施工异常情况的对策 (13) 6 监控技术方案保证措施 (13) 7 施工监控技术质量保证体系 (14) 8安全、文明及环保施工监控量测措施 (15)

1 工程概况 项目概况 两面寺立交连接寺瓦路工程位于昆明市盘龙区。现状两面寺立交是连接虹桥路与绕城高速的互通式立交,其中虹桥路呈东西走向,绕城高速呈南北走向。虹桥路为城市主干路,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60km/h。绕城高速相当于昆明四环,允许货车全日通行,主要承担过境交通流量转换功能,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80km/h。寺瓦路起于虹桥路,止于两面寺立交,是一跳贯通昆明东二环与东三环的重要城市主干路,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40km/h。现状两面寺立交缺少右转入寺瓦路的匝道,为完善立交功能,解决两面寺立交桥底交通拥堵问题,本工程新建3条定向匝道实现虹桥路、绕城高速与寺瓦路的快速连接。 两面寺立交连接寺瓦路工程的桥梁布置如下: 立交分为三层,地面层为改造拓宽的寺瓦路辅导和线位调整后的寺瓦路连接线,寺瓦路拓宽需要在既有桥左侧新建一座跨径20m,桥宽的的预制空心板桥;因寺瓦路连接线线位调整,需新建一座跨径20m,桥宽11m、的预制空心板桥跨越凤凰河。 地上一层为虹桥路、绕城高速右转寺瓦路的高架A匝道,虹桥路拓宽,新增开口汇入绕城高速左转进入市区的匝道,然后通过绕城高速左转匝道直接分流进入寺瓦路。A 匝道桥桥宽8m桥长,引道长度。桥梁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地上二层为寺瓦路上虹桥路高架B匝道和绕城高速的高架C匝道。B匝道桥桥宽主要为10m和8m两种(其中有一联变宽),桥长,引道长度为。桥梁结构除上跨虹桥路采用一联37+60+37m的钢混叠合梁外,其他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C匝道桥桥宽均为8m,桥长153m,桥梁结构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桥梁静动载试验检测方案

预制梁板静载及成桥静、动载试验 检 测 方 案

预制梁板静载试验方案 一、试验目的和内容 预制梁板静载试验是对结构工作状态进行直接测试的一种鉴定手段。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通过测试控制截面的静应变、静挠度,并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从而判断结构的工作状态和受力性能。 试验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预制梁板在设计使用荷载下的受力性能进行测试,了解单梁的实际受力性能,从而积累科学技术资料,为设计提供试验资料。 二、试验技术标准和依据 1、《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经1982年10月在柏林举行的专题第五次专家会议通过),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交通部公路局技术处、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1982年10月,北京(以下简称《试验方法》);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征求意见稿)》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4; 7、《桥梁工程检测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8、《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 9、相关的图纸及文件。 三、测试项目和测点布置 1、测试跨中砼应变:测试跨中应变能较好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质量情况,预应力梁以砼应变为主,在梁跨中和一侧四分点梁底、顶板各布置二个应变

测点,跨中腹板沿梁高布置三个应变测点,共布置14个应变测点。 2、测试跨中挠度:满足正常使用对结构的刚度要求,体现在跨中挠度应小于设计计算值或规范规定的允许值,梁跨中、四分点各布置二个挠度测点。 3、测试支座变形(沉陷):测定支座沉陷量是消除其对跨中挠度的影响,两端支座处分别布置二个测点检测支座变形(沉陷)。 4、测定残余值:试验荷载卸载后,测定梁挠度值、应变值与卸载后相对应的残余值比值,利于梁结构试验结果评定。 5、裂缝观测:试验前和试验过程中,对梁结构是否出现裂缝进行观测,拟了解梁施工质量和利于试验数据分析。 纵向布置 支点支点 横向布置 支点截面L/ 2截面L/4截面 图示: 电测应变计 图一测点布置示意图 四、理论计算 理论计算考虑了桥梁实际施工过程对单梁受力性能的影响,根据桥梁实际施工顺序和设计荷载计算出梁底产生的应力,反算出裸单梁承受的荷载,

高速公路桥梁荷载试验工作规范

ICS 93.080.01 CCS P00 团体标准 T/JSTERAXX—2020 高速公路桥梁荷载试验工作规范 Code of practice for load test of expressway bridge 2020-XX-XX发布2020-XX-XX实施江苏省交通经济研究会 发布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T/JSTERA XX—2020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1) 5 试验准备 (3) 5.1 一般规定 (3) 5.2 测试仪器设备要求 (3) 5.3 试验工况设计 (3) 5.4 试验荷载 (4) 5.5 测点布置 (4) 6 现场实施 (5) 6.1 测点布设 (5) 6.2 试验过程 (6) 6.3 桥梁外观检查及线形测量要求 (6) 6.4 安全管理 (6) 7 试验数据分析及评定 (7) 8 试验报告编制 (7) 附录A (规范性)测试仪器设备技术要求 (8) 附录B (资料性)高速公路桥梁荷载试验方案正文提纲及要求 (10) 附录C (资料性)应变(应力)/挠度试验记录表 (11) 附录D (资料性)高速公路桥梁荷载试验报告正文提纲及要求 (12) I

T/JSTERA XX—2020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为进一步规范江苏省高速公路桥梁荷载试验工作,检验桥梁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提供科学依据,实现荷载试验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在JTG/T J21-01-2015《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荷载试验准备(试验方案编制)、现场实施及试验报告编制要求等,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由江苏省交通经济研究会、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东南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世同、虞建成、袁振中、李后川、刘朝晖、邵学富、陆宇、余雪娟、杨光昊、王昌、张逸捷、王栋、王士杰。

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

1 总则 为规范和指导公路桥梁荷载试验工作,为桥梁结构技术状态及承载能力评定提供依据,制定本规程。 条文说明 桥梁荷载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加载试验,记录桥梁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反应,为桥梁结构技术状况及承载能力评定和日后养护、维修、加固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加固或改建公路桥梁的荷载试验。 桥梁荷载试验应遵循科学、客观、严谨、安全的原则。 公路桥梁荷载试验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术语 桥梁荷载试验Load Testing of Bridge 通过施加荷载方式对桥梁结构或构件的静、动力特性进行的现场试验测试。包括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 静载试验Satic Load Testing 通过在桥梁结构上施加与控制荷载等效的静态外加荷载,利用检测仪器设备测试桥梁结构控制部位与控制截面的力学效应的现场试验。 动载试验Dynamic Load Testing 测试桥梁结构或构件在动荷载激振和环境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特性和自振特性的现场试验。 控制荷载Control Load 为进行荷载试验所确定的荷载,可用来确定荷载试验效率和初步分级加载等级所采用的荷载,可以是设计荷载或目标荷载。 目标荷载Goal Load 事先设定的期望桥梁能够承受的荷载,需要通过荷载试验进一步确定。 支座沉降Support Settlement 支座的压缩量与墩台的竖向位移值之和。 试验荷载效率Load Efficiency Ratio 试验荷载所产生的效应与控制荷载效应的比值。 结构校验系数Structural Verification Coefficient 试验荷载作用下结构应变(应力)或变形实测值与相应的理论计算值的比值。 符号 S——控制荷载产生的同一加载控制截面内力或变形的最不利效应计算值; S——静载试验荷载作用下,某一加载试验项目对应的加载控制截面内力或变形的s 最大计算效应值; S——试验荷载作用下量测的结构总变形(或总应变)值; t

桥梁检测方案模板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工程 ×××大桥成桥检测方案 ×××设计研究院

联系方式: 地址:××× 联系人:×××电话:×××××××××

目录 1 桥梁概况 (4) ×××大桥概况 (4) 桥梁墩台及桥跨编号说明 (6) 2 检测依据及目的 (6) 检测目的 (6) 检测依据 (6) 桥梁检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7) 检测仪器设备 (8) 3 结构历史与现状调查 (9) 4 桥梁结构检算及承载能力荷载试验 (10) 桥梁结构检算 (10) 荷载试验目的 (10) 5 桥梁静载试验 (11) 试验工况与加载方式 (11) 测试截面与测点布置 (18) 静载试验加载 (22) 6 桥梁动载试验 (22) 动载试验目的 (22) 动载试验内容 (23) 7 脉动试验 (23) 8 安全措施 (25) 检测方案会签栏 (26)

1 桥梁概况 ×××大桥概况 ××××××桥梁介绍 (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计算行车速度:40km/h,路幅宽度30m; (2)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城-A级;人群荷载:按《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的条计算,取不利值。栏杆竖向设计荷载m,栏杆水平向外设计荷载m; (3)抗震设防标准: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4)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 (5)桥梁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6)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7)结构重要性系数:; (8)桥梁使用环境类别:Ⅰ类环境; (9)设计洪水频率:采用50年一遇的内江控淹水位(P=2%); (10)通航要求:供游船通行,最大游船尺寸(长×宽×吃水深×水线以上高度×干舷高):××××0.8m。 为了确保×××大桥的安全行车和正常运营,南宁市万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院对×××大桥进行成桥验收检测。为保证动静载荷试验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桥梁立面及断面如图1-1-1~图1-1-2所示。

2018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师桥梁隧道真题标准答案与解析

2018公路水运试验检测师桥梁隧道真题答 案与解析完整版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桥梁用塑料波纹管环刚度试验,应从()根管材上各截取长300mm±10mm试样一段。 A.二?B.三 C.五? D.六 2.桥梁锚具组装件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加载以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分()级等速加载。? A.5 B.10 C.6? D.4 3.桥梁异形钢单缝伸缩装置试验检测项目为()试验。? A.拉伸、压缩? B.垂直变形 C.水平摩阻力?D.橡胶密封带防水 4.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的规定,长度为1000m的隧道为()。?A.特长隧道 B.长隧道?C.中隧道? D.短隧道 5.在建设项目中,根据签订的合同,具有独立施工条件的工程,如独立大桥、中桥、互通式立交应划分为( )。? A.分项工程 B.分部工程 C.单位工程 D.子分部工程 6.对经久压实的桥梁地基士,在墩台与基础无异常变位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承载能力,最大提高系数不得超过()。 A.1.15? B.1.20? C.1.25 D.1.35

7.当钢筋保护层厚度测试仪的探头位于()时,其指示信号最强。? A.钢筋正上方?B.与钢筋轴线垂直 C.与钢筋轴线平行 D.与钢筋轴线平行且位于钢筋正上方 8.钻芯法中对芯样要求其公称直径不宜小于集料最大粒径的();也可采用小直径芯样试件,但其工程直径不直小于()且不得小于集料最大粒径的()。?A.4倍,80mm,3倍 B.3倍,70mm,2倍 C.3倍,60mm,2倍 D.3倍,50mm,2倍 9.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如果为非水平方向且测试因为非混凝土的浇筑侧面时,()。 A.应先对回弹值进行角度修正再对修正后的值进行浇筑面修正? B.应先进行浇筑面修正再对回弹值进行角度修正?C.修正顺序不影响检测结果? D.对回弹值进行角度修正即可 10.对混凝士桥梁主要构件或主要受力部位布设测区检测钢筋锈蚀电位,每一测区的测点数不宜少于()个。 A.5 B.10 C.15 D.20 11.桥梁主要部件材料有严重缺损,或出现中等功能性病害,且发展较快;结构变形小于或等于规范值,功能明显降低,其技术状况评定标度为()。 A.2类?B.3类? C.4类? D.5类 12.关于定期检查周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新建桥梁交付使用两年后,进行第一次全面检查 B.一般桥梁检查周期最长不得超过三年 C.临时桥梁每年检查不少于一次 D.经常检查中发现重要部(构)件的缺损明显达到三、四、五类技术状况时,应立即安排一次定期检查

公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

道路桥梁工程检测方案 总则 1、为加强城镇道路施工技术管理,规范施工要求,统一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提高工程质量,制定本方案。 2、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公路、停车场等工程和大、中型维修工程的施工和质量检验。。 3、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标准,凡本规范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无规定者,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执行。 4、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本方案执行,未涉及的内容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及设计文件执行。

第一章路基工程 第一节路基填料 一、路基填料的要求 1. 填方前应将地面积水、积雪(冰)和冻土层、生活垃圾等清除干净。 2. 填方材料的强度(CBR)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最小强度应符合1-1-1规定。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冻土、有机土以及含生活垃圾的土做路基填料。对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可溶盐含量大于5%、700℃有机质烧失量大于8%的土,未经技术处理不得作路基填料。 1-1-1 路基填料强度(CBR)的最小值 路床顶面以下最小强度(%)填料最大填方类型其他等级道路城市快速路、主粒径(mm)

cm深度()100 6.0 8.0 —路床030 100 5.0 4.0 80 —路基30150 3.0 4.0 150 —80 路基8.0 大于150 3.0 2.0 150 3. 路基施工前,应将现状地面上的积水排除、疏干,将树根坑、井穴、坟坑等进行技术处理,并将地面大致整平。 4. 遇有翻浆,必须采取处理措施。当采用石灰土处理翻浆时,土壤宜就地取材。 5. 填方中使用房渣土、工业废渣等需经过试验,确认可靠并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使用。 6. 不同性质的土应分类、分层填筑,不得混填,填土中大于10cm的土块应打碎或剔除。 7. 路基填土中断时,应对已填路基表面土层压实并进行维护。 8. 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表1-1-2的规定。 1-1-2 路基压实度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