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Fe-Mn-Si合金热循环时γ-ε马氏体相变特征

Fe-Mn-Si合金热循环时γ-ε马氏体相变特征

2000年8月

第29卷第4期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August2000JoURNALoFHEBEIUNIVERSlTYoFTECHNoLoGYVbl.29No.4

文章编号?1007.2373(2000)04?0070—03

Fe—Mn-Si合金热循环时y-s马氏体相变特征

张建新

(河北工业太学材料学院.无津300130)

摘要: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Fe一31.6Mn一65si合金在83-480K温度范围两次热循环时的热

诱发y一£马氏体相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冷却过程中y—s相变过程并非终止于露,而

是终止在更低的温度.冷却至83K时,y相表现的还相当稳定.同样,e马氏体在加热到

480K对也显示出较高的稳定性.在加热到大约275K时,观察到奥氏体(200)衍射强度

出现异常降低,而马氏体(101)衍射强度正常.这种异常现象可能与加热时奥氏体由反铁

磁性向顺磁性的转变有关.

关键词:Fe—Mn合金:Fe—Mn-Sl合金;马氏体相变:£马氏体

中图分类号:TGlll.5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Fe—Mn台金中的奥氏体与马氏体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Mn含量和奥氏体的磁性”“.在含17—28%原子百分数Mn的Fe-Mn台金中,降温时y—s马氏体相变起始于Ms点,终止在巧温度.温度低于蜀后,由于类氏体中先前发生的顺磁性到反铁磁性变化的影响,y—e相变过程被完全抑制”。。”,由此得出。马氏体仅在顺磁性的r相中形成的结论.对于Fe-Mn-si合金而言,Mn的加入使日降低,而对Ms影响不大,这就拓宽了y相稳定存在的温度范围,而更有利于获得形状记忆性能.在本文中,我们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对Fe一31.6Mn-6.5si合金在83—480K范围两次热循环过程中的相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对由此获得的马氏体相变特征做了介绍.

1实验方法

实验用合金成分为Fe一31.6Mn?6.5si(州.%).18mmx18mm截面的试样从熟轧料材上用线切割切取,并经1373K1小时均匀化处理后水冷用电阻法和磁化系数法测得的Ms和玎温度分别为3l3K和277K.x射线衍射分析在PHILIPsPwl390型衍射仪上进行,使用KⅡ-cu靶.测量是在83—480k温度范围.以每分钟约】oK的速度加热或冷却至不同温度后恒温进行.加热或冷却时的不同测试温度组成一个热循环,这样的循环共进行两次.台金中y相体积分数根据(200),和(101)。x射线衍射强度计算得出.

2结果与讨论

图i给出了两次热循环时Fe一31.6Mn一6.5si合金中y相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曲线.由图1可见,在第一次循环过程中,热诱发y—s相变发生于约310K,随着温度降低,e马氏体量快速增加.玲却到250K以下直至83K,y相数量几乎不再变化,残留£相约为40%,说明在此温度范围y相被强烈稳定化.加热时,s马氏体向奥氏体转变起始于大约340K,在340—400K,y相数量随温度增加而急剧升高.

收稿日期:2000-04-20

作者简介:张建新(1956?J,男(汉族),河北邮郸^.河北工业丈学副教授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