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导读:本文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学目标

1911年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通过了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伟大历史功绩,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使学生明确由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勾结破坏,以及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高潮阶段的最顶峰,但由于帝国主义各国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府施加压力,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从此开始了北洋军阀对中国的统治。革命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重点分析:

1.武昌起义的背景

一是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结果;

二是四川的保路运动发展成为武装斗争,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革命党人在湖北新军中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武昌起义之所以成功发动,充分体现出革命士兵的英勇首创精神。因为在临近起义的时刻,起义的领导机关被破坏,起义风声泄漏,全城戒严,反动派大肆搜捕,起义领导人或在监狱,或被迫逃亡,有些还不幸被捕,甚至英勇就义。当时如果畏缩退却,延缓起义,则等于束手待毙。湖北革命党人果断地决定:立即发动起义。革命士兵的英勇首创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革命领导机关被破坏的损失,他们主动相互联络,在1911年10月10日晚发动了举世闻名的武昌起义。经过奋战,终于赢得了起义的光辉胜利。

2.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国在历经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之后,终于迎来了“民国”的建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颁布了许多有利于发展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对辛亥革命的伟大的历史功绩的掌握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作为重点的主要内容: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且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难点分析

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理解的难点主要在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辛亥革命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后来无论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还是张勋复辟,都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没有逃出失败的下场。

然而,从本质上讲,它又是一次失败的革命。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更为重要的是,这场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南京临时政府对待帝国主义的政策和态度

限于认识能力,学生不易理解该政权的对外政策及其与辛亥革命的反帝性质之间的关系。作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政权,南京临时政府在对外政策方面表现得十分软弱。它不敢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甚至还不惜以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和保护列强在华的各种权利、利益等为条件,寻求帝国主义的承认与支持。尽管如此,由于革命党人致力于推翻“洋人的朝廷”,所以,南京临时政策仍不失为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权,辛亥革命不失为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南京临时

政府的上述对外政策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的典型表现,也是由当时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教法建议

关于“中华民国的成立”

教师应讲清基本历史要素,时间:1912年1月1日;地点:南京;国旗:五色旗(红黄兰白黑——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公元纪年(1912为中华民国元年):成立临时参议院。

重点讲解中华民国的性质是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南京临时政府的人员构成、从南京临时政府采取的革命措施以及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个方面来分析。同时指出,革命政府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建议教师边设问,边讲述:首先,关于辛亥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确定革命性质的标准:由哪个阶级领导?推翻哪个阶级的统治?建立哪个阶级的专政?其次,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可根据教材内容分析,从三个方面:国内政权和政治体制的变化;人民的权力和观念;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适当提示其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最后指出辛亥革命的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不仅体现在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更主要地表现在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并没有改变。进而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是行不通的。

关于“南京临时政府对待帝国主义的政策和态度”

教师可以补充指出:革命党人所采取的措施中的局限性: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斗争,在《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可设问:有一个人被称为:(1)中国国民党"国父";(2)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3)20世纪中国三大伟人之一。你知道他是谁吗?教师指出:孙中山领导了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讲授新课

一、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

面对轰轰烈烈的四川保路运动,清政府惊恐万状,急忙调动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这就造成湖北守备空虚,为湖北革命党人提供了发动起义的绝好机会。湖北地区,革命基础较雄厚。当地16000多名湖北新军中,参加革命组织的占2/5。这为革命党人发动起义积蓄了力量。

1911年9月底,他们在武昌设立起义总部,布署起义。10月9

日,因革命党人不慎,起义计划泄露;次日,起义总部又被破坏,军警到处搜捕革命党人。在失去指挥机关的紧急情况下,革命党人自行联络,自发起义了。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了武昌。接着,驻汉阳、汉口的新军也先后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因为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故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2、湖北军政府成立和各省的响应

10月11日,武昌城内的战斗一结束,起义军就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做都督,宣布废除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并签发安民告示。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全国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清政府陷于土崩瓦解的局面。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1月1日)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随着武昌起义成功和各省的纷纷响应和独立,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共和政府。1911年12月,各省代表齐集南京,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黎元洪为副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并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交待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其换算方法)接着,又成立了参议院。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南京临时政府建立起来了。

2、《临时约法》的颁布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订的《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展示《临时约法》的史料)(并阅读约法的内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它规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家制度、政府组织机构和人民的自由民主权利,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袁世凯东山再起

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看到清政府已难以维持,便从封建统治集团内部选中袁世凯,作为其侵华的新工具。与此同时,面对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清政府也不得不起用袁世凯,利用其控制下的北洋军维系清王朝的统治。这样,袁世凯就在帝国主义支持下,乘革命势力迅猛发展之机,迫使清政府任命他为内阁总理大臣,掌握了清朝的军政大权。

2、"南北和谈"和清帝退位

袁世凯掌权以后,对革命党人采取了一打一拉的狡猾伎俩。他一方面派兵攻打武汉,占领汉口、汉阳,对革命势力进行武力威胁;另一方面,又在帝国主义配合下,派人南下和谈,利用革命党人的软弱,采用欺骗的手段,诱使其交出政权。1912年1月,孙中山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夹击和革命阵营内部妥协派的压力下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绝对赞成共和,就可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他。袁世凯在得到革命势力同意让权的保证后,又回过头来对清皇室施加压力,武力逼宫,迫使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清帝退位后,袁世凯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接着,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孙中山提出了新大总统到南京就职等条件。为此,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故意在北方制造紧张局势,迫使参议院同意他在北京就职。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在共和国的招牌下,建立起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四、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埋葬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树起了民主共和国的旗帜,其功不可没。但是,由于这次革命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十分软弱,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在关键时刻向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妥协,致使革命果实落入了袁世凯手中,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和特权丝毫没有触动,地主买办的权势依然存在,民主革命的两大任务均未完成。

(小结)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长期进行革命宣传和斗争的结果。孙中山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将永载史册。辛亥革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表明了资产阶级无力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板书设计: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一、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1911)

2、湖北军政府成立和各省响应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成立(1912)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三、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袁世凯东山再起

2、“南北和谈”和清帝退位

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四、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探究活动

为什么黎元洪会被起义的革命士兵推举为湖北军政府的都督,这反映了什么?由于后来独立的各省仿效湖北,出现了很多类似的情况,这会对辛亥革命最终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要点:虽然有客观原因,但也有主观原因,这正说明起义的准备不足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幼稚软弱。旧官僚和立宪派的投机革命使革命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 第七讲 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练习 岳麓版

第七讲辛亥革命与民国的创建 命题点1政治民主化 1.(2018·青岛)《中华民国史》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大团体”是指(C)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2.(2018·雅安)三民主义中反映孙中山试图通过解决土地问题,使劳动者摆脱贫穷的是(D)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3.(2018·成都)民国元年,为紧跟时势,商务印书馆编纂了《共和国教科书》,推崇爱国、平等、自由、权利、义务等理念。发生在这一年,与该套教科书编纂有直接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B) A.武昌起义 B.中华民国成立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命题点2思想近代化 4.(2018·扬州)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C) A.平等、自由 B.自由、民主 C.民主、科学 D.科学、平等 5.(2018·孝感)下图中几位人物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B)

陈独秀(1879—1942) 胡适(1891—1962) 鲁迅(1881—1936) 李大钊(1889—1927) A.中国同盟会会员 B.新文化运动主将 C.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 D.中国共产党党员 6.(2018·包头)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纲领阐发为“民族主义”。这一思想(D) A.完全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 B.与维新派的政治目标一致 C.延续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D.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7.(2018·滨州)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它”及带来的“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是指(C) A.鸦片战争——中国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C.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8.(2018·衡阳)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2018年又是戊戌年,追忆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有(B)

第10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教学目标 1、史实:孙中山创立兴中会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临时约法》袁世凯接任临时总统 2、史能: (1)归纳整理: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成立和武昌起义的背景及其阶段性的历史作用。(2)分析比较: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在领导力量、目的要求、斗争方式、结果影响等方面的异同。 (3)分析理解:全方位解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3、史识: (1)了解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主要革命活动,感怀他们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史实,努力学习、立志成才、追求进步、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了民主共和,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辛亥革命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人民需要另谋新的救国之路,任重而道远。 二、教学要点 1、重点:辛亥革命步步深入的发展阶段及其历史成果。 2、难点:如何全面、合理地评价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活动以及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 导入:到20世纪初,中国人探索了哪几条救国道路?结果怎样? 第10课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背景 1、甲午战争以来,民族危机深化。 (1)甲午战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以上所有这些,使中华民族危机深化。 2、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说明必须另辟救国之路。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选择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说课稿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华东师大版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的内容,从属于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部分。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后果是双重的,一方面它加重了中国的民族危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另一方面,它给中国的封建制度以猛烈冲击,迫使中国向工业化、资本主义化方向发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与探索。辛亥革命从中国人民抗争的角度来讲,它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近代化的探索来看,它迈出了近代化探索有实质性的一步。所以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材整合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还有武昌起义属于识记层次的要求,是重点,但不作为难点处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属于应用层次的要求。既是本课重点,也是本课难点,以教师讲解和学生合作探究、讨论为主。同时,了解、知道部分的内容为探讨提供史实依据,将三部分有机结合。 据此,制定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孙中山创办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领导机构、革命纲领、成立意义,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等史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观察图画的能力,概括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究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分析,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通过探究的过程,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 三、学情分析 这节课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从认知规律看,他们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虽然经过一年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对抽象的事物却较难理解,尤其

复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学案(二)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主备人葛涛 一、学习目标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三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学习重难点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成果及作用。戊戌变法的背景,措施及作用。 三、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阅读、分析、对比、列举、图示法等 四、学习流程 (一)导入 近代化主要指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法制化;在思想上实现科学化、民主化的过程。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过程。 纵观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先后经历了学习西方技术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新文化运动。我们本节课学习后两个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三)学习过程 【快速阅读课本,根据课堂笔记构建知识结构】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的政治制度 袁世凯上台后尊孔复古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思想【识记基础知识】 1.辛亥革命的背景、时间、重要战役、指导思想、性质、结果,影响,胜利和失败的原因。 2.孙中山的重要活动。 3.三民主义的内容。 4.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开始的时间和标志、口号、代表人物、内容、性质、影响。 5.白话文运动的影响 6.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的主要思想及代表人物。 【思考讨论,能力提升】小组讨论,分组展示,互相借鉴,教师点评总结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题专项训练: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含答案)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选择题专项训练 1.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发生在 ( ) A.安徽 B.浙江 C.广西 D.湘赣交界地 2.“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篇。她在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武装起义是 ( ) A.绍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广西起义 D.萍浏醴起义 3.林伯渠说:“对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这段话强调( ) A.辛亥革命意义重大 B.广大民众尚未觉悟 C.革命时机不够成熟 D.革命缺乏社会基础 4.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其突出的贡献是( ) A.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 B.推翻清朝统治,创建中华民国 C.推动维新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D.倡导“实业救国”,挽救民族危亡

5.下面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A.宣告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D.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6.“1912年元旦,下午6时15分,孙中山换乘马车去总统府,由黄兴和各省代表迎入内府。当晚11时,举行受任典礼。”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孙中山组建同盟会 B.孙中山组建兴中会 C.袁世凯就任中国国民党总理 D.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7.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民国四年是( ) A.1913年 B.1914年 C.1915年 D.1916年 8.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同年,由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任后,袁世凯于1914年修订《总统选举法》,不但自己可以终身担任总统,还可以由他的子孙继任,这与封建帝制已无多少差别,体现辛亥革命成果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破坏,“中华民国”

第十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案

第十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案 第十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案 [教材解析]: 20世纪初,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进一步深化,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在中国兴起。经过孙中山和无数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前仆后继、顽强不懈地奋斗,终于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一:毛泽东称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什么说孙中山是革命先行者? ——请概括把握孙中山早期主要的革命活动。 目标二: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 ——请分析把握辛亥革命的经过、性质、历史功绩、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适时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中致力于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顺应了时代潮流,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2、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它鲜明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特点。 3、武昌起义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建立,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屈不挠、长期浴血奋斗的胜利果实。 4、辛亥革命尽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因而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法问题探究法 [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失败的原因。 [媒体的选择与组合] 1、设计思想:本节内容时间跨度比较大,知识点多,教师在讲解时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立足于学生借助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启示通过自学掌握课本上的基本的知识点,同时给学生补充部分感性材料,给学生以丰富感受的空间。 2、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关于孙中山革命活动与中华民国建立的有关素材,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教学过程]: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导读:本文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学目标 1911年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通过了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伟大历史功绩,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使学生明确由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勾结破坏,以及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高潮阶段的最顶峰,但由于帝国主义各国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府施加压力,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从此开始了北洋军阀对中国的统治。革命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重点分析: 1.武昌起义的背景 一是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结果; 二是四川的保路运动发展成为武装斗争,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革命党人在湖北新军中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武昌起义之所以成功发动,充分体现出革命士兵的英勇首创精神。因为在临近起义的时刻,起义的领导机关被破坏,起义风声泄漏,全城戒严,反动派大肆搜捕,起义领导人或在监狱,或被迫逃亡,有些还不幸被捕,甚至英勇就义。当时如果畏缩退却,延缓起义,则等于束手待毙。湖北革命党人果断地决定:立即发动起义。革命士兵的英勇首创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革命领导机关被破坏的损失,他们主动相互联络,在1911年10月10日晚发动了举世闻名的武昌起义。经过奋战,终于赢得了起义的光辉胜利。 2.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国在历经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之后,终于迎来了“民国”的建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社会改革,颁布了许多有利于发展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法令。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对辛亥革命的伟大的历史功绩的掌握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作为重点的主要内容: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

(2019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测验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单元测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有学者通过检索专业资料数据库发现,从1898年开始,“革命”一词的频度不断上升,但自1908年后“革命”一词的使用却日趋减少,1911年其频度更是降到100次以下。导致该词频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薄弱B.政府加大报刊审査 C.“预备立宪”的推行D.革命缺乏政党领导 答案 C 解析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人们对维新派变法失败感到失望,“革命”一词的频度不断上升,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立宪”,1908年后“革命”一词的使用日趋减少,民族资本主义薄弱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C项正确;政府加大报刊审査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革命缺乏政党领导”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故D项错误。 2.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这反映了清政府() A.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 B.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民族经济 C.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 D.注重社会变革应对统治危机 答案 D 解析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即已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故A项错误;调整经济政策与“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不符,故B项错误;C项材料没有体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实行变革是因为面对统治危机,不得不进行变革,故D项正确。 3.1906年,袁世凯尖锐批评担忧地方自治搞不起来的观点时说“自治制度较立宪政体尤为重要……民智虽甚幼稚,然不引其端,则亦终无大开之日;不行投票公举,则何以别于向来之村正、副?不限制投票权与被投票权,何以屏从前把持武断之习?”袁世凯此观点的真实意图是()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中国近代史纲要是考研政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小编整理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帮助大家梳理本科目重点,把握知识框架。下面是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之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部分: 中国近代史纲要笔记: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1.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2.同盟会影响最大的起义是黄花岗起义。 3.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第一枪。 4.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5.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6.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第一,从政权的组成人员看,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第二,从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政策看,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它规定了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8.《临时约法》的进步性:第一,《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第二,《临时约法》是革命的产物,带有鲜明的革命性、民主性。 9.南京临时政府及《临时约法》的的局限性:第一,企图用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第二,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10.辛亥革命的意义:第一,推翻了清王朝,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第二,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第三,给人民带来了一次思想解放;第四,促使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第五,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与其没有重点头绪的复习,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邀请码:8806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7课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定稿) 主备人:罗金明基组成员签字:杨兆高、向小敏、覃俊豪、杨新华、谭新、蓝燕琴 使用时间:第五周领导签字____ ______ 【课标点击】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意义。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难点:三民主义的理解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课前自学导练】(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问题) 一、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1. 同盟会成立: (1)时间和地点:_____ 年在_________ 成立。 (2)纲领: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为政治纲领。后来,孙中山在机关刊物《民报》上将这一政治纲领阐发为____ -_____ ___ 主义,简称为_________________ (3)性质:中国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 .武昌起义: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起义爆发。 (2)结果:12日武汉三镇光复。成立________________.。改国号为中华民国。称之为___________ 。(双十起义)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时间:1912年1月1日,在_____成立,孙中山任南京临时政府临时大总一统, 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________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1912年为民国元年。 2.性质: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时间:1912年颁布。 (2)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__________;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身、居住、财产、言论等自由;国民有_____ 和-______;确立_________ 的政治体制等。(3)性质:这是中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宪法。 (4)意义: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君主共和政体的确立,具有___________ 的进步意义。 (5)影响: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意义:①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③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局限: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教学设计

第6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兴中会创立、中国同盟会及其纲领、“三民主义”、武昌首义、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等基础知识;概括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归纳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阅读教材,掌握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以及革命党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斗的史实,树立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饶的奋斗精神。 【教学要点】 重点:1.通过同盟会成立过程及其纲领,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 2.掌握中华民国建立前前后后的斗争历程,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 掌握中华民国建立前前后后的斗争历程,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正确理解“三民主义”的含义;辛亥革命既然己“打倒”了皇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却为什么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既然己“打倒”了皇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却为什么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学生说出生活中用“中山”命名的地名街道或物品。中山市、中山路、中山装、中山公园、中山大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孙中山以及他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新课探究 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孙中山简介 2、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3、孙中山早期创立的革命组织

4、“三民主义” 内容: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民族主义就是以暴力革命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的核心是“平均地权”。 评价:三民主义是当时中国最完整、最进步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任务。 二、辛亥革命 1、武昌首义 1911年,湖北革命党人蒋翊(yi)武、孙武等人准备发动武昌起义,但计划泄露,形势危急。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首先鸣枪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库,11日占领武昌,控制武汉三镇,武昌起义胜利。武昌起义标志辛亥革命的开始。 2、湖北军政府成立。 1911年11月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为都督。 3、各省独立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地纷纷响应,11月下旬,全国10多个省区宣布独立,清政府统治迅速崩溃。 4、中华民国建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定都南京。 5、清朝统治的结束(1636--1644--1912)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由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临时宪法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在当时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7、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近代化的探索专题复习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近代化的探索专题复习 山东陈静 近代化探索──整体感知: 课标要求: 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线索梳理: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在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开始进行救亡图存的近代化探索。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这场封建统治者发动的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在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在近代化探索中迈出的第一步;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这场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之后激进的知识分子在文化界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开始了近代化的艰难起步,其社会结构开始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八年级历史教案)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教案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重点: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可设问:有一个人被称为:(1)中国国民党国父;(2)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3)20世纪中国三大伟人之一。你知道他是谁吗?教师指出:孙中山领导了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讲授新课 ?一、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 面对轰轰烈烈的四川保路运动,清政府惊恐万状,急忙调动湖北新军入川镇压。这就造成湖北守备空虚,为湖北革命党人提供了发动起义的绝好机会。湖北地区,革命基础较雄厚。当地16000多名湖北新军中,参加革命组织的占2/5。这为革命党人发动起义积蓄了力量。 ____年9月底,他们在武昌设立起义总部,布署起义。10月9日,因革命党人不慎,起义计划泄露;次日,起义总部又被破坏,

军警到处搜捕革命党人。在失去指挥机关的紧急情况下,革命党人自行联络,自发起义了。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了武昌。接着,驻汉阳、汉口的新军也先后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因为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故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2、湖北军政府成立和各省的响应 10月11日,武昌城内的战斗一结束,起义军就成立了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做都督,宣布废除宣统年号,建立中华民国,并签发安民告示。 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响应,全国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清政府陷于土崩瓦解的局面。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____年1月1日)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随着武昌起义成功和各省的纷纷响应和独立,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共和政府。____年12月,各省代表齐集南京,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选黎元洪为副总统。____年元旦,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并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交待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其换算方法)接着,又成立了参议院。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南京临时政府建立起来了。 2、《临时约法》的颁布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订的《中华民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学案 一、确定目标 解辛亥革命的意义 ①充分运用史料和课本中提供的各种信息,综合利用各种途径 获取或占有的知识分析问题,加强交流与互动。 ②通过自主学习课本、合作讨论,并结合老师的提问,辩证地分析理解“三 民主义”和辛亥革命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识到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铺垫而成的,因而要倍加珍惜。而且,这种敢于牺牲自我、勇于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是一个民族得以存续和 发展的重要源泉。 ②学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会法为国根,民为邦本。 ③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们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努力、不断拼搏。 二、自主梳理 (一)酝酿: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1、准备武装起义 2、宣传革命 (二)爆发:武昌起义 1、时间:,革命党人等首先起义,次日占领武昌。 2、结果:起义军成立,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历 史称此次革命为。

3、影响:到1911年11月下旬,全国已有省宣布独立。统治土崩 瓦解。 (三)高潮:中华民国建立 1、建立:,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正式成立,以纪元。 2、巩固:1912.3,颁布由制定的《》,具有的性 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和。 (四)变局:袁世凯窃取政权 1、1912.2.12,清朝最后一个皇帝下诏退位。3月,在北京就任中 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辛亥革命的影响(性质、意义、局限性) 三、合作探究: 1、“三民主义”的内涵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 2、阅读比较课本42页的《临时约法》内容与所学的戊戌变法,探讨“民国总统 与封建皇帝的区别”,那么关于此宪法的性质内容,你得出什么结论?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胜利果实落到袁世凯手中,有人认为辛亥革命胜利了,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你的看法如何?为什么?你从 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四、课后延展 1、社会调查:阅读鲁迅的小说《药》《阿Q正传》等对辛亥革命反思的作品,调查辛亥革命时期本地的社会现象,更深刻地认识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社会下层人 民的生活现实。 2、搜集孙中山的生平故事和名言警句,体会孙中山的思想情怀和精神,讲一讲 我心目中的孙中山,说一说自己的感悟

新文化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有何不同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接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起了思想启蒙运功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诸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更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它使民主共和观深入人心。自汉代董仲舒以来的中国思想中,君臣关系是“三纲五常”中三纲之首,皇帝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威,也是文化中诸多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与合法性的来源。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出现打倒孔孟、「全盘西化」等民族虚无主义思想。文化权威的消失,也造成这一代知识分子产生前所未有的焦虑感,因此如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社会主义(尤以具有明确进程的共产主义)等具

有完整系统的新价值体系,成为了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的新信仰。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辛亥革命前后的文化革新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1. 语言是精神生产的基础,文字是精神生产的工具。 Y N 2. 当前,新的世界秩序还没有形成,多极化的格局还将长期存在。 Y N 3.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曾在留学生杂志上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来提倡个性主义。Y N 4. 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儒家思想能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宗教思想始终没有得到广泛传播。 Y N 5. 章太炎在《诸子学略说》中把孔子跟诸子百家摆在一起比较、做批评,并提出了儒家最要不得的是追逐名利的观点。 Y N 6. 明清之际,人们对皇权已经开始有所怀疑,但是没有进到近代民主的思想范畴,没有逃出民本主义的范围。 Y N 7. 新文化运动不只是文化革命,还是思想革命。 Y N 8. 中国是没有国教的国家,没有明文规定国教,孔子学说也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宗教,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

特殊的宗教观念不太深厚的环境里面,它起了某些代替宗教的作用。 Y N 9. 宋代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是二程。 Y N 10. 科举中考时若是同一期中考,就是同年,同年也是一种社会关系。 Y N 单选 1. 新文化运动前期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2. 在清末立宪运动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选举的方式选举地方议员。 A)议会 B)咨议局 C)内阁 D)总理大臣 3. “用理论形态来说明天子的权威是合理的,大家必须尊崇。天使代表天来治理万民,各种大小臣工是奉天子之命来治于民者”这是哪篇著作提出的理念()。 A)《原道》 B)《潜书》 C)《原君》 D)《春秋董氏学》 4. 康有为在()中指出,从东汉以后流传下来的所有经典都是伪造的,以前没有人会怀疑这个经典。

第6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6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教材解析]: 20世纪初,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进一步深化,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在中国兴起。经过孙中山和无数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前仆后继、顽强不懈地奋斗,终于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一:毛泽东称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什么说孙中山是革命先行者? ——请概括把握孙中山早期主要的革命活动。 目标二: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评价辛亥革命? 为什么? ——请分析把握辛亥革命的经过、性质、历史功绩、局限性。 过程与方法: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适时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中致力于宣传民主革命思想,顺应了时代潮流,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2、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它鲜明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特点。 3、武昌起义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建立,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屈不挠、长期浴血奋斗的胜利果实。 4、辛亥革命尽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因而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问题探究法 [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与失败的原因。 [媒体的选择与组合] 1、设计思想:本节内容时间跨度比较大,知识点多,教师在讲解时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

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立足于学生借助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启示通过自学来掌握课本上的基本的知识点,同时给学生补充部分感性材料,给学生以丰富感受的空间。 2、利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关于孙中山革命活动与中华民国建立的有关素材,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五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在中国近代史上,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步步加深,中华民族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也一步步加深,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被列强瓜分的危险,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各种斗争,如地主阶级洋务派展开了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了“百日维新”,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都先后失败。戊戌变法后,要求民主,反对封建专制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看到和平改良的道路走不通,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就诞生了。那么,孙中山是怎样领导革命的?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最后的结果如何?这就是我们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第一目:[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本目要充分利用课文和课本上的一系列插图,结合多媒体展示的有关资料,让学生借助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与启示通过自学来掌握课本上的基本的知识点。 1、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其人:(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和《孙中山像》插图,思考并分组讨论如下问题) 孙中山的名、号、出生地分别是什么? 孙中山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有人说:“孙中山先生天生就是满清专制政府的克星和死对头?”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上述问题,教师总结:孙中山对清政府的认识是一步步加深的,在幼年时代就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在他认识到学医不能救国救民之后,又企图通过变法改变当时中国衰弱的境况,但也失败,最后他才认识到只有革命才能救国。让学生认识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天才”,只要努力学习,人人都是“天才”,培养学生对学习和人生的自信心。 2、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到课文P38页最后一自然段,借助于课文中的《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纲领》和《〈民报〉封面》两幅插图,分组讨论并思考如下问题)

辛亥革命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选题中药护肤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利弊因素浅析 院系国际贸易与金融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发展最为快速的地区之一,护肤品工业最近几年也迅速发展。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爱美已不再仅仅专属于女性,男性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外 表。然而,我国本土的护肤品(着重于中药护肤品)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许多人 在选择护肤品时都会选择国外的品牌。我选这个题目是想让大家深入了解我国本土 护肤品贸易的现状,客观认识我国护肤品工业中存在的问题。选择研究这个题目的 主要意义是希望我国的护肤品工业能实现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概述了我国本土护肤品行业的现状;其次,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本土护肤品行业(着重于中药护肤品)的发展状况;然后,通过对我国本土护肤品行 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并国外护肤品行业的发展进行比较,提出我国本土护肤品存在 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最后,通过对我国本土护肤品行业的创新的研究, 提出了发展我国本土护肤品的对策建议。 研究方法、手段及步骤: 本文以我国本土护肤品(着重于中药护肤品)为研究对象,从我国本土护肤品行业的现状入手,介绍了我国本土护肤品行业的发展情况,并从采用文献研究和研 究归纳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我国本土护肤品行业的发展与 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目前本土护肤品行业创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所获得资料 来自于各期刊报纸、图书馆、网上数据库。 参考文献: 1.郭华山;赵毅国内外化妆品市场观察[J]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12,04 2.邬艳红. 论国际化条件下中国化妆品产业的发展思路[D]四川大学 2007-04 3.李向阳;张勇;史修启;广丰. 国内外化妆品市场发展状况[J] 中国化妆 2007,09 4.郭华山. 我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现状,瓶颈及趋势[J] 日用化学品科学2012,07 5.陈强. 国内外化妆品市场分析[J]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11,01 6.Pat Thomas. Purely cosmetic changes?[J].The Ecologist 2005,35(5):24-25 论文要求: 1.字数要求8000-9000 2.抄袭率不能超过25% 3.一定不能泛泛而谈,必须要具体一些。比如我在开题报告中写明了着重于写中国本土中草药护肤品的贸易现状。也可以具体到某一些牌子,比如百雀羚,佰草集等等。或者具体到广东。 4.在与国外护肤品行业进行比较的时候,可以写下对国外护肤品的外贸策略和出口导向,怎么与国外护肤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以下是关于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教学目标 1911年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通过了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伟大历史功绩,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使学生明确由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勾结破坏,以及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高潮阶段的最顶峰,但由于帝国主义各国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府施加压力,辛亥革命的果实 ·

被袁世凯篡夺。从此开始了北洋军阀对中国的统治。革命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重点分析: 1.武昌起义的背景 一是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结果; 二是四川的保路运动发展成为武装斗争,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革命党人在湖北新军中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武昌起义之所以成功发动,充分体现出革命士兵的英勇首创精神。因为在临近起义的时刻,起义的领导机关被破坏,起义风声泄漏,全城戒严,反动派大肆搜捕,起义领导人或在监狱,或被迫逃亡,有些还不幸被捕,甚至英勇就义。当时如果畏缩退却,延缓起义,则等于束手待毙。湖北革命党人果断地决定:立即发动起义。革命士兵的英勇首创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革命领导机关被破坏的损失,他们主动相互联络,在1911年10月10日晚发动了举世闻名的武昌起义。经过奋战,终于赢得了起义的光辉胜利。 2.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国在历经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之后,终于迎来了“民国”的建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进行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编写人:审核人:审批人:上课:2014年月 课题:《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学习目标】 1、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兴中会创立中国同盟会及其纲领“三民主义”武昌首义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2、同盟会成立过程及其纲领,正确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重点) 3、分析“三民主义”和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的进步性与局限性(难点) 4、.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预习案】(约 10 分钟) 认真阅读材料,用红笔画出重点内容,独立完成填空。 1.1894年秋,孙中山来到,联合其他革命志士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1905年孙中山从欧洲来到,联络其他革命团体,发起成立。8月在召开成立大会,推举为总理,宣布以“,,,”为纲领。同时决定创办《》,作为宣传革命的机关刊物。 3.同盟会是政党。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运动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志着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4.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当时 革命纲领,也是孙中山领导的指导思想。 5.1911年,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发动起义,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营中的革命党人首先发难,鸣枪起义,次日,起义军攻克总督衙门,占领武昌,成立,推举新军协统为都督,改国号为。接着起义军占领武汉三镇,起义驱动胜利。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 6.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多个省、区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清朝统治迅速崩溃。 7.1911年12月下旬,孙中山从海外归国。此时,独立各省代表正在南京开会,孙中山被推举为。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宣誓就职,宣告正式成立,改用公历,以纪元。同时成立。 8.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由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具有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性和性,在当时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9.1912年2月12日,帝下诏退位。3月,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0.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性,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的性质。 【探究案】(约20 分钟) 1.孙中山早期的主要革命活动有哪些? 1894年 1895年 1905年 2.中国同盟会的纲领与三民主义之间有何联系? 3.为什么说同盟会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注意从组织规模、领导机构、政治纲领、机关刊物等方面来分析)?它的成立有何意义? 4.何为“三民主义”?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5.武昌起义发生于何时?起义结果如何?有何影响? 7.中华民国成立于何时?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和措施有何积极作用?如何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