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增补习题呼兰河传节选

九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增补习题呼兰河传节选

九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增补习题呼兰河传节选
九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增补习题呼兰河传节选

《呼兰河传(节选)》

一、基础演练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蚂蚱

..()榆.树()蚌.壳()谷穗.()倭.瓜()

水瓢.()蝙蝠

..()腻.了()拴.住()溜.平()2.选词填空。

(1)太阳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耀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2)小白菜长得非常之快,没有几天就(冒长)了芽了。

(3)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的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给踢(跑飞)了。

3.给下面的文字加标点。

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4.仿写句子。

示例: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5.呼兰河传是一部散文体小说,作者,现代女作家,原名。课文回忆了童年在祖父的后花园里的自由生活,表现了亲近自然万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寄托了作者。

6.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这不是一样的吗?()

(2)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3)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们若愿意长上天上去,也没有人管。()(4)可是白云一来了的时候,那大团的白云,好像洒了花的白银似的。()7.课文写童年的“我”与祖父在蜂碟飞舞的后园的一段生活。作者在文中表现怎样的情感?

8.写后花园的祖父,着墨不多。从课文中捕捉信息,说说祖父是个怎样的人?

9.你对大自然有兴趣吗?请写出你喜欢的动物植物的名称,并用一两句深情的话来描绘

一下。

附:参考答案

1.màzha yú bàng suì wō piáo biānfú nì shuān līu

2.(1)闪烁(2)冒(3)飞

3.,:,;,。

4.示例:蜜蜂来了,就像蜜蜂来唱歌似的。黄瓜结了,就像黄瓜在打秋千似的。

5.萧红张乃莹无拘无束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生活的向往。

6.(1)反问(2)排比(3)拟人(4)比喻

7.作者回忆故乡,回忆美好的童年,成了她的精神寄托,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8.在“我”的眼中,祖父是一个慈爱的老人,带“我”种地除草,教“我”生活知识,呵护“我”成长。

9.略

二、类文阅读

白色鸟何立伟

夏天到来,

令我回忆。

——外国民歌《夏天的回忆》设若七月的太阳并非如此热辣,那片河滩就不会这么苍凉这么空旷。惟嘶嘶的蝉鸣充实那天空,因此就有了晴朗的寂寞。又何况还是正午,云和风,统不知踅到哪个角弯里去了。

然而长长河滩上,不久即有了小小两个黑点;又慢慢晃动慢慢放大。在那黑点移动过的地方,迤逦了两行深深浅浅歪歪趔趔的足印,酒盅似的,盈满了阳光,盈满了从堤上飘逸过来的野花的芳香。

还格格格格盈满清脆如葡萄的笑声。

却是两个少年!一个白皙,一个黝黑。疯疯癫癫走拢来。那白皙的,瘦,着了西装的短裤,和短袖海魂衫。皮带上斜斜插有一把树丫做的弹弓。那黝黑的呢,缺了一颗门牙,偏生却喜欢咧开嘴巴打哈哈,而且赤膊。夏天的太阳,连他脚趾缝都晒黑了,独晒不黑他那剩下的一颗门牙。同时脑壳上还长了一包疖子,红肿如柿子的疖子。

少年边走边弯腰,汗粒晶晶莹莹种在了河滩上。

“哎呀,累。晒死人哪!”

“就歇歇憩吧。城里人没得用。”

在高高的河堤旁,少年坐下来歇憩。鼻翼一扇一扇。河堤上或红或黄的野花开遍了,一盏一盏如歌的灿烂!就把两只竹篮懒懒扔在了足旁。紫色的马齿苋,各各有了大半篮。这马齿苋,乡下人拿来摊在门板上晾晒干了,就炒通红通红的辣椒,嫩得很,爽口得很。城里人大约是难得一尝的。故而那白皙的少年,也就极欢喜外婆炒得喷喷香香的马齿苋干菜,咽绿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复习打印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复习题班级:姓名: 一、填空。 1、晓战随金鼓,。,春色未曾看。 2、黄河远上白云间,。,春风不度玉门关。 3、月黑雁飞高,,,大雪满弓刀。 4、蒌蒿满地芦芽短,。 5、,在河之洲。,君子好逑。 6、求之不得,。悠哉悠哉,。 7、,白露为霜。,在水一方。,道阻且长。 ,白露未晞。,。,道阻且跻。 ,白露未已。,。,道阻且右。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9、,夕阳西下几时回,,,小园香径独徘徊。 10、,志在千里。,。 11、,胡天八月即飞雪。,。 12、中军置酒饮归客,。,。 13、借第令毋斩,。,死即举大名耳,! 14、夹岸数百步,,,。 15、复行数十步,。土地平旷,,。 ,鸡犬相闻。 16、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17、,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猛浪若奔。 18、,望峰息心;,。 19、泉水激石,。好鸟相鸣,。, 。 20、,吞长江,,;,气象万千。 21、登斯楼也,则有,,,感极而悲者矣。 22、登斯楼也,则有,,,其喜洋洋者矣。 23、若夫,,,山间之朝暮也。 ,,,,山间之四时也。 24、故曰,,,威天下不以

兵革之利。,。 25、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2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会挽,,。 2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兴,______;___,_______。 29、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31、床头屋漏无干处,__________________。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 32、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后值倾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而竭。 36、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 二、理解性默写。 1、李煜《相见欢》中以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的纷乱和难解的诗句是:,,。 2、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 。 3、曹操的《龟虽寿》中表达诗人积极奋发的精神和伟大抱负的诗句是:, 。,。 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 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夸张修辞手法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写送别场面后,把惜别的惆怅深情融入雪景之中)的诗句是:, 。 7、《〈塞下曲〉六首(其一)》中画龙点睛地把战士们夜以继日、无怨无悔地驻守边关、英勇杀敌的可贵精神和高尚境界全盘托出的句子是:。包含物候现象的诗句是。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古诗词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古诗词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唐)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凉州词】(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塞下曲】(卢纶?唐)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苏轼?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相见欢】(李煜?五代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浣溪沙】(晏殊?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雪歌】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九年级语文:《呼兰河传》(节选)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九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呼兰河传》(节选)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学习目标:1.品味作品关于童年生活的描写,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2.反复诵读有关片段,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3.在质疑中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学习用鲜活而充满灵气的语言描摹事物。2.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美的追求。 第一课时课堂学习:一、创设情景导入: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童年》,当你们回忆童年的时候,记忆里或许更多的是老师、粉笔、作业和考试,榕树上的知了总在远远的池塘边呼唤着你,蝴蝶只停在上课时的秋千上引诱着你……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童年却与你们截然不同,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萧红笔下的大花园,去感受什么才是童年的天真烂漫。聆听歌曲和老师的讲述,进入课本。2用投影介绍作者萧红,了解她的坎坷经历,做到知人论文。诵读投影内容,并作必要的记录。二、快速浏览,整体感知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带着问题浏览课文,问题设计如下:

最新---《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的“灵感”长篇小说。这部 小说的作者是萧红。 2、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这本小说。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 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东二道街上,它曾经害死 过马、猪。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扎彩铺。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5、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 传诵。 6、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那边住着几个漏粉的、几个养猪的、拉磨 的。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我家是安静的的。街上热闹非凡,而我家里则仍是静悄悄的。 7、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蜜蜂、 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8、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 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9、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这叫做指腹为 亲。 10、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 都来逛的,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11、小灵花就是小姑娘。胡家就是胡仙。胡仙就是狐狸精。 12、三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 13、呼兰河这小城并不怎样繁荣,只有两条大街,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 了,街上有金银首饰店、等。 二、猜人物。 1、她的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的辫子都是到腰 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她脸长得黑乎乎的,笑呵呵的。 ————(团圆媳妇) 2、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很喜欢和大黄狗谈天。他一和人在一 起,就一句话也没有了,就是有话也是很古怪的,使人听了常常不得要领。 ————(有二伯) 3、边推着黏糕的单轮车,边喊着“黏糕、黏糕”,往街上一走,小孩子 们就跟着一大帮了。————(冯歪嘴子) 三、读片段,完成练习。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九年级古诗全集

苏教版语文七上古诗集锦 次北固山下 年代:【唐】作者:【王湾】体裁:【五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赤壁 年代:【唐】作者:【杜牧】体裁:【七绝】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浣溪沙 年代:【宋】作者:【苏轼】体裁:【词】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十五夜望月 年代:【唐】作者:【王建】体裁:【七绝】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水调歌头 年代:【宋】作者:【苏轼】体裁:【词】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年代:【唐】作者:【韩愈】体裁:【七绝】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年代:【宋】作者:【辛弃疾】体裁:【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秋词 年代:【唐】作者:【刘禹锡】体裁:【七绝】 类别:【记时】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年代:【汉】作者:【汉无名氏】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年代:【唐】作者:【李白】体裁:【七绝】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论语》八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附:七上对联六副 (湖南岳阳楼对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杭州岳墓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集句联):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方志敏卧室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苏教版语文七下古诗集锦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课后习题设计

1、阅读《台阶》中的几段文字,完成下题。 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捡回一块砖,明天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就是编草鞋和过年。 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淌着一大片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他开始“磨刀”。“磨刀”就是过烟瘾。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 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经常望出去,那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父亲磨好了“刀”。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然后就匆忙地下田去。 冬至,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父亲鸡叫到第三遍时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1.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根据文意,父亲的准备除了漫长,还有什么特点?(2分) 2.先说说“父亲那专注的目光”中流露出他怎样的心理,然后联系上下文仔细揣摩,把父亲当时的想法写下来。(3分) 3. “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这个句子对刻画父亲的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2、比较阅读 请同学们把朱自清的《背影》与李森祥的《台阶》进行比较,分别从人物形象,写作特点,作品主题等方面进行比较,指出其中的异同。 3、写作小练笔 学习完本课以及朱自清的《背影》,大家一定对自己的父亲有许多话要说,想说说你们对父亲的感激之情,那就拿起你们的笔,畅所欲言吧! 11.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艰辛。(2分) 12.表现了父亲对高台阶的向往与执着的心理。父亲想:“总有一天我家也会有这高高的台阶。我得再加把劲,早点把这高台阶造起来。”(语句流畅,符合人物心理即可。)(3分,写出心理1分,写出具体内容2分) 13.“一个冬天”表明时间之短,“堆得超过了台阶”表明穿破的草鞋之多,从侧面烘托了父亲造高台阶新屋的艰辛与不易。(3分,写出侧面描写1分,具体分析2分)

呼兰河传练习题及答案

1 / 13 《xx传》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 1、《xx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 2、我们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节选自这本小说。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上。 5、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6、xx最有名的地方是()。 7、拔牙的洋医生的招牌撒谎那个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 8、卖豆芽的()的儿子,掉xx淹死了。 9、()是鬼节,xx上会()。 10、这个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 11、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 12、胡家养了个小xx——()。 13、xx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 14、花开了,就像()。鸟飞了,就像()。虫子叫了,就像()。 15、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这叫做()。

2 / 13 16、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但其中以()最多。 17、小灵花就是()。胡家就是()。胡仙就是()。 18、()是在河边上唱的,一唱就是()天。 19、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样样都有。 20、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第二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二、选择题。 1、《xx传》是xx在()写的。 A、xx B、xx C、xx 2、跳秧歌是在每年的()。 A、七月十五 B、八月十五 C、正月十五 3、“我”是母亲的第()个孩子。 A、一 B、二 C、三 4、农业学校设在()里。 3 / 13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 七年级上册(2005年6月第5版)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1、为你打开一扇门(赵丽宏) 2、繁星(巴金) 3、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 4、“诺曼底”号遇难记(雨果) 5、古代寓言二则郑人买履(《韩非子》)刻舟求剑(《吕氏春秋》) 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 次北固山下(王湾)赤壁(杜牧)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苏轼) 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 写作有感而发 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文学 第二单元(金色年华) 6、往事依依(于漪) 7、幼时记趣(沈复) 8、十三岁的际遇(田晓菲) 9、伟人细胞(秦文君) 诵读欣赏现代诗二首少年歌(朱湘)生活是多么广阔(何其芳) 写作说真话,抒真情 口语交际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名着推荐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第三单元(民俗风情) 10、社戏(鲁迅) 11、端午日(沈从文) 12、本命年的回想(刘绍棠) 1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十五夜望月(王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我的思念是圆的(艾青) 诵读欣赏对联六副 写作从生活中找“米” 语文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 第四单元(多彩四季) 14、春(朱自清) 15、三峡(郦道元) 16、济南的冬天(老舍) 17、夏(梁衡) 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辛弃疾) 秋词(刘禹锡 文笔精华(一) 写作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口语交际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第五单元(关注科学) 18、斜塔上的实验(亨利?托马斯达纳?李?托马斯) 19、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罗迦?费?因格) 20、宇宙里有些什么(郑文光) 21、《梦溪笔谈》二则(沈括)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 写作简单地说明小制作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词语的修改 语文实践活动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 专题:狼 第六单元(奇思妙想) 22、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23、七颗钻石(列夫?托尔斯泰) 24、蔚蓝的王国(屠格涅夫) 25、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写作想像 口语交际婉转拒绝 附录一应用文示例(条据通知日常书信)附录二名家书法鉴赏(王羲之、颜真卿) 附录三字词表 七年级下册(2005年12月第5版) 第一单元(人物风采) 1、童年的朋友(高尔基) 2、一面(阿累) 3、我的老师(魏巍) 4、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余玮) 5、赵普(《宋史》)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登岳阳楼(杜甫) 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 写作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口语交际做一回小记者 第二单元(童年趣事)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7、月迹(贾平凹) 8、三颗枸杞豆(程海) 9、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 10、柳叶儿(宋学孟) 诵读欣赏两小儿辩日(《列子》) 黄纱巾(薛涛) 写作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口语交际劝告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全册古诗文默写精品(答案)

古诗理解、运用默写专题(九上语文) 1.《关雎》中统领全诗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中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形容青年男子热烈追求爱情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形容对爱情的思慕和对问题的烦扰因而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诗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 2.《蒹葭》:诗中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3.李煜的《相见欢》:词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句用巧妙地比喻写“愁”。出自本文的成语:别有滋味。 表明诗人离别之苦的句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表明诗人孤独寂寞的句子:无言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4.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时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在《浣溪沙》中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能表现一切必然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必然消逝,但是,阻止时仍然会有美好事物出现的语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曹操的《龟虽寿》最能体现诗人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诗句(含比喻)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本文的成语:老骥伏枥。 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作为内容就很合适。 运用两个转折比喻说明死之不可避免,揭露了神仙长生不老的虚妄的诗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成雾,终为土灰。 阐述作者人生哲学生命长短不是由天决定,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饱含朴素的辩证见解: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抒发诗人情怀,表明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以老骥自比表明虽然年迈但是豪情仍然不减当年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雪》鲁迅

课题题目雪 课题目标: 1.能结合写作年代和背景,读懂《雪》的文字。 2.理解作者所描写的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描写中寄寓的情感。 3.品味文章精练传神的描写语言和隽永含蓄的议论中抒情的语言。 4.结合阅读体验,说出对《雪》的独特感受和评价。 5.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并分析并列复句和因果复句。 第 1 课时 一.课时学习目标: 1.能结合写作年代和背景,读懂《雪》的文字。 2.理解作者所描写的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描写中寄寓的情感。 3.品味文章精练传神的描写语言和隽永含蓄的议论中抒情的语言。 二.教材处理整体设想:

三.教与学过程预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二)民主导学,感悟文本 1、我是朗读家——读雪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注意读准字音、停顿,注意体会本文语言特色。 (2)请同学们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的朗读。同桌互听互评。 2、我是摄影家——赏雪 (1)提问:学生谈谈从听读中感受到的画面。文中描绘了几幅画面? 两幅画面:江南的雪朔方的雪

(2)同桌合作探究,以“我更喜欢的是_____的雪,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是一种_____美。”的句式互相交流自己对两个地方的雪的看法。 (3)学生细读自己喜欢的雪景图,圈画精彩的词句,揣摩写法,并加以赏析。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充满温情,生机勃勃优美 朔方的雪坚硬灿烂,昂扬向上,飞旋升腾壮美 3、我是评论家——悟雪 (1)“一切景语皆情语”,那鲁迅写雪仅仅是为了写雪吗?他笔下的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各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情感呢? 出示写作背景介绍 (2)在描写雪景的过程中,作者感情更倾向于哪一方的雪?从何看出? (3)作者的这种感情集中体现在哪一句? 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4)请女生诵读描写江南雪的前三段,尽现其温婉柔美的美感。男生诵读写北国雪景的后三段,读出其雄浑俊伟的气势。 (播放背景音乐,使学生沉浸在审美的意境中。)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总结文本,德育渗透 同学们,阅读鲁迅先生的《雪》,我们既欣赏到了南国那滋润美艳如温婉恬静的江南女子的优美雪景,还看到了如粉如沙粗犷豪放如北国男儿般的壮美图画,更体察到了鲁迅先生那永不屈服坚强独立的斗争精神,让我们也象先生那样,用坚强与独立去战胜我们学习与人生中的一切困难吧! 四.目标检测: 1.必知必会知识 (1)、1、给加点的字注音。 朔()方灼灼()凛()冽眷()念荷()戟彷()徨()褪()尽胭()脂脂粉奁()磬()口(2)背会课文最后三段 2.必有必备能力 课内语段阅读。 1、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各有什么特

九年级语文下册《呼兰河传》教学设计 苏教版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特征。 简要介绍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课时。 教学设计(A) 一、导入新课。 童年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是难忘的记忆。许多作家在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时,总 是感慨良多,女作家萧红在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里,为我们展示了她充满欢乐的童 年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童年生活中去看一看吧!(板书标题、作者) 二、指导自读。 (一)简介作者作品。 1.作者萧红(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现代女作家。她出生于一个旧式家庭,年纪轻轻便品尝了许多人生辛酸,但也培养了她的反抗意识,她是作为一个旧世界的叛逆者走进文坛的。她的创作力求写真,以绘出生活本来的色彩和道出生活的实感为限,这样,她状人写景,抒情写性,虽不着意敷彩设色,又在那上面染上了折光于生活的浓淡不等的色彩和明暗不同的色泽,将美丽鲜活和质利’无华统一起来,创造了一种介 乎小说和散文诗之间的新的小说文体。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2.作品《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二)指名朗读课文,布置学生思考: 1.课文里哪些语句是反映“我”的天真烂漫的? 2.在“我”的眼里,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初三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3分) 1、古诗词默写。(8分) (1)、,在河之洲。(《诗经》) (2)、羌笛何须怨杨柳,。(王之焕《凉州词》) (3)、白露为霜。(《诗经》) (4)、晓战随金鼓,(李白《塞下曲》) (5)、《岳阳楼记》中描写夜晚洞庭湖波光月影的语句是:“,” (6)、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引用宋代词人柳永的词句“,”来形容学习的第二层境界——勤奋。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6分) 在喧xiāo()的城市里,高明的园艺师们都懂得,一块草坪要比一丛花林更能给人恬()静的享受。如果你疲劳了,烦燥了,你就在绿荫上躺下来吧。一旦和小草们一样紧贴着大地母亲的心,你会突然发觉,这里是多么的温馨、qiè意,你会嗅到那带有泥土味的青草的芳香,获得心灵上的慰藉.()。 (1)、给加点字注音。恬.()静慰藉.() (2)、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喧xiāo()qiè()意 (3)、上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__ _ 改为__ __ ___ 改为__ _ 3、下列各句有语病 ...的一项是(3分)() A、所谓“皮革奶”,是利用已经废弃的动物皮革制品、动物毛发水解为皮革水解蛋白后,混入到牛奶中,以提高产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B.网络热词为什么能走红?最根本的原因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C.南京青奥会会徽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要求和规范,凸显了“国际风格、奥运精神、青春气息、南京文化”的设计理念。 D.盐城市两环卫女工拾金不昧的事迹传遍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4、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 ①、峰回路转,柳暗花明②、可以改编成散文 ③、悠闲而又充满诗意④、可以改编成小说 6、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5分) “他对我叙述的我国近百年来的大事记感到十分惊讶。他断然宣称,那些事不过是一大堆阴谋、叛乱、暗杀、大屠杀、革命和流放,是贪婪、党争、虚伪、背信弃义、残暴、愤怒、

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披文以入情

披文以入情,因情以入诗 ——中考诗词鉴赏 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 2.理解诗歌的情感和常用的艺术手法; 3.中考失分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诗歌常见的艺术手法和主观题的表述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诗词常识 诗:绝句(五绝、七绝);律诗(五律、七律); 词:上阕(上片)、下阕(下片)。 三.披文以入情(如何概括诗词主旨) 1.找议论、抒情句 肠断白蘋洲。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 抓意象、看主题 思乡类月亮鸿雁对家乡的思念或对亲人的挂念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我寄愁心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送别类长亭杨柳酒别后思念或依依不舍之情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愁苦类斜阳流水梧桐芭蕉杜鹃渲染凄凉气氛或表达忧愁心情 ——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闲适类东篱五柳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或闲适的心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战争类羌笛投笔楼兰表达建功立业或对战争的厌恶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概括下列诗歌的思想感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景物直接抒情感情 春望唐杜甫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呼兰河传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40 分) 1、《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萧红)。 2、我们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课文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这本小说。 3、呼兰河除了一些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还有不少精神上的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等. 4、呼兰河这个小城只有两条街,其中大泥坑在(东二道街)上. 5、在东二道街上,还有几家(扎染铺),这是为死人而预备的。 6、呼兰河最有名的地方是(十字街)。 7、拔牙的洋医生的招牌撒谎那个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 8、卖豆芽的(王寡妇)的儿子,掉河淹死了。 9、(七月十五)是鬼节,呼兰河上会(放河灯). 10、这个地方的晚霞是很好看的,有一个土名,叫(火烧云)。 11、我经常跟祖父学诗,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 全凭口头传诵。 12、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 13、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 14、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15、男女两家的公子、小姐都还没有生出来,就给订下亲了。这叫做(指腹为亲). 16、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这庙会的土名叫做(逛庙),也是无分男女老幼都来逛的,但其中以(女子)最多。 17、小灵花就是(小姑娘)。胡家就是(胡仙)。胡仙就是(狐狸精). 18、(野台子戏)是在河边上唱的,一唱就是(三)天。 19、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有(蜂子)、(蝴蝶)、(蜻蜓)、( 蚂蚱),样样都有。 20、呼兰河传》中,祖父用黄泥裹起来烧了给我吃的第一只是掉在井里的(小猪),第二只是掉在井里的鸭子。 二、选择题. 1、《呼兰河传》是萧红在(B)写的。 A、呼兰河 B、香港 C、台湾 2、跳秧歌是在每年的(C). A、七月十五 B、八月十五 C、正月十五 3、“我”是母亲的第(A)个孩子。 A、一B、二C、三 4、农业学校设在(B)里。 A、祖师庙B、龙王庙C、娘娘庙 5、“毛子人”在呼兰河指(C)。 A、本地人B、外地人C、外国人 6、跳大神时,大神旁边的二神都是(A) A、男人 B、女人 C、男人、女人都行 7、娘娘庙的泥像以( B )为多。 A、男子B、女子C、天王D、妖魔 8、祖母喜欢养(A),结果把果树都给啃了. A、羊B、牛C、猪D、马 9、到我记忆的时候,果园就只有一棵樱桃树和一棵(C). A、桃树B、梨树C、李子树 10、祖母的内间里边,在墙上挂着一个很古怪很古怪的(B)。 A、字画 B、挂钟 C、匾 11、( C )在呼兰河的土语叫做“毛子人”. A、老人B、小孩儿C、外国人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测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4.测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和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 ....6.句.) ①,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烈士暮年,。(曹操《龟虽寿》) ③,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④,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⑥,君子好逑。(《关雎》) ⑦,宛在水中央。(《蒹葭》) ⑧,或异二者之为。(范仲淹《岳阳楼记》) (2)默写王之涣的《凉州词》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庭院上空是一架纵横交错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醒了,它们先是悄.然睁 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xīng忪的叶芽,那些叶芽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 A (乱七八糟,密密麻麻,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一片摇yè的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B (泻,漏,坠)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而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悄.()然 xīng()忪摇yè()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它的正确写法是“”。(2分) (3)文中横线处应填写的恰当词语分别是:A ,B 。(2分) (4)这段文字运用、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积蓄一冬力量的葡萄藤在初春时节生命苏醒的状态。(2分) 3.运用名著阅读获得的知识,完成(l)-(2)题。(4分) (l)《渔夫和他的妻子》是德国民间文学《________》中的一篇,那条具有魔法能力的比目鱼一次又一次地满足了渔夫妻子的愿望:住小别墅,住宫殿,当国王,当皇帝,当教皇。当渔夫妻子提出 ____________的愿望时,比目鱼让她重新住进了原先那个破渔舍。 (2)《水浒传》中写了三位女将:“________”(绰号)扈三娘、“母夜叉”________、“母大虫”顾大嫂。 4.蚌埠是不错的旅游城市,除了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外,民间特色小吃也闻名遐迩。近期,某校七年级开展了以“舌尖上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和,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2分) (l)【猜一猜】请你阅读下列三则谜语,任选两则写出谜底(常见食品)。(2分) ①前面来了一群鹅,扑通扑通跳下河,等到潮水涨三次,一股脑儿网上桌。 ②本来一大片,变成千条线,是线不缝衣,只在锅里见。 ③两个瘦子一般长,扭在一起跳池塘,有人拿棒来救起,瘦子变成胖又黄。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2)【改一改】下面是某同学写的有关传统美食的短文,有一处句子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3分) ①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②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③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④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亲人,已成为天下人共同的心愿。 第句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共2篇)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共2篇)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 时间真是转瞬即逝,我们的又将抒写新的篇章,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教学计划吧。如何把教学计划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收集的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班级基本情况分析:本班现有在籍学生66人,其中24人,女生42人。在前一阶段的教学中,教师采用新课程理念,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潜心进行教学改革,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学习,学生语文知识,阅读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历次语文考试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绩。目前,本届学生已进入初中学习的冲刺阶段,他们能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但也有部分学生,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有待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得到全面的巩固和提高,争取在xxxx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在内容、体系、结构上都有所突破和创新,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因而达到较高的综合教学效应。教材分为三大块;整合优化单元、专题、名著推荐和阅读。努

力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综合学科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扩大了知识容量,增强了综合教学的整体效应,有利于全面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素养。 教学的总要求:目标xxxx年中考,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入手,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技巧的指导,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争取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教改措施: 一、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 ___,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是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呼兰河传》课文解析 苏教版

萧红《呼兰河传》课文解析 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文章为什么用“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这个句子开头?)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段析】介绍在呼兰河小城里生活的祖父及其年纪。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段析】介绍“我”家的花园及花园中的小动物,详细介绍了蝴蝶。 【品味】从颜色和大小方面来描绘美丽的蝴蝶。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 ...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段析】描绘园中的蜻蜓、蚂蚱和蜂子。 【品味】“胖圆圆”形容蜂子的体态,并把它比喻成一个小毛球,形象可感。 花园里边明晃晃 ...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段析】描绘花园里的颜色。 【品味】“明晃晃”恰当地写出了花园中各种颜色互相辉映时的耀眼。 据说 ..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吃果子就种了果园。祖母又喜欢养羊,羊就把果树给啃了。果树于是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是并不存在的。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 第一部分:介绍花园的历史及“我”小时候对花园的记忆。 【品味】“据说”表明花园过去的情况是自己听说的,不是亲见的,用词准确。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 ..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 ..风,这榆树先啸,来了 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段析】介绍园子里的榆树。 第二部分第一层:介绍“我”家花园里的榆树,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它的喜爱之情。 【品味】“来了……来了……一出来……”描绘了风吹雨打和阳光照射下榆树的各种“反应”。 用比喻句描绘出榆树叶子发光的情形,字里行间透出榆叶的美丽和自己的喜爱之情。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

苏教版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七年级上册:讲读课文:⑴《郑人买履》⑵《刻舟求剑》⑶《幼时记趣》⑷《三峡》⑸《以虫治虫》⑹《梵天寺木塔》专题⑺《狼》⑻《论语》八则 七年级下册:讲读课文:⑼《赵普》⑽《黄鹤楼》⑾《于园》⑿《黔之驴》诵读欣赏:⒀《两小儿辩日》专题⒁《爱莲说》 八年级上册:讲读课文:⒂《晏子使楚》⒃《人琴俱亡》⒄《小石潭记》⒅《记承天寺夜游》⒆《治水必躬亲》八年级下册:讲读课文:⒇《马说》(21)《陋室铭》(22)《活板》(23)《核舟记》(24)《口技》(25)《送东阳马生序》诵读欣赏:(26)《山市》 九年级上册:讲读课文:(27)《陈涉世家》(28)《桃花源记》(29)《与朱元思书》(30)《捕蛇者说》(31)《岳阳楼记》(32)《醉翁亭记》诵读欣赏:(3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九年级下册:讲读课文:(34)《曹刿论战》(35)《邹忌讽齐王纳谏》(36)《鱼我所欲也》(3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8)《愚公移山》(39)《出师表》(4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七年级上册 ⑴《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⑵《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⑶《幼时记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⑷《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⑸《以虫治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