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经典企业上市案例评鉴

最新经典企业上市案例评鉴

最新经典企业上市案例评鉴
最新经典企业上市案例评鉴

最新经典企业上市案例评鉴

作者:邢会强编着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大型企业境内上市,大型企业境外上市,多地上市,红筹上市,中小企业板上市,境外创业板上市,借壳上市。

在全球金融危机阴云的笼罩下,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受阻,内销不畅,竞争加剧,融资不顺,生意不好做,传统制造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出路在哪里?

想创业的年轻一代,你该如何起步,才能不重蹈传统制造业的悲剧?

已创业的企业家们,你的企业该怎样前进,才能最终插上资本的翅膀?

已上市的公司高管,你该如何和投资者打交道,才能使你的市值稳中有升?

愿本书能为你揭开资本运作的神秘一角,使你找到你要的答案。

前言: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造富运动

民营企业境外红筹上市

新东方上市:打破中国教育业在美国上市零纪录

无锡尚德上市:中国太阳能第一股

江西赛维上市:公司创办不到两年即成功上市

玖龙纸业上市:在低利润行业创造出了高利润率

碧桂园上市:缔造中国内地女酋富

阿里巴巴上市: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巨人网络上市:这是一个比房地产更能暴富的行业

携程、如家上市:他们在7年内制造了两家上市公司

锦江酒店上市:H股直接上市

百丽上市:搅动零售业一池春水

波司登上市:三十年磨一剑

小肥羊上市:中国火锅第一股

多地上市

中国工商银行A+H上市:有史以来全球最大IPO

国航上市:一波三折,三地上市

大型企业境内上市

金钼股份上市:成立不满3年,上市获特批

中国太保上市:未能连续3年盈利,特批上市

紫金矿业上市:0.1元面值惹争议

中小企业板上市

三全食品上市:三全与思念的资本较量

报喜鸟上市:一个温州民企的嬗变历程

粤传媒上市:中小企业板迎来首只传媒股

借壳上市

浪莎上市:借壳上市暴涨10倍

借壳上市之经典:国元证券借壳北京化二

借壳是个好选择:长江证券借壳石炼化

无锡尚德上市:中国太阳能第一股我们在一个合适的时机进入了一个好行业。——施正荣

案例简介

公司名称:尚德太阳能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德电力)。

选取理由:无锡尚德的上市是中国太阳能产业第一股、民企登陆纽交所第一股,给当地政府增加了极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上市时间:2005年12月14日。

上市地点:纽约证券交易所。

融瓷金额:3.95亿美元。

【案情回放】

施正荣创业史

施正荣,1988年留学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师从国际太阳能电池权威、2002年诺贝尔环境奖得主马丁·格林教授。1991年以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获博士学位。后任太平洋太阳能研究中心研究员和澳大利亚太平洋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个人持有十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发明专利。由于太平洋太阳能

研究中心只是一家单纯的研发公司,施正荣一直希望能够在中国将其科研成果产业化。

一个偶然的机遇,无锡市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部经理张维国发现了施正荣的项目。他认为,太阳能发电是个不错的想法,于是找到了施正荣。两人经过一番计议,决定共同成立一家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在张维国的带领和劝说以及当地政府的动员下,无锡小天鹅集团、无锡国联、水星集团、山禾集团、无锡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当地知名企业出资600万美元,施正荣则以40万美元现金和价值160万美元的技术入股,成立了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施正荣出任总裁,张维国担任副总裁。2001年5月,尚德取得科技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的支持。

即使如此,在成立的最初几年,资金不足依然是困扰尚德发展最大的难题。从2002年3月到2004年年底,施正荣甚至只拿1/4工资。在创业的艰难中,10兆瓦太阳能电池生产线终于在2002年9月正式下线。在艰难中生存下来之后,尚德抓住了一个很好的市场机遇。

“我们在一个合适的时机进入了一个好行业。”这是施正荣经常说的一句话。无锡尚德确实非常幸运,其成立之初,太阳能行业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点甚至连施正荣当初也未料到。

早在1979年,日本就颁布实施了《节约能源法》,对于利用新能源实现节能达标的企业给予减免税的优惠政策。之后,美国和法国先后颁布了类似的法律,但是光伏市场的真正启动则是在德国。

2004年,德国出台的《新能源法》规定,以每千瓦时0.5欧元收购市民利用太阳能发出的电。而德国当时的电价是每千瓦时0.12欧元,差价调动了居民用太阳能发电的积极性,德国人纷纷在自家的屋顶上安装太阳能发电和上网设备。在此推动下,2004年德国光伏发电市场增长了235%,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市场。

随着德国市场的崛起,尚德的第二条15万兆瓦的生产线和第三条25万兆瓦的生产线相继投产。

施正荣还请来德国人GrahamArtes担任首席运营官,负责营销。尚德的产品比其他产品便宜5%,质量又好,因此广受欢迎。2004年,来自德国的销售收入占到尚德总销售收入的70%,总销售额更是以300%的速度增长。

紧接着,光伏市场的形势日益趋好,许多国家都采用了补贴电价、规定电网企业收购比例等扶持方法,扶持光伏产业,如日本、美国、西班牙、意大利等。2004年,尚德70%的销售收入来自德国,17%的收入来自欧洲其他国家,只有8%的收入来自中国国内,而2005年1~9月,来自德国的销售收入已经下降至54%,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销售收入上升至25%,来自国内的销售收入上升至17%。尚德对德国单一市场的依赖程度已经有所降低,而国内销售收入的增长,也让投资者看到更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2005年,尚德的太阳能电池产能已经达到120兆瓦,仅次于夏普(ShaW)、京瓷(KyoceraSolar)、BP和德国Q—cell等世界光伏巨头,位居全球第五。

伴随产能的扩张,无锡尚德的业绩也突飞猛进。2002年尚德还处于亏损;2003年就实现收入388.8万美元,净利润92.5万美元;2004年营业收入8528.7万美元,净利润1975.7万美元;到2005年9月,尚德的收入达到1.37亿美元,净利润也达到2304.6万美元。

除了业绩,无锡尚德引起国际投资者强烈关注的还有另一个指标——太阳能转换率。通俗地说就是将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比率,它直接关系到公司毛利率的高低,决定市场竞争能力的高下。无锡尚德的这一指标让投资者非常满意:尚德单晶硅和多晶硅电池的转换率在2004年分别为16.3%和14.8%,2005年分别为16.5%和15.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伴随转换率的提升以及产业规模化优势的显现,无锡尚德的盈利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的毛利率仅为0.2%,2005年已提升到32.8%,市场竞争能力大大提高。

2005年,包括高盛、英联、龙科、法国Natexis、西班牙普凯等在内的国际投资者就投入8000万美元的资金入股,完成了对无锡尚德所有中国内地国有股股东的股权收购,使无锡尚德成为一个由外资百分之百控股的外商独资企业。施正荣也开始了他从产业传奇向资本传奇的演进。

复杂的上市前重组

2001年1月,施正荣博士回国创业,得到了无锡市政府的支持。在当地政府的动员下,江苏小天鹅集团、无锡国联信托投资公司、无锡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水星集团、无锡市创业投资公司、无锡山禾集团等企业共出资

600万美元,与施正荣共同组建了中澳合资的“无锡尚德”,并占75%的股权。施正荣则以40万美元现金和160万美元的技术人股,占25%的股权,施正荣名下股份通过他个人全资拥有的澳大利亚公司PSS(PowerSolarSystemPty.Ltd.)间接持有。到2004年10月,PSS又从其他股东手中购买了6.389%的股份,施正荣控制的股份上升到31.389%。如图1所示。

2005年1月11日,“尚德BVI”公司成立,该公司由施正荣持股60%,由“百万电力”(MillionPowerFinanceLtd.)持股40%,法定股本50000美元,分为50000股。“百万电力”同样注册于英属维京群岛(BVI),其拥有者叫DavidZhan9。

施正荣与“百万电力”在“尚德BVI”成立前的2005年1月6日签订了一份《过桥贷款协议》。根据这份《过桥贷款协议》,DavidZhan9等人通过壳公司“百万电力”向“尚德BVI”提供6700万港元的贷款,为“尚德BVI”收购“无锡尚德”国有股权的保证金之用。协议约定,“百万电力”对“尚德BVI”的债权可以转换成在“尚德BVI”的股权。转换比例分为两步:第一步,当“尚德BVI”收购“无锡尚德”全部国有股权后(当时国有股权占“无锡尚德”68.611%,PSS占31.389%),“百万电力”在“尚德BVI”的股权比例可以保持为40%;第二步,当“尚德BVI”从施正荣所控制的PSS手中收购“无锡尚德”其余31.389%的股份,也就是“尚德BVI”100%控股“无锡尚德”后,“百万电力’’持有“尚德BVI”25%,施正荣持有75%。

重组完成后,无锡尚德的股权结构如图2所示。

“尚德BVI”成立之初的股权结构是:法定股本和已发行股本都是50000美兀,分为50000股面值1美元的股份。为了方便投资者的入股,在《股份购买协议》生效前,“尚德BVI”首先进行了一次拆股和一次送红股。拆股是现有股本由5万股、面值1美元拆分成500万股、面值0.01美元;送红股是普通股股东每1股获赠17股,这样,已发行股本就达到9000万股。

外资投资者为了保障自己的权利,要求A系列优先股必须享有超越所有普通股股东的大量优先权:

(2)换股权。在公司IP0后,每股A系列优先股可自动转换为一股普通股,公司需保证IP0前的公司估值不低于5亿美元,公司通过IPO募集的资金不低于1亿美元。

(3)赎回权。如果发行A系列优先股满37个月,或者不低于2/3的优先股股东要求公司赎回全部已发行的优先股,则A系列优先股股东可以在任意时间要求赎回,在赎回任意A系列优先股的时候,公司的赎回价应为初始发行价的115%。(4)清算优先权。如果公司发生清算、解散、业务终止,A系列优先股享有优先权,优于公司普通股股东接受公司资产或盈余资金的分配,接受金额为A系列优

先股初始发行价的115%加上截至清算日全部已宣布未分配红利,如果全部资产不足A系列优先股初始发行价的115%,则全部资产按比例在A系列优先股东之间分配。

公司上市案例评析

作者:,编着

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

本书的编写方式是以境内及境外各个资本市场板块为章节,认真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予以讲解,总结它们成功的具体经验与失败的教训,详尽地分析了这一成因,从而启发广大公司管理人员、公司法务人员以及律师等各个不同群体的相关读者,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上市公司在上市过程和公司管理方面所涉及的法人治理结构,信息披露,董事诚信责任,审慎关联交易等各个环节的问题,妥善处理好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证券交易所,投资者,证券公司,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等多元主体的关系,认真做好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业务、公司财务会计工作、国有资产管理等相关工作。相信本书能给广大读者带来一些借鉴和参考。

上篇境内上市

第一章上市的优势及上市程序

第一节上市给公司带来的好处

案例1 以企业申报上市为契机推动财务管理上台阶

案例2 金融街成功借“壳”上市

第二节公司股票上市的条件

案例甲公司士市计划搁浅

第三节中介机构

案例红光实业案

第四节上市保荐

案例琼花事件考验保荐人制度

第五节中国证监会在上市中的监管

案例康美药业上市案剖析

第六节投资者关系管理和财经公关

案例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国内A股上市公关传播

第七节股票的停牌、复牌和退市制度

案例PT水仙退市案

第二章上市公司规范化运作

第一节上市公司治理

案例1 天通股份持续稳健发展的奥秘

案例2 山东某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改制上市案

案例3 业绩股票激励模式案例分析

第二节上市公司治理的完善及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规范化运作的监管案例1 SJYY公司公司治理存在重大缺陷

案例2 新宇案东窗事发——违规炒股

案例3 兰州黄河的家族控股集团与外部经理人的股权斗争

案例4 亿安神话

案例5 从猴王事件看完善公司财务治理结构

案例6 补贴收入

案例7 伊利与公司治理结构缺陷

第三节对上市公司的处罚

案例蓝田股份案

第三章上市所涉及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案例1 WJL公司长期隐瞒为大股东提供的巨额担保

案例2 QQHY董事对信息披露未勤勉尽责

第二节上市公司收购

案例大港油田入主上海爱使股份买壳上市

第三节债转股上市

案例石岘造纸厂债转股及推荐上市案例

第四节借壳上市

案例托普发展借壳川长征上市案例

第五节上市公司收购

案例南钢联合要约收购

第六节国有企业改制上市

案例由新兴铸管看国有企业改制上市

下篇境外上市

第一章境外证券市场概述

第一节境外直接上市

案例现代新农业美国直接上市

第二节境外间接上市

案例1 比克电池美国借壳OTCBB上市

案例2 四方信息——境外反向收购上市案例

第三节境外上市的特点和优势

案例中国联通资本运营之路

第二章美国

第一节纳斯达克市场

案例1 中华网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案例2 E龙曲线纳斯达克上市

案例3 新浪剥离ICP业务在美上市历程

案例4 Intermost上市案

案例5 百度上市

第二节纽约证券交易所

案例上海石化成功上市纽约证交所

第三章香港

第一节香港主板上市

案例1 上海实业在香港成功上市

案例2 正中药业上市资格被联交所取消

案例3 北青传媒香港上市

第二节香港创业板上市

案例1 同仁堂分拆上市内幕

案例2 复旦微电子香港创业板上市的秘诀

案例3 北大青鸟环宇香港创业板上市案例

案例4 金蝶软件香港创业板上市

第四章新加坡

第一节新加坡上市

案例佳杰科技三步跳

第二节上市后续发展

案例中远投资新加坡上市

第五章英国股票市场

第一节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

案例沪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的启示

第二节AIM市场

案例南京擎天科技伦敦上市

第六章意大利股票交易市场

案例和黄分拆意大利3G上市

附录最新法规及上市规则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的通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1号——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证券募集说明书》的通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的通知

关于印发《上市公貢章程指引(2006年修订)》的通知

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发布《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限售股份上市流通实施细则》的通知深圳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与上市指引

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公告书内容与格式指引

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

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的通知

关于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通知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董事会议事示范规则

LCP企业上市规划师教程——战略分析、战术设计与实施

作者:《》编委会编著

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

本书以股份制企业组建、改组和公司上市为主题,适合作为《企业上市规划师专业培训证书》的考试专用教程,也适合作为企业上市的实用工具书。对于了解股份公司组建实务,进行股份公司组建会有所助益,对进行股份制改造的企业,具有实用价值。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基本点:基于企业战略视角,展现理论深度;阐述企业上市的适时性、必要性、风险性及利弊,帮助企业家、上市规划师以及投资者对企业上市的各种行为、上市的各类股票、上市的时间及地点等方面的知识从战略的角度上有所把握,帮助投资者、企业家正确理解和把握公司制企业组建、改组及股票上市。

下篇基本点:基于培养“会工作的企业上市规划师”,重点突出实务操作,清晰描述企业上市规划师的工作业务范围和工作详细程序,在与企业沟通洽谈中的注意事项,在企业上市前、上市中、上市后的工作范围流程。列举企业上市成功和失败的典型事例,帮助读者理解理论知识,讲述不同行业企业上市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前言

导论

上篇战略分析

第一部分上市目的:企业转型与发展

第一章企业、竞争和监管

第一节企业起源的动态分析

第二节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起源

第三节民营企业的复兴和产权变迁

第四节创业投资在中国

第五节市场、竞争和业绩改进

第六节企业与监管

第二章企业成长与公司上市

第一节企业生命周期

第二节企业成长中的瓶颈与突破

第三节企业可持续成长与资本战略

第四节企业上市:资本之外的其他战略考虑

第三章企业转型与价值实现

第一节企业转型和制度成本

第二节集体决策成本、代理成本与公司治理

第三节股东和公司的价值实现

第四章中国企业改制重组为上市公司的特殊设计

第一节我国企业的特殊性与企业改制重组

第二节改组模式:资产注入、分拆剥离、整体上市第三节上市地:境内、境外及先后次序

第四节外力借助:战略投资者

第五节未雨绸缪:收购与反收购

第六节管理层收购(MBO)

第七节退市

第二部分实现上市:多种矛盾与冲突协调

第五章上市公司的股东与股权结构

第一节股东权利和收益

第二节股权结构差异与成因

第三节控股股东行为与控制权私有收益

第四节金字塔持股结构和交叉持股结构

第六章股东异质性、信息披露和法律保护

第一节股东的异质性

第二节管理层持股

第三节机构投资者持股

第四节家族持股

第五节金融机构持股

第六节国家持股

第七节战略投资者持股

第八节职工持股

第九节信息披露

第十节法律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第七章决策与监控机制

第一节公司内部治理

第二节董事会

第三节监事会

第四节专业委员会

第五节“老三会”与央企董事会制度

第八章高管层激励

第一节提名、选择与任命

第二节报酬与激励机制

第三节董事薪酬和D&O保险

第九章内部控制

第一节内部控制概论

第二节内部控制体系框架

第三节内部控制评价和自我评价

第四节内部控制的作用与局限

第十章公司的社会责任

第一节“三重底线”与社会责任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报告

下篇战术设计与实施

第一部分上市前的准备

第十一章中介机构选择及上市费用

第一节选择中介机构

第二节上市费用规划

第十二章企业的公司化改组

第一节股份有限公司的组建

第二节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

第三节企业的股份制改组

第四节企业重组的模式

第五节案例

第十三章公司的账面价值及调整

第一节资产评估与价值调整

第二节财务会计调整与审计事务

第三节法律事务

第四节我国公司及资本市场法规制度同境外的差异、必须进行的会计调整第五节案例

第十四章上市准入条件

第一节主板上市条件

第二节创业板上市条件

第三节中国公司的国际化

第四节案例

第二部分上市过程中的事务与问题

第十五章国内主板IPO的准备和推荐核准程序

第一节 IPO前辅导

第二节 IPO申请文件的准备

第三节 IPO条件和推荐核准

第十六章公司IPO的操作

第一节路演与询价

第二节发行方式

第三节发行准备和后期工作

第四节上市保荐

第五节国际推介与分销

第十七章公司IPO的信息披露

第一节 IPO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招股说明书

第三节股票发行公告

第四节股票上市公告书

第十八章境外上市的发行与承销

第一节美国NYSE、AMEX与NASDAQ的申请和核准程序

第二节香港联交所主板与创业板的发行与承销

第三节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与凯利板的发行与承销

第四节欧洲证券交易所EUROLIST与ALTERNEXT的发行与承销第五节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发行与承销

第六节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发行与承销

第十九章上市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一节募集资金的运用

第二节发行和上市的时机

第三节确定发行股数和发行价格的考虑因素

第四节 IPO危机的应对处理

第三部分上市后的重要新课题

第二十章信息披露

第一节上市后的公司信息披露概述

第二节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

第三节发行债券的信息披露

第四节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行为的信息披露

第五节案例

第二十一章投资者关系

第一节投资者关系概述

第二节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形式

第三节危机公关

第四节投资者关系制度建设

第五节案例

第二十二章董事会秘书

第一节董事会秘书的职责

第二节董事会秘书的日常工作

第二十三章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

第一节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标准选择与基本构建

第二节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方法及制度设计

第三节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

第四节萨班斯法案与中国公司的内部控制

第五节案例

第二十四章市值管理与资本运作

第一节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

第二节上市公司的再融资

第三节上市公司的并购与重组

附录一上市规划师工作要点(以A股为例)

附录二 A股新股上市流程示意图

附录三案例:中国网通重组及上市过程

参考文献

境外上市公司的治理改进与价值提升

作者:著

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

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境外上市,越来越多的境外资本市场也向中国企业敞开了大门。在此背景下,公司价值的增长动力从何而来,产生这种驱动力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理性看待境外上市,善用理财决策,是本书的应有之义。

本书的鲜明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提炼境外上市提升业绩的成功关键要素、理财决策的场景分析与重点策略、公司治理的成熟模式与行为准则,以及生动实用的案例,对实务中的融资、投资和分配决策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前言

理论篇

第一章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视角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结语

第二章境外上市背景下的治理机制与公司价值

2.1 引言

2.2 文献回顾

2.3 中国香港与大陆资本市场外部环境的对比

2.4 研究设计

2.5 实证结果及分析

2.6 结语

第三章治理机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3.1 引言

3.2 文献回顾

3.3 治理机制与公司价值的实证研究

第四章治理机制、融资决策与公司价值

4.1 引言

4.2 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

4.3 样本的选取和研究方法

4.4 实证检验

4.5 研究结论及启示

第五章治理机制、投资决策与公司价值

5.1 引言

5.2 文献回顾及研究假设

5.3 样本的选择和研究方法

5.4 实证检验

5.5 研究结论及启示

第六章治理机制、分配决策与公司价值

6.1 引言

6.2 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

6.3 样本的选择和研究方法

6.4 实证检验

6.5 研究结论及启示

第七章中国电信境外上市的案例分析

7.1 中国电信概况

7.2 中国电信上市前后公司治理的对比分析

7.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前后的理财决策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结论与建议

8.1 理财决策的中介效应检验

8.2 基本研究结论

8.3 主要贡献及研究发现

8.4 政策建议及启示

8.5 研究局限

8.6 研究建议

实务篇

第九章境外上市提升业绩的成功关键要素

9.1 股权改革和资产重组

9.2 境外上市中介机构的聘请

9.3 构建财务模型

9.4 上市定价

9.5 企业家精神

9.6 其他难点和重点

第十章境外上市公司的理财决策

10.1 境外上市公司的投资决策

10.2 境外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

10.3 境外上市公司的股利决策

第十一章境外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

11.1 境外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治理

11.2 境外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要求

11.3 境外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激励机制

11.4 引进战略投资者策略

11.5 投资者关系管理

参考文献

后记

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理论和实证研究

作者:著

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6-1

字数: 165000

版次:

在中国,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已成为日益重要的金融现象,一些特大型国有企业陆续在境外上市(比如:中国电信、中国石化、中国人寿等)、特别是正在酝酿中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境外上市,引发了众多证券业内和理论界人士的强烈关注。但是,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动机和合理性还远未得到充分论证,在2001、2002年争论激烈的“海归股”和中国存托凭证(CDR)问题,以及不久前关于优良企业海外上市对国内股票市场是否不利的争议,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分歧。此外,理论界对境外上市利益的研究一般性议论多,定量分析和提出事实依据少,不能说不是一种缺憾。这种研究状况与我国企业境外上市历史短、公司数目不多、资料数据缺乏有关。但是,企业境外上市现实的发展已迫切要求理论研究尽快跟进并应该有所超前。

公司海外上市动机十分复杂,总的来说可分为两类:一是财务动机,即海外上市可降低资本成本,或者更容易获得资本。二是商业动机,海外上市可以提高公司在供应商、雇员和顾客中的声誉,加强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根据公司财务原理,管理层在进行上市决策时最关心的是境外上市对股东财富的影响,他们用股票价格效应作为衡量股东财富的主要指标。许多研究者考查了境外上市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总的来说,现有的证据表明,境外上市公司的股票在上市之前和上市后短时间内价格显著上升,说明境外上市会导致股东财富增长(Karolyi,1998)。境外上市的确有许多潜在的财务利益。但是,这些利益的实现是有条件的,我们看到,不同的理论假说中都隐含一些特定的前提,换个角度来思考,这些理论向我们揭示了什么样的公司适合境外上市。综合上述假说,一般而言,符合下列条件的公司最有可能从境外上市中获益:(1)处在投资障碍很高的市场中(与国际资本市场分割)。(2)拥有好的投资机会和成长前景,但国内融资有困难。(3)具有吸引外国投资者的潜力,但在国际资本市场的知名度不够。(4)公司治理不完善,但愿意通过境外亡市承诺加强公司治理,接受更高标准的信息披露和投资者保护。

第一章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主要内容和学术创新

第二章世界范围的企业境外上市现象分析

一、股票市场国际化与企业境外上市发展

二、企业境外上市程序和规则

三、美国存托凭证(ADR)的由来及发展

第三章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假说和经验证据

一、研究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的理论基础

二、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的各种理论假说和经验证据评述

三、国际文献中的重要实证结论

第四章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发展历程及主要特征

一、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起步——买壳上市

二、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历程:以中国香港和美国上市为线索

三、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成本收益分析

一、企业境外上市的收益

二、企业境外上市的成本

三、企业上市成本与收益的实证分析意义

四、关于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的争议

第六章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动机的实证研究:以ADR为例

一、中国ADR项目概况

二、中国ADR的发行定价及后市表现研究

三、ADR公司为什么要回归国内市场

四、对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特殊性的解释

第七章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动态、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企业双重上市与企业溢价研究

作者:著

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

近年来,大量的中国企业选择到境外上市,双重上市问题也受到了监管层、学术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书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了双重上市的“溢价”效应,并进一步从信息环境和盈利质量的角度检验了“溢价”存在的动因。本书既丰富了现有的理论,也对实务界和监管层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中国国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荷兰银行风险管理讲席教授张春

公司治理对企业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从外部治理环境角度研究公司的治理的著作较少。本书从法律保护和信息披露的角度研究了双重上市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视角新颖,论证严密,是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公司金融教授廖理

本书研究的思路是先检验境外上市的溢价效应,即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在A股市场有更好的估值,然后从信息环境和盈利质量分析溢价可能存在的原因。全文共分六章,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提出了研究问题,指明了研究意义。本书首先以境外上市动因为主线,对西方境外上市融资理论进行了系统介绍,包括:市场分割理论、捆绑理论和熟悉偏好假设等。

同时,简单回顾了我国学者对境外上市的相关研究。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本书的研究方向和主要构思。

第二章在分析全球境外上市背景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现状并系统总结了H股的发展历程及作用,包括H股与A股市场在外部环境上的差异。最后深入分析了企业境外上市的动机。

第三章是企业双重上市的溢价效应研究。本书首先提出并实证检验了“溢价”的存在性,即到境外上市的AH股公司由于面临更加严格的外部环境,因此本土市场的投资者对其有一个更高的估值。本书借鉴Doidge、Karolyi和Stulz(2004)的捆绑理论(Bonding Hypothesis)研究了双重上市的溢价现象。为了控制内生性问题,我们分别采用Heckman 检验和AB股上市前后的比较分析。鉴于企业价值有多种形式,我们除了采用PB、PE等指标外,还采用Ohlson-Juettner模型研究了境外上市对预期资金成本的影响。

提出中国企业双重上市“溢价”现象之后,第四章先研究了公司双重上市对提高企业信息环境的作用,然后进一步分析信息环境的改善对提高企业价值的影响(我们用证券分析师人数、证券分析师的准确度来计量信息环境)。研究发现,AH股公司的证券分析师人数显著高于A股公司,即使控制了内生性问题以及采用两阶段回归之后,这种结论依然成立,而信息环境的改善能够使企业有更好的估值。

第五章从盈利质量角度研究了溢价存在的动因。实证检验的思路是境外上市提高了盈利质量,而盈利质量的提高提升了企业估值。盈利质量包括盈余管理、会计稳健性和价值相关性。我们主要采用截面调整后的Jones模型和修正的Jones模型来衡量盈余管理,同时采用收益平滑和线下项目作为补充。在会计稳健性上,我们以Basu(1997)模型为基础,结合Ball等(2001)的研究方法,研究境外上市对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影响。在价值相关性上,本书借鉴Eli Amir(1993)的价值相关性方法,用会计收益相关模型研究了相对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发现,境外上市能够抑制盈余管理,进一步讲,盈余管理的抑制能够增加企业的估值。但是对于会计盈余稳健性和价值相关性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

第六章总结全文,得出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并指出研究局限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各章的相互关系是:第一章主要是提出研究问题,界定研究范围;第二章是对企业境外上市的背景和现状的分析,目的是介绍企业境外上市的制度背景,为第三章的实证研究作铺垫;第三章是本书的核心,主要从境外上市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境外上市对预期资金成本的影响这两个方面来验证境外上市的“溢价”效应;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从信息环境和会计信息质量来探讨“溢价”可能存在的原因;第六章总结全文,得出研究结论,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并指出研究局限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基本范畴的初步界定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文献综述

第四节研究思路和本书的结构

第二章企业境外上市的背景和现状

第一节企业境外上市的背景分析

第二节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现状

第三节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动机分析

第三章企业双重上市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第一节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双重上市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双重上市与预期资金成本——来自Ohlson-Juettner模型的经验证据第四章企业双重上市的溢价动因——来自信息环境的经验证据第一节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与信息环境

第二节境外上市后企业信息环境的变化

第三节中国企业双重上市与信息环境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企业双重上市的溢价动因——来自盈利质量的经验证据第一节双重上市、盈利质量与企业价值

第二节双重上市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双重上市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第四节双重上市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研究发现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主要研究发现

第二节对企业境外上市和市场建设的政策建议

第三节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企业文化评估

企业文化工作成效如何评估? 有量化的方法? 在回答问题前,我想首先向大家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5W1H工作法:Why——为什么干这件事?(目的)What——怎么回事?(对象) Where——在什么地方执行?(地点) When——什么时间执行?什么时间完成?(时间) Who——由谁执行?(人员) How——怎样执行?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时,可先将这六个问题列出,得到回答后,再考虑列出一些小问题,再得到回答后,便可进行取消、合并、重排和简化工作,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而产生更新的创造性设想或决策。 我想,企业文化建设成效的评估有三个前提:首先,要明白企业文化的功能;其次,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阶段性任务和目的(这要根据每个企业的实际状况来定);再次,就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明确相应的目标。 建立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很多人都觉得这很难,其实很简单,就是:紧紧抓住两端——员工、客户;重点关注两件事——人才激励和品牌推广。那接下来指标的设计思路就很清晰了,品牌推广,主要评估:品牌价值,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客户满意度等;人才激励,主要评估:员工满意度、员工流失率,员工价值观认同度等;此外还有的就是:企业文化工作计划(含培训、活动、仪式等)完成率,员

工参与度等。总之,企业文化评估,完全可以借鉴绩效考核的策略和方法。 企业文化建设评估宜阶段性进行,一年一次最好,而且这是全局性考量,不是针对企业文化部门的。把握住这个原则:要什么考什么!要什么评估什么!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之一就是“从问题入手”,企业文化成效评估也如此,评估不是目的,清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根本,坦率地说,就是要以数据和事实达到教育、推动的目的。

公司上市的好处及弊端

公司上市有什么好处? 上市公司有什么好处,为什么很多公司都争着要上市,这样做风险不是更大吗? 上市公司:大部分的公司都是股份制度的,当然,如果公司不上市的话,这些股份只是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里。当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发展需要资金。上市就是一个吸纳资金的好方法,公司把自己的一部分股份推上市场,设置一定的价格,让这些股份在市场上交易。股份被卖掉的钱就可以用来继续发展。股份代表了公司的一部分,比如说如果一个公司有100万股,董事长控股51万股,剩下的49万股,放到市场上卖掉,相当于把49%的公司卖给大众了。当然,董事长也可以把更多的股份卖给大众,但这样的话就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有恶意买家持有的股份超过董事长,公司的所有权就有变更了。总的来说,上市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 1.得到资金。 2.公司所有者把公司的一部分卖给大众,相当于找大众来和自己一起承担风险,好比100%持有,赔了就赔100,50%持有,赔了只赔50。 3.增加股东的资产流动性。 4.逃脱银行的控制,用不着再考银行贷款了。 5.提高公司透明度,增加大众对公司的信心。 6.提高公司知名度。 7.如果把一定股份转给管理人员,可以提高管理人员与公司持有者的矛盾(agency problem)。 坏处也有: 1.上市是要花钱的。 2.提高透明度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机密。 3.上市以后每一段时间都要把公司的资料通知股份持有者。 4.有可能被恶意控股。 5.在上市的时候,如果股份的价格订的过低,对公司就是一种损失。实际上这是惯例,几乎所有的公司在上市的时候都会把股票的价格订的低一点。 那可多了,首先要明白什么叫做上市,上市就是从市场集资,让大家把钱“借”给你,你再进行运作,所有的股民都可以享受到红利或者负起亏损的责任。你说上市好不好。 公司上市后可以通过发行股票从社会上获得资金,可用于发展生产。这部分资金几乎没有风险,风险由投资人担着,如果公司赚钱了,分红给投资人,皆大欢喜。如果公司亏了,股票下跌,投资人也亏了,公司倒闭了,投资人的投资就打水漂了。 上市说就是利你的钱壮大我的实力,增加竟争力,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比喻。 ---------------------------------------------------------精品文档

公司上市被否原因典型案例分析

银泰科技上市被否案例分析 证监会对于企业上市的审批愈来愈公开透明严格务实,在财富效应的驱动下,很多企业无视自身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及纷纷启动上市,但被否后往往给企业以后的运营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和财务负担。以下以银泰科技上市被否为例,说明可导致企业上市流产的较为普遍的一些硬伤,以期作为拟上市企业避免不测的借鉴。 一、银泰科技上市被否过程简介 1、公司概况 (1)基本情况 公司名称:武汉银泰科技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8,280 万元 法定代表人:孙爱军 设立日期:2008 年3 月27 日 注册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小区特2 号 经营范围:电源及电源智能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新能源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国家有专项规定的经审批后方可经营);货物进出口。(不含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出口的货物或技术) (2)股权情况 武汉银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有银泰科技3,312万股股份,占本公司股份总数的40.00%,为公司控股股东。楚雄机电持有银泰控股79.64%的股权,孙爱军持有楚雄机电98%的股权而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公司前5名股东如下:

3 广州兴隆投资发展有限公司610.27 7.37% 4 曹润500.00 6.04% 5 武汉火炬科技投资有限公司433.02 5.23% 公司股权结构如图: (3)组织结构 公司组织结构如图:

(4)员工情况 截止2009年6月30日,公司共有员工661人。 员工专业结构如下: 专业构成人数比例 生产人员467 70.65% 销售人员76 11.50% 技术人员72 10.89% 财务人员9 1.36% 行政管理人员37 5.60% 总计661 100% (5)业务概况 公司主要从事高容量阀控电池((或称“高容量密封型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是国内五大通信备用电池供应商之一,在通信运营商市场,公司的竞争优势日益明显。 近三年公司通信用市场占有率: 指标2008年2007年2006年国内通信用市场占有率8.10% 7.02% 6.56%

浅论公司上市的利弊

章晓洪浅谈公司上市的利弊 上市已经成为了许多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捷径,一间少人问津的企业,通过上市可以迅速发展为世界顶尖的国际公司。章晓洪认为公司上市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国内的知名律师章晓洪对于公司上市的利弊进一步进行了探讨与总结。 上市对于公司的好处。章晓洪总归为五点: 1.可使公司得到稳定的和长期的资本性资金 当今的现状,章晓洪认为,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融资困难是常见的事情,存在严重的“麦克米伦缺口”( Macmillan Gap),这也是小企业发展的世界性难题。世行国际金融公司对我国私营公司的研究表明,约50%—60%的发展资金都来源于自有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金融机构贷款仅占20%左右,其中还包含了信用社大款,而公司外部股权融资和债券所占比例不到1%。章晓洪谈到,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2003年上半年,国内中小企业的股票融资只占其融资的1.3%。章晓洪提到,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直接融资,一来可以可以获得长期和稳定的资本性资金,二来可以盖上企业的资本结构,分散企业风险,缓解等间接融资的风险积累。倘若上市的中小企业业绩变现不错,还可通过增股,配股,发行可转换债券实现持续融资。章晓洪认为万科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万科在1998年首次上市融资后,通过5次再融资筹集了31亿元的资金,也正是凭借这几次的再融资资金,使得万科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公司发展成了房产行业的领头羊。 2、可有效地提升企业品牌和价值

其一,企业上市是其树立品牌的一个重要内容。成为上市公司,除了本身的荣誉的象征外,同时资本市场对企业的质量,成长性、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也是非常注重的。能够作为上市的企业应该是质地优良、有发展前景的公司,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企业的竞争力,无疑将大大提高企业形象。 其二,招股说明书和路演为企业展示形象提供了舞台,使社会公众了解到企业的实力和发展战略,从而公众增强对企业的信心。 其三,企业上市后将成为社会的焦点,无数的投资者会光柱企业每日的交易行情,各大媒体会追踪报道公司的新业务和新动向,证券分析师和投资机构会对企业进行实时分析,进一步挖掘企业的潜在价值。 其四,上市公司较高的社会声誉和对当地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使得它们更容易获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和补贴。 其五,积极开展与投资者的关系管理,建立公司和股东间良性的互助关系,可为为企业树立新的品牌,使得企业声誉能够迅速传播。 3. 可夯实企业发展的基础 改制上市是实现企业规范发展的必然过程。企业在上市前,先必须分析内部环境,找出优劣之处,找准定位,使企业的发展战略清晰化方可决定是否上市。章晓洪认为第二,企业在改制的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保荐人会为企业出谋划策,协助企业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完善管理结构和健全管理机制。第三,引入风险投资一方面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增值服务和管理理念,二来以公司接受严格的企业合同为前提,引入个别监督机制,有助于

测评企业文化力量指数的方法

测评企业文化力量指数的方法 海尔的文化是一个强势文化,也就是说海尔的文化是一个文化力量指数很高的文化。美国的哈佛大学曾经对企业家做过这样一个调查,通过回答它给出的问题,可以判断被调查企业它的文化力量指数的高低。 (1)公司是否将自己公司的目标、价值观,通过准则、口号、标语等形式公诸于众。这个问题企业管理者可以考虑一下,在这个测评的指数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公司一定是要有目标,公司有一个价值观,你才能够把这些目标和价值观通过口号、通过标语、通过一些其他的形式公布出来。 (2)公司的经理们是否经常谈论自己公司的“理念”“经营模式”或行事的方法。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很多真正成功的企业家,到任何一个地方,他会常常把他企业的理念和精神挂在口上,他会跟所有的人讲。你可能会问,用得着每天讲吗?但是恰恰就是这样的一种把自己公司的理念、文化精神价值观挂在口上的这些老板,表明他有一种坚强的意志、品质。 (3)公司经理是否严格要求自己和公司员工努力遵守公司的各种制度。联想集团的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管理中最关键的两条叫做坚持原则、善于妥协。西方管理学中对管理是这样的,“管”代表严格的管理制度,管人、管物、管财都是非常严格的;“理”代表一种软的手段,是理顺行为、理顺思想、理顺一个人整个的工作行为。柳传志的这两句话,恰恰反映西方管理文化中的两点,既有管的硬的一手,又有理的软的一手。公司经理是否严格要求自己,和自己公司的员工努力地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这里有两条,首先是有制度的,然后才是落实制度。至于在落实制度的时候,首先要严格落实,在特殊的情况下,也一定要有特殊的执行方式。 (4)公司是按照本身的长期经营策略和经营的行为方式进行运作,还是根据现在总裁的经营行为和方式进行运作。一个公司在市场的运作过程中,是根据公司本身制定出来的长期的经营战略和经营方法、经营目标来做,还是根据总裁不断地调整经营行为和经营方式来运作。海尔在这个问题上的回答就是带有疑问性。因为海尔有一条经营理念叫做以变制变,它始终在创造它的一种文化,创造它的管理模式,创造它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模式。这一条测评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一个企业到位的管理模式,应该是以制度来管,而不是以人来管。 (5)公司更换新的领导人,企业的文化和经营状况会不会随之改变。目前我国的大型企业在评价两个公司的领导人,一个是长虹的总裁倪润峰,一个是联想集团的柳传志。联想集团的总经理柳传志上任之后,利用将近20年的时间在培养他的接班人,所以当他退居二线的时候,他的企业仍然能够非常顺利地正常地运行和发展。但是四川长虹的倪润峰总经理,在前年退居二线的时候,整个长虹经营趋势就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在国外的很多公司,特别像松下这样的知名的大集团,在用人的时候始终遵循着这样一条原则:用的是最熟悉企业理念的人,而不是那些看似最聪明最能干的人。这样做的好处是,只要是由最熟悉企业文化理念的人来接替领导,那么公司就容易以正常的原有的经营模式和经营方式运作下去。 【自检】 针对哈佛大学提出的5个测评问题,检查一下你企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做出改进计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企业文化测试题(1)

企业文化测试题 部门姓名分数 一、填空(158空每空1分,,共计 158分) 1、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员工(共有的信念)、(价值观)以及由此产生的(所有员工的共同行为)。 2、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内在的(生命力),(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没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企业不可能有持久的生命力,企业真正的延续是(文化)的延续。 3、对兴隆企业文化的认同,是对每一个兴隆人的最基本要求,我们常讲的“(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一家人的标准就是对( 企业文化的认同)。 4、兴隆企业文化是兴隆在自身发展中通过实践形成的,兴隆企业文化是兴隆员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辛勤汗水探索)出来的。 5、兴隆企业文化是企业中每一个人的文化,需要企业所有员工( 共同创造 )、( 共同信仰 )、( 共同遵守)。 6、兴隆企业精神:( 发展连锁,商业报国 ) 7、我们的责任是为顾客提供(齐全)、(优质)、(价格公道)的商品和(周到亲切)的服务,引导潮流、创造消费。 20 8、三者利益:企业的发展要同时兼顾(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 9、企业对国家的贡献主要是(纳税)和(提供就业机会)。 10、企业要发展,必须有(合理的销售),有(合理的利润),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生存,才能长久,在社会上才有地位。 11、服务理念:(顾客至上,购物零风险) 12、我们的宗旨是:让顾客在兴隆购物有保障,真正做到(放心、安心、舒心 )。 13、我们倡导优质服务,提出( 10-1=0 )的服务公式,即10次服务中9次服务很好,只有一次不好就等于零,前9次的服务也前功尽弃。 14、我们还提出1=250的(传播效应),一位顾客对我们不满意,会传播到250位顾客对我们不满意,反之,就会赢得250位顾客。 15、经营理念:(以文兴商) 16、兴隆按规范的方式运作,企业的管理、用人、经营都要用制度来建设,做到(公平)、(公开、透明),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

企业上市的好处和坏处

企业上市好处和坏处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科学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对企业来说,这个支点就是改制上市。通过股份制改造和发行上市,优秀企业能够借助资本市场力量,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商界巨头和行业旗帜。 一、企业上市意义 股份制是近代以来出现一种企业组织形态,是市场经济发展产物和要求。相对于家族企业、合伙企业等其他企业组织形式,其优势十分明显:它通过股权多元化,有效分散了集中投资所产生巨大风险;通过把分散资本积聚成巨额资本,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需要;通过股票自由买卖,实现了资本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 1.利用资本市场可以推动中小企业实现规范发展 企业改制上市过程,就是企业明确发展方向、完善公司治理、夯实基础管理、实现规范发展过程。企业改制上市前,要分析内外部环境,评价企业优势劣势,找准定位,使企业发展战略清晰化。改制过程中,保荐人、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众多专业机构为企业出谋划策,通过清产核资等一系列过程,帮助企业明晰产权关系,规范纳税行为,完善公司治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服务改制上市后,要围绕资本市场发行上市标准努力“达标”和“持续达标”,同时,上市后退市风险和被并购风险,能促使高管人员更加诚实信用、勤勉尽责,促使企业持续规范发展。 上市后,企业可以建立以股权为核心完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核心管理人员以及关键技术人才,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2.利用资本市场可使企业获得长期稳定资本性资金 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研究表明,中国私营公司发展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到1%,我国企业面临着严重直接融资瓶颈。 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直接融资,可以打破融资瓶颈束缚,获得长期稳定资本性资金,改善企业资本结构;可以借助股权融资独特“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机制实现股权资本收益最大化;还可以通过配股、增发、可转债等多种金融工具实现低成本持续融资。例如,深万科1988年首次上市时融资额为2800万元,此后通过六次再融资累计筹集资金51亿元,从一个名不见经传小公司发展成为总资产近百亿房地产业巨头,其中持续稳定资本供给作用巨大。 与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不同,直接融资不存在还本付息压力。企业将可以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研发,中小企业上市将有效地增强企业创业和创新动力和能力。 3.企业上市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 传统意义上讲,企业传播品牌或形象主要有三个途径:口碑、广告和营销(或公共关系)。而实际上,公开发行与上市具有更强品牌传播效应。进入资本市场

A股及H股上市方案比较及利弊分析

A股及H股上市方案比较及利弊分析一.优劣势总结(对于国内公司) 市盈率高,融资能力较强。发行成本较低。 本土市场,国内知名度高。新会计准则后发行时间稍有延迟。上市周期短(8-9个月) 门槛低,审批较为宽松。 本土+国际化影响力强。 发行和维护费用较低。 国际市场投资者基础较好。再融资便利(采用备案制),发行人一般可于上市后6个月采用“一般授权”发行及配售股票,并且只要董事会决议通过即可 上市要求高,门槛高。 再融资相对难度高。 上市周期较长(10-12个月或更多)。 海外知名度低。 市场投机性强。 管理规则变化较多较快。 发行人股份最终变现时间较长。主板市盈率相对较低。 流动性弱,即交投活跃度、换手率、成交量等相对较弱。上市成本高。 会计准则不同带来的后期成本。 国内知名度不如A股高。 本土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板。大型国有或民营企业。中小民营或三资企业。

不急于需要发展资金。二.发行上市条件比较 在中国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有限责任公司在依法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可以采取募集设立方式公开发行股票 。注册在香港的公司、以及注册在百慕大及开曼群岛的普通法管辖区的公司,或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在香港及其它认可司法权区以外地区注册成立的申请人若拟寻求在香港作主要上市,联交所会按个别情况考虑,申请人亦须证明其为股东提供的保障至少相当于香港法例所要求的适当水平 。 在上市前连续三年公司的管理层保持变 最近3年内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至少在上市前三个财年内,管理人员必须基本保持不变 至少经审计的最近1个会计年度的拥有权和控制权维持不变,而且近期内控股股东也不会发生变化 最低注册资金:5000万元人民 币(主板及中小板) 至少两位发起人股东,半数以 上股东应当居住在中国 无

公司上市的利与弊

公司上市的利与弊 一、公司上市意义 解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为公司的持续发展获得稳定的长期的融资渠道,并借此可以形成良性的资金循环(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二种筹资方式相辅相成) 成为公众公司,大大提高知名度(媒体给予一家上市公司的关注远远高于私人企业,获得名牌效应,积聚无形资产(更易获得信贷、管理层个人名声、吸引人才) 从产业竞争角度来讲,一方面上市可以支持企业更高速地成长以取得在同行业领先的时机,另一方面,如果同行竞争者均已上市,企业同样需要充足资本与竞争对手对抗 企业可以获得经营的安全性。企业通过上市筹集的充足资本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情况不景气或突发情况(如本次宏观调控)时及时进行业务调整或转型而不至于出现经营困难。此外,上市公司还获得更强的政治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在不确定环境下企业经营及其领军人的安全性 上市可以实现企业资产的证券化,大大增强资产流动性,公司股东和管理层可以通过出售部分股权等获得巨额收益 上市后公司并购的手段得到拓宽,可以发行股票将上市股份作为支付手段进行并购。对于那些希望通过并购获得成长的企业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企业可以通过上市引进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借此来开拓市场空间,打通国际渠道等 上市可以规范公司原来不规范的运作和管理,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为企业长远健康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上市后公司可以利用股票期权计划来实现对管理层和员工的中长期激励 可以控股股东(往往是风险投资资本)提供退出通道套现 二、企业上市的弊端 上市以后企业不再是私人公司,而是负有向公众(包括竞争对手)进行充分信息披露的义务,包括主营业务、市场策略等方面的信息

有时媒体给予一家上市公司过高关注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上市后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企业重大经营决策需要履行一定的程序,如此可能失去部分作为私人企业所享受的经营灵活性 管理层将不可避免地失去对企业的一部分控制权 为了达到上市以及上市后企业都需要支付较高的费用 上市公司比私人企业需要履行更多义务、承担更多责任,管理层也将受到更大的压力等 三、公司上市准备 公司上市,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更是一项纷繁浩大的系统工程。在企业上市的过程中,多项工作同时交叉进行,需要编写多达40种以上的各种文件资料,通过几十个主管机构与部门的审批,任何一个步骤出现微小的偏差,都会影响整个上市进程,所以必须谨慎对待整个上市过程。 在企业股改上市过程中,聘请财务顾问机构是国际惯例,更是企业改制上市中的重要一环。专业的“上市财务顾问”机构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财会方面的专家顾问,而是特指为企业在资本运营方面提供投资银行服务的机构。它的主要职责是协助企业进行投融资决策和企业的资本运营。财务顾问机构协助企业完成投资、融资、私募、并购、重组、公关、财务梳理、税务筹划等战略活动的策划、调研和操作,从而保证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高水平的财务咨询公司和高素质的上市顾问服务是满足企业成功上市的保证。 视野咨询有一支专业的财务顾问团队,团队由具有经验丰富的注册财务策划师、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注册高级经营师、注册证劵分析师、专业执业律师等组成。我们为全国各地的客户提供上市顾问服务,积累了丰富而成熟的上市顾问经验,协助企业解决上市中的实际难题,系统、前瞻性地为企业提供上市筹划与长远发展规划,为上市企业控制与规避风险,实现低成本、低风险上市。 视野咨询担任甲方顾问,协助完成公司上市的系列工作,主要包括: 1、企业股份制改造,尤其是股权优化及利益处理 2、围绕上市公司的要求,展开利润规划

餐饮企业上市的利弊分析

餐饮企业上市的利弊分析 一边是积极排队上市,一边是被收购退市,这个2月对于餐饮企业来说注定不平淡。 2月1日,证监会打破20年陈规,一次性预披露295家拟IPO申报企业的基本信息。在这295家拟IPO企业名单中,天津狗不理集团排在了第5位。狗不理计划在深交所上市,上市申请处于“初审中”。同时排队的餐饮企业,还有顺峰饮食酒店管理、广州酒家集团、净雅食品餐饮品牌。 此消息一出,餐饮企业们乐了,原来上市路并非被堵死。然而,就在餐饮企业对上市重新燃起希望的同时,困扰与担忧也伴随着它们。因为就在获知4家餐饮企业排队上市消息的第二天,中国“火锅第一股”小肥羊在港上市4年后最终退市。当然,小肥羊的退市有着独特的原因——被百盛集团收购,成为百盛集团的附属公司。 尽管小肥羊的退市并不是因为业绩所致,但一家经营了多年的火锅企业,且又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餐饮上市公司之一,最终都难改被收购的结局,这不得不令人对餐饮企业的上市产生疑问:餐饮企业为何要上市?到底适不适合上市?已经上市的餐饮企业又在做什么? 为什么要上市 据了解,尽管餐饮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查看整个A股市况,餐饮企业仅全聚德、西安饮食和湘鄂情三家上市公司,除此之外,上市的餐饮企业还有在香港上市的小肥羊、味千拉面与唐宫中国,以及2010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快餐连锁店乡村基。 在中国庞大的上市企业队伍中,餐饮行业却仅有8家上市企业,这次排队的295家企业中也仅有4家餐饮企业。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并不是餐饮企业“不愿意”,而是上市门槛太高。同时,上市后餐饮企业面对的压力也很大,比如要及时公开财务报表,还要努力营盈利点,要按规定交纳员工保险等。尽管如此,众多餐饮企业的上市梦仍旧没有破灭,它们都在积极地筹备运作。 为什么餐饮企业对上市如此热衷?顶着风险与压力进行的事必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对此,业内普遍认为餐饮企业是为了融资。当然,除了融资,业内还有另外一种观点——餐饮企业现金流很充足,上市融资需求其实并不大。上市除了对企业声誉有提升之外,只是为了股东个人财富的膨胀。如此看来,有这种需求的企业是为了上市而上市。 然而,在龙策餐饮智库首席顾问田广利看来,餐饮企业上市的目的并非这样简单。“每家企业上市都有各自的目的,但总体来看,上市是餐饮企业快速发展战略的一步棋。只要餐饮企业上市了,接下来必定会是快速扩张。”

企业文化专题-企业文化宣传及实施方案(超全面!)

企业文化建设及实施方案 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把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树立“用文化管企业”、“以文化兴企业”的理念,积极推进文化强企战略,努力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改革发展,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形象力和核心竞争力,营造“企业有生气、产品有名气、领导有正气、员工有士气”的发展环境,为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不竭动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总体思路 为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素质,完成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目标,探索出一条符合德高镁业公司实际情况的企业文化建设思路,同时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要求和进程,主要体现为四大板块的建设: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所谓精神文化,就是塑造公司“灵魂”,挖掘和弘扬公司精神内涵,形成一全套能让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和理念;制度文化,就是建立规范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科学有效的考核体制,加强制度化建设水平,将公司发展导入科学的管理轨道,从而提高公司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行为文化,就是大力推进行为管理标准,使员工的行为养成规范,编制并完善《员工手册》,并抓好推进落实,提倡具有特色的“德高作风”;物质文化,推行CIS(企业识别系统)战略,运用物质形象建设的手段,来营造公司整体文化氛围,提升公司整体形象。力求一年形成氛围、两年见到成效、三年见到实效。 二、 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积极探索当前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规律,构建符合时代需要、符合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符合德高镁业个性化需要的文化体系,为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提高公司经济和社会效益,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强大的力量源泉。

战略投资者引进与上市利弊分析[1]

民营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及上市融资的利弊分析 一上市前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有利方面 1引入战略投资者可以帮助企业改善股东结构同时建立起有利于今后上市的治理结构监管体系法律框架和财务制度 2引入战略投资者可以帮助企业比较好地解决员工激励问题建立起有利于上市的员工激励制度 3引入战略投资者可以通过引入战略资本帮助企业迅速扩大规模从而在未来上市的时候更容易获得投资银行的支持和投资者的追捧 4战略投资人特别是国际战略投资人所携带的市场视野产业运作经验和战略资源可以帮助企业更快地成长和成熟起来同时引入战略投资者更有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协同效应从而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改善企业的收入成本结构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最终带来企业业绩和股东价值的提升 5战略投资人注重长远利益会与企业捆绑紧密同时还会提供他自身的部分资源来支持企业发展 二上市前引入战略投资者的不利方面 1战略投资者会加入董事会参与管理对创业者的权利有限制 2战略投资者的加入会要求企业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与国际企业运行规则接轨 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创业者对此可能会有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 3战略投资者的加入会要求财务规范化财务信息透明化公司信息透明化创业者对此也会有一个适应过程 三上市融资的有利方面 1公司上市最重要的利益是获得资金 2开通未来在公开资本市场上融资的通道增加借贷能力一家完成首次公开上市的公司只要具有较高业绩和发展潜力很容易再度在证券市场上筹措源源不断的资 金并易获得银行的信任 3增加资产活动扩展经营规模公司股票在证券市场上的流动性有助于公司用来收购其他业务 4增加资产净值 5强化公司的素质现有的稳定性以及竞争地位公开上市加强了顾客供应商贷款人以及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提升公司的素质稳定性和竞争地位6提高公司声誉 7有利于企业明确主营业务保持良好的成长性提升科技含量上市公司要求有高度集中的业务范围严密的业务发展计划和清晰的业务发展战略较大的业务增长潜力准备上市的企业应提出具体的经营策略让投资者相信企业的确有经营能力和发展前景拥有良好的成长性 8有利于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确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大多是有限责任制或合伙制普遍存在产权关系不清治理结构不合理家庭化管理等问题因此在准备上市前必须建立起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个人与企业文化匹配度测评

个人与企业文化匹配度 测评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个人与企业文化匹配度测评 本测试共包括24道题,每道题有AB两个选项,请在答题表上写出你的答案并在十分钟内完成所有题目。 1、你正在准备明天的考试,朋友求你帮忙陪他买电脑,你会 A、对朋友说明你正在复习,没有时间,请他谅解 B、经不起朋友的请求,最终答应,却又很懊恼 2、毕业十年了,大学同学组织聚会,你会 A、积极参与组织策划 B、等待组织者通知时间、地点 3、对于许多通过财富进入上流社会的人士,你认为 A、拥有财富就可以了,盲目追求社会等级是没有必要的 B、上流社会是社会等级的象征,是体现个人价值的因素 4、你的交友原则是 A、朋友不可滥交 B、朋友不嫌多 5、你更喜欢下列哪种工作环境 A、安静、可以独处 B、热闹、可以讨论 6、在部门会议中,上司对你的方案提出质疑,你通常会 A、在会议结束后,找机会单独与上司交流自己的想法 B、在会上据理力争,阐述该方案的优点 7、你更喜欢下面哪种场合 A、酒吧 B、茶馆 8、公司准备进行一次市场推广活动,领导打算由你负责这次活动,你 A、勉为其难,不愿承担责任 B、欣然接受,乐于承担责任 9、在聚会中,你通常 A、侃侃而谈,成为谈话中心 B、愿意充当忠实听众 10、第一次独立完成一个项目,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你的反应是 A、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个项目作好准备 B、情绪会保持很长时间的低落,难以全身心投入新的任务 11、工作中你更看重 A、个人成就 B、组织权力 12、你的工作进度受到技术部门的拖延,你会 A、等待技术部门主动配合完成你的工作 B、不断催促技术部门,全力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 13、对于公司新来的员工,你通常 A、会主动与他们聊天以增进相互了解 B、除非有工作上的接触,否则不会主动接近他们 14、对于团队合作方式,你更赞成下列哪种方式 A、应该是单纯的合作,不应该存在竞争

新三板上市利与弊

公司新三板上市的可行性报告 利:公司在“新三板”市场挂牌后,将给企业带来的直接变化是: 第一,形成了有序的股份退出机制; 第二,公司的运作将在证券监管部门、主办报价券商的监管之下,在公众投资者的监督下进行,具体而言: (一)便利融资:有利于完善公司的资本结构,促进公司的规范发展。公司挂牌后可实施定向增发股份,也可提高公司信用等级;挂牌公司私募增资,使得挂牌公司、投资者实现双赢。 (二)股份转让:股东股份可以合法转让,提高股权流动性。 (三)转板上市:转板机制一旦确定,公司可优先享受“绿色通道”;在转板制度推出之前,挂牌公司进入主板,按主板要求的条件和程序来进行,在不违背有关规则的情况下,挂牌公司在时间、条件方面会得到照顾。 (四)价值发现:公司股份挂牌后的市场价格创造财富效应,提高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 (五)公司发展:有利于完善公司的资本结构,促进公司规范发展;建立符合要求的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逐步规范公司运作,加强内部管理、风险控制,这为公司吸引外部资金、增资扩股、兼并收购等资本运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公司发展。 (六)培育功能:为公司上市做好准备,让公司熟悉上市以后的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等工作。 (七)宣传效应:因为“新三板”市场聚集了一批优质高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新三板挂牌成功后,有利于公司便利高效的投融资,有利于树立公司品牌,促进公司开拓市场,扩大公司宣传。 挂牌新三板之弊端 (一)公司的资产、财务、经营、管理等等公诸于众,公司难有暗箱操作; (二)公司挂牌有一定的工作量和费用,后续承担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也要有一定的费用,增加了管理成本; (三)公司成为准公众公司后,就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受到的制约会增多,加大经营压力; 挂牌前的风险 (一)补交税款我公司成立两年:其中,2011年需补税万元,2012年补税元,2013年截止九月份补税元,共计元; (二)券商的辅导费用200万元,政府补贴已经不够支付这笔费用; (三)政策风险,上市条件的变化

公司上市的利弊分析

公司上市的利弊分析 公司上市是不少企业家的梦想和目标,但是,任何事都是利弊共存,只有充分认识它,才能正确把握权衡,引领企业健康发展。 一、公司上市的积极作用 1.实现原始投资人的价值提升: 从世界上的富翁排行榜,到中国的富翁排行榜,那些跻身排行榜中的富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资产大部分是上市公司的股票。 企业一旦实现上市,就可以给原始投资人带来双重收益。 收益是账面收益。 第二是原始投资人转让股票等方式带来的收益。 2.低成本融资 企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资本,因此,如何获得资本就成为企业家思考的首要问题,企业获得资本的方式有三种:一种是企业自身利润的积累,二是向债权人借贷,三是向投资人募集资本。 向投资人募集股本是成为成本的融资方式,首先,从时间成本上来讲,股权融资比利润积累要节约时间,其次,从财务成本上来说,股权融资不减少公司税前利润,从整个公司的角度来说,公司的财务成本比债权融资成本大大降低,因此,企业上市可以使得公司获得低成本的融资。 3.获得资本市场上的强大收购能力 企业的发展壮大,不仅仅靠企业中间的兼并收购其中有不同的动机。 换股收购,定向增发,要约收购等规范的资本市场操作方式,大大的增强了收购方对于被收购方的吸引力。 4.提高企业的信用 企业的信用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对外交易的基础,信用较强的企业,对外借贷,供货以及开展合作都可以更加容易达成交易,降低交易成本,从而获得更强的竞争力,由于企业治理规范、管理科学、融资要容易,所以容易获得较高的信用评价。 5.增强企业凝聚力 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会得到提升,对企业的信心也大为增加。 即稳定了现有的员工,同时也有利吸引人才的流入,因此,企业上市,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人才竞争。 6.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是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增加企业的形象品牌竞争力,有利于获得消费大众的好感,改善公共关系。 无论是中国石油,中国银行这样的国有大企业的上市,还是百度,苏宁这样的民营企业上市,都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这些都成为公司宝贵的财富。 二、公司上市的风险 1、公司控制权的消弱 公司上市,其实质是通过出让公司股权来获得投资人的资本投入,因此,公司上市,多少会使得原有的股东对公司持股的比例下降,这样的结果,是导致原有股东对公司控制权的消弱。 原有的股东从单纯控制公司或对告诉的控制,转化为相对控股。 另一方面来于资本市场上并购的压力,向公众发行的股份,有可能被收购方收购,

企业文化测试卷

企业文化测试卷 姓名: 一、填空题共30分 1、企业宣言(填空题)10分 喜欢每天看到你们灿烂的笑容,只要看到你们就有无穷的力量,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永不分离,为紫菲伊人创造更好的(成绩)。 我们携手同行,手挽手,肩并肩,大步向前,用我们的(双手),用我们的(汗水),为紫菲伊人创造更(精彩)的明天。 (质量)是生命,(细节)成就品质,(诚信)赢得尊重,(服务)是宗旨,(创新)是根本,持续奋斗,快速成长,引领时尚。 一个(品牌),百家(连锁),千人(梦想),万人(就业) 团结一致,(诚信共赢),快乐工作,(共创佳绩) 心中有梦,(齐心协力),(为了梦想),永不言弃 相信公司的力量,紫菲伊人定能突破自己, (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打造国际品牌)。 2、十一项准则(填空题)9分 1.感恩:感恩公司,感恩团队,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 2.(有格局):不计较,不抱怨,不埋怨,包容身边的人和事 3.(正能量):绝不讲负面,专注于正面积极 4.(使命):一个品牌,百家连锁,千人梦想,万人就业 5.(执行力):认真,快,坚守承诺,绝不找借口 6.(团队精神):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忠诚是最大的美德 7.(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永不言败,尽全力做到最好 8.(聆听):专注于听进听懂,别人说话时不插嘴,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9(形象):为成功而穿着,为胜利而打扮 10.服务:服务从细节做起,细节决定成败 11.(尊上爱下):尊重领导,爱护下属,争创有战斗力,有爱心,积极向上的团队 3、顶尖销售人员的10大信条(填空题)11分 1.销售就是信心的传递,情绪的转移,体力的说服,决心的较量,意志力的体现 2.客户(喜欢)你,才会(相信)你,(相信)才是销售的开始 3.你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给顾客(建立)你的第一印象 4.卖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卖,用(专业)为顾客创造他需要的(价值) 5.顾客要的不是便宜,而是感觉(占了)便宜,便宜就是(感觉),顾客买的就是(感觉) 6.不与顾客争论(价格),而是要塑造(价值),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最适合的(产品) 7.没有(不对)的客户,只有(不好)的服务,没有卖不出的货,只有卖不出货的人 8.卖好处不卖产品,成交不是运气,而是(方法) 9.销售就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把任何(产品)销售给任何人 10.(沉默)不是我的本意,(冠军)才是我的风格,我的身上流淌着销售冠军的血液

新三板挂牌上市的利与弊

新三板挂牌上市的利与弊 利得: 1、企业信用增进,融资渠道得以拓宽 挂牌公司作为准公众公司纳入证监会统一监管,履行了充分、及时、完整的信息披露义务,信用增进效应十分明显。在获取直接融资的同时,也可通过信用评级以及市场化定价进行股权抵押获取商业银行贷款。公司挂牌后,新老客户对公司的信赖度明显提升,在新市场开拓中对销售业绩的提升效应也比较明显。所以,企业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可以公开发行与转让股份,直接融资;一些银行会主动授信,而且授信额度也会较大,比如,有的银行单户企业的综合授信额度在100万元至3,000万元之间。银行质押贷款更加便利,因为企业的股权是公开透明的;企业成功挂牌新三板后,更有利于进行收购并购等一系列重组措施。由于挂牌公司在挂牌时有关中介机构专门进行了严格规范的尽职调查,对公司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所以,挂牌公司进行收购并购等重组中,公众出于对挂牌公司更加信任,他们没有必要再进行彻底的尽职调查。所以,企业挂牌后,公司的融资渠道拓宽,融资速度加快,融资成功机率增加。目前,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建立了以“小额、快速、灵活”为主要特色的普通股发行制度,企业可以在新三板挂牌之前和之后进行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挂牌公司股票发行以事后备案为基础,不设财务条件,也不限制发行间隔,发行人可以通过路演、询价等市场化方式确定发行对象,发行对象可以现金或非现金资产认购股票,机制设计灵活便捷。挂牌公司在实施股票发行融资的同时,随着该系统市场功能的逐渐完善和相关细则的出台,未来挂牌公司还可通过公司债券、优先股等多种工具进行融资。 2、加快股权流动,降低融资难度 成功挂牌新三板,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增强企业活力;还可以定向增资,且融资

中国上市公司案例.

中国上市公司案例分析 业绩股票的概念及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践 业绩股票是股权激励的一种典型模式,指在年初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业绩目标,如果激励对象到年末时达到预定的目标,则公司授予其一定数量的股票或提取一定的奖励基金购买公司股票。业绩股票的流通变现通常有时间和数量限制。激励对象在以后的若干年内经业绩考核通过后可以获准兑现规定比例的业绩股票,如果未能通过业绩考核或出现有损公司的行为、非正常离任等情况,则其未兑现部分的业绩股票将被取消。 我国上市公司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对股权激励制度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其中业绩股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模式。从公开披露的信息来看,在目前已实施了股权激励制度的86家上市公司中,有24家企业采用了业绩股票的激励模式,其行业和地域分布见表1和表2。可见采用业绩股票激励模式的上市公司中,高科技企业和非高科技企业数量相差不多,但在地域上多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 业绩股票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最先得到推广,其主要原因在于:(1)对于

激励对象而言,在业绩股票激励模式下,其工作绩效与所获激励之间的联系是直接而紧密的,且业绩股票的获得仅决定于其工作绩效,几乎不涉及到股市风险等激励对象不可控制的因素。另外,在这种模式下,激励对象最终所获得的收益与股价有一定的关系,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放大作用,激励力度较大,但与此相对应的是风险也较大;(2)对于股东而言,业绩股票激励模式对激励对象有严格的业绩目标约束,权、责、利的对称性较好,能形成股东与激励对象双赢的格局,故激励方案较易为股东大会所接受和通过;(3)对于公司而言,业绩股票激励模式所受的政策限制较少,一般只要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即可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强,实施成本较低。另外,在已实施业绩股票的上市公司中有将近一半为高科技企业,它们采用业绩股票模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股票期权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应用受到较多的政策和法律限制,存在较多的障碍。 案例分析 业绩股票虽然是不同类型企业都可使用的一种股权激励模式,但它受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双重影响,每个企业的行业背景、发展阶段、股权结构、人员结构、发展战略与公司文化等都会对股权激励方案的要素设计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企业仔细分析自身情况,合理制定股权激励方案,否则,再完美的方案也会因为不符合企业自身情况而失效,甚至出现负面影响。从我国已经实施业绩股票激励制度的上市公司来看,各公司的激励方案各有特点,但要真正做到符合企业自身情况似乎又不那么容易。以下我们对福地科技、天大天财和泰达股份的业绩股票激励方案作一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企业文化专题-宣传稿12.1

更多人力资源相关资料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人事资料库" 齐心协力,维稳生产 12月1号是我们倒班乙班第一个夜班,按照惯例,我们班组成员查看上个班组的交接班记录本,了解到轧制生产线上精轧区F6传动侧下主轴在换辊时有抽托的危险,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有危及整个轧制线生产的危险。而且连续两个班组的交接班记录上都写着在换辊时监护F6传动侧主轴的运行状况,而且记录上写着每次换辊都点焊了F6主轴相关容易脱节部位。 班长和副班长以及班组成员一起商量后决定,利用下一次换辊时间,重点加强容易脱落的部位,争取做到焊接成功后,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减少电焊次数和时间。在离换辊还有十几分钟前,班组成员已经赶到现场做相应的准备工作,配备好要用的焊条,摆放好焊枪的接线和位置,并准备好两瓶灭火器以备动火作业过程中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状况。轧制线准时停下来后,按照班长的布置,两个人在F6传动侧做好联保互保工作,一个负责电焊,一个负责照明。工作侧安排两个,一个负责传递工具,一个负责传递焊接要用的螺栓和螺母,班长负责现场指挥。检查发现,由于焊接次数较多,在同一个部位焊肉堆积导致焊接不透,如果继续焊接相同部位很可能出现相同的问题,副班长临时决定,在新的位置焊接。由于晚上光线差,作业区域环境复杂,机械设备传动部件多,给焊接工作造成了很多问题,由于作业区域狭窄,在动火作业半小时后局部温度过高,发生火灾。班组成员由于预先做好了准备工作,所以有条不紊的将火情扑灭。最终在班组成员所有人的努力下,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奋战,班组成员顺利完成了焊接工作。 由于焊接工作准备充分,开展焊接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焊接到位,解决了根本问题,所以在下阶段的换辊作业过程中没有出现类似问题,得到了领导们的肯定。 一热轧一分区员工:童志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