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资源建设期末考复习资料

信息资源建设期末考复习资料

信息资源建设期末考复习资料
信息资源建设期末考复习资料

信息资源建设期末考复习资料

题型:单项选择题20’简答题50’论述分析题30’

1.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建设就是人类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信息进行选择、采集、组织和开发等活动,使之形成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的全过程。

2.资源建设的概念沿化进程

古代:藏书

近代:藏书采访

20st50~60s:藏书建设、藏书补充、藏书采访、藏书发展、馆藏发展

20st80s:文献资源建设

20st90s:信息资源建设

3.从文献资源建设到信息资源建设

首先,文献资源建设的理论展露出一些局限性,数字化信息的生产、组织、加工、存取等工作内容,不是“文献资源建设”所能涵盖的。其次,文献资源建设所关注的主要是图书馆“拥有”的实体馆藏,而在网络环境中,读者获取信息却不一定依赖实体的馆藏。再次,文献资源建设已经注意到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和资源共享问题,文献资源建设理论也是无力解决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和共享问题的。

4.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

(1)信息资源体系规划

(2)信息资源的选择与采集

(3)馆藏资源数字化与数据库建设

(4)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5)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

(6)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

(7)信息资源建设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5.信息资源建设政策

就是人们为实现信息资源建设目标而制定的方针、原则、策略、措施、对策等。

6.信息资源建设特点

中介性、系统性、规范性、稳定性、变通性。

7.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作业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宏观指导:对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指导、对信息资源建设目标的指导、对确定重点藏书发展领域的指导。

8.图书采访政策包括的内容:

(1)确定入藏图书的主题和学科范围

(2)确定入藏图书的内容深度

(3)提出评价图书内容质量的标准

(4)明确馆藏资源特色及相关保障措施

(5)确定复本配置标准

(6)确定图书采购规范

9.文献采访

类似概念有图书采购、图书采选、藏书补充和文献收集等。文献采访是指图书馆的采访工作人员通过对馆藏、读者和文献源的调查,有目的和系统地收集馆藏所需的文献信息资源,以满足读者需求的过程。

10.文献选择

指图书馆遵循一定的方针、原则、标准、对众多的文献进行鉴别、判断,从中挑选出适合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目标及用户需要的文献的过程。

11.文献采集

采用一定方式和途径收集文献,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

12.中国古典文献图书采访理论

郑樵:求书八法《通志·校雠略》

祁承邺:购书三法和鉴书五法《澹生堂藏书约》

孙庆增:购求书“六难”《藏书记要》

叶德辉:置书要略之法《藏书十约》

13.当今文献采访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满足需求。

14.关于藏书数量与质量

图书馆在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平时,不应无限制地继续发展其藏书的数量,而应该控制藏书增长的速度,使藏书整体在一定时限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稳定状态理论又被称为“零增长理论”。

图书馆藏书质量的优劣,不仅取决于文献本身的科学文化价值,而且取决于藏书是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高的使用效益。

15.重点藏书与一般藏书之间的关系

(1)相互依存、相互补充。重点藏书与一般藏书是基础和提高的关系。

(2)相互交叉、相互转化。

16.通过协调合作和特色馆藏的建立,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中可达到的目的:

(1)节省信息资源建设经费

(2)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3)加强信息资源的特色化建设

17.国家图书馆文献采访特点:

(1)文献采选任务重,数量大,范围广,种类全

(2)有出版物呈缴制度的保证

(3)有较充裕的购书经费,重视书刊交换

18.公共图书馆是为全体社会公众所利用的图书馆,它不仅为公共所有,而且面向整个社会。

省级(1)文献采选以综合性、通用性为主

(1)文献采选以为本地区经济服务为重点

(2)注重地方文献和地方出版物的收集

市级:在文献采购方面的特点是重点收藏对本地区政经济、科学、文化、教育有实用价值的文献资料,注重文献的精选和特色收藏。

县区级:文献采购的重点是适合当地工农业生产需求的实用性文献;地方文献;中文工具书;科普读物;文学艺术作品等。重在普及是目前县区级图书馆文献采访的重要任务。

儿童图书馆:体现鲜明的思想性的优秀书刊是儿童图书馆文献采购的重要内容。文献的级别应以普及型为主;学科内容以基础型为主;文献载体以多样化为主。

高校图书馆:藏书的教育性、学术性、专业性、先进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1)重点系统入藏专业及与有关专业教学科学研究用书

(2)多层次按比例入藏学生教学参考用书

(3)全面广泛选入藏课外阅读用书

专业科学图书馆:文献采访有较强目的性和针对性;注重研究性和科学性;注重先进性和时代性。

采访要求是:(1)有关学科中外文科技期刊及其他连续出版物品种齐全、系统完整;(2)新兴学科科技情报资料广泛及时收藏;

(3)有关自然科学经典著作及科技史料重点收藏

(4)各学科基本理论著作及参考工具书和检索文献择优收藏

(5)加强各类型电子资源的采集,重视书刊交换

(6)注重全员系统图书情报资料一体化及文献采购协调。

版本图书馆,是指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或版权法案被指定收藏本国出版部门免费缴送图书的图书馆。它的文献采集主要依靠各个出版社根据呈缴本制度向版本图书馆缴送的呈缴本。特点是采集范围广,版本全,品种多、出版物整体记录完整。中国版本图书馆是我国唯一的专门负责征集、收藏、管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出版物样本的图书馆,是我国当代最完整、最具权威的一个出版物信息资源库。

其他类型图书馆:版本图书馆,军队图书馆,中等专业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工会图书馆,街道社区图书馆。

19.国内中文文献的书目采集工作,按其性质与用途,主要分为征订目录、通报目录、参考性书目和网上可供书目。P156

20.购入采集方式:

预订(期货文献预定和现货文献订购)

现购、邮购、代购、网购、复制

集团采购/大宗采购

方式有:

非购入采集方式:呈缴、调拨、征集、索取、交换和赠送

21.文献采访的未来发展趋势

为了规范图书馆的文献采访行为,现在许多图书馆都实行了政府采购。

优点在于:文献采访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合理,消除了文献采访工作中的各种腐败现象;通过招标,图书馆可以获得更多的价格减让和更好的服务;图书馆可以选择资信优良的代理商,扩大了选择的范围;图书馆与中标商签订采访合同使图书馆与书商间的合作在法律的约束下进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图书馆的合法权益。

政府采购又可以分为: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和单一来源采购等形式。

22.图书文献采选流程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选书阶段、订书阶段、验收阶段。

23.验收包括三个步骤:按发票验收、提样本核对预定目录、财务报销。

24.图书选择标准:

(1)图书的内容范围(2)图书的内容质量(3)图书的读者对象(4)图书的责任者(5)图书的出版者与出版记录(6)图书的价格(7)图书的印刷质量

25.复本

图书复本,泛指两本以上内容和形式完全相同的重复书。

选择图书品种,确定复本数量,取决于读者的具体需要和图书馆的经费条件。各类型的图书馆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应注意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区别对待,做到因馆而异,因书而异,因需而异。当然,各图书馆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对品种与复本的关系不能僵化处理。处理藏书品种和复本的关系,还有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注意利用图书品种对于复本的替代关系。

26.确定复本量的主要依据与方法

(1)现实读者数(2)图书借阅制度(3)图书的有效期(4)图书的类型与价格(5)流通部门数与保存本数(6)图书馆复制能力(7)其他因素。

方法:经验模式法、数学方法

27.图书采访人员的素质要求

(一)思想素质

图书馆采访人员首先应该有明确而坚定的图书馆职业信念,深刻理解图书馆的职业使命,认同图书馆职业的核心价值观。

(二)知识结构

1.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2.具有比较系统的图书馆学的专业知识。

3.具有丰富的书目文献知识。

4.具有多元化、综合化的知识结构。

(三)业务能力

1.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

2.掌握国内外文献资源的出版动态

3.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4.熟练地掌握一两门外语

5.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

6.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28.新的信息环境及其对期刊采访的影响:

(1)印刷型期刊价格持续上涨

(2)电子期刊大量涌现

(3)开放存取期刊异军突起

(4)期刊信息需求发生变化

(5)网络环境促进了期刊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也大大增加了期刊采访的难度。

29.期刊评价体系P186

30.文献交换

指各国或各地区的不同文献信息机构之间交换各自所有文献,以弥补对方所缺的文献,达到互通有无、彼此受益、资源共享之目的,是丰富馆藏文献资源的一种文献补充工作。

文献交换的形式有:直接交换、间接交换、集中交换。

31. 文献交换的原则:

(1)选择的交换伙伴必须是对口专业或相近的专业单位,交换来的文献还要符合本单位的收藏特点和范围。

(2)交换关系应建立在平等、合作、互惠的基础上。

(3)交换单位之间在交换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应尽量维持平衡。

32.进行文献交换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交换制度,完善交换工作的管理细则。

2.要选准交换对象,注意文献交换质量。

3.在文献交换时一定要注意保守国家机密,避免珍贵文献流失国外。

4.应由专人负责文献交换,人员的素质是搞好交换工作的先决条件。

5.加强交换单位之间的联系,讲究信誉,遵守规则。

6.应积极主动地不断拓宽交换渠道,增加交换文献的类型。

33.文献赠送

又称文献捐赠,主要是指图书馆等文献信息机构接受团体或个人的文献捐赠,以丰富馆藏的一种形式。

34.文献赠送的类型

1.知名人士赠送的文献。

2.国外友好人士和社团赠送的文献。

3.出版发行者赠送的文献。

4.个人著者赠送的文献。

35.文献赠送的特点

1.一般接收捐赠的图书馆都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

2.一些名人往往愿意选择家乡或曾工作生活过的图书馆进行文献捐赠。

3.名人所捐赠的文献一般都具有较高价值。

4.文献赠送是最经济的文献获取方式。

5.文献赠送者具有较强的主动性。

6.接受捐赠的文献机构选择性较小。

36.电子出版物

电子资源,又称电子出版物或数字信息资源,是指以电子数据的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存储在磁盘或光盘等非印刷型的载体上,供人们进行阅读和信息交流的一种出版物。

看P208

37.电子出版物采访原则

1.需求导向原则

图书馆采集电子出版物,必须根据本单位的性质、任务和服务对象的需求,将是否符合本馆的性质与任务、是否符合本馆读者的需要,作为选择入藏电子出版物的基本标准。

2.协调互补原则

采集电子出版物要与采集其他类型文献进行协调,具体要求:

(1)对于学术性强,利用率高,并且是本馆重点服务对象所需要的中外文核心期刊,如果既有印刷型又有电子版的,应两者都订。对于那些学术性较强,但利用率很低的期刊,可以只订电子版。而对那些学术性不强,利用率却较高的期刊,则可以只订印刷版,而不订电子版。

(2)对于检索型或工具型的电子出版物,为发挥电子出版物检索功能强大的优势,不再订购印刷版。

(3)对于以印刷品为基础制作、出版的电子出版物,这些电子出版物能够提供更多的研究文献的手段与途径,可以使研究更加深入、更为精确。因此,对已有原著的电子出版物也要适当地收藏,但要协调好与印刷品复本、版本等问题。

3.成本效益原则

以尽可能小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具体要求:

(1)要考虑电子出版物与印刷型文献的价格/信息量比。

(2)对订购印刷型期刊与购买联机检索服务的价格进行比较。

38.目前主要的定价模式:

基于固定价格的模式、基于并发用户的模式、基于用户群规模的模式、基于使用的模式

39.电子资源的采购方式主要有:国家采购;集团采购;单馆自主采购。

40.书目数据库

是指存储有关主题领域各类文献资料的书目信息,以二次文献的形式报道文献的数据库。包括题录数据库,文摘数据库、引文数据库、期刊目次数据库以及图书馆馆藏目录数据库等类型。

看P215

41.特色数据库

是指依托馆藏信息资源,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对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题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评价、处理、存储,并按照一定标准和规范将其数字化,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信息资源库。

42.特色数据库建设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关措施

1.宏观调控方面

我国的特色数据库建设缺乏宏观调控,基本上是各自为政、分散发展,一方面图书馆的经费紧缺,同时又在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所以必须进行宏观调控、统筹规划。

2.标准化与规范化方面

标准化是特色数据库建设质量保证。数据库运行的可靠性、系统性、连续性、完整性、兼容性有赖于标准化,而且标准化是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因此,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检索功能方面

要建立完善的多功能检索系统,提供多种检索途径。要根据文献信息的内容及形式,选取最能反映其特征及最有可能被利用的检索途径,设置丰富有效的检索点。

4.知识产权方面

应从著作权人的利益和图书馆公众利益两方面综合考虑知识产权问题,协调均衡两者利益。既要

提倡保护著作权人利益,同时也要大力发展数字图书馆。

5.资源的深加工方面

要把特色馆藏开发与个性化服务结合起来,个性化服务包括个性化定制服务、个性化推荐服务、个性化知识决策服务,这三种服务都要通过相应的软件系统来实现。

43.开放存取

指通过公共网络免费获取所需要的文献,允许任何用户阅读、下载、复制、传播、打印、检索论文的全文,或者对论文全文进行链接、为论文建立索引、将论文作为素材编入软件,或对论文进行任何其他出于合法目的的使用,不受经济、法律和技术方面的任何限制,除非网络本身造成数据获取的障碍。

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强调学术资源向用户免费开放;二是强调学术资源无限制的合理使用。

开放存取资源类型:开放存取期刊、学科开放存取知识库、机构开放存取知识库

44.开放存取的影响

(1)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

可相对减轻经费压力;可丰富现在馆藏体系;OA资源的组织需要图书馆采用新型信息资源组织管理方式;有助于图书馆开展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有助于加快信息资源共享进程

(2)对图书馆用户服务的影响:改变了用户服务方式;凸现用户服务导航功能的重要性;拓展了服务范围.

(3) 对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影响

(4) 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

(5) 知识产权

45.馆藏文献的组织整理

是指为了实现图书馆有效保存和积极利用文献资源的目的,而对馆藏文献进行整序、布局、排列及科学的管理,使之成为有序化的科学的文献资源体系的过程。

馆藏文献的组织整理包括两个阶段,即馆藏文献的有序化组织阶段和馆藏文献的优化整理阶段。

46.馆藏文献的布局

是指将图书馆入藏的全部文献,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相对独立联系的若干部分,建立各种功能的书库、为每一部分藏书确定合理的存放为位置,以便保存和利用。

47.馆藏文献布局方式

(一)展开式水平布局

时间:20世纪30年代以前

形式:三点一面

特点:灵活

缺点:占用空间大,造价高

适用范围:开架流通书库

(二)塔式垂直布局

时间:20世纪30年代以后

形式:书库与图书馆的其它建筑分开,由专门的通道相连。

特点:小空间大容量

缺点:信息资源利用率低;工作效率低

适用范围:闭架流通书库、保存书库

目前大多数大中型图书馆采用这种结构。

(三)立体交叉式混合布局

形式:把水平布局与塔式布局相结合

适用范围:常用馆藏采用水平布局,罕用馆藏采用塔式布局

(四)藏借阅一体化布局

特点:全开放,大空间,自由取阅

优点:提高馆藏利用率;减少复本,节约购书经费;节约人力资源。

要求:建筑设计要求;更新管理模式;强化用户参与意识;提高馆员的参考咨询能力;营造人性化环境。

(五)三线典馆制布局(重点)

理论依据:“二八”定律

特点:依馆藏文献利用率布局文献

作用:改变以基本书库为中心,以辅助书库为分支的传统藏书布局模式,将原来的辅助书库作为馆藏信息资源布局的主体,实现了藏阅一体化,提高了馆藏信息的利用率;

一、二、三线书库增加了新书与剔除滞书的动态联系性;

三线典藏制适用于同一层次内藏书的横向布局。

48馆藏文献排列

也称馆藏文献排架,将是将馆藏文献有序地陈放才书架上,并形成一定的检索系统,使每一种文献在书库及书架中都有固定的位置,图书馆员及读者能准确地按这个位置取书与归架。

49.馆藏文献排列的目的与要求

(1)便于提高检索效率,取书归架迅速简便,节省时间和劳动消耗。

(2)建立实用的排列系统,便于馆员直接在书架上熟悉和研究馆藏,也便于读者系统选择使用藏书。

(3)建立准确清晰的排架标示,减少误差。

(4)充分利用书库空间,节约书库面积,减少倒架的麻烦。

(5)有利于对藏书进行管理,便于清点和剔除藏书。

看P258,了解

50.文献剔除的意义

1. 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馆藏文献质量。

2. 活化馆藏文献资源体系,提高文献利用效率和图书馆服务工作效率。

3. 缓和书库紧张状况,有利于书库管理科学化。

4. 实现藏书的重新发现与重新利用

5. 对整个图书馆业务工作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51.文献剔除的标准:内容标准;外形标准;书龄标准;使用标准;主观标准

52.储存图书馆

它是为解决对图书馆剔除的文献进行集中管理与利用问题而建立的图书馆。

作用:

(1)可以解除图书馆剔除滞书的后顾之忧。

(2)将各图书馆剔除的文献品种进行密集式集中存贮。

(3)可以将各图书馆送交的剔除书刊在其成员馆内进行调拨分配,使各馆的呆滞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4)完整无缺地保存具有潜在的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文献,并为读者的特殊需求提供文献保障。

53.数字馆藏

又叫数字化馆藏、电子馆藏,是图书馆馆藏中以数字形式保存的和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那部分信息资源的集合。

54.数字馆藏的特点

高度可共享性;易于管理;开发时间长,不受图书馆作息时间限制;服务范围大,不受地域限制;占用馆舍空间小;对设备依赖性强;对环境要求高;易受损害;管理难度大。

55.馆藏信息资源评价是对图书馆信息资源数量、质量、信息资源体系的结构、运行状态及效用等进行全面的衡量和测定。

评价标准:

1.藏书量

藏书量是评价一个图书馆规模和服务能力的基本标志之一。对藏书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①藏书保障率。②读者满足率。③藏书对各科文献的覆盖率。

2.藏书的信息知识含量

对读者需求的满足,取决于一定数量藏书中信息知识含量。衡量藏书中信息知识含量的一种比较可行的评价标准是考察核心书刊的拥有率。

3.藏书结构

对藏书结构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学科结构②等级结构③文种结构④时间结构⑤文献类型结构

4.藏书利用情况

主要通过读者调查和各种文献流通统计数据来进行。其中,文献流通统计可反映馆藏的实际利用情况。

利用率高低是对馆藏质量、馆藏结构等方面的综合反映。除藏书利用率外,对藏书利用情况的评价还包括文献拒借率、藏书周转率、馆际互借满足率等等。

56.馆藏评价的主要方法:专家评价法;用户评议法;统计分析法;书目核对法;引文分析法;

成本收益分析法

57.图书馆联盟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书馆为主体,联合相关信息资源系统,为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而组织起来的非营利的正式组织,其成员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

特点:①自治独立平等;②动态、开放;③规模效应;④互利、共享。

功能:①信息资源协调采集;②联合编目与联合目录;③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④数字资源建设及资源合作存储;⑤参考咨询服务协作;⑥计算机资源共享;⑦人员培训与业务辅导。

58.图书馆联盟发展趋势

(一)图书馆联盟开始相互渗透和融合

表现为图书馆联盟活动的深化,以及不同类型图书馆联盟间的相互融合;

(二)图书馆联盟呈现多极化趋势

(三)图书馆联盟向数字图书馆的方向发展

进一步协调原本比兼容的系统,整合联盟内各成员馆的资源,走向图书馆的无墙化和网络化。

59.图书馆联盟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图书馆联盟大大降低了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成本,为图书馆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二)图书馆联盟改变了依靠单个图书馆解决文献资源保障率的状况,建立了信息资源联合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的信息需求;

(三)图书馆联盟有效地克服了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体制性障碍,是我国图书馆宏观管理领域的制度创新。

60.确定核心期刊对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

研究布拉德福定律,掌握文献分布的特点,对信息资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文献信息采集工作中,如果紧紧跟踪本学科、本研级领域的核心作者,盯住核心期刊,瞄准核心文献,就能以有限的经费获得高质量、使用率高的文献信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效率也会事半功倍。同时,布氏定律也可以为图书馆确定合理的藏书规模及规划馆藏文献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61.图书馆对于开放存取资源的利用对策

1.创建机构知识库

对于大学图书馆而言,其机构知识库应集成本校的优质学术资源,一般以学术性及研究性作品为主,即以学位论文、期刊论文、研究报告、技术报告及会议论文五种资料为主要收藏对象。要将机构知识库建设成为集开放存取与网络出版、永久性保存、公益性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知识库。

2.提高对开放存取资源的认知度

为了促进开放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用户及馆员对开放资源的认知程度,图书馆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推广教育。可通过宣传窗、分发宣传资料、开设“开放存取资源的利用”专题讲座,利用图书馆网站、网上留言簿、电子论坛及电子邮件系统等途径对开放资源进行宣传和推广,以提高用户对于开放存取资源的认知度。

3.加强对开放存取资源的组织与揭示

图书馆可以在自己的主页上,开辟网上“开放资源”专栏,直接把开放存取资源作为馆藏信息资源,提供开放存取的资源列表。另外,还要重视OA 资源的组织和揭示,进行有效的重组和导航,为用户查询信息提供便利。通过馆藏目录OPAC 深层次揭示开放存取资源,提高开放存取资源的利用率。

4.实现开放存取资源与馆藏资源的整合

在图书馆不同种类的数字资源中,假如每一种检索系统都有不同的检索界面、不同的使用方式、

呈现的格式不一等,用户就无法实现一次获取各种数据库的信息。利用资源整合技术可将开放存取资源与本馆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一站式检索。

62.文献交换与赠送的意义和作用

(一)文献交换和赠送能弥补经费不足,缩短获得文献资料的周期

建立国际间文献交换与赠送的意义;

1.可廉价或免费获得文献,节省购书经费

2.缩短获得资料周期,提高文献使用价值

(二)可有效获取国内外一些珍贵和难得文献,补充馆藏文献资源

(三)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建立友好馆际关系

63.电子资源采购的主要依据

(1)馆藏规划

馆藏规划要考虑服务目标、服务特色、用户规模、服务层次等因素。

科学、合理、适用的电子馆藏体系应当是:电子资源的构成成份既丰富多彩,又有层次,且各构成成份之间比例协调,可满足用户的各种电子信息需求。

电子资源的结构包括:文种结构、学科结构、资源级别、资源层次

(2)用户需求

电子资源采购的最终目标是提供利用,满足用户需求。

通过两种途径来发现用户需求:广泛征求用户意见和建议,通过图书馆论坛、留言薄等平台征集;分析数据使用信息,挖掘用户需求。

资源品质

(3)资源内容

总的要求:全、广、新

具体指标包括:总体收录情况、学科覆盖范围、学术价值和全文出版物收录情况、数据业源、数据库之间的重复情况。

(4)定价模式

资源定价是决定采购与否的一个很现实的因素。

64.电子资源采购方式:

65.开放存取机构库建设的意义

(1)从机构的角度

增强机构学术影响力,提升机构学术成果的展示度;分析和评价机构的研究方向、趋势和结果;永久保存机构的学术成果

(2)从研究者的角度

增加学者个人研究成果的可见性;提高论文的引用率;展示和永久保存学者的学术成果

(3)从图书馆的角度

降低购买学术资源的经费,打破商业垄断;构筑新的图书馆馆藏体系,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拓展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交流渠道和方式;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创新活动

66.馆藏布局的依据与要求

依据:

①图书馆的任务与读者需求;②馆藏文献的规模、结构;③人力、物力条件及图书馆建筑格局

要求:

有利于提高藏书利用率,发挥馆藏效益;有利于满足读者需求,提高服务效率;

有利于文献的保存与馆舍面积的充分利用。

67.储存图书馆系统模式

专有储存图书馆;地区合作储存图书馆;国家储存图书馆;国际性组织出版物的储存图书馆;

特种文献储存图书馆

68.数字馆藏管理策略:生命周期策略

数字馆藏创建阶段;数字馆藏保护阶段;数字馆藏访问阶段;数字馆藏迁移阶段;数字馆藏归档阶段;数字馆藏处置阶段

69.数字馆藏安全管理的宏观解决思路

(1)制定数字馆藏长期存取统一标准

(2)建立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结合的数字馆藏长期保存的机制

(3)确立制作者最终责任机制

70.馆藏信息资源评价的意义

(1)了解馆藏发展是否符合图书馆的方针任务;

(2)帮助管理者调整经费分配、评价馆员工作;

(3)向上级部门和读者显示图书馆的价值;

(4)作为向上级部门申请增加经费的依据。

71.网络环境下,对馆藏信息资源的评价

1.网络环境下,对馆藏信息资源保障能力的评价

(1)拥有的馆藏数量

印刷型:藏书保障率、读者满足率、文献覆盖率;

电子文献:数量、类型、时间、保存能力等。

(2)可获取的馆藏数量

各种虚拟链接的资源;馆际互借、文献交换所得的资源;开放存取、学科门户网等的资源。2.对馆藏信息资源质量的评价

(1)馆藏结构质量

学科结构;等级结构;文种结构;

时间结构;文献类型结构

(2)馆藏内容质量(3)馆藏组织质量(4)检索系统功能

3.对馆藏信息资源共享性的评价

(1)馆藏数字化信息资源可传播的范围(2)特色数据库建设规模与效应

4.对馆藏信息资源利用情况的评价

馆藏利用率;读者满意度

72.总分馆制的作用。

充分认识并理解总馆分馆制的作用,有利于改善当前我国的图书馆管理体制,打破条块分割局面,形成统一的图书馆服务体系。

首先,有利于图书馆更好地了解读者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资源建设。

其次,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

再次,有利于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最后,有利于图书馆减员增效,促进图书馆自身的发展。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摘要:大力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行政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转变职能,有利于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某种意义上,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决定了国土资源管理的成败。没有国土资源信息化,国土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就是空中楼阁,没有国土资源信息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就无法履行好对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职能,无法担当起严格资源监管、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历史重任。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目标措施 Develop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SijieJIN (Anyue County Bureau of land and resources,Sichuan province) Summary: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formation, which will help improve our administrative capacity and the macro-control ability, is conduciv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functions, and help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management level. Sense, the success of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r not, determines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land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Land and resource information, land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is a castle in the air, land resources information, land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departments will not be able to carry out the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f the land and natural resources, planning, management, protection and rational use of functions, not be able to play a strict resources regulatory, hold the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18 million hectares of arable land red line. Keywords: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Target Measure 1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自然资源部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根据《土地调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17〕48号,以下简称《通知》)的要求,为保证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第三次土地调查”)顺利开展,制定本方案。 一、第三次土地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土地调查是我国法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全面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第三次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国家直接掌握翔实准确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各项工作的需要。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对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精准化水平,支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动产统一登记、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工作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

这些都对土地基础数据提出了更高、更精、更准的需求。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全面掌握各行各业用地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和利用状况,是实施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依据;是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总量、结构和时序,围绕“三去一降一补”精准发力的必要前提;是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用地,促进产业转型和优化升级,推进实体经济振兴和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现实需要。 (二)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是促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尽职尽责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支撑。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和粮食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基础的生活保障。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中低产田约占72%,粮食生产保障能力不够稳定。随着人口持续增长,我国人均耕地还将下降,耕地资源紧约束态势仍将进一步加剧。这一基本国情决定我们要多措并举,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全面掌握全国耕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和构成,是实施耕地质量提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作汇报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 作汇报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环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2012年8月1日) 环县位于庆阳市西北部,总面积9236平方公里,全县有21个乡镇(办)、251个行政村、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属国贫县。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后,我县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将共享工程作为推进文化创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益性文化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环县的重要抓手,扎扎实实地组织全县共享工程项目的实施,先后投资630多万元,在曲子等20个乡镇建成了标准化乡镇综合文化站。投资870多万元,建成“农家书屋”251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个,村级服务点230个,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现将我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情况作如下汇报,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环县支中心于2009年12月份建成投入使用,设备总投资70万元。其中:建成电子阅览室40平方米,多媒体室35平方米,主控机房15平方米,综合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共设坐席60个。2010年3月,与县电信局协商,专线以每月2000元月租,通过10M光纤接入互联网,100余台计算机都可浏览共享工程的信息,现已向社会全面免费开放。支中心的建成,进一步推动了我县图书馆基础建设,实现了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管

理。2009年至2011年,分批在我县曲子镇等20个乡镇文化站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级服务点,在曲子双城等250个行政村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级服务点,其中有电信模式终端接收点23个,卫星模式终端接收点227个,23个电信模式接收点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一套设备,由县委组织部负责实施,227个卫星模式接收点由县文广局负责设备配发,县图书馆负责指导设备的调试、运行、人员培训、业务开展等工作,目前各基层服务点设备运行良好。 二、开展活动情况 在省中心、市局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两年多的建设运行,各站点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发挥文化共享,为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加快共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朋友对科学文化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面对我县基层文化设施陈旧、文化投入不足、文化资源匮乏,广播电视覆盖面小,信息转送滞后等现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决定以共享工程建设为契机,把传播先进文化、转变致富理念、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共享工程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并采取有力措施,使共享工程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 根据省厅《XX年国土资源系统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以及省厅信息化工作总体部署,结合我州实际,XX年,我州信息化工作重点即:开展“三网一张图一网站”建设。“三网”,即推进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交易;“一张图”,即整合国土资源基础类数据库,形成国土资源管理一张图;“一网站”,即完成州局门户网站的改版,推进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工作。围绕这一指导思想,中心全体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和开展各项工作,现将前段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前段工作情况 (一)制定方案 中心结合省厅要求和我州实际,先后制定并印发了《湘西自治州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及电子政务工作实施方案》和《湘西自治州国土资源数据库整合建库工作方案》。还根据我局信息工作实际情况,起草了湘西自治州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各项规章制度,经领导审定后汇编成册。同时还加强对县市信息化的工作的指导督查,对县局提出的全年的工作目标和制定下发年度考核表。 (二)具体工作进展 1、电子政务及政务大厅建设工作。一是结合州政府电

子政务流程梳理的要求,在总工程师李生岩、副局长彭英彪、副调研员杨仁颜三位领导的主抓下,由法规科牵头,信息中心做好技术支撑,全面完成了州局地政、矿政、测政等31项电子政务流程的梳理工作。二是积极与省信息中心和技术单位衍接,做好新电子政务流程开发工作。三是制作了政务大厅的规章制度和办事指南,安装完成整个大厅的办公网络和设备的调试工作。四是做好网上审批工作,已使用远程报件系统进行电子报件30余件,由中心制作上报的电子报件10件。五是积极督促检查县市电子政务使用情况,原未使用电子政务流程花垣、凤凰、泸溪三县已开始使用电子政务流程办公。 2、网上交易工作。为规范全州国土资源交易市场,实现土地和矿权市场招、拍、挂的网上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交易的公平性,优化投资环境,州局现采用省厅网上交易系统,实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统一网上招拍挂。针对此项工作,中心全力做好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工作,专门派了一名技术人员全程参与开展网上交易工作。先后参与我州网上交易系统的技术方案以及采用平台的选择,完成对湘西州国土资源网上交易系统的整个后台设置、与交易中心配合先后完成对系统的十数次测试。同时,在6月25日土地日活动上,中心人员全力配合完成对湘西州国土资源网上交易系统的演示工作。目前,全州网上交易系统已正式使用,现有

智慧国土-环境资源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大数据整体建设方案

智慧国土-国土资源信息化综合大数据平台 建 设 方 案 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X月

目录 第1章概述 (5) 1.1 背景 (5) 1.2 项目依据 (10) 1.3 建设原则 (11) 1.4 现状与差距 (12) 1.5 项目目标 (15) 1.6 项目内容 (16) 1.7 项目建设必要性 (17) 1.7.1 增强国土资源信息掌控能力,实现科学决策的需要 (20) 1.7.2 提升行政水平、提高管理效率的需要 (21) 1.7.3 有利于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22) 1.7.4 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 (22) 1.7.5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的需要 (22) 1.7.6 提升XX省地灾监测与防治水平的需要 (23) 1.8 项目经济社会效益 (24) 第2章总体设计 (25) 2.1 总体框架 (25) 2.1.1 “一张图” (27) 2.1.2 综合监管平台 (37) 2.2 设计原则 (38) 2.2.1 标准化与规范化原则 (38) 2.2.2 创新性与先进性原则 (39) 2.2.3 经济性与实用性原则 (39) 2.2.4 开放性与合作性原则 (39) 2.2.5 易用性与完整性原则 (40) 2.2.6 统一化与一体化原则 (40) 2.2.7 安全性与稳定性原则 (41) 2.2.8 整体性与渐进性原则 (41) 2.3 技术路线 (41) 2.4 技术特色 (43) 2.4.1 统一GIS平台 (43) 2.4.2 国土资源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45) 2.4.3 基于共相式GIS的国土GIS应用 (48) 2.4.4 基于Intranet/Internet的系统体系架构 (50) 2.4.5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流程性业务处理 (53) 2.4.6 增强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决策应用 (55) 2.4.7 可视化综合监管模式 (56) 2.4.8 采用面向服务的SOA架构 (56) 2.4.9 通过ESB实现服务的集成 (57) 2.4.10 构建全省国土GIS云雏形 (58) 2.4.11 采用插件技术便于集成和扩展 (58) 第3章建设内容 (60)

谈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谈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摘要在国民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现今时代,国土资源部门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相关部门必须转变职能,以高效的工作效率和可靠的信息基础为保证,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实现资源的宏观调控。面对国土资源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国土资源部门必须重视新的技术手段的采用,进行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十分必要。为此,本文就针对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前言 国土资源信息化作为国土资源高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国土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前提,是关系国土资源事业科学发展的长期性、战略性系统工程。因此,通过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入的开发和利用来加快推动国土资源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信息化,从而加快推进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的实现,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更好推动国土资源事业的健康发展。 1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的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國土资源的数据库系统仍不完善,无法发挥宏观国土资源规划的目标。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形式主义,无法满足使用需要 我国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基础差,建设经验不足,在发展的过程中因缺乏全局规划和统一方案,使大部分地方的信息化建设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部分部门在跟风购买了计算机等硬件设备之后,轻视软件系统地建设和数据库的维护,不能及时更新数据库的相关信息,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都不够重视,大部分国土资源资料仍然以传统的纸质媒介保存,无法在工作过程中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满足不了实际的使用需要[1]。 1.2 差异明显,地方局限性强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的国土资源信息化水平也不同,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较大,东部以及沿海地区发展程度先进,中西部建设相对之后,由于原始数据积累不足,全国范围的数据库共享系统尚未建立。国土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以公开透明的网络进行,目前的计算机信息化水平已经可以实现网络共享,但由于各地的基础建设水平不同,以及已建成的信息网络普遍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使国土资源信息化网络断点较多,信息共享的网络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1.3 各自为政,运行制度不健全

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批系统解决方案

自然资源一体化审批系统 解决方案 一、建设背景 机构改革前,原国土、原规划部门、原林业部门及原其他被整合部门的各种系统均有着独立、完整的业务审批体系。自然资源部门的组建以后,亟需要从业务重组、数据融合、应用整合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实现机构改革后的“化学反应”。同时,结合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三定规定”后新业务需求及《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等文件的公布,“多审合一”、“多证合一”等新举措也给自然资源部门业务审批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因此,自然资源部门需要建立一套与新业务相匹配的智慧审批系统,以达到服务提质、审批增效的目标。 二、需求分析及建设目标 1、需求分析 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要以“三定规定”为核心,明确为履行党中央和国务院赋予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与生态修复的“两统一”职责,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依次梳理具体业务需求,包括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

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修复以及进行矿产资源、海洋、测绘管理等业务梳理,做好全业务、全流程的信息化支撑,支持统一数据底板建设,满足自然资源监管决策、自然资源政务服务、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等应用需求。 2.1.1摸清家底 摸清家底,梳理分析自然资源信息化的需求差距从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情况、平台支撑、信息化应用等几个方面梳理分析原国土管理部门、规划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已有的数据资源目录情况及信息化建设情况,结合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三定规定”后新业务需求,对比出现有的信息化基础与国家信息化要求和自然资源改革发展的需求差距。 2.1.2梳理自然资源数据 自然资源数据资源体系方面,需要全面梳理自然资源数据,摸清基础地理、遥感影像、土地、矿产、海洋、林草、湿地等各类自然资源数据,在现状数据、规划数据、管理信息、社会经济等数据资源目录下新增如生态环境、灾害、生态修复等专项数据。 2.1.2整合原各业务系统 在软件层面,原国土资源部门有对外服务平台、不动产登记平台、“一张图”核心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综合事务管理、行政审批系统、土地开发管理系统、土地储备管理系统、综合监管平台、档案管理系统等;原规划部门有综合事务管理系统、规划“一张图”、规划业务管理平台、综合监管、规划移动执法系统、规划档案等子系

国土资源信息化总体框架

国土资源信息化总体框架国土资源信息化总体框架 目录 一、背景情况 二、基本定位 三、目标原则 (一)建设目标 (二)建设原则 四、业务架构 (一)土地管理 (二)矿产资源管理 (三)地质环境管理 (四)土地督察 (五)执法监察 (六)综合事务 (七)辅助决策 五、数据架构 (一)国土资源数据类型、来源 (二)国土资源数据管理

(三)国土资源数据总体框架 六、应用架构 (一)国土资源信息化总体需求 (二)国土资源信息化总体构成 七、技术架构 (一)统一数据中心 (二)统一政务工作平台 (三)统一门户网站 (四)统一网络系统 八、工作统筹 (一)统筹金土工程和"数字国土"工程 (二)统筹国土资源专项调查与数据库建设 (三)统筹国土资源业务网建设 (四)统筹各类应用系统建设 九、保障措施 (一)制度保障 (二)标准保障 (三)安全保障 (四)数据更新

(五)骨干工程 一、背景情况 进入2l世纪以来,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推动传统经济向新兴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各国或地区提升综合竞争力、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的重要途径。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 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 广阔的发展前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和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这对国土资 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尤其是信息 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就国土资源管理本身来说,技术密集特征 显著,信息化必定会在国土资源管理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中发挥重 要作用。 建部以来,国土资源信息化以"数字国土"工程、金土工程为主要依托,在 电子政务、数据库、网络与网站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回顾十年发展历程,从整体谋划、 试点起步、总结经验,到逐步形成总体建设思路,凝聚了全系统信息化领域的 经验和认识。1999年启动"数字国土"工程,先后印发《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 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2001)、《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一五"规划》(2006),制定《全国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总体方案》(2002)、《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信息化总体方案》(2003),完成《国土资源部政 务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2004),提出四个"统一"的电子政务建设基本思路,建成国土资源部电子政务基础平台,金土工程在国家成功立项并已完成一期项 目建设。 虽然国土资源信息化总体建设思路已经明确,但在目前项目实施过程中, 还存在统筹不到位、系统集成整合程度不高、数据共享困难等问题。深入分析 原因,主要是由于总体建设思路没有在具体的项目组织实施中得到始终如一地 贯彻。新的发展形势下,国土资源信息化迫切需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现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2年7月1日文计发[2002]27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顺利实施,规范和加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有关财经制度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方案,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资金是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并通过网络为社会公众享用的文化工程及其相关管理工作的补助经费。 第三条专项资金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专项资金必须按照规定用途,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挤占、挪用。 第五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接受文化、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 第六条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中心)、西部及老少边穷地区的省(区、市)级分中心和基层中心的补助。 第七条专项资金的具体使用范围包括:

一、国家中心文化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费; 二、国家中心设备购置、网络系统运行和维护经费; 三、国家中心软件研制和开发费用; 四、国家中心知识产权购置费用; 五、需要重点扶持地区的省(区、市)级分中心和基层中心设备购置补助费用; 六、人员培训费用; 七、工程管理费; 八、其他相关费用。 第八条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按照专项资金的5%提取工程管理费,其开支范围包括会议经费、调研经费、审计检查费用、其他相关费用等。 第九条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咨询、论证等费用在国家中心的有关经费中列支。 第三章专项资金的申请和审批 第十条申报专项资金的单位必须具备规定的基础条件。凡具备基础条件且符合补助范围的单位可申请专项资金,申请时间为每年1月1日至5月30日。 第十一条申请单位应认真填写“全国文化信息源共享工程专项资金申报书”。 第十二条国家中心的经费直接向文化部计划财务司申请。

自然资源“一张图“系统建设方案

桂南市自然资源数据库及“一张图”系统 总体方案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 桂南市自然资源数据库及“一张图”系统(自然资源信息化项目)。(二)建设单位 桂南市自然资源局。 (三)项目背景 桂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足桂南市第三次土地调查数据成果以及原有地理信息数据,结合桂南市信息化现状及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相关部门工作需要,经过深入的探讨研究,提出了桂南市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需求,构建自然资源综合数据库,桂南市自然资源数据库及“一张图”系统,自然调查移动端,服务自然资源监管决策、政务服务和调查评价等自然资源信息化应用体系,提升自然资源管理的一体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四)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包括:基于三调成果和原有自然资源数据的的自然资源综合数据库建设、自然资源数据建库与管理“一张图”系统建设。

二、项目的需求分析 (一)项目背景和依据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信息化顶层设计(送审稿)》,提出要建成以自然资源“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为支撑,面向监管决策、政务服务和调查评价的自然资源信息化体系,实现自然资源管理的一

体化、精细化和智能化。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数据整合力度,类型,范围不够。未对基础地理数据数据,遥感影像,规划数据进行了整合;范围上,目前只对地籍类,用地类数据进行了整理,缺乏对执法,监管,审批等业务数据的整合。范围上,目前主要还是以土地类数据为主进行整合,缺乏对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数据的梳理和整合。 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可视化展示能力缺乏。目前依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实现了简单的空间地理信息的二可视化表达。尚缺乏基于自然资源数据的多视图、多样化表达能力,急需研制。 辅助决策能力缺乏。目前依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紧提供了对矢量数据的查看和查询能力,尚缺乏对空间分析能力的应用,急需根据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各部门管理需要开展定制化研发,辅助决策,提高管理水平。 三、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项目的意义 (1)构建桂南市自然资源一张图,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数据新生态 通过制定统一分类标准,建立自然资源一体化数据模型,开展土地、矿产、地质调查、测绘、林业、草地、水资源等数据整合集成,形成自然资源一张图,全面、准确掌握桂南市自然资源“家底”,实现数据资源的集中管理,联动更新,做到数据统一,权威发布。依托桂南市现有自然资源相关数据,建立横纵协调的自然资源数据联动更

国土资源信息化软件

北京安图公司作为资深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从整体解决方案到各类国土资源数据的建库,以及开发各类专业软件系统等全方位的信息化建设服务。 城镇地籍管理系统功能特点如下: 1、系统采用B/S与C/S相结合的结构模式,图形和属性数据采用一体化存储,存储在Oracle数据库中; 2、GIS系统可支持Arc/Info、GeoMedia、Geographics等多种平台; 3、空间和属性数据的录入建库主要基于C/S结构完成,系统提供了权属数据库录入、各类地籍图形数据的转换及扫描矢量化录入系统; 4、基于地籍数据库的各类业务办公采用B/S结构,系统可完成土地初始、变更登记 、抵押登记等各类业务办公自动化的处理,这些业务均可实现图文一体化的浏览和处理,并均在客户端浏览器上完成; 5、系统可打印输出各类标准的地籍业务所需要的表、卡、证; 6、系统还可进行各类图形和属性的相互查询、基于各项属性数据的统计、以及各类空间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管理信息系统: 1、采用C/S和B/S相结合的模式实现数据的编辑入库及联网工作 2、提供多源空间数据采集、编辑功能,通过FME实现各类通用GIS数据的转换 3、提供属性数据的录入模块 4、采用大型商用数据库ORACLE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一体化及图形和属性数据的互访 5、提供现状数据库入库编辑的17个功能步骤: 线状地物打断处理、要素所属图幅处理、要素拓扑结构检查、田坎系数计算、线状地物所属图斑处理、面积平差、图斑净面积计算等,严格满足现状数据入库需求 6、提供任意组合查询,辖区及缓冲区查询、任意范围的条件查询 7、任意辖区、图幅的图形输出,专题图形的输出 8、提供按土地利用类别、权属性质、辖区范围的面积查询、统计和输出 9、土地统计台帐、各类土地统计簿的生成与输出 10、提供图斑合并、分割、图斑岛合成与打散、线分割图斑、面分割图斑等丰富的图斑数据变更操作 11、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变更作业方式基础上,能够实现多个乡镇的日常联网变更并可实现全市范围的联网上报数据 12、提供变更操作历史回溯功能,将所有的修改动作和原始数据做完全记录 13、提供数据字典、权属代码、数据库、城市区县控制表等的编辑和维护,用户权限的维护等

自然资源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自然资源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自然资源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第一条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自然资源部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正部级,对外保留国家海洋局牌子。 第三条自然资源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自然资源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履行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海洋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拟订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规划及测绘、极地、深海等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二)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定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度。实施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专项调查和监测。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成果的监督管理和信息发布。指导地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工作。(三)负责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制定各类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权籍调查、不动产测绘、争议调处、成果应用的制度、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

负责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资料收集、整理、共享、汇交管理等。指导监督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 (四)负责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工作。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统计制度,负责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编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拟订考核标准。制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划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和土地储备政策,合理配置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责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管理,依法收缴相关资产收益。 (五)负责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组织拟订自然资源发展规划和战略,制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标准并组织实施,建立政府公示自然资源价格体系,组织开展自然资源分等定级价格评估,开展自然资源利用评价考核,指导节约集约利用。负责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组织研究自然资源管理涉及宏观调控、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的政策措施。(六)负责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组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线,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研究拟订城乡规划政策并监督实施。组织拟订并实施土地、海洋等自然资源年度利用计划。负责土地、海域、海岛等国土空间用途转用工作。负责土地征收征用管理。 (七)负责统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牵头组织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并实施有关生态修复重大工程。负责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土地整

国土资源局信息化调研报告

国土资源局信息化调研报告 信息化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和基础,通过信息化工程建设,可以形成面向保护资源、维护权益、支持发展、服务社会,形成“天山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全面提高国土资源管理与服务水平。近年来河南省##市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不断探索、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在规划的引导下,以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需要为切入点,率先实现建设用地预审、建设用地审批、土地供应审批、采矿权管理等业务的网上审批,开通综合事务管理系统,建立起以政务信息网络为平台,以网上审批为核心的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体系,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就##市的信息化建设在国土资源工作中运用情况进行分析。 一、##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统筹规划,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 20XX年9月,##市国土资源局按照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关于开展金土工程一期建设的通知》,紧紧围绕国土资源管理主要业务工作,以公开、透明和服务为目标,以市局和两个试点县为示范,以应用系统、基础数据库和网络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展金土工程一期建设。20XX年11月,该局专门成立了金土工程办公室,结合《##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统筹规划,制定《##市金土工程一期建设方案》,

通过了国土资源部信息办组织的专家论证,明确了##市金土工程一期建设目标: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功能,形成覆盖全市的上下联动、科学规范的网络化国土资源主流程管理;建立全市国土资源数据网上获取、汇总和上报通道;形成以门户网站为主要形式的全市国土资源信息服务体系。重点部署研发5个应用系统,安装集成部下发的2个业务系统,进行5个数据库的建设,同时以修武、武陟两个县为试点,开展县级应用系统建设。 完善网络,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该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成符合国土资源业务特点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一是完成了对局域网升级改造。为实现内、外网完全物理隔离,在原有外网网络基础上,专门铺设一套内网线路,并为全局每台电脑加装隔离卡和硬盘,采用双网布线、双硬盘加隔离卡的方式,建成了物理上完全相互隔离的外部局域网和内部局域网。其中外网与互联网连接,形成互联网访问、信息服务和非涉密业务系统运行的网络平台;内网与省厅视频专网和市政府电子政务内网连接,成为涉密业务系统运行的网络平台。二是建设了覆盖全市国土资源系统的政务内网。本着节约资金,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充分利用市政府电子政务内网网络资源,与市政府信息办联合下文,明确了各县区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建设任务,负责所在辖区国土资源部门的政府内网光纤的接入

智慧国土资源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系统集成建设方案

【智慧国土】国土资源信息化综合大数据平台 设 计 方 案 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X月

目录 第1章概述 (7) 1.1 背景 (7) 1.2 项目依据 (12) 1.3 建设原则 (13) 1.4 现状与差距 (14) 1.5 项目目标 (17) 1.6 项目内容 (18) 1.7 项目建设必要性 (19) 1.7.1 增强国土资源信息掌控能力,实现科学决策的需要 (22) 1.7.2 提升行政水平、提高管理效率的需要 (23) 1.7.3 有利于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保障人民合法权益 (24) 1.7.4 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 (24) 1.7.5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的需要 (24) 1.7.6 提升XX省地灾监测与防治水平的需要 (25) 1.8 项目经济社会效益 (26) 第2章总体设计 (27) 2.1 总体框架 (27) 2.1.1 “一张图” (29) 2.1.2 综合监管平台 (39) 2.2 设计原则 (40) 2.2.1 标准化与规范化原则 (40) 2.2.2 创新性与先进性原则 (41) 2.2.3 经济性与实用性原则 (41) 2.2.4 开放性与合作性原则 (41) 2.2.5 易用性与完整性原则 (42) 2.2.6 统一化与一体化原则 (42) 2.2.7 安全性与稳定性原则 (43) 2.2.8 整体性与渐进性原则 (43) 2.3 技术路线 (43) 2.4 技术特色 (45) 2.4.1 统一GIS平台 (45) 2.4.2 国土资源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47) 2.4.3 基于共相式GIS的国土GIS应用 (50) 2.4.4 基于Intranet/Internet的系统体系架构 (52) 2.4.5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流程性业务处理 (55) 2.4.6 增强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决策应用 (57) 2.4.7 可视化综合监管模式 (58) 2.4.8 采用面向服务的SOA架构 (58) 2.4.9 通过ESB实现服务的集成 (59) 2.4.10 构建全省国土GIS云雏形 (60) 2.4.11 采用插件技术便于集成和扩展 (60) 第3章建设内容 (62)

自然资源部职能配置 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自然资源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第一条?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自然资源部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正部级,对外保留国家海洋局牌子。第三条?自然资源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自然资源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职责是: (一)履行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海洋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拟订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规划及测绘、极地、深海等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二)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定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建立统一规范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制度。实施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专项调查和监测。负责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成果的监督管理和信息发布。指导地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工作。 (三)负责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制定各类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权籍调查、不动产测绘、争议调处、成果应用的制度、标准、规范。建立健全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负责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资料收集、整理、共享、汇交管理等。指导监督全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 (四)负责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工作。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统计制度,负责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核算。编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拟订考核标准。制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划拨、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和土地储备政策,合理配置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责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管理,依法收缴相关资产收益。 (五)负责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组织拟订自然资源发展规划和战略,制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标准并组织实施,建立政府公示自然资源价格体系,组织开展自然资源分等定级价格评估,开展自然资源利用评价考核,指导节约集约利用。负责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组织研究自然资源管理涉及宏观调控、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的政策措施。 (六)负责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组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线,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研究拟订城乡规划政策并监督实施。组织拟订并实施土地、海洋等自然资源年度利用计划。负责土地、海域、海岛等国土空间用途转用工作。负责土地征收征用管理。(七)负责统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牵头组织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并实施有关生态修复重大工程。负责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土地整理复垦、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海洋生态、海域海岸线和海岛修复等工作。牵头建立和实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制定合理利用社会资金进行生态修复的政策措施,提出重大备选项目。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室管理制度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室管理制度 本室施行实名制管理~免费向广大群众提供信息浏览、资源查询、上网学习、各种计算机知识培训等服务。 一、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00~晚 上:19:00—21:00。国家法定节假日按活动组织情况开放。 二、成年人需凭本人有效身份证在管理人员处登记并同意遵守本室各项管理规定方可上机~未成年人,十八周岁以下,须在监护人带领下凭监护人身份证和户口登记并陪同上机。 三、未经允许~个人不得随便携带移动存储设备拷贝或拷入文件。需使用 U 盘下载学习资料的读者须向管理人员提出申请~经管理人员同意后方可进行。 四、入室者请衣着整齐~举止文明礼貌~轻声交谈。禁止在室内吸烟、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不得将食物、口香糖、雨具等物品带入室内。 五、爱护设备~不得随意拆卸。如发现缺少设备~应立即报告管理人员~ 否则视为本人遗失。损坏、遗失设备~按原价赔偿。上机过程中~如发现主机、鼠标等设备有异常情况时~要及时通知工作人员~不能擅自调换或维修。 六、如果需在计算机上安装应用软件的读者~须向管理。 人员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由管理人员派专人进行安装。 七、不得随意把本室的各种物品、设备、部件等携带出本室~否则按偷盗依法给予惩处。 八、未成年人当日上网时间累计不得超过两小时。超过时长者~管理员有权终止其上机。 九、本室只提供信息浏览、资源查询、上网学习、益智游戏等服务~严禁从事与学习无关的活动~违者给予警告~情节严重者取消上机资格。十、请爱护阅览室其他设施设备~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十一、严禁登陆、浏览有色情、暴力及反政府倾向的网站,严禁通过网络发送

国土资源局信息化建设情况汇报

县国土资源局信息化建设 情况汇报 我局十分重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我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其中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建,土地利用现状及总体规划数据库、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等数据库建设),构建县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业务流程、工作审签等日常办公的一体化、自动化、无纸化。在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支持下的信息共享,为政务决策提供现势、准确、科学的依据。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全县国土资源系统信息化建设情况 在局办公大楼设置专业机房,机房内有专业的机柜、服务器HP DL580R05 、防火墙和路由器各2台、网络交换机4台和专业的网络型在线式不间断UPS电源,电池续电能力近两小时,配置了专业的防雷防静电设施和精密空调,没有存储设备。局机关网线布置到每个办公室,每个办公室都有一个以上信息点,配备电脑,各股室配置了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到现在,已经建立起包括1台服务器和40余台电脑的分布式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化办公和信息资源共享。配置了相关办公软件、数据库软件、图形处理软件等专业配套软

件。局会议室配置了视频会议、投影仪等数字化设备,满足日常会议需求并可与省、州、县相连实现网络视频会议的召开。我局没有配制数据中心。目前二调数据库的使用,主要是查询和出图。政府也没有建立数据集中中心。 2、内外网布置及结构 外网采用中国电信光纤接入,8M带宽。内网为省市县三级内网,4M带宽,没有与政府或其它单位联网。 由于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包括需要保密的内部资料和公开的信息。这就要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要分为内部网和外部网。各股室电脑安装物理隔离卡或内网专用电脑,将内外网分开使用。 内部网由一台服务器为电子政务系统服务器,各股室电脑作为客户机组成。此网络连通省、州、县三级国土资源办公网,各股室可通过客户机运行服务器上的电子政务程序,进行网上办公,可实现省、州、县共同协作处理国土资源相关业务工作。 外网通过物理防火墙接入各股室。各股室可通过客户机上网,访问Internet上的资源,查询和发布国土资源信息。 在网络安全方面,采取内外网物理分离。内外网一般通过U盘数据交换,内网一般不允许使用U盘等移动存储介质,内外网分别装有金山、天清汉马物理防火墙。省厅配发的卡

国土资源局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国土资源局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 信息化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和基础,通过信息化工程建设,可以形成面向保护资源、维护权益、支持发展、服务社会,形成“天山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全面提高国土资源管理与服务水平。近年来河南省**市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不断探索、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在规划的引导下,以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际需要为切入点,率先实现建设用地预审、建设用地审批、土地供应审批、采矿权管理等业务的网上审批,开通综合事务管理系统,建立起以政务信息网络为平台,以网上审批为核心的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体系,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就**市的信息化建设在国土资源工作中运用情况进行分析。 一、**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统筹规划,明确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 2016年9月,**市国土资源局按照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关于开展金土工程一期建设的通知》,紧紧围绕国土资源管理主要业务工作,以公开、透明和服务为目标,以市局和两个试点县(修武、武陟)为示范,以应用系统、基础数据库和网络建设为重点,全面开展金土工程一期建设。2016年11月,该局专门成立了金土工程办公室,结合《**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统筹规划,制定《**市金

土工程一期建设方案》,通过了国土资源部信息办组织的专家论证,明确了**市金土工程一期建设目标: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功能,形成覆盖全市的上下联动、科学规范的网络化国土资源主流程管理;建立全市国土资源数据网上获取、汇总和上报通道;形成以门户网站为主要形式的全市国土资源信息服务体系。重点部署研发5个应用系统,安装集成部下发的2个业务系统,进行5个数据库的建设,同时以修武、武陟两个县为试点,开展县级应用系统建设。 (二)完善网络,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该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成符合国土资源业务特点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一是完成了对局域网升级改造。为实现内、外网完全物理隔离,在原有外网网络基础上,专门铺设一套内网线路,并为全局每台电脑加装隔离卡和硬盘,采用双网布线、双硬盘加隔离卡的方式,建成了物理上完全相互隔离的外部局域网和内部局域网。其中外网与互联网连接,形成互联网访问、信息服务和非涉密业务系统运行的网络平台;内网与省厅视频专网和市政府电子政务内网连接,成为涉密业务系统运行的网络平台。二是建设了覆盖全市国土资源系统的政务内网。本着节约资金,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充分利用市政府电子政务内网网络资源,与市政府信息办联合下文,明确了各县(市)区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建设任务,负责所在辖区国土资源部门的政府内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