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上文言文对比阅读(有答案)

七上文言文对比阅读(有答案)

部编七上文言文对比练习

(一)〖甲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

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

不顾。〖乙文〗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的兄瑾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翌日(第二天),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座欢笑。权乃以

驴赐恪。

1.解释下列加点词:

期.日中(约定)太丘舍去

..(舍弃)(离开)去后乃.至(才)

尊君在不.(通“否”)使.人牵一驴入(派,让)举.座欢笑(全,整个)

2.翻译下列句子: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不是人啊!与人相约一道出行,却扔下别人自己

先走了。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的朋友感到很惭愧,就下车来拉元

方的手(想要道歉),元方头也不回地进门去了。

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诸葛恪跪下说:“请求您借笔让我加上两个字。”

3.甲文中元方面对客骂父亲,乙文中诸葛恪面对孙权大帝的戏谑,各有怎样的表现?请你谈谈两者的不同之处。

元方:聪明正直,直指客人“无礼”“无信”,捍卫父亲的尊严,可谓有理有据

有节。诸葛恪:聪明机变,面对孙权君臣对父亲的戏谑和欠尊重,极有分寸地

加上“之驴”俩字,可谓四两拨千斤,巧妙地化解了父亲的难堪,赢得了众人的

尊重与称赞。

(二)〖甲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

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真的)然。

1.解释下列加点词。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讲论(讨论)差.可拟.(大体)(相比)

因(趁,乘)竞走

..取之(争相)(跑)

2.翻译下列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把它比作柳絮随风飘舞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看见路旁李树结了很多李子压得树枝都弯折了

3.甲文中的谢太傅给你何种印象?同样是少有才名,谢道韫与王戎有何区别?

谢太傅:温和敦厚开明民主,注重后辈的教育,有方法,诗礼传家。

谢道韫:诗礼传家,书香门第之才女,聪颖优雅而有创意。王戎:聪颖,善于思

考,逻辑推断能力强,有主见。

(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释下列加点词。

不亦说.乎(通“悦”,高兴)有朋.自远方来(志同道合者)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恼怒)吾日三省.吾身(自我检查,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竭尽自己的心力)十有.五(通“又”)不惑.(迷惑,疑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疑惑)逾矩(越过法度)人不堪.其忧(能忍受)饭.疏食饮水(吃,名—动)子在川.上曰(河流)三军可夺.帅也(改变)

2.翻译下列句子:

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复习呢?

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就能懂得上天的意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

的人)能够凭借这一点做老师。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别人不能忍受这种困苦,颜回却乐在其中。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择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

点就加以改变。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流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疑问,思考当前的情况,仁就在其中了。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的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

却是不能改变的。

(四)〖甲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乙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

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丙文〗晋平公问

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

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

行乎?”平公曰:“善哉!”

1.解释下列加点词。

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确志向)(达到远大的目标)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增长)遂成枯落

..(凋落,衰残,比喻年老志衰,没有用处)益.人意智(增加)盲臣安敢戏.其君乎(戏弄)

2.翻译下列句子。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

能修养性情。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是悲哀地坐守着

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闲空有时间的时候看一下那些有学识

的人和他们的著作《六韬》、《商君书》,对你的智慧会有很好的帮助。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燃蜡烛照起亮光(行走)和在黑暗中行走(哪一个更

好呢)?

3.甲文诸葛亮诫子,乙文刘备训儿,丙文师旷讽君,其内容有何异同?

同:劝学,学能励志,学可益智。

异:诸葛亮诫子,劝勉儿子立身修德,立志、学习、惜时是成才的三大条件,主

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刘备训儿,劝儿养德修学,不辞善小,远离

恶浊,读书益智;师旷讽君,劝学进德,永不嫌迟,与“朝闻道,夕死可矣”可

谓异曲同工。

(五)〖甲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

浪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

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

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文〗有屠人货(卖)肉归,日已暮。歘(突然)一狼来,瞰担中肉,似甚垂涎;步亦步,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狼)少却;

及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

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睡醒了,第二天早起)往取肉,遥

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前前后后围着转圈)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

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遭遇)之,亦可笑已!

1.解释下列加点词。

止.有剩骨(只,仅)缀.行甚远(连接,紧跟)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苫.蔽成丘(遮盖,覆盖)眈眈

..(走近了观察)

..相向(注视的样子)逡巡近视

大骇.(害怕,惊恐)

2.翻译下列句子。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

似的蹲坐在他面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

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

料罢了。

步亦步,尾行数里屠夫走一步他跟一步,在后面跟屠夫走了几里路。

3.两文中的狼有何不同?两文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甲文中的狼贪婪凶残,狡猾,富于欺骗性;乙文中的狼更多的是贪婪和愚蠢。

甲文告诉我们,对待黑恶势力,不能有丝毫的幻想,要坚决斗争、敢于斗争、善

于斗争,机智勇敢、运用智慧赢取最后的胜利;乙文告诉我们,一切贪婪的敌人

决没有好下场,狼为肉亡!我们只要抓住敌人的这一弱点,诱之以利,善于斗争,最后一定能战而胜之。

(六)〖甲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

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文〗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

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

“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

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

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

放心的陪太子去吧)”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1.解释下列加点词。

溉汲

..(打水浇田)穿.井(挖掘,开凿)王信.之乎(相信)谓.魏王曰(对……说)2.翻译下列句子。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国都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一个人。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

今邯郸去大粱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如今赵国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议论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

3.选文《穿井得一人》和《三人成虎》,甲文中的丁氏和乙文中的庞葱各扮演了

什么角色?对于传言,甲文中的宋君和乙文中的魏王态度有何不同?现实生活

中,我们该如何对待?角色:丁氏——由于他的交代不清导致谣言的散播,

尽管不是有意,但他的确是谣言的源头;庞葱——深知人言的可畏,尤其因为空间距离无法自证清白的谣言的可怕,所以在魏王派他随太子远质邯郸前,防微杜渐的给魏王打了预防针,可惜还是没能改变结局,可谓智者和有远见者。态度:宋君——对于谣言将信将疑,但是“令人问之于丁氏”体现了他的“没有调查就

没有发言权”(实证)精神;魏王——尽管有庞葱的预防针,尽管庞葱已经将谣

言的可畏解说得极其到位,但还是“三人成虎”,由此看出他的缺乏主见、立场

不坚定,缺乏智慧。我们:谣言止于智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信谣、

不传谣,提高自身素质。

(七)〖甲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

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

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

“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

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乙文〗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犹宜将护。傥(倘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

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

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

忧天地崩坠

..(崩塌陷落)因往晓.之(开导)只使(即使)中伤(伤害)

舍然(“舍”通“释”,解除,消除;消除疑虑的样子)希.(通“稀”,少有)2.翻译下列句子。

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奈地坏何?地陷下去怎么办?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会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臣只为陛下能在安乐的时候想到国家危亡而高兴。

3.杞人忧天,太宗忧国,请你谈谈两者的异同。

同:都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特质。异:杞人——正面说,居安思危,目

光长远,有忧患意识,反面看,庸人自扰,自寻烦恼;太宗——目光长远,居安

思危,为此广开言路、从善如流,难得的将忧患意识贯彻落实到行动中。

初中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解析

初中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解析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 1.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与友期行(________)②去后乃至(________) ③相委而去(________)④下车引之(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5)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是否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1)约定;才;离开;拉,牵拉 (2)①正午时您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② 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就进了门。 (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5)示例一:合适。因为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在前,对“无信”“无礼”之人无需以礼相待。示例二:不合适。尽管父亲的朋友曾经失信、失礼,但他毕竟是一个长辈,而且他已经认错,并在想办法弥补过错,陈元方的待客之道当然不对。 【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期”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约定”的意思;“下车引之”的意思是“便下车拉元方”,“引”的意思是“拉”。 (2)“信”“惭”“引”“顾”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3)面对友人发怒的情况,元方从“无信”“无礼”两个方面对友人的行为进行了批判,用原文中的话回答就是“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意思是: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4)结合前一句“友人惭”,可知他下车来拉元方,是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歉意;再结合元方反驳他的语言来看,可知“引之”是出于对元方的语言、智慧的赞美与认可。 (5)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回答合适,从友人的“无信”“无礼”来说;回答不合适,从尊重长辈的角度回答。 故答案为:⑴① 约定;② 才;③ 离开;④ 拉,牵拉

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之文言文对比阅读

2017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之文言文对比阅读 班级座号姓名 (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撤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选自《世说新语·假谲》,有删减) 【注】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钱凤:人名,字世仪。⑤孰:同“熟”。 ⑥从:同“纵”。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儿女 ..讲论文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似) C.屏.人论事(使退避) D.乃阳.吐污头面被褥(同“佯”,假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2)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 3.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 4.甲文中,从“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回答中可知谢道韫是个、的孩子;而乙文中,儿时王羲之突出的性格特征是、 (二)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王戎①七岁,尝与诸②小儿游③。看道边李树,多子④折枝⑤,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诸:众多。③游:玩耍。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竞走:争着跑。⑦信然:果真是这样。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谢太傅对“兄子胡儿”的回答更满意 B.乙文中王戎断定“此必苦李”的依据是“树在道旁而多子” C.从甲、乙两文的描写中可以看出,谢道韫和王戎都是非常机敏、聪慧的孩子。 D.甲文中谢道韫的突出表现是极有才情,乙文中王戎的突出表现是善于思考。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2)撒盐空中差.可拟() (3)尝.与诸小儿游()(4)唯.戎不动()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①为女杀彘②。”妻适③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④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⑤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⑥彘也。 注:①反:通“返”。②彘(zhì):猪③适:往④特:只不过⑤待:依赖⑥烹煮 1.解释文中加粗的文言词。 (1)女还()(2)婴儿非与戏也() 2.翻译下列句子。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3.这则寓言说明的道理是什么? (二)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解释加点字 A、以.荻画地 B、教以书.字书: D、及.其稍长 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3分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 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三)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容止》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2)既毕,令间谍问曰 2.魏王为什么要“追杀此使”?

七年级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七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锅巴救命 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陈作郡主簿②,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③焦饭,归以遗④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 【注释】①铛:铁锅。②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③伫录:贮藏。④遗:赠送。⑤未展:来不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寒雪日内集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恒.装一囊()(4)逃走.山泽()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3.【甲】文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4.读了乙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写出你感悟最深的一点。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②。”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注释】①虞(yǘ)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 1.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 、 B.去后乃.至(才) 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 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是.日,饮酒乐,天雨(这) D.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 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 2.翻译下面句子。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2)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3.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论语》四则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 文言文阅读解题技巧: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一、词语解释题 解释实词的方法: 1.联系课内法2.组词法(单音节组成双音节)3.语境法 4.词性界定法 虚词:要重视积累。 二、句子翻译题 1.三个“遵照”: 遵照原文语气、语义和习惯。 2.四个步骤 ①审。审清句中语法要点,找准采分点。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抄下要翻译的文言句子,然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地圈注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 ②切。将句子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逐一解释。 ③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释出的词义连缀成句。 ④抄。在逐一查对原句语法要点全部落实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到答卷纸上。在誊写过程中还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3.文言句子翻译六字歌诀: 留、对、换、调、补、删 “留”:凡朝代、年号、人各、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如:山、石、

高、远等。 “对”:即对译法。对应直译,逐字落实。不遗漏,也不能多余。(尽可能对应原文,基本遵照原文的句式、风格,大量采用有相同语素的双音词,即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词) 误区点拨:绝少有不译的字词。特别是副、介、连三大虚词,翻译时常出现漏译的现象。 “换”:即替换法。对那些词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说法已经不同的词,在翻译时要替换为现代词语。(比如:古今异义的词,词类活用词,通假字等都要相应的替换。) “调”: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的语序调准为正常语序。 “补”:即补出省略内容。比如主语、宾语和介词“于”等。 (译出补足部分后用括号标示。需要注意的是,增补的内容一定要必要,不要画蛇添足了。) “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发语词、衬词、虚词删去。例:“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句中“之”是帮助宾语前置的,不翻译。 三、内容理解题 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戴嵩画牛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①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②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③入两股间。今乃④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苏轼《东坡志林》)【注】①曝:晒。②拊(fǔ)掌:拍手。③搐(chù):抽缩。④乃:却。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 A.好书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尾搐入两股间/屠自断其股 C.处士笑而然之/舍然大喜 D.不可改也/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3)这则故事给人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1)C (2)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3)这则故事来说明实践出真知,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解析】【分析】(1)A选项中“好”都是“喜欢”;B选项中的“股”都是“大腿”;C选项中的“然”分别是“认为是对的”和“的样子”;D选项中的“也”都是“表判断”的意思。故选C。(2)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的意思是:(杜处士)尤其珍爱,用玉做了画轴并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据此,正确的句读是: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3)本文叙写了著名画家戴嵩的画遭到牧童的拍手大笑,暗含了实践出真知和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文章告诉人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要因事求人,取长补短。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故答案为:⑴ C; ⑵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⑶这则故事来说明实践出真知,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点评】⑴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要确定词语在本题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这类词; ⑵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

新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新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吕元膺 吕元膺①为东都留守,常与处士②对棋。棋次,有文簿堆拥,元膺方秉笔阅览。棋侣谓吕必不顾局矣,因私易一子以自胜,吕辄已窥之,而棋侣不悟。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内外人莫测,棋者亦不安,乃以束帛赆③之。如是十年许,吕寝疾将亟,儿侄列前,吕曰:“游处交友,尔宜精择。吾为东都留守,有一棋者云云,吾以他事俾④去。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⑤于知闻。”言毕,惆然长逝。 (选自《芝田录》)【注】①吕元膺:唐德宗、宪宗时期的一位名臣。②处士:泛指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 ③赆(jìn)送的路费或财物。④俾(bǐ):使;⑤灭裂:疏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因私易一子________ ②乃以束帛________ ③如是十年许________ ④言毕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易一着棋子,亦未足介意,但心迹可畏。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吕元膺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1)偷偷地,私自,暗地里;于是、就;这,这样;说 (2)换一步棋子,也不值得在意,只是这种心机让人害怕。 (3)吕元膺是一个交友慎重,处事周全,重情义又讲原则,重视教育后代的人。他看到处士下棋时弄虚作假,就把处士辞退了;但他没有将事情张扬出去,临行时还赠送了财物,既保全了处士的颜面,也给了处士深刻的教训,在临终前还不忘用这件事来教育后代。【解析】【分析】(1)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是”:这,这样。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私”在现代汉语中也有“私自”之意,所以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易”:换。“足”:值得。“但”:只是。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3)“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游处交友,尔宜精择”说明他交友慎重。“内外人莫测”从侧面写出他的处事周全。“亟言之,即虑其忧慑;终不言,又恐汝辈灭裂于知闻”是说他重视教育后代。 故答案为:⑴偷偷地,私自,暗地里于是、就;这,这样;说。 ⑵换一步棋子,也不值得在意,只是这种心机让人害怕。 ⑶吕元膺是一个交友慎重,处事周全,重情义又讲原则,重视教育后代的人。他看到处士下棋时弄虚作假,就把处士辞退了;但他没有将事情张扬出去,临行时还赠送了财物,既保全了处士的颜面,也给了处士深刻的教训,在临终前还不忘用这件事来教育后代。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及其答案 (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 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④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②响遏行云。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 4.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 5.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 (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618765135.html,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 作者: 来源:《作文评点报·中考版》2019年第35期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文后各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翱为儿童时,闻山游者说峡山寺,难为俦①远地,尝以为无因能来。及兹获游,周历五峰,然后知峡山之名,有以然也。 于灵鹫寺时,述诸山居之所长,而未言其所不足。如虎丘之剑池不流天竺之石桥下无泉台山之力不副天奇灵鹫拥前山不可视远峡山亦少平地泉出山无所潭。 乃知物之全能,难也。况交友择人,而欲责全耶!去其所阙,用其所长,则大小之材无遗,致天下于治平②也,弗难矣。 (选自《题峡山寺》) 【注释】 ①俦:伴侣,此处用作动词,结伴同游。②治平:政治修明,社会安定。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仔细阅读选文,用“/”为文中画线句断句(断2处)。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太夫人以荻画地________ ②教以书字________ ③或因而抄录________ ④抄录未毕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 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4)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A. 欧阳修聪明过人 B. 欧阳修刻苦攻读 C. 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 太夫人教子有方 【答案】(1)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2)用,拿;写;有时;完毕 (3)以至于白天忘记吃饭,晚上忘记睡觉,只是把读书当作了自己的事情。 (4)B 【解析】【分析】(1)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译为: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 (2)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书”:写。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毕”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完毕”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3)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昼”:白天。“寝”:睡觉。还有“唯读书是务”宾语前置句的翻译。 (4)“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可分析“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等句,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为欧阳修刻苦攻读。所以选B。 故答案为:⑴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 ⑵用,拿;写;有时;完毕; ⑶以至于白天忘记吃饭,晚上忘记睡觉,只是把读书当作了自己的事情; ⑷B。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阅读训练及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孙叔敖痰,将死,戒其子日:“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问有囊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褫③。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予,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权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注】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剐称。③截(jī):迷信鬼神和灾祥。(1)下列各句划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淫慢不能励精鼓励 B.险躁则不能治性陶冶性情 C.孙叔敖疾生病 D.王数封我矣多次 (2)下列各组句中的“而”的意义或用法与“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中的“而”相同的一项是() A.博学而笃志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家无井而出溉汲 (3)下列对两文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是一封语言质朴的家书,表明作者望子成龙,愿其达官显贵;乙文让我们明白了:做人不可贪心不足。 B.甲文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论述,强调“静”,把失败归结为“躁”,“静”与“躁”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C.乙文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儿子“无受利地”,其子遵从父亲之意,请求王封给“名甚恶”的不利之地“寝之丘”,最终得以长久地拥有这片封地。 D.乙文“孙叔敖之知”表现在两个方面:楚王多次封赏他,他却不受;让儿子不受利地,而“请寝之丘”。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②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答案】(1)A

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复习专题

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部编语文 期末分项复习专题二 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题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 [甲]……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回好学》 【注:回:颜回,又称颜渊,是孔子的弟子。蚤:同“早”。恸:哀痛之至。贰:重复。亡:同“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⑵即更刮目相待() ⑶门人益亲()⑷不迁怒,不贰过。()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 ⑵不迁怒,不贰过。 译:

3.请写出与[甲]段文字相关的成语。你还知道与好学相关的成语吗?请举一例。(2分) 答: 4.读了[甲]、[乙]两段文字,你有何感想?(2分) 答: 二、卖油翁(略原文) 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尝射于家圃()(2)尔安敢轻吾射()(3)子乃曰可教射()(4)而不以善息()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尔安敢轻吾射 / 安能辨我是雄雌 B.但微颔之 / 但当涉猎 C.睨之,久而不去/ 旦辞爷娘去 D.但手熟尔/ 尔安敢轻吾射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岂汝先人志邪? 4.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4分)答: 5.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三、 [甲] (刘禹锡《陋室铭》略原文)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日:“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④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⑤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⑥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⑦,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新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

新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技巧习题训练及答案 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 1.文言文阅读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①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②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 ③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 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 ⑤博学而笃志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请至少写出四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做人的道理,请任选一则,先说说这则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结合自身学习生活体会,谈谈你的启示或体会。 【答案】(1)生气;反省;迷惑;喜好;坚守 (2)①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②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3)温故知新、三省吾身、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

七年级下文言文对比阅读(最新整理)

文言文阅读(一)【甲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文】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聘。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①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日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注释:①书:写信。②让:责备。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12.解释加点词语。(3分)(1)治经为博士邪()(2)见往事耳()(3)及鲁肃过浔阳()(4)即更刮目相待()(5)肃遂拜蒙母()(6)唯傅修期耳() 13.翻译句子。(2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卿言多务,孰若孤? 14.写出出自甲文的两个成语(2分) 15.根据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4分) ①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1分) ②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1分) 文言文(二)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选择题每题2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节选自《后汉书?烈女传》) 【注】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通“无”,不足④懿,美好 9.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见往事耳(了解) B.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 C.当日知其所亡(每天) D.遂七年不返(才) 10.乙文段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段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 乙文段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段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段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段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12.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蒙辞以军中多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何异断斯织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25~29题。(18分) 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 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2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人教版七上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七上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10岁时,将军非常爱他,一直睡在他的帐篷里。将军先尝尝,右军还没起来过了一会儿,钱峰走进去,谈起了屏幕上的事情。他忘了账户里有正确的军队,并说他在密谋违反规则。右军觉得,听了这些话,明白没有活着的理由,是杨把脏被褥吐在头上和脸上。睡觉的是作弊当邓讲到事情的一半时,方想起右军还没有发动,就惊讶地说:我必须摆脱它!?又开了帐,却见6横吐了口水,信其实是谁睡的,所以得到了全部(选自《世说新语·陈发科》,含删节) [注] (1)王右军:王羲之(2)减少:不足(3)将军:王敦(4)钱峰:人名、文字、文书(5)哪个相同?熟悉吗?(6)出发地:与?纵向? 1。下列句子中添加的词的解释错误之一是() A。与儿童(儿童,这里指的是年轻一代,包括侄子和侄女)谈论论文的意义。可以模拟盐扩散空气差(类似).. c。筛选人员并谈论事情(撤退)。杨婷吐出脏兮兮的被褥在头上(跟“装做”和“假装”一样)..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对她的弟弟和女儿说,“如果柳絮不是被风吹来的“ 翻译:_ _ _ _ _ _ _ _ (2)是杨把脏被褥吐在头上,骗谁睡觉

翻译:_ ___________ 3。为什么这篇文章中的将军和钱峰“受惊”了?用你自己的话回答 4。一段文字,从“如果不是柳絮因为风”的回答中显示出谢道韫是个孩子;在第二篇文章中,王羲之作为一个孩子的突出性格特征如下:读下面的a和b,完成1-4个问题 [一]在一个寒冷多雪的日子里,谢太傅和他的孩子们聚在一起,谈论这篇论文的意义。当雪突然下起来时,公众欣然说:雪看起来像什么??我哥哥胡二说:盐扩散中的空气差?哥哥和女儿说:如果柳絮不是因为风?公众的笑声也就是说,雄哥没有伊女和左将军的妻子[·b]王戎(1)7岁,带着孩子(2)和(3)去旅游看路边的李子树。他们有许多孩子。他们折起树枝。他们为他们赛跑,但他们不动。当被问到时,这个人回答说:路边有很多孩子的树一定会遭受李树的折磨。?为此邀功(摘自《世说新语·梁娅》)[注] ①王戎:晋人?竹林七贤?一个(2)各种:众多(3)游泳:玩耍④紫:水果(5)折枝:折枝6.竞走:跑步比赛(7)真诚:如果是1.对文章内容理解上的一个错误是()一。谢老师对“弟儿胡儿” b的回答比较满意。在文章B中,王戎总结说“这一定是苦梅”是基于“路边的树和许多孩子” C。从文章A和B的描述可以看出,谢道韫和王戎都是非常聪明和聪明的孩子。D.谢道韫在文章A中的出色表现是辉煌的,而王戎在文章B中的出色表现是善于思考的。解释下列句子中添加的单词 (1)俄罗斯突如其来的暴风雪(2)可以模拟盐扩散的空气差。(3)试着

九年级语文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复习导学案附答案

科目:九年级语文学案课题:文言文阅读 时间:年月日主备人:授课人:课型:复习课 1、了解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重点】 2、熟练运用,灵活解题。【难点】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段,完成9~12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节选) 【乙】高祖①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②等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④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⑤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⑥;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⑦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节选) 【注释】 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②高起、王陵:高祖臣子。③略:攻占。④降:投降。⑤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⑥子房:西汉名将张良。⑦连:率领。 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先帝称之曰能.吾能.用之 B.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C.此皆.良实皆.人杰也 D.悉以咨之.决胜于千里之.外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志虑忠纯。译文: (2)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译文: 3.选出下列对【甲】【乙】两个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2分) A.【甲】文段,诸葛亮向刘禅举荐文臣武将,分别管理“宫中”“营中”之事,两个“必能”突出了人才的重要作用。 B.【乙】文段,高祖与功臣论得天下,“吾能用之”中的“能用”二字,揭示了高祖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C.【乙】文段将项羽失败和高祖取胜作了对比,突出了高祖善识人才、善用人才。 D.【甲】文段,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命令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显得义正辞严,不容反抗。 4.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上都和,此外,诸葛亮还。(3分)

初中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阅读技巧习题训练含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曹冲智救库吏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注释】①太祖:指曹操。②自归:自首。③县:同“悬”,悬挂。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世俗以为鼠啮衣者/自以为大有所益 B.今单衣见啮/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C.是以忧戚/杞人忧天 D.俄而库吏以啮鞍闻/俄而雪骤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 (3)结合选文,说说曹操为什么没有怪罪库吏。 【答案】(1)B (2)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 (3)曹操意识到马鞍被咬是难免的;且他刚劝解过儿子曹冲衣物被咬没什么大不了,在这种情况下没办法再追究自己的马鞍被咬而怪罪库吏。 【解析】【分析】(1)A. 世俗以为鼠啮衣者/自以为大有所益(以为:认为/认为);B. 今单衣见啮/见其发矢十中八九(见:被/看见);C. 是以忧戚/杞人忧天(忧:担忧,忧愁/担忧,忧愁);D. 俄而库吏以啮鞍闻/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不久,一会儿)。故选B。 (2)语句“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的意思是:曹冲于是用刀戳破(自己的)单衣,弄得像是被老鼠咬坏的一样,谎称内心有不快活的事,脸色上显出极不痛快的样子,来到曹操跟前。据此正确的句读是: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 (3)从文章叙写的内容看,曹操刚劝慰儿子曹冲衣物被老鼠咬,所谓的“其主不吉”是“此妄言耳,无所苦也”。在这种情况下,库吏再说马鞍被咬的事,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再追究库吏的罪责了。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⑴ B ⑵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 ⑶曹操意识到马鞍被咬是难免的;且他刚劝解过儿子曹冲衣物被咬没什么大不了,在这种情况下没办法再追究自己的马鞍被咬而怪罪库吏。 【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理解,注意结合语境理解一词多义。 ⑵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

七上课内文言文语段专题训练 (一)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俄而 ..雪骤()(2)白雪纷纷何所似 ...() (3)与儿女 ..讲论文义()(4)撤盐空中差可拟.()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差”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差强人意 B.参差不齐 C.成绩差 D.出公差 4.“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5.结合原文,说说公为何大笑?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言;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友人和陈元方三个人的活动,重点写的是哪两个人的活动?这两个人各有什么特点? 2.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下述一些内容。 故事的起因: 故事的发展: 故事的高潮:

故事的结局: 3.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三)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述而》)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1.《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A.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 B.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C.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 D.是知.也日知.其所亡 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 4.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 5.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