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例教程模拟一看就会教程acketTracer

实例教程模拟一看就会教程acketTracer

实例教程模拟一看就会教程acketTracer
实例教程模拟一看就会教程acketTracer

网路设备模拟器P a c k e t T r a c e r教程

第二章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

第三章交换机的端口配置与管理 ....................................................................

第四章交换机的Telnet远程登陆配置 ............................................................

第五章交换机的端口聚合配置 ........................................................................

第六章交换机划分Vlan配置...........................................................................

第七章三层交换机基本配置 ............................................................................

第八章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

第九章快速生成树配置 ....................................................................................

第十章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

第十一章路由器单臂路由配置 ........................................................................

第十二章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

第十三章路由器RIP动态路由配置.................................................................

第十四章路由器OSPF动态路由配置..............................................................

第十五章路由器综合路由配置 ........................................................................

第十六章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第十七章扩展IP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第十八章网络地址转换NAT配置 ...................................................................

第十九章网络端口地址转换NAPT配置 .........................................................

第一章认识PacketTracer软件

PacketTracher介绍

●PacketTracer是Cisco公司针对CCNA认证开发的一个用来设计、配置和故障

排除网络的模拟软件。

●PackerTracer模拟器软件比Boson功能强大,比Dynamips操作简单,非常适

合网络设备初学者使用。

学习任务

1、安装PackerTracer;

2、利用一台型号为2960的交换机将2pc机互连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

3、分别设置pc机的ip地址;

4、验证pc机间可以互通。

实验设备

Switch_29601台;PC2台;直连线

PC1

IP:

Submask:

Gateway:

PC2

IP:

Submask:

Gateway:

PC1pingPC2 Reply

PC2pingPC1 Reply

PC2pingGateway Timeout

第二章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实验目标

●掌握交换机基本信息的配置管理。

实验背景

●某公司新进一批交换机,在投入网络以后要进行初始配置与管理,你作为网

络管理员,对交换机进行基本的配置与管理。

技术原理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占

用交换机的网络端口,第一次配置交换机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配

置。

●通过Telnet、拨号等方式属于带内管理。

●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

●用户模式Switch>

●特权模式Switch#

●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

●端口模式Switch(config-if)#

实验步骤:

●新建PacketTracer拓扑图

●了解交换机命令行

●进入特权模式(en)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conft)

●进入交换机端口视图模式(intf0/1)

●返回到上级模式(exit)

●从全局以下模式返回到特权模式(end)

●帮助信息(如、co、copy)

●命令简写(如conft)

●命令自动补全(Tab)

●快捷键(ctrl+c中断测试,ctrl+z退回到特权视图)

●Reload重启。(在特权模式下)

●修改交换机名称(hostnameX)

实验设备

Switch_29601台;PC1台;配置线;

PCconsole端口

Switch>enable

Switch#conft

Switch(config)#hostnameX

Switch(config)#interfacefa0/1

Switch(config-if)#end

使用tab键,命令简写,帮助命令?

第三章交换机的端口配置与管理

实验目标

●掌握交换机基本信息的配置管理。

实验背景

●某公司新进一批交换机,在投入网络以后要进行初始配置与管理,你作为网

络管理员,对交换机进行端口的配置与管理。

技术原理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不占

用交换机的网络端口,第一次配置交换机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配

置。

●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

●用户模式Switch>

●特权模式Switch#

●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

●端口模式Switch(config-if)#

实验步骤:

●新建PacketTracer拓扑图

●了解交换机端口配置命令行

●修改交换机名称(hostnameX)

●配置交换机端口参数(speed,duplex)

●查看交换机版本信息(showversion)

●查看当前生效的配置信息(showrunning-config)

●查看保存在NVRAM中的启动配置信息(showstartup-config)

●查看端口信息Switch#showinterface

●查看交换机的MAC地址表Switch#showmac-address-table

●选择某个端口Switch(config)#interfacetypemod/port(type表示端口类

型,通常有ethernet、Fastethernet、Gigabitethernet)(mod表示端口所在的模块,port表示在该模块中的编号)例如

interfacefastethernet0/1

●选择多个端口Switch(config)#interfacetypemod/startport-endport

●设置端口通信速度Switch(config-if)#speed[10/100/auto]

●设置端口单双工模式Switch(config-if)#duplex[half/full/auto]

●交换机、路由器中有很多密码,设置对这些密码可以有效的提高设备的

安全性。

●switch(config)#enablepassword******设置进入特权模式的密码

●switch(config-line)可以设置通过console端口连接设备及Telnet远程

登录时所需的密码;

●switch(config)#lineconsole0表示配置控制台线路,0是控制台的线路

编号。

●switch(config-line)#login用于打开登录认证功能。

●switch(config-line)#password5ijsj//设置进入控制台访问的密码

若交换机设置为auto以外的具体速度,此时应注意保证通信双方也要有相同的设置值。

注意事项:在配置交换机时,要注意交换机端口的单双工模式的匹配,如果链路一端设置的是全双工,另一端是自动协商,则会造成响应差和高出错率,丢包现象会很严重。通常两端设置为相同的模式。

实验设备

Switch_29601台;PC1台;配置线;直通线

PCconsole端口

Switch>enable

Switch#conft

Switch(config)#hostnameS2960

S2960(config)#interfacefa0/1

S2960(config-if)#speed100

S2960(config-if)#duplexfull

S2960(config-if)#exit

同时将PC的网卡改成全双工模式,100M速率,否则链路不通

S2960(config)#hostnameswitch

Switch(config)#exit

Switch#showversion

Switch#showrun

Switch#showinterface

Switch#showmac-address-table

Switch#configt

Switch(config)#enablepasswordcisco//激活特权模式密码为cisco

Switch(config)#noenablepassword//取消特权模式密码

Switch(config)#lineconsole0

Switch(config-line)#passwordcisco

Switch(config-line)#login

Switch(config-line)#nopassword//取消密码

第四章交换机的Telnet远程登陆配置

实验目标

●掌握采用Telnet方式配置交换机的方法。

实验背景

●第一次在设备机房对交换机进行了初次配置后,你希望以后在办公室或出差

时也可以对设备进行远程管理。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

技术原理

●配置交换机的管理IP地址(计算机的IP地址与交换机管理IP地址在同一个

网段):

●在2层交换机中,IP地址仅用于远程登录管理交换机,对于交换机的运行不

是必需,但是若没有配置管理IP地址,则交换机只能采用控制端口console 进行本地配置和管理。

●默认情况下,交换机的所有端口均属于VLAN1,VLAN1是交换机自动创建和管

理的。每个VLAN只有一个活动的管理地址,因此对2层交换机设置管理地址之前,首先应选择VLAN1接口,然后再利用IPaddress配置命令设置管理IP 地址。

●为telnet用户配置用户名和登录口令:

●交换机、路由器中有很多密码,设置对这些密码可以有效的提高设备的

安全性。

●switch(config)#linevty04表示配置远程登录线路,0~4是远程登录

的线路编号。

●switch(config-line)#login用于打开登录认证功能。

●switch(config-line)#password5ijsj//设置远程登录进入访问的密

实验步骤

●新建PacketTracer拓扑图

●配置交换机管理ip地址

●Switch(config)#intvlan1

●Switch(config-if)#ipaddress**IP****submask***

●配置用户登录密码

●Switch(config)#enablepassword*******设置进入特权模式的密码

●Switch(config)#linevty04

●Switch(config-line)#password5ijsj

●Switch(config-line)#login

实验设备

Switch_29601台;PC1台;直连线;配置线

PC0设置

PC1设置

3

PC0桌面上的终端

Switch>En//进入特权模式

Switch#conft//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intervlan1(默认交换机的所有端口都在VLAN1中)//创建并进入VLAN1的接口视图

Switch(config-if)#//在VLAN1接口上配置交换机远程管理的IP地址

Switch(config-if)#noshutdown//开启接口

Switch(config-if)#exit//回到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linevty04//进入远程登录用户管理视图,0-4个用户

Switch(config-line)#login//打开登录认证功能

Switch(config-line)#password5ijsj//配置远程登录的密码为5ijsj,密码明码显示

Switch(config-line)#privilegelevel3//配置远程登录用户的权限为最高级别权限3

Switch(config-line)#end//退出到特权模式

Switch#showrun//显示当前交换机配置情况

PC0 桌面选项卡中的CMD,命令提示符

//成功以后,再做下一步

输入password:5ijsj//登录成功,进入用户模式

Switch>Enable//进入特权模式

Switch#

PC1 桌面选项卡中的CMD,命令提示符

//成功,再做下一步

输入password:5ijsj

Switch>Enable//进入特权模式

Switch#

第五章交换机的端口聚合配置

实验目标

●理解端口聚合基本原理;

●掌握一般交换机端口聚合的配置方法;

实验背景

端口聚合(又称为链路聚合),将交换机上的多个端口在物理上连接起来,在逻辑上捆绑在一起,形成一个拥有较大宽带的端口,可以实现负载分担,并提供冗余链路。

技术原理

●端口聚合使用的是EtherChannel特性,在交换机到交换机之间提供冗余的高

速的连接方式。将两个设备之间多条FastEthernet或GigabitEthernet物理链路捆在一起组成一条设备间逻辑链路,从而增强带宽,提供冗余。

●两台交换机到计算机的速率都是100M,SW1和SW2之间虽有两条100M的物理

通道相连,可由于生成树的原因,只有100M可用,交换机之间的链路很容易形成瓶颈,使用端口聚合技术,把两个100M链路聚合成一个200M的逻辑链路,当一条链路出现故障,另一条链路会继续工作。

●一台S2000系列以太网交换机只能有1个汇聚组,1个汇聚组最多可以有4个

端口。组内的端口号必须连续,但对起始端口无特殊要求。

●在一个端口汇聚组中,端口号最小的作为主端口,其他的作为成员端口。同

一个汇聚组中成员端口的链路类型与主端口的链路类型保持一致,即如果主端口为Trunk端口,则成员端口也为Trunk端口;如主端口的链路类型改为Access端口,则成员端口的链路类型也变为Access端口。

●所有参加聚合的端口都必须工作在全双工模式下,且工作速率相同才能进行

聚合。并且聚合功能需要在链路两端同时配置方能生效。

●端口聚合主要应用的场合:

●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汇聚层交换机到核心层交换机或核心层交

换机之间。

●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集群服务器采用多网卡与交换机连接提供

集中访问。

●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交换机和路由器采用端口聚合解决广域网

和局域网连接瓶颈。

●服务器和路由器之间的连接:集群服务器采用多网卡与路由器连接提供

集中访问

●视图:全局配置模式下

●命令:

interfacerange interface_name1to interface_name2

Switchportmodetrunk

channel-group1modeon加入链路组1并开启

●参数:

→interface_name1:聚合起始端口

→interface_name2:聚合结束端口。

→trunk表示端口可以转发所有Vlan包

→将2个或多个物理端口组合在一起成为一条逻辑的路径,即链路channel-group,同时也形成了一个逻辑端口port-channel(一个整体)●switchportmodeaccess是直接接主机的,所属VLAN中的接口,都是access ●switchportmodetrunktrunkmode的接口可以同时传输多个VLAN信息的。

●trunkmode常用在两个SWITCH and ROUTER,switchandswitch

●特权模式下

Switch#showetherchannelsummary:显示相关汇聚端口组的信息;

实验设备

Switch_29602台;PC4台;直连线

Switch0:具体操作

Switch>

Switch#configt

Switch(config)#interfacerange f0/1-2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modetrunk//设置端口模式为trunk

Switch(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1modeon//加入链路组1并开启

Switch(config-if-range)#exit

Switch(config)#port-channelload-balancedst-ip//按照目标主机IP地址数据分发来实现负载平衡

Switch(config)#exit

Switch#showetherchannelsummary

Switch1:具体操作

Switch>

Switch#configt

Switch(config)#interfacerange f0/1-2

Switch(config-if-range)#Switchportmodetrunk//设置端口模式为trunk

Switch(config-if-range)#channel-group1modeon//加入链路组1并开启

Switch(config-if-range)#exit

Switch(config)#port-channelload-balancedst-ip//按照目标主机IP地址数据分发来实现以太网通道组负载平衡

Switch(config)#exit

Switch#showetherchannelsummary//显示以太网通道组的情况

PC0设置

PC1设置

3

PC0pingPC1 Reply

PC1pingPC0 Reply

第六章交换机划分Vlan配置

实验目标

●理解虚拟LAN(VLAN)基本配置;

●掌握一般交换机按端口划分VLAN的配置方法;

●掌握TagVLAN配置方法。

实验背景

●某一公司内财务部、销售部的PC通过2台交换机实现通信;要求财务部和销

售部的PC可以互通,但为了数据安全起见,销售部和财务部需要进行互相隔离,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标。

技术原理

●VLAN是指在一个物理网段内。进行逻辑的划分,划分成若干个虚拟局域网,

VLAN做大的特性是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进行灵活的划分。VLAN具备了一个物理网段所具备的特性。相同VLAN内的主机可以相互直接通信,不同

VLAN间的主机之间互相访问必须经路由设备进行转发,广播数据包只可以在本VLAN内进行广播,不能传输到其他VLAN中。

●PortVLAN是实现VLAN的方式之一,它利用交换机的端口进行VALN的划分,

一个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

●TagVLAN是基于交换机端口的另一种类型,主要用于是交换机的相同Vlan内

的主机之间可以直接访问,同时对不同Vlan的主机进行隔离。TagVLAN遵循IEEE802.1Q协议的标准,在使用配置了TagVLAN的端口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在数据帧内添加4个字节的8021.Q标签信息,用于标示该数据帧属于哪个VLAN,便于对端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进行准确的过滤。

实验步骤

●新建PacketTracer拓扑图;

●划分VLAN;

●将端口划分到相应VLAN中;

●设置TagVLANTrunk属性;

●测试

实验设备

Switch_29602台;PC4台;直连线

PC1

IP:

Submark:

Gateway:

PC2

IP:

Submark:

Gateway:

PC3

IP:

Submark:

Gateway:

PC4

IP:

Submark:

Gateway:

Switch1

Switch>en

Switch#conft

Switch(config)#vlan2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vlan3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interfa0/1

Switch(config-if)#switchaccessvlan2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erfa0/2

Switch(config-if)#switchaccessvlan3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erfa0/24

Switch(config-if)#switchmodetrunk

Switch(config-if)#end

Switch#showvlan

Switch2

Switch>en

Switch#conft

Switch(config)#vlan2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vlan3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intfa0/1

Switch(config-if)#switchaccessvlan2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fa0/2

Switch(config-if)#switchaccessvlan3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fa0/24

Switch(config-if)#switchmodetrunk

Switch(config-if)#end

Switch#showvlan

PC1pingPC2timeout

PC1pingPC3Reply

第七章三层交换机基本配置

实验目标

●理解三层交换机的基本原理;

●掌握三层交换机物理端口开启路由功能的配置方法;

实验背景

公司现有1台三层交换机,要求你进行测试,该交换机的三层功能是否工作正常。

技术原理

?开启路由功能

?Switch(config)#iprouting

?配置三层交换机端口的路由功能

?Switch(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5

?Switch(config-if)#noswitchport

?Switch(config-if)#noshutdown

?Switch(config-if)#end

如果是三层交换机的话,可以用到noswitchport此命令。

三层交换机是带有三层路由功能的交换机,也就是这台交换机的端口既有三层路由功能,也具有二层交换功能。三层交换机端口默认为二层口,如果需要启用三层功能就需要在此端口输入noswitchport命令。如果是二层交换机就不会用到noswitchport命令。

实验设备

交换机35601台,PC1台,直通线,配置线

PC0设置

PC0桌面上的终端

Switch>en

Switch#configt

Switch(config)#hostnameS3550

S3550(config)#iprouting//开启路由功能

S3550(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5

S3550(config-if)#noswitchport//该端口启用三层路由功能

S3550(config-if)#noshutdown//开启端口

S3550(config-if)#end

S3550#

思考题:利用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固定IP地址的方法实现不同vlan之间联通?

第八章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实验目标

●掌握交换机TagVLAN的配置

●掌握三层交换机基本配置方法;

●掌握三层交换机VLAN路由的配置方法;

●通过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相互通信;

实验背景

●某企业有两个主要部门,技术部和销售部,分处于不同的办公室,为了安全

和便于管理对两个部门的主机进行了VLAN的划分,技术部和销售部分处于不同的VLAN,先由于业务的需求需要销售部和技术部的主机能够相互访问,获得相应的资源,两个部门的交换机通过一台三层交换机进行了连接。

技术原理

●三层交换机具备网络层的功能,实现VLAN相互访问的原理是:利用三层交换

机的路由功能,通过识别数据包的IP地址,查找路由表进行选路转发,三层交换机利用直连路由可以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相互访问。三层交换机给接口配置IP地址。采用SVI(交换虚拟接口)的方式实现VLAN间互连。SVI是指为交换机中的VLAN创建虚拟接口,并且配置IP地址。

实验步骤

●新建packettracer拓扑图

●(1)在二层交换机上配置VLAN2、VLAN3,分别将端口2、端口3划分给

VLAN2、VLAN3。

●(2)将二层交换机与三层交换机相连的端口fa0/1都定义为tagVlan模式。

●(3)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VLAN2、VLAN3,此时验证二层交换机VLAN2、VLAN3

下的主机之间不能相互通信。

●(4)设置三层交换机VLAN间的通信,创建VLAN2,VLAN3的虚接口,并配置

虚接口VLAN2、VLAN3的IP地址。

●(5)查看三层交换机路由表。

●(6)将二层交换机VLAN2、VLAN3下的主机默认网关分别设置为相应虚拟接

口的IP地址。

●(7)验证二层交换机VLAN2,VALN3下的主机之间可以相互通信。

首先在三层交换机上分别设置各VLAN的接口IP地址。三层交换机将vlan做为一种接口对待,就象路由器上的一样,再在各接入VLAN的计算机上设置与所属VLAN 的网络地址一致的IP地址,并且把默认网关设置为该VLAN的接口地址。这样,所有的VLAN也可以互访了。

实验设备

Switch_29601台;Swithc_35601台;PC3台;直连线

PC1

IP:

Submark:

Gateway:

PC2

IP:

Submark:

Gateway:

PC3

IP:

Submark:

Gateway:

PC1PingPC3

P

PC1PingPC2

P

S2960

Switch>en

Switch#conft

Switch(config)#vlan2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vlan3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intfa0/2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accessvlan2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fa0/3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accessvlan3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fa0/1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modetrunk

Switch(config-if)#end

Switch#showvlan

S3560

Switch>en

Switch#conft

简述各种化工流程模拟软件的特点及优缺点

简述几种化工流程模拟软件的功能特点及优缺点 化学工艺09级1班 摘要:化工过程模拟是计算机化工应用中最为基础、发展最为成熟的技术。本 文综合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化工流程模拟软件的功能及特点,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关键词:化工流程模拟,模拟软件,Aspen Plus, Pro/Ⅱ,HYSYS, ChemCAD l 化工过程概述 化工流程模拟(亦称过程模拟)技术是以工艺过程的机理模型为基础,采用数学方法来描述化工过程,通过应用计算机辅助计算手段,进行过程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尺寸估算和能量分析,作出环境和经济评价。它是化学工程、化工热力学、系统工程、计算方法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结合产物,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1]。现在化工过程模拟软件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应用于化工过程的设计、测试、优化和过程的整合[2]。 化工过程模拟技术是计算机化工应用中最基础、发展最为成熟的技术之一,化工过程模拟与实验研究的结合是当前最有效和最廉价的化工过程研究方法,它可以大大节约实验成本,加快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过程。化工过程模拟可以用于完成化工过程及设备的计算、设计、经济评价、操作模拟、寻优分析和故障诊断等多种任务。[3]当前人们对化工流程模拟技术的进展、应用和发展趋势的关注与日俱增。 商品化的化工流程模拟系统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目前,广泛应用的化工流程模拟系统主要有ASPEN PLUS、Pro/Ⅱ、HYSYS和ChemCAD。 2 Aspen Plus 2.1 Aspen Plus简述 “如果你不能对你的工艺进行建模,你就不能了解它。如果你不了解它,你就不能改进它。而且,如果你不能改进它,你在21世纪就不会具有竞争 力。”----Aspen World 1997 Aspen Plus是大型通用流程模拟系统,源于美国能源部七十年代后期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组织的会战,开发新型第三代流程模拟软件。该项目称为“过

模拟电子技术总结

模拟电子技术》院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成果总结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是高等院校工科电子信息、电气信息类各专业和部分非电类本科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而且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及,它也不断成为几乎所有理工科本科生的必修课程。 我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由原电子技术系首先开设,目前已建成由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三门课组成的系列课程。2002 年被列为学院精品课重点建设项目,2005 年获得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同年申报并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一、基本内容 1.确定课程在本科生基本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基础性和广泛性,使之在本科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不但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而且由于本课程特别有利于学生系统集成的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仿真能力的培养,可使学生建立以下几个观点,形成正确的认识论。 (1)系统的观念:一个电子系统从信号的获取和输入、中间的处理到最后的输出和对负载的驱动,各部分电路之间的功能作用、增益分配、参数设置、逻辑关系……都需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只有不顾此失彼、通盘考虑、全面调试才能获得理想效果。 (2)工程的观念:数学、物理的严格论证及精确计算到工程实际之间往往有很大差距,电子技术中“忽略次要,抓住主要”的方法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更切合工程实际。因而特别有利于学生工程观念的培养。 (3)科技进步的观念: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器件的换代,比其它任何技术都快,学习电子技术可以让人深刻地体会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不断前进。学习时应着眼于基础,放眼于未来。 (4)创新意识:在阐述电子器件的产生背景、电路构思、应用场合等问题时特别具有启发性,电子电路可在咫尺之间产生千变万化,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特别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加强了场效应电路、集成电路和可编程模拟器件等新知识的介绍,拓宽了知识面,延续了所学知识的生命周期。 上述观念的培养,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续课铺平道路,而且培养了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即使在工作后还会起作用,将受益一生。 2.创建先进科学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结构电子技术学科是突飞猛进发展的学科,如何更好地解决基础与发展、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理论与实践等矛盾,处理好知识的“博”新“”“深”的关系,建立先进和科学的教学结构,以适应不断更新的课程内容体系始终是我们改革的重点。 本课程建立起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和EDA 教学交叉融合的教学结构,如图所示。各教学环节各司其职,相辅相成,互相交融,实现“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因材施教,促进创新”的同一个目标。

模拟电子技术教程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第1章习题答案 1. 判断题:在问题的后面括号中打√或×。 (1)当模拟电路的输入有微小的变化时必然输出端也会有变化。(√) (2)当模拟电路的输出有微小的变化时必然输入端也会有变化。(×) (3)线性电路一定是模拟电路。(√) (4)模拟电路一定是线性电路。(×) (5)放大器一定是线性电路。(√) (6)线性电路一定是放大器。(×) (7)放大器是有源的线性网络。(√) (8)放大器的增益有可能有不同的量纲。(√) (9)放大器的零点是指放大器输出为0。(×) (10)放大器的增益一定是大于1的。(×) 2 填空题: (1)放大器输入为10mV电压信号,输出为100mA电流信号,增益是10S。 (2)放大器输入为10mA电流信号,输出为10V电压信号,增益是1KΩ。 (3)放大器输入为10V电压信号,输出为100mV电压信号,增益是0.01 。 (4)在输入信号为电压源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越大越好。 (5)在负载要求为恒压输出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出阻抗越大越好。 (6)在输入信号为电流源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越小越好。 (7)在负载要求为恒流输出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出阻抗越小越好。 (8)某放大器的零点是1V,零漂是+20PPM,当温度升高10℃时,零点是 1.0002V 。(9)某放大器可输出的标准正弦波有效值是10V,其最大不失真正电压输出+U OM是14V,最大不失真负电压输出-U OM是-14V 。 (10)某放大器在输入频率0~200KHZ的范围内,增益是100V/V,在频率增加到250KHZ时增益变成约70V/V,该放大器的下限截止频率f L是0HZ,上限截止频率f H是250KHZ,通频带 f BW是250KHZ。 3. 现有:电压信号源1个,电压型放大器1个,1K电阻1个,万用表1个。如通过实验法求信号源的 内阻、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及输出阻抗,请写出实验步骤。 解:提示:按照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定义完成,电流通过测电阻压降得到。 4. 现有:宽频信号发生器1个,示波器1个,互导型放大器1个,1K电阻1个。如通过实验法求放大 器的通频带增益、上限截止频率及下限截止频率,请写出实验步骤。 解: 提示:放大器输入接信号源,输出接电阻,从0HZ开始不断加大频率,由示波器观测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值并做纪录,绘出通频带各点图形。 第2章习题答案

《化工流程模拟实训—Aspen-Plus教程(孙兰义主编)》配套PPS课件第3章-物性方法

第3章物性方法作者:毕欣欣孙兰义

物性方法 3.1 Aspen Plus数据库 3.2 Aspen Plus中的主要物性模型3.3 物性方法的选择 3.4 定义物性集 3.5 物性分析 3.6 物性估算 3.7 物性数据回归 3.8 电解质组分

系统数据库?是Aspen Plus的一部分,适用于每一个程序的运行,包括PURECOMP、SOLIDS、AQUEOUS、INORGANIC、BINARY等数据库 内置数据库?与Aspen Plus的数据库无关,用户自己输入,用户需自己创建并激活 用户数据库?用户需要自己创建并激活,且数据具有针对性,不是对所有用户开放

PURECOMP ?常数参数。例如绝对温度、绝对压力。 ?相变的性质参数。例如沸点、三相点。 ?参考态的性质参数。例如标准生成焓以及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随温度变化的热力学性质参数。例如饱和蒸汽压。 ?传递性质的参数,例如粘度。 ?安全性质的参数。例如闪点、着火点。 ?UNIFAC模型中的集团参数。 ?状态方程中的参数。 ?与石油相关的参数。例如油品的API值、辛烷值、芳烃含量、氢含量及

?IDEAL SYSOP0 理想模型?Lee 方程、PR 方程、RK 方程 状态方程模 型?Pitzer 、NRTL 、UNIFAC 、UNIQUAC 、VANLAAR 、WILSON 活度系数模 型?AMINES 、BK-10、STEAM-TA 特殊模型

?Aspen Plus提供了含有常用的热力学模型的物性方法。 ?物性方法与模型选择不同,模拟结果大相径庭。如精馏 塔模拟的例子。相同的条件计算理论塔板数,用理想方法得到11块,用状态方程得到7块,用活度系数法得42块。显然物性方法和模型选择的是否合适,也直接影响模拟结果是否有意义。 ?《Aspen plus物性方法和模型》 理想模型 理想物性方法K值计算方法 IDEAL Ideal Gas/Raoult's law/Henry's law SYSOP0Release8version of Ideal Gas/Raoult's law

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大全

工流程模拟软件大全 -------------------------------------------------------------------------------- 1 概要目前,国内主要的化工流程模拟软件美国SimSci-Esscor公司的PRO/II,美国AspenTech公司的Aspen Plus,Hysys,英国PSE公司的gPROMS,美国Chemstations公司ChemCAD和美国WinSim Inc. 公司的Design II,加拿大Virtual Materials Group的VMGSim。现将这几种软件简介归纳如下,供参考学习之用。 2 CHEMCAD, PROII, ASPEN的比较简单总结以下七点: 1 一般认为,PROII在炼油工业应用更为准确些,因其数据库中有不少经验数据;而ASPEN在化工领域表现更好,Aspen Plus与之比较有其它软件不可比拟的优点它基本上覆盖了以上各软件的所有优点。有人比喻:PROII是经验派,ASPEN 是学院派。 2. 学习aspen plus必备 1化工原理;讲化工过程得单元操作 2热力学方法;讲述物性计算方法; 3化工系统工程;讲述如何对化工系统进行建模,分析、求解如果简单掌握, 1、2就可以了,如果想进一步深入,还需看看3,另外有一个有经验得老师辅导也是很重要的。 3.HYSYS主要用于炼油。动态模拟是它的优势。 ASPEN是智能型的,用于化工领域流程模拟,比较大或长的流程,而且数据库比较全,开方式的。它和HYSYS 现在是一家。 PRO/II可以用于设备核算,流程短,或精馏核算。 chemcad由于物性较少,使用不方面,相对较差,网上到处都可以下载,设计院不太使用,高校中有一定市场。 4. 我觉得aspen plus的计算是最精确的,数据库的建设也是最完善的。不过我对它的操作不太适由于它考虑的方面非常全面,所以让我感觉学起来比较费劲。chemcad的界面操作让人感觉非常简单,使用起来比较顺手。但是数据库不是太大,我用的 5.0版本,就只有2000中常用物质的物性数据。PRO/II在这两方面都在中间。 5. 从易收敛性上看,chemcad>hysys>proii。 6. 从贴近工业实际看,proii>hysys>chemcad四个都是工程模拟仿真软件,其中Aspen、PRO/II, HYSYS为国内绝大多数设计院所使用。感觉Aspen适应范围最广,电解质、固体、燃烧等模块是其它软件难以比拟的;PRO/II在石化上应用较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HYSYS则在油气工程领域就有着极高的精度和准确性。青岛科技大学(原青岛化工学院)开发了个ECSS,对它的评价只能是“国货”,青岛科技大学自己也不使用它的。 7. 版本介绍: aspen好用的版本是10.2和11.1,其中10.2在winXP上使用会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授课计划 授课时数: 2 授课教师:赵启学授课时间: 课题:半导体二极管 教学目的: 1、理解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2、了解半导体二极管的构成与类型 教学重点:1、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2、二极管结的构成 教学难点: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教学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没有哪一门课程像电子技术的发展可以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从1947年,贝尔实验室制成第一只晶体管;1958年,集成电路;1969年,大规模集成电路;1975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一开始集成电路有4只晶体管,1997年,一片集成电路有40亿个晶体管。不管怎么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门课我们所讲的就是这个“宗”。(10分钟) 讲授新课: 一:PN结(30分钟) 1、什么是半导体,什么是本证半导体?(10分钟) 半导体: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本征半导体:纯净(无杂质)的晶体结构(稳定结构)的半导体,所有半导体器件的基本材料。常见的四价元素硅和锗。

2、杂质半导体(20分钟) N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参入微量5价元素,使自由电子浓度增大,成为多数载流子(多子),空穴成为少数载流子(少子)。如图(a) P型半导体:在本证半导体中参入微量3价元素,使空穴浓度增大,成为多子,电子成为少子,以空穴导电为主的杂志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如图(b) 3、PN结 P型与N型半导体之间交界面形成的薄层为PN结。 二:PN结的单项导电性(20分钟) PN结加正向电压时,可以有较大的正向扩散电流,即呈现低电阻,我们称PN 结导通;PN结加反向电压时,只有很小的反向漂移电流,呈现高电阻,我们称PN 结截止。这就是PN结的单向导电性。 1、正偏 加正向电压(正偏)——电源正极接P区,负极接N区 外电场的方向与内电场方向相反。 外电场削弱内电场→耗尽层变窄→扩散运动>>漂移运动→多子扩散形成正向电流(与外电场方向一致)I F

《化工流程模拟实训—Aspen Plus教程(孙兰义主编)》配套PPS课件第7章 分离单元模拟PartB

第7章分离单元模拟Part B 作者:武佳孙兰义

第7章分离单元模拟Part B ?7.1 概述 ?7.2 精馏塔的简捷设计模块DSTWU ?7.3 精馏塔的简捷校核模块Distl ?7.4 精馏塔的严格计算模块RadFrac ?7.5 塔板和填料的设计与校核 ?7.6 连续萃取模块Extract ?7.7 吸收示例

7.1 概述 模块说明功能适用对象 DSTWU 使用Winn-Underwood-Gilliland 方法的多组分精馏的简捷设计模 块 确定最小回流比、最小理论板数以 及实际回流比、实际理论板数等 仅有一股进料和两股产品的简 单精馏塔 Distl 使用Edmister方法的多组分精馏 的简捷校核模块 计算产品组成 仅有一股进料和两股产品的简 单精馏塔 RadFrac 单个塔的两相或三相严格计算模 块 精馏塔的严格核算和设计计算 普通精馏、吸收、汽提、萃取 精馏、共沸精馏、三相精馏、 反应精馏等 Extract液-液萃取严格计算模块液-液萃取严格计算萃取塔 MultiFrac严格法多塔蒸馏模块对一些复杂的多塔进行严格核算和 设计计算 原油常减压蒸馏塔、吸收/汽提 塔组合等 SCFrac简捷法多塔蒸馏模块确定产品组成和流率、估算每个塔 段理论板数和热负荷等 原油常减压蒸馏塔等 PetroFrac石油蒸馏模块对石油炼制工业中的复杂塔进行严 格核算和设计计算预闪蒸塔、原油常减压蒸馏塔、催化裂化主分馏塔、乙烯装置初馏塔和急冷塔组合等 RateFrac非平衡级速率模块精馏塔的严格核算和设计计算 蒸馏塔、吸收塔、汽提塔、共

DSTWU是多组分精馏的简捷设计模块,针对相对挥发度近似恒定的物系开发,用于计算仅有一股进料和两股产品的简单精馏塔。 DSTWU模块用Winn-Underwood-Gilliland方法进行精馏塔的简捷设计计算。

简述各种化工流程模拟软件的特点及优缺点

简述几种化工流程模拟软件的功能特点及优缺点摘要:化工过程模拟是计算机化工应用中最为基础、发展最为成熟的技术。本文综合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化工流程模拟软件的功能及特点,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比较。 关键词:化工流程模拟,模拟软件,Aspen Plus, Pro/Ⅱ,HYSYS, ChemCAD l 化工过程概述 化工流程模拟(亦称过程模拟)技术是以工艺过程的机理模型为基础,采用数学方法来描述化工过程,通过应用计算机辅助计算手段,进行过程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尺寸估算和能量分析,作出环境和经济评价。它是化学工程、化工热力学、系统工程、计算方法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结合产物,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1]。现在化工过程模拟软件应用范围更为广泛,应用于化工过程的设计、测试、优化和过程的整合[2]。 化工过程模拟技术是计算机化工应用中最基础、发展最为成熟的技术之一,化工过程模拟与实验研究的结合是当前最有效和最廉价的化工过程研究方法,它可以大大节约实验成本,加快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过程。化工过程模拟可以用于完成化工过程及设备的计算、设计、经济评价、操作模拟、寻优分析和故障诊断等多种任务。[3]当前人们对化工流程模拟技术的进展、应用和发展趋势的关注与日俱增。 商品化的化工流程模拟系统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目前,广泛应用的化工流程模拟系统主要有ASPEN PLUS、Pro/Ⅱ、HYSYS和ChemCAD。 2 Aspen Plus Aspen Plus简述

“如果你不能对你的工艺进行建模,你就不能了解它。如果你不了解它,你就不能改进它。而且,如果你不能改进它,你在21世纪就不会具有竞争力。”----Aspen World 1997 Aspen Plus是大型通用流程模拟系统,源于美国能源部七十年代后期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组织的会战,开发新型第三代流程模拟软件。该项目称为“过程工程的先进系统”(Advanced System for Process Engineering,简称ASPEN),并于1981年底完成。1982年为了将其商品化,成立了AspenTech 公司,并称之为Aspen Plus。该软件经过20多年来不断地改进、扩充和提高,已先后推出了十多个版本,成为举世公认的标准大型流程模拟软件,应用案例数以百万计。全球各大化工、石化、炼油等过程工业制造企业及着名的工程公司都是Aspen Plus的用户。 Aspen Plus特点 (1)产品具有完备的物性数据库物性模型和数据是得到精确可靠的模拟结果的关键。人们普遍认为Aspen Plus 具有最适用于工业、且最完备的物性系统。许多公司为了使其物性计算方法标准化而采用Aspen Plus 的物性系统,并与其自身的工程计算软件相结合。Aspen Plus 数据库包括将近6000种纯组分的物性数据:①纯组分数据库,包括将近6000 种化合物的参数。 ②电解质水溶液数据库,包括约900种离子和分子溶质估算电解质物性所需的参数。③固体数据库,包括约3314种固体的固体模型参数。④ Henry 常数库,包括水溶液中61种化合物的Henry 常数参数。⑤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库,包括Ridlich-Kwong Soave、Peng Robinson、Lee Kesler Plocker、BWR Lee Starling,以及Hayden O’Connell状态方程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案 1. 本章基本要求:了解半导体基础知识;掌握二极管基础知识,掌握二极管应用;掌握双极型晶体管(BJT)工作原理,伏安特性曲线,BJT的各个参数;对比学习场效应管(FET)的原理和特性曲线. 2. 本章教学内容和学时: 1.1 半导体基础知识 2 1.2 半导体二极管 2 1.3 双极型三极管 2 1.4 场效应三极管 2 3.本章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 4.本章重点: PN结内部载流子的运动,PN结的特性,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场效应管的压控特性,以及三种器件的等效电路. 5. 本章难点:PN结的形成原理,器件的非线性伏安特性方程和曲线,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6.本章习题: 7,课时与内容安排:(8学时) 1-2节:介绍本课程目的,教学参考书,本课程的特点以及在学习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和学习方法; 半导体基础知识,半导体,杂质半导体;PN结的形成过程.PN结的特点,几个特性.特别强调PN结的单向导电性,伏安特性方程的应用. 3-4节: 半导体二极管结构,基本特点,等效电路;稳压二极管工作原理,特点,电路分析. 5-6节:BJT结构,类型,电路符号,电流放大作用,放大模式下载流子运动过程,电流分配关系;BJT共射特性曲线(输入,输出);介绍BJT的极限参数. 7-8节:例题:器件选择,管脚判断;特别强调电流分配关系,特性曲线的应用.FET 分类介绍,以N沟道JFET为例介绍FET工作过程,JFET输出特性曲线,转移特性曲线,小结FET,BJT的特性差异,小结FET输出特性曲线,转移特性曲线.学习过程中强调FET,BJT的对比性学习. 第2章基本放大电路 1. 本章基本要求:正确理解放大器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BJT的简化模型及其模型参数的求解方法,掌握BJT的偏置电路,及工作点的估算方法;掌握BJT的三种基本组态放大器电路组成,指标,特点及分析方法;理解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的概念和描述;熟悉放大器的低频,高频截止频率的估算;了解单管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的分析,波特图的折线画法.掌握FET的偏置电路,工作点估算方法;了解FET的小信号跨导模型和FET的共源特点. 2. 本章教学内容和学时: 2.1 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2 2.2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 2.3 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4 2.4 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的三种基本接法 2 2.5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2 2.6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2 3. 本章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 4. 本章重点:静态工作点及其稳定,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共射,共集,共基三种

模拟电子技术项目化教案

教学设计方案

教法与学 项目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演示教学法 法分析 模仿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归纳总结学习法 教学准备 1 ?计算机一台,多媒体投影仪一台。 2 ?操作台、电烙铁+焊台、电源插座、万用表,电源指示电路元器件、镊子、 剪线钳。 3 ?课堂练习项目任务书。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情景导入任务(2分钟) (教学流 考勤、填写教学日志,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创造和谐活泼 程图见附 课堂,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工作。 表) 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教法:与日常应用相关的场景,让学生清楚学习本课的目的和意义。 教师创设情景:有一个手机充电器, 不能正常充电,需要确定它是否能正常工 作,及电源是否有电? 情景道具:手机充电器、发光二极管、万用表 (二)自主学习阶段(6分钟)检查预习作业 作用:学生感知教学重点,初步实现知识目标 学法:归纳、总结 学生分组收集资料:(4分钟)(略读教材内容 P7-11,不讲,学生自学) 教学场地 布置

1?半导体二极管的几种常见结构及其应用场合 在PN结上加上引线和封装,就成为一个二极管。二极管按结构分为点接 触型、面接触型和平面型三大类。 点接触型二极管PN结面积小,结电容小,常用于检波和变频等高频电路。 面接触型二极管PN结面积大,结电容大,用于工频大电流整流电路。平面型二极管PN结面 积可大可小,PN结面积大的,主要用于功率整流;结面积小的 可作为数字脉冲电路中的开关管。 按照所用的半导体材料,可分为锗二极管(Ge管)和硅二极管(Si管)。 根据其不同用途,可分为检波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二极管、隔离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硅功率开关二极管、旋转极管等。 发光二极管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由含(Ga)、(As)、(P)、(N)等的制成。 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 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二极管发红光,二极管发绿光,二极管发黄光, 二极管发蓝光。因化学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 LED。 3.二极管单向导电性 4.发光二极管极性判别 用RX 10k档,测量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时,正向电阻值 (黑表笔接正极时)约为几十至200k Q,反向电阻值为g(无穷大)。在测量 正向电阻值时,较高灵敏度的发光二极管,管内会发微光。若用万用表R X 1k 档测量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则会发现其正、反向电阻值均接近R (无穷大), 这是因为发光二极管的约在2V左右(部分发光二极管压降在3V左右,如白色发光二极管 等),而万用表R X 1k档内电池的电压值为1.5V,故不能使发光二极管正向导通。 普通半导体二极管的简易测试 1 )二极管极性判别 将万用表拨在RX 100或RX 1K电阻挡上,两支表笔分别接触二极管的两个电极测其阻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Multisim仿真)

《电子技术Ⅱ课程设计》 报告 姓名 xxx 学号 院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 指导教师 2014 年 6 月18日

目录 1、目的和意义 (3) 2、任务和要求 (3) 3、基础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4) 3.1 半导体器件的Multisim仿真 (4) 3.11仿真 (4) 3.12结果分析 (4) 3.2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5) 3.21理论计算 (7) 3.21仿真 (7) 3.23结果分析 (8) 3.3差分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8) 3.31理论计算 (9) 3.32仿真 (9) 3.33结果分析 (9) 3.4两级反馈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9) 3.41理论分析 (11) 3.42仿真 (12) 3.5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积分电路) (12) 3.51理论分析 (13) 3.52仿真 (14) 3.6波形发生电路的Multisim仿真(三角波与方波发生器) (14) 3.61理论分析 (14) 3.62仿真 (14) 4.无源滤波器的设计 (14) 5.总结 (18) 6.参考文献 (19)

一、目的和意义 该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电子技术2》的理论教学之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全局考虑问题、应用课程知识的能力,对培养和造就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将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任务和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分析和设计完成电路的设计和仿真。完成该次课程设计后,学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1、巩固和加深对《电子技术2》课程知识的理解; 2、会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和文献资料; 3、掌握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方法; 4、掌握简单模拟电路的设计、仿真方法; 5、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能正确反映设计和仿真结果。

浅谈化工流程模拟

浅谈化工流程模拟技术 20420132201107 陈秀萍 前言 化工流程模拟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是化学工程、化工热力学、系统工程、计算方法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结合产物。这一技术对于探索最佳工艺工况条件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化学工程设计、原有工程改造优化的强有力工具,备受关注。 化工流程模拟技术简介 1、化工流程模拟技术的发展 化工流程模拟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开发,至今已经经历了四代。1985年美国Kellogg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化工模拟程序并在当时的化学工程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上世纪70年代之后出现了一系列稳态流程模拟软件;80年代中后期,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在技术上日益成熟;90年代开始,稳态模拟技术进一步推广,动态模拟技术问世并得到长足发展。 目前化工流程模拟技术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下特点:在发展和应用通用化工流程模拟系统的基础上,注重开发专用化工流程模拟系统;稳态模拟与动态模拟技术有合并趋势;向计算机集成化过程系统;引入人工智能。 2、化工模拟软件的构成 (1)物性数据库:在模拟计算中,频繁进行各种热力学性质及传递性质计算,物性数据的准确直接影响到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2)单元模块库:依照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将各个过程操作单元编织成可独立运行的子程序或对象模块,存放到单元模块库,通过系统管理程序调用。 (3)输入和输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些模拟软件采用实时信号输出,以利于实现系统实施仿真。 (4)解算和管理系统:根据用户输入定义完成系统的模拟计算、优化计算等功能。 (5)网络通讯 主要的化工模拟软件有:Aspen Plus、H ysys、Pro/II、ChemCAD等。 3、化工流程模拟技术的应用 (1)科研开发:以过程模拟代替中间试验,进而构建工艺过程流程方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节省大量资金、时间和人力。 (2)工艺设计:方便的在不同的过程方案中筛选出最优方案。 (3)操作优化:通过流程模拟消除“瓶颈”,为装置的技术改造提供依据,实现传统产业高新化。 (4)优化控制:进行数据拟合分析,送入过程模拟软件中运行,进行工况研究和优化。(5)仿真技术的基础:动态仿真系统用来模拟装置的实际生产,不仅能得到稳态的操作情况,而且能够借助动态仿真技术随意改变某些可调量,系统地考察干扰存在时系统行为的变化。 4、化工流程模拟技术的优点 应用化工流程模拟技术可以节省过去由试验探索最佳工艺工况条件所消耗的大量资金、时间和人力,使我们从整个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分析、预测生产中深层次的问题,进行装置

《化工流程模拟》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流程模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化工流程模拟课程编号: 18000034 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 开课学期:第 5学期 课程类别:选修 课程性质:学科技术基础任选课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物理化学、化工原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及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之一。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化工专业知识和实践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拓展,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理论与应用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当前化工领域中设计过程的应用软件及其功能,同时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化工流程模拟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化工设计、新工艺流程的开发研究提供初步能力。 本课程主要是根据化工过程的数据,其中包括进料的温度、压力、流量、组成,有关的工艺操作条件,工艺规定,产品规格以及相关的设备参数,采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将由多个单元操作组成的化工流程用数学模型描述,模拟实际的生产过程,并通过改变各种有效条件得到所需要的结果。 二、基本要求 熟悉Aspen Plus模拟环境,掌握物性方法的选择和物性的分析,了解物性 参数的估算和物性数据的回归。熟练掌握主要单元模块包括混合器、分离器、压力变送设备、换热器、塔和反应器的模拟操作。掌握小型的稳态过程系统模拟、 设计和优化操作。了解采用Aspen Plus进行化工厂的综合性设计操作。 根据大纲要求,选用孙兰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化工流程模拟实训-Aspen Plus教程》作为教材。因为该教材与大纲要求基本适应。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讲解、课堂演示以及学生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讲授运用Aspen Plus对常见化工单元进行模拟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再通过运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实际化工过程,穿插讲解化工系统的模拟算法(序贯模块法、联立方程法和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批准人: 课程代码:所属系部: 制定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团队制定时间: 二、基本信息 学分:8 课程类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核心课学时:240 先修课:电工电子等 授课对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后续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⑴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课程综合设计与制作项目中,学生从应用电路的设计→PCB 版图设计→PCB 制作→器件检测→装配→焊接→静态、动态调试→性能测试,最终以完成一个真实电子产品的设计、生产流程的模式。 ①学生能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结构、原理性能特点及其应用常识。具有查阅手册、合理选用、识 别与检测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能力。 ②具有常见低频单元电路的读图能力。 ③会根据图纸进行电路板装配,会熟练使用面包板搭建调试电路,并具备分析排除电路中简单故障 的能力。 ④能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应用电路,并具备电路装配、调试、故障排除的能力。 ⑤⑵知识目标 ⑥掌握其电路组成、会分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其参数计算方法。 ⑦掌握电子器件的外特性和用于电路中的工作条件。 ⑧掌握PCB版图设计和PCB板的制作及常用测量工具类型及使用特点。 ⑨掌握各个电路的功能及使用特点。 ⑩掌握单元电路的电路构成,工作原理,分析方法。性能指标及特点。 ⑶情感目标与价值观 ①具有严格遵守企业管理制度、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②养成求真务实、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③形成自主学习,会思考,可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④具有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精神; ⑤通过完成任务、做出成果的过程获得成功、失败、坚持等情绪体验,健全心智。 2.课程内容设计 ⑴课程内容设计思想 工学结合,职业能力导向原则、突出能力目标、以项目为载体、学生为主体,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教学。 图 1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示意图 ⑵课程教学内容设计(见表1) 3.能力训练任务设计(见表2)

化工分析过程与模拟

宁夏大学硕士生(博士生)考试考查卷面纸2011~~ 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 姓名学号 院(所、部)化学化工学院年级 11 级专业化学工程研究方向 课程化工分析过程与模拟考试方式论文主考教师评语成绩 主考教师签名: 200 年月日

浅谈化工过程模拟及相关高新技术 摘要:化工过程模拟在化工界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先进工具,广泛应用于工业装置的研究、设计、改造等领域,并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化工过程模拟与实验研究的结合是最有效和最廉价的化工过程研究方法。可以大大节约实验成本,加快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过程稳态模拟软件的应用也已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浪潮,席卷全球。 关键词:化工模拟稳态装置 化学工业正不断满足化学和相关的过程工业的需要,如石油化工、制药、食品、环境、冶金、材料、电子等[1]。工业的不断需求要求对现存的技术或设备进行不断地修改和改进,不断开发新技术方法。一个最有效和最廉价的方法是采用实验研究和计算机辅助模拟设计(化工模拟)相结合[2]。 国外化工模拟软件起步很早[3],上个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国M.W.Kellogg 公司就开发了第一个化工模拟程序—Flexible Flowsheeting。到80年代,化工过程模拟软件的研发已经走向专业化、商品化。模拟计算的准确性、可靠性也大大增强.应用范围不断拓展。这一时期,美国ASPEN Tech公司的ASPEN PLUS,Simulation Sciences。公司的PRO/II,,加拿大Hypro Tech公司的HYSIM等商业化软件正式走向市场。90年代后,化工模拟软件开始由德态过程向动态过程模拟和适时优化的方向发展,如Hysys,Aspen Plus等软件。国内化工过程模拟研究约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末化工部第五设计院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大型烃类分离模拟系统,80年代由青岛化工学院韩方煌、丁惠华教授等人开发的ECSS模拟系统软件—ECSS化工之星研究成功,并走向商业化[4]。下面就具体化工过程稳态模拟进行简单介绍。 1、化工过程稳态模拟 稳态模拟又称静态模拟或离线模拟[5]。流程模拟就是将一个由许多个单元过程组成的化工流程用数字模型进行描述,并且在计算机上通过改变各种有效条件得到所需要的结果,如操作条件等。通常所说的化工过程模拟或流程模拟多指稳态模拟。它是根据化工过程的稳态数据,诸如物料的压力、温度、流量、组成和有关的工艺操作条件、工艺规定、产品规格以及一定的设备参数,如蒸馏塔的板数、进料位置等,采用适当的模拟软件,用计算机模拟实际的稳态生产过程,得出详细的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其中包括人们最为关心的原材料消耗、公用工程消耗和产品、副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等重要数据。简言之,化工过程模拟就是在计算机上“再现”实际的生产过程。由于这一“再现”过程并不涉及到实际装置的任何管线、设备以及能源的变动,因而给了化工模拟人员最大的自由度。可以在计算机上“为所欲为”地进行不同方案和工艺条件的探讨、分析。并且化工过程模拟所需的成本以及完成一定研究任务所需的时间也是任何实验研究所无法比拟的,因而化工过程稳态模拟已成为研究、开发、设计、挖潜改造、节能增效、生产指导以至于企业管理等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并且在科研和实际生产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6]。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1、本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其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和典型集成运放的特性与参数,掌握基本放大、负反馈放大、集成运放应用等低频电子线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打好基础。 2、本课程教学要求: 1.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外部特性、主要参数、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及应用原理。 2.掌握共射、共集、共基、差分、电流源、互补输出级六种基本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分析,熟悉改进放大电路,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分析方法,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概念及分析。 3.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熟练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增益的近似估算,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及其消除原则。 4.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和典型电路,理解理想运放的概念,熟练掌握集成运放的线性和非线性应用原理及典型电路;掌握一般直流电源的组成,理解整流、滤波、稳压的工作原理,了解电路主要指标的估算。

3、使用的教材: 杨栓科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教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目: 康华光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高教出版社 童诗白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凤言编,《电子电路基础》第二版,高教出版社, 谢嘉奎编,《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四版,高教出版社, 陈大钦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问答、例题、试题》,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唐竞新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解题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肖子编,《电子线路辅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谢自美编,《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绪论 本章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要求了解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本章总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采用多媒体教学) §1-1 电子系统与信号0.5 §1-2 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0.5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课程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模拟电子技术教案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目录 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第一讲半导体基础知识 第二讲半导体二极管 第三讲双极型晶体管三极管 第四讲场效应管 第二章基本放大电路 第五讲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组成原理 第六讲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第七讲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第八讲共集放大电路和共基放大电路 第九讲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第十讲多级放大电路 第十一讲习题课 第三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十二讲频率响应概念、RC电路频率响应及晶体管的高频等效模型

第十三讲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以及增益带宽积 第四章功率放大电路 第十四讲功率放大电路概述和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第十五讲改进型OCL电路 第五章模拟集成电路基础 第十六讲集成电路概述、电流源电路和有源负载放大电路第十七讲差动放大电路 第十八讲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第六章放大电路的反馈 第十九讲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判断方法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第二十讲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估算 第二十一讲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第七章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电路 第二十二讲运算电路概述和基本运算电路 第二十三讲模拟乘法器及其应用 第二十四讲有源滤波电路 第八章波形发生与信号转换电路 第二十五讲振荡电路概述和正弦波振荡电路 第二十六讲电压比较器

第二十七讲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第二十八讲利用集成运放实现信号的转换 第九章直流电源 第二十九讲直流电源的概述及单相整流电路 第三十讲滤波电路和稳压管稳压电路 第三十一讲串联型稳压电路 第三十二讲总复习 第一章半导体基础知识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重点讲述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原理、外特性、主要参数及其物理意义,工作状态或工作区的分析。 首先介绍构成PN结的半导体材料、PN结的形成及其特点。其后介绍二极管、稳压管的伏安特性、电路模型和主要参数以及应用举例。然后介绍两种三极管(BJT和FET)的结构原理、伏安特性、主要参数以及工作区的判断分析方法。 本章学时分配 本章分为4讲,每讲2学时。 第一讲常用半导体器件 本讲重点

2020年整理化工系统过程模拟与优化.doc

学号:20095053007 《化工系统工程》课程论文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年级2009级 姓名 论文题目化工系统过程模拟与优化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成绩 2012年6月15日

目录

化工系统过程模拟与优化 摘要:化工系统过程模拟是计算机化工应用中最为基础、发展最为成熟的技术之一。本文从分子模拟、单元过程模拟及流程模拟三个模拟层次综述其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过程的优化和当前流行的国际国内商业化化工过程模拟软件及其主要功能、应用领域作了系统的总结。 关键词:过程优化;分子模拟;过程模拟;流程模拟 Abstract:Chemical process simulation system is the most basic computer chemical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of one of the most mature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from molecular simulation, unit process simulation and process simulation three simulation in its development level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the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the current popular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commercial chemical process simulation software and its main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field is the summary of the system. Keywords:Process optimization; Molecular simulation; Process simulation; Process simulation 前言 利用计算机高超的能力解算化工过程的数学模型[1],以模拟化工过程系统的性能,这种技术早在50 年代已开始在化学工业中应用。经过4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常规手段,广泛应用于化工过程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操作的控制与优化,操作工的培训和老厂技术改造。而且随着计算机硬件的性能价格比的迅速提高、软件环境的改善与丰富,过程模拟技术发展的势头有增无减。 1 发展迅猛的成因 这种发展的成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化工行业市场竞争剧烈,要求化工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周期短,用数学模拟可以大大加快筛选进度、减少实验工作、提高工程放大倍数、降低研究开发成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