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快照(Snapshot)技术发展综述

第一章、快照(Snapshot)技术发展综述

第一章、快照(Snapshot)技术发展综述
第一章、快照(Snapshot)技术发展综述

第一章、快照(Snapshot)技术发展综述

摘要:传统数据备份技术存在备份窗口、恢复时间目标RTO和恢复时间点RPO 过长的问题,无法满足企业关键性业务的数据保护需求,因此产生了数据快照技术。本文对快照技术的概念、特点、实现技术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概括性阐述,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快照,备份,复制,镜像,写时复制,指针重映射

作者简介:刘爱贵,研究方向为网络存储、数据挖掘和分布式计算;毕业于中科院,目前就职于赛门铁克@Symantec,从事存储软件研发。Email: Aigui.Liu@https://www.doczj.com/doc/564252008.html,

注:作者学识和经验水平有限,如有错误或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PDF格式下载:https://www.doczj.com/doc/564252008.html,/source/1613486

一.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人类进入称为信息社会的二十一世纪后,诸如数字通信、数字多媒体、电子商务、搜索引擎、数字图书馆、天气预报、地质勘探、科学研究等海量数据型应用的涌现,各种信息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趋势,存储成为信息计算技术的中心。应用对存储系统的要求不断提高,存储容量不断升级,从GigaByte到TeraByte、 PetaByte、ExaByte,愈显巨大。图灵奖获得者Jim Gray提出一个新的经验定律:网络环境下每18个月生产的数据量等于有史以来的数据量之和。与此同时,现代企业对计算机的依赖性严重增强,信息数据逐渐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数据损坏或丢失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由于黑客、病毒、硬件设备的失效以及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原因,使系统和数据信息遭到破坏甚至毁灭,如果不及时地进行恢复,将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备份容灾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尤其,9.11等事件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数据信息的价值和意义,日益重视数据的保护。

在过去的20多年中,虽然计算机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数据备份技术却没有长足进步。数据备份操作代价和成本仍然比较高,并且消耗大量时间和系统资源,数据备份的恢复时间目标和恢复点目标比较长。传统地,人们一直采用数据复制、备份、恢复等技术来保护重要的数据信息,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或复制。由于数据备份过程会影响应用性能,并且非常耗时,因此数据备份通常被安排在系统负载较轻时进行(如夜间)。另外,为了节省存储空间,通常结合全量和增量备份技术。

显然,这种数据备份方式存在一个显著的不足,即备份窗口问题。在数据备

份期间,企业业务需要暂时停止对外提供服务。随着企业数据量和数据增长速度的加快,这个窗口可能会要求越来越长,这对于关键性业务系统来说是无法接受的。诸如银行、电信等机构,信息系统要求24x7不间断运行,短时的停机或者少量数据的丢失都会导致巨大的损失。因此,就需要将数据备份窗口尽可能地缩小,甚至缩小为零,数据快照(Snapshot)、持续数据保护(CDP, 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等技术,就是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而出现的数据保护技术。

二. 快照概念

快照(Snapshot)是某个数据集在某一特定时刻的镜像,也称为即时拷贝,它是这个数据集的一个完整可用的副本。存储网络行业协会SNIA对快照的定义是[1]:关于指定数据集合的一个完全可用拷贝,该拷贝包括相应数据在某个时间点(拷贝开始的时间点)的映像。快照可以是其所表示的数据的一个副本(duplicate),也可以是数据的一个复制品(replicate)。

快照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例如作为备份的源、作为数据挖掘的源、作为保存应用程序状态的检查点,甚至就是作为单纯的数据复制的一种手段等。创建快照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按照SNIA的定义[2],快照技术主要分为镜像分离(split mirror) 、改变块(changed block)、并发(concurrent) 三大类。后两种在实现时通常使用指针重映射(pointer remapping)和写时拷贝(copy on write)技术。changed block 方式的灵活性及使用存储空间的高效性,使得它成为快照技术的主流。

第一种快照是镜像分离。在即时拷贝之前构建数据镜像,当出现一个完整的可供复制的镜像时,就可以通过瞬间“分离”镜像来产生即时拷贝。这种技术的优点是速度快,创建快照无须额外工作。但缺点也很显明,首先它不灵活,不能在任意时刻进行快照;其次,它需要一个与数据卷容量相同的镜像卷;再者,连续地镜像数据变化影响存储系统的整体性能。

第二种快照是改变块[3]。快照创建成功后,源和目标共享同一份物理数据拷贝,直到数据发生写操作,此时源或目标将被写向新的存储空间。共享的数据单元可是块、扇区、扇道或其他的粒度级别。为了记录和追踪块的变化和复制信息,需要一个位图(bitmap),它用于确定实际拷贝数据的位置,以及确定从源还是目标来获取数据。

第三种快照是并发[3]。它与改变块非常相似,但它总是物理地拷贝数据。当即时拷贝执行时,没有数据被复制。取而代之,它创建一个位图来记录数据的复制情况,并在后台进行真正的数据物理复制。

三. 不同存储层次的快照实现

“计算机科学中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增加间接层次来解决”-Butler Lampson,1992年图灵奖获得者。对于快照技术,我们可以在存储系统中的不同层次来实现,可以在磁盘阵列、文件系统、卷管理器、NAS系统或备份系统中来实现。

图1 存储系统栈与快照实现

存储栈由一组硬件和软件组件组成,为运行在主机操作系统上的应用系统提供物理存储介质,如图1所示。快照可以采用很多不同实现方式,也可以在存储栈中的不同层次来实现,大致分为软件层和硬件层两类,也可分为基于控制器的快照和基于主机的快照两类[4]。

基于控制器的快照,在存储设备层或硬件层中实现,由存储系统硬件提供商管理并集成于磁盘阵列中。这种快照在LUN级(块级)完成,独立与操作系统和文件系统。基于主机的快照,在设备驱动和文件系统级之间实现,通常由文件系统、卷管理器或第三方软件来执行。这种快照不依赖存储硬件,但却依赖于文件系统和卷管理软件。该快照作用于逻辑数据视图,这与基于控制器的快照的不同,它作用与物理数据。

在以上各个存储层次中,物理存储层和卷管理器是最适合实现快照的两个组件,它们可以方便地利用物理存储,是当前主流的实现层次。文件系统层实现快照是一个可行的选择,然而诸如数据库等应用会直接选择使用逻辑卷来实现快照,

因为在文件系统层它们不能被快照技术所管理。一般来说,没有必要在应用层实现快照,对于备份机制,可以利用下层的文件系统或卷管理器接口来实现,但需要应用暂时停顿以保证快照数据一致性。总的来说,基于软件层的快照易于操作,且提供比较好的恢复粒度,而基于硬件层的快照往往更高的性能和容错性。

目前,存储厂商提供了在不同存储层次实现快照的存储产品。快照在存储子系统中实现的有IBM TotalStorage Disk Systems、NetApp NAS 、EMC Symmetrix,在虚拟化层中实现的有IBM Total Storage SAN Volume Controller,在卷管理器中实现的有Veritas Volume Manager、Linux LVM、IBM Tivoli Storage Manager LVSA、Microsoft? Windows? 2003 VSS System provider,在文件系统中实现的有AIX JFS2、IBM TotalStorage SAN File System、IBM General Parallel File System、IBM N series、NetApp filers、Veritas File System。

四. 快照实现方式及技术

快照技术能够实现数据的即时影像,快照影像可以支持在线备份。全量快照是实现所有数据的一个完整的只读副本,为了降低快照所占用的存储空间,人们提出了写时复制(COW ,Copy-On-Write)和写重定向(ROW,Redirect on Write)快照技术。另外,还出现了其他一些快照技术的实现方式,如日志、持续数据保护等,可以提升快照的相关性能。

1、镜像分离(Split Mirror)

镜像分裂快照技术在快照时间点到来之前,首先要为源数据卷创建并维护一个完整的物理镜像卷:同一数据的两个副本分别保存在由源数据卷和镜像卷组成的镜像对上。在快照时间点到来时,镜像操作被停止,镜像卷转化为快照卷,获得一份数据快照。快照卷在完成数据备份等应用后,将与源数据卷重新同步,重新成为镜像卷。对于要同时保留多个连续时间点快照的源数据卷,必须预先为其创建多个镜像卷,当第一个镜像卷被转化为快照卷作为数据备份后,初始创建的第二个镜像卷立即与源数据卷同步,与源数据卷成为新的镜像对。镜像分裂快照操作的时间非常短,仅仅是断开镜像卷对所需的时间,通常只有几毫秒,这样小的备份窗口几乎不会对上层应用造成影响,但是这种快照技术缺乏灵活性,无法在任意时间点为任意的数据卷建立快照。另外,它需要一个或者多个与源数据卷容量相同的镜像卷,同步镜像时还会降低存储系统的整体性能。[5]

2、写时复制(COW, Copy On Write)

图2 写时复制快照

写时复制快照使用预先分配的快照空间进行快照创建,在快照时间点之后,没有物理数据复制发生,仅仅复制了原始数据物理位置的元数据。因此,快照创建非常快,可以瞬间完成。然后,快照副本跟踪原始卷的数据变化(即原始卷写操作),一旦原始卷数据块发生首次更新,则先将原始卷数据块读出并写入快照卷,然后用新数据块覆盖原始卷(如图2)。写时复制,因此而得名。

这种快照技术在创建快照时才建立快照卷,但只需分配相对少量的存储空间,用于保存快照时间点之后源数据卷中被更新的数据。每个源数据卷都具有一个数据指针表,每条记录保存着指向对应数据块的指针。在创建快照时,存储子系统为源数据卷的指针表建立一个副本,作为快照卷的数据指针表。当快照时间点结束时,快照建立了一个可供上层应用访问的逻辑副本,快照卷与源数据卷通过各自的指针表共享同一份物理数据。快照创建之后,当源数据卷中某数据将要被更新时,为了保证快照操作的完整性,使用写时复制技术。对快照卷中数据的访问,通过查询数据指针表,根据对应数据块的指针确定所访问数据的物理存储位置。

写时复制技术确保复制操作发生在更新操作之前,使快照时间点后的数据更新不会出现在快照卷上,保证了快照操作的完整性。写时复制快照在快照时间点之前,不会占用任何的存储资源,也不会影响系统性能;而且它在使用上非常灵活,可以在任意时间点为任意数据卷建立快照。在快照时间点产生的“备份窗口”的长度与源数据卷的容量成线性比例,一般为几秒钟,对应用影响甚微,但为快照卷分配的存储空间却大大减少;复制操作只在源数据卷发生更新时才发生,因此系统开销非常小。但是由于快照卷仅仅保存了源数据卷被更新的数据,此快照技术无法得到完整的物理副本,碰到需要完整物理副本的应用就无能为力了,而

且如果更新的数据数量超过保留空间,快照就将失效。

3、指针重映射(Pointer Remapping)

图3 指针重映射快照

这种实现方式与写时复制非常相似,区别在于对于原始数据卷的首次写操作将被重定向到预留的快照空间。该快照维持的是指向所有源数据的指针和拷贝数据。当数据被重写时,将会给更新过的数据选择一个新的位置,同时指向该数据的指针也被重新映射,指向更新后的数据。如果拷贝是只读的,那么指向该数据的指针就根本不会被修改。重定向写操作提升了快照I/O性能,只需一次写操作,直接将新数据写入快照卷,同时更新位图映射指针;而写时拷贝需要一次读和两次写操作,即将原始卷数据块读入并写入快照卷,然后将更新数据写入原始卷。

不难发现,快照卷保存的是原始副本,而原始卷保存的则是快照副本。这导致删除快照前需要将快照卷中的数据同步至原始卷,而且当创建多个快照后,原始数据的访问、快照卷和原始卷数据的追踪以及快照的删除将变得异常复杂。此外,快照副本依赖与原始副本,原始副本数据集很快变得分散。

4、日志文件架构(Log-structured file architecture)

这种形式的快照技术利用日志文件来记录原始数据卷的写操作。所有针对原始数据卷的写操作都记录在日志系统中,相当于每次数据变化均会生成快照。因此,这与数据库系统事务或文件系统日志非常相似,可以根据需要,从日志恢复

数据或者回滚事务到任意合理状态。严格意义讲,这种方式不能称之为快照,但的确能达到快照的目标,不少文件系统实现了这种功能,如ZFS、JFS、EXT3、NTFS等。

5、克隆快照(Copy on write with background copy)

前面提到的快照,基本上都不会生成完整的快照副本,无法满足完整物理数据副本的业务需求。克隆快照可生成与源数据卷一致的镜像快照,它充分利用了写时拷贝和镜像分离两种快照技术的优点。快照时间点时,它先使用写时拷贝方式快速产生快照副本,然后在后台启动一个拷贝进程来执行源数据卷至快照卷的块级数据拷贝任务。一旦复制完成,就可以通过镜像分离技术获得一个克隆快照。克隆快照同样继承了镜像分离快照的缺点,除了需要一个与源数据卷容量相等的快照卷外,还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存储系统的整体性能。

6、持续数据保护(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

以上几种快照技术均存在共同的不足之处,即不能在任意点创建任意多的快照。日志型快照虽然没有上述不足,但却依赖与具体的文件系统,无法直接应用到使用不同文件系统的应用,对于非基于文件系统的数据应用无能为力。

持续数据保护[6],也称连续备份,它自动持续捕捉源数据卷数据块的变化,并连续完整地记录这些数据块版本。每一次数据块变化都会被记录,生成瞬间快照,这与其他快照技术在快照时间点上创建快照是不同的。因为写操作都被记录保存下来,因此能够动态地访问任意一个时间点的数据状态,提供了细粒度的数据恢复,可以实现瞬间和即时的恢复,有效拉近恢复点目标。数据块级的持续数据保护技术的优点是与应用的藕合比较松,性能和效率比较高,系统连续不间断运行,不存在快照窗口问题。它的缺点是对存储空间的要求比较高,这也是限制数据块级持续数据保护技术广泛应用的根本原因。

五. 案例分析

目前,几乎所有存储厂商的存储产品都支持快照,这成了事实上的行业标准,不具备快照功能的产品无法参与市场的竞争。不同厂商的快照实现方式各不相同,各有技术优势,也有不足之处,用户可以根据应用数据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方案。下面简要介绍当前主流存储厂商的快照技术。

1、EMC TimeFinder

EMC TimeFinder [7][8]提供本地存储复制,以提高应用程序可用性和数据

恢复速度。利用 EMC Symmetrix 系统,提供了很高的部署灵活性和大规模可扩展性以满足任何服务级别要求。TimeFinder 帮助企业执行备份,加载数据仓库,并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轻松提供用于应用程序测试和开发的数据。

TimeFinder最早仅支持镜像分离快照,随后又增加了写时复制快照支持。因此,目前它可以同时支持以上两种快照技术。TimeFinder镜像分离快照,支持

每个生产设备最多可有 16 个副本;TimeFinder写时复制快照,支持每个生产

设备最多可有 128 个副本。

TimderFinder快照在存储子系统层次实现,独立于主机、操作系统、应用和数据库系统,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备份窗口,实现瞬间数据复制,并且有效降低备份对应用和主机性能的影响。

2、IBM FlashCopy

FlashCopy[4]是基于卷实现的快照技术,主要用于逻辑卷的时间点复制。FlashCopy属于克隆快照,利用了写时拷贝和镜像分离两种快照技术的优点。目前,FlashCopy的后台复制操作是可选的,即支持写时复制快照(即不选择复制),帮助用户高效利用存储空间。FlashCopy主要用于IBM磁盘阵列系统,尤其是中高端企业级应用系统。

选择复制情况下,即为标准的FlashCopy。首先在存储子系统分配一个与原始卷容量相同的快照卷,然后使用写时复制技术创建快照卷,并创建一个追踪数据复制的位图,这个过程是瞬间完成的。之后,后台复制进程被启动,执行从原始卷到快照卷的块级数据拷贝。在复制期间,对原始卷的数据更新按照写时复制技术处理,即先将数据复制到快照卷再进行原始卷更新,并对位图信息进行更新。复制一旦完成,则使用镜像分离技术获得一个完整可用的快照副本,可以独立用于相关应用。

3、HDS ShadowImage

ShowImage[9]是基于存储子系统实现的镜像分离快照方案,可提供即时、不停机的信息共享和接入,帮助提供决策支持,完成测试和开发,或优化磁带备份操作。此外,ShadowImage 还使备份可以在生产的同时进行,因此可提高可创收应用的可用性。ShadowImage软件的基于磁盘的复制可在数据毁坏后提供非常迅速的恢复。

ShowImage是存储系统内部的数据复制技术,磁盘的镜像功能对于主机系统是透明的,异步方式数据复制技术不会增加主机I/O响应时间;可以定义生产数据逻辑卷与备份逻辑卷的镜像复制关系,以异步方式实时的保持2个逻辑卷的数据同步;可产生一个或多个与生产卷P-Vol完全相同的一个备份镜像卷S-Vol,备份镜像卷中的数据和生产卷中的数据完全相同。HDS ShadowImage生成的份镜像卷,可以提供给客户其他的应用主机作为审计、分析,同时还可以用于对生产卷进行备份恢复。

4、NetApp Snapshot

NetApp快照技术[10]是基于其WAFL(Write Anywhere File Layout)文件系统实现的。WAFL文件系统的特点是:所有数据块(卷信息除外)可写至任意位置,不存在覆盖写操作,因为所有的写操作都写在新块上。NetApp创建的快照是静态只读的WAFL卷视图,可以实现多版本的文件、目录层次、LUN和应用数据。Snapshot可以在线创建,每个WAFL卷最多可达255个,不会对应用运行和

性能产生影响。而且,这些快照对用户是可见的,可由用户驱动进行数据恢复。

图4展示了SnapShot的工作原理,它与写重定向快照基本相同。WAFL文件系统可以理解成数据块树状结构,其根部的数据结构描述了inode文件信息。这份inode文件信息则包含了对文件系统中所有inode的描述,它包含诸如空闲块图和空闲inode图等元数据信息。图(a)可视为整个文件系统的概貌图,其上部展现的就是根数据结构。WAFL通过复制根数据结构创建新的数据拷贝SnapShot。根数据结构只有128比特,并且不需要复制额外的数据块,一个新的SnapShot 几乎不耗费额外的磁盘存储空间,直到用户修改或者删除文件系统中的数据。

图4 NetApp Snapshot原理

5、Veritas Snapshot

Veritas为不同级别的快照提供了多种实现方式,提供卷级(VxVM, Veritas Volume Manager)和文件系统级(VxFS, Veritas File System)两大类快照,具体细分为五种快照类型,分别是卷级的镜像分离快照、空间优化快照、完全即时快照以及文件系统级的文件系统快照、检查点快照[11]。按照实现技术,它们又可分为镜像分离、写时复制、克隆快照三种类型。这里简要介绍一下文件系统级的两种快照。

图5 Veritas快照:文件系统快照和检查点快照

卷级快照捕捉数据块变化,而Veritas文件系统快照则捕捉文件内容和元数据变化。文件系统快照通常发生在文件系统操作边界,当文件发生变化时,快照会自动感知这些变化,在文件系统事务之前或之后进行快照操作,不在事务期间进行。两种文件系统级快照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

文件系统快照(图5左)是VxFS文件系统的非持久的只读快照,它采用写时复制技术,只支持单一数据卷。这种快照没有包含全部文件系统映像数据和元数据,不能离线用于其他应用处理。VxFS维护一个内存映射图,用于表示文件系统卷上数据块地址与快照卷上文件块地址的映射关系,快照卷保存文件系统数据和元数据块变化前的映像。

检查点快照(图5右)与快照文件系统相同,也采用写时复制技术,区别在于:快照是持久的,除非进行删除;快照是可写的,比文件系统快照应用更为广泛;快照卷不是必须的,可使用文件系统自身空闲存储空间;可应用于从多卷文件系统,多个快照之间可以保持协调。

六. 结论与展望

快照技术是对传统数据备份与复制技术的重大革新,解决了备份窗口问题,有效拉近了恢复时间目标和恢复时间点目标,成为了事实上的存储行业标准。本文对快照在实现方式和相关技术作了较为全面详细的阐述,并简要介绍了当前主流存储厂商的快照技术和存储产品。

快照技术发明以来,人们进行了大量意义重大的改进。快照窗口不断缩小,从几秒到瞬间完成;几乎可以在任意时刻创建快照,粒度越来越细,数量不断增大;快照性能大幅提升,对主机、应用的影响降低至微;快照灵活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不断增强。然而,人们对技术的进步要求从来都是没有止境的。针对当前的各种解决方案,在综合性能、灵活性、管理性方面,快照技术仍然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存储厂商不断推出新的快照存储产品或新的版本,是最有力的证明。

近年来,存储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面向对象存储、固态硬盘、存储虚拟化、重复数据删除,新的存储架构、技术和解决方案不断涌现。这些可能会对快照技术的变革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为快照技术的发展创造更加宽广的空间。我们可以预测,未来快照技术在空间效率、快照对象粒度(文件、文件集)、虚拟化存储支持以及性能和用户体验方面有长足的进步,在数据复制和备份领域将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Snapshot.

https://www.doczj.com/doc/564252008.html,/education/dictionary/s/#snapshot

[2] Point in time copy. https://www.doczj.com/doc/564252008.html,/dic.php?word=p

[3] Alain AzagIIry, Michael E Factor, Julian Satran. Point-in-time copy: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C]. College Park, USA: the 19th IEEE Symposium on Mass Storage Systems. 2002:259-270.

[4] Snapshot.

https://www.doczj.com/doc/564252008.html,/developerworks/tivoli/library/t-snaptsm1/index.htm l

[5] 袁晓铭, 林安. 几种主流快照技术的分析比较. 微处理机, 2008年第1期.

[6] 王树鹏, 云晓春, 郭莉. 持续数据保护(CDP)技术的发展综述. 信息技术快报, 2008年第6卷第6期.

[7] EMC TimeFinder.

https://www.doczj.com/doc/564252008.html,/products/detail/software/timefinder.htm

[8] EMC TimeFinder.

https://www.doczj.com/doc/564252008.html,/collateral/software/data-sheet/1700-timefinder.p df

[9] HDS ShadowImage.

https://www.doczj.com/doc/564252008.html,/cn/products/storage-software/shadowimage-in-system -replication.html

[10] NetApp Snapshot.

https://www.doczj.com/doc/564252008.html,/us/products/platform-os/snapshot.html

[11] Veritas Snapshot.

https://www.doczj.com/doc/564252008.html,/mktginfo/enterprise/yellowbooks/using_local_ copy_services_03_2006.en-us.pdf

先进制造技术 论文

先进制造技术论文 学院:xxx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目录 概述 (3) 一、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 (3) 二、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3) 三、制造自动化技术(又可说成计算机控制自动化技术) (4) 四、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制造哲理与生产模式 (5) 五、发展 (7) 主要参考文献 (9)

概述 摘要:随着我国制造业的的不断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的内容和发展情况,从两种角度解释其结构特征和关系,并从各种不同角度展望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生产模式的发展前景及其趋势特征。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nology)是在传统制造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也是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益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当前的金融危机也许还会催生新的先进制造制造技术,特别在生产管理技术方面。先进制造技术不是一般单指加工过程的工艺方法,而是横跨多个学科、包含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用户服务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所有相关技术,涉及到设计、工艺、加工自动化、管理以及特种加工等多个领域,并逐步融合与集成。 可基本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 二、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三、制造自动化技术 四、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制造哲理与生产模式 五、发展。 一、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 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包括众多的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包括CAD、CAE、CAPP、CAT、PDM、模块化设计、DFX、优化设计、三次设计与健壮设计、创新设计、反向工程、协同产品商务、虚拟现实技术、虚拟样机技术、并行工程等。 (1)产品(投放市场的产品和制造产品的工艺装备(夹具、刀具、量检具等))设计现代化。以CAD为基础(造型,工程分析计算、自动绘图并提供产品数字化信息等),全面应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如虚拟设计、优化设计、模块化设计、有限元分析,动态设计、人机工程设计、美学设计、绿色设计等等; (2)先进的工艺规程设计技术与生产技术准备手段。在信息集成环境下,采用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即CAPP,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三坐标测量机等各种计算机自动控制设备设备的计算机辅助工作程序设计即CAM等。 二、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1)高效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包括精密、超精密磨削、车削,细微加工技术,纳米加工技术。超高速切削。精密加工一般指加工精度在10~0.1μm (相当于IT5级精度和IT5级以上精度),表面粗糙度Ra值在0.1μm以下的加工方法,如金刚车、金刚镗、研磨、珩磨、超精研、砂带磨、镜面磨削和冷压加工等。用于精密机床、精密测量仪器等制造业中的关键零件加工,如精密丝杠、精密齿轮、精密蜗轮、精密导轨、精密滚动轴承等,在当前制造工业中占有极重

数据库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数据库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内容摘要:由于数据库技术在特殊领域的应用和其他相关学科技术的发展,促使数据库技术不断创新、发展。本文阐述了一些新的数据库技术及新一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数据库信息集成网格数据管理移动数据库数据加密技术发展趋势 一、引言[1]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如何安全高效地管理大量、持久、共享的数据。数据库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从诞生到现在,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形成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成熟的商业产品和广泛的应用领域,目前数据库成为一个研究者众多且被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随着信息管理内容的不断扩展和新技术的层出不穷,数据库技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的数据形式,人们提出了丰富多样的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半结构化模型等),同时也提出了众多新的数据库技术(XML 数据管理、数据流管理、Web 数据集成、数据挖掘等)。在Web 大背景下的各种数据管理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讨论目前数据库研究领域中最热门的几个研究方向的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趋势。 二、数据库发展动力[2] 目前Internet 是主要的驱动力。现在,大部分企业感兴趣的是如何与供应商和客户进行更密切的交流,以便提供更好的客户支持。在这方面的应用从根本上说是跨企业的,需要安全和信息集成的有力工具。 另一个重要应的用领域是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科学、生物科学、保健科学和工程领域,这些领域产生了大量复杂的数据集,需要信息集成机制的支持。除此之外,它们也需要对数据分析器产生的数据管道进行管理,需要对有序数据进行存储和查询(如时间序列、图像分析、网格计算和地理信息),需要世界范围内数据网格的集成。 此外,还有一个推动数据库研究发展的动力是相关技术的成熟。

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

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 Xxxx (xx大学 xx学院江苏xx xxxxx) 摘要:对先进制造技术的起源、内涵进行了介绍。概述了先进制造技术(AMT)的体系结构和分类。提出先进制造技术向集成化、柔性化、网络化、信息化、虚拟化、智能化、绿色化、制造全球化等方向的发展趋势。[1] 关键词: 先进制造技术;AMT;关键技术;发展;体系结构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Abstract: Introduces the origin, connotation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Briefly introduced the structure system, the classification,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Advanced.The paper predicts the tendency of AMT, which is developing towar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ed, flexible, latticing, informational, virtual, intelligent, green and global manufacturing. Key words: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MT; ke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system structure 0 引言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是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管理等各项先进技术而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它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为提高竞争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而形成的一个高新技术群,经过发展,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结构。先进制造技术是当今生产力的主要构成因素,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它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科学技术的各个学科提供装备、工具和检测仪器的重要任务,成为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一些尖端科技,如航空、航天、微电子、光电子、激光、分子生物学和核能等等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如果没有先进制造技术作为基础,是不可能实现的。自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上提出先进制造技术(AMT)的概念以来,以CAD/CAM技术、快速原型制造技术、柔性制造系统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技术、虚拟制造、绿色制造、敏捷制造等为代表的一系列AMT在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逐步实现了柔性化、自动化、敏捷化与虚拟化。进入21世纪后,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及新材料技术,被应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使制造技术发生质的飞跃,制造生产模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2]

先进制造技术结课论文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论文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 学号: 2014年4月20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基本设施与特点 摘要:自动化立体仓库又称自动化高架仓库和自动存储系统。它是一种基于高层货架、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管理、采用自动化存储输送设备自动进行存取作业的仓储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是实现高效率物流和大容量的关键系统,在自动化生产和商品流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最早在美国诞生。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自动化立体仓库,并在60年代即采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控制和管理。日本在1967年制造出第一座自动化立体仓库,并在此后的20年间使这一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自动化立体仓库在世界各国发展迅速,使用的范围涉及几乎所有行业。 关键字:自动化;立体仓储;发展;高效率; 正文: 一、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概述 (一)、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发展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的发展,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工厂自动化对自动化仓库提出更高的要求,搬运存储技术要具有更可靠更实时的信息,工厂和仓库中的物流必须伴随着并行的信息流。无线数据通信、条形码技术和数据采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 在自动化立体仓库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动化、集约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几个发展过程。自动化时期主要在20世纪60到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立体仓库得到了迅猛发展。在1967到1977年 10年中,日本建设超过了8000套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集约化发展是伴随大规模生产需求而发展的。其 规模曾经发展到超过100个巷道,货位数超过20万个。但事实表明,大型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已不再是发展方向。美国Hallmark公司安装的多达120个巷道的系统已经达到巅峰。为了适应工厂发展的新趋势,出现了规模更小,反应速度更快,用途更广的自动化仓库系统。它结合先进的控制技术,应用到分段输送和按预定线路输送方面保持了高度的柔性和高生产率,满足了工业库存搬运的需要。儿大规模的立体仓库系统一般应用于大型配送中性。集成化的标志是随着信息系

先进制造技术综述

先进制造技术综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先进制造技术产生的背景 摘要 随着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先进的制造技术越来越成为在科技竞争中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为了适应现代生产环境及市场的动态变化,在传统制造技术基础上通过不断吸收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技术群。本文主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先进制造技术产生的背景。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背景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 1 制造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制造技术 制造技术是制造业所使用的一切生产技术的总称,是将原材料和其它生产要素经济合理地转化为可直接使用的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成品、半成品和技术服务的技术群[1][2]。制造技术的发展是由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制造技术的发展时期 ⑴工场式生产时期 18世纪后半叶,蒸汽机和工具机的发明,揭开了近代工业的历史,促成了制造企业的雏形——工场式生产的出现,标志着制造业以完成从手工作坊式向以机械加工和分工原则为中心的工厂式的艰难转变。 ⑵工业化规模生产时期 19世纪电气化技术的发展,开辟了电气化新时代,制造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出现了大批量生产的局面。 ⑶刚性自动化发展时期 20世纪初内燃机的发明、泰勒科学管理方法的应用、福特公司的流水生产线,引起了制造业的革命,降低了生产成本。然而,这也仅仅适用于单一品种的大批量生产的自动化。 ⑷柔性自动化发展时期 二次大战之后,计算机、微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有了迅速的发展,推动了生产模式由中大批量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自动化转变。期间形成了一批新型的柔性制造的技术,如数控技术(CNC)、FMC、FMS等。同时,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开始应用到生产中,如JIT 、TQM 等。 ⑸综合自动化发展时期

先进制造技术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到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先进的制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策略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科学技术有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与先进的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为了迎接新的挑战,必须认清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缩短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使我国的产品上质量、上效率、上品种和上水平,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因此,对制造技术及制造模式的研究和实施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以实现我国机械制造业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 (1)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 目前对先进制造技术尚没有一个明确的、一致公认的定义,经过近年来对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方面开展的工作,通过对其特征的分析研究,可以认为: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2)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先进制造技术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首先是一项面向工业应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新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相对传统制造技术在应用范围上的一个很大不同点在于,传统制造技术通常只是指各种将原材料变成成品的加工工艺,而先进制造技术虽然仍大量应用于加工和装配过程,但由于其组成中包括了设计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管理技术,因而则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的全过程。并且传统制造技术的学科、专业单一独立,相互间的界限分明;先进制造技术由于专业和学科间的不断渗透j交叉、融合,界线逐渐淡化甚至消失,技术趋于系统化、集成化、已发展成为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和管理技术为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随着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先进制造技术还能驾驭信息生成、采集、传递、反馈、调整的信息集成过程。先进制造技术是可以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为确保生产和经济效益持续稳步的提高,能对市场变化做出更灵捷的反应,以及对最佳技术效益的追求,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先进制造技术比传统的制造技术更加重视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更加重视制造过程组织和管理体制的简化以及合理化,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先进的制造模式。随着世界自由贸易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全球交通运输体系和通信网络的建立,制造业将形成全球化与一体化的格局,新的先进制造技术也必将是全球化的模式。 先进性作为先进技术的基础——制造技术,必须是经过优化的先进工艺。因此,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和基础必须是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的工艺。它从传统工艺发展起来,并与新技术实现了局部或系统集成。通用性先进制造技术不是单独分割在制造过程的某一环节,它覆盖了产品设计、生产设备、加工制造、维修服务、甚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系统性随着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引入,先进制造技术能驾驭信息生成、采集、传递、反馈、调整的信息流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源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集成性先进制造技术由于专业、学科间的不断渗透、交叉、融合,界限逐渐淡化甚至消失,技术趋于系统化,已发展成为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和管理技术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因此有人称其为制造工程。技术与管理的更紧密结合对市场变化做出更敏捷的反应及对最佳经济效益的追求,使先进制造技术十分重视生产过程的

虚拟现实技术-综述

浅谈虚拟现实技术在规划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Why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来,而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首要驱动力的“虚拟现实”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规划领域中来。本文着重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范围、应用的意义及其为我们带来的便利。 关键词:虚拟现实、范围、发展、迫切性、城市规划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又称灵境技术,是90年代为科学界和工程界所关注的技术。它的兴起,为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为智能工程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界面工具;为各类工程的大规模的数据可视化提供了新的描述方法。它是一种基于可计算信息的沉浸式交互环境,具体的说,就是采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高科技生成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特定范围的虚拟环境,用户借助必要的设备以自然的方式与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交互使用、相互影响,从而产正亲临其境的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这种技术的应用,改进了人们利用计算机进行多工程数据处理的方式,尤其在需要对大量抽象数据进行处理时;同时,它在许多不同领域的应用,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1、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概述 1965年,Sutherland在篇名为《终极的显示》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包括具有交互图形显示、力反馈设备以及声音提示的虚拟现实系统的基本思想,从此,人们正式开始了对虚拟现实系统的研究探索历程。 随后的1966年,美国MIT的林肯实验室正式开始了头盔式显示器的研制工作。在这第一个HMD的样机完成不久,研制者又把能模拟力量和触觉的力反馈装置加入到这个系统中。1970年,出现了第一个功能较齐全的HMD系统。基于从60年代以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美国的JaronLanier在80年代初正式提出了“VirtualReality”一词。 80年代,美国宇航局(NASA)及美国国防部组织了一系列有关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从而引起了人们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关注。1984年,NASAAmes研究中心虚拟行星探测实验室的M.McGreevy和J.Humphries博士组织开发了用于火星探测的虚拟环境视觉显示器,将火星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输入计算机,为地面研究人员构造了火星表面的三维虚拟环境。在随后的虚拟交互环境工作站(VIEW)项目中,他们又开发了通用多传感个人仿真器和遥现设备。 进入90年代,迅速发展的计算机硬件技术与不断改进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相匹配,使得基于大型数据集合的声音和图象的实时动画制作成为可能;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不断创新,新颖、实用的输入输出设备不断地进入市常而这些都为虚拟现实系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矗例如1993年的11月,宇航员利用虚拟现实系统成功地完成了从航天飞机的运输舱内取出新的望远镜面板的工作,而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波音777获得成功,是近年来引起科技界瞩目的又一件工作。可以看出,正是因为虚拟现实系统极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娱乐、军事、航天、设计、生产制造、信息管理、商贸、建筑、医疗保险、危险及恶劣环境下的遥操作、教育与培训、信息可视化以及远程通讯等,人们对迅速发展中的虚拟现实系统的广阔应用前景充满了憧憬与兴趣。 2、虚拟现实在规划领域的应用范围 虚拟现实在规划信息存储和查询系统中的应用 例如土质数据库系统,地域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政策信息系统等。这一类系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24卷第1期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3月V o l.24 N o.1Journal of Chang Chun T eachers Co llege(N atural Science)M ar 2005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赵玉萍,廖运文 (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四川南充 637002) [摘 要]数据库技术已发展成为信息科学里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其应用领域之宽引人瞩目。本文介 绍了数据库技术发展的现状及最新研究动态。 [关键词]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实时数据库;W eb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 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2005)01-0107-03 1.引言 数据库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流行的层次、网状数据库系统到80年代的关系数据库,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关系数据库的限制和不足日益显现出来,随着面向对象技术的出现,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成为数据库系统领域研究和发展的新方向。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对象技术、并行计算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相互融合,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2.数据库技术发展现状 数据库技术与多学科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当前数据库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计算机领域中,其它新兴技术的发展对数据库技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和其他计算机技术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使数据库中新的技术内容层出不穷。数据库的许多概念、技术内容、应用领域,甚至某些原理都有了重大的发展和变化。建立和实现了一系列新型数据库系统,如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演绎数据库系统、知识库系统、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数据库系统的大家族。传统的数据库系统仅是数据库大家族的一员,当然,它也是最成熟的和应用最广泛的一员。它的核心理论、应用经验、设计方法等仍然是整个数据库技术发展和应用开发的先导和基础。 2.1 面向对象方法和技术正逐步融入数据库 传统数据库主要适于商务或事务型这类传统应用,而对于CAD、CAM、C I M S、CA SE、过程控制与实时应用、地理信息管理及各种工程应用等,传统数据库系统已不能适应其要求。在这些领域,不仅数据本身的结构和存储形式各异,而且不同领域对数据的处理技术的要求也比一般事务管理环境复杂得多,而这些并不是传统数据库技术所能解决的,因而人们将面向对象的方法引入数据库领域,形成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OODBM S)。它实际上是数据库技术(DB)和面向对象技术(OO)结合的产物。OODBM S首先是一个数据库系统,即系统具备数据库系统的处理能力,其次又是一个面向对象的系统,即包含对象的概念、方法和技术。与传统的数据库相比,OODBM S在复杂系统的模拟、表达和处理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不足之处是理论技术还相当不成熟、不够完善。但随着数据库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OODBM S必将得到广泛应用。 2.2 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的融合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数据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传统的集中式数据库将数据存储于单个计算机上,但随着数据库应用的不断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渐感觉到集中式数据库系统 [收稿日期]2004—10—23 [作者简介]赵玉萍(1975- ),女,湖北荆门人,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讲师,从事数据库理论与应用的研究。 ? ? 1 7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摘要:本文介绍了当今制造技术面临的问题,论述了先进制造的前沿科学,并展望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问题;先进制造技术;前沿科学;应用前景 制造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其生产总值一般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20%~55%。在一个国家的企业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60%左右。专家认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其竞争能力最终体现在所生产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顾客需求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这种竞争日趋激烈,因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 1 当前制造科学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制造科学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制造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为满足制造系统敏捷性、快速响应和快速重组的能力,必须借鉴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探索制造系统新的体系结构、制造模式和制造系统有效的运行机制。制造系统优化的组织结构和良好的运行状况是制造系统建模、仿真和优化的主要目标。制造系统新的体系结构不仅对制造企业的敏捷性和对需求的响应能力及可重组能力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制造企业底层生产设备的柔性和可动态重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制造观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制造系统,以满足制造系统新的要求。(2)为支持快速敏捷制造,几何知识的共享已成为制约现代制造技术中产品开发和制造的关键问题。例如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集成、坐标测量(CMM)和机器人学等方面,在三维现实空间(3-Real Space)中,都存在大量的几何算法设计和分析等问题,特别是其中的几何表示、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问题;在测量和机器人路径规划及零件的寻位(如Localization)等方面,存在C-空间 (配置空间Configuration Space)的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问题;在物体操作(夹持、抓取和装配等)描述和机器人多指抓取规划、装配运动规划和操作规划方面则需要在旋量空间(Screw Space)进行几何推理。制造过程中物理和力学现象的几何化研究形成了制造科学

先进制造技术综述

先 进 制 造 技 术 综 述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 动化

《先进制造技术》试题 在课程学习和检索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一份先进制造技术综述论文,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绿色制造的关键技术。 2.超高速切削和超高速磨削技术,包括:超高速切削和超高速磨削的机理、关键技术和应用范围。 3.超周密加工技术,包括:超周密车削、超周密砂轮磨削、超周密砂带磨削、电泳磨削的加工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范围。 4.特种加工,包括: (1)电火花成形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火花磨削加工、电火花表面强化等加工技术的加工原理与特点、应用范围。 (2)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水喷射加工等加工技术的加工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范围。 5. 先进生产治理的技术,包括:敏捷制造、精益生产、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的定义、内涵、特点和关键技术等。 6.你自己对先进制造技术进展与创新历程的理解和观点。 答题要求: 1.论文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语、参考文献等部分。

2.论文正文字数许多于3000字,参考文献许多于30篇。 3.综述时应尽可能提供加工实例及其示图。 4.要按参考或引用的顺序列出文献资料的出处,并在引用处标注。 5.本试题页符在答卷上一并交回,提交试卷时,同时提交电子文档。 6.参照《西安科技大学学报》排版格式。试卷用A4纸,一级标题用黑体四号字,二级标题用仿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为1.5倍。 7.卷面不得雷同,否则不记成绩。

先进制造技术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大量列举典型的先进制造工艺和先进 的治理系统来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进展现状及特点,其 中包括典型的先进制造工艺有:绿色制造技术、超高速 加工技术、超周密加工技术以及特种加工技术;典型的 先进治理系统有:敏捷制造、精益制造以及智能制造等 先进制造技术。文中分析了以上各种先进技术的加工原 理、技术特点、关键技术以及该技术的应用范围。最后, 阐述了本人对先进制造技术进展与创新历程的理解和 观点。 关键词:先进制造;绿色制造;超高速加工;超周密加 工;先进生产治理系统 0 引言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是制造业不断汲取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与通信、操纵理论、人工智能等)、能源及现代系统治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治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和灵活生产,提高

先进制造技术论文

题目: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技术论文 学院:机械工程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122 学号: 1208030366 学生姓名:杨瑞 指导教师:贺福强 2015 年 12 月 26 日

目录 一、概述 二、人工智能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三、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核心技术难题 四、人工智能技术的评价与认识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概述 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ique,缩写AMT,具体地说,就是指集机械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所产生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的总称。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集成制造系统等。 先进制造技术不是一般单指加工过程的工艺方法,而是横跨多个学科、包含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用户服务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所有相关技术,涉及到设计、工艺、加工自动化、管理以及特种加工等多个领域,并逐步融合与集成。而先进制造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技术群: (1)主体技术群:是制造技术的核心,它包括两个基本部分:有关产品设计技术和工艺技术。 (2)支撑技术群:a.信息技术:接口和通信、数据库技术、集成框架、软件工程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决策支持系统。b.标准和框架:数据标准、产品定义标准、工艺标准、检验标准、接口框架。c.机床和工具技术。d.传感器和控制技术:单机加工单元和过程的控制、执行机构、传感器和传感器组合、生产作业计划。e.其它; (3)制造技术基础设施.要素包括了车间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各种先进生产技术和方案方面的培训和教育等。 先进制造技术是在传统制造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也是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益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先进制造技术不是一般单指加工过程的工艺方法,而是横跨多个学科、包含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用户服务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所有相关技术,涉及到设计、工艺、加工自动化、管理以及特种加工等多个领域,并逐步融合与集成。 先进制造技术是当今国际间科技竞争的焦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个性化与多元化,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日益多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

数据库新技术

数据库新技术综述 摘要:综述数据库新技术,指出数据库技术目前的研究状态和发展趋势,介绍一些数据库新技术的最新动态,并指出数据库应用所面临的挑战,指出数据库技术当今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挖掘;联机分析处理;发展 一、引言: 自从计算机问世以来,就有了处理数据、管理数据的需求,由此,计算机技术新的研究分支——数据库技术应运而生。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数据库已经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重要分支之一。目前,数据库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和核心。 另外,各种学科与数据库技术的有机结合,从而使数据库领域中新内容、新应用、新技术层出不穷,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知识数据库系统、模糊数据库系统、并行数据库系统、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等;数据库系统被应用到特定的领域后,又出现了工程数据库、演绎数据库、时态数据库、统计数据库、空间数据库、科学数据库、文献数据库等;他们继承了传统数据库的成果和技术,加以发展优化,从而形成的新的数据库,视为“进化”的数据库。可以说新一代数据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数据库新技术有哪些:面向对象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挖掘;联机分析处理等。 二、概述新技术 (一).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 面向对象是一种认识方法学,也是一种新的程序设计方法学。把面向对象的方法和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可以使数据库系统的分析、设计最大程度地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相一致。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是为了满足新的数据库应用需要而产生的新一代数据库系统。 其优点为: (1).易维护:可读性高且方便低成本; (2).质量高:在设计时,可重用现有的,在以前的项目的领域中已被测试过的类使系统满足业务需求并具有较高的质量; (3).效率高:在软件开发时,根据设计的需要对现实世界的事物进行抽象,产生类。使用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接近于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思考方式,势必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及 未来发展前景 一、综述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系列高新技术如计算机软件、硬件、图形学、多媒体、人工智能、智能人机接口、传感器、高性能计算技术以及人类行为学、心理学等多领域最新技术的汇集与融合。 它是建立在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仿真技术、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及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之上,本质上是一种在系统仿真技术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高级接口技术,但是它与仿真技术有明显的区别。虚拟现实的目的是为人与实际环境之间接的交互提供一种自然的、方便的界面,即所谓的虚拟环境。虚拟环境可以给人一种进入真实环境的效果,人可以与虚拟环境交互,通过改变虚拟环境,进而实现改变实际环境的目的。 像IT界其他高新技术一样,比如计算机、Internet等,这些新技术不仅是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同时军事领域的应用需求与研究也是这些技术逐步发展成熟的决定性推动力量,VR技术也不例外,在军事训练准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做简要的分析。 二、虚拟现实技术特点 1.对于一个人造的环境,人需要有参与的感觉,不能只是此环境的

外部观察者,人要对虚拟现实技术中的武器装备进行自主操作,在虚拟技术中掌握武器装备的使用方法。 2.虚拟现实依赖于3维立体的、头跟踪的显示,以及手身体跟踪和双耳声音,虚拟现实是一种有临场感的多传感的体验,给人以身临战场的真实感觉。 3.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场景与实际作战场景的地形和标志物相似,可以使作战人员提前适应战场环境。 4.虚拟现实技术中设计各种突发事件,增强士兵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作战小分队的团结协作能力。 三、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 (一)在新式武器研究方面 在新式武器与装备的研制和应用上,军事模拟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效益。 比如,在美国国防部测绘局在1995年8月到9月北约对波黑进行大规模空袭期间,曾在意大利的空军基地建立一个作战模拟设施,利用侦察卫星拍摄的高分辨率图像与测绘据提供的波黑地区的数字地图相结合,通过作战模拟所产生的灵境环境,模拟战斗机在波黑地区上空的飞行。 经过这个仿真环境的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实战的成功率和飞行员的适应性。 (二)作战训练与人才培养方面 这些方面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 摘要: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特点及趋势,分析了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在工业与国民经济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指出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是我国目前紧迫的重大任务重点论述。指出现代制造业市场的特征、制造企业的特征和机械制造业的特征。并且扎根在“机械”与“制造”的基础上, 服务于制造业的发展。关键字:先进制造技术;制造;发展;趋势 0 引言 当今,世界范围内制造业的竞争变得越来越严酷。人们对于产品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强烈!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基于时间、个性化、质量和价格的竞争成了企业占领市场、击败对手的重要策略。企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 高效率低成本地为顾客提供个性化高质量产品的能力! 已成为当今企业竞争能力的一个基本标志。 应该说, 制造业是“永远不落的太阳” , 是现代文明的支柱之一它既占有基础地位, 又处于前沿关键, 既古老, 又年轻它是工业的主体, 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它是生产工具、生活资料、科技手段、国防装备等及其进步的依托, 是现代化的动力源之一。 1 先进制造技术概述 先进制造技术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系统!它的目的是提高制造业的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以赢得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它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制造技术,它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管理学最新成就于一身的新兴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是一项面向工业应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新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先进制造技术更具有系统性、集成性、广泛性、高精度性。先进制造技术虽然仍大量应用于加工和装配过程,在其制造过程中还综合应用了设计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管理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比传统的制造技术更加重视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更加重视制造过程组织和管理体制的简化以及合理化,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先进的制造模式,并能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 2 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 (1)先进制造技术是一个动态技术。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 将其渗透到产品的设计、制造、生产管理及市场营销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并且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 (2)不摒弃传统技术,而是不断用科技新成果新手段去研究它、改造它、充实它。 (3)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制造、售前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5)特别强调人的主体作用!强调人、技术、管理三者的有机结合。 (6)强调各专业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淡化并最终消除它们之间的界限。

先进制造技术(结课论文)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概述 摘要:简要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的结构体系、分类、特点,以及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况,详细阐述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了我国先进制造技术与先进国家相比所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概述 Abstract:Briefly introduced the structure system,the classification,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the survey of our country,elaborate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in detail.And pointed out the disparity between our country and the advanced countries,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measure. Key words: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Trend of development;Survey; 1.引言 制造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其创造了国民生产总值1/3,工业生产总值的4/5,提供了国家财政收入的1/3。由此可见,制造技术的水平将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发展的水平产生重要的影响。制造技术尤其是先进制造技术将主宰一个国家的命运,因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是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与通信、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等)、能源及现代系统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和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产品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竟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先进制造技术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是为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和促进国家经济增长而提出。同时,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制造技术的飞跃发展,逐步形成了先进制造技术的概念。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学科间的相互融合,先进制造技术迅速发展,不断涌现出新技术、新概念。例如:成组技术(GT)、精益生产(LP)、并行工程(CE)、敏捷制造(AM)、快速成型技术(RPM)、虚拟制造技术(VMT)等。先进制造技术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技术之一,对我国的制造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出现国际产业大转移、制造业布局大调整的趋势。其中广泛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是当今国际制造业发展的突出现象。以制造业快速发展为标志的工业化阶段,是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把握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借鉴有益的国际经验对于我国实施“十二五”发展战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先进制造技术概述 2.1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及分类 先进制造技术是系统的工程技术,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和四个大类。 三个层次:一是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的基础制造技术。这一层次的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主要由生产中大量采用的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表面保护、机械加工等基础工艺优化而成。二是新型的制造单元技术。这是制造技术与高技术结合而成的崭新制造技术。如制造业自动化单元技术、极限加工技术、质量与可靠性技术、新材料成型与加工技术、激光与高密度能源加工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三是先进制造的集成技术。这是运用信息技术和系统管理技术,对上述两个层次进行技术集成的结果,系统驾驭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如成组技术(CT)、系统集成技术(SIT)、独立制造岛(AMI)、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 四个大类:一是现代设计技术,是根据产品功能要求,应用现代技术和科学知识,制定方案并使方案付诸实施的技术。它是门多学科、多专业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很强的基础技术。现代设计技术主要包括:现代设计方法,设计自动化技术,工业设计技术等;二是先进制造工艺

虚拟现实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综合多种科学技术的计算机领域新技术,已经涉及众多研究和应用领域,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发展学科以及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特性以及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并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历史发展趋势 一、虚拟现实的概念和特性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又译作灵境、幻真)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1]。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主要有三个特性,分别是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 1.沉浸性,是指利用计算机产生的三维立体图像,让人置身于一种虚拟环境中,就像在真实的客观世界中一样,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交互性,在计算机生成的这种虚拟环境中,人们可以利用一些传感设备进行交互,感觉就像是在真实客观世界中一样,比如:当用户用手去抓取虚拟环境中的物体时,手就有握东西的感觉,而且可感觉到物体的重量。 3.构想性,虚拟环境可使用户沉浸其中并且获取新的知识,提高感性和理性认识,从而使用户深化概念和萌发新的联想,因而可以说,虚拟现实可以启发人的创造性思维。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历程 虚拟现实技术演变发展史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63 年以前,蕴涵虚拟现实技术思想的第一阶段;1963年~1972 年,虚拟现实技术的萌芽阶段;1973 年~1989 年,虚拟现实技术概念和理论产生的初步阶段;1990 年至今,虚拟现实技术理论的完善和应用阶段。 第一阶段:虚拟现实技术的前身。虚拟现实技术是对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感官和动作等行为的一种模拟交互技术,它与仿真技术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风筝,就是模拟飞行动物和人之间互动的大自然场景,风筝的拟声、拟真、互动的行为是仿真技术在中国的早期应用,它也是中国古代人试验飞行器模型的最早发明。西方人利用中国古代风筝原理发明了飞机,发明家Edwin A. Link 发明了飞行模拟器,让操作者能有乘坐真正飞机的感觉。1962 年,Morton Heilig的“全传感仿真器”的发明,就蕴涵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思想理论。这三个较典型的发明,都蕴涵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思想,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前身。 第二阶段:虚拟现实技术的萌芽阶段。1968 年美国计算机图形学之父Ivan Sutherlan 开发了第一个计算机图形驱动的头盔显示器HMD 及头部位置跟踪系统,是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此阶段也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探索阶段,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思想产生和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虚拟现实技术概念和理论产生的初步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VIDEOPLACE 与VIEW两个比较典型的虚拟现实系统。由M.W.Krueger 设计的VIDEOPLACE系统,将产生一个虚拟图形环境,使参与者的图像投影能实时地响应参与者的活动。由M.MGreevy 领导完成的VIEW 系统,在装备了数据手套和头部跟踪器后,通过语言、手势等交互方式,形成虚拟现实系统。 第四阶段:虚拟现实技术理论的完善和应用阶段。在这一阶段虚拟现实技术从研究型阶段转向为应用型阶段,广泛运用到了科研、航空、医学、军事等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如美军开发的空军任务支援系统和海军特种作战部队计划和演习系统,对虚拟的军事演习也能达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