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旦大学社会学考博教师介绍以及参考书目

复旦大学社会学考博教师介绍以及参考书目

复旦大学社会学考博教师介绍以及参考书目
复旦大学社会学考博教师介绍以及参考书目

刘欣(LIU Xin)

社会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系主任,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社会分层与流动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千人层)。

办公电话:

86-21-5566-4224

Email:

liuxin_at_fudan_dot_edu_dot_cn

主要教学及研究兴趣:

社会分层、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社会研究方法、多元统计分析。

目前组织的科研项目:

“我国目前社会阶层状况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社会分层与社会公平”(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公平的制度基础研究”(上海市浦江人才支持计划)。

代表作:

2009. “Institutional Basis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Transitional China.” in Creating Wealth and Poverty in Post-Socialist China. ed. by Deborah Davis and Wang Feng.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中文版:《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制度基础》,《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2007,《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社会学研究》第6期。

2006. “A Power Generation Explan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Autumn Issue.(中文版:《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多元动力基础——一种权力衍生论的解释》,《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2003,《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理论争辩的焦点和有待探讨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2002. “Strata Consciousness in Transition-era Urban China.”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Spring Issue.(中文版:《转型期中国大陆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谢遐龄(XIE Xialing)

哲学博士(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

办公电话:

Email:

主要教学及研究兴趣:

社会学理论、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方法论、康德哲学、中西哲学比较、伦理哲学。

Social Capital, Community Based Organizations: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al Construct of NGOs in Rural China (Ford Foundation).

代表作:

2007,“直感判断力:理解儒学的心之能力”,《复旦学报》第5期。

2005,“1930年代中央苏区的农村社区重建”,《复旦社会学论坛》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

1996,“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社会学研究》第6期。

1989,《文化:走向超逻辑的研究》,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7,《康德对本体论的扬弃》,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范丽珠(FAN Lizhu)

社会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

办公电话:

Email:

主要教学及研究兴趣:

宗教社会学、中国民间宗教、市民社会与非政府组织。

目前组织的科研项目:

“中国乡村民间组织研究”(福特基金会项目),“美国宗教非政府组织研究”(教委项目),“中国宗教状况报告”(中国统战理论研究基地项目)。

代表作:

2007,“研究中国宗教的社会学范式:杨庆堃眼中的中国社会宗教”,《社会》第1期(与金耀基合作)。

2005,《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变迁:深圳民间宗教信徒的田野研究》,台北:韦伯文化。

2005. “Fate and Fortune: Popular Religion and Moral Capital in Shenzhen.” 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 Vol. 32, February.

2003. “The Cult of Silkworm Mother as a Core of Local Community Religion in a North China Village”. China Quarterly, No.174.

2003. “Popular Relig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Social Compass, Vol. 50, 4.

桂勇(GUI Yong)

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教授,社会学系副主任,上海市曙光学者。

办公电话:

Email:

主要教学及研究兴趣:

经济社会学、城市社区与基层治理、草根抗争、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

“城市基层社会变迁与邻里社会资本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研究:测量与影响因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互联网对社会资本的影响:一项基于上网活动的实证研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

代表作:

2008,《邻里空间:城市基层的行动、组织与互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私有产权的社会基础——城市企业产权的政治重构(1949-1956)》,上海:立信出版社。

2008,“社区社会资本测量:一项基于经验数据的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与黄荣贵合作)。

2006. “Job Referral in China: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Ties”. Human Relations, Vol. 59(6).

(Co-authored with Chau-kiu Cheung)

1997,“政治现代化:国家力量的增长与强化”,《战略与管理》第3期。

周怡(ZHOU Yi)

社会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办公电话:

11234

Email:

主要教学及研究兴趣:

文化社会学、乡村社会学、社会资本、社会研究方法。

目前组织的科研项目:

“西方社会建设理论”(“西方社会分层与流动理论”子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流动者的乡土情感”(上海市浦江人才支持计划),“谁主导温州的转型:市场、政府,还是民营企业?”(国家社会科基金)。

代表作:

2007,“贫困群体:情境适应理论”,《社会科学》第10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3期转载)。

2006,《中国第一村——转型经济背后的后集体主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6,“寻求整合的分化:权力关系的独特作用”,《社会学研究》第5期。

2005,“共同体整合的制度环境:惯习与村规民约”,《社会学研究》第6期。

2003,“文化社会学的转向:分层世界的另一种语境”,《社会学研究》第4期。

于海(YU Hai)

哲学硕士(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办公电话:

Email:

主要教学及研究兴趣:

西方社会思想史、城市社会学、Development Studies、Shanghai Studies等。

目前组织的科研项目:

“社会理论的核心范畴”(国家社科);“上海大学生发展研究”(上海市教委);“上海学生民族精神研究”(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民慈善调查”(上海慈善基金会);“上海社区发展研究”(上海街镇协会);“西方社会思想史”(国家十一五重点教材规划项目)。

代表作:

2006,“民族精神意涵: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载《上海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报告》(于海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西方城市理论一百年”,载《城市社会学文选》(于海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非典的社会学分析”,载《SARS:全球化与中国》(谢遐龄、于海、范丽珠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志愿运动、志愿行为和志愿组织”,《学术月刊》第11期。

1993,《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乐天(ZHANG Letian)

哲学硕士(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

办公电话:

Email:

主要教学及研究兴趣:

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城市社区、农村社区、人民公社。

目前组织的科研项目:

“当代中国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研究”子项目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进城农民工文化人格的嬗变与重建”(教育部985文科基地重大项目),“麦当劳员工行为方式研究”(横向委托项目)。

代表作:

2008. “Surviving the Crisis: Adaptive Wisdom, Coping Mechanisms and Local Responses to Avian Influenza Threats in Haining, China.” Anthropology and Medicine. Vol.15(1).

2007,《社会工作概论》(主编),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道德、仪式与农民的行为――对50年代初期浙北一个村落的文化解读”,载《中国研究》(周晓虹、谢曙光主编)春季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国家话语的接受与消解”,《社会学研究》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2期转载)。

社会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社会学理论

①雷蒙·阿隆,2005,《社会学主要思潮》,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②乔纳森·特纳,2001,《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北京:华夏出版社。

③马尔科姆·沃特斯,2000,《现代社会学理论》(第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

社会研究方法

①劳伦斯·纽曼,2007,《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②陈向明,2000,《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③李沛良,2001,《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④戴维·希尔德布兰德等,2005,《社会统计方法与技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参阅:上篇,三、四、五章)。

(完整版)复旦大学2015年考博英语试题回忆版整理

2015年考博 单选: 有少部分原题(出自曾建彬《研究生英语》《研究生高级英语》) 阅读理解: 第一篇:Education is one of the key words of our time. A man without an education, most of us believe, is an unfortunate victim of adverse circumstances, deprived of one of the greatest twentieth-century opportunities. Convinced of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modern states "invest" in institutions of learning to get back "interest" in the form. of a large group of enlightened young men and women who are potential leaders. Education, with its cycles of instruction so carefully worked out, punctuated by textbooks—that purchasable wells of wisdom—what would civilization be like without its benefits? So much is certain: that we would have doctors and preachers, lawyers and defendants, marriages and births—but our spiritual outlook would be different. We would lay less stress on "facts and figures" and more on a good memory, on applied psychology, and the capacity of a man is to get along with his fellow-citizens. If our educational system were fashioned after its bookless past we would have the most democratic form. of "college" imaginable. Among tribal people all knowledge inherited by tradition is shared by all; it is taught to every member of the tribe so that in this respect every- body is equipped for life. It is the ideal condition of the "equal start" which only our most progressive forms of modern education try to regain. In primitive cultures the obligation to seek and to receive the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is binding to all. There are no "illiterates"—if the term can be applied to peoples without a script—while our own compulsory school attendance became law in Germany in 1642, in France in 1806, and in England in 1876, and is still non-existent in a number of "civilized" nations. This shows how long it was before we deemed it necessary to make sure that all our children could share in the knowledge accumulated by the "happy few" during the past centuries. Education in the wilderness is not a matter of monetary means. All are entitled to an equal start. There is none of the hurry, which, in our society, often hampers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a growing personality. There, a child grows up under the ever-present attention of his parents' and therefore the jungles and the savannahs know of no "juvenile delinquency". No necessity of making a living away from home results in neglect of children, and no father is confronted with his inability to "buy" an education for his child. (选自新概念) 第二篇:关于在Internet site上挂条幅广告销售商品的。第一题问:文章开头是什么意思,我选择了,和传统广告一样,互联网广告也是为了促使消费者冲动消费。有一题问:下列哪些选项作者没提及:我选了传统广告在较长的竞争中必然会战胜网络广告方式。有一题关于互联网广告的:我选择了需要做些change来保持他的竞争性什么的。最后一题问作者对互联网广告的态度:uncertain,objective,X,X.另两个记不清了,我选的客观的。 第三篇:关于脸书,推特等这些网络平台火的原因,强调以前的网络平台web1.只是让你看别人提供的content,而web 2.如这些社交平台是让你能跟别人交流自己creat content,而不是enjoy 别人提供的content.一题问:Myspace社交平台火的原因:我选了有content的那个选项。有题问下面哪个选项作者没提及:我选了大家怀念web1.那个选项。 第3篇This reading comprehension focuses on social networks. It's followed by key vocabulary

(完整word版)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复旦大学2003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Part Ⅰ (略) Part Ⅱ Directions: There are 20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part.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Then mark the 21. She A. missed B. budgeted C. loathed 22. They tried to keep it quiet but eventually everyone learned about the A. intangible B. sedate C. impudent 23. Many citizens appealed to the city government for enacting laws to protect the A. rigorous B. equivocal C. stringent 24. People who like to wear red clothes are more likely to be talkative and A. lucrative B. introverted C. vivacious 25. This is but a of the total amount A. friction B. fraction C. faction 26. They were tired, but not any less enthusiastic A. on B. by C. for 27. I think it is high time we the fact tha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this area is A. woke up to B. must wake up to C. wake up to 28. So was the mood of the meeting that an agreement was s A. resentful B. amiable C. suffocating 29. Rescue workers continued the delicate task of sifting through tons of concrete and A. scraps B. leftovers C. debris 30. When she A. came to B. came off C. came through 31. The shortage of water became more this summer with the highest temperatures in 40 yea A. needy B. latent C. uneasy 32. They tried to drive their horse into the river, but he simply could A. budge B. surge C. trudge 33. Even the best medical treatment can not cure all the diseases that men and A. beseech B. beset C. bewitch 34. The boy's talent might have lain had it not been for his uncle's A. extinguished B. dormant C. malignant D. 35. The two leaders made a show of unity at the press conference, though they had notably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考博真题

1、试述互联网和中国新闻事业这20年来的改革变迁 2、论述传播、技术、人和信息生产方式的变迁 3、共和报刊:试述民初“报律案”和“癸丑报灾”的深层启示2014年 新闻传播学基础 问答题: 医患问题与传媒角色:协商民主视角 论述题: 帝国与传播:邸报与晚晴官报的比较 话题分析 1、关于文字、印刷的材料 2、关于全真复制技术的材料 3、网络社会的材料 问题有3 阐述上述材料 做出论述 自拟题目:实际上为传播技术与人类的话题 新闻实务 问答题 1、论述三四十年代大后方的新闻采访教育及措施 2、论述建国初期新闻写作改革以及对今天的启示 论述题 论述新媒体的新修辞生产与转型中国市场经济的相互建构 作文题 撰写时评

新闻理论 1、简要概述中国加入WTO以后新闻媒体发展的基本态势 2、简述社会生态变化对新闻传媒业发展的影响 3、20世纪80年代,西方各国政府对传媒业先后采取放松管制的方针。简述放松管制方针 以后,西方各国传媒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新闻实务 一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请联系新闻实践,分析记者公开(亮相)采访与隐性采访、事件性新闻采访与非事件性新闻采访的各自特点与长短处。 2.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报道方式发生哪些变化考博,考博网,考博论坛,考博英语,考博试题,考博试卷,考博辅导 3. 试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特色与目前现状。 二、实务题 根据下列记者采访的素材,进行以下实务*作: 制作一条新闻标题(两行题或三行题,5分) 改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动态消息(15分) 配写一篇600字以内的短评(20分) 复旦大学2004年新闻传播实务考博试题 一、何谓“传媒市场的细分化”试联系实际,论述其意义和影响。(20分) 二、从心理策略的角度,以实例说明、广告如何有效地吸引公众的注意(20分) 三、试联系实际,试述“危机管理”的内涵、意义及组织落实的途径。(30分) 四、从研究方法和传播功效的角度,对以下报道进行评析。(30分) 请听听两个国家12至18岁青少年的梦想── 中国孩子憧憬未来 法国儿童享受现实 (正文略)

复旦大学审核新增博士生指导教师岗位任职资格的暂行补充规定.

复旦大学审核新增博士生指导教师岗位任职资格的暂行补充规定 为适应我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之人才发展战略、适应新形势下的人才交流状况,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科研队伍,特对我校提出的《复旦大学审核新增博士生导师岗位任职资格的暂行规定》作如下补充规定: 一、引进人才的博士生指导教师岗位任职资格认定程序 1、特别岗位和关键岗位引进人才的博士生指导教师岗位任职资格认定程序根据《复旦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修订稿)》(校通字〔2003〕90号),对我校按"特别岗位"(对象为:两院院士、人文和社会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特聘教授、特聘讲座教授、特聘研究员)和"关键岗位" (对象为:某一学科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或在教学、科研和技术等某一方面特别优秀者)引进的人才,不论其在原单位是否已取得博士生指导教师岗位任职资格,均可直接申请认定我校博士生指导教师岗位任职资格。认定程序:由所在院系提出报告(附人事处证明),经所属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后,报研究生院院长审批,通过后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备案。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每年1月和7月通过简报公布备案名单。备案名单不张榜、不设争议期。凡在每年4月底前完成备案手续者,可列入当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2、其他岗位引进人才的博士生指导教师岗位任职资格认定程序 (1)在原单位已取得博士生指导教师岗位任职资格,且属985工程首期重点建设的9所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范围者,其博士生指导教师岗位任职资格在提供原单位证明后,按上述(一、1)的认定程序予以认定; (2)在原单位已取得博士生指导教师岗位任职资格,但属985工程首期重点建设的9所高校范围以外者,由所在院系提出报告(附人事处证明),经所属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批准后,报研究生院院长审核,通过后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并表决。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表决通过后,每年1月和7月张榜公布。 二、引进人才的博士生指导教师岗位任职资格审核程序对其他岗位引进人才,在原单位未取得博士生指导教师岗位任职资格者,其博士生指导教师岗位任职资格的审核,按照《复旦大学审核新增博士生导师岗位任职资格的暂行规定》进行。 三、我校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的认定与审核程序 1、申请我校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的人员应先取得我校兼职教授资格,对于已获得我校名誉教授资格的人员,如本人有意愿和精力在我校指导博士研究生,学校应予支持并无须办理兼职教授手续。 2、我校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申请人(院士及特聘教授除外),应取得我校相关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的推荐。 3、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其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的认定工作按上述(一、)规定的认 定程序进行;其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的审核工作按上述(二、)规定的审核程序进行。 四、审核跨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岗位任职资格的暂行规定 为鼓励具有科研基础和培养条件的博士生导师拓宽研究领域,增进学科交叉、融合及边缘学科领域的研究工作,适应新形势下学科建设和博士生教育发展的需要,促进和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我校审核跨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岗位任职资格作如下暂行规定:

复旦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发表论文要求

复旦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发表论文要求 根据复旦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精神,复旦大学博士、硕士学位申请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必须发表符合一定数量和质量要求的学术论文,现就有关规定具体要求说明如下: 一、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1.硕士学位:至少在指导目录B类期刊上发表(含录用)1篇专业学术论文(数学、文科类及专业学位除外); 2.学术型博士学位:文科类至少在指导目录B类期刊上发表(含录用)2篇专业学术论文:理、工、医科类至少在SCI、EI或指导目录A类期刊上发表(含录用) 1篇专业学术论文: 3. 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至少在指导目录A类期刊上发表(含录用)1篇专业学术论文; 4.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至少在EI检索或SCI检索期刊上发表(含录用1篇专业学术论文,或有一项与学术型博士学位论文的发表要求相当,并能体现工程博士高水平科研或工程能力的成果,详见《复旦大学关于授予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基本要求》; 5.用于申请学位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应署复旦大学: 6.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发表论文要求作者排名第一(特殊情况除外)。特殊情况包括:(1)第一作者为导师、第二作者为学位申请人,(2)以姓氏笔画禅名的期刊导师证明学位申请人是第一执笔人,(3)学位申请人在影响因子为6.0以上的SCI期刊发表文章且作者排名前三名: 7. 2012年9月前入学的文科类博士生,申请博士学位至少在指导目录类B期刊上发表(含录用)3篇专业学术论文; 8.在A类期刊上发表1篇文章可相当于在B类期刊上发表2篇文章。 学校赞成并支持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比学校规定更高或更为详细的学术规范及学术要求。 二、其它说明: 1.在国外学术刊物上用外文发表且所发刊物属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可视同为《指导目录》中的A类期刊文章:属A&HCI (艺术人文科学引文索引〉检索的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或《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的(不含论点摘编)的学术论文、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和《光明日报》理论周刊头版上发表的理论文章、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理论文章,可视同为指导目录中的A类期刊文章。 2.在国际学术会议或全囯性学术会议编辑出版的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是否等同于在指导目录中的B类期刊发表论文,由研究生指导教师提出意见,并经所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后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

复旦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规范 .doc

复旦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规范 (2005年修订版) 印刷本论文规范 一、论文封面制作要求 (一)、学位论文封面使用云彩纸。博士学位论文封面颜色为淡棕色,硕士学位论文封面颜色为淡蓝绿色。 (二)、论文封面制作要求如下: 1、封面内容(封一): (1)学校代码(10246);(2)学号(研究生)或学员号(同等学力人员);(3)学校名称(复旦大学);(4)学位论文的类别;(5)30个汉字以内的论文题目;(6)院系(规范正式的)名称;(7)专业;(8)姓名;(9)指导教师;(10)完成日期(涉密论文需注明论文密级和保密年限,参见附件1:《复旦大学涉密论文归档与管理暂行办法》)。 对于同等学力人员,必须在论文左上角注明:“同等学力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字样;对于专业学位论文,必须在论文封面“复旦大学XX学位论文”下面 注明“专业学位”字样。 2、论文封面(封一)请严格按标准样本制作。标准样本的下载地址为: 3、论文封面(封三)须打印并签署“论文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声明”的下载地址为: (三)、论文书脊上印: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二、论文内容编排要求 (一)、论文统一按word格式A4纸(“页面设置”按word默认值)编排、打印、制作。正文内容,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号、字符间距:标准、行距:20磅。 (二)、论文撰写格式: 1、扉页:指导小组成员名单 2、目录: 3、中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4、英文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5、引言(前言): 6、正文 7、参考文献:(全文参考文献一览,各类参考文献编排格式须符合国家标准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参见附件2:《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8、后记:(致谢等内容) (三)、注释位置: 硕士学位论文采用篇末注、博士学位论文采用章末注。如所在学科有特殊需要,也可适当采用脚注。 (四)、字数要求: (1)文科: 硕士:一般不少于3万字;博士:一般不少于10万字; (2)理科、医科: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确定。 三、论文装订要求 论文必须用线装或热胶装订,不能使用钉子装订。 电子版论文规范

复旦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常见疑难句解析

复旦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常见疑难句解析 1.Perhaps the fact many of these first studies considered only algae of a size that could be collected in a net(net phytoplankton), a practice that overlooked the smaller phytoplankton(nannoplankton) that we now know grazers are most likely to feed on,led to a de-emphasis of the role of grazers in subsequent research. (5)可能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很多这样的最初的研究只是考虑了那些能够用网捞起来的大小的水藻,这样一个忽视了更小的浮游生物(而这些浮游生物我们现在知道是捕食者主要的食物)的做法,导致了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对于捕食者的作用的贬低。难句类型:复杂修饰、插入语需要各大院校历年考博英语真题及其解析请加扣扣七七二六七八五三七或二八九零零六四三五一,也可以拨打全国免费咨询电话四零零六六八六九七八享受考博辅导体验。 解释:句子的结构繁杂。句子的主语令人吃惊地长,在最后一个逗号后的led以前,全是主语!其实句子的主干简单,就是the fact led to a de-emphasis of the role of grazers。但是本句的主语the fact后面的修饰成分长得吓人,先是个定语从句;定语从句中又套了一个定语从句。然后逗号后面的a practice引导的部分是前面的主语的同位语兼任插入语,practice后面的修饰它的一大堆东西又是定语从句套着定语从句。本句是典型的层层修饰结构。 意群训练:Perhaps the fact that many of these first studies considered only algae of a size that could be collected in a net(net phytoplankton),a pratice that overlooked the smaller that we now know grazers are most likely to feed on,led to a de-emphasis of the role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博士招生选拔办法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博士招生选拔办法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2019年博士生招生继续试行“申请-考核”制方式。现将具体要求和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申请条件 申请者基本条件符合《复旦大学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https://www.doczj.com/doc/566956738.html,/6a/70/c15159a158320/page.htm)相关规定。 (二)申请人需递交的材料 1.申请书:申请书中务必明确写明拟申请的专业、研究方向和导师(最好事先与相关导师联系);含不少于1000字的拟攻读博士学位的科学研究计划书; 2.已发表或已接受的论文复印件(已接受但未正式发表的论文需要提供接受函复印件); 3.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学习成绩单(须授课单位盖章); 4.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生暂缓); 5.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证书复印件; 6.两封正高职称专家签字出具的推荐信; 7.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及对论文特色的自我评述(历届生),或硕士期间工作介绍、主要成果和特色的自我评述(应届生); 8.获奖证书或其他可以证明考生水平的证明文件。 以上所有材料要求在相应的截止日期前通过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566956738.html,)博士网上报名系统上传。同时要求考生必须在网上完成报名后七个工作日内将上述纸质材料邮寄或直接递交到: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环境楼304室微电子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邮编:200433)。并同时将材料电子版发送至 ic2011teaching@https://www.doczj.com/doc/566956738.html,(邮件请以"姓名+报考导师姓名+博士申请材料"命名),逾期不予受理。 注:(1)若材料不全,申请将不予受理; (2)上述所有材料,被提交给本院后,将不再被退回; (3)根据情况,本院可能会要求申请者另外提交申请材料原件,以供查验。若发现材料造假者,即使已被录取,也将立即取消其在本院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

精选复旦大学考博历年真题汇总资料

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入学考试“哲学综合知识” 1、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60分) (1)感性活动、(2)社会形态、(3)现实的人、(4)玄学、(5)《新唯实论》、(6)知行合一、(7)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8)奥卡姆剃刀的原则、(9)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10)《判断力批判》、(11)推理的有效性、(12)重言式 2、论述(以下每题20分,选做二题) (1)分工与私有制的关系。 (2)黑格尔的“实体就是主体”及其意义。 (3)中国哲学的特征。 (4)结合一种补考说明宗教对环境保护作用。 (5)马尔库塞的思想。 (6)善世伦理是否可能,如何可能? 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入学考试“哲学综合知识” 一、名词解释(60分,12个):1、感性活动,2、现实的个人,3、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4、奥卡姆剃刀原则,5、贝克来的“存在即是被感知”,6、玄学,7、《新唯实论》,8、《判断力的批判》,9、重言式,10、推理的决定性,11、知行合一。12、vCm 二、阐述(6选2,40分):1、分工与私有制2、中国(CHINA)哲学的基本特征3、从你熟悉的宗教出发,结合其教义,阐述宗教对环境保护有何意思和可借鉴之处(也许如此,字句有出入)跟黑格尔有关的一个问题,具体忘了…… 复旦大学哲学系2007年博士考试题 哲学综合知识 一、名词解释6选4 : 1、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2、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 3、三表法 4、致良知 5、隐德莱西 6、本质直观 二、论述题(3个选2个)都是材料题 < 历史的贫困>中的一段话,主要是关于<资本论>的,还有它的副标题是什么?他是不是一本纯粹的经济学著作 复旦大学哲学系2009年博士考试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 1、对象性活动 2、意识形态 3、资本 4、国家 二、论述题(每题30分) 1、论述马克思在1844年手稿中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 2、谈谈恩格斯的一句话“施特劳斯、施蒂纳、鲍威尔、费尔巴哈都没有离开哲学,是黑格尔哲学的分支”。(以其中一人为例,详细说明) 复旦大学哲学系2009年博士考试题-“哲学综合知识” (12选10)都是原著分析,它们的大致的出处如下: 1、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一句话,大意是人类只能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只有在物质条件有的情况下才能解决。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是人的认识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

复旦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人工智能题库

中南大学智能控制题库 第一章概论 1.试从学科和能力两个方面说明什么是人工智能。 2.哪些思想、思潮、时间和人物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3.近年来人工智能研究取得哪些重要进展? 4.为什么能够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 5.目前人工智能学界有哪些学派?它们的认知观为何? 6.自动控制存在什么机遇与挑战?为什么要提出智能控制? 7.简述智能控制的发展过程,并说明人工智能对自动控制的影响。 8.傅京孙对智能控制有哪些贡献? 9.什么是智能控制?它具有哪些特点? 10.智能控制器的一般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为何?它与传统控制器有何异同? 11.智能控制学科有哪几种结构理论?这些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12.为什么要把信息论引入智能控制学科结构? 13.人工智能不同学派的思想在智能控制上有何反映? 第二章知识表示方法 1.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和语义网络法的要点是什么?它们有何本质上的联 系及异同点? 2.设有 3 个传教士和 3 个野人来到河边,打算乘一只船从右岸渡到左岸去。该船的负载能力为两人。在任何时候,如果野人人数超过传教士人数,那么野人就会把传教士吃掉。他们怎样才能用这条船安全地把所有人都渡过河去? 3.利用下图,用状态空间法规划一个最短的旅行路程:此旅程从城市 A 开始,访问其他城市不多于一次,并返回 A 。选择一个状态表示,表示出所求得的状态空间的节点及弧线,标出适当的代价,并指明图中从起始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最佳路径。

4.试说明怎样把一棵与或解树用来表达下图所示的电网络阻抗的计算。单独的R、L 或 C 可分别用R、j3 L或1/j 3 C来计算,这个事实用作本原问题。后继算符应以复合并联和串联阻抗的规则为基础。 5.试用四元数列结构表示四圆盘梵塔问题,并画出求解该问题的与或图。 6.用谓词演算公式表示下列英文句子(多用而不是省用不同谓词和项。例如不要用单一的谓 词字母来表示每个句子)。 A computer system is intelligent if it can perform a task which,if performed by a human,requires intelligence. 7.把下列语句表示成语义网络描述: (1)All man are mortal. (2)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3)All branch managers of DEC participate in a profit-sharing plan. 8.作为一个电影观众,请你编写一个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剧本。 9.试构造一个描述你的寝室或办公室的框架系统。 10.试用一阶谓词描述下列自然语言: (1)公民有受教育和劳动的权利。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每个人都有父母。 (4)我将在适当的时候到贵校访问。 第三章搜索推理技术 1.什么是图搜索过程?其中,重排OPEN 表意味着什么,重排的原则是什么? 2.试举例比较各种搜索方法的效率。 3.化为子句形有哪些步骤?请结合例子说明之。 4.如何通过消解反演求取问题的答案 5?什么叫合适公式?合适公式有哪些等价关系? 6.用宽度优先搜索求下图所示迷宫的出路。

2020年复旦大学考博招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复旦大学关于选拔普通高校优秀考生进入博士阶段学习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对普通高校毕业生进入博士阶段学习提出如下要求。 一、报考事项通知 1.每年报考我校的考生很多,要早复习,早准备。按照考试范围复习。 2.我校考生,到学校考试中心,办理内部试卷。 3.每年有很多考生,不知道考试重点范围,不知道考试大纲要求,盲目复习,浪费时间和精力,复习效果很差,影响考试。 4.每年有很多考生,选择错误的复习资料,解题思路及讲解答案都是错误的,具有误导性,不利于复习。 5.学校为考生正确复习,印刷内部试卷。 6.内部试卷:包含考试范围、历年真题、考试题库、内部复习资料。 7.专业课,学校出题。一定要按照内部试卷复习,每年都有原题出现。 8.内部试卷联系QQ363.916.816张老师。学校安排邮寄,具体事项联系张老师。 二、选拔对象条件 1.普通高校硕士毕业生,主干课程成绩合格,在校学习期间未受到任何纪律处分。 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三、招生专业计划 1.招生要求和专业,详见《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进入博士阶段学习招生及专业总表》。 2.学校计划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拟招生人数(含推免生),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规定我校招生计划、各专业生源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我校部分专业将再行计划用于接收调剂生,具体专业及拟招生人数将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另行通知。 四、报名资格审核 1.报考考生按照《教育部选拔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进入博士阶段学习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以下简称《专业对照及考试课程一览表》选择报考专业,并填写《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进入博士阶段学习

复旦大学医学院历年考博真题汇总

2014年复旦大学医学院肿瘤学博士入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5题,20分) 1.Translational medicine 2.Epigenetics 3.Cancer pain 4.L-Q model 5.Oxygen enhancement ratio 二、问答题(第1-4题每题15分,第5题20分,共80分) 1.简述胃癌淋巴结分组(日本JGPG标准); 2.简述小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策略; 3.简述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及临床意义; 4.简述恶性肿瘤的特征; 5.论述VEGF信号通路的组成及靶向VEGF信号通路主要药物的临床应用 2013年复旦大学医学院肿瘤学博士入学 一.名解4*6 1.新辅助化疗 2.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楼下战友提醒 3. 磨玻璃样病变/结节 4.EBUS-TBNA 二.填空 写三种AFP升高的肿瘤()()();直肠癌术后化疗的指正()() 癌症发生与病毒:鼻咽癌()口腔癌() 三.判断 比较广,只记得第一题是关于伊马替尼的 四.单项选择 五.多项选择 涉及疾病的分期,化疗方案(CHOP),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日本2010胃癌什么标准中D1指哪些淋巴结,内胚窦瘤,哪些不是非精原细胞癌的高危因素;TNM分期意义总体还是有难度的 六.简答8*2 1.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2.肝原发癌与转移癌的影像学鉴别其论述15*2 1.乳腺癌的术后辅助内科治疗,治疗方案和药物举例 2.什么是结肠癌同时性肝转移,异时性肝转移,治疗原则 2012年复旦大学医学院肿瘤外科博士入学(公共+腹外) 公共部分: 一. 名解 1.癌的启动 2.肿瘤促进剂 3.细胞分化 4.奢侈基因 5.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6.肿瘤的演进 7.肿瘤转移 8.肿瘤特异性抗原 9.信号传导 10.肿瘤细胞的永生性 二.简答 1.肿瘤血管与正常血管异常 2.遗传性肿瘤与散发肿瘤区别 3.肿瘤抗原出现的分子机制 4.癌基因按功能分类 5.化学预防剂的防癌机制 腹外部分 一.名解 1.ypTNM 2.CME 3.胃癌N3a期 4.AFP 5.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二.简答

复旦大学考博英语试题结构和核心重点要求分析

导语:考博,英语是第一关,而英语成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平时的复习,因此决心考博的考生一定要提前准备,每天学习英语。全国各大院校在制定本校英语专业考试大纲时,对英语的考核基本上不指定参考书,考生在备考时往往感到漫无目的,无所适从,所以对各大院校的考博英语历年真题分析则显得尤为重要,能够为考生准确定位自己的英语水平提供良好的参照,也使考生对自己报考的院校试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更加清晰地了解出题者的思路,从而正确地制定出复习方法和学习步骤,使复习具有针对性。下面是华慧考博的老师对复旦大学试题进行的一个全面的分析。 一.试题结构分析 复旦大学考博英语的测试时间为3个小时,试卷分为词汇、阅读、完型、翻译、作文5个部分。华慧考博研究中心老师根据近几年来的真题进行了分析,并列表如下: 听力词汇与 结构阅读理 解 完形填 空 翻译写作 2003-2011年 ______ 15分(3 0题) 40分(4 篇,20题 ) 10分(1 0题,无 备选项 ) 20分( 汉译英 ) 15分2001-2002年题型及分值分布与2003-2011年不同。 2001-2002年15分(2 0题) 20分(2 0题) 20(2篇, 20题) 15分(1 0题,无 备选项 ) 15分( 汉译英 ) 15分 二.考核要求: 除医学考博英语外,其他专业的考博英语由全国各大院校自主命题,而且各院校的考核要求水平也有差异,其中复旦大学的考博英语对考生的具体要求如下:

词汇方面,需要考生掌握7000~8000单词,900常用动词短语。当然,一般掌握了六级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词汇,通过考博英语也没有多大问题,只是词汇题可能失去少数分数。长期关注和研究考博英语试题,反对有些所谓考博英语词汇书所讲的 考博需要掌握1万甚至1万以上词汇的观点。事实上,背诵那么多词汇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考博英语考查的重点不是考生掌握了多少词汇,而是阅读、翻译、写作能力。所以,词汇够用即可,建议复习自己当年很熟悉的考研词汇、六级词汇,然后略加拓展,如可看看公共英语等 级考试五级词汇、新托福词汇、部分GRE词汇。有些院校公布了词汇表或参考词汇表,但实际出题人并不怎么按大纲出题。英语说到底还是个水平问题。 语法方面,复旦大学考博英语试题都不直接考查语法,但语法有必要全面复习一下。这也不怎么花费时间。 阅读方面,能读懂一般英美报刊杂志上的社论,比如经济人网;能分析上蔟体裁文章的思想观点。能在6分钟内速度600字左右的文章,并掌握文章的主旨和大意,理解事实和细节。 写作方面, 一般都是命题作文,即给定题目写一篇300词左右的议论文。但复旦大学也出现过看图作文,这类命题形式可能还会采用。作文应当认真准备。这是容易得分也容易失分的项目。要求考生写作速度为50分钟300个单词,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 相关参考资料书: 华慧考博《复旦大学考博英语一本通》 华慧考博《复旦大学考博英语历年真题及详解》 《华慧考博英语10000词汇详解》

复旦大学金融考博超全面经验贴

2018年复旦大学金融考博超全面经验贴英语:英语的词汇题还是比较难的,词汇量非常多,题干不难,但是选项当中的词汇还是很难的。背背雅思、托福、GRE的词汇,光靠考研、四六级的词汇是远远不够的。阅读的题不难,我觉得考研的水平足够了,据说最后一篇阅读是雅思的原题。完型是填词的那种,今年考的是国富论里面的,据说好像是复旦的研究生高级英语里面的翻译。所以可以好好看看这本书,有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教师用书里面是参考答案和翻译,这本书写得很好,适合研究生读。翻译是汉译英,最重要的是做到通顺,意思对,千万不要纠结于某些词。作文是同行评审,也是热门的学术话题,近年来的作文基本上都考察跟读博、学术有关的话题。 经济学基础: 主要考察高宏、高微、计量(含初中级和高级)、政经。高宏的用书主要包括:王弟海的宏观经济学数理模型基础,这本书写的很好;罗默的高宏,罗默的书用的方法比较简单、老旧,所以要看看王弟海的宏观经济学数理模型基础,后者用的方法和考试更为接近;布兰查德的高宏,这本书也很好,适当阅读,加以补充。高微的用书包括:范里安的高微、平新乔的18讲,高微做题很关键,看完这两本书以后,要好好做做这两本书的课后题,练习很关键;计量的用书包括:古扎拉蒂的计量基础、伍德里奇的计量导论、李子奈的计量,格林的计量。计量就考纲而言,前面的很大一部分考点都是初级的内容。高级的部分主要是时间序列和面板,横截面部分虽然比较简单,但一向是考试的重点。政经的用书包括:我没有看资本论,我看了政经的考纲,还是比较常见的考点,可以看看伍柏麟《新编政治经济学》,逢锦聚《政治经济学》。政经的话,可以自己对着考纲整理,点并不多。 金融学: 新祥旭金融参考书目: 1.胡庆康的《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 2.姜波克的《国际金融》 3.刘红忠的《投资学》 4.朱叶的《公司金融》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导师介绍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导师介绍 姓名:许少强 职称:教授 所在系所:国际金融系 专业方向:国际金融、人民币汇率 许少强,男,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现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经济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中国人民币自由兑换与汇率问题等。1986年获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BA)。曾担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国家外汇管理总局经常项目司课题等多项课题。出版《实际汇率与中国宏观国际竞争力管理研究》、《人民币实际汇率研究》、《均衡汇率与人民币汇率政策》等近10本著作。发表论文于《国际金融研究》、《复旦学报》、《世界经济文汇》、《上海金融》等经济学期刊。担任日本中央银行金融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日本中央大学综合政策学部客座教授。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上海市金融学会理事、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理事、瑞穗实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复旦大学关于审核新增硕士生导师任职资格的补充规定

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复旦大学关于审核新增硕士生导师任职资格的补充规定 为了更好适应国家关于“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逐步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的办学方针,加强对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规范管理与分类指导,特对我校原有审核新增硕士生导师任职资格的暂行规定作如下补充规定: 1.允许部分暂时未取得副高职称,但已具有博士学位并且工作两年以上的中级职称人员申请担任专业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除外)硕士生的指导教师; 2.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的申请人,应热心从事研究生教育,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修养,自愿履行导师职责; 3.申请人应有明确和相对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领域,熟悉本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学术、技术前沿状况,在本专业学位领域取得较好的学术成果或工作成就,并承担一定的科研项目; 4.申请人应掌握本专业学位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教学或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解决所属专业学位领域实际问题和实践技术的能力,有独立指导硕士生进行实践活动和论文写作的能力。 5.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的遴选程序与校内其他导师同步进行,主要由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通过,并报研究生院审核备案。 6.申请人原则上只能在一类专业学位申请硕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在同一类专业学位内,允许其招生的专业领域不超过三个(含三个)(临床医学除外)。对原已具备科学学位硕士生指导教师资格的,直接默认其在原有一级学科或门类相对应的专业学位招收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任职资格。对个别申请跨一级学科或跨门类的专业学位导师任职资格的,需经原所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同意,并经拟跨的专业学位所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报研究生院备案。 研究生院 二O一O年十月 1 /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