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式与化合价的教学反思

化学式与化合价的教学反思

化学式与化合价的教学反思

《化学式与化合价》的教学反思

用了五节课终于把《化学式与化合价》这课题上完了。可是效果不佳,不论是从学生成绩,还是自己的授课感受,都不能达到所需要达到的目标。

应该说这一节是初中上册比较难记和难理解的课题,所以我安排的课时相对前几个课题比较多一点,首先化学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意义用了一个课时,第二个课时从化合价的定义引入,接下来讲述它的表示方法,然后是一些常用的化合价,最后是根据化合价来书写化学式,第三课时是练习化学式的书写,第四个课时主要是针对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课上完了,可是我发现学生做题都不会做,看着学生们迷茫的眼神,我内心很是焦急,为了让学生将这一节学好,我只得再用一节课去补内容,并让学生要记化合价,默写化学价口诀,我们都在忙,但是,这样的效果好吗?

我知道不好,所以我确实得好好反思一下这一章的教学。经过自己找原因,我发现自己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讲课进度太快,应该稍微慢点,给学生一些理解接受的时间

2、重点没有抓好,这一节的重点应该是化合价的运用,当然前提是要记住常用的化合价

3、这一课题的习题讲解太少,应该多加练习来掌握相关概念

4、上课讲的过多,让学生思考的时间偏少,使得成了硬塞给学生知识,而不是主动学习

化学式与化合价(学案)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学案) 第1课时化学式 命题人:贾新举时间:2017-10-18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式的涵义 2.理解化学式的意义 3.会写、会读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 二.复习巩固 1.写出下列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或元素名称 氢_____ 氮_______ 硫______ 氧________镁_________ 铝_______铁_______ C______ P________ K_______ Cu________Zn_________ Ba_______He________ 1.离子是指_______________,带_______________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阴离子,带____________的原子(或原子团)叫阴离子。 2.钠原子的结构示意为_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钠原子容易失_________个电子,形成__________,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容易得__________个电子,形成_________。 一. 预习新知 1.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2.化学式CO2表示的意义有:①______________ _②_____________ ③④ 3.每种纯净物的组成是_____________的,所以表示每种纯净物组成的化学式只 有__________个,且通过实验方法测定的。 4.书写某化合物的化学式时要注意,元素符号的书写顺序。对于氧化物,一般把 氧的元素符号写在___________(填“左”或“右”下同)方,另一种元素的符号写在_________方;对于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把金属的元素符号写在_________方,非金属元素的符号写在_______方。 二. 课堂练习评价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氮气________(2)氧气_________(3)氦气________4)硫粉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以上是我近来思考的问题,或许在正确理解新课标之后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不可否认,这也正是解决问题的源泉所在,源活则水清,只有深刻地吃透新课标精神,才能解决 好语文教学中教师教无成就、学生学无兴趣的问题。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时光荏苒,工作已经十个年头了!近几年进行新的课改,随波逐流,我也在不断尝试,经过大半学期的教学实践,我做如下的教学反思: 1. 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利用课改机遇,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1)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新课程的开放性特征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教师 不仅应有广博的化学科学知识,还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同时 掌握一些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 (2)改变师生关系,转变工作方式。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 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应更加紧密地合作。 (3)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教师要重新认识教学、认识课堂、认识教科书, 不断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新型师生互动关系中重建自己的角色。化学教学要重视 “两实一过程”。所谓“两实”,一是指化学教学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能 够感受到的生活实际;二是指化学教学中必须加强实验教学,要充分开发化学实验的各种 教学功能。所谓“过程”是指重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设计 课堂中学生各种学习活动(例如思考、讨论、练习、实验等)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自主建构知识。 (4)教学方法多样化、最优化。化学教学中有多种方法,如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问题解决法、自学法、归纳法、演绎法……在各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均应注意渗 透启发式教学的思想。把握课型特征进行课堂教学优化,中学化学知识从其内容和教学形 式上可分为不同的课型。不同的课型由于其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顺序不同, 知识的呈现方式也就要求不同,这种不同就构成了不同课型的特征。教学中把握了课型特征,就能有目的有规律地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高中化学新课程后,中学化学教学的课型与课型特征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最基本的课型没变,每种课型教学 设计的基本规律没有变,所以,新课程的实验与我们过去的教学研究,是一种继承与发展 的关系。 学习中的差生,对于班级的平均分影响极大。我们在关注班级整体的同时,对这部分 学生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 化学课具有很强的实验性,通过化学实验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培养学 生的兴趣是化学课的关键。我坚持在教学中抓住化学实验,强化实验的研究性,在此基础

小学美术_谁画的鱼最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自然界形象与艺术作品中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体验学会用多种方法表现鱼的外形特点和花纹特点,领悟突出主体,画面饱满的绘画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学生关爱大自然的意识,培养学生大胆创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综合运用所学美术知识进行自由大胆的表现,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遨游海底世界,你瞧,是谁朝我们游过来了,原来是小鱼尼莫。尼莫来到海底世界看到了很多又大又漂亮的鱼,其实他自己啊也有一个小愿望,尼莫也想像他们一样变得又大又漂亮,你们愿意帮帮尼莫吗? 二、讲授 你们会画鱼吗?我们可以用哪些形状来画鱼呢?在同学们的帮 助下老师完成了这条大鱼。没错,要想画鱼这几个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鱼鳍,又分为背鳍,胸鳍,尾鳍等,他可以帮助鱼类保持身体平衡。 原来画鱼还是很简单的,可是孩子们,你会画大鱼吗?怎么样才

能把鱼画大呢?下面在你的纸上尝试一下画一条最大的鱼。(教师巡 视并修改)你看老师这里有一条鱼,他算是大鱼吗?为什么不算呢?这样呢?(在纸上不断放大鱼)。原来让你的鱼占满画面就会看起来 比较大, 这是一幅农民画《戏鱼》,你觉得他是一条大鱼吗?说说你的理由?(生回答)谁能上来圈划一下除了大鱼之外还画了哪些东西,正是有了这些参照物和鱼作对比,才显得鱼更大了。原来要想让你的鱼看起来比较大,还可以给它添加一些参照物啊。 那来看看老师这条鱼我们可以给他添加点什么作为参照物呢?(老师拖拽显示)你瞧,我们既占满了画面,又添加了参照物,这真是一条大鱼啊。我这又有一条鱼,咱们平时常见对吧,你来对比看看,这两条鱼哪一条更加好看呢?对啊这条鱼颜色鲜艳,还有好看的花纹,当然会比较漂亮,我们又学了一个小秘诀,想让你的鱼更漂亮那就给他添加点花纹装饰吧。 一群漂亮的小鱼向你们游过去了,请同学们投票选出你最喜欢的小鱼,跟大家分享一下你觉得他哪里好看了? 你看这条小鱼空荡荡的,谁想试试给他添加点花纹呢?老师把需要你们帮助添加花纹的小鱼发送到平板上,收到的同学就开始画吧,找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画一下试试? 其实啊,我们可以给小鱼添加的花纹还真不少,来看看吧。 让我们用思维导图一起来看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什么?老师这 里有两道题,请同学们快速在平板上做答。

化学式学案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1课时化学式 1.了解化学式的含义。了解化学式前、中有关数字的不同意义。 2.学会根据规定书写和读出一些简单的化学式。 ●温故互查默写30个常见元素符号及名称 化学式 ●自主预习 阅读课文83页,并完成下列填空 1. 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2.任何纯净物都有的组成,每种纯净物只有个化学式,混合物化学式。 3.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氧气,(2)水,(3)二氧化碳2,(4)氮气,(5)氢气,(6)四氧化三铁,(7)硫,(8)氯化钠。 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 4.化学式H2O的意义有:(1)表示水这种物质,(2)表示1个水分子,(3)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4)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 ●小组讨论 1.化学式能表示哪些意义?其中有哪些意义属于宏观意义?有哪些属于微观意义?请举一例说明。 2.化学式前面和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各表示什么意义? (1)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有几个这样的分子或原子。 (2)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有几个这样的原子。 ●教师点拨 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有几个这样的原子;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分子或原子,只表示微观意义。金属、稀有气体和固态非金属的化学式表示3种意义:一种元素;一个原子;这种物质。 ●跟踪练习 1.2H2O中,前面的“2”表示,元素符号H右下角的“2”表示 2.下列化学符号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C,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A.2H B.H2 C.2H2 D.2H2O 3.下列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A.2H B.H2 C.H E.H2O F.2H2O 4.既能表示某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 B.2O2 C.N2 D.Hg E.2He 5.O2除可以表示氧气还可以表示:①氧元素;②一个氧分子;③两个氧元素;④氧气由氧元素组成;⑤每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⑥两个氧原子。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①④⑥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篇一: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一学年即将结束,对教学中的感想进行反思,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回忆一年的教学情况,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对新教材的认识和使用情况 二、对学生的了解 三、对教与学的两点看法 一套好的教材发挥不了好的作用,原因有以下两点: 1、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在注重提高升学率的同时,淡化 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淡化了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即使有做这 方面的工作,也是拘泥与形式,不能触及学生的灵魂,短期的效应 是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学习动力,不能主动学习,不能刻苦 学习,而长期的结果将是未来的青年自私、冷漠、贪婪、对社会没 有责任感。所以我们应该让教育教学回归理性,明确十年树木百年 树人的道理,在教育教学的工作中,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得 到均衡发展,真正为我们改革开放事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2、针对我们的学生近几年学习基础较薄弱,学习能力下降的情况,应该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不要总把升学率做为学校工作的首要 目标,否则拔苗助长适得其反。而应该老老实实抓好学生的双基, 严格按教学大纲教学,不要把学生作为学习机器,而应该培养学生 的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和方法,这才是教 学的终极目标,我们也才能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 篇二: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一、高一新生在初中学的化学知识有多少?教师该怎样进行初高中的衔接教学? 通过多年的教学我们了解到一些情况,高一学生普遍反映高一化学内容多、难理解、习题不好做,学习兴趣降低。一方面是因为初高中学习要求和内容衔接的不好,高一化学突然比初中更系统、更深入,学生不能马上适应;另一方面是因为初中化学教学过分强调探究学习和过程方法教育,忽视接受学习和描述性、结论性知识的理解记忆,基础知识学得不扎实;但更重要的却是第三个原因,即高中化学教师不理解初中新课程改革理念,以老眼光看待课改后的初中生,对初中生的化学基础期望过高,平时的教学和测试难度过大造成的。有些知识点在初中的新课本中已经删去或淡化了,高中课本也不再详细讲,就直接拿出来让学生用;有时候为了讲清楚某一道课外习题甚至还要临时补充知识点。学生要记的、要理解的太多,超出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需要不停的记笔记,听课习惯不好的学生自然就感到很吃力。 因此,高一的化学教学,必须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育,重点复习初中的“氢气还原氧化铜”试验,介绍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复习和背诵常见元素化合价、复习酸碱盐、溶解度的相关计算,为学习高中化学做好铺垫。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对初中化学课标和教材的学习、加强对当年中考化学试题的研究,多与初中化学老师联系,多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的困惑。 2.控制教学进度。不能片面追求快速度以赢得较多的复习时间而增加刚开始学习的困难。 3.经常使用“直观性”教学。尽可能以实验作先导,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而进行抽象概括。应用各种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应用多种动画课件以增强直观性。要使化学知识尽可能结合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向学以致用的方向发展。

人美版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谁画的鱼最大》精品教案

《谁画的鱼最大》精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分析农民画中的鱼和自然界中的鱼的异同,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二、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2、能大胆的作画,画一条大鱼,充满画面。 3、在艺术创作中树立关爱大自然的意识,培养学生大胆创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并充满画面的大鱼。 (二)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大胆表现创造,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猜谜导入 过渡语: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是我们人类的好伙伴,想知道它是谁吗?请大家猜个谜语:摇摇头,摆摆尾,一串水泡吐出嘴,水泡水泡水里游,那是他的小皮球。 2.板书课题 过渡语:瞧,小鱼泡泡来了,他还带来一群好朋友呢!今天我们就走进热闹的海底世界,学一学,比一比谁画的鱼最大。板书课题:《谁画的鱼最大》(二)讲授新知 1.欣赏图片,分析自然界中的鱼 过渡语:茫茫的海洋里住着各种各样的鱼,让我们跟随小鱼泡泡一起到美丽的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吧!

(1)鱼的外形、结构特点 过渡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中出现了哪些不同形状的鱼呢?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鱼的外形多种多样,大致可分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方形、棱形、半圆形。鱼身体可以分为,鱼头、鱼身、鱼尾、鱼鳍。 (2)鱼身上花纹的特征 过渡语:这些鱼身上的花纹非丰富多彩,让我们去找一找。花纹主要由点、线、面组成,排列有序。 2.欣赏图片,分析艺术作品中的鱼 过渡语:我们来欣赏一张农民画家张芝兰的艺术作品《戏鱼》。比一比,它和自然界中的鱼有什么不同?农民画中的鱼色彩更加鲜艳,线条更加丰富、工整。 3.欣赏学生作品,启发构思 (1)比一比 过渡语:这两张作品你们更喜欢哪张,为什么?(一张鱼画的大,另一张鱼画得很小) (2)看一看 过渡语: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些你们同龄小朋友的作品,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些作品给你什么启发?鱼是这张画面的主体物,画得大醒目。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把这条大鱼装饰的更加美丽、生动! 4.教师示范 步骤: (1)画形状定结构 过渡语:勾画出一条充满画面的大鱼的外轮廓。 (2)装饰花纹 过渡语:用点、线、面装饰鱼身上的花纹。 (3)着色 过渡语:色彩要鲜艳、丰富。工具用油画棒、水彩笔可以。 (三)艺术实践 过渡语:欣赏了那么多的优秀作品,你想画什么样的鱼?

人教版化学九上《化学式与化合价》word学案

人教版化学九上《化学式与化合价》w o r d学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课题4 化学式和化合价导学案 第一课时化学式 一、学习目标:化学式的书写规则;重点是掌握化学式的意义,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二、自主学习: 1、化学式是用和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每种纯净物的组成是,所以表示每种物质组成的化学式只有个。 3、写出二氧化碳的化学式CO2表示的意义: ①② ③④ 4、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1)当某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时,1可省略, (2)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把氧元素符号写在____方,另一种元素符号写在____方。如:一氧化碳:。 (3)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组成的化合物,书写化学式时,一般把 ____________符号写在左方,____________ 符号写在右方。如:二氧化锰(5)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化学式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如:氦气硅钙水银; 对于____________ ,除元素符号外,还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____________。如:如:氢气氧气氮气氯气臭氧O3等。 5、读法: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从到______读作;有时还要化学式中各元素的____________。 根据化学式写出名称:NaCl MgO CaS CaCl2 Fe3O4 CO2 CO 特殊:H2O H2O2

三、探究交流: 探究交流1、化学式都能表示出哪些意义哪些属于宏观哪些属于微观 探究交流2、符号H、2H、H2、2H2各具有什么意义在符号中的数字位置不同,意义有什么不同 探究交流3、分别说出2 H2O和2Ca2+中“2”的含义。 四、训练反馈 1、下列化学符号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A、2H B、H2 C、2H2 D、2H2O E、2H+ 2、下列符号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A、2H B、H2 C、H D、2H+ E、H2O F、2H2O 4、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某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 A、H B、2O2- C、N2 D、Hg E、2He 3、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 铁单质,氮气,3个水分子,2个硫原子__ _, 铝离子_ __ , 2个镁离子,五氧化二磷 第二课时化合价 一、学习目标:背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根)的化合价;应用化合价判断化学式的正误、正确书写化学式;化合价与离子的联系和区别。 二、自主学习: 1、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在化合物中氢通常显价,氧元素通常显价; 在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般显价,非金属元素一般显价; 一些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显的化合价。

高中有机化学教学反思范文高中教学反思化学写

高中有机化学教学反思范文高中教学反思化学写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知识不断创新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中,教育传递人类知识的功能必然更多的为信息系统所替代,教育的根本意义和价值进而落在了培养创新能力上。而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它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形成了坚实的理论体系,然后应用于广阔的科技空间。虽然化学属于理科,它有着很大的文科特点:内容多、知识碎,大多是实验结论,有不少知识只能知其然,而无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记住。甚至不少老师都赞同化学与英语的相似性,说“化学就是第二外语”,化学的分子式就相当于英语单词,化学方程式就是英语的句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中学教育体系中占重要的地位,不少同学认为化学知识较难掌握,成绩提高慢。与其他科目相比较,化学确实有着较为显著的特点,同时也是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清楚地强调这些特点,同时这些特点,使他们对化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学习化学“难在哪里”;更重要的是,要针对这些特点,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化学”,这对他们学习信心地树立,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下面关于化学教学反思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对教学主体的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

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俗话说:“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例如,雕刻家面对一块石头,他肯定不先忙着下手,而是细细的琢磨,这块石头像什么,质地是什么,有什么缺陷等,然后再雕刻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同样,我们面对的学生,在教学前,我们也要对他们细细的琢磨反思,然后才能因材施教,培养出人才。就像一位军事家战前观察作战地形一样,我们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状,才能知道把学生培养将来的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可以通过分卷调查法、观察法、实验对比法等,了解反思学生,使一切都了然于胸,才能找到适当的解决途径。 如:学生中普通存在的一种心理障碍叫“习得无助”,是指人在长期的持续紧张或失败后,对自我丧失了信心,即便是解决困难的方法就在面前,或问题非常简单,也不能通过自己来解决问题,事实上已经有些麻木和机械了,在化学教学中,特别是高一化学,由于在体系上和学习方法上与初中化学有较大的差别,一开始高一新生普遍感到化学特别难,如果教师不加以及时的引导,经过一段时间困难学习后,许多学生都感到学习化学的希望没有了,放弃了,这样,化学中再简单的题目,他们也感到特别的难,难怪有的老师

化学式与化合价_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式与化合价》导学案 李明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式的涵义,并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2)熟记某些常见物质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3)能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图、表的观察,让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初步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整理、寻找规律的学习能力。 (2)通过编顺口溜和小组比赛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交流讨论、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2)通过推求化学式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只有确实存在的物质,才能根据化合价写出它的化学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思想品质。 (3)通过引导学生查看药品、食品等商品的标签或说明书,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感情。 【学习建议】

本课题的学习要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以实事求是和循序渐进的态度,认真分析图4-11和表4-6,充分展开你的想象,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大胆与同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和PK。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一部分化学式 【自主学习】 一、学习导航 当你看到下面的图片时(大球表示氧原子,小球表示氢原子),你会想到它表示什么意思? 二、阅读课文81-82页,并完成下列填空 1、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氧气___,(2)水___,3)二氧化碳___,(4)氮气__,(5)氢气__,(6)四氧化三铁__,(7)硫__,(8)氯化钠___。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 3、化学式H2O的意义有:(1)表示______,(2)表示_______,(3)表示_____________,(4)表示___________。

谁画的鱼最大教学设计教案

《谁画的鱼最大》教学设计 桃南小学:任丽红 课题:谁画的鱼最大教时: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设计目的是训练学生敢于充满画面大胆作画的习惯,认识鱼的形状和特点,了解自然界的鱼与美术作品中所表现的鱼的异同,初步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 本课欣赏部分选择农民画和自然界中的鱼的图片,选择农民画《戏鱼》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农民画色彩鲜艳,装饰性强,表现手法夸张。《戏鱼》这幅作品采用了民间常用色和具有民间特点的花纹图案。画面色彩鲜艳,形象惹人喜爱。书中第十页自然界的鱼的图片作为欣赏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用自然界的鱼农民画中的鱼进行对比,发现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初步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 二、教学内容、目标 知识: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技能:能大胆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 情感: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难点:自然界中的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有什么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四、教学准备

教具:相关的农民画图片、画册,海洋鱼类录象。 学具:相关鱼类图片、水彩笔 五、教学过程

四.预期效果 刚刚步入小学的他们,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绘画方法及涂色,但他们还没有学会大胆尝试满幅作画,对整幅画面的设计还没有进行训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除了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之外,他们会知道自然界中的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的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好,及尝试画满整幅画面的画。懂得了装饰画的概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4.4《化学式与化合价》学案(无答案)

课题4.4 化学式与化合价(1) 【温故知新】 1. 物质的分类: 2.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你能依据上述树状分类图对下列所写物质进行分类吗? (1)氦气_________,氖气_______,氩气_________; (2)铁,铜,汞; (3)碳,硫,磷; (4)氧气,氢气,氮气;氯气; (5)二氧化碳__________,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__________; (6)氯化钠____________。 【新课学习】 一、化学式 1. 化学式:用和的组合表示的式子。 2. 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不同,所以一种纯净物对应唯一确定的化学式,而混合物 没有化学式。 3. 化学式表示的意义(从化学式中能获得的信息) 宏观意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意义: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CO2练习1.请写H2O2出所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二氧化碳;① ②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 ③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③ ④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④ 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二、化学式的书写、读法 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1)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①稀有气体单质:氦(气)—He、氖(气)—Ne、氩(气)—Ar ②金属单质:铁—Fe、铜—Cu、铝—Al

高中化学学案教学反思.doc

高中化学学案教学反思 学案教学在我校已实施一年多,通过学案教学,确实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学生展示个人才智,提高聊表达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 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现在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甚至连一些化学实验现象都只是教师的口述,而不给他们亲自动手或观看演示实验的机会。这就导致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纲要》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 的过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新课程付诸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要新,决不能守旧。运用学案让学生动手动脑。 二、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抛弃原先那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怪圈。让学生根据学案查找资料,自查自纠。化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多做

演示实验,改进实验,有条件的话让学生自己多做实验。在现代化学教学中,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CAI动画、录像和化学实验,我们可选择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录像教学。有很多教师未曾使用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他们觉得制作课件比较麻烦,在课后花的时间较多,其实有时我们使用多媒体,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使抽象的化学问题简单化、使静态的理论动态化,从而化难为易。 三、教学过程的反思 1. 化学实验的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未必要按部就班,例如在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笔者见有教师作如下改进,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浓HCl和稀HCl,同时放进大小相同的Zn粒,迅速塞好带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上端系一塑料袋,袋内不留空气),2分钟后,盛有浓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可膨胀70~80 mL,而盛稀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却膨胀不到10 mL,经过改进,实验可见度大,对比性强,定量性好,需要说明的问题简单明了。关于"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一课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气球变大,这个实验因为气体的压强太小或因为气密性不好,因而很难看到明显的现象,也可进行如下改进,在两个量筒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再滴入几滴洗涤剂,用等物质量的NaHCO3、Na2CO3加入量筒中,产生的CO2使洗涤剂产生大量的泡沫,可以通过泡沫上升的快慢和高度来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和产生CO2的量的多少。改进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情趣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自然界的水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第2课时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第二) 目标 1.理解化合价的含义,熟记一些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2.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 3.初步学会使用化合价规则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 4.初步学会应用化合价书写一些简单化合物的化学式 课堂导学 知识点二 化合价 1.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 在化学反应中,通常用“化合价”来反映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情况。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通过得、失电子相互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很多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新的物质。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n 个电子,化合价为+n 价,形成带n 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n 个电子,化合价为-n 价,形成带n 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因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合价有密切关系。例如,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Mg 2+ ,化合价为+2价。 有一些物质,如Ca(OH)2、CaCO 3等,它们中的一些带电的原子团,如OH - 、CO 2- 3,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团,又叫做根,根也有化合价,如OH - 带1个单位负电荷,表示得1个电子,化合价为-1价。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通常是在元素或原子团的正上方用“+n ”或“-n ”来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为“+1”或“-1”时,“1”不能省略。如,M +2g O -2 、Na +1OH -1 、Ca +2 (OH -1 )2。试比较与离子符号书写的差异性: +1价的氢元素①__________;氢离子②__________; -2价的硫酸根③__________;硫酸根离子④____________。 3.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阅读教材P85,了解化合价的规律。 (1)在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⑤________。 (2)在化合物里,元素的化合价有正价和⑥_______,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⑦________。 (3)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金属元素显⑧________,非金属元素显⑨

小学美术《谁画的鱼最大》教案

小学美术《谁画得鱼最大》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设计得主要目得就是让学生能大胆作画,敢于自己得想法运用到画面中,且将主体物表现得更加丰满。并且学生在整个授课过程中,通过视频,图片展示引导,对鱼得形状、特征进行深入探究,更加了解大自然中得鱼与小学生手中描绘得鱼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初步感受到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这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想象力得表现宽度与深度,也使得学生得综合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得提高。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大胆作画,把普通鱼儿尽可能表现得充满画面,造型与花纹也都更加别致,赋予想象力。 让学生了解到美术作品表现形式多样,从而感受到生活处处就是美景。养成仔细观察生活得习惯与与对大自然得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鱼得形状与特征,运用所学知识,画一条漂亮且充满画面得大鱼。 教学难点: 如何在刮画纸上运用流畅而圆滑得线条把美丽得鱼儿

表现得充满画面与造型别致。 教学准备: 教学、各种鱼示范作品、刮画纸、木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 师:小朋友,您们见过大海吗?那老师就特别想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您对大海得感受。这个同学大胆得说了自己对大海得感受,也特别准确,说明这个同学平时就就是就是一个爱观察得好孩子。我们一块给她鼓个掌好不好?那老师就想请同学呢闭上眼睛,听听老师对于大海得感受:大海呀,可蓝可蓝了,一眼望去,根本瞧不到边,就好像她与天地都融在了一起。在蓝蓝得海面上,不时还会有雪白得帆船与轻巧得海鸥掠过,简直就是美极了。透过平静得海水,海底就更显得神秘而梦幻:这里有漂亮得珊瑚,美丽得贝壳,可爱得鱼儿等等,正就是这些美丽得景象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得海底探险者。大家说海底美不美呀?既然海底世界那么美,那老师今天也带着大家一起去海底世界探探险,好不好?那我们一块去美丽而梦幻得海底吧,师生共同观瞧海底景象视频师:好了,我们从美丽得海底世界探险回来了。老师发现我们得同学在欣赏海底美景时特别得认真,说明大家真得就是非常喜欢美丽得大海,可爱得鱼儿,对不对?瞧!一群美丽而可爱得鱼儿也专门从海底游到了我们班来啦,因为它太喜

九年级化学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化学式与化合价教案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2)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活动探究的方法,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化学式的引入,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教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练习: 1、一个水分子是由和构成。 2、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表示的意义是() A .表示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g。 B.表示一个硫原子的质量为32g。 C.表示一个硫原子核内有32个质子。 D.表示一个硫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的32倍。 想一想: H的相对原子质量=1;O的相对原子质量=16,那么你们认为氢气(H2)分子、氧气(O2)分子、水(H2O)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H2的相对分子质量=2 O2的相对分子质量=32 你是怎样知道的? 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18 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相对分子质量(M r):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化学式中各原子的 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于书本P82画出关键词) (练习1) 下列关于相对分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实际质量。 B、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质量总和,是相对质量。 C、物质一个分子的实际质量。 D、化学式中各原子的数量的总和。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K g,这说法对吗? 三、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例1: 水(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1×2+16=18 (练习2) 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呢? (1)氧气O2的相对分子质量= (2)二氧化碳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3)氢氧化钙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是怎样的?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注意: 1)正确书写化学式. 2)元素符号之间用“+”号,元素符号与数字之间用“×”号。 3)化学式中的原子团作为一个整体, 如C a(OH)2 中的(OH),若含多个同种原子团时则把 (原子团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原子团个数。 讨论: 1个O2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家都会算了,那么3个O2分子的总相对分子质量又如何计算? 2、计算多个分子的总相对分子质量 请算一算下列分子的总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1)3O2的总相对分子质量 =3×(16×2)=96 例2 1)3CO2的总相对分子质量 =3×(12+16×2)=3×44=132 2Ca(OH)2总的相对分子质量 =2×[40+(16+1)×2]=2×74=148 2)2H2O的总相对分子质量 =2×(1×2+16)=2×18=32 3)3Mg(OH)2的总相对分子质 =3×[24+(16+1)×2]= 174 注意: 4)计算多个分子的总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前的数字是表示分子的个数,计算时应把 个数×(一个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思考: 1、水是__________________由组成. 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占多少?氧元素的质量又占多少?那么水中氢元素质量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 例3:计算水中氢元素质量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分析: 1、水由大量水分子构成。 2、水中氢元素质量是指所有水分子中H原子的质量总和。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设计

《化学式与化合价》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化学式 学校:马家皂中学教师:张宇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法、讲练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元素用什么来表示元素符号 有哪些意义 请学生思考回答复习旧 知,探讨 新知 引入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 么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 物怎样来表示呢 学生思考引出化学 式的定义 探究活动一:分析化学式的概念及其意义(板书) 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 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化学式有哪些意义呢 注意: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才有 化学式,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 成也就没有化学式。一种物质 组成只有一个化学式。 学生阅读课本83页图4— 27,思考、讨论。 说说化学式可表示的意义 (以H2O为例) ①表示一种物质:水 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 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 组成。 ③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 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 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学生代表 发言,激 发学生学 习兴趣。 探究活动二:讨论化学式的写法归纳:(1)单质①金属(铁Fe、 铜Cu等)、固态非金属(如 碳C、磷P等)、稀有气体(氦 He、氖Ne等)直接用元素符 号表示②非金属气体:双原子 构成的分子,如氢气H2、氧气 O2等。用元素符号再加小数字 (2)化合物(先研究两种元素组 成的化合物) 1、学生阅读课本84有关内 容, 2、讨论并尝试书写化学式 3、启发学生三种元素以上 的写法 让学生在 不断尝试 和纠错中 学会书写 化学式 启发学生 三种元素 以上的写 法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精选.doc

高中化学教学反思精选 篇一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能力、情意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物质的量"时,如果对"物质的量、微粒数、摩尔质量等"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定义和概念的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还有一个就是要善于创设化学情景,做好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发挥想象地空间。如果仅仅局限与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化学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所以教师要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组织化学教学,正确认识学生的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采用良好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地观察,实验,思维等实践活动,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

着教学过程的意义。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化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学目标中一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果已经非常明确,但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对重点的知识没有重点的讲,或是误将仅仅是"难点"的知识当成了"重点"讲。这种失衡直接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的下降。 最后,师生的达标意识要强,达成度要高。对一些知识,教师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满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马上就接受。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 二、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其一,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一线教师非常重要。物理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推导流畅,过度自然。其次,语言(普通话)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其二,板书精当,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作为一名新教师,开始时缺乏些粉笔字的经验,没有考虑到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特别是没有考虑到要合理地使

高二化学教学反思精选.doc

高二化学教学反思精选 篇一 根据教学调查,我觉得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学生基础稍为薄弱,故在学习化学原理的时候倍感吃力。 在问卷的第一题中,"你觉得化学哪一方面掌握得最薄弱",有约40%的同学认为是元素化合物知识,而这部分内容是安排在必修一和必修二里的,现在高二学习学习反应原理是但凡涉及相关物质反应就会觉得无从下手,另外有约30%多的学生认为化学实验这部分知识也比较难把握。 第二,学生欠缺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你觉得学习化学的困难来自哪里"的调查中发现,85%以上的同学认为是方法不对,不会灵活运用知识。这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还没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第三,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或并未引起重视。 在调查问卷在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每天花在化学上的时间小于半个小时。也有学生反映学习化学的困难主要是缺乏学习动力。 为此,我将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双基教学。 上课务必充分备好课,提前研究和筛选新课内容相关的辅导资料上的习题,挑选适合难度的题目给学生做,避免偏题或难题等加重

学生负担。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在课堂讲解上尽量简洁有条理,思路清晰,让学生充分理解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做到灵活运用。 第二,加强对学习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在新授课或习题课中多注意注意归纳总结,尤其是在学习一章节后对知识的梳理,使知识的形成网络化,方框化。同时,在习题课中,多注意对同种类型的题目的总结和点拨,对易错题型的分析等。 第三,寻求有效的教学方式,增强学习的学习兴趣。 部分学生在化学科上花的时间少,根本的原因还是兴起问题。所以课堂气氛,教师人格魅力等都需要高要求达到,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感化作用,在备课时要充分想清楚哪个环节可以将期趣味化,新课引入,情境设置等,同时还要安排适当的学生活动时间,增加师生互动,及时留意学生动向及反馈的情况,并能随时作出调整。另外,也可以根据化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另外,对于部分缺乏学习积极性的同学能及时提醒,多督促多提醒,多检查作业和练习完成的质量,并对其作出相应的辅导。 篇二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4、8、、16班共4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为了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素质,以胜任以后新课程改革路上的教学任务,下面就本人的工作作一个总结: 化学教学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知识系统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它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发展化学素养、形成科学的世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