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兰州理工大学环境生物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2020年兰州理工大学环境生物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最新复试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经验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该题型常考及重点复试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由于复试复习时间短,时间紧张建议直接背诵记忆,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0年兰州理工大学环境生物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1.皮肤的吸收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答案】(1)特点:经皮肤吸收是外源化学物由外界进入皮肤并经血管和淋巴管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皮肤的通透性不高,但当皮肤与外源化学物接触时,外源化学物也可透过皮肤而被吸收,例如氯仿可透过完整健康的皮肤引起肝损害,有机磷杀虫剂和汞的化学物可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以至死亡。

外源化学物经皮肤简单扩散方式的吸收,主要通过表皮或皮肤附件如汗腺管,皮脂腺和毛囊吸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穿透角质层的屏障作用,但速度较慢。第二阶段为吸收阶段,须经过颗粒层、棘细胞层、生发层和真皮,各层细胞都富有孔状结构,不具屏障功能,外源化学物极易透过,然后通过真皮中大量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而进入全身循环。

(2)影响因素

①外源化学物的理化性质在通过角质层时,分子量的大小和脂/水分配系数的影响较为明显。脂溶性化学物透过角蛋白丝间质的速度与其脂/水分配系数成正比,但在吸收阶段,外源化学物将进入的血液或淋巴液,是同时具有脂溶性和水溶性的液体,所以脂/水分配系数在1左右者,更容易被吸收。非脂溶性的极性外来化学物的吸收与其分子量大小有关,分子量较小者也较易穿透角质层被吸收。

②皮肤的完整性人体不同部位皮肤对外源化学物的吸收能力存在差异,角质层较厚的部位如手掌、足底,吸收较慢,阴囊、腹部皮肤较薄,外源化学物易被吸收。

③其它因素血流速度和细胞间液流动加快,吸收也快;皮肤大量排出汗液,外源化学物容易在皮肤表面汗液中溶解、粘附,延长外源化学物与皮肤接触时间,也易于吸收。

2.阐述微生物对金属汞、砷的生物转化。

【答案】汞Hg:在有氧条件下,某些细菌使元素汞氧化或使二价汞还原为元素汞;在甲基钴氨素参与下使汞甲基化;汞的甲基化与其脱甲基化过程保持动态平衡。

砷As:某些细菌氧化亚砷酸盐为砷酸盐,毒性减弱;在土壤中三价砷氧化为五价;霉菌使砷化物甲基化形成剧毒的三甲基砷。

3.急性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试验的一般程序。

【答案】急性':选择受试生物;预试验及确定剂量组;染毒方式;观察指标;确定LD50;试验结果评价。

慢性':选定试验动物并分组;确定染毒剂量和实验期限;选定染毒途径;观察指标;试验评价。

4.阐述污染物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

【答案】污染物及其活性代谢物可直接与生物大分子反应,共价结合(蛋白质、核酸、脂肪酸等),导致生物大分子的化学性损伤,从而影响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引起一系列生物学反应,产生毒性效应。

抑制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5.生物修复的本质是生物降解,能否成功取决于生物降解速率,在生物修复中采取强化措施促进生物降解十分重要。这些强化措施促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①接种微生物目的是增加降解微生物数量,提高降解能力,针对不同的污染物可以接种人工筛选分离的高效降解微生物,接人单种、多种或一个降解菌群,人工构建的遗传工程菌被认为是首选的接种微生物;

②添加微生物营养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降解活动需要充足均衡的营养,为了提高降解速度,需要添加缺少的营养物;

③提供电子受体为使有机物的氧化降解途径畅通,要提供充足的电子受体,一般为好氧环境提供氧,为厌氧环境的降解提供硝酸盐;

④提供共代谢底物共代谢有助于难降解有机话染物的生物降解;

⑤提高生物可利用性低水溶性的疏水污染物难于被微生物所降解,利用表面活性剂、各种分散剂来提高污染物的溶解度,可提高生物可利用性;

⑥添加生物降解促进剂一般使用H2O2可以明显加快生物降解的速度。

6.致突变、致畸效应和致癌效应的基本概念。

【答案】致突变:某些物质引起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基因结构改变的作用。

致畸效应:致畸物通过母体作用于胚胎而引起胎儿畸形的现象。

致癌效应:环境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于生物体引起生物体发生肿瘤的作用。

7.生物对环境有哪些污染效应?其污染后果如何?

【答案】生物污染:对人和生物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等病原体和变应原等污染水、气、土壤和食品,影响生物产量和质量,危害人类健康,这类污染称为生物污染。(附加)

生物对环境的污染效应有:病原微生物使人、家禽、家畜和植物致病;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体外观、气味、水生生物,产生毒素,污染饮用水;微生物代谢物污染,如H2S气体难闻且使人中毒,酸性矿水危害周围生物,硝酸和亚硝酸致病致癌,微生物毒素污染食品。

8.简述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答案】A、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主要作为分解者,在分解者亚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B、许多微生物在许多特定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在生产者亚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C、从利用有机物的角度出发,微生物也是重要的消费者,具有传递系统中能量的作用。

D、因此微生物是生态系统构成和正常运转的必不可少的功能群。

1)、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

(1)微型藻类:这里包括原核藻类(蓝细菌、原绿菌目)及真核藻类。

(2)光合细菌:光合细菌利用光作能源,以CO2作碳源,大多利用H2S作还原剂(电子供体)进行光能自养生长,有些是以有机化合物作碳源,进行光能异养生长。

(3)化能自养细菌:化能自养细菌从无机物氧化中取得能量同化CO2。

2)、微生物是有机物的主要分解者

微生物主要作为生物圈中的分解者而存在,其最大的价值也在于其分解功能。这类微生物称为异养微生物。它们分解生物圈内存在的动物和植物残体等复杂有机物质,并最后将其转变成最简单的无机物,再供初级者使用。

3)、微生物是物质循环中的重要成员

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主要分解者,它们的分解作用实际上是物质循环中的最关键过程,起关键作用。在一些元素的循环中微生物是主要的成员,起主要作用。而在一起过程中,只有微生物才能进行,起独特作用(参阅第四章微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4)、微生物是物质和能量的贮存者

微生物和动物,植物一样也是生命有机体,是由物质组成和能量维持的生命有机体。在土壤,水体中有大量的微生物生物量,贮存着大量的物质和能量。

5)、微生物是地球生物演化中的先锋种类

微生物是最早出现的生物体,微生物的分化、进化成为后来出现的动、植物。藻类的产氧作用及固N作用改变了大气圈中的化学组成,提供可利用N源为后来的动、植物的出现打下基础。

9.污染物在细胞水平上的影响有哪些?

【答案】一、对细胞膜的影响。

首先,污染物引起膜脂的过氧化作用导致细胞膜的损伤。其次,污染物可影响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再者,污染物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干扰受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1)线粒体。污染物可以引起细胞线粒体膜和嵴的形态结构的改变,而且影响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和电子传递功能。

(2)光面内质网污染物经代谢活化产生自由基,可导致内质网结构和微粒体膜的一些重要组分如混合功能氧化酶的破坏。

(3)粗糙内质网多种结构的化学致癌物,能引起粗糙内质网上的核糖体脱落,导致蛋白质合成控制的改变。

10.什么是生物测试?生物测试的基本类型。

【答案】指系统地利用生物的反应测定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或环境要素单独或联合存在时,所导致的影响或危害。

基本类型:短期生物测试、中期生物测试、长期生物测试。

11.简述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简称PFU)

【答案】PFU是聚氨酯泡沫塑料块的简称

原理:把聚氨酯泡沫塑料作为人工基质沉入水中,经一定时间后,水体中大部分微型生物均可群集到PFU内,达到种类平衡,通过观察和测定PFU上的微型生物的种群结构与功能的各种参数来评价水质状况

测定要点:用细绳捆紧PFU并有重物垂吊,悬挂于水体中采样,静水采样四周时间,流动的水样二周时间。采样结束后,带回实验室,把PFU块中的水全部挤于烧杯内,用显微镜观察,计算微型生物的种类,及活体个数,然后用给定的公式进行计算

12.简述哺乳动物急性毒性试验的一般程序。

【答案】哺乳动物急性毒性试验的一般程序包括:

(1)哺乳动物的选择:选择原则、试验动物的种属和品系、试验动物的年龄和体重、试验动物的性别、动物数量与随机分组、禁食与试验动物的预检;

(2)试验动物的饲养环境:温度、湿度、光照、饲料、饮水和垫料;

(3)染毒途径的选择:经口、经呼吸道、经皮及注射途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