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

石门县夹山镇中心学校贺丹

一、课程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和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两块,其中遗传性状有一调查,这个调查很好做,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很大帮助,接近学生的和活,体现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学情分析:学生对性状问题很熟悉,都是日常生活可见的现象,所以学生很容易理解。

教学理念:

教材的知识和生活很相关,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热情,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遗传性状、相对性状等概念。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理解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区别和联系。

4简述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能力目标:以图解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探究。

情感态度:1让学生在学习基因决定性状的过程中,体会生物的遗传规律所蕴含的次序美

2探索生命现象中蕴藏的奥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品质和创新精神。

过程与方法:

1调查并统计全班同学一些遗传性状,理解性状遗传与基因的关系。

2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性状遗传与基因的关系;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难点: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等概念。

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

以问题:“请同学们观察陈强和陈佩斯这对父子的图片,找出他们的哪些特征有哪些

相似之处?”导入新课

新知探究:

(多媒体展示图片)

针对图片展示的几组性状让学生思考?并引出遗传性状概念,并让学生体会理解。

调查与思考

1

自学与交流学习

1、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书本34面)

⑴、控制性状的基因是单独存在还是成对出现?

⑵、什么是显性基因?什么是隐性基因?

⑶、如果我们用A来表示显性基因,a来表示隐性基因,请问显性性状的基因组合有哪些?隐性性状的基因组合有哪些?

⑷、如果某人某一性状的基因组合是Dd,请问他产生的生殖细胞有几种类型?是什么?

2、完成自学后,要求学生进行交流学习。

3、以提问,回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检验与点拨。

实际生活问题

小芳的困惑:小芳发现父母都是有耳垂的,而自己却是无耳垂的,难道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吗?提出问题:小芳及父母的基因组成是怎样的?

作出假设:父母小芳

师指导1

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

2、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指导2:可以采用从小芳入的的方法探究指导。

学生5人为一小组,进行探究,交流结果,由学生自行书写说明。

父Aa 母Aa 小芳aa

提问: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有耳垂的机率有多大?

学生作答。

应用迁移

1、人类能卷舌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不能卷舌是由隐性基因d控制的。如果

一对夫妻,一个能卷舌,一个不能卷舌,而他们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

请你用遗传图解进行说明吗?如果他们俩生一个孩子,不能卷舌的可能性是多少?

能卷舌不能卷舌能卷舌(排除这种可能)

再生一个孩子不能卷舌的可能性是一半。

2、某人的鼻子本来比较平直,一场车祸后,伤虽然好了,但是鼻子却撞歪了。

他担心会遗传给下一代,因此很伤心,你能给他做做思想工作吗?怎么做?不用担心,因为现在的性状没有涉及到遗传基因的改变,新的性状就不可能遗传下去。总结

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和学生一起回顾总结本堂课知识要点。

1、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有哪些?

2、什么是相对性状?

3、什么是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4、基因的存在方式?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

课堂练习

1、在由Dd控制的性状中,关于d(隐性)控制的性状,正确的说法是:

A、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能够遗传。

B、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不能够遗传。

C、d控制的性状能表现,能够遗传。

D、d控制的性状能表现,不能够遗传。

2、生物的体细胞中基因的情况是:

A、成单存在

B、只有一个基因

C、成对存在

D、有两个基因

3、人类能卷舌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不能卷舌是由隐性基因d控制的。如果一对夫妻都能卷舌,而他们生下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那么若再生一个孩子,不能卷舌的可能性是多少?

二、课堂实录:

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

师:请同学们观察陈强和陈佩斯这对父子的图片,同学们,你能否告诉我他们的哪些特征有

相似之处?

生1:眼睛、鼻子、耳朵…..

师:大家想一想,儿子为什么与父亲之间有这么多的相似之处呢?

合:是遗传物质在起作用。

师:那么遗传物质又是如何控制人的性状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相关知识。

师:同学们!

下列性状中,你的性状有哪些与你的父亲相同?哪些与你的母亲相同?(多媒体展

示)

A、是否双眼皮

B、大拇指能否向外弯曲

C、有无耳垂

D、能否卷舌

生2:我和我爸爸一样能卷舌。

生3:我和姐姐都能像妈妈那样翘大拇指。

生………….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提到的现象说明了一些什么问题呢?

生4:说明我们很多的特征都像我们的爸爸妈妈。

师:为什么某些特征只像你们的父母或者你们最亲的人呢?

生5:因为这些特征是他们遗传给我们的。

师:说的很好,这些特征是通过遗传才会在我们身上体现出来。我们生物学上把这样的性状称为遗传性状,现在同学们能否总结一下什么叫遗传性状吗?

生6:爸爸妈妈的特征就是遗传性状。

师:这位同学你想想你父母所有的特征你都具备吗?比如说你妈妈做的双眼皮,你父亲脸上的小伤疤。请再思考一下。

生6思考后回答:不能。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想想这些特征必须具备怎样的特性?

生7:是爸爸妈妈可以遗传的特征。

生8:是可以遗传的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

师:大家总结的非常正确,你们人体的所有性状都能遗传吗?

生6:不是,有的不能。

师:对,只要没有涉及到遗传基因的改变,新的性状就不可能遗传下去。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调查,以全班同学为调查对象,同学们在课本上的表格中做好记录。

请一个同学到讲台前进行调查:

1、耳朵有没有耳垂

2、大拇指能否向外弯曲

3、能否把舌由两侧向中央卷曲

生9:我上来。

师:好,请大家听生9的。

生9:有耳垂的举手?(在黑板上做记录)

生9:大拇指能向外弯曲的举手?(在黑板上做记录)

生9:能把舌由两侧向中央卷曲的举手?(在黑板上做记录)

生合:人与人之间有的有耳垂,有的没有;有的人能卷舌,有的不能,说明人与人之间同一器官都有差异。

师:是的,刚才我们看到人与人之间在耳朵、舌、大拇指等性状上也存在着差异,像有无耳垂、能否卷舌,大拇指能否向外弯曲这样的性状,我们称为相对性状,下面请同学们叙述一下,什么叫相对性状?

生: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相对性状。

(多媒体展示,选择题)

下面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皮肤和黑眼睛

B眼皮和大眼睛

C嘴唇和大嘴巴

D鹰嘴鼻和平直鼻

生合:鹰嘴鼻和平直鼻

师:不错。现在相对性状我们理解了,那么人的同一性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类型呢?让我们到人体的遗传物质——基因上来找原因。

师:下面请同学生们翻到书本34面带着如下几个问题阅读课文:

1、控制性状的基因是单独存在还是成对出现?

2、什么是显性基因?什么是隐性基因?

3、如果我们用A来表示显性基因,a来表示隐性基因,请问显性性状的基因组合有哪些?隐性性状的基因组合有哪些?

4、如果某人某一性状的基因组合是Dd,请问他产生的生殖细胞有几种类型?是什么?

现在开始。

(完成自学与合作学习后,全班学生进行交流。几分钟后)

师:好,请同学们停下来,下面请同学们来回答上面的几个问题?

生10: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出现的,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师:第2个问题呢?

生11: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例如:有耳垂——显性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

无耳垂——隐性性状——隐性基因a控制;

师:有耳垂的为显性性状无耳垂的为隐性性状那么他们的基因组成是怎样的呢?生12:显性性状的基因组合:AAAa

隐性性状的基因组合:aa

师:回答的非常不错。在实际遗传中基因的遗传是通过生殖细胞来实现的,像书本34面图15–7描述的那样在遗传中,来自父、母双方的基因在形成受精卵时是随机结合形成的。接下来我们来帮小芳解决烦恼:显示问题

小芳的困惑:小芳发现父母都是有耳垂的,而自己却是无耳垂的,难道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吗?提出问题:小芳及父母的基因组成是怎样的?

作出假设:父母孩子

师:同学们,你们想想在这个问题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师:我们可不要能先确定小芳的基因组成,然后再推出其父母的基因组成呢?下面请同学们以邻近5个同学为一组,进行探究,交流各自的结果,并在作好记录。探究过后请学生回答问题。

生13:父Aa 母Aa 小芳aa

师:不错,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有耳垂的机率有多大?

生14: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有耳垂的机率有75%。

师:十分正确。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特别好,让我们一起再来解决几个问题:

人类能卷舌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不能卷舌是由隐性基因d控制的。如果一对夫妻,一个能卷舌,一个不能卷舌,而他们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请你用遗传图解进行说明吗?如果他们俩生一个孩子,不能卷舌的可能性是多少?

学生思考作题后学生回答,

生15:针对问题图解如下:

能卷舌不能卷舌能卷舌(排除)

由于这对夫妻的基因组成为:Dd与dd,所以再生一个孩子卷舌可能性为50%。某人的鼻子本来比较平直,一场车祸后,伤虽然好了,但是鼻子却撞歪了。他担心会遗传给下一代,因此很伤心,你能给他做做思想工作吗?怎么做?

生16:我能做他的思想工作,我开始会笑他,然后告诉他他现在的性状是没有涉及到遗传基因的改变,新的性状就不可能遗传下去。叫他不用放在心上。师:非常聪明,做的很好。请坐,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以下问题你们能不能解决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总结一下:

师:1、人体常见的遗传性状有哪些?

师生合:人的身高、耳垂、头发和眼睛的颜色、鼻子的形状等等可以遗传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师:2、什么是相对性状?

师生合:像有无耳垂、能否卷舌,大拇指能否向外弯曲这样的性状,即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相对性状。

3、什么是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师生合: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

4、基因的存在方式?如何控制生物的性状?

师生合:在人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基因控制生物性状是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组合来决定的,

比如:有耳垂——显性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

无耳垂——隐性性状——隐性基因a控制;

显性性状的基因组合为:AAAa

隐性性状的基因组合为:aa

学习检测

1、在由Dd控制的性状中,关于d(隐性)控制的性状,正确的说法是:

A、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能够遗传。

B、d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不能够遗传。

C、d控制的性状能表现,能够遗传。

D、d控制的性状能表现,不能够遗传。

2、生物的体细胞中基因的情况是:

A、成单存在

B、只有一个基因

C、成对存在

D、有两个基因

3、人类双眼皮是由显性基因R控制的,单眼皮是由隐性基因r控制的。如果一对夫妻,一个双眼皮,一个单眼皮,他们生下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那么,若他闪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单眼皮的可能性有多大?

三、教学反思

在对八年级生物上第十五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第二节《人的性状和遗传》的教学后,分析和总结这节课的实效和学生掌握情况,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导入部分由学生熟悉且喜爱的明星入手,的确可以起到调动学生兴趣的目的,之后对生物遗传现象的揭示,虽然借用了一些活动展开,但是在课件中辅助教学的图片多数都是人类,缺少了植物的遗传和变异相关图片事例。在人的相对性状的观察部分,最后统计占用的时间过长,留给学生相互观察的时间相对有限,探究意识不够。通过讲完课,我感觉值得改进的地方还很多,也意识到了在讲课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体会最深的,就是虽然教案里设定了教学目标,但是如何在课堂上切实落实这些教学目标,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准备,同时,如何设计教学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充分活跃、调动起来,也是我要多动脑筋、花心思的地方。

声明:此资源由本人收集整理于网络,只用于交流学习,请勿用作它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