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省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山西省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山西省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山西省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葡萄糖

B.激素

C.氨基酸

D.纤维素

2.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 )

A .淋巴减少

B .组织液增多 C.组织液减少 D .血浆增多

3.右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条件变化和

激素对应正确的是 ( )

A .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

B .食物缺碘——生长激素

C .过度饥饿——胰岛素

D .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

4.如右图所示,神经纤维MB 段距离长于MC 段,在M 处施以电刺激,在B 、C 处用电流计测

其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 ( )

A .不动

B .向左摆

C .向右摆

D .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

5.下图细胞I 、II 和物质E 、F 的关系可能是 ( )

6.人体神经调节过程中部分有关

的结构如下图所示,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细胞I 细胞II

物质E 物质F A 下丘脑细胞 垂体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 受体 B 效应T 细胞 病原体 抗体 抗原 C 甲状腺细胞 垂体细胞 甲状腺激素 受体 D 传出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

神经递质 受体 E 细胞II 细胞I

E F

①神经递质存在于②,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②兴奋在①处以电信号的形式单向传导

③丙图中与结构②形成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其中物质释放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④若甲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

⑤在人体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若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表现为有感觉但无收缩反应,则受伤部位可能是传出神经或效应器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

7.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8.右图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

A.图中A、B、C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B.在寒冷环境中,血液中激素B的含量会增加

C.D代表的激素只能降低血糖浓度

D.C激素分泌增加时,B激素分泌增加而

A激素分泌减少

9.取健康人的血液若干毫升,加入抗凝剂后静置,

再取上清液于试管中并加入适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内试管液体中的葡萄糖含量()

A.逐渐减少 B.基本不变 C.不断增加 D.先增后减

10.挤牛奶的女工常与患牛痘的奶牛接触,她们的手上会出现牛痘脓疱,但在天花流行时,却从不感染天花。与这种免疫力的产生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

A. 线粒体

B. 中心体

C. 溶酶体

D. 核糖体

11.右图为某患者血液中某种抗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记忆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最可能从

第2天开始

B.记忆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最可能从

第14天开始

C.该抗体的合成受遗传物质控制,由A、G、T、U

四种碱基参与组成的核苷酸种类有7种

D.浆细胞都是由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

12.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

B.B细胞和T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细胞免疫有缺陷

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13.能体现生长素对植物器官的影响效果相同的一组是()

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

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和带芽扦插生根

14.下列关于生长素和生长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本质相同

B.均由专门腺体产生

C.均能影响生物体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

D.含量少,作用大

15.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

A.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生长素

16.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试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

B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C.试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

D.不同植物的枝条可能要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

17.分析右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A.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D.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18.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 km2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刺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只。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

B.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

C.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加刺猬被捕获的概率

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km2

19.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C.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弱到强

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19题图)(20题图)

20.上图所示物种a和物种b的相互关系,a和b可能是()

A.水稻和稗草 B.食草昆虫和草

C.兔和鼠 D.衣藻和甲藻

21.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该草地群落中()

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

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C.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

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

22.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竹林中的箭竹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垂直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影响森林植物垂直分层的原因主要是光照

23.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夹角上的菌体

24.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不同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段开始时甲植物种群数量为零,所以此演替为初生演替

B. 2阶段的优势植物种群最可能是灌木,3阶段的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 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 无论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一定会发展到森林阶段

25.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 → b → c,d为分解者,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能量,乙表示b用

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大肠杆菌可以参与丁过程

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

群数量一般处于K/2值

D.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

26.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

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

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

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2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28.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是绿色植物,丙是肉食动物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C.①②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其中丁所含的能量最少

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

(28题图) (29题图)

29.上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

D.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A

30.分析下图有关生态系统碳循环、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B.人体O2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

C.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B所处的营养级

3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能量和生物数量金字塔均可倒置 B.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C.能量只能在食物链中流动 D.能量可驱动物质循环

32.目前地球大气的CO2浓度增高,由于温室效应,地球表面的温度也有所提高,这将导致土壤沙漠化等恶果,导致CO2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剧增,呼出CO2增多 B.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大量生物物种灭绝 D.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平衡

33.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一只椿象杀死,尽管做得干净无声,也引起了其它椿象的逃跑。此现象是因为在椿象之间传递了 ( )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语言信息

34.下列措施不属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应用是()

A.利用黑光灯诱捕昆虫,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

B.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正常的性别比例

C.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增加纤维长度

D.利用电子仪器产生与蜜蜂跳圆圈舞相同的频率诱惑蜜蜂采蜜传粉

35.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 )

A.河流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B.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类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多

C.农民在稻田中除草,水稻长势良好

D.草原黄鼠增多,猫头鹰数量随之增多

36.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A.人工栽培和养殖B.就地保护

C.易地保护 D.实施大型的生态工程

37.下列野生生物资源的利用,表现为间接使用价值的是()

A.药用价值 B.提供工业原料

C.作为基因库 D.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8.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39.右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 表示

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C.图中②与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 .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40.下图反映了N 1、N 2两种生物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

A .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

B .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竞争排除现象

C .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因竞争而被排除

D .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40分)

1.(6分)乙酰胆碱(Ach )是一种神经递质,为了研究神经细胞里乙酰胆碱(Ach )的含量与神经细胞信息传递之间的关系,实验人员设计了以下实验:在图乙A 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 ,B 处给予恒定刺激,C 、D 处分别为测量点。(轴突中已除去了原有的突触小泡)。图甲是图乙中E 处的放大。

图甲 图乙

(1)写出图甲中标号所指的名称:③ ; ④ ;

(2)下表为注入不同浓度的Ach ,刺激B 点后,C 、D 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

4

Ach浓度(mmol/mL) C处(ms) D处(ms)

0.1 5.00 5.56

0.2 5.00 5.48

0.3 5.00 5.31

①C处数据说明了。

②D处数据说明了。

(3)在轴突中除去原有突触小泡的目的是。

2.有I.II.两道小题(8分)

I.下图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腺体代表甲状

腺,①至⑤表示五个过程。据图回答:

(1)当过程③分泌的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达到一定值后,过程

加强(填序号),这种调节作用在生理学上叫做。

(2)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因为缺

碘会造分泌不足,导致过程(填序号)加强所致。

II.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

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某物质”指的是。

(2)下列细胞中,能处理并呈递抗原的是 (填下列字母),不能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_(填下列字母),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填下列字母) A.吞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记忆细胞 E.浆细胞 F.效应T细胞

3.(6分)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决定的;b点以后田

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2)与曲线II相比,曲线I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的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

4.(10分)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籽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1)请绘制由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

(2)牛与鸡之间(有,无)竞争关系,理由是。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人与牛的种间关系是。

(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所固定的,无机环境中的碳以

形式进入该人工群落,在群落内部以形式流动。

(4)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会变为原来的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5.(10分)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

(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甲图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图中o→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将是。

(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的固定,又

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3)如在适当时间将鸭引入稻田,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从而可以减少使用,减轻环境污染。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以促进水稻的生长。

(4)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乙图中曲线(填“Ⅰ”或“Ⅱ”)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点时收益最大。

甲图乙图

生物答案 2013.12

(2)①Ach的浓度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分)

②Ach的浓度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1分),随Ach浓度的升高,传递速度加快(1分)(3)排除突触小泡中原有的递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1分)

2.(共8分)I.(1)④⑤(不全不给分)反馈调节(2)甲状腺激素①②(不全不给分) II .(1)淋巴因子(2)A E BCDF(不全不给分)

3. (共6分)(1)出生率和死亡率(1分)迁入和迁出(1分)

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1分)食物增加(1分)(2)更大能量流动

4.(共10分)(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