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其答案及复习重点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其答案及复习重点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其答案及复习重点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其答案及复习重点

《世界经济概论》网上试题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1.世界市场主要包括的领域有()。

A.国际商品流通领域 B.国际资本流通领域

C.国际人才流通领域 D.国际货币流通领域

2.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A.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

B.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

C.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

D.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3.下列列属于全球性经济协调组织的有()。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B.欧洲联盟(EU)

C.世界银行(IBRD)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4.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A.高技术化 B.服务化 C.信息化 D.融合化

5.人口过快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包括()。

A.而且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B.经济发展负担沉重C.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 D.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6.下列属于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的是()。

A.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B.满足人的全部生存需求

C.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D.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

7.一般说来,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A.保护本国的市场 C.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B.扩大本国的出口市场 D.积累资本或资金

8.GATT规定了许多关于贸易的国际规则,但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A.无歧视性待遇原则 B.关税减让原则

C.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D.透明度原则

9.跨国公司作为一个微观经济主体,它之所以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必然有许多微观层面的动因。具体来看,一个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大体上有()。

A.充分利用本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垄断优势

B.推动自己的成熟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

C.为了充分利用东道国在特定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

D.通过跨国内部化交易,实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的目的

10.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的正面影响()。

A.跨国公司投资有助于东道国的资本形成

B.跨国并购推动了东道国企业的资产重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C.东道国的主导产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可能为外国资本所控制

D.拓展了东道国产业空间

11. 欧洲货币体系包括()。

A. 欧洲货币单位

B. 稳定汇率机制

C. 欧洲货币合作基金

D. 联合浮动

12. 与小型经济开放体相适应的汇率制度为()。

A. 汇率目标区

B. 浮动汇率制度

C. 货币局制度

D. 无法定货币安排

13. 欧洲经济区(EFA)与欧洲联盟相比,区内没有()。

A. 共同的外贸政策

B. 共同农业政策

C. 共同的货币政策

D. 四大流通便利

14. 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A. 战后欧洲、日本发展迅速,美国经济地位相对下降

B. 战后美国一直倡导和维持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C. 美、加、墨经济上具有互补性

2. 国际商品流通领域,主要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交换活动。

3. 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因而使落后国家失去了发展经济的机遇。

4. 生产力,或称社会生产力、物质生产力,是指人们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界以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

5.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6. 哈佛大学的多国企业研究中心坚持必须在7个国家以上设有子公司或附属企业,才能算是跨国公司。

7. 德国模式的实质是国家维护下的市场经济模式,这种维护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竞争机制的维护,二是对社会利益的维护。

8. 特别提款权由5种主要西方货币组成定价,因而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较大。

9. 所谓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10. APEC的建立,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机构已由基本属于民间性协商机构向官方的政策协调和协调机构过渡。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经济全球化:

2. 垂直型直接投资:

3. 保护贸易政策:

4. 关税同盟:

5. 汇率目标区: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战后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2. 一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3. 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题15分)

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主要有哪些?

六、案例分析(本题15分)

休克疗法,本来是医学上的治疗方法,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创造性地将其用于经济改革实践中。指通过实施财政货币紧缩政策,治理恶性通货膨胀的一系列严厉经济措施。后来成为转型国家实行激进改革的纲领,指采取一步到位的激进方式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1980s年代末期,萨克斯被波兰等东欧国家聘为政府经济顾问,这些国家面临反危机和经济转轨的双重任务。萨克斯决定把他在玻利维亚的经验应用到东欧。1992年初俄罗斯经济转轨时也聘请萨克斯担任政府经济顾问,推行“休克疗法”。

并未带来经济增长的奇迹,波兰的成功来自抛弃了“休克疗法”,而非相反。另外,匈牙利、爱沙尼亚、亚美尼亚、立陶宛、捷克等对转轨第一阶段效果不满意的国家,纷纷抛弃“休克疗法”而转向渐进改革。这些国家经过1990-1993年的负增长,1994年以后开始步入回升轨道并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请根据上述案例并结合经济学理论,谈谈我国经济转型中的存在的问题及看法。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

1.国际分工按照各国不同生产领域之间媒介不同可分为()。

A.以商品为交换为媒介的国际分工 B.以资本为媒介的国际分工

C.垂直型国际分工 D.混合型国际分工

2.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主要包括()。

A.科技革命的大发展 B.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

C.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D.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3.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有()。

A.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

B.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

C.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

D.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

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表现有()

C.增加了就业 D.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

5.人口老龄化给各有关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A.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老化 B.劳动力短缺

C.经济发展加快 D.社会保障负担加重

6.下列属于发达国家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A.通过技术和经济援助,转移污染工业,把危险性大和对环境具有潜在威胁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

B.在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控下,增加环保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实行清洁化生产。

C.通过发展高科技和技术创新,提高增长的质量,减少单位产值中资源的消耗及污染的排放量。

D.维持的是其原有的高消费生活方式

7.战后,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国际贸易的内容具有突出的新特点()。

A.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B.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

C.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四位一体迅速发展,互相促进。

D.军火贸易不断增长。

8. 经过近30年的探索,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具体表现在()。

A.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B. 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

C.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9.国际直接投资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

A.独资经营 B.国有经营 C合资经营 D.合作经营 E.合作开发

10.跨国公司在给东道国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多消极作用,主要包括()。

A.东道国的主导产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可能为外国资本所控制

B.整个经济可能受到投资国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影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技术自主开发可能受阻C.跨国公司能够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

D.污染严重、高耗能产业可能被转移到后进国家

11.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主要考虑()。

A.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商品竞争能力。 B.本国的就业结构

C.本国的经济状况。 D.本国各种利益集团力量的对比。

12.到上世纪80年代,虽然跨国公司发展速度有所减缓,但仍保持着稳步增长趋势。这一阶段跨国公司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A.跨国公司数目迅速增加,产销量不断扩大

B.跨国公司规模不断扩展

C.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来源国和东道国的地理分布及其投资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D.企业跨国并购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

13. 特别提款权是()在第二次美元危机时创造的储备资产。

A. 世界银行

B. 本国中央银行

C. 国际金融公司

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4. 导致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包括()。

A. 社会发展的需要

B. 经济和金融自由化的推动

C. 生产国际化的要求

D. 规避金融管制

15. 下列经济一体化组织中,()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A.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

16. 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模式有多种,其中()是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

A. 美国模式

B. 日本模式

C. 法国模式

D. 德国模式

17. 产业组织政策包括相互配套的两方面政策,即()。

A. 反垄断政策

B. 产业合理化政策

C. 经济计划化

D. 产业结构政策

18. 1970s年代发达国家产生“停滞膨胀”的根本原因主要有()。

A.石油危机导致的油价上涨

B.发达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

C.工资提高过快,拉动了物价上涨和失业的增多

D.战后科技革命高潮的消逝

19.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取得明显成绩,同其选择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其中的发展模式有()。

A. 中东模式

B. 雁形模式

C.东亚模式

D. 拉美模式

20.波兰、匈牙利分别是休克疗法和渐进改革两种转轨战略的典型,它们的不同特点主要有()。

A. 宏观经济政策紧缩的力度不同

B. 价格自由化的步骤不同

C. 实行货币可兑换的步骤不同

D. 外贸自由化的步骤不同

二、判断题(请将√或×填入下表中。每题1分,共10分)

1.在19世纪末20世纪,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在群雄中崛起并独占鳌头,全面代替了英国当年的地位,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

2.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美国的一统天下。

3.. 北美自由贸易区兼顾了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的优点,这两种分工分别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贸易发展的条件。

4.管理成为现代生产力中重要的强化性要素。

5.需要指出的是,一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就意味着完全的自由。

6.关税减让原则规定:缔约国在与贸易相关的事项中相互之间不得有任何歧视。

7. 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输出通货膨胀并获取了大量的铸币税。

8.新贸易保护主义关注的焦点要是经济问题,重点是产业的发展。

9.日本政府强调工厂与企业的区分,为破解“马歇尔两难问题”提高了重要的理论思路。

10.就东欧国家而言,“休克疗法”和“渐进改革”的主要区别是改革内容不同,而改革力度是相同的。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世界市场:

2.横向跨国并购:

3.自由贸易政策:

4.特别提款权:

5.出口导向型战略: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什么?

2.何谓“特里芬两难”?

3.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挑战?

五、论述题(本题共15分)

分别论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德国和日本)市场经济的模式,并比较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

《世界经济概论》(一)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世界市场:它是一个与空间和地理相联系的经济范畴(1分)。从狭义上说,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1分);从广义上说,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1分)。世界市场是联结和促进世界总体性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2. 横向跨国并购:是指两个以上国家生产或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并购(2分),其目的是为了扩大世界市场份额,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寡头垄断力量(1分)。

3. 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1分),减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1分),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1分)。

4. 特别提款权:是国际基金组织(IMF)在1969年设立的一项国际储备资产(1分)。特别提款权是一种账面资产(1分),可以作为会员国的储备资产,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的贷款,以及会员国之间偿付国际收支逆差(1分)。

5. 出口导向型战略: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也称为外向型发展战略(1分),其主要特点是一国以大量的商品出口为导向,把经济活动的重心从以本国市场为主转向以国际市场为主,进而推动国民经济整体或地区经济整体的发展(2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答:WTO的宗旨是:(1)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地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1分);(2)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1分);(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1分);(4)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份额和利益(2分)。

2.答:特里芬两难指美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提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1分)。布雷顿森

那么国际储备资产就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就会发生美元供不应求的短缺现象(2分);但如果美国的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逆差,那么国际储备资产就会发生过剩现象,造成美元泛滥,进而导致美元危机,并危及布雷顿森林体系(1分)。特里芬两难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垮台的必然性(1分)。

3.答:战后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国家主权日益受到挑战(1分)。这种挑战主要来自如下四个方面(以下每要点1分):(1)跨国公司的侵蚀;(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限制;(3)国际经济组织的替代;(4)世界生态环境恶化的压力。

五、论述题(本题15分)

答案要点:

(1)美国模式: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德国模式: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日本模式: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展开分析,每小点3分,共9分。

(2)举出一种模式认为它更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借鉴意义,简单写明原因,共6分。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

1.世界市场主要包括的领域有()。

A.国际商品流通领域 B.国际资本流通领域

C.国际人才流通领域 D.国际货币流通领域

2.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A.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

B.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

C.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

D.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

3.下列列属于全球性经济协调组织的有()。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B.欧洲联盟(EU)

C.世界银行(IBRD)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4.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A.高技术化 B.服务化 C.信息化 D.融合化

5.人口过快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包括()。

A.而且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B.经济发展负担沉重

C.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 D.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

A.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B.满足人的全部生存需求

C.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D.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

7.一般说来,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

A.保护本国的市场 C.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

B.扩大本国的出口市场 D.积累资本或资金

8.GATT规定了许多关于贸易的国际规则,但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A.无歧视性待遇原则 B.关税减让原则

C.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D.透明度原则

9.跨国公司作为一个微观经济主体,它之所以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必然有许多微观层面的动因。具体来看,一个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大体上有()。

A.充分利用本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垄断优势

B.推动自己的成熟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

C.为了充分利用东道国在特定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

D.通过跨国内部化交易,实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的目的

10.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的正面影响()。

A.跨国公司投资有助于东道国的资本形成

B.跨国并购推动了东道国企业的资产重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C.东道国的主导产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可能为外国资本所控制

D.拓展了东道国产业空间

11. 欧洲货币体系包括()。

A. 欧洲货币单位

B. 稳定汇率机制

C. 欧洲货币合作基金

D. 联合浮动

12. 与小型经济开放体相适应的汇率制度为()。

A. 汇率目标区

B. 浮动汇率制度

C. 货币局制度

D. 无法定货币安排

A. 共同的外贸政策

B. 共同农业政策

C. 共同的货币政策

D. 四大流通便利

14. 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A. 战后欧洲、日本发展迅速,美国经济地位相对下降

B. 战后美国一直倡导和维持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C. 美、加、墨经济上具有互补性

D. 建立自由贸易区,可以用差别待遇对付外部竞争

15. 战后以来,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协调的领域日益广泛,几乎涉及经济的所有部门和领域,主要有()。

A. 国际贸易政策协调

B. 汇率政策协调

C.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D. 国家发展政策协调

16. 发达国家经济调节的主要目标是()。

A. 保障经济运行环境

B. 实现四大经济运行目标

C. 规范市场行为

D. 为国有经济扫清障碍

17. 80年代发展中国家纷纷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和调整,具体内容包括()。

A. 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B. 放松商品价格管制

C. 金融自由化

D. 产业结构的调整

18. 自然和社会条件都比较优越,其资金、人力、自然资源和市场方面都适于建立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中国家是()。

A. 石油生产国

B. 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国

C.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D. 综合发展型发展中大国

19. 以叶利钦为代表的俄罗斯民主派之所以选择激进改革,主要原因有()。

A. 必须向市场经济过渡已经在俄罗斯达成社会共识

B. 极其严峻的经济形势

C. 尽快摧毁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

D. 叶利钦等人只不过是承袭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设想

20. 中国整个渐进改革过程的特点大致有()。

A. 采取了逐步推进的方法

B. 曾在较长时间内实行“双轨体制”

C. 始终坚持从创新到规范,再到制度化的原则

D. 采取了“小私有化”和“大私有化”两种私有化改革方式

二、判断题(请将√或×填入下表中。每题1分,共10分)

1. “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之间的分工。

2. 国际商品流通领域,主要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交换活动。

3. 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因而使落后国家失去了发展经济的机遇。

4. 生产力,或称社会生产力、物质生产力,是指人们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界以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

5.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6. 哈佛大学的多国企业研究中心坚持必须在7个国家以上设有子公司或附属企业,才能算是跨国公司。

7. 德国模式的实质是国家维护下的市场经济模式,这种维护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竞争机制的维护,二是对社会利益的维护。

8. 特别提款权由5种主要西方货币组成定价,因而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较大。

9. 所谓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10. APEC的建立,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机构已由基本属于民间性协商机构向官方的政策协调和协调机构过渡。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经济全球化:

2. 垂直型直接投资:

3. 保护贸易政策:

4. 关税同盟:

5. 汇率目标区: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战后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2. 一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3. 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题15分)

《世界经济概论》(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经济全球化:就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1分),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的状态和过程(2分)。

2.垂直型直接投资:也称为纵向型直接投资(1分),一般指一国企业或跨国公司到国外建立子公司或附属机构(1分),这些国外子公司或附属机构与母公司之间实行纵向专业化分工协作(1分)。

3.保护贸易政策: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2分);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1分)。

4. 关税同盟:是缔约国在相互贸易中免除关税和限额(1分),并规定共同关税税率和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国家范围经济调节的组织(1分)。是缔约国在相互贸易中免除关税和限额,并规定共同关税税率和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程度的超国家范围经济调节的组织(1分)。

5. 汇率目标区:英国学者威廉姆逊等人提出的关于汇率制度的改革方案(1分),指通过协商规定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的目标幅度,幅度可达10%,当汇率波动超越目标区里,就实行干预(1分)。其旨在既扩大汇率的灵活性,又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性(1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答:(1)第三次科技革命为现代跨国公司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1分);(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集中趋势的加强与国际竞争的激化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巨大推动力量(2分);(3)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投资自由化趋势为直接投资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1分);(4)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促进国际直接投资和生产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分)。

2. 答:(1)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商品竞争能力;(2)本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3)本国的经济状况;(4)本国各种利益集团力量的对比;(5)本国与他国的政治、外交关系。(每要点1分)。

3. 答:随着时间的推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开始凸现(1分):要满足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增长之需,美元的供给必须不断增加,从而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必然不断扩大(1分)。而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的不断扩大和美元供给的持续超速增长,一方面将使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价难以维持(1分);另一方面,必将对美元产生贬值压力,并导致美元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固定比价也难以长期维持,从而使这种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发生动摇(1分)。美元的双重身份和双挂钩,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1分)。

五、论述题(本题15分)

答案要点:

(1)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2)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3)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4)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5)依靠科技进步突破发展瓶颈;(6)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评分标准:

只答要点最多得9分(每要点1.5分)。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三)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

1.世界市场的结构主要是指各种市场的内部构成,主要包括()。

A.国际商品市场 B.国际人才市场

C.国际资本市场 D.外汇市场

2.下列各种现象属于经济全球化以整个世界的负面作用的是()。

A.非法收入的国际转移 B.毒品越境走私的泛滥

C.传染病的国际蔓延 D.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

3.跨国公司在结构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A.营业规模 B.经营环境

C.地理分布 D.股权结构

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表现有()。

A.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扩大了资本积累

C.增加了就业 D.改善了扩大再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5.国际直接投资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

A.独资经营 B.国有经营

C合资经营 D.合作经营

6.下列属于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的是()。

A.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B.满足人的全部生存需求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

7.下列列属于全球性经济协调组织的有()。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B.欧洲联盟(EU)

C.世界银行(IBRD)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8.作为生产资本国际化实现形式的国际直接投资,与作为货币资本国际化实现形式的国际间接投资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A. 投资者拥有企业控制权

B. 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

C. 主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

D. 投资周期长、风险大

9.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有()。

A.全面性和世界性

B.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步发展,并形成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

C.革新了机器体系、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

D.科技发展和在生产中的应用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

10.各国和地区的对外贸易政策通常包括()。

A.对外贸易总政策 B.自由贸易政策

C.保护贸易政策 D.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等政策

11.米德冲突发生在()。

A. 固定汇率制度下

B. 浮动汇率制度下

C. 任何汇率安排下

D. 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

12.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的发展有如下一些新的特点()。

A.投资来源国和东道国的地理分布及投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B.企业跨国并购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

C.国际战略联盟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形式

D.跨国公司间技术合作与研究开发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

13. 以下组织形式中,属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是()。

A. 自由贸易区

B. 经济联盟

C. 共同市场

D. 关贸总协定

14. 发展中国家之间一体化组织的失败或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

A. 产业结构的低层次雷同

B. 难以就实施共同工业计划达成分工协作

D. 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

15. 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有多种,其中()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A. 美国模式

B. 日本模式

C. 法国模式

D. 德国模式

16. 新经济首先出现在美国,其影响在美国也表现的最为突出,主要有()。

A. 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大发展

B. 促进了制度创新

C. 引发了新的社会经济问题

D. 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发展规律

17. 发展中国家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原因有()。

A.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融入经济全球化会带来明显的收益

C. 增长或发展的竞争迫使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

D. 发达国家的积极帮助和引诱

18. 经过10多年的转轨,东欧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经济形势日益好转,主要表现为()。

A. 改革所有制结构,推行企业私有化

B.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行经济运行市场化和法制化

C. 扩大对外开放,实现贸易和资本自由化

D. 经过了“休克疗法”,经济体制已起死回生

2. 中国传统计划经济的主要弊病表现为()。

A. 国家权力过分集中,政企职责不分,企业难以成为经济主体

B. 条块分割、部门垄断、地区封锁,国民经济缺乏横向联系

C. 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D. 否定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20. 中国自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以来,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合作,主要表现在()。

A. 加入APEC并积极推动其健康发展

B. 倡导和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C. 参加亚欧合作会议

D. 倡导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二、判断题(请将√或×填入下表中。每题1分,共10分)

1. 世贸组织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组织者和开拓者。

2. 发达国家及其他工业化国家,在发展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市场经济中,推行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模式,是导致粮食危机的主要原因。

3. 经济发展是指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的优化。

4. 垂直型投资也称为横向型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企业到国外进行投资,建立与国内生产和经营方向基本一致的子公司或其他企业。

5. 所谓跨国公司,就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行投资活动,并因此对一定数量的经营性资产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与管理权的企业。

6. WTO将进一步拓展多边贸易体制的职能和管辖范围,强化制度约束,提高处理贸易争端的能力。

7.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支柱一是固定汇率制,二是政府干预制。

8. 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原则是自由企业制度和平等竞争原则。

9. 欧洲联盟包括欧洲政治联盟和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两部分,它大大扩展了欧共体的活动领域,也赋予了欧共体的结构和决策体制以新的特征。

10. 就东欧国家而言,“休克疗法”和“渐进改革”的主要区别是改革内容不同,而改革力度是相同的。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跨国公司:

2.保护贸易政策:

3.进口替代型战略:

4.混合跨国并购:

5. 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表现。

2. 国际直接投资有哪些类型?

3. 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题15分)

关于国际分工的理论主要有哪些?试选取一种理论加以详细论述。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跨国公司: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1分),对于一定数量的经营性资产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与管理权的企业(2分)。

2.保护贸易政策: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2分);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1分)。

3.进口替代型战略:进口替代型经济发展战略也称内向型发展战略(1分),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本地区)的制造业,实现对进口产品的替代(1分),以达到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减少对外国经济依附性的目的(1分)。

4.混合跨国并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并购(1分),目的在于减少单一行业经营风险,降低生产成本(1分),增加企业在世界市场的整体实力(1分)。

5. 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是以经典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为依据的(1分)。因此,在经济运行中一贯强调自由竞争、自由放任(1分),主张经济活动依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自发地运转,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前提下,达到充分就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1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答:(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贸易自由化和信息网络化,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急剧扩大;(2)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货币流通的全球化,投资活动的全球化;(3)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增,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4)全球产业链的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全球工业化的展开和世界范围梯次继起的产业链的形成;(5)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每要点1分)

2. 答:(1)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合作开发等形式(1分)。(2)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的方式,也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股权参与式的国际直接投资和非股权参与式的国际直接投资(1分)。(3)按照投资者是否建立新企业,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创建新企业与控制现有国外企业两类(1分)。(4)按照投资主体与其投资企业之间国际分工的方式,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分为水平型投资、垂直型投资和混合型投资(2分)。

3. 答: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提高,明显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中的地位不断提高(2分)。(2)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位不断上升(2分)。(3)综合国力日益增强(1分)。

五、论述题(本题15分)

答案要点:

(1)古典分工理论:绝对技术差异论和相对技术差异论,生产要素禀赋论,自然资源禀赋论;

(2)现代分工理论:国际分工不完全专业化理论,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分工论,协议分工理论,重叠需求国际分工理论。(以上每一理论1分,共7分)。

(3)任选一种理论加以详细论述,8分。如果只写要点而不进行论述最高得4分。

概论》试题(四)

二、判断题(请将√或×填入下表中。每题1分,共10分)

1.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最优配置。

2. 二战后国际分工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国际分工完全专业化。

3. 国际直接投资以获取股息、债息为主要目的,而不谋求对企业的控制权。

4. 跨国公司内部的贸易只要跨越国界,都应按照国际市场价格计价。

5. 《牙买加协定》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体制。

6. 北美自由贸易区兼顾了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的优点,这两种分工分别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贸易发展的条件。

7. 需求结构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8.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是垄断企业之间的国际联合。

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私人垄断资本发展的基础上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参与。

10.“休克疗法”和“渐进改革”的主要区别是改革内容不同,而改革力度是相同的。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 协议国际分工:

2. 全球经营策略:

3. 结构性通货膨胀:

4. 广场协议:

5. 长波理论: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 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内涵?

2. 战后产业结构变化的历史趋势如何?

3. 区域货币合作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最新世界经济概论复习资料

一、世界经济是各国(地区)经济走向市场化、国际化和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的体系。 二、世界市场的基本运行机制:国际价格制、关税率机制、基本收益率机制、汇率机制、资源配置机制、传导机制 三、世界市场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领域 1.、国际商品流通领域,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交换活动;按其流通对象分别组成国际商品市场、劳务市场和技术市场。 2.、国际资本流通领域,是指国际金融和国际信贷(包括长期信贷和短期信贷);按其流通的方式及周期不通分成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 3、国际货币流通领域,指各国货币的兑换关系,它既存在于商品流通领域,也存在于资本流通领域;主要指外汇市场,即各国货币由于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所需要的货币兑换。 四、经济全球化: 1、涵义:全球化,即突破国家界限,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达到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形成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的状态。 2、特点:高度的流动性、高度的渗透性、高度的垄断性、高度的依赖性、高度的风险性 3、全球化的动因 ①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②跨国公司的大发展,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③各国间拥有的生产要素不平衡是国际间互通有无相互依存的基础 ④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政策取向。 ⑤区域集团化为经济全球化起到桥梁作用 4、中国在全球化中的策略 (1)合理引导外资投向,协调利用外资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2)稳步开放金融市场,严密防范金融风险。注意开放过程中的金融安全 (3)加强企业竞争力,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4)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5)积极参与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规则的修订 5、表现:(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 (2)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 (3)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 (4)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 (5)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 五、产业结构发展新趋势,即产业结构软化,从狭义上讲,就是在各产业的发展中,有形的产品和资源等硬生产要素的作用日益降低,而只是、技术、服务和信息等软生产要素的作用日益提高,在各产业中的投入量迅速增大;从广义上说,产业结构的软化可以概括为产业结构的高技术化、服务化、融合化和国际化。 六、信息经济时代 1、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特点是:(1)具有强大的渗透性(2)是一种在使用中不受损失收益递增的生产要素(3)是最具流动性的生产要素 2、中国的对策: (1)将信息业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2)95计划中推出8大金字系列信息工程 (3)开放中国信息公路口岸,引进美国INTERNET建中国的CHINA NET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及答案1-6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一) (适用于商学院××级××专业××学生)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分,共30分) 1.国际分工按照各国不同生产领域之间媒介不同可分为()。 A.以商品为交换为媒介的国际分工B.以资本为媒介的国际分工 C.垂直型国际分工D.混合型国际分工 2.经济全球化的成因主要包括()。 A.科技革命的大发展B.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 C.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D.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3.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有()。 A.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 B.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 C.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 D.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 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表现有()A.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扩大了资本积累 C.增加了就业D.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 5.人口老龄化给各有关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A.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老化B.劳动力短缺 C.经济发展加快D.社会保障负担加重 6.下列属于发达国家推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 A.通过技术和经济援助,转移污染工业,把危险性大和对环境具有潜在威胁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

B.在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控下,增加环保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实行清洁化生产。C.通过发展高科技和技术创新,提高增长的质量,减少单位产值中资源的消耗及污染的排放量。 D.维持的是其原有的高消费生活方式 7.战后,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国际贸易的内容具有突出的新特点()。A.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B.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 C.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四位一体迅速发展,互相促进。 D.军火贸易不断增长。 8. 经过近30年的探索,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具体表现在()。 A.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B. 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 C.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9.国际直接投资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A.独资经营B.国有经营C合资经营D.合作经营E.合作开发 10.跨国公司在给东道国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多消极作用,主要包括()。 A.东道国的主导产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可能为外国资本所控制 B.整个经济可能受到投资国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影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技术自主开发可能受阻 C.跨国公司能够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 D.污染严重、高耗能产业可能被转移到后进国家 11.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主要考虑()。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重点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世界市场 2、国际直接投资 3、滞胀 4、关税同盟 5、布雷顿森林体系 6、自由贸易政策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有哪些? 2、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目标和原则 3、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有哪些? 4、比较分析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5、美元化的含义及其的好处? 三、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 1、叙述跨国公司对世界的经济效应。 2、试述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世界市场:它是一个与空间和地理相联系的经济范畴。从狭义上说,世界市场是世 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从广义上说,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世界市场是联结和促进世界总体性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5分) 2、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 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5分) 3、滞胀:70年代开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滞胀,即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并 存。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处于停滞状态,失业率提高,物价大幅度上升.(5分) 4、关税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通过协议方式建立起来的一体化组织,内 部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从区外的进口实行统一关税。(5分) 5、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存在于1946-1973年之间的一种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 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内容是以《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可以概括为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必须与美元建立固定的比价关系,它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度。(5分) 6、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 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5分)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有哪些? 答:(1)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2分) (2)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2分) (3)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2分) (4)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的恶化。(2分)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复习题Word版

填空(10*2)单选(5*2)多选(5*3)名解(4*5) 简单(2*10)论述(1*15) 一、填空 1、当今世界的国际三大经济组织:国际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两种贸易效应:贸易创造、贸易转移 3、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分类 以时间的长短为标准:长期资本流动、短期资本流动 以资本的来源为标准:官方的资本流动、私人的资本流动 以资本的特性和作用分:国际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 4、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条件:国际分工的深化、世界市场的扩大 5、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实体性、控制性、渗透性、跨国性 6、当今世界主要的国际金融组织及其基本职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 职能:汇率监督、提供信贷 7、国际贸易产生的必备条件 (1)有剩余的产品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 (2)商品交换要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进行 8、世界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 9、国际货币体系形成的三个阶段:国际金本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10、跨国公司的分类、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经济效应 分类:横向型水平型多种经营、垂直型多种经营、混合型多种经营 要素转移效应、国际收支效应、就业效应、主权效应、稳定效用 11、国际分工的主要类型:垂直型、水平型、混合型 12、国际汇率制度的形式演变: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中心汇率 国际货币的形式演变:金本位、银本位、现代货币 13、金融国际化的主要内容 金融国际化是指金融机构或金融资本跃出国界的现象 二、选择 1、历次科技革命的标志 第一次:蒸汽机第二次:发电机第三次: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 2、主要国际贸易理论: 传统: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发动机” 理论(罗伯特逊)、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技术差距理论(波斯 纳)、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费农) 新型:规模经济理论(保罗·克鲁格曼)、产业内贸易理论、偏好相似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迈克尔·波特)、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理论:重商主义、保护幼稚工业理论(李斯特)、新重商主义、保护贸易理论模型(高德莱)“中心—外围”理论 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海默、金德尔伯格)、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小岛清)、市场内部化理论(巴克利、卡森、拉格曼)、贺希模式、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小规模技术理论(威尔斯)、战略联盟理论(技术协调论、市场权力论、交易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三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三 (适用于商学院××级××专业××学生)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 1.世界市场的结构主要是指各种市场的内部构成,主要包括()。 A.国际商品市场 B.国际人才市场 C.国际资本市场 D.外汇市场 2.下列各种现象属于经济全球化以整个世界的负面作用的是()。 A.非法收入的国际转移 B.毒品越境走私的泛滥 C.传染病的国际蔓延 D.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 3.跨国公司在结构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A.营业规模B.经营环境 C.地理分布 D.股权结构 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主要表现有 ()。 A.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扩大了资本积累 C.增加了就业 D.改善了扩大再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5.国际直接投资按照投资者控制被投资企业产权的程度可以分为()。 A.独资经营B.国有经营 C合资经营 D.合作经营 6.下列属于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的是()。 A.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B.满足人的全部生存需求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 7.下列列属于全球性经济协调组织的有()。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B.欧洲联盟(EU) C.世界银行(IBRD)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 8.作为生产资本国际化实现形式的国际直接投资,与作为货币资本国际化实现形式的国际间接投资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A. 投资者拥有企业控制权 B. 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 C. 主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 D. 投资周期长、风险大 9.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有()。 A.全面性和世界性 B.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同步发展,并形成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 C.革新了机器体系、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 D.科技发展和在生产中的应用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 10.各国和地区的对外贸易政策通常包括()。 A.对外贸易总政策B.自由贸易政策 C.保护贸易政策 D.进出口商品和服务等政策 11.米德冲突发生在()。 A. 固定汇率制度下 B. 浮动汇率制度下 C. 任何汇率安排下 D. 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 12.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的发展有如下一些新的特点()。 A.投资来源国和东道国的地理分布及投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B.企业跨国并购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 C.国际战略联盟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形式 D.跨国公司间技术合作与研究开发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重点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重点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世界市场 2、国际直接投资 3、滞胀 4、关税同盟 5、布雷顿森林体系 6、自由贸易政策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有哪些? 2、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目标和原则 3、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有哪些? 4、比较分析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5、美元化的含义及其的好处? 三、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 1、叙述跨国公司对世界的经济效应。 2、试述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 《世界经济概论》试卷(七)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世界市场:它是一个与空间和地理相联系的经济范畴。从狭义上说,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从广义上说,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世界市场是联结和促进世界总体性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5分) 2、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5分) 3、滞胀:70年代开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滞胀,即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并存。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处于停滞状态,失业率提高,物价大幅度上升.(5分) 4、关税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通过协议方式建立起来的一体化组织,内部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对从区外的进口实行统一关税。(5分) 5、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存在于1946-1973年之间的一种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内容是以《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1.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A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 1个正确选项,每题 1.5分,共 30分 1.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取得明显成绩,同其选择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其中的发展模式有( 。 A. 中东模式 B. 雁形模式 C. 东亚模式 D. 拉美模式 2.波兰、匈牙利分别是休克疗法和渐进改革两种转轨战略的典型,它们的不同特点主要有 ( 。 A. 宏观经济政策紧缩的力度不同 B. 价格自由化的步骤不同 C. 实行货币可兑换的步骤不同 D. 外贸自由化的步骤不同 3.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有( 。 A .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 B .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 C .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 D .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 4.战后科技革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全世界的生产力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更是十分巨大的,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主要表现有( A .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 .扩大了资本积累

C .增加了就业 D .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 5.一般说来,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 。 A .保护本国的市场 C .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 B .扩大本国的出口市场 D .积累资本或资金 6. GATT 规定了许多关于贸易的国际规则,但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 A .无歧视性待遇原则 B.关税减让原则 C .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D.透明度原则 7.战后,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国际贸易的内容具有突出的新特点( 。 A .国际贸易的内容在比例、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 B .多边贸易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扩展。 C .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四位一体迅速发展,互相促进。 D .军火贸易不断增长。 8. 经过近 30年的探索, 中国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进展, 具体表现在 ( 。 A.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B. 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逐步深入 C.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9. 特别提款权是(在第二次美元危机时创造的储备资产。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复习资料

世界经济概论考试内容 一、名词解释 1. 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一般地讲,科学革命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它表现为新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新飞跃,它表现为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方面的重大变革。科技革命是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革命,进而引起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过程。 2. 跨国公司: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 3. 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甚至让渡部分经济主权,逐步减少直至消除区域内的各种壁垒,使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从而达到共同繁荣和发展的区域性经济安排。同经济全球化一样,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4. 绝对成本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岀的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而不必发展那些不具备优势 条件的工业 绝对成本理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来的,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成本论”。绝对成本论是早期的分工贸易理 论的理论内容之一。 比较成本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生产那些有利程度较大或不理程度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情况下,生产总量将会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5.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使世界各 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都承认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都以高科技的大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为前提;都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具体内容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的全球化。 6. 贸易依存度:亦称“外贸依存率” “外贸系数”。一国对贸易的依赖程度,一般用对外贸易额进出口总值 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来表示。即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总额/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 变化意味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发生变化,贸易依存度是判断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 指标 7. 重商主义::即一国的国力基于通过贸易的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所能获得的财富。产生于16 世纪中叶,盛行于17—18世纪中叶,反映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认为一国积累的金银越多,就越富强。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岀,增加金银输入。早期重商主 义被称为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强调贸易差额论 8. 国际金融组织:是指从事国际金融管理和国际金融活动的超国家性质的,能够在重大的国际经济金融事件中协调各国的行动;提供短期资金缓解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汇率;提供长期资金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组织机构。 二、简答题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内容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答:内容:20世纪末40年代末50年代初以来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原子能的发现和使用为主要标志, 特点:这次科技革命涉及领域之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既在自然科学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又在生产技术上有全面的创新,具有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以及整个 国民经济结构实现了全盘现代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达到新的水平 影响:1、科技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世界经济的工业化程度得到提升,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科技革命使先进国家普遍获益。产业内部分工得到发展规模经济收益十分明显3、科技革命使产品日益复

世界经济概论重点总结

第一章世界经济概述 一、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1、先决条件——国际分工:分为水平分工垂直分工混合分工 2、世界市场:分为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 二、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特征:市场经济,资本经济,知识经济,综合经济 三、什么是世界经济格局 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和国家集团在世界经济领域相互作 用、相互联系的一种结构、规模和态势。 四、世界经济格局演变过程 1、战后初期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转变 (1)美国丧失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①金融危机②能源危机③经济危机)(2)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中心形成:①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形成了美国、欧共体和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欧洲共同体和日本具备了与美国相抗衡的经济实力。1975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西方首脑会议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三足鼎立形成的标志。(3)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出现: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苏联、东欧的经济实力增长较快。1968年,苏联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②二十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在亚洲、拉丁美洲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拉美: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等 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区域经济组织加强竞争 (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美、日、欧三大区域经济中心的较量越来越复杂激烈,直接推动了西欧、北美、亚太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形成了三大区域经济组织相互依赖、相互争夺的新格局。(2)世界各国纷纷成立了经济组织,如东南亚国家联盟(1967)、南方共同市场(1995)等。(3)跨洲际的集团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如始于1996年亚欧首脑会议的成功举行, 为建立亚欧新的平等伙伴关系奠定了基础。 4、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调整与新兴国家的崛起 1)20XX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破灭,世界经济经历了短暂衰退又逐渐回升;20XX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全球经济危机,20XX年下半年开始回缓。(2)在调整和复苏中,新兴国家迅速崛起,如“金砖四国”(中、俄、印、巴)等,并促进了“二十国集团”的发展 第二章联系世界经济的纽带——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构成(一国对外贸易政策包括): 1、对外贸易总政策其中包括对外贸易战略、出口总政策和进口总政策 2、进出口商品或服务政策 3、国别(地区)贸易政策 二、贸易顺差导致货币流入会不会引发国内通货膨胀? 1、不一定,通货膨胀是由一个国家内需造成的,定义上说即一个国家内需过大(过多的通货--货币),而供给不足而造成物价飞涨的情况。如果贸易顺差不能带动物价上涨就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当然也有这种情况,即进出口部门利润过高,导致从事该行业的工人工资过高于社会基本工资,而其他行业为了维持工人,也制定相应工资,这样导致通货过多,而供给保持不变,也会产生通胀。 2、贸易顺差会造成国内通胀。贸易顺差,其直接结果就是外汇储备增加,而这部分外汇储备是央行用人民币与企业或居民兑换过来的,也就是说市场上的基础货币总量增加了(外汇储备总量*汇率),相应的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3、大量贸易顺差肯定会导致通货膨胀。 顺差,必然导致本币发行增加,而本币流通量增大,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三、国家现阶段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种贸易结构有助于我国经济增长吗?说明原因。 1、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力发展将极大地吸收我国城乡中存在的大量富余劳动力,就业率的提高和城乡劳动要素的重新配置能推动产出的增加,而国民收入的提高将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积累必要的资本。 2、国际经验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将发生由以出口劳动密集产品为主、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向以出口资本密集产品和服务产品为主、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变。目前,在我国的出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高,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如机械及运输设备)的比重较低;在进口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高。这说明我国的贸易结构仍处于不发达阶段。 另外,从产业的贸易依存度来看,我国的贸易结构也处于不发达阶段。一般说来,贸易结构越发达,资本密集型产品越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反之亦然 四、金融的国际化的特点,如何形成。如何避免金融危机?(包括知识点有哪些?) 金融国际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使资本在全球各国家各地区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 金融国际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优化了资本要素配置、促进了金融业自身效率的提高、加强了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但也强化了金融资本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削弱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效能,也加快了金融风险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增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 1、金融国际化的特点 2、金融国际化的成因 (1)金融自由化——重要条件金融深化——金融抑制 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的表现:放松金融管制。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的表现:以金融深化为标志的金融体制改革。(是以利率自由化为核心) (2)现代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 (3)金融创新 背景:二战后国际资本流动70年代的石油危机80年代国际债务危机的爆发 内容:制度、工具、机构、市场和管理技术 3、金融国际化的动形成(1)自由化政策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有利的制度基础(2) 信息革命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3) 创新为金融国际化提供了多样化的运作载体 4、金融国际化的表现 (1)金融机构的国际化(2)金融市场的国际化(3)金融证券化 (4)金融监管国际化(5)金融衍生工具发展 (6)金融交易国际化 5、金融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1)金融国际化的规模不断扩大(2)各国的国际金融依存度进一步提高(3)新型工业化经济体在金融国际化中的作用曾强(4)金融衍生市场日益成为金融国际化的重要阵地(5)发展中国家的外部融资结构发生重要变化6、金融国际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金融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 (1)影响:a.对发达国家:为剩余资金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在宏观管 理的难度、税收、培养起许多竞争对手等方面不利。 b.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影响:利用充裕的资金发挥后发优势;产生一批新 的国际金融中心;壮大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 不利方面: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弱,易受冲击;发展中国家立法不全, 有利投机;发展中国家执法不严,有很多漏洞。 (2)金融国际化的应对措施 a.从国家层面上看,新兴市场的政府应谨慎对待资本开放,加速国内银行业 的改革,促进国内金融体系均衡发展。 b.从区域层面上看,各国应该加强区域货币合作。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区域最终贷款人和区域汇率联动机制。 c.从全球层面上看,应建立更加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 7、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化 (1)现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国际化水平仍不高 (2)策略:a.建立规范的金融秩序和金融体系 b.维护币值稳定 c.引进外资 金融机构d.培育本国国际金融中心e.开展金融创新,提高银行竞争力 8、金融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1)金融市场国际化促使全球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 (2)金融交易国际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3)金融服务自由化丰富了贸易自由化的覆盖范围 (4)金融机构全球化支撑了生产一体化的持续发展 (5)金融衍生产品加大了对经济全球化的双重影响 如何避免金融危机:1.加强建设金融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长期市场信用基础; 2.尽快建立充分成熟的国内资本市场; 3.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第三章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 一、国际投资的类型 1、国际直接投资:在国外创办新企业; 购买外国企业股权达到控股的比例; 以利润进行再投资 2、国际间接投资:公司股票、债券、 政府债券 国际信贷 3、国际灵活投资:贸易信贷、国际租赁、补偿贸易、技术转让、劳务输出 二、跨国公司含义:跨国公司,就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行投资活动, 并因此对一定数量的经营性资产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与管理权的企业。 三、跨国公司给东道国经济带来哪些消极方面影响 1、造成了投资母国的失业和“产业空心化”。 2、东道国的主导产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可能为外国资本所控制; 3、整个经济可能受到投资国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影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的合理调整以及技术自主开发可能受阻; 4、污染严重、高耗能产业可能被转移到后进国家。 第四章世界经济体制的模式 一、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方式、范围和手段的不同,可将其经济体 制 划分为四种模式1、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政府监管型市场经济 2、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政府引导性市场经济 3、以法国为代表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模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 节作用,国家已计划的形式加强干预 4、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Ⅰ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1)基本特点: a.是政府尽量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充分鼓励自由竞争,政府主要是通过财 政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间接调控、依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管。 b.因此,也可以将这种模式称为“政府监管型市场经济”。 (2)简要阐述: ①.自由企业制度与平等竞争原则 ②.以间接性和被动性为特征的宏观经济调节 ③.政府提供公共产品 ④.对外经济关系的政府调节 ⑤.其他领域的政府调节 (3)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主张减少税收负担,放松管制和实行私有化。 市场经济的高度自由体现在:自由企业制度成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核心 完善的市场体系 Ⅱ.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1)基本特点 a.自由竞争与政府控制并存、经济杠杆与政府引导并用、经济增长与社会福 利并重。 b.也可将这种模式称为政府引导型市场经济。 (2)简要介绍 a.社会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 b.政府为市场竞争创造基本条件 c.有效的稳定货币政策 d.政府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 e.以平等参与为核心的经济民主化 (3)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实质:是一种以自由竞争为基础,国家进行适当 调节,并以社会安全为保障的市场经济。 特点:a.平等 b.公平(共同利益至上、共同参与决定、工资自治) c.安全 d.进步 Ⅲ.以法国为代表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模式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国家以计划的形式加强干预。 特点:a.国有企业逐步壮大 b.双重调节机制 c.制定国民经济计划 Ⅳ.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 (1)基本特点: 政府运用严厉的规则要求企业遵守市场规则,利用利益机制诱导企业行为, 使用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行政指导使企业尊重政 府的意图. (2)简要介绍 ①政府制订经济计划 ②政府制订和实施产业政策 a.产业结构政策; b.产业组织政策。 总之,四种经济模式的相同点:都是建立在市场经济模式基础上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东亚模式的优缺点 (1)主要特征: a.行政引导与市场调节结合 b.高储蓄率与高投资率 c.劳动密集性产业优先发展 d.注重公平增长 e.谨慎的财政、金融政策 f.雁行模式 (2)主要弊端:a.政府强干预下的市场作用弱化 b.引进资金的不合理 c.引进技术,收效甚微 d.雁行模式存在弊端 e.产业结构和内部贸易不合理 f.货币金融体制存在漏洞 比较:四种模式的共同特征是:以私有制为主的混合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起基础性作用,辅之以政府的宏观调控;国家采取间接干预的方式,尽量 避免直接干预微观主体的经营活动。不同点:由于各国政府干预的范围、方 式和力度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模式。美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为其调整经济政策 和保持经济的活力提供了有弹性的制度基础。日本模式利用其独特的企业文 化,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生产经营,成功地达到经济增长和产业调整的目标; 德国模式以政府和企业紧密结合——构造优越的社会福利体系见长并取得了 较好的经济效果;法国模式的特点是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 三、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模式对我国的经济改革的借鉴意义 第五章贸易自由化与关贸总协定 一、贸易理论中国际生产折中论包括3方面内容(3个优势): 国际生产折衷论也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由当代西方研究跨国公司问题的 著名专家约翰·邓宁提出的。 他的理论吸收了以往各派跨国公司理论之长,较有概括性和综合性,能兼顾 各种理论解释的需要,从而成为当前影响力最大的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理论。 (1)所有权优势:企业具有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表现为 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形式,并且至少在一定时期内为该企业所垄断。 (2)区位优势:企业在东道国结合当地要素投入来利用其优势时,必须比利 用本国要素投入更有利。 (3)内部化优势:企业使上述优势内部化必须比出售或出租给外国企业更有 利。 二、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1、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 (1).无歧视原则——最重要原则 (2). 关税保护和关税减让原则 (3).透明度原则 (4).公平贸易原则 (5).取消或禁止数量限制原则 (6).磋商调解原则 (7).优惠发展中国家原则 (8).例外原则 2、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 (1)互惠原则(对等原则)(2)透明度原则(3)市场准入原则(4) 促进公平竞争原则(公平贸易原则)(5)经济发展原则(6)非歧视性 原则 (7)关税减让原则(8)针对“国营贸易企业”原则(9)一般禁止数量 限制原则 3、联系:世贸组织(WTO)继承了关贸总协定(GATT)的基本原则:自由的 公平竞争原则;非歧视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凡是参与关贸协定的成 员,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给予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商品贸易方面的优惠,那么, 必须无条件将此优惠给所有成员国);国民待遇原则;互惠原则;关税减让原 则;透明度原则;禁止数量限制原则;市场开放原则等。 区别:世贸组织原则中没有磋商调解原则,例外原则 第六章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成因,表现形式,特征,意义和作用各是什么?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 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使生产 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 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 融合的状态和过程。 2、成因:(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 (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3、表现形式:(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 (2)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 a.金融市场的全球化 b.货币流通的 全球化 c.投资活动的全球化 (3)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 a.世界性移民数量和范围的扩增 b.人才跨国培养和流动大幅增加 c.人才“隐性跨国流动”趋势增强 (4)全球产业链的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 a.全球工业化的展开和 世界范围梯次继起的产业链的形成 b.全球生产体系的形成 (5)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作用和影响:a.减少了国际经 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 b.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 益冲突。 C.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 d.抑制 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 4、特征:(1)生产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2)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3)资金的全球化,国际金融迅速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 (4)科技开发和应用的全球化; (5)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6)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 (7)贸易全球化 (8)金融自由化 (9)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5、意义:(1)经济全球化为后进国家的崛起提供了机遇 (2)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开辟了和平共处的新时代 (3)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和反全球化运动 6、作用:(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经济合作 (2)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主权互让(3)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极化 A.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负面作用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它们虽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和最大受益者,但 也产生了一些负作用,部分人群的利益也受到一些损害。 (2)这些国家的工会组织,将国内工人的失业归咎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害, 组织工人群众进行反全球化运动,加剧了社会阶级摩擦。 B.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作用 (1)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虽然在经济全球化中得到了加速发展的机遇,但 其国家民族利益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2)例如,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行进口限制或经济制裁,导致发展中国家出 口下降,失业者增多…所有这一切,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加剧了南北 经济摩擦。 C.经济全球化对整个世界的负面作用 (1)对整个世界来说,在经济全球化中,伴随着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加速转移 和移动,全球性公害问题日益突出。 (2)经济全球化进程,必然带来诸多国际政治经济摩擦。这种摩擦有的表现为 各国政府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有的表现为各国企业之间的明争暗斗,有的表 现为人民群众对全球化进程的抵制,并演化为有组织的群众性的反全球化运 动。 第七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区域经济组织的形式及每种形式的特点 由低级到高级:(1)特惠关税区。特惠关税区又称优惠贸易安排,是指在成 员国之间相互给予关税减让的优惠待遇。特惠关税区的税率比最惠国税率还 低,但成员国之间仍有一定程度的关税存在,它是发展程度低、最松散也最 易行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形式。特惠关税区的成员国之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 对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如“美加汽车产品协定”、“非 洲木材组织”等就属这类经济一体化。特惠关税区是经济一体化的最低形 式,以致许多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不以此为初始形式,而是一开始就从“自由 贸易区”的形式开始。 (2)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又称自由区、工商业自 由贸易区、出口自由区、自由关税区、免税贸易区、免税区、自由贸易港、 自由市、自由工业区、投资促进区及对外贸易区等。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 家通过达成某种协定或条约取消相互之间的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 他措施,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 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狭义仅指提供区 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似于出口加工区。广 二、判别不同的区域经济组织为什么形式? 1、特惠关税区:如东南亚国家联盟。 2、自由贸易区:如北美自由贸易区。 3、关税同盟:如欧洲经济共同体。 4、共同市场:如如1993年后的欧盟,南方共同市场,欧洲共同体,加勒比共 同体,两岸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 5、经济货币同盟:如现在的欧盟。(欧洲经济货币同盟) 三.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成的动因差异进行分类可分为⑴以产业内部分 工为动因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之间)⑵以发展民族工

世界经济概论考试试题

×××学年度第×学期学业考试 《世界经济概论》试题(二) (适用于商学院××级××专业××学生)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1.5分,共30分)1.世界市场主要包括的领域有()。 A.国际商品流通领域 B.国际资本流通领域 C.国际人才流通领域 D.国际货币流通领域 2.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A.经济全球化是经济范畴和历史范畴的统一 B.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与时空相联系的概念 C.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及其载体扩张的全球化 D.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其结构中存在着多种不对称3.下列列属于全球性经济协调组织的有()。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B.欧洲联盟(EU) C.世界银行(IBRD)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4.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A.高技术化 B.服务化 C.信息化 D.融合化 5.人口过快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包括()。 A.而且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B.经济发展负担沉重C.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 D.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6.下列属于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的是()。 A.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B.满足人的全部生存需求 C.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D.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 7.一般说来,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 A.保护本国的市场 C.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 B.扩大本国的出口市场 D.积累资本或资金 8.GATT规定了许多关于贸易的国际规则,但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A.无歧视性待遇原则 B.关税减让原则 C.取消数量限制原则 D.透明度原则 9.跨国公司作为一个微观经济主体,它之所以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必然有许多微观层面的动因。具体来看,一个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大体上有()。 A.充分利用本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垄断优势 B.推动自己的成熟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 C.为了充分利用东道国在特定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 D.通过跨国内部化交易,实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的目的 10.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经济的正面影响()。 A.跨国公司投资有助于东道国的资本形成 B.跨国并购推动了东道国企业的资产重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C.东道国的主导产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可能为外国资本所控制 D.拓展了东道国产业空间 11. 欧洲货币体系包括()。 A. 欧洲货币单位 B. 稳定汇率机制 C. 欧洲货币合作基金 D. 联合浮动 12. 与小型经济开放体相适应的汇率制度为()。 A. 汇率目标区 B. 浮动汇率制度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世界经济格局,作何思考? 一、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 (一)世界经济依然是西方主导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大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但是从总体上看,冲击并未根本改变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论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还是在全球经济事务中的影响力,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都还占据着主导地位。 1.经济实力 本次世界经济危机之后,虽然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对经济实力有所下降,但其在世界经济实力中的主体地位依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影响。在体现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对外投资和对外贷款等方面,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依然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 2.科技实力 毫无疑问,各发达经济体仍是全球研发能力最强的国家或地区。科技实力上的巨大优势,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最为重要的凭仗之一。 3.国际经济事务 一国对国际经济事务的影响力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影响力;二是对世界经济中重要事务的影响力。西方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中一些重要事务的影响能力,也远远强于发展中国家。例如,发达国家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力就比发展中国家大得多。一方面,由于跨国垄断的大规模发展,发达国家对诸如计算机、汽车、黄金、原油等商品的国际价格,都有着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决定能力;另一方面这些商品价格的发布也基本上来自于发达国家能够控制的市场。不仅如此,主要西方大国由于充当着国际本位货币的发行者,还不断收取高额的铸币税。 (二)发展中大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达到了新的高度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金砖五国”(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由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普遍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经过20年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发展中大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和人均GDP日益上升;其二是发展中大国在要素国际流动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其三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发言权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经济实力的显着提高,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以金砖国家为首的一些发展中大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话语权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发展中国家推荐的世界贸易组织秘书长候选人甚至已经能够在2013年5月7日击败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所支持的候选人了。发展中国家参与的“二十国集团”在经济事务方面的影响力正在超越发达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10年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而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把发达国家的投票权向发展中国家做了些转移。这一举措意味着,未来发展中国家在这两个组织中发言权的变大,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话语权的相应变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