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司法鉴定概述

司法鉴定概述

司法鉴定概述
司法鉴定概述

第一章司法鉴定概述

第一节司法鉴定概念

1.1.1 司法鉴定的含义

“司法鉴定”含二种词义,一是学科名词(Forensic Science),二是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应用于实践的形式。

第二节司法鉴定与相关概念

1.2.1法科学鉴定与法庭科学鉴定

司法鉴定学、法科学、法庭科学的英文名都是Forensic Science。法科学是国外统一名称,是运用自然科学理论与技术为法律工作服务的系列学科总称,与司法鉴定学没有本质的区别,但鉴定范围较我国的广,法科学亦称为法庭科学。

1.2.2 刑事技术检验与司法鉴定

检验与鉴定是二个不同的概念。检验只客观地报告,对结果不加分析;而鉴定则把检验结果加以综合分析判断、抽象概念并得出结论。刑事技术,只适用于刑事案件。

1.2.3 其他专业检测与司法鉴定的关系

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未进入鉴定程序的专业检测报告如技理咨询意见和专业检查记录,都属一般书证,不能赋予鉴定结论的证据地位。

第三节司法鉴定的认识本质特性

1.3.1 鉴定客体的可认识性

鉴定客体本质特异性以及其内外部特征能被鉴定人的科学技术法则和经验法则的所认知。

任何物体(含物质、物品)都有自身的特异性,即本质属性,鉴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认识鉴定客体的本质属性。而鉴定人的科学技术法则+经验法则的鉴定活动可以揭示各种客体的外部、内部特征。

(1)客体具备可认识的特定性

(2)客体特定性由客体的特征表现出来

(3)客体特性相对稳定性

(4)客体特征的反应性

1.3.2 对鉴定客体认识的科学性

认识的过程:

对客体作科学技术检验——检验所见

感性认识——综合分析

理性认识——抽象得出结论

(任何鉴定意见都是鉴定人对鉴定客体从初级到高级认识的结果)

1.3.3 认识活动中的中立性

鉴定人的全部鉴定活动属中立性的。鉴定人是中立的第三者,其不受机关职能和行政主管的约束制约,其鉴定活动不受诉讼时限的约束,也不受权、钱、情干扰。

1.3.4 对客体认识的客观和主观性

鉴定人的对客体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客体科学分析基础上的,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而其对客体的解读凭借的则是科学技术法则和经验法则,又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第四节司法鉴定任务

1.4.1 发现证据

鉴定人应尽技术之能、经验之智,全力及时的发现证据。

1.4.2 提取证据

鉴定人应科学及时的提取证据,并妥善加以保存。

1.4.3 分析、识别证据

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和专门知识对案内提取的证据或其他可疑物体、物品、物质,进行检验,了解其内外特征、特性,并作比较分析,认识证据属性。

1.4.4 鉴定证据

为司法工作提供大量科学证据是司法鉴定最主要任务,也是实现司法鉴定为法律工作服务最关键的活动。

1.4.5 为执法工作提供科学意见

除为司法工作提供科学证据任务外,鉴定还有为预防重大灾害事故、人身伤亡事故提供科学信息为预防犯罪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供资料等作用。

第五节司法鉴定法律特性

1.5.1 司法鉴定是法律规范下的科学实证活动

司法鉴定活动实质是科学实证活动。整个司法鉴定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法规范鉴定活动,以法约束鉴定行为,依法决定、委托鉴定,依法受理鉴定,依法进行鉴定技术活动,对鉴定负法律责任。

1.5.2 司法鉴定客体必须是涉案物体(质)及其含的专门性问题

鉴定的客体与案件具有关联性,并经委托单位(人)确认并送验;鉴定内容具专门性,办案人员自身能力无法判断,依靠科学技术和专门知识才能识别,由委托单位(人)提出并经鉴定人专门性的解读。

1.5.3 司法鉴定主体具特定性

鉴定人是经指派或聘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有鉴定人资格的自然人。他需具备专门知识,胜任所要鉴定的专门性问题的科学技术和经验的要求,并需精神心理健全,按照规定条件登记、考核(考试)、审定,取得鉴定人资格。

1.5.4 司法鉴定结论的证据性

第六节司法鉴定发展简史

我国是世界上开展司法鉴定最早的国家之一,公元前六世纪司法鉴定已经萌发,并在以后几千年的发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的法医实践和理论以及制度都曾经在相当长时间内于世界范围占据过领先地位。

1.宋慈《洗冤录》

2.秦简《封诊式》

3.《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主要内容

4.2005年9月30日出台了《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和《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

5.2007年7月18日经司法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自2007年10月1日施行

外国司法鉴定发展

1.国外司法鉴定总体上起步较晚

2.与西方医学等自然科学结合比较紧密,善于吸收、利用各种最新自然科学技术

3.较早开展尸体解剖,极大促进了医学和法医学的发展

4.目前分支学科众多

第二章司法鉴定制度

第一节司法鉴定制度概述

2.1.1 司法鉴定制度基本内涵

司法鉴定法律制度是由司法鉴定的管理制度、启动制度,实施制度、质证制度、认证制度以及司法鉴定鉴定的程序制度,标准制度等构成的制度体系。司法鉴定制度的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基本水平,同时也关乎一国司法制度,诉讼制度,证据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2.1.2 司法鉴定制度基本分类

司法鉴定制度作为一种体系化的制度范式,各个部分密切相关。司法鉴定制度基本上可分为管理制度,启动制度,实施制度,质证认证制度和程序制度等几大类。其中,核心部分是管理制度、启动制度、实施制度和程序制度。这四项制度构建了司法鉴定制度的基本框架,在根本上保证了司法鉴定活动的有序开展。

2.1.3 中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情况介绍

2.1.4 国外司法鉴定制度相关内容介绍

第二节司法鉴定制度管理制度

2.2.1 司法鉴定管理制度概念及意义

司法鉴定的管理制度通常是指对一国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员进行行政管理和行业指导的体制。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类型通常与一国的行政权力作用领域、社会权力的发育程度、司法鉴定的业务范围等方面紧密相连。司法鉴定管理制度从宏观上确立了司法鉴定活动走向,梳理了司法鉴定活动的脉络。

2.2.2 司法鉴定管理制度类型简介

2.2.2.1 行政权力管理型体制和社会权力指导型管理体制以及两者的结合

这种分类标准依据管理主体的权力类型

行政权力管理型体制是指司法鉴定机构与人员的社会准入与退出以及司法鉴定活动的控制方面由国家行政机关直接管理的体制。

社会权力指导体制是指司法鉴定机构与人员的社会准入与退出以及司法鉴定活动的控制等方面由行业协会进行指导的体制。

混合型体制是前述两种制度的混合,即国家权力和社会权力在司法鉴定制度下的分配。具体分配标准依各国法律文化及制度决定2.2.2.2 集中型管理体制与分散性管理体制以及混合型制度

集中性管理体制是指由一个政府部门或者行业组织集中挂历或者指导各类司法鉴定机构的体制。

分散型管理体制是指由多个政府部门或者行业组织分别管理或者指导相关类别的俄司法鉴定机构的体制。

混合型制度融合了上述两种制度的优势,针对具体内容分别实行分散管理和集中管理,同时调动了连个方面的积极性。

第三节司法鉴定的启动制度

2.3.1 司法鉴定启动制度概述

司法鉴定启动制度是由司法鉴定的启动主体、启动方式、启动程序等内容构成的体系制度。司法鉴定启动制度属于举证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并影响司法鉴定其他制度的发展变化。综观当今世界,司法鉴定启动制度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型:司法官启动制度和当事人启动制度。

2.3.2司法官启动制度的主要内容

司法官启动制是指司法价鉴定的实施人员、实施内容、实施时间等方面的选择由司法官决定的制度。

德国实施典型的司法官启动制度。《德国刑事诉讼法典》第73条规定,司法鉴定的委托权属于法官。《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也规定鉴定人的选任由受诉法院决定。

2.3.3 当事人启动制度的主要内容

当事人启动制是指司法鉴定的实施人员、实施内容、实施时间等方面的选择有诉讼当事人决定的制度。在奉行当事人注意诉讼模式的英美法系国家,诉讼法或者证据法规一般都赋予诉讼当事人以司法鉴定启动权。

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706条规定了当事人享有独立的司法鉴定启动权。而加拿大《证据法》更进一步规定当事人可自由选择鉴定人,人数可多达五名。

2.3.4两种启动制度的融合

在公正、效率、民主等诉讼价值上,上述两种制度各有利弊,如何汲取他方的优势以弥补自身的缺陷已成近几十年两大法系国家制度建设的重点。融合已是两大法系国家司法鉴定启动制度的趋势。

2.3.4.1 英美法系国家融合趋势

英美法系国家的融合方式主要有:1,顺序递进方式结合。即在双方的鉴定结论发生冲突且难以采信时才有司法官重新启动司法鉴定;2,潜在弥补方式结合,即司法官在当事人草率行使选任权的时候才主动介入。

2.3.4.2 大陆法系国家

大陆法系国家在总体上仍然保持司法官鉴定启动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做出了改良。具体分为两个方面:1,充分尊重当事人建议权;2充分保障当事人申请权。

第四节司法鉴定实施制度

2.4.1 司法鉴定实施制度概况

司法鉴定实施制度是由司法鉴定的实施主体(类型、地位、资格、能力、权利、义务以及责任)、实施程序、实施方法、实施标准等构成的制度体系。司法实施制度是司法鉴定制度的核心,通常属于行政管理的制度内容,是一个庞杂的体系,这里主要介绍司法鉴定人制度。

2.4.2 司法鉴定人的概念

司法鉴定人是指针对鉴定的事物具有专业的知识,受司法机关指派或者聘请,对所交付的事物进行检验研究,做出具有证据意义的鉴定结论的自然人。

司法鉴定人含义中的两大要素:司法鉴定的启动主体与实施主体的关系;司法鉴定对象或者客体。

2.4.3 司法鉴定人的类型

鉴定人类型的合理分类是建立高素质的司法鉴定人队伍和科学的司法鉴定热制度提供较为科学的方法和基础。

基本类型简介:1,专职鉴定人与兼职鉴定人;2,自然鉴定人与机构鉴定人;3,资格型鉴定人和能力型鉴定人;

2.4.4 司法鉴人的法律地位

1,分立式:鉴定人与证人分立,两者是独立的诉讼参加人;2,合并式:鉴定人归属证人范畴。

第五节司法鉴定的程序制度

司法鉴定程序是指按照司法鉴定人活动的客观规律所制定的规范司法鉴定工作的具体步骤。司法鉴定程序制度建设的目标在于保证诉讼公正和效率价值的体现。

2.5.1 司法鉴定的申请

司法鉴定的申请,是指诉讼当事人及其利害关系人象司法机关提出司法鉴定的要求。司法鉴定程序不是司法鉴定实施的必经程序。

2.5.2 司法鉴定的决定

司法鉴定的决定是指司法机关对申请人司法鉴定的申请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司法鉴定的决定程序,是与司法鉴定的申请程序相对应的程序,其仍不是司法鉴定的必经程序。

2.5.3 司法鉴定的委托

司法鉴定的委托是指司法鉴定的委托主体向司法鉴定实施主体提出的进行司法鉴定的要求,是司法鉴定程序的必经程序。司法鉴定的委托设计委托主体,委托对象,委托人数、委托事项等内容。

2.5.4 司法鉴定的实施

司法鉴定的实施是指司法鉴定人具体进行司法鉴定的活动,是整个司法鉴定程序的核心环节。

司法鉴定的实施涉及接受委托,必要的观察、检查及实验以及补充或重新鉴定。

2.5.5 鉴定结论的出具

司法鉴定工作的目的在于通过鉴定意见确定案件的事实问题,其出具关乎司法鉴定活动能够诉讼功能的发挥。

2.5.6 鉴定人的出庭

鉴定人出庭制度是指鉴定人根据法律规定或者法院的要求参加法庭调查、质证的行为。鉴定人的出庭直接影响法官对鉴定意见的采信的情况。

思考题:1,司法鉴定制度体系2,司法鉴定管理制度的选择

第三章司法鉴定理论基础

第一节司法鉴定的科学依据

3.1.1 司法鉴定的应用理论

1、确定物的同一;

2、认定客体的种属范围或种属异同;

3、确定事件因果;

4、确定事实的有无和真伪;4、查明证据的来源、出处;

5、鉴定事实程度

3.1.2 司法鉴定方法的科学依据

同一认定理论的依据----1、客体特征的特定性2、客体特征的稳定性3、客体特征的反映性4、同一认定的主观条件

种属认定理论的科学依据

第二节同一认定理论

3.2.1同一认定的内涵

(一)“同一”的含义

(二)同一认定的主体和客体

3.2.2同一认定的分类

(一)以同一认定的主体划分

(二)以同一认定的客体划分

(三)以同一认定结论的性质划分

(四)以同一认定所依据的特征划分

3.2.3同一认定的原则和方法

(一)同一认定的原则

(二)同一认定的方法

3.2.4 同一认定的基本形式及其步骤

(一)同一认定的基本形式

1、典型式的同一认定

2、无客体反映形象的同一认定

3、无供鉴定客体的同一认定

(二)同一认定的步骤

1、分别检验

2、比较检验

3、综合评判

第三节种属认定理论以及种属认定与同一认定的关系

3.3.1 种属认定的概念及其作用

(一)种属认定的概念

种属认定是指具有专门知识和专门检验手段的鉴定人,依据反映形象或客体特征对与案件有关的客体的种属或先后出现的客体的种类是否相同等问题所作出的检验和判断。

(二)种属认定的作用

1、确定和缩小客体范围

2、为确定鉴定客体的双联性提供证据

3、可以查明某些案件事实

3.3.2 种属认定的分类

根据种属认定客体的性质,种属认定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单一型种属认定

当案件中提取了一种物质,需要确定这种物质是何种物质,就是单一型物质属性认定。

(二)比较型种属认定

当需要确定两种物质属性是否相同,或者来源是否相同而进行种属认定时,就是进行比较型种属认定。

3.3.3种属认定的原则和方法

(一)种属认定的原则

1、先无损检验,后有损检验

2、先定性,后定量

3、采用公认的、标准的检验方法

4、节约检材

(二)种属认定的方法

1、物理检验方法

2、化学检验方法

3、生物检验方法

3.3.4种属认定的步骤

(一)检查检材和样本

(二)明确送检内容和要求

(三)实施检验

3.3.5种属认定和同一认定的关系

(一)种属认定和同一认定的区别

1、解决的问题不同

2、对客体特征的要求不同

3、在鉴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

4、鉴定结论价值不同

(二)种属认定和同一认定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种属认定是同一认定的基础,同时,在一定条件下,种属认定和同一认定又可以相互转化。

第四章司法鉴定的分类

第一节按司法鉴定学科分类

4.1.1法医学鉴定

4.1.2物证技术鉴定

4.1.3声像资料鉴定:对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图片等载体上记录的声音、图像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其所反映的情况过程进行的鉴定和对记录的声音、图像中的语言、人体、物体作出种类或者同一认定。

4.1.4其他司法科学鉴定

第二节按司法鉴定客体分类

4.2.1 活体(人体)鉴定

4.2.2 尸体鉴定

4.2.3 人体物质鉴定

4.2.4 肤纹类鉴定

4.2.5 声纹鉴定

4.2.6 运动习惯类鉴定

4.2.7物体表面形态及结构鉴定

4.2.8 枪弹类鉴定

4.2.9文书资料、票券类鉴定

4.2.10 物品、物质类鉴定

4.2.11 情况类客体鉴定

4.2.12 其他涉案客体鉴定

第三节按司法鉴定程序分类

4.3.1 初次鉴定

4.3.2补充鉴定

4.3.3复核鉴定

4.3.4重新鉴定

思考题:1、司法鉴定有哪几种不同的分类?

第五章司法鉴定程序

第一节启动程序

5.1.1申请

提出申请的主体和提出申请的必备条件

(1)刑事诉讼中司法鉴定的申请

(2)行政诉讼中司法鉴定的申请

5.1.2决定

决定鉴定的主体和鉴定的审核范围

(1)刑事诉讼中司法鉴定的决定

(2)民事诉讼中司法鉴定的决定

(3)行政诉讼中司法鉴定的决定

5.1.3委托

提请委托的主体、委托鉴定要求和委托手续

(1)司法鉴定的委托主体

(2)司法鉴定委托的形式

(3)司法鉴定委托的对象选择

(4)鉴定机构内部指派

(5)司法鉴定委托事项

(6)办理司法鉴定委托手续

第二节实施程序

5.2.1 受理

受理委托的主体和条件、受理的手续。

(1)概念

是指司法鉴定机构或司法鉴定人依据有关法律规定通过对司法鉴定委托事项的审查,对符合鉴定条件的委托予以接受,同意予以鉴定并办理有关手续和交接鉴定资料,为鉴定工作的开展所做的程序性的准备工作。

(2)《决定》有关司法鉴定受理的规定

①八、各鉴定机构之间没有隶属关系;鉴定机构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不受地域范围的限制。

②七、侦查机关根据侦查工作的需要设立的鉴定机构,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按系统、地域受理

(3)受理方式

①审查有关法律文书、送检资料

②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合同》

5.2.2 回避

申请鉴定人有权要求有利害关系的受理人回避。

(1)司法鉴定中回避的概念

根据法律规定,鉴定人系案件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鉴定人的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鉴定人担任过本案的证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与案件的处理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鉴定人应当主动回避,当事人也可以提出回避申请。(2)回避的申请、决定

①主动回避的,由鉴定人向所在的司法鉴定机构的负责人提出,由司法鉴定机构的负责人依法审查决定。

②有关当事人申请回避的,由侦查、起诉、审判相应阶段的司法机关负责人决定

5.2.3实施

鉴定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活动。需要设立一定的鉴定方案,严格鉴定的时限,选定合适的地方,做好鉴定记录,并要实施相当的鉴定质量控制。

(1)概念

是指司法鉴定人具体进行司法鉴定的活动。是司法鉴定程序的核心环节。

(2)司法鉴定实施内容

5.2.4 鉴定意见的出具

(1)鉴定结论的形式-----应当采用书面形式。---鉴定书内容见司法鉴定审查应用

(2)鉴定文书发放,送检资料原件退还。

5.2.5 补充说明

第三节质证、认证程序

5.3.1鉴定人出庭

阐述司法鉴定人出庭的相关概念和司法鉴定人出庭的法律制度,了解我国司法鉴定人出庭的现状,加强对司法鉴定人出庭的保障,规范司法鉴定人出庭的权利和义务。

(1)概念

是指鉴定人根据法律规定或根据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需要,就自己鉴定的涉及诉讼的专门性问题,依据诉讼法的规定出庭参加法庭的调查、质证。

(2)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条件

(3)鉴定人出庭作证的任务

(4)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准备工作

(5)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几个现实问题

5.3.2质证

司法鉴定质证的概念、内容、方式和相关模式,对我国鉴定结论质证的实践加以反思,给出完善的建议。

(1)司法鉴定结论质证的概念、主体

司法鉴定结论质证是在庭审过程中,由质证主体就法庭上所出示的的司法鉴定结论进行的询问、质疑、说明、辩驳等活动

(2)质证的原则

①质证主体平等和法官中立原则

②交叉询问规则

③直接原则和言词原则

(3)司法鉴定结论质证的内容和对象

(4)质证程序中的专家辅助人制度

所谓的专家辅助人,又称为诉讼辅助人或专家技术顾问,是指在科学、技术以及其他专业知识方面具有特殊的专门知识或经验的人员,根据当事人的聘请委托并经法院准许,出庭辅助当事人对讼争的案件事实所涉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或发表专业意见和评论的人。

5.3.3认证

(1)司法鉴定结论认证的概念和特点

司法鉴定结论的认证是指法官在审理事实过程中,通过司鉴定结论的举证、质证等系列活动,根据一定的原则或规则,对鉴定结论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审查认定,以确认其证据力大小与强弱的一种诉讼行为与职能活动。

(2)司法鉴定结论认证的基本原则和方式

①基本原则

②基本方式

(3)司法鉴定结论认证的内容和对象

思考题:1、司法鉴定启动程序。2、司法鉴定的实施程序。3、如何认识鉴定人出庭制度?

第六章司法鉴定机构与鉴定人

第一节司法鉴定机构制度

6.1.1 司法鉴定机构准入制度

司法鉴定许可证》是司法鉴定机构的执业凭证,司法鉴定机构必须持有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准予登记的决定及《司法鉴定许可证》,方可依法开展司法鉴定活动。

《司法鉴定许可证》由司法部统一监制,分为正本和副本。《司法鉴定许可证》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司法鉴定许可证》使用期限为五年,自颁发之日起计算。

6.1.1.1 司法鉴定机构准入的基本条件

人大《决定》的确立了鉴定机构准入的几个条件,成为司法鉴定机构准入制度最基本的法律要求。

具体包括:1,有明确的业务范围;2,具有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活动所必需的仪器,设备;3,有业务范围内进行司法鉴定所必需的依法通过计量认证或者实验室认可的检测实验室;4,每项鉴定业务至少三名以上鉴定人;

6.1.1.2 两类司法鉴定机构准入区别

一、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机构的准入

申请设立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向所在地的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实行申请登记制。取得《司法鉴定许可证》,在许可范围内从事鉴定工作。------《司法鉴定许可证管理规定》,记载内容

二、侦查机关内部的司法鉴定机构的准入

由本系统内中央和地方省、市上级机关依职权审批设立,逐级上报,依职权审批,业务与职责有关

6.1.1.3排除性条件

第十九条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司法行政机关不予受理,并出具不予受理决定书:

(一)法定代表人或者鉴定机构负责人受过刑事处罚或者开除公职处分的;

(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6.1.1.4跨省的分支机构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支机构的,除应当经拟设分支机构所在行政区域的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外,还应当报经司法鉴定机构所在行政区域的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同意。

6.1.2 司法鉴定机构管理制度

司法鉴定机构的管理制度包括司法鉴机构的审核登记管理,鉴定机构专业活动监督和违规处罚等管理。《决定》明确将司法鉴定机构分为面向社会型司法鉴定机构和侦查机关设立的鉴定机构。我们主要分析面向社会的鉴定机构的管理制度

6.1.2.1 司法鉴定管理制度概述

司法鉴定机构的管理制度包括司法鉴机构的审核登记管理,鉴定机构专业活动监督和违

规处罚等管理。《决定》明确将司法鉴定机构分为面向社会型司法鉴定机构和侦查机关设立的鉴定机构。我们主要分析面向社会的鉴定机构的管理制度

6.1.2.2相关法律规定及主管机关

第四条司法鉴定管理实行行政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司法行政机关对司法鉴定机构及其司法鉴定活动依法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检查。

司法鉴定行业协会依法进行自律管理。

主管机关

司法部负责全国司法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全国司法鉴定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

(二)指导和监督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对司法鉴定机构的审核登记、名册编制和名册公告工作;

(三)制定全国统一的司法鉴定机构资质管理评估制度和司法鉴定质量管理评估制度并指导实施;

6.1.2.3 司法鉴定机构管理制度基本选择

“一元为主,多元结合,专门辅助”。

6.1.3 司法鉴定机构法律责任

《决定》第13条对司法鉴定机构的违法行为以及相应的处罚措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根据《决定》的规定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鉴定机构的一般性违法行为由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予以警告并责令改正

6.1.3.1民事责任

6.1.3.2行政责任

第二节司法鉴定人制度

6.2.1 司法鉴定人准入制度

根据《决定》的规定,我国实行司法鉴定人执业资格证书制度。鉴定人的职业资格证书是鉴定人从事司法鉴定活动的法律凭证。鉴定人的准入需要满足司法鉴定执业资格证书所必备的基本条件

6.2.1.1 司法鉴定人概念

司法鉴定人是司法鉴定的实施主体,是指取得司法鉴定人执业资格或具有专门知识、在诉讼中被司法机关指聘或委托解决案件中专门性问题的自然人。

司法鉴定人是整个司法鉴定活动的重要实施者与作用者,从其内在属性看司法鉴定人一般是指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诉讼、仲裁等活动中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科学鉴别与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司法鉴定人实施的鉴定行为将科学技术直接服务于司法活动,具有科学性、中立性、独立性等特征。

6.2.1.2司法鉴定人准入基本要求

专业知识

法律知识

良好的品行、道德、遵守法律、职业道德规范、伦理要求

实践经验、能力

6.2.1.3排除条件

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一)因故意犯罪或者职务过失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受过开除公职处分的;

(三)被司法行政机关撤销司法鉴定人登记的;

(四)所在的司法鉴定机构受到停业处罚,处罚期未满的;

(五)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6.2.2 司法鉴定人管理制度

司法鉴定的管理制度涉及司法鉴定人的申请,登记,审核、名册编制与公告,鉴定人资质评定等内容。鉴定人是司法鉴定活动的主体,其管理体系的完善决定了司法鉴定活动功能的发挥。

6.2.2.1 司法鉴定人资格管理

英美法系国家---鉴定人主义、专家含义扩大、事后审查为主

大陆法系国家----职权主义、名册制度、法官委任、事前审查为主

我国:合理吸收了两大法系的内容

相同点:必须是自然人,不能是某鉴定机构。司法鉴定属于一种个人行为,而不是集体行为;某一专家一旦经法定程序被确定为案件的鉴定人,就应当亲自实施具体的鉴定活动,亲自在鉴定报告上签字,并亲自接受法庭的传唤或者控辨双方的申请,在法庭上出庭作证。[亲历性]

6.2.2.2司法鉴定人分类

有职业资格型(专职)司法鉴定人

特聘资格型(兼职)司法鉴定人

在国家实行司法鉴定人职业资格的领域外,凡临时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机构或其他组织委托,利用自身技术就特定事项从事司法鉴定活动的人员。

临时性、特殊性、一事一聘原则

6.2.3 司法鉴定人的法律地位

鉴定人是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出鉴定意见的人,是一种诉讼参与人。

鉴定人在权利义务上有着特殊的要求。

6.2.3.1司法鉴定人权利

司法鉴定人执业,享有下列权利:

(一)了解、查阅与鉴定事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询问与鉴定事项有关的当事人、证人等;

(二)要求鉴定委托人无偿提供鉴定所需要的鉴材、样本;

(三)进行鉴定所必需的检验、检查和模拟实验;

(四)拒绝接受不合法、不具备鉴定条件或者超出登记的执业类别的鉴定委托;

6.2.3.2司法鉴定人义务

(一)受所在司法鉴定机构指派按照规定时限独立完成鉴定工作,并出具鉴定意见;

(二)对鉴定意见负责;

(三)依法回避;

(四)妥善保管送鉴的鉴材、样本和资料;

(五)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六)依法出庭作证,回答与鉴定有关的询问;

(七)自觉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八)参加司法鉴定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6.2.3.3司法鉴定人的法律责任

概念:指司法鉴定人违反法定或约定义务而应受到的法律制裁。司法鉴定人的法律责任同律师、会计师、医师等的法律责任一样,同属于专家责任。

法定义务通常是由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证据法分别加以规定的。

约定义务通常是司法鉴定人与委托人之间在法定义务之外依法协商补充确定的特别的、符合法律规定的约束。

可能是积极作为,也可能是消极不作为

1.刑事责任

概念:是由于司法鉴定人违反刑法规定、构成犯罪所应担承的刑事法律责任。

主要表现为:主观上故意弄虚作假、隐匿事实真相,客观上作出虚假鉴定结论;故意泄露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故意索贿、受贿;以及其他违反法律、法规,构成犯罪的行为。

罪名:在我国,司法鉴定人刑事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伪证罪、受贿罪。国外有藐视法庭罪

2,行政责任

概念:是因司法鉴定人违反行政法规所应担承的行政法律责任。

主要表现为:故意拖延鉴定时限,给诉讼活动造成了不良影响和损失;过失造成鉴定资料遗失、毁坏、污染、变质、变形、内容失真等内容与形式方面的变化,从而影响了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使鉴定资料丧失鉴定条件;泄露案内秘密,造成不良后果;以及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处罚:警告、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责令停业、暂扣或者吊销执业证等

3,民事责任

概念:是司法鉴定人违反司法鉴定委托协议内容或不履行鉴定义务而侵害了当事人民事权利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违约或侵权主要表现为:没有按期、按委托要求完成鉴定任务,给当事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或给诉讼活动造成影响的;没有依法接受监督、申请回避,带来严重后果的;没有保守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给当事人带来经济损失或造成精神伤害的;没有认真接收、退还和妥善保管送检材料或致被鉴定材料遗失、变质、毁损的;没有充分理由拒绝或延期鉴定的;没有适当理由拒绝合法传唤或不按期、拖延、出庭作证的。

处理:司法鉴定人违法执业或因过错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的司法鉴定机构承担赔偿责任。追偿。

思考题:1、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准入制度。2、司法鉴定机构如何管理?

第七章司法鉴定质量监控

第一节实验室认可的基础知识

7.1.1 CMA

CMA是“China Metrology Accreditation”的缩写;中文含义为“中国计量认证”。

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的规定,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及可靠性进行的一种全面的认证及评价。

7.1.2 CNAS

中国实验室认可,英文名称为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BOARD FOR LABORATORIES。

7.1.3 实验室认可发展史

7.1.4 实验室认可趋势

7.1.5 实验室认可的益处

第二节ISO/IEC 17025 认可准则的相关内容

7.2.1 实验室认可概述

实验室是指从事校准和(或)检测工作的机构。所谓检测(测试、检验)是指设备、生物体、物理现象、工艺过程或服务,按照规定的程序确定一种或多种特性或性能的技术操作。

实验室认可是实验室认可机构对实验室有能力进行规定类型的检测和(或)校准所给予的一种正式承认。

7.2.2 实验室认可的目的、意义和作用

7.2.3 实验室认可的依据

(1)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内容等同采用ISO/IEC17025)

(2)CNAS-CL02:2006《医学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内容等同采用ISO15189:2003)

(3)CNAS-CL03:2006 《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认可准则》(内容等采用ILAC G13:2000)

(4)CNAS-CL04:2006《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认可准则》(内容等同采用ISO34:2000和ISO/IEC17025:2005)(5)CNAS-CL10: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

第三节ISO/IEC 17020 认可准则的相关内容

7.3.1 检查机构认可概述

检查是合格评定活动的一种,在国际标准中检查被定义为:“对产品设计、产品、服务、过程或工厂的核查,并确定其相对于特定要求的符合性,或在专业判断的基础上,确定相对于通用要求的符合性”。

7.3.2 检查机构分类

7.3.3 检查机构认可的目的、意义和作用

7.3.4 检查机构认可的依据

(1)CNAS-CI01:2006《检查机构能力认可准则》(ISO/IEC17020:1999)

(2)CNAS-CI02:2006《检查机构能力认可准则的应用说明》(等同采用ILAC/IAF关于ISO/IEC 17020标准的应用指南)(3)CNAS-CI10:2007《检查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文件鉴定检查领域的应用说明》

(4)CNAS-CI11:2007《检查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法医学检查领域的应用说明》

7.3.5 检查机构认可的流程

认可工作流程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1)意向申请

(2)正式申请

(3)评审准备(含文件评审)

(4)现场评审

(5)评定

(6)批准发证

第四节司法鉴定质量体系文件的相关内容

7.4.1 司法鉴定质量手册编制

是司法鉴定质量体系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本中心建立并实施质量体系的纲领和行为准则。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执行。

7.4.2 司法鉴定程序文件编制

7.4.3 司法鉴定作业指导书编制

7.4.4 各类记录表格的设计编制

第八章司法鉴定意见应用

第一节司法鉴定意见应用概述

鉴定意见书

鉴定意见书的审查

鉴定意见书的质证

鉴定意见书的认证

鉴定意见不一致的处置

教材、著作:

贾治辉主编《司法鉴定学》民主法制出版社

邹明理高随捷主编《司法鉴定教程》法律出版社第三章第四节

闵银龙主编《司法鉴定》第四章

法规

三大诉讼法中关于证据方面的规定

第二节司法鉴定意见书

概念

性质

特征

分类

组成

司法鉴定文书的概念

司法鉴定人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诉讼、仲裁等活动中所涉及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定,而依法制作的法律文书的总称。

----司法部《司法鉴定文书示范文本》

第三节司法鉴定意见书的性质

法律文书和科学技术报告双重属性

鉴定意见是法定的证据之一。

司法鉴定文书的特征

制作主体的特定性

制作程序的合法性

文书内容的科学性

文书形式的规范性

第四节司法鉴定文书的分类

司法鉴定书

司法鉴定检验报告书

原有的分类将司法鉴定文书分为四大类。新的分类将其分为两类。

根据司法鉴定程序分类

初检鉴定书

补充鉴定书

复核鉴定书

重新鉴定书

依据鉴定对象的不同分类

关于人身认定的鉴定书[笔迹、指纹、DNA、声纹、步伐鉴定均可以进行人身同一认定]

关于物体认定的鉴定书

关于情况认定的鉴定书

第四节司法鉴定文书的制作

8.4.1 制作基本要求

基本概念清楚,应使用统一规范的专业术语。

文字简练,用词准确,语句通顺,描述确切无误,论证应符合逻辑。

应使用规范的国家标准计量单位、符号和国家标准简体汉字。

内容系统全面,客观真实,分析说明要逻辑性强,文体结构层次分明,论据可靠充分,结论准确无误,不允许使用有歧义的字、词、句。

鉴定书的格式应当符合规范要求,必要时应附有图表、照片、参考文献等说明性附件,所附照片必须真实、特征清楚。

司法鉴定咨询意见书不得使用文言、方言和土语

不得涉及国家秘密

不得载有案件定性和确定当事人法律责任的内容。

8.4.2制作司法鉴定文书的基本原则

1.合法原则

2.规范原则

3.及时完备原则

8.4.3司法鉴定文书格式

标题

编号

绪言

资料摘要

检验过程

分析说明

鉴定结论

结尾、附件等

第五节司法鉴定意见审查的必要性

司法鉴定意见是证据一种,一般情况下是科学的,可信的。对此,不提苛刻要求,不轻易怀疑鉴定结果,但鉴定结论仍需审查,查证属实的鉴定结论方可作为定案依据

司法鉴定意见书不具备法律强制力。证据不等于定案依据。

审查内容:

形式审查、内容审查并重

程序审查、实体审查并重

8.5.1 司法鉴定意见书形式审查

鉴定意见书是否符合法定的格式规范,纸张、文字大小

计量方法、单位

语言

鉴定人签名、盖章等

8.5.2 司法鉴定意见书内容审查

内容是否科学:

言—是否准确;

—是否客观;

资料要—是否重点突出、恰当;

检验所见—是否全面客观,无主观因素;

说明---论证是否有理有据,建立在客观检验结果的基础上;

鉴定意见—是否是论证的必然结果,是否科学客观、明确。鉴定意见是否针对委托要求作出。

8.5.3 司法鉴定程序审查

启动程序、实施程序、后续程序

委托主体是否合法、委托手续是否完备、受理主体的资质、受理业务范围、业务能力、实施主体的资质能力、有无法定的回避条件等,有无受到外界干扰因素影响、是否愿意出庭接受质证。

8.5.4 司法鉴定实体审查

1.材料来源是否真实可靠:(1)是否具备鉴定条件;(2)处理过程是否符合鉴定的要求。考量关联性、真实性、可靠性、合法性。2.科学依据的来源:(1)原理是否科学,采取方法是否恰当。(2)仪器设备是否完善:(3)结论的依据是否充分(主要看其分析说明部分)。(4)鉴定结论依据的标准是否恰当。

3.鉴定意见与案内其他证据的关系是否协调一致,有否矛盾:结合现场勘验,案情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鉴定人的主观条件:1.专门知识2.实践能力 3.有否影响因素(外界干扰等)。

第六节司法鉴定意见的质证

8.6.1司法鉴定意见的概念

指在庭审过程中,由质证主体就法庭上所出示的的司法鉴定结论进行的询问、质疑、说明、辩驳等活动。

8.6.2 司法鉴定意见质证主体

质证主体是在质证程序中享有质证权利、承担质证义务的当事者。他们与案件事实、审理结果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质证主体略有差异。

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当事人(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原告、被告和第三人及其代理人

8.6.3 司法鉴定意见质证的作用

1 、质证是实现证据诉讼功能的必然要求

在诉讼中,司法鉴定结论必须接受当事人的互相质证,这是一种正当的程序保障,鉴定人出庭接受当事人的发问,解答鉴定过程中的相关技术性问题,是其法定义务。当事人等对在法庭出示的司法鉴定结论都享有发表意见、进行询问、予以质疑和说明的权利。这些权利的本质是对其不利的证据依据法律和事实而享有的异议权,其目的在于实现证据的诉讼功能,影响或动摇法官对其证据力的认定和采信。

2、质证是当事人为实现胜诉目的的诉讼权利

诉讼权利是诉讼主体在正当程序中藉以维护其实体权益的保障,是诉讼正当程序的标志。这种程序保障是为保障审判的公正,而在程序上设置特定的程序要求和规范性的规则,使法官不能凭借自己的好恶或从某种利益观念出发来对是非问题加以判断,而是以某种特定化的、能够反映客观公正的准则来解决纠纷。

3、质证是法院审查、认定证据的法定方式

质证作为当事人或其他诉讼主体举证与法院认证中的关键环节,为法律所明确规定。在诉讼中,当事人应根据自己的主张和诉讼请求,提出相应的证据。当双方当事人对某一证据争执不下时,法院或者出示依法调查的证据,以便当事人质证,或者决定案件延期审理,由当事人补充证据,或者根据证据规则依法判决。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庭审的质证功能,才能达到去伪存真,依法公正地认定案件事实,作出正确的判断。

8.6.4质证的原则

1、质证主体平等和法官中立原则

只有坚持法官中立地位,保障当事人平等地位和平等质证的诉讼权利的前提下,质证活动才能正常开展。同时,坚持这一原则,也有利于防止法官产生偏见或者先入为主,使质证能够真正取得实效。

2、交叉询问规则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56条规定:“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对证人、鉴定人发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45条规定:“向鉴定人发问,应当先由要求传唤一方进行,发问完毕后,对方经审判长准许,也可以发问。”

民事诉讼法第125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证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9条第2款规定:“经法庭准许,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就证据问题相互发问,也可以向证人、鉴定人或者勘验人发问。”

为庭审质证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3、直接原则

指法官调查证据,必须以直接的方式进行。言词原则是指除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法庭审理活动应当以口头陈述的方式进行。言词原则和直接原则要求法官必须对证据保持直接接触,并在各方当事人到场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证据调查,也即要求法官必须在法庭上亲自听取双方当事人、证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陈述,以及检验物证、审查书证和鉴定结论,从而产生直接的感知,进而形成对有关案件事实的内心确信。

8.6.5 质证程序中的专家辅助人制度

1. 制度概述

当事人依据自有的知识往往不能适应诉讼上的需要,委托的诉讼代理人一般也是在法律上有专长的律师,对案件事实中存在的技术性问题说不清楚。为了对司法鉴定人提交的鉴定结论进行质证,为了充分保护当事人诉讼法上的正当权利和实体法上的合法利益,有助于法官居中裁判和对事实的准确认定,我国关于民事诉讼证据和行政诉讼证据的司法解释创设了专家辅助人的制度。

2. 概念介绍:

3. 所谓的专家辅助人,又称为诉讼辅助人或专家技术顾问,是指在科学、技术以及其他专业知识方面具有特殊的专门知识或经验的人员,根据当事人的聘请委托并经法院准许,出庭辅助当事人对讼争的案件事实所涉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或发表专业意见和评论

的人。当事人聘请专家作为技术顾问是对鉴定人提交的鉴定结论进行质证的必要手段,缺少了这些专家,当事人的质证活动就难以触及鉴定结论的本质,从而达不到质证的效果。鉴定人名册对当事人选择专家或技术顾问没有约束力。

4. 法律依据: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1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由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进行询问。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由当事人各自申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就有关案件中的问题进行对质。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可以对鉴定人进行询问。”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8条规定:“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涉及的专门性问题,当事人可以向法庭申请由专业人员出庭进行说明,法庭也可以通知专业人员出庭说明。必要时,法庭可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对质。当事人对出庭的专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学历、资历等专业资格等有异议的,可以进行询问。由法庭决定其是否可以作为专业人员出庭。专业人员可以对鉴定人进行询问。”

第七节司法鉴定意见的认证

8.7.1 司法鉴定意见认证的概念

司法鉴定意见的认证是指法官在审理事实过程中,通过司鉴定意见的举证、质证等系列活动,根据一定的原则或规则,对鉴定意见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审查认定,以确认其证据力大小与强弱的一种诉讼行为与职能活动。

1.认证的主体只能是审理案件的法官(合议庭成员),而不是人民法院,更不是其他诉讼参加人。

2.认证的的对象是经过质证的鉴定结论。

3.认证的的任务是对鉴定结论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审查认定。

4.与质证的动态活动方式比较,认证则是一种静态的心理活动。它要求法官处于一种中立、超然的地位,完全依据良知和理性,依法独立进行证据判断。

8.7.2 司法鉴定意见认证原则和方式

(一)基本原则

1.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独立地审核证据。

2.遵循法官职业道德。应当有具有良好的道德和业务素质的法官,只有这样的法官,才能在.审查核实证据时诉诸自己的“良知”和理性,而非受制于利欲、权势与各种偏见。

3.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

(二)基本方式

1.当庭认证。法官者对鉴定结论的认证能当庭认证的应当庭认证。

2.认证的“心证”公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的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2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裁判文书中阐明证据是否采纳的理由”。

3.司法鉴定认证应依据证据证明力判断规则,适用证据“客观真实”的标准。

第八节司法鉴定意见冲突解析

8.8.1 鉴定意见不一致的原因分析

司法鉴定活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与限制,产生不同的司法鉴定结论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由于被鉴定的客观事物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2)鉴定人认识能力的有限性限制了案件客观事实的发现,对客观事物本质的认识难免会有不全面之处;

(3)鉴定人认识事物的主观性将会使鉴定结论产生失误或不同

(4)时间的不可逆性决定了不是所有的客观事实都是能全部查明的;

(5)一些司法鉴定的标准难以做到绝对的量化。我们应该以客观、公正的科学态度看待司法鉴定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意见。

(6)鉴定人“自由心证”的不同

对现象的认识不一致性。以精神鉴定为例,由于精神诊断是以症状学为基础的,因此对鉴定医师的对精神症状有准确而深刻的认识,不同水平的鉴定人的精神检查技巧、对精神症状的敏感性和理解力确实存在差异。

对诊断标准的理解的不一致性。

如现行《人体轻伤鉴定标准(式行)》中第十条规定:鼻骨粉碎性骨折,或者鼻骨线行骨折伴有明显移位;鼻损伤明显影响鼻外形或者功能的为轻伤。

对颜色的描写:画家们,也会大相径庭。

(7) 一些鉴定标准或规范不严密

如在司法会计鉴定审计过程中,由于在会计制度和审计标准制定得不严密,造成了某些纪录项目位置的不确定性。既可以放的这里,又可以放在那里。使得最后结算出现按照这种算法可以营利,按照那种这种算法可以亏本的现象。

鉴定人的经验水平不一致

由于鉴定人是司法鉴定的主体,鉴定结论由鉴定人最终作出,是鉴定人鉴定能力的体现。司法鉴定的鉴定结论的正确与否,与鉴定人的经验水平直接相关,有经验的鉴定人在鉴定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往往联想很多,想到很多可能性,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往往不会立即作出鉴定结论。

如人脸部的伤创形成的新鲜疤痕长3.1cm,但过了三个月,由于疤痕的收缩长度仅为2.9cm了,没有经验的鉴定人有可能在新解疤痕时就作出鉴定,而有经验者则会经过一段时间,待疤痕稳定后才作出鉴定结论。

(8)司法鉴定的鉴定时机

被鉴定的客观事物不断变化着,客观事物在检验这一阶段能否反应出其本质特性并被鉴定人员发现,与鉴定的结果密切相关。尽管在多数情况下鉴定时机对鉴定结论的影响不大,但有时同一个案件由于鉴定时机的不同,会对鉴定结论有重大影响,产生不同的鉴定结论。

在精神病的鉴定过程中,在精神异常的“高峰”或“低谷”进行检查,定会看到不同的表现

(9)办案人员的态度会对鉴定结论产生影响

在案情的提供及各类鉴定材料的搜集过程中,一些相关鉴定资料都要由他们来提供。如对精神病的鉴定

如果鉴定人对鉴定当时被鉴定人的症状的掌握感觉不是很踏实的话,一般会采取比较保守的态度,即依照推定无病的原则,如无确实证据,不能认为其有精神障碍。而在重新鉴定中,往往因案情影响重大,经过深入调查,资料获得详尽并容易核实,再结合精神检查的情况,就可能会得出与原先鉴定不同的结论。

第九章司法鉴定的方法

第一节司法鉴定原则

司法鉴定的法律属性决定了其整个活动都必须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科学技术活动,司法鉴定必须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

9.1.1 合法原则

合法原则要求鉴定活动从技术手段到各项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法律规定。司法鉴定在业务范围、鉴定程序和技术标准的统一上均要其有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表现。

9.1.2 科学原则

司法鉴定是利用专门知识去解决诉讼过程中待证明问题,因而强调依据科学的原则。要求鉴定人尊重科学,相信科学。无论司法鉴定的程序或得出的结论都必须符合科学规律和原理。

9.1.3 客观原则

司法鉴定活动追求的是客观公正的鉴定结论,需要在鉴定的启动,鉴定活动的实施等方面保证客观公正的价值追求。

9.1.4 独立原则

司法鉴定人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独立表达鉴定意见,根据鉴定活动的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判断。独立于最核心的内容是鉴定意见应当是鉴定人独立意志的体现,鉴定人只服从科学和法律。

9.1.5 监督原则

司法鉴定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科学技术活动,应该接受不同层面的监督。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相融合,共同保证司法鉴定的合理公正。

9.1.6 保密原则

保守案件秘密,维护国家利益和委托人的合法利益是有关人员在司法鉴定活动中应重视的一条原则,同时也是鉴定人的义务之一。

9.1.7 时限原则

鉴定客体及其反映形象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改变着自身属性。需要鉴定人及时进行鉴定,才能得出合理的鉴定结果。

9.1.8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公开要求社会监督的介入,最大限度防止和克服腐败。公正原则强调司法鉴定活动符合正义的价值目标。公平要求对不同委托主体的的委托事项要一视同仁。

第二节司法鉴定的一般方法

司法鉴定的本质是对有法律意义的专门性问题的客观事实进行检验、认定和评断。司法鉴定的一般方法包括同一认定、种属认定和

因果认定等。

9.2.1 同一认定的一般方法

同一认定是一种科学认识方法,使以解决客体是否同一为目的的科学方法体系。同一认定概念中的客体是与专门性问题实施相关的,需要鉴定的物体、人身以及某些事实与现象。同一认定的一般步骤是分别检验、比较检验和综合判断。

9.2.2 种属认定的一般方法

种属认定是鉴定人利用专门知识及其检验手段,依据反映形象或客体的特征认定客体种属的检验和评判。种属认定和同一认定具有相似的步骤,常见一般方法有检查送检材料,无力检验,化学试验,仪器分析和综合评断等。

9.2.3 因果认定

司法鉴定中的因果认定是鉴定人呢运用专门知识及其检验手段,根据客体周围环境的变化对造成某种事实结果和引起某种事件发生原因作出的判断。

第三节司法鉴定的技术方法

9.3.1医学方法

医学方法在司法鉴定领域运用十分广泛,主要有:1,尸体解剖;2,临床医学检查;

9..3.2生物学方法

生物学方法主要内容有:1,免疫学方法;2,遗传学方法;3,分子生物学方法;

9.3.3 化学方法

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等方法是司法化学最为常见的技术方法。

9.3.4 物理学方法

物理学方法主要是以摄影技术,显微镜技术声纹技术为基本内容。

9.3.5 会计学方法

会计核算,审计技术是司法会计技术的基本内容。审核法、核对法、查询法则是司法会计鉴定的基本方法。

思考题:1、司法鉴定科学基础。2、司法鉴定原则有哪些?

第十章物证技术鉴定概论

第一节物证概述

10.1.1 物证概念

依法收集的,与案件有联系的,能以其外形特征及所载字迹、符号、图像、声纹特征或物质属性证明其与受审查的人、事、物、时、空存在联系,并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物质性客体。

10.1.2 物证种类:

(1)痕迹物证

(2)文书物证

(3)化学物证

(4)生物物证

(5)音像物证

(6)电子物证

第二节文书物证

10.2.1 文件物证概念

为了确定案件中文件与受审查的人、事、物、时、空的联系,解决文件的各种真伪情况而运用的各种科学技术方法的总称。

(1)可疑文件的可疑之处

(2)解决同一认定或种属认定的问题

10.2.2 笔迹检验

(1)概念

由书写能力的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念,利用书写工具在一定的表面上书写文字符号形成的、能反映其本人特有的书写动作习惯的一种特殊痕迹。

(2)笔迹的作用

①对书写人进行画像

②对书写人进行同一鉴定

③解决其他问题

(3)笔迹的特征体系

①书写习惯特点的特征

②笔迹的布局特征

③用词用语特征

④伪装笔迹的检验

10.2.3 伪造印章印文检验

(1)概念:

运用同一认定的原理和方法,将可疑印文与真印文进行比较检验,确定两者印文特征的异同,从而作出肯定同一和否定同一的结论。(2)印章印文鉴定的问题

①可疑印文是否为真印章盖印

②可疑印文与样本印文是否为同一枚印章盖印

③可疑印文的伪造方法是如何形成的

④各种可疑的印章是否为同一人所刻

⑤模糊印文的显现和辨读

⑥印文与文字形成的先后顺序

(3)印章印文的特征

①一般特征

②印文的细节特征

③印章印文的变化规律

④印文变化的一般特点

⑤常见的伪造手法

⑥朱墨时序

第三节痕迹物证

10.3.1 痕迹概念:

造型客体在作用力的作用下在承受客体上留下的反映造型体表面形象特征的印迹。

10.3.2 痕迹分类:

①指纹鉴定

②足迹鉴定

③工具痕迹鉴定

④枪弹痕迹鉴定

10.3.3 指纹鉴定

①指纹的概念与种类

②指纹的特征、系统、三角

③指纹的三类九种

④指纹的鉴定

10.3.4 足迹鉴定

①足迹的概念与种类

②足迹的形象特征

③足迹的步法特征

④足迹的鉴定

10.3.5 工具痕迹鉴定

①工具痕迹的概念与特征

②工具痕迹的分类

③工具痕迹检验的比较显微镜方法

10.3.6 枪弹痕迹检验

①枪、弹、枪弹痕迹的概念

②枪痕检验

③弹痕检验

④射击残留物检验

枪弹痕迹分析

第十一章法医类鉴定第一节法医病理鉴定

11.1.1概述

11.1.2死亡分类与死因分析

11.1.3死亡时间推断:

(一)根据尸体变化征象推断死亡时间

(二)根据胃内容物消化情况判断距最后一餐的死亡时间

(三)根据尸体膀胱内残余尿量推断死亡时间

(四)根据尸体组织化学变化推测死亡时间

(五)死后肌肉收缩电生理检测

(六)死后瞳孔、眼底变化检测

(七)根据尸体上的蛆蝇推测死亡时间

11.1.4常见的暴力死亡鉴定:

1、缢死的鉴定

2、电击死的鉴定

3、烧死的鉴定

4、交通道路事故死亡鉴定

5、婴儿暴力死亡的鉴定

第二节法医临床鉴定

11.2.1概述

11.2.2 损伤基本形态:

2020年4月全国自考司法鉴定概论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历年自考司法鉴定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92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司法鉴定对象是获得法律认可的案件中的() A.事实问题B.法律问题 C.专门问题D.非常识性的问题 2.在司法鉴定实践中,遇有鉴定委托方不能及时补充鉴定样本或短时间内难以找到补充鉴定样本的情形时,则鉴定受理方应该() A.终止鉴定B.中止鉴定 C.重新鉴定D.延期鉴定 3.足迹鉴定的依据是() A.足迹特征B.步法特征 C.足迹的静态特征D.足迹的动态特征 4.化学物证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客观依据是物质、物品的() A.生物属性B.外表形态结构属性 C.化学属性D.物理属性 5.下列属于爆炸残留物的是() A.爆炸后的破坏痕迹B.已炸坏的爆炸装置 C.被炸者的尸体D.爆炸现场的炸药微粒 6.根据检材录音资料中反映的言语人方言语音特征和个人言语风格,来判断言语人的个人特征称为() A.声纹鉴定B.语音识别 C.录音内容识别D.录音完整性鉴别 7.在收取笔迹鉴定的样本过程中,嫌疑书写人按照办案人员的要求书写的文字材料称为() A.绝对自由笔迹样本B.相对自由笔迹样本 C.实验笔迹样本D.对照笔迹样本 8.在对可疑文书真伪的鉴别中,将可疑文书与真文书比较的重点内容是() 1

A.排版方法特征B.印刷版型特征 C.版面特征D.印刷阶段性特征 9.下列各项中,符合司法精神疾病学鉴定资格的是() A.具有三年以上的精神病临床经验并具有司法精神病学知识的主治医师 B.具备五年以上的精神病临床经验的医生 C.具有司法精神病学知识的人员 D.具有司法精神病学知识、经验和工作能力的主检医师以上人员 10.司法会计鉴定的科学依据是() A.会计特性B.财务特性 C.会计核算方法的特定性D.财务会计特性 11.司法会计鉴定的技术检验对象是() A.财务会计B.帐本 C.帐目D.财务会计痕迹 12.按照我国现行相关法规的规定,交通事故中,“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属于()A.轻微事故B.一般事故 C.重大事故D.特大事故 13.产品质量标准中,国家要求必须执行,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或方式加以违反、变更的标准,被称为() A.行业标准B.地方标准 C.推荐性标准D.强制性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4.根据鉴定人从事司法鉴定工作是否必须获得资格来划分,可将鉴定人分为()A.专职鉴定人B.兼职鉴定人 C.资格型鉴定人D.临时聘请型鉴定人 E.法医学鉴定人 15.下列方法中,属于同一认定鉴定比较检验方法的有() A.特征重叠比较法B.几何构图比较法 2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条件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条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规定:因设计变更导致建设工程的工程量或者质量标准发生变化,当事人对该部分工程价款不能协商一致的,可以参照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计价方法或者计价标准结算工程价款。 在工程造价纠纷产生导致民事诉讼之后,一般会进行工程造价司法鉴定,即具有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利用其专门知识,对工程造价纠纷诉讼中的一些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鉴别。那么,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条件是什么呢?下面由小编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委托主体 各级司法机关、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目前,各级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作为委托主体的比较普遍。 二、委托方式和内容

委托方式:一般采用委托书,委托书采取书面形式。 委托内容:受委托单位名称、委托事项、鉴定要求(包括鉴定时限)、简要案情、鉴定材料。 三、送鉴材料 (1)诉讼状与答辩状等卷宗; (2)工程施工合同、补充合同; (3)招标发包工程的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中标通知书; (4)承包人的营业执照、施工资质等级证书; (5)施工图纸、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单、现场鉴证; (6)视工程情况所必须提供的其他材料。 司法机关委托鉴定的送鉴材料应经双方当事人质证认可,复印件由委托人注明与原件核实无异。其它委托鉴定的送鉴材料,委托人应对材料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送鉴材料不具备鉴定条件或与鉴定要求不符合,或者委托鉴定的内容属国家法律法规限制的,可以不予受理。 四、受理主体、受理方式

1、受理主体: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可以从事司法鉴定工作的机构。 如果省人大批准实施的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该省市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当对工程造价争议进行调解和鉴定,那么,这些省及省直辖市的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就属于地方法规已明确规定可以从事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机构有工程造价咨询资 质的中介机构,经司法部门认可,取得司法鉴定资格或批准入册的也可以从事工程造价司法鉴定。但目前全国尚未作统一的司法解释,各省的规定不尽相同,存在着政出多门,行业管理不规范的现象。 2、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受理,必须以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机构的名义接受委托。鉴定机构在接受委托书后,对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即时决定受理。不能即时受理的,应在7天内对是否受理作出决定。凡接受司法机关委托的司法鉴定,只接受委托人的送鉴材料,不接受当事人单独提供的材料。不属于司法机关委托的司法鉴定,委托方和受理方应签订《司法鉴定委托受理协议》。 以上是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条件的具体内容,通过上文我们知道,工程造价的委托主体、委托方式和内容、送鉴材料以及受理主体和受理方式都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鉴定,鉴定意见才能作为诉讼证据,否则,鉴定无效,只能重新委托鉴定。所以,

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司法鉴定概论自考试题

全国2010年7月自学考试司法鉴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92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实行分散型司法鉴定体制的代表性国家为( ) A.法国 B.德国 C.意大利 D.美国 2.下列属于不受理鉴定委托的正当理由是( ) A.鉴定设备故障 B.鉴定资料不具备鉴定条件 C.需补充鉴定资料 D.鉴定任务重 3.对原鉴定结论全部持有异议而应提出的鉴定是( ) A.复核鉴定 B.补充鉴定 C.共同鉴定 D.重新鉴定 4.下列各项中,正确的同一认定鉴定步骤是( ) A.分别检验、比较检验和综合评断 B.比较检验、分别检验和综合评断 C.分别检验、综合评断和比较检验 D.综合评断、分别检验和比较检验 5.在玻璃上形成的血手印是( ) A.立体手印 B.平面减层手印 C.平面加层手印 D.潜在手印 6.下列各项中,属于人工合成类毒品的是( ) A.苯乙胺 B.吗啡 C.大麻 D.海洛因 7.利用录音资料判断言语人的个人特征的根据是( ) A.言语内容及时间 B.方言语音特征和个人言语风格 C.言语标准程度和表达流利程度 D.言语清晰程度和内容完整程度 8.下列各项中,属于印文细节特征的是( ) A.印文内容及布局 B.印文暗记 C.印文的形状及其大小 D.印文字体及其大小 9.下列各项中,属于诈病的是( ) A.故意伤害自己的身体 B.授意他人代为伤害自己的身体 C.夸大自己的病情 D.伪装精神病 第 1 页

10.下列各项中,属于评定无刑事责任能力的医学要件是( ) A.未满14周岁 B.患过精神疾病 C.处于重性精神疾病发病期 D.轻度抑郁症 11.下列各项中,属于司法会计鉴定对象的是( ) A.原始凭证内容真实性的识别问题 B.确认财产损失的问题 C.账簿保管问题 D.物资保管问题 12.下列各项中,属于司法会计鉴定科学依据的是( ) A.财务关系处理方式与方法的稳定性 B.财务关系主体的可变性 C.财务关系处理方式与方法的灵活性 D.会计核算方法的普遍性 13.下列车辆痕迹中,可作为推算车辆行驶速度依据的是( ) A.路面、人体或衣服上的车轮印痕 B.路面上的刹车痕迹 C.路面上的挫压痕迹 D.路面上的损伤痕迹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4.享有鉴定资格的人可以( ) A.接受司法机关的鉴定指派 B.独立发表鉴定意见 C.独自出具鉴定文书 D.任意参加各种鉴定 E.接受司法机关的鉴定聘请 15.下列各项中,属于比较检验具体方法的有( ) A.特征对照比较法 B.几何构图比较法 C.特征重叠比较法 D.测量比较法 E.统计比较法 16.下列各项中,影响毒物、毒品作用的因素有( ) A.毒物、毒品的理化性质 B.毒物、毒品的量 C.毒物、毒品进入机体的途径 D.机体的状态 E.毒物、毒品的包装状态 17.在对活体损伤程度的鉴定中,下列各项属于重伤的有( ) A.听觉功能部分障碍 B.容貌损毁 C.丧失听觉 D.听觉功能短暂障碍 E.肢体残废 18.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委员会的任务包括( ) A.对鉴定人的资格进行审查 B.组织技术鉴定小组 C.受理和实施鉴定 D.协调开展鉴定工作 第 2 页

司法鉴定概论试卷及答案

《司法鉴定概论》 学院: 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 号: _________________ ■生名: 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不属于司法鉴定原则的是( ) A. 科学原则 B .对委托人负责原则 C.客观原则 D.合法原则 2、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规定,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进 行登记、名册编制和公告的部门是: () A. 国务院 B.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 C 省级人民政府 司法行政部门 D 县司法局 3、 按我国有关法律规定,选择司法鉴定人正确的说法是( ) A. 与证言矛盾的鉴定意见不能被采信 B. 与侦审人员分析判断意见不同的鉴定意见不能被采信 A.必须是政法机关内专职技术人员 B. C.必须是具有咼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 D. 知识的人 4、 种属认定鉴定意见的意义是( ) A 被、供认定客体本质特征相同 B C 被、供认定客体种类相同 D 5、 选择正确的提法( ) A.补充鉴定的鉴定人的级别必须比初鉴定者高 C.司法鉴定活动受到司法机关相应职能的约束 6、 司法鉴定意见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是( 必须是权威技术专家 司法机关为鉴定专门性问题指派或聘请专门 可以肯定具体事实存在 二种客体均与案件无关系 B. 司法鉴定人在科技活动面前一律平等 D.司法鉴定实行领导负责制

C. 与相关事实不符的鉴定意见不能被采信 D. 上级单位有不同看法的鉴定意见不能被采 信 7、关于重新鉴定正确的说法是() A.重新鉴定的鉴定人的级别必须比初鉴定者高 B.重新鉴定与初次鉴定在鉴定材料、鉴定事项等方面是一样的,否则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重新鉴定 C.重新鉴定意见的证据效力比初次鉴定意见高 D.应尽量限制重新鉴定,否则出现就同一个专门性问题出现不同鉴定意见时会给司法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 8、迄今为止法医学实践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 A. 《封诊式》 B. 《法律答问》 C.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 D. 《洗冤集录》 9、下不属于计算机司法鉴定客体特征的是() A. 动态性 B. 隐蔽性 C. 复杂性 D. 双重性 10、判断涉及财务会计业务内容的文字证据能否作为定案依据是活动。() A 司法会计检查 B 司法会计鉴定 C 司法会计文证审查 D 司法会计检验 二、判断题(判断以下句子的内容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后面括号中打V,不正确的打X;每题1分,共10 分) 1、司法鉴定人可以采用个人独创绝技进行鉴定。() 2、司法鉴定的本质是科学技术活动,可以忽略程序性要求。() 3、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侦查阶段进行的技术鉴定不属于司法鉴定范畴。不能在庭审阶 段作为证据使用。() 4、鉴定意见属于诉讼法规定的证据种类之一,所以直接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使用。 () 5、司法鉴定实行鉴定人负责制。() 6、利用比对样本进行检验时,应当使样本条件接近现场条件,必要时模拟现场条件进行预处理。() 7、步伐特征分为步法特征和步态特征 8、尸体痉挛属于特殊类型的尸僵。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司法鉴定操作规程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司法鉴定操作规程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XXXXXX^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审理过程中涉及司法鉴定的相关工作流程,提高建设工程案件审判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建设工程司法解释》)等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制定本操作规程。 一、鉴定的启动 第一条建设工程司法鉴定的启动以当事人申请鉴定为主,人民法院依职权委托鉴定为补充。 人民法院依职权委托建设工程司法鉴定一般应限于案件涉及国 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形。 第二条人民法院向当事人释明应当通过申请鉴定的方式进行 举证,当事人未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鉴定申请,后又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人民法院可以准许,并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民诉法解释》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对当事人予以训诫、罚款。 当事人在一审中经人民法院释明后未提出鉴定申请,在二审中对同一事项申请鉴定,鉴定对案件处理有实质性影响的,一般应当要求当事人按鉴定费标准交纳保证金,并将案件发回原审法院委托鉴定。 案件发回后当事人在重审中又不申请鉴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审理的需要依职权委托鉴定,鉴定费从保证金中扣除。 当事人在人民法院审查再审申请期间提出鉴定申请的,人民法院

从司法鉴定中看工程造价的纠纷问题

从司法鉴定中看工程造价的纠纷问题 摘要:本文介绍了工程造价中有关合同纠纷及解决办法的相关事宜。并结合我国工程造价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造价纠纷问题,在大量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司法鉴定中看工程造价纠纷的相关观点,并给出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司法鉴定工程造价合同纠纷 工程造价的契约性,使得工程造价的确定涉及到很多法律问题,而这些法律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工程造价的确定。例如建筑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关于发包模式、工程价款结算方式、工程造价计价方式、建设工程质量标准、工程期限、工程竣工结算、工程造价变更、工程价款垫资、工程造价信息、工程索赔、施工承包合同的无效一级相应主体的法律责任等条款均对工程造价又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产生的纠纷均需要通过司法鉴定程序来解决。 在工程造价纠纷中,一般都需要进行工程造价的司法鉴定。多数业界人士认为基本的原则是从约、取舍、合法、独立、公正和回避等基本原则。其中,从约原则是保障工程造价司法鉴定过程和结论合法、公平、有效的重要原则之一。当相关案件进行司法鉴定时,审判人员应避免审判权的不当转移,司法鉴定人员应避免超越职权、“以鉴代判”,而是应当在司法鉴定整个过程中始终贯彻从约原则。 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也迅速发展壮大。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随之不断增加,尤其是涉及工程造价的纠纷占据了更大的比重。由于此类纠纷中争议标的都比较大,原、被告对工程造价的确认意见分歧也比较大,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程序由此应运而生,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在纷繁复杂的工程造价司法鉴定中,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即什么是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个实际问题决定了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合法性,也决定了诉讼案件的审判质量和客观公正。由于目前我国法律对民事诉讼中的工程造价司法鉴定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无明确的规定,而司法实践又迫切需要有鉴定人员所共同遵守的工作准则,因此,法律界人士和造价咨询业人士在实践中总结了从约、取舍、合法、独立、公正和回避等六条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也实际指导和规范着鉴定人的造价鉴定行为,为鉴定结论的客观、公正、科学提供保证。其中,从约原则虽是工程造价司法鉴定中重要的基本原则,但往往在司法实践中得不到审判人员和司法鉴定人员的重视,导致相关案件的审判质量无法得以保证。这是一起通过剖析所代理的工程造价纠纷案件,着重对审判实践中造价司法鉴定所应遵循的从约原则的法律适用情形和对策所进行的探讨。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是指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依据其专门知识,对建筑工程诉讼案件中所涉及的造价纠纷进行分析、研究、鉴别并做出结论的活动。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作为一种独立证据,是工程造价纠纷案调解和判决的重要依据,在建筑工程诉讼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司法鉴定概论试卷A卷

《司法鉴定概论》试卷A卷 学院:___________ 班级: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不属于司法鉴定原则的是() A.科学原则B.对委托人负责原则 C.客观原则D.合法原则 2、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规定,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进行登记、名册编制和公告的部门是:() A.国务院 B.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C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D县司法局 3、按我国有关法律规定,选择司法鉴定人正确的说法是() A.必须是政法机关内专职技术人员 B.必须是权威技术专家 C.必须是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 D.司法机关为鉴定专门性问题指派或聘请专门知识的人 4、种属认定鉴定意见的意义是() A被、供认定客体本质特征相同B可以肯定具体事实存在 C被、供认定客体种类相同D二种客体均与案件无关系 5、选择正确的提法() A.补充鉴定的鉴定人的级别必须比初鉴定者高 B.司法鉴定人在科技活动面前一律平等 C.司法鉴定活动受到司法机关相应职能的约束 D.司法鉴定实行领导负责制 6、司法鉴定意见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是() A.与证言矛盾的鉴定意见不能被采信 B.与侦审人员分析判断意见不同的鉴定意见不能被采信 C.与相关事实不符的鉴定意见不能被采信 D.上级单位有不同看法的鉴定意见不能被采信 7、关于重新鉴定正确的说法是() A.重新鉴定的鉴定人的级别必须比初鉴定者高 B.重新鉴定与初次鉴定在鉴定材料、鉴定事项等方面是一样的,否则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重新鉴定 C.重新鉴定意见的证据效力比初次鉴定意见高 D.应尽量限制重新鉴定,否则出现就同一个专门性问题出现不同鉴定意见时会给司法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 8、迄今为止法医学实践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 A.《封诊式》 B.《法律答问》 C.《礼记·月令·孟秋之月》 D. 《洗冤集录》 9.下不属于计算机司法鉴定客体特征的是() A.动态性 B.隐蔽性 C.复杂性 D.双重性 10、判断涉及财务会计业务内容的文字证据能否作为定案依据是活动。() A 司法会计检查 B 司法会计鉴定 C 司法会计文证审查 D 司法会计检验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程序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程序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既是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技术性工作,同时也是司法审判证据链的组成部分,因此,工程造价司法鉴定必然有其二者结合的特点,表现出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所具有技术路线和工作程序。 一、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基本程序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基本程序可分为两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以委托和受理为开端,到出具鉴定听证勘误报告结束,主要任务是收集工程造价鉴定计算的事实依据。由当事人对其主张举证,进行相应的鉴定质证、认证,依据有效的证据进行专业性鉴定计算。第二阶段从送达工程造价鉴定听证勘误报告开始,至庭审质证后结束,主要目的是通过当事人对鉴定听证勘误报告和鉴定报告提出的异议,解决工程造价鉴定依据的事实问题和适用规范问题。两个阶段均以当事人会议为基本形式,贯穿鉴定举证、听证、质证、认证的行为过程,鉴定人在充分听取当事人对鉴定的主张、申辩以及对鉴定报告异议的基础上,根据委托鉴定内容,做出工程造价鉴定结论。 二、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程序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查阅案卷。查阅案卷是进行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重要工作。在一般工程造价咨询预、结算业务中,技术结论大多是格式化的,而诉讼案件中要求解决的工程造价问题使每个案件都有其个别性,只有在查阅案卷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了解案件的事实,明确争诉的焦点,理解委托内涵,为鉴定工作的展开奠定基础。 收集证据。鉴定结论是民事诉讼的证据之一,是成立在证据之上的证据,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结论的形成同样必须依靠证据,证据的合法性是鉴定结论能够被采信的基础,其中,证据确认的程序是其合法性体现的充要条件。因此,在确认证据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要做到全面接纳证据,鉴定人不应以不属工程造价资料或与鉴定内容无关的主观判断拒收证据资料,也不应在当事人提交证据时做出对效力判断的表示。 2)所有的证据均应经过交换和相应的鉴定质证。当事人对其鉴定主张所提交的证据资料均应填写资料目,并附简要的证明作用说明。所有的鉴定证据资料当事人之间均应进行证据交换,对对方提交的证据应附注说明对其法律效力、证明作用的意见。根据当事人提交证据资料、主张及申辩意见,鉴定人可组织召开当事人会议,对争议鉴定证据进行相互鉴定质证,鉴定人认为须明确的事项,也应向当事人提问。(附证据资料目录、证据资料核对意见格式) 3)对证据的确认应与法庭审判程序相配合。建筑工程中的合同、约定、签证等是工程造价计算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民事诉讼审理的核心内容。鉴定人应对鉴定证据效力确认权有明确的界定认识,切忌“以鉴代判”超越职权。一般来说,鉴定证据是否符合工程造价技术规范及其效力问题应由鉴定人确认;对涉及案件定性问题的事件、行为如合同、协议效力问题由委托方认定。须由委托方认定的证据,应及时交由委托方认定其效力后再行鉴定,或在可能条件下设定认定不同结果情况下的不同的鉴定结论供委托方庭审质证后确认现场勘测。一般工程造价预、结算业务均是以设计图纸、或记录施工状况的竣工图、签证等规范资料进行工程造价计算,要求的结论也往往是标准的、格式化的计算内容。而因工程造价发生民事诉讼纠纷,大多就是因为施工资料不齐全或未按合同履行行为,才形成对造价的争议。因此,现场勘测是取得鉴定事实依据的重要环节,对有勘测条件的,均应进行现场勘测。 鉴定记录。鉴定记录是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比一般性工程造价业务增加较大的工作内容。与普通的工程造价业务相比较,在鉴定过程中形成工程造价计算依据是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一个显著特点。对一些当事人争议的事实,有可能在鉴定中达成协议;对一些当事人的鉴定主张,有时需要在现场勘测或调查中落实事实。因此,鉴定人应做好鉴定过程中相关内容的

(完整word版)司法鉴定概论试卷及答案

《司法鉴定概论》 学院:___________ 班级: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不属于司法鉴定原则的是() A.科学原则B.对委托人负责原则 C.客观原则D.合法原则 2、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规定,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进行登记、名册编制和公告的部门是:() A.国务院 B. 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C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D县司法局 3、按我国有关法律规定,选择司法鉴定人正确的说法是() A.必须是政法机关内专职技术人员 B.必须是权威技术专家 C.必须是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 D.司法机关为鉴定专门性问题指派或聘请专门知识的人 4、种属认定鉴定意见的意义是() A被、供认定客体本质特征相同B可以肯定具体事实存在 C被、供认定客体种类相同D二种客体均与案件无关系 5、选择正确的提法() A.补充鉴定的鉴定人的级别必须比初鉴定者高 B.司法鉴定人在科技活动面前一律平等 C.司法鉴定活动受到司法机关相应职能的约束 D.司法鉴定实行领导负责制 6、司法鉴定意见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是() A.与证言矛盾的鉴定意见不能被采信 B.与侦审人员分析判断意见不同的鉴定意见不能被采信 C.与相关事实不符的鉴定意见不能被采信 D.上级单位有不同看法的鉴定意见不能被采信 7、关于重新鉴定正确的说法是() A.重新鉴定的鉴定人的级别必须比初鉴定者高 B.重新鉴定与初次鉴定在鉴定材料、鉴定事项等方面是一样的,否则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重新鉴定 C.重新鉴定意见的证据效力比初次鉴定意见高 D.应尽量限制重新鉴定,否则出现就同一个专门性问题出现不同鉴定意见时会给司法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 8、迄今为止法医学实践的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 A.《封诊式》 B.《法律答问》 C.《礼记·月令·孟秋之月》 D. 《洗冤集录》 9.下不属于计算机司法鉴定客体特征的是() A.动态性 B.隐蔽性 C.复杂性 D.双重性 10、判断涉及财务会计业务内容的文字证据能否作为定案依据是活动。()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司法鉴定概论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司法鉴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92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1分,共1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按照鉴定程序的要求进行分类的鉴定是() A.认定种属的鉴定B.初次鉴定 C.痕迹鉴定D.司法会计鉴定 2.司法鉴定人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是() A.专业知识条件B.实践能力条件 C.专业技术职务条件D.法律知识条件 3.对于鉴定人应该依法回避而没有回避所实施完成的鉴定应() A.补充鉴定B.重新鉴定 C.共同鉴定D.复核鉴定 4.同一认定鉴定时比较检验的主要任务是() A.确定检材与样本特征的异同B.确定检材与样本的特征 C.评断检材与样本特征异同的原因D.寻找检材与样本的特征 5.刑事案件中,对犯罪现场遗留指印进行鉴定的目的是() A.分析案件的性质B.认识犯罪过程 C.解决人身同一认定的问题D.了解案情 6.下列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A.金属纤维B.锦纶 C.石棉D.涤纶 7.录像资料的原始图像被编辑、修改后,较难发现其编辑、修改痕迹的图像记录信号为 ()A.光信号B.模拟信号 C.电信号D.数字信号 8.以真文书为范本,大批量印刷伪造文书的最常用方法是() 1

A.铅字盖印伪造法B.手工描绘伪造法 C.拓印伪造法D.照相制版伪造法 9.貌似健康的人,由于潜在疾病或机能障碍而发生急速、意外的死亡(症状出现到死亡的时间在24小时内)称为() A.衰老死B.非自然死亡 C.意外死D.猝死 10.下列各项中,属于按照病因来源分类的精神疾病为() A.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B.精神发育迟滞 C.内源性精神疾病D.重性精神疾病 11.会计特性主要是指() A.会计核算内容的特定性 B.会计所选用的成本计算方法的相对稳定性 C.会计所设置的帐户体系的相对稳定性 D.会计核算方法的特定性和会计核算的相对稳定性 12.选择司法会计鉴定人时应该首先考虑的人员是() A.注册会计师B.相关专业的教学人员 C.从事相关专业实际工作的会计D.司法会计技术人员 13.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鉴定过程中,如果受伤人员符合2处以上等级者,最终评定结论应是() A.按伤残程度轻的等级评定 B.按高于伤残程度重的等级评定 C.按伤残程度重的等级评定 D.按高于伤残程度轻低于伤残程度重的等级评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4.申请设立司法鉴定机构应该具备的条件有() A.鉴定人员条件B.鉴定机构名称条件 C.鉴定资金条件D.鉴定场所条件 E.鉴定设备条件 2

对目前建筑工程质量司法鉴定几个关键问题第2页

对目前建筑工程质量司法鉴定几个关键问题第2页 举例来说,笔者曾经接到一份委托:对某冷库的建筑工程质量进行鉴定。寥寥几字,表达十分简单。那么从字面意思来分析,本次鉴定可能至少存在以下两种可能:一是对该楼主体结构的重要参数进行检测并用设计图纸的相关参数 进行判定,这包括构件的钢筋分布、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检测对象涉及到主体结构;二是对该楼进行结构安全性鉴定和使用性鉴定,检测对象涉及到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两者的工作量和所需要的鉴定费用相差较大。笔者通过委托方(法院)提供的卷宗,经过与鉴定申请方进行深入沟通后,了解到:鉴定申请方仅怀疑柱、梁、板的钢筋配置不符合设计要求。因此,经过沟通统一后,委托鉴定事项就应明确为:对柱、梁、板的钢筋分布进行检测,并判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抽样数量依据《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50344)。为了确保报告结论的严谨,避免日后因委托鉴定事项不明确而产生纠纷,因此笔者请法院重新发函对此事予以明确,然后才开展检测鉴定工作。所以在委托时就明确委托事项,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与矛盾。 三、建筑工程质量司法鉴定方法和规范的选用由于原被告双方对建筑工程质量鉴定的不熟悉等原因,在委托

书(也包括当事人的鉴定申请)中关于所检测参数和鉴定结论对应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规范往往不明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二十二条规定,“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应当依下列顺序遵守合采用该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1)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2)司法鉴定主管部门、司法鉴定行业组织或者相关部门制定的行业标准合技术规范;(3)该专业领域多数专家认可的技术标准合技术规范。不具备前款规定的技术标准合技术规范的,可以采用所属司法鉴定机构制定的有关技术规范。”这只是个原则性的规定,具体到鉴定实践中就会产生一些问题。笔者从自身的工作实践中,举2个例子; 例1: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类。某司法鉴定协议书的委托鉴定事项为:对某混凝土柱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进行检测。若司法鉴定协议书对具体的检测方法和检测规范未有明确约定,会出现以下几个可能情况:(1)采用回弹法检测该柱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依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2)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该柱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依据《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CECS02:2005)。(3)采用钻芯法检测该柱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依据《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采用以上3种检测方法,很可能会有3种不同的检测结果,这对最后的司法鉴定结论会有决定

司法鉴定概论

司法鉴定概论(00926) 第一章:司法鉴定概述 广义的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行政执法、仲裁等司法和准司法活动中,对案件中的专门问题,由当事人申请,司法或者准司法机关决定,或由司法机关准司法机关主动决定,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运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专门问题进行科学判断的活动。狭义的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对案件中专门性问题,由当事人申请。司法 机关决定或由司法机关主动决定,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运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专门问题进行科学判断的活动。 鉴定的根本目的是鉴定人根据超出一般常识之外的专门知识就专门问题做出专业性的判断和解释,以补充事实审理者在专门问题上认识能力的不足。鉴定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或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其回避: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当事人近亲属的;2、本人或他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5、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人请客送礼,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审判人员对鉴定人出具的鉴定书,应当审查:1、委托人姓名或名称、委托鉴定的内容;2、委托鉴定的材料;3、鉴定的依据及其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4、对鉴定过程的说明;5、明确的鉴定结论;对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说明;7、鉴定人员及鉴定机构签名盖章。所谓意见是指在感知实施的基础上所做的推论。 司法鉴定的主体包括主体合法、程序合法和形式合法。 司法鉴定的性质决定了司法鉴定具有合法性、科学性、中立性的特征。合法性要求:一是鉴定启动主体是法庭主体;二是鉴定实施的主体是法定主体,即具有鉴定资格的鉴定人;三是鉴定机构必须是经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授权或司法机关临时指聘的,具有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四是诉讼法对鉴定程序进行了严格规定,对于鉴定的启动、委托、受理、实施等鉴定过程,相关法律法规均作了明确规定;五是鉴定的客体是依法取得的具有合法性和真实性的供鉴定客体;六是鉴定结论是法定的证据种类之一。司法鉴定的中立性是指司法鉴定人应当具有中立性,在司法鉴定过程中独立的进行观察、检验、分析,提出自己的鉴定意见,不受任何来自外界的干扰。司法鉴定的科学性是指司法鉴定是一种科学检验活动,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运用科学的技术方法解决案件中专门性问题的司法活动。 司法鉴定的作用:一,刑事案件中司法鉴定为确定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提供重要依据,在民事、行政案件中为调查活动提供线索;二,司法鉴定为审查核实其他证据提供依据;三,司法鉴定结论可以为审判活动提供证据。 司法鉴定的种类:根据司法鉴定技术的科学基础分为:物证技术学鉴定(痕迹鉴定、文书物证鉴定、化学物证鉴定、生物物证鉴定、音像物证鉴定)、法医学鉴定、精神疾病鉴定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司法会计学鉴定。根据鉴定结论确定的事实与案件关系进行分类,可分为认定同一鉴定、认定种属鉴定、认定事实真伪的鉴定、确认事实有无的鉴定、确定事实程度的鉴定、确定事实因果关系的鉴定。根据鉴定程序要求进行分类:初次鉴定、补充鉴定、重新鉴定。 司法会计学鉴定是运用审计学原理和会计学的专业知识对于案件有关的会计核算资料进行鉴定。司法工程学鉴定是利用工程学和交通土建工程学的专业知识对工程质量进行评估,对工程质量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的鉴定。同一认定是依据客体特征判断两次以上出现的客体是否为同一客体的认识活动。种属认定是依据客体特征对于案件有关的客体的种类所属或先后出现的客体的种类是否相同的问题作出的判断。初次鉴定是指就一个具体的鉴定对象和鉴定要求而言,司法机关委托鉴定人进行的第一次鉴定。补充鉴定是再初次鉴定的基础上,对初次鉴定中不完善之处进行修改补充的鉴定。重新鉴定是指委托机关对初次鉴定或者补充鉴定的鉴定结论存在疑虑,委托原鉴定人以外的鉴定人再次进行的鉴定。 第二章 司法鉴定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法律所规定的规范司法鉴定活动中各项规则、规章和体制的总称。其包括司法鉴定机构制度、司法鉴定人制度、司法鉴定程序制度、司法鉴定管理制度。 司法鉴定机构有集中型和分散型两种模式。集中型司法鉴定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隶属于同一个组织系统,具有统一的管理体制。集中型司法鉴定体制,有利于加强对司法鉴定活动的统一管理、统一领导和统一监督;有利于集中司法鉴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充分发挥鉴定资源优势,集中人财物开发尖端鉴定技术;有利于减少重复鉴定和鉴定纠纷,提高司法鉴定的公信力;有利于统筹解决司法鉴定实践中反映出来的立法和司法问题。分散型司法鉴定体制是指一个国家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分属于不同一个组织系统,没有统一的管理体制,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分散型司法鉴定体制一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因地制宜和因事制宜地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系统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的降低。 我国当前司法鉴定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鉴定机构重复设置,权限不够明确,缺乏统一的严格管理体制;2、鉴定缺乏统一、严格的培训、考核与管理;3、缺乏统一、科学的鉴定标准和鉴定程序规则;4、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5、鉴定人出庭作证率低,鉴定结论主要以书面方式提交法庭,鉴定结论无法接受质询、鉴定结论公信力受到怀疑;6、法官对鉴定结论证明能力的审查判断缺乏证据规则指导,实践中存在以行政等级认为划分鉴定结论证明能力和证据力的问题,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在确定鉴定主体资格上有两个基本原则:一个是鉴定人主义,一个是鉴定权主义。鉴定主体的权利:1拒绝鉴定的权利2为顺利、准确的完成鉴定任务,鉴定人必要时得到法官和当事人支持和配合的权利3鉴定人获得报酬的权利;鉴定主体的义务:1鉴定人应当依据自己的荣誉和良心认真、客观、不持偏见的完成鉴定任务2接受法官委托的鉴定人须亲自完成任务,不得违反法官的命令,不得侵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权利3鉴定人对鉴定材料妥善交接与保管的义务4鉴定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完成鉴定任务5出具鉴定报告的义务6鉴定人的保密义务。 鉴定主体的法律责任是指鉴定主体因职业行为不当而依法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鉴定的启动权和决定权是指谁有权决定是否进行鉴定,进行何种鉴定、由谁鉴定,是司法鉴定的核心内容。其可以分为一种是当事人委托鉴定制度;另一种是司法官授权鉴定制度。 当事人委托鉴定制度的优点表现为:一是这种鉴定制度的设置可以通过诉讼过程中双方相互之间竞争,提高鉴定工作的效率;二是可以通过对立面的制约机制全面揭示案件事实;三是能够充分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审判人员兼听则明,防止偏听则暗。其弊端表现为:由于专家证人受雇于当事人,且其专家证言的内容和结果预售雇佣的报酬直接挂钩;专家证人在选取有关鉴定材料和提出有关鉴定结论时,通常会自觉不自觉的呈现一定的倾向性。 司法官授权鉴定制度的优缺点主要表现在:其一,是鉴定人的中立性,即鉴定人员不受案件中利害关系的影响而客观地进行鉴定;其二,是减少不必要的重复鉴定,节省鉴定的人力和物力以及在审判中多名鉴定人分别陈述和相互质证的时间,但是由于缺乏对立面的制约机制,审判人员容易偏听偏信造成错判。 英美法系专家证人询问的通常顺序是:直接询问、交叉询问、再直接询问、在交叉询问。直接询问的内容包括:1、展示专家证人的资格;2、展示专家证人的动机;3展示专家意见及其推理过程;4、展示专家意见的依据资料。交叉询问的内容包括:1、质疑对方专家证人的资格;2、质疑专家证人的中立性;3、指出对方专家意见依据的基础信息存在的漏洞;在对专家证人交叉询问过程中,可以通过挑战其事实基础而破坏专家意见的结论;4、挑战专家证人在形成专家意见中应用的理论、方法和推理过程。 英美法系鉴定人不到庭的例外情形:1、鉴定人已经死亡、患精神病或者居所不明的;2、因患病、虚弱或者其他不能排除障碍,鉴定人在较长时间或者不特定时间内不能参加法庭审判;3、因路途十分遥远,考虑到其证词的意义,认为不能要求鉴定人到庭;4、检察官、辩护人和被告人同意宣读的。 证据采纳又称为证据的可采性,是指证据符合了法律规定的资格和条件,法官应该在审判中采用。证据的证明价值是指证据对于证明案件事实具有何等实质的价值。英美法系国家对专家证言的采纳标准:专家证言的相关性,专家证言的必要性,专家证人的资格,专家证言的排除新规则,专家证言依据的原理和方法的可靠性。 第三章 司法鉴定实施过程的参与者包括鉴定人和鉴定机构。鉴定人是取得鉴定资格而被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解决案件中专门性问题的人。鉴定人只能是自然人。 鉴定人的地位是独立的诉讼参与人。鉴定人与证人有着本质的不同,表现在:证人是以自己的耳闻目睹作证,而鉴定人是以对专门性问题的分析判断作证;证人因了解案件有关事实而与待证的事实发生联系,因此不能代替或者更换;鉴定人则是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而指派或者聘请的,可以代替或者更换。鉴定人必须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证人则不必有专门的知识。证人不存在回避问题,只要了解案件有关情况就可以作证;鉴定人则因为保证见鉴定客观公正的需要,不能由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担任。 鉴定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条件、实践能力条件、法律知识条件、思想道德条件、技术职务条件。鉴定人的专业知识条件,是要求其所从事的司法鉴定领域的专门知识有过系统学习,掌握比较深厚的基础理论和熟练的运用技术。鉴定人的实践能力条件,要求鉴定人必须具有一定年限的从事本专业鉴定辅助工作的实践经验,经过考核,办案的数量和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能独立解决本专业鉴定工作的实际问题。鉴定人的职业道德条件就是鉴定人应当具有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的品德,在鉴定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思想和工作作风,这时保证鉴定结论客观公正的前提。 鉴定人的权利:1有了解进行鉴定所必需的案件资料的权利,2要求进行鉴定所必需的检验、检查和模拟实验的权利,3要求鉴定委托人提供鉴定所需的鉴定资料的权利,4拒绝接受鉴定委托的权利,5独立进行鉴定的权利,6获得鉴定补偿的权利,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鉴定人的义务:1依法回避的义务2按时完成鉴定任务、提交鉴 定结论的义务3在鉴定过程中认真负责,不做错误结论和虚假结论的义务4保守案内秘密的义务5出庭作证的义务。鉴定人的法律责任:鉴定人在从事司法鉴定活动期间,由于自身的过错给案件侦查、起诉、审理造成不良影响,给当事人或其他人带来损失时,应当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鉴定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主要有:1作虚假结论或错误结论的行为2拖延鉴定时限,给诉讼活动造成损失和影响的行为3故意损毁,更换鉴定资料的行为4由于过失造成鉴定资料遗失、变质,失去鉴定条件的行为5泄露案内秘密的行为6违反鉴定人管理规定的行为。 鉴定机构的职责:受理鉴定的要求并组织实施鉴定、鉴定机构其他职责。司法鉴定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司法行政机关依法给予警告,并责令改正:1、超出登记的司法鉴定也为范围开展司法鉴定活动的;2、未经依法登记擅自设立法制机构;3、为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的;4、出借《司法鉴定许可证》的;5、组织未取得《司法鉴定人执业证》的人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6、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司法鉴定委托的;7、违反司法鉴定收费管理办法的;8、支付回扣、介绍费,进行虚假宣传等不正当行为的;9、拒绝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监督、检查或者向其提供虚假材料的;10、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章 司法鉴定过程主要包括:司法鉴定的申请与决定、司法鉴定的委托和受理以及司法鉴定的实施。司法鉴定申请权,是指法律赋予诉讼当事人及其辩护律师或代理人,申请事发鉴定决定主体对案件中专门问题决定坚定的权利。 在刑事诉讼中申请主体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或者被害人及其代理人。在民事诉讼或者行政诉讼中司法鉴定申请人事案件的当事人及其代理人。 申请鉴定的内容包括:案由、申请的理由、鉴定对象、鉴定要求、选择的鉴定人或鉴定机构、申请人、申请时间等。司法鉴定的决定,是指享有鉴定决定权的主体,案件中的专门问题是否交付鉴定,由谁进行鉴定的裁决,是依法行使鉴定权的形式。 司法鉴定委托包括鉴定的指派和聘请。通常司法机关委托本部门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进行鉴定的称为指派鉴定;司法机关委托其他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进行鉴定的称为指派聘请。鉴定资料指鉴定对象以及供比较用的有关材料、具体说包括检材和样本。鉴定对象是指需要进行鉴定的与案件有关的人、事、物。指派和聘请鉴定人时应遵循下列原则:第一,遵守鉴定法定资格主义为主与实体资格主义为辅的原则;第二,应遵守公正原则;第三,应遵守优先原则。 司法鉴定的实施是指鉴定机构的鉴定人具体进行鉴定的活动。在鉴定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鉴定:委托人要求终止鉴定的;出现不可抗力致使鉴定无法继续进行的;确需补充鉴定材料而无法补充的;发现自身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其内容包括:制定鉴定方案、检材的保存、检验、鉴定的记录与建立鉴定档案、鉴定的时限。受理鉴定的一般规定:受理鉴定的主体,受理鉴定的范围,审查鉴定资料和鉴定要求,决定受理的手续,鉴定费的缴纳。不受理鉴定的条件:鉴定机构或被指定的鉴定人有法定回避的理由;委托鉴定的主体没有法定的资格;委托鉴定的法定手续不完备或不真实;委托单位要求鉴定人和鉴定机构违背客观公正作出鉴定结论;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受各种非法因素的干扰而难以作出客观公正的鉴定结论;委托鉴定的专门问题及鉴定要求超出受理鉴定的范围;鉴定资料不具备鉴定条件;缺乏鉴定必须的技术设备,不能按时或不能作出鉴定结论;其他可能严重影响鉴定的情况。 第五章 物质交换的两种类型:第一,痕迹性物质交换,即人体与物质接触后发生的表面形态交换;第二,实物性物质交换,又可分为有形物体的物质交换和无形物体的物质交换。前者包括微观物体的互换和宏观物体的互换,微观物体的互换是指犯罪过程中微粒脱落、微粒粘走;宏观物体交换是指作案人遗留物品于现场或者从现场带走物品等;后者主要指不同气体的互换。 影响物质交换的因素:第一分析力及客体被分离的难易程度;第二交换力及物质交换的难易程度;第三交换碎片的数量;第四碎片的附着能力;第五二次交换,是指碎片从来源a转移到目标物b,又从b转移到c;第六无关交换,是指碎片转移到与犯罪不相关的场合。 物质交换原理的意义:物质交换原理有着深厚的科学基础,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因果制约规律,体现了能量转换和物质不灭的定律。这一原理对司法鉴定的理论与实践又十分重要而指导作用,它不仅是研究微量物证、细致取证的基础,也是研究司法鉴定科学性的依据。 同一认定是依据案件特征判断两次以上出现的客体是否为同一客体的认识活动。同一认定的理论基础:世界上每个客体都具有独特性、任何客体都可以发现能反应其独特性的特征反映体、客体的特征反映体之间具有本质的相似性。同一认定的条件:客体特征反映体的特征组合具有特定型(特征数量、特征质量)、客体特征反映体的稳定性、客体特征反映体的反映性。 种属认定,它是指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者了解客体特征的人,根据客体特征,对于案件有关的客体的种类所属,或先后出现的客体种类是否相同等问题所作出的判断。(确定型种属认定、比较型种属认定)种属认定和同一认定的区别和联系:同一认定解决的问题,是先后出现的客体是否为同一个客体的的问题,针对的是个体,是对客体认识的高级阶段;种属认定解决的问题是一种客体是何种类型的客体,或者几种客体是否属于同一类型的问题针对的是种类,是对客体认识的初级阶段;种属认定往往是同一认定的初始阶段,而且能够为同一认定提供佐证。 第六章:司法鉴定的步骤与技术 司法鉴定的一般步骤,具体包括熟悉鉴定资料,明确鉴定要求,了解案情,拟定鉴定方案,鉴定方案应根据检材的实际情况和鉴定的具体要求进行拟定。拟定鉴定方案应从有利于保全证据、充分利用检材、确保鉴定方法科学,保证鉴定结论客观、准确的角度出发;调试鉴定仪器设备;复制检材和样本。同一认定基本分为:分别检验(直接观察法、显微观察法、理化显现法、模拟实验法)、比较检验(目力观察比较法、数学分析比较法、物理学比较法、化学比较法、生物学比较法及物理化学比较法)、综合评断三个阶段(步骤)。 比较检验是在分别检验的基础上,对检材和样本的一般特征和细节特征或物质结构特征进行互相比较对照,寻找检材和样本特征之间的符合点和差异点。所谓本质差异是指一个客体与其他客体之间特征的差异。所谓非本质的差异,是指一个客体的特征反映体之间的差异,是客体因时间等条件变化而形成的自身差异。 同一认定的结论有肯定同一结论、否定同一结论、无结论、可能性结论四种。种属鉴定的基本步骤分两种:第一种,种属鉴定的目的是确定检材和样本是否来自同一种类的客体,即先后出现的客体的种类是否相同,由于其形式与同一认定相似,所以基本步骤也与同一认定相似,包括分别检验、比较检验、综合评断三个阶段(步骤)。第二种,种属认定的目的是确定某物证的种类所属。 司法鉴定的技术检验方法,是以物理学(物理量测定、不可见光检验、荧光检验、吸附与转移)、化学(显色反应,沉淀、结晶反应,燃烧、火色反应,)、生物学、仪器分析(色谱法、原子光谱法、分子光谱法、中子活化分析法)、图像对比法(是实物图像,分析图像)、显微镜检验法等科学技术方法进行的综合检验方法。其应遵循先采用无损检材方法,后采用损耗检材的检验方法的原则。 第七章:我国鉴定结论的审定认定 鉴定结论审前的开示是指在法庭审判前,诉讼双方当事人将审判中使用的鉴定结论向对方批露的一种诉讼程序。鉴定结论审前开示的理由和目的是:第一,鉴定结论的审前开示可以确保审判的公正进行;第二,鉴定结论的审前开示可以提高诉讼效率;第三,尽管鉴定结论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但是鉴定结论不具有当然的绝对可靠性;第四,鉴定结论的审前开示,尤其是控方结论向辩方的披露是对被告辩护权的保护。我国关于鉴定结论申请开示的规定过于简单,在实践中也缺乏可操作性:第一,对鉴定结论开示缺乏强制性规定,没有规定开示鉴定结论的法律后果。第二,鉴定结论开示的范围不明确。第三,开示地点、时间不明确。第四,没有规定辩护方向公诉方做对等的开示,不符合开示制度发展方向,同时造成起诉方开始的心理障碍。 鉴定结论证据能力的审查认定是指对鉴定结论可采性的认定。证据保管链是指证据从提取到提交法庭审查之前整个保管过程和手续。可以通过回答三个问题来确定鉴定结论的关联性:一是这个鉴定结论是否用以证明实质性事实的证据;二是这个鉴定结论必须使一个实质性事实更有可能或更无可能;三是法律对这种关联性有没有具体要求这三个问题来确定鉴定结论的关联性。 国家对从事下列司法鉴定业务的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制度:1法医类鉴定2物证类鉴定3声像资料鉴定4根据诉讼需要由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其他应当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实行登记管理的鉴定事项。 第八章:痕迹鉴定 痕迹是鉴定客体在一定的作用方式下形成的反映形象,一般分为广义的痕迹和狭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