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梅州城市自然地理概况

梅州城市自然地理概况

梅州城市自然地理概况
梅州城市自然地理概况

梅州城市自然地理概况

1.1.1 地理位置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北邻福建省的武平、上杭、永定、平和4县,西北接江西省寻乌县,西面连广东省河源市的龙川县、东源县、紫金县,西南、南面与汕尾市的陆河县、揭阳市的榕城区、揭西县相接,东南面和潮州市郊区、饶平县相连。全境地理座标位于东经115。18'至116。56'、北纬23。23'至24。56'之间,全市总面积15870平方公里。

市人民政府设在梅江区江南新中路。全市辖梅江区、兴宁市、梅县、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等6县、1区、1市,见图1.1-1。

图1.1-1 梅州地理位置图

梅州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全市85%左右的面积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土地肥沃,含钾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所候区,日照、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20.6℃~21.4℃,无霜期300天以上,平均降雨量1483~1798毫米。在复杂地形作用下,形成多层次非地带性气候,有利于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和多种商品生产基地。

1.1.2 自然环境概况

(1)地质地貌

梅州市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全市85%左右的面积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和山地,故称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市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人口470万,辖六县一市一区。

(2)水系水文

主要河流有琴江、五华河,宁江、石窟河、松源河、梅江、韩江。梅江全长307公里,为主要河流,汇五华河、琴江河、宁江、石窟河、松源河,流经大埔三河坝汇梅潭河和福建的汀江后称为韩江。韩江经潮州、澄海县注入南海,全长478公里。韩江源于广东省紫金县白山栋流经大埔县的三河坝与澄江汇合后称韩江,全长400多公里,是广东省的第二大江。韩江古称恶溪、鳄溪,因鳄鱼出没而得名。差干河、柚树河和石正河3条水系,为韩江二级支流。差干河县内集雨面积479.9平方公里,河流长度71.16公里;柚树河县内集雨面积767平方公里,河流长度77.9公里;石正河县内集雨面积95平方公里,河流长度31.7公里。韩江,位于广东省东部,是前潮汕地区(包括现在的广东省梅州地区的大埔县、丰顺县,潮汕地区的揭阳市、汕头市、潮州市)各民系人民的母亲河(如图1.1-1所示)。

(3)气候特征

梅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雨量充足,年平均气温20.7℃──21.4℃,无霜期300天以上,平均气温28.3°C-----28.5°C,1月平均气温10.9°C-----13°C,年平均降雨量250.3亿立方米,或1400--1800毫米,4--9月为雨季。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在复杂地形作用下,形成多层次非地带性气候,有利于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和多种商品生产基地。

(4)环境概况

图1.1-1 梅州市水系图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梅州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据梅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各县(市)环境监测站监测数据,梅江水系水质多年达到Ⅱ—Ⅲ类良好水质标准,梅江为全省水质较好的河流之一。由潮州市监测、省环保局发布的数据表明,梅州与潮州交界的韩江赤凤断面水质一直优于Ⅱ类标准。大埔县境内韩江、汀江、梅潭河等江河水质保持Ⅱ类水质标准,全县饮用水源为清洁水质,符合饮用水源水质安全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

2005年,梅州市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9.70%,27项监测指标中,年均值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要求,水质良好。全市7

个主要江段断面中,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梅州与下游潮州市的韩江交界断面赤凤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达到Ⅱ类水质标准。

梅州市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保持良好,空气质量日报污染指数?(API)范围17~91,保持在Ⅰ级和Ⅱ级之间。梅州市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达到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标准。生活噪声和工业噪声是

影响我市区域环境噪声的主要声源。

梅州导游词

梅州导游词 梅州导游词 篇一: 3 梅州导游词梅州导游词综合篇 一、概述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全市总面积为 1.58万平方公里,现辖梅县、蕉岭县、平远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兴宁市和梅江区六县一市一区,全市总人口约500万人,其中客家人占97%以上,在六县一市一区中,除丰顺县有潮汕人和极少数畲族等少数民族外,其它都是“纯客住县”。梅州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全市山地、丘陵面积占80%以上,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市。梅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山川秀丽,景色宜人。梅州旧称嘉应州,是著名的“世界客都”。乡土气息浓郁的客家历史文化、客家风土人情、客家村落民居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梅州又是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和“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单丛茶之乡”。梅州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较快,以青山绿水、客家风情为特色的旅游产品丰富多彩,主要旅游景区(点)有雁南飞、雁鸣湖、汤湖热矿泥山庄、千江温泉等旅游度假区,有阴那山、五指石、七目嶂、合水湖、龙鲸河等自然山水景观,有叶剑英故居和纪念馆、人境庐、丘逢甲故居等名人故居,有南华又庐、仁厚温公祠、花萼楼等客家民居,还有灵光寺、神光寺、千佛塔、万福寺等宗教胜地。梅州物产丰富,有水果、名茶、名烟、酒类、梅菜、牛肉干等各种客家特产,此外还有陶瓷、竹编、木雕、石雕等传统工艺。客家菜是粤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采用山区的物产为主要原料,保留着一定的中原风味,具有咸、香、肥的特色,以砂锅菜见长,特色名菜有酿豆腐、盐焗鸡、梅菜扣肉、肉丸等。 二、地理环境梅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0.6℃—2 1.4℃。无霜期300天以上,年平均降雨量约1500毫米。由于土壤肥沃,阳光充足,生态环境良好,梅州一年四季树木常绿,鲜花常

梅州城区丽都东桥总体设计

梅州城区丽都东桥总体设计 发表时间:2019-07-22T15:20:02.5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禹辉君 [导读] 摘要:丽都东桥是连接梅州市中心城区江南老城服务业组团和东山教育产业组团的重要交通纽带,主桥采用70m+110m+70m预应力砼连续梁桥上跨梅江。 中都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丽都东桥是连接梅州市中心城区江南老城服务业组团和东山教育产业组团的重要交通纽带,主桥采用70m+110m+70m预应力砼连续梁桥上跨梅江。介绍了桥梁方案构思、方案设计、方案比选的思路,为类似桥梁的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大跨连续梁总体设计方案比选 一引言 《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将梅州定位为“粤东北交通枢纽城市、文化旅游特色区、世界客都”。丽都东路是《梅州市中心城区市政专项规划》中心城区“三环+八射”骨干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丽都东桥是三面环水的芹洋新区四条对外交通干道中的一条,是连接江南老城服务业组团和东山教育产业组团的重要交通纽带。 二工程概况 丽都东桥西起丽都东路,自西向东,经金燕大道,依次跨越梅水路、归读公园、梅江河、滨江路,止于芹洋半岛的内环路,按城市主干道设计,设计时速40km/h,双向四车道。桥位处梅江水面宽度约300m,规划为Ⅳ级航道,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为77.879 m(56黄海高程系统)。 梅江西岸河堤采用直立式钢筋砼挡墙,东岸采用片石或植草护坡河堤,桥位处河堤前有约30m宽的河漫滩,丽都东桥上下游分别为秀兰大桥和广州大桥。秀兰大桥位于丽都东桥桥位上游约1.5 km处,主桥采用(8×40)m预应力砼T梁,桥面宽度19.8m,双向四车道,双孔单向通航。广州大桥位于丽都东桥下游约0.9km,主桥采用(139+106)m独塔单索面斜拉桥,桥面总宽33.5m,双向六车道,单孔双向通航。 丽都东桥线路全长1149m,桥梁长度670m,按城市主干道设计,双向四车道。 三桥梁方案构思 丽都东桥通航技术参数参照内河Ⅳ级航道标准执行。单孔双向通航B×H:90m×8m,双孔单向通航2×(B×H):2×(45m×8m);通航船舶吨位:500吨。丽都东桥位处梅江水面开阔,两岸堤防相距约300m,通航水域宽度约90m,考虑承台尺寸及防撞措施后,主桥主跨跨径宜为70~110米,该跨径范围内可供选择的桥型有:梁桥、拱桥、斜拉桥等。 梁桥跨径适中,经济实用,适宜性好;拱桥线条优美,但基础需承受水平推力,造价较高,且需工厂预制后运输到现场拼装;斜拉桥高耸挺拔,跨越能力强,但成本高昂;部分斜拉桥结合梁桥和斜拉桥各自优点,但整体造价也较高。 从桥梁所处区域的环境特点、土地发展规划、周边路网情况,应以满足交通功能为主;桥位河面宽度较窄,桥面高度低,两岸均有高层建筑,不宜选斜拉桥等高耸塔式结构;而为了降低桥梁造价,也不宜选用拱桥。 因此,丽都东桥在桥梁方案设计中,应着重考虑桥梁的交通功能,控制建设成本,优先选择经济实用、管养简单的梁桥作为桥梁方案。 四桥梁总体布置 4.1 桥梁平面布置 根据线路总体设计,丽都东桥桥梁总长670m,人行道桥面总宽19.8m;桥梁跨过归读公园和滨江路后,人行道利用梯道和坡道提前落地,与梅水路和芹洋内环路人行道相连,桥面总宽缩窄为16.5m。 4.2 桥梁立面布置 按照线路总体设计、通航净空和水位以及两岸道路和通行净空要求,丽都东桥主桥桥高约17m。方案一:110m跨单孔双向通航方案主桥长宜为250米,东、西引桥的长度宜为210m;方案二:70m跨单孔双向通航方案主桥长宜为220米,东、西引桥的长度分别宜为240m和210m。 五主桥方案比选 5.1 方案一:(70+110+70)m预应力砼连续梁桥 本方案主桥采用70m+110m+70m预应力砼连续梁桥,边中跨比0.64,单幅桥宽19.8m。引桥桥宽分为16.5m及19.8m,采用 30m跨现浇预应力砼连续箱梁。 主梁采用单箱双室预应力砼箱梁,按全预应力构件设计,主墩处梁高6.6m,高跨比1/16.7,跨中及边支点梁高2.8m,高跨比1/39.3。箱梁顶板宽19.8m,翼缘悬臂长度4m。桥面横坡采用顶板结构找坡,左、右边腹板不等高,底板保持水平。箱梁纵向分为悬浇段、合龙段、边跨现浇段。箱梁采用纵、横、竖三向预应力,均采用Φs15.2高强度低松驰钢绞线,随悬臂施工分批张拉锚固。预应力管道均采用塑料波纹管及真空压浆工艺灌浆。 主墩、过渡墩均采用实心板式墩,哑铃型断面,主墩基础采用6Φ2.0m群桩基础。过渡墩采用略微外倾的双柱式墩,墩身为马蹄形断面,横桥向宽度1.8m,顺桥向厚度2.0m,墩顶设钢筋砼系梁。基础采用4Φ1.6m群桩基础。 引桥采用斜腹板单箱三室断面,桥宽16.5m及19.8m,箱梁梁高1.7m。桥梁横坡通过箱梁顶板倾斜成对称的人字坡。桥墩采用基础形式与主桥边墩一致。 桥台采用薄壁式桥台,基础采用8Φ1.3m钻孔灌注桩基础,台后设6m长半埋式搭板。 5.2 方案二:(40+70+70+40)m预应力砼连续梁桥 本方案主桥采用40m+70m+70m+40m预应力砼连续梁桥,边中跨比0.57,单幅桥宽19.8m。引桥设计方案与方案一一致。主梁采用单箱双室预应力砼箱梁,按全预应力构件设计,主墩处梁高4.0m,高跨比1/17.5,跨中及边支点梁高2.0m,高跨比1/35。箱梁顶板宽19.8m,翼缘悬臂长度4m。桥面横坡、箱梁纵向分箱梁预应力布置,与方案一一致。 主墩采用实心单薄壁墩,单箱双室断面,基础采用6Φ1.8m群桩基础。过渡墩、引桥及桥台设计与方案一一致。

沈阳市自然地理概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沈阳市区位于辽宁省辽河平原中部。在东经122度25分9秒至123度48分24秒,北纬41度11分51秒至43度2分13秒之间。东临抚顺市,南与本溪市和辽阳市相辖,西与台安、黑山两县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相邻。全区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北部。全市海拔最高点447.2m,位于法库县庙台山;海拔最低点 5.3m,位于辽中县于家房镇。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境内除有辽河、浑河、绕阳河、柳河等四条大型河流穿过外,还有四条中型河流和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18条小型河流流经本地区。 全市区辖新民市,辽中、康平、法库四个县(市),和平、沈河、皇姑、大东、铁西、五个城区及东陵、浑南、于洪、苏家屯、沈北五个郊区个区,总面积为12980km2,其中市区面积为303.6km2;总人口1002.6万,其中市区人口504.9万人. 1.1社会经济概况 沈阳市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辽宁省省会所在地,东北地区政治、文化、金融、交通、信息和旅游的中心,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新中国经济建设中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通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招商引资和引进新技术的力度不断加大,使沈阳这个老工业基地焕发了青春,现已建起了工业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国际大都市,为沈阳地区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所辖的新民市、辽中、法库、康平县现有耕地面积748.68万亩,又是国家的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359.2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60元,农民人均收入9129元,人均GDP约9300美元,已接近发达国家人均水平。 沈阳还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已建成了现代交通网络。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通往全省各市和北京、天津、长春、哈尔滨等地都可“朝发夕至”。铁路有5条干线在此交汇并连接着8条支线,通向全国各地;同时也是国际联运通往朝鲜、俄罗斯的必经之路。沈阳的航空是东北第一大的航空港,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航线连接着58个国内城市和韩国、日本、俄罗斯、德国、泰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是东北地区对外交往的门户。

客都梅州民风民俗

客都梅州民风民俗 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故有“逢山必有客、无客不住山”之说。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土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围龙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建筑材料有沙、石、土、瓦等。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10亩,大围龙屋的面积已在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一间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 围龙屋不论大小,大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和一个半月形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它活动,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大门之内,分上中下三个大厅,左右分两厢或四厢,俗称横屋,一直向后延伸,在左右横屋的尽头,筑起围墙形的房屋,把正屋包围起来,小的十几间,大的二十几间,正中一间为“龙厅”,故名“围龙”屋。小围龙屋一般只有一至二条围龙,大型围龙屋则有四条五条甚至六条围

龙,在兴宁花螺墩罗屋就有一座6围的围龙屋。在建筑上,围屋的共同特点是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规整,以屋前的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组合成一个整体,里面以厅堂、天井为中心设立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适合几十个人、一百多人或数百人同居一屋,讲究的还设有书房和练武厅,令人叹为观止。 围龙屋的设计与建造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显示出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及高超技艺。围龙屋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并列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之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如今,客家人已走出封闭的围龙屋,走出狭窄的山门,走向辽阔的世界,围龙屋成为一种历史的遗迹、一种独特的景观。现在梅州市保留下来的围龙屋,仅在梅州城区和城郊40公里内,就有几百座。 以下是梅县围屋的介绍: 梅县“围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民间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它的建筑和设计艺术之独特,给这个侨乡带来了浓郁的乡土风情。人们说,梅县“围屋”充满着客家人的“客味”。“围屋”是由一座弧形或方形的辅助建筑群,象城堡一样将主体住宅包围着的建筑。屋内布局“三堂四廊,十厅九井”:进深三座高堂,以天井和屏风墙隔开;横向是四排住房和过厅,错落有致;后面由一排排列成半圆形的房屋围成天井,叫花头。屋内房间数十间,可以住上几代数十口人家。整个“围屋”

梅州市城市建成区

梅州市城市建成区 存量违法建设认定和分类处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广东省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16-2020年)》、《梅州市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五年行动方案(2016-2020年)》(梅市规[2017]36号)以及我市实际,制定《梅州市城市建成区存量违法建设认定和分类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城市建成区存量违法建设的处理。 第三条按照“属地管理、依法依规、分类处理、联防共治”的原则,综合考虑建设时间、土地属性、建设性质、安全状况等因素,采取整改、罚款、没收、拆除等方式,对存量违法建设进行科学认定、分类处理。 第二章违法建设的认定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的违法建设,是指梅州市城市建成区违反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未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批准或违反建设审批规定的建设项目,未按规定取得有关建设许可证的建设行为。下列情形属于违法建设:(一)建设单位和个人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

者未按照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相关经审定的附件、附图上规定的范围和内容进行的建设(含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自行失效的情形); (二)建设单位和个人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相关经审定的附件、附图上规定的范围和内容进行的建设(含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自行失效的情形); (三)建设单位或个人未取得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未按照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准的用途进行的临时建设或在批准的使用期限届满前不自行拆除的临时建设(含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超过有效期限的情形); (四)建设单位和个人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和内容进行的建设(含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自行失效的情形); (五)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章处理办法 第五条城市建成区内涉及违法用地、违法占用林地等违法行为,由国土、林业等相关职能部门依法查处。 第六条对违法建设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区分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情形和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情形。 第七条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违法建设规划许可情况进行核实,并对违法建设能否补办手续、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提出针对性的技术意见。

长春自然地理概况

长春市自然地理概况 7.,7王蔚 长春的气候 长春市的气侯介于东部山地湿润与西部平原半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侯类型。东部和南部虽距海洋不远,但由于长白山地的阻档,消弱了夏季风的作用;西部和北部为地势平坦的松辽平原,西伯利亚极地大陆气团畅通无阻,各季风的势力影响很大,故气侯部的特点是冬季严寒漫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暖短促,秋季晴朗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4.8℃,最高39.5℃,最低零下39.8℃夏季气候凉爽,绿树成荫,素有“塞北春城”之称。冬季白雪皑皑,玉树琼枝,一 派“北国风光”!!! 地理 长春市属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吉黑褶皱系松辽拗陷的东部边缘,城区下部分布着深厚的白垩系泉头组,为一套红色较粗粒碎屑岩,均为不透水层或含水性极微层,地层深厚,岩层致密,倾角很小。此外,第四世纪沉积相当普遍,洪积层上部为黄土状物质,下部为红色粘土或砂粒层。新构造运动以来,地体微升,地表受流水切割,沟谷发育,形成微波状台地平原。二级阶地黄土状亚粘土厚15?5米,抗压强度20?5吨/平方米,是较佳的天然地基。一级阶地(二道区)亚粘土层地基抗压强度8?1吨/平方米,但地表下2?米深处有一淤泥夹层,不适于天然地基,下部是砂、沙砾层,抗压强度25?5吨/平方米,距地表6?1米以下是基岩,对大型、特大型建筑基础置于基岩上最为有利。 长春市的地貌特点是远依山,近傍水,以平坦的台地平原为主。主要地貌类型为:(1)低山丘陵;(2)台地平原;(3)冲积平原;(4)火山锥体!!! 长春各类资源 土地:长春市地域辽阔,土地资源较丰富,共有土地面积188.81万公顷,其中耕地110 .79 万公顷,占全部土地面积的58.7%;土地肥沃,一般黑土层厚达0.6~1.0米。 森林:长春市林业用地324102公顷,其中林地223999公顷,灌木林地

梅州市主要旅游景点及其英文翻译

梅州旅游景点英文翻译 叶剑英纪念园Marshal Ye Jianying’s Memorial 雁南飞茶田度假村Yearning Tea Plantation Holiday Village 雁鸣湖旅游度假村Yanming Lake Travel Resort 阴那山灵光寺Linguang Temple of Mount Yinna 五指峰天文科普园Popular Science Planetarium on Peak Wuzhi 五指石风景名胜区Scenery Resort of Mount Wuzhi 南台山风景旅游区Scenery Resort of Mount Nantai 汤湖热矿泥山庄Vila Hills of Hot Mineral Mud in Tanghu 益塘旅游区Scenery Resort of Yitang 澳洲山庄旅游度假村Holiday Resort of Australian Vilas 长潭旅游区Tourist Resort of Changtan 三河坝旅游区Tourist Resort of Shanheba 中山纪念堂Sun Yat-sen Memorial Hall 丘逢甲故居Former Residence of Qiu Fengjia 张弼士故居Former Residence of Zhang Bishi 花萼楼Hua E Building 泰安楼Tai An Building 西岩山Mount Xiyan

千江温泉度假村Qianjiang Hot Spring Holiday Resort 龙鲸河漂流Drift on Longjing River 龙归寨瀑布Long Guizhai Waterfall 揭岭飞泉风景区Scenery Resort of Feiquan Spring in Jieling 神光山旅游区Scenery Resort of Mount Shenguang 黄蜂窝茶山旅游区Tourist Resort of Tea Hills in Huang Fengwo 泮坑旅游度假村Pankeng Holiday Resort 人境庐The Renjinglu Residence 客家公园The Park of Hakkas 千佛塔The Pagoda of One Thousand Buddhas 客天下旅游产业园Tourist Resort of Ke Tianxia 洞天湖度假区Holiday Resort of Dongtian Lake 元魁塔The Yuankui Pagoda 世界客都文化梅州 Meizhou,Capital of Hakkas with Profound Culture. 世界客都文化梅州香港泽World’s Window to the Unique Hakka Heritage Mei Zhou Arts and Culture Festival

梅州市梅江区名镇名村总体发展规划(2011年7月)

梅州市梅江区名镇名村示范村 总体发展规划 梅江区成立于1988年3月,是梅州市唯一的市辖县级区,是梅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298.4平方公里,下辖3个镇和3个街道,共有54个村民委员会,其中有省级“万村绿”示范村3个,省级卫生村5个,市级生态村29个,市级卫生村17个;目前全区所有镇(街)均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镇(街)、梅州市文化先进镇(街)和梅州市平安镇(街),4个镇(街)创建成为梅州市生态镇(街),1个镇被评为广东省文明镇。“十一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从13亿元增至26亿元,实现了翻番,年均增幅达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8300多万元增至2.8亿元,年均增幅达27%。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名镇名村的要求,通过样板示范带动农村宜居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我区镇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带动农村宜居建设的意见》(粤府[2011]68号)精神,梅江区委、区人民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严格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编制成《梅州市梅江区名镇名村示范村总体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

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基础,以实施农村环境和景观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发掘和拓展镇村资源禀赋、整合提升特色优势为基本路径,大力开展名镇名村示范村创建活动,形成一批名镇、名村、示范村,全面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和农村宜居水平,加快推动绿色的经济崛起,全力建设幸福梅江。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规划,典型示范。衔接《梅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梅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梅江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选择基础较好的镇村开展试点,以点带面,有序推进,成熟一个,认定一个,逐步扩大全区名镇名村示范村比例。 (二)立足实际,保持风貌。坚持实事求是,从各镇、村实际条件出发,从解决最迫切、最基本的环境问题入手,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最大限度保留乡土元素,体现农家风情,不脱离实际盲目求大、求新、求洋、求全,不搞大拆大建,不“以城代乡”,片面追求镇村“城市化”。 (三)突出特色,分类指导。依托各镇、村的不同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开展创建工作,因地制宜、一村(镇)一策,发掘内涵、培育特色,形成亮点、形象和品牌效应,打造不同主题和类型的名镇、名村,防止千篇一律。 (四)以人为本,幸福宜居。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保护群众合法权益,发挥群众在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中的主体作

导游词:梅州概括

梅州概况 早上好!大-家-早-上-好!(见客人没反映时补上一句),很好,大家都睡醒了,现在请大家抬起高贵的头看看车的正前方,看到什么了?导游?对!我就是你们今天的导游,那么请大家务必记住我这张长得不算美,但总算对得起观众的脸(笑声),把我留在脑海中,旅途快乐又轻松。下面呢,我就给大家正式介绍一下自己,我呢,是 ***的一名导游员,我的名字叫 ***,有缘坐在一辆车里就是一家人了,古语有云: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今天我们同吃、同游、同乐还同“居”(驹),哎,怎么就同居了,有些游客问,古时候不就把车叫驹吗?难道我们还不是同居吗?只要你需要我,我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面前。 那么罗嗦完自己之后呢,隆重给大家介绍一位重要人物,一般呀重要人物出场都会有一种声音-----,好,谢谢大家的掌声,他就是我们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人见人爱、车见车载、男人见了喝醋、女人见了喝蜜的^^师傅(笑声),从后脑勺看就很像梁朝伟嘛,大家想不想看看师傅正面呀?想呀?——那是不可能滴,他站起来谁给我们开车呀?好了,我替*师傅谢谢大家的掌声。 好,那现在进入正题,欢迎大家来到有“世界客都”之称的梅州!竟然来到了“客都”那就先跟你们介绍一下客家人的历史吧!客家,是中华民族中汉族的一支特殊民系,两千多年来,中原地区的汉人因逃避战乱、饥荒、迫害或因政府调迁大量南迁,集中定居在闽、粤、赣地区,又进而扩散至四川、广西、海南、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各地。相对于这些地区的原居民而言,他们是客,因而称为“客家人”。从目前掌握的历史资料看,古代中原人发生过六次大规模南迁。第一次是秦始皇时期派兵50万驻扎南岭地区;第二次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和三国两晋时期;第三次是唐朝中时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第四次是南宋时期金兵南下汉人南渡;第五次是清兵南下客家人抗清失败而迁移;第六次是清代雍正年间“移湖广,填四川”,大量客家人向广西、四川等地迁移。近一两个世纪,客家人向海外的迁移逐渐增多。在客家人的迁移历史中,梅州是最主要的集散中心;由于元代梅州的原居民畲族人起义抗元失败而大量外逃,至明代梅州已不设“畲官”,几乎全为客家人所占据,成为客家人主要聚居区(现在仅在大埔有少量畲族人居住)。从集散中心和主要聚居地这两个方面而言,梅州也就成为了客家文

中国自然地理状况要点归纳

[中国地理专题复习] 第二讲中国自然地理状况 一、知识要点归纳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 (一)地形概况:以上 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的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高原和巨大的盆地,海拔为 1000米~2000米 第三级阶梯:东部的丘陵和平原,海拔 在500米以下 1.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占2/3 天山-阴山 东西走向昆仑山-秦岭 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主要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青藏高原:最高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 四大高原黄土高原:世界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 4.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 四川盆地松嫩平原 东北平原辽河平原 三江平原 5.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三大平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南北气温大约相差50℃ (二)气候概况冬季南北温差很大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在秦 岭-淮河一线 原因:纬度位置及冬季风 1.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影响 七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上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 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高原气候区

降水特点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集中夏秋季节 降水年际变化:北方较大,南方较小 2.降水和干湿地区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界) 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P>800mm) 半湿润地区(P>400mm) 半干旱地区P<400mm 干旱地区P<200mm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3.气候特征暖热多雨 雨热同期 气候复杂多样 4.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频繁 (三)河流和湖泊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辽河、海河、 淮河、长江、珠江 外流河和外流区注入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1.河流概况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水位、流量变化深受季风 气候的影响,各大河的水文特征有很大的差别内流河和内流区:塔里木河为最大,内流区占1/3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多为季节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内流湖和外流湖 分类咸水湖和淡水湖 2.湖泊概况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是最大的湖泊 两大湖泊分布区鄱阳湖、洞庭湖、 东部平原湖区太湖、洪泽湖 巢湖 3.主要河流流程最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 中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最广(180万平方千米) 流量最大(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的占1/2 蕴藏巨大的水能 长江流域的主要水电站(见附图) 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黄金水道里程的2/3

2019年梅州市房地产市场专题调研报告14页word文档

梅州市房地产市场专题调研报告 广东创鸿集团 攀桂坊项目组 2012年5月12日 一、城市概况 1、基本概况 梅州市隶属中国广东省,1988年设立。东部与福建省交界,南部与广东省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毗邻,西部与广东省河源市接壤,北部与江西省相连。梅州是中国著名的三乡——“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同时还享有“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客家菜之乡,单丛茶之乡”美称,梅州同时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自驾游最佳目的地、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中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广东首个宜居城乡示范城市。 2、环境状况 梅州处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辖梅县、蕉岭、五华、大埔、平远、丰顺、兴宁市和梅江区六县一市一区,总面积15876.06平方公里,地理呈“八山一水一田”,是客家人最主要的集散中心和聚居地。梅州市曾经举办过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和世界客家联谊会,成功在2009年10月承办2009年梅州世界客商首届大会。以后世界客商大会每隔两年在梅州举行。梅州是广东省规划建设的四大区域性中心城市(梅州、汕头、湛江、韶关)之一。梅州又是广东省的重要电力基地之一,全市水火电装机容量达25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80亿千瓦时。

二、城市规划 1、十二五城市规划 建设生态园林型宜居宜业城市。整合梅州城区与梅县新城,扩大中心城区范围,积极打造雁洋—丙松新城和畲江新城,形成一主两次型的组合型城市,以发挥中心城区更大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其中梅州市区要加快江南、江北建设,江南发展高端商务区、江北打造文化产业城,实现“两城联动”,推动全面优化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加快兴宁市、丰顺县两个区域性副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坚持以城带乡,扩大城市规模,加快“三旧”改造,推进“退二进三”,增强城市实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和服务水平,按现代化中等城市要求提高设施技术标准,大力增强城市功能。实施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城镇建设,实现城市升级。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把梅城打造成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近百万的粤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

第一篇 区域地理--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

区域地理 专题1 中国自然地理 【教学要求】 1.我国的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主要山脉和地形区分布特征。 3.我国气候分布、主要特征及其成因。 4.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一、中国的疆域 (一)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半球、半球 2. 纬度位置: 3.海陆位置:,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边缘海为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有渤海和______海峡。 4.分析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用心看图、用心记图、用心作图、心中有图) 1.在空白图中填注经线与纬线的度数、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五个自治区的全称及我国濒临的海、洋。

2.填写省级行政中心名称 二、中国地形 【知识梳理】 (一)地形和地势特征: 1.地形特征: 2.地势特征: 3.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对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有何影响?(二)主要山脉分布:

1.三列东西走向山脉: (1)a______—阴山、 (2)昆仑山—b______、南岭。 2.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1) c—太行山—d—雪峰山 (2)长白山—e (3)f 3.西北—东南走向: g________山、阿尔泰山。 4.南北走向山脉:h山、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i______________。

(三)主要地形区和主要特征1.四大高原

原粮、棉基地,“鱼米之乡”。4. 三大丘陵 位置风景旅游区辽东丘陵半岛上千山 山东丘陵半岛上泰山 东南丘陵 我国部,包括丘陵、 丘陵、丘陵等,面积最大 黄山、庐山、武夷山、“桂林山水” 江南丘陵位于以南、以北、以西、以东。 三、中国的气候 【知识梳理】 分析我国的气候特征应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主要因素入手,重点分析其分布特征及规律。 (一)我国气温分布 1 季节分布规律形成原因 冬季南北, ;漠河最冷;1月0℃ 等温线大致经过 边缘,东至 一线。 ① ; ② 夏季全国普遍、 ① ;② 高原和天山、大小兴 安岭等山地气温偏低 吐鲁番盆地最热 ①盆地地形, ;②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少云, 强。 (二)我国降水分布 1.降水空间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2.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 五月,; 六月-七月上旬, ; 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等地。

梅州城区梅新城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梅州城区梅县新城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主要内容 一、规划范围 规划区位于梅州市西南部。规划范围东起府前大道、梅江,西至天汕高速,南起梅龙高速,北至广梅南路,用地面积约14平方公里。 图1区位 二、规划原则

(一)生态优先 以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为前提,通过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严格保护梅江自然生态环境,集约节约使用土地。 (二)区域协调 明确梅县西片区在梅州市的功能定位,从更宏观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谋划片区发展。 (三)弘扬特色 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土地资源,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合理布局建设用地,指导片区有序建设。 三、功能定位 规划围绕“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联动”的设计理念,打造“山水相融”特色空间。梅县西片区着力建设文体中心、曾宪梓体育场、现代物流园、中山大学粤东医院等项目,重点发展行政文化、商业商务、宜居社区、商贸物流、创意研发等产业,未来打造成为梅县行政文化中心、商业商务中心、生态宜居新城。 四、空间结构 依据城市总体布局形态与空间结构,结合本片区的空间特征,确定规划区的总体规划结构。规划的总体结构可概括为“三轴三带、三心四片”。

三轴:剑英大道发展轴、宪梓南路发展轴、府前大道发展轴——以剑英大道、宪梓南路形成串联规划区重要节点的主要发展轴,并通过府前大道发展轴对接梅县区周边组团。 三带:梅江生态景观廊道、程江生态景观廊道、外环路景观廊道——延续总规要求,沿梅江和程江控制生态廊道,同时沿外环路防护绿带控制景观廊道,并融入体育健身、文化休闲、生态公园等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景观生态品质。 三心:梅县西商业商务中心、梅花山文体中心、梅县行政中心——在剑英大道发展轴和宪梓南路发展轴交汇处打造梅县西商业商务中心,成为梅州城市西部的标志性地区;结合梅县行政、文化等重点服务设施建设梅县行政中心和梅花山文体中心。 四片:梅花山行政文化商业区、三葵居住区、滨江居住区、蔡岭居住物流区——打造四个组团式布局的宜居社区,每个宜居社区居住人口约3-5万人。

世界客都中国梅州

世界客都中国梅州──投资环境介绍 2008-08-13 10:34 文章来源:梅州市外经贸局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与闽、赣两省交界,全市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现辖梅江区、兴宁市、梅县、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等六县一市一区,全市总人口500万人。梅州市是中国金柚之乡、单丛茶之乡,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梅州是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有“世界客都”之称,旅居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300多万人。 近几年来,梅州市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坚持实施以开放梅州为先导、工业梅州为核心、生态梅州为基础、文化梅州为动力的“四个梅州”发展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410.69亿元,比2006年增长12.5%,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2.6∶43.9∶33.5。 今日的梅州,正抢抓“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带来的发展机遇,围绕建设新型制造业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着力打造电力、矿业、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四个百亿元产业,显现出巨大的魅力和吸引力,为广大投资者带来无限商机,成为外来投资的一块宝地。 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 梅州背靠内陆、毗邻沿海,是闽粤赣三省的经济转承地带、交通枢纽和物质聚集地,也是广东省沟通华南、华中等内陆地区的重要门户。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身处三省交通枢纽的梅州市在交通、通讯、商贸、仓储等方面将可以充分发挥中转、过渡、承接、吸纳、供应与支持的功能,促进梅州加快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功能完善的交通运输服务和货物处理系统的区域物流中心,刺激并拉动梅州商贸流通业的大发展。 交通便利 高速公路梅州至揭阳、梅州至河源、天汕高速(天津至汕头)梅州段高速公路已经开通,目前梅州至深圳约需3小时车程,梅州至广州约需3.5小时车程。梅州至福建龙岩、江西赣州的高速公路已列入省“十一五”规划,今后两年内,所有县(市、区)可望实现通高速公路。 铁路广梅汕铁路、梅坎(梅州至福建坎市)铁路贯通全国铁路网,正在规划建设梅州至江西瑞金的铁路。 民航梅县机场可直通广州、香港,其中每天都有至广州航班。 水运梅州全市内河通航里程494公里,水运运输量达12亿吨公里。 能源充裕2007年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232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10亿千瓦时。外来投资企业在享受到充足电力供应的同时,还实行优惠的电价。从2008年6月1日起,我市工商业电价与珠三角的同类电价平均水平相比,大工业每千瓦时低0.12元,非普工业低0.104元,商业低0.063元。 通关便捷梅州市区设立了海关、边检、检验检疫等口岸联检单位,进出口货物可在梅州直接通关。“电子口岸系统”的积极推广,提高了进出口货物通关查验放行速度。新查验场、公用型保税仓库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将进一步优化通关环境。 资源丰富梅州境内有铁矿、石灰石、稀土、瓷土等54种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铁、锰、锑储量分别占全省的13%、44%、34%。全市可供开发水力资源123.93万千瓦。地下温泉分布广且水温高、水质好、流量大,其中丰顺县被誉为“温泉之乡”。农业开发被省委、省政府誉为“东学梅州、西学高州”的典型,有果茶为主的农业基地150万亩。

梅州市儿童发展规划

梅州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 前言 二十一世纪初期,梅州进入了建设比较发达山区市的发展阶段。今天的儿童是将来现代化建设的主人。培养、教育儿童,努力提高儿童素质,造就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是新世纪梅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重视儿童事业,把“提高全民族素质,从儿童抓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认真实施1992年国务院颁布的《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省政府颁布的儿童发展“八五”、“九五”规划。我市政府相应制定、颁布并实施了梅州市儿童发展“八五”规划和“九五”规划。各级政府把儿童发展规划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领导,认真实施,通过十年努力,基本实现了九十年代儿童发展纲要、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我市儿童事业取得了全面的明显的进步。 优化了儿童发展环境。全市初步形成了“儿童优先”的共识,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儿童工作体系。政府对儿童发展的投入逐年增加,十年来,市财政投入卫生事业经费累计达77575万元,投入基础教育经费累计70575万元,为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提高了儿童健康水平。梅州创建爱婴市活动取得可喜成绩,1999年

跨进全省爱婴市行列,全市妇幼卫生保健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婴儿死亡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从1990年的40.37‰、50.39‰、63.92/10万降至2000年的19.78‰、24.29‰、21.69/10万;五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从5.4%降至2.12%。 儿童教育取得显著成绩。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均居全省前列,全市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普九”工作不断巩固提高。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9%,小学学生完成率99.58%;初中毛入学率达99.55%,基础教育基本实现性别均等发展。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儿童教育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 儿童合法权益得到基本保障。我市认真贯彻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为儿童生存、发展提供了保障。 政府和社会保护、关心困境儿童的成长。截至2000年,全市各类福利院收养孤残儿童600多人,兴办残疾儿童康复机构3个,特殊学校5所;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5%;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动员社会各界扶助8000多名(次)失、辍学儿童重返校园。 我市儿童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和儿童发展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条件及水平存在地区差异;贫困、边远山区儿童保健及受教育状况有待改善;流动人口中儿

武夷山自然地理概况

武夷山自然地理概况 武夷山地处中国福建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7°32′36″~27°55′15″;东经117°24′12″~118°02′50″。根据区内资源的不同特征,将全区划分为西部生物多样性、中部九曲溪生态、东部自然与文化景观以及城村闽越王城遗址等4个保护区。核心面积63575ha,核心次面积36400ha,同时,划定了外围保护地带--缓冲区,面积27888ha。区内年平均降雨量为1486-215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8-84%,早霜10月份,终霜3月份,无霜期253-273天,平均雾日达120天,随海拔高度增加年照日数递增率为小时/百米,年降水量递增率为44-54毫米/百米。具有气温低,降水量多,湿度大,雾日长,垂直变化显著等气候特点。 武夷山植被的概况如下: 一、植物概况武夷山已知植物3728种,有中国特有属27属31种,许多如银杏等为 单种属孑遗植物3728种,有28种珍稀濒危种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如鹅掌楸、银钟树、南方铁杉、观光木、紫茎等。区内发育有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山茶科(The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和杜英科(Elaeocarpaceae)树种。11月7、8日:黄岗山简易公路、桃源浴,沿途认识植物。其中,桃源浴18种植物的科名、属名: ①、黄山松:松科、直条型。②、扁柏:柏科。③、马挂木:木兰科。④、化 香树:胡桃科,落叶阔叶树。⑤、金钱松:松科。⑥、小叶柏了树:安息香科、落叶阔叶树。⑦、灯台树:回照科,落叶阔叶树。⑧、大花金鸡菊:菊科。⑨、胡桐树:胡桐科。⑩、红豆杉、柳杉和冷杉:三尖杉科。其次,庐山植物园10种植物科名、产地和用途:①、白花杜鹃:杜鹃花科,原产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用途:观赏。②、杉木:杉科,原产河南、安徽、广东、广西。用途:材用。③、金缕梅:金缕梅科,原产广西、湖北、江西。用途:观赏。④、山茶:山茶科,原产云南。用途:观赏及药用。⑤、平枝荀子:蔷薇科,原产陕西、四川、云南。用途:观赏。⑥、南方铁杉:松科,原产安徽、浙江、福建、湖南。用途:材用及观赏。⑦。⑧、名称:黄瑞木,科属:山茶科,产地分布: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形态特征:落叶灌木,叶片绿色,株高3~4米。 二、武夷山群落类型:武夷山在自然植被上,由于它地处中亚热带,最高海拔2158 多米,属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离海6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布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导致植物群落类型多种多样。从大的方面来分,主要分为两部分:针叶林和阔叶林。(一)、针叶林:对于针叶林,我们所抽取的样方主要有一个点:黄岗山山麓海拔1890米处的黄山松群落。1、黄山松群落:分布在黄岗山,属于落叶阔叶林的一个群落。黄山松,又名台湾松,它属于阴性树种,耐低温,能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一般分布在海拔800或850米以上至山顶的地段,在海拔1250米以上成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它属于松科,裸子植物。黄山松与广东的马尾松有明显的不同之处。黄山松枝条平直生长,主茎与枝条成直角,而马尾松成锐角。马尾松的叶子两伸为一出,较长、细。 而黄山松的叶子也是两伸为一出,但较短、粗。2、林木记录表:建群种:黄山松:树龄20年的有8株,50年的有4株,10年的有3株。平均高度为14米,胸径50厘米,枝下高10米。树冠幅度3米,生活型为果型。生活强度强。(二)、阔叶林在庐山,常绿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也有着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