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视角下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的研究——以LM学校为例

社会工作视角下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的研究——以LM学校为例

硕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社会工作视角下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的研究

——以LM学校为例

作者:

导师:系别、年级:哲社 2011级

学科、专业:社会工作

完成日期:2013 年4月

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北京师范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于本授权书。

本人签名:日期:

导师签名:日期:

社会工作视角下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的研究

——以LM学校为例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的拉力及农村的推力作用下,产生了大量的农民工群体。农民工家庭式的流动产生了大批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己成为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儿童数量的庞大以及这一群体对我国未来的重要性使得解决流动儿童的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各学科研究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也备受关注。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帮助弱势群体的专业,在解决流动儿童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改善流动儿童社会环境及促进个人的改变,帮助流动儿童提高自身能力,促进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生活。

本研究通过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力图在前人研究成果之上,运用参与式观察与访谈的方法全面了解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情况,探索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服务领域的途径。总结经验,提出一些来源于实践的理论,丰富学术界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的研究。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第二部分研究设计,分析了研究方法,介绍主要概念及理论;第三部分采取结构式访谈法对流动儿童的城市生活适应(心理适应及行为适应)状况进行了考察,并分析结果,思考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第四部分在对流动儿童城市不适应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并运用社会工作相关理论提出解决这些不良适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社会工作,流动儿童,城市适应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work to adapt to the situation of

floating children city research

to LM school as an example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our country the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process accelerated,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urban and rural under the action of thrust, produced a large number of migrant workers groups. The flow of migrant workers family produces a large number of floating children. Data showed that in 2010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of 220 million people,including children under 14 years of age and for the floating population's overall 20.8%.A large number of floating children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is group to our country future makes solving migrant children has become a topic of concer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ers have done a lot of research. The floating children city adaptation problem also in focus.

Social work as a service professional of the vulnerable group,by improving the floating children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change of the individual, to help migrant children to improve their abilit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floating children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This study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to the predecessors' research results,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of the city to adapt to the situation of floating children, exploring the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in the flow path in the field of children's services. Puts forward some theory comes from practice, sum up experience, to a certain extent, can fill the blank in the research of predecessors, to better enrich academic using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in floating children to adapt to the process of city.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selected topic reason and the selected topic significance; The second part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research methods, introduce the main concepts and theories; Third part take the structured interview method for floating children adapt to city life (general adaptability, to family, school, social culture environment adapt to) status was investigated, and analysis the results, thinking limitations and deficiencies of this study; The fourth part on the floating children not adap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ity, to thinking and to use social work theories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se bad adaptation.

KEY WORDS:migrant children, social work, adapt to the city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I 1前言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框架 (2)

1.3研究意义 (2)

1.3.1社会意义: (3)

1.3.2个体意义 (3)

1.3.3专业意义 (3)

2研究综述 (3)

2.1我国对流动儿童的研究 (4)

2.1.1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4)

2.1.2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 (4)

2.1.3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及适应问题 (5)

2.2以往研究的不足 (6)

2.2.1研究角度单一 (6)

2.2.2决对策缺乏可操作性 (6)

3 研究设计 (7)

3.1相关理论 (7)

3.1.3整合模式 (7)

3.1.4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7)

3.2研究方法 (8)

3.2.1文献分析法 (8)

3.2.2参与式观察法 (8)

3.2.3访谈法 (8)

3.3相关概念 (9)

3.3.1流动儿童 (9)

3.3.2社会工作 (9)

3.3.3城市适应 (9)

3.4研究过程 (10)

3.4.1样本的抽取 (10)

3.4.2主要访谈对象的确定 (10)

4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探究 (12)

4.1LM学校流动儿童的基本特征 (12)

4.1.1地域特征 (12)

4.1.2流动时间特征 (12)

4.1.3家庭特征 (12)

4.2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 (12)

4.2.1自我认同 (13)

4.2.2对城市的认同及归属感 (13)

4.3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 (14)

4.3.1语言 (14)

4.3.2流动儿童的社会交往 (14)

4.4行为习惯 (16)

4.5.1不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力不集中 (16)

4.5.2.遵守交通规范意识薄弱 (16)

5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下社会工作的介入 (16)

5.1促进流动儿童心理适应 (17)

5.1.1从微观系统着手,开展个案工作,为其提供心理健康辅导 (18)

5.1.2从中观系统着手,开展小组工作,为其提供同辈群体支持 (18)

5.1.3从宏观系统着手,消除社会排斥,促进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合 (19)

5.2促进流动儿童行为适应 (19)

5.2.1.从微观系统着手,开展个案工作,修正其行为 (20)

5.2.2.从中观系统着手,开展小组工作,促进其社会化 (20)

5.2.3从宏观系统着手,改变政策制度 (21)

6 结语 (21)

参考文献 (22)

附录 (24)

致谢 (26)

1前言

1.1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涌入城市寻求发展。农民工在进城过程中,对其子女的安排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让其子女留守在家乡,由父母单方或祖父母监护,这类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另一种选择是带着其子女从农村流动到城市,这类孩子被称为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成了城市中数量庞大的第二代移民。流动人口中青壮年是最主要的群体,而他们正是生育的高峰期,他们在流动过程中呈现“全家型”流动。据《报告》数据分析,流动人口家庭的平均规模为2.3人,67.4%为夫妻/子女一起居住。流动人口的子女中,70.2%为流动儿童,29.8%为留守儿童。可见“全家型”流动已经成为最主要的流动方式。这样的流动特点造就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如果在其成长过程中缺少学校的教育并受到排斥,这些都极为不利于儿童的成长。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希望,他们的健康状况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他们的成长状况关系到国家未来。然而现实情况是,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后,处于流入城市的社会底层,经济情况不理想,又缺少社会支持网络,城市和农村的权益都享受不到。由于流动儿童的整体生存不良现状及其对未来的重要性,全社会是应对这一新出现的弱势群体给予特别关注。

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自助的专业活动,有其专业的工作方法及手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随着社会工作专化程度的不断提升,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保护弱势群体利益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工作成为了现代社会服务与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因此,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增强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能力逐渐成为一种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新思路。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视角是新型的观点和角度,把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及社区工作的方法运用到促进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问题上是种创新。

流动儿童是个数量庞大的群体,他们人生最关键时期跟随父母,进入他们要生活的城市,他们面临着学习城市生活规范并建立社会交往网络,他们能否转变生活方式,掌握城市生活的模式,他们内心经历怎样的变化,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关心的关键点。当然,对流动儿童的研究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众多的研究者已经从多个角度做了充分的研究,最主要的学科是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把社会工作理论运用到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的研究不多。运用社会工作方法能否促进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社会工作哪些理论可以运用到指导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这些问题是本研宄要探索的问题。

1.2研究框架

图1.流动儿童的社会生态系统

图2.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分类

1.3研究意义

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城市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问题对流动儿童及社会工作专业本身都

有着重要的意义。

1.3.1社会意义:

流动儿童处于接受教育及社会化的最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所遭遇的事对他们以后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流动儿童离开熟悉的农村,来到陌生的城市后不仅受到制度性的排斥,还受到城市社会人群的歧视。但是我国社会的发展及城市化的最终结果是流动人群融入城市。如果他们长时间不能适应城市,则会在心理积累一些负面情绪,重则行为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反社会行为,破坏社会秩序,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所以促进城市的流动儿童适应城市也是推动城市化的一部分,也是促进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一部分。

1.3.2个体意义

童年时期是一个人生理、心理成长最快时期,也是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关键期。儿童时期所接受的观念及形成的想法对一个人成年以后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可见,儿童期对一个人一生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如何,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认知和人格,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只有促进他们适应城市生活,让他们的心理感受到被接纳、被重视,使得他们在一个公平、有爱的环境中生活才能给他们的人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3.3专业意义

以往对流动儿童问题的研究视角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及社会学,这些学科在研究中往往只从本学科视角出发,不能兼顾多方面,重视微观上的个体就会忽视宏观上的社会环境,重视宏观环境就会忽视微观个体,而社会工作专业同时具备三种视角,即有微观的个案工作,中观的小组工作方法,又有宏观上从社会政策方面影响改变的方法。所以社会工作专业在解决流动儿童城市适应问题上有独特的视角,拥有明显的专业优势。同时解决社会问题也会促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积累的过程,经验的积累都为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及实务起到促进作用。

2研究综述

2.1我国对流动儿童的研究

儿童时期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生理、心理都迅速发展,儿童时期形成的观念行为习惯会影响一生。由于特殊的时代发展背景及家庭状况,使得流动儿童跟随父母离开家乡进入城市生活、学习。流动儿童应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享受本该属于自身的权益。但是由于我国现行政策及福利分配问题,使得流动儿童享受不到该享有的权利保障。

由于流动儿童对我国未来的重要性,流动儿童的问题一直受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关注。

2.1.1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由于流动儿童大多处于入学年纪,流动到城市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入学。所以教育问题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对流动儿童群体所处困境的研究中,教育问题衍生的一系列问题也是最受到重视的研究议题。

流动儿童的教育可以涉及到教育政策、教育公平。如周皓,荣珊的《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1一文中指出了只有在了解迁徙的政策基础上,才能对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有全面准确的认识,才能制定有利于流动儿童发展的政策,从制度上保证流动儿童权益。熊少严在《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与学校教育的指导策略》2一文中指出,在流动儿童城市使用过程、接受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发挥中重要的整合功能,通过整合流动儿童的家庭、学校及社会资源共同促进流动儿童的发展。宋艳认为流动儿童的教育涉及教育公平问题,认为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应从政策方面保障流动儿童的教育权益3。

还有从宏观教育体制及国际视角等角度来研究流动儿童的文献。如不同利益群体在流动儿童教育方面的比较(刘鸿渊,2007)4;当前教育制度对流动儿童的不利影响(韩嘉玲,2007)5;可以通过对流动儿童父母的文化提升来帮助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周海玲,2008) 6;

2.1.2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

流动儿童在从农村进入城市后,必定心理上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为研究流动儿童的心

1周皓,荣珊.我国流动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与经济.2011(03)

2熊少严.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整合与学校教育的指导策略[J].广东社会科学.2006(01)

3宋艳.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一从教育公平的视角[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5 (4 ).

4刘鸿渊.多元利益格局下的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研宄,2007.

5韩嘉玲.流动儿童教育与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J].北京社会科学.2007(4).

理状况,心理学开始介入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状况,一般都采取量表将流动儿童心理状况与城市儿童心理状况作对比得出结论并探索运用心理学方法介入干预。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城市儿童。研究表明,流动儿童不同程度的存在城市社会适应不良状况,主要表现在心理及性格上自卑和孤僻,行为上表现为胆怯、退缩或叛逆,生活习惯不良等方面,产生适应不良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性歧视,即由于政策原因造成的当前城乡之间制度性差异形成的。

流动儿童大多数存在自卑胆怯和孤僻的心理反应,人际交往存在困境(肖克、冯帮,2008)7。流动时间长短对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没有直接影响(许晶晶、申继亮,2007)8。流动儿童普遍认为自己正在被歧视或有过被别人不同程度歧视的心理体验,与城市同学交往不多,师生关系比较紧张。(徐凤娇,邓瑞姣,2009)9。

还有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公立学校中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优于民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还有研究成果应引起关注,即流入城市时间长的儿童城市适应性与流入城市时间短的儿童适应状况无明显差异。

2.1.3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及适应问题

这类问题主要是从社会学角度入手研究,涉及流动儿童的流动方式,社会排斥,城市融入及城市适应性等问题。

通过对城市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状况进行比较,并探究产生不良心理反应的原因,最后提出对策(曾守锤,2009)10。任云霞从社会排斥的视角,分析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提出从本质上解决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问题的对策(任云霞,2006)11。郭良春等以北京市一所公立中学为个案,从社会学的角度,通过比较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之间的差异来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问题。通过调查得到结论: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在城市的适应状况比私立学校流动儿童的适应状况良好,但他们也有受社会排斥的经历(郭良春;姚远;杨变云,2005)12。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在制度性排斥下,流动儿童在教育,医疗等方面都受到制度性的歧视,这些都置流动儿童于一种不利地位,进而逐渐被边缘化,最终形成了一个新的弱势

7肖克、冯帮.流动儿童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J]河北教育.2008(03)

8许晶晶、申继亮家庭因素与初中一年级流动儿童自尊关系的研究.

9徐凤娇,邓瑞姣. 流动儿童自卑感原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2009(31)

10曾守锤.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J].心理科学.2007(06)

11任云霞.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的研究[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1)

群体,从而出现了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不良状况现象,只有从制度上消除城乡二元对立局面才能真正解决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及城市适应问题。综观以往研究发现,在研究早期,研究者们把关注点都集中在流动儿童教育方面。近年来随着心理学及社会学介入流动儿童问题研究,流动儿童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社会融入及城市适应状况开始引起学界的关注。

2.2以往研究的不足

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研究者们存在的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方面。

2.2.1研究角度单一

无论是教育学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心理学对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还是社会学对流动儿童城市融入及城市适应性的研究,研究者都只是从各自学科的角度进行研究,教育学偏重流动儿童行为的塑造,社会学偏重流动儿童与环境的互动,心理学偏重流动儿童的心理反应,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个人的病态,随之把焦点放在个人心理及行为的纠正上,而忽视社会环境对流动儿童的影响。这样的研究很容易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果。但是本质上这些研究角度之间有着不能分割的关系,偏重任何角度都会割裂问题。

2.2.2决对策缺乏可操作性

大量关于流动儿童的教育及城市融入问题的文献对与这两个问题都提出了一些对策,提及最多的对策有改变人们观念,提高权利意识,建立相关社会组织,消除制度性障碍13等等。有些措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如建立相关的社会组织。那些从宏观角度改变政策则需要经过较多程序与时间,可操作性低。

可以看出,单一的角度只会使问题简单化,只有综合各个角度才能从整体上把握问题。而社会工作作为兼具理论性和实务性的专业,从理论上指导实务,在分析问题时注重“人在环境中”,既看到了个人的问题,又看到了环境的影响作用。在干预过程中强调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共同作用,有着其他专业不可替代的优势。所以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研究,不仅可以弥补当前学术研宄对流动儿童领域所存在的不足,改变单一的研究视角,丰富研究成果,同时社会工作的介入过程及运用方法也能为为社会工作专业积累理

论及实务经验。

3 研究设计

3.1相关理论

3.1.3整合模式

整合模式(integrated approach)是社会工作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重要工作模型。原因在与“社会工作注重在个人与其各个系统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与解决个人问题相关联的需求、资料、服务和机会。社会工作者将人置于环境(系统)中作整体的考量,并于其中帮助他们寻找符合其个人需求的方法”。14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可能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这就需要从整体视角分析问题,因此,整合模式就应用而生。整合模式就是针对问题的所有因素,结合多方面力量对服务对象进行干预,从而实现工作目标。

整合模式主要在解决流动儿童问题方面,强调重视儿童自身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不仅从儿童自身促进其改变,也从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方面促进流动儿童的改变。

3.1.4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Society Ecosystems Theory)把社会环境视为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社会环境对于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社会生态理论是是关于人与环境互动的重要理论。社会生态系统有三个系统:微观、中观及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是指研究对象自身。中观系统一定规模的社会群体。宏观系统则是全社会及社会政策等。15流动儿童所处的系统主要有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系统。微观系统即流动儿童个体,中观系统即学校系统,宏观系统即社区及社会系统。在个人层面,流动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社会适应能力不强,环境变化会引起多其多方面不适应。同时,他们处于社会化的最主要阶段,学习及接受新知识及环境的能力比较强,这是流动儿童的优势。在家庭层面,他们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受教育程度低,处于城市社会最底层,从事的都是城

14顾东辉主编,社会工作概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15师海玲,范燕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04年查尔斯—扎斯特罗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新探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市里工资低又辛苦的工作,流动性很强,经济条件差,居住环境相对差,这些都与城市儿童形成了巨大的差距。在学校层面,流动儿童大多就读于城市里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和一些条件较差的公办学校,这些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资源流动性高等问题。社会方面,流动儿童受到制度性歧视,表现在入学及医疗受到限制。综合分析各个流动儿童各系统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逐步改善环境。

3.2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社会工作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分析法、参与式观察法及访谈法搜集资料及分析问题。

3.2.1文献分析法

对于城市流动儿童的研究已经有了大量的文献,涉及问题的多方面,运用社工基础理论与方法介入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问题也有一些文献资料。

本研究所运用到的主要理论研究文献如下:

a.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及社会工作三大工作方法;

b.我国流动儿童存在问题;

c.国内对流动儿童社会排斥、社会融入及城市适应性的研究;

d.我国关于流动人口的调查报告。

3.2.2参与式观察法

笔者在农村出生,经历了农村的变迁,熟悉这一流动群体。容易取得一些感性资料,近距离的接触他们的生活。这也是笔者对于流动儿童问题研究的兴趣来源。另一方面,笔者曾LM打工子弟学校支教半学期,并在北京X儿童基金会实习三个月,对与流动儿童有长时间的接触,比较了解他们的生活,有大量的感性认识。

3.2.3访谈法

访谈法是质性研究的最重要方法。本研究在资料搜集阶段回访了LM学校的在校学生,采用结构式访谈法搜集资料。资料搜集主要是来源于深度访谈,笔者根据需要拟定了访谈大纲。

3.3相关概念

3.3.1流动儿童

一般认为流动人口是户籍在农村,但己在流入地居住了相当长时间的人口。根据流动的空间来看,大部分流动人口都是从农村向城市流动。这些流动人口的子女即为城市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父母流入地出生;另一种是在农村出生,后来随父母流动到城市中生活学习。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在农村出生,在成长期随父母流动到城市的儿童。

根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至少有2.01亿流动人口,至少有205万流动儿童。流动儿童中,0—5岁学龄前儿童流动的比例为75.7%,6—11岁儿童的流动比例为68.2%,12—15岁儿童的流动比例降为60.4%。16

3.3.2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最早产生于西方国家,在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中不断完善成熟。社会工作旨在促进人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其目标是发挥治疗性功能,解决人与环境之间不协调引发的问题。社会工作的雏形是国外宗教慈善组织活动,经过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与发展,在实践基础上衍生出了具有一套价值观念和理论为指导的社会救助体系。在美国及欧洲,社会工作已经处于发展成熟阶段,而在我国,社会工作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但是近年来发展迅速,运用到了多个领域产生了一系列学科。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案主范围的扩大,社会工作开始发挥其另外一个功能,即预防社会问题的发生。

3.3.3城市适应

适应(Adation)概念最初来源于生物学,指“生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合现象。适应即使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结果”17。流动人口对于新环境的适应主要是一种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的过程,是逐渐接受新文化,认可与接纳其文化,从而最终与城市社会融合的过程。由此可以定义城市适应为逐渐消除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不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如果城市适应良好会表现为认同城市文化,接纳城市文化,内化城市生活习惯,最后对城市产生归属感。城市适应不良则会出现排斥城市文化,没有形成对城市的归属感,内心自卑孤僻,行为胆怯或冲动,并伴随社交障碍等现象。

16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M].中国人口出版社.2012.5

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性,其实也就是社会适应中的一种,是指流动儿童由农村或小乡镇来到城市后对于城市生活的适应状况。18

关于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研究不是很多,流动儿童往往都是随农民工进入城市的,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过程同样适合于流动儿童。这里我们借鉴学者对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的成果。南京大学朱力将进程农民工的适应划归为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三个层面,并认为这是三个不同而且依次递进的层面19。对流动人口而言,经济层面的适应是立足城市的根本,只有在经济上立足了才能开展日常活动,才能参与教育及社会活动。社会层面的适应主要体现在社会交往方面,流动儿童的社会交往主要集中在同辈群体中,同辈群体对流动儿童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心理层面的适应是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认可与接纳,最高层次是对城市产生归属感。

3.4研究过程

3.4.1样本的抽取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有着便利的交通条件、密集的高等院校及发达的经济条件,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吸引了国内大量的外来人口进入。本文调查是在北京市的一所民工子弟学校进行的,选取所需样本进行了访谈。

A.LM学校介绍

昌平区地处北京市五环外,今年来随着北京市市区的扩展而迅速发展,由于处于城乡结合部,租房价格比较便宜,使得大量的农工聚集在此,形成了大量的农民工聚集区。大量的打工子弟学校也顺应而生。

LM是专为打工子弟建立的私立学校,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半截塔村。学校占地面积5000平房米建筑面积1500平米,有24间教室,学校现有人数450人左右,教职员工不到20人。学校现有小学到初中共十二个班级。利民学校周围是农民工居聚区,处于天通苑社区管辖,地处五环外,偏离市区,交通不方便,属于城乡结合部。

3.4.2主要访谈对象的确定

首先选取两名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作为资料收集样本。这两位同学是去年笔者在支教过程中所教学生。通过一学期的互动,对他们个人及家庭的情况比较熟悉。在取得联系之

18段凡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武汉市某小学流动儿童社会工作项目为例[D].2012.6

后,笔者向他们说明访谈目的及参与方式,访谈得以顺利开展。再通过这两个同学,采用滚雪球的方式寻求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作为研究样本。由于LM学校是小学初中合在一起的学校,这方便了样本的选取。再经由这两名流动儿童的介绍,最终又联络到四名流动儿童。所以最后的样本中一共有3名初中生,6名小学生,共9名研究对象。

表1 流动儿童的基本信息

编号性别年龄家乡在京时间父亲职业母亲职业

A1 男9岁四川2年司机个体户

A2 女10岁河南3年建筑工人清洁工

A3 男10岁山东1年厨师服务员

A4 男14岁安徽6年建筑工人个体户

A5 女11岁河南2年公司职员公司职员

A6 女10岁山东3年建筑工人服务员

A7 男14岁辽宁4年公司职员公司职员

A8 男10岁山东1年个体户个体户

A8 女15岁河南4年个体化服务员

A9 男10岁河南7年司机个体户

在对流动儿童的访谈资料收集整理后,根据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不同状况选取了一位城市适应状况良好的儿童的家长,另外两名家长是城市适应状况明显不良儿童的家长。对老师的访谈,笔者是和做流动儿童访谈同步进行的,在向老师主动说明目的后,两名老何很配合的完成了访谈过程。最终,选取3名流动儿童家长,2名老师作为辅助访谈对象。为对采访对象的详细情况保密期间,对这9位同学及3位家长,两位老师进行了编号。用A代表同学,B代表家长,C代表老师。详细情况入下:

表2.流动儿童父母情况

编号关系家乡在京时间职业

B1 A1的父亲四川5年司机

B2 A9的母亲河南7年个体户

表3.LM学校老师情况

编号与流动儿童的关系

C1 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C2 数学老师

4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探究

4.1LM学校流动儿童的基本特征

4.1.1地域特征

大部分流动儿童来自以河南、山东及一些临近北京的省份。其中三年级二班有河南籍的有28位,山东籍有14位,剩余同学中以东北为主。这些都是离北京比较近的省份,也体现了我国流动人口流动的一个特征——近距离流动为主。

4.1.2流动时间特征

多数流动儿童在京时间超过3年,有些流动儿童已经跟随父母流动了多个地方,所以在北京的时间并不能代表他们离开家乡的时间。如A5,“其实我从两岁的时候就离开老家了,前年我们还在郑州,后来我爸爸在北京找到活了,我就跟爸爸妈妈到北京来了,因为转了一次学所以我比我们班的同学都大一岁。”

4.1.3家庭特征

流动儿童的家庭成员主要是父母及孩子,在这9个样本中,4个是独生子女。个别家庭是全家流动,如A1“我们家现在都被北京,我爷爷和奶奶开一个麻辣烫摊,我爸爸是司机,我妈妈开了一个服装店”。父亲的职业主要有建筑工人,司机,商贩等等,母亲的职业只要有清洁工,服务员,个体户等。这些流动儿童的父母亲从事的都是城市里最苦,最累的工作,同时也是工资最低的工作,并且多数流动儿童回家后会帮父母做家务,如拖地等。

4.2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

由于地域间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流动人口在迁徙到另一个地方时会有一段时间的适应过程,这种现象叫“文化震惊”。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时不可避免的面

临文化及社会层面的差异。

心理层面的适应包括,自我认同、对城市的认同、对城市的归属感。

4.2.1自我认同

生活空间的转变会引起心理的变化,但是于心理适应良好的流动儿童而言,表现出的是心情愉快,满意现状,与父母关系和谐,与朋辈群体互动良好,没有孤独感。如:A3“我现在挺开心的啊,只要能和我爸爸妈妈在一起我就开心。”

A8“我都在北京4年了,刚开始还会觉得离开以前的同学了,没人玩了,后来新交了朋友,慢慢的又好了。”

而城市适应不良的流动儿童,会产生孤独,孤僻,紧张,自卑及害怕等情。A5“我现在虽然在北京,但是哪都没去过,爸爸妈妈不让我出去乱跑,找不见我,经常是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我觉得挺无聊的,不像在老家,我可以随便出去玩。”

调查表明,流动儿童的生活态度普遍都比较积极。在笔者与他们一学期的交流中,笔者看到他们最多的状态是乐观、活泼、可爱、礼貌。虽然他们家庭及学校的条件很不理想,但是他们依旧对未来有很多憧憬,在聊天过程中,他们说以后想做医生(A2),想做科学家(A5),想考上北大(A7)。

4.2.2对城市的认同及归属感

流动儿童进入城市不是短暂的停留,而是要长期生活、学习。他们是跟随父母离开老家,进人城市,大多数流动儿童的爷爷奶奶都在老家,主要的血缘关系都在老家,不管他们在城市生活了多长时间,当问到他们的归属地时,他们都会说自己是老家人”。

例如,在被问到,你觉得你现在是北京人吗时,9个同学很一致的说不是北京人。A2,“我是河南人,因为我爷爷奶奶在河南,我爸爸说,再过几年我们就回老家去。”A4,“我都不知道我是哪的人,我在安徽出生,后来跟着爸爸妈妈去了上海,去年才到北京,反正我肯定不是北京人。”流动儿童存在着一定的身份认同困惑,他们即没有跟迁出地建立起感情又因为城市的排斥对城市没有归属感,导致有些流动儿童觉得自己不属于任何地方,既不是城市人,也不是农村人。

城市适应的最良好状态是对所居住城市产生归属感,虽然大多流动儿童认同城市生活模式,但是还没有从内心中真正对所居住城市产生归属感,否认自己是城市人。比如:A1“我不喜欢北京,只是上学的时候在这里,寒暑假我就回老家去。”

这里存在着一种互相排斥的现象,流动儿童对与所处城市不认同,而观念上的不认同

是最根深蒂固,也是最难以消除的。并且社会排斥具有代际传递性,在上一代受到不公平待遇好,下一代就会很难实现社会流动。

用社会排斥的理论来分析,第一是因为流动群体在进入城市时受到了各方面的障碍,有制度层面的,如户口导致的入学困难及享受不到医疗保险。有社会层面的,如城市居民在观念乃至行为上的排斥,使得流动儿童社会交往的中断。第二是因为社会排斥理论的目的是消除排斥、促进社会接纳及融合。流动儿童处于双重弱势地位,儿童本是弱势群体,没有能力保护自己,流动儿童不仅面临年龄造成的弱势地位而且流动人口的身份使得他们受到不公平待遇。

综上所述,但在心理层面上,流动儿童的的主观幸福感和满足感较高。心理状态良好,多数呈现出乐观、活泼、可爱、礼貌;极个别表现出自卑,孤僻等心理特征。但对待城市的态度都是认为城市的接纳感不强,对城市的认同感不强,少数流动儿童有被歧视感的经历。

4.3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

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可以从语言、社会交往、社会行为三个方面进行评判。

4.3.1语言

语言是社会交往的基础,由于儿童时期是学习及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所以大多数流动儿童基本不存在语言方面的困惑。在教学及访谈过程发现,几乎所有的流动儿童都说普通话,只是有个别的普通话不标准。A7,“我既会说普通话,也会说家乡话,我在家就说家乡话,在学校就说普通话。”

A8“我老家是山东的,我来北京一年了,我们班有几个同学老是笑话我的口音,我挺生气的。”

4.3.2流动儿童的社会交往

人类是群居性动物,人总是要处在社会关系网中。儿童在上学期间接触的主要人群是父母、同学及老师20。所以在研究过程中资料的获取就集中在这些群体中。

4.3.2.1流动儿童与同辈群体的关系

20

徐愫:《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1第1版,第211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