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齐齐哈尔大学-高分子化学期末复习(简答题)

齐齐哈尔大学-高分子化学期末复习(简答题)

齐齐哈尔大学-高分子化学期末复习(简答题)
齐齐哈尔大学-高分子化学期末复习(简答题)

第一章绪论

2.聚合物分子量有几种表示方法?如何表示聚合物分子量的多分散性?

答:数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黏均分子量,Z均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

分子量的多分散性可以用多分散指数HI,即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的比值来表示。分子量均一的聚合物其HI为1。HI越大则聚合物分子量的多分散程度越大。

分子量多分散性还可用分子量分布曲线表示。以分子量为横坐标,以所含各种分子的重量或数量百分数为纵坐标,即得分子量的重量或数量分布曲线。

4.高分子链结构形状有几种?它们的化学性质有什么特点?

答:高分子链的形状主要有直线型、支链型和网状体型三种,其次有星形、梳形、梯形等(它们可视为支链型或体型的特例)。

直线型和支链型高分子靠范德华力聚集在一起,分子间力较弱。形成的聚合物具有热塑性,加热可熔化,在溶剂中可溶解。其中支链型高分子溶解性能更好。网状体型高分子加热可软化但不熔融,在溶剂中可溶胀但不溶解。交联程度高的,加热不软化,在溶剂中不溶解。

5. 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有几种表示方法,写出数学表达式,并比较大小。

答:(1)数均分子量

Mn=NiMi/Ni=Wi/(Wi/Mi)

(2)重均分子量

Mw=WiMi/Wi=NiMi^2/NiMi

(3)粘均分子量

Mv=(WiMi^a/ Wi)^1/a

大小Mw>Mv>Mn

6.何谓高聚物?何谓低聚物?

答:物理化学性能不因分子量不同而变化的高分子化合物称为高聚物。反之,其物理和化学性能随分子量不同而变化的聚合物成为低聚物。但也有将分子量大于一万的聚合物称为高聚物,分子量小于一万的聚合物称为低聚物。

8.与低分子化合物比较,高分子化合物有何特征?

答:与低分子化合物相比,高分子化合物有以下主要特征:

(1)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很大,分子往往由许多相同的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连接而成;

(2)即使是一种“纯”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也是化学组成相同而分子量不等,结构不同的同系聚合物的混合物。它具有分子量和结构的多分散性;

(3)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有几种运动单元;

(4)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非常复杂,需用一次、二次和三次结构来描述它。一次结构是指一个大分子链中所包含的结构单元和相邻结构单元的立体排布。二次结构是指单个大分子链的构象或聚集态类型。三次结构是指形成复杂的高分子聚集体中大分子的排列情况。

第二章自由基聚合

简答题

4.何谓引发效率?导致引发效率f<1的原因是什么?

答:引发剂分解产生的自由基用于引发单体部分的百分数。f<1,主要是引发剂的诱导分解

及笼蔽效应伴副反应造成的。

5.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何种条件下会出现反应自动加速现象。试讨论其产生的原因以及促进其产生和抑制的方法。

答:本体聚合和添加少量溶剂的溶液聚合等反应往往会出现反应自动加速现象。造成自动加速现象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粘度渐增或溶解性能变差,造成kt变小,活性链寿命延长,体系活性链浓度增大。在非均相本题聚合和沉淀聚合中,由于活性链端被屏蔽,链终止反映速度大大下降,也出现明显的反应自动加速现象。反应的自动加速大多由于体系中单位时间引发的链和动力学终止的链的数目不等造成活性链浓度不断增大所致。若能调节引发剂的种类和用量,则可抑制反应自动加速。此外,选用良溶剂、加大溶剂用量、提高聚合温度或适当降低聚合物的分子量等,都会减轻反应自动加速程度。反之,则可使自动加速现象提前发生。

6.

答:链转移的结果会使聚合度降低。

7. 何谓自动加速现象?并解释产生的原因。(4分)

解:在自由基聚合体系中,当达到一定转化率时,聚合体系中出现聚合速率突然加快,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随之增大的现象称为自动加速现象。(1分)

造成自动加速的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粘度渐增,链自由基由伸展状态变为卷曲状态,溶解性能变差,链段重徘受阻,活性中心被包埋,双基终止困难kt变小;而此时,单体的扩散未受阻碍,链增长反应不受影响,kp基本不变,kp(kt)增大,聚合速率增大,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也随之增大。(3分)

(1)自动加速现象——因双基终止困难导致聚合速率加快、聚合度增大的现象。

(2)产生原因——体系粘度随转化率提高后,链段重排受到阻碍,活性末端甚至可能被包埋,双基终止困难,终止速率常数下降,转化率达40~50%时,kt降低可达上百倍,而此时体系粘度还不足以严重妨碍单体扩散,增长速率常数变动不大,因此使kp/kt1/2增加了近7~8倍,活性链寿命延长十多倍,聚合速率显著增大,分子量也同时迅速增加。

8. 动力学链长的定义是什么?何谓数均聚合度?与平均聚合度有何关系?链转移反应对动力学链长和聚合度有何影响?

答:将每个活性种从引发阶段到终止阶段所消耗的单体分子数定义为动力学链长。

用结构单元数表示聚合物的聚合度称为数均聚合度,用Xn表示。

平均聚合度为每个大分子链上所连接的单体分子数,是增长速率与形成大分子的所有终止速率之比。

对于无链转移的聚合反应,双基终止时,平均聚合度是动力学链长的两倍;歧化终止时,平均聚合度就是动力学链长。

有链转移反应存在时:向单体、向溶剂、向引发剂向链转移发生链转移都使聚合物的动力学链长和平均聚合度下降。

9. 什么叫链转移反应?有几种形式?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有何影响?答:①链自由基夺取其它分子上的原子,使原来的自由基终止,同时生成一个新的自由基,这种反应称为链转移反应。

②链转移的形式包括:向单体、溶剂、引发剂、聚合物、外来试剂的转移反应。

③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影响与链增长速率常数kp、链转移反应速率常数ktr、再引发速率常数ka相对大小有关。

10. 什么叫链转移常数?与链转移速率常数有何关系?

链转移常数C=ktr/kp,为链转移速率常数与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代表这两种反应的竞争能力。

论述题

3.在只有单体和引发剂参与反应的自由基本体聚合中试问:(1)在什么条件下生成聚合物的平均聚合度仅受引发剂浓度和单体浓度的影响而与反应温度基本无关;(2)在什么情况下生成聚合物的平均聚合度主要受温度影响,而与引发剂浓度无关。

答: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符合条件(1);氯乙烯的悬浮聚合,由于聚合-二甲苯。物的又主要由CM决定,此时聚合物的平均聚合度仅受温度影响,而与引发剂浓度基本无关,符合条件(2)。

4.单体(如苯乙烯)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常需加入阻聚剂。聚合前用何法除去阻聚剂?若取混有阻聚剂的单体聚合,将会发生什么后果?

答:苯乙烯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为防止其聚合,常加入对苯二酚作阻聚剂。聚合前需先用稀NaOH洗涤,随后再用水洗至中性,干燥后减压蒸馏提纯;否则将出现不聚或有明显的诱导期。

第四章

问答题

1. 阐明乳液聚合和悬浮聚合的优缺点

乳液聚合优点:散热容易,可连续化缺点:产品中留有部分乳化剂和其他助剂,纯度不高悬浮聚合优点:散热容易,间歇生产,产物比较纯净缺点:需要加分离、洗涤、干燥等程

序,较为复杂

2.悬浮聚合中常用的分散剂有哪两类,作用是什么?

水溶性高分子分散剂和不溶于水的无机粉状分散剂

分散剂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单体更易于分散成小液珠;二是吸附在液珠的表面,保护液珠在相互碰触时不致于合并、粘结。

3乳液聚合经过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哪些特点?

乳液聚合一般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增速期。胶束不断减少,乳胶粒不断增加,速率相应增加,单体液滴数不变,体积不断减少;第二阶段为恒速期。胶束消失,乳胶粒数恒定,乳胶粒不断长大,聚合速率恒定,单体液滴数不断减少;第三阶段为降速期。体系中无单体液滴,聚合速率随胶粒内单体浓度降低而降低。

4分别阐明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的优缺点

本体聚合优点:聚合物纯净,宜生产透明浅色制品;设备相对简单缺点:不易散热,聚合时易发生爆聚

溶液聚合优点:散热容易,可连续化缺点:不宜制成干燥粉状或粒状树脂

5. 本体聚合中,应如何避免自动加速现象?

低温预聚,降低体系粘度

6. 溶液聚合反应的溶剂应如何选择

溶液聚合所用溶剂主要是有机溶剂或水。应根据单体的溶解性质以及所生产聚合物的溶液用途,进而选择适当的溶剂。

溶液聚合中溶剂的选择十分重要,溶液聚合选择溶剂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1. 溶剂对聚合活性的影响:通常,溶剂并不直接参与聚合反应。但溶剂往往并非绝对惰性,对引发剂有诱导分解作用,链自由基对溶剂有链转移反应。这两方面的作用都可能影响聚合速率和分子量。在离子聚合中溶剂的影响更大,溶剂的极性对活性离子对的存在形式和活性、聚合反应速率、聚合度、分子量及其分布以及链微观结构都会有明显影响。对于共聚反应,尤其是离子型共聚,溶剂的极性会影响到单体的竞聚率,进而影响到共聚行为,如共聚组成、序列分布等。因此在选择溶剂时要十分周详。

各类溶剂对过氧类引发剂的分解速率的影响(依次增加),如下:芳烃、烷烃、醇类、醚类、胺类。偶氮二异丁腈在许多溶剂中都有相同的一级分解速率,较少诱导分解。向溶剂链转移的结果,将使分子量降低。各种溶剂的链转移常数变动很大,水为零,苯较小,卤代烃较大。

2. 溶剂对聚合物的溶解性能和凝胶效应的影响:选用良溶剂时,为均相聚合,如果单体浓度不高,可能不出现凝胶效应,遵循正常的自由基聚合动力学规律。选用沉淀剂时,则成为沉淀聚合,凝胶效应显著。不良溶剂的影响则介于两者之间,影响深度则视溶剂优劣程度和浓度而定。有凝胶效应时,反应自动加速,分子量也增大。链转移与凝胶效应同时发生时,分子量分布将决定于这两个相反因素影响的深度。

为保证聚合体系在反应过程中为均相,所选用的溶剂应对引发剂或催化剂、单体和聚合物均有良好的溶解性。这样有利于降低黏度,减缓凝胶效应,导出聚合反应热。必要时可采用混合溶剂。对于无法找到理想溶剂的聚合体系,主要从聚合反应需要出发,选择对某些组分(一般是对单体和引发剂)有良好溶解性的溶剂。如乙烯的配位聚合,以加氢汽油为溶剂,

尽管对引发体系和聚合物溶解性不好,但对单体乙烯有良好的溶解性。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还希望在聚合结束后能方便地将溶剂和聚合物分离开来。

3. 其他方面:诸如经济性好,易于回收、便于再精制,无毒、商业易得、价廉、便于运输和贮存等。

7.本体聚合法制备有机玻璃板和通用级聚苯乙烯,如何解决传热问题?

制备有机玻璃板时,为解决聚合过程中的散热困难、避免体积收缩和气泡产生,将聚合分为预聚合、聚合、和高温后处理三个阶段来控制。

通用级聚苯乙烯其散热问题可由预聚和聚合两段来克服。

8.溶液聚合多用于离子聚合等,而较少用自由基聚合,为什么?

答:答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的引发剂容易被水、醇、二氧化碳等含氧化合物所破坏,因

此不得不采用有机溶剂进行溶液聚合。

溶液聚合可以降低聚合体系的黏度,改善混合和传热、温度易控、减弱凝胶效应,可

避免局部过热。但是溶液聚合也有很多缺点:①单体浓度较低,聚合速度慢,设备生产能力低;②单体浓度低,加上向溶剂的链转移反应,使聚合物的分子量较低;③溶剂分离回收费高,难以除尽聚合物中的残留溶剂。因此溶液聚合多用于聚合物溶液直接使用的场合。

9. 典型乳液聚合的特点是持续反应速率快,反应产物相对分子质量高。在大多数本体聚合中又常会出现反应速率变快、相对分子质量增大的情况。试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并比较其异同。

典型乳液聚合反应中,聚合是在乳胶粒中进行。平均每个乳胶粒中只有一个活性链增长,若再扩散进入一个自由基即告终止。由于链自由基受乳化剂的保护因而双基终止的几率小,链自由基的寿命长,链自由基浓度比一般自由基聚合要高得多,因此反应速度快,产物分子量高。

在本体聚合达一定转化率后,由于体系粘度增大或聚合物不溶等因素,使链终止反应受阻,而链引发和链增长几乎不受影响,此时稳态被破坏,活性链浓度增大,活性链寿命延长,结果导致反应速度加快,产物分子量增大。

在这两种情况下,聚合体系中活性链浓度比一般自由基聚合要大,活性链寿命亦比一般自由基聚合时要长。这是它们相似之处。在乳液聚合中,通过改变乳化剂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可以控制体系中链自由基的浓度和寿命。这种反应的高速度和产物的高分子量是持续和稳定的。而在本体聚合中,自动加速是由于体系物理状态不断变化造成的,在可控性等方面均不同于乳液聚合。

10.以氯乙烯的悬浮聚合,苯乙烯的本体聚合,乙酸乙烯酯的溶液聚合和丁二烯的乳液聚合为例分析这几种聚合反应中调节相对分子质量的措施都有哪些?

答:自由基聚合中聚合物的平均聚合度倒数方程为:

不同的聚合体系,平均聚合度倒数方程有所不同。

⑴(5分)氯乙烯悬浮聚合

氯乙烯聚合中,向单体转移常数约在10-3数量级,向单体转移速率远超过正常的动力学终止速率。氯乙烯悬浮聚合中没有溶剂,向引发剂转移可忽略不计,因此,聚氯乙烯的平均聚合度基本由CM这一项所决定。Xn= 1/C M,C M的大小仅决定于聚合温度,因此,在氯乙烯悬浮聚

合中依靠改变聚合温度来调节PVC的相对分子质量。

⑵(5分)苯乙烯本体聚合

苯乙烯在100℃以下进行本体聚合多采用引发剂引发。链终止为偶合终止,向单体转移和向引发剂转移仅占次要地位。聚苯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由聚合反应温度和引发剂用量来决定。

Xn=2ν,ν=kp[M]/2(fkdkt)1/2

温度越高或引发剂浓度越大,所得聚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就越低。

苯乙烯在100℃以上进行本体聚合也可以是热聚合。温度较高时歧化终止和向单体转移所占比例会加大,此时调节PS相对分子质量的主要手段是调节聚合温度。

⑶(5分)醋酸乙烯溶液聚合

醋酸乙烯链自由基活泼,可以发生多种转移反应。平均聚合度倒数方程为

ν=kp2(fkdkt)1/2c(M)?c(I)1/2

在醋酸乙烯溶液聚合中,除了改变聚合温度和引发剂浓度来调节PVAc的相对分子质量外,溶剂种类的选择和溶剂的用量也是调节PVAc的相对分子质量的重要手段。

⑷(5分)丁二烯乳液聚合

在理想乳液聚合体系中聚合物的平均聚合度有如下关系:

Xn=ν

RpRi=kpc(M)c(M?)Ri=kpc(M)N×1032RiNA

因此,改变单体浓度、乳化剂浓度和引发剂浓度都可以调节聚丁二烯(PB)的相对分子质量。但是,单体浓度、乳化剂浓度和引发剂浓度可调幅度受到乳化体系的限制。乳液聚合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很大,如需大幅度降低其相对分子质量,则应加入硫醇等链转移剂。在50℃时,聚丁二烯链自由基向正辛硫醇的转移常数C S高达16。加入少量硫醇即可显著地降低聚丁二烯的相对分子质量。

11. 举例说明本体、溶液、乳液、悬浮四种聚合方法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本体聚合:低密度聚乙烯—气相本体聚合、聚苯乙烯—熔融本体聚合、聚氯乙烯—非均相本体聚合、有机玻璃—本体浇灌聚合

溶液聚合:丙烯腈连续溶液聚合腈纶、醋酸乙烯酯溶液聚合、丙烯酸酯类溶液共聚合、聚砜聚苯醚的合成、涂料、侵渍剂等

乳液聚合:丁苯、丁腈等合成橡胶,ABS、MBS等工程塑料和抗冲改性剂,糊用聚乙烯树脂、聚四氟乙烯等多种塑料;丁苯胶乳、聚醋酸乙烯酯胶乳、丙烯酸酯类胶乳等

悬浮聚合:聚氯乙烯的生产; 聚苯乙烯及苯乙烯共聚物;其他还有聚醋酸乙烯、聚丙烯酸酯类、氟树脂

第七章

1为什么在缩聚反应中不用转化率而用反应程度描述反应过程?

答:转化率是指参加反应的单体量占起始单体量的分数,而反应程度是指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的分数,从缩聚的机理可看出,在缩聚早期,单体的转化率就很高,而在整个聚合过程中实际参加反应的是官能团而不是整个分子,因此转化率无实际意义,改用反应程度描述反应过程更确切。

2.在合成聚酯的反应中,欲得到Xn为100的缩聚物要求水分残存量极低,而合成可溶性酚醛树脂预聚体也可以在水溶液中进行,其原因何在?

答:由缩聚平衡方程Xn= K/nw,聚酯反应的K约为4,比较小,副产物水nw对分子量影

响很大,而酚醛树脂预聚体K约为1000,可在水溶液中进行。

2. 缩聚反应平衡常数主要由何因素决定,试讨论在不同平衡常数范围内影响缩聚物分子量的主要因素。

答:缩聚平衡常数主要由缩聚反应类型和反应温度决定。缩聚平衡常数按其大小可分三类:( l )平衡常数小,在10 以下的,低分子物在体系中残存量是影响分子量的主要因素。( 2 )平衡常数大小居中,如为10 一10 数量级的反应。低分子物残存量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分子量的主要因素还有原料非等物质量比和人为地将反应程度控制在某一范围。

( 3 )平衡常数在10 以上的缩聚反应。影响分子量的主要因素是原料的非等物质量比和人为地控制的反应程度

3. 凝胶点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解:凝胶点得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1)由Carothers方程计算-该方程基于出现凝胶现象的瞬间聚合物分子量迅速增大,在公式中按Xn趋于无穷大来处理,从而得Pc=2/f。而实际上出现凝胶现象时,Xn并非趋于无穷大,故算出的Pc值偏高。

(2)由Flory的统计方法计算-该方法在官能团等活性理论及不存在分子内成环反应的前提下,通过支化系数α的概念,用统计方法得出临界点以下反应程度,实际反应中两个假设前提有时不满足,故计算值往往微偏低。

4. 与线型缩聚反应相比较,体型缩聚反应有哪些特点?

解:体型缩聚反应有以下特点:

(1)从参加反应的单体看-体型缩聚反应中至少有一种单体是具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官能度的,而线型缩聚反应的单体是两官能度的。

(2) 从体型缩聚反应过程看――体型缩聚反应随着反应程度增加反应分为甲,乙,丙三个阶段。甲,乙两个阶段均在凝胶点Pc之前。在体型缩聚反应中凝胶点的预测十分重要,因为化学合成必须控制在Pc之前,以后的反应需在加工中进行。而线型缩聚反应如所需产品是高聚物,反应必须进行到很高的反应程度。

(3)从所得产物结构看――前者生成可溶性线型分子,后者生成不溶体型分子。

高分子化学试卷4答案

《高分子化学》模拟试题(四)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 分,) 1.聚合物的无规热降解:对于一般聚合物而言,其使用温度的最高极限为150℃,如超过150℃可能发生降解反应。聚合物在热的作用下大分子链发生任意断裂,使聚合度降低,形成低聚体,但单体收率很低(一般小于3%),这种热降解称为无规降解。⒉缩合反应和缩聚反应:缩合反应——含有一个官能团的化合物,在官能团之间发生反应,缩去一个小分子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可逆平衡反应。缩聚反应——而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化合物,在官能团之间发生反应,在缩去小分子的同时,生成高聚物的可逆平衡反应。 2.. 乳化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乳化剂能够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记作CMC。 3.凝胶点:体型缩聚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体系黏度将急剧增大,迅速转变成不溶、不熔、具有交联网状结构的弹性凝胶的过程,即出现凝胶化现象。此时的反应程度叫凝胶点。 4.共聚合和共聚物: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混合物,经引发聚合后,形成的聚合物其大分子链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单元的聚合过程,称为共聚合反应,。大分子链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单元的聚合物,称为共聚物 5.聚醚型聚氨酯:以二异氰酸酯和端羟基聚醚为原料,经逐步加成聚合反应形成的大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和聚醚链段的一类聚氨酯。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⒈ 阴离子聚合的单体有 丙烯腈 、偏二腈基乙烯、偏二氯乙烯 和 甲基丙烯酸甲酯 等。 ⒉ 聚合物降解的原因有 热降解 、 化学降解 、 机械降解 和聚合物的老化四种。 ⒊ 乳化剂有 阴离子型 、 阳离子型 、 两性 和 非离子型 四种。 ⒋ 阳离子聚合的引发体系有 含氢酸 、 Lewis 和 有机金属化合物 等。 ⒌ 逐步聚合反应包括 缩聚 和 逐步加成聚合 两类。 ⒍ 聚合物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有 扩链反应 、 交联反应 和 接枝反应 等。 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简答下列各题) ⒈ 写出下列常用引发剂的结构式和分解反应式: ⑴ 偶氮二异庚腈 ⑵ 氢过氧化异丙苯 并说明这些引发剂的引发活性和使用场合。 解:⑴ 偶氮二异庚腈(2分) 油溶液性、高活性,适用于本体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⑵ 氢过氧化异丙苯 2CH 3 CH CH 2 C + N CH 3CH 3CN CH 3 CH CH 2 C N N C CH 2 CH CH 3 CH 3CH 3CH 3CH 3 CN CN

毕业设计开题调研报告

齐齐哈尔大学 毕业设计调研报告题目:基于android的音乐播放器的设计 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通信091班 姓名:田浩 学号:2009132100 指导教师:赵岩 日期:2012.3.20

基于android的音乐播放器的设计 调研报告 1.调研的基本情况 调研时间:2012年3月1日—2012年3月20日 调研途径:网上查询相关资料并翻阅有关书籍 调研目的和意义: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的功能也不断的得到丰富,从最早的“大哥大”到现在的商务PDA手机,智能手机,音乐手机等等,功能也从单纯的打电话发展到了发短信,听歌,上网....手机和我们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手机的功能也是很多人们关注的焦点。 目前手机的音乐播放功能已经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部分了,不少在人在购买手机的时候都会关心手机的音乐播放的能力,这也足以看出目前大家对音乐播放功能的重视,所以一款性能良好的手机音乐播放器软件一定会受到欢迎。和传统的音乐播放器相比,手机播放音乐更加的容易携带,其他方面也都不输于传统音乐播放器,而且还具有网上听音乐功能,所以开发一款受欢迎的手机音乐播放软件是具有良好的市场和应用前景的。 一款专业的音乐播放软件是手机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几乎市场上所有的手机都拥有一个自带的音乐播放软件,通过软件可以对音乐欣赏中一些必要的元素进行人性化的设置,同时在操作的时候也能得到一定的便利,但是不能满足用户的所有要求,所以网上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手机音乐播放软件,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要求。不同手机平台的手机,所支持的音乐播放软件也是各不相同,而现在最流行的手机平台就是google的android手机平台,所以本课题就致力于开发出一款基于android手机平台的音乐播放器,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传统的音乐播放器受限于手机存储和计算处理能力,在音乐收集、存储和管理方面一直存在瓶颈,新一代音乐播放器应该进一步拓展了应用空间,更迎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将音乐搜索、收藏、管理等全部交由网络来完成,为用户提供的音乐资源更为庞大,搜索更为精准,管理和收藏更为简便的服务。智能化超级搜索、智能化口味分析、本地收藏和管理音乐文件都是下一代音乐播放器应该具有的功能,只有音乐播放器客户端软件的不断创新发展,未来人们欣赏音乐的体验才会更加精彩。 2.调研报告的内容 2.1 什么是android Android一词的本义指“机器人”,同时也是Google于2007年11月5日宣布的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号称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软件。目前最好的是Android2.0的摩托罗拉Droid 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的软件平台和操作系统,早期由Google开发(在

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题

绪论 一、选择题 1、美国科学家艾伦?黑格、艾伦?马克迪尔米德以及日本 科学家白川英树由于在____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荣获 200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A、纳米材料 B、配位聚合 C、基团转移聚合 D、导 电聚合物 2、高分子的概念是20世纪二十年代由_______首先提出的。 A、 Carothers B、Staudinger C、Flory 4、尼龙-610的单体为______。 A、癸二酸; B、己二胺 C、己二酸 D、癸二胺 5、有机玻璃、尼龙-6 、电木、Teflon分别是______。 A、酚醛树脂; B、聚四氟乙烯 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D、聚己内酰胺 二、填空题 1、大多数加聚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聚合机理。 2、聚合物按大分子主链的化学组成可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塑料按其受热行为的不同可分为塑料和塑料。 三、写出下列高分子的重复单元的结构式 PE、PS、PVC、尼龙—66,涤纶 GAGGAGAGGAFFFFAFAF

四、求下列混合物的数均聚合度、质均聚合度好分子量分布指数 组分1:质量分数=0.6,分子量=1x104 组分2:质量分数=0.4,分子量=1x105 第二章逐步聚合 一、选择题 1、当m为_________时,进行缩聚反应易于环 化。 A、5; B、6; C、3和4; D、2 2、在低转化率时就能获得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方法是___。 A、熔融缩聚; B、固相缩聚; C、界面缩聚; D、溶液缩聚 GAGGAGAGGAFFFFAFAF

3、缩聚反应中,所有单体都是活性中心,其动力学特点是__。 A、单体慢慢消失,产物分子量逐步增大; B、单体逐步消失,产物分子量很快增大; C、单体很快消失,产物分子量逐步增大; 4、在己二酸和己二醇缩聚反应中加入0.4%的对甲苯磺酸起 到的作用为 _____。 A、提高聚合速率; B、控制分子量; C、链转移剂; 5、合成线型酚醛预聚物的催化剂应选用 _______。 A、过氧化氢; B、草酸; C、正丁基锂; D、氢氧化钙 第三章自由基聚合 一、选择题 1、苯乙烯在除溶剂种类外其它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分别在下列四种溶剂中进行自由基聚合,则在__ ______中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最小。 A、乙苯; B、苯; C、异丙苯; D、甲苯 2、生产聚氯乙烯时,决定产物分子量的因素是 __________。 GAGGAGAGGAFFFFAFAF

09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1.高分子,又称(聚合物),一个大分子往往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 2.(玻璃化温度)和(熔点)是评价聚合物耐热性的重要指标。 3.(缩聚反应)是缩合聚合反应的简称,是指带有官能团的单体经许多次的重复缩合反应而逐步形成聚合物的过程,在机理上属于(逐步聚合),参加反应的有机化合物含有(两个)以上官能团。 4.缩聚反应按缩聚产物的分子结构分类分为(线型)缩聚反应和(体型)缩聚反应。 一、名词解释(1分×20=20分) 1.阻聚剂:具有阻聚作用的物质称为~ 23 2.笼闭效应:聚合体系中引发剂浓度很低,引发剂分子处于在单体或溶剂的包围中,就像关在“笼子”里一样,笼子内的引发剂分解成的初级自由基必须扩散并冲出“笼子”后,才能引发单体聚合。 3. 引发剂效率:引发聚合的部分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或消耗总量的分率。28 4.自动加速效应(autoacceleration effect):p40 又称凝胶化效应。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由于聚合体系黏度增大而使活性链自由基之间碰撞机会减少,难于发生双基终止,导致自由基浓度增加,此时单体仍然能够与活性链发生链增长反应,从而使聚合速率自动加快的现象。 5.半衰期:引发剂分解至起始浓度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27 三、简答题(5分×3=15分) 1. 根据预聚物性质与结构不同预聚物分为那几种? 根据预聚物性质与结构不同分为:无规预聚物和结构预聚物。 2.反应程度与转化率是否为同一概念? 反应程度与转化率根本不同。 转化率:参加反应的单体量占起始单体量的分数。是指已经参加反应的单体的数目。 反应程度:是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的分数,用P表示。反应程度可以对任何一种参加反应的官能团而言是指已经反应的官能团的数目。 3.自由基聚合反应转化率-时间曲线特征 诱导期:初级自由基为阻聚杂质所终止,无聚合物形成,聚合速率零。若严格取除杂质,可消除诱导期。 初期:单体开始正常聚合,转化率在5%~10%以下(研究聚合时)或10%~20%(工业上)以下阶段称初期; 此时转化率与时间近似呈线性关系,聚合恒速进行。 中期:转化率达10%~20%以后,聚合速率逐渐增加,出现自动加速现象,直至转化率达50%~70%,聚合速率才逐渐减慢。 后期: 自动加速现象出现后聚合速率逐渐减慢,直至结束,转化率可达90%~100%。 四、问答题(15分×3=45分) 1.自由基聚合与缩聚反应的特征比较 自由基聚合: 1)由基元反应组成,各步反应的活化能不同。引发最慢。 2)存在活性种。聚合在单体和活性种之间进行。 3)转化率随时间增长,分子量与时间无关。 4)少量阻聚剂可使聚合终止。 线形缩聚: 1)聚合发生在官能团之间,无基元反应,各步反应活化能相同。 2)单体及任何聚体间均可反应,无活性种。 3)聚合初期转化率即达很高,官能团反应程度和分子量随时间逐步增大。 4)反应过程存在平衡。无阻聚反应。 2.常用的逐步聚合方法有几种?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熔融缩聚: 优点:生产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可连续法生产直接纺丝。聚合设备的生产能力高。 缺点:反应温度高,要求单体和缩聚物在反应温度下不分解,单体配比要求严格;反应物料粘度高,小分子不易脱除。局部过热可能产生副反应,对聚合设备密封性要求高。 适用范围:广泛用于大品种缩聚物,如聚酯、聚酰胺的生产。 溶液缩聚: 优点:溶剂存在下可降低反应温度,避免单体和产物分解,反应平稳易控制。 可与产生的小分子共沸或与之反应而脱除。聚合物溶液可直接用作产品 缺点:溶剂可能有毒,易燃,提高了成本。增加了缩聚物分离、精制、溶剂回收等工序。

高分子化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名词解释 1、热塑性聚合物:聚合物大分子之间以物理力聚而成,加热时可熔融,并能溶于适当溶剂中。热塑性聚合物受热时可塑化,冷却时则固化成型,并且可以如此反复进行。 2、热固性聚合物:许多线性或支链形大分子由化学键连接而成的交联体形聚合物,许多大分子键合在一起,已无单个大分子可言。这类聚合物受热不软化,也不易被溶剂所溶胀。 3、官能度:一分子聚合反应原料中能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数称为官能度。 4、自动加速现象:聚合中期随着聚合的进行,聚合速率逐渐增加,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自动加速现象主要是体系粘度增加所引起的。 5、动力学链长:每个活性种从引发阶段到终止阶段所消耗的单体分子数定义为动力学链长,动力学链在链转移反应中不终止。 6、胶束成核:在经典的乳液聚合体系中,由于胶束的表面积大,更有利捕捉水相中的初级自由基和短链自由基,自由基进入胶束,引发其中单体聚合,形成活性种,这就是所谓的胶束成核。 7、笼蔽效应:在溶液聚合反应中,浓度较低的引发剂分子及其分解出的初级自由基始终处于含大量溶剂分子的高黏度聚合物溶液的包围之中,一部分初级自由基无法与单本分子接触而更容易发生向引发剂或溶剂的转移反应,从而使引发剂效率降低。 8、引发剂效率:引发聚合部分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消耗总量的分率称为引发剂效率。 9、活性聚合:当单体转化率达到100%时,聚合仍不终止,形成具有反应活性聚合物(活性聚合物)的聚合叫活性聚合。 10、竞聚率:是均聚和共聚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r1=k11/k12,r2=k22/k21,竞聚率用来直观地表征两种单体的共聚倾向。 11、阻聚剂:能够使每一自由基都终止,形成非自由基物质,或形成活性低、不足以再引发的自由基的试剂,它能使聚合完全停止。 12、凝胶点:多官能团单体聚合到某一程度,开始交联,粘度突增,气泡也难上升,出现了所谓凝胶,这时的反应程度称做凝胶点。 13、反应程度: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的分率。 14、半衰期:物质分解至起始浓度(计时起点浓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二、填空题 1.尼龙66的重复单元是-NH(CH2)6NHCO(CH2)4 CO- 。 2.过氧化苯甲酰可作为的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 3.自由基聚合中双基终止包括岐化终止和偶合终止。 4.聚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过程中控制聚合度的方法是控制反应温度。 5.苯醌可以作为自由基聚合以及阳离子聚合的阻聚剂。 6.竞聚率是指单体均聚和共聚的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或r1=k11/k12, r2=k22/k21) 。 7.邻苯二甲酸和甘油的摩尔比为1.50 : 0.98,缩聚体系的平均官能度为 2.37 ;邻苯二甲酸酐与等物质量 的甘油缩聚,体系的平均官能度为 2 (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8、聚合物的化学反应中,交联和支化反应会使分子量变大而聚合物的热降解会使分子量变小。 9、己内酰胺以NaOH作引发剂制备尼龙-6 的聚合机理是阴离子聚合。 10.一对单体共聚时,r1=1,r2=1,其共聚行为是理想共聚。 11.两对单体可以共聚的是①Q和e值相近②Q值相近而e值相差大; 12在高分子合成中,容易制得有实用价值的嵌段共聚物的是阴离子活性聚合 13、乳液聚合的第二个阶段结束的标志是单体液滴的消失; 14、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中,使聚合物分子量和聚合速率同时提高,可采用乳液聚合聚合方法。 6、自基聚合的特点: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 7、引发剂效率小于1的原因是( 诱导分解)和(笼壁效应)。 8、聚合方法分为两大类,大多数乙烯基单体发生连锁聚合,大多数非乙烯基单体发生逐步聚合。 9、玻璃化温度是无定形聚合物的使用上限温度;玻璃化温度是橡胶使用的下限温度;熔点是结晶聚合物的使用上限温度。 10、链锁聚合反应一般由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基元反应组成。(顺序错不扣分) 11、根据自由基聚合机理,自由基聚合体系内往往由单体和聚合物两部分组成。

高分子化学简答题知识交流

高分子化学简答题

精品资料 1. 根据预聚物性质与结构不同预聚物分为那几种? 答:根据预聚物性质与结构不同分为:无规预聚物和结构预聚物。 2.反应程度与转化率是否为同一概念? 答:反应程度与转化率根本不同。转化率:参加反应的单体量占起始单体量的分数;反应程度:是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的分数。 3.要控制线形缩聚反应的分子量,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答:⑴调整两种官能团的配比⑵加入单官能团化合物 4.什么叫交替共聚物?要制备交替共聚物,对单体的结构有何要求? 答:两种结构单元交替排列的共聚物。两个单体双键的电子密度大小相差得越大越有利于交替共聚 5.聚酯化反应制备线形缩聚物,什么情况下是二级反应?什么情况下是三级反应?工业生产中属于几级反应? 答:外加酸是二级反应,自催化是三级反应,工业生产中属于二级反应。6.自由基聚合与缩聚反应的特征比较 答:自由基聚合: 1)由基元反应组成,各步反应的活化能不同,引发最慢。 2)存在活性种,聚合在单体和活性种之间进行。 3)转化率随时间增长,分子量与时间无关。 4)少量阻聚剂可使聚合终止。 线形缩聚: 1)聚合发生在官能团之间,无基元反应,各步反应活化能相同。 2)单体及任何聚体间均可反应,无活性种。 3)聚合初期转化率即达很高,官能团反应程度和分子量随时间逐步增大。 4)反应过程存在平衡。无阻聚反应。 7.常用的逐步聚合方法有几种?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熔融缩聚: 优点:生产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可连续法生产直接纺丝。聚合设备的生产能力高。缺点:反应温度高,要求单体和缩聚物在反应温度下不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题目大全

计算机毕业设计题目大全安卓/Android题目大全: 安卓001个人事务管理系统 安卓002手机订餐系统 安卓003无线点菜 安卓004酒店房间预定系统? 安卓005个人相册管理系统 安卓006计算器 安卓007英语学习 安卓008绘图软件 安卓009医疗健康查询系统 安卓010健身信息管理系统 安卓011课程表 安卓012音乐播放器 安卓013便民自行车管理 安卓014点餐系统SQL版 安卓015二手图书交易系统 安卓016公交查询线路 安卓017订餐管理系统 安卓018校园闲置物品交易平台 安卓019电子书阅读器 安卓020蔬菜水果销售系统 安卓021网上商店系统 安卓022消费导航系统 安卓023GPS移动定位及运行轨迹管理系统 安卓024基于安卓系统的数据传输wifi 安卓025基于蓝牙的手机好友发现系统 安卓026学英语智力游戏 安卓027电子书阅读器(两个版本) 安卓028短信管理 安卓029音乐播放器 安卓030旅游记忆系统

安卓031教师教学信息查询系统 安卓032个人信息管理系统 安卓033基于Android的公路客运售票管理系统安卓034基于Android的英文词典的设计与实现安卓035同学通讯录 安卓036安卓仓库管理系统(单机) 安卓037电子词典的设计与实现 安卓038二维码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安卓039任务管理器的设计与实现 安卓040手机防火墙 安卓041邮件收发Email 安卓042计算器 安卓043绘图软件设计与实现 安卓044俄罗斯方块系统 安卓045网上商店系统设计与开发 安卓046消费导航系统设计与实现 安卓047记事本 安卓048拼图游戏的设计与实现 安卓049南京旅游 安卓050公交查询线路 安卓051打飞机游戏 安卓052建筑连连看 安卓053扫雷程序 安卓054视频播放器 安卓055多功能日历 安卓056图书借阅系统 安卓057天气预报 安卓058人体健康监测软件 安卓059天气预报 安卓060实习登记系统 安卓061五子棋 安卓062餐厅点餐订餐系统 安卓063心理测试 安卓064手机理财软件 安卓065音频编辑器 安卓066相册图片浏览器 安卓067手机校园信息系统

高分子化学期末重点试题及答案

1、使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最快的聚合方式是(C )。 A.热引发聚合 B.光聚合 C.光敏聚合 D. 热聚合 答案( C ) 2、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链自由基的( D )是过氧类引发剂引发剂效率降低 的主要原因 A.屏蔽效应 B.自加速效应 C.共轭效应 D.诱导效应 3、MMA(Q=0.74)与( C )最容易发生共聚 A. St(1.00 ) B. VC(0.044 ) C. AN ( 0.6 ) D. B( 2.39) 4、异戊二烯配位聚合理论上可制得( 6 )种立体规整聚合物。 A. 6 B. 4 C. 5 D.3 1、丁二烯配位聚合可制得(B )种立体规整聚合物。 A. 6 B. 4 C. 5 D.3 5、是阻聚剂并可用于测定引发反应速率的是( B ) A.对苯二酚 B.DPPH C.AIBN D.双酚A 3、丁二烯(e=-1.05)与(D )最容易发生交替共聚 A.苯乙烯(-0.8) B.氯乙烯(0.20) C.丙烯腈(0.6) D.马来酸酐(2.25) 4、不需要引发剂的聚合方法是(D )。 A.热引发聚合 B.光聚合 C.光敏聚合 D. 热聚合 5、常用于保护单体的试剂是( D ) A. BPO B.FeCl3 C.AIBN D. 对苯二酚 1、某一聚合反应,单体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它属于(连锁)聚合 反应。 2、BPO在高分子合成中是(引发剂)剂,对苯二酚加在单体中用作(阻聚剂)。 3、氧在低温时是(阻聚剂 )、在高温时是(引发剂)。 4、常用的逐步聚合反应方法有(熔融)缩聚、( 溶液) 缩聚、(界面 ) 缩聚。 5、链转移剂能使聚合物的分子量(降低 ) 7、梯形结构聚合物有较高的(热 )稳定性。 8、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的结构分别是(-[CH2CH2]n- )、(-[CH2CH(C6H5)]n- )、(-[CH2CHCl]n- )和(-[CH2CHCH3]n- )。 9、腈纶的化学名称是(聚丙烯腈)。 10、聚合方法分为(两)大类,大多数乙烯基单体发生(连锁)

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高分子化学期末参考试题 1.高分子,又称(聚合物),一个大分子往往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 2.(玻璃化温度)和(熔点)是评价聚合物耐热性的重要指标。 3.(缩聚反应)是缩合聚合反应的简称,是指带有官能团的单体经 许多次的重复缩合反应而逐步形成聚合物的过程,在机理上属于(逐步聚合),参加反应的有机化合物含有(两个)以上官能团。 4.缩聚反应按缩聚产物的分子结构分类分为(线型)缩聚反应和(体型)缩聚反应。 5.自由基聚合反应转化率-时间曲线特征 诱导期:初级自由基为阻聚杂质所终止,无聚合物形成,聚合速率零。 若严格取除杂质,可消除诱导期。 初期:单体开始正常聚合,转化率在5%~10%以下(研究聚合时)或10%~20%(工业上)以下阶段称初期;此时转化率与时间 近似呈线性关系,聚合恒速进行。 中期:转化率达10%~20%以后,聚合速率逐渐增加,出现自动加速现象,直至转化率达50%~70%,聚合速率才逐渐减慢。 后期: 自动加速现象出现后聚合速率逐渐减慢,直至结束,转化率可达90%~100%。 6.自由基聚合与缩聚反应的特征比较 自由基聚合: 1)由基元反应组成,各步反应的活化能不同。引发最慢。 2)存在活性种。聚合在单体和活性种之间进行。

3)转化率随时间增长,分子量与时间无关。 4)少量阻聚剂可使聚合终止。 线形缩聚: 1)聚合发生在官能团之间,无基元反应,各步反应活化能相同。2)单体及任何聚体间均可反应,无活性种。 3)聚合初期转化率即达很高,官能团反应程度和分子量随时间逐步增大。 4)反应过程存在平衡。无阻聚反应。 7.常用的逐步聚合方法有几种?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熔融缩聚:优点:生产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可连续法生产直接纺丝。聚合设备的生产能力高。 缺点:反应温度高,要求单体和缩聚物在反应温度下不分解,单体配比要求严格;反应物料粘度高,小分子不易脱除。局部过热可能产生副反应,对聚合设备密封性要求高。 适用范围:广泛用于大品种缩聚物,如聚酯、聚酰胺的生产。 溶液缩聚: 优点:溶剂存在下可降低反应温度,避免单体和产物分解,反应平稳易控制。 可与产生的小分子共沸或与之反应而脱除。聚合物溶液可直接用作产品 缺点:溶剂可能有毒,易燃,提高了成本。增加了缩聚物分离、精制、溶剂回收等工序。

高分子化学复习题——简答题

第一章绪论 1、与低分子化合物相比,高分子化合物有什么特点能否用蒸馏的方法提纯高分子化合物 答:与低分子化合物相比,高分子化合物主要特点有:(1)相对分子质量很大,通常在104~ 106之间;(2)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组成比较简单,分子结构有规律性;(3)各种合成 聚合物的分子形态是多种多样的;(4)一般高分子化合物实际上是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等 的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只具有统计平均的意义及多分散性;(5)由于高 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因而具有与低分子化合物完全不同的物理性质。 不能。由于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间作用力往往超过高分子主链内的键合力,当温度升高到汽化 温度以前,就发生主链的断裂和分解,从而破坏了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因而不能用蒸 馏的方法提纯高分子化合物。 2、何谓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性如何表示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性 答: 聚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不等的同系物的混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或聚合度是一平均值. 这种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均一性称为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性.相对分子质量多分散性可以用 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的比值来表示.这一比值称为多分散指数, 其符号为D. 即D =M w/M n. 分子量均一的聚合物其D为越大则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多分散程度越大. 相对分子质量多分散性更确切的表示方法可用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曲线表示.以相对分子质量 为横坐标, 以所含各种分子的质量或数量百分数为纵坐标, 即得相对分子质量的质量或数 量分布曲线.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宽窄将直接影响聚合物的加工和物理性能.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多分散性产生的原因注意由聚合物形成过程的统计特性所决定. 3、各举三例说明下列聚合物 (1)天然无机高分子,天然有机高分子,生物高分子。 (2)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 (3)塑料,橡胶,化学纤维,功能高分子。 答:(1)天然无机高分子:石棉、金刚石、云母;天然有机高分子:纤维素、土漆、天然橡胶; 生物高分子:蛋白质、核酸 (2)碳链聚合物: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杂链聚合物:聚甲醛、聚酰胺、聚酯 (3)塑料:PE、PP、PVC、PS;橡胶: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 化学纤维:尼龙、聚酯、腈纶、丙纶;功能高分子:离子交换树脂、光敏高分子、高分子催化 剂 4、什么叫热塑性塑料什么叫热固性塑料试各举两例说明。 热塑性塑料是指可反复进行加热软化或熔化而再成型加工的塑料,其一般由线型或支链型聚合物作为基材。如以PE、PP、PVC,PS和PMMA等聚合物为基材的塑料。 热固性塑料是指只能进行一次成型加工的塑料,其一般由具有反应活性的低聚物作基材,在成型加工过程中加固化剂经交联而变为体型交联聚合物。一次成型后加热不能再软化或熔化,因而不能再进行成型加工。其基材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和脲醛树脂等。 5、高分子链的结构形状有几种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有何不同 答: 高分子链的形状主要有直线形、支链形和网状体形三种,其次有星形、梳形、梯形等(它 们可以视为支链或体形的特例). 直线性和支链形高分子靠范德华力聚集在一起, 分子间力较弱.宏观物理性质表现为密度小、强度低.聚合物具有热塑性, 加热可融化, 在溶剂中可溶解. 其中支链形高分子由于支 链的存在使分子间距离较直线形的大, 故各项指标如结晶度、密度、强度等比直线形的低, 而溶解性能更好, 其中对结晶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网状体形高分子分子链间形成化学键, 其硬度、力学强度大为提高. 其中交联程度低的具有 韧性和弹性, 加热可软化但不熔融, 在溶剂中可溶胀但不溶解. 交联程度高的, 加热不软化, 在溶剂中不溶解. 第二章逐步聚合反应

毕业设计-年产300吨阿司匹林合成车间初步-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年产300吨阿司匹林合成车间初步设计 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制药工程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成绩 年月日

郑重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日期:

摘要 阿司匹林是现代医学临床上,常用的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五大方面:阵痛、解热、消炎、抗风湿和抑制血小板凝集。近几年来,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治疗方面用药量也显著增加。 本课题的任务是年产量为300吨的阿司匹林合成。选择的合成方法是以苯酚和氢氧化钠为原料,经二氧化碳羧化后,再加入浓硫酸酸化,最后与醋酸酐反应经结晶、离心等操作得到阿司匹林粗品。主要设计内容除了工艺流程的确定外,还有物料恒算、热量恒算、主要设备选型、车间设备的布置设计、管路设计。完成了初步设计说明书,绘制了工艺流程图、车间的平面布置图和主要设备图。 关键词:阿司匹林;工艺流程;车间布置

Abstract Aspirin is a commonly use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in modern medicine and is widely used throughout the world.Aspirin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following five major aspects: pain, heat, anti-inflammatory, anti-rheumatism and inhibition of platelet aggregation.In recent years, the dose of aspirin in the heart vascular disease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task of this topic is the annual production of 300 tons of aspirin synthesis.The selected synthesis method is based on phenol and sodium hydroxide as raw material, after carbon dioxide carboxylation, then add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acidification, and finally with acetic anhydride reaction by crystallization, centrifugation and other operations to obtain aspirin crude.The main design content in addition to the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re are materials constant calculation, heat constant calculation, the main equipment selection, workshop equipment layout design, pipeline https://www.doczj.com/doc/5812374166.html,pleted the preliminary design specifications, drawing the process flow chart, the layout of the workshop and the main equipment map. Key words:A spirin;Process flow;Workshop layout

(完整版)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2004_答案

高分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2005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20) 1. 连锁聚合反应中, 聚合与解聚达到平衡时的温度 称之为聚合极限温度,它 是 单体浓度 的函数,计算公式为 ] ln[0 M R S H Tc +??= 。 2. 等摩尔投料时,外加酸催化聚酯化反应的速率方程是 2][COOH K dt =, 它适用的转化率范围是 0~98.8% 。 3. 自由基聚合引发剂有热分解型、氧化还原型和低温游离基型。热分解型引发剂典型的是 有机过氧类 、 无机过氧类 和 偶氮双腈类 ,典型的实例分别是 过氧化苯甲酰 、 过二硫酸钾 和 偶氮二异丁腈 ,氧化还原型和低温游离基型的实例为 H 2O 2+Fe 2+ 和 AgC 2H 5 。 4. 不可逆缩聚的特征是 在整个缩聚反应过程中聚合物不被缩聚反应的低分子产物所降解 、 也不发生其它的交换降解反应 。 5. 共聚物组成微分方程说明共聚物的组成与 单体的竟聚率和单体的浓度 有关,而与 引发和终止速率 无关,它适用于 所有连锁型 共聚反应。 6. 熔融缩聚指的是 反应温度高于单体和缩聚物的熔点,反应体系处于熔融状态下进行的缩聚反应 ,界面缩聚指的是 两种单体分别溶解在两种互不相容的溶剂中,聚合反应只在两相溶液的界面上进行的缩聚反应 。 7. 引发剂分解一半所需的时间 称为引发剂分解的半衰期。如果已知k d ,半衰期可以由公式 d k t 693 .02/1= 进行计算,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引发剂的半衰期就可以比较 引发剂活性的大小 。 8. 乳液聚合时,乳化剂浓度增加,聚合速率 增大 ,分子量 增大 ;引发剂浓度增加使聚合速率 增大 ,分子量 变小 。 9. 阴离子聚合的引发方式主要有 负离子加成引发 、 电子转移引发 和

高分子化学简答题

1. 根据预聚物性质与结构不同预聚物分为那几种? 答:根据预聚物性质与结构不同分为:无规预聚物和结构预聚物。 2.反应程度与转化率是否为同一概念? 答:反应程度与转化率根本不同。转化率:参加反应的单体量占起始单体量的分数;反应程度:是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的分数。 3.要控制线形缩聚反应的分子量,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答:⑴调整两种官能团的配比⑵加入单官能团化合物 4.什么叫交替共聚物?要制备交替共聚物,对单体的结构有何要求? 答:两种结构单元交替排列的共聚物。两个单体双键的电子密度大小相差得越大越有利于交替共聚 5.聚酯化反应制备线形缩聚物,什么情况下是二级反应?什么情况下是三级反应?工业生产中属于几级反应? 答:外加酸是二级反应,自催化是三级反应,工业生产中属于二级反应。 6.自由基聚合与缩聚反应的特征比较 答:自由基聚合: 1)由基元反应组成,各步反应的活化能不同,引发最慢。 2)存在活性种,聚合在单体和活性种之间进行。 3)转化率随时间增长,分子量与时间无关。 4)少量阻聚剂可使聚合终止。 线形缩聚: 1)聚合发生在官能团之间,无基元反应,各步反应活化能相同。 2)单体及任何聚体间均可反应,无活性种。 3)聚合初期转化率即达很高,官能团反应程度和分子量随时间逐步增大。 4)反应过程存在平衡。无阻聚反应。 7.常用的逐步聚合方法有几种?各自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熔融缩聚: 优点:生产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可连续法生产直接纺丝。聚合设备的生产能力高。缺点:反应温度高,要求单体和缩聚物在反应温度下不分解,

单体配比要求严格;反应物料粘度高,小分子不易脱除。局部过热可能产生副反 应,对聚合设备密封性要求高。 溶液缩聚: 优点:溶剂存在下可降低反应温度,避免单体和产物分解,反应平稳易控制。 可与产生的小分子共沸或与之反应而脱除。聚合物溶液可直接用作产品。缺点: 溶剂可能有毒,易燃,提高了成本。增加了缩聚物分离、精制、溶剂回收等工序。 生产高分子量产品时须将溶剂蒸出后进行熔融缩聚。 界面缩聚:优点:反应聚条件缓和,反应是不可逆的。对两种单体的配比要求不 严格。缺点:必须使用高活性单体,如酰氯。需要大量溶剂,产品不易精制。 8.分析采用本体聚合方法进行自由基聚合时,聚合物在单体中的溶解性对自动加 速效应的影响。 答:链自由基较舒展,活性端基包埋程度浅,易靠近而反应终止;自动加速现象 出现较晚,即转化率C%较高时开始自动加速。 在单体是聚合物的劣溶剂时,链自由基的卷曲包埋程度大,双基终止困难,自动 加速现象出现得早,而在不良溶剂中情况则介于良溶剂和劣溶剂之间, 9.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的三个主要区别是什么? ⑴增长方式:连锁聚合总是单体与活性种反应,逐步聚合是官能团之间的反 应,官能团可以来自于单体、低聚体、多聚体、大分子 ⑵单体转化率:连锁聚合的单体转化率随着反应的进行不断提高,逐步聚合 的单体转化率在反应的一开始就接近100% ⑶聚合物的分子量:连锁聚合的分子量一般不随时间而变,逐步聚合的分子 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10.什么是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 答:自由基聚合:通过自由基引发进行链增长得到高聚物的聚合反应。阴离子聚 合:由阴离子引发并进行增长的聚合反应。阳离子聚合:由阳离子引发并进行增 长的聚合反应。 11. 乳液聚合的特点是什么? 答:⑴以水为介质价廉安全,乳液聚合中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很高,但体系的粘度可以很低,故有利于传热,搅拌和物料输送,便于连续操作。 ⑵聚合物胶乳可以作为粘合剂、涂料或表面处理剂等直接利用。

高分子化学复习重点

1. 自由基聚合按引发剂的分解方式:热分解型与氧化还原型 2.热分解引发 a.偶氮类引发剂:代表品种:偶氮二异丁腈(AIBN):分解只形成一种自由基,无诱导分解,常温下稳定,贮存安全。80℃以上会剧烈分解 分解速度与取代基有关:烯丙基、苄基>叔烷基>仲烷基>伯烷基 b.过氧化类引发剂——最简单的过氧化物:过氧化氢活化能较高,一般不单独用作引发剂。过氧化类引发剂的典型代表: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分解温度:60~80℃, BPO 的分解分两步:第一步分解成苯甲酰自由基, 第二步分解成苯基自由基,放出CO2 c.无机过氧化类引发剂代表品种为过硫酸盐,如过硫酸钾(K2S2O8)和过硫酸 铵[(NH4)2S2O8]。水溶性引发剂,主要用于乳液聚合和水溶液聚合。分解温度:60~80℃5.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优点:活化能低(40~60kJ/mol);引发温度低(0~50℃),聚合速率大 ◆水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用于乳液聚合和水溶液聚合 ◆油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溶液聚合和本体聚合。 最常用的油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过氧化二苯甲酰(BPO)—N, N二甲基苯胺(DMBA)。 6.电荷转移络合物引发:富电子分子和缺电子分子之间反应,可以生成电荷转移络合物(CTC),电荷转移络合物可以自发地或在光、热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自由基引发烯类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 本质:氧化--还原体系。特点是体系活化能低(40kJ/mol)、可在低温下进行。 7.热引发:单体在没有引发剂的条件下,受热发生的聚合反应。 8.光引发:在紫外光作用下引起单体聚合 特点:引发聚合活化能低,易控制,产物纯,结果重复性高 9.光敏剂的光分解引发:在光的作用下,光引发剂发生光分解,产生两个自由基而引发聚合10辐射引发:在高能射线辐照下引起单体聚合反应 11.等离子体引发:机理主要是自由基聚合反应 12.引发剂分解动力学 a. 初级自由基的生成:引发剂分解(均裂)形成自由基,为吸热反应,活化能高,反应速度慢。 b. 单体自由基的形成:由初级自由基与单体加成产生,为放热反应,活化能低,反应速度快。 分解速率R d与引发剂浓度[I]成正比: 积分得: , 13.引发剂效率:用于引发聚合的引发剂占所消耗的引发剂总量的分率成为引发剂效率,用

高分子化学复习简答题(七)---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精)

高分子化学复习简答题(七)---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学校名称: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院系名称:化学纺织工程系

时间:2017年3月10日

1.聚合物化学反应有哪两种基本类型? 答:(1)相对分子质量基本不变的反应,通常称为相似转变。仅限于侧基或端基反应等。 (2). 相对分子质量变大变小的反应, 如交联、接枝、嵌段、扩链、降解、老化等. 2、简述聚合物老化的原因。 答:聚合物或其制品在使用或贮存过程中, 由于环境的影响,其性能逐渐变坏(变软发黏或变硬变脆)的现象统称为聚合物的老化. 导致老化的原因主要是力、光、热、氧、潮气、霉及化学试剂的侵蚀等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3、有些聚合物老化后龟裂变黏, 有些则变硬发脆。这是为什么? 答:聚合物老化后降解为较低相对分子质量产物时则变粘。聚合物老化后分子间发生交联时则易变硬发脆。 4、聚合物降解有几种类型?热降解有几种情况? 答:聚合物的降解有热降解、机械降解、超声波降解、水解、化学降解、生化降解、光氧化降解、氧化降解等。 热降解有解聚、无规断链和取代基的消除反应等。 5、简要说明物理因素(结晶度、溶解性、温度)对聚合物化学反应的影响。 答:(1)结晶性:对于部分结晶的聚合物而言,由于在其结晶区域(即晶区)分子链排列规整,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强,链与链之间结合紧密,小分子不易扩散进晶区,因此反应只能发生在非晶区; (2)溶解性:聚合物的溶解性随化学反应的进行可能不断发生变化,一般溶解性好对反应有利,但假若沉淀的聚合物对反应试剂有吸附作用,由于使聚合物上的反应试剂浓度增大,反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3)温度:一般温度提高有利于反应速率的提高,但温度太高可能导致不期望发生的氧化、裂解等副反应。

计算机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信息工程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智能交通协调系统设计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洪学银 学生姓名:马超 学号: 2012090137 毕业时间: 2016年6月30日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教务处制

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学术准备情况、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目的、意义 城市的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车、路三者关系的协调,已成为交通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是用于城市交通数据监测、交通信号灯控制与交通疏导的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它是现代城市交通监控指挥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机动车量的不断增加,许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出现了交通超负荷运行的情况。 智能交通系统的出现大大改变了城市紧张的交通形势,它能够根据车流量的变化自动调整红绿灯的时间长度,不会出现空道占时的情形,最大限度的减少十字路口的车辆滞留现象,有效地缓减交通拥挤,实现交通控制的最优控制,大大的提高了交通系统的效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辆的数量大幅度的增加,道路拥挤的问题日益突出,智能交通系统一定会得到广泛应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现状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系列车辆导流系统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1991年美国通过“地面交通效率法”(ISTEA),俗称“冰茶法案”,从此美国的IVHS研究开始进入宏观运作阶段。1994年,美国将IVHS更名为ITS。之后,欧洲、日本等也相继加入了这一行列。经过30年的发展,美国、欧洲、日本成为世界ITS研究的三大基地。美国是当今世界在 ITS 开发领域发展最快的国家,它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开展了与智能汽车技术相关的PATH、IVI、VII和CVHAS等国家项目1995年3月美国交通部正式出版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规划”,明确规定了智能交通系统的7大领域和29个用户服务功能目前7大领域包括:出行和交通关系系统、出行需求管理系统、公共交通运营系统、商用车辆运营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日本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制定了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国家战略,其中智能汽车作为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深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