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看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看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看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看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看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①

——从安瑟伦、笛卡尔到康德

西方思想史上,哲学思想的发展时常与基督教神学思想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中世纪哲学基本上是基督教哲学,近代哲学虽然多对基督教哲学进行批判,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其中诸多基督教神学的印记。作为西方近代哲学核心问题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最初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来,后来在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神学证明中得到进一步讨论和深化,在近代哲学中才被自觉的确立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②。

在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中,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在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中表现出来,引发了诸多争论,后来经笛卡尔的重申,康德的批判,该证明所涉及到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才被真正揭示出来。

本文将通过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历史考察,来说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发展过程。

一、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和高尼罗的反驳

1、安瑟伦的证明

安瑟伦之前,基督教哲学不谈上帝存在的证明,例如奥古斯丁没有论证上帝的存在,只是提出信仰是认识的出发点,提到上帝的时候,多数从恩典的角度和经验的角度谈论。到11世纪,人们对上帝的存在已经有了共识,不存在问题了,在这样一种语境中,才出现上帝存在的论证。

安瑟伦的论证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他的论证建立在两个预设之上:把存在作为一种属性;任何存在都是偶然性的存在,即把存在作为分析判断的谓词。安瑟伦的证明意味着上帝由主语变成了宾语,过去人们都在谈论上帝是什么,而现在问题变成谈论上帝存在属性。其次,安瑟伦是从本质论(实在论)③的基础上开始论证的,而本质论的认识论强调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二分。

安瑟伦的论证过程可以简单归结为④:

①2005年12月7日-10日,在参加“基督宗教与跨文化对话”学术研讨会的过程中,听到武汉大学赵林教授的发言:《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看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联想到本学期研读的康德名著《纯粹理性批判》中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论证的不可能性,引发一些感想,于是借用赵林老师的题目,做一篇习作。

②赵林:《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看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基督宗教与跨文化对话”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2005年12月7日-10日,北京。

③安瑟伦是早期实在论的著名代表。西方思想史上的实在论起于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由客观外在于我们认识主体的感觉世界和理性世界构成。感性世界流动不变,我们对之感觉就不可靠;对理性世界的知识即概念知识才是可靠的知识。只要我们建立起完整的概念体系,就能拥有关于理性世界的知识。这种观点历经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在西方思想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唯名论对他的冲击。参考:谢文郁《存在论的基本问题》,2004《世界哲学》第7期。

④安瑟伦在其《宣讲篇》第二章至第四章,提出了本体论论证的经典表述形式。在第二章,安瑟伦提出:“如果说那种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东西,只在心中存在,那么,凡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的东

(1)上帝是这样一种存在,比他更伟大的东西是不可设想的。

(2)它一定会存在于思想中,也一定会存在于对象中;

(3)所以上帝一定存在。

安瑟伦想证明,上帝不仅在思想中存在,也在对象中存在。他给出的理由是:因为最完善的东西,既要思想中存在,也必在对象中存在。这个证明的神学意义在于支持其宣称的理性与信仰的统一性;但是,恐怕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的论证恰恰涉及到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上帝既在思想中存在,同时也在对象中存在——上帝就由思维中的存在过渡到客观存在。

2、高尼罗的批评及其局限

作为一名基督徒,高尼罗认可上帝的存在,但是对安瑟伦的逻辑表示不满。高尼罗的批评多多少少是从真理问题①方面提出来的——他的最重要的反驳是:认识对象即外在的真实的东西和认识本身即真理或者认识可以把握的东西,二者是分离的,这就导致了心中的东西不一定是客观存在的东西。他认为安瑟伦从内心中存在的东西推出客观存在的东西,是没有力度的。因为他又回到了古希腊哲学怀疑主义那里,所以他的反驳没有驳倒安瑟伦。他的问题在于,忽略了启示中真理向我们的显现。他用“海中仙岛”的个例,说明观念中存在和对象的存在不是一致的。但是安瑟伦的论证强调,上帝的存在不同于一般的存在,作为一个最完善的存在,上帝虽然是一个观念性的东西,但是上帝已经在启示中把自己作为对象已经向我们显现了,观念中存在和对象的存在之间的鸿沟已经不存在了;如果没有启示的存在,高尼罗的反驳有道理,但是在当时是没有意义的。上帝的存在是一个个例,他不同于一般有限的事物,例如“海中仙岛”。安瑟伦的论证不是一个普遍的论证,只是在上帝这样一个个例中,观念的东西和对象的东西是一致的。高尼罗的反驳没有跟上安瑟伦的逻辑,他的反驳是从本质论语境中的反驳,是无效的。

二、笛卡尔的证明

西,和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的东西,就是相同的了。但是,这明明是不可能的,所以,毫无疑问,某一个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的东西,既存在于心中,也存在于现实中。”这推论被看作是本体论论证的“第一种形式”。在第三章,他提出了“第二种形式”:上帝的存在,是那么真实无疑,所以甚至不能设想它不存在,某一个不能被设想为不存在的东西,既是可能被设想为存在的,那末,这个存在就比那种可以设想为不存在的东西更为伟大,所以,如果那个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东西可以被设想为不存在,那就等于说“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东西”和“可以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东西”是不相同的,这是荒谬的说法。因此,有一个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东西,是真实存在,这个东西,甚至不能被设想为不存在。而这个东西就是你,圣主啊,我的上帝。参考张志刚:《猫头鹰与上帝的对话:基督教哲学问题举要》东方出版社,1993年。

①但是,在当时看来,困扰了希腊哲学几百年的真理问题已经被解决。在柏拉图那里,认识是对对象的符合,这是古希腊哲学的主流思想;但是后来怀疑主义提出,我们无法找到这样一个标准来证明符合对象,这样做会陷入一种无穷后退或者循环论证,人无法在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认识道路(方法)上找到这样一个标准,因此要悬搁标准,继续寻找真理,真理问题变成一个突出问题;《约翰福音》给出了一种解答:人的认识无法找到真理,我们的追求永远都是没有方向,这样一种说法是一种彻底的怀疑主义,寻找真理的前提,一定是要有真理的带领;如果在逻辑上真理自己来到我们中间,向我们显现,我们就可能与真理发生关系,我们只能“见证”中领会真理,所以真理是一种给予,人只能接受。从此之后,西方哲学直到路德之前,真理问题都被认为已经被解决,不需要谈论。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则,也是他的全部哲学的出发点①。如何从“自我”中走出去,这是笛卡尔的问题。他强调判断的主体问题,这个问题恰恰是前人没有解决的——真理来了,谁用真理来判断?每一个人对神的启示的理解是不同的,怎么样面对这个问题?

早期基督教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他们采取了宗教会议和宗教法庭等多种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但都没有彻底解决这个问题②,直到马丁路德提出“唯独圣经”,将先前的判断标准问题转变为判断者的问题,并以“良心”③作为判断者。

笛卡尔循着路德的思路,认为认识只能求助于判断者——“我思,故我在”。在笛卡尔看来,人的认识必须有一个可靠的基础,他从主体思维那里找到了这个基础——任何认识的真理性都需要接受主体思维的判断,这个思维主体,不难发现就是路德所讲的“良心”。可是,不同的人说话不同怎么办?笛卡尔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他只认为自己的解释是正确的,没有达到一种所有的人拥有平等的解释权④。笛卡尔认为认识的第一步就是判断者是谁,他认为是“我思”;第二步:“我思”根据什么来判断,笛卡尔给出了自己的标准:清楚明白⑤。

对于上帝的存在问题,笛卡尔做出了如下论证⑥:

(1)本身比较不完满的东西不能是比较完满的东西的原因和依据;

(2)我有一个清楚明白的‘我’的观念,并且‘我’是比较不完满的实在;

(3)我心里有一个清楚明白的上帝的观念,并且上帝是一个无限、永恒、完满的实在;

(4)有一个外在于我比我更完满的实在,把一个清楚明白的上帝观念放在了我的心里;

(5)这个外在于我比我更完满的实在就是上帝;

(6)所以,上帝存在。

笛卡尔从对“我”这个观念的反思以及对上帝观念的分析最后证明出上帝的存在,由于上帝观念的“清楚明白”必然要求一个现实的上帝的存在,也就是说上帝观念包含了他的存在,“存在”就成为上帝观念的一个必然属性。他自己也说,“单考虑上帝的本性就能认识他的存在性。”⑦笛卡尔用三角形的例子来说明“上帝”和“存在”的不可分。他说,三角形的观念中已经包含了他的三个角之和等于两个直角,我们不能够保存一个三角形而不使他的三个角之和等于两直角。⑧同样,上帝这个观念中已经包含了存在,没有“存在”,上帝也不能

①关于“我思故我在”的论证,参阅笛卡尔《谈谈方法》第四部分,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6-33页。

②古代怀疑论强调判断标准问题;约翰福音提出:真理来到我们中间,真理标准就没有了。二者都没有谈及谁来做判断的问题,即判断主体问题,但是早期基督教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教会强调用会议的方式来解决,经过讨论形成会议决议,决议一旦形成,就成为权威性问题,不用再有争议。但是后来,不同的想法还是会出现,与历代的决议不同,于是成立了议会式的宗教法庭,将这些说法拿来与历代决议作比较形成判断,依然是一种权威解释。这些权威学说或者解释一旦确立,就不能反驳。权威学说就变成一种真理标准,一旦这样,新的问题就出现了:凭什么说权威学说是真理标准?如果说是上帝的启示,那么凭什么说我理解的启示就不如权威的解释?

③西方思想史上的良心概念(conscience)始见于保罗书信中的《罗马书》。在第二章第十五节,保罗提到外邦人的良心存在乃是神统治世界的见证之一。在路德这里,良心意为认识真理的能力。参考谢文郁《神的话语和人的良心:路德的双重权威问题》,《信仰网刊》2003年第三期。

④这个问题在洛克那里才被解决,在下文有关唯名论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

⑤他说:“凡是我们领会得十分清楚、十分明白的东西都是真实的”。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5页。

⑥以下内容是对笛卡尔论证的简单概括和总结,详见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中第三个沉思:论上帝及其存在,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3-54页。

⑦同上,第167页。笛卡尔在对上帝存在的几何证明中清楚地提出了上帝的观念包含着必然存在这个属性。

⑧笛卡尔《谈谈方法》第四部分,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0页。

称为上帝。笛卡尔本体论论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存在”直接看作“属性”或“宾词”。根据他的推理,既然上帝是指一种最完满的实体,那么,上帝自然具有“存在”这一属性。换言之,在上帝的观念中必然含有“存在”这个宾词。

笛卡尔的论证同样属于实在论的范畴。他的证明完全体现了柏拉图所倡导的“从理念出发,通过理念,最后归结到理念”的实在论特点。我们看到笛卡尔实际是从两个概念——“我”和“上帝”——出发,通过对概念的分析得出了上帝存在的结论,而全然没有借助感性事物,也就是说人的经验完全没有参与其中。在确立了“我”的主体性之后,通过对自我的反思发现“上帝”概念清楚明白地包含于我的心中,上帝概念的清楚明白要求了上帝必然存在。

虽然同为实在论的证明,对比安瑟伦的论证,我们却可以发现二者出发点是十分不同的:一个是(我觉得)清楚明白,一个是实在论的(对象和认识的分离)。论证的角度从本质论转移到主体理性主义:不是由别人和权威作判断,而是由自己来做判断,标准就是清楚明白。笛卡尔的论证,使得上帝成为一种认识对象,主体才是出发点,这就走上了一条世俗化的道路,上帝成为被讨论对象,就会逐渐被开除出去,以至于在西方世界,无神论的道德讨论逐渐成为主流。值得注意的是,笛卡尔本人不是一个唯名论者,但是他的主体理性主义对唯名论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他之后,唯名论逐渐取得主导地位。

三、康德的唯名论批判

前文讲到,实在论强调认识和对象的区分,认识反映对象,对象被理解为一种外在的东西。13世纪末期,开始出现这个问题:大家在谈论实在论问题时,根据柏拉图的预设,每一个概念都有一个外在的对象,这个世界就变得很复杂,我们对世界的知识就会越来越难,终于成为不可能。鉴于此,奥康的威廉提倡用“奥康的剃刀”把那些无用的概念一一剔除,感觉世界变成唯一实在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唯名论简单性原则。洛克继承了这一思想,提出我们的认识都是建立在感觉经验基础上的,离开感觉经验,就没有任何知识。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根据这个说法,我们能不能判断,我们的感觉和外在的对象是相似的?这就是巴克莱提出的:凭什么说我们的感觉和外在的事物是相似的?越过感觉,谈论感觉以外的东西,是无法成立的,我们在谈论相似性的时候,必须要把二者都摆到桌面上来谈,现在只有感觉,没有对象,如何来比较?所以巴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认识源于感觉,除了感觉,我们无法认识对象,继而可以推论,我们的感觉和感觉对象其实就是一回事。康德进一步发展了巴克莱的唯名论观点,提出了“哥白尼式的革命”,指出不是主体符合对象,而是对象符合主体,对象是在感觉中被构造的,在感觉之外没有认识对象。任何实在的存在,只能在这样一个意义上谈论:即构造对象的意义上被谈论。如果一个东西不能在时空中被构造,而又被我们在范畴中被处理,这样的对象就是“幻相”,比如“上帝”。

站在唯名论的立场上,康德从经验出发对笛卡尔和安瑟伦的本体论论证进行了深刻的批判。①他说,绝对必然的存在者是一个纯粹理性概念,它的客观实在性不能单从理性思维中得到证明。在以往的证明中,人们都是自己制造出一个先天的绝对必然性概念,再把客观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先验要素论”第二部分第二编,第三章第四节,“上帝的存有之本体论证明的不可能性”。邓小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71-478页。

存在归于这个概念,这样它的必然存在性也就被规定下来了。在一个判断中,“删除宾词保留主词,就会产生矛盾;如果将主词和宾词全部取消,就没有矛盾了。因此,存在并非实在的宾词。”康德同样使用了一个三角形的例子来说明。他说,设定一个三角形而取消它的三个角,这是矛盾的;但是把三角形连同三个角一起取消,这就没有任何矛盾了。按照经验性规律,对于一个概念,我们只能诉诸经验才能把存在性赋予它,但是对于一个纯粹理性概念,我们没有任何手段去认识它的存在。在经验之外的存在,我们虽然不能宣布它不可能,但是也没有任何办法能为之辩护。另外一个例子是:现实的一百塔勒和可能的一百塔勒。这是两个不同的事件:可能的一百塔勒,是分析判断,是不涉及存在的;现实的一百塔勒的是一种经验判断,是可以指称的。上帝存在就如同可能的一百塔勒是一个分析命题,是可以说的,但是不能论证,也就是说不能在知识里面谈论,但是在道德等其它领域中可以谈论。因为在时空当中,上帝不能被经验指称;上帝是完善的等特性,我们可以谈论,但不能从存在意义上被谈论。

康德反驳是在唯名论的基础上的反驳,实质上是唯名论对实在论的批驳。如果有了共同基础,即如果读者都成了唯名论者,康德的反驳就会被拍手称好;但放在实在论中,是没有力度的,还是没有解决问题,因为康德反驳不是直接针对存在论论证,而是针对“存在不是宾格”这个问题。就是说,康德批判将这个问题从唯名论的角度解决了,但是回到实在论,这个问题还是继续存在①。

四、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在上帝存在本体论证明中的体现

西方思想史中最早提出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是巴门尼德,他在反对赫拉克利特的“我存在又不存在”的观点时,提出了“存在是存在的,非存在是不存在的”②的命题。并且他认为存在的只是可以思维的东西,不可思维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而且“能思维的和能存在的是同一的”。但是在巴门尼德这里,谈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为了用思想的合理性去说明宇宙的合理性,在形而上学本体论上并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

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论证,通过上帝的观念推论出上帝的存在,这种论证引起了经院哲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开始了一次旷日持久的大争论——实在论和唯名论的争论。他们争论的中心问题,就是“共相”是否为真实存在——实在论者认为“共相”是实在的,个别事物是不真实的;唯名论者则持相反观点。“共相”就是普遍概念,属于思维范畴;实在论者认为“共相”是真实存在的,就等于认同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唯名论者将概念与个别事物对立起来,即将思维与存在分离开来,否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这场争论以实在论的胜利而告终,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唯名论的复兴。

①近年来,美国哲学家普兰丁格把偶态分析的方法引入到对上帝存在的证明中,指出了康德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反驳中存在的问题,为上帝存在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证明方法,我们称之为上帝存在的偶态本体论证明。鉴于题目所限,本文将不赘述。

②巴门尼德没有留下完整著作,只是在他人的著作中可以找到他的残篇。此命题源于残篇2,普罗克洛《论蒂迈欧》,?,345,“一条是存在而不能不在,这是确信的途径,与真理同行;另一条是非存在而绝不是存在,我要告诉你,此路不同。非存在你不认识,也说不出,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作为思想和作为存在是一回事情。”残篇9,辛普里丘《物理学》,145,?,(接346),“要么存在,要么不在,问题的全部结论就在此处。”残篇8,同上,147,“作为思想和思想对象是同一件事情。如果没有思想表达于其中的存在的东西,你就不会找到思想。”参见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93-96页。

笛卡尔是最早把思维与存在关系确立为理解存在问题的逻辑起点的哲学家,正如黑格尔所说的:“笛卡尔哲学的精神是认识,是思想,是思维与存在的统一”①。通过分析笛卡尔的本体论证明,我们可以看到,笛卡尔这里,思维和思维对象都是存在,思维和存在是完全同一的。

笛卡尔之后,唯名论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其代表人物康德站在唯名论的立场上反驳了笛卡尔和安瑟伦的本体论论证,做出了思维和存在的截然二分:思维中的东西和现实的存在是不一样的,事物只有作为主体认识对象,能够在时空中被经验指称,才是真实存在的,这是康德的先验认识论的主要内容。至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真正成为近代哲学的中心问题。

参考文献:

1、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2、康德著邓小芒译《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4年。

3、黑格尔著贺麟译《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96年。

4、普兰丁格著邢滔滔等译《基督教信念的知识地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5、笛卡尔著王太庆译《谈谈方法》,商务印书馆,2000年。

6、笛卡尔著庞景仁译《第一哲学沉思录》,商务印书馆,1986年。

7、谢文郁《神的话语和人的良心:路德的双重权威问题》,《信仰网刊》2003年第三期。

8、谢文郁《存在论的基本问题》,《世界哲学》2004年第7期。

9、张志刚:《猫头鹰与上帝的对话:基督教哲学问题举要》东方出版社,1993年。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卷,第67页。

上帝存在的证明及反思

上帝存在的证明及反思 今天到这儿来采取漫谈形式和大家讲一个很有意思的题目:上帝存在的证明及反思。我可能是早年研究哲学的原因,怀疑意识和批判意识比较强,所以从我个人理性层面上来说,我很难相信上帝的存在,我需要一个具有说服力的证明。中世纪教会里存在两个不同的观点:一个是先信仰而后理解,一个是先理解而后信仰。基督教之于西方文化的关系我喜欢用“如影随形”四个字来概括,基督教对西方有很深的影响,基督徒肯定相信上帝的存在。对一般人来说成为基督徒很简单,就是相信上帝的存在。在西方从中世纪开始,甚至更早,在罗马帝国时,基督教还没有成为统治地位的宗教时,有一批博学的思想家,他们既有基督教虔诚的信仰,同时又有希腊哲学的底蕴和素养,他们在奠定基督教教义时也曾经说过:我们不仅只是要信仰上帝的存在,如果我们能在理论上证明上帝的存在,那岂不是锦上添花?这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非常有意思的区别,中国人的信仰从来不想证明,而西方人总想把信仰的对象用理论的方法加以证明。接下来一共要讲到五种上帝存在的证明。 早期的基督教在理论上特别强调超理性的信仰,因此基督教早期的教父奠定的很多教义都是用理性无法推敲的,因为其荒谬,所以才可信。我们理性理解不了上帝的奥秘,我们就否定上帝吗?恰恰相反,我们应该否定的是我们的理性,因为它太狭小,装不下无穷无尽的东西。我们人类的理性很可怜,不要以为我们的理性可以理解一切,有些东西是超出我们理解范围之外的。整个世界的奥秘是无限的,我们的理性是有限的,以有限的东西去理解无限的东西,本身就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承认我们是有限的,而面对无限的时候我们有限的理性对它无能为力,我们宁信仰它而不去理解它。因为我们理解不了。我们如果要理解,只能按人的理性规定去理解,但是这样很可能就歪曲了它。早期的著名教父奥普斯丁认为上帝创造世界不是在时间、空间中创造,甚至也不是在任何一个宇宙中创造,因为连宇宙也是被上帝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不能说上帝在宇宙中创造宇宙。世界不在什么之上,世界就是世界,我们唯物主义就是这样相信的,这是个信仰。因此你说这个世界从根本上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个信仰问题。你问他世界为什么最初是不动的,他问你世界为什么最初就是运动的?这两个问题都不能回答,因为只能是信仰。你相信有个上帝,你当然相信他是全知全能的。但是反过来,如果你根本不相信上帝,我说上帝是最完满的,你说那不是,上帝不是最完满的,安拉才是最完满的,或者我们唯物主义说没有最完满的。因此像我们说的这类问题,实际上是个信仰问题。那这个问题就没办法解决了。 那么紧接着我们来讲第二个论证。托马斯?安奎拉的著名的宇宙能证明,即托马斯五路的五个证明。第一个证明,他认为我们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是被推动的。我们必须假定,这个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第二个证明跟这同构,我们说任何一个事物作为结果它都有原因,而上帝就是终极原因。第三个证明,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是或然性存在的。从概率上来说,我们完全可以假定,在某一个时候这些或然性的东西它都不存在,而在概率上存在这种可能性,如果有这种正好都不存在的情况,我们很难解释为什么世界上后来会有这些东西,因为如果什么东西都不存在,他就不可能从无中产生出来。但是,我们明明发现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很多东西,因此所有的东西不可能都是或然性的,它一定有必然性的存在。第四个证明就是完满性。我们可以把这个世界从不完满到比较完满到非常完满形成一个系列,那么这个系列最端,,而这个最完满的东西就是上帝。这四个证明都叫宇宙能证明,它们具有同构性,根据一个系列往上追溯,但是又不可能追溯到无限,必须终止,然后我们终止出来的那个东西就是上帝。第五个证明是目的能证明。自然界和谐有序充满了目的性,每个事物好像都有自己的目的。看到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它也充满了目的。它的目的从哪儿来呢?我们就必然相信,肯定有一个更高的智慧,他按照一定的意图,创造人类事物。 第三个证明就是近代的证明。到了17世纪,在理性精神崛起以后,几乎所有合格的科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一、考点突破 1. 哲学的基本问题。 2. 为什么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重难点提示 1.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2.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 要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即意识,存在即物质。故也可说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 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阵营。 【重要提示】 认为物质与意识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也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2. 二者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或者说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成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持可知论的观点,但也有个别哲学家,如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持不可知论的观点。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 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 乐全矣!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庄子说:“你又不是我,你哪里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 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完全可以确定的!”) 两人的辩论题小而旨大,辩题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能不能知道鱼儿是否快乐,如果认为因为我本身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我也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我不是除了我之外的任何事物,所以我除了我之外什么也不知道,什么都不可能认识。这显然是不可知论的观点,是错误的。 【核心突破】

如何证明天主的存在

如何证明天主的存在基-督教护教学与无神论的一次交锋:神与恶并存(转载) 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 Epicurus很早就提出过这样一个命题:神不可能既是善的,又是全能的。为什么这么讲呢?他论证道:神是存在的,恶也是存在的。对于恶 之存在,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神有能力阻止恶,但他却不愿意阻止恶发生,因此神不是善的;另一种可能性是神意欲阻止恶,但却无能力阻止,因此神不是全 能的。 确实,自从民智初开,面对种种无法尽如人意的自然现象和加速变化的社会进展,饥渴慕义的人们总是深深困扰于这个两难的命题:至善的化身为何与恶并存呢? 到了基-督教开始蓬勃发展的纪元之初,同样的难题自然而然地阻碍了部分“心刚硬”的思考者放下包袱,全心全意地信靠耶和华上帝,因为基-督教义恰恰宣称上帝既是至善的又是全能的。不少无神论者从自己的独立思考出发,坚持认为:恶之存在,证明基-督教的上帝是不存在的。这个世界上恶的阴影四处皆是,战争、屠戮、奸淫、偷窃、乃至完全无辜的儿童也遭受种种苦痛和折磨,这用上帝爱世人的教条来解释是解释不通的。 但护教学家当然不甘心作张口结舌的哑巴,他们立刻构思了两条反驳意见:一是,上帝赋予了人类自由,这个自由即是让人类自己选择善与恶的自由,恶是人类自己选择的;二是,上帝允许恶存在是因为上帝要以此来试炼人类的信仰和耐心, 人类遭受种种不幸和痛苦可以培养品格、净化罪恶。 但是,上述的解释并不能让人完全信服。 第一,把世间种种巨大的恶与不幸仅仅解释为慈爱的上帝所设计的神圣净化计划,这无非是给病态的残忍披上一件合理的外衣。以生下来就有先天缺陷的无辜婴儿为例,他们有何恶的出处,又哪有自由选择可言,但却为什么偏要说他们遭受这些痛苦是正当的呢。哲学家罗素建议每个发此迂阔议论的人都到医院的儿童病房去实地走一遭,看看孩子们的惨状,听听孩子们的哭声,然后再回来谈上帝的净化。他说,“面对痛苦的世界,还要坚持这是上帝的爱心体现的基-督徒,他的伦理价值必然有问题,因为他总是在为痛苦和不幸寻找借口。” [ 相约加拿大:枫下论坛 /forum ] 第二,上帝虽称是慈爱的,然而自然之恶(洪水、旱灾、瘟疫等等)却每天都在 发生,这决非是人类有能力自由选择的。既然有些恶并非是因为人类自由选择才有的,因此上帝要么不是善的,要么是不存在的。 第三,让我们再从非自然之恶(即人类的道德之恶)出发进一步分析,要说这总 是人类自由选择的后果了吧,但是也否,因为人类根本没有被赋予自由选择的能力!在这里请容许我用比较详细的笔墨来进行一次分析,而这还得从“原罪”说起。 话说上帝当初创造了人,人具有上帝所赋予的自由意志(Free-will)。在吃苹 果之前亚当夏娃还不包含任何倾向于恶的属性,他们要么听从上帝的劝告而不吃(善),要么听从蛇的诱-惑而吃(恶),结果他们不幸选择了恶。作为惩罚,从 此他们被贬出伊甸。而人的高贵属性也因而受到了败坏,每一个亚当与夏娃的后代都包含和遗传了的始祖的第一罪,并且受体内罪的影响,难以抗拒地继续选择恶。这一重罪并非是人当前的行为所造成的,而是与生俱来的人的属性。所以称之为原罪。此说最早在保罗和约翰的书信中都有论及(Romans,1 John),后经 早期的神学家归纳并由奥古斯丁继承和扩展,现已为各基-督教派所公认。 问题来了,既然亚当和夏娃的所有后代从出生起就具有选择恶的驱力,原罪总是让他们倾向于选择恶,(相关圣经的引文见注2)因此他们和人类始祖的中性立

黑格尔《小逻辑》逻辑学的概念论中对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解决

在确立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与课题之后,整个体系的建设也遵循了其原初的设计目标。概念论作为逻辑学的最后一环,就必须达到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目标。又因为逻辑学在建构过程中所遵循的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的统一,因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也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分解。在本体论层面上,将抽象世界理解为普遍性的本质,继而又将本质确认为理念;在认识论层面上,将理念的自我认识过程与本质的发展于具体化的过程相统一,从而将世界自在自为的过程理解为理念自我上升与发展的过程;从价值论层面上,通过理念世界目的性的建构,将自由与善确认为理念发展的必然性。 3.1 从本体论的层面上看 在本体论层面上,概念论旨在把终极存在归结为概念,它从概念的特殊化和客观化所展开的概念和客体的关系来论证概念是存在的本质,是现实世界必然进程的内在根据和实体性力量,是唯一全体,以此消解主客体的二元分裂。 逻辑学既将解释世界当作自己的使命,因此由存在论到本质论再到概念论,对世界本身的建构构成其本体论的目标。从存在论到本质论的转变,直观的存在被深化为普遍的抽象的本质,这些本质乃是杂多事物背后的根本性存在,是经过特殊性与普遍性而达到个别性的否定之否定。而从本质论到概念论的发展,则将世界的本质确认为概念,进一步从概念和客观性、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去说明本质和现象的关系,反过来本质的规定性展开与走向具体的过程称为概念返回自身的运动过程。

3.2 从认识论的层面上看 在认识论的层面上,概念论旨在从概念自身由潜在到自为自在的发展的必然性的推演来建构世界的逻辑结构,确立概念和概念的运动所展开的主客体的辩证法为世界的终极解释的原则和模式。逻辑学对世界的终极解释是从概念这一终极存在出发的,其根本观点是把概念认作现实世界必然如此的内在根据、终极理由,以证明现实性的合理性。显然,这一终极解释的原则要到概念论才明白地确立起来。不仅如此,概念论又是整个黑格尔哲学对世界的终极解释的基本模式和体系框架的原则规定。 为达到这一目的,逻辑学经历了以下四个步骤: 首先是认本质先于存在,本质把自己的规定展开或表现出来就构成直接的存在(定在、实存、现象),存在作为本质的外化是与本质相异的东西,本质还要扬弃存在的异己性,使存在完满地表现本质,达到存在与本质的统一。本质论的这一原则构成概念论的基础。 其次是把本质看作普遍性的东西,而认为普遍性的东西正是概念所把握的内容,本质的规定性即是概念的规定性。概念作为普遍的规定是包含特殊性在自身内的全体,而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就是个体性。因此,当概念把自身潜含的普遍性、特殊性和个体性展开和实现于外,便是作为本质的概念的客观化、外化,形成向客体即个别事物的世界的过渡。 再次是把自然史和人类史概括并纳入由客体到理念(即主客观的统一)的逻辑进程中,并通过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有目的的活

上帝存在证明

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中国是儒家文化,西方是基督文化,因此至少在很多中国人的眼里上帝是不存在的,而且我们的执政党也在宣扬无神论的意识形态,如此一来我们都认为自己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对我们来说上帝是不存在的。可是为什么在西方人眼里上帝是存在的?如果我们不能反驳他们的论证,就不能承自己是真正的无神论者。来看一下他们证明上帝存在的理由吧。 首先声明一点,在他们的各种证明中有很多他们的预定的假设条件,而且好像都有点逻辑色彩。尽管有漏洞但至少也是一种证明方法。 一、托马斯.阿奎那的证明 ●第一推动 在他看来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而一个物体要运动必须要有某种力量去推动它,物体不会自己去运动。如枫叶飘飘那是因为风在吹动,风扇旋转是因为电的推动。这时一个问题就出来了,如果A的运动是由B引起,B的运动是由C引起,C又是由D引起……如此推下去会有什么结果。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万物是有限的,最后我们必然找到这样一个推动者,它是第一个推动者,自己却不为任何别的力量推动。而这个第一推动就是上帝。 ●因果联系 这个证明和上面那个运动证明大同小异。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必然有某种原因,这样一来,A是B的原因,B是C的原因,C是D的原因,如此下去不能无穷,肯定有一个第一原因,即上帝。 ●可能性和必然性 万事万物虽然存在着,但并非是必然的,而只是一种可能。比如我们现在是安阳师院的学生,但假若我们当初没选报安阳师院,或者我们没参加高考,我们也就不是安师的学子了。但如果万物只是可能的,暂时的,即他们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或许某一天他们都不存在了。那么无中能生有吗?当然不能,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什么都不存在,某物开始存在,这是不可能的”。既然可有可无的事物存在着是一个事实,所以在这世间可有可无的万物之上,必然有一个必然性存在。这个必然就是上帝 ●事物具有等级性 托马斯看到万物不仅在运动,有原因,存在可能性,而且还有等级性。从无生命的金木水火土到有生命但不能说话的动植物,再到有思想有生命的人,这明显的形成了一个等级结构。然后托马斯便就问:有没有一个最完美,最高级的存在?当然有了即上帝 ●目的论 万事万物虽然错综复杂,但似乎都有某个目的,万事万物都绕着这个目的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史中,许多哲学家就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分成两派——可知论者与不可知论者,即分别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不同一性。 结合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所谓同一性,恩格斯指出: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用哲学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可知论者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承认思维能认识现实世界。恩格斯指出思维是存在的本质,一个事物的存在只有符合思维才具有实在性;思维不断在存在中实现自己,使存在同自己相符合。康德本质上是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否认思维能够把握客观存在的本来面目,否认世界的可知性。而黑格尔也发表“思维与存在同一”学说,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存在即思维,没有思维以外的客观存在;思维是存在的本质、灵魂;存在是思维的外化、躯壳,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并把实践引入到解决思维与存在同一问题中来;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是一个矛盾发展的辩证的过程。 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我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是在坚持唯物主义前提下,以承认思维与存在既有同质性又有异质性为基础的同一性,而不是俞吾金教授所说的,恩格斯是坚持黑格尔同质性基础上的思维与存在同一性。 我认为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因为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就是人作为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存在和思维关系的发生,任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不可能实现。我觉得最好用唯心主义来解释:存在之所以是存在,是因为我们感知道了它,如果我们感知不到它,它其实也就不存在。存在的才能被感知,感知到的才说明是一定存在的。存在的东西大于人的感知,感知建立在存在的基础上。 另外,思维与存在的同一论,不论从认识对象和认识方法上看,还是从认识过程来看,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应批判地吸收其合理的思想,科学地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以求在哲学认识对象、认识方法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因此,我认为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认识现实世界

中世纪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中世纪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中世纪教会里存在两个不同的观点:一个是先信仰而后理解,一个是先理解而后信仰。基督教对西方有很深的影响,基督徒肯定相信上帝的存在。对一般人来说成为基督徒很简单,就是相信上帝的存在。在西方从中世纪开始,基督教还没有成为统治地位的宗教时,有一批博学的思想家,他们既有基督教虔诚的信仰,同时又有希腊哲学的底蕴和素养,他们在奠定基督教教义时也曾经说过:我们不仅只是要信仰上帝的存在,如果我们能在理论上证明上帝的存在,那岂不是锦上添花?这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非常有意思的区别,中国人的信仰从来不想证明,而西方人总想把信仰的对象用理论的方法加以证明。 托马斯?安奎拉的著名的宇宙能证明,即托马斯五路的五个证明。第一个证明,他认为我们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是被推动的。我们必须假定,这个第一推动者就是上帝。第二个证明跟这同构,我们说任何一个事物作为结果它都有原因,而上帝就是终极原因。第三个证明,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是或然性存在的。从概率上来说,我们完全可以假定,在某一个时候这些或然性的东西它都不存在,而在概率上存在这种可能性,如果有这种正好都不存在的情况,我们很难解释为什么世界上后来会有这些东西,因为如果什么东西都不存在,他就不可能从无中产生出来。但是,我们明明发现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很多东西,因此所有的东西不可能都是或然性的,它一定有必然性的存在。第四个证明就是完满性。我们可以把这个世界从不完满到比较完满到非常完满形成一个系列,那么这个系列最端,,而这个最完满的东西就是上帝。这四个证明都叫宇宙能证明,它们具有同构性,根据一个系列往上追溯,但是又不可能追溯到无限,必须终止,然后我们终止出来的那个东西就是上帝。第五个证明是目的能证明。自然界和谐有序充满了目的性,每个事物好像都有自己的目的。看到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它也充满了目的。它的目的从哪儿来呢?我们就必然相信,肯定有一个更高的智慧,他按照一定的意图,创造人类事物。 17世纪法国有个大数学家叫帕斯卡,他同时是神秘主义者和天主教徒。帕斯卡本人特别反对当时像英国自然神论这种证明。他认为用理性推出上帝的存在是枉费心机的,因为我们的理性是有限的。帕斯卡这点跟我说的最早作证明以前的教父派的观点有点相同。他认为我们的理性非常有限,我们不可能用数学公理的方式来推出上帝。因此他坚决反对像英国那种自然神论,设计论证明用一种逻辑理性来推出理性。那上帝推不出来,而他认为上帝是巨大的无限的对象。他说这种无限的混沌,把我们和上帝隔开了。简单的说,你信它他就存在,你不信它他就不存在。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想上帝存在呢?赌博啊!于是他提出一个上帝存在的博弈论证明,他说我们现在就这样,我们赌一把吧!我赌上帝存在还是不存在,哪一个赢的机会更大?赌徒嘛,赌场上你就要算我到底哪一个赢面更大,好,你想一想,如果你赌上帝不存在,那么如果你赌赢了,上帝果然不存在,你赢不了什么。因为上帝不存在嘛,你赌它果然不存在,你赢了,它也赢不了什么,但如果你输了,这个代价就大了,你赌它不存在,而它果然不存在,你将来在它面前你怎么交代。你说当时我举手时我不想你存在,你输的就大了吧。反过来你要赌它存在呢?拟想想如果你赌输了,它不存在你失去不了什么,因为拟说它存在,它不存在,你赌输了,但是它不存在,你也输不了什么,但你要赌赢了你就赢大了,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因此博弈论证明说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宁愿赌上帝存在,我们不

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看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看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① ——从安瑟伦、笛卡尔到康德 西方思想史上,哲学思想的发展时常与基督教神学思想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中世纪哲学基本上是基督教哲学,近代哲学虽然多对基督教哲学进行批判,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其中诸多基督教神学的印记。作为西方近代哲学核心问题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最初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来,后来在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神学证明中得到进一步讨论和深化,在近代哲学中才被自觉的确立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②。 在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中,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在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中表现出来,引发了诸多争论,后来经笛卡尔的重申,康德的批判,该证明所涉及到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才被真正揭示出来。 本文将通过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历史考察,来说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发展过程。 一、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和高尼罗的反驳 1、安瑟伦的证明 安瑟伦之前,基督教哲学不谈上帝存在的证明,例如奥古斯丁没有论证上帝的存在,只是提出信仰是认识的出发点,提到上帝的时候,多数从恩典的角度和经验的角度谈论。到11世纪,人们对上帝的存在已经有了共识,不存在问题了,在这样一种语境中,才出现上帝存在的论证。 安瑟伦的论证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他的论证建立在两个预设之上:把存在作为一种属性;任何存在都是偶然性的存在,即把存在作为分析判断的谓词。安瑟伦的证明意味着上帝由主语变成了宾语,过去人们都在谈论上帝是什么,而现在问题变成谈论上帝存在属性。其次,安瑟伦是从本质论(实在论)③的基础上开始论证的,而本质论的认识论强调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二分。 安瑟伦的论证过程可以简单归结为④: ①2005年12月7日-10日,在参加“基督宗教与跨文化对话”学术研讨会的过程中,听到武汉大学赵林教授的发言:《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看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联想到本学期研读的康德名著《纯粹理性批判》中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论证的不可能性,引发一些感想,于是借用赵林老师的题目,做一篇习作。 ②赵林:《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看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基督宗教与跨文化对话”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2005年12月7日-10日,北京。 ③安瑟伦是早期实在论的著名代表。西方思想史上的实在论起于柏拉图的理念论。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由客观外在于我们认识主体的感觉世界和理性世界构成。感性世界流动不变,我们对之感觉就不可靠;对理性世界的知识即概念知识才是可靠的知识。只要我们建立起完整的概念体系,就能拥有关于理性世界的知识。这种观点历经亚里士多德、托马斯阿奎那,在西方思想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唯名论对他的冲击。参考:谢文郁《存在论的基本问题》,2004《世界哲学》第7期。 ④安瑟伦在其《宣讲篇》第二章至第四章,提出了本体论论证的经典表述形式。在第二章,安瑟伦提出:“如果说那种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东西,只在心中存在,那么,凡不可设想的无与伦比的伟大的东

马克思 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辩证意义

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辩证意义 探讨“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基本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辩证法大师,他所说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具体的,辩证的同一(统一);一种观点认为, “黑格尔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从整体上讲,既是唯心主义的,又是形而上学的,它所说的就是思维即存在,存在即思维 ,思维和存在是一个东西”。我们认为,把黑格尔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学说 ,说成二者“等同”论,是不符合黑格尔的哲学思想的,或者说 ,认为黑格尔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既是唯心的,又是形而上学,这只是讲了问题的一半 ,确切地说,只讲了“外壳”而忽略了问题的内核---辩证法。 应当指出,黑格尔所说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是以思维为基础的同一,他所说的思维和存在的差别,是绝对精神思维内部的差别,因此,它是唯心主义的。或者说,象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思维和存在的差别是物质世界内部的差别。黑格尔在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上 ,抹杀了思维和存在的真实差别,而代之以他所虚构的差别。同样道理,黑格尔不承认辩证唯物主义所主张的以存在为基础的同一,而代之以思维为基础的同一,因此说,黑格尔不承认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思维和存在的真实的同一, 只承认唯心主义的神秘主义的同一。对于黑格尔的这种观点必须给予批判。 然而,我们认为,不能把黑格尔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理论,简单

地当成是“形而上学”的,当成“思维和存在”是“一个东西”的等同论,从而否认其中具有丰富的辩证法的思想。不能抓住它的“外壳”而否认其合理的内核,或者以“外壳”取代“内核”,换句话说,不能抓住它的唯心主义,而否认它的辩证法--否认思维和存在,既有差别、对立,又存在着同一统一的。 那么,怎样理解“思维即存在 ,存在即思维”呢? 我们认为,从整体上讲,这个“即”字,是有它的神秘之处的,但它绝不意味着“等同”。这个“即”应当根据黑格尔的整个思想体系来理解,它是个内在的必然过程的终点与起点,它本身是一个由有限到无限的矛盾发展过程,因而它不是原始的,静止的, 一次完成的“等号”。黑格尔始终反对抽象的等同或形式的同一, 反对形式逻辑的。黑格尔的“即”字神秘之处在于,他把思维和存在都“规定”为精神的东西 ,亦即黑格尔所说的精神“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这正如黑格尔在《逻辑学》一书第一版序言中所指出的:精神否定了单纯的东西, 于是便建立了知性所确定的区别而它却又消解了这种区别,所以它是辩证的。但是精神并不停留于无这种结果之中,它在那里又同样是肯定的,从而将前一个单纯的东西重新建立起来,但这却是作为一般的东西,‘它本身是具体的并不是某一特殊的东西被概括在这个一般的东西之下,而是在进行规定及规定的消融中,那个特殊的东西就已同时规定了自身。这种精神的运动,从单纯性中给予自己以规定性,又从这个规定性给自己以自身同一性,因此,精神的运动就是概念的内在发展它乃是认识的绝对方法,同时也是内容本

怎样理解安瑟尔谟的上帝存在理论证明

怎样理解安瑟尔谟的上帝存在理论证明 如何理解上帝的存在,这一直是基督教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我们甚至可以说,有了这一问题,才有所谓基督教哲学。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只有在信仰上帝存在的基础上,才会有这一问题,而从纯粹信仰的角度说,则只有在哲学背景下才会提出这个问题,因为对于最初的犹太教徒或基督徒来说,对上帝的存在只需信仰,无需理解。 因此,这一问题的提出与回答对于哲学和信仰来说,都是一件重大事件。它在根本上显示了哲学与宗教、理性与信仰之间的碰撞与沟通,而从更具体的文化史角度说,它表明了希腊文明与犹太—基督教文明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这种碰撞与沟通一方面使基督教信仰逐渐走上了理性化的道路,至少使基督教信仰摆脱了一些宗教迄今没有摆脱的对“权威”的盲从与狂热,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提升和丰富了哲学本身,使哲学开发出了新的领域。用奥古斯丁的话说就是,信仰使哲学认识到了单凭理性所认识不到的东西。这也就是为什么“如何理解上帝的存在?”这一问题值得我们今天加以深切关注的原因。 一 第一次明确提出这一问题并作出系统回答的是奥古斯丁,他实际上开辟了一条理解上帝存在的“心学”道路。不过,这里首先要着重加以分析的是托马斯?阿奎那开辟的另一条道路,这就是逻辑证明(Beweisen)的道路。托马斯开辟的这条道路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几乎占据支配性地位。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它的深入分析来提供一个可靠的历史性背景视野,以帮助我们更为深入地去理解对托马斯持严厉批评态度却在某种程度上回应了奥古斯丁的那些现代宗教哲学家,特别是“白银时代”的俄罗斯宗教哲学家的思想。 实际上,把理解上帝的存在问题完全变成“证明”上帝的存在问题,始于“经院哲学之父”安瑟尔谟。他把奥古斯丁关于上帝存在的“心学”自明性转化成逻辑自明性。这就是他有名的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存在论)证明。虽然托马斯否定了上帝存在的自明性(an sich bekannt),但是,他却完全接受了安瑟尔谟的启发而开辟出一条强硬的证明道路。 在托马斯这里,关于上帝存在问题的证明被分解为三个方面的问题:1、“上帝存在”(Gott ist)是否是自明的?2、“上帝存在”是否是可证明的?3、上帝是否存在? 我们首先分析前两个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托马斯是这样证明的:“1、人们必须承认,一种东西是自明的,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与我们无关而自明,一种是与我们相关而自明。宾词被包含在主词概念里的陈述就是自明的,如在…人是动物?这一陈述里,…动物?就是包含在人这一概念中。2、只有大家都熟知宾词和主词是指什么,陈述对大家才是自明的。这一点在证明的第一原理那里是很清楚的,第一原理所涉及的是一些没有人不熟知的普遍概念,诸如存在和非存在,整体和部分等。但是,如果一些人并不熟知宾词和主词是指什么,那么,陈述虽然就其自身而言是自明的,但对那些人来说,它就不是自明的。所以,结果就会象波埃修所说的,存在一些对灵魂来说才是普遍的和自明的概念,但是却只对学者来说才是普遍

第一章练习题和答案(客观题)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B..可知性 C.存在性 D.客观实在性 3、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 )。 A.绝对主义B.唯物主义C.不可知论 D.唯心论 4、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 A.一元论和二元论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论和唯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是( )。

A.如何回答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B.如何看待现实和理想的关系问题 C.如何回答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D.如何回答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6、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动物心理的形成 B.语言的产生 C.劳动 D.人脑的进化 7、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 A.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它的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 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观点表明()。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D.意识是主观世界的客观映象 9、爱因斯坦说:

“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 C.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 D.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10、xx古代思想家xx说: “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客观性B.能动性C.任意性 D.对象性 1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运动 B.层次性 C.结构性 D.客观实在性 1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 )。 A.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B.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 C.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D.两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爱因斯坦是这样证明上帝存在的

爱因斯坦是这样证明上帝存在的 804次点击 8个回复 细雨天雷于 2014/2/9 9:41:53 发布在凯迪社区> 猫眼看人 在一所著名高等学府的课堂上,教授向学生提出一道挑战性的问题: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吗? 一位学生勇敢地回答说:是,都是他创造的。 教授又问:上帝真的创造一切吗? 那位学生回答:是的,教授,当然一切都是他创造的。 教授接着问:如果上帝真的创造万物,那么邪恶也是上帝创造的。既然邪恶存在,根据外在行为反映一个人内心的原理,我们可以假定上帝是邪恶的。 那位学生沉默不语,没有回答教授这个假设性的陈述。 那位教授非常自豪地向学生夸口说,他又再一次证明基督教的信仰只是个神话。 另一位学生举手发言:教授,我可以请教您一个问题吗?

教授回答:当然可以。 那位学生站起来说道:教授,寒冷存在吗? 教授回答:这是什么问题?它当然存在。难道你从不觉得冷吗? 其他学生纷纷窃笑那位年轻人的问题。 年轻人回答说:教授,事实上寒冷并不存在。依据物理定律,我们之所以会感觉冷,是因为缺少热能的缘故。 每个人或物体对能量的获得或传送的情况,都可以测得出来,而热能就是这个使人体或物体获得或传递能量的东西。绝对零度(摄氏零下273度)时完全没有热能的存在。在这个温度时,所有物体分子都呈现静止状态,不会发生任何反应。 所以实际上寒冷并不存在,我们创造这个词汇是为了描述没有热能的感觉。 那位学生接着又问:教授,黑暗存在吗? 教授回答:它当然存在。那位学生说:您又错了,教授,黑暗也不存

在。 黑暗其实是因为缺少光的缘故,我们可以研究光线,但无法研究黑暗。 我们可以用牛顿的三棱镜把白光分成许多颜色的光,并研究每种光的波长。不过我们却无法测量黑暗,因为只要一道光线就可以划破并照亮一个黑暗的世界,所以我们如何能知道一个空间有多黑暗?我们只能够测量光的强度,不是吗? 黑暗是人类用来描述没有光线存在时的一个词汇。 最后这位年轻人问:教授,那邪恶存在吗? 这回教授的回答不太确定了,他说:当然。就像我之前所说的,我们每天都会看到邪恶。每天都有人类以不人道的方式对待他人的例子。它存在于世界各地的许多罪行和暴力之中,这些不是邪恶是什么? 那位学生回答道:邪恶并不存在,教授,至少可以说邪恶本身并不存在。会有邪恶只是因为心中没有上帝,就像黑暗与寒冷一样,邪恶是人类所创造的一个名词,用来描述心中没有上帝的情况。 所以上帝并没有创造邪恶,它是人类心中缺乏上帝之爱的结果,就好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即哲学的基本问题。它体现着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换言之,就是人类对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的困惑。并由此引出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和两者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即意识是第一性,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认为物质决定意识。 举例来说,世界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若说先有鸡,那第一只鸡从哪来?鸡若不是从鸡蛋中孵出的,那还是鸡吗?另一方面,世界先有的鸡蛋。可第一个鸡蛋从哪来呢?若不是鸡生出来的蛋,还能称之为鸡蛋吗?所以鸡或者鸡蛋都是以人的意识来定义的。意识是第一性,即鸡或者鸡蛋这件东西是因为人的意识产生的。可世界上若根本没有鸡或者鸡蛋这种物质呢?人的意识里会凭空产生鸡或者鸡蛋这些东西吗?由此看,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物质衍生的。 由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哲学分为了两个学派,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我国也有相关的故事产生。三个和尚坐船,风吹幡动,一和尚说“幡动”,第二个和尚说“风动”,禅师说“心动”。前二者看到了事物本身,即唯物主义。禅师思想上升到了意识层面,即唯心主义。而这其中的“上升”,并不是说物质高

于意识。只是体现了人们从不同的层面看待问题。人的一生都在感受着周围的环境,并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而禅师不过是从外界的变化感悟到自身的变化,进而人的意识认识到意识本身的存在,并逐渐升华。意识对所有物质并包扩意识本身的认识都不受限制。但意识本身是是由人脑产生的。当人脑停止思考或死亡时,意识也会消亡。可以说意识需要物质的基础,由此,不由得想问一句,是不是物质可以脱离意识单独存在?有人说“一块石头或者一滴水,它们没有意识,但却真实的存在着。”这就引申出什么是存在,存在就意味着它是有物质基础,并被人感知的才能称之为存在。若世上没有意识,谁又能说明物质是存在的呢?或许有人要问“那上帝存在吗?”他不依靠物质,仅存在于人的意识里。从一方面来说,上帝的存在,是意识传承与积累的结果,就像知识,经验。他是因人类对大自然敬畏而逐渐产生的。若有人问知识是存在的吗?我想这是没有答案的了。 思维与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物质与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地认识存在的问题。 从某些层面来说,意识是无法正确认识存在的。比如说,某人被拔了一根头发,那他是秃子吗?显然不是,那再拔一根呢?如此反复,突然,那人就变成了一个秃子。但突然让他变成秃子那根头发是哪一根呢?无法回答。再比如,把一粒谷子堆起来,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两种视角_与俞吾金先生商榷

《探索》2008年第4期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两种视角 ———与俞吾金先生商榷 黄斌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重庆沙坪坝400030) 摘 要:恩格斯并未肯定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俞吾金对恩格斯的批评是不公允的。观察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有两个视角:一种是本体论的视角,是以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为前提的;另一种是观念论或逻辑学的视角,是以“思维”与“存在”的观念同质性为基础的。前者体现的是一种直观的思维方法,后者体现的是一种反思的思维方法。两种视角应当统一起来。近、现代哲学的发展中出现的两次“哥白尼式革命”启示我们,如何在同质的思维和语言中来反映异质的思维与存在,是一个深刻的逻辑和哲学问题。我们应当吸收、扬弃西方语言逻辑分析哲学的研究成果。今天,深入研究哲学基本问题,克服直观的、简单化的思维方式,提高中国哲学的思维水平,仍然是中国哲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思维与存在;本体论的视角;逻辑学的视角;语言逻辑分析哲学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8)04-0173-07 收稿日期:2008-04-15 作者简介:黄斌(1950-),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哲学系教授。 俞吾金先生发表在《哲学研究》2005年第12 期的文章《从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到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马克思哲学思想演化中的一个关节点》涉及对哲学基本问题如何理解的核心问题,值得重视。读后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向俞先生请教。 一、恩格斯认同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的观点吗? 俞先生的文章探讨了马克思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索,认为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以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为前提的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观点,最后达到了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异质性的观点,从而能够“退回到存在中”,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学说。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批判而达到唯物主义,这是学哲学的人都知道的常识。指出马克思所主张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以思维与存在的异质性为基础,而与黑格尔以思维与存在同质性为前提的观点相区别,也顺理成章。但是引人注目的是,俞先生把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立起来,认为“与马克思不同的是,尽管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的观念论的立场,但在肯定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并在这种同质性的基础上谈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方面,他继承了黑格尔的基本思路”,“恩格斯一生都认同黑格尔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质性的观点,并主张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探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这充分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上存在着思想上的差异” [1](p8) 。 不知道俞先生是怎样得出这样的结论的,至少他这篇文章没有做出令人信服的论证。以俞先生所引证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 结》这本名著为例,俞先生认为,“恩格斯已经发现,黑格尔论证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方法是:先把存在理解为与思维同质的东西……然后再来证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恩格斯不同意黑格尔把绝对观念理解为先于世界而存在的东西”,但是俞先生又认为,在恩格斯说“‘思维能够认识那一开始就已经是思想内容的的内容’这一点上,他又肯定了黑格 尔。”[1](p8) 其实,最后这句话明明是恩格斯对黑格尔

上帝存在的证据

《证明上帝存在的唯一可能证据》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序言和三个章节,用康德自己序言里的话说“作品本身共由三章组成,其中第一章提出论据本身,第二章提出论据的详尽应用,第三章陈述根据,为的是说明,证明上帝存在的任何其他证据都是不可能的。” 一、存在的概念 在《第一章?证明上帝存在的证据》中,共有四个考察。第一个考察是论一般存在,康德从“存在”这个现在广泛使用、也被广泛误解的地方开始。康德说“不要以为我会以对存在的一种形式上的解释为开端。” “在没有把握作出正确解释的地方就不要作出解释。”因此,在一开始,康德是阐明了一种他所使用的“存在”概念仅仅是不需要加以解释而可以使用并随着后来的推演可以被说明的概念。实际上康德首先给出了命题“上帝存在”这样一个命题,然后从“存在”入手而对“上帝存在”加以说明,从而给出“上帝存在”这个命题的含义。 接着,康德给出了第一个命题“一、存在根本不是某一事物的谓词或者规定性”。这是康德对所有未经哲学训练而使用世俗智慧陷入错误的纠正。这样一来,“上帝存在”这样一个命题就不是判断,也不是对上帝的说明,而是上帝与存在同一。因此,当读者接受康德的第一个正式命题时,就不能不去重新开始纠正刚刚开始阅读时的观念,也就是说,“证明上帝存在的证据”就变成了这样一个含义——证明上帝是存在的证据。到此为止,这个命题要证明的不是上帝是真实的存在这样一个通常的理解,而是上帝是存在。并要给出上帝是存在的证据。如此一来,为什么康德从“存在”入手就变得明白而易懂,其合理的逻辑关系就变成上帝是存在,存在是什么的问题。 在第一个命题中,康德从否定的方面说明了存在不是什么:不是某一事物的谓词、不是某一事物的规定性。那么谓词、规定性又是什么呢? “任何一个主体,例如尤里?恺撒,把所有可以想象的谓词,就连时间和地点的谓词也不除外,都集中在他身上,这样就马上可以理解,虽然有所有这些规定性,他仍然可能实存,也可能不实存。” 这其中,规定性、谓词,就是一个主体事物的逻辑可能性,也就是说逻辑上不矛盾的可能性。全部的谓词就是一个主体事物全部的逻辑可能性。后面的“实存”使我们注意到,在康德的著作中至少在本文中,与我们中国语境的“存在”相对应的是“实存”。因此,康德著作中所表象的思想并不缺少中国的“存在”这样一个概念,但在他那里,表示“中国存在”的是“德国实存”。因此,“上帝存在”不是中国语境的上帝存在。 接下来,康德给出了第二个命题“二、存在是对一个事物的绝对肯定,并由此也同任何一个自身在任何时候只有与另一事物相关才被设定的谓词区别开来” 。在这个命题下,康德先从肯定开始,“肯定或设定的概念是非常简单的,与是的概念完全是一回事” 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肯定仅仅是一般的肯定,而这种一般的肯定也就是可能性,这种一般肯定的、可能性的关系可以用“是”加以标志。“这样一来,是,即这种关系的设定,不外乎就是一个判断中的连接概念。倘若不仅仅是这种关系,而是自在自为的事物本身被看作是被设定的,那么,这个是也就无异与存在”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般的可能性用术语表示是“是”,而这个一般可能性也就是一般肯定。它仅仅表示逻辑上的实在性,至于是

费尔巴哈关于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辩证思想

费尔巴哈关于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辩证思想 思维和存在是否同一、怎样同一,又怎样相互转化、成为同一,这个既涉及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的认识论问题,也涉及是否承认我们的思维对于客观世界具有反作用的辩证法间题,曾一直为德国古典哲学家们所普遍关注,成为当时哲学争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康德提出了思维和存在的矛盾,但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从而得出了“自在之物”不可认识的错误结论。黑格尔从唯心主义出发,深刻揭露了康德的形而上学实质,辩证地论述了思维和存在同一性原理,坚持世界的可知性。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对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命题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并闪耀着辩证法思想的火花。思维和存在是怎样同一,在什么条件下互相依存的,费尔巴哈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首先他指出“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并不是那种形式的统一,即以存在作为自在自为的思维的一个特证,这个统一是以对象,以思想的内容为依据的。”“形式的统一”意即思维和自身同一。费尔巴哈认为,黑格尔颠倒了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的关系,否认思维从现实世界本身中取得客观内容的事实,而把思维内容即客观存在看作只是思维的一种属性,与思维没有分别。这就必然合乎逻辑地得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只是思维与自身同一(“形式的统一”)的结论。为什么?“因为在思维之中作为存在的对立物的存在,并不是别的东西,就是思维自身。”黑格尔的同一性,从形式上似乎“扬弃”了康德的思维和存在的矛盾,而实质上并没有解决。与黑格尔相对立,费尔巴哈提出了“以对象、以思想的内容为依据”的同一。这种同一是建立在物质是意识的本源,思维只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的基础上的。这样,思维按其形式来说,是主观的,按其内容来说,则是客观的。它们既不互相否定,也不是同一现象,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他说“作为哲学的开端的存在,是不能与意识分离的,意识也不能与存在分离。” 其次,费尔巴哈指出“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只有在将人理解为这个统一的基础和主体的时候,才有意义,才有真理。”在他看来,黑格尔的错误就在于把原来属于有血有肉的、话生生的人的思维,片面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歪曲成为自然界以前就独立存在的主体,并把它作为同一性的基础,这显然是十分荒谬的。因为思维不是别的,它只是人的头脑的产物,而人本身也不过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针对黑格尔把思维与人分离开来的观点,费尔巴哈强烈地要求把从人本身分离出去的思维,回归到作为思维基础的人。只有这样,同一性才具有现实性和真理性。思维和存在是否能够互相转化,费尔巴哈回答也是肯定的,而从其论述中可以看出,他是非常重视转化的现实性和条件性的。他批评黑格尔“希望把超自然的存在变成物理的存在,把主观的存在变成客观的存在,把逻辑的或抽象的存在又变成非逻辑的、真实的存在,这是多么的不聪明呵!”这种转化由于离开了现实条件,主观地应用概念的灵话性,随意歪曲主客观关系,因而不是辩证的转化,而是根本不能实现的幻想。对此,列宁肯定说:“好极了(反对黑格尔和唯心主义)”。“那么存在和思维之间永远存在着分裂和矛盾吗?”费尔巴哈回答说“是的,但只存在于头脑中,而在实际中这个矛盾早己解决了,诚然,它只是通过符合于现实而不是符合于你的幻稚的概念的方法来解决的,就是说,它是通过不少于五种感觉来解决的。”这既批判了康德否认思维和存在互相转化的可能性,也批判了黑格尔把理性作为转化的条件,而提出了存在向思维转化是靠感觉来完成的。列宁对这段话的旁批是“说得妙”当然,费尔巴哈并不懂得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懂得存在向思维转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