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评价与职业卫生评价的区别(一)

安全评价与职业卫生评价的区别(一)

安全评价与职业卫生评价的区别(一)
安全评价与职业卫生评价的区别(一)

安全评价与职业卫生评价的区别(一)

企业依据《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在各不同阶段依法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以保证安全生产,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本文将从评价依据、评价流程、评价内容、工程分析、评价方法、对策措施等方面对职业病危害评价进行分析。

一、评价依据

开展职业病危害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各种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企业提供的各种资料。虽然安全和卫生法规、标准和规范各有自己的法规体系,但在职业病危害评价中有一些相同的法规、标准作为依据,例如《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l2801?91)、《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工业企业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等等。

二、评价的流程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流程是:

1.收集各种与评价项目有关的资料,包括适用的各类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企业提供的各类安全卫生技术、管理文件资料、运行记录,以及现场的安全卫生状况等。

2.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及企业的评价要求和评价目的,制定相应的评价计划或评价方案,以指导评价工作按时有序地开展。

3.在获得充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分析,对物料、工艺过程、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进行危险、有害因素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并明

确其存在的部位或环节。

4.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划分评价单元或确定重点评价因子,并选择评价方法。

5.利用选定的各种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或综合评价,以明确危险、有害因素或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

6.结合现场或类比现场实际情况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职业安全卫生的考虑,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对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工程技术措施等进行评价。

7.针对辨识、评价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种合理可行的安全、卫生对策措施,包括管理措施、工程技术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等。

8.做出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结论。

9.在评价过程中要对评价报告进行反复的审核、修改、完善工作,确保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的质量。

三、评价内容

由于企业危险、有害因素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差异,职业病危害评价侧重对作业环境中可能影响企业职工身体健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重点在于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

安全评价和职业病危害评价在部分评价内容方面有一定的交*,比如在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方面,都要求:厂址选择符合工业布局和城市规划的要求;考虑不同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对厂址的影响;考虑当地气象条件(如风向因素)的影响;新建厂选址应满足有关国家标准中关十防

火距离及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包括企业与外部的居民区、周边企业等的防护距离,企业内郜车间、设备装置、办公区、生活区等相互之间的安全距离等。

四、工程分析

安全评价和职业病危害评价都需要通过工程分析来识别分析生产过程及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或职业病危害因素。两种评价都将从原辅物料、中间产品及产品、工艺过程、生产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安全卫生投入等方面进行工程分析,但工程分析的侧重点由于评价内容不同而存在差异。

如对原辅物料、中间产品及产品的工程分析,安全评价关注其易燃易爆性、活性、毒性及腐蚀性,而职业病危害评价关注的是其毒性和腐蚀性。

对生产工艺和设备设施的工程分析,安全评价分析其工程技术、工艺过程中各项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流量、材质等)可能导致的设备故障,入、物、环境和管理方面的缺陷可能导致的泄漏、火灾、爆炸和各种人身伤害事故;而职业病危害评价则分析有工人操作的工艺过程或设备设施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挥发、溢出或意外泄漏及噪声等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此外,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更准确地掌握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职业病危害评价还需要对卫生用室和辅助用室、工时制度等进行分析。

2018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年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绩效评价报告 根据要求,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年度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 一、评价项目的基本情况 (一)项目围和容 本次评价年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共包括部分共计个子项目。 项目法部分有个子项目,分别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项目、艾滋病防治项目(包括监测干预、母婴阻断、血液安全)、结核病防治项目、精神病防治项目(包括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项目、癫痫防治管理项目)、慢性病防治项目(包括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项目、慢性病综合防控项目、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死因监测项目、心脑血管发病登记项目、肿瘤随访登记项目、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学生营养状况评估项目个子项目)、包虫病防治项目。 .因素法部分有个子项目,分别为:食品安全保障、卫生监督管理、鼠疫及不明肺炎监测、其他疾控类项目(包括流感监测项目、手足口病防治项目、流行性出血热防治项目、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监测项目、麻风病防治项目、布鲁氏菌病防治项目、地方病防治项目、学生健

康危险因素及常见病监测项目、饮用水卫生监测项目、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项目、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项目、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评估项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项目及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项目共个项目)。 (二)涉及经费和部门 本次评价对其中的的部分个项目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共计万元进行评价,由于艾滋病防治项目母婴阻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万元已经评定,故本次对年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部分个子项目拨付中央财政补助万元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个项目分配所涉及的实施单位包括全区各市、县(区)疾控中心、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等家。其中区本级家,分配资金万元,占资金总额的;各市、县(区)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分配资金万元,占资金总额的。 (三)评价依据 《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提前下达年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财社﹝﹞号)、《自治区财政厅卫生计生委关于提前下达年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宁财(社)指标〔〕号)、《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下达年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预算的通知》(财社﹝﹞号)、《自治区财政厅卫生计生委关于下达年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的通知》(宁财(社)指标﹝﹞号)文件要求。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项目自评

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细则实用版

YF-ED-J1978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细则 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细则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 范围 本细则规定了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装置和设施,以及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生产装置和设施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预评价的原则、程序、内容、方法、评价报告格式以及质量控制等基本要求。 本细则适用于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的职业安全卫生(不含放射性危害因素)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细则。 AQ8001-2007 安全评价通则 AQ8002-2007 安全预评价导则 GBZ /T 196-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安监总危化〔2007〕255号)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安监总厅管三〔2013〕39号)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细则。

工厂车间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兰州金川金属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氧化镍车间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评价单位:氧化镍车间 审核定稿:张立强 课题组长:陈守权 评价报告完成日期 2010年6月20日

评价人员 评价组长:陈守权 评价组成员:俞金山 张立强 潘应刚 周斌 报告编制人:张立强 报告审核人:陈守权

1 编制讲明 依照集团公司安全治理要求,我车间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车间安全治理制度、安全治理组织、从业人员资质、生产现场、设备设施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依照现场实际、辨识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缘故,针对危险有害因素及现场情况,对目前现场设施设备、装置防护措施和车间目前采取的治理措施进行评价。

2 车间概况及评价依据 2.1车间概况 2.1.1 **车间简介 氧化镍车间2000年成立,隶属于金川集团公司镍盐厂,2003年划入金川集团公司兰州金川金属材料分公司,为其一个下属车间,车间要紧生产氧化亚镍产品,应用在颜料、陶瓷、磁性材料、催化剂等行业,目前车间职工人数为64人,现生产工艺为火法冶炼产品年产量在1000吨左右,年销售收入1亿元左右,利税x元, 2009年车间通过了三标体系的审核认证,车间氧化镍产品目前正在申报甘肃省名牌产品。 2.1.2氧化镍车间所在地 氧化镍车间位于金昌市金川西路依山而建,地势比较高,海拔高度为1500米----1800米,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最大风速为25、3∕秒,平均风速为2、3米∕秒,全年最高气温零上40℃,

最低气温零下29、5℃,平均气温10。7℃年平均降水量139、8MM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侧为供销库房,东侧为机械制造公司,南临铜盐厂,北为一条顺延机械制造公司的马路。距离车间直线距离500米以内没有居民区, 2.1.3 氧化镍车间的要紧产品 氧化镍车间的要紧产品为氧化亚镍。 2.2氧化镍车间生产工艺、装置等情况 2.2.1氧化镍车间的生产工艺 2.2.1.1 干燥煅烧 2.2.2 水洗干燥包装

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

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 二○○八年四月十九日 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能力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三个等级,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 四、本《标准》是在各有关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参加编写的主要人员有:王如君、阴建康、刘正伟、任建国、丛波、王新、张延松、陈网桦、蒋君成、崔维贤、韩雪峰、王海鹰、王雷;参加审定的主要人员有:杨富、王浩、郭金峰、夏听、刘志、何琪、严涛、陈蕾、刘永澎。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得到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国石安康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安全科学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上海市化工职防院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五、本《标准》业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自2008年2月29日起施行。

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安全评价职业卫生环境卫生部分重点

四川大学公共卫生安全评价职业卫生环境卫生部分重点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 《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七条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第十八条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47号):第二十条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第二十一条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有下述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一)初次申请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或者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申请换证的;(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现状评价

评价程序一般包括:前期准备、评价实施、报告书编制及评审三个阶段。 职业接触限值(OEL) 定义: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制定依据: 1、有害物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资料 2、动物实验和人体毒理学资料 3、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资料

4、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制定原则:经济合理、技术可行。 职业接触限值的保护水平:在该职业接触限值的条件下,接触该有害物质的职业人群的健康保护所能达到的程度。 我国新颁布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其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有: 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 2、最高容许浓度(MAC) 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 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CTWA=(C1T1+C2T2+······+CnTn)/8 PC-STEL:指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准则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准则 1 目的 为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确定重要危险源、进行风险控制措施策划工作,特制定本准则。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公司内所识别的危险源进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确定重要危险源的方法、判定准则和要求。 3 引用文件 《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 4 职责 4.1公司生产副总经理负责本准则的保持和改进; 4.2公司安全部负责本标准的归口管理和解释; 4.3职业健康安全评审组负责进行危险源评价; 4.4各部门、单位/项目部参与本准则的实施与运行。 5 工作流程和评价准则 5.1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工作流程 a)各部门、单位、项目部根据《危险源辩识和评价程序》的规定,对本单位内的所有活动、过程进行危险源识别、评价,形成《危险源清单》、《风险评价记录》、《重要危险源清单》报公司安全部; b)公司安全部负责汇总、审核《危险源清单》、《风险评价记录》、《重要危险源清单》,指导各部门、单位、项目部进行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 5.2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在危险源辩识的基础上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性评价采用直接判断法,定量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5.2.1 直接判断法 直接判断法应主要考虑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和类似事故的经验教训。当危险源的现状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或已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时,应直接判定为重要危险源。 5.2.2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5.2.2.1 根据危险源与系统风险性相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

系统人员伤亡风险性的大小。其表达式为: D=L*E*C 式中:D——风险性分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风险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 5.2.2.2 L、E、C值的确定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值)按照下表确定: 分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完全可以预料 6相当可能发生 3可能、但不经常发生 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很不可能、不可设想 0.2极不可能 0.1实际不可能 b)风险的频繁程度(E值)按照下表确定 分值风险的频繁程度 10连续 6每天工作时间内 3每周一次 2每月一次 1每年几次 0.5非常少地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C值)按照下表确定 分值发生事故的后果 10010人以上死亡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

. .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 (试行) 一、目的 (1) 二、依据 (1) 三、风险评估的方法 (2) (一)专家会商法 (2) (二)德尔菲法 (2) (三)风险矩阵法 (3) (四)分析流程图法 (3) 四、风险评估的形式 (4) (一)日常风险评估 (4) (二)专题风险评估 (4)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5) 2.大型活动 (5) 3.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 (5) 五、风险评估的实施步骤 (6) (一)计划和准备 (7) 1.评估议题的确定 (7) 2.评估方法的选择及人员确定 (7) 3.数据资料和评估表单的准备 (8) (二)实施 (8) 1.风险识别 (8) 2.风险分析 (11) 3.风险评价 (13) 4.风险管理建议 (14) (三)风险评估报告 (14) 1.评估报告的撰写 (14) 2.评估报告的报送 (15) 附件1 专业术语 (16) 附件2 风险评估方法 (18) 附件3 风险评估报告框架模板 (29)

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 (试行) 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频发,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卫生应急管理和决策的复杂性和难度日益增加。风险评估是卫生应急管理的重要环节。及早发现、识别和评估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对有效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提高各地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的能力,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的工作机制,规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指导各地建立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机制,规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 二、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等规定,制定本技术方案。 三、风险评估的方法 风险评估通常采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以及定量与定性

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三同时”规定

一、安全生产设施“三同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根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36号)第九条、第十六条、第二十三条规定,建设单位需要依次做好以下三步工作: 1、对安全生产条件和设施进行综合分析,形成书面报告备查。 2、组织对安全设施设计进行审查,形成书面报告备查。 3、项目竣工投入生产前,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竣工验收,形成书面报告备查。 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办法第七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和第(四)项规定的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价的;

(二)没有安全设施设计或者安全设施设计未按照规定报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同意,擅自开工的; (三)施工单位未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的; (四)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 第三十条本办法第七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和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有关生产经营单位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没有安全设施设计的; (二)安全设施设计未组织审查,并形成书面审查报告的; (三)施工单位未按照安全设施设计施工的; (四)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安全设施未经竣工验收合格,并形成书面报告的。 二、职业卫生“三同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90号)第九条、第十五条、第二十四条相关规定,建设单位需要依次做好以下三步工作: 1、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师试行国家职业标准

安全评价师试行国家职 业标准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国家职业标准 安全评价师 (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 二○○八年四月十九日 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一、本《标准》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能力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三个等级,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

四、本《标准》是在各有关专家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参加编写的主要人员有:王如君、阴建康、刘正伟、任建国、丛波、王新、张延松、陈网桦、蒋君成、崔维贤、韩雪峰、王海鹰、王雷;参加审定的主要人员有:杨富、王浩、郭金峰、夏听、刘志、何琪、严涛、陈蕾、刘永澎。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得到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国石安康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安全科学研究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上海市化工职防院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五、本《标准》业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自2008年2月29日起施行。 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安全评价师 1.2职业定义 采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手段,对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存在的风险进行安全评价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三级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二级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一级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什么是公共卫生

一、什么是公共卫生?(4个定义) 1. 温思络(Winslow)定义 “通过有组织的社区努力来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促进健康和效益的科学和艺术。 The science and art of preventing disease,prolong life and promoting health and efficiency through organized community effort. 2.维冦(Vickers )定义 当健康问题从社会“可容忍状态”转变为“不能接受的”状态,社会就采取集体行动,做出公共卫生反应,重新定义公共卫生。Successive re-defining of unacceptable. 3.美国医学研究所定义 (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 “通过保障人人健康的环境来满足社会的利益”。 强调各种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明确公共卫生领域的无所不包,以及公共卫生与社会、经济、政治和医疗服务不可分割的关系。4.吴仪副总理定义 “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 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 提供医疗服务, 达到预防疾病, 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 公共卫生建设需要政府、社会、团体和民众的广泛参与, 共同努力。

二、公共卫生的核心功能?(评价、保障、政策制定) ?1公共卫生评价Assessment –通过系统地监测、评估、调查来提供健康信息?2公共卫生保障Assurance –通过评价和协调来保障人人享有健康 ?3公共卫生政策研究制定Policy development –通过制定卫生政策动员全民参与公共卫生 三、公共卫生十大任务 1.监测社区卫生状况,确定社区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2.诊断和调查社区公共卫生问题和公共卫生危险因素 3.将公共卫生问题公布于众并教育社区居民使其具备认识社区公 共卫生问题的能力 4.动员和建立社区联盟来认识和解决社区公共卫生问题 5.制定相应卫生政策和计划来支持个人和社区开展卫生活动 6.执行卫生法规保障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 7. 指导居民接受所必需的卫生服务, 在缺乏需要的服务时,通过 各种方式确保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 8. 确保公共卫生和医护队伍的质量和能力 9. 评价针对个人和群体的卫生服务的效果、享有率和质量 10 .开展公共卫生研究,探索解决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的新思路和新 方法

现状安全评价报告

现状安全评价报告 月日排版要求:左边距28mm,右边距20mm,上边距25mm,下边距20mm,正文用4号宋体,表中用5号字体(宋体) 章标题居中3号,项目标题空两格4号黑体 双面打印X X X 单位安全评价报告评价机构名称: 资质证书编号:法定代表人:审核定稿人:评价负责人:评价机构联系电话:(安全评价机构公章)年月日评价人员姓名资格证书号签字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报告编制人审核人邓金华过程控制负责人张保平技术负责人陈瑞菁(上表应根据具体项目实际参与人数编制)参与安全评价的专家名单姓名职称专业所在单位签字注:所在单位一般填XXX公司,特殊情况除外。编制说明XXX 公司是一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于年月日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至年月止。XXXXXX职业安全事务有限公司于年月受XXX的委托,对X X X公司进行安全现状评价。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和《关于做好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工作的通知》粤安监〔xx〕79号的要求,本次安全评价,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规定。重点对企业于年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以来的实际运行状况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检查,遵循科学、公正的基本原则,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全面预测和评价该系统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潜在的各种危险、危害因素及其危险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使企业在生产运行期内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内。本安全评价报告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申请的审查提供科学的依据,也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非常用的术语、符号和代号说明目 录 一、被评价单位概况 11、1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 11、2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公共卫生安全评价

食品安全性评价教学大纲 预防医学专业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公共卫生安全评价( ◆?●?? ???●?? ?????? ???●◆?????) 课程代码: ????????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 ?? 学分: ?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食品安全(???? ??????)是研究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威胁人类健康的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以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保护食用者饮食安全的科学。食品安全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也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考试课程。本课程通过课堂讲授、讨论、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从预防医学的观点出发,掌握食品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及预防措施,食源性疾病的特点、预防,食品卫生管理。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独立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熟悉和了解食品安全的最新国内外进展。 三、教学内容(注:下划双线为掌握内容,下划单线为熟悉内容,句尾的“?”示教学难点。)(一)基本理论部分 公共卫生安全评价绪论 公共卫生、公共卫生安全的概念。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公共卫生安全 为尽可能减少对危及不同地理区域以及跨国范围公众群体健康的紧急公共卫生事件脆弱性而采取的预见性和反应性行动。

中国公共卫生安全主要的面临挑战。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性评价 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的概念。食品安全????? ???????? ?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法)?。 食品卫生????? ?????????? ???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用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 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食品安全管理状况 国际上食品安全管理特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特点 。 食品安全性评价的概念 对食品中任何组分可能引起的危害进行科学测试、得出结论,以确定该组分究竟能否为社会或消费者接受,据此以制订相应的标准,这一过程称为食品的安全性评价。食品安全性评价的意义和目的 。食品安全性评价主要是阐明某种食品是否可以安全食用,食品中有关危害成分或物质的毒性极其风险大小,利用足够的毒理学资料确认物质的安全剂量,通过风险评估进行风险控制。食品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食品安全性评价除了进行传统的毒理学评价研究外,还需有食品的成分、生产工艺、卫生学、食品质量标准、人体研究、残留量研究、暴露量研究、消费水平(膳食结构)和摄入风险评价等。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适用范围 : 适用于评价食品生产、加工、保藏、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所涉及的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的化学、生物和物理因素的安全性,检验对象包括食品及其原料、食品添加剂、新食品原料、辐照食品、食品相关产品(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及食品污染物。 受试物的要求: 、 应提供受试物的名称、批号、含量、保存条件、原料来源、生产工艺、质量规格标准、性状、人体推荐(可能)摄人量等有关资料。 、对于单一成分的物质,应提供受试物(必要时包括其杂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结构、纯度、稳定性等)。对于混合物(包括配方产品),应提供受试物的组成,必要时应提供受试物各组成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包括化学名称、化学结构、纯度、稳定性、溶解度等)有关资料。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

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 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卫生行政许可改革、规范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加强企业自律,保障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场所等单位和个人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有效性、安全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下列不需要取得产品卫生许可的消毒产品首次上市前的卫生安全评价: (一)紫外线杀菌灯。 (二)食具消毒柜(限于符合GB17988 《食具消毒柜安全和卫生要求》的产品)。 (三)压力蒸汽灭菌器。 (四)75%单方乙醇消毒液。 (五)符合《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的产品。 (六)抗(抑)菌制剂。 (七)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不需要进行产品卫生许可的消毒剂和消毒器械。 第三条产品责任单位应对符合本规定适用范围的消毒产品进行卫生安全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负责。卫生安全评价合格的消毒产品方可上市销售。产品上市前、后,产品责任单位无需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产品卫生安全评价的责任单位是指依法承担因产品缺陷而致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的法人单位。委托生产加工时,特指委托方。 第四条产品卫生安全评价内容包括产品标签、说明书、检验报告、执行标准,其中,消毒剂和抗(抑)菌制剂还包括产品配方、原料,消毒器械还应包括产品结构图。 第五条消毒剂和抗(抑)菌制剂的产品配方、原料的卫生安全评价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75%单方乙醇消毒液中的乙醇应符合《药典》或GB 10343《食用酒精》的规定,水应符合《药典》中纯化水的要求。 (二)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和戊二醛类消毒剂配方、原料的级别、含量等质量要求应符合《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的要求,其中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含量波动范围应在±15%内。 (三)抗(抑)菌制剂配方、原料应符合GB 15979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等国家或行业有关质量要求,禁、限用物质应符合《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卫生部关于发布皮肤粘膜消毒剂中部分成分限量值规定的通知》(卫法监发〔2003〕214号)及卫生部发布的其他相关规定,不得添加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和激素。 第六条消毒产品的标签、说明书的卫生安全评价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的要求。 (二)食具消毒柜的标签/铭牌、说明书还应符合GB 17988《食具消毒柜安全和卫生要求》的要求,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和戊二醛类消毒剂的标签、说明书还应符合《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七条产品责任单位应在产品首次上市前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应符合本规定中附件1的要求。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对产品重新进行检验(所有检验项目必须使用相同批次产品完成)。 (一)实际生产地址迁移、另设分厂或车间、转委托生产加工的,消毒剂应进行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原液稳定性试验,pH值测定(戊二醛类消毒剂应测定加入pH调节剂前、后的pH值);消毒器械应进行主要杀菌因子强度和电气安全性能的测定。 (二)消毒剂变更产品有效期的,应进行有效成分含量和稳定性指标的检验。 (三)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增加使用范围的(限于《次氯酸钠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和《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中规定的使用范围),应进行理化指标和相应微生物的杀灭检验。

职业健康安全安全评价报告

职业健康安全安全评价报告名称:职业健康安全安全评价 地址: 评价人: 审核: 批准: 日期: 目录 1 评价依据和标准 5 1.1 评价依据 5 1.2 评价标准 5 2、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 15 2.1 公司简介 15 2.2 公司基本情况 15 2.3 平面布置图 17 2.4 主要设备 17 3、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过程介绍 22

3.1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基本步骤 22 3.2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要求 23 3.3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格式 23 3.4 划分作业活动 23 3.4.1 作业活动划分的要求 23 3.4.2 作业活动的咨询要求 24 3.5 危害辨识 24 3.5.1 危害分类 24 3.5.2 危害提示 28 3.6 确定风险 29 3.7 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及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31 3.7.1 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 31 3.7.2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32 3.7.3 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33 3.7.4 改变备件和修订 33 3.8 安全评价方法 33 3.8.1 安全评价简介 33

3.8.2 评价方法介绍 36 4.1 安全检查表 43 4.1.1 企业选址 43 4.1.2 企业总体布局 44 4.1.3 工作场所 46 4.1.4 辅助用室 51 4.1.5 应急救援 51 4.1.6 检查结论 52 4.2 工作危害分析 52 4.3 预先危险分析 55 5、建议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 58 5.1 总体要求 58 5.2 管理方面(制度、组织、人员)的对策措施 63 6、评价结论 65 6.1 主要危害、有害因素分析结论 65 6.2 安全对策措施结论 65 6.3 安全评价结论 65

现状安全评价报告

[危化品企业安全许可证申请延期“安全评价报告”格式] X X X 单位 安全评价报告 被评价单位主要负责人: 被评价单位经办人: 被评价单位联系电话: (被评价单位公章) 年月日 排版要求:左边距28mm,右边距20mm,上边距25mm,下边距20mm,正文用4号宋体,表中用5号字体(宋体) 章标题居中3号,项目标题空两格4号黑体 双面打印

X X X 单位 安全评价报告 评价机构名称: 资质证书编号: 法定代表人: 审核定稿人: 评价负责人: 评价机构联系电话: (安全评价机构公章) 年月日

评价人员 (上表应根据具体项目实际参与人数编制) 参与安全评价的专家名单 注:所在单位一般填XXX公司,特殊情况除外。

编制说明 XXX公司是一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于年月日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至年月止。 XXXXXX职业安全事务有限公司于年月受XXX的委托,对X X X公司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和《关于做好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工作的通知》粤安监〔2008〕79号的要求,本次安全评价,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规定。重点对企业于年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以来的实际运行状况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检查,遵循科学、公正的基本原则,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全面预测和评价该系统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潜在的各种危险、危害因素及其危险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使企业在生产运行期内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内。 本安全评价报告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申请的审查提供科学的依据,也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完整版)安全预评价、职业卫生危害预评价招标文件

“XXX”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职业卫生预评价报 告编制 招标文件 项目编号: 招标人(盖章): 年月日

投标注意事项 各投标人: 为遵循招投标的有关规定,在您递交投标文件时还须携带下列证件由招标人纪检监督人员登记验收,并提交评标委员会核验,核验后方可退还: 1、营业执照副本原件; 2、资质证书副本原件; 3、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原件; 4、若法定代表人不能到开标现场,还应出示授权委托书原件; 5、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理人居民身份证原件。

第一章招标公告 “XXX”项目 安全、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编制招标公告 项目编号: 1.招标条件 本招标项目”XXX”项目安全预评价、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编制,招标人为XX公司,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依法择优选定中标人。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建设地点:位于 2.2建设规模:拟建设“XXXXXX”生产线一条、年产 XX产品。项目拟利用进行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主要用于生产线的设计、设备安装以及配套动力、水循环系统和仓储系统的升级改造等。 2.3建设资金:自筹,已落实。 2.4招标范围: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以及有关技术规范编制“XX”项目范围内的安全预评价、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通过相应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评审,取得批复文件。 2.5编制周期:合同签订后,30日历天内,完成安全预评价报告、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须达到报审要求)。 2.6质量要求及标准:符合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编制规范、国家及行业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满足相关部门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批要求,确保成果资料完整、真实准确、清晰有据,并须一次性通过相应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 3.投标人资格要求 3.1投标人应是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同时具有良好的银行资信和商业信誉,没有处于被责令停业、财产被接管、冻结或破产状态的独立法人。 3.2具有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评价机构乙级及其以上资质的法人企业。 3.3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4.资格审查方法 本次招标采用资格后审的方式进行资格审查。 5.报名及招标文件的获取

石材加工厂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编号:__(现)__ 新疆亿恒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亿恒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APJ-(国)-__ 2017年1月 亿恒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亿恒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法定代表人:张雪娟 审核定稿人:周元 项目负责人:沈友良 评价报告完成日期:2017年01月01日 亿恒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前言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评价通则》、《安全现状评价导则》的有关规定,托克逊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受亿恒达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的委托,对该公司石材厂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工业园区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辨识与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审查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现状评价结论的活动。 安全现状评价主要内容包括: 1)收集评价所需的信息资料,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2)对于可能造成重大后果的事故隐患,采用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方法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事故模拟,预测极端情况下事故的影响范围、最大损失,以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概率,给出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 3)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根据量化的安全状态参数值,进行整改优先度排序; 4)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在本项目实施安全评价及编写本评价报告的过程中,托克逊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托克逊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给予我们许多指导和支持,政府也给予了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管理毒理学章节重点总结(公共卫生安全评价)

Regulatory Toxicology 1.管理毒理学-针对化学物有害效应的保护健康和环境的决策which is based on 毒理 学,including 收集、处理和评价数据of流行病学和实验毒理学数据 2.动物保护3R原则: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优化(refinement),责任心/可靠性(responsible) 3.GHS-《全球化学品同意分类和标签制度》 4.安全性-化合物,规定的使用方式,用量,人体和人群健康,不致产生任何损害作用,实际确定性。Including 不引起急、慢性中毒,也不致潜在危害of(接触者+其后代) 5.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包括收集、处理和评价流行病学和实验毒理学数据,以及基于毒理学针对化学物有害效应保护健康和环境的决策。 6.针对不同类别的化学物质提出了相应的毒性鉴定要求和试验程序,规定了从事毒理学鉴定的合格实验室的条件和工作准则,如GLP(良好的实验室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 7.人体医学科学研究的论理学要求 涉及人体试验应遵循《赫尔辛基宣言》、《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伦理指南》《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伦理原则进行。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伦理委员会(Institutional Revier Board, IRB)和知情同意书(informed consent)原则。 8.全球/化学品/同意/分类/和/标签制度》(Globally Harmonized System of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GHS)是适用于所有化学品和化学品混合物的统一制度,是动态的并在执行过程中随着经验的积累不断修订从而使之更加有效。 9.安全性(safety):指一种化合物在规定的使用方式和用量条件下,对人体和人群健康不致产生任何损害作用的实际确定性。包括不引起急、慢性中毒,也不致对接触者及其后代产生潜在的危害。 10.安全性评价(safety evaluation):利用规定的毒理学程序和方法评价化学物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损伤、疾病和死亡),并外推和评价在规定条件下化学物暴露对人体和人群的健康是否安全。以便对人类使用这种外来化合物的安全性作出评价,并为制定预防措施和卫生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11.安全性评价的原则:采取分阶段进行的原则 即试验周期短、费用低、预测价值高的试验先安排。凡属我国首创、产量较大、使用面广、接触机会较多、或化学结构提示有慢性毒性和/或致癌作用可能者,必须进行后阶段慢性毒性和/或致癌的试验。 12.安全性评价程序:试验前的准备工作--不同阶段的毒理学试验--人群暴露资料 13.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和局部毒性试验 第二阶段----蓄积试验和致突变试验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生殖与发育毒性试验和代谢试验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 14.危害:当机体、系统或(亚)人群暴露时可能产生有害作用的某一种因子或场景的固有性质。 15.危险度:在具体的暴露条件下,某一种因素对机体、系统或(亚)人群产生有害作用的概率。此种概率可以用化学毒物对机体或人群造成损害程度、发病率或死亡率进行定量表示,分为绝对危险度和相对危险度。 16.危险度评价:指特定的靶机体、系统或(亚)人群暴露于某一危害,考虑到有害因素固有的特征和特定靶系统的特征,计算或估计预期的危险过程。 17.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文件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 1 目的和适用围 1.1 全面、充分并有效地识别、评价和更新各部门、项目部在生产活动及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确定不可接受风险并拟定控制措施,以便实施有效控制。 1.2适用于院管理体系覆盖围各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和现场项目部生产活动及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控制措施策划、更新和管理。 2 规性引用文件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管理手册 3 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院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清单。 3.2综合管理处负责组织全院各类生产活动中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评价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组织院办公大楼区域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评价,制定相应控制措施。指导、审核分支机构及子公司、项目部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评价,并对危险源的控制措施的落实实施监督管理。 3.3院安全评价责任部门协助综合管理处审核院级不可接受风险因素管理方案或控制措施。 3.4工会办公室负责院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监督工作,调查员工职业健康状况,协助辨识、评价引起健康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参与相关控制措施的拟定工作。 3.5院部各责任部门/项目部负责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控制;负责外出活动或工程现场服务中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并确保持续有效。 3.6分支机构及子公司、项目部负责生产/服务中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并确保持续有效。

4 工作程序 4.1 工作流程 流程形成的文件、记录 4.2 危险源辨识 4.2.1危险源辨识围 (1)院本部(含办公场所)工作场所;勘察、岩土施工、工程监测、工程项目管理、监理、检验和试验、工程总承包、工地服务等各类现场;员工在差旅途中或在客户处工作。 (2)所有的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检修、抢修活动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