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与几何专项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与几何专项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与几何专项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与几何专项练习题

图形与几何专项练习题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的【题干】下列图形是四边形的是()。

1

①②③④

【答案】②④

【解析】四边形有四个角,有四条边,所以是四边形的是第二个图和第四

个图。

故答案为:②④

【题型】xxxx

【难度】基础

【答案】B、C、D A

【解析】假如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A、周长是8;B、周长是10;C、周长是10;D、周长是10,即周长最长的是B、C、D,最短的是A

故答案为:B、C、D A

【题型】xxxx

【难度】基础

【答案】12

【解析】两个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

(2+2)厘米,宽是2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即(2+2+2)

×2=12(厘米)

故答案为:12

【题型】xxxx

【难度】中档

3 应【题干】如图的长方形是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答案】4 1 10

【解析】长方形的长是:4×1=4(厘米),宽是1厘米,

周长是:(4+1)×2,

=5×2,

=10(厘米)

故答案为:4 1 10

【题型】xxxx

【难度】中等

2 应【题干】如图,从这块长方形玻璃上裁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玻璃,这个正方形玻璃的周长是()厘米,最多能裁出()块这样的玻璃。

【答案】24 2

【解析】长方形内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这个长方形的最短边,即正方

形的边长是6厘米,据此利用边长×4即可求出它的周长;再利用长方形

的长一宽,列式计算即可求出最多能裁出多少块这样的玻璃,

即:6×4=24(厘米) 12-6=2(块)

计【题干】王小明利用一面墙,用栏杆围成一块长方形花园(如图),这块

2 花园长30米,宽20米,竹篱色的长度是()。

A.70米

B.100米

C.60米

【答案】A

【解析】栏杆的长度是长方形三条边的长度,即20×2+30=70(米)

故答案为:A

【题型】xxxx

【难度】中等

2 和

【题干】比较下面两个图形的描述,正确的是()。

A.左图的周长>右图的周长

B.左图的面积<右图的面

求【题干】如图中,阴影部分(甲)与空白部分(乙)的周长相比()。

2

A.甲长

B.乙长

C.同样长

【答案】C

【解析】因为甲的周长=长方形的长+宽+公共曲线边长,乙的周长=长方形

的长+宽+公共曲线边长,所以甲的周长=乙的周长

故答案为:C

【题型】xxxx

【难度】中档

8 【题干】如图,在方格纸上围出周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个。

【答案】

【解析】(1)要围出周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求出只要围成的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是6厘米就可,因方格纸的方格是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根据6的分成,把6可分成1和5、2和4、3和3。据此分析,长方形的长应是5厘米或4厘米,宽应是1厘米或2厘米,据此可画图。

(2)要围出周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可求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应是3厘米,据此可画图。

故答案为:

【题型】xxxx

【难度】中档

的【题干】小区前面有一块60米边长的正方形空坪,现要在空坪的中间做

6 一个长32米、宽28米的长方形花圃,其余的植上草皮。(如图)

①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②草皮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花圃的面积是896平方米,草皮的面积是2704平方米

【解析】①32×28=896(平方米);

②60×60-896

=3600-896

=2704(平方米)

答:花圃的面积是896平方米,草皮的面积是2704平方米。

长【题干】如图是由3个相同的长方形部分重叠组成,后一个长方形的顶点

8 正好是前一个长方形的中心,求这个图形的周长。(小长方形的长是6

厘米,宽是4厘米)

【答案】周长是50厘米

【解析】(6+4)×2+(6+4+6-2+4-2)×2

=10×2+(10+3+2)×2

=20+15×2

=20+30

=50(厘米)

答:重叠后图形的周长是50厘米。

【题型】xxxx

【难度】难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专项测评(图形与几何)

2020年~2021年最新 专项测评(二)图形与几何 一、填空。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长约3()。 (2)高约2()。 (3)宽约16()。 (4)高约70()。 2.算一算。 3米+7米=()米 14米-9米=()米 1米-70厘米=()厘米 29厘米-15厘米=()厘米 37米-()米=7米 12米+()米=20米 4米30厘米+()厘米=5米 25米-()米=100厘米 二、判断。 1.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2.30米长的线段比直线长。() 3. 铅笔长8厘米。() 4.左图中有3个角。() 5.因为角有大小之分,所以黑板上的直角比数学书上的直角大。()三、连一连。 1.同学们正在上美术课,他们画的分别是哪一幅?

2.珍珍和三名同学一起给玩具熊拍照,他们拍的分别是哪一张? 四、数一数。 1.下面的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2.数一数,填一填。

有()个角有()个角 有()个直角有()个直角 五、画一画。 1.以下面的点为顶点,画一个直角,并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 2.画一个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六、量一量,算一算。 1.最长的线段是(),长()厘米。 2.最短的线段比最长的线段短()厘米。 七、解决问题。 1.从小明家到学校要走30米,从学校到电影院要走50米。 (1)小明每天早上到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回家,来回要走多少米? (2)小明从家到电影院要走多少米? (3)有一天,小明早上从家走到学校后,发现文具盒忘带了,赶紧回家去取,然后返回学校。小明这天早上一共走了多少米? 2.小丽把一根绳子对折一次后长50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图形与几何”领域专项练习

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园。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的计算。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三角形的特征,面积的计算,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及计算。 园的特征,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其计算。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公式及其计算。以及有关棱长的计算。 圆柱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积,侧面积,体积的计算及其公式推导。 圆锥的特征,圆锥只要求计算体积。 “图形与几何”领域专项练习(一) 一、填空 1. 钟面上3时30分,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是( )角;9时30分,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是( )角。 2. 把一个长、宽分别是15厘米和10厘米的长方形,拉成一个一条高为1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 一个长方体水箱,从里面量长是45厘米,宽是20厘米,里面的水面高度为12厘米,把一块石头放入水中,水面高度上升了2厘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4.用72cm 长的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接口处不计),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棱长是( )cm ,体积是( )cm 3 ,表面积是( )cm 2 。 5.用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少16平方厘米,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6.已知大正方形的边长是a 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 是b 厘米。用字母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7. 左图是由( )个棱长为1厘米的 正方体搭成的。将这个立体图形的表 面涂上蓝色,其中只有三个面涂上蓝色的正方体有( )个,只有四个面涂上蓝色正方体有( )个。 8. 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模型,如果它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这个模型的体积是( )cm 3。 9. 如左图,在一个棱长是3分米的正方 体钢锭上,挖去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体,剩下的部分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10.一个长方体的高如果增加2cm ,就成为一个正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图形与几何(教案)教学设计

第9单元总复习 第4课时图形与几何(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9页第1题(1)、(4)及练习二十三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准确地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能根据图准确地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准确地辨认其余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位置与方向”。 开门见山,明确复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课堂交流归纳总结 1. 师:位置与方向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知识,在本册的位置与方向这个单元中,我们具体学习了哪些知识呢? (1)组织学生回顾关于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内容,并在小组中交流。 (2)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根据学生整理的情况引导汇报并板书:

(3)完成教材“总复习”的第1 ①师:我们知道,在生活实践中许多地方都用到了平面图。为了看图方便.图上的方向一般是如何规定的? ②出示第1 ③组织学生观察社区示意图,了解社区示意图上的总体布局。组 a.从小清家到健身园可以怎样走?到其他场所又该怎样走呢? b.你还能说出哪些与位置方向有关的问题? 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归到生活中去。学生学会看平面图、路线图,能按照路线图找到一个 确切的地点,这不仅仅是掌握了一种知识,更是获得了一种技能, 学生运用前两节课复习与整理的方法,自己阅读教材,回忆、整 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通过整理变得有条理,利于学生掌握,便于学生正确地应用。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回忆课堂所学的知识,并进行反馈。 引导学生总结已学知识,让学生在小结中逐步发现学法、总结学 三、课堂小结

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达标测试卷

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达标测试卷 一、我会填。(每空2分,共28分)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它的一个底角是()。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最短。3.一个钟表的时针长6厘米,经过12小时,时针针尖移动了()厘米。 4.数一数,在中有()条直线,()条射线,()条线段。 5.有两根小棒,分别长5 cm和6 cm,如果再取一根围成三角形,小棒最长是()cm,最短是()cm。(填整数) 6.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按5∶1的比例放大后,长方形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7.有一个用正方体木块搭成的立体图形。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 ,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要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至少要用()个正方体木块。 8.棱长总和是96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9.一个圆的周长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正方形的周长是12.56 dm,那么圆的面积是()dm2。 10.一位同学去水池洗手,离开时忘记关水龙头了,若自来水管的内

直径是2厘米,水管内水的流速是每秒8厘米,则5分钟会浪费()升水。 二、我会辨。(每题1分,共5分)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平行线。() 2.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周长和面积都没有变化。() 3.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4.棱长是6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5.容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所以物体的体积也就是物体的容积。()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图形中,()是由一个基本图形经过旋转得到的。 A B C 2.下面三幅图中不能折成正方体的是()。 A B C 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1∶4∶5,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小学数学的图形与几何的特点是直观几何、实验几何。因此,画一画、拼一拼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仅能感受图形的特点及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还能回顾所学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知识积累活动经验。 1.在对比操作中体会图形的特点与数据的联系。 教材110页2题中的两个长方形的长、宽之间有2倍关系,这是它们能拼成正方形的关键。因此,教学中先让学生用两个长和宽没有倍数关系的长方形拼一拼,求出拼成的图形的周长。再用两个长、宽之间有2倍关系的长方形拼一拼,求出拼成的图形的周长。通过对比,将学生的关注点从操作引向图形的特点与数据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 2.重视学生对图形特征的掌握。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图形的特征,加深学生对图形的印象,能利用所掌握的图形特征解决实际问题。同

时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作为重点复习的内容之一,结合教材习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的问题,发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长方形纸(两组)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让学生拿出长和宽没有倍数关系的两张长方形纸拼一拼,并计算出能拼成的图形的周长。 2.让学生拿出长和宽有2倍关系的两张长方形纸拼一拼,并计算出能拼成的图形的周长。 3.比较以上两组长方形纸所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发现? (第一组的两张长方形纸可以拼成两个不同的长方形,第二组的两张长方形纸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4.讨论:为什么会出现正方形? (第二组长方形纸的长是宽的2倍,所以当2个宽拼在一起时恰好等于长,就会拼成正方形) 5.说一说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各有什么特点。 6.结合刚刚计算出的图形的周长,说一说怎样计算长方形和

图形与几何练习题 (2)

小学数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图形与几何》练习题 一、填空 1.当当晚上10:00睡觉,第二天早上6:30起床,时针转了()°。丁丁早上7:25分上学,分针刚好转了150°,他就到达了学校,他上学用了()分钟。 考查目的:时间的计算;角的度量。 答案:255;25。 解析:先求出晚上10:00到第二天早上6:30经过了多少小时,再根据时针每小时转动30°进行计算。因为分针每小时转动360°,所以每分钟转动6°,丁丁从出发到学校的时间内分针转了150°,列式可得150°÷6°=25(分钟)。 2.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6厘米,那么底面半径是()厘米,一个底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侧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考查目的:圆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 答案:2;12.56;75.36;75.36。 解析: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可以计算出该圆柱的底面半径,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出一个底面的面积,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在正确答题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从意义和计算方法两个角度重点分析侧面积75.36平方厘米、体积75.36立方厘米的区别。 3.连线题:把从侧面看是图A的连起来,从正面看是图B的连起来。

考查目的:从不同角度观察几何体。 答案: 解析:观察图形可知,从侧面看的图形是一列2个正方形的有图①③④;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2层,下层2个正方形、上层1个正方形靠左边的有图②和④。 4.(1)把下图中的长方形绕A点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旋转后,B 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2)按1︰2的比画出三角形缩小后的图形,缩小后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原来的()。 (3)如果1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请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面积是10平方厘米的梯形。 考查目的: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平面图形的面积。

三年级图形与几何部分练习设计

《四边形》课外作业 【作业内容】人教版第 5 册第 3 单元第 1 课时 【作业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四边形特征的的认识; 2.根据四边形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3.强化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特征的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一、基础题 1、填空: (1)长方形、正方形、菱形都是()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所以叫它们都是()边形。(2)长方形有()条边,对边(),有()个角都是()角; 正方形有()条边,四边(),有()个角都是()角; 菱形有()条边,对边(),有()个角,对角()。 2、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颜色。 〖说明〗根据第一作业目标设计,巩固学生对四边形特征的认识。 二、综合题 1、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说明〗根据第二作业目标设计,学会辨别四边形,并能根据一些特征进行分类。

三、思维拓展 1、判断: (1)有四条边都相等的图形就一定是正方形。() (2)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四条边,而且四个角都相等。()(3)有直角的四边形都是长方形。() 〖说明〗根据第三作业目标设计,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平行四边形》课外作业 【作业内容】人教版第 5 册第 3 单元第 2 课时 【作业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认识,并学会在格子图中画平行四边形; 2.通过改画平行四边形,强化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认识,渗透图形拼组的意识; 3.通过数图形,拓展学生思维。 一、基础题 1.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给它们涂上颜色。 2.按要求画一画: (1)在右边画一个同样的平行四边形。 (2)你能画一个与它对称的图形吗? 3、平行四边形两组()相等,两组()也相等。 〖说明〗依据第一作业目标设计。 二、综合题 1.下边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吗?怎样改才能成为平行四边形?(直接在图中改一改) 〖说明〗依据第二作业目标设计。

人教四年级数学上册-专项测评(二) 图形与几何

专项测评(二)图形与几何 考点一面积单位的换算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 荔湾区的面积约是62()。 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是1()。 中国的陆地面积约是960万()。 一栋楼房的占地面积约是1000()。 2.填一填。 6公顷=()平方米 700公顷=()平方千米 5平方千米=()公顷 30000平方米=()公顷 考点二线、角、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概念的理解 3.选一选。 (1)“有始有终”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有头有尾、不半途而废。在数学上可以用这个词描述我们学过的()的特征。 A.直线B.射线C.线段 (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高是28 cm,它对应的底是()。 A.35 cm B.20 cm C.25 cm (3)下面3个字中,()既有垂直,又有平行。 A.山B.水C.人 (4)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B.平行四边形具有稳定性 C.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5)1周角=()直角。 A.4 B.2 C.6 考点三角的计算 4.计算。 (1)如图,已知∠1=54°,∠3=28°,那么∠2=()°。 (2)如图,已知∠1=50°,那么∠2=()°,∠4=()°。 考点四设计最短的路线 5.画出从教学楼到操场最近的路线。 考点五画角及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高 6.用你喜欢的工具画出一个30°和一个60°的角。 7.画出下面梯形的高。

8.利用下面的平行线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画出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 9.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1)AD∥(),DC∥()。 (2)量一量,∠1=()°,∠1是一个()角。 (3)过点O画出平行四边形ABCD两条不同的高。 10.一个广场的面积约是44公顷,一个果园的面积约是11平方千米,这个果园的面积约是这个广场面积的多少倍? 11.贝贝说:“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她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12.某市郊外的森林公园(如下图)的面积是8000平方米,长是100米。如果将这个公园的长增加25米,宽不变,扩大后的森林公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图形与几何》复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图形与几何》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共18分) 1.一条长方形坻的长是7厘米,宽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如果要从这张长方彩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剪下的正方形周长是( )厘米。 2.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刚好可以做成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模型,另一根可以做成边长最大为( )厘米的正方形模型。 3.四边形有( ) 条真的边,()个角。 4.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桌布,它的周长是( )厘米。 5.一个镜框长2米,宽1米,用5米长的花边烧镜框一周还差( )米。 6.用四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如果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是()。 二.判断。(对的画“?” ,错的画“x")(12分) 1.把一张长5厘米、宽3匣米的长力形纸,的成最大的正方形,这 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 ) 2.四边形的周长一定比三角形的周长更长。()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把它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 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16厘米。() 4.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长和宽一定也分别相等。() 5.封闭围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6.这三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面2个平面周形,它们的周长( )。 A.一样长 B.甲长 C.乙长 2.关于四边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四边形的对边一定相等 B.四边形一定有4 条直边 C四边形一定有4个直角 3.下面图形是四边形的是( )。 4.用篱笆围成一个长12米,宽8米的长方形菜地,如果一面靠墙,至少用()米篱笆。 A.25 B.32 C.28 5.把一张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纸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为( )厘米。 A.8 B.12 C.16 四. 下面的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厘米。(10分)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练习题 一、填空 1、3小时20分=()小时9公顷200平方米=()公顷 2、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把它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排长()米。 3、一个棱长总和是48分米的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5:4:3,表面积是(),体积是()。 4、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两个小长方体,其中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正方体表面积的()。 5、把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按1:5缩小后,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面积缩小到原来的()。 6、王丽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最后一列上,她的位置可以表示为(6,8),这个班中共有( )名学生。 7、把高10厘米的圆柱分成16等份,拼成近似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80平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8、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它们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 9、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底面积是32平方分米的圆锥,圆锥的高是()分米。 10、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盒子,最多能放()个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 二、判断 1、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也相等。( ) 2、把一个石块放进一只水桶里,桶里的水溢出31.4毫升,则石块的体积是31.4立方厘米。() 3 4 5、打开冰箱门,冰箱门的运动是旋转。() 6、把一个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所画的三角形的每条边、每个角都是原来三角形的 2倍。( ) 7、如果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相等,那么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 8、一条直线上的两点把这条直线分成两条射线和一条线段,所以射线比直线短。()

9、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而半圆只有一条对称轴。( ) 10、教室里小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他的同桌可以用数对(2,4)表示。( ) 三、选择 1、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南偏东50°方向飞行了1000米,返回时飞机要向( ) A 、南偏东50°方向飞行1000米 B 、 西偏北50°方向飞行1000米 C 、南偏西50°方向飞行1000米 D 、 北偏西50°方向飞行1000米 2、把一段圆钢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重4千克,这段圆钢原来重( )千克。 A 、24 B 、6 C 、 12 D 、 8 3、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两条边分别长8厘米和4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 A 、12 B 、 16 C 、 20 D 、 16或20 4、一个等腰梯形周长是48厘米,面积96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腰长( )厘米。 A 、24 B 、12 C 、18 D 、 36 5、.从上向下看图,应是右图中所示的( ) 四、计算 3×( 31+81 )×8 3.2×1.25 ×0.25 0.32×6.7+3.2×0.33 24×( 83×43) 41÷85+43÷85

三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备课教案范文整理

三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备课教案 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认识角、直角、锐角和钝角。 认识周长、面积,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认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及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认识前后、上下、左右,会辨认八个方向与简单的路线图。 能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的形状。 复习重难点: 能运用公式进行周长、面积计算。 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的图形沿水平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及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练习。 .书本上第84页第1题。 让学生看懂图意,然后根据照相机的位置判断所拍到的熊猫照片。.

.出示书本上第84页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样的角叫锐角、直角、钝角,教师板书。 在下面星座中,用红笔描出5个角,并说说这些角中的哪些是锐角、直角、钝角。 .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单位。 体会并认识长度和面积单位,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或面积单位。 .出示书本上第85页的第4题。 题目:有一块长15米、宽12米的草地,草地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草地四周围上护栏,护栏长多少米? 让学生回忆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长方形面积=长×宽长方形周长=×2 让学生理解“占地面积”就是求长方形的面积,求护栏的长就是求长方形周长。 .李红家准备在客厅地面上铺上方砖,选择哪种方砖便宜?需要这种方砖多少块? 让学生思考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 步先求出客厅的面积:6×4=24=2400 第二步再求出方砖的面积:2×2=41×1=1 第三步求出方砖的块数:2400÷4=6002400÷1=2400 3=7200 ×5=30002400×600第四步求出价钱: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专项测评图形与几何

专项测评(二)图形与几何 一、填空。 1.如右图,三角形ABO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三角形A′B′O。点A与点A′互为对应点,OA与OA′的长度(),且夹角是()角。 2.一个长方体包装箱,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是5 dm、3 dm、4 dm,这个包装箱的占地面积最大是()dm2,体积是()dm3。 3.一根长2 m的长方体钢材,沿横截面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0.6 dm2,这根长方体钢材的体积是()dm3。 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85 m3=()dm3 4.04 L=()L()mL 3.24 L=()mL600 mL=()L 3.7 dm3=()cm338000 cm3=()dm3 5.一个棱长是a cm的正方体,它的棱长之和是()cm,表面积是()cm2,体积是()cm3。 6.至少要用()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5 cm,那么大正方体的体积是()cm3。 二、选择。 1.将右图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是()。 A. B. C. 2.一瓶饮料,正好倒满三个1号杯,如果改用2号杯,正好倒满两个2号杯,这两种型号的杯的容积相比,()。 A.1号杯大B.2号杯大C.一样大 3.下图中,()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4.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从左面看 到的是,这个立体图形至少是由()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A.6 B.4 C.5 5.一种长方体形状的盒装纯牛奶,从包装盒的外面量,长5 cm,宽4 cm,高12 cm。这种纯牛奶的包装盒上标注的净含量是240 mL,这样标注是()。A.正确的B.错误的C.有可能正确的 三、实践与操作。 1.画出长方形ABCD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2.画出三角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四、计算。 1.求下面长方体的占地面积和体积。(单位:dm) 2.求下面正方体的棱长总和和表面积。(单位:cm)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练习题(满分80)一填空(15分) 1、3小时20分=()小时9公顷200平方米=()公顷 2、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把它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排长()米。 3、一个棱长总和是48分米的长方体,长、宽、高的比是5:4:3,表面积是(),体积是()。 4、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两个小长方体,其中一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正方体表面积的()。 5、把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按1:5缩小后,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面积缩小到原来的()。 6、王丽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最后一列上,她的位置可以表示为(6,8),这个班中共有( )名学生。 7、把高10厘米的圆柱分成16等份,拼成近似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80平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8、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它们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 9、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底面积是32平方分米的圆锥,圆锥的高是() 2倍。( ) 7、如果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相等,那么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是一个正方形。()

8、一条直线上的两点把这条直线分成两条射线和一条线段,所以射线比直线短。( ) 9、.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而半圆只有一条对称轴。( ) 10、教室里小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他的同桌可以用数对(2,4)表示。( ) 三、选择 1、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南偏东50°方向飞行了1000米,返回时飞机要向( ) A 、南偏东50°方向飞行1000米 B 、 西偏北50°方向飞行1000米 C 、南偏西50°方向飞行1000米 D 、 北偏西50°方向飞行1000米 2、把一段圆钢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重4千克,这段圆钢原来重( )千克。 A 、24 B 、6 C 、 12 D 、 8 3、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已知两条边分别长8厘米和4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 A 、12 B 、 16 C 、 20 D 、 16或20 4、一个等腰梯形周长是48厘米,面积96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腰长( )厘米。 A 、24 B 、12 C 、18 D 、 36 5、.从上向下看图,应是右图中所示的( ) 四、计算(10分) 3×( 31+81 )×8 3.2×1.25 ×0.25 0.32×6.7+3.2×0.33 24×( 83×43) 41÷85+43÷85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图形与几何

总复习 第2课时图形与几何 教学内容: 教材第93页、98页。 教学目标: 1.复习整本书所学过的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习整理“图形与几何”部分的知识,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复习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首先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从不同角度观察,观察到物体的形状可能不同。 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计算多边形的周长时,是几边形就是计算几条边长度的和。 二、巩固探究 首先我们在教室里选择一张课桌、讲台或其他物体,从不同位置看一看,与同伴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尝试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交流发现,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你发现了什么? 举例说说什么是周长,你有办法测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吗?(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第2题图) 学生思考并交流: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如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长方形的四条线段的长度和。 测量硬币表面的周长就是求绕硬币一周的长度。可以用线绕硬币正好一圈,再测量线的长度。 像硬币和树叶这些图形都属于不规则图形,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一般不

能用尺测法直接测量,要借助“化曲为直”的思想,一般采用绳测法,先用绳绕一圈,再测量绳的长度就是其周长。 那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规则图形,我们又该怎样得出它们的周长呢?打开课本第93页看第3题,自己做一做。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测量长方形的一条长边和一条宽边的长度,然后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就能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测量正方形一条边的长度,然后根据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都相等),让“正方形的边长×4=正方形周长”。 测量长方形的一条长边和一条宽边的长度,然后把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就可以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三、复习巩固 1.组织学生探究“图形与几何”中的相互启发,鼓励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硬币的周长。 2.出示教材 98页第 1题。 指导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观察盒子? 独立观察,汇报机灵狗在哪个位置看到的盒子? 3.动手操作,完成教材 98页第 2 题。 先测量,在独立计算图形的周长,汇报自己的方法。 4.引导学生完成教材 98 页第 4 题。 思维训练: 出示 98页第 5 题,启发思考:拼成后的长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 同桌合作,思考探究,汇报方法。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学生交流,全班互评。 五、作业设计: 独立完成教材 98页第 3 题。 板书设计: 图形与几何 观察物体 什么是周长 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 结合具体例子能加深学生对观察物体的认识,使数学更贴近学生,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图形与几何专项复习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用字母表示分别是()和()。 2、线段有()个端点。 3、我的“一拃”长约()厘米。 4、我的食指的宽大约是()厘米。我的脚长约()厘米。我的“一步” 长约()厘米。 5、量物体的长度,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6、在你的学生直尺上,从刻度3到刻度12之间的长度是(),数一数,自己 的直尺上共有()个1厘米。 7、一根木棒比一米短1厘米,这根木棒长()厘米。 8、直尺上“0”到“8”之间是()厘米,“5”到“9”之间是()厘米。 9、测量教学楼的宽用()作单位比较合适。 10、38米+7米=()米 1米=()厘米 19厘米—7厘米=()厘米 40厘米+60厘米=()厘米=()米 3米+100厘米=()米 11、角有()个顶点,()条边。 12、从一个点起,用()向不同的方向画()条()的线,就画成一个()。 13、直角有()个顶点,()条边,用()可以画出一个直角。()角比直角大,()角比直角小。 14、三角形有()个顶点,()条边。 正方形有()个顶点,()条边。 长方形有()个顶点,()条边。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个直角。 15、一条红领巾上有()个锐角,()个钝角。一个三角尺上有()个角, 其中有()个直角。 16、钟面上有()个数,有()针和()针。时针走一个大格是()时, 走三个大格是()时。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时,时针从1走到12,走了()时。 17、早上,冬冬7:35到校,莉莉7时半到校,明明7:40到校,他们三人()到校最早,()到校最晚。 18、分针走一个大格是()分,走三个大格是()分,也可以说成是()。 分针走一个小格是()分,走三个小格是()分。分针走6个大格是()分,也可以说成是()。 19、分针从12走到6,走了()分。时针从12走到6,走了()分。分针 从3走到10,走了()分。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12,走了()时。 20、1时=()分 21、6 : 30过5分是() 7 :20过10分是() 5 : 45过一刻是() 3 : 00过半小时是() 22、4时5分在电子表上显示为()。 23、钟面上,时针指向12和1之间,分针指向刻度3,此时的时间是()。 24、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是()。分针指向6,时针指在3和4之 间是()。分针指向5,时针指在8和9之间是()。 25、()时整,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不重合);()时整,分针和时 针重合。 26、现在是8时,再过2时是()。时针从2走到5,走了()时。分针从2走到5,走了()分。 27、我们一节课是()分。再加上()分是1时。 28、()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29、用7和8这两个数字能组成()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分别是()。 30、四个同学要照相,每两个人都要照一张合影,最后四个人再合一张影,一共有()张合影。 31、有四个同学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手,可以握()次。 32、有2、3、9三个数,任意选取其中2个数求和,得数有()种可能。 33、小红、小芳和小丽三人,每两个人照一张相,共可以照()张不同的照片。 34、我家有桃、香蕉和桔子三种水果。如果我每天吃一种水果,每天有()种不同的选择。如果每天我要吃两种水果,每天我有()种不同的选择。 35、我有3条裤子,2件上衣,有()种不同的穿法。 36、小明和爸爸妈妈准备照一张全家福。照相时,他们三人排成一排,有()种不同的排法。 37、用3、8、5能摆成哪几个两位数? 38、用3、8、5能摆成哪几个三位数? 39、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每天早晨7:40从家出发,几时几分到达学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专项测评】 图形与几何同步练习题

《图形与几何》专项测评 一、填空。 1.把一个正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能同时看到它的( )个面。 2.1个周角=( )个平角=( )个直角。 3.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6,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4.一个梯形的面积是25 dm2,高是5 dm,上底是4 dm,下底是( )dm。 5.图形以直线a为轴旋转一周后形成的图形是( ),图形以直线b为轴旋转一周后形成的图形是( )。 6.王老师想制作一个正方体模型。用塑料棒做棱,用塑料球做顶点。已知每根塑料棒 2.3元,每个塑料球0.8元。制作这个正方体模型需要( )元。 7.6个棱长为1 cm的小正方体堆放在一起(如右图),表面积是( )cm2。 8.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如果圆柱比圆锥的体积多 4.2 cm3,那么圆柱的体积是( )cm3,圆锥的体积是( )cm3。 二、判断。 1.平角实际上就是一条直线。 ( ) 2.一条射线长80 cm。 ( ) 3.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 ) 4.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 ) 5.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三、选择。 1.( )有无数条对称轴。 A.平行四边形 B.圆C.正方形 2.将下面的三角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图形是( )。

A. B. C. 3.数一数,右图中一共有( )个角。 A.4 B.8 C.10 4.下面的三个正方体,( )是用左边的纸折叠而成的。 A. B. C. 5.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从左面看是。这个立体图形是( )。 A. B. C. 6.下面是梯形转化成三角形的过程,如果梯形的面积是12 cm2,高是4 cm,那么转化后三角形的底是( )cm。 A.3 B.4 C.6 四、实践操作。 1.按要求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图形。(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1 cm2) (1)以点O为圆心,画一个半径是3 cm的圆。 (2)画出房子图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3)将平行四边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教案-精选文档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 设计教案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小学数学的图形与几何的特点是直观几何、实验几何。因此,画一画、拼一拼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仅能感受图形的特点及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还能回顾所学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知识积累活动经验。 1.在对比操作中体会图形的特点与数据的联系。 教材110页2题中的两个长方形的长、宽之间有2倍关系,这是它们能拼成正方形的关键。因此,教学中先让学生用两个长和宽没有倍数关系的长方形拼一拼,求出拼成的图形的周长。再用两个长、宽之间有2倍关系的长方形拼一拼,求出拼成的图形的周长。通过对比,将学生的关注点从操作引向图形的特点与数据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 2.重视学生对图形特征的掌握。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图形的特征,加深学生对图形的印象,能利用所掌握的图形特征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作为重点复习的内容之一,结合

教材习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的问题,发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长方形纸(两组)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让学生拿出长和宽没有倍数关系的两张长方形纸拼一拼,并计算出能拼成的图形的周长。 2.让学生拿出长和宽有2倍关系的两张长方形纸拼一拼,并计算出能拼成的图形的周长。 3.比较以上两组长方形纸所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发现?(第一组的两张长方形纸可以拼成两个不同的长方形,第二组的两张长方形纸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4.讨论:为什么会出现正方形? (第二组长方形纸的长是宽的2倍,所以当2个宽拼在一起时恰好等于长,就会拼成正方形) 5.说一说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各有什么特点。 6.结合刚刚计算出的图形的周长,说一说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7.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怎样测量? 8.系统整理这一单元所学习的知识点,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

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专项训练卷1

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专项训练卷1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选择题 1 . 如图,四边形OABC是平行四边形,下面的四个点的坐标错误的() A.O(0,0)B.A(0,7)C.B(10,4)D.C(3,4) 2 . 哪种画法折合后不会剪出半个人形图案?[ ] A. B. 3 . 我们吃一根香蕉大约用1() A.分钟B.小时C.秒 4 . 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之差等于第三个内角,这三角形一定是()三角形. A.锐角B.直角C.钝角D.等腰 5 . 在两条平行线间能画()条垂直线段. A.1B.2C.无数

6 . 面向西南方,则右方是() A.西北方B.东南方C.东北方 7 . 3吨500千克和5吨300千克的和是() A.8080千克B.8.8吨C.80.8吨 8 . 下面的图案中,()是由平移得到的。 A.B.C. 9 . 将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增加2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增加()厘米。 A.2B.4C.8 10 . 如图是用纸折叠成的图案,其中是轴对称图形(). A.1个B.2个C.3个 二、填空题 11 . 量一量下面的各角的度数 ∠1=(___)∠2=(___) ∠3=(___)∠4=(___)

12 . 24是2的倍,15的4倍是. 13 . 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 学校在小云家的西南方,小云家在学校的(_______)方. 15 . 在○里填上“>”“<”或“=”。 16 . 三角形的底边长不变,高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17 . 小明的一本书共有104页,在这104页的页码中有两个数码的,并且这两个数码经过平移其中一个能得到另一个,这样的页码共有_______页. 18 . 画一个直径是1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应是_____厘米;画一个周长是18.84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尖之间的距离应是_____厘米. 19 . 如下图,分针与时针所夹的角是(_______)角;分针再走两大格是(_______)时(_______)分,这时 分针与时针所夹的角是(________)角。 20 . 看图填空. 学校的东面是,西面是,南面是,北面是.

二年级数学上专项测评图形与几何

二年级数学上专项测评 图形与几何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专项测评(二)图形与几何一、填空。 1.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长约3( )。 (2)高约2( )。 (3)宽约16( )。 (4)高约70( )。 2.算一算。 3米+7米=( )米 14米-9米=( )米 1米-70厘米=( )厘米 29厘米-15厘米=( )厘米 37米-( )米=7米 12米+( )米=20米 4米30厘米+( )厘米=5米 25米-( )米=100厘米 二、判断。 1.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 2.30米长的线段比直线长。( )

3. 铅笔长8厘米。( ) 4.左图中有3个角。( ) 5.因为角有大小之分,所以黑板上的直角比数学书上的直角大。( )三、连一连。 1.同学们正在上美术课,他们画的分别是哪一幅? 2.珍珍和三名同学一起给玩具熊拍照,他们拍的分别是哪一张? 四、数一数。 1.下面的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2.数一数,填一填。 有( )个角有( )个角 有( )个直角有( )个直角 五、画一画。 1.以下面的点为顶点,画一个直角,并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 2.画一个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六、量一量,算一算。

1.最长的线段是( ),长( )厘米。 2.最短的线段比最长的线段短( )厘米。 七、解决问题。 1.从小明家到学校要走30米,从学校到电影院要走50米。 (1)小明每天早上到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回家,来回要走多少米? (2)小明从家到电影院要走多少米? (3)有一天,小明早上从家走到学校后,发现文具盒忘带了,赶紧回家去取,然后返回学校。小明这天早上一共走了多少米? 2.小丽把一根绳子对折一次后长50厘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类复习 图形与几何

四年级上册数学图形与几何专项复习题 考点一毫米、分米和千米的认识 1.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10 枚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 (2)两张储蓄卡的厚度大约是2()。 (3)课桌的高度是9()。 (4)北京到上海的公路长约是1200()。 2.算一算,填一填。 50 厘米=()分米2000 米=()千米 20 毫米=()厘米 3 千米400 米=()米 30 分米=()米 5 厘米-5 毫米=()毫米 考点二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出两个不同的长方形,使它们的周长都是12 厘米。 4.操作题。 (1)在下面的方格纸上分别画出一个长3 厘米、宽2 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边长为4 厘米的正方形。

(2)分别计算出所画的两个图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 5.下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表示1 厘米,请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周长是18 1 厘米的长方形,并把它的涂上颜色。 2 思考:我画出的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涂色部分是()个小正方形。 6.一个长方形花坛,周长是32 米,宽是70 分米,长是多少米? 7.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50 米,宽25 米。小强沿它的边缘跑4 圈,一共跑 了多少米? 8.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0 米,宽5 米,有一面靠墙。给这块菜地围上篱笆,篱笆至少长多少米? 9.一根6 米长的木料,赵叔叔要用它做一个高210 厘米、宽80 厘米的门框(门框只有一条宽),还剩多少米木料? 10.熊猫要从家走到竹园。已知图中长方形的长是148 米,宽是98 米。如果 熊猫走中间这条路,那么它一共要走多少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