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材料作业及答案

工程材料作业及答案

工程材料作业及答案
工程材料作业及答案

第1章 材料的基本性质

1、烧结普通砖的尺寸为240mm×115mm×53mm ,已知其孔隙率为37%,干燥质量为 2487g ,浸水饱和后质量为 2984g 。求该砖的密度、干表观密度、 吸水率、开口孔隙率及闭口孔隙率。

解:砖自然状态下的体积:3

300.2400.1150.053 1.462810m V -=??=? 干表观密度:3030 2.4871700kg/m 1.462810m V ρ-===? 由孔隙率0001700100%1100%1100%37%V V P V ρρρ-????=?=-?=-?= ? ?????

得砖的密度:ρ=2698 kg/m 3 吸水率:29842487100%100%20%2487

m m W m =?=?=干吸吸干-- 开口孔隙率:

3029842487()/100%/1.462810100%34%1000m m P V ρ-??-??=?=??=????????

干吸开水- 闭口孔隙率:37%34%%P P P

==开闭--=3

2、已知碎石的表观密度为2.65g/cm 3,堆积密度为1.50g/cm 3,求 2.5m 3 松散状态的碎石,需要多少松散体积的砂子填充碎石的空隙 ? 若已知砂子的堆积密度为1.55g /cm 3,求砂子的重量为多少? 解:0000002.5 1.5100%1100%1100%43%2.5 2.65V V V P V ρρ??''-??'=?=-?=-?= ? ?'????

-= V 0=1.425m 3

所以,填充碎石空隙所需砂子的体积为:300 2.5 1.425 1.075m V V '-=-=

或30 2.543% 1.075m V P '?=?= 沙子的重量:1.075×1.55×103=1666.25kg

3.某地红砂岩,已按规定将其磨细,过筛。烘干后称取50g ,用李氏瓶测得其体积为18.9cm 3。另有卵石经过清洗烘干后称取1000g ,将其浸水饱和后用布擦干。又用广口瓶盛满水,连盖称得其质量为790g ,然后将卵石装入,再连盖称得其质量为1409g ,水温为25℃,求红砂岩及卵石的密度或视密度,并注明哪个是密度或视密度。

参考答案: 红砂岩的密度:)/(646.29

.18503cm g ==

ρ 卵石的视密度:)(3811

140910007903cm V =-+= )/(625.2381

10003cm g ==ρ 4.某多孔材料的密度为2.59g/cm 3。取一块称得其干燥时质量为873g ,同时量得体积为480cm 3。浸水饱和后取出擦干表面水分称得质量为972g 。求其质量吸水率、闭口孔隙率及开口孔隙率。

参考答案: 质量吸水率:%34.11%100873

873972%1001=?-=?-=m m m β 密实体积:3873337.0(cm )2.59

V == 孔隙体积:3480337143(cm )-=

开口孔隙体积:397287399(cm )-= 闭口孔隙体积:31439944(cm )-= 开口孔隙率:%6.20%100480

99=? 闭口孔隙率:%17.9%100480

44=?

第2章 气硬性胶凝材料

1.简述气硬性胶凝材料的特点及使用环境。

参考答案:

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并且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发展其强度,如石膏、石灰等。

适宜于干燥环境,不能在潮湿或水中环境中使用。

2.石膏制品有哪些特点?建筑石膏可用于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特点:(1)凝结硬化快,强度低;(2)硬化后体积微膨胀;(3)孔隙率大,表观密度小,保温隔热效果好;(4)耐水性差,抗冻性差;(5)吸声效果好;

(6)具有调节室内湿度的功能;(7)防火性能好;(8)加工性能好。 建筑石膏的应用:

(1) 石膏砂浆及粉刷石膏。(2) 建筑石膏制品:石膏板、石膏砌块等:如纸面石膏板、装饰石膏板、吸声用穿孔石膏板。(3) 制作石膏艺术制品建筑雕塑和模型。

3.什么是欠火石灰和过火石灰?各有何特点?施工过程中如何防止其危害?

参考答案:

生石灰烧制过程中,往往由于石灰石原料的尺寸过大或窑中温度不均匀等原因,生石灰中残留有未烧透的的内核,这种石灰称为“欠火石灰”。由于烧制的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使得石灰表面出现裂缝或玻璃状的外壳,体积收缩明显,颜色呈灰黑色,这种石灰称为“过火石灰”。

欠火石灰的产浆量较低,质量较差;欠火石灰的密度较大,表面常被黏土杂质溶化时所形成的玻璃釉状物包覆,因而消解很慢,在工程中过火石灰颗粒往往会在正常石灰硬化后继续吸湿消解而发生体积膨胀,降低石灰品质,影响工程质量。

消除方法有:将石灰经陈伏处理后再使用于工程,控制煅烧温度在1000℃~1200℃之间,岩块尺寸不宜过大。

4.何谓陈伏,石灰在使用前为什么要进行陈伏?

参考答案:

生石灰要在水中放置两周以上,此过程即为“陈伏”。

在这段时间里生石灰会完全和水反应,不会因含有过火石灰造成熟化推迟而导致墙面鼓泡的现象。

第3章水泥

1.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组分是什么?它们单独与水作用时有何特性?

参考答案: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C3A的水化和凝结硬化速度最快,但水化铝酸钙的强度不高;C3S和C4AF的水化速度较快,凝结硬化速率也较快,C3S的水化产物强度高,C4AF的水化产物强度不高;C2S水化反应速度最慢,凝结硬化速率也慢,强度早期低,后期高。

各矿物单独作用时表现出不同的特性见表3-2(教材P24)。

2.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主要水化产物是: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铁酸钙凝胶、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和水化硫铝酸钙晶体。

3.通用水泥有哪几项主要技术要求?

参考答案:

1.化学指标

(1)不溶物(2)烧失量(3)氧化镁(4)三氧化硫

2.碱含量

3. 物理性能(技术要求)

(1)细度;(2)凝结时间;(3)体积安定性;(4)强度及强度等级;(5)水化

热。

4.简述水泥石腐蚀的主要种类及腐蚀机理?

参考答案:

腐蚀的类型有:软水侵蚀(溶出性侵蚀):软水能使水化产物中的Ca(OH)2溶解,并促使水泥石中其它水化产物发生分解;盐类腐蚀:硫酸盐先与水泥石结构中的Ca(OH)2起置换反应生产硫酸钙,硫酸钙再与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钙钒石,发生体积膨胀;镁盐与水泥石中的Ca(OH)2反应生成松软无胶凝能力的Mg(OH)2;酸类腐蚀:CO2与水泥石中的Ca(OH)2反应生成CaCO3,再与含碳酸的水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硫酸或盐酸能与水泥石中的Ca(OH)2反应;强碱腐蚀:铝酸盐含量较高的硅酸盐水泥遇到强碱也会产生破坏。

腐蚀的防止措施:①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②提高水泥石的密实程度;③表明防护处理。

5.基本概念:水硬性胶凝材料、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安定性、初凝时间、终凝时间。

参考答案:

水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继续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

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细度: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

体积安定性:是水泥浆硬化后因体积膨胀而产生变形的性质,或水泥浆体硬化后体积变化的稳定性、均匀性。

初凝时间:从水泥全部加入水中到开始失去可塑性为止的时间。

终凝时间:从水泥全部加入水中到完全失去可塑性为止的时间。

6.在水泥中掺混合材料的作用?

参考答案:

活性混合材料中有一定的活性组分,常温下能与水泥熟料水化时析出Ca(OH)2的或在硫酸钙的作用下生成具有胶凝性质的稳定化合物。非活性混合材料与水泥矿物成分不起化学反应或化学反应很弱,在水泥石中主要起填充作用,掺入硅酸盐水泥中主要调节水泥强度等级,增加产量,降低水化热等。

活性混合材料的作用:1)改善水泥性能;2)调节水泥强度等级;3)增加品种,提高产量;4)节约熟料,降低成本;5)扩大水泥的使用范围。非活性混合材料的作用:1)调节水泥强度等级;2)增加水泥产量;3)降低水化热。

7.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什么?检验方法?

参考答案:

造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一般是由熟料中所含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过多或掺入石膏过多等原因所造成。

国家标准规定,由游离的氧化钙过多引起的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可用雷氏法或试饼法检验。试饼法是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做成试饼,经恒沸3小时后用肉眼观察未发现裂纹,用直尺检验没有弯曲;雷氏法是用雷氏夹中的水泥浆经沸煮三小时后的膨胀值。

8.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特点?

参考答案:

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矿渣水泥的水化产物碱度要低一些,水化产物中Ca(OH)2的含量相对较少,其硬化后主要组成是C-S-H 凝胶和钙矾石,而且水化硅酸钙凝胶结构比比硅酸盐水泥中的更为密实。

第4章 混凝土

1.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有哪些?在混凝土硬化前和硬化后各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1)水泥;2)砂子;3)石子;4)水;5)外加剂;6)掺合料。

水+水泥=水泥浆:起胶结和硬化的作用。

砂+石子=骨料:起着支撑和骨架的作用。

2.什么是混凝土的和易性,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和易性指混凝土在一定施工条件下,便于各种施工操作,并能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包含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方面含义。

影响因素:(1)水泥品种和水泥细度;(2)单位用水量;(3)水泥浆量;(4)水灰比;(5)骨料的品种,粒径,级配,含泥量等;(6)砂率;(7)掺合料和外加剂;(8)搅拌;(9)温度和时间。

3.什么是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参考答案:

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150mm×150mm 的立方体试件,在规定28d 龄期时,按标准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4.称量烘干石子试样1050g ,将其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吸水饱和,这时水面由原来的1450cm 3上升至1837 cm 3,试求出该砂样的表观密度。 解:3001050 2.713g/cm 18371450m V ρ=

==-

5.已知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为1:2.40:4.40:0.45,且实测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为2400kg/m 3。现场砂的含水率为2.5%,石子的含水率为1%。试计算其实验室配合比。(以1m 3混凝土中各材料的用量表示,准确至1kg )

解:12400291kg 1 2.4 4.40.45

c m ?==+++ 2.4681kg 1 2.5%

c s m m ==+ 4.41279kg 11%

c g m m ==+ 0.45 2.5%1%161kg w c s g m m m m =++=

则实验室配合比为:

:::291:681:1279:1611:2.34:4.40:0.55c s g w m m m m ==

6.根据以往资料,甲、乙、丙三个施工队施工水平各不相同。若按混凝土的强度变异系数C V 来衡量则甲队C V =10%,乙队C V =15%,丙队C V =20%。今有某工程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混凝土的强度保证率为95%(保证率系数t =1.645),问这三家施工单位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各家的混凝土配制强度各为多少?指出哪家最节约水泥,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σ645.1,0,+=k cu cu f f ()V

V k cu cu C C f f 645.1130645.11,0,-=-= cu

v f C σ=(cu f 可等于0,cu f ) 甲队:0,cu f =35.9(MPa )

乙队:0,cu f =39.8(MPa )

丙队:0,cu f =44.7(MPa )

水泥用量c

w m m wo co =,0,cu f 小,w/c 就大,co m 就小,所以甲队最节约水泥。

7.已知实验室配合比为1:2.5:4,W/C =0.60,混凝土混合物的表观密度ρ0=2400kg/cm 3,工地采用800L 搅拌机,当日实际测得卵石含水率为2.5%,砂含水率为4%。为每次投料量应为多少?

参考答案:

总材料用量为:0.8×2400=1920kg

水泥用量为:11920237kg 1 2.540.6

?=+++ 河砂用量为:237×2.5(1+4%)=616.2kg

卵石用量为:237×4(1+2.5%)=971.7kg

用水量:237×0.6-237×2.5×4%-237×4×2.5%=94.8kg

8. 某实验室按初步配合比称取15L 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试拌,水泥5.2kg ,砂

8.9kg ,石子18.1kg ,W/C=0.6。试拌结果坍落度小,于是保持W/C 不变,增加10%的水泥浆后,坍落度合格,测得混凝土拌和物表观密度为2380 kg/m 3,试计算调整后的基准配合比。

参考答案:

增加后水泥量为5.2+5.2×10%=5.72kg ,水为:5.2×0.6(1+10%)=3.432kg 调整后材料总用量为:5.72+3.432+8.9+18.1=36.152kg

则每立方米混凝土实际所需的各项材料用量为: 水泥: 5.722380376.6kg 36.152

?= 水:376.60.6226kg ?= 砂:8.92380585.9kg 36.152?= 石:18.123801191.6kg 36.152

?= 配合比为:水泥:砂:石:水=1:1.56:3.16:0.6

第5章砂浆

1、今拟配制砌筑在干燥环境下的基础用水泥石灰混合砂浆,设计要求强度为5MPa 。所用材料为:(1)水泥——32.5级矿渣水泥,堆积密度为1300kg/m 3。(2)石灰膏——二级石灰制成,稠度为120mm ,表观密度为1350 kg/m 3。(3)砂子——中砂,含水率2%时,堆积密度为1500 kg/m 3。求调制1 m 3砂浆需要各种材料的数量及其配合比。

参考答案:

按照基底为吸水材料的水泥砂浆设计,施工水平为优良。

,020.64550.6451 5.645(MPa)m f f σ=+=+?=

,01000()

1000(5.64515.09)3210.56(kg/m )3.0332.5

m c ce f B Q Af -+===? 3350210.56139.44(kg/m )D A c Q Q Q =-=-=

3,01115001500(kg/m )s s Q ρ=?=?=

砂浆的质量配合比为:水泥:石灰膏:砂=210.56:139.44:1500=1:0.66:7.12

工程材料作业答案

工程材料 判断题 、珠光体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1..√ 2..× 、可锻铸铁中,石墨是团絮状的,有较高强度和一定塑韧性,所以可以锻造。 1..√ 2..×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一定范围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空冷的热处理工艺。 1..√ 2..× 、上贝氏体是由过饱和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 1..√ 2..× 、把在实际晶体中出现的空位和间隙原子的缺陷叫做面缺陷。

1..√ 2..× 、实际金属中位错密度越大、晶界和亚晶界越多,其强度越高。 1..√ 2..× 、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叫强度。 1..√ 2..× 、选材的一般原则包括满足零件使用性能、工艺性、经济性、环保和资源合理利用。 1..√ 2..× 、贝氏体是过饱和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 1..√ 2..× 、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中所形成的置换固溶体。 1..√

2..× 、钢的淬火后进行高温回火的工艺称为调质,其组织为回火索氏体。 1..√ 2..× 、零件失效形式包括变形失效、磨损失效、断裂失效。 1..√ 2..× 、表面淬火既能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其心部组织与性能。 1..√ 2..× 、调质钢经淬火和高温回火后的组织是回火马氏体。 1..√ 2..× 、在一般情况下,金属结晶后晶粒越细小,则其强度越好,而塑性和韧性越差。 1..√ 2..×

、在铁碳合金中,铁素体在℃时,溶碳能力可达。 1..√ 2..× 、衡量材料的塑性的指标主要有伸长率和冲击韧性。 1..√ 2..× 、布氏硬度测量硬度时,用符号表示。 1..√ 2..× 、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具有各向同性。 1..√ 2..× 、失效是机械零件因某种原因致使丧失其规定功能的现象。 1..√ 2..× 、维氏硬度测量硬度时,用符号表示.

工程材料试卷二答案

工程材料试卷二答案 1.F 和 A 分别是碳在α-Fe、γ-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2.液态金属结晶时常用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增加过冷度、 加变质剂、增加液体的流动。 3.加热是钢进行热处理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使钢获得奥氏体组织。4.在Fe-Fe3C相图中,钢与铸铁分界点的含碳量为 2.11% 。 5.完全退火主要用于亚共析钢,其加热温度为: Ac3 +(30~50)℃。6.1Cr18Ni9Ti是不锈钢,其碳的质量分数是 0.1% 。 7. QT600-03中的“600”的含义是:σb≥600MPa 。 8.T8MnA是碳素工具钢,其中“A”的含义是高级优质。 9.40Cr是合金结构钢,其Cr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淬透性、强化铁素体。10.调质件应选中碳成分的钢,渗碳件应选低碳成分的钢。11.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包括:化学介质分解出渗入元素的活性原子,活性原子被工件表面吸附,原子由表层向内扩散形成渗层。 12.按冷却方式的不同,淬火可分为单介质淬火、双介质淬火、等温淬火、分级淬火等。 13.60钢(Ac1≈727℃,Ac3≈766℃)退火小试样经700 ℃、740 ℃、800 ℃加热保温,并在水中冷却得到的组织分别是:P+F ,F+M+Ar ,M+Ar 。14.金属的冷加工与热加工是按再结晶温度来划分的。 15.制造形状简单、小型、耐磨性要求较高的热固性塑料模具应选用 T10 钢,而制造形状复杂的大、中型精密塑料模具应选用 3Cr2Mo 钢。(请从45、T10、3Cr2Mo、Q235A中选择)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正确 √ 错误 ×,请将答案填入表格) 1. 碳钢在室温下的相组成物是铁素体和渗碳体。 2. 铁碳合金平衡结晶时,只有成分为 0.77%的共析钢才能发生共析反应。 3. 在1100℃,含碳0.4%的钢不能进行锻造,含碳4.0%的铸铁能进行锻造。 4. 细晶强化能同时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 5. 碳的质量分数对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是:随着钢中碳的质量分数的增加,硬度、 强度增加,塑性、韧性也随着增加。 6. 固溶强化是指因形成固溶体而引起的合金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 7. 淬火临界冷却速度是钢抑制非马氏体转变的最小冷却速度。 8. 可锻铸铁具有一定的塑性,可以进行锻造加工。 9. 高速钢铸造后需要反复锻造是因为硬度高不易成形。 10.同一钢种,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水冷比油冷的淬透性好,小件比大件的淬透 性好。 三.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1分) (请将答案填入表格) 1.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叫: a. 强度 b. 硬度 c. 塑性 2.晶体中的位错是一种: a. 点缺陷 b. 线缺陷 c. 面缺陷

土木工程材料练习有答案

土木材料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总计35分) 1、集料的实密度、表观密度、毛体积密度、堆积密度才能从大到小关系排列为实密度>毛体积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2、石料的力学性质主要有抗压强度、冲击韧性、硬度、耐 磨性。工艺性质为:加工性、磨光性和抗钻性。 3、吸水率为5%的石料试件,其吸水后的质量为500克,其中吸入水的质量为23.8 克。(湿减干除以干) 4、石料的饱和吸水率越大,说明其孔隙率越大。 5、生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O,熟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 (OH) 2。 6、水泥中由于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和石膏之一两项多时会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 7、普通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 过钢筋间最小净距的3/4。 8、混凝土配砂石的原则是为了到达空隙率最小,总表面积最大。 9、测定塑性混凝土的和易性时,常用坍落度表示流动性、同时还要观察其粘聚性 及保水性。

10、砂浆拌和物的流动度用指标稠度表示,保水性用指标分层度表示。 11、石油沥青的牌号是根据针入度指标来定的,同时必须满足软化点和延性。 12、按四组分分析法,石油沥青可分离为芳香分,饱和分,胶质和沥青质。 13、沥青混合料应具备的主要技术性质有: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抗滑性及施工和易性。 14、木材含水率高于纤维饱和点时,含水率增加则强度不变。 15、普通碳素钢Q235D·B表示屈服点235Mpa,质量等级为D 和半镇静的钢。 16、石灰在熟化时放出大量的热量,体积显著膨胀。 17、混凝土的工作性(或称和易性)包括流动性(稠度)、可 塑性(黏聚性)、稳定性(保水性)、易密性(捣实性)的含义。 18、当钢筋间的净距为40mm时,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0mm。 19、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20、新拌制的砂浆应具有良好流动性、保水性、强度。 21、石油沥青胶体结构分为溶胶结构、凝胶结构、溶凝胶结构三种结构。 22、沥青混合料按其组成结构分为悬浮-密实结构、骨架-空隙 结构和密实-骨架结构三种类型。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

作业1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V 1. 砌筑砂浆的强度主要取决于() A. 水灰比与水泥标号 B. 水灰比与水泥用量 C. 用水量与水泥标号 D. 水泥用量与水泥标号 满分:4 分 2. 下列关于混凝土的叙述,哪一条不正确? A. 轻混凝土强度与其干表观密度关系密切,一般来说,干表观密度越高,强度越高 B. 干硬性混凝土和超干硬性混凝土目前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强有力的施工手段,使其形成密实均匀 的混凝土 C. 同普通混凝土相比,钢纤维混凝土主要优势是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抗裂性 D. 聚合物混凝土指用聚合物材料外包的混凝土 满分:4 分 3. 孔隙率增大,材料的()降低。 A. 密度 B. 表观密度 C. 憎水性 D. 抗冻性 满分:4 分 4.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用__________。 A. 矿渣水泥 B. 普通水泥 C. 髙铝水泥 满分:4 分 5. ()是国内外内墙涂料中用量最大的一种

A. 多彩涂料 B. 丙烯酸酯系涂料 C. 聚乙烯醇水玻璃涂料 D. 聚氨酯系涂料 满分:4 分 6. 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缩写符号是_______。 A. P.O B. P.F C. P.P D. P.C 满分:4 分 7. 有关木材平衡含水率的叙述,下列哪个是错误的? A. 木材平衡含水率不随周围空气的湿度变化而变化 B. 木材平衡含水率随周围空气的湿度变化而变化 C. 北方地区木材的平衡含水率比南方低 D. 木材在使用前,应干燥到平衡含水率 满分:4 分 8. 混凝土承受持续荷载时,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变形称为() A. 弹性变形变 B. 徐变 C. 应变 D. 残余变形 满分:4 分 9. 钢材伸长率δ10表示__。 A. 直径为10mm钢材的伸长率 B. 10mm的伸长

工程材料作业及答案解析

第1章 材料的基本性质 1、烧结普通砖的尺寸为240mm×115mm×53mm,已知其孔隙率为37%,干燥质量为 2487g ,浸水饱和后质量为 2984g 。求该砖的密度、干表观密度、 吸水率、开口孔隙率及闭口孔隙率。 解:砖自然状态下的体积:3 300.2400.1150.053 1.462810m V -=??=? 干表观密度:303 0 2.4871700kg/m 1.462810m V ρ-= ==? 由孔隙率0001700100%1100%1100%37%V V P V ρρρ-???? = ?=-?=-?= ? ????? 得砖的密度:ρ=2698 kg/m 3 吸水率:29842487 100%100%20%2487m m W m =?=?=干吸吸干-- 开口孔隙率: 3029842487()/100%/1.462810100%34%1000m m P V ρ-??-?? =?=??=???????? 干吸开水- 闭口孔隙率:37%34%%P P P ==开闭--=3 2、已知碎石的表观密度为2.65g/cm 3,堆积密度为1.50g/cm 3,求 2.5m 3 松散状态的碎石,需要多少松散体积的砂子填充碎石的空隙 ? 若已知砂子的堆积密度为1.55g /cm 3,求砂子的重量为多少? 解:0000002.5 1.5100%1100%1100%43%2.5 2.65V V V P V ρρ??''-? ?'= ?=-?=-?= ? ?'???? -= V 0=1.425m 3 所以,填充碎石空隙所需砂子的体积为:300 2.5 1.425 1.075m V V '-=-= 或30 2.543% 1.075 m V P '?=?= 沙子的重量:1.075×1.55×103=1666.25kg 3.某地红砂岩,已按规定将其磨细,过筛。烘干后称取50g ,用李氏瓶测得其体积为18.9cm 3。另有卵石经过清洗烘干后称取1000g ,将其浸水饱和后用布擦干。又用广口瓶盛满水,连盖称得其质量为790g ,然后将卵石装入,再连盖称得其质量为1409g ,水温为25℃,求红砂岩及卵石的密度或视密度,并注明哪个是密度或视密度。

土木工程材料作业 ()

一、问答题。 1.常见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有哪些? 答:1)橡胶类有:三元乙丙卷材、丁基橡胶卷材、再生卷材等;2)塑料类有:聚氯乙烯卷材、氯化聚乙烯卷材、聚乙烯卷材等;3)橡塑类有: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卷材。 2.钢材牌号与其强度质量等的关系? 答: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点的字母、屈服点数值、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等四个部分顺序组成。牌号越大,含碳量越大,抗拉强度越高,而伸长率则随着牌号的增大而降低。 3.各元素对钢材质量的影响? 答:钢材中除了主要化学成分铁以外,还含有少量的碳、硅、锰、磷、硫、氧、氮、钛、钒等元素:1)碳(C):a)所有碳素钢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含C量,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0。8%以下的碳钢抗拉强度与含碳量成正比增加,塑性及韧性则相反,含C量>0。8%的碳钢,强度及塑性均低,但硬度很高,但当含碳量在1。0%以上,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反而下降。所以含C量不同的钢经处理后显示的性质就不同。含碳量越高,钢的硬度就越高,但是它的可塑性和韧性就越差。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b)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材的焊接性能变差(含碳量大于0。3%的钢材,可焊性显着下降),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增大,耐大气锈蚀性下降。一般工程所用碳素钢均为低碳钢,即含碳量小于0。25%;工程所用低合金钢,其含碳量小于0。52%。2)、硅(Si):a)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是钢中的有益元素。所以镇静钢含有0。15-0。30%的硅。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50-0。60%,硅就算合金元素。硅含量较低(小于1。0%)时,能提高钢材的强度,而对塑性和韧性无明显影响。它可以提高钢的硬度,但是可塑性和韧性下降,电工用的钢中含有一定量的硅,能改善软磁性能。b)硅能显着提高钢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0-1。2%的硅,强度可提高15-20%。c)硅和钼、钨、铬等结合,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可制造耐热钢。d)含硅1-4%的低碳钢,具有极高的导磁率。e)硅量增加,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3)锰(Mn):a)锰是炼钢时用来脱氧去硫而存在于钢中的,是钢中的有益元素。锰具有很强的脱氧去硫能力,能消除或减轻氧、硫所引起的热脆性,大大改善钢材的热加工性能,同时能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一般钢中含锰0。30-0。50%。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b)锰量增高,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锰是我国低合金结构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能提高钢的强度,能消弱和消除硫的不良影响,并能提高钢的淬透性,含锰量很高的高合金钢(高锰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其它的物理性能。4)磷(P):a)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随着磷含量的增加,钢材的强度、屈强比、硬度均提高,而塑性和韧性显着降低。特别是温度愈低,对塑性和韧性的影响愈大,显着加大钢材的冷脆性。磷也使钢材的可焊性显着降低。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优质钢要求更低些。b)但磷可提高钢材的耐磨性和耐蚀性,故在低合金钢中可配合其他元素作为合金元素使用。能使钢的可塑性及韧性明显下降,特别的在低温下更为严重,这种现象叫做冷脆性。c)在优质钢中,硫和磷要严格控制,但另方面,在低碳钢中较高的硫和磷,能使其切削易断,对改善钢的可切削性有利。5)硫(S):a)硫是钢中很有害的元素。硫的存在会加大钢材的热脆性,降低钢材的各种机械性能,也使钢材的可焊性、冲击韧性、耐疲劳性和抗腐蚀性等均降低。是钢中的有害杂物,含硫较高的钢在高温进行压力加工时,容易脆裂。通常叫作热脆性。b)硫对焊接性能不利,降低耐腐蚀性。6)氧:氧是碳素钢中的有害杂质。含氧量增加,使钢的机械强度降低、塑性和韧性降低,促进时效作用,还能使热脆性增加,焊接性能变差。 4.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特点?

工程材料作业5答案

工程材料作业(5)答案 1.试述石墨形态对铸铁性能的影响。 石墨强度、韧性极低,相当于钢基体上的裂纹和空洞,它减小基体的有效截面,并引起应力集中。石墨越多,片状越大,对基体的割裂约严重,使得铸铁的抗拉强度越低。但随着石墨形态改变,从粗大片状→细小片状→团絮状→蠕虫状→球状,这种对基体的割裂作用和应力集中降低,铸铁的抗拉强度逐渐提高。2.为何一般机器的支架,机床床身常采用灰口铸铁制造? 灰铸铁由于片状石墨存在,虽然抗拉强度低,塑韧性差,但是石墨对抗压强度影响小,而且铸造性能好,消震性好,切削加工性能好。因此适合于制造支架,机床床身等支架底座性零件。 3.有一壁厚为15-30mm的零件,要求抗拉强度350Mpa,应选用何种牌号的灰口铸铁制造为宜。 依据铸件的壁厚和抗拉强度要求,应选用孕育铸铁HT350。 4.生产中出现下列不正常现象,应采取何种措施予以防治或改善: (1)灰口铸铁磨床床身铸造以后就进行切削加工,加工后发生了不允许的变形。 铸件在冷却过程中,因各部位的冷却速度不同,会产生很大的内应力,它不仅在冷却中引起铸件的变形或开裂,在随后的切削加工中还会因为应力的重新分布而引起工件变形,失去加工精度。因此,在铸件开箱后或机加工前,因进行一次去应力退火(低温退火或时效处理)。(500-600℃,4-8h)。 (2)灰口铸铁铸件薄壁处出现白口组织,造成切削困难。 铸件表层或薄壁处,由于冷却速度快(如金属模浇铸时),容易产生白口组织,硬度高,致使切削加工困难。为了降低硬度,须在共析温度以上进行高温退火,使渗碳体分解为(团絮)状石墨(可锻铸铁)。850-900℃,2-5h,随炉冷却至400-500℃后,空冷。

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作业

第4章混凝土(补充作业) 一.计算题 1.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要求为50mm,在进行和易性调整时,试拌材料用量为:水泥4.5kg,水 2.7kg,砂9.9kg,碎石18.9kg,经拌合均匀测得坍落度为35mm,然后加入0.45kg 水泥和0.27kg水,再次拌合均匀测得坍落度为50mm。如果该拌合物的强度满足要求并测得砼拌合物体积密度为2400kg/m3。 (1)试计算1m3混凝土各项材料用量为多少? (2)假定上述配合比,可以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如施工现场砂的含水率为4﹪,石子含水率为1﹪,求施工配合比。 (3)假如施工现场砂的含水率还是4﹪,石子含水率为1﹪,在施工现场没有作施工配合比计算,而是按实验室配合比称砼各项材料用量,结果如何?通过计算说明强度变化的原因? 2.用P·C32.5的水泥(测得28d抗压强度35.0MPa)、河砂(中砂)和碎石(最大粒径为20mm)配制C25混凝土,施工坍落度50mm。经初步配合比计算并在实验室调整后,砼拌合物满足要求,制备边长100mm的试块一组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7d;(1)假如测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为18.5MPa,问该实验室配制的砼是否满足要求C25的强度要求?对结果进行讨论;(2)假如测得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为2 3.0MPa,对结果进行讨论。 3.粗细两种砂的筛分结果如下(砂样各500g): 砂别筛孔尺寸/mm 筛底 5.0 2.5 1.25 0.63 0.315 0.16 细砂分计 0 20 30 80 120 240 10 筛余量 (g) 粗砂分计 50 160 140 66 60 24 0 筛余量 (g) 这两种砂可否单独用于配制混凝土,或以什么比例混合才能使用? 二.问答题 1. 水泥混凝土材料的优缺点有哪些? 2. 砂、石集料各有哪些技术性能要求? 3. 简述减水剂的作用机理?木质素磺酸钙的主要作用和应用范围是什么? 4. 引气剂在混凝土中具有哪些特性? 5. 什么是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哪三方面内容?通常是如何调整混凝土拌合物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 第6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1.从力学性能、热处理变形、耐磨性和热硬性几方面比较合金钢和 碳钢的差异,并简单说明原因。 为提高钢的机械性能、工艺性能或物化性能,在冶炼时有意往钢中加入一些合金元素而形成新的合金,这种合金称为合金钢。 合金钢与碳钢比较,合金钢的力学性能好,热处理变形小,耐磨性好,热硬性好。 因为合金钢在化学成分上添加了合金元素,可形成合金铁素体、合金渗碳体和合金碳化物,产生固溶强化和弥散强化,提高材料性能;加入合金元素可提高钢的淬透性,降低临界冷却速度,可减少热处理变形;碳钢虽然价格低廉,容易加工,但是淬透性低、回火稳定性差、基本组成相强度低。 2.解释下列钢的牌号含义、类别及热处理方法:20CrMnTi,40Cr, 16Mn,T10A,Cr12MoV,W6Mo5Cr4V2,38CrMoAlA,5CrMnMo,GCr15,55S i2Mn。 20CrMnTi的含碳量为0.17%-0.24%,Cr,Mn,Ti<1.5%,是渗碳钢,热处理方法是在渗碳之后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 40Cr的含碳量为0.37~0.45%,Cr <1.5%,是调质钢,热处理方法是淬火加高温回火。 16Mn中碳的含量在0.16%左右,锰的含量大约在1.20%-1.60%左右,属于低合金钢,热处理方法是:热轧退火(正火)。 T10A为含碳量在0.95~1.04的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热处理方法

是淬火和低温回火。 Cr12MoV碳 C :1.45~1.70,铬 Cr:11.00~12.50,Mo,V<1.5%,是冷作模具钢,热处理方法是淬火和低温回火。 W6Mo5Cr4V2碳 C :0.80~0.90,钼 Mo:4.50~5.50,铬 Cr: 3.80~ 4.40,钒 V :1.75~2.20,是高速钢,热处理方法是淬火 +高温回火。 38CrMoAlA碳 C :0.35~0.42,Cr,Mo,Al<1.5%,是高级优质合金渗氮钢,热处理方法是:调质处理+渗氮。 5CrMnMo碳 C :0.50~0.60,Cr,Mn,Mo<1.5%,是热作模具钢,热处理方法是搓火加中高温回火。 GCr15:C:0.95-1.05,Cr:1.30-1.65,是滚动轴承钢,热处理方法是:淬火+低温回火。 55Si2Mn碳 C :0.52~0.60,硅 Si:1.50~2.00,Mn<1.5%,是弹簧钢,热处理方法是淬火加中温回火。 3.比较9SiCr,Cr12MoV,5CrMnMo,W18Cr4V等四种合金工具钢的成分、 性能和用途差异。 9SiCr的成分:相当于在T9钢的基础上加入1.2%-1.6%的Si和 0.95%-1.25%的Cr。 性能:硬度和耐磨性良好,无热硬性。 用途:适用于截面较厚要求淬透的或截面较薄要求变形小的、形状较复杂的工模具。

工程材料必考大题及答案

工程材料课后大作业 1.现有下列零件及可供选择的材料,给各零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并选择合适的最终热处理方法(或使用状态). 零件名称:自行车架,连杆螺栓,车厢板簧,滑动轴承,变速齿轮,机床床身,柴油机曲轴. 可选材料:60Si2Mn,ZQSn6-6-3,QT600-2, T12A, 40Cr, HT200, 16Mn, 20CrMnTi.答:自行车架:16Mn 焊接 连杆螺栓:40Cr 最终热处理方法:调质; 车厢板簧:60Si2Mn 最终热处理方法:淬火+中温回火; 滑动轴承:ZQSn6-6-3 使用状态:铸造; 变速齿轮:20CrMnTi 最终热处理方法: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 机床床身:HT200 最终热处理方法:去应力退火; 柴油机曲轴:QT600-2 最终热处理方法:等温淬火。 2. 某型号柴油机的凸轮轴,要求凸轮表面有高的硬度(HRC>50),而心部具有 良好的韧性(Ak>40J),原采用45钢调质处理再在凸轮表面进行高频淬火,最后低温回火,现因工厂库存的45钢已用完,只剩15钢,拟用15钢代替。试说明: (1)原45钢各热处理工序的作用; (2)改用15钢后,应按原热处理工序进行能否满足性能要求?为什么? (3)改用15钢后,为达到所要求的性能,在心部强度足够的前提下采用何种热处理工艺? 答:(1)调质处理:得到心部硬度,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疲劳强度,为高频淬火做好准备;高频淬火:使其有足够的强度硬度,耐磨性;低温回火:消除内应力,便于后续加工; (2)、不能,心部较软而表面硬度,会造成表面脱落; (3)表面要渗碳处理 3. 选择下列零件的热处理方法,并编写简明的工艺路线(各零件均选用锻造毛 坯,并且钢材具有足够的淬透性): (1)某机床变速箱齿轮(模数m=4),要求齿面耐磨,心部强度和韧性要求不高,材料选用45 钢; (2)某机床主轴,要求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轴径部分要求耐磨(HRC 50-55),材料选用45 钢; (3)镗床镗杆,在重载荷下工作,精度要求极高,并在滑动轴承中运转,要求镗杆表面有极高的硬度,心部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材料选用38CrMoALA。 (4)M12 丝锥,要求刃部硬度为60~62HRC,柄部硬度为30~40HRC,材料选用T12A。 答: ⑴45钢机床变速箱齿轮: 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超音频感应加热淬火+低温回火→精磨→成品; ⑵45钢机床主轴: 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表面淬火+低

土木工程材料第二次作业上课讲义

土木工程材料第二次 作业

第二题:试述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其对水泥性质的影响。 答:主要矿物成分为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铝酸三钙 (C3A)、铁铝酸四钙(C4AF),以及少量有害的游离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与三氧化硫等成分;C3S的水化硬化快,早期强度高,水化热高凝结快;C2S水化和硬化慢,水化热低,后期强度高;C3A水化反应迅速,水化热大,对早期强度贡献大,低的C3A能抗硫酸盐的腐蚀。C4AF对强度几乎无贡献,降低烧结温度,控制水泥的颜色。 第三题:简述硅酸盐水泥的水化过程和它的主要水化产物。 答: 1.水泥熟料中的C3S和C2S与水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和氢氧化钙; 2.C3A和C4AF与水反应,生成水化铝酸钙; 3.水化铝酸钙与氢氧化钙还能进一步反应生成水化铝酸四钙; 4.水化铝酸钙与石膏反应,生成钙矾石; 5.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碳化反应; 水化产物:水化硅铝酸钙、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和水化硫铝酸钙晶体等。第四题:水泥石的结构如何? 答:水泥石是水泥水化后的水泥浆体经过凝结硬化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强度的石状体。先是形成凝胶体膜层,然后膜层开始增厚,破裂,和修复,最后凝胶体填充剩余的毛细孔。水泥石的孔隙率减小,强度增强。 第五题:硅酸盐水泥有哪些主要技术指标?这些技术指标在工程应用上有何意义?

答:分别有细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碱的质量分数,碱的质量分数等。 1.细度:水泥的颗粒越细,与水起反应的表面积就越大,水化就越充分,早期和后期强度都较高,但在空气中硬化收缩大,使混凝土发生裂缝的可能性增加,成本也较高。 2.凝结时间:为使混凝土和砂浆有充分时间进行搅拌,运输,浇捣和砌筑,水泥的初凝时间不能过短,当施工完毕后,则要求尽快硬化,具有强度,因此终凝时间不能太长。 3.体积安定性:如果体积安定性不良,会产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会使结构构件产生膨胀性裂缝,降低建筑物质量,甚至引起严重事故。 4.强度:如果强度不够,就无法承重,会导致建筑物坍塌等事故。 5.碱的质量分数:碱的质量分数不得大于0.6%,如果过高,会降低水泥的强度,减少流动性,增加变形,发生碱硅酸反应等等。 6.水化热:对于大型基础,水坝,桥墩等大体积混凝土构筑物,水化热积聚在内部不容易散失,内外温度差会产生应力,可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第八题:硅酸盐水泥石腐蚀的类型主要有哪几种?产生腐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防止腐蚀的措施有哪些? 答:1.软水的腐蚀:当水泥石长时间与软水接触,氢氧化钙会慢慢溶出,在静水无压的情况下,危害不大,在流水及压力水的作用下,氢氧化钙会不断的溶解流失,而且,由于石灰的浓度继续降低,还会引起其他水化物的分解溶蚀。 2.盐类腐蚀:

工程材料第四章作业参考答案.doc

1 、什么是滑移与孪生?一般条件下进行塑性变形时,为什么在锌、镁中易出现孪晶? 而在纯铜中易产生滑移带? 答:滑移是指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滑动位移的现象。 孪生是指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所发生的切变。 密排六方晶格金属滑移系少,常以孪生方式变形。体心立方晶格金属只有在低温或冲击作用下才发生孪生变形。面心立方晶格金属,一般不发生孪生变形,但常发现有孪晶存在,这是由于相变过程中原子重新排列时发生错排而产生的,称退火孪晶。 铜是面心立方,锌、镁是密排六方,故在锌、镁中易出现孪晶,而在纯铜中易产生滑移带。 2 、根据纯金属及合金塑性变形的特点,可以有几种强化金属性能的方式? 答:通过细化晶粒来同时提高金属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的方法称细晶强化。 单相固溶体合金组织与纯金属相同,其塑性变形过程也与多晶体纯金属相似。但随溶质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称固溶强化。 当在晶内呈颗粒状弥散分布时,第二相颗粒越细,分布越均匀,合金的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略有下降,这种强化方法称弥散强化或沉淀强化。 随冷塑性变形量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称加工硬化。加工硬化是强化金属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不能热处理强化的金属和合金尤为重要。 3 、用手来回弯折一根铁丝时,开始感觉省劲,后来逐渐感到有些费劲,最后铁丝被弯断。试解释过程演变的原因? 答:用手来回弯折一根铁丝时,铁丝会发生冷塑性变形。随着弯折的持续,铁丝的冷塑性变形量会增加,从而发生加工硬化,此时,铁丝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故逐渐感到有些费劲。进一步弯折时,铁丝会因为超过疲劳强度而被弯断。 4 、什么是变形金属的回复、再结晶?再结晶晶粒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回复是指在加热温度较低时,由于金属中的点缺陷及位错近距离迁移而引起的晶内某些变化。 当变形金属被加热到较高温度时,由于原子活动能力增大,晶粒的形状开始发生变化,由破碎拉长的晶粒变为完整均匀的等轴晶粒。这种冷变形组织在加热时重新彻底改组的过程称再结晶。 影响再结晶晶粒度的因素:1、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金属的晶粒越粗大,加热温度的影响尤为显著。2、预先变形度。预先变形度的影响,实质上是变形均匀程度的影响。 5 、当金属继续冷拔有困难时,可以通过什么热处理解决?为什么? 答:再结晶退火。在对金属进行冷拔时,随冷塑性变形量的增加,金属会发生加工硬化,金属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从而导致冷拔越来越困难。此时,若对其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当变形金属被加热到较高温度时,由于原子活动能力增大,晶粒的形状开始发生变化,由破碎拉长的晶粒变为完整均匀的等轴晶粒。由于再结晶后组织的复原,因而金属的强度、硬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加工硬化消失。此时再进行冷拔则容易的多。

工程材料作业2答案.doc

工程材料作业(2) 1.何谓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和莱氏体,它们的结构,组织形态,性能等各有何特 点? 2.分析含碳量为0.3%, 1.3%, 3.0%和5.0%的铁碳合金的结晶过程和室温组织。 2.分桁含碳fi!:为0.3%, 1.3%, 3.0%和5.盼的铁碳合&的结品过W和室扪纠织? 3.指山下列名词的主要区别: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和共析渗碳 体。 3.桁出下列名词的主要区別:一次涔碳体,二次涉碳休,三次涔碳休,共品浓碳体和丸析浃碳体? 4.

4. 5.根据铁碳相图: ①分析0.6%C的钢室温下的组织,并计算其相对量。 ②分析1.2%C的钢室温下的相组成,并计算其相对量。 ③计算铁碳合金中二次渗碳体和三次渗碳体的最大含量。 5.报裾佚碳相阳: ①分析0.6%C的钢室混下的组织,并计算其相对堡。 室渦下的纠织:F+P F%= (0.77-0.6) Z (0.77-0.02) ^=0.17/0.75^=23^ P^=l00%-23%=77% ②分的讷室温下的相汨成,并计符其和对S* 室温下的相绀成:F+Fc3C F%=(6.69-1.2)/ (6.69-0.020)知5.49/6.67%=82.3% he3C%: 100^-82.3%= 17.6% ③计蔚铁碳合金中二次涉碳怀和三次泫碳体的煨大含ffl, 二次渗碳体从奥氏体析出,班大溶解度2.11%,班小溶解度077% Fc?C^= (2.11-0.77) / 16.69-0.77) %=1.34/5.92%-=22.6% 三次涔碳体从铁紊体中析出,W大溶解唆为0.02%,小溶解嗖0.0008% Fe3C<5- ( 0.02-0.0008) / < 6.69-0.0008) %=(102/6.69^ =0.3^ 6.对某退火碳素钢进行金相分析,其组织为珠光体+网状渗碳体,其中珠光体占93%,问此钢的含碳量大约为多少? 6.对臬氾火碳糾<)进行金相分Pi,A:州织力诛光休十M状浓碳休,JC中诛光休A 93%.问此诩 的念碳堺大约力多少?m织力珠光体《状涞碳休,所以为过共析销 PQ=93%= (6.69-X) / (6.69-0.77) %, \%=1.19^=1.2%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和答案(三)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和答案(三)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空气中吸收_____的性质。 1.水分 2.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_____。 2.亲水性 3.按冶炼时脱氧程度分类钢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和特殊镇静钢。 3.镇静钢沸腾钢半镇静钢 4.混凝土的三大技术性质指_____、_____、_____。 4.工作性力学性质耐久性 5.根据粒径的大小可将水泥混凝土用集料分为两种:凡粒径小于_____者称为细集料,大于_____者称为粗集料。 5.5mm 5mm 6.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和_____。 6.氧化钙氧化镁 7.土木工程中通常使用的五大品种硅酸盐水泥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7.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8.目前所用的墙体材料有_____,_____和_____三大类。 8.砖砌块板材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砂浆的流动性是用分层度表示的。 1.对 2.白色大理石由多种造岩矿物组成。 2.错 3.粘土质砂岩可用于水下建筑物。 3.错 4.在空气中贮存过久的生石灰,不应照常使用。

4.对 5.针叶树材强度较高,表观密度和胀缩变形较小。 5.对 6.普通混凝土的强度与其水灰比成线性关系。 6.错 7.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中,可以不考虑耐久性的要求。 7.错 8.石膏浆体的凝结硬化实际上是碳化作用。 8.错 9.木材的持久强度等于其极限强度。 9.错 10.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以及外加剂所组成。 10.对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如果水灰比过大,会造成__。 A 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 B 产生流浆 C 有离析现象 D 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1.ABCD 2 为工程使用方便,通常采用()确定沥青胶体结构的类型。 a、针入度指数法 b、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法 c、环与球法 d、溶解-吸附法 2.A 3. 下面哪些不是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特点__。 A 轻质 B 保温隔热 C 加工性能好 D 韧性好 3.D 4.()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而()属于气硬性胶凝材料。 a、石灰石膏 b、水泥石灰 c、水泥石膏 d、石膏石灰 4.BC 5.砂浆的保水性是采用()来表示的。 a、稠度 b、坍落度 c、维勃时间 d、分层度 5.D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石灰不耐水,但为什么配制的石灰土或三合土却可以用于基础的垫层、道路的基层等潮湿部位?

吉大秋学期《土木工程材料》在线作业二

1.塑料制品受外界条件影响,性能逐渐变坏,质量下降的过程称为( A.磨损 B.老化 C.降解 D.腐蚀 满分:4 分 2.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中,水化速度最快的熟料矿物是( A.C3S B.C2S C.C3A D.C4AF 满分:4 分 3.木材的各种强度中,强度值最大的是(A)。 A.顺纹抗拉 B.顺纹抗压 C.顺纹抗弯 D.抗剪 满分:4 分 4.水泥中石膏最佳掺量与熟料的(B )含量有关。 A.硅酸二钙 B.铝酸三钙 C.二水石膏 D.无水石膏 满分:4 分 5.烧结普通砖的关键步骤是(B)。

A.制坯

B.焙烧 C.配料调制 D.干燥 满分:4 分 6.建筑石膏凝结硬化时,最主要的特点是(D )。 A.体积膨胀大 B.体积收缩大 C.大量放热 D.凝结硬化快 满分:4 分 4000HZ6 7.材料对不同频率的声波的吸声能力不同,通常把对125、250、500、1000、2000、 个频率的平均吸声系数大于(A)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 A.0.2 B.0.5 C.0.8 D. 1 满分:4 分 8.水泥的强度是根据规定龄期的(C)划分的。 A.抗压强度 B.抗折强度 C.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 D.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满分:4 分 9.钢的含碳量应小于(C)。 A.1% B. 1.5%

C. 2.0%

D. 2.5% 满分:4 分 10.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宜选用(A )水泥 A.普通硅酸盐 B.矿渣硅酸盐 C.火山灰质硅酸盐 D.粉煤灰硅酸盐 满分:4 分 1.石灰使用前,一般先加水,这个过程称为石灰的( BC) A.炭化 B.熟化 C.消化 D.硬化 满分:4 分 2.室内装饰材料分为(ABD )。 A.内墙装饰材料 B.地面装饰材料 C.外墙涂料 D.吊顶装饰材料 满分:4 分 3.下列属于水泥活性混合材的是(ABC)。 A.粒化高炉矿渣 B.火山灰质混合材 C.粉煤灰 D.石英砂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第2章作业题参考答案

1.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哪些?试绘图说明其特征。 i 4 I 体心立方: 单位晶胞原子数为2 配位数为8 <3 原子半径=—a (设晶格常数为a) 4 致密度0.68

面心立方: 单位晶胞原子数为4 配位数为12 原子半径=_2a(设晶格常数为 4 a)致密度0.74

密排六方: 晶体致密度为0.74,晶胞内含有原子数目为6。配位数为12,原子半径为1/2a。 2实际金属中有哪些晶体缺陷?晶体缺陷对金属的性能有何影响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一般晶体缺陷密度增大,强度和硬度提高。 3什么叫过冷现象、过冷度?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何关系?它对结晶后的晶粒大小有何影响? 金属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称为过冷现象。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金属结晶时的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愈大,过冷度愈大,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就愈低。结晶后的晶粒大小愈小。 4金属的晶粒大小对力学性能有何影响?控制金属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哪些 一般情况下,晶粒愈细小,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愈高,塑性和韧性也愈好。

控制金属晶粒大小的方法有:增大过冷度、进行变质处理、采用振动、搅拌处理。 5?如果其他条件相同,试比较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晶粒的大小: (1) 金属型浇注与砂型浇注: (2) 浇注温度高与浇注温度低; (3) 铸成薄壁件与铸成厚壁件; (4) 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与中心部分 (5) 浇注时采用振动与不采用振动。 (6) 浇注时加变质剂与不加变质剂。 (1) 金属型浇注的冷却速度快,晶粒细化,所以金属型浇注的晶粒小; (2) 浇注温度低的铸件晶粒较小; (3) 铸成薄壁件的晶粒较小; (4) 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晶粒较小; (5) 浇注时采用振动的晶粒较小。 (6) 浇注时加变质剂晶粒较小。。 6 ?金属铸锭通常由哪几个晶区组成 ?它们的组织和性能有何特点 ? (1) 表层细等轴晶粒区 金属铸锭中的细等轴晶粒区,显微组织比较致密,室温下 力学性能最 高; (2) 柱状晶粒区 在铸锭的柱状晶区,平行分布的柱状晶粒间的接触面较为脆弱, 并常常聚集有易熔杂质和非金属夹杂物等,使金属铸锭在冷、热压力加工时容 易沿这些脆弱面产生开裂现象,降低力学性能。 (3) 中心粗等轴晶粒区 由于铸锭的中心粗等轴晶粒区在结晶时没有择优取向,不 存在脆弱的交界面,不同方向上的晶粒彼此交错,其力学性能比较均匀,虽然 其强度和硬度 低,但塑性和韧性良好。 7?为什么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各向异性 ? 因为单晶体中的不同晶面和晶向上的原子密度不同, 导致了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性能不 同的现象,因此其性能呈现各向异性的。 而多晶体是由许多位向不同的晶粒组成, 虽然每个晶粒具有各向异性, 但不同位向的各晶粒 的综合作用结果,使多晶体的各方向上性能一样,故显示出各向同性。 &试计算面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 4 3 4 一 r 3 3 a 9?什么是位错?位错密度的大小对金属强度有何影响 ? 所谓位错是指晶体中某处有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了有规律的错排现象。 随着位错密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会明显提高。 0.74 74% nv V

工程材料作业答案

工程材料作业一 一、选择题 1、金属材料抵抗塑性变形或断裂的能力称为(C ) A塑性 B硬度 C强度 D密度 2、金属键的实质是(A ) A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B金属原子与金属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C金属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吸引力 D自由电子与金属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问答题 1、晶体中的原子为什么能结合成长为长程有序的稳定排列? 这是因为原子间存在化学键力或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从原子或分子无序排列的情况变成有序排列时,原子或分子间引力增大,引力势能降低,多余的能量释放到外界,造成外界的熵增加。尽管此时系统的熵减小了,只要减小量比外界熵增加来的小,系统和外界的总熵增加,则系统从无序状态变成有序状态的过程就可以发生。分子间存在较强的定向作用力(例如较强极性分子间的取向力、存在氢键作用的分子间的氢键力)的情况下,分子从无序变有序,系统能量降低更多,释放热量越多,外界熵增越大,越有利于整齐排列。这样的物质比较易于形成晶体。相反非极性或弱极性分子间力方向性不明显,杂乱排列和整齐排列能量差别不大,形成整齐排列时,外界熵增有限,不能抵消体统高度有序排列的熵减。这样的物质较难形成规则晶体。综上粒子间的引力越强、方向性越强,越有利于粒子定向有序排列。粒子的热运动则倾向于破坏这种有序排列。热运动越剧烈(温度越高),越倾向于杂乱排列。物质中粒子最终有序排列的程度取决于这对相反因素的消长

2、材料的弹性模量E的工程含义是什么?它和零件的刚度有何关系? 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σ/ε)称为弹性模量E(单位为MPa)。E标志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用以表示材料的刚度。E值愈大,即刚度愈大,材料愈不容易产生弹性变形。E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各种材料的本性,反映了材料内部原子结合键的强弱。当温度升高时,原于间距加大,金属材料的E值会有所降低。值得注意的是,材料的刚度不等于零件的刚度,因为零件的刚度除取决于材料的刚度外,还与结构因素有关,提高机件的刚度,可通过增加横截面积或改变截面形状来实现。 3、δ和ψ两个性能指标,哪个表征材料的塑性更准确?塑性指标在工程上有哪些实际意义? 金属材料的塑性指标中有拉伸实验时的最大延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压缩实验时的压缩比ξ,扭转实验时扭转角度γ,极限压缩率以及冲击韧性等。这些指标反映了固体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可以稳定地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不断裂、不破损)的能力。塑性反映材料发生永久变形的能力。柔软性反映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变形抗力大小)。塑性指标在工程上的实际意义十分巨大,因为塑性好的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只会变形,不会开裂。许多场合需要塑性好的材料来制作要去变形量大的部件,例如螺栓紧固件、数不胜数的冲压件、连杆、汽车外壳等。 作业二 一、选择题 1、在密排六方晶格中,单个晶胞的原子数为( C )。 A、2 B、4 C、6 D、8 2、纯铁在850℃时的晶型为(A )。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D、复杂晶系 二、判断题 1、晶界是金属晶体的常见缺陷。(√) 2、渗碳体是钢中常见的固溶体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