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烹饪基础化学期末试卷[试题]

2010烹饪基础化学期末试卷[试题]

2010烹饪基础化学期末试卷[试题]
2010烹饪基础化学期末试卷[试题]

2010烹饪基础化学期末试卷[试题]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2010级烹饪专业

烹饪基础化学期末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 单选题 (每小题1分,共15分)

1、松花蛋是一种( )

A 溶胶

B 粗分散系

C 胶体分散系

D 淀粉凝胶 2、下列( )属于微生物色素。

A 胭脂红

B 红曲米

C 紫草茸色素

D 姜黄色素 3、蛋白质分子在二、三、四

级结构上的变化称为( ) A 变性 B 构象适应性 C 变质 D 水 4、蛋白质分子的( )决定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生物性质和功能。 A 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5、下列酸味剂中( )具有口感浓醇,不单调的特点。 A 食醋 B 柠檬酸 C 苹果酸 D 泡菜汁 6、( )不宜用于酥点,否子会很快吸湿而失酥。 A 蔗糖 B 葡萄糖 C 麦芽糖 D 蜂蜜 7、( )是构成淀粉、纤维素的基本单位。 A 氨基酸 B 脂肪酸 C 葡萄糖 D 麦芽糖、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氨基酸通过( )连接而成的。 8

A 氢键

B 二硫键

C 范得华力

D 肽键 9、下面( )是味的相乘作用。

A 人口渴喝水时会感到白开水甘甜

B 加入一定量的味精的鸡汤鲜味增强

C 食物过咸加点醋以降低咸味。

D 吃第二块糖感觉不如第一块糖甜

10、油脂氢化属于( )反应。

A 聚合

B 水解

C 皂化

D 加成 11、下列( )不会发生酶促褐变。

A 苹果

B 茄子

C 土豆

D 橘子 12、烹饪中( )被称为“百位之首”。

A 酸味

B 咸味

C 甜味

D 辣味 13、下列食品中( )属于酸性食品

A 大米、牛肉

B 山楂、南瓜

C 蔬菜、水果

D 牛奶、茶 14、下列对油脂发烟点的描述( )是错误的。 A 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脂发烟点较低

B 精炼油比粗制油发烟点高

C 新鲜油比用过多次的油发烟点低

D 含有杂质的油比纯净油发烟点低

15、对于糖精,描述错误的是( )

A 糖精比蔗糖甜

B 属于化学合成物质

C 规定在主食、婴幼儿和患者食品中不得使用糖精

D 具有营养价值

二. 填空题 (13、14题每空2分,其余1分,共29分) 1、面团的发酵主要是并拌有乳酸发酵。

2、酒在烹饪中的作用为、、、

3、褐变作用可以分为和两类。

4、菜肴制作中用味精做鲜味剂时最好在加入。

5、植物中含量最丰富的有机酸是、、

6、人体缺乏维生素C 会得的缺乏症。

7、衡量甜味剂的甜度通常用为标准物。

8、矿物质多以形式存在于植物中。

9、烹饪中为了保持原料的本色的菜肴需要用烹制。 10、馒头变硬、面包陈化都是常见的淀粉现象。 11、牛乳蛋白分为和。

12、食物合成色素有、、、 13、煮熟的鸡蛋孵不出小鸡是因为 14、酶促褐变必须满足、、。 15、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三. 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氢键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化学键。 ( )

2、木糖醇能被口腔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生牙斑。 ( )

3、大蒜、养成等嗅感物质只有在植物细胞破坏后才能产生。 ( )

4、在菜肴制作过程中酸碱度对味精的增鲜效果影响不大。 ( )

5、中国名菜“北京烤鸭”的外皮涂层用麦芽糖。 ( )

6、稀碱水可以保护蔬菜的绿色褐变。 ( )

7、在烹饪中矿物质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被破坏。 ( )

8、乳糖不能被酵母菌发酵。 ( )

9、呈味物质只有溶解后才能进入味蕾刺激味觉细胞。 ( )

...10、味觉一般在30C左右比较敏感,而低于10C或高于50C变得迟钝。 ( )

四、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共16分)

淀粉的糊化

风味

味感阈值

褐变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蛋白质在人体内有哪些功能,

2、烹饪中如何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3、新鲜虾是青灰色,为什么加热后会变成红色,

4、风味物质具有什么特点,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 10分) 生水果是硬的、涩的、成熟后会变软变甜,其间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2010级烹饪专业

烹饪基础化学期末试卷答案卷一.单选题 ( 15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题目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 填空题 (每空1分,共35分)

1

2 、、、

3 、

4 5 、、

6

7

8

9

10

11 、

12 、、、 13

14 、、

15

三. 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四、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共16分)

淀粉的糊化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风味

味感阈值

褐变

五.简答题 (每小题6分,共 18分)

1

2

3

4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 10分)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2010级烹饪专业

烹饪基础化学期末试卷答案卷一.单选题 ( 15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A A D D C D 题目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D B A c D

二. 填空题 (每空1分,共35分)

1 酒精

2 去腥除臭、杀菌防腐、增香、融合滋味

3 酶促褐变、非酶褐变

4 出锅前

5 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

6 坏血病

7 蔗糖

8 有机盐

9 猪油

10 老化

11 酪蛋白、乳清蛋白

12 柠檬黄、胭脂红、苋菜红、靛蓝

13 蛋白质经过加热处理后发生变性失去原来的生物学功能 14 原料组织存在多酚类物质、原料组织中含有多酚氧化酶、接触空气

15

三. 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答案错错对错对对错对对对

四、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共16分) 淀粉的糊化

42

风味

88

味感阈值

101

褐变

98

五.简答题 (每小题6分,共 18分) 1

46

2

63

3

93

4

89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 10分)

81

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检阅我们的家底(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估量(liáng)菁华(qīng)汗涔涔(cén)繁芜丛杂(wú)B.肇造(zào)濒临(bīn)忙不迭(dié)荷枪实弹(hè)C.澎湃(péng)引擎(jíng)混凝土(hùn)盛筵难再(y án) D.唠叨(láo)犄角(jī)一沓钱(dá)缄口不语(jiā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100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 B.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果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赝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C.他蜷缩在绳绑里,一阵惊惶和痛苦的抽畜散布到他脸上每一根筋络。 D.他打破了一直固执地保持着的缄默,用又嘶哑又愤怒的声音吼叫,这声音不像人的声音,倒很像动物的咆啸。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任何无益于表现主题的旁逸斜出的描写,不管多么细腻,多么逼真,都应该果断割弃。 B.目明耳聪,也就是明察秋毫的视德和从善如流的听德,才是雄辩的基础。能说善道固然很好,巧言令色就背离仁厚的核心价值了。C.事实证明核辐射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因此核电问题不能只从国家

地区角度来看,而必须从区域与地球村角度思考,不可见树不见林。D.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现实。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耸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北京的城墙无疑可当“中国的颈环”乃至“世界的颈环”的尊号而无愧。它不但是人类的文物遗迹,也是我们的国宝。 B.作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能力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与智慧、教养与风度。 C.演讲是诉诸于听觉的,想要让听众听明白演讲者的观点,必须把握听的规律。 D.《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对小学生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中学生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5. 不直截了当地表达本意,只用委婉的方式、含蓄的言辞,流露或 暗示想要表达的本意,这种修辞手法叫“婉曲”。下列各句中没有用“婉曲”的修辞格的一项是(3分) A.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B.“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老了。”“死了?” C.冷不防,水龙头喷出一股股水流,女人们又发出一阵尖叫,只见水花四溅,女人们四处躲避,死神仿佛已经降临。 D.凤姐……到了尤氏上房坐下,尤氏道:“你冷眼瞧媳妇是怎么样?”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卷一份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D A B C D B C 1. 以下方法中,( D )不能作为增大视距传播的距离的方法。 A. 中继通信 B. 卫星通信 C.平流层通信 D.地波通信 2. 在光纤中,( A )。 A. 纤芯的折射率大于包层的折射率 B. 纤芯的折射率小于包层的折射率 C .纤芯的折射率等于包层的折射率 D. 不能确定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哪个大 3. 提出部分响应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频带利用率,并( B )。 A. 消除码间干扰 B. 加速传输波形的尾巴衰减 C .降低噪声的影响 D. 使得传输波形的频谱变成理想低通特性 4. 高斯白噪声通过窄带理想带通滤波器后为窄带高斯噪声,后者包络的一维分布为(C )。 A. 高斯分布 B. 莱斯分布 C. 瑞利分布 D. 均匀分布。 5. 在AM 、DSB 、SSB 、VSB 等4个通信系统中,有效性最好的通信系统是( D )。 A. AM B. VSB C. DSB D. SSB 6. 设基带信号为()f t ,载波角频率为c ω,?()f t 为()f t 的希尔伯特变换,则DSB 信号的一般表示式为( B )。 A. 0()[()]cos c s t A f t t ω=+ B. ()()cos c s t f t t ω= C. 12?()[()cos ()sin ]c c s t f t t f t t ωω=- D.12?()[()cos ()sin ] c c s t f t t f t t ωω=+。 7.2DPSK 中,若采用差分编码加2PSK 绝对相移键控的方法进行调制,a n 为绝对码,b n 为相对码,则解调端码型反变换应该是( C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对于AM 系统,无门限效应的解调方法是___相干解调_________。 2.已知FM 波的表达式63()10cos(21010sin(10))s t t t ππ=?+(V),可求出载波频率为__106 Hz ___ ,已调波的卡森带宽为_11_kHz ,单位电阻上已调波的功率为_50_W 。 3. 在传输数字信号时,如果时域上波形畸变可引起相邻码元波形之间发生部分重叠,造成 码间干扰 。 4. 多径传播会引起 频率选择性 衰落 5. 带宽为 6.5MHz 的某高斯信道,若信道中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谱密度之比为45.5MHz , 则其信道容量为()s MBit C /5.195.6/5.451log 105.626 =+?=。 6. 双极性基带信号,当满足 等概 条件时,其功率谱无离散谱分量。 7. 2DPSK,2ASK,2PSK,和2FSK,采用相干解调时,抗信道加性高斯白噪声性能从好到坏排列 顺序为 2PSK, 2DPSK, 2FSK ,2ASK 。 8. 2DPSK 调制解调系统是为了解决2PSK 系统中的 倒π 现象而提出来 的。 n n n b a b ⊕=-11 -⊕=n n n b a b 1 -⊕=n n n b b a 11--⊕=n n n b b a

2010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晴 C . 冰雹 A . 雷阵雨 B . 大雪 D .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数学 2011.01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24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 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1.在天气预报图上,有各种各样表示天气的符号,下列表示天气符号的图形中,既是中心对 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如图,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A .(46)--, B .(63)-, C . (52), D .(34)-, 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416±= B .9273-=- C .3)3(2-=- D . 2 1 1412 = 4.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28,则它的边长应在 A .3到4之间 B .4到5之间 C .5到6之间 D .6到7之间 5.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等腰梯形四条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6.若点),(1y a 、) ,1(2y a +在直线1+=kx y 上,且21y y >,则该直线所经过的象限是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二、三、四象限 D .第一、三、四象限 O y x 第2题图

7.如图所示,把一个正方形三次对折后沿虚线剪出图①,则图①展开的图形是 8. 如图,是一块在电脑屏幕上出现的矩形色块图,由6个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组成,已知中间 最小的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那么这个矩形色块图的面积为 A .142 B .143 C .144 D .145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 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框中,否则答题无效) 9.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 ▲ . 10.把2取近似数并保留两个有效数字是 ▲ . 11.已知:如图,E (-4,2),F (-1,-1),以O 为中心,把△EFO 旋转180°,则点E 的对应点E ′的坐标为 ▲ . 12.梯形的中位线长为3,高为2,则该梯形的面积为 ▲ . 13.已知点),(11y x 、),(22y x 、……、),(n n y x 都在直线53-=x y 上,若这n 个点的横坐 标的平均数为a ,则这n 个点的纵坐标的平均数为 ▲ .(用a 的代数式表示) 14.等腰梯形的上底是4cm ,下底是10cm ,一个底角是60 ,则等腰梯形的腰长是 ▲ cm . 第11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B C D A

2010—2011学年度 第一期 物理化学 试题(A)答案

2010—2011学年度第一期物理化学试题(A)答案 1.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请将答案填入下表。) 12345678910 A A A A A A B B C B 111213141516 A A B D A C 2.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入下表,正确的 用“T”表示,错误的用“F” 表示。) 12345678910 T F T T F T T F T F 3. 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5:3 。 2. 2Q/T。 3. -1702J 。 4. 0.7 。 5. 4mol 。 4. 解答题(每1小题5分,共10分) 1. 证明: (5分) 2. 在环己烷-异丙醇双液系相图绘制实验中,由于阿贝折射仪温度 低于混合物沸点温度,如果折光率测试过程不够迅速,将导致 测试结果与真实组成存在偏差,结合相图分析测试结果中哪种 组分在什么条件下含量会偏高?

答:(1)绘制环己烷-异丙醇双液系相图示意图。(3分) (2)根据相图分物系点在最低共沸点左右进行讨论。(2分) 5. 计算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8分,第3小题6分,共22分) 1. 将温度为25℃,压力为101.325kPa,体积为1dm3的理想气体在 等温情况下膨胀到10 dm3,求此过程中的ΔH、ΔS、ΔA和ΔG。解:等温过程ΔH=0 J (2分) 设该过程为可逆过程: ΔS =Q/T=-W/T=233.3/298.15=0.782 J/K (2分) ΔA=W=-233.3 J (2分) ΔG=ΔA +Δ(pV)=-233.3 J (2分) 2. 25℃标准压力下,将1 mol CaO和1 mol CaCO3分别溶于1 mol·L-1 的HCl中,放热为193.3 kJ和15.02kJ,请计算25℃时1kg的CaCO3 变为885℃的CaO和CO2需要多少热量?已知CaO和CO2的平均比 热容分别为0.895 J·g-1·K-1和1.013 J·g-1·K-1。 解:25℃时 写出反应方程式 (2分) △r H m?=–15.02+193.3=178.3 kJ/mol (4分) Q=n(△r H m?+Q1)=(1/0.1)×(178.3+81.435)kJ=2597.4 kJ (2分) 3. 反应 2NaHCO3(s) = NaCO3(s) +H2O(g) +CO2(g)在温度为30 ℃和 100 ℃时的平衡总压分别为0.827kPa和97.47kPa。设反应焓 Δr H m?与温度无关,试求NaHCO3(s)在平衡总压等于外压 101.325kPa时的分解温度。(p?=100kPa) 解:平衡时H2O和CO2的分压p=p总/2,(1分) K?= p(H2O) p(CO2)/p?2=( p总/2 p?)2 所以T1=303.15K时,K1?= [0.827kPa/(2×100kPa)]2 =1.71×10-5(1分)

一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及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一)、试题质量分析: 1、题型比例分析: 本次试题共有四个大题,识字与写字;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看图写话。 试题在排版设计上图文并茂,形式灵活多样,基本尊循了“生字——句子——课文——写话”的规律,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认知规律,考查全面,重点突出,给了每位学生展示个人能力的机会,激发了不同程度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展示欲望。整体上来说,本次试题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新课改理念。 2、内容比例分析 其中,“基础知识及积累运用”中包括有:拼音;看拼音,写汉字;同音字正确选择;照样子变一变;加部件;连一连;排序成通顺的句子;把句子补充完整;按课文内容连一连、填空。看图写话则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本试题题型新颖多样,覆盖面广,重点突出,给了学生展示个人能力的机会,题型的编排上,有亲和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思想,更加切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答题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信心。整体上来说,凸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3、试题难易程度分析: 本期末质量检测题共分为两大部分:基础知识,看图写话。从题目的设计来看,试题符合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写字和写话的要

求,试题难易适度,既能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做出正确的判断,及时调节自己的教学;又能让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做出正确的评价。较好的发挥检测这一指挥棒的作用。4、知识点涵盖与课程标准对应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写字有这样的要求:能按笔顺写字,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试题正是在实践着这一点,题目中需要学生写的空格就有上百个,这正是考验孩子书写习惯和书写能力的最佳时机。 语文课程标准写话的要求是: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试题中写话题目主要让孩子观察生活,是生活的最基本体验与感悟。这也是“大语文教学观”“语文即是生活”的体现。 5、试题与新课改的对应分析: 通过评改试卷,我发现试题中:积累运用题目“照样子,变一变”“补充句子””看图写话”等几个题目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感觉很亲切、很惬意,调动了学生思维,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精神。(二)、试题质量评价: 1、本试题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新课标,体现了对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综合考查,题型全面,覆盖面广,难易程度比较适中,注重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察、培养、提高。尤其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积累运用的考查,更注重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试题本着不但学会,而且会用,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才达到了最终目的。 2、试题自身的特点: (1)试题注重突出语文学科的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多套)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多套)

66666666666666666666(A卷、闭卷)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A(2009.12)专业班级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题分 备注: 学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 (含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 一.是非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10 分) 1.出现概率越大的消息,其所含的信息量越大。() 2.随机过程广义平稳则必将严格平稳。() 3.恒参信道的特性是可以通过线性网络来补偿的。() 4.由于DSB信号的调制制度增益是SSB的一倍,所以抗噪声性能比SSB好一倍。()5.2PSK存在反相工作现象,而2DPSK不存在,所

四.已知0 ()(1cos cos 2)cos AM s t K t K t t =+Ω+Ωω,且0 Ω<<ω。 1. 画出此已调波的频谱示意图。 (3分) 2. 画出包络解调器的原理框图。 (3分) 3. 试求使此AM 信号无包络失真的K 值。 (4分) 五.若消息代码序列为110000010100001, 1. 画出对应的全占空双极性码波形;(2分) 2. 画出对应的AMI 码波形; (4分) 3. 画出对应的HDB3码波形。 (4分) 六.图1、图2分别给出两种基带系统传输特性 图1 图2 1.试分析两个基带系统无码间串扰的最高码元速率。(6分) 2.设传输信息速率为3Mbps ,图1和图2系统能 否实现无码间串扰。(4分) 七.设某数字调制系统的码元传输速率为1000Bd , 载波频率为2000Hz 。 1.若发送数字信息为111010,试画出2ASK 信号波形和它的功率谱密度草图。(5分) 2.数字信息不变,试画出2DPSK 信号波形和它的功率谱密度草图(设初始相位为0)。(5分)。 八.在脉冲编码调制(PCM )系统中,若采用13 折线A 律编码,设最小量化间隔为1单位,已知抽样脉冲值为-118个单位:试求: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2010级期末 物理 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 图1 1.如图1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 ,乙分子沿x 轴运动,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E p 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1中曲线所示.图中分子势能的最小值为-E 0.若两分子所具有的总能量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分子在P 点(x =x 2)时加速度最大 B .乙分子在P 点(x =x 2)时,其动能为E 0 C .乙分子在Q 点(x =x 1)时,处于平衡状态 D .乙分子的运动范围为x ≥x 1 2.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质量为m 的纯油酸,滴在液面上扩散后形成的最大面积为S .已知纯油酸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有( ) A .油酸分子的直径d =M ρS B .油酸分子的直径d =m ρS C .油酸所含的分子数n =m M N A D .油酸所含的分子数n =M m N A 3.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力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B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 .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 .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他元素 4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前1s 内、前2s 内、前3s 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B.在第1s 末、第2s 末、第3s 末的速度之比是1∶3∶ 5 C.在第1s 内、第2s 内、第3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 D.在相邻两个1s 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 5.(2009·重庆高考)密闭有空气的薄塑料瓶因降温而变扁,此过程中瓶内空气(不计分子势能)( ) A .内能增大,放出热量 B .内能减小,吸收热量 C .内能增大,对外界做功 D .内能减小,外界对其做功 6.(2009·四川高考)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0 K B .物体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全部用于做功 C .吸收了热量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加 7.某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它在s 1位移中所需的时间是t 1,紧接着t 2时间中的平均速度是v ,那么该物体的加速度是:( ) A. )()(221111t t t s vt +- B. 2 2112)()(2t t t s vt +- C. 22112)()(t t s vt ++ D. 2 2112)() (t t s vt +-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2010级期末 物理 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命题人: 物理组

最新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docx

2019 学年下学期三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试卷 (在90 分钟内完成满分100 分) 姓名:学号:成绩: 第一部分专心聆听(5分) 一、我会听.(听短文,完成练习,5分) 1、短文讲了威仁爵士前半生从事,后半生从事,都取得了成就. 2、别人称誉他. 3、你在故事中明白了. 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53分) 二、读拼音,写词语. (10 分) zh àn l án ch èn sh ān f án zh íq ínɡb ùz ìj īn xi àn mùy óu l ǎn ào m ìq īnɡx īk ěji àn 三、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标出. (6 分) 教.书(ji āo ji ào)弓弦.(xi án xu án )窟窿.(l ónɡlon ɡ) 复.习(f ú f ù)否.则(f ǒu f ǎo )虽.然(su īsu í) 四、给多音字组词. (6 分) z ài( ) d à( ) xi ánɡ( ) 载大降 z ǎi ( ) d ài( ) ji ànɡ( ) 五、比一比,组成词语. (4 分) 蹈()洲()悔()致() 踏()州()诲()至() 六、在()里填上“的”、“地”、“得”. (3 分) 光彩夺目()春天时间过()真快快快乐乐()学习 七、把成语补充完整. (4 分) 大()小用()口同声和颜()色()雀无声 苍翠()滴落()缤纷勤学()问津津有()

八、按要求写句子. (10 分) (1)扩写句子. (3 分) ①一群()蝴蝶()翩翩起舞. ②老师()说:“你们的表现太出色了!” (2)照样子写句子. (4 分) ①例: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微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轻轻地摇着. ②例: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 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这是我最喜欢的那本书. (3)造句. (3 分) ①从“舒适”、“纷纷”、“喜出望外”、“应有尽有”中选一个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九、把诗句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6 分) (1)“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__________.”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中的诗句. (2)“__________________ 万条垂下绿丝绦. ”,诗句的意思是: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写出一首你喜欢的课外背的古诗的题目《》. 十、口语交际. (4 分) 上学路上,明明把吃剩的馒头随手丢在路上,看到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对小明说呢?能 用上名言警句,古诗句或谚语更好.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20分) 十一、课内阅读.(7分) 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芦杆上了. 他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推荐文档)

1、某个信息源由“1”、“0”两个符号组成。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3/4,则信息源中符号“1”的信息量为( 2 )bit。 2、若一平稳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为R(τ),则R(0)是该平稳随机过程的(总)功率。 3、若语音信号的频率在300-3400Hz之间,则按照抽样定理理论上信号不失真的最小抽样频率为(6800 )Hz。 4、在相同信噪比的情况下,采用相干检测法对2ASK、2PSK和2FSK解调之后,误码率最低的是(2PSK )。 5、通信系统中的同步类型主要有载波同步、(位同步)、群同步和网同步。 6、设有一个信号可表示为:t≥0时,x(t)=4exp(-t);t≥0时,x(t)=0。则该信号是功率信号还是能量信号?(能量信号)。 7、对一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时,若抽样频率为1000Hz,量化电平数为16,则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为(4000 )b/s。 8、为了能纠正2个错码,同时检测3个错码,则要求的最小码距为( 6 1、某个信息源由A、B、C、D四个符号组成,出现概率均为1/4。这些符号分别用二进制码组00、01、10、11表示。若每个二进制码元用宽度为5毫秒的脉冲传输,则该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和码组速率分别为( C )。 A、200b/s和200波特 B、100b/s和200波特 C、200b/s和100波特 D、100b/s和100波特 2、模/数转换的三个步骤是依次( A )。 A、抽样、量化和编码 B、量化、抽样和编码 C、量化、抽样编码和 D、编码、量化和抽样 3、模拟通信系统中的线性调制方式主要有( B )。 A、单边带调制、相位调制、双边带调制、频率调制 B、振幅调制、单边带调制、残留边带调制、双边带调制 C、单边带调制、残留边带调制、双边带调制、频率调制、振幅调制 D、单边带调制、相位调制、双边带调制、残留边带调制 5、无码间串扰系统的传输函数的特性为( B )。 A、传输函数为实函数,且在带宽W处偶对称 B、传输函数为实函数,且在带宽W处奇对称 C、传输函数为虚函数,且在带宽W处偶对称 D、传输函数为虚函数,且在带宽W处奇对称 6、右图中表示的调制方式为基本的数字调制系统中的哪种调制方式( C )。 A、2ASK B、2PSK C、2FSK D、2DPSK 8、数字系统的最佳接收准则中的“最佳”指的是( D )。 A、码元速率最佳 B、传输速率最高 C、信息速率最大 D、错误概率最小 、DSB调制系统和SSB 13 ------3 因为单边带信号所需带宽仅 带的大1. 什么是门限效应?AM信号采用包络检波法解调时 为什么会产生门限效应? 答:门限效应:就是当包络检波器的输入信噪比降低到一个特定的数值后,检波器输出信噪比出现急剧恶化的一种现象。 因为,门限效应是由包络检波器的非线性解调作用所引起的,而AM信号采用了包络检波法,所以会产生门限效应。 2.FM系统中采用加重技术的原理和目的是什么? 答:FM系统中采用加重技术的原理是针对鉴频器输出噪声谱呈抛物线形状,而高频端的信号谱密度最小,目的是提高调频解调器的高频端输出信噪比。 3.等概时对于传送单极性基带波形和双极性基带波形的最佳判决门限各为多少?为什么 答:A/2和0。因为此时误码率最低。 4.与二进制数字调制相比较,多进制数字调制有哪些优缺点? 答:优点是提高了频带利用率,缺点是抗噪声性能降低。 5.随参信道对所传信号有何影响?如何改善? 答:对信号传输有衰耗,并随时间而变;传输的时延随时间而变;产生多径传播,而多径传播对信号传输的

2009-2010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1070 中央广播电枧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未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 2010年7月 注意事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工作站)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结束后,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考卷和答题纸后才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效。 一、判断对错题(每小题1分,共6分。对题中的说法做出是“正确”或还是“错误”的判断,并将判断的结果写在答题纸上) 1.工厂的车间、班组、科室,医院的门诊室,学校的班级、教研室以及党团组织、行政组织等都是非正式组织。 2.性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气质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能力则是完成某项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五个需要可以同时对个人产生激励作用。 4.群体规模越大,工作绩效越小。 5.领导活动古今中外都有相通的地方,但是领导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所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对领导者的素质也会提出新的要求。 6.组织机构的调整与完善是现代组织变革的外部条件之一。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写在答题纸上) 1.艾桑尼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 A.社会功能 B.成员受益程度 C.对成员的控制方式 D.成员人数 2.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定型效应

2010物化A卷试题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09—2010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 本科班08级及专接本班09级化学专业 《物理化学》课程 A 卷 学生姓名: 班级: 考试120分钟、考试课闭卷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0分) 1、质量摩尔浓度为m 的FeCl 3溶液(设其能完全电离),平均活度系数为γ±,则FeCl 3的活度a 为( ) A.4±??? ??γ θm m B.444±??? ??γ θm m C.±??? ??γθm m 4 D.4427±??? ??γθm m 2、在298K 的含下列离子的无限稀释的溶液中,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 A. Al 3+ B. Mg 2+ C. H + D. K + 3、下列两电池反应的标准电动势分别为θ1E 和θ2 E :① 1/2H 2(θp ) + 1/2Cl 2(θp ) = HCl(a =1) ② 2HCl(a =1)= H 2 (θp ) +Cl 2(θp ) 则两个θE 的关系为( ) A.θ2E =2θ1E B.θ2E = -θ1E C.θ2E = - 2θ1E D.θ2E =θ1 E 4、已知Tl 3+,Tl +丨Pt 的电极电势θ?1=1.250V ,Tl +丨Tl 的θ?2=-0.336V ,则电 极Tl 3+丨Tl 的电极电势θ?3 为( ) A.0.305V B.0.721V C.0.914V D.1.586V 5、下列电池中,电动势与Cl -的活度无关的是 ( )

2020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并认真核对。所有答案在答题纸上完成。 2.本试卷第4题,选物理考生做甲题,选历史考生做乙题。 3.作答选做题时,需用2B铅笔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口涂黑。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创.伤重创.踉跄.寒伧.沧.海桑田 B.揣.测挣揣.瑞.雪脚踹.惴.惴不安 C.果脯.胸脯.花圃.店铺.惊魂甫.定 D.纤.细纤.夫忏.悔歼.灭时过境迁.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3分) A.对调整高考录取方案,有人认为最好能对选修科目按分数划 等级,有人认为可以按文理分别划线,这样才比较公平。 B.中国建设部官员指出,房地产领域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问 题相当严重,已成为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引起中央的高度 重视。 C.2009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我国地球日的主题是“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目的是唤醒人们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 D.阅读经典,能使生命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使我们以一种全 新的眼光看待自我与世界,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3.用准确简明的语句压缩下面这个语段。(不超过40个字)(3分) 眼前就物候来说,不但已不是春天,而且也已经不是夏天:眼前是 西风劲吹、落叶辞树的深秋天气。“悲哉秋之为气也”,眼前是古代诗人高呼“悲哉”的时候。然而在这秋之声大合唱中,在我们燕园图书馆的 草坪上,在黄叶丛中,在红树枝下,我看到的却是阳春艳景,姹紫嫣 红,这些男女大孩子一下子变成了巨大的花朵,一霎时,开满了校园。连黄叶树顶上也似乎开出了碗口大的山茶花和木棉花,红红的一片, 把碧空都映得通红。至于那些“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真的变成了红艳 艳的鲜花。整个燕园变成了一座花山,一片花海。 4.甲(选物理考生做)下面是校长在一次高三学生大会上讲话的一部 分,假如你是听众之一,请根据校长讲话的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老师们的辅导也越来越勤了,同学们 的学习也越来越紧了,大家都在做最后的冲刺。据反映大多数同学每 晚伏案读书做练习要到12点钟,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也有老师反映相当一部分同学课堂上精神不振,昏昏欲睡,课堂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校长肯定的是: 校长否定的是: 校长的目的是: 乙(选历史考生做)“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一个有名的故事,请 写出该故事中蜀魏双方的主帅并概述主要情节,不超过100个字。(6分)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总分24,共12小题,每空1分) 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传输速率衡量,可靠性用差错率衡量。 2、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连续取值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离散取值的信号。 3、广义平均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方差与时间无关,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4、一个均值为零方差为n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其包络的一维分布服从瑞利分布, 相位的一维分布服从均匀分布。 5、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是乘性噪声是否存在?否。 6、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的最大值,香农公式可表示为: C B log 2(1 鲁)。 7、设调制信号为f (t)载波为cos c t,则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1 f(t)cos c t,频域表达式为—[F( c) F( c)]。 2 8、对最高频率为f H的调制信号m (t)分别进行AM、DSB、SSB调制,相应已调信号的带宽分别为2f H 、2f H 、f H 。 9、设系统带宽为W,则该系统无码间干扰时最高传码率为2W 波特。 10、PSK是用码元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DSP是用前后码元载波的相位差来传输信息,它可克服PSK的相位模糊缺点。 11、在数字通信中,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码间串扰,二是传输中叠加的加性噪声。 12、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A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3_折线 近似,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5_折线近似。 二、简答题(总分18,共4小题) 1、随参信道传输媒质的特点? ( 3分) 答: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变化、传输的时延随时间变化、多径传播

2010年春季学期著作权法期末考试试卷答案(最终版)

2010年春季学期著作权法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学号所属院系选课序号 注:考试时间为2010年4月29日晚上7:00~9:00。 一、填空题(每题10分。共计10分) 1、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两大类权利是著作权和邻接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2、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演绎权包括摄制权、翻译权、改编权、汇编权。 3、请列举我国的两个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任选二个均可。 4、林某通过拍卖行购得一副书法作品。林某对该书法享有的著作权是展览权。 5、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制止侵犯著作权行为的诉前措施包括(责令)诉前停止有关行为、诉前财产保全、诉前证据保全。 6、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侵犯作者的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7、某课题组受某企业委托从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如双方未约定著作权归属。请确定该研究报告的著作权归属:课题组/课题组研究人员。 8、请列举我国参加的有关著作权和邻接权的三个国际公约:任选三个均可。 9、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的限制包括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两大类。 10、某著名将军的自传由其秘书执笔,双方没有约定该自传的著作权归属。该自传作品著作权应归该将军所有。 二、正误判断(在题号前的括号内填写对或者错。每题10分。共计10分)(错)1、街头自动拍照机拍摄的照片是应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摄影作品。(错)2、拍摄一部电影来表达与《蜗居》相同的主题,侵犯《蜗居》的著作权。(对)3、一位学者对其翻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文版享有著作权。(错)4、因为国务院尚未制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所以我国法律目前不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错)5、从著作权法上说,我们在剧场观看的《马兰花》就是戏剧作品。(对)6、法学家何家弘创作了推理小说《人生情渊——双血型人》。该小说的翻译权不属于何家弘夫妇的夫妻共同财产。 (错)7、《读者文摘》转载《散文》杂志上发表的散文,应取得作者许可。(对)8、出版社将张贤亮的《绿化树》小说标题改成《合欢》出版,侵犯张贤亮的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 (错)9、汤某观看钱塘江潮时拍摄了30分钟的录像。他对该录像享有著作权。(错)10、计算机软件必须经过著作权登记才能享有著作权。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注:你选择的答案代号须填写在题号前的括号里。 (C )1、下列建筑物中,最可能构成建筑作品的是: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带答案)-新编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 (满分100分,答卷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读拼音写字、词,注意书写工整、正确。 xiāo huǎnɡ jìdiàn chàyān ( )烟撒()()()紫()红 二、在划横线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横线。 1.他们俩躲在屏(bǐnɡ pínɡ)风后面,敛声屏(bǐnɡ pínɡ)气,生怕被人发现。 2.将(jiānɡ jiànɡ)领将(jiānɡ jiànɡ)来 三、同音字填空。 xiàn : ( )制呈( ) ( )害 ( )索 四、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不论……都……之所以……是因为…… 不但……而且……不是……而是…… 1.非洲的花()多,()那里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许多树也开花。 2.望着那个青里透红的苹果,战士们()不想吃,()不愿吃。 五、按要求写句子。 1.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改为陈 述句) 。 2.星期五下午我们在体育馆里体操大赛。(修改病句) 。 六、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起来。 《三国演义》吴承恩《将相和》 《西游记》罗贯中《猴王出世》 《水浒传》施耐庵《景阳冈》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司马迁《草船借箭》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毫不()。不管怎么(),他总能左拐右拐地()。

八、请将左右两边相对应的内容连接起来,然后在“”上再写两句课内外积累的名言或警句,但不可重复本卷出现过的。 怪生无雨都张伞,天连碧水碧连天。 地满红花红满地,无志空长百岁。 有志不在年高,同到牵牛织女家。 如今直上银河去,不是遮头是使风。 。 九、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 2.本学期我们又认识了几种新的文学形式:如《半截蜡烛》是相声。() 十、语文实践。 我在本学期积累的一句歇后语是:。我还能用它写一句话。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 一、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一语未了(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ēnɡ cénɡ)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 )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 来者系(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 从后房门近来。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 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 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 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 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 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请为画横线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将其填在旁边的括号里。 3、本片段的主要内容是: 。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

盐城工学院 通信原理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 第一章 1、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2、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3、数字通信的特点 优点: (1)抗干扰能力强,且噪声不积累 (2)传输差错可控 (3)便于处理、变换、存储 (4)便于将来自不同信源的信号综合到一起传输 (5)易于集成,使通信设备微型化,重量轻 (6)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性好 缺点: (1)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 (2)对同步要求高 4、通信系统的分类 (1)按通信业务分类:电报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 (2)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系统和带通(调制)传输系统 (3)调制传输系统又分为多种调制,详见书中表1-1 (4)按信号特征分类: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5)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6)按工作波段分类:长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 (7)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 5、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 有效性:指传输一定信息量时所占用的信道资源(频带宽度和时间间隔),或者说是传输的“ 速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信息源 信源编码 信道译码 信道编码信 道数字调制 加密 数字解调解密 信源译码 受信者 噪声源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度”问题。 可靠性:指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也就是传输的“质量”问题。 (1)模拟通信系统: 有效性:可用有效传输频带来度量。 可靠性:可用接收端最终输出信噪比来度量。 (2)数字通信系统: 有效性:用传输速率和频带利用率来衡量。 可靠性:常用误码率和误信率表示。 码元传输速率R B:定义为单位时间(每秒)传送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 信息传输速率R b:定义为单位时间内传递的平均信息量或比特数,单位为比特/秒 6、通信的目的: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 7、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8、信息量是对信息发生的概率(不确定性)的度量。一个二进制码元含1b的信息量;一个M进制码元含有log2M比特的信息量。等概率发送时,信息源的熵有最大值。 第二章 1、确知信号:是指其取值在任何时间都是确定的和可预知的信号,通常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它在任何时间的取值。 2、确知信号的类型 (1)按照周期性区分: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 (2)按照能量区分: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 特点:能量信号的功率趋于0,功率信号的能量趋于∞ 3、确知信号在频域中的性质有四种,即频谱、频谱密度、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 4、确知信号在时域中的特性主要有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 5、自相关函数反映一个信号在不同时间上取值的关联程度。能量信号的自相关函数R(0)等于信号的能量;功率信号的自相关函数R(0)等于信号的平均功率。 第三章 1、随机过程是一类随时间作随机变化的过程,它不能用确切的时间函数描述。 2、随机过程具有随机变量和时间函数的特点,可以从两个不同却又紧密联系的角度来描述: ①随机过程是无穷多个样本函数的集合②随机过程是一族随机变量的集合。 3、随机过程的统计特性由其分布函数或概率密度函数描述。 4、高斯过程的概率分布服从正态分布,它的完全统计描述只需要它的数字特征。 5、瑞利分布、莱斯分布、正态分布是通信中常见的三种分布:正弦载波信号加窄带噪声的包络一般为莱斯分布;当信号幅度大时,趋近于正态分布;幅度小时,近似为瑞利分布。 6、窄带随机过程:若随机过程ξ(t)的谱密度集中在中心频率f c附近相对窄的频带范围?f 内,即满足?f << f c的条件,且f c 远离零频率,则称该ξ(t)为窄带随机过程。 第四章 1、信道分类: (1)无线信道-电磁波(含光波) (2)有线信道-电线、光纤 2、无线信道(电磁波)的传播主要分为地波、天波和视线传播三种。 3、有线信道主要有明线、对称电缆和同轴电缆三种。 4、信道模型的分类:调制信道和编码信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