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种养老地产开发模式全解析

15种养老地产开发模式全解析

15种养老地产开发模式全解析
15种养老地产开发模式全解析

15种养老地产开发模式全解析

我国正值养老地产开发热潮,各大房地产企业、保险业等纷纷试水养老地产,但具体到落实层面往往会面临许多实际问题,例如应当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开发建设,产品类型和建筑形式应怎样选择等等。近年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对于养老地产的开发模式也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尝试提出了15种适应于当前国内市场的养老地产开发模式。为便于说明,我们将这15种开发模式划分为五个类别,分别进行阐述。第一类:与社区共同建设

在目前国内的养老地产项目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开发形式是建设养老社区,或依托社区建设各类养老居住产品。例如专门建设大型养老社区,在普通社区中配建养老组团或养老公寓等。具体来讲,可分为以下4种模式:

1 专门建设综合型养老社区

综合型养老社区是指为老年人提供的,包含养老住宅、养老公寓、养老设施等多种居住类型的居住社区。社区中除了有为老人提供的居住建筑之外,还会有老年活动中心、康体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类配套设施。其开发主体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民营企业,也可以是由政府投资进行建设。

综合型养老社区的规划设计应考虑老人在居住过程中会不

断老化这一因素——老人最初入住时可能身体较为健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会逐渐产生护理需求。因此在开发建设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设计出相应形式的居住产品,以满足老人从自理到不能自理各阶段身体状况下的居住需求。例如当老人健康自理时,可以居住在一般的养老住宅中;当需要较为全面的护理时,可以选择入住护理型养老公寓或养老设施。

通常来讲,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一些较大规模的养老社区会选在城市近郊或郊外。此时可以选择低密度的开发形式,实现与郊外的环境协调。在规划设计时,应注意将不同类型的居住产品合理分区,保证各自的独立性,避免相互干扰。开发大规模综合型养老社区时,可考虑分期建设,例如先建设自理型养老住宅和部分服务设施,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用地,等到一段时期后,再建设护理型养老公寓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等等。

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大型居住区楼盘时,会考虑划分出一部分区域专门建设养老组团。这种开发模式有利于带动企业转向新的客户群,走产品差异化路线。养老组团与社区其他组团能够共享配套服务资源,降低配套设施的建设量。开发时一方面应注意将老年人的比例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不宜过少也不宜过多;另一方面要控制养老组团的规模,尽

量划分为一个个小型居住组团,以营造社区的归属感。

以广东惠州某项目为例,其总用地面积约2万亩,总建筑面积720万平方米,开发商从中划出150亩地进行养老社区建设,计划建设约18万平方米的养老住宅产品。从规划布局来看,养老社区靠近整体项目的中心商业服务设施布置,方便老人到达和使用。养老住宅楼栋在规划布局时形成多个小型居住组团,分别针对自理老人和半自理老人,其中半护理组团靠近医院和康复中心,并设置连廊连接,以满足老人就近医疗的需求。3 普通社区中配建各类养老产品

据调研,许多六七十岁、身体较为健康的老人都会辅助子女照顾下一代,老人需要与子女住的近一些。而为了避免由于生活习惯差异而产生矛盾,老人和子女更愿意选择分开但邻近居住。

因此普通社区中配建一些养老居住产品,可满足老人与子女在同一社区就近居住的需求。这种“全龄社区”的居住理念能够较好的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将会是较受欢迎的一种养老居住模式。普通社区中可配建的老年住宅类型主要有老少户住宅、老人专用住宅等。老少户住宅指同一楼层中相邻或相近的两套住宅,或者同一单元内上下层相邻的两套住宅,其中一套为老人居住,另一套为子女家庭住。老人专用住宅套型是指将普通住宅楼栋中的一部分套型进行适老化设计,例如增加扶手、满足轮椅通行需求、考虑护理人员陪住等。

设计时应注意根据住户的购买力来控制套型总面积,特别是老年住宅的套型面积不宜过大,建议以50~60平方米的一居室、两居室为主。这样才能满足老人与子女共同购房的诉求。普通社区中还可以配建养老公寓,其经营方式大致可分为出租或出售两种。养老公寓通常为社区中专门的楼栋,其居住对象既可以是自理老人也可以是需要护理的老人。在规划设计时,建议将养老公寓靠近小区出入口或社区边沿布置,一方面人员、车辆(例如救护车)出入近便,另一方面养老公寓底层可设置对外商业或公共设施,兼顾对外经营,同时也便于对养老公寓进行单独管理。

4 成熟社区周边插建多功能老年服务设施

据资料显示,一些城市存在城区老人就近入住养老机构困难的情况。以北京市为例,城六区老年人口总量和比例均高于远郊区县,老龄化程度严重,但城六区的养老床位数量却低于远郊区县,由此可见城区对于养老设施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这些社区往往年代较久,周边配套设施成熟,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然而社区周边的用地资源比较紧张。若能在几个社区之间插建养老设施将会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开发模式。开发者可考虑利用零散地块新建,或通过对既有建筑(如旧的诊疗所、宾馆)的改建等方式进行建设。这种开发模式投资相对较少,易于复制和实现连锁经营。

此类老年服务设施可为小规模、多功能、综合型的设施,其

服务范围往往辐射周边多个社区,因此具体的功能可根据周边的社区需求进行确定。通常来讲,除了含有一定的居住功能外,还宜配置老年日托中心、社区医疗站、公共餐厅、小超市等,并考虑为社区老人提供上门护理、送餐、洗浴等服务。

日本小规模多功能老年服务设施的常见功能示意图

第二类:与相关设施并设

养老地产项目除了依托社区共同建设外,还可以与一些其他设施结合,共同进行建设,例如与医疗机构、商业设施或其他福利设施设置在一起。此类开发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优势,使养老产品和相关设施实现互惠互利。常见的开发模式有以下几种:

5与医疗机构结合,就近设置养老设施

目前国内一些养老机构希望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使养老设施或养老社区与医院就近设置、共同建设。这种“医养结合”模式的特点在于,能够将优质的医疗资源引入养老项目,从而提升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使老人感到居住在其中较有安全保障。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医院直接划分出部分闲置床位用于开办养老院,这样既能够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又能够满足一些护理程度较重、普通养老机构无法收养的老人的养老居住需求。

以日本六甲老年公寓为例,开发企业将老年公寓与建立了合作关系的医疗机构邻近设置在一起,当老人遇到突发疾病时,医疗机构可以做出迅速反应,令入住其中的老年人感到十分安心。6 养老设施与幼儿园并设

养老设施与幼儿园共同设置是一种较好的模式。这种模式既能迎合老人愿意与儿童共同在一起的心理,又能够将养老设施与幼儿园进行统一建设和管理,节约建造和人力成本。从规划角度来看,幼儿园在居住区中的配置密度与老年日托设施较为类似,若将这类养老机构与幼儿园设置在一起,则能实现与社区的紧密结合,从而较好满足社区养老的服务需求。在日本,老年设施与幼儿园共同设置的情况比较常见,其设计形式可以是在同一栋建筑内的不同楼层,或是分别设在不同楼栋,共用庭院及室外活动场地。以日本幸朋苑老人院为例,其建筑首层设置了一所幼儿园。老人平日可以与儿童共同开展做手工、唱歌等活动。老人在二层的室外平台休息时,也可以看到儿童在庭院里玩耍、嬉戏。这种设计方式对于消除老年人的孤独感很有帮助。随着我国的人口结构向高龄化、少子化逐渐发展,一些幼儿园或小学在未来很可能出现空置,将这些建筑部分改造为养老设施的情况将会逐渐多起来(见

模式15)。7 与教育设施结合,建设养老公寓

与大学等教育设施相结合的养老社区也是很受欢迎的。目前有很多“高知老人”在退休后希望能够继续学习、发挥余热。

养老社区、老年公寓若能靠近大学设置,并让老人享受一部分教育资源,则会与他们的需求更加吻合。这种模式能够成为养老项目吸引高知老年群体的亮点,从而促进销售。

美国拉萨尔村养老社区就将老年公寓建在一所大学的旁边,老人可以参与大学课程的学习,并利用大学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在这里入住的老人都具有高中以上知识水平,他们希望能够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由此可以看出,养老地产项目的开发不仅在于硬件设施等物质条件的营造,还应从老人的精神和价值需求方面进行考虑,使老人能够“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实现自我价值。

第三类:与旅游或商业地产结合

养老地产与旅游、商业地产共同开发,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

8 在旅游风景区中开发养老居住产品

养老地产与旅游、休闲、养生产业相结合是较为合适的一种模式。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开发商尝试在开发旅游地产的同时,加入养老养生、康复保健、长寿文化等理念。这类养老项目一般会选在具有较好的风景资源或特色文化资源的

地区,例如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此类项目的用地规模往往较大,各类居住产品、服务设施容易较为分散,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应将养老居住产品相应地集中布置,并注意就近设置配套服务设施,节省服务管理的

人力,避免出现交通路线过长、服务不到位或老人出行不便等问题。

一些与风景资源结合的项目中,老人可能仅在一年里的某个季节或时段来此居住,或者与家人、同伴前来短暂度假。在设计时应注意对养老居住产品的创新,例如设计新型的养老公寓,既能适合单人、多人入住,又能满足举家外出度假、老人长期疗养的需求,还可以供老人与多位子女聚会庆祝、老人与多位朋友结伴度假等。同时,养老公寓的居室还可转变为宾馆客房,供公司集体开会、培训使用。这种适应性强、灵活可变的产品形式有利于开发管理者实现多种经营。

9 与商业地产结合,开发老年公寓

在城市中心区等繁华地段进行商业地产开发时,搭配建设老年公寓,也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模式。对于一些居住在北京、上海、香港等大城市的老年人而言,他们希望能享受城区中便利的商业、休闲配套资源,而当他们需要护理时,往往更不愿放弃城区的优质医疗资源。特别是一些高端养老客户群,他们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在城市中心区养老、消费。若能在较为繁华的地段建设高端养老公寓,则能满足这些老年人的居住需求。由于城区内的土地价格较高,开发者通常会选择较为集约的开发模式,例如将老年公寓与普通住宅共同结合在一栋高层建筑中。以日本东京的豊州老年公寓为例,其选址位于东京湾畔的一处新兴高档生活区内,周边1公里范围

内配有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医院、公园、大学等配套设施。老年公寓采取复合居住模式,同一栋楼内集合了普通租赁住宅、酒店式公寓和老年公寓三种居住产品,使出租对象多样化,从而降低运营风险。设计时需要注意为不同的居住人群配置独立的出入口,以便单独管理。

日本东京豊州老年公寓建筑剖面功能示意图

第四类:与国际品牌接轨

这类开发模式指与国际养老专业品牌接轨,引入外资或运营管理团队,共同开发养老产品。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模式:10 引入外资,建世界型连锁老年设施

目前一些国际养老机构或投资企业试图开拓中国市场,建设连锁型老年设施,以缓解其国内的养老压力。例如欧洲一些国家的养老服务成本非常高,他们希望能在劳动力相对低廉的国家(如中国)拓展市场,选择地域和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区建立养老设施,让老人在比较健康的年龄段到这里养老。对于我国而言,能够借此机会引入外资,并学习国外先进的护理、管理经验,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就业、带动消费。

11 与国际知名养老品牌共同开发,引进管理模式

最近的养老地产开发热潮促使很多开发商、投资者或政府人员都到国外参观考察,从中看到了很多先进的管理模式,并希望能够将其在国内推行和实现,例如引进国外老年运营管理团队,或与国外知名养老品牌共同开发等。这种模式有一

定的可行性,但要注意将其“本土化”。虽然美国、欧洲、日

本等发达国家的养老产业发展较为成熟,但是完全移植到中国却不一定合适。中国老人的生活习惯、经济条件和思维方式与国外老人有很大差别,直接照搬国外的模式可能难以顺利“落地”,需要适当转化。例如我国老年人的居住习惯更加

重视房间朝向和节能,他们比较喜欢南向,喜欢阳光和自然通风,重视节约用电,不习惯长时间使用空调。诸如这些因素都会对养老项目的规划形式、建筑设计、运营管理模式产生影响。如果对我国国情不够了解,直接“生搬硬套”,就容

易产生很多问题。

美国养老社区在规划时对于朝向的限制要求较少,与我国不同

第五类:以其他方式转型

除上述几类开发模式之外,当前市场上还出现了很多其他形式。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

12 与保险业结合,利用险资投资养老地产

目前保险资金介入养老地产的情况已经开始出现。从险资的特征来看,由于其资金规模较大,回报要求低而周期又长,相比来说更为适合投资养老地产,也有利于养老地产的灵活经营。未来保险业可能会成为养老产业重要的投资主体之一。

11 与护理服务业结合,将原有优势注入养老地产

在对日本养老产业的研究中发现,一些企业从为老年人提供

上门洗浴、上门护理等服务开始,逐步向养老地产方向转型,并最终获得成功。这些企业最初在护理服务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客户群是其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14 利用自身独特资源转型开发养老地产

在我们所接触到的项目中,曾碰到过酒店管理公司希望转向投资养老地产的情况。这类公司具有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一方面酒店的服务管理形式与养老设施有相通之处,很多经验都能够应用于养老设施的管理服务中,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利用旧酒店改造为养老公寓,或在酒店中提供养老服务等。

15 将旧的国有资产盘活,改造为老年设施

可将一些闲置的国有资产盘活,改造为老年设施,例如城里的旧医院、办公楼、小学、幼儿园、私人物业用房等。这些国有资产所在区位较好,在城市中的分布相对均匀,比较适合进行改建。随着我国的人口结构逐渐向高龄化、少子化发展,幼儿园或小学很有可能空置下来,将这些建筑部分改造为老年公寓的情况将会逐渐多起来。

这种开发模式的重点在于,需要选择便于进行适老化改造的建筑。例如注意建筑的开间尺寸、走廊宽度、门洞大小等能否满足老人居住和轮椅通行的要求等等。通常采用框架式结构的建筑可改造性较强,内部墙体移位相对灵活,更有利于进行改建。

北京石景山区首钢老年福敬老院利用旧有房产改建而成

小结

养老社区是当前老龄化浪潮下的新兴事物,在开发模式、经营管理和规划设计等方面都亟待探索。养老地产的开发并不因市场的缺乏而变得容易,开发者要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在项目策划之初,就需要对养老地产的各环节进行整体把握,系统化思考,从而明晰自身适合的开发类型和可利用的资源;在进行养老居住产品的设计时,应充分挖掘我国老年客户群的特征,创造出适应中国国情的产品类型。

(本文作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

国内有哪些养老地产开发的成功案例

=========================================================================== 国内有哪些养老地产开发的成功案例? 1、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 该项目的开发商--北京太阳城集团是中国国内最早从事健康养老地产发展的企业,一直致力于塑造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民族品牌。北京太阳城集团倾情打造中国式医护型全程化持续照料养老住区(C C R C),包括:居家型、介助型、介护型、康复型、度假型、自助型以及高端智慧型老年公寓,为老年人提供了标准化、全程化医护型养老服务模式。 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位于小汤山疗养区,占地面积42万平米,总建筑面积32万平米,其中住宅区24万平米,商业配套设施8万平米,2万平米的人工如意湖。 北京太阳城为老年人制定了全程化的养老服务模式,涵盖了老年人必经的四个阶段:身体健康的老人、生活半自理、无自理能力和需要临终关怀的老人。整个项目包括住宅式公寓、别墅、银龄老年公寓、帝阳老年公寓;老年护理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家政服务中心、购物中心、文化会展中心、阳光水世界、假日酒店等,可提供包括养老、家政、餐饮、医疗、保健、康复、护理、旅游、购物、文化、娱乐等多项服务,将养老地产做得丰富多彩。 居住形式灵活多样,包括居家式、租住式、安养式、度假式四种新型养老运作模式。开办"一站式"服务、可电话购物、送货上门的购物中心;可开办各类培训班、开展学术研讨、以及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和会议的文化教育中心;集医疗养生、休闲度假、健身娱乐、温泉洗浴、餐饮购物为一体的阳光水世界;并设有物业管理中心,配有邮局、洗衣店等,可满足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一切需求。

中国养老地产的现状及发展模式

中国养老地产的现状及发展模式 袁霞徐霞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学院南京211816 摘要 摘要::养老地产是房地产市场的新领域,下一个房地产经济增长点,但是从总体上来讲我国养老地产行业还处在探索阶段,处于零散的发展状态。本文主要是对养老地产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我国养老地产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养老地产;探索阶段;商业模式 一、我国养老地产现状 1、老龄化社会的步入 我国1999年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中国是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将伴随整个21世纪始终。按照联合国标准,一个国家的老年人占人口总数10%时便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78亿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约为1.19亿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 2、养老地产的特点 养老地产是老龄化时代到来所形成的特有的概念,它结合养老这一社会主体和地产的商业概念所形成的,是“养老+地产”的一种开发模式——复合地产。复合地产意味着房地产开发模式的集约化和主题化,以及传统地产项目服务价值链条的验身。养老地产和传统的住宅地产有很大的不同,养老地产是针对于老年人的特点,建造符合老年人居住需求的居住建筑。这个居住建筑是指老年人长期生活的,能得到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个基本内容的居住场所,它包括:老年住宅,老年公寓、老年社区、养老院、托老所等,也包括普通住宅中供老年人居住和使用的部分。 3、现有机构的不足 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1/4以上。但现阶段,我国养老产业和养老服务的发展还相对滞后。目前中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只有11.6张,即只有1.16%的老年人能入住养老机构。与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数50~70张水平相差甚远。2010年,我国养老市场需求近1万亿元,

养老地产开发的四大痛点

痛点一:模糊而想当然的市场 之所以说“模糊”,是因为养老地产市场的数据化统计是缺失的。养老地产是近几年提出来的 概念,与传统的养老院并不相同。养老地产的客户囊括了55岁之后的老年人群,而养老院更多的是75岁以上高龄老人和不能自理的老人。我们经常看到的关于“床位缺口数量”、“60岁 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和比例”等统计数字可以说是大而空泛,落实到项目具体所在的城市、区域中老年群体的规模数量、支付力、支付意愿、需求偏好,就完全是空白,需要我们亲自做很 多的调研工作,逐步摸清。我们曾经遇到过一个三线城市的养老项目,项目的产品都已确定,但是反过来还要找我们做这个城市的老年群体的市场调研。本来应该是调研指导定位、定位 指导产品设计,但就是因为开发企业对这个城市的养老市场搞不清楚,缺乏信心,还要再补 充调研。 之所以说是“想当然”的市场,是因为养老的市场蛋糕看上去很大很有前景,大家都认为自己 应该可以从中分到一些东西。另外,很多企业都认为养老地产赚钱比较慢,同时企业一般都 欠缺提供专业护理服务的能力,所以就自然地将项目定位于高端健康老人市场。这些想法表 面上看顺理成章,实际上都是企业一厢情愿的主观想法。因为健康老人的支付力实际上有上 限天花板,而且支付意愿低,并且难以管理;老年人群对于身体逐渐衰老之后产生的医疗、 康复、保健有着刚性需求,有足以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和设施,老人才愿意支付高溢价,为 你的项目买单。 我们总结中国养老市场的真相用八个字概括:“未富先老,未老先衰”。 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为1~3万美元,而中国则在5000~6000美元。“未富先老”意味着老人的支付力有限,支付是有上限天花板的,并且老年人群是精打细算和理性消费的 群体,与年轻人的感性消费观完全不同。如何为老年群体降低支付门槛,创新支付方式,是 养老项目普遍待解的课题。 “未老先衰”是因为早年中国的医疗卫生条件有限,人们的保健意识不足,加上近年来大城市 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导致了大部分老年人在健康方面存在各种问题。“未老先衰”意味着老人的身体保健、康复、治疗等需求是真正的刚性需求,而老人的支付意愿与所提供的康复、医疗服务内容正相关。 痛点二:无产权型物业如何盈利 养老项目的收入大体可分为:地产销售收入、物业租赁收入、物业管理和养老服务收入以及 衍生品开发收入等。国内养老项目的盈利难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首先,养老项目的用地性质往往比较特殊(例如,医疗划拨用地、集体用地、公共配套设施 用地、军产用地、产业用地、商业用地、旅游用地等等),这类用地的产权不能销售或者很 难销售,怎么用非产权交易的方式来盈利? 其次,政府为了防止开发商用养老名义圈地,基本上对于养老取地的项目都会有一个硬性的 要求:首期必须有一定规模的养老配套设施入市,否则后续的土地免谈。这样一来,项目早 期怎么平衡投入和产出,就变成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

【康养】十个最值得借鉴的中国养老地产项目开发模式

【康养】十个最值得借鉴的中国养老地产项目开发模式 2015-04-08 国内的地产商进入养老地产时虽然颇为高调,但在实际运营中,却又小心翼翼。由于养老产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即使是同一个企业,也不一定只选择一种模式,而是多方面试水,试图寻找出最合适的盈利模式。 本文分享十个最值得借鉴的中国养老地产项目开发模式。 一、高端会员制养老第一家——上海亲和源老年公寓 亲和源老年公寓是一个以会员制为主要形式,以实现健康、快乐的老年新生活为目标,融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优化为一体的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中、高档的养老社区。坐落于上海南汇区康桥镇,占地8.4公顷,建筑面积十万平米。 整体规划 社区沿街分布餐厅、老年度假酒店、健康会所、商业、老年大学、医院等公共建筑物业,社区内部是居住型物业,与外部有一定距离,保证了私密性。社区内适老硬件配套完备,包括配餐中心、医院、颐养院、商业街,亲和学院、健康会所、老年度假酒店、MINI高尔夫球场、活动广场、门球场、舞蹈广场、茶室等功能活动区,生活、健康、快乐三大服务体系使得适老设置完善,满足各年龄段老年生活需要。 项目特色 整个社区全部采用无障碍化设计+“生活、快乐、健康”管家式的服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是个不脱离社会,又独立又开放的老年生活社区。 社区内含12幢多层电梯住宅楼,共计838套居室,可入住1600位老人。公寓内全装修全配置,柜橱床椅和家用电器俱全,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电话,全部开通,冷暖水24小时供应。老人拎包可入住。亲和源同国内外多家知名品牌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关系,建立专业化养老服务平台——曙光医院亲和分院、上海老年大学、美格菲会所、索迪斯餐厅、爱玛客物业。 经营模式 亲和源采用会员制运营模式,通过会员制的运营构建俱乐部服务模式。 项目配套 1.颐养院 建筑面积9736.1平方米,设300余张床位。共9层,1-4层为门诊部门,5层为样板间,6-9层为护理区。 与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对接,又专业医疗机构派出团队进行管理。颐养院只为亲和源内部老人提供护理服务,外部人员暂不接待。 房内配备有独立洗手间、冰霜、电视、谨记呼叫器。 2.健康会所 会所接待亲和源内老人,也对外开放 3.亲和学院 引进上海老年大学,使老年人拓展深化资深兴趣爱好,增加与群体交流的机会,丰富生活。 与上海老年大学合作,由上海老年大学总部派出师资且提供课程; 开设英语、电脑、音乐、艺术、运动等6大类15个学习班。 4.配餐中心 与索迪斯餐厅合作,打造总面积2574平方米的养生餐厅;由专业餐厅管理公司管理,按营业额与亲和源分成; 餐厅只为护理和疗养人员提供送餐,公寓内老人需自行前往餐厅用餐。 5.度假酒店 酒店内设有74套客房,公寓式配置,酒店式管理。

15种养老地产开发模式分析

15种养老地产开发模式分析

[转] 转载:15种养老地产开发模式分析2013-11-8 11:58阅读(4)转载自默默走下去?赞(664) ?评论 ?转载(4340) ?分享(2334) ?复制地址 ?收藏夹按钮收藏 ?更多 已经是第一篇 | 下一篇:2013-11-2 我国正值养老地产开发热潮,各大房地产企业、保险业等纷纷试水养老地产,但具体到落实层面往往会面临许多实际问题,例如应当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开

发建设,产品类型和建筑形式应怎样选择等等。 近年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对于养老地产的开发模式也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尝试提出了15种适应于当前国内市场的养老地产开发模式。为便于说明,我们将这15种开发模式划分为五个类别,分别进行阐述。 第一类:与社区共同建设 在目前国内的养老地产项目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开发形式是建设养老社区,或依托社区建设各类养老居住产品。例如专门建设大型养老社区,在普通社区中配建养老组团或养老公寓等。具体来讲,可分为以下4种模式: 模式1:专门建设综合型养老社区 综合型养老社区是指为老年人提供的,包含养老住宅、养老公寓、养老设施等多种居住类型的居住社区。社区中除了有为老人提供的居住建筑之外,还

会有老年活动中心、康体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类配套设施。其开发主体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民营企业,也可以是由政府投资进行建设。 综合型养老社区的规划设计应考虑老人在居住过程中会不断老化这一因素——老人最初入住时可能身体较为健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会逐渐产生护理需求。因此在开发建设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设计出相应形式的居住产品,以满足老人从自理到不能自理各阶段身体状况下的居住需求。例如当老人健康自理时,可以居住在一般的养老住宅中;当需要较为全面的护理时,可以选择入住护理型养老公寓或养老设施。

养老地产的15种开发模式分析

我国正值养老地产开发热潮,各大房地产企业、保险业等纷纷试水养老地产,但具体到落实层面往往会面临许多实际问题,例如应当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开发建设,产品类型和建筑形式应怎样选择等等。 近年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对于养老地产的开发模式也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尝试提出了15 种适应于当前国内市场的养老地产开发模式。为便于说明,远景设计院将这15 种开发模式划分为五个类别,分别进行阐述。 第一类:与社区共同建设 在目前国内的养老地产项目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开发形式是建设养老社区,或依托社区建设各类养老居住产品。例如专门建设大型养老社区,在普通社区中配建养老组团或养老公寓等。具体来讲,可分为以下4 种模式: 模式1:专门建设综合型养老社区 综合型养老社区是指为老年人提供的,包含养老住宅、养老公寓、养老设施等多种居住类型的居住社区。社区中除了有为老人提供的居住建筑之外,还会有老年活动中心、康体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类配套设施。其开发主体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民营企业,也可以是由政府投资进行建设。 综合型养老社区的规划设计应考虑老人在居住过程中会不断老化这一因素——老人最初入住时可能身体较为健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会逐渐产生护理需求。因此在开发建设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设计出相应形式的居住产品,以满足老人从自理到不能自理各阶段身体状况下的居住需求。例如当老人健康自理时,可以居住在一般的养老住宅中; 当需要较为全面的护理时,可以选择入住护理型养老公寓或养老设施。 通常来讲,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一些较大规模的养老社区会选在城市近郊或郊外。此时可以选择低密度的开发形式,实现与郊外的环境协调。在规划设计时,应注意将不同类型的居住产品合理分区,保证各自的独立性,避免相互干扰。开发大规模综合型养老社区时,可考虑分期建设,例如先建设自理型养老住宅和部分服务设施,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用地,等到一段时期后,再建设护理型养老公寓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等等。 模式2:新建大型社区的同时开发养老组团 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大型居住区楼盘时,会考虑划分出一部分区域专门建设养老组团。这种开发模式有利于带动企业转向新的客户群,走产品差异化路线。养老组团与社区其他组团能够共享配套服务资源,降低配套设施的建设量。 开发时一方面应注意将老年人的比例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不宜过少也不宜过多; 另一方面要控制养老组团的规模,尽量划分为一个个小型居住组团,以营造社区的归属感。 以广东惠州某项目为例,其总用地面积约2 万亩,总建筑面积720万平方米,开发

最新保利、远洋、绿城等企业发展养老地产战略、模式、思路

保利、远洋、绿城等企业发展养老地产战略、模式、思路

养老地产:“钱”景大盈利难 地产调控下,房企向多元化突围,“银发经济”的养老产业被房企视为新金矿,一些嗅觉敏锐的地产商早在2010年就入场,万科、保利、绿城、万达等大房企都已提前布局,高投入、慢产出的养老产业看起来很美,但其盈利成为房企最大的挑战 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金的缺口、公办养老院的一床难求、高端养老院的天价消费等新闻经常见诸报端,“银发经济”被视为未来20年内经济增长最大的一块蛋糕,开发商也“无利不起早”,纷纷涉水养老地产。 截至2014年,包括保利、万科、远洋、绿地、合生、万达、绿城等企业在内,全国已有超过80家房企进入养老地产领域。 “房企做养老地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楼盘的规模化发展将是养老项目落地的重要保障。”保利地产副总经理胡在新介绍,目前保利在全国5个城市有6个养老地产项目,未来10年内计划打造50个养老机构。 “房地产并不是一个万年长青的产业,所有地产当中最有前途的就是养老地产。”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养老地产一定是地产业今后突围转型的一个主要方向。高端私人医生服务微号kgn091,专注医疗健康养老地产行业。2013年12月,万达与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养老地产以及商业地产方面展开合作,但目前还未披露具体的项目。 2013年,国家推出多项鼓励民间资本发展养老产业的政策后,如首创、华业等中型房企也快速进入市场想分一杯羹。据悉,华业地产近期也宣布拟出资1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北京华业康年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公司养老事业及托老所的运营与管理。 盈利模式难解 房企开始加速布局养老地产,期望从中国社会老龄化率升高的现状中寻找商机。虽然抢滩房企众多,但对于高投入、慢产出的养老地产而言,如何盈利成为每个房企操作养老地产项目的难题。 胡在新表示,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弱。在国外,养老地产的投资总回报在10%左右,但在国内还无法作出适当的预测。

REITs在我国养老地产建设中的运作模式研究_马智利

根据调查统计,73%的人考虑年老后住进养老地产,未来我国养老住宅的需求量将增大。本文将引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融资模式用于养老地产,探索其在养老地产中具体的融资模式,以期通过研究解决养老地产发展中资金短缺的问题。 一、养老地产(一)养老地产概念 养老地产是“养老+地产”的一种开发模式———复合地产。这种模式是将房地产开发与创造消费者生活方式密切结合,将房地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进行整合,从而将某种具有号召力又具有贴近性的生活方式完整地镶嵌到房地产的规划、开发、运营和服务的整个流程之中,为消费者创造出充分体现生活感受和文化价值的复合人居生活。从建筑设计、园林规划到装饰标准,这类老年地产的建筑产品开发接近于高端住宅产品开发的规律,创新核心在于适老化设计。 一个完善的养老地产项目应该包含以下功能:(1)居住功能,注重空间的无障碍设计,方便老人的进出,满足入住老人基本的生活居住需要。(2)服务功能,保障老人享受周到细致的服务,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等。(3)商业功能,满足基本的购物、日常采购等需求。(4)医疗护理功能,24小时为入住老人进行保健、医疗、理疗、康复的全面护理。(5)生活休闲和文化娱乐功能,提供老人锻炼、散步及陶冶身心的公共空间;提供老人增进友谊、交流的空间;提供老人追求进步、提升自我的空间;提供老人渴望年轻,享受童真的空间。 (二)养老地产商业模式 目前国内养老地产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种:(1)销 售模式,开发商只要完成产品开发,销售完即可。这种方式投资回报期较短,投资风险小,对于开发商资本要求相对较低。本质上与住宅地产相同,但在风险上更大,而且对养老地产衍生价值挖掘不够,无法获得物业经营带来的增值收入和溢价收入。同时,没有开发商的介入,无法保证养老服务的质量,无法控制入住人员结构。(2)持有模式,开发商没有对物业出售,而是将其持有,采用出租模式。对于开发商而言,持有模式最大的问题是投入成本高,回收周期长,这要求开发商具有雄厚的资本实力。同时,持有模式收回成本并盈利依靠的是增值服务,要求开发商具备持续的运营管理能力。(3)销售加持有模式,开发商通过开发住宅和相关配套设施,并将其按一定比例进行出售和持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资金压力,还可以让入住老人不用为后期配套服务的运营等方面担心。 作为养老地产,其重点和盈利点是养老,而非地产。养老地产开发模式并不像传统住宅那样可以一售了之,短期套利开发行为在养老地产领域是不可持续的。持有模式和销售加持有模式才是可持续发展模式。它们能保障后期配套服务的质量,挖掘养老地产的衍生价值,使其利润最大化。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资金问题,在此我们需要解决融资问题,是发展养老地产的关键所在。 (三)养老地产传统融资模式 我国融资渠道虽然较多,但是养老地产融资路径依然狭窄。养老地产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不仅有资金风险,同时还有经营风险。目前主要的资金来源是银行贷款、民间融资、保险资金。据统计分析,我国 REITs在我国养老地产建设中的 运作模式研究* 马智利1 王熊2 (1.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重庆400045; 2.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044)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项“我国养老地产项目融资模式比选和构建研究”(CDJSK12030006)项目阶段 成果。 作者简介:马智利(1963-),男,山东菏泽人,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房地产经营管理。 王 熊(1989-),男,四川安岳人,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养老地产,公租房。 摘 要: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地产将成为未来地产行业的发展重点,而融资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本 文通过研究REITs 融资,结合养老地产特点,提出适合养老地产发展的REITs 融资模式,以此来适度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对推动我国养老地产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养老地产;REITs ;融资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540(2013)09-0034-000 3

15种养老地产开发模式

风头正劲的15种养老地产开发模式 养老社区是当前老龄化浪潮下的新兴事物,在开发模式、经营管理和规划设计等方面都亟待探索。养老地产的开发并不因市场的缺乏而变得容易,开发者要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 我国正值养老地产开发热潮,各大房地产企业、保险业等纷纷试水养老地产,但具体到落实层面往往会面临许多实际问题,例如应当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开发建设,产品类型和建筑形式应怎样选择等等。 近年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对于养老地产的开发模式也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尝试提出了15种适应于当前国内市场的养老地产开发模式。为便于说明,我们将这15种开发模式划分为五个类别,分别进行阐述。 第一类:与社区共同建设 在目前国内的养老地产项目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开发形式是建设养老社区,或依托社区建设各类养老居住产品。例如专门建设大型养老社区,在普通社区中配建养老组团或养老公寓等。 具体来讲,可分为以下4种模式: 模式1:专门建设综合型养老社区 综合型养老社区是指为老年人提供的,包含养老住宅、养老公寓、养老设施等多种居住类型的居住社区。 社区中除了有为老人提供的居住建筑之外,还会有老年活动中心、康体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类配套设施。其开发主体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民营企业,也可以是由政府投资进行建设。 综合型养老社区的规划设计应考虑老人在居住过程中会不断老化这一因素——老人最初入住时可能身体较为健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会逐渐产生护理需求。 因此在开发建设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设计出相应形式的居住产品,以

满足老人从自理到不能自理各阶段身体状况下的居住需求。例如当老人健康自理时,可以居住在一般的养老住宅中;当需要较为全面的护理时,可以选择入住护理型养老公寓或养老设施。 通常来讲,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一些较大规模的养老社区会选在城市近郊或郊外。此时可以选择低密度的开发形式,实现与郊外的环境协调。 在规划设计时,应注意将不同类型的居住产品合理分区,保证各自的独立性,避免相互干扰。 开发大规模综合型养老社区时,可考虑分期建设,例如先建设自理型养老住宅和部分服务设施,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用地,等到一段时期后,再建设护理型养老公寓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等等。 模式2:新建大型社区的同时开发养老组团 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大型居住区楼盘时,会考虑划分出一部分区域专门建设养老组团。 这种开发模式有利于带动企业转向新的客户群,走产品差异化路线。养老组团与社区其他组团能够共享配套服务资源,降低配套设施的建设量。 开发时一方面应注意将老年人的比例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不宜过少也不宜过多;另一方面要控制养老组团的规模,尽量划分为一个个小型居住组团,以营造社区的归属感。 以广东惠州某项目为例,其总用地面积约2万亩,总建筑面积720万平方米,开发商从中划出150亩地进行养老社区建设,计划建设约18万平方米的养老住宅产品。 从规划布局来看,养老社区靠近整体项目的中心商业服务设施布置,方便老人到达和使用。 养老住宅楼栋在规划布局时形成多个小型居住组团,分别针对自理老人和半自理老人,其中半护理组团靠近医院和康复中心,并设置连廊连接,以满足老人

养老地产新蓝海:五大类别和15种开发模式详解

养老地产新“蓝海”:五大类别和15种开发模式详解 我国正值养老地产开发热潮,各大房地产企业、保险业等纷纷试水养老地产,但具体到落实层面往往会面临许多实际问题,例如应当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开发建设,产品类型和建筑形式应怎样选择等等。近年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对于养老地产的开发模式也在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尝试提出了15种适应于当前国市场的养老地产开发模式。为便于说明,我们将这15种开发模式划分为五个类别,分别进行阐述。第一类:与社区共同建设在目前国的养老地产项目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开发形式是建设养老社区,或依托社区建设各类养老居住产品。例如专门建设大型养老社区,在普通社区中配建养老组团或养老公寓等。具体来讲,可分为以下4种模式:模式1:专门建设综合型养老社区综合型养老社区是指为老年人提供的,包含养老住宅、养老公寓、养老设施等多种居住类型的居住社区。社区中除了有为老人提供的居住建筑之外,还会有老年活动中心、康体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类配套设施。其开发主体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民营企业,也可以是由政府投资进行建设。综合型养老社区的规划设计应考虑老人在居住过程中会不断老化这一 因素——老人最初入住时可能身体较为健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会逐渐产生护理需求。因此在开发建设时,应充

分考虑这些因素,设计出相应形式的居住产品,以满足老人从自理到不能自理各阶段身体状况下的居住需求。例如当老人健康自理时,可以居住在一般的养老住宅中;当需要较为全面的护理时,可以选择入住护理型养老公寓或养老设施。通常来讲,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紧,一些较大规模的养老社区会选在城市近郊或郊外。此时可以选择低密度的开发形式,实现与郊外的环境协调。在规划设计时,应注意将不同类型的居住产品合理分区,保证各自的独立性,避免相互干扰。开发大规模综合型养老社区时,可考虑分期建设,例如先建设自理型养老住宅和部分服务设施,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用地,等到一段时期后,再建设护理型养老公寓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等等。模式2:新建大型社区的同时开发养老组团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大型居住区楼盘时,会考虑划分出一部分区域专门建设养老组团。这种开发模式有利于带动企业转向新的客户群,走产品差异化路线。养老组团与社区其他组团能够共享配套服务资源,降低配套设施的建设量。开发时一方面应注意将老年人的比例控制在适当的围,不宜过少也不宜过多;另一方面要控制养老组团的规模,尽量划分为一个个小型居住组团,以营造社区的归属感。以某项目为例,其总用地面积约2万亩,总建筑面积720万平方米,开发商从中划出150亩地进行养老社区建设,计划建设约18万平方米的养老住宅产品。从规划布局来看,养老社

国内外五个最值得借鉴的医养地产开发模式

解读国内外五个最值得借鉴的医养地产开发模式 医养地产——养老地产的必经模式 医养地产(即“医疗养老地产”)是指养老设施或养老社区与医院 就近设置、共同建设。“医养结合”模式的特点在于能够将优质的 医疗资源引入养老项目,为老人提供专门的医疗资源服务,从而提 升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使老人感到居住在其中较有安全保障。医养 地产必然成为养老地产开发运营的模式之一。 一、全龄社区医养结合的系统配套——杭州万科随园嘉树 全龄社区,是指社区里包含了从年轻到老年的整个生命周期。在社会老龄化进程迅速的当今社会,这种居住模式被认为是未来小社区的主要发展方向。取代同一个大房子,居住两代或三代人的模式,万科随园嘉树项目就是拆开原由的模式,子女住一套、老人住一套,相邻而建。 万科随园嘉树位于杭州良渚文化村内,占地100亩,规划为8栋多层,338个房间,700多个床位,分为70㎡一居室介护间和85㎡二居室两种产品。另外,项目紧邻随园嘉树小镇医疗体检中心,由浙医一院良渚分诊部与数字医疗卫生研究院组成,是中国首个数字化健康服务示范社区。 产品定位 健康楼——活力长者自理老人 护理楼——全生命周期的连续性照护

配套集约化——小区内部中央集中配套共享大良渚完善配套,借势外部资源解决医疗配套 服务统筹化——培育自主服务能力,建立养老服务标准,医疗护理类服务借助社会化资源 规划布局:四大亮点 “金十字”:区域的核心位置,老年活动配套中心,可通达各个建筑中心 “无障碍”:设计体现无障碍布局,如风雨连廊、无障碍交通动线等 “双中心”:颐养中心和康复中心位于社区边缘,满足老年人不同需求 “宽间距”超宽楼距(超过国家标准15%-20%),全部为南北通透户型以及超大阳台设计 “全龄社区医养结合的系统配套”模式也属于“大社区+养老组团”的开发模式,万科随园嘉树是万科进军养老地产的一个试点产品。 二、传统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模块——保利·和熹会 “和熹会”的项目规模并不大,但因为有医疗背景的安平公司参与,所以医疗与保健康复养生的比重比一般养老机构要大的多。表面看这块资源好象占用了过多的养老院资源,但该项目背靠120万平米、超2万人的大社区,如果作为社区医疗配套,这个版块今后的使用率应该还是可以提高的。所以该项目属于“背靠社区、医疗+保健+康复+养生”的养老地产模式。

国内有哪些养老地产开发的成功案例

国内有哪些养老地产开发的成功案例? 1、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 该项目的开发商--北京太阳城集团是中国国内最早从事健康养老地产发展的企业,一直致力于塑造中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民族品牌。北京太阳城集团倾情打造中国式医护型全程化持续照料养老住区(C C R C),包括:居家型、介助型、介护型、康复型、度假型、自助型以及高端智慧型老年公寓,为老年人提供了标准化、全程化医护型养老服务模式。 北京太阳城国际老年公寓位于小汤山疗养区,占地面积42万平米,总建筑面积32万平米,其中住宅区24万平米,商业配套设施8万平米,2万平米的人工如意湖。 北京太阳城为老年人制定了全程化的养老服务模式,涵盖了老年人必经的四个阶段:身体健康的老人、生活半自理、无自理能力和需要临终关怀的老人。整个项目包括住宅式公寓、别墅、银龄老年公寓、帝阳老年公寓;老年护理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家政服务中心、购物中心、文化会展中心、阳光水世界、假日酒店等,可提供包括养老、家政、餐饮、医疗、保健、康复、护理、旅游、购物、文化、娱乐等多项服务,将养老地产做得丰富多彩。 居住形式灵活多样,包括居家式、租住式、安养式、度假式四种新型养老运作模式。开办"一站式"服务、可电话购物、送货上门的购物中心;可开办各类培训班、开展学术研讨、以及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和会议的文化教育中心;集医疗养生、休闲度假、健身娱乐、温泉洗浴、餐饮购物为一

体的阳光水世界;并设有物业管理中心,配有邮局、洗衣店等,可满足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一切需求。 立足于养老市场需求,围绕健康养老为中心,北京太阳城集团陆续组建了:太阳城房地产开发公司、太阳城医院、购物中心、物业管理公司、太阳城银龄老年公寓、建筑装饰公司、太阳城度假村有限公司、健康养老服务公司,形成了一条集医疗保健、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健康养老产业链,致力于塑造中国健康养老地产发展的品牌。 2、上海亲和源养老公寓 亲和源养老地产项目旨在以宜老化的社区物业为载体,为会员提供养老服务,构造一个快乐、健康的现代品质养老生活体系。会员管理平台和养老服务平台是亲和源项目运营的两大基本组成部分。亲和源的养老基础服务由亲和源老年公寓牵头实施,亲和源会员管理和增值服务及生活价值体现由亲和源俱乐部来实现,养老基础服务和老年价值体现构成了亲和源项目的两大支柱,也是亲和源的创新之处。即:基础养老服务由亲和源老年公寓为主导运营部门,会员增值服务以亲和源会员俱乐部为主导运营部门。 瞄准高端市场,以会员制为形式、融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为一体,出售使用权、依靠服务运营。 亲和源会员俱乐部采用销售会员卡的模式,有A卡、B卡两种形式,购买会员卡的老年夫妇可以选择大套(120平方米)、中套(72平方米)和小套(58平方米)这三种户型。A卡无论选择何种套型一律售价75万元,但根据套型的不同需缴付 2.98万至6.98万元不等的年费;B卡无论

15种养老地产开发模式介绍(1)

15种养老地产开发模式介绍 都亟待探索。养老地产的开发并不因市场的缺乏而变得容易, 开发者要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 到落实层面往往会面临许多实际问题, 例如应当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开发建设, 产品类型和建筑形式应怎样选择等等。 近年来,流行 1515种开发模式划分为五个类别,分别进行阐述。 第一类:与社区共同建设 区建设各类养老居住产品。例如专门建设大型养老社区, 在普通社区中配建养老组团或养老公寓等。具体来讲,可分为以下 4种模式: 模式 1 住类型的居住社区。社区中除了有为老人提供的居住建筑之外, 还会有老年活动中心、康体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老年大学等各类配套设施。其开发主体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民营企业,也可以是由政府投资进行建设。 综合型养老社区的规划设计应考虑老人在居住过程中会不断老化这一因素——老人最初入住时可能身体较为健康,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人会逐渐产生护理需求。因此在开发建设时, 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设计出相应形式的居住产品, 以满足老人从自理到不能自理各阶段身体状况下的居住需求。例如当老人健康自理时,可以居住在一般的养老住宅中 ; 当需要较为全面的护理时,可以选择入住护理型养老公寓或养老设施。

通常来讲, 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 此时可以选择低密度的开发形式, 实现与郊外的环境协调。在规划设计时, 应注意将不同类型的居住产品合理分区, 保证各自的独立性, 避免相互干扰。开发大规模综合型养老社区时, 可考虑分期建设, 例如先建设自理型养老住宅和部分服务设施, 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用地, 等到一段时期后,再建设护理型养老公寓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等等。 模式 2:新建大型社区的同时开发养老组团 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大型居住区楼盘时,会考虑划分出一部分区域专门建设养老组团。这种开发模式有利于带动企业转向新的客户群, 走产品差异化路线。养老组团与社区其他组团能够共享配套服务资源,降低配套设施的建设 量。 开发时一方面应注意将老年人的比例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不宜过少也不宜过多 ; 另一方面要控制养老组团的规模,尽量划分为一个个小型居住组团,以营造社区的归属感。以广东惠州某项目为例,其总用地面积约 2万亩,总建筑面积720万平方米,开发商从中划出 150亩地进行养老社区建设,计划建设约 18万平方米的养老住宅产品。从规划布局来看, 养老社区靠近整体项目的中心商业服务设施布置, 方便老人到达和使用。养老住宅楼栋在规划布局时形成多个小型居住组团, 分别针对自理老人和半自理老人, 其中半护理组团靠近医院和康复中心,并设置连廊连接,以满足老人就近医疗的需求。 模式 3:普通社区中配建各类养老产品 据调研,许多六七十岁、身体较为健康的老人都会辅助子女照顾下一代,老人需要与子女住的近一些。而为了避免由于生活习惯差异而产生矛盾, 老人和子女更愿意选择分开但邻近居住。因此普通社区中配建一些养老居住产品, 可满足老人与子女在同一社区就近居住的需求。这种“ 全龄社区” 的居住理念能够较好的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 将会是较受欢迎的一种养老居住模式。

养老房地产策划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养老房地产策划方案 篇一:养老房地产策划方案 (中华老人风情小镇) 目录 摘要 第一章养老问题的现状与发展 一、世界养老问题的现状与发展二、中国养老问题的现状与发展 三、新型养老模式的内容、意义与发展趋势 1、新型养老模式的内容(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养) 2、新型养老模式的意义 3、新型养老模式的发展趋势 4、中华老年大学园与新型养老模式第二章项目背景和特点 一、公共关系、土地资源与体制优势1、公共关系2、土地资源3、体制优势 二、利于养老,安于养老的优越自然环境1、海南自古人长寿

2、天然的医疗宝库与疗养胜地三、项目的特点 1、全球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具有高度专业的特点 2、学习与康复,休闲与度假,文化与产业等各项功能互为依托,互为补充 3、完善的获利模式与长期稳定的获利来源 4、自成景观,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资源 5、特有的人文价值与人文吸引力 第三章项目的建设内容 一、项目总体规划二、项目的设计理念二、项目的功能与布局三、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第四章行业与市场分析 一、养老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 1、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造就了巨大的民间资本 2、传统道德开始回归,“孝”仍然是社会道德的重要基础 3、中国传统家庭结构开始解体,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4、老年人获得了经济独立,有能力与意愿追求符合自身特点的养老生活 5、老年人群中积累了庞大的消费能力 6、政府对老年类项目大力支持二、市场竞争性分析 1、现有养老产业的模式与竞争性 2、竞争对手与竞争模式 3、本项目的竞争优势三、合作与关联行业第五章客户分析 一、主要客户人群二、主要客户来源地三、主要客户状况描述第六章项目主要经济效益分析 一、房产销售收入:

最新中国养老地产模式经典案例集锦

中国养老地产模式经典案例集锦 目前来说中国养老地产主要有三种开发模式: 模式一:“纯”养老模式 “纯”养老模式是指护理型纯养老模式。 特点:1.以会员制为主要经营模式,目标客群是纯粹的养老客户群体。 2.建设大量适合老龄化配套设施,包括医疗、保健设施。 大量的配套设施建设和运营对开发商后期的运营能力要求非常高。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养老社区。 案例:上海亲和源老年公寓——高端会员制养老第一家 亲和源老年公寓坐落于上海南汇区康桥镇,占地8.4公顷,建筑面积100000㎡,是一个以会员制为主要形式,以实现健康、快乐的老年新生活为目标,融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优化为一体的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中、高档的养老社区。 亲和源整体规划:社区沿街分布餐厅、老年度假酒店、健康会所、商业、老年大学、医院等公共建筑物业,社区内部是居住型物业,与外部有一定距离,保证了私密性。 社区内适老硬件配套完备,包括配餐中心、医院、颐养院、商业街,亲和学院、健康会所、老年度假酒店、MINI高尔夫球场、活动广场、门球场、舞蹈广场、茶室等功能活动区,生活、健康、快乐三大服务体系使得适老设置完善,满足各年龄段老年生活需要。

亲和源项目特色:整个社区全部采用无障碍化设计+“生活、快乐、健康”管家式的服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亲和源是个不脱离社会,又独立又开放的老年生活社区。 社区内含12幢多层电梯住宅楼,共计838套居室,可入住1600位老人。 公寓内全装修全配置,柜橱床椅和家用电器俱全,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电话,全部开通,冷暖水24小时供应。老人拎包可入住。 亲和源特色:同国内外多家知名品牌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关系,建立专业化养老服务平台——曙光医院亲和分院、上海老年大学、美格菲会所、索迪斯餐厅、爱玛客物业。 项目配套: 1.颐养院 建筑面积9736.1㎡,设300余张床位。共9层,1-4层为门诊部门,5层为样板间,6-9层为护理区。 与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对接,又专业医疗机构派出团队进行管理。 颐养院只为亲和源内部老人提供护理服务,外部人员暂不接待。

中国养老地产模式经典案例集锦

中国养老地产模式经典案例集锦目前来说中国养老地产主要有三种开发模式: 模式一:“纯”养老模式 “纯”养老模式是指护理型纯养老模式。 特点:1.以会员制为主要经营模式,目标客群是纯粹的养老客户群体。 2.建设大量适合老龄化配套设施,包括医疗、保健设施。 大量的配套设施建设和运营对开发商后期的运营能力要求非常高。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养老社区。 案例:上海亲和源老年公寓——高端会员制养老第一家 亲和源老年公寓坐落于上海南汇区康桥镇,占地8.4公顷,建筑面积100000㎡,是一个以会员制为主要形式,以实现健康、快乐的老年新生活为目标,融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优化为一体的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中、高档的养老社区。 亲和源整体规划:社区沿街分布餐厅、老年度假酒店、健康会所、商业、老年大学、医院等公共建筑物业,社区内部是居住型物业,与外部有一定距离,保证了私密性。 社区内适老硬件配套完备,包括配餐中心、医院、颐养院、商业街,亲和学院、健康会所、老年度假酒店、MINI高尔夫球场、活动广场、门球场、舞蹈广场、茶室等功能活动区,生活、健康、快乐三大服务体系使得适老设置完善,满足各年龄段老年生活需要。 亲和源项目特色:整个社区全部采用无障碍化设计+“生活、快乐、健康”管家式的服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养老院,亲和源是个不脱离社会,又独立又开放的老年生活社区。 社区内含12幢多层电梯住宅楼,共计838套居室,可入住1600位老人。 公寓内全装修全配置,柜橱床椅和家用电器俱全,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电话,全部开通,冷暖水24小时供应。老人拎包可入住。 亲和源特色:同国内外多家知名品牌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关系,建立专业化养老服务平台——曙光医院亲和分院、上海老年大学、美格菲会所、索迪斯餐厅、爱玛客物业。 项目配套: 1.颐养院 建筑面积9736.1㎡,设300余张床位。共9层,1-4层为门诊部门,5层为样板间,6-9层为护理区。 与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对接,又专业医疗机构派出团队进行管理。 颐养院只为亲和源内部老人提供护理服务,外部人员暂不接待。 房内配备有独立洗手间、冰霜、电视、谨记呼叫器。 2.健康会所 会所接待亲和源内老人,也对外开放; 1楼是接待处、销售办公室、小卖部、游泳池、更衣室、毛巾及钥匙办理柜台;

15种养老地产开发模式研究

周燕珉:15种养老地产开发模式研究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同行大家好!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15种养老地产开发模式研究”。讲的内容是把养老开发模式分五大类(15种),我学院的老师主要是研究老年地产的规划、住宅设计等等,这些年来大家非常关注养老地产,有些刚开始做起,因为对开发模式、经营模式非常的关注,我们也为此把研究方向调整到先研究前期,后面才到规划建设或者室内设计,今天我讲的稍微偏前期一点儿的,是指开发地产的模式,这些大多数是近两年来一些开发商和一起合作,或者是找我们探讨一些问题,就把它分成几种类型以便大家更加目前国内到底是怎么样的情况,有些东西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类:与社区共同建设按;第二类:与相关设施并设;第三类:与旅游产业结合;第四类:与国际品牌接轨;第五类:以其他方式转型 下面讲一下第一类:与社区共同建设 模式1——专门建设养老社区(健康型、连续照护型) 模式2——新建居住区中同时开发养老社区 模式3——普通社区中配建养老公寓,养老住宅等 模式4——成熟社区周边插建多功能老年服务设施 这15种模式当中,我挑一些重点举一些案例。比如说专门的老年养老社区,北京太阳城是民办企业开发的养老社区,这里面种类就比较多,有点儿像国外的连续照护的,既有普通的老年住宅,也有专门的养老公寓等等,配套当中也特别注意有老年大学、老年娱乐设施、商业中心、会议中心等等,还有服务管理中心,二期也有很多专门的老年住宅,这样的社区是非常受欢迎的,老年到这种社区有集体生活,可能有人照顾,也不感觉孤独,这种社区国内有好几家也都做的很成功了,比如上海的亲和源。还有政府帮助投资建设的老人社区,其实这也是一种专门的老人社区,比如说这里有五院合一,包括了敬老院、残障院、孤儿院、光荣院,这种社区政府帮助投资一部分,将来有一部分让私人管理,这样是有可能的,这种类型在国外也非常多。 开发模式2:新建居住区中同时开发养老社区。 案例:广东惠州养老社区 地产开发企业转向新的客户群,走差异化路线。开发当中有一些困难,受到一些限定,他的客户群在慢慢的转变,现在老年社会到来了,很多老人也需要房

养老创新商业模式

创新商业模式,进军养老地产——养老地产商业模式解构 2010年12月25日,美国挚信资本宣布投资亲和源一亿元人民币,这是国内养老产业迄今为止获得的最大的一笔投资。3天后,亲和源又与万科集团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签约,万科正式宣布全面进军养老地产,其养老项目将委托亲和源管理。另外,首创、保利、华润等品牌地产大鳄先后专门成立养老产业研究团队;泰康人寿、中国人寿等保险公司纷纷启动养老产业项目。 品牌房企、寿险机构纷纷进军养老地产,是在深度调控风暴下进行商业模式创新,还是养老地产的春天即将到来? 一、养老产业与养老地产的概念 我们所指的养老产业,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独立产业,是随着财富阶层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为满足这样一些人群的需求而出现的新兴产业;是指为有养生需求人群和老年人提供特殊商品、设施以及服务,满足有养生需求人群和老年人特殊需要的、具有同类属性的行业、企业经济活动的产业集合;是依托第一、第二和传统的第三产业派生出来的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具有明显的公共性、福利性和高赢利性。 而养老地产,是“养老+地产”的一种开发模式——复合地产。这种模式是将房地产开发与创造消费者生活方式密切结合,将房地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进行整合,从而将某种具有号召力又具有贴近性的生活方式完整地镶嵌到房地产的规划、开发、运营和服务的整个流程之中,为消费者创造出充分体现生活感受和文化价值的复合人居生活。 复合地产是传统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在功能组合与产品形态上渗透和互动,它是一种泛地产,通过资源整合创造出更大的居住价值与商业价值。比如“地产+教育”就成了教育地产,以碧桂园为代表;“地产+运动” 就成了体育地产,以奥园为代表;“地产+文化创意产业” 就成了文化创意地产,以北京798、上海田子坊、杭州之江文化创意园为代表……而“地产+养老产业”也就成了养老地产,以北京东方太阳城、上海亲和源为代表。 复合地产意味着房地产开发模式的集约化和主题化,以及传统地产项目服务价值链条的延伸。 二、养老地产的商业模式 一般来说,市场化投资的养老地产的商业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土地获取方式:出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