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床数控技术》教学大纲

《机床数控技术》教学大纲

《机床数控技术》教学大纲
《机床数控技术》教学大纲

《机床数控技术》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中文名称:机床数控技术

课程英文名称:Numerrical Control Technique of Machine Tool

课程性质:专业课

适用专业:机械制造工艺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和机械设计专业

开课学期:春

总学时:52学时(理论课46学时+实验6学时)

总学分: 3

预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单片机与单板机技术、测试技术、电工学、机床概论、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或有关知识

课程简介:机床数控技术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机床自动控制技术。20多年来,随着电子元器件、计算机、传感与检测、自动控制及机械制造等技术

的不断进步,机床数控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数控机床是典型的机电一

体化产品,是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数控机床,提高机械工业的

数控化率,是当前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技术更新的必由之路。现代数控

机床已成为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乃至计算机集

成制造系统(CIMS)和无人化自动工厂(FA)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备。

为了普及和提高我国的机床数控技术,开设了《机床数控技术》这一门课程。该课程对机床数控技术的产生、发展、分类、以及其基础原理、

装置、接口、插补原理与速度控制、伺服系统及位置控制、可编程序控制

器、加工程序编制等现代机床计算机数控技术作了系统、深入浅出地叙述。

建议教材:《机床数控技术》.邵俊鹏.董玉红.3版.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参考书:机床数控技术李郝林方键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金广业.中国金属学冶金自动化学

会.1990

二、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教学与实验,掌握机床数控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控制领域中应用技术。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介绍数控机床的产生、特点、组成、分类及其发展,要求着重掌握数控机床的特点、组成、分类;

第二章数控机床的程序编制

介绍数控编程的一般方法及其内容和步骤,了解自动编程的基本原理、数控代码格式(包括EIA与ISO两种)、数控机床的坐标轴和运动方向、数控机床的坐标系统以及零件加工程序结构与格式,掌握手工编程的一般过程及其语言;

第三章数控插补原理

本章将简述点位控制、点位/直线控制和轮廓控制三类数控机床,掌握轮廓控制系统的插补运算方法,以及常用的插补方法:逐点比较法、数字积分法;

第四章伺服系统的检测装置

本章介绍闭环系统的重要部件──检测装置,包括旋转变压器、感应同步器、光栅等的结构、工作原理

第五章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

从本章开始在整体的角度来介绍数控机床的伺服系统,包括开环系统(掌握)、闭环系统(理解)

第六章计算机数控系统(CNC系统)(共2学时,略讲)

本章主要讲述CNC系统的基本概念、特点及CNC系统软件的功能和作用(了解)第七章可编程序控制器(重点、难点)

本节可编程序控制器概念、工作原理、结构以及程序编制等内容(掌握)

四、基于学业规范的要求

1、道德规范:遵守《大学生手册》有关规定。

2、行为规范: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上课期间手机、传呼都关掉;尊敬老师,尊重自己,课上不喧哗。

3、笔记与作业要求:上课要求认真记必要的笔记;作业要字迹清楚,不准抄袭。

五、总成绩评定

评定标准:平时成绩占10%(包括:作业、实验完成情况5%,出席情况5%);

考试成绩占9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