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验证与同步

设计验证与同步

设计验证与同步
设计验证与同步

设计验证与同步

Modified by on 22-Jan-2016

为了确保设计已经做好了PCB布局的准备工作,工程师们采用什么作为他们的日常工具呢?在此阶段,验证设计的正确性通常是最困难但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重点讨论PCB布局之前工程师面临的各种难题,并给出了避免各种错误以及利用Altium Designer协助工程师开展工作的具体方法。

设计一旦通过验证,接下来就是将设计转变为PCB布局。无论是首次将原理图设计转变为PCB 文件,还是在原理图上或PCB上对现有设计加以更改,均需要采用某种方法使两边保持同步。Altium Designer具有强大的设计同步功能,可有效解决设计同步问题,帮助您轻松完成实际设计过程中最重要以及最有乐趣的工作。

验证Altium Designer中的设计

Modified by on 22-Jan-2016

Contents

?设计验证策略

?验证——我们的产品设计是否合理?

?验证中的众多人为因素

?验证清单——绝对最小值

?元器件库策略

?创建集成元器件库

?非标准元件类型

?已分配封装

?封装管理器

?从PCB元器件库更新

?从元件库更新

?原理图设计策略

?编译VS电气规则检查

?设计技术的一些附加注释

?设计符号

?设计标注

?不同的设计方法

?互连–不同的模型可以影响如何执行设计

?布线错误

?扁平化设计

?层次化设计

?设计复用

?设计Snippets –现有设计的简单复用

?设计复用–参数层次化设计

?物料清单BOM信息

?反向标注

?电路板按位置重新标注时,元件标号予以更新

?由于空间限制工程师需要使用较小元件封装

?当检测到元件值错误,或者当某个值一开始为空,之后在电路板设计时予以确定?引脚交换造成的网络表变更

?总结

为了确保设计已经做好了PCB布局的准备工作,工程师们采用什么作为他们的日常工具呢?在此期间,验证设计的正确性通常是最困难但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重点讨论PCB布局之前的各种难题,并给出了避免各种错误以及利用Altium Designer协助工程师开展工作的具体方法。

设计验证策略

良好的设计检查和调试策略会将设计集成到一系列准备周全的步骤中,保证设计顺利完成并投入市场。这个过程需要的就是一个完整详尽的流程路线图。

验证设计的最佳途径是拥有一款能为您提供尽多帮助的软件!

验证——我们的产品设计是否合理?

测试常被认为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也被称为验证与确认。

验证是指确保设计准确运行的流程。而确认却稍有不同,它是指确保设计可追溯到某一组设计要求。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简单来说:

验证——“我们的产品设计是否合理?”

确认——“我们设计的产品是否合理?”

如上所述,本文侧重介绍在PCB布局前(即最难发现问题并要求工程师花费精力的阶段)针对电子设计的验证工作。这些方法,我们称之为策略,会重点围绕更加实际的实战技术,是工程师日常储备的一部分,确保他们能始终按时、保质完成任务,顺利设计出好产品!

验证中的众多人为因素

设计方案是人为开发设计的,并非像制造厂一样从一个模子里出产品。鉴于此,在验证过程中会有许多技术要素发挥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人为要素占大部分,并对最终结果和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当一个设计构建完成,人类的创造力就转化为物理形态!

例如,在提供关键任务应用(例如航天工业)的公司中,常常不得不克服的一大难题是心理活动对审查质量的影响。工程师不是机器人,许多细节都可能影响质量。上市时间压力是可能造成设计不佳的另一个要素,这几乎是每家公司所要面临的问题,无论其产品和应用是什么。

本文的重点不在人为因素,但这也是影响进程的重要因素。

验证清单——绝对最小值

绝大多数成功公司采用了更谨慎的验证方法,那么这些几乎可用于各个方面的较成熟的验证方法有哪些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工程师不得审查自己的设计。虽然工程师可能认为自己的设计最好(这样可加快进程)。

然而,在关键任务设计中,由于工程师对自己的设计太过熟悉反而会有损其客观判断。

?制备一份检查清单,这样每次都可以发现所有错误,然后反馈给工程师。

?在自信能够成功使用新元件的封装前,需对这些封装进行测试(通常包括打印出封装、放置元器件进行测试、检查引脚-焊盘标号是否正确映射以及引脚功能与焊盘是否匹配)?ERC/DRC 检查原理图和电路板,并确定可能存在的错误和警告的容忍等级。

?对各Gerber层进行人工检视,查看是否存在问题(一些工程师甚至会在CAM编辑器内运行DRC)。

?对各层进行目视检查。

?打印并检查各层。

?Gerber 和钻孔登记。

审查通常至少包括一份生成的原理图元件表,并根据此表验证元件类型是否正确。最后,将所有相应的变更更新到PCB中,尤其是在原理图中可能有嵌入的PCB规则(线宽、间距)或测试点的情况下。

元器件库策略

几乎所有公司都拥有数据库,并采用自备的特定元件号。开始设计前,工程师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验证元器件库,并确认已采用经认可的符号和封装。当然,该设计是从创建或评估实际元器件库(符号和封装)开始,因为如果元件不可用,您就无从下手。

创建集成元器件库

Altium Designer中的集成元器件库是由源符号、封装和其它所有信息(例如SPICE和其它模型文件)编译成的单个文件。采用集成元器件库是一个好的开始,它在验证数据表和封装时能够节约大把时间。采用集成元器件库(并非所有CAD都包含此类元件库)的优势在于只需在开始时进行一次验证。之后,Altium Designer不会对您的工作做出任何修改,并在需要时显示工程师需要查看的信息。

在编译过程中,查看关系是如何定义的,以确认模型和符号之间的关系,并将他们纳入一个集成元器件库中。该文件在编译后不可直接编辑,这样可进一步提高可移植性和安全性。

即使没有采用集成元器件库,而是采用源原理图或PCB元器件库,编译元器件库时也会交叉检测符号到针脚的映射(这是常见的错误来源)。虽然这听起来显而易见,但至关重要的是所有的一切均已进行精确检测,并且各零件都满足设计的最低要求。只有保证这一点,工程师才有把握在开始设计前避免许多问题。

构建、使用并修改集成元器件库以及如在Altium Designer中创建源原理图和PCB元器件库的相关指南见构建集成库章节。

参见库元件指南,浏览构建元件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原理图和PCB元器件库编辑器生成元件报告。

非标准元件类型

并非所有元件都需要安装在PCB上,并非所有元件都需列在物料清单上,并非所有装在PCB上的部件都需显示在原理图上。Altium Designer通过元件属性对话框(元器件库内或原理图上)内的元件类型这一属性对此提供支持。

举例来说,通过在原理图中添加用于装配PCB的支架元件,来增加原理图的可读性。如果物料清单内对该元件不作要求,那么该元件的类型可设为 Graphical。执行原理图电气检查时不包括图形元件,它既不在物料清单内,也不需要在原理图同步到PCB同步时进行检测。在这种情况下,元件类型设为Graphical。

图1 依据特殊元器件要求设置元件类型

还有一种经常在验证中用到的特殊元件类别 - 原理图和PCB上都需要这种元件,设计同步时对其进行检测,但物料清单上对该元件不作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该元件类型设为Standard(no BOM)。另一种特殊元件为散热片,一般原理图上未显示(但有时可能会有),并且在原理图电气验证期间无需检测,但必须纳入材料表中。在这种情况下,元器件类型设为 Mechanical。

元件定义的基本原则、元件属性以及元件、模型和元器件库之间的基本关系见元件、模型和元器件库的概念章节。

已分配封装

如上所述,大多数公司都有数据库并采用自备的零件号,分配封装通常是在创建元器件库时以及项目开始时需处理的问题。这一问题几乎总是出现在绘制原理图之前。然而,封装在PCB设计阶段仍可进行后续修改,尤其是当电路板上空间不多需调整封装轮廓时。有的公司甚至会为库中每个部件创建备用封装,以此来避免只有单个封装时PCB设计阶段出现的问题。

封装管理器

图2 设计过程中利用封装管理器随时管理封装分配

针对原理图设计阶段内元器件库的修改,Altium Designer的原理图编辑器内配有一个功能强大的封装管理器。从工具菜单上启动封装管理器,工程师利用封装管理器查看并管理整个项目中各元件相关的所有封装。多项选择功能便于对多个元件进行封装分配,更改封装的链接方式,或为分配了多个封装的元件更改当前的封装。设计变更通过Altium Designer的标准ECO系统实施,按要求更新原理图和PCB。

一开始采用通用零件之后再分配封装通常会面临许多问题,并且其检查过程也变得愈加困难,因此提前确定解决此问题的流程不失为一种良策。解决方案之一是当 PCB工程师更改封装时,

在原理图上设一个标注,以供其他不了解设计的人员查看。

为此,Altium Designer可在文本框和原理图标注内直接编辑,加速编辑和审查过程,允许工

程师方便地查看文本布局,如图3所示。

图3 直接在标注或文本框内编辑文本,以便记录稍后需审查的设计变更

案例分析:这些元件看似相同,但实则不同

某些机构制定了封装库的维护标准,这意味着需要仔细地设计PCB元器件库。为了说明已分配封装存在的问题,工程师可设计一个情况,即元件可具有“相同”的外观,但属性却完全不同。转动0°的封装和转动90°的封装看起来可能相同,甚至名称都一样。最理想的是采用一个工具将各原理图符号和封装与某一元器件库进行对比,每当发现异常(尤其是图形区别)时予以报告。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该问题通常在Pick and Place文件中被发现,或在设计阶段后期公司装配电路板时发现。一个在建库期间早就发现的简单设计错误之后会演变为代价昂贵的错误。在另一个案例分析中,有一客户要求利用元件传统绘图外形绘制他们的元件符号,但另一客户要求根据特定标准绘制相同的元件符号。

与之相关的一点,值得一提的是在原理图元器件库编辑器中,Tools ?Mode这一功能可让

工程师定义一个元件的多个图形表示。在显示图4所示工具栏之前,必须开启原理图元器件库:

图4 采用Mode功能定义单个元件的多个图形表示

从PCB元器件库更新

PCB 设计阶段所作的变更通常是封装变更。在这种情况下,需根据元器件库内相应的封装对电路板上的封装进行验证。对于上述更新,封装管理器称之为从PCB元器件库更新,以便工程师确保电路板上的封装与源元器件库内的封装精确匹配。对每个电路板和元器件库版本中的所有对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对比,根据封装与原理图符号的链接方式详述每一个区别,如图5所示。

图5 从PCB元器件库更新可对电路板所用的每个封装进行全面对比

举例来说,如果在原理图符号中,您指定某一封装,并且该封装可取自任意元器件库,那么从PCB元器件库更新将会访问已安装的任一元器件库。如果指定从某个具体元器件库更新,那么仅可搜索这个库(若已安装)。

对于不匹配的封装,您可单独选择是否更新这一封装。

从元件库更新

在外部元器件数据库内参考封装模型或修改原理图符号屡见不鲜。例如,工程师或元器件库管理员可修改元件内引脚编号或在元器件库内的某一元件上增设测试点。任何修改都需要应用到所影响的元件实例上,这样才能将原有元件替换为修改后的元件。

工程师团队中,元器件库通常由元器件库管理员进行管理和更新,以保证确保所有封装的正确性。该方法可确保已对元器件库进行了所有相应更新。

原理图中,通过Tools ? Update From Library可在当前活动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原理图上更

新元件,包括来自元器件库文件中的元件信息。您可更新整个元件,包括图形、模型和参数,或者选择更新哪些参数以及在哪些元件上更新。

确保您的设计与您的元器件库同步,直接从元器件库更新元件,利用来自数据库的元件和利用Altium Designer元器件数据库功能的相关详情见Using Components Directly from Your Company Database章节。

原理图设计策略

工程师验证元器件库后,就可以开始安心地绘制原理图。在PCB内,有一些用于控制电路板布局的规则,在线DRC可帮助您发现错误,但在原理图中,验证并不是这么有条不紊,其实需要工程师花费更多的精力。虽然Altium Designer内进行的电气规则检查(ERC)或编译可能会显示一些可能存在的连通性问题,但并非一览无余。

原理图内验证是对设计的后期处理,因此检测可能会占据大量时间,并且几乎需要手动完成。但是,在原理图设计阶段进行检测的优势在于可在设计过程中提早发现错误,从而更容易解决问题,并且花费更少。只有正确的原理图才能产生正确的PCB,因此这一步骤是至关重要的(即使审查的确是一项枯燥的工作)。

公司政策和/或客户要求也可指定工程师的审查过程。一般最常见的原理图审查包括运行ERC,但对于如何处理产生的错误和警告,不同的公司区别甚大。如果属于关键任务类型,那么可能会要求零错误,并且工程师不可审查自己的设计。在某些商业应用中,则可接受错误甚至警告存在。

生成原理图编辑器报告的相关详情见Design to Manufacturing章节。

编译VS电气规则检查

编译是Altium Designer环境以及电气规则检查(ERC)的基础概念。此外,它也是一个允许您利用许多强大设计功能(除电气规则检查之外)的过程。对编译的了解重点在于由编译创建的互连模型(本质上是一个内部网络表)随后可供工程师使用,编译后该模型显示在导航器面板上。以原理图源文件为例,编译过程开始于对所有逻辑文件的分析,而其中的说明则来自原理图。随后,原理图设计提供的所有消息提取到内部数据结构,该结构之后可用于许多编译后续工作,例如对比并显示原理图之间的区别、参数管理、设计的参数导航等。

许多问题在编译期间予以检测,这些问题并不仅仅是电气规则错误。检测是否存在“制图”类错误,例如标号重复、未与导线接触的网络标签以及元件标号重复。大约有75个错误检测及一个电气规则矩阵,用于查找传统电气问题,例如2个互连的输出引脚。此外,报告菜单中有针对单引脚网络的检测(检测分配了网络标签的单个引脚)。

工程师在导航器面板上可看到所有网络、网络内的节点以及用于整个设计的元件,您只需点击扁平的层级体系就可查看。工程师也可点击导航器面板上的其它对象,在设计中加以高亮显示,即便您所点击的对象跨越许多表单。

一些便捷的导航控件可帮助您浏览设计,其中包括:

CTRL +双击可上翻和下翻层级体系(在图表符或端口或图表入口上);ALT+直接单击原理图上

的网络对象,高亮显示图表上的网络,这在设计中追踪网络时相当方便;ALT+点击导航器面板上显示的对象,探查原理图上的对象以及相应的PCB对象,这最适用于多个显示屏配置。

可在Altium Designer内使用的完整的快捷键列表参见快捷键章节。

电器规则检查的完整指南参见设计规则章节。

设计绘制的基础知识(包括如何编译一个项目及其它项目相关指令,以及如何利用项目结构辅助设计验证)见Project Essentials章节。

设计技术的一些附加注释

对于任何复杂设计(扁平或分层设计)来说,工程师可采用一些技术使原理图检测更容易。例如,在第一页提供一份框图。此外,也可采用圆形、线条和矩形等简单对象进行绘制。一些工程师要求在每一页设置网络列表(并非仅仅是全局网络)以便检测;假若一个多门部件存在于多个不同图表上,则要求列出元件列表。

设计符号

在Altium Designer中,原理图中支持一系列形状的箭头,利于突出显示您的设计,如下图6所示。

图6 线形箭头(选自一系列形状)有助于记录您的设计

设计标注

将参考标号手动改为另一个编号是相当危险的,如果不跟踪这些元件,可能导致放置了多个而非一个元件。例如,7400有4个逻辑门电路,编号依次为U1:A、 U1:B、U1:C和U1:D。手动重

新命名时,可变为U1:A、U2:B、U3:C和U4:D。在电源不同的情况下,简单的重命名可能会造成PCB彻底失效!幸而Altium Designer内的报错选项能够检测并报告错误类型。

不同的设计方法

还有一个重点是,为了PCB设计而验证原理图与为了调试电路板而验证原理图是两码事,原因在于工程师常常只关注什么对他们来说是重要的。例如,PCB工程师可能只需熟悉一份网络表以及哪些零件需放在一起,但是元件可能分为多个门部件,并放在不同原理图页上。而后,当调试电路板时,检测放在不同原理图页上的所有门部件相当困难。

有的工程师之所以更愿意直接绘制一整块显示了全部引脚的元件,也是这个原因。虽然该区域有许多电线交错,会让PCB工程师混淆,但是这非常有利于检查电路板。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有时鉴于公司政策,工程师也爱莫能助。

并非每个软件都涵盖了各种情况下的检测和调试辅助功能。甚至在软件中,错误检测的默认设置趋于保守,因此工程师需对设计过程有深入的了解,从而达到确保一切正常的目的。

验证原理图设计的功能(如高亮显示网络、复制/粘贴功能或更改设计中互连类型)见原理图编辑器、面板和对象参考章节。

互连–不同的模型可以影响如何执行设计

根据设计类型,用不同的互连模型执行设计时,工程师采取的策略会有很大差异。经常执行简单扁平化设计的工程师采取的策略可能非常适合扁平化设计,但对复杂的层级体系设计则难以实施。

为了了解为什么会这样,需要注意到常常被忽略的微妙之处是——设计的规模和大小决定了设计如何呈现和建模,通常也决定了设计验证的最佳方式。

扁平化设计非常适用于小型设计,在小型设计中,可以将整个设计呈现在一张图上,有些工程师会将图剪成若干子图。但是,一旦设计变得复杂且图表超过6张,在没有可用于参考的结构视图时,就非常难以‘读懂’扁平化设计。

在现代软件的时代,将原理图绘制出来并打印到纸上进行验证仍然是比较普遍的做法,因为这个阶段还无所谓原理图是如何在软件中执行的。假设工程师通过打印版的原理图检查设计问题,当该设计是层级结构时,可以说这样的做法更简单,因为任何网络都只会从一张子图表向上接到父图表,而不会通过其它图纸的接口。

布线错误

原理图布线问题通常难以发现。连接错误引脚或网络不当命名等错误是普遍而且难以发现的错误。人为因素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检查设计时,通常有大量的错误信息,有些信息可能是设计相关的,有些则不相关。然而,信息泛滥会使工程师转移注意力,以致愿意接受一定数量的警告信息。这通常会产生没有验证意义的错误报告——这在某种程度上违反了工程师进行检查的目的。作为最低要求,最好建立针对特定错误的接受/拒绝规程,从而确定设计质量

的起始基准。

图7:通过Project Options对话框中的Error Reporting标签页,利用Violations Associated with Nets功能查找不容易被发现的网络冲突。

在Altium Designer中,可以检测未连接的引脚、偏离网格电线和连接不当的电源接口,通过编译原理图项目可以列举出一部分。更多的冲突选项及更多信息参见Violations Associated with Nets章节,如上文图7所示。

执行命令Project ?Project Options,在弹出的的对话框中点击Error Reporting标签页,查看原理图编译时生成的错误/警告信息。通过Tools ?Preferences可以定义编译选项,将提示信息显示在原理图上(波浪线)。

光标悬停在警告/错误标记上,可以获得冲突的更多详细信息。还可以结合使用Violations associated with Components,检测不当连接的元件引脚。导航器面板也有助于解决原理图连线问题,缩小网络相关的引脚范围。

还可以在导航器面板上检查网络名称。首先点击顶部的扁平层级体系结构(面板显示了整个设计的元件和网络),然后点击网络列表,通过上/下箭头在列表内移动,如图8所示。

图8. 通过导航器面板可以轻松检查不当的网络名称和更多信息。

这是查找网络名称输入错误的一种极佳方式。Reports菜单的Report Single Pin Net Report 命令,可以查找已经命名的单引脚网络(虽然本意并不用于检测没有网络标签的单引脚网络)。有时,走线问题本身可能只是因为某个规则在软件中的建立方式与其在现实之间的差异。由于软件通常会更新以适应广大用户的需求,因此可能无法满足工程师的某个特定需求。

案例分析:检查总线名称

就总线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总线名称不能由网络名称(如CLK、D0、D1、RST)组成,所以工程师可能将总线命名为UTIL0..4。这会使审查人员和工程师的工作更加复杂,易于出错,因为原理图变得更加难以理解!但是只有正确的原理图才会生成正确的PCB,因此这一步骤是至关重要的(即使检查是一项枯燥的工作)。

在Altium Designer中,原理图编辑器是具有总线相关冲突报错功能的,这些冲突设置在Project Options对话框的Error Reporting标签页中访问。

扁平化设计

一些工程师在日常工作中很难遇到层次化设计—与工程师设计的项目类型不符。对较简单设计而言,尽量使用端口并分而治之是比较成功的设计方法。通过尽量使用端口,工程师可以创建原理图模块,使连通性验证和调试变得极其容易,特别是结合高亮显示和ERC检查时。

案例分析:商用激光器产品

提示:

尽量选择简化过程的方法!

在开发激光器精密机械的公司的研发部门中,工程师重复利用改进和审核后的电路能够轻松满足新开发的需要,加快验证过程。他们的工作方式是将电路进行模块化,然后将之接入设计的其它部分。大量使用复制粘贴功能,从而将电路并入设计中来节省时间,但是,粘贴后电路重新布线是一个需要大量工作的手动过程。

这些都是整个设计中贯穿端口和网络标签连通性的典型要求。但是,此设计类型允许轻松地增加和移除可重复使用的电路,只需简单地增加或移除部分或全部原理图即可,并且Altium Designer仍然按预期方式工作。

层次化设计

层次化设计是Altium Designer的显著优点之一,允许用户以具有逻辑性、有意义的方式布局设计。Altium Designer的层次化设计功能不仅仅是为了布局设计,它们还是多通道设计功能的基础;此外,在不同电子产品设计中重复使用电路也变得非常简易。

由于层次化设计本质上而言更加复杂,可能难以进行检查,此类型设计的缺点由其它益处来权衡弥补。

比如,由于结构都已显示出来从而具有易读性,连通性只存在于子图表与父图表之间,而不会与其它图表连通,而网络标签始终只存在于本地,所以设计对于工程师而言是清晰明了的。这也同样适用于设计复用(随后将在Snippets章节中讨论)。

案例分析:关键任务应用

关键任务应用作为设计图谱的另一中示例,设计周期会有很大差异,与许多商用应用程序比较,其中包含大量的检查工作。这种由客户决定设计的设计哲学并不罕见。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存在原型设计的电路板/设计概念阶段,这一阶段的持续时间可能达一年或更多时间。在此阶段,主要着重于原理图,虽然电路板是为了进行概念验证而设计的。此后开发评估模型,该模型尽量使用商用元件,以节省资金和时间。

从电气上而言,创建的模型尽量等同于实际模型。然后,建立与实际模型相同的鉴定模型。实际模型和鉴定模型可以同时创建。对鉴定模型进行测试,验证产品是否适应所处的环境条件(比如,温度、冲击、振动、辐射等)而不会出现故障。设计总时间可能在几年与许多年之间不等。

在此案例分析中,通常的做法是限制不同互连模型的使用,从而使得各个工程师使用相同的模型。但是要确保审查人员已经理解和验证过互连模型。

设计复用

为了快速创建可以随时使用的已经验证的设计资源,在此环境下创建和保存验证后的电路是必要的。这些资源应易于存取、节省时间,无需搜索硬盘驱动器上的文件夹和打开各个原理图即可查找所需的信息或者验证电路。分享已经验证的设计,使整个团队都能利用唾手可得的资源,无需花费精力研究他人的方案。

从本质上,将新技术设计投入市场意味着必须快速复用验证后的设计模块部分并将其融入新的开发工作中。这一目标旨在避免大量繁重的工作,使工程师能够开发和调整创新改进之处,而不是将大量时间用在电路定位、重新布线和验证上。

值得指出的是,使用层级结构时,设计复用在复杂设计中变得容易得多,因为大部分设计保存为实际原理图,可以重复使用,不需复制粘贴!

将选中的电路粘贴为图表的功能是另一个灵便的特点。使用此方法,可以容易地将电路图形部分列入另一图表上,并根据要求调整大小。进行粘贴时,选中Edit ? Smart Paste 命令来变换剪贴板对象。

设计Snippets –现有设计的简单复用

当设计需要包括其它设计中使用的电路部分时,工程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设计Snippets特性。这是一个简单方便的特性,通过Snippets系统,可以选取部分电路保存在单张原理图上或者选取保存包括元件和布线的PCB设计。

图9. 右击Snippets面板,添加片段。

在Snippets 面板上,原理图和PCB选取保存为片段,右击面板,将当前选定的部分添加为片段。在网络环境下,Snippets可以组织到标准的Windows文件夹;点击Snippets Folders按钮,将现有文件夹添加到片段面板下的可用文件夹列表中。每个片段均保存为标准的原理图或PCB 文件。

设计复用–参数层次化设计

复用设计部分(比如将当前项目的图表符指向公司优选的电源原理图上)的挑战在于从一个设计到下一设计中,元件值不是固定不变的。Altium Designer的参数层次化设计功能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对元件值的指定从一张原理图转移到引用这张图的图表符上。这一功能还适用于多通道设计(相同电路不断重复),以便在各个通道中设定不同的元件值。

参数元件如下定义:将参数元件值声明为上述图表符的一个参数,然后在目标元件上引用该参数。

图10. 各个通道中具有不同电容器值的图表均衡器

比如,图表均衡器可以多次重复同一电路,各个通道之间的唯一差异在于元件值。因此,在不同的通道中电容器值可能为0.12μF、0.056μF和 0.033μF。在Altium Designer中进行此操作是很简单的,因为可以在代表每个通道的图表符中指定这些值,避免设计出很多张仅元件值有

差异的相似原理图。

参数层次化不局限于元件值,用户可以在原理图上参数化引用任何元件参数或文本标签。工程师可从该层级体系中多张图表之上的符号引用参数,系统会在层级体系中搜索,直至找到匹配的参数。

在Altium Designer中,执行命令Project ?Options打开项目选项对话框,Options标签页中的Net Identifier Scope可以用于检测,因为对所有电路板而言,整个原理图层次化模型是相同的(这种情况下,当有一个模型不同时,更易于发现)。但与扁平化设计不同,当存在本地网络时,或者设计对象(如电源接口)更改为本地时,检查就变得复杂了。在这种情况下,追踪了解设计中的互连是如何建立的就变得极为困难。

“互连和多图表设计”章节对网络互联、网络标识符和范围的定义以及与多图表设计的关系如何进行了全面说明。

物料清单BOM信息

BOM 通常是验证设计的有用工具,但如何运用BOM在不同公司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不同的公司采用不同的系统,因此如何采用BOM进行验证并没有统一标准。

例如,大公司可能同原理图一起比较和检查物料清单。甚至由不同的工程师检查设计的不同部分,因此需要事先考虑和计划由谁提供由谁检查哪些内容。基于公司使用的软件,这可能变得更复杂!

在像Altium Designer这样的综合软件包中,原理图和PCB编辑器将共享相同的部件信息,使用两者之一生成BOM都不存在差异或问题。但如果公司在PCB设计阶段使用了与原理图不同的软件工具,这可能就不适用了。另一个可能的情况就是,虽然软件包是集成的,但原理图和PCB 仍然是各自独立的工具,必须从原理图和 PCB中生成单独的BOM。

让情况变得更复杂的一点是,各个公司拥有自己的部件识别、列表清单和订购数据库。即使所有公司都使用BOM进行元件验证或其他操作,他们使用BOM的方式也可能稍有不同。

案例分析:使用BOM的不同方式

提示:

了解正使用的软件包的集成度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一家公司使用4位数字标识部件,但是数据库程序使用8位数字表示部件。将4位数字手动输入到数据库中之后自动生成BOM,而设计检查中并不需要那些多余的数字,这样只会变得更加复杂。

另一公司使用9位数字标识和储存部件和BOM中的信息,并且与使用独立数据库的采购部门协作。采购部门以特定的方式要求提供所有信息以便订购元件。因此,工程师至少必须提供制造商名称和元件编号。他们还需添加数据表、价格、说明和数值链接。这可以生成一个简单的电子数据表文件。

一些公司和部分软件包可能不希望进行完全集成,因为审查人员/工程师需要花费更多精力确保

完全了解他们正在使用的系统。

使用Altium Designer,可以直接将数据库数据导入BOM中(比如不想将优先供应商信息列入原理图内,但是需要将其列入材料表中,如下文示例所示)。 Report Manager也包含若干示例模板,能够方便地提供检查所需的信息。

Altium Designer还支持很多公司的核心元件/元件库系统,在此系统中,所有元件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Altium Designer原理图符号仅仅是一个符号。更多信息参见“通过公司数据库直接使用元件”中的应用说明。

图11 从Database Library(数据库元件库)引入元件时,信息直接从数据库导入BOM中。

反向标注

即使是最完美的计划也不能预见将要发生的所有事情。工程师必然会作出更改,PCB工程师通常手动更改PCB,然后将更改之处反向标注到原理图。所有更改均需在原理图中予以处理、跟踪和验证。

为什么工程师必须进行反向标注?PCB最常见的更改原因如下所示:

电路板按位置重新标注时,元件标号予以更新

电路板按位置重新标注时,如果元件标号发生变更,则同步器采用元件的唯一ID检查PCB上元件标号的变更,并将变更反映到原理图上。该操作从PCB中的 Design菜单中执行,它允许用户选择原理图项目。之后PCB上的元件标号与原理图上的元件标号相比较,并且生成待更新的内容,在ECO列表中检查并执行。

由于空间限制工程师需要使用较小元件封装

由于空间限制工程师需要使用较小元件封装时,Altium Designer中有两种方式可以更改元件封装: 1)通过PCB中的元件属性对话框进行更改;或者2)无网络连接时,从元件库导入PCB 上。

如采用第一种方法,从Design菜单中选择Update命令,封装更改将推回至原理图。资源库详细信息将不会推回至原理图,尽管能够将元件库文件详细信息从原理图推送至PCB。

当检测到元件值错误,或者当某个值一开始为空,之后在电路板设计时予以确定

元件值存储在元件的Comment字段中(原理图和PCB)。Comment属性值的差异在PCB中予以检测,并通过Design菜单命令推送至原理图。这同样适用于将元件数值从原理图推送至PCB。

引脚交换造成的网络表变更

在Altium Designer中使用Design ? Update菜单,执行从原理图到PCB的网络表变更是非常直接的。它分析网络表的连通性,并与PCB上的网络表进行比较。如果有任何差异,Altium Designer会创建ECO进行更新,或在PCB的元件焊盘上创建待更新的网络(图12)。同步器通过网络中的相关引脚匹配不同的名称时,可以检测网络名称变更。PCB上并非由引脚交换造成的网络变更不能通过更新过程自动应用到原理图设计,这需要工程师来完成。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1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是一门基于思维科学、信息科学、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研究产品设计规律、设计技术和工具、设计实施方法的工程技术科学。 2设计的概念,广义概念是指对发展过程的安排,包括发展的方向、程序、细节及达到的目标。狭义概念是指将客观需求转化为满足需求的技术系统(或技术过程)的活动。 3设计的含义:为了满足人类与社会的功能要求,将预定的目标通过人们创造性思维,经过一系列规划、分析和决策,产生载有相应的文字、数据、图形等信息的技术文件,以取得最满意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这就是设计。 4设计的特征:需求特征、创造性特征、程序特征、时代特征。 5设计的四个发展阶段:直觉设计阶段、经验设计阶段、半理论半经验设计阶、现代设计阶6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区别: 传统设计:以经验总结为基础,运用力学和数学而形成的经验、公式、图表、设计手册等作为设计的依据,通过经验公式、近似系数或类比等方法进行设计。传统设计方法基本上是一种以静态分析、近似计算、经验设计、手工劳动为特征的设计方法。 现代设计:是一种基于知识的,以动态分析、精确计算、优化设计和CAD为特征的设计方法。 7现代设计方法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转变: 1)产品结构分析的定量化;2)产品工况分析的动态化;3)产品质量分析的可靠性化;4)产品设计结果的最优化;5)产品设计过程的高效化和自动化。 8现代产品设计按其创新程度可分为: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形设计三种类型。 第二章 1功能分析组合方法:求总功能(黑箱法)分功能求解方法(调查分析法、创造性方法、设计目录法)原理解组合(形态分析法) 第三章 1创造技法:(一)集体激智法:(专题会议法,德尔菲法,635法)通过多人的集体讨论和书面交流,互相启迪,并发灵感,进而引起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应,形成综合创新思路的一种创新技法。(二)提问追溯法:(奥斯本提问法,阿诺尔特提问法,5W-1H提问法)是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推理来扩展思路,或将复杂的问题加以分解,找到各种影响因素,从而扎到问题的解决方案的一种创造性技法。(三)联想类比法:(联想发明发,类比发明发,仿生法,综摄法)通过启发、联想、类比、综合等手段,创造出新的想法,这种创造技法就称联想类比法(四)组合创新法:(性能组合,原理组合,功能组合,结构组合)利用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用已有的知识和现有的成果进行新的组合。从而产生新的方案。

实验设计方法(1)

实验设计方法㈠ 统计学设计方法按因素分为: 单因素:完全随机,配对设计,序贯设计。 两因素:配伍组设计(随机区组设计),均衡不完全配伍组设计 配对设计,两层次分组设计。 三因素:拉丁方设计,尧敦方设计,裂区设计。 多因素:析因设计,正交设计,均匀设计。 嵌套设计,重复测量设计,调查设计,诊断试验。 一、完全随机设计(Complete random design) (一)概念 ?完全随机设计:又称简单随机分组设计,将受试的对象 随机地分配到各处理组(水平)进行试验,或从不同总 体中随机抽样进行观察。 ?是最简单、最易于掌握的设计方法。 ?可设置两个组,也可设置多个组,可设置2个以上的水平。 ?设计中未考虑非处理因素的影响。 (二)应用条件 1.应用条件: ①计数、计量、等级分组资料; ②适合于样本内个体变异较小的情况; ③注意各组的均衡和可比性。 ④各组样本含量可以不等,但最好是n1 = n2 2.缺点: 只能分析单因素。因工作量大,统计效率低。 (三)实验设计方法 ?单因素多水平完全随机设计:将符合实验要求的观察对象随机分配到n个水平组中。 ?单因素g水平组内完全随机设计:研究某药物治疗某疾病,比较该药物对不同年龄段病人的作用,可采用随机抽样,分别从该疾病的老中青三个总体中随机抽取所需要的样本,比较观察。完全随机设计多组试验 二、配对设计(matched-pairs design) 配对设计:是将条件相同或相近的受试对象按某些特征或条件配成对子,然后把每对中两个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研究组,这种设计称配对设计。可分为四种: (一)前后配对设计 (二)左右配对设计 (三)异体配对设计 (四) 配对设计与完全随机设计比较 (五)交叉配对设计 (一)前后配对设计 指同一批实验对象,施加一种受试因素后,观察某一实验指标在实验前后的变化。同一批标本接受两种不同测定方法的检查也这属类配对。 1.应用范围:主要应用于急性病与短期实验,但不是绝对不能用于慢性病(病情稳定的慢性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重点

绪论 1、设计的的本质是由功能到结构的映射过程,是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进行构思、计划并把计划变为现实可行的机械系统的过程。 2、计划具有个性化、抽象化、多解性的基本特征。 3、现代设计方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概念: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辅助人们进行设计。优化设计是从多种设计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方法,它以数学中的最优化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手段,根据设计所追求的性能目标,建立目标函数,在满足给定的各种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的设计方案。 有限元设计就是利用假想的线和面将连续的介质内部和边界分割成有限大小、有限数目、离散的单位来研究。 稳健设计通过质量工程方法在产品设计阶段就要求把产品设计完美、健全,不受或尽量减少生产线波动带来的影响,以保证产品达到预期的质量效果。 虚拟设计是一种新技术,它可以在虚拟环境中用交互手段对在计算机内建立的模型进行修改,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了产品设计质量和一次设计成功率。 创新设计、智能设计、表面设计、绿色设计、动态设计、摩擦设计、协同设计、工业设计等。一 1、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CAD):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门重要技术,是集计算、设计绘图、工程信息管理、网络通信等领域知识于一体的高新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即计算机辅助分析,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即计算机辅助制造,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即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即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8、CAD的特点:1)规范化、高质量规范设计流程,统一文档格式,提高设计质量。9、CAD发展方向:脱离图版,实现全自动无纸化设计、生产和制造,是CAD发展的最终目标。 10.CAD的基本功能及优点:1)人机交互 2)几何造型 3)计算分析 4)系统仿真 5)工程绘图 6)数据管理 11、CAD系统组成:CAD系统的硬件结构:计算机、图形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CAD系统的软件:软件系统、支撑软件、应用软件。 二 1、优化设计:是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设计方法。它以数学中最优化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手段,根据设计所追求的性能目标,建立目标函数,在满足给定的各种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的设计方案。 2、P49页:例2-1 黄金分割法求函数,3无约束优化方法:坐标轮换法、牛顿法、 约束优化方法:遗传算法、惩罚函数法、复合形法多目标优化方法:多目标优化问题、主要目标法、统一目标法 三 1、有限元法的概念:把复杂的结构看成由有限个单元组成的整体的一种设计方法 2、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化整为零,积零其整,把复杂的结构看成由有限个单元组成的整体 3、弹性力学中的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完全弹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微小性假设,无初应力假设 2、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平衡方程、几何方程、物理方程、边界条件

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三者的区别

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三者的区别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三者的区别 关于他们的区别我这里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目的 设计评审:评价设计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识别问题 设计验证:证实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设计确认:证实产品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 2、对象 设计评审:阶段的设计结果 设计验证:设计输出文件、图纸、样本等 设计确认:通常是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有时也可以是样品) 3、时机 设计评审:在设计适当阶段 设计验证:当形成设计输出时 设计确认:只要可行,应在产品交付或生产和服务实施之前。 4、方式 设计评审:会议/传阅方式 设计验证:试验、计算、对比、文件发布前的评审。 设计确认:试用、模拟 一、目的的区别 设计评审:评价设计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识别问题(识别问题是主要目的,还要提出解决措施。); 设计验证:证实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设计确认:证实产品满足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 二、对象的区别 设计评审:阶段的设计结果(通过评审可以转入下阶段。) 设计验证:设计输出文件、图纸、样本等; 设计确认:通常是向顾客提供的产品(但有时也可以是样品); 三、时机的区别 设计评审:在设计适当阶段 设计验证:当形成设计输出时(包括阶段性设计输出的验证。) 设计确认:只要可行,应在产品交付或生产和服务实施之前(必要时,应当提前确认,以免确认发现问题后来不及修改了。) 四、方式的区别 设计评审:会议/传阅方式(还有文件会签。) 设计验证:试验、计算、对比、文件发布前的评审 设计确认:试用、模拟 五、结果的区别 设计评审: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设计验证: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设计确认:确认结果以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六、参与者的区别 设计评审:各个有关人员代表,其中与评审对象接受者的职能代表一定要参加。 设计验证:通常是本行当、专业有关人员 设计确认:通常是本行当、专业有关人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其中必须要有顾客或者顾客代表参加。

数字逻辑电路设计

《数字逻辑电路设计》课程设计 总结报告 题目:计时器及红绿灯设计报告 指导教师: 设计人员: 日期:2014年6月5日 1.设计任务书 1.1红绿灯设计任务书

任务:1、红绿灯控制器(选作)(创新班比必做) 基本设计要求:EWB仿真实现,设计一个红绿灯控制器控制器设计应具有以下功能 (1)东西方向绿灯亮,南北方向红灯亮。. (2)东西方向黄灯亮,南北方向红灯亮。 (3)东西方向红灯亮,南北方向绿灯亮。 (4 ) 东西方向红灯亮,南北方向黄灯亮。 要求有时间显示的(顺数、逆数皆可)时间自定(按学号:红灯时间(学号)=绿灯时间+黄灯时间(≥5)。 给定条件:FPGA红绿灯开发板 1.2计时器设计任务书 基本设计要求:电脑仿真,电路板布线 计时器应具有以下功能 (1)显示时间:分钟,秒钟(时间为学号后两位,小于20的加上20) (2)设置操作开关,计时器具有清零,启动、暂停和继续的功能。 (3)场次至少有两次(可多次),半场结束时,有报警信号;比赛结束时,计时器停止工作,有报警信号。(可用发光二极管显示)给定条件:只能采用实验室提供的中小规模电路进行设计;实验室提供基本元件,做完后交回。 2.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2.1红绿灯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计时器由信号发生电路,计数电路,时间显示电路,红绿灯显示电路构成,设计总框图如下图2.1所示 图2.1 红绿灯设计框图 2.1计时器设计框图及整机概述 计时器由信号发生电路,计数电路,控制电路,报警电路,显示电路构成,设计总框图如下图2.2所示 图2 .2计时器设计框图 3.各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及原理说明 3.1.1红绿灯秒信号 红绿灯秒信号由FPGA开发板晶振输出,通过74LS160计数器分频后,得到秒脉冲。 3.1.2红绿灯计数电路

试验设计方法

对试验设计方法的一些探究 试验设计概述: 试验研究可分为试验设计、试验的实施、收集整理和分析试验数据等步骤。而实验设计是影响研究成功与否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提高试验质量的重要基础。试验设计是在试验开始之前,根据某项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制定试验研究进程计划和具体的试验实施方案。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如何安排试验、取得数据,然后进行综合的科学分析,从而达到尽快获得最优方案的目的。如果试验安排得合理,就能用较少的试验次数,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试验目的;反之,试验次数既多,其结果还往往不能令人满意。试验次数过多,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有时还会由于时间拖得太长,使试验条件发生变化而导致试验失败。因此,如何合理安排试验方案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已建立起许多试验设计方法。如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常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的有黄金分割法、分数法、交替法、等比法、对分法和随机法等,这些方法为多因素试验水平范围的选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在生产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多因素试验设计方法有正交试验设计、均匀实验设计、稳健试验设计、完全随机化设计、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设计等。下面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探究。 一、单因素试验设计 在其他因素相对一致的条件下,只研究某一个因素效应的试验,就叫单因素试验。常用的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有黄金分割法、分数法、交替法、等比法、对分法和随机法等。单因素试验不仅简单易行,而且能对被试验因素作深入研究,是研究某个因素具体规律时常用而有效的手段。同时还可结合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随时布置试验,求得迅速解决。单因素试验由于没有考虑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试验结果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单因素试验只研究一个因素的效应,制定试验方案时,根据研究的目的要求及试验条件,把要研究的因素分成若干水平,每个水平就是一个处理,再加上对照(有时就是该因素的零水平)就可以了。 例如硫酸铵加量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试验,硫酸铵的用量分、、、四个水平。 在设计单因素试验方案时,应注意数量水平的级差不能过细。过细,试验因素不同水平的效应差异不明显,甚至会被试验误差所掩盖,

设计开发验证与确认报告

设计开发验证与确认报告 设计开发验证及确认报告 RD-F-010 序号: 项目名称圆周切割机型号规格 YQJ-1500 验证单位及参加 验证人员 试验样品编号试验起止日期 2014.3.31- 2014.04.2 设计开发输入综述(性能、功能、技术参数及依据的标准或法律法规等): 一、依据的标准或法律法规(包括名称、编号、版本、章节号等): GB7258-2012机动车安全运行条件 GB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制 GB26504-2011移动式道路施工机械通用安全要求 GB16710.1-1996 工程机械噪声限值 二、产品功能描述: 本产品的主要功能是对水泥路面进行圆周切割,为清除井盖周围的破损面提供分割区域,适用于混凝土抗折弯强度不大于7.5Mpa的水泥路面。 该产品自带动力,配备无线遥控装置,可实现旋转、下切的自动控制,切割半径可调,旋转速度两档可调。工作时以井盖中心为回转中心进行圆周切割,适用于直径不小于700mm的圆形井盖。 回转中心定位装置简单可靠,易操作。 行走方式为托牵式,整机通过性能好,适用于多种工作场所,能满足汽车单车道上的施工要求。 配备自动水除尘和降噪装置。 配备安全防护及警示装置。

三、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 产品技术参数 序号项目设计目标备注 1 长x宽x高(mm) 1100x()x1700 参考尺寸 2 自重(kg) 350 上下20kg 3 最小切割直径(mm) 750 4 最大切割直径(mm) 1500 5 最大切割深度(mm) 120 6 旋转角度(o) 360 7 切割速度(r/m) 5-6 速度可调 8 水箱容量(L) 55 类型双缸、风冷、四冲程美国百力通汽油机功率(HP/Kw) 18/13.3 发排量cc 570 动 9 输出方式键槽水平轴机输出转速(r/m) 3600 参启动方式手启动+电启动数燃油箱容量(L) 7 产品主要配置 序号名称性能描述备注 1 发动机百力通18马力水平轴汽油发动机 35kg 山东豪迈集团回转支承 2 回转支撑 011.30.560.001 齿轮圆周力约为40kN 011.16.339.001.04.11F1 最大拉力2000N,行程200mm 3 提升器 MOTECK直流电动推杆 THOMSON PPA12-58B65-08N 4 回转电机直流回转电机法雷奥电机 403 872 5 半径调节器 MOTECK 直流电动推杆待定 6 回转定位器直流电磁铁吸盘,或插销定位插销定位 7 ?切割头切割转速与普通切割机同,安装方式待定普通刀片,刀片直径约400mm 8 遥控装置无线遥控,控制回转、提升无线遥控,控制回转、提升 9 电瓶容量待定由发动机供电 10 底盘可折叠,托牵式车架焊接,左右独立车轮四、产品结构要求: 本产品主要结构有回转中心定位装置、回转平台、半径调节架、提升平台、切割装置、底盘、配重等组成。 4.1、回转中心定位装置:带四个铆钉的定位板,工作时,铆钉插入地面固定,切割装置放在定位板上,具体看测绘照片。

浅析制药设备验证中的设计确认

浅析制药设备验证中的设计确认 摘要:目的:提出制药企业正确开展设备设计确认工作的对策。方法:通过阐述设备设计确认的重要性、分析企业现行的设计确认工作存在问题,从而提出设计确认如何开展的对策。结果与结论:良好的设备设计确认是制药企业完整并完善设备验证的关键,因此设计确认必须得到制药企业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设计确认;设备验证;用户需求标准GMP 设备验证是指对生产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及运行的正确性以及工艺适应性的测试和评估,证实该设备能达到设计要求及规定的技术指标。设计确认(Design Qualification,以下简称DQ)又称为预确认,是制药企业开展设备验证工作的第一步,是指企业根据自身药品生产工艺的设计情况,对生产所用的设备设计和选型,从设备的性能及设定的参数等方面,参照说明书加以考查,并由企业相关部门写出验证报告,经审核批准,然后选定设备供应厂商.。简而言之,就是制药企业评价设备技术指标并遴选最优设备供应商的过程。 一、设备DQ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1 现代GMP质量理念的需要 “药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更是设计出来的”,如果产品在工艺设计过程中就出现了问题,后续的生产控制再严密都是徒劳的。这里提到的设计不仅仅指产品本身的设计和生产工艺的设计,也包括和生产工艺密切相关的制药设备的设计。药品的质量不仅取决于生产工艺的设计质量,也受到生产设备设计质量的影响。换句话说,设计良好的生产工艺只有依托于与该工艺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制药设备才能生产出质量符合标准的产品。因此,制药企业从自身的生产工艺出发,根据工艺对设备的性能、材质、结构的特定要求开展设备DQ工作,通过执行在设备开发设计制造阶段的确认,有助于将GMP管理理念在设计阶段就融人药品的生产系统中,从而真正体现“质量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现代质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作业 (大作业)

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 (大作业)

1、采用系统化设计流程及所学现代设计方法详细阐述某公司需要投资研发一款新型产品的整个设计流程和采用方法。 (1)请具体阐述采用哪些设计方法,如何去完成新产品的规划设计过程?(2)请具体阐述采用哪些设计方法,如何去完成新产品的方案设计过程?(3)请具体阐述采用哪些设计方法,如何去完成新产品的技术设计过程?(4)请具体阐述采用哪些设计方法,如何去完成新产品的施工设计过程? 答: (1)产品规划设计包括三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市场细分及选择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市场调研与分析,研究如何细分市场,以及企业如何选择细分市场,最后确定企业对细分市场的战略选择。第二个阶段是定义新产品概念。在这个阶段中要对某个细分市场,收集其需求的主要内容,包括客户需求、竞争需求及企业内部需求,并确定企业在该细分市场的产品定位,然后寻找和定义新产品概念。第三个阶段是确定产品规划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需要从技术层面分析新产品属于哪个产品族及其开发路径,并根据公司的战略确定新产品开发的优先顺序和组合策略,然后依据企业资源状况,制定新产品开发的时间计划。 产品规划设计的步骤为:信息集约→产品设计任务→预测调研→可行性分析→明确任务要求→可行性报告、设计要求项目表。 进行产品规划设计的主要方法有:设计方法和预测技术。支持产品规划设计的主要理论有:设计方法学、技术预测理论、市场学、信息学等。 (2)新产品的方案设计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方案设计和方案评审两个阶段。方案设计阶段的步骤为:总共能分析→功能分解→功能元求解→功能载体组合→获得功能原理方案(多个原理方案)→原理试验→评价决策→最优原理方案→原理参数表、方案原理图。 进行产品的方案设计的方法主要有:系统化设计方法、创造技法、评价决策法、形态学矩阵法。 主要的理论指导包括:系统工程学、形态学、创造学、思维心理学、决策论、模糊数学等。 (3)对产品进行技术设计时,首先要对结构进行总体设计,包括了对产品的结构设计和造型设计。进行新产品的技术设计的主要步骤为: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最终版)

第一章设计方法学 1. 现代设计目标: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T--缩短产品设计周期 Q--提高产品质量 C--降低其成本 2. 传统设计法特点:静态的、经验的、手工式的、(近似计算) 现代设计法特点:动态的、科学的、计算机化的、(精确计算) 3.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分为:(1)直觉设计阶段(2)经验设计阶段 (3)半理论半经验设计阶段(4)现代设计阶段 4.系统-执行特定功能而达到特定目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元素。 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一定联系的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整体都是系统。 5.系统化设计的特征:由上而下、由总到细。 基本方法:系统的分析和综合。 6.黑箱法定义:把系统看成是一个不透明的,不知其内部结构的“黑箱”,在不打开黑箱的前提下,利用外部观测,通过分析黑箱与周围环境的信息联系,了解其功能的一种方法。 根据系统的某种输入及要求获得某种输出的功能要求,从中寻找出某种物理效应或原理来实现输入-输出之间的转换,得到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推求出“黑箱”的功能结构,使“黑箱”逐渐变成“灰箱”、“白箱”的一种方法。 7.系统化设计的步骤: 8、评价的目标内容: (1) 技术评价目标——可行性,创造性,可靠性 (2) 经济评价目标——成本,利润,市场潜力 (3)社会评价目标——社会效益和影响 9.技术-经济评价法 (a)技术价Wt : Wt=(Piqi)/Pmax (Pi-各技术评分值;qi-加权系数;Pmax-最高分值5分或10分)

(b)经济价Ww:Ww=Hi/H=0.7Hz/H (Hi-理想成本;H-实际成本)(c)技术-经济综合评价:均值法:W=(Wt+Ww)/2 双曲线法:W= (Wt.Ww ) 10.产品价值V=F/C ( F-功能C-成本) 11.寿命周期成本(要会画出它的曲线图,并做分析) C=C1+C2 C1-生产成本C2-使用成本 12、提高V途径(分5种情况讨论) F ↑/C →=V ↑功能 F →/C ↓=V ↑成本 F ↑/C ↓=V ↑功能、成本 F ↑↑/C ↑=V ↑功能 F ↓/C ↓↓=V ↑成本 第二章机械优化设计 1.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统一形式描述: min f(x) x=[x1,x2,………xn]T s.t. gi(x)<=0 i=1,2,3…m hj(x)=o j=1,2,……n(p

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

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 调研报告

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区——星巴克旗舰店 1.案例简介 建筑师:原作设计工作室(章明/张姿) 设计团队:张姿、章明、孙嘉龙、张之光 项目地点:上海市2010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南车站路564号) 设计时间:2012/10-2013/2 建成时间:2014/2 建筑面积:500平方米 图1:效果图 2.案例的选择 夏日的余温没有完全散尽,秋天的凉意开始慢慢降临。金色的10月不仅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出游的好时光。原本就计划在国庆期间到江苏旅行的安排为调研创造了宽裕的选择范围。 一直以来更喜欢简洁凝练的设计,加上在短时间内很难对较大体量的建筑有深刻的剖析,于是在案例的选择上更倾向于较有特色的小体量建筑。 上海世博会最佳实践区的星巴克旗舰店就是一个较为合适的案例,最终使我选择它的原因是一篇关于这个建筑有趣的评论,作者提出了“不透明的透明”以及“透明的不透明”在建筑中同时体现的观点,让我产生了实地考察的冲动。

3.案例分析 该项目位于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这个已然穷尽了各种造型的场所,并且位于道路交叉节点的位置,如何在这样具有挑战的环境下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是设计后来者面临的一大难题。 图2:区位图 沿着实践区的道路向里走,很快就会发现一个全玻璃盒子样的建筑,虽然只有一层且被周边各式造型的现代建筑包围着,但仍能清晰的感受到它的存在。 咖啡店独特的地方就在于其外表面覆盖了密密的玻璃肋,与一般设置在幕墙内侧且垂直的做法不同,玻璃肋与建筑外表面呈45°夹角,放大了其视觉上的存在感。由于玻璃幕墙加上倾斜玻璃肋的做法,使原本透明的玻璃材质变得不那么透明,增加了室内环境的私密性。

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三者的区别

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三者的区别 关于他们的区别我这里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目的 设计评审:评价设计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识别问题 设计验证:证实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设计确认:证实产品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 2、对象 设计评审:阶段的设计结果 设计验证:设计输出文件、图纸、样本等 设计确认:通常是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有时也可以是样品) 3、时机 设计评审:在设计适当阶段 设计验证:当形成设计输出时 设计确认:只要可行,应在产品交付或生产和服务实施之前。 4、方式 设计评审:会议/传阅方式 设计验证:试验、计算、对比、文件发布前的评审。 设计确认:试用、模拟 一、目的的区别 设计评审:评价设计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识别问题(识别问题是主要目的,还要提出解决措施。); 设计验证:证实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设计确认:证实产品满足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 二、对象的区别 设计评审:阶段的设计结果(通过评审可以转入下阶段。) 设计验证:设计输出文件、图纸、样本等; 设计确认:通常是向顾客提供的产品(但有时也可以是样品); 三、时机的区别 设计评审:在设计适当阶段 设计验证:当形成设计输出时(包括阶段性设计输出的验证。) 设计确认:只要可行,应在产品交付或生产和服务实施之前(必要时,应当提前确

认,以免确认发现问题后来不及修改了。) 四、方式的区别 设计评审:会议/传阅方式(还有文件会签。) 设计验证:试验、计算、对比、文件发布前的评审 设计确认:试用、模拟 五、结果的区别 设计评审: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设计验证: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设计确认:确认结果以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 六、参与者的区别 设计评审:各个有关人员代表,其中与评审对象接受者的职能代表一定要参加。 设计验证:通常是本行当、专业有关人员 设计确认:通常是本行当、专业有关人员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其中必须要有顾客或者顾客代表参加。 七、在按照标准7.3.1条做设计策划的时候,要注意相互联系: a)各个设计阶段的转移前必须进行设计评审,通过后转移。 b)设计阶段中有的重点设计内容应当安排设计评审,通过后进行下工序。 c)通常对关键的设计验证试验和设计确认试验的方案、结果需要加以评审;确认试验不会发生什么大问题,结果能满足要求。 d)设计确认之前必须先通过设计验证。有的时候,可以把验证试验和确认试验结合同时进行。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复习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复习 (I)填空10分(2)判断20分(3)简答20分 (4分析与设计(43分)(5)作图(7分) 2思考 1开发新产品的必要性是什么? (1)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企业必须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新产品并快速地推向试场,才能在全球化市场竞争环境中更具有竞争力。 (2)开拓新的经营领域开发新产品,打开新的经营领域是企业竞争力的要素之一,当第一种产品取得了稳定的市场份额后,立即开发第二种、第三种产品进入新的领域,既求得新的发展空间,扩大经营规模,又增强了抗风险的能力。 (3)快速响应竞争如果拥有快速使新产品1市场的资源能力,即使竞争对手意想不到地突然宣布新产品进入了市场,企业快速地做出适当反应,至少可以减少作为市场晚入者所处的不利地位而带来的竞争劣势。 (4)有利于企业创立行业标准于创新型的产品来说,先进入市场的企业可以享有制定本行业标准的特权。这样的做法等于为竞争对手制造了进入壁垒,延迟业内竞争的到来。 2绿色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为最小。 3在进行工作时,人的作用是什么? 人要在各种环境中,使用工具和操纵机器。人和机器及其周围的环境就构成了一个系统。 4设计方法学的研究包括哪几个方面? 设计思维、人机工程、功能目标评价和设计决策技术、新设计方法。 5实物反求有什么特点? 实物反求。实物是指原产品的实际设备和零部件。实物反求的对象最具体,具有较好的分析条件。实物反求时,先对有关产品进行外观分析和性能试验。在功能分析、原理方案分析的基础上,按部件、组件、零件分解及测量,求得零件的材料、结构、形状、尺寸和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分析零件的加工工艺和精度要求。 6产品方案设计有什么作用? 方案设计:实质上是产品功能原理的设计。直接决定产品的质量、性能及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企业效益。 7目到得到公认的绿色标准是哪3条? (1)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少用资源和能源,并且不污染环境(2)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耗低,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危害,也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物(3)产品使用后可以易于拆卸、回收、翻新或能够废置并长期无虑。 8人机系统是如何完成接受信息功能的? 人机系统人的感觉器官接收已转换成某种标志或图像形式的机器加工过程,或被控对象状态的信息,并传递到大脑。大脑对已感知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解释,转化为实际状态的信息,并把它与预期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决策,发出指令信息。根据这些指令,效应器官作用于机器控制器,将人的输出信息转换成机器的输入信息。机器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并通过显示器将机器加工过的信息作用于人。 9产品构思是怎样形成的? 对产品的寻找区进行寻找探索,(1)善于观察生活,发现某类用户对于某项需求的迫切程度(2)当你确定一个需求是有意义的,特别是它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那么你需要开始研究分析这个需求(3)小范围在目标用户群体中做验证。没有条件的就在自己同事间做验证。

(完整版)准实验研究设计方法

准实验研究设计方法 从研究设计的思想和要求来推论,可以认为准实验设计是一种降低了控制标准的类似真实验的研究方法,因此准实验研究设计的方法在许多方面与真实验有相同之处,常用的准实验设计方法有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不相等区组后测准实验设计、单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准实验设计、多组前测后测时间系列准实验设计、修补法准实验设计等五种。 (一)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 这种准实验设计方法通常应用的情况是:需要安排两组被试作为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研究,但又不能按照随机化原则重新选择被试样本和分配被试。这是一种典型的准实验设计方法,用于针对不同被试组在一开始就不相等时,进行实验组和控制组后测结果的比较,实验程序安排如表7-6所示: 表7-6 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准实验设计程序 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在进行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

⑴进行前测是用于检验在实验要考证的问题上实验组和控制组原有的近似程度,而不考虑其它因素。只有当两个组在考证问题上原有水平相接近时,才能进行该种准实验研究。 ⑵对结果进行分析时,要对R3和R4之间的差异进行统计检验,而非简单比较平均分、方差等,通过检验确定进行实验后两个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差异程度如何。 [例6-1] 某一课题要研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应用准实验方法进行研究,设计方案如下: 第一步:选取实验对象。 为保证正常教学的进行,在某个年级中选择两个现成的整班参加实验。 为了保证参加研究的两个班物理学习的原始水平相似,对该年级所有的班进行前测以检测起始水平,从中选出两个水平接近的整班参加研究,保证选出的两个班在物理学习上总体水平相同或相近。然后从中随机确定一个班作为实验组,接受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同时另一个班作为控制组按照原有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进行学习。 第二步:经过同一进度的教学活动后,同时对两个班级的物理课学习成绩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进行后测。 第三步:将两个班的后测成绩分别减去各自的前测成绩,并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这两个差值的差别显著性进行统计检验,最后判断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进行实验前后是否有明显的差异,从而得出结论。 在这种准实验设计方法中,实验的情况通常可用图7-4表示: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0212710 课程名称: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英文名称:Modern Design Theory and Method 学时:32 学分:2 适用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 课程性质:学位课 先修课程:机械设计、机械原理 一、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是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专业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旨在从总体的角度系统地向学生讲授现代机械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如下要求: 1.解国内外现代机械设计的最新理论和方法;了解现代设计的起源、发展和在现代工业中的具体应用。 2.掌握人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研究方法。 3.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运用上述理论、知识和方法指导机械设计的能力。 4.掌握创造和设计思维过程;“人—机—环境”大系统观。 5.熟练运用可靠性设计、绿色设计、工业设计、人机工程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6.本课程是一门涉及知识面广,并且偏重于应用的课程。学习中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综合运用本课程的知识来解决具体的设计问题。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绪论:了解运动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课程要求和学习方法,了解现代设计及其重要性,掌握现代机械设计所研究的内容和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与机械设计的关系现代机械与传统机械的特点

重点:现代机械设计所研究的内容。 难点:现代机械设计与传统机械设计的区别。 2、创造与设计思维原理和方法学和人-机—环境与大系统观 重点:创造与设计思维原理和方法学 难点:人-机—环境与大系统观 3、可靠性设计:了解可靠性设计的发展过程、可靠性定义及指标的量化,掌握可靠性的数学模型和系统可靠性的综合与分解。 重点:可靠性定义及指标的量化、可靠性的数学模型。 难点:系统可靠性的综合与分解。 4、绿色产品设计:了解绿色产品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掌握绿色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策略和原则;绿色产品设计的基本方法;绿色产品设计的评价工具和绿色产品案例。 重点:绿色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策略和原则。 难点:绿色产品设计的评价工具和绿色产品案例 5、工业设计:了解工业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掌握工业设计的主要内容、策略和原则。 重点:工业设计的主要内容、策略和原则。 难点:工业设计案例分析。 6、人机工程设计:了解人机工程设计的起源和发展现状,掌握基于人体感觉器官的人机界面设计,基于人体形态学的人机界面设计,基于人体力学的人机界面设计和基于人—计算机界面的人机工程学设计。 重点:基于人体感觉器官、基于人体形态学、基于人体力学的人机界面设计。 难点:基于人体力学的人机界面设计和基于人—计算机界面的人机工程学设计。 7、机械动态设计:了解机械动态设计的概述,掌握机械动态设计理论建模方法。了解传递矩阵建模方法和实验建模方法。 重点:机械动态设计理论建模方法 难点:了解传递矩阵建模方法和实验建模方法。 三、课内学时分配

设计验证、确认管理规定

设计验证、确认管理规定 1.目的和适用范围 明确在设计的适当阶段应进行设计验证的职责和工作要求,确保设计各阶段的输出满足该阶段输入的要求。规定对设计质量进行系统的评价和确认 的职责和工作要求,为转入批量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适用各类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 2.设计验证 2.1为保证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要求,由总工程师召集具备资职的人员及其它 有关人员按设计输入要求,验证下列设计输出文件。 ●设计图纸; ●技术标准及规定; ●设计计算书(必要时); ●设计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 ●安全和正常工作有重大关系的设计特性; 2.2设计验证方法除按设计评审要求进行验证外,还可采用下列方法中一种或多种: ●采用其它计算方法验证原计算结果和分析的正确性; ●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形成文件; ●与已经证实的类似设计进行比较; 2.3 设计验证结论要形成书面文件并输入EDC。 3.设计确认 3.1设计确认方式包括型式试验、模拟试验、性能试验、工业试验或者顾客试用的

多种形式进行。试验报告必须包括试验环境、工况参数等。 3.2设计确认结论以新产品鉴定的形式进行,由总工程师确定鉴定小组成员名单。 被确认项目的课题组成员,不得作为小组成员,原则上鉴定小组人员不得超过8人,且评审组成员以我公司为主,SJS公司人员为辅。 3.3技术责任部门经理或项目负责人在样机鉴定前,应同责任设计师、设计人员做 好鉴定前技术资料准备,技术资料的内容参照QAHWI0703C《设计过程管理规定》。 3.4新产品产品鉴定内容: ●审查设计及相关技术文件,包括图纸、标准、规范并提出审查意见。 ●对样机测试提出评价意见。 ●对项目的技术经济效益提出评价意见。 ●由用户对样机提出书面评价意见或提供工业试验报告以反映产品实际应 用的情况。 ●对项目整体提出评价意见,对能否投入批量生产等方面提出意见。 3.5新产品鉴定前提:新产品鉴定必须在EDC中各项资料(记录)按要求输入齐 全后进行。 3.6公司级的确认结果以QAHRC0709C《新产品鉴定证书》的形式形成文件,《新 产品鉴定证书》由新产品鉴定小组负责编写,经总工程师审批后生效。 3.7须经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进行鉴定的项目,其鉴定文件格式由组织鉴定的部门 确定,经相应的科技管理机构盖章生效。 3.8已生效的《新产品鉴定证书》由工程部资料室图纸管理员存档。 3.9新产品鉴定书中,主要研制人员一般不超过8人。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学生姓名:乔伟 学号:20154027127 指导老师:周桂霞 班级:工业设计一班 中国·大庆 2016 年6 月

国恩宇应用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对冶金机械进行改良。优良的设计方法,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高冶金机械设计的效果,有效减少设计、制造的费用,还能够降低冶金机械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产生的能耗,对于保护环境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在冶金机械设计工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维CAD技术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以及人机工程设计技术的应用。本文主要从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内涵入手,根据冶金机械设计工作的原则,对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在冶金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赵匀和赵雄应用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对水稻插秧机核心工作部件分插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的研究,采用三种方法建立分插机构的理论模型。用电路模拟解决机构冲击载荷引起的弹性动力学问题;同时通过实验测定建立数值模型,镶嵌到总的理论模型中,用台架试验测定分插机构支座力,验证总的理论模型的可靠性;通过高速摄影测得得推秧杆的运动与行星架转角关系,验证推秧装置微分方程。提出了一种解决强耦合性、模糊性、非线性的多目标复杂优化问题的方法——参数导引优化方法,并建立了该方法的理论模型。在VB平台上设计了优化、虚拟制造、虚拟试验和测试软件。该软件在目标函数数值化基础上,增加了优化参数导引功能。并总结出新方法能够成功运用于分插机构的设计中,大大缩短了研究周期,并且该方法对可以建立理论模型的农业机械,贴别是可以归纳为机构学农、机械优化没计,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张劲应用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分析现代机械设计的特点和原则的基础上,介绍了系统化设计、优化设计、价值工程、反求工程等现代机械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指出现代机械设计是机械理论与其他理论的有机结合,是传统机械设计的创新发展。 郭恩雨应用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很大程度上有效提高冶金机械设计的效果,有效减少设计、制造的费用,还能够降低冶金机械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产生的能耗,对于保护环境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在冶金机械设计工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维CAD技术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以及人机工程设计技术的应用。 孙占刚应用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以满足使用寿命要求为前提,以提高轧机机架的强度、刚度,充分发挥材料性能为目的,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

设计验证与设计确认知识讲解

设计验证和设计确认 一、设计验证和设计确认的区别 设计和开发验证:目的是确保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 设计和开发确认:目的是确保产品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完成。 。 二、 三、设计和开发验证: 1、设计和开发验证的方法: 设计开发输出的是信息(文件),为了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资料满足输入资料要求,根据设计和开发策划时做出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通常的验证方法是通过制造样机的方式来进行。验证的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下几种方式(其中1、2种方式选一种) 1)当整个设计已完成时,可根据评审通过的设计开发初稿制作样机。技术部负责对样机进行型式试验或送公司以外的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作为验证依据。 2)在设计开发适当阶段,对样机的部分设计或样机的功能、性能可采用与已证实成功的类似设计进行比较,用类似设计的相关证据,作为本阶段设计的验证依据。 此外,下列方法也可用于验证:设计评审; 2)变换方法进行计算,以验证原来的计算结果和分析的正确性; 3)可能时,将新设计与已证实的类似设计进行比较; 4) 5)进行试验和证实,如模型或样机(样品)试验,若采用这种方法,则应明确制定试验大纲,并将结果形成文件; 5)进行独立验证,以验证原来的计算结果和其他设计活动的正确性; 6)对发放前的设计阶段文件进行评审。

上述方法可以选用一种或多种。通过这些方法验证,以寻找设计输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便于早一点修正。 设计开发验证是分阶段、分层次进行的。一般来说,对某一子项(例如某一零件)的设计可以采用较为简单的方法,而对整个设计则应采用较为复杂的方法。加工业的设计开发则必须进行样机试验才能最终加以验证。验证的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例如更正)的记录应予保持。 2、设计和开发验证的步骤: 1)设计开发项目负责人综合所有的验证结果,编制《设计开发验证报告》,将验证结果和跟踪情况记录在报告内,报总工程师批准。确保设计开发输入中每一项性能、功能指标都有想应的验证记录。 2)样机验证通过后,技术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小批生产的可行性进行评审,根据开发产品的特点,填写《试产报告》报总工程师审核、董事长批准、然后确定开模、工装设计制造的投入、技术部协助生产部门进行小批试产(试产数量小于50台)。 3)品质部对小批试产的产品进行检验或试验,出具检测报告;技术部对生产工艺进行验证并出具工艺验证报告;供应部出具物料批量供应的可行性报告;财务部出具成本核算报告;技术部综合上述资料填写《试产总结报告》,报总工程师审核、董事长批准,作为批量生产的依据。 三、设计和开发确认 对开发新产品进行确认的目的是证明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和已知预期用途的要求。单件产品通常应在产品交付顾客之前确认,批量产品应在正式批量生产之前确认。如果开发新产品需要经过顾客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才能完成确认工作的,应在可能的范围内,采用模拟方式先期实现局部确认。确认方式可在下述中选择一中。 1、 2、技术部组织或报请上级机关组织召开新产品鉴定会,邀请公司外的有关专家和顾客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