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汉字,了解做家务的有关知识。

2.注意观察比喻修辞的句子,掌握比喻句的特点。

3.学习词语的不同理解方法,进行练习。

4.熟读“我爱阅读”里的故事,做到正确、流利,读懂内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注意观察比喻修辞的句子,掌握比喻句的特点。

2.学习词语的不同理解方法,进行练习。

教学难点:

认识11个汉字,了解做家务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平时在家里做家务活吗?做过哪些家务活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们吧。学生自由畅谈。

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吧。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

领读词语,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工具。

(预设):扫帚是用来扫地的。

2.出示“扫地、擦玻璃、倒垃圾、摆桌椅”。

领读词语,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这些是做什么的。

(预设):擦玻璃就是拿抹布把玻璃擦干净。

这些词语是关于家务劳动的词语。

3.出示“扫帚、擦玻璃”等全部词语。

认读词语,开火车读。

4.我还知道做家务时要用到其他工具,学生自由表述。

预设:纸篓、剪刀、洗洁精。

5.出示要求会认的11个生字,讲解并让学生组词。

三、字词句运用

(一)猜一猜变色字的读音和意思,再查查字典,看猜得对不对。

预设:猜猜词语的意思,和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1.出示“这床被子摸上去很柔软。”

2.小组自由交流,明确字音字义。

3.出示“他挑了一本书,认真地读了起来。”

4.小组自由交流,明确字音字义。

5.出示“他揭开米缸的盖子,发现里面没有粮食了。”

6.猜猜汉字的意思,和同学交流理解字义的方法。

(1)这床被子摸上去很柔软。(预设:“摸”读音“mō”,意思:用手接触或轻轻抚摩。)

(2)他挑了一本书,认真地读了起来。(预设:“读”读音“dú”,字义:依照文字念。)

(3)他揭开米缸的盖子,发现里面没有粮食了。(“揭”读音“jiē”,字义:把盖子上面的东西拿起或合在一起的东西分开。)

(二)读句子,说一说你的发现。

1.出示: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

大象有一对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绿油油的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2.讨论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说一说特点。

3.分析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

4.练习说比喻句。

四、书写提示

1.出示“劝、堆”。

2.观察一下生字的书写。

预设:有的字变成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

劝:“又”捺改长点。

堆:“土”横改提。

3.出示“转、特”。

4.观察一下生字的书写。

预设:有的字变成偏旁后,笔顺也发生了变化。

转:“车”横改提,先竖后提。

特:“牛”横改提,先竖后提。

5.讨论:书写时注意什么?

五、日积月累

1.出示《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2.这首儿歌是根据二十四节气编成的。

3.二十四节气分别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4.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5.扩展一些谚语。

预设: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立春落雨到天明,一日落雨一日情。

六、我爱阅读

1.读一读文章,你读到了什么?

2.把文章读通顺、读流利,遇到不认识的字要学会查字典。

3.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轮读,小组合作读。慢速咬准字音,不断加快速度读。

4.练习快速、流利朗读,熟读。注意韵律词语:圆圆弯弯。

5.小组派代表展示。

6.讨论:裁缝师傅给月亮姑娘做了几件衣裳?为什么每次做出来都不合身呢?

7.思考:月亮姑娘怎样才能穿上合身的衣裳呢?

8.阅读链接:《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材分析及相关素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材分析 及相关素材 一、教材内容简析 语文园地七安排了6个板块的内容。 "识字加油站"围绕着"自然风光"编排了12个词语,分成4组,认识8 个生字。每组由特定的地貌和相应的动植物名称的词语组成。 "字词句运用"安排了3项内容,一是复习部首查字法;二是积累描写天气景象的8个四字词语,并选择一两个词语描述其情景;三是学习拟人句,体会句子的有趣。 "写话"选择了学生非常喜爱的猫和老鼠的话题,有利于学生观察画面,展开想象写故事。 "展示台"引导学生整理错别字,交流预防写错别字的方法。"日积月累"编排的是民谣《数九歌》,配有插图,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积累。 "我爱阅读"中的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读来朗朗上口、妙趣横生,要鼓励学生通过说、赛、听等多种方式,感受说绕N令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识字加油站 1.认识"椰、壳"等8个生字。 2.结合生活经历,借助想象,感受四组词语所呈现的不同地貌和相应的自然风光。

1.这4组词语是本单元"想象"主题的延续,通过认识不同地貌中相应的动植物名称来识字。每组第一个词语介绍了典型的地貌,"海滩、沙漠、高原、 悬崖";第二个词语是代表性的植物,"椰树、胡杨、雪莲、青松"第三个词语是代表性的动物,"贝壳、骆驼、骏马、雄鹰"。可以先出示每组第一个词语,联系生活阅历想象自然风光,随机出示相关词语,识记 8个生字。 2.可以让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介绍自己了解的海滩、沙漠、高原、悬崖的风光和椰树、贝壳、骆驼、骏马等,也可以准备相应图片,用看图连线的方式巩固识字。字词句运用 1.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独体字 第一题∶ 1.师生一起复习部首查字法的四个步骤。 2.出示"亏、申、丹"三个字,自己查字典。边查边拓照"部首、部首页码、除去部首有几画、字的页码、读音、组词"的要求把表格填写完整,比比谁最快查完。 3.交流∶独体字"亏、申、丹"的部首分别是"一、、"。教师告诉学生,查找独体字,一般查首笔画。 4.教师可再出示几个独体字,让学生进行练习。第二题∶ 2.积累描写天气的8个四字词语,结合生活体会词语的意思,并尝试运用一两个词语。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发现这8个四字词语描写了云雾、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认识“垃圾、抹、拖、簸、箕、玻、璃、桶”等生字,认识多音字“扫”。(2)积累背诵名句。 (3)阅读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知道月亮每天都在变化。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诵读积累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了解、亲近、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认字,写字,积累背诵名句。 2.学会运用词语。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天要值日,要用到哪些劳动工具呢?我们都做过哪些劳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2. (出示课件)一起读一读。 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 拎水擦玻璃收垃圾摆桌椅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重点提示:“扫”多音字,这里读四声。簸箕注意“箕”的读音,读“ji”。 4.学生练读。 5. 教师提示:第一行都是劳动工具,第二行是我们所做的劳动。 6.学生开火车读。 二、字词句运用 猜一猜读音和意思,再查一查。

1.出示课件,读句子。 这床被子摸.上去很柔软。 我们翻.修了老房子,使她焕.然一新。 舒伯伯早上起床后,照例测 ..了一下血.压。 2.学生读带点词语。重点指导:“例”读“lì”,“测”读“cè”,“血”多音字,这里读“xuè”。 “摸”和“模”是形近字,右边是声旁,判断读音为“mō” “翻”由“番”+“羽”组成,左边是声旁,判断读音为“fān”。 “焕”和“换”是形近字,判断“焕”读音为“huàn”。 3.教师提示:学生要根据语言环境理解带点词语,小组合作,再在班内交流回答。 4.查字典,解释词语。 5.比一比,谁猜的更准,总结表扬。 第二课时 一、写话 1.导语 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它们与我们一起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使整个世界充满生机。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2.出示课件:一组小动物图片(配上生动的音乐和动物的叫声) 3.看图片,用一两两句话说说它们最大的特点。 大家看它们可爱吗?如果让你养一只小动物,你想养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说的时候,先告诉大家你想养什么?再告诉大家你的理由。 4.小组合作,教师提示:每种动物的特点是不同的,我们想养它可能因为它温顺,也可能因为它可爱,也可能因为能给我们带来乐趣,我们一定要认真想一想。 5.以“我想养的小动物是______。”为开头写下来。注意用词准确、句子通顺。示例(一): 我想养的小动物是小狗。因为它很乖巧,是我的忠实朋友。我每次放学回家时,总能看见小狗在门前等着我。它看见了我,就会摇着尾巴往我这里飞奔而来,然后在我人前人后蹦来蹦去。这么效忠主人的小狗能不讨人喜欢吗? 示例(二):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2.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综合运用,并根据语境,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3.学习写话。 4.学习并能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5.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学习快乐读书法。 【教学重点】 1.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2.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综合运用,并根据语境,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3.学习写话。 【教学难点】 根据语境,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星期天,小明决定和妈妈一起进行大扫除,想一想,他们在大扫除的时候做了些什么?用到了哪些清扫工具?(课件出示) 二、认字写字。(课件出示) sào zhǒu mā bù tuō bǎ shuǐ tǒng bò ji bō

li lā jī 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玻璃 垃圾 1.学生齐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 4.读句子,巩固认字。(课件出示) 星期天,我和妈妈在家里打扫卫生,我先用扫帚把地扫了一遍,用簸箕把垃圾弄干净。妈妈先把拖把在水桶里洗了一下,然后拖地,在她拖地的时候,我用抹布把桌子擦了一遍。很快,我们打扫完了,哇,真干净! 三、字词句运用。 1.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再查查字典,看看猜得对不对。 出示书中的三个句子。 (1)和同桌一起合作,一人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一人查字典。 (2)四人一组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猜字的方法及查字典的结果。(3)教师小结。 “摸、读、揭”都是有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一部分表示字义。比如“摸”的提手旁表示字义,意思为用手去摸,“莫”表示字音。 “读”字不易猜,我们就直接查字典。

精选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⒈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认识一些劳动工具。 ⒉规范地书写汉字。 ⒊运用汉字的构字特点来猜一猜汉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将字音与字义弄准确。 ⒋认识比喻句,学写比喻句。 ⒌写一写自己想养的一只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㈡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来学习汉字,运用一定的方法猜字音和字义。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⒈懂得有了过错就要改正,并能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及虚心向他人学习。 ⒉了解月亮的变化。 重点难点 重点: ⒈识字写字,理解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⒉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难点:写一写自己想养的一只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⒈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认识一些劳动工具。 ⒉正确、规范地写字,注意汉字变成偏旁后的写法。 ⒊运用汉字的构字特点来猜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并能查字典确定自己猜得是否正确。 二、重点难点 重点:认字写字。 难点:运用正确的方法猜字音和字义。 三、识字加油站 ⒈出示五种劳动工具的图片: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 ⒉请学生说一说这些劳动工具的名称。 ⒊相机出示名称,指导识字。

强调“扫”是个多音字,在“扫帚”中读“sào”,在“扫地”中读“sǎo”。 ⒋出示玻璃、垃圾图片,引导学生识字。 ⒌同桌互认生字,出示词语,齐读词语。 ⒍说一说你在家中能做哪些家务。 四、字词句运用 ⒈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再查查字典,看看猜得对不对。 出示书中的三个句子。 ⑴和同桌一起合作,一人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一人查字典。 ⑵四人一组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猜字的方法及查字典的结果。 ⑶教师小结。 “摸、读、揭”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一部分表示字义,如“摸”中的“扌”表示字义,意思为用手去抚摸,“莫”表示字音。 “读”字不易猜,我们就直接查字典。 ⒉读句子,说一说你的发现。 ⑴出示书中的三个句子。齐读,指名读。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 1.认识8个生字,培养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 2.巩固部首查字法,了解描写天气的词语,感受天气的变幻莫测。 3.了解拟人句的特点,并能试着写拟人句。 4.识记容易写错的生字,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易错字的习惯。 5.背诵《数九歌》,了解数九节气。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培养爱阅读的好习惯。 1.认识生字,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识字的意识。

2.了解拟人句的特点,并学写拟人句。 3.识记容易写错的生字,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易错字的习惯。 2课时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同学们知道咱们的祖国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领略一下祖国不同地方的风景。 一、识字加油站

教师点拨: 1.出示风景图片,欣赏风景认识字。 (1)依次出示: 海滩椰树贝壳 沙漠胡杨骆驼 高原雪莲骏马 悬崖青松雄鹰 (2)领读、自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我会认。 出示8个生字,要求学生认读,给生字口头组词。 3.内容归类。 不同地形及特色: 海边:海滩、椰树、贝壳。 沙漠:沙漠、胡杨、骆驼。 高原:高原、雪莲、骏马。 悬崖:悬崖、青松、雄鹰。 二、字词句运用 1.用部首查字法查出下面的字,再填一填。 答案示例:

2.你见过下面这些词语描写的景象吗?选一两个,跟同学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答案示例:寒风刺骨:北风呼呼地吹着,凛冽的寒风吹在脸上、手上,冻得人直打哆嗦。 电闪雷鸣:炎热的夏天,一阵狂风吹过,天空乌云密布,一道道闪电划破天空,接着轰隆隆的雷声从远处传来。 3.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趣在哪里。 教师点拨: (1)学习拟人句。 这两个句子很有趣,第一句话把雾当作人来写,写出了雾的淘气和顽皮。第二句话把风当作人来写,让我们体会到风的可爱。 (2)介绍拟人。 拟人是一种修辞手法,把事物当作人一样来写,生动、形象、具体。 三、写话 答案示例:一只小老鼠悄悄地从洞里探出头,看到主人的电脑没有关,上面的画面在不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汉字,了解做家务的有关知识。 2.注意观察比喻修辞的句子,掌握比喻句的特点。 3.学习词语的不同理解方法,进行练习。 4.熟读“我爱阅读”里的故事,做到正确、流利,读懂内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注意观察比喻修辞的句子,掌握比喻句的特点。 2.学习词语的不同理解方法,进行练习。 教学难点: 认识11个汉字,了解做家务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平时在家里做家务活吗?做过哪些家务活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它们吧。学生自由畅谈。 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吧。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 领读词语,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它们是什么工具。 (预设):扫帚是用来扫地的。 2.出示“扫地、擦玻璃、倒垃圾、摆桌椅”。 领读词语,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这些是做什么的。 (预设):擦玻璃就是拿抹布把玻璃擦干净。 这些词语是关于家务劳动的词语。 3.出示“扫帚、擦玻璃”等全部词语。 认读词语,开火车读。 4.我还知道做家务时要用到其他工具,学生自由表述。

预设:纸篓、剪刀、洗洁精。 5.出示要求会认的11个生字,讲解并让学生组词。 三、字词句运用 (一)猜一猜变色字的读音和意思,再查查字典,看猜得对不对。 预设:猜猜词语的意思,和同学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1.出示“这床被子摸上去很柔软。” 2.小组自由交流,明确字音字义。 3.出示“他挑了一本书,认真地读了起来。” 4.小组自由交流,明确字音字义。 5.出示“他揭开米缸的盖子,发现里面没有粮食了。” 6.猜猜汉字的意思,和同学交流理解字义的方法。 (1)这床被子摸上去很柔软。(预设:“摸”读音“mō”,意思:用手接触或轻轻抚摩。) (2)他挑了一本书,认真地读了起来。(预设:“读”读音“dú”,字义:依照文字念。) (3)他揭开米缸的盖子,发现里面没有粮食了。(“揭”读音“jiē”,字义:把盖子上面的东西拿起或合在一起的东西分开。) (二)读句子,说一说你的发现。 1.出示: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 大象有一对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绿油油的小柏树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2.讨论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说一说特点。 3.分析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 4.练习说比喻句。 四、书写提示 1.出示“劝、堆”。 2.观察一下生字的书写。 预设:有的字变成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 劝:“又”捺改长点。 堆:“土”横改提。 3.出示“转、特”。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认识字词,积累与劳动有关的词语。 2.能根据语境猜测难点字的意思,并复习巩固查字典的方法。 3.掌握汉字变偏旁后在笔画大小和形态上的变化。 4.学习比喻句的写法。练习写话,把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说清楚。 5.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熟练朗诵、背诵《二十四节气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能根据句意猜测难点字的意思。 2.学写比喻句;练习写话,说清楚理由。积累《二十四节气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写字 (一)导入: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热爱劳动,上个星期五大扫除时,同学们干活积极认真,有扫地的,拖地的,还有擦玻璃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同学们真棒!这周五,我们又要进行大扫除了(出示相关图片和词语),看看这些工作,你想做哪一项?请你大声地读一读它。 1.指名读词语。教师校音指导,读好“扫”平舌音,“拎”前鼻音。 2.开小火车读。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3.全班齐读,每个词语读三遍。 (二)汉字与偏旁 1.出示“又—劝”“土—堆”。仔细观察汉字变偏旁后,在笔画大小和形态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可小组讨论)

2.指名说说自己的发现。 指导:汉字作为偏旁时,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又”字最后一捺变一点;“土”字最后一横变成提。 3.出示“转、特”,请同学们模仿刚刚的方法来分析剩下两个字的偏旁特点。 4.学生书空笔顺,描红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二、词语积累 (一)猜一猜 1.出示句子和加点的字“摸”,先让学生猜猜这个字的意思,再通过查字典检验。 指导:“摸”,用手去碰,动作很轻。“摸”字是提手旁,表示跟手有关,是一个动词。 2.出示剩下的两个例句,依照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猜测加点字的意思。 3.总结方法:遇到我们不认识的生字,我们首先可以通过偏旁猜测字意,其次可以通过全句的语境来联想字意,最后可以通过查字典来检验自己的猜测。 (二)学习比喻句 1.课件出示句子,指名学生读一读。 2.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读完句子,你们有什么发现?(都有“像”这个词) 3.去掉句子修饰成分,对比总结学生的发现。 那棵大枫树又高又大。→那棵大枫树好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太阳伞。 4.学习比喻词“像”“好像”。 5.出示图片,学生仿照写句子。 ——燕子的尾巴像。 三、写一写 1.教师:如果你可以养一只小动物,你想养什么?(指名说) 2.为什么想养这种小动物?说说你的理由。 指导理由:可爱,讨人喜欢,可以看家,可以陪我玩耍,跟我一起分享好吃、好玩的。 3.拿出练习本,把你想说的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5.你有养小动物吗?请写一则观察动物的日记。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的特点。 2、联系生活实际识记生字,并积累成语。 3、看图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并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做善于思考的孩子。 4、绘画、写话、培养初步的习作能力。 5、完成填字游戏,进行谜语展示。 重点难点: 1、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积累新词。 2、进行口语交际。 3、绘画、写话。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 2、认读新词。 教学用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投影出示三个句子 ①丹丹回头一看,原来是小艺。 ②我的朋友马玲是回族,陈琳是满族。 ③有一回,列宁去找养蜂的人聊天。 2、指名读三句话,再读学习伙伴的提示语,想想三句话中“回”字的意思。 3、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4、集体查字典,了解“回”的几种解释。 ①还,走向原来的地方。 ②掉转。 ③旋转、环绕。 ④答复、答报。 ⑤量词、指事件的次数。 ⑥回族,我国少数民族名。 5、再读句子,选择“回”在句子中的准确意思。 句①:“回”是掉转的意思。 句②:“回”是回族的意思。 句③:是量词,指事情的件数。 6、学生汇报:说说从刚才的学习中发现了什么。 7、教师小结:汉字有一个字多义的特点,因此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的意思,提高阅读能力。 二、读读认认

1、学生借助拼音读生词。 2、小组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了解字义。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并说说识字方法。 4、出示相应的图片认读。 5、扩展练习:学生回家观察厨房里的用具,看是否能说出名称,并积累新词,学习新字,制成词卡。 三、课堂练习 1、投影出示句子,说说同一个字在不同句中的意思: ①花 妹妹穿着一件花衣服。 公园里的花开得非常鲜艳。 我花了五元买了一支钢笔。 ②火 早晨,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 看到我的成绩,爸爸发火了。 我军向敌人猛烈开火。 2、字、音连线: zào guōsháo chǎn hútāng 汤壶灶锅勺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积累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用具: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上节课学过的厨房用具卡片,指名认读。 2、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词卡认读 二、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读“读读背背”中的成语,并想想这些成语意思。 2、小组合作:读成语,互相正音,交流自己理解的成语,提出不懂的成语。 3、全班交流:分组读成语,讨论不懂成语的意思。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背成语。 三、巩固练习:填空 ()()协力()()成城()()不林 人外()()博采()()()()益善 ()学()问读书()()()()自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看图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课题:语文园地七 【教学要求】 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不认识的汉字。 2.看图写话,展开想象,把故事写完整。 3.通过诵读,体会数九歌其中蕴含的气候知识,感受民俗文化。 4. 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绕口令的情趣,激发阅读绕口令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不会的字。 2.看图写话,展开想象,把故事写完整。 3.积累背诵数九歌。 【教学难点】 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绕口令的情趣,激发阅读绕口令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不认识的汉字。 2.会看图写话。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七”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七) 二、学用结合 板块一:识字加油站 (课件出示3) 海滩椰树贝壳沙漠胡杨骆驼 高原雪莲骏马悬崖青松雄鹰 1.读一读,借助拼音,读读这些词语,认识一下我国不同地方的 植物和动物。 2.注意以下字的读音:(课件出示4)

椰壳漠骆驼骏悬崖 注意读准前鼻音“悬、骏”,三拼音节“骆、驼”。 3.想一想:以上词语向我们展示了我国的哪些地貌?(板书:地貌) 海滩沙漠高原悬崖 4.连一连。(课件出示5) 海滩骆驼青松 沙漠贝壳椰树 高原骏马胡杨 悬崖雄鹰雪莲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 1.用部首查字法查下面的字。(课件出示6)(板书:部首查字法) 回顾 部首 查字 法的 步 骤: (课 件出 示7)

独体字“亏、申、丹”的部首分别是“一、丨、丿”。查找独体字,一般查首笔画。 (3)开始安装步骤查字,并记入表格中。 2.你见过下面词语描写的景象吗?选一两个,跟同学说说当时的情景。 (课件出示9) 云开雾散 微风习习 冰天雪地 风雨交加 云雾缭绕 寒风刺骨 鹅毛大雪 电闪雷鸣 (1)读一读:借助拼音,自己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平舌音“散、刺”以及边音“缭”。 (2)想一想:每组词语中描写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板书:天气) 这四组词语分别描写了云雾、风雨、冰雪、雷电等天气现象。 (3)说一说:先小组内讨论,再选小组代表上台说一说词语意思。 云开雾散:指天气由阴暗转为明朗。 常用以比喻怨愤、疑虑得以消除。 微风习习:形容微风和煦、缓慢吹动的样子。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风雨交加: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 云雾缭绕:一般指云和雾把山遮住,并一圈圈向上飘起, 物上有遮蔽或障碍的东西,让人看不清本质。 并带来阵阵刺痛。 鹅毛大雪:像鹅毛一样的雪花。 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烈。 (4)选小组代表上台选一个或两个词语造句。 示例: 鹅毛大雪、冰天雪地:鹅毛大雪下了一整天,到处冰天雪地。 3.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趣在哪里?(课件出示10)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最新部编)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认写“椰、壳、漠”等8个生字,理解词语意思,巩固部首查字法。(2)练习根据词语描写景物,学会拟人方法描写事物。 (3)学习观察图片,学习写一段通顺的话,掌握容易混淆的字。 (4)阅读故事《分不清是鸭还是霞》,学会思考问题,养成刻苦钻研的好习惯。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诵读积累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养成运用修辞方法(拟人)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悟张衡从小勤于思考、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精神。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认字,写字,积累背诵古诗。 2.学会运用词语。学会独立思考。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祖国的壮丽河山有各种各样的地形,生长着适合各自地形的植物,活动着各种动物,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2. (出示课件)一起读一读。 第一组:海滩椰树贝壳 第二组:沙漠骆驼胡杨 第三组:高原骏马雪莲 第四组:悬崖青松雄鹰 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学习生字:椰壳漠骆驼悬崖

4.教师示范书写,书写笔顺。 5.学生在田字格本中练习,注意写字时字的间架结构,教师巡视指导。 二、字词句运用 (一)复习巩固查字典 1.复习。同学们,回想我们学过的部首查字法的方法。 2.出示课件,应用部首查字法做下面的练习。 师:如果独体字全字本身是一个部首的,就按照它本身的那个部首去查;独体字本身不是部首,则可以查它的起笔,把它的第一笔当做部首。 4.小组合作,做练习。 5.总结答案,鼓励表扬。 (二)第二部分句子 1.出示课件,思考:你见过下面这些词语描写的景象吗? 云开雾散微风习习冰天雪地风雨交加 云雾缭绕寒风刺骨鹅毛大雪电闪雷鸣 2.学生读词语。小组讨论词语意思。 3.师引导解释词语。 师:在解释上面的词语或者描写时抓住描写的主体,看清它的特点,然后组织语言描写。如“云开雾散”主体是“云雾”,特点是“散开”。 4.做练习,学生描述。 例:“微风习习”:当花儿正悄悄绽放时,一阵春风吹来,香气四溢,风儿吹来,那种感觉十分美妙,那么美,那么清凉。 5.总结表扬。 (三)学习拟人句。

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七 教案

课型语文园地3课时 目标4.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 课题语文园地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素材 1.认识“帚、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扫”。 2.能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 3.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 4.学习含有“好像”“像……似的”“像……一样”的比喻句。 5.能写清楚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 6.能发现“又、土”等字做偏旁时的笔画变化,发现“车、牛”等字做偏旁时的笔画及笔顺变化,写好“劝、转”等字。 7.能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8.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能发挥想象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 1.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2.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综合运用,并根据语境,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3.学习写话。 根据语境,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1.认识“帚、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扫”。 2.能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 3.用多种方法猜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验证。 教学 5.能写清楚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 6.能发现“又、土”等字做偏旁时的笔画变化,发现“车、牛”等字做偏旁时的 笔画及笔顺变化,写好“劝、转”等字。 教具 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星期天,小明决定和妈妈一起进行大扫除,想一想,他们在大扫 一、情境导入。 导入 ( ) 分钟 除的时候做了些什么?用到了哪些清扫工具?(课件出示 2) 二、识字加油站。(课件出示 3) 识字环节 的设置,鼓 sào zhǒu mā bù tuō bǎ shuǐ tǒng bò ji bō li lā jī 励学生用多 扫帚 抹布 拖把 水 桶 簸 箕 玻 璃 垃 圾 种方法识记 1.学生齐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 4.读句子,巩固认字。(课件出示 4) 生字,这是 体现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 和自觉性, 星期天,我和妈妈在家里打扫卫生,我先用扫帚把地扫了一遍,可以提高自 用簸箕把垃圾弄干净。妈妈先把拖把在水桶里洗了一下,然后拖地,学能力。同 在她拖地的时候,我用抹布把桌子擦了一遍。很快,我们打扫完了,时教会学生 新课 教学 ( )分钟 哇,真干净! 5.测试。用线将拼音和汉字连起来。(课件出示 5) zhǒu mā tuō tǒng bō lā jī 抹 帚 拖 玻 桶 圾 垃 参考答案: zhǒu mā tuō tǒng bō lā jī 正确的学习 方法,为养 成良好的书 写习惯打下 基础。 抹 帚 拖 玻 桶 圾 垃 三、字词句运用。 这一环节设 置,检查了 学生自学的 1.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就需要我们边读句子边试着来 情况,提高 做加点词所表示的动作,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想一想他的 学生自学意 读音可能是什么,意思应该是什么,最后通过查字典进行验证。查 识,同时加 字典的时候用到的是部首查字法。 深了学生对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帚、抹”等10个生字,读准一个多音字“扫”,认读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 2、发现“又、土”等字作偏旁时的笔画变化,发现“车、牛”等字作偏旁时,笔画及笔顺的变化,写好“劝、转”等字。 3、说一说自己想养什么小动物,并且写清楚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教学重点: 学习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并积累。 引导学生书写“劝、转”等4个字,了解“又、土、车、牛”等字作偏旁时笔画及笔顺的变化。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写清楚自己想养小动物的理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写话的例文。 预习要求: 借助拼音读一读识字加油站中有关清洁工具和清洁活动的词语,想一想自己想养什么小动物以及养小动物的理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从今天起,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七。 板书课题:语文园地七 2、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七的识字加油站、书写提示和写话三个部分的内容。 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及要求。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清洁工具: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 2、指生朗读词语 3、分类认识生字: (1)表示动作的词,与手有关的:扫、抹、拖

(2)用竹子编织的簸箕,都是竹字头。 (3)最早以前的水桶都是用木头做的,所以是木字旁的“桶”。 4、出示大扫除视频,引导学生观看,了解打扫卫生的各种分工:扫地、擦玻璃、倒垃圾、摆桌椅。 5、相机出示这些表示清洁活动的词语,指生读一读。 强调“扫”是个多音字,在“扫帚”中读“sào”,在“扫地”中读“sǎo”。 6、找出这四个词语里面的动词:扫、擦、倒、摆。 7、说说像这样的动词你还知道哪些? 8、组词认识生字:玻璃、垃圾 9、想一想:在打扫卫生的过程中你还做了哪些事? 10读句子,巩固认字。(课件出示) 星期天,我和妈妈在家里打扫卫生,我先用扫帚把地扫了一遍,用簸箕把垃圾弄干净。妈妈先把拖把在水桶里洗了一下,然后拖地,在她拖地的时候,我用抹布把桌子擦了一遍。很快,我们打扫完了,哇,真干净! 三、指导书写 1.出示“劝、堆、转、特”四个汉字,请学生认一认。 2.在书上圈出这些字的偏旁,读一读。 3.观察这些字的偏旁,你发现了什么?(这些字的偏旁都是一个单独的汉字。) 4.试着写一写这些偏旁作为一个单独汉字时的写法。 5.比较一下区别。(有的字变成偏旁后,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态要发生变化。有的字变成偏旁后,笔顺也发生了变化。) 6.总结规律。 “又”变成偏旁后,捺变成了长点; “土”变成偏旁后,末横变成了提; “车”变成偏旁后,最后一笔变成了横,且此横变成了提; “牛”变成偏旁后,最后一笔变成了末横,且此横变成了提。 7.学生在书上描红、临写,注意偏旁的写法。 四、写话 1、导入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精品教案

语文园地七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七》共有六个板块。“识字加油站”引导学生从劳动用品、家务活中识字。“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猜测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并结合字典,检查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意在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识字、理解字义;让学生学习比喻句。“写话”让学生写自己想养的一只小动物。“书写提示”指导学生观察一些字变成偏旁后,笔画的大小、形态和笔顺发生的变化。“日积月累”让学生熟记《二十四节气歌》。“我爱阅读”选了一篇很有意思的短文《月亮姑娘做衣裳》,通过做衣服这件事情来表现月亮变化的过程。 学情分析 “字词句运用”中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对学生来说有些难度,要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探究,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学生容易忽视“书写提示”中汉字变成了偏旁后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教师要注意引导。“写话”对于学生来说依然是难点,教师要让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 教学建议 1.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教师重点做好示范,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在课本上先描后写。 2.“日积月累”教师要为学生讲解意思,引导学生积累背诵,并从中受到启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认识一些劳动工具。 2.规范地书写汉字。 3.运用汉字的构字特点来猜一猜汉字的读音和意思,并查字典将字音与字义弄准确。 4.认识比喻句,学写比喻句。 5.写一写自己想养的一只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交流来学习汉字,运用一定的方法猜字音和字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有了过错就要改正,并能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及虚心向他人学习。

2.了解月亮的变化。 重点难点 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2.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难点 写一写自己想养的一只小动物及想养它的理由。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字卡。 学生:搜集有关月亮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认识一些劳动工具。 2.正确、规范地写字,注意汉字变成偏旁后的写法。 3.运用汉字的构字特点来猜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并能查字典确定自己猜得是否正确。 二、重点难点 重点 认字写字。 难点 运用正确的方法猜字音和字义。 三、识字加油站 1.出示五种劳动工具的图片:扫帚、抹布、拖把、水桶、簸箕。 2.请学生说一说这些劳动工具的名称。 3.相机出示名称,指导识字。 强调“扫”是个多音字,在“扫帚”中读“sào”,在“扫地”中读“sǎo”。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教案

第四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之一 我的发现 这一部分是让学生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的特点。教学时,可结合查字典选择字义,复习巩固查字典的方法。可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让学生读一读三句话,再读一读伙伴的提示语,想想这三句话中“回”字的意思。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3.集体查字典,了解“回”的几中解释。 (1)掉转。 (2)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 (3)量词,指事情、动作的次数。 (4)回族。 (5)曲折环绕。 4.读句子,选择“回”在句中的准确意思。 句1:“回”是掉转的意思。 句2:“回”是回族的意思。 句3:“回”是量词,指事情的次数。 5.扩展练习。教师再举几个例子或让学生自己举例,体会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 日积月累 这一部分包括“读读认认”、“读读背背”两项内容。 “读读认认”是让学生认读八个表厨具名称的新词,从中认识九个生字。教学时可设计以下环节。 1.让学生借助拼音拼读生词,再让学生发现排列的规律,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了解字义。如: 灶:烧火做饭的用具,跟火有关。 铝锅:金属“铝”做的炊具。 漏勺:让食物留下,让汤或水从中漏掉的用具。 汤:跟水有关。 2.认读生字,指名说记字方法。 3.同桌互相检测识字情况。 4.识字展示。 让学生回家观察家里厨房的用具,看看是否都能说出用具的名称,再积累积累一些新词,学习新字,制作字卡、词卡,拿到班上展示。 “读读背背”是四类成语的积累。第一组是关于团结合作的成语,第二组是关于取长补短的成语,第三组是关于错误思想方法的成语,第四组是关于学习的成语。教学时,可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1.让学生自读这些成语,边读边想成语的意思。 2.在小组内读成语,互相正音,并交流自己理解的成语,提出不懂的成语。 3.分组比赛读成语。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背成语,在游戏中展示自己积累的成语。 (1)成语接龙比赛。 (2)猜成语:老师说意思让学生猜;同学互说互猜成语。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自我保护”。教材给出四幅图,提示了故事的开头。交际的关键是先看懂图意,再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该怎么办。可设计下面的情境。 情境一:小组合作表演故事的开头。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

教学 要求 1.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2.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综合运用,并根据语境,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3.学习写话。 4.积累名句。 5.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学习快乐读书法。 重点 难点 1.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2.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综合运用,并根据语境,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3.学习写话。 教学 课时 两课时。 1.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2.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综合运用,并根据语境,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3.学习写话。 多媒体课件。 一 情境导入 星期天,小明决定和妈妈一起进行大扫除,让我们看一看他们在大扫除的时候做了些什么?用到了哪些清扫工具?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认字写字 扫sào帚zhǒu抹mā布拖tuō把水桶tǒng簸bò箕ji拎līn水擦玻bō璃li 收垃lā圾jī摆桌椅21·世纪*教育网 1.学生齐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语。 4.读句子,巩固认字。(课件出示句子) 星期天,我和妈妈在家里打扫卫生,我先用扫帚把地扫了一遍,用簸箕把垃圾弄干净。妈妈先把拖把在水桶里洗了一下,然后拖地,在她拖地的时候,我用抹布把桌子擦了一遍。很快,我们打扫完了,哇,真干净!www-2-1-cnjy-com 5.测试。用线将拼音和汉字连起来。 zhǒu mātuōtǒng bōlājī 抹帚拖玻桶圾垃 三字词句运用 1.这些都是表示“笑”的词语。先读这些词语,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查工具书或向别人请教,然后小组同学互读。在读的过程中,根据词语的意思做出相应的表情,从而加深对词语的理 解。2-1-c-n-j-y 汇报交流。 微笑:略带笑容。 造句:老师面带微笑地站在那里。 狂笑:放纵地开怀大笑。 造句:他听到这个消息,止不住狂笑起来。 傻笑:傻傻的笑,难以控制的一种笑的表情。

2019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

课题:语文园地七教案 【教学要求】 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不认识的汉字。 2.看图写话,展开想象,把故事写完整。 3.通过诵读,体会数九歌其中蕴含的气候知识,感受民俗文化。 4.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绕口令的情趣,激发阅读绕口令的 兴趣。 【教学重点】 1.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不会的字。 2.看图写话,展开想象,把故事写完整。 3.积累背诵数九歌。 【教学难点】 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绕口令的情趣,激发阅读绕口令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会用部首查字法查找不认识的汉字。 2.会看图写话。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七”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七) 二、学用结合 板块一:识字加油站 (课件出示3) 海滩椰树贝壳沙漠胡杨骆驼 高原雪莲骏马悬崖青松雄鹰

1.读一读,借助拼音,读读这些词语,认识一下我国不同地方的植物和动物。 2.注意以下字的读音:(课件出示4) 椰 壳 漠 骆 驼 骏 悬 崖 注意读准前鼻音“悬、骏”,三拼音节“骆、驼”。 3.想一想:以上词语向我们展示了我国的哪些地貌? 地貌) 海滩 沙漠 高原 悬崖 4.连一连。(课件出示5) 海滩 骆驼 青松 沙漠 贝壳 椰树 高原 骏马 胡杨 悬崖 雄鹰 雪莲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 1.用部首查字法查下面的字。(课件出示6)(板书:部首查字法)

(1)回顾部首查字法的步骤:(课件出示7) a.找出所查字的部首,数清部首笔画。 b.在“部首检字表”的“部首目录”中找到这个部首,看清部首旁边标明的页码。 c.按这个页码找到“检字表”中相应的那一项,并从这一页中找出要查的部首。 d.数清所查字的笔画,(除去部首的笔画数),按这一部中笔画排列顺序找到所要查的字。 (2)这几个字都是独体字,独体字的查法:独体字是部首的查整体;独体字不是部首的查起笔,就是第一笔的意思。 独体字“亏、申、丹”的部首分别是“一、丨、丿”。查找独体字,一般查首笔画。 (3)开始安装步骤查字,并记入表格中。 2.你见过下面词语描写的景象吗?选一两个,跟同学说说当时的情景。 (课件出示9) 云开雾散微风习习冰天雪地风雨交加 云雾缭绕寒风刺骨鹅毛大雪电闪雷鸣 (1)读一读:借助拼音,自己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平舌音“散、刺”以及边音“缭”。 (2)想一想:每组词语中描写的天气情况是怎样的。(板书:天气) 这四组词语分别描写了云雾、风雨、冰雪、雷电等天气现象。 (3)说一说:先小组内讨论,再选小组代表上台说一说词语意思。 云开雾散:指天气由阴暗转为明朗。常用以比喻怨愤、疑虑得以消除。 微风习习:形容微风和煦、缓慢吹动的样子。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风雨交加: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园地七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熟悉的事物认识生字,认识生字椰、壳、漠、骆、驼、骏、悬、崖。 2、认识象声词,了解他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 3、了解关于天天气的成语,并感受天气的变化莫测,了解拟人句的特点,并能试着说一说拟人句。 4、培养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并能将讲述的故事用通顺的语言进行 描述。 5、通过对比,识记容易写错的生字。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易错字的习惯。 6、熟读并试着背诵《数九歌》,了解冬至过后的数九节气。体会人们向往、热爱春天的 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7、自由阅读《分不清是鸭还是霞》,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课时分配: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请孩子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认一认,自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二、字词句用运 1、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步骤。 2、按照刚才的方法,学生自行动手查:亏、申、丹、州、乃。如果有不会查的,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3、学习拟人句。 (1)自由读句子。 (2)你感觉这些句子有趣吗?有趣在哪些地方? (3)感受句子的特点:把雾和风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这就叫拟 人。运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能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的感情。 (4)我也来写写拟人句。 (5)请同学汇报交流。 三、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这节课,我们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课后我们将选出我班看图写话小能手,你们有信心写好吗? 二、看图说词语。 (课件)出示图片:请你仔细观察图画,然后说一说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学生观察后,说一说想到的词语。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你们一定能完成这次写话训练。 三、看图写话指导。 在写话之前,我们要了解写话的要求。出示写话要求: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动物?他们在干什么?想一想他们会说什么?请用几句话把图上意思连起来写一写。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有什么要求。(板书:时间、地点、动物、事情、想像。 (一)指导观察图画。 1、我们的观察顺序是:整体--部分--整体。观察整幅图画,你能给这幅图定个题目吗?请你把它写在练习本上。学生汇报。 2、看了图画,你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谁想出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一说。(有一天) 3、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请你说出表示地点的词语。(平板电脑旁)图上有哪些动物?猫和老鼠。图上的老鼠在做什么?请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

语文园地七 学习目标 ①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特点,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意。 ②认识9个生字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③能看懂图画的意思,能根据图意、联系生活实际想出办法,并乐 于与同学交流、讨论。 ④能把自己所画的图画用文字表达出来。 ⑤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勇于展示课外学习成果。 教学重难点 汉字一字多义,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意。 看清图意,根据图意、联系生活实际想办法,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 ②识字卡片、词语卡片。 ③竞赛评比用的小红旗。 ④让学生准备展示内容。 教学设计 我的发现 要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不一样,体会汉字表意的丰富性。 ①激趣:今天我请了一位汉字朋友,它是谁呢?出示“回”字,用 “回”字来组词。 ②引导:这位朋友要教给我们一个新的知识,是什么呢?请你读读书上的三句话,然后把你的发现告诉小组的伙伴们。 ③结论: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可能不同,要结合语境来理 解字意。 (采用换词法理解第1、3句中的“回”字) ④扩展积累:引导学生用“打”字练习组词、说句子,进一步体会 汉字一字多义的现象。 日积月累 ①读读认认 a.激趣: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炊具、餐具,我们一起来认识它的名称。

(课件播放:结合实物出现词语) b.小组内练读词语。 c.比一比。 小组开火车读词比赛,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好。 同学来挑战,看谁最棒。 d.认读生字 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要认的生字。 课件出示:灶、铝、锅、漏、勺、铲、壶、汤、碟。 小组内互相读一读生字。 老师用生字卡抽查。 听字音举卡片。 小组讨论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②读读背背 a.引入: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髓,短短的几个字概括出深刻的道理,我们可以从中受到启发。 b.小组内练读成语。 c.比一比看谁读得快,读得最准确,记得最牢固。 (老师简笔勾勒一座山,山脚下贴几面红旗代表各个小组,老师随意抽出词卡,小组抢答,哪个小组抢答成功,就把哪个小组的红旗向上挪一步,最后看哪个小组最先到达山顶) d.学生自由说成语的意思。 e.扩展积累:你还能说出哪些成语? 口语交际 ①看图了解图意。 a.出示挂图,提出要求:先仔细看每一幅图,弄懂每幅图的意思,再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b.自己看图、理解图意。 c.在小组且内练说。 ②续编故事。 a.小组讨论:如果你是这位小朋友,你会怎么做。 b.列出学生想的办法。 c. 评一评谁的办法好。 d. 把续编的故事讲给同桌听。 e.推荐讲得好的同学把故事讲给全班听,评出“故事大王”。 ③扩展延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