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业团队文献与评析

创业团队文献与评析

创业团队文献与评析
创业团队文献与评析

创业团队文献整理与评析

政大科管所博士班詹子莹指导老师温肇东

目录

壹理论发展背景与缘起 (2)

贰创业团队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3)

参创业团队理论之相关文献评析 (5)

3-1创业团队的研究构面与研究议题归纳

3-2创业团队的决策程序

3-3创业团队的构成

3-4创业团队的功能与稳定

3-5创业团队的绩效

肆理论特色与研究方法 (10)

4-1理论特色

借用其它领域的理论来说明

问题点

4-2研究方法

研究构面

国内创业团队的研究现况

研究方法的批评

研究方法的困难--操作性衡量

诘语 (14)

文献 (15)

摘要

本文主要在于整理并评析创业理论中的创业团队研究的发展概况。首先,本文对创业团队研究的发展缘起以及目前研究的现况做个重点扼要的说明,并解释它对创业理论的意含与贡献,其次,则是将创业团队理论之相关文献评析做一重点回顾,尤其是创业团队的研究构面与相关研究议题等归纳,用以展现创业团队被研究者所观察的不同面向,最后则是对目前创业团队理论发展的情况以及矛盾点提出讨论,尤其是在研究方法上的瓶颈有较长篇幅的讨论,在在显示出目前创业团队理论未来发展的机会与瓶颈。

关键词New Venture Team(NVT) 、 Entrepreneurial Team

个人创业家的迷思(the myth of lone entrepreneur)到创业团队的研究

很多文献和实证研究多着重于个人创业家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将创业视为单一创业家的活动,藉由成功创业家的身上找出一些特定且具代表性的人格特质和行为的研究,来预测一个人未来是否是成功的创业家以及企业创业绩效,然而,最近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成功的创业家并无共通的特色,此外,创业团队比个人创业家更能解释创业绩效,于此,在80代末期,创业团队开始成为研究者的焦点而非个人英雄创业家。除此之外,创业团队之所以得到研究者的注意,其实得力于当时相关背景的推波助澜:

一是当时高阶管理团队已经成为策略管理研究中的一项有趣的研究主题,这领域的研究刺激了创业团队研究的发展和理论的借用;

二是当时美国因应日本的威胁所提倡的「合作式的创业精神(collective entrepreneur)」解决国家竞争力的途径,如Robert Reich(1987)”Team as hero”一文中所提及的「经济的成功来自于具有天份、热情和共识的团队所创造,而非透过个人英雄创业家的迷思」,尤其是80 年代末期,策略理论已有明显重大的改变,代之而起的是以合作为基调的策略联盟或合作网络,因此团队的概念渐成为焦点。

最后,不可忽略的是当时高科技创业的蓬勃兴起,其中发现团队创业是当时的现象,而过去国内外有关创业团队的相关研究较少,主要是由于过去创业团队在一般的创业过程中不易显出其重要性,然而高科技产业的创业过程中创业团队的重要性较容易被突显出来,这主要跟高科技产业的产业特性有关,在高科技创业的历程中,由于所需的技术能力往往单凭创业者一个人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各种不同技术的人员才能拥有足够的技能能力,且是因应激烈环境的方法,因此在创业的初期通常是以创业团队的形式,以两个以上的成员共同创业,因此,创业团队对高科技创业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

创业团队研究概况

创业团队在创业的研究方面仍属于新的领域。创业团队的研究数量稀少且缺乏严谨深入的实证研究。很多证据都显示,一个优良的创业团队是创业成功与失败的企业中最大的因素,然而创业团队的研究并没有因为它的普及性以及它对创业成功绩效的影响而得到学者们的青睐。Bettenhausen(1991)分析1986-1990五年来关于团体和团队工作相关的文章,发现对于创业团队成员的主题缺乏实证研究。Kamm,Shuman,Seeger和Nurick(1990)提到尽管知道创投业者对创业团队的重视,但关于此议题的研究却很匮乏。虽然有一些关于创业团队的研究文献,但整体说来数量很少,很少人对创业团队的组成和维护多加着墨,且多大是轶事趣闻,缺乏理论的基础,因此需要系统性、描述性的研究去定义创业团队受哪些构面所影响,以及组合创业团队所需的成本与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此外,很少用深度实证研究来探讨创业团队的动力学。

之所以数量稀少的原因,可能是:

Kamm,Shuman,Seeger和Nurick(1990)认为原因之一是可能是研究者大多认为个人创业和团队创业之间并没有差异。

Waton,Ponthieu和Critell(1995)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1.创业团队的研究较难吸引到研究参与者的注意

2.关于小团体的研究单位大多是本质上是学术趋向或是关于治疗团体,很少被有应用

商业背景的研究单位投入

3.创业和创业精神的研究是多面向的,复杂而崎异。产生新事业的创新是每个企业所

强调的,经营和产品团队之创业和创业精神的活动是属于重要的研究领域,例如跨

功能团队的运作,其所着重的要点在于大公司的内部创业,但却很少触及小企业的

创业团队。

Kamm,Shuman,Seeger和Nurick(1990)认为创业团队研究的目标在于:

1.强调创业研究领域中创业团队研究的缺口

2.帮助创业团队的组成和管理,避免和克服其中的困难和障碍

2-1创业团队的定义和概况

Kamm,Shuman,Seeger和Nurick(1990)首先先对创业团队做了以下的定义「创业团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参与创立的过程并投入相同比例的资金」。这定义着重于创业团队的创建和所有权的两大特性。但是由国内高科技创业的过程来看,创业团队成员彼此之间出资的比率由于个人经济状况的差异并不相同,因此依据我国的产业环境状况,郭洮村(1998)对于创业团队的定义稍做修正「创业团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参与创立的过程并投入的资金」。Ensley&Banks(1992)和Gartner, Shaver, Gatewood &Katz(1994)延伸了 Kamm,Shuman,Seeger和Nurick(1990)对创业团队的定义「包含了对策略选择有直接影响的个人」,也就是说董事会尤其是占有一定股权的创投业者皆包含其定义之中。综上所述,只要符合上述三项要件中的其中两项即可被认定为创业团队的一份子。其它的说法,诸如:Ronstant(1984)认为这些创业团队的成员多是在公司属于pre-star-up阶段时所加入的,而且是在公司有能力推出产品或服务之前就加入公司了。

由于创业团队并不总是在创建时点中就达到完整的程度,因此Chandler & Hanks(1998)认为创始人指的是在公司头两年加入创业团队。

Bollinger,Hope和Utterback(1983)发现高科技产业的创业团队具有下列共通性:

1.创业团队往往是2~5人的团队组合,而非个人式的创业

2.创业团队创业前的经验能迅速且高度的移转至新的事业

3.创业团队以专业技术为取才之标准

Bruno和Tyebjee(1985)发现美国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其创业团队一般有以下特质:

1.大部分创业团队在某些重要的职能领域上严重欠缺经验,尤其以财务机能为最

2.对工程方面很有经验,对于行销方面的机能也具有普通或专精的经验

3.一般是2~4人的团队组合

由此可知,高科技公司的创业者往往是2-5人(Bollinger &Hope&Utterback ;1983)或2-4人(Bruno& Tyebjee ;1985)的团队组合,藉由团队的通力合作,以创造公司的成功。

2-2创业团队的重要性

Kamm,Shuman,Seeger和Nurick(1990)认为创业团队对于研究者和创业家的重要性在于创业团队的普及性以及它对公司创业绩效的影响。

在普及性方面的研究实证包括:

Obermayer(1980)对波士顿、旧金山和密尔瓦基等地区的33家成功的高科技公司所作的定性分析,发现其中有23家的公司是由创业团队的方式来创业。

Tech,Tarpley和Schwartz(1986)对237家的个人计算机软件创业者所作的研究发现,其中只有68个个案是属于个人创业者的形式,超过三分之二的厂商有两个或多个合伙人。

Cooper(1973)对60年代和70年代的高科技创业者的调查发现,在Austin的高科技厂商中的48%、在Palo Alto的高科技厂商中的61%、和955家位于不同地理区位的厂商中的59%都是由两至三人的团队方式来创业的。

Roure(1986)对36家新创事业的调查发现其中的31家是由团队形式来创业。

虽然诸多学者提出因为高科技创业因为需要技能互补才得以成功故多以团队的形式来创业,而实证也证明此事实,但是DeCarol&Lyons(1979)对122家女性创业,其中只有少数几家是高科技企业所作的调查,发现其中38%是属于合伙创业。1983年也曾对25家成长最快的小企业的调查,发现有将近一半是由两个或多人一起合伙创业,而这些企业都并不是属于所谓的高科技产业。所以,即使是低科技领域的创业,团队、合伙的创业形式仍然是常见的状况。

因此,Kamm,Shuman,Seeger和Nurick(1990)认为不管是地理位置的所在、产业的性质、创业人的性别的差异,新创事业明显地多由创业团队的形式来创业。

创业团队对公司创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尤其是对获利率、存活率、成长潜力的影响。很多证据都显示,一个优良的创业团队是创业成功与失败的企业中最大的不;一个新创事业的成长潜力与他创业团队的优劣有着很强的关连。研究结果包括:

Virany & Tushman(1986)追踪成立已12年之久的迷你计算机厂商发现经营绩效高低厂商的差别高阶管理团队的诸多特性,例如产业经验、创始人就是CEO、内部雇用、管理所有权的有无。

很多研究报告都显示,创业投资公司都认为创业团队在创业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针对创投业者的调查,将近有一半没有成功的投资案是因为创业团队的关系。

Cooper和Bruno(1977)发现80%的高成长的企业大多以两人以上的创业团队创业,而无法继续生存的企业则较少以团队的方式创业。

Timmons(1979)观察到个人创业家很难建立每年百万(million-dollars-plus)的新创企业。Obermayer(1980)发现在他的研究样本中,10个个人创业中只有3个达到每年6百万营业额或更多规模的企业,然而在23家以创业团队创业的企业中有16家企业达到上述的成长规模。Teach(1986)提出创业团队的大小对于厂商的成功相当重要,且平均来说,创业团队比个人创业来的成功。

1988年Venture杂志对100家在IPO前三年表现最好的企业做调查,发现其中有56%是创业团队创业,且团队成员都还在,其余的44%不是由个人创业就是只剩下一个团队成员,T-test发现创业团队比非团队创业来的成功,包括在股价的表现,尽管在营收、净利并未达到显着差异的水准。

3-1创业团队的研究构面与研究议题归纳

Kamm,Shuman,Seeger和Nurick(1990)经由过去文献的整理以了解创业团队受哪些构面所影响,而研究的结果发现在创业团队的构面方面可归纳出以下几点差异:

1.创业团队成员数目

2.创立的企业类型

3.家庭成员对创业过程的贡献

4.团队成员加入的时间

郭洮村(1998)经由相关的研究归纳出创业团队可以运用哪些相关的变量来加以描述或分类,这些变量包括:

1.创业团队的人数

2.创业团队的来源

3.创业团队的完整性

4.创业团队的经验

Kamm,Shuman,Seeger和Nurick(1990)研究归纳创业团队待研究的课题,如下:

1.创业团队与创业点子之间的关系

2.寻找团队成员的依据

3.团队成员应从何处寻找

4.如何决定寻找团队成员的依据

5.如何决定寻找团队成员的方法

6.如何吸引团队成员离开原组织

3-2创业团队形成的决策程序

Kamm,Shuman,Seeger和Nurick(1990)和Kamm & Nurick(1993)提出了一个创业团队形成的决策模式,如附件一,此模式课可概括为以下阶段:

=创业点子阶段,意即创业团队与创业点子之间的关系,有两模式Lead Entrepreneur vs.

Group approach

=资源供给决策,包含如何选择伙伴以弥补创业所需的技能资源,此阶段下有三方向的考虑,意即所需的资源是创业家本身就足以提供,还是目前创业团队的成员就能提供,还是得额外从外头招募成员以弥足所需的技能

=伙伴招募的决策,包含团队成员应从何处寻找、如何选择最佳的人才以及如何说服他们加入创业伙伴的行列

=团队维护的决策,如何维持团队的关系,例如人际关系、角色的扮演、目标共识等因素的控制。

3-3创业团队的构成

<创业点子的形成 Lead Entrepreneur vs. Group approach

Kamm & Nurick(1993)对创业团队的构成概有两大类,第一类称之为Lead Entrepreneur,意即有一个人想到商业点子,接着他就去开始组成所需的团队,例如Sun 创业当初是由Khosla认知到开放工作站的概念,接着他于是找了Joy和Bechtolsheim两位分别在软件和硬件的技术专家,和一位具有实际制造经验和人际技巧的McNeary,于此,创业团队诞生了。第二类称之为Group approach,这类团队的建立主是来自于因为经验、友谊和共同兴趣的关系而结缘的伙伴,经由合伙彼此再一起发现商业机会,例如Yahoo!的杨致远和史丹福电机研究所博士班的同学大卫费罗、微软的比尔盖兹和童年玩伴保罗艾伦、HP等多家知名企业的创建多是先藉由关系而结识,基于一些互动激发出创业点子,然后合伙创业的例子比比皆是。简单的说,Lead Entrepreneur是先由创业点子再有创业团队,而Group approach则恰好相反,先有核心创业团队的结识才有创业点子的提出;此外,Group approach比Lead Entrepreneur 更强调人际关系在创业团队构成中所扮演的角色;最后,Group approach比较受研究者所忽略,尤其是创业团队在创业点子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贡献程度。

<创业团队组合的考虑因素--人际网络 vs.技能互补

诸多研究结果选择创业伙伴的因素大多是因为在人际关系上有交集,例如朋友、同事、同学校友、亲戚等关系,多是藉由人际网络来找寻共同创业的伙伴,或是相似的理念与观点,例如多具有技术研背景的人,基于对某一技术的狂热而结合,由此可知,在人际上的交集是成为创业团队成员间最重要的条件,很少是基于技能或功能领域上的互补的考量,或以面试的方式来寻求其它合伙人共同创业。然而,随着创业有资本密集的趋向,越来越多创投公司的出现,使得「能力」逐渐成为伙伴的选要要件。

3-4创业团队的功能与稳定

<创业团队职能的完整程度

对于创业投资家而言,他们多坚信创业团队的素质,对于预测一个新创事业的未来成败是个重要的评估准则之一(Timmons),而在所有的评估准则中,他们最注意的,通常就是创业团队职能的完整程度。一个坚强的经营团队,有极具经验的领导人、技术、生产与市场方面的负责人选,比单枪匹马或拥有单一技术的创业者,常不易成功或不易开展成长。此外,Roure和Maidique(1986)更认为新创事业的成功与创业者的管理团队之完整程度呈正相关。而Kamm,Shuman,Seeger和Nurick(1990)认为影响创业团队成功的要素为是否有足够的技术与能力。

然而,诸多研究实证均发现大多数公司一开始创业团队的成立并不是以团队成员功能的互补或是成员之间异质性或多样化来做成员加入的考量,而为了弥补往后创业团队职能的完整程度,Chandler& Hanks(1998)从个案访谈中发现创业团队多藉由做中学的经验中来学习补强成员之前所欠缺的能力或是直接从外头招募所需要的人才。

<创业团队的稳定度

拆伙的原因不外乎是成员之间的性格不合、获利分配没有共识、企业亏损、及经营理念与方式不一致。Bruton,Fried&Hisrich(1994)认为管理者之所以被创投业者革

职的原因主要有四点:1)管理者没有判断策略的能力;2)无法和董事会共事;3)无法激励员工;4)无法适当地配置资源。Fiet, Busenitz, Moesel & Barney(1997)则以代理理论、权力理论和程序正义则用来解释创投和创业团队之间的关系,尤其指的是解散其成员时。

Kamm&Nurick(1993)认为创业团队的稳定度对往后的成功有其影响力,尽管如此,创业团队之间的流动率之高却是一众所皆知的现象,尤其它的流动率还远高于国家的离婚率,Inc.杂志在1983年对25家成长最快的小公司做调查,发现其中有一半的创业团队无法在公司头五年中顺利存活,Cooper & Daily(1977)也发现创业团队的流动率很高;Chandler & Hanks(1998)在他们所研究的12个创业团队的个案中发现,只有两家在创立后的五年后创业团队还保持创立初期般的完整。到底创业团队的流动率和稳定度对公司创业绩效的影响如何其实这问题还没有一至的答案。如,Virany & Tushman(1986)针对迷你计算机产业的高阶管理团队所作的研究发现,CEO都没什么变化且外部雇用的比例偏低跟那另一群CEO常变动且大多数外部雇用两群体相较之下,发现两群体的绩效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人际关系-友谊、团体凝聚力、信任、共识或是情感/认知冲突

在创业团队的研究中,有些学者特别注意团体中的人际关系等变项特质对创业团队成员间的组合来源以及创业机会辨识的影响力、对创业团队成员间的决策品质、效率和情感冲突间的影响、对创业团队稳定度的影响、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等不同因果关系去做厘清, Frances& Sandberg ( 2000)认为友谊关系是构成创业团队的第一步并影响了后续的团队互动的情形,进而影响了团队间的行为和结果,于此,他们提出了13个关于友谊关系和创业团队之组成和绩效的命题。然而,此研究趋向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操作量化,Waton,Ponthie & Critell(1995)的研究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操作化的方法。

<所有权的比例分配

Kamm,Shuman,Seeger和Nurick(1990)认为组合创业团队过程中所遭遇的成本问题为团队成员间所有权的比率分配。

目前的文献大多支持团队成员间所有权的比率分配并非采用均等分配,而是依照贡献度来分配所有权的比例分配是较为合理的,且对公司未来发展较有积极正面意含。

<维持创业团队的问题与困难

Kamm,Shuman,Seeger和Nurick(1990)认为影响团队成功的要素为是否有足够的技术与能力。组合团队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于1)创业团队的完整性;2)创业团队的经验。

Timmons(1979)认为创业团队的建立过程中主要会遭遇到几点困难,1)成员间彼此累积大量的不满情绪;2)成员间同构型高而非技能互补;3)成员间的股权分配,亦即平等的迷思;4)成员间对创业目标模糊不清和价值观的冲突。

3-5创业团队的绩效

<影响创业团队成功的要素

学者针对创业时所决定的创业团队与公司的创业绩效作关联,而有以下发现:

Cooper和Bruno(1977)对硅谷的250家科技公司做过一纵断面研究,发现大多数成功的公司都有以下的情形:

1.大多由2个或2个以上的创业团队共同创立

2.创业团队中至少有一位在创业前具有行销或技术的经验

3.创业团队在创业前大多曾在大公司(员工超过500人)工作过

Roure和Maidique(1986)针对8家在1974年经创业投资而设立的电子公司

,进行探索性研究并提出结论假设。他们发现公司在争取创业投资前的某些因素与公司未来的成败可能有关,亦即,他们提出如下的探索性假设,新创事业的成功与下列1-4因素呈正相关,第5因素呈反U型曲线相关:

1.创业团队在创业前曾在高成长公司待过的人数比例

2.创业团队在创业前后担任相同或相似职务的人数比例

3.创业团队在创业前的共事经验的程度

4.创业团队的职能完整程度

5.创业者所拥有的股权比例

Waton, Ponthie & Critell(1995)对创业团队的实证结果发现人际关系对创业绩效有显着地影响,Frances& Sandberg (2000)对创业团队中的友谊提出13命题对创业绩效的影响。XX提出创业团队中的股权的不平等对创业绩效的影响。

4-1理论特色

<借用其它领域的理论来说明

目前创业团队的研究,还未发展出任何理论,多是借用其它策略、创新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加以说明研究中所观察到的现象,以下简单就目前创业团队研究所引用的相关理论简单说明之,尤其是这些理论用来解释创业团队的哪些特质。经由文献归纳后,得到以下五种理论的借用:

=高阶管理团队(Top management team)

尽管创业团队的研究不多,但高阶管理团队的文献却相当丰富,这些理论提出高阶管理团队的背景、知识技能、认知风格的混合如何影响到团队的策略决定和接下来的组织绩效。(Chandler& Hanks;1998)

=资源基础理论(Resource-Based Theory)

创业团队的研究借用资源基础理论主要在于解释为什么创业团队比个人创业者较容易成功。(Chandler& Hanks;1998)

=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权力理论(Power Theory)和程序正义(Procedural Justice Theory)

代理理论、权力理论和程序正义则用来解释创投和创业团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用来解释为何创业团队成员被革职的原因。(Fiet, Busenitz, Moesel & Barney;1997)

=团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

团体动力是指任何时间内发生在团体里,包括被察觉到的及未被察觉到的一些现象,也就是说明团体行为的一套基本知识,而Forsyth(1990)认为团体包含互动、结构、大小、目标、凝聚力和随时间而变等特质。创业团队的研究,采用团体动力的理论观点,在于探求创业团队成员成员间的互动,创业团队藉由团体动力学的理论,可知创业团队成员为了特定目的而产生合作的行为,在合作之后,会因彼此在性格、机会、地位、偏好等不同而有不同的互动方式。当形成团体之后,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会产生变化,团队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议题。团体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也多为欲探讨创业团队成员成员间的互动所采用,例如运用社交关系计量法,测量人际关系,如受关系的亲疏远近,着重在个人于团队中的社交状况,特别是人际关系的情感因素(Waton,Ponthie & Critell;1995、Frances& Sandberg ; 2000);或是利用互动分析法来观察、分析团队发展历程中,成员互动的行为;或是分析团队的重要属性如能力、领导、凝聚力等。Kamm,Shuman,Seeger和Nurick(1990)的研究就直接了当地说要了解创业团队之团体动力学的相关议题。

=团队相关研究

研发团队、项目团队等理论,大多谈及团队创新的管理,例如跨功能团队、疆界拓展、创新工作的管理、人际关系的管理等议题。

<问题点

虽然创业团队研究的学者用资源资基础理论来解释为何创业团队比个人创业者较容易成功,理由不外乎功能领域技能的互补和原先工作经验迅速的移转,然而资源基础理论并不能对创业团队形成的动态过程有清楚的说明,尤其是大多创业团队的成员多不是基于技能互补而选才,反而是多藉由人际网络而加入团队。此外,藉由资源基础理论可知管理团队的异质性队创业绩效有正相关,然而管理团队的异质性可以预测的是流动率很高,流动率的高低可能对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以资源基础理论来说明创业团队比个人创业者较容易成功的说法似乎有其捉襟见肘之处。

虽然高阶管理团队的文献相当丰富,研究创业团队的研究学者也大多提及这理论的借用对创业团队研究的厘清有其助益,然而,创业团队在本质上很不稳定,它的团队运作可猜想有些特质当然不同于那些已在商场上经营多年企业的高阶管理团队,因此,除了理论的借用外,学者应该指出创业团队和高皆经营团队的本质有「哪里」不同,尤其是这些不同对结果的影响和推论有「哪些」影响,进而发展出一套迥异于高阶经营团队的理论。

综上所述,无非想提出目前创业研究领域的盲点和矛盾处,如果学者不能清楚地提出创业团队在本质上和其它团队的不同之处,以及拥有自陈一格的理论发展的话,将对创业团队研究的发展产生失焦的危机。

4-2研究方法

<研究构面

虽然,从过去的研究可归纳出与创业团队有关的构面或变量,但这些变量是否对创业团队产生影响,则需要从实际的创业个案中相互映证并了解其影响的方式,此外,由于国内与国外环境各方面的差异,因此在影响的变量上也可能有所不同,而且,高科技产业与一般产业在创业团队上也可能有其相异之处,最后,从文献搜寻当中,可明确的知道过去对创业团队少有研究,事实上,过去研究所归纳出的变量或许仍有不足,与创业团队相关变量仍有部分变量尚未有学者进行研究或发现,这些问题都需要严谨实际且大量的创业个案加以厘清,因此,在创业团队方面的研究应仍有许多的研究空间。

<国内创业团队的研究现况

近年来国内针对创业的相关研究开始受到重视,但比起国外的研究成果,由于起步较晚,相对数量较少。从国内外创业研究的构面去作比较,可发现并无太大的差异,尤其是国内研究的相关变量范围较为广泛,研究议题较偏向一般特质,无法集中在特定的关键变量去讨论,尤其从国内关于创业研究的硕士论文中发现,关于创业团队方面的硕士论文不仅数量稀少(五跟手指头都用不到)且并未有较完整的讨论。其所研究的创业团队多集中于公司内部创业之创新项目团队或是从组织集体离职的创业团队,或是一般公司的创业团队,而非指高科技产业中的小企业初创之创业团队,此外,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清一色是个案访谈法。最后,要提出一点疑问的是,由于国内跟国外在文化、环境各方面的差异,是否在研究的内容或是构面应该会有所不同

<研究方法的批评

研究方法必须考量研究目的与现有文献之后而决定,大体而言,创业的研究方法有解释单一个案的个案研究法,与检测假设命题而采取的横向断面大样本的统计法,对创业团队的研究其实也不脱离上述范围。

目前对创业团队的研究,分别从上述讨论等不同构面着手,企图去描绘创业团队的运作,不可否认地,这些理论有其一定的贡献,然而都有失之偏颇的缺点,以研究方法而言,即遭遇许多的批评:

1.实证方面的研究,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支持这些理论命题。尤其是缺乏深入严

谨的个案实证研究。

2.一般的实证研究都嫌过分地粗操,所选的样本和统计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如选

样太少、过度选择已成功的创业团队。

3.缺乏有效的比较样本。一些创业团队所具有的特质,是否在一般高阶管理团队就不

存在,高科技创业团队与一般性的创业团队是否有所不同,在不分行业的样本取样

下所得出的推论值得商榷。

4.大多数是横断面的时点研究,缺乏纵断面的时序研究。学者对创业团队大多不是描

述之,就是探讨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未涉及这些决策考量以及动态演化发展的

过程。由于绝大多数的创业团队运作是一连串行动的结果,团队的发展在不同阶段

有不同的议题,因此应尽量有不同时间序列观察,以充分涵盖研究的层面。

<研究方法的困难--操作性衡量

= 个案研究方法的问题点和操作

从实地文献搜寻中所得知的结果和文献探讨中得知,目前对创业团队的研究缺乏严谨且大量的实证研究,尤其是缺乏个案实证,然而,创业团队的研究在运用个案研究方法时,其实遭遇了不少的瓶颈,其一是草创企业的夭折率很高,通常所选的研究个案,不一会儿就被市场淘汰了,这所引发的问题是,到底取样的标准是什么是不是一定已成功的创业团队才有研究价值会不会因为只集中于那些成功的创业团队身上的特质,而遗漏一些重要的信息如何把握观察时点,尤其是要做纵断面的研究;其二是创业团队的研究是以团队为分析单位,所以不能单只访问一人,而要访问团队中大多的成员,此外,还包括跟创业团队有关的创投、董事会、会计师外部相关人等,以求证资料的可信度,这对研究者来说增加不少的研究负担和成本;最后,若是为了选择已成功的创业个案作为研究对象,通常所选取的个案多是知名的大企业,但由于成立多有数十年的历史,加上公司经营团队随着公司的策略方针而不断地调整时,当初的创业团队早不知去向,更不用说如何去追本溯源,回顾当年了。作者个人认为目前坊间有不少针对知名企业所写的传记,其中其实多少已经纪录了当初创业团队如何组成以及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关系的变化,如何善加利用这些次级、档案资料来做分析,其实是一个很值得去尝试的研究方法,然目前并没有发现有关于利用这些次级资料来做创业团队的研究分析。

= 创新绩效的衡量

创业绩效之良莠常被利用来推断创业者运用创业团队之适切程度,但如何正确地衡量创业绩效是一门学问。衡量一企业营运绩效的方法甚多,无公认准则,大体可分为客观指针和主观指针。客观指针是指公司报表或市场资料中明确可见的事实或数据,例如投资报酬率、市场占有率、净利、成长率与公司规模等,皆有其客观标准存在,但Covin 和Slevin(1990)认为:

1.小公司通常不太愿意提供书面财务资料

2.因公司不愿意公开财务资料,所以任何公开报导的财务绩效数字的正确性无法获得

证实

3.即使被公开报导的财务资料是正确的,对于新成立的小公司来说,其解释能力仍然

偏低

4.财务绩效准则的绝对数字,受产业影响因素极大,所以直接比较不同产业公司的财

务资料,是不甚合理的。

因为有上述无可避免的限制存在,而使得利用客观指针会难以评估,因此,大部分创业绩效以主观指针为主,以研究者根据企业于该市场中的营运表现、竞争能力、企业主观对其营运成果的满意程度之主管认定,虽然这种方式不够客观且缺乏比较基准,但却为许多学者在新创企业研究中所采用。

诘语

终于写完了!

文献

Chandler,.,&Hanks,.(1998).”An investigation of new venture teams in emerging businesses”. Manigart, . Mason, 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 Babson College H Frances,William R. Sandberg(2000).”Friendship within entrepreneurial team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eam and venture performance”.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Winter 2000,Vol. 25, Iss. 2; pg. 5, 21 pgs

Fiet,.,Busenitz,.,Moesel,.&Barney,.(1997).”Complementar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dismissal of new venture team members”.Journal of Businss Venturing,12(5),347-366

Kamm,.,Shuman,.,Seeger,.,and Nurick,.(1990).” Entrepreneurial Teams in New Venture Creation : A Research Agenda”.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 ,14(4),7-17

Kamm,.,Shuman,.,Seeger,.,and Nurick,.(1993).”The Stages of team venture formation : A decision-making model”.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 ,17(2),17-27

Entrepreneurship reconsidered : The team as hero”.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 65(3),77-83

Timmons .(1999).”New venture creation: Entrepreneurship for 21th century“5rd Mcgram-Hill

Waton,.,Ponthieu,.,&Critelli,.(1995).”T eam interpersonal process effectiveness in venture partnerships and its connection to perceived success ”. Journal of Businss Venturing,10,393-411

创业典型案例分析(推荐文档)

2013-2014学年度第1学期《创业典型案例分析》课程 1、按照教材章节形式,总结教材所有案例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文字简明。 2、论文总字数约为1000-2000字左右,禁止网络抄袭。 <<创业典型案例分析>>课程总结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应风雨兼程。”创业是一条非常艰辛的道路,需要创业者付出比选择其他就业方式更大的努力,承担更大的压力。 创业精神就像是黑暗中的灯塔,为你点亮希望、指明方向。勇于进取、拼搏创新、知难而上、百折不挠这才是创业精神的精髓。并且绝不轻言放弃是创业精神的体现,创新是创业精神的出发点。 创业精神是指在创业者的主观世界中那些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像刘尊众是依靠自身技能的创业典型。他有一根筋式的创业激情,就是无论多艰难和委屈,他都不服气,坚持,就成了。这种执拗是成功的必要精神条件。 正如案例中的刘大增说,创业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他觉得:人活着就要去体现自己生存的价值,创业只是体现自己生存价值的一种途径而已,你只有努力地去生活,你才能体会到创业的乐趣。 还有通过刘大增案例的学习,可以使创业者明白当你面对失败时不要轻言放弃,当你发现商机时你要勇于实践,抱着对创业的执着追求,以积极的心态去努力奋斗。看上去很难完成的一件事,看上去一点都不起眼的利乐包,其实也蕴含着无限商机。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的机遇就在你身边。 抱守古训、因循成法,在传统社会中往往受到称道,而在各种变革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它已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障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现代人的灵魂。美国之所以能在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的过程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与美国文化中敢冒险、寻求变革和鼓励创新的精神有关,这种精神使美国人有一种超常规探索和迎接挑战的思维定势和构架。 独立创业精神的培养既取决于客观条件的许可,更依赖于学生主观的努力,作为学校要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积极培养学生的独立创业者精神,为培养现时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很多人都不乏创业的冲动和梦想,但选择一项好的创业项目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一些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对自己和对社会都缺乏了解,选择创业项目更是大浪淘沙。大家往往比较青睐一些很容易看到的创业项目,比如商品买卖、开饭店、酒吧、咖啡屋、美容院、商店和超市、小买铺、外语培训、电器维修等等,但对各行各业的了解很有限,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如果方向选择错误,那就等于事情错了一半。 许多创业者都是从自己以前的工作领域中脱颖而出的,他们在本行业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发现了许多目前还欠缺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更多有待于改进的工作方法,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做出更多的社会贡献,就通过创业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现。 我们知道如果从事的工作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你很难有热情,而没有热情往往经不起失败,生活也显得毫无意义。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不知道自己选择什么样的创业项目。上海市劳动保障局开业指导中心经常收到的问题就是,“我想创业,但不知选择什么项目,你们可以推荐一下吗?”这说明心中有理想,但不知脚下路在何方。这就需要你密切注意你身边和周围的一些商机,或者通过各种渠道寻找项目。我们也可以通过取得别人产品的代理权而提供服务,也可以加盟一些成熟的或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取得特许经营权。这有许多优势,首先你避免走了许多弯路,可以在现成的基础和管理模式之上开始创业;其次,你有一个成熟的平台支持你,这无形壮大了你的

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结构分析

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结构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自主创业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在阐述大学生创业团队基本内涵、组成与结构的基础上,以武汉理工大学在校学生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对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人口学结构、知识与能力结构及团队性格结构等三个方面的实证分析,积极探讨当代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结构特点,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及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团队知识结构性格结构团队类型 一、大学生创业团队基本内涵 关于创业的界定,比较权威的是斯蒂文森对创业下的定义,即“创业是一个人(不管是独立的还是在一个组织内部)追踪和捕获机会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当时控制的资源无关。”关于创业团队的界定,理论界还没有统一的定论。大多学者认为:创业团队是联合起来创立一个企业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这些个体有着共同的利益,而且在企业的前创业期就已经存在。Kamm认为,创业团队是经过构想,决定共同创业并成立公司的一群人。Gartner等指出,创业团队应包括直接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人,应该把董事会尤其是占有一定股权的投资者包括在内。还有的学者则认为创业团队是参与且全身心投入公司创立过程,并共同克服创业困难和分享创业乐趣的全体成员。如Leon Schjoedt就认为在创业初期履行职责、执行任务的成员都可被认为是创业团队的成员。也有学者认为创业团队指的是在公司成立之初执掌公司的人或是在公司营运的前两年加盟公司的成员,但不包括没有公司股权的一般雇员。 我国大学生创业团队多是由一些私交很好而在一起的伙伴组成的,多是由人际关系来寻找共同创业的伙伴,或是有相似的理念和观点,基于对某一技术的狂热而结合。从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创业团队来看,其组织机理基本如下:只要某个人得到一项产品或技术专利或一个新点子,他就会去着手组成所需要的团队。这使得大学生创业团队具有以下特点:拥有共同的愿景、团队成员间的异质化、互信合作的气氛。 大学生创业团队的价值创造过程实际就是一个知识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过程。大学生创业团队基本上没有自己的资本,而是通过做出好的《创业计划书》来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再利用投资资金作为资本创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所以大学生创业团队价值创造的三个重要步骤是选择项目、做出《创业计划书》和创建公司运作系统。通过这三个步骤,大学生创业团队才能逐步将理论实践化、经济化,运用理论知识将产品推向市场,使项目产业化,使投资增值,用知识创造价值。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团队的人员流失率很高,大学生创业团队比较容易分裂。导致创业团队不稳定甚至走向分裂的主要有三大因素:创业成员之间因为性

创业心理案例分析

大学生创业案例及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案例 综合以上因素,可以看出刘鹏飞创业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构成的必然结果。从他成功的例子中也可以得知许多创业成功的经验以及一个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应该具备什么品质,什么心态。当然,刘鹏飞的例子除了和其他的成功创业者有着很多共性之外,还有一些不同的地方。例如他创业用的资金很少,仅用了800元钱,也并没有申请贷款。这和有些大学生创业需要很大部分的启动资金是不同的。但也正因为这一点,也少了那些复杂的程序和筹备资金的问题。所以当我们没有多少资金储备或者当申请贷款比较麻烦和困难时,不妨转变一下思路,试一试这种小投资的创业,积累经验的同时也积累着后期创业的资金,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吧。除此之外,他的创业项目孔明灯也是在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不经意的发现,并不是很早就在脑中构思的,而且是自己以前没有接触过的领域。总之,创业的决心,优秀的个人品质,良好的心态,强大的团队,再加上一点小小的运气最终促成了刘鹏飞创业的成功。众所周知,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踏上了创业的道路。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当今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及价值,不愿给别人打工,受到企业的束缚,他们崇尚发挥和实现自我,从而大学生心理案例分析选择了创业的道路。但是在那么多的创业者中,成功者却并不占多数。据有关调查统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在2%-3%,这说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创业,创业成功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作为前提的。虽然现在大学生创业都有一定的国家政策扶持,但是很多政策是难以操作的,有些在执行过程中变了样,创业的大学生们很难得到真正的扶持。并且虽然大学生在创业中具有一些专业知识的优势和旺盛的精力,但是他们所欠缺的东西还有很多。例如缺乏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尤其缺乏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缺乏真正有商业前景的创业项目,许多创业点子经不起市场的考验;缺乏商业信用,在校大学生信用档案与社会没有接轨,导致融资借贷困难重重;有的喜欢纸上谈兵,不去实际实践;还有的是缺乏对社会和个人的责任感。所有的这些都可能导致大学生创业的失败。所以,对待当今大学生这种创业的现状,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各级党委和政府需改善创业环境,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优化创业环境,指导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同时要转变社会观念,大学生的创业需要来自家庭,社会各个方面的帮助,需要他们给予支持,给创业者继续创业的决心和信心。最后,就是大学生自己要提高自身的个人素质。大学生要培养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理想。在毕业前就应对社会有所了解,提前进行一些社会实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践和创业实践。在校期间学好知识,构建起较完备的创业知识机构。如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商务、税务、投资、法律知识等。另外就是培养一些必要的创业素质。要具备良好的心态,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有可能在创业道路上有所进展,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后来有一天,刘鹏飞突然接到了一个20万元的温州外贸公司的大订单。欣喜若狂的刘鹏飞赶忙寄出样品,没想到却寄错了样品。好不容易安抚好对方,再寄样品,却又一次出错了。在寄出的十个样品中竟然有几个烂的样品,当所有人都认为这笔订单成了泡影的时候,刘鹏飞却并没有轻言放弃。他打电话道歉,写

寻找身边熟悉比较成功的创业企业进行案例分析三篇

寻找身边熟悉比较成功的创业企业进行案 例分析三篇 大学生们常常怀抱着一种对未来美好的渴望,投入到创业中来,但现实的洪流却常常无情的把他催垮。据统计显示,90%的新生创业企业都会在五年内夭折。在那幸存下来的10%的企业中,又有90%会在第二个五年内结束生命。也就是说,大约99%的新创企业活不过十年,大学生创业的企业尤其为甚。 因为,我们的学校总是把学生练习成善于打工的职员,而不是善于创造工作机会和开办企业的创业者。事实上,在目前的中国,做老板的以大学生学历的为少。 下面的创业故事说明了大学生创业为什么会失败: 西安理工大学xx届毕业生小黄曾参加了陕西市政府举行的全市落实创业政策恳谈会。会上,他一道出自己想建立一个大学生求职网站的想法就得到了市长陈宝根的赞赏和支持。在市长的鼓励下,这个充满了创业激情的小伙子迅速完善了先前酝酿许久的创业计划书、架构起未来网站的基本框架。但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由于自己并不会写电脑程序,网站的建立必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这名技术核心人物在哪里?苦苦找寻数月无果,小黄只好暂时收起创业梦想,先找份工作,给别人打工。 "对创业条件分析不足,这是我最大的失败。"小黄这样总结自己失败的起步。 大学最后一学期,迎接小黄的是一场接一场的招聘会、一次又一

次的失望而归。"我们不停地奔波于各种招聘会,在海量的招聘信息里想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企业却很难。"在与企业的接触中,小黄了解到企业也存在类似的烦恼。因为缺乏对学生的了解,企业仅通过一次招聘会或一次简单的面试签订用人协议,事后却发现招聘来的员工并不适合这份工作,为此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于是,他萌发出这样一个想法办一个不同寻常的求职网站。(创业项目非常好!找到了切入点。) 小黄介绍说,在网站中,他将为企业和大学生搭建起一个长期稳定的接触平台,只要大学生和企业登录注册,双方就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相互了解,企业甚至可以跟踪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方面表现,决定毕业时是否录用。 接下来的几个月,小黄开始了广泛的市场调研。他登门20多家企业,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人沟通了这一想法,网站的特色服务内容得到70%的人的肯定。"我会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向外界推广网站,吸纳大学生和企业登录,并向企业收取一部分会员费。三年后,点击量有了一定提升,广告将成为网站盈利的又一渠道。未来,在继续完善网站服务内容的基础上,推出一系列连带产品,我相信这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实际上,小黄已明确了网站的盈利模式。至于网站的长远规划,小黄表示他已制定了相应的计划。 尽管制定了自己的创业计划、确立了盈利模式、进行了市场调研,也得到了父母兄长的资金支持,但小黄却忽视了创业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组建得力的团队。(因为社会经验的缺乏,难免考虑不到,有时

创业团队的劣势分析、动态开放策略。

2)创业团队的劣势分析 创业团队主要的劣势就是对成员个性的压抑。创业领导者通常希望团队形成一股凝聚力,但如果领导者过于重视团队,将成员强行拧成一股,那么就难免会让创业者成员感到个性受到压抑,其团队成员都会本能地排斥,甚至还可能导致团队的解散。 小林、小孟、小刘是大学同学,他们在大学时学的是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后小林在一家港资企业的市场部工作了两年,积累了一些与客户打交道的经验,手头也拥有了一部分客户资源。小孟和小刘几分别就职于两家民企,二人从事销售行业,两年来各自也有了一笔积蓄。一次同学聚会中,三人谈得投机,萌生了共同创业的想法。他们很快凑齐了一笔创业资金,并在北京东城区的一座写字楼租到了一个70平米左右的办公间,加上电费、电话费和日常开支,月支出在万元左右。他们还购置了几台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创业之初,他们奔波于各个机械设备展览会现场、轴承展览会现场,向往来客商递放资料。几经忙碌,他们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客户,合同金额10万多元,为了赚到这笔钱,小林将利润降到了最低点,一单生意下来只赚了奖金5000元。后来,他们又陆续签了几笔业务,创下了不错的口碑,上门的客户越来越多,虽然都是很小的订单,但是所赚的利润也勉强够他们每月的开支。 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小孟和小刘就可是为了争客户而明争暗斗,互相拆台。小林极力劝阻小孟和小刘要团结一致,要求两人各让一步,可谁知两个人都个性十足,不肯让步。一次,小孟为了抢到订单,竟然与厂家做起了私下交易。当供货出现问题时,厂家却找到小林要求赔偿,为了保证公司的声誉,小林只好赔偿,但是这段时间辛苦赚来的钱就这样打水漂了。更糟糕的是,公司内部核心成员之间的你争我夺的情况很快就在业内传开了,小林的公司陷入了绝境。几个月后,小林终于心灰意冷,提出散伙,不再与小孟、小刘合作,并且带走了仅有的几个客户资料,三人的创业团队,就这样解散了。 小林、小孟、小刘三人创业的失败,主要源于小孟、小刘二人不肯屈服于团队的领导和束缚,坚持张扬各自的个性,却导致整个团队陷入了绝境。聪明的人融入团队,孤傲的人被团队抛弃,身为团队中的医院,应该去积极寻找团队成员中积极的品质,并且学习它,让自己的缺点和消极品质在团队合作中被消灭。

(完整word版)盘点互联网创业公司10大成功案例

盘点互联网创业公司10大成功案例 创业是现在中国最靠谱的事情之一。尤其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催生了大量的新兴行业和创业机遇,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创业。当然,创业并非易事,有成功亦有失败。今天小编给大家数说下十大初创团队成功案例,希望能给正在创业的人带来启发。 1.小红书 小红书是跨境电商领域里杀出的一匹黑马,一年内就成功找到社区电商模式,以社区购物模式切入,升级为社区型电商,并迎来销售额的大爆发。 小红书创立于2013年,最初叫“香港购物指南”,用户可以在上面分享自己的海外购物笔记。创世人毛文超很快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在社区中卖产品,并试水成功。直到同年12月,小红书搭起了自己的供应链系统,转型为社区型电商平台。以信息驱动,用户生产内容,通过真正的社交信息流方式,将线下逛商场时的冲动消费场景搬到了线上。 作为创业团队中的佼佼者,小红书一夜爆发并不是偶然。在跨境电商的风口上,小红书刚好赶上85到90后用户高端消费力崛起,以及有淘宝、天猫、京东等多年来培育好的用户网购习惯,这些独到的优势,让小红书快速成为创业风向标。 2.摩拜单车 因为互联网的魔力,共享单车似乎是一夜之间被激活。资本涌动、风口之上,共享单车行业的创业团队目前最成功的就属摩拜单车了。 摩拜单车成立于2015年1月,是由胡玮炜创办的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互联网短途出行解决方案,也是当下最酷炫的概念“共享经济”的产物。 创立初期,摩拜单车也遭到了小小的冷遇,而后却短时间内迅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了数轮融资。截至目前,摩拜单车的月活跃用户量已接近600万人。 2017年1月4日,摩拜单车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此次融资数额达到2.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打响了2017年共享单车融资大战的第一枪。 作为2016年的现象级创业项目,摩拜单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硬件连接、利用移动互联网将人与硬件联系在一起,创新出新的应用模式,这样才能够成为现象。 3.饿了么 2008年开始在宿舍创业,2015年获得E轮融资,拥有几千员工,服务范围也从上海交大周边快速扩展到全国250个城市,这便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外卖订餐平台“饿了么”的快速发展轨迹。 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通过校园BBS招来软件学院的同学入伙,用了半年左右,他们开发出了首个订餐网络平台。接下来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

创业管理案例分析题

问答:新创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如何选择融资方式或策略? 爱多VCD:青春期的“错觉” 爱多VCD创始人胡志标农民出身。他没有读过几年书,很早就出来“跑码头”,他对家电有一种天然的爱好,从小就以组装半导体为乐,还又不知从哪里弄到一本松下幸之助的自传,竟梦想着要当“中国的松下”。 他知道自己在诸侯林立的学习机市场上已难有插足之地,要出头,必须找到一块别人还没有发现的空间。就有那么一天,在中山市东升镇上的一间小饭馆里,他突然听到了一个消息:有一种叫“数字压缩芯片”的技术正流入中国,用它生产出的播放机叫VCD,用来看盗版碟片比正流行的LD好过百倍。这个东西一定会卖疯。 就这几句话,在瞬间改变了胡志标的一生。1995年7月20日,胡志标26岁生日那天,新公司成立。那时张学友的《每天爱你多一点》刚刚登上流行歌曲的排行榜,爱唱卡拉OK的胡志标说,“就是它了,爱多。”10月,“真心实意,爱多VCD”的广告便在当地电视台上像模像样地播出来了。也是在这个月,胡志标把他千辛万苦贷到的几百万元钱留下一部分买原材料,剩下的都一股脑儿投进了中央电视台,买下体育新闻前的5秒标版,这也是中央台的第一条VCD广告。 6个月后,在广东市场刚刚找到一块立足之地,胡志标就买了张中国地图挂在墙上,他要把红旗插遍全中国。 第一批随胡志标出征的业务员可谓千奇百怪,其中有卖咸鱼的,有卖雪糕的,有卖假肢的,有卖水泥的,还有刚刚卖完三株口服液的,惟独没有卖过家电的。可是,也可能正是这一缺憾让他们百无禁忌,各出奇招。由于资金的极度缺乏,胡志标卖VCD走的是最“霸道”的一步棋,就是要求所有的经销商都“现款现

货,款到发货”。 1996年夏天,胡志标攻下上海市场,完成了第一轮全国推广运动。这时,VCD的商品概念已越来越为消费者所接受。胡志标抬头一看,竟发现转瞬间华山之巅已遥遥在望。胡志标说要快速完成品牌战略的关键只有两个,一是找最有名的人拍广告,二是找最强势的媒体播出这条广告。 于是,爱多找到了成龙。成龙开价450万元,几乎是爱多全部利润,胡志标一咬牙,干了。很快,一条由成龙生龙活虎地表演的广告片拍出来了,广告词也 十分简洁干脆:“爱多VCD,好功夫!” 揣着这条广告片和8000多万元经销商的集资款,这年的11月8日,胡志标走进了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 梅地亚当日,爱多以8200万元争得天气预报后的一个5秒标版,夺得电子类第一名,步步高以8012万元紧随其后。尽管当时爱多和步步高的光芒被疯狂了的秦池酒厂所掩盖,可是敏锐的人们还是预感到了一个新时代———VCD时代的到来。 1996年这一年,随着爱多的崛起,国内在一夜间冒出了上百家VCD制造工厂,纷纷扰扰地来分一杯羹,胡志标要将它们消灭在萌芽状态。于是,就在梅地亚中标后的一个月,爱多突然宣布大降价,将VCD的价格首次拉下2000元大关,定价为1997元,胡志标的新闻传播机器则将此与即将到来的新年和“香港回归”巧妙地联系起来进行炒作。 1997年,爱多的销售额从前一年的2亿元一跃而骤增至16亿元,赫然出现在中国电子50强的排行榜上。这年底,胡志标赴荷兰菲利浦公司总部考察,

市场细分案例分析

市场细分案例分析 --深圳发展银行 案例: 1987 年12 月28 日,深圳发展银行宣告成立。这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发育的重要开端。成立 18 年来,深圳发展银行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由最初的6 家农村信用社,成长为在18 个经济中心城市拥有230 多家分支机构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自身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日益增强。2004 年,深圳发展银行成功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从而成为国内首家外资作为第一大股东的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战略投资者的成功引入,将国际先进的管理技术与本土经验有效结合,在经营理念、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市场开拓等各个领域为深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坚持“业务发展专业化”的道路,深圳发展银行公司业务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优质金融服务,以一系列业内领先的创新产品,赢得了良好的品牌声誉。自成立以来,深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金融专业人才目前拥有员工7000 余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超过90%。良好的职业素养、出色的专业技能,凝聚成一支充满生机、协同作战的优秀团队,成为深发展事业的坚强柱石。 随着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深圳发展银行在深圳、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珠海、佛山、海口、杭州、南京、宁波、温州、大连、济南、青岛、成都、昆明等经济中心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在香港、北京设立了代表处。今天的深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覆盖华东、华北、西南、华南的全国性战略布局,机构与业务网络日臻完善。 提及市场细分,不能不说宝洁(P&G)公司。宝洁的市场细分战略无疑是成功的,以其在中国的洗发水市场为例,它先后推出了飘柔、潘婷、海飞丝、沙宣、伊卡璐等多个品牌的产品,每种产品都有其独特的市场定位:飘柔突出柔顺,潘婷倡导护理、海飞丝强调去屑、沙宣引领时尚、伊卡璐渲染环保等等。通过市场细分,每个产品都在细分的目标市场内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目标客户的需求,其洗发水产品的整体市场份额也得以最大化。 2002 年,深圳发展银行在全辖范围内大力推广“对公业务八大产品”,即:企业财务顾问、出口信用保险融资、福费廷、保理业务、动产及货权质押授信业务、离岸业务、商票保贴业务、透支账户,使广大一线客户经理在业务开拓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把握客户需求,有的放矢地营销产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以往银行营销中一陈不变地与客户就事论事谈贷款利率和额度的被动营销局面。事实上,“八大产品”的成功正是市场细分前提下银行产品细分、创新、定位和整合的结果。现以动产及货权质押授信业务为例作以剖析。 2000 年9 月,有客户找到深圳发展银行某分行申请授信融资。这家公司以经营有色金属原材料为主,是该地区铝型材生产厂家的重要供货商。由于是贸易企业,尽管每年销售额很大,利润情况也很好,但自身负债比例较高,也没有不动产向银行抵押,一时又难以找到符合银行要求的企业担保。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银行会拒绝企业的融资要求。这时,深圳发展银行意识到:可否用客户手中的铝锭做银行贷款的抵押品呢?用企业手中的铝定质押,银行马上又面对押品的质量认定、存放、监管等一系列问题。另外,如果到期客户不赎货,银行是否能在最短时间内将货物变现,以便将银行与客户的损失都保持在最小水平呢?再者,对客户来说,所抵押物资为在销售商品,只有实现销售才能有钱偿还银行借款。货物质押给银行,企业又如何进行销售呢? 面对市场需求,经该行分析后,决定延伸原有业务流程,将其扩展至铝锭仓储、运输以及授信客户上下游业务合作伙伴等整个业务链,通过借款人自有动产(铝锭)质押方式向其融资。这项业务的成功,使深发人对有类似需求的潜在客户进行了广泛的深入调研。结果,一个新的细分市场展现在深发人面前:企业参与物流交易频繁,是商品流通中的一个环节;企业流动资金相对紧张、规模不太、财务报表有虚假成份或相对较差;企业货物价值波动较

市场营销学经典案例分析十二篇

市场营销学经典案例分析十二篇 本片文档是精心搜集的12篇市场营销学的经典案例,对于学习市场营销学的朋友有着无与伦比的价值,希望您能在这些案例中获得启发,从而运用到实践中去。成功或许就离你不远了。 1、在80年代和90年代初,罐头在中国市场上有很大的销量,尤其是水果罐头,更是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汕头有一罐头厂,以生产橘子罐头出名,但是剩下的橘子皮一直没有很好的方法处理,于是便将橘子皮以九分钱一斤的价格送往药品收购站销售,但依然十分困难。他们思考难道橘子皮只能入中药做成陈皮才有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们终于开发出“珍珠陈皮“这一新用途,可将其用做小食品.而且这种小食品具有养颜、保持身材苗条等功能。 以何种价格销售这一产品?经市场调查发现,妇女和儿童尤其喜欢吃零食,且在此方面不吝花钱,但惧怕吃零食会导致肥胖,而珍珠陈皮正好解其后顾之忧,且市场上尚无同类产品。于是,他们决定每15克袋装售价1元,合33元一斤,投放市场后,该产品销售火爆。 (1)该企业采取了何种定价策略? (2)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策略? (3)若低价销售是否能获得与高价同样多甚至更多的利润? 1:(1)、该企业采取了何种定价策略? 答:这一案例运用了新产品定价策略中的撇脂定价策略,撇脂定价是指产品在生命周期的最初阶段,把产品价格定得很高以攫取最大利润。本案例中,罐头厂将“珍珠陈皮”一新产品定价为33元/斤的高价,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赚取利润。(2)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策略? 答:采取撇脂定价是因为: 1)“珍珠陈皮”这种小食品生命周期短,生产技术一般比较简单,易被模仿,即使是专利产品,也容易被竞争者略加改进而成为新产品,故应在该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趁竞争者尚未进入市场之前获取利润,来尽快弥补研制费用和收回投资。 2)“珍珠陈皮”之所以敢采取撇脂定价策略,还因为有如下保证:①市场需求较大;②产品质量较高,配科和包装均较考究;②产品迎合了消费者追求健美的心理,既能防止肥胖,又可养颜;④产品是新产品。 (3)若低价销售是否能获得与高价同样多甚至更多的利润? 答:在此案例中,企业不能制订低价,否则将导致利润大量流失,因为若实行低价,一方面无法与其他廉价小食品区分开来,需求量不一定能比高价时大,另一方面该食品生产工艺并不复杂,很快就会有竞争者进入,采取低价格根本就无法收回投资。 2、丹尼尔是大食品厂莱公司主管营销的副总经理。在公司的销售量中,公司产品的30%销售给方便食品店,20%销售给联营商场和超级市场。他认为应对方便食品店重新评价,因为其销量过低。汤姆被则责成负责此事。两月后,汤姆向丹尼尔提供了一份有如下内容的调查报告: 1)、占销量30%的方便食品店在零售店中占数量的50%; 2)、推销员用于方便食品店的推销时间与用于联营商场和超级市场的时间相

智慧树创业管理答案解析.doc

亲,下载好用好评哟!! 创业管理——易学实用的创业真知答案 (红字有下划线的为参考答案) 第一章 1、从全世界创业者情况来看,高收入者比低收入者创业比例高。【单选题】(2 分 ) A、对 B、错 2、哈佛商学院斯蒂文森教授关于创业的学术定义是:【单选题】(2分) A、依靠个人、团队或一个现有企业,来建立一个新企业 B、开创基业 C、创业是创业者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追寻机会,整合资源、开发机 会并创造价值的过程 D、开创事业 3、根据“创业教育之父”蒂蒙斯教授的模型,以下哪项不是创业的本质要素 【单选题】 (2 分) A、机会 B、创业者以及创业团队 C、资源 D、梦想 4、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姚飞教授关于创业本质的概括是:【单选题】(2分) A、创业就是创新 B、创业就是创造 C、创业的本质:是创业者通过创新创造,搜寻机会,整合资源,从而实现价值 从无到有的的过程。 D、创业是纯市场活动,与创新、创造无关。

5、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姚飞教授提出步步为赢创业的八个步骤,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八个步骤:【单选题】 (2 分 ) A、成为创业者、把握创业机会、创造有效商业模式 B、建立人脉、制定营销计划 C、制定创业行动计划、建立优秀的创业团队、进行生存式创业营销 D、进行创业融资与财务、做好创业成败准备 第二章 1、对每个人来讲,在决定成为创业者之前,既要了解创业和打工的基本特点,又要了解自己。【单选题】 (2 分) A、对 B、错 2、创业倾向测试主要测试各种因素对个人背景、个性特质、行动方式对创业倾向的影响。 【单选题】 (2 分 ) A、对 B、错 3、创业梦想和使命是主动创业的根本动力。【单选题】(2分) A、对 B、错 4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创业者的共同特质(或核心特质)【单选题】(2分) A.机敏、执行商 B.毅力、领导力 C.情绪稳定、完美主义 D.学习力 5、下面关于机会窗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2 分) A、对任何商业机会,只要你足够聪明,机会窗随时向你打开。

创业团队案例

创业团队案例:小宋的困惑 小宋毕业于国内某名牌大学的机电T程系,是液压机械专业方面的工学硕士,毕业后,小宋就到北京某研究院工作,期间因业绩突出而被破格聘为高工。 在我国科研体制改革大潮的冲击下,小宋和另外几个志同道合者创办了一家公司,主要生产液压配件,公司的资金主要来自几个个入股东,包括小宋本人、他在研究院时的副手老黄,以及原来下属小秦和小刘。他们几个都在新公司任职,老黄在研究院的职务还没辞退掉,小宋、小秦、小刘等人则彻底割断了与研究院的联系。新公司还有其他几个股东,但都不在公司任职。 这几人在公司的职务安排是,小宋任总经理,负责公司的全面工作;小秦负责市场销售;小刘负责技术开发;老黄负责配件采购、生产调度等。近年来公司业务增长良好,但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使小宋感到了沉重压力。 首先,市场竞争激烈,在公司的主要市场上,小宋感受到了强烈的挑战。 其次,老黄由于要等研究院分房子而未辞掉在原研究院的丁作,尽管他分管的一摊子事抓得挺紧,但小宋仍认为他精力投入不够。 第三,有两个外部股东向小宋提建议,希望公司能帮助国外企业做一些国内市场代理和售后服务工作。这方面的回报不低,这使小宋等公司核心成员颇为心动,但现在仍举棋不定。 其四,由于公司近两年发展迅速,股东们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当初创业时的那种拼搏精神正在消退。例如,小宋要求大家每天必须工作满12小时,有人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勉强应付或者根本不听。 公司的业绩在增长,规模在不断扩大,小宋感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不仅感到应付工作很累,而且对目前公司状况也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解决什么问题,该从何处下手,公司的某些核心成员也有类似的感觉。 问题: 1、为使小宋的公司更上一个台阶并进入良性循环,你有何建议

市场营销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问题: 1.福特公司采取的是什么观念,适应什么特点? 2.通用公司采取的是什么观念,适应什么特点? 3.分析通用汽车超越福特汽车的原因及体会 4.思考:试从“T 型车”最初的成功到后来其在市场上的失利,以及通用公司后来居上,推行“汽车形式多样化”方针获得成功,从而在市场上远远超过福特公司,谈谈企业经营思想应如何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从而引导企业走向成功 答:1.福特公司最初应用生产观念(这是一种传统的、古老的经营思想),只扩大市场需求和降低成本,在市场上获得成功,是因为市场上竞争对手少,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2.通用公司应用了市场营销观念,推行“汽车形式多样化”方针,一切以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为导向的经营哲学,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所以它能后来居上并获得成功。 3.原因及体会:企业应不断研究环境、研究消费者需求,适应环境变化,满足消费者需求,转变观念。 4.20世纪初,福特公司的“T 型车”经营成功,是因为其一系列经营决策顺应了当时的市场环境。在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上,“T 型车”靠着低成本、低价格、广分销的优势,使福特公司迅速成为美国汽车行业的领先者。20世纪20年代,美国汽车市场发生了变化,通用汽车公司迅速成长起来与福特公司相抗衡。其推行“汽车形式多样化”的经营方针,击败了只有一种“T 型车”的福特公司,后来居上,成为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市场总是在不断变化,竞争无处不在、残酷无情。任何一个企业,不论其在市场上处于何种位置,风险是相伴始终的。因此,企业必须密切关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观念,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1、 李晶为什么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 2、 通过这个故事谈谈你对“市场机会”这一概念的理解。为什么识别和选择市场机 会是企业营销管理过程的首要任务? 答:1、李晶之所以获得了经营的成功,主要是因为她找准了市场,抓住了市场机会。 3、 寻找市场机会是各类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找准了市场机 会,企业的经营活动就成功了一半。“企业市场机会=顾客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企业营销人员要积极寻找,善于发现,通过市场调研、分析,确定自己的市场机会。 1、 面对“苏丹红一号”事件给肯德基带来的环境威胁,百姓集团都采取了哪些对策? 试用市场营销学的有关原理评价这些措施。 2、通过这起事件,你认为企业的营销活动在与其营销环境的适应与协调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本案例中,肯德基公司面对威胁,采取了减轻策略,重新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环境包含机会和威胁两方面的影响作用,分析环境的目的在于发现机会,避免和减轻威胁。 2、 企业对于环境不是无能为力的,企业在分析环境的基础上,可以增加适应环境的能力,避免威胁,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改变环境。 1、 同仁堂公司是如何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调整企业发展的方向? 2、 同仁堂公司历经百年不衰的原因何在? 答:1、现代企业常常处于要素复杂多变、决策信息不充分的经营环境中,随时面临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为此,现代社会对企业的应变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企业应变力是指企业对环境变化、社会变化和威胁的反应能力。SAP 全球执行董事Claus Heinrich 博士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传统企业的成功需要具备三个要素,最好的用户服务、创新性的产品、高效的生产。但现在看来,它应该还有第四个要素,那就是对变化的快速适应能力。” 2、国内许多老字号走下坡路,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跟上形势的变化,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而同仁堂公司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就在于其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始终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并能够顺应时代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 应变能力,所以同仁堂能够在新的时代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1、 日清公司为什么能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2、 请根据以上事例,谈谈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性。 答:发现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中心。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取胜,必须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对于生产食品的日清公司,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饮食文化、生活习惯等至关重要。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适应目标市场的需求,适应当地的特色。但是这种适应不是消极被动的,而应该是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去积极地适应。企业的营销活动要建立在对消费者的理解上,而要真正理解消费者,企业就必须真正地把握市场需求特征。有了这个前提,企业营销的成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日清公司在美国市 场上获得成功的关键。 1、 假设你是可口可乐公司的一名营销人员,在新可乐遭受失败之际,你会给公司提 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2、 从新可乐决策失误的教训中你可得到哪些启示? 答: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企业对待营销调研的结果应慎之又慎。可口可乐公司的营销调研工夫已经做得很足,可依然会出现错误,至于其他一般的公司就更不用说了。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消费者心理的复杂多变性,从而可以加深对市场不可预测性的理解。想要做一个成功的营销人,你就必须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以便更好 地掌握营销信息系统这个绝佳工具。 请你对英特尔公司的竞争策略进行概要评价,并谈谈你从中所受到的启发。 答:作为行业的领先者,英特尔公司居安思危,始终坚持顾客为中心的营销导向,面对竞争对手的进攻,详细分析市场,进行产品的重新定位,精心打造全方位的营销组合策略,特别是独具特色的促销策略,快速行动,最终收复了失地。 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体会? 答:市场细分,就是企业根据消费需求的“异质性”,选用特定的“细分变数”,把商品的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由需求相似的消费者群所组成的子市场,从而结合自身条件确定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的过程,即用“个性化的商品”去满足“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卖菜的小贩自然不会懂得市场细分这个概念,但是经营千人一面的大众菜品时,他们却懂事“同质化”商品的“异质性”服务可以赢得顾客的道理。当下,很多农产品销售困难很大程度上是许多农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并没有真正对市场进行细分所致。企业要找准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点”,这样才能减少盲目性,同中求异,在市场上赢得一定的位置。 1、 分析动感地带成功的原因和意义 2、 动感地带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中国移动在众多的消费群体中进行细分,更有效的锁住目标客户,以新的服务方式提升客户品牌忠诚度、以新的业务形式吸引客户,这是“动感地带”成功的关键。 1、 从市场状况来看,15-25岁年龄段的目标人群是预付费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 预付费用户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移动新增用户的主流,中国移动每月新增的预付卡用户都是当月新增签约用户的10倍左右,抓住这部分年轻客户,也就抓住了目前移动通信市场大多数的新增用户。 2、 从长期的市场战略来看,以大学生和公司白领为主的年轻用户,对移动数据业务 的潜在需求大,且购买力会不断增长,有效锁住此部分消费群体。三五年以后将从低端客户慢慢变成高端客户。 3、 从移动的品牌策略来看,动感地带的推出,实现了市场的全面覆盖。“动感地带” 有效锁住大学生和公司白领为主的时尚用户,推出语音与数据套餐服务,全面出击移动通信市场,牵制住了竞争对手,形成预置性威胁。 “动感地带”作为中国移动长期品牌战略中的一环,抓住了市场明日的高端用户,但关键在于要用更好的网络质量去支撑,应在营销推广中注意软性文章的诉求,更加突出品牌力,提供更加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提升消费群体的品牌忠诚度, 路才能走远,走精彩! 1、 鸡蛋这种过去在消费者心中的同质商品如今也进入了品牌时代,这说明了什么? 2、 企业应如何为其品牌赋予内涵,从而使消费者给予足够的信任? 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消费者在丰富的商品面前,认牌购物的意识越来越强,范围越来越大。 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上,努力创造产品差异化,树立自己的品牌,并为其品牌赋予丰厚的内涵,是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取胜的关键。 近年来,鸡蛋这类产品的污染日益严重,这使得消费者不得不在吃鸡蛋时也追求绿色、健康和安全,这种情况给生产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咯咯哒“靠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生产出无药物和激素、抗生素、重金属残留的绿色鸡蛋,再经过相应的促

创业计划书点评

一、结构点评(80分) 市场分析(环境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目标市场分析,市场定位,产品功能于特色营销推广,可行性论证(风险分析),财产预算,创业团队简介(核心竞争力) 1、市场分析:市场分析比较详细全面。对互联网发展迅速,而国 内校园网为跟上这一大环境进行了分析,对市场前景进行了详 细分析,对外部环境的分析也很详细准确,比如文化环境,经济环 境,技术环境,政治环境等。对目标市场定位准确:北京工商大学, 准确分析了目标市场的需求。 2、竞争对手分析:分析对比了中国校园网建设相对领先的著 名高校各自的主要特点以及目标市场与提供的服务等,即展示 出了自身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化。对一些没有建设校园网的 学校,但就是很容易或很可能建设的校园网的大学也进行了分 析,这点不错。 3、目标市场分析:对目标对象,与目标对象的需求进行了准确 的分析。做的很好的就是将三种目标对象的不同需求分别进行 了分析,充分考虑到了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该计划书有对总体 市场的分析,由于就是校园一卡通所以不存在市场细分的问题。 4、市场定位:定位于以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为主,辅以电子 商务服务,实现校方管理的全面上网网络。以方便、快捷的统一 网络化管理来达到校方,师生与创业者三方共赢的局面。定位清

楚准确。 5、产品功能于特色营销推广:产品功能分了板块陈述但就是 具体功能展示不够突出,特色。营销方式方面展示不够具体缺少一定的数据支撑,特色不够突出。 6、可行性论证:对于可能产生风险的方面总结不够,仅从3个 方面来分析可行性的说服力不够,应从具体的一些政策,深入说明风险的原因以及团队有什么具体优势或能力来承担风险。缺少风险大小的说明。 7、财产预算:数据具体明了,有各种方案的考虑,但就是可以再 增加一些三种方案的对比。 8、创业团队简介:缺少对创业团队的介绍,获取BOSS信任的 能力不够 二、格式点评(80分) 1、点评:总体来说格式有层次,但缺少封面、目录与页码,正文章节区分不够清晰,缺少图表编辑。 2、修改建议:为此创业计划书加上封面、目录与页码。将“方案整合”、“可行性分析”、“方案预算”、“运作方式”这四个大板块之前分别写上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或者通过增大字号,设置章节的缩进的方式就是文章结构更加清晰,进一步规范完善正文中序号的运用。在方案预算中对校园易网的报价预测中有三种方案,可以将这三种方案的价格、优缺点制成一个表格,以便进行对比选择最

创业管理案例分析

创业管理案例分析 ——关于ZARA创业案例分析一.品牌简介 ZARA(飒拉)是1975年设立于西班牙隶属Inditex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公司,既是服装品牌也是专营ZARA品牌服装的连锁零售品牌。ZARA是全球排名第三、西班牙排名第一的服装商,在87个国家内设立超过两千多家的服装连锁店。 ZARA深受全球时尚青年的喜爱,设计师品牌的优异设计价格却更为低廉,简单来说就是让平民拥抱High Fashion。Inditex是西班牙排名第一,超越了美国的GAP、瑞典的H&M、丹麦的KM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服装零售集团。截至2013年10月31日它在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6249家专卖店,旗下共有8个服装零售品牌,ZARA是其中最有名的品牌。在全球86个国家拥有1808家专卖店(自营专卖店占90%,其余为合资和特许专卖店)。尽管ZARA品牌的专卖店只占Inditex公司所有分店数的三分之一,但是其销售额却占总销售额的66%左右。 ZARA第一家门店于1975年在西班牙拉科鲁尼亚(LA Coru?a)开设,目前已拥有1,900多家店遍布世界87个市场主要城市的商业中心。ZARA在国际上的成功清楚地表明时装文化无国界。凭借一支拥有200多名专业人士的创作团队,ZARA的设计过程紧跟大众口味。 2017年6月,《2017年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公布,ZARA 服饰以251.35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在百强榜排名第34。[1]

ZARA,时尚界的新宠,西班牙排名第一的inditex集团旗下的知名品牌。Inditex集团1988年进驻葡萄牙,1989年进驻美国纽约,1990年进驻法国巴黎。1991年,引进Pull&Bear,提供男士休闲服,同年推出MassimoDutti,是集团中处于高端价位的男士正装,与同等竞争对手相比,价格比较占优势。1995年,在上述两种品牌Pull&Bear和MassimoDutti中加入女装。1998年,推出Bershka,向14~24岁的年轻女性提供非常便宜但又绝对时尚的服装。1999年,收购Stradivarius,进一步加强了对年轻女士需求的满足。2001年,增加Oysho品牌,主要经营内衣、化妆品、配饰和运动用品。2003年,增加ZaraHome,主要经营家居用品和室内装饰。2008年,增加Uterque,主要经营女性服装、皮包、鞋帽等,多为皮革制品。二.品牌分析 ZARA的成功之处在于其采取“快速、少量、多款”的产品开发管理模式,真正满足了顾客需求,并开创了“快速时尚”的消费理念和品牌理念。ZARA每年向顾客提供12 000种不同款式的商品。在消费者群体构成中,针对不同的消费者,ZARA采用了不同的策略。首先ZARA的产品开发模式基本是模仿,并不强调原创性设计或开发。通过快速获取准确的时尚信息,进行产品开发并快速上架进行销售,以此降低产品开发的风险。ZARA深深明白沿袭旧的经营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社会形态已经转变,谁先作出创新的变革、符合市场需求,谁就能先打入市场,建立稳固的基础。而它们所做的变革都只有一个目的,符合社会的转变:奢侈风气、浮躁心理。这种市场风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