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茶道与茶艺的区别

中国茶道与茶艺的区别

中国茶道与茶艺的区别

“道”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的,是形而上的,自然存在的道理;“艺”是有形的,表现于外的,是有形的器物、制度等,是形而下的。在茶中,能表现出来的就是艺,只有艺才能真正表演,道是无法表演的。茶艺偏向科学;茶道偏向哲学.

茶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部分:

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业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

狭义的茶艺,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如何泡好一壶茶是属于科学,是一种技艺。泡茶的方法有千百种;但是,要泡好一壶茶一定有个公式,一个最好的方法。虽然,条条道路通罗马,其中有一条是最省时、省力,最便捷的路,最适合您走的路,这条路就是茶艺学要寻找、探讨的目的。

如何享受一杯茶是属于哲学,是一种艺术。品茶,因人、因时、因地,有各种状况,无法一概而论,所谓:茶有随时随地味,佛有随缘随喜法。

茶艺的内容包含技艺、礼法和道三部分。

(1)技艺:就是茶的技术及艺术,其范围包含研究茶叶的栽培、生产、制造、销售,到如何泡好一壶茶及如何享受一杯茶,它既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技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就是艺术了。

(2)礼法:文化的存在,表现在礼节、法度上,礼法指导茶事的规矩,有了严整的规矩,完美的形式,才能形成茶艺,才能提升茶文化的高度和深度;没有礼节、法度,犹如交通没有规则,大家乱开车,就一团乱,不是文明社会。当然,规则并非全世界完全一样,大原则、大方向一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并不是不要规矩,随便的行事,而是遵循存在方式和状态,礼法的根本精神在此。

(3)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技艺、礼法运作发动的起点;也是技艺、礼法运作的终极目标。艺术里一定有道,没有道就不能成为艺术,艺道学,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举例说:“以茶道为圆心,茶艺为半径,画一个圆即茶文化。”圆心是生命的定位、是生命的立足点,有立足点才能决定方向,才

能选择目标。有了方向、目标,才能创造生命的价值,才是人生之道,学茶艺的目的。为的是追求人生之道。圆心定位在此,半径愈长,画出的范围就愈大,茶文化的范围也越大。

茶文化包括茶道和茶艺,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故茶文化中有行为,有物态,有思想,有制度,必须是物质加精神才是完整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形上与形下以茶艺来贯穿,茶道与茶艺的总和才是茶

文化。

“道”是普世的,所以全世界茶的精神是相通的,但因物质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茶文化样貌,大致可分为红茶文化、绿茶文

化和乌龙茶文化。

日本的茶道里千家曾倡言“一碗茶的和平”。世界五大宗教的精神都可融汇在一碗茶中,这是“一碗茶的和平”的基础。儒家的规矩、内敛、修身;道家的自然、无为、现世;佛家的和、雅、静、来世;基督教的积极、科学、入世;伊斯兰教的纯净、绝对、清真,一

碗茶中能同时将五大宗教的内涵特色接纳、融合,茶文化就是这五

种思想的综合体。茶文化的最高的境界就是清真,即外在行为的洁,内在思想的清,既清又净。既清又净,就是无争、无事,世间就能

平静,就能和平,这是“和、敬、清、寂”的境界,就是道。所以

世界三大茶文化,虽则其分布的地域、民族、宗教、习惯、风俗等

诸多不同,却都能相融、相通,基本精神是相同的。

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悠久,但因没有做科学的整理,用词不准确,规范不明确,所以不够有深度和高度。无法提升,也就不能形

成茶道。中国人向来喜欢以茶会友,在品茶之余,谈天说道,意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