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位“监督员”眼中的公务员考试

一位“监督员”眼中的公务员考试

一年一度的我省公务员招考工作日前结束,又一批新鲜血液将被充实到各级公务员队伍。从1997年开始,我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已经走过15个年头。伴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我省的公务员考录工作逐步成为全国公务员考录的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对于任何一种考试,公正、科学都是永恒的主题,社会关注度最高的公务员考试更是如此。近年来,记者作为省公务员考试的监督员,参与了多次考录的监督工作,目睹了我省考录工作对公正性、科学性不断探索的过程。

“生命线”上的舞蹈

5月18日是省直机关及直属单位公务员招考面试的第一天。7时许,在济南华兴大厦,此次面试的主考官之一、来自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的张百顺,准时来到为考官专设的通道门口,查看贴在墙上的考官安排表后,径直走向第16考场。

“面试期间每天上午、下午各一场面试,在每场开考前半小时,我们通过这张表才能知道自己被安排到哪一考场。”张百顺说。

20分钟之前,来自省纪委的面试总监督员,从“考官库”中随机抽出了17个考场的主考官、考官。“每一场考试都是如此。整个抽签过程由纪检部门组织实施,我们只知道考官序号,不知道考官是谁。每场面试都是如此。”总监督员告诉记者,而抽签过程中,则通过程序设计确保了应当回避的各种情况实现回避。

7点30分,主考官和考官来到考场。与此同时,考生在候考室按照规定程序抽签,确定出场顺序。“我们这些考官来自全省各地、各个行业,彼此绝大多数不熟悉,即使认识,也会因为序号不同几乎不可能在同一考场。”张百顺说,“这一套程序走下来,考官事先根本不知道在哪个考场、要考谁,考生也不可能知道谁要考他们。”

记者发现,工作人员通知考生入场都是只喊考号,而考生进入考场后也只报上考号,不报本人姓名,面试结束到指定休息室等候公布成绩。据介绍,面试中就曾有考生因紧张等原因,报出本人姓名而被当场取消考试资格。

主考官、考官入座后,早已等候在考场的省纪委监督员将密封试题交到了7名考官手中。“考官在进入考场之前都接触不到试题。每场面试都是由每个考场的纪委监督员到总监督处领题。”张百顺说。

纪委监督员是一个“常设”岗位。省公务员局局长房波告诉记者,我省历年公务员考试,从命题、运题到阅卷,从笔试到面试,从体检到最终确定人员录取,整个过程都由省纪委派

专人全程监督。每个面试考场都设有一名纪委监督员,监督面试的全过程。一旦发现作弊行为,纪委监督员可以随时建议对相关人员进行更换。

面试结束后当场宣布成绩。房波告诉记者,面试打分采取的是体操打分法,去掉每个测评要素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其他5名考官的平均分,“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防止个别考官打关系分、人情分,并尽量杜绝因为考官个人水平差异造成的分数差距。”

记者在考生候考室和休息室作过随机的匿名调查,考生均表示“相信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不仅是面试。在笔试、体检考察等各个环节,我省各级公务员招考遵循的基本原则都是“公正为本”。笔试过程中,为杜绝作弊等现象,我省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公安、无线电等部门,对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作弊行为一经发现,便将受到严惩,“公平性、公正性是公务员考录的生命线。”省政协委员、山东行政学院管理系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何爱华多次担任公务员考试监督员,她认为:“我省公务员考试各个环节设计得严谨、合理,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公平公正。”

“我省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在十几年发展中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无论是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还是考试制度,都日趋成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韩金峰表示,这不但促进了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的形成,而且有力地遏制了选人用人工作中的不正之风,树立了党政机关选贤任能、公正廉洁的形象。

一个现象印证了我省公务员考试的品牌效应:报考我省公务员的人数,每年都占到全国各省市区公务员招考报名总数的1/10,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四五万省外考生报考山东公务员。许多外省考生反映,之所以报名参加山东的公务员考试,除了地域、岗位匹配性等因素外,对山东公务员考试公正性的认可是一个主要原因。

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

公务员考录作为一种大规模的用人考试,在现阶段受到广大求职者的追捧,竞争可谓激烈异常,从各地招考的报名录取比例便可见一斑。有的岗位动辄出现数百乃至上千比一的比例,更印证了公务员考试的残酷性。

在海量的报名者中,如何通过笔试、面试,选拔出真正适合公务员岗位需求、“既能考又能干”的人才,就成为公务员考试在公正性基础上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某种程度上说,公务员考试的科学性与公正性同样重要。

这种科学性,首先体现在报名环节。细心者可以发现,近年来,我省公务员招考报名人数始终处于稳定增长的态势,但在岗位设置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几百人、上千人争抢一

个岗位的情况却较前几年大为减少。这得益于岗位设置的不断科学化、合理化。“岗位对考生专业、学历等方面的要求过宽或过窄都不利于选拔的科学性。过宽容易导致报考者扎堆,造成报考拥挤、人才浪费,过窄则起不到考试选拔的效果。”房波说,近年来,我省在岗位需求设置方面作了大量的调研,努力实现岗位设置的合理化,避免了要求过宽或过窄。

既然是考试,考题如何设置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公务员考试,究竟考什么?何爱华认为,公务员的标准既然是德才兼备,录用考察就应该以“德才”为主,考试设计和题库建设也要突出这方面的内容。

“建立高质量的题库是保证考试质量、有效实现考试科学性的途径之一。但科目内容设置相对稳定的弊端之一是容易造成考生考前冲刺,死读书,考试反映不出考生真实水平和潜能。改进措施就是提高命题水平,以及动态与静态的互补。”何爱华说,“从公务员考试的内容来看,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比较成型的模式和题型。公务员考试应该考察应试者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要有针对性,不能脱离选人的大方向,更不能出偏题怪题。因为越出偏题怪题,越容易选拔出高分低能的人。题库的建设和考试是一致的,必须科学合理。”

在改进考试内容方面,公务员主管部门所作的努力不可谓少。最初的公务员笔试中,沿用了中、高考的“老三科”即语文、数学和政治,再到考政治、哲学、法律、行政学,再到增加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最后将考试科目定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近年来,这两科考试的具体内容,也得到不断完善和丰富,“有利于摆脱考生死记硬背的因袭轨迹,转向主要测试考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等思辨性和应用性的能力考试。”房波说。

面试形式的不断推陈出新是我省公务员面试的一大特点。今年的公务员面试,引入了即兴演讲的面试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也是我省自2009年引入“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方式、打破结构化面试“一统天下”后,采用的第三种面试形式。三种面试并存,成为其他省市公务员面试不多见的现象。

“不断探索、设计新的考试方式是人才评价工作的必然要求。对于公务员面试来说,这种探索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房波说,“公务员考试本身就要求考试方式和内容更注重岗位需求,增强岗位匹配性。要选拔出真正适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就要通过不断创新考试形式,提高考试的科学性和匹配度。”

“目前社会上对于结构化面试的研究、培训力度非常大,各种培训机构对结构化面试的研究、培训,给考官通过结构化面试评判人才带来了很大难度。创新考试方式,就成为提高考试辨别力、科学选拔人才的需要。”山东大学招生办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邢占军说。

“任何一种面试方式都各有优势,将来还会根据职位需求的不同,探索更多的面试方式,在公平性基础上不断提高面试科学性。”房波说,“目前来看,结构化面试还是比较适合大规模人才选拔的,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化面试还将是公务员面试的主流形式,但会出现一些调整,在形式上也会有些变化。”

“可以看到,近年来公务员考试各个环节,对考生的考察都逐渐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这一转变,既是适应机关岗位的需要,也是增强公务员选拔工作科学性的必然要求,使公务员考试不再局限于考,而是选拔出既能考又能在实践中真正干好的人才。”何爱华说。

天平如何把握

今年的省直公务员面试中,许多考官发现,他们不能像往年一样,进入本单位招考面试考场担任考官。在考官抽签过程中,他们都被设计好的程序回避到了非本单位考场。而在以往的面试中,出于增强岗位匹配性、体现单位岗位需求的考虑,每场面试的7名考官中,都会安排一名用人单位的考官。今年,我省取消了这一做法,规定省直机关面试考场不再设置用人单位考官,也就是说,直到最终录用人选确定,用人单位才会知道进入本单位的新人“长什么样”。

省公务员局负责人说,用人单位考官参加本单位的面试,可能会对本单位选拔适合的人才有一定作用,但也有“隐患”:虽然在考场内规定考官打分时不能交流,而且有纪委监督员监督,但从理论上还不能完全排除他本人对其他考官产生影响的可能。所以,省里在征求意见后取消了单位考官。

这样一来,会否影响选人的科学性?何爱华认为,科学性应当建立在公正性基础之上,失去了公正性,科学性也就无从谈起。“即使有单位考官,按照规定他也不能做什么其他事情,不能影响其他考官。这种情况下,取消并不违反逻辑。而且,要体现本单位的用人需求,可以通过其他途径。”

记者还了解到,今年的省公务员招考,除继续实行等额考察体检外,对因为放弃体检考察资格或体检考察不合格等情况,出现职位空缺的不再递补。据了解,实行这一规定源于“前车之鉴”:由于之前各地普遍采取的是出现职位空缺要进行递补的办法,省外有些地方曾出现了综合成绩第一名的考生因各种原因没能通过体检考察或被“劝退”的情况,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为避免这种情况在我省出现,我省今年作出了“不再递补”的规定。这样是否会浪费考试资源?根据省公务员局的调查,每年全省各级公务员考试确实因体检不合格等原因出现的职位空缺仅有不到30个,比例极小。“这其中的逻辑和取消单位考官是一样的。”

何爱华分析说,“如出现个别职位空缺,可以留到第二年再招人。但如果出现违规现象造成不公,对考试本身公正性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事实上,这些问题的本质,是公务员考试中如何把握好公平与科学的天平、实现公正性和科学性兼得的问题。在这方面,我省还作了一些探索。比如今年,我省在乡镇一级公务员考录笔试的申论试题实行单独命制,使之更适合乡镇基层岗位的需求,受到广大基层党政机关的好评。

“公正与科学并不对立,如何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考试科学化水平,实现择优与公正的统一,是公务员考试一个永恒的话题,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韩金峰说,实现择优与公正的统一,除了必须完善法规建设外,还必须不断进行方方面面的配套改革与完善,这方面我省已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下一步,我省将继续牢牢抓住“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断创新思路,丰富手段,统筹解决公务员选用公平性和科学性的问题,做到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让社会、考生和用人单位满意。

“公务员考试的最终趋势,是实现分级分类考试。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要求的岗位,设置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各级各类公务员岗位都能招到所需的人才。但实现分级分类考试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工程,需要系统研究、逐步推进,无法一蹴而就。”邢占军说。(张国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