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概念部分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概念部分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概念部分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概念部分

三年级(下)数学复习专题---概念部分1 班级 姓名

一、数的概念

1、3648÷27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商是 位数。1725÷36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商是

位数。

2、698÷□8,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 。

3、60□5÷15要使商中间有一个0,且商没有余数,□里最大应填

4、在算式“352×43”中,5与4的相乘的结果是

5、一个数除以25商是12,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6、把下面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180-26=154、4×154=616,算式:

7、如果15×(□+6)错写成15×□+6,得到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

8、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相乘的积是

9、32×125= ×125+ ×125= ×8×

二、面积单位与速度概念

1、填上合适的单位:

(1) 数学练习本长25 、宽18 ,面积450

(2)小巧手掌的面积大约有100 (3)小区游泳池占地300

2、单位换算:170㎡= d ㎡ 280000c ㎡= ㎡ 586cm= m

3、一辆轿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是2千米/分,是一辆公共汽车速度的4倍。这辆公共汽车的速度

4、四个学生进行60米赛跑。小红跑了14秒,小玲每秒跑5米,小兰跑了10秒,小亚每秒跑4米。

这四个人中 跑得最快。

三、分数概念

1、把1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根绳子的 ,也就是 。

2、5个

131是 ,98里有 个 , 里有7个10

1 3、12个☆的31是 个☆,20个▲的53是 个▲ 4、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对折、再对折,每一份是它的

5、小胖过生日分蛋糕,小丁丁吃了这个蛋糕的

31,小胖吃了这个蛋糕的51, 吃得多。

三年级(下)数学复习专题---概念部分2 班级 姓名 签名

一、 填空

1、5362÷45的商是 位数,商的最高位在 位。

2、6589÷□3,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商是三位数,□里可以填

3、△÷□=19……22,□最小是 ,这时△=

4、2□43÷27要使商中间有一个0,且商没有余数,□里应填

5、在算式“482×69”中,4与6相乘的结果是

6、杭州到黄山相距240千米。一列火车的速度是120千米/时,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如果

火车和汽车同时从杭州出发,那么火车比汽车到达黄山的时间早 小时。

7、把下面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5×5=25、150÷25=6,算式:

8、25000d ㎡= c ㎡ 800d ㎡= c ㎡ 8005m= km

9、16个▲的41是 个▲,24个◆的8

5是 个◆ 10、学校舞蹈队有四种颜色的上衣和三种颜色的裙子,共有 种不同搭配方法。

二、选择题

1、下面算式中,与26×18的结果不相等的是( )

A 26×10×8

B 26×20-26×2

C 9×26×2

2阴影部分占整体的( )

41 B 61 C 81

3、从甲地到乙地,卡车用21小时,轿车用3

1小时,( )的速度快。 A 卡车 B 轿车 C 无法比较

4、小胖在做一道除法计算题时把除数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交换了一下,结果得到商是48,被

除数是2016,那么正确的商是( )A 42 B 24 C 84

5、一个美术兴趣小组有男生4个,比女生少2人。女生人数是美术兴趣小组人数的( )

A 64

B 106

C 6

2

三年级(下)数学复习专题---概念部分3 班级 姓名 签名

1、63×58=50×63+( ) ×( )=58×( ) ×( )。

2、3个边长为4cm的正方形组成长方形,周长减少了()cm.

3、3475÷()4要使商为三位数,括号里最大填();要使商为两位数,括

号里可以填(),

4、20根1cm的小棒围成长方形,面积最大的是()平方厘米。一个长方形的周

长是22cm,它的面积最小可能是().

5、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6分米,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6、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7倍,那么它的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

倍。一个长方形宽增加5cm,周长增加()

7、一辆汽车半分钟行驶了1600米,他的行驶速度是()千米/时

8、学校到少年宫有1250米,小巧来回一共用了50分钟。小巧的速度是()

9、有4个香蕉和2个生梨,再放入1个香蕉,这个香蕉占这些香蕉的()。

10、16、把36-27=9,225÷9=25合成一个算式

二、选择题

1、一个方桌的面积大约是100() A 平方米 B 平方分米 C 平方厘米

2、鸵鸟奔跑速度是20米/秒,羚羊奔跑速度是126米/分,()跑的快。

A 鸵鸟

B 羚羊

C 一样快

3、27×18=27×()×()

A 20×2

B 10×8

C 2×9

4、120×250积的末尾有()个0。 A 2 B 3 C 4

5、火车的速度大约是130千米/时,地铁的速度大约是2千米/分,谁的速度快?()

A、火车快

B、地铁快

C、一样快

D、不能比较

三年级 (下) 数学复习专题---概念部分4班级姓名签名

一、填空

1、315厘米=()米()平方分米=600平方米

2、填上合适的单位:①操场一圈的长度是400()②一块手帕的面积约是4()

3、4□6÷47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4、△÷○=25……11,被除数最小是()。

5、在“759×62”中,“5”与“6”相乘的积是()。

6、教室长8米,宽6米,用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要()块。

7. 使用计算器计算时,先键入的数字在()位上。

8.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那么它的边长是()厘米,面积是()。

9. 第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分米,是宽的2倍,第二个长方形的周长是第一个的2倍,那么第二个长

方形的周长是()。

10. 正方形边长扩大6倍,他的面积扩大()倍。周长扩大()倍。

二、选择

1、“48×24”下列分拆方法中,错误的是()。

A、50×24-24×2

B、6×24×8

C、48×20+4

D、48×6×4

2、求下面这个组合图形的周长(单位:米),列式正确的是()。

3 4 A. 3+4+5+6= 18(米)

2 6 5 B. 2+5+6= 13(米)

5 C. 3+4+5+6+2+5= 25(米)

D. 3+4+5+5+2= 19(米)

3、把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如下图),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之

和减少了8厘米,原来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6 B.12 C.16 D.24

4、在37×589中的“3×5”表示()

A、3个十与5个十相乘

B、3个百与5个十相乘

C、3个十与5个百相乘

D、3个百与5个百相乘

5、235×□8,如果所得到的积是四位数,□最大填()

A、3

B、4

C、8

D、9

三年级 (下) 数学复习专题---概念部分5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50d㎡= c㎡ 1200000c㎡= ㎡ 8km26m= km

2、算式“724×59”中,“7”与“5”相乘的积是

3、在体育课上,小胖用2分钟跑了60米,小胖的跑步速度是

4、63×29的积接近,52×105的积接近

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小是,积最大是

6.把一张长40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白纸裁成两个长方形,他们的周长总和比原来的白纸周长增

加了()厘米。

7. 用16根火柴棒(每根长4厘米),搭长方形或正方形,这些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都是()

厘米;搭好的长方形或正方形中,面积最大是()平方厘米,最小是()平方厘米。

8、用18根小棒(每根长为5厘米),搭长方形或者正方形,这些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都是()

厘米;搭好的长方形或正方形中,面积最大的是()平方厘米。面积最小的是()

平方厘米。

9、汽车5小时走了225千米,速度是(),读作(),表示

()

10、单位换算:

7521米—()=1千米 2小时—()=70分钟

()—87克=2913克 800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选择

1、列式为48×24,下面哪句话表述是错误的()

A、48的24倍是多少

B、48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

C、一个数的24倍是48,求这个数

D、48乘24的积是多少

2、小丁丁家的阳台面积是4平方米,他们想用一种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防滑地砖铺阳台,至少需

要买()块这样的地砖。A 2 B 10 C 100 D 1

3.“25 × 32”的计算结果与 _____ 不相等

A、25×30+25×2

B、25×30 C.25×4×8 D.30×32-5×32 4.★÷◆ = 18……24,◆最小是_____ ,这时★ =______。

A.25 B.23 C.438 D.474

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是8分米,宽是6分米,正方形的边长是()

A. 7分米

B. 14分米

C.21 分米

D.28分米

三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

三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 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4、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在进行判断。 5、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 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四方向的——司 南。 第二单元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口算时要注 意: ( 1) 0(2除以任何数( )0乘 0 除外)都等于 以任何 0; 数都得 0; (3)0 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4)任何数减 0 都得任何数本身。

※2 、 3、 5 倍数的特点 ※2 的倍数:个位上是 2、 4、6、8、0 的数是 2 的倍数。 ※5 的倍数: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是 5 的倍数。 ※ 3 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 3 的倍数, 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 2、验算除法 : ( 1)被除数÷除数 =商( 2)被除数÷除数 =商余数 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被除数 被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 0 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在商。) 5、除法计算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 数小。

第三单元统计 1 .求平均数公式:总数量=每份数相加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总数量÷平均 数 =总份数 2.通常条形统计图有纵向统计图和横向统计图两种。 3.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是表示 1 个,2 个, 5 个, 10 个,还是更多单位(数量)。 4、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它与平均分不是一个概念。 第四单元年月日 (一)年月日 1.重要的日子: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 1 月 1 日元旦节。 3 月 12 日植树节, 5 月 1 日劳动节, 6 月 1 日儿童节, 7 月 1 日建党节, 8 月 1 日建军节, 9 月 10 日教师节, 10 月 1 日国庆节。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数学练习题一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数学练习题一班级姓名 一、口算 630÷7= 156-156÷3= 275+15÷3= 702÷3= 280×9÷9= 7×900= 15+3-15+3= 96+298-96= 50×80= 112+88÷8= 760÷10= 78-18÷3= 200÷()=40 20×30= ()×15=150 (3+2)×60= 40×(9-5)= 49-(29+11)= 904÷(2×5)= 二、竖式计算 9×742= 567÷8= 1848÷7= 836×4= 840÷6= 524÷4= 5090×8= 609÷3= 638÷6= 9700×8= 4093÷7= 6220÷3= 三、递等式计算 783-83×2 144÷(16÷4) 2×346×5 (1073+530)÷7 205÷5-38 789-(789-99) 618÷(30÷5) 54×99+54×1 四、填空 1、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计算法则: 2、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3、含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法则: 4、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5、面积为16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6、小胖家的客厅面积有42()。 7、小巧身高是13()体重是35( )。 8、一张贺卡的面积约是2()。 9、操场的面积约是5400()。 10、教室里的黑板边长约为4()宽约为11()。 11、一张邮票的面积约是3()。 12、上海到北京的铁路长约为1215()。

13、小胖手掌心的面积大约为42() 五、单位换算 10dm=()m 10cm=()dm 200cm2=()dm2 4dm2=()cm2 30000cm2=()m2 80000dm2=()m2 210m2=()dm2()cm2=50dm2 2m260dm2=()dm2 760dm2=()m2()dm2 100000cm2=()m2 16m23dm2=()cm2() 8km-500m=()m 2dm2=()cm2 9m5dm=()cm ()dm2=700cm2 80dm=()cm 5m=()cm 9000cm=()m 4m2=()dm2 69dm2=()cm2 7dm2=()cm2 5000dm2=()m2 42m2=()dm2 8400cm2=()dm2 六、解决问题 1、小明有15元小华比小明的3倍少10元。小华有多少元? 2、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墙上有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平方米现在要给这面墙壁粉刷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 3、一张长方形纸片长35厘米宽27厘米折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用来做纸鹤剩下的面积有多大? 4、一个正方形花坛的边长是5米如果把它扩建成一个大正方形花坛把原来的边长增加到8米那么扩建后的花坛面积比原来大多少平方米? 结束语 1、同学们,老师相信,在你们当中一定有未来的高斯、笛卡儿,只要积极动脑,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们一定会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有信心吗? 2、同学们,科学的殿堂美不胜收,只要大家以勤为径,每个人都能领略到无限美好的风光。 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同学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了吗?

(完整版)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概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1、生活中的示意图(如:地图)一般是按:上 2、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通常所说的八个方向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4、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再进行判断。 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或借助(身边的事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四方向的——(司南)。 7、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可以用这种方法找到方向: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8、典型例题 (1)我们学校的东面有(餐厅),南面有(厕所),西面有(大路),北面有(大门)。(2)今天刮西北风,红旗向(东南)方向飘。燕子到秋天都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3)在商场东面60米的地方有一个游乐场,请你用标出游乐场的位置。 北 10米商场

(4)看图完成: 1)、从小明家出发,向(北)走100米,再向(东)走50米到超市。超市在小明家的(东北)方向;小明家在超市的(西南)方向。 2)、从小明家出发,向(西)走(100)米,再向(北)走(150)米到医院。医院在小明家的(西北)方向。邮局在小明家的(东南)的方向,两处相距(120)米。 3)、小红家在医院向东150米处,请用“□”标出小红家的位置,小红家的位置正好处于超市向(北)的(50)米处。 4)、从邮局到医院可以怎么走?两地相距多少米? 120+100+150=370(米) 答:邮局向西北走120米小明家向西走100米,再向北走150米医院。两地相距370米。 5)、小明从家到医院近,还是到超市近?近多少米? 小明从家到医院:100+150=250(米)小明从家到超市:100+50=150(米) 相差距离:250-150=100(米)答:小明从家到超市近,近100米。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的方法: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或(前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记着在商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错题集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错题集(黄) 计算题 138-138÷3 (156+54)×70 357+267+143+223 6500-65×56 640×12÷80 45×235-45×135 5400÷25÷4 2623-1746+1377 30×37-7 1300÷25×4 576-﹙76+39﹚125×8÷125×8 6664÷34×17 779+635-﹙179+535﹚89×36+64×89 101×98-98 999×333÷111 234×98÷49 32×125 74×179+27×74-106×74

填空题 ①用1、2、5、6编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题,积最大是(),积最小是() ②算式“463×72”中,4与7相乘的积是() ③把一些玫瑰花插入8个花瓶中,要使有一个花瓶至少有2朵玫瑰花,至少要准备()朵玫瑰花。, ④用16根1厘米的小棒围城一个长方形(长和宽都是整厘米),这个长方形面积最大是()平方厘米。 ⑤小兔从家里到森林里采蘑菇,跑了36千米,用了1小时,他每分钟跑() ⑥用12根长度是1的小棒围成的长方形,当长是()宽是()时,围成的面积最大 ⑦▇÷77=16……▲,当▲取最大数时,█是()。 ⑧19×24的积最接近()(填整十数),正确的计算结果比估算的结果(),填大或小 ⑨在□496÷48中,要使商是两位数且没有余数,□里应该填()1,张叔叔骑车的速度是12千米/时,照这样计算,他每分钟能骑()

千米 2,a÷b=32……32要使a最大,b是() 3,要使□10÷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应填()。 要使□708÷6的商是四位数,□里最小应填() 4,整体平分5份,每一份都是整体的( ),其中的3份是()5,小胖把4块边长为15厘米的正方形瓷砖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6,89×32的积小于()接近(),与精确值相差()7,1980÷25的商最高位是()位,当被除数增加(),商就增加3,且没有余数,如果被除数减少400,商就减少() 8从2008里连续减去36,减()次差为0. 9,小胖把▽÷25看成了▽÷28,得到的商是125,那正确的商是()⑴,350除以一个数,商是25,如果这个数减少6,而商不变,那么被除数要减少() ⑵25×31是先求()个25是多少,再求()个25是多少,最后把两次的积加起来。 ⑶,阿姨骑车的速度是18千米/小时,照这样计算,她每分钟能骑() ⑷,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或()位数 ⑸,小胖做题时,把除数37写成了73,结果商是15,余数是64,请你帮忙算一算,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 ⑹已知;A÷10=B……7,当被除数减少1时,余数是(),当被除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式概念(已整理)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班别: 姓名: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 东→南→西→北,就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就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可以通过顺时针方向按东、南、西、北的顺序确定其它的方向。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再进行判断。 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与借助身边的事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指南针就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7、会瞧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8、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1)、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就是东,后面就是西,左面就是北,右面就是南。; 傍晚,面向太阳,前面就是西,后面就是东,左面就是南,右面就是北。晚上,面向北极星,前面就是北,后面就是南,左面就是西,右面就是东。 (2)、、我们通常用指南针来指示方向,指南针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生活中白天用太阳辨别方向,夜晚用北极星辨别方向。春天来了, 燕子从南方飞往北方,秋天来了,大雁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 (3)、风从那边刮过来,那边就就是风向。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风筝,旗帜飘扬的方向与风向相反。 (4)、北斗星永远在北方。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第二单元除数就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 (4)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 2、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瞧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0、 3、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4、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余数的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就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期末试卷-沪教版(含答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 第一部分计算(48%) 一、直接写出得数。(9%) 280+28= 504-405= 25×80= 720÷90= 36×60= 2828÷28= 90-99÷33= 28+12×5= 24+16-24+16= 二、列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7%) 490×605= 3780÷36=*2005÷15= 三、用递等式计算。(18%) 3050-170+30 800 - 100 ÷ 25 38+38×99 39×240÷26 13 ×(703 + 307 ) 1080÷(525-32×15)

四、列式计算。(8%) (1)6400被2个80的积除,结果是多少? (2)甲数是48,乙数是甲数的3倍,甲、乙两数相差多少? 五、求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m)。(6%) 第二部分应用(30%) 1.我国发射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89分钟,它在宇宙中绕地球飞行了约6764分钟。“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绕地球一共飞行了多少周?

2.水果店有香蕉240千克,是苹果的12倍,香蕉和苹果一共有多少千克? 3.一根铁丝正好围成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如果现在改围成长为8厘米的长方形,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4.小胖的房间长是4米,宽是3米,如果在这个房间的地面上铺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地砖,至少需要多少块? 5.小胖家去年四个季度用电情况如下表所示: (1)小胖家去年总共用电多少千瓦时?(3%)

(2)小胖家去年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千瓦时?(3%) 6.2002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成员国的代表投票决定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主办城市。在第一轮投票中,五个城市的得票情况如下图。 (1)在上面的条形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少?(1%)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4、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5、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6、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来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再口算480÷8得60。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完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计算(54%) 一.直接写出得数:(12%) 360÷90= 150×4= 24×5= ()÷12=60 250×4= 280÷70= 84÷21= 15×()=60 910÷13= 201×60= 2×54-34= 4×6÷4×6= 二.列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12%) 36×82= 3417÷17= 52×509= *6584÷34= 三.递等式计算:(能简便的就简便)(18%) 75+25×18 728÷91×36 2016÷(128-72) 15×24+24×85 3051÷27×150 1268+227+473+132 四.列综合算式计算:(8%) (1)684比54的16倍少多少? (2)1000减去2个15相乘的积,差是多少?五.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dm)(4%) 36 23 30 12 第二部分概念 16% 一.填空 13% 1. 600cm2 =( )dm2 13m2=( )dm2 30m=( )dm 2. 351×42中的“3”与“4”相乘的积是()。 3. 61053÷58的商的最高位在()位,商是()位数。 4. □÷△=28……19,这时△最小是(),此时□是()。 5. 甲数是403,是乙数的13倍,甲数比乙数多()。 6.一个数的15倍是225,那么这个数的20倍是()。 速度48米/分25米/秒 时间5小时12分 路程65千米625米 二.判断。3% 1.两位数乘以三位数,积不可能是四位数。() 2.面积是1m2的正方形可以分割成100个边长是1dm的小正方形。() 3.被除数中间有几个0,商的中间就有几个0.() 第三部分应用30% 1. 植树节,学校买来210棵树苗,平均分给12个班级进行植树活动,每个班级平均分到几棵?还余几棵? 2. 一批钢材重850吨,用大卡车先运走475吨,剩下的用小卡车运,小卡车一次运15吨,几次才能运完?新课标第一网 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三年级数学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1.1乘除法计算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在口算、推算、巧算、笔算、估算等方法的融合渗透中复习用一位数乘与除、两步计算式题。 2. 能力目标: 提高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计算正确率。 3. 情感目标: 养成整体观题、仔细审题、自检结果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解决问题的严谨态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 出示题目要求:计算下面的问题,并将答案所在的格子涂成与问题相同的颜色,你得到了什么图案? 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二、展开研究

1. 观察分类: (1)整体观察课本2页,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哪些内容?能不能分分类? (2)同桌讨论,获得分类:“用一位数乘与除”和“两步计算式题”。 2. 策略选择: (1)你准备怎样来计算这些题?(选择几题,同桌讨论) (2)结合题目交流策略。(学生根据题目特点以及自身情况选择方法)如: 420÷6 口算或推算 76×8 口算或笔算 936÷3 口算 47+213×3 先乘后加,可以口算、笔算或者巧算结合 (3)小结:计算式题时,我们要能够将口算、笔算、推算、巧算综合运用,针对具体题目,要全面审题,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对于结果,也要能适时利用估算及时发现明显的错误。 3. 计算: (1)独立完成下列式题: 4×327 809÷4 288÷6×7 47+213×3

(2)交流反馈,分析错误: 如: 4×327=1208 进位错误(通过估算可以发现,4个27不可能是8)809÷4=22……1 商中间漏0(通过估算可发现商不可能是两位数;通过验算也可以发现答案是错误的) 288÷6×7 = 288÷42 = 6……36 运算顺序错误 47+213×3 =260×3 =780 运算顺序错误 (3)小结:两步计算式题,要把握好运算顺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要养成及时反思答案的习惯,灵活运用估算、验算加以判断。 (4)完成余下式题,涂色自检、订正。 三、练习提高 1. 说说计算时的注意点。 2. 计算下面三组式题,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算?

沪教版三年级下数学概念

三年级下数学概念 1、1㎡=100dm2 1 dm2=100㎝21㎡=10000㎝2 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100cm 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小丁丁家的面积大约是208㎡ 游泳池占地约500㎡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40dm2 小胖的手掌大约是90㎝2橡皮的面积大约是6㎝2 书本的封面大约是400㎝2书本的封面大约是4 dm2 2、每分(每秒、每小时)行的路程就叫做速度。 54米/分表示每分钟跑54米,读作:五十四米每分 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人步行速度大约4千米/时骑自行车速度大约16千米/时 大巴士速度大约750米/时小轿车速度大约2千米/分 飞机速度大约200米/秒火箭速度大约8500米/秒 船速度500米/分摩托车速度60米/秒 3、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时,就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 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商的个位上不够商1,用“0”占位。 4、估算28×112的积小于(☆),接近于(☆)。想:30×112=☆ 5、两个两位数相乘,积最大是四位数,积最小是三位数。 6、因数的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有可能有0。想(25×4) 7、算式457×23中“4”乘“2”表示400×20 8、□160÷42,如果商是两位数,□里填(),想:□1≥42 □160÷42,如果商是一位数,□里填(),想:□1<42 9、2□43÷27,要使商中间有一个0,□里填(),想:2□≥27,再竖式判断 10、在除法算式408÷8中,被除数增加(),商就增加1,被除数减少40, 商就减少△,想:商增加1表示被除数就增加1个除数,被除数减少40就是40÷除数=△,

三年级数学下册概念及公式汇总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 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4、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在进行判断。 5、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四方向的——司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 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2、验算除法: (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在商。) 5、除法计算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统计 1.求平均数公式:总数量=每份数相加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2.通常条形统计图有纵向统计图和横向统计图两种。 3.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是表示1个,2个,5个,10个,还是更多单位(数量)。 4、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它与平均分不是一个概念。 第四单元年月日 (一)年月日 1.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月1日元旦节。 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 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word完整版)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知识点: 1、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方位的相对关系:东——西;南——北;东南——西北 3、地图上的位置关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 答题策略: 1、在一张纸上画出方位标,通过转动纸片确定目标方位。 2、寻找“在”字,“在”后边名称画出方位标,方位标交点和“在”字前边名称名称连线确认相互位置关 系。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知识点: 1、“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先试除被除数的首位(看首位里有几个除数就对着首位商几),首位不够商看前两位,并把商写在第二位的上边,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 3、除法的验算: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 4、除法的估算:看除数和几或几十相乘的积接近被除数。 5、商的位数的判断,被除数的首位够商,商的位数和被除数位数相同;被除数的首位不够商,商的位数比被除数位数少一位。 汗麦教育- 记忆晚托班 1

答题策略: 1、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的养成。 2、除法的估算结果是整十整百整千数,或者是整百整十数、整百整千数。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知识点: 1、复式统计表: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具有相同内容的单式统计表合并而成。 2、知道复式统计表中每一个数据表示的含义。 答题策略: 1、细心观察复式统计表所包含的内容包括数字。 2、由学号组成的一组学生姓名,学号,仅表示一个人。 3、自己提问题仿照现有问题提问(不宜过难)。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 1、“0”乘任何数都得“0”。 2、一个数乘“10”,就等于给这个数的末尾添加一个“0”;一个数乘“100”,就等于给这个数的末尾添加两个“0” 3、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一个两位数乘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积的末尾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一个两位数乘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积的末尾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4、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写法——把“0”前边的数对齐,再看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集的末尾添写几个“0”。 5、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积与因数位置无关。 6、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四位数(最大的积是9801),最少是三位数(最小的积是100) 答题策略: 汗麦教育- 记忆晚托班 2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概念最新总结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概念最新总结 第一单元《除法》 1、除法读作:被除数除以除数除数除被除数例题:35÷5读作:三十五除以五或五除三十五 2、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余数∠除数) 3、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4、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5、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 不变。例题:20÷4=5扩大2倍:40÷8=5缩小2倍:10÷2=56、连 除的简便运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例题:30÷2÷3=30÷(2×3)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 1、轴对称图形定义: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侧 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2、对称轴定义:把轴对称图形对折,折痕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叫做对称轴。 3、画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依据: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4、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做平移。特点: 做直线运动。 5、旋转: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弧或圆周运动 的现象,叫做旋转。 特点:做圆弧或圆周运动。第三单元《乘法》 1、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至少有几个0。

2、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则它们的积就扩大到原来的m×n倍。(m>0n>0)例题:4×6=248(扩大2倍)×18(扩大3倍)=144(扩大了2×3倍)第四单元《千克克吨》 1、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2、1千克=1000克(1kg=1000g)1吨=1000千克 (1t=1000kg)第五单元《面积》 1、面积定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长=面积÷宽宽=面积÷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长=周长的一半-宽宽=周长的一半-长 3、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正方形的周长=边长 ×4C=a×4边长=周长÷4 4、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 =10000平方厘米第六单元《认识分数》 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就叫做分数。 2、比大小:⑴同分母的分数,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 ⑵同分子的分数,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 3、分数加减⑴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⑵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一共有8个方向: 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南与北相对, 东与西相对,西北与东南相对,东北与西南相对。 4、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可以通过顺时针方向按东、南、西、北的顺序确定其它的方向。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再进行判断。 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 (4)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 (5)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0. 2、验算除法:

(1)被除数÷除数=商 (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的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 一位写商。) 5、计算除法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统计 1、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统计项目的统计表,叫做复式统计表。 2、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是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3、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步骤:1、确定统计表的名称。2、确定统计表的行列内容和 行数、列数。3、制作表头(一般分为三栏)。4、填写 数据并核对。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先把0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 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比如:30×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500=15000 2.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 上的数相乘。 3.几个个特殊数:25×4=100 , 125×8=1000 25×8=200 ,125×4=500 4.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 第五单元面积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周长。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①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②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③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沪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练习题

沪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练习题 一. 口算:( 共 8分 ) 7×7-9= 45-2×7=12+12÷12= 0÷16×9= 13×6-70= 4×5×5=100÷4×6=450÷5÷9= 370-190= 280+70= 60÷12=8×50= 6+6×6= 80-36= 1000÷20= 640÷40= 二.填空题:(共 10分) 1.平年的2月是( )天,闰年的2月是( )天. 2.1992年是闰年,下一次闰年在( )年. 3.(1)被除数=( )×( )+( ).(2)八、九、十月共有( )天. 4.(1) 15时是( )午( )时.(2) 2时=( )分. (3) 24时表示今夜( )或明日凌晨( ). 5.两个数的商是2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倍,商是( ).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二月份是28天的年份是平年. ( ) 2.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也就有几个0. ( ) 3.要求总产量,必须知道总价和数量. ( ) 4.1987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 ) 5.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一定有0 . ( ) 四、计算题( 3 3分 ) 1.笔算:(9分)

① 3942÷73② 1009÷43③ 312×57 2.脱式计算( 2 4分) ①2040-6450÷86×24 ②1005-(3562+4884)÷41 ③190+360÷24×8④(140+60)×(26-8) ⑤78×7+828÷18⑥(359-42)×53+64 四.列式计算( 共 1 2分 ) (1)576加上128与11的积,和是多少? (2) 1554除以37的商减去24得多少? (3) 184减去210除以6的商,差是多少? 五、应用题( 共32分 ) 1.一架客机上午10:30从A城飞往B城,下午2:30到达B城,已知AB两城间的距离是3960千米,这架客机平均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2.粮库用3辆小卡车运面粉,每车装95袋,每袋25千克,这个粮库共运面粉多少千克? 3. 8只熊猫5天吃120千克玉米,平均每只熊猫每天吃玉米多少千克? 4.一台磨粉机6小时磨面粉75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3000干克面粉,需要多少小时? 5.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15人,正好站8行.如果每行站12人,能站几行?

沪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精编

沪教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我会填空.(共28分) (共10题;共30分) 1. (3分)小红的前面是南,那么她的后面是________,左面是________,右面是________。 2. (5分) 1985年是________年,全年有________天,二月份是________天。 3. (4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或单位。 我的中指长________厘米。 一包感冒冲剂重15________。 门高2________,宽80________。 京杭大运河长1794________。 我的书包重________千克。 数学书厚7________。 打一次哈欠要用3________。 吃一顿饭大约用30________。 4. (4分) (2019三下·仲恺期中) ()32÷6,要使商是三位数,括号里最小填________,要使商是两位数,括号里最大填________。 5. (4分) (2019三下·景县期末) 用24时计时法制作你每天上、下午上学和放学时间表。 6. (2分) (2019三上·浦城期中) 32的4倍是________,240是4的________倍. 7. (1分) (2018六上·龙岗期中) 长方形游泳池的长是18米,宽是长的,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8. (4分)认识路线。 (1)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从动物园出发向________行驶________站到银行,再向________行驶________站到体育馆,再向________行驶________站到图书馆,再向________行驶________到商城,然后向________行驶________站到电影院,最后向________行驶________站到火车站。 (2) 9. (2分) (2019二下·吴忠期末) 在横线上填上“>”或“<” 6×6________309________1×9 6千克________500克 2千克________3000克5×3________5×4-5 10. (1分)小方家旁有一个近似正方形的小公园,为了测这个小公园的占地面积,她绕着围墙走了3圈,大约一共走了1200米.这个公园的占地面积大约是________公顷. 二、我会判断.(共6分) (共6题;共6分) 11. (1分)判断

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完整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认识东、南、西、北与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1】确定方向(或约定方向)的方法: ①.早上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方;②.傍晚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③.指南针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④.北斗星所指的方向是北方;⑤.一般情况下,地图(或图纸上)规定向上为北。 【2】根据确定一个方向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或南北相对,东西相对” 绘制“十字叉”,确定其它七个方向。(P3【1】) 知道:南←→北,西←→东;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这些方向是相对的。 【3】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确定好观察点【观察点就是我们所站在的位置的地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十字叉”,用箭头“↑”标出北方(没有特别说明时,一般向上为北)。(P4【2】) 【4】看懂地图。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谁在谁的什么方向等。 如①:“甲在乙的……方”,是指:以乙为观察点,也就是以乙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方向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 (P5【3】、7【3】) 如②:“甲的……方是……”,是指:以甲为观察点,也就是以甲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甲的什么方向的事物. (二)看简单的路线图描述行走路线。 【1】【看简单路线图的方法】: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绘制出“十字叉”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P8【4】)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知识点: 1、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方位的相对关系:东——西;南——北;东南——西北 3、地图上的位置关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是东方,太阳落下的地方就是西方。 答题策略: 1、在一张纸上画出方位标,通过转动纸片确定目标方位。 2、寻找“在”字,“在”后边名称画出方位标,方位标交点与“在”字前边名称名称连线确认相互位置关系。第二单元:除数就是一位数的除法; 知识点: 1、“0”除以任何不就是“0”的数都得“0”。 2、先试除被除数的首位(瞧首位里有几个除数就对着首位商几),首位不够商瞧前两位,并把商写在第二位的上边,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 3、除法的验算: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 4、除法的估算:瞧除数与几或几十相乘的积接近被除数。 5、商的位数的判断,被除数的首位够商,商的位数与被除数位数相同;被除数的首位不够商,商的位数比被除数位数少一位。 答题策略: 1、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的养成。 2、除法的估算结果就是整十整百整千数,或者就是整百整十数、整百整千数。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知识点: 1、复式统计表: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具有相同内容的单式统计表合并而成。 2、知道复式统计表中每一个数据表示的含义。 答题策略: 1、细心观察复式统计表所包含的内容包括数字。 2、由学号组成的一组学生姓名,学号,仅表示一个人。 3、自己提问题仿照现有问题提问(不宜过难)。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 1、“0”乘任何数都得“0”。 2、一个数乘“10”,就等于给这个数的末尾添加一个“0”; 一个数乘“100”,就等于给这个数的末尾添加两个“0” 3、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一个两位数乘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积的末尾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一个两位数乘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积的末尾与乘数的十位对齐。 4、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写法——把“0”前边的数对齐,再瞧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集的末尾添写几个“0”。 5、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积与因数位置无关。 6、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四位数(最大的积就是9801),最少就是三位数(最小的积就是100) 答题策略: 1、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的养成。 2、验算的方法: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的估算:瞧乘数接近的整十数相乘。 第五单元:面积; 知识点: 1、面积: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4、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5、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6、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1.太阳从东面升起,早晨小明面向太阳,他的后边是(), 左边是(),右边是()。 2.看图填空。(5分) (1)医院在文化宫的( )面。 (2)小玉家的西南面是( );学校在小玉家的( )面。 (3)小强从少年宫向( )方向走到商场,再向( )方向走到学校。 3.西与( )相对,南与( )相对;早晨,太阳从( )方升起 4.地图通常是按照上( )、下( )、左( )、右( )的方向绘制的。 5. 面对北极星时,他的前面是()方,他的后面是()方,他的后边是(),左边是(),右边是()。 (1)6、王丽在李强的东面,那么李强在王丽的()面。洋洋站在天天的西南面,那么天天站在洋洋()面。小明每天上学时先往西走,再往北走到达学校,那么放学时应该先往()走,再往()走回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