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习近平强调,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做群众工作,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真心为群众着想,全力为群众造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的方式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保障。要认真贯彻执行已有的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制度,大力弘扬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条件较差和情况复杂的地方去,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善于研究和把握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工作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增强群众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

政治优势。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鲜明地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扎实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工作。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凸显,群众工作的环境和氛围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群众的法制意识、公平正义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都在显著增强。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使社会组织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脱离“单位组织”成为个体独立的“社会人”,直接表现为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和自由择业者等大量增加,管理和服务的难度越来越大。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介的出现,形成了新的表达诉求渠道,新媒介既是群众宣泄情绪的“缓冲阀”,也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使群众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话语权。新情况、新形势,给做好群众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这就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地做好群众工作。

拓展群众工作内容。进入社会转型期,群众工作的内容已然发生新的变化。这既给群众工作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面对群众利益多元化的现实,我们要学会与不同利益诉求的群众交朋友、打交道,真心诚意地尊重和维护他们的权益。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方向不动摇,把社会财富“蛋糕”做大分好,让人民群众在社会分配中多得实惠,享受更为丰硕的发展成果;要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时,多倾听、多采纳群众的意见建议,把征求意见的过程,变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过程;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切实做好理顺利益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工作,不与民争利、不让老百姓吃亏。特别要针对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切实做好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让各个阶层的群众都能公平发展。

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群众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既要看目的和效果,更要讲究方式和方法。有些干部抱怨现在的群众工作越来越难做了,实际上是工作方

式方法存在问题。面对群众工作具有复杂性、交叉性、多变性的特点,必须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要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群众工作不能停留于泛泛抓,必须围绕群众多元化的利益诉求,把群众工作贯穿于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综合运用政策、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调、疏导等办法,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要增强群众工作的主动性。做群众工作不能被动呆板,浮在表面,必须真正沉下去,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察社情、知民意,对群众的所思所盼做到心中有数,对群众的合理诉求确保解决到位。特别要适应人口流动性增强的新趋势,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维护好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要增强群众工作的实效性。单纯依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难以适应现阶段的群众工作需要。必须以群众利益为第一目标,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把教育引导与为民服务很好地结合起来。要增强群众工作的开放性。把网络媒体作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利用网络问政于

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汲取群众智慧,广泛凝聚群众力量。

整合群众工作资源。在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大大增加的现阶段,如何整合好各个方面的资源用于服务人民群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工作中,要重视发挥各级群众工作领导小组、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等综合协调机构的作用,广泛发动各级各部门,有的放矢地开展各具特色的群众工作,形成齐推互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要把职能部门的力量统筹起来,加大协同力度,通过建立联合接访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等,大力推行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热情周到的服务。要重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在各领域加快建立完善行为规范体系,实现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协同力量互动。要坚持重心下移,整合基层资源,在乡镇、街道创办群众工作站,在农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建立群众工作室,第一时间回应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

健全群众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要建立联系群众制度。大力推进基层各项工作公开,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要建立利益疏导制度。带着真情实感对待群众上访,做到思想上尊重、感情上贴近、行动上到位,真正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好。要建立利益表达制度。在引导群众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问题的同时,要学会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广泛地听民声、知民情、达民意,疏导而不是封堵,千方百计为群众表达利益诉求创造条件。要建立群众评价制度。群众工作面对的是人民群众,最终效果也必须由人民群众来评价。要把各项工作的评价权交给人民群众,以群众的满意度来衡量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工作成效。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过程中应当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风格。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

作风,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做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改善民生。一要体察民情。革命战争年代,广大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患难,建立了鱼水深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很多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共同奋斗、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血肉感情。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党的这些好传统、好作风是法宝,不但不能丢,而且应当进一步发扬光大。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增进与群众感情的最好办法,也是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的重要途径。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农村、企业和社区,与工农群众交朋友,关心基层和群众的困难,了解基层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这是做好工作的需要,也是提升自身思想境界的需要。

二要了解民意。历史的经验一再表明,把各项决策和工作建立在了解、顺应、符合群众愿望和要求的基础之上,我们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无视、偏离、违背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因此,党员领导

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任务,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人民群众的愿望作为第一目标,切不可无视民意、违背民意、挫伤民意。

三要集中民智。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许许多多的伟大创造都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进行决策和推进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逐渐增大。党员领导干部只有真心真意地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摆正位置、放下架子,善于从人民群众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善于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更好地克难攻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要珍惜民力。当前,由于种种原因,不体恤群众、不珍惜民力的事情在一些地方还时有发生,一定程度地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滥用民力,实际上就是对人民的犯罪。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推进工作和事业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坚持勤俭办一切事情的原则,把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用于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五要改善民生。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矛盾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努力化解人民内部的矛盾,大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切实解决好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等问题,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加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夯实社会和谐的制度基础;要坚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廉租房制度建设,使各

项住房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低收入家庭,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