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冷系统设计规范

制冷系统设计规范

制冷系统设计规范
制冷系统设计规范

系统设计规范

1范围

本设计规范规定了空调性能总体设计规范、整机功能设计规范和压缩机选型规范三部分

本设计规范适用于内销和外销的空调器产品,其他产品可参考使用

2相关标准

QJ/MK02.001-2001a 房间空气调节器

3空调性能总体设计规范

3.1性能设计是空调器设计的核心

空调器作为一个在市场销售的产品,其设计主要包括结构设计、性能(制冷系统设计)、平面设计、电控、电器设计,但就其基本功能来讲,空调器的作用就是实现制冷或制热的温度调节,制冷系统的性能是否发挥良好是空调器品质的最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就空调器材料成本的构成来讲,普通空调器中,制冷系统的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50%左右,因此性能设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性能设计是空调器设计的核心。

正因如此,性能设计是否规范,对整个空调器设计的成本、质量、开发速度均有很大影响。3.2性能设计要立足本厂实际

设计过程中,要敢于创新,应用新的技术,设计的产品才有竞争力。但同时也要注意工厂毕竟不同于科研单位,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工厂目前的生产设备情况、工艺水平、实验条件、计划进度等实际情况。特别是换热器的设计,就要考虑换热器的设备情况。

3.3性能设计要符合相关标准

性能设计执行的标准有:内销机型执行国家标准GB/T 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外销机型执行相应出口国家或地区的标准,以及执行美的企业标准中相关机型的内控标准。主要控制指标有:制冷量、制热量、功率消耗、能效比(EER)、性能系数(COP)、噪音;各项型式实验必须通过相应国家标准:最大运行制冷、最小运行制冷、凝露、最大运行制热、最小运行制热、自动除霜、运输跌落等。

试验之外必须追加如下实验:20047725GB——除(1)长配管试验

分体机15m,柜机20m,天花机30m,定制机另算,在此试验下,做7725—2004要求的可靠性试验,主要观察压缩机在各种工况下面的油位、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压缩机运行在压缩机厂允许范围内。

(2)高落差试验

落差:分体机5m,柜机10m,天花机15m 有试验资源的情况下,在长配管下做落差可靠性试验。长期运行时,需作此试验观察压缩机油位。

极限温度试验)3(.

确保机器柜机天花机—15℃~50℃,部分机型要在格栅中作高温试验,℃,分体机—15℃~50 正常运转。(4)任何一个新产品都要用视液镜压缩机,在厂家的指导下作初步试验和确认试验。任何一个产品都必须有下列数据:能力A

10个关键温度点:温度和蒸发器,冷凝器出口各分流管温度。B

10个关键点指,排气,回气,蒸入、中、出,冷入、口、出,压机底部,壳体中部。同时必须记录排回气压力数据。压缩机油面变化图,在压机视液镜上标上刻度。记录此刻度,尤其在低温除霜时记录油面。C D个小时后启动观察油面变化状况,并记下缺油时间。启动试验,—15℃冻8 室外机的转速和风量。E 实验报告必须装订成册,并注明日期和更改出。 3.4性能设计必须重视实验验证结果制性能设计的理论计算目前还没有哪种方法可以满足实际要求,只能作为

初步方案时的参考数据,冷系统的主要参数换热器、压缩机、冷媒充注量、节流毛细管规格等均要经过实验验证才能加以确认。性能设计必须按照相关设计规范进行3.5《性能设计为保证性能设计优质、高效地进行,主要参数换设计必须遵循相应的设计规范,包括:《压缩机选型规范》《冷媒选择规范》《两器参数设计规范》《系统流路设计规范》《性能参数规范》设计规范》《整机功能设计规范》《铭牌参数设计规范》《实验数据分析规范》等。性能设计的一般步骤3.6冷凝流参考样机分析设计任务书两器选型蒸发器流路确定室内外风量确定冷媒量初定毛细管初定能力测试冷媒量确定路确定毛细管确定能力测试型式实验管温传感器位置确定电控参数确定型式实验验证。

说明:应分析具体系统特点,通过反复实验,根据结果修正完善前面步骤的参数。实际设计中根据已有的机型选择样机分析,然后设计,为了标准化,尽量借用已有的零部件。

3.7系统匹配过程各参数指导、压力、排回气温度等(R22系统)

测点标冷标热最大制冷最大制热

<110

85

排气温度~85~90

<115

75回气温度 8~15 0~5 -- ~

~<65

1

~-152

~48 冷中温度.

整机功能设计规范44.1房间空调器整机功能因不同类别机型(窗式、移动式、分体挂壁式、分体落地式、分体嵌入式)而不完全相同,但其主要功能基本相同,辅助功能根据产品市场定位则有多种选择,辅助功能随着房间空调器整发展将越来越多。

4.1.1窗式空调器

4.1.1.1手控窗式空调器

主要功能:高风、低风、高冷、低冷、高热、低热

辅助功能:摆风、换气

4.1.1.2遥控窗式空调器

主要功能:送风(高风、低风)、制冷、制热、独立抽湿

辅助功能:摆风、换气、时钟、定时、空气清新

4.1.2移动式空调器

主要功能:送风(高风、低风)、制冷、制热、抽湿、自动

辅助功能:摆风、时钟、定时

4.1.3分体挂壁式空调器

主要功能:送风(高风、中风、低风)、制冷、制热、抽湿、自动、手动制冷、手动自动

辅助功能:强劲运行、经济运行、摆风、换气、时钟、定时、加湿、空气清新、

4.1.4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主要功能:(手控、遥控均可)送风(高风、中风、低风)、制冷、制热、抽湿、自动

辅助功能:强劲运行、经济运行、摆风、换气、时钟、定时、空气清新、测试、加湿、电辅热、锁定

4.1.5分体嵌入式空调器

主要功能:送风(高风、中风、低风)、制冷、制热、抽湿、自动

辅助功能:摆风、换气、时钟、定时、空气清新

4.2主要保护功能的设计原则

保护功能种类:通用保护:压缩机启动制冷3分钟延时保护(制热4分钟延时保护)、三相压缩机相序保护、压缩机电流保护;大功率压缩机排气温度、排气压力保护、吸气压力保护;变频压缩机过、欠电压保护,压缩机顶部温度、排气温度保护,模块保护。.

制冷、抽湿模式保护:蒸发器防冻结保护、冷凝器高温保护。

制热模式保护:蒸发器高温保护、防冷风功能。

4.3化霜功能设计

为提高冷暖机的平均制热效果,特别是低温工况下的制热效果,系统设计时应采用平片、加大迎风速度等措施使结霜速度尽量慢,另一方面,又要使已形成的霜迅速熔化干净。要求一化霜时间与化霜时间之比不超过20%

5压缩机选型

压缩机选型及使用标准是对一般情况而言,实际选用时请严格遵守压缩机规格书要求,以下说明仅供参考。

5.1选用标准:

5.1.1空调器能力=压缩机额定能力×(1-(能效等级数-1)*5%)

5.1.2空调器功率=压缩机额定功率×(1+(能效等级数-1)*5%)。

注:1)整机能效越高,换热器面积较大,所以压缩机排量要相应减小。

2)每种既定压缩方式的压缩机,单位排量所能产生的能力大致是相同的。R410A冷媒的单位排量制冷量在247.0W.rev/cm3,R22的约为170.0W.rev/cm3,R407C的约为180.5W.rev/cm3。在只知道排量的情况下可以用这个规律来估算压缩机的单体能力。

5.2使用标准:

5.2.1过负荷工况下压缩机排气温度转子式不超过115℃,涡旋式不超过125℃否则会造成压缩机电机

绕组绝缘老化以及冷冻油碳化,长期运行后电机绕组烧损。

5.2.2压缩机在低负荷工况下(最小制冷)△T(=压缩机壳体底部温度-冷凝器中部温度)在稳定时应大于5℃,否则会造成压缩机润滑油稀释,润滑油完全失去机能,长期运行后,压缩机滑动部位磨损,最终不能运转。

5.2.3压缩机的冷凝压力:R22不得超过2

6.5Kg/cm⒉(=冷凝器中部温度65℃),R410A不得超过41.5Kg/cm⒉(=冷凝器中部温度65℃),压缩比不得超过8。

5.2.4制冷系统充氟量不得超出压缩机所规定的最大充氟量,在保证制冷系统能力的情况下,充氟量越小越好;在充氟量超出压缩机所规定的最大充氟量的情况下,必须增加辅助储液器,需进行如下实验进行确认:

A、冷忱启动。

B、压缩机在不同工况下润滑油面及回液确认。

5.2.5制冷系统配管设计时,排气管及回气管管径应对应于压缩机的管径,以尽量减少冷媒流动阻力;压缩机及配管与不动的结构件的间隙应大于5mm,与可动的结构件间隙应大于12mm。

5.2.6三匹及以下尽量选用转子式压缩机,更有成本优势;三匹以上尽量选用涡旋式压缩机,更有能效比优势。

6两器的选取

蒸发器、冷凝器是空调制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不同的室内外机外形尺寸、制冷(热)量、安全性以及成本因素的要求,在两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6.1铜管选择:

两器选用的铜管(长U管)一般分为Φ7mm,Φ7.94mm, Φ9.53mm三种,铜管目前分为内螺纹及光管两种。原则上,蒸发器需选用内螺纹管,以减少所用的铜管及翅片数;冷凝器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内螺纹管及光管,但目前的内螺纹管及光管的价格相差并不大,在保证制热效果以及不结霜的情况下,应尽量选用较小的内螺纹管式冷凝器;特别单冷机型冷凝器可考虑使用小管径铜管。由于产能原因,Φ7.94mm通常只用于外销机型。

6.2翅片选择:

翅片分为亲水与非亲水铝薄两种,亲水铝薄的优势在于有冷凝水时可使水尽快沿翅片流走,不堵塞风道,提高制热时换热效果。原则上,蒸发器选用亲水铝薄,冷暖机冷凝器选用亲水铝薄,单冷机冷凝器则必须选用非亲水铝薄。翅片的片距一般在1.3-2.0mm之间(厚度0.105mm的翅片目前翻边高度最高1.7mm)。翅片的片形分为弧形冲缝片、光片、方形冲缝片,原则上一般选用弧形冲缝片。光片优势在于有利于除霜,在低温制热时光片制热量的衰减比弧形冲缝片和方形冲缝片都小,且有利于结霜的控制,可考虑选用。

6.3换热器大小的设计:

选用较大的两器对于提高制冷(热)量和能效比都有好处,但要考虑成本限制。蒸发器在保证标准制冷能力的前提下,可尽量进行缩减;冷凝器减小会降低制热量和高温制冷运行范围,考虑在非标准工况运行,冷凝器设计应考虑一些余量。结合当前已有的两器,在保证或适当减少铜管内外表面换热面积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具体可以类比经典机型进行单位面积换热量来计算确定新开发机型的两器换热面积。两器设计是否合理可通过系统的高低压力进行判断。

6.4流路设计:

尽量借用经过市场检验的经典流路;

冷媒总体流向应为蒸发过程下进上出,冷凝过程上进下出;冷媒总体流向与空气流向成逆流:一般蒸发过程温度变化较小,可以不考虑逆流;而冷凝过程温度变化较大,必须按逆流设计流路;多路冷凝器出口尽量汇总后设置1~2根过冷管,以提高节流前过冷度,有利于系统的变工况稳定性、除霜和制冷量;

冷凝器避免选用“U”形走向,以防变工况时造成冷媒、润滑油的屯积;

分路数多少以EER最佳为原则。路数多流动阻力损失小,功率下降,但由于冷媒流速下降,换热系数也下降,同时也很难分配均匀;反之,路数少流动阻力损失大,功率较高,但由于冷媒流速增大,换热系数会提高。

附加说明:本规范由技术研发中心标准化提出并归口。本规范由制造本部家用空调开发部负责起草。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智勇。

月第一次修订,主要修订人:钟玉金年本规范于200612。

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

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本农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指标、耕作田块规划设计、田间排灌沟渠规划设计、机耕路规划设计、农田防护林设计和路、沟、林、渠、田综合规划设 计。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境内平原、低山丘陵地区的洋田、山垄田和梯田三种类型,且面积小于666.7公顷的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设计。 SL25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灌水标准 SL265水闸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基本农田系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 测,长期不得占用或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3.2基本农田建设系指对基本农田的田块、土壤肥力、沟、渠、路、林等方面按照本规 范的标准进行改造与建设。 3.3洋田:系指分布平原地区各河流的入海口、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一级阶地的 田块。包括滨海平原田和平洋田。 3.3.1滨海平原田:系指主要由冲、海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各河流的入海口。3.3.2平洋田:系指主要由冲、洪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 一级阶地。

向垂直线的交角小于30o方向布置。 5.2耕作田块长度 田块边长应根据作物类型、耕作机械工作效率、田块平整度、灌溉均匀程度以及排 水畅通度等因素确定。 5.3耕作田块宽度 耕作田块宽度应考虑田块面积、机械作业要求、灌溉和排水和防止风害等要求;同

时应考虑地形地貌的限制。 5.4田块的地下水位 耕作田块田面高程应满足农作物排渍的要求,即田面高程E≥E 0+d(E 为所在田块最高 地下水位的高程,d为设计排渍深度)。水田设计排渍深度可取d=0.6m,旱地设计排渍 深度可取d=0.8m。 5.5耕作田块形状 5.5.1要求外形规整,长边与短边交角以直角或接近直角为好,形状选择依次为长方形、 。 平原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水田宜采用格田形式。格田设计必须保证排灌畅通,调控方便,并满足水稻作物各生长发育阶段对水份的需求。格田田面高差应在3~5cm以内,长度保持在80~120m,宽度以30~40m为宜。格田之间以田埂为界,埂高以20~30cm, 埂顶宽以15~20cm为宜。 5.7.2低山丘陵地区(山垄田、梯田)设计 低山丘陵地区宜修筑梯田为主。根据地形、地面坡度、土层厚度的不同将其修筑成 梯田。

制冷系统设计步骤

制冷系统设计步骤

一、设计任务和已知条件 根据要求,在武汉地区,以风机盘管为末端装置,冷冻水温度为7℃,空调回水温度为11℃,总制冷量为400KW,冷却水系统选用冷却塔使用循环水。 二、制冷压缩机型号及台数的确定 1、确定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 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应该包括用户实际所需要的制冷量,以及制冷系统本身和供冷系统冷损失,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KW) ——用户实际所需要的制冷量(KW) A——冷损失附加系数。 一般对于间接供冷系统,当空调制冷量小于174KW时,A=0.15~0. 20;当空调制冷量为174~1744KW时,A=0.10~0.15;当空调制冷量大于1744KW时,A=0.05~0.07;对于直接供冷系统,A=0.05~0. 07。 2、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

根据设计的要求,选用氨为制冷剂而且采用间接供冷方式。 3、确定制冷系统设计工况 确定制冷系统的设计工况主要指确定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压缩机吸气温度和过冷温度等工作参数。有关主要工作参数的确定参考《制冷工程设计手册》进行计算。 确定冷凝温度时,冷凝器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应根据冷却水的使用情况来确定。 ①、冷凝温度()的确定 从《制冷工程设计手册》中查到武汉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每年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 ℃ 对于使用冷却水塔的循环水系统,冷却水进水温度按下式计算: ℃ 式中——冷却水进冷凝器温度(℃); ——当地夏季室外平均每年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 ——安全值,对于机械通风冷却塔,=2~4℃。

冷却水出冷凝器的温度(℃),与冷却水进冷凝器的温度及冷凝器的形式有关。 按下式确定: 选用立式壳管式冷凝器=+(2~4)=31.2+3=34.2℃ 注意:一般不超过35℃。 系统以水为冷却介质,其传热温差取4~6℃,则冷凝温度为 ℃ 式中——冷凝温度(℃)。 ②、蒸发温度()的确定 蒸发温度是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汽化时的温度。蒸发温度的高低取决于被冷却物体的温度及传热温差,而传热温差与所采用的载冷剂(冷媒)有关。 系统以水为载冷剂,其传热温差为℃,即 ℃ 式中——载冷剂的温度(℃)。 一般对于冷却淡水和盐水的蒸发器,其传热温差取=5℃。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word版本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 明书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1.冰箱设计步骤

图1 BCD-348W/H电冰箱制冷系统图 2.冰箱的总体布置 2.1箱体设计要求及形式 电冰箱箱体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使用性能、外观、耐久性制造成本和市场销售。在进行设计时,要求造型别致、美观大方。除色调要与家庭家具协调外,还必须考虑占地面积小内容积大,宽度、深度与高度的比例合理,有稳定感等。冰箱箱体尺寸见表1。 表1箱体尺寸

2.2箱体外表面温度校核和绝热层厚度 设计箱体的绝热层时,可预先参照国内外冰箱的有关资料设定其厚度,并计算出箱体表面温度t w 。如果箱体外表面温度t w 低于露点温度t d ,则会在箱体表面发生凝露现象,因此箱体表面温度必须高于露点温度,一般t w > t d +0.2 )(i o o o W t t a K t t -- = (1) 国家标准GB8059.1规定,电冰箱在进行凝露实验时 亚温带SN 、温带N 气候条件下,露点温度为19±0.5℃ 亚热带ST 、热带T 气候条件下,露点温度为27±0.5℃ t o t i

在t w > t d 的前提下,计算箱体的漏热量Q 1,并用下面的公式校验绝热层的厚度 1 21) (Q t t A w w -= λδ (2) 1w t ----冰箱外壁温度,℃ 2w t ----冰箱内壁温度,℃ λ-----绝热层导热系数,w/(m.k) A -----传热面积,m 2 校验计算的厚度在设定厚度基础上进行修正,反复计算,直到合理为止。 3.冰箱热负荷计算 总热负荷Q=Q 1+Q 2+Q 3 Q 1---- 箱体的漏热量 Q 2---- 门封漏热量 Q 3---- 除露管漏热量 (1)箱体的漏热量Q 1 由于箱体外壳钢板很薄,而其导热系数很大,所以钢板热阻很小,可忽略不计。内胆多用塑料ABS 成型,热阻较大,可将其厚度一起计入隔热层,箱体的传热可以看做单层平壁的传热。 )(1i o t t KA Q -= (3) (4) 其中:K —— 传热系数,W/m 2·℃; A —— 传热面积,m 2 ; i o a a K 111 ++= λδ

氟制冷系统验收规范

氟制冷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冰山集团 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章总则 1. 为保证氟制冷系统工程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2. 本规范适用于氟系统的冷库(含土建库、组合库、气调库)及制冰设备的工程安装及验收。 3.氟制冷系统施工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第二章氟制冷系统的施工 1.氟压缩机组的安装 . 氟压缩机组的安装除应符合GBJ66-84《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1 氟压缩机组必须做在实土上,施工前应将基础下的浮土挖深后分层夯实,土质松软时应深挖2—3米,分层回填夯实,或100#用毛石混凝土筑至原定基础底的标高,然后在其上捣筑机器基础; 1.2 基础一般可用150#素混凝土捣制,施工时必须根据设备基础图纸,并同时核对电缆管道和上下水管道位置施工; 1.3 机座初次浇灌高度,须比图注尺寸低25—40mm,以便安装完毕后制做水磨石饰面,或按图纸要求做保护面层; 1.4 大型机坐四周做减震缝。四周先砌250mm厚砖墙,与机座离开50—100mm,缝内填干沙,缝顶用沥青麻丝填平; 1.5 压缩机组就位前应将预留螺栓孔清扫干净,孔内不得有灰土木屑等赃物; 1.6地脚螺栓的不垂直度≤1/1000,地脚螺栓丝扣应 外露2-5个螺距 1.7 调整压缩机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其纵、横向安装 1 的不水平度均不应超过1/1000; 1.8多台压缩机组安装时,纵、横座标及标高应一致,并在一条

直线上,以保持接管时能保持一致。 2. 附属设备的安装 附属设备的安装除符合GBJ66-84《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外, 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2.1所有压力容器安装前均应检查制造厂试压合格证,否则应补 行单体试验,试压条件按GB150-89《钢制压力容器》规定执行; 2.2 设备安装时除按图纸要求外,一般均要求平直牢固; 2.3 油分离器等易振动设备的地脚螺栓,应采用双螺帽或增加弹 黄垫圈; 2.4 低温容器安装时应增设硬垫木。硬垫木应预先涂刷沥青,防 止腐蚀; 2.5 必须弄清每一个管子接头,严禁接错; 2.6 设备上的玻璃管液面指示器两端连接管应用扁钢加固,玻璃 管应设保护罩; 2.7 低温容器连接阀门时,应按设计要求预留保温层厚度,防止 阀门埋入保温层; 2.8 附属设备的安装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还应满足随 机文件的特殊规定; 3. 库内冷却设备的安装 3.1 冷却排管的制做和安装 3.1.1 各种冷却排管的制做和安装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3.1.2 制做冷却排管用的无缝钢管须逐根检查管子质量.制做前 管子须内外除锈,对除过锈的管材两端用木塞塞好,防止砂石流入, 并 不得露天放置,防止生锈; 2

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

基本农田建设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基本农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指标、耕作田块规划设计、田间排灌沟渠规划设计、机耕路规划设计、农田防护林设计和路、沟、林、渠、田综合规划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境内平原、低山丘陵地区的洋田、山垄田和梯田三种类型,且面积小于666.7公顷的基本农田建设规划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今后这些标准如有修改、修订的,应按修改后的标准执行。 GB 383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T50265 泵站设计规范 GB/T16453.1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 GB/T16453.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 NY/T309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TD/T 1012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SL18 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 SL207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SL252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灌水标准 SL265 水闸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基本农田系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长期不得占用或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3.2 基本农田建设系指对基本农田的田块、土壤肥力、沟、渠、路、林等方面按照本

规范的标准进行改造与建设。 3.3 洋田:系指分布平原地区各河流的入海口、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一级阶地的田块。包括滨海平原田和平洋田。 3.3.1 滨海平原田:系指主要由冲、海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各河流的入海口。 3.3.2 平洋田:系指主要由冲、洪积形成的洋田,分布于内陆盆地和河流中、下游的一级阶地。 3.4 山垄田:系指分布在丘陵、山区的丘间和内陆山间谷地的田块。 3.5 梯田:系指分布在丘陵、山区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台阶形田块。 3.6 灌溉水利用系数:灌入田间的水量(或流量)与渠首引入总水量(或流量)的比值。 3.7 渠系水利用系数:末级固定渠道放出的总水量与渠首引进的总水量的比值。 3.8 田间水利用系数:净灌水定额与末级固定渠道放出的单位面积灌水量的比值。3.9 灌溉设计保证率:是以灌溉设施供给灌溉用水全部获得满足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用符号“P”表示。如P=90%则表示灌溉设施在长期使用中平均每100年可保证90年正常供水,其余10年不能完全满足。 3.10 机耕路类型与路宽 3.10.1 干、支道:系指村与村、乡(镇)、县、国家公路连接的道路。 3.10.2 田间道:系指田块与村庄,乡村道路或其他公路连接的道路。 3.10.3 生产路:系指田块与田块连接的道路。 4 基本农田建设技术指标 基本农田建设技术指标见表1。 表1 不同地貌类型基本农田建设技术指标

制冷系统设计

一、设计任务和已知条件 根据要求,在武汉地区,以风机盘管为末端装置,冷冻水温度为7℃,空调回水温度为11℃,总制冷量为400KW,冷却水系统选用冷却塔使用循环水。 二、制冷压缩机型号及台数的确定 1、确定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 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应该包括用户实际所需要的制冷量,以及制冷系统本身和供冷系统冷损失,可按下式计算: ——制冷系统的总制冷量(KW)式中 ——用户实际所需要的制冷量(KW) A——冷损失附加系数。 一般对于间接供冷系统,当空调制冷量小于174KW时,A=0.15~0.20;当空调制冷量为174~1744KW时,A=0.10~0.15;当空调制冷量大于1744KW 时,A=0.05~0.07;对于直接供冷系统,A=0.05~0.07。 2、确定制冷剂种类和系统形式 根据设计的要求,选用氨为制冷剂并且采用间接供冷方式。 3、确定制冷系统设计工况 确定制冷系统的设计工况主要指确定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压缩机吸气温

度和过冷温度等工作参数。有关主要工作参数的确定参考《制冷工程设计手册》进行计算。 确定冷凝温度时,冷凝器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应根据冷却水的使用情况来确定。 冷凝温度()的确定①、 从《制冷工程设计手册》中查到武汉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每年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 ℃ 对于使用冷却水塔的循环水系统,冷却水进水温度按下式计算: ℃ ——冷却水进冷凝器温度(℃);式中 ——当地夏季室外平均每年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

——安全值,对于机械通风冷却塔,=2~4℃。 (℃),与冷却水进冷凝器的温度及冷凝器的形式有关。冷却水出冷凝器的温度 按下式确定: =+(2~4)=选用立式壳管式冷凝器 31.2+3=34.2℃ 通常不超过注意:35℃。 系统以水为冷却介质,其传热温差取4~6℃,则冷凝温度为 ℃ 式中——冷凝温度(℃)。 蒸发温度()的确定②、 蒸发温度是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汽化时的温度。蒸发温度的高低取决于被冷却物体的温度及传热温差,而传热温差与所采用的载冷剂(冷媒)有

系统的流路设计原则

第一节系统的流路设计原则刘阳 两器分流实际就是两个问题:一是分多少路,二是如何分。 一、分流路数 当制冷剂流经冷凝器时因磨擦而产生的压降会降低压缩机制冷量,因为压缩机排气压力会相应提高,而容积效率会相应降低。由于低于0.3kg的压降对冷凝温度影响不大,故而对系统制冷量的影响甚微。然而,由于压缩机排气压力提高会使压缩机的功耗上升,因而考虑到最佳的操作经济性,应避免在排气管及冷凝器内出现过高的压降。 在蒸发器内因流动磨擦阻力产生的压降会造成蒸发器出口处压力低于进口处压力。对于一定的负荷和盘管,所要求的平均制冷剂温度是固定的。压降越大,则蒸发器内制冷剂平均压力与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压力差就越大。当离开蒸发器的吸气压力下降时,回到压缩机的气体比容增大,从而压缩机输送的制冷剂质量减少。因此,蒸发器内的压降会导致系统制冷量的下降,在设计蒸发器时就应该避免出现压降异常偏高的情况。 综上所述,若仅从压降考虑,两器分流路数越多,单路流程越短,阻力损失越小对系统能力的提高有好处,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若两器较大,流路多导致单路流量小,流速慢,管内侧换热系数下降,同时在蒸发器内也因流速慢带来一个回油难的问题,若回油不好,油积附在管壁形成油膜会导致换热系数下降。2)流路过多导致各路分流很难均匀,能力反而下降。所以具体要分多少路对一个系统来说是有一个最优的选择,是依据两器的实际大小、压机的排气量、选用的冷媒来确定的。 二、如何分 评价分流效果的指标有两个:一要均匀,二要要保证工艺性。分得均匀,工艺性差,生产不出来也不行。是否均匀可根据各路出口的温度来判断,一般对蒸发器来说只有在各路出口已过热的情况下对温度点进行对比才有意义,因为若仍未蒸发完因沿程阻力冷媒仍有一个继续蒸发降温的过程,在出口的比较就不准确了,所以蒸发器是否均匀要在各路过热的情况下进行判断,同样对冷凝器的分流判断也存在一个过冷的因素,但因为过冷后是液体相对蒸发器来说温度变化没那么大,所以要想准确判断,最好的办法就是沿着冷媒流向多布点。但对实际的系统匹配来说,考虑到工艺性,只要性能达到要求就可认为分流已满足要求。 具体的分法,主要是依据换热器各部位的换热状况来定,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各路均分,流程一样长,但通过调整各路在换热好坏区域的比例来保证换热均匀,举例说就是若A路差,B 路好,就把B路换热好的一个U与A路换热差的一个U互换,以达均衡,常用的办法就是移位、跳管,但工艺性较差;二是调各路流程长度,其原则就是换热好的区域走短一些,换热差的区域走长一些,这种方法的工艺性强但很难分均匀;三是在过去柜机内机中用的办法,用毛细管调,简单准确,但会造成室内节流声。现在随着冷凝器系统的精调,为保证制热量,冷凝器制冷各路出口上也加上了制热分流毛细管,即可在制冷时平衡各路阻力,又可在制热时调整各路的流量;四是在液态分流时调整各路导管的管径,其原理与用毛细管相同,但调节量很小。我们注意到不管是蒸发器或冷凝器,制冷剂在其中都是一个相变的过程,具有单相-两相-单相的特性,而由液相到气相体积是一个巨变的过程,考虑到制冷剂的流速及流阻的影响,目前有较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指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并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建设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 一、建设目标 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集中连片,发挥规模效 益。 2、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面积比重。 3、提高基本农田质量,完善田间基础设施,稳步提高粮食 综合生产能力。 4、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生产、生态、景观的综合功能。 5、建立保护和补偿机制,促进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持续利用 二、建设内容 主要由田间工程和田间定位检测点组成。 1、高标准农田田间工程主要包括土地平整、土壤培肥、灌溉水源、灌溉渠道、 排水沟、田间灌溉、渠系建筑物、泵站、农用输配电、田间道路及农田防护林网等内容,以便于农业机械作业和农业科技应用,全面提高农田综合生产水平,保持持续增产能力。 A土地平整土地平整包括田块调整与田面平整。田块调整是将大小或形状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田块进行合并或调整,以满足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节水节能等农业科技的应用。田面平整主要是控制田块内田面高差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满足精耕细作、灌溉与排水的技术要求 B 土壤培肥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和科学施肥等技术措施,耕作层土壤养分常规指标应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C灌溉水源应按不同作物及灌溉需求实现相应的水源保障。水源工程质量保证年限不少于20年。 D灌溉渠道渠灌区田间明渠输配水工程包括斗、农渠。工程质量保证年限不少于15年。 E排水沟排水沟要满足农田防洪、排涝、防渍和防治土壤盐渍化的要求。 F田间灌溉根据水源、作物、经济和生产管理水平,田间灌溉采用地面灌溉、喷灌和微灌等形式。

全年供冷制冷系统的设计选用

全年供冷制冷系统的设计选用 本文通过两个实例简单说明了全年供冷系统设计选用时,应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气象条件及系统用冷量的大小选用合理的制冷系统。工程实践效果表明,所选用的制冷系统均能较好的满足工艺设备全年用冷量的要求。 标签:风冷冷水机组水冷冷水机组全年供冷自然冷却 工业厂房设计中经常会遇到工艺设备需常年供冷的情况,笔者根据两个不同项目所在区域的气象条件及系统用冷量的大小,分别选用了具有“自然冷却”功能的风冷涡旋式冷水机组和水冷冷水机组与冷却塔季节交换供冷两种方式。自然冷却的应用,显著的降低风冷冷水机组运行能耗。冷却塔供冷(又称免费供冷)是空调制冷系统节能降耗的一种形式。 1 具有“自然冷却”功能的风冷涡旋式冷水机组常年供冷 某新建项目涂装车间阴极电泳设备需7~12℃冷冻水,工艺设备最大需冷量为290kW,设备用冷量随生产规模的变化而不同,设备全年供冷。项目位于重庆地区,重庆地区的室外设计参数见下表表1。 因设备用冷量较小,建筑设计中未预留制冷机房位置,结合重庆地区的气象条件及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并与业主充分交换意见后确定采用风冷涡旋式冷水机组。本工程全年制冷量290kW,考虑到重庆地区极端最高温度平均值是39.1℃,选用冷水机组的制冷量进行温度修正后在39.1℃应大于290kW,因设备用冷量随生产规模变化,设计选用两台风冷涡旋式冷水机组,机组在冷凝空气温度为40℃时制冷量为154kW,机组名义制冷量为:162kW,内置水力模块,风冷涡旋式冷水机组容量控制达3级。 重庆地区冬季极端最低温度达-1.8℃,阴极电泳设备不工作时须提供约15%的制冷量(43.5kW),风冷涡旋式冷水机组制冷运行环境温度0℃~45℃,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保证冬季时机组能够正常运行。目前国内常用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拆除机组内的保护器,此方法主要应用风冷模块式冷水机组。 ②每台机组上加装一个温度开关,温度开关与室外冷凝风机电机连锁。此温度开关需要放置在冷凝盘管上,感受制冷时冷凝盘管的温度,以此温度来判断是否将室外风机断电。一般来说可在低于-17℃室外环境的情况下制冷,温度开关一般为进口。 ③在控制系统加变频器,防止冬季温度过低,可低频启动,此方法主要适用于风冷模块式和螺杆式冷水机组。

冷冻水管道设计规范

一、贯彻实施设计规范、标准方面实际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通风空调系统防火阀的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 《高规》中规定,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或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阀;穿过变形缝时,应在两侧设防火阀。然而,有的高层建筑,风管穿防火墙处未设防火阀,有的风管穿过变形缝时仅在一侧设有防火阀,而另一侧则未设。 2空调管道敷设坡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设计规范》规定,空调管道的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对于冷冻水管坡度宜采用0.003,不得小于0.002。然而,有的工程空调供回水管坡度只有0.001~0.0015。有的工程因受条件限制,坡度达不到此要求,可在适当的位置增加立管加以解决。 3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风量的确定有问题 《高规》对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前室加压送风量作出了规定,并分情况给出了具体风量值。该条附注中说明开启门时通过门的风速不宜小于0.7m/s;条文说明中规定了门的开启数量,20层以下为2,20层以上为3。《高规》还规定,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一个。根据这些规定,可以推算出各层前室送风口的风量应为L/2(20层以下)或L/3(20层以上,L为前室总加压送风量)。然而,有的工程,其防烟楼梯间前室送风口的风量却标注为L/n(n为建筑物层数),显然小了许多。 4误将防烟分区排风量的计算混同于排烟风机风量的计算 《高规》对排烟风机风量作了明确规定:担负一个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该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60m3/h计算,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应按最大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120m3/h计算。请注意,这里指的是选择排烟风机的风量,并不是指防烟分区排风量加大一倍(对每个防烟分区的排风量仍然按防烟分区面积每m2不小于60m3/h计算),而是当排烟风机不论是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担负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烟分区排烟时,只按两个防烟分区同时排烟来确定排烟风机的风量。然而,有的工程排烟风机水平方向担负面积

制冷设计部分规范

制冷设计规范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6.1.1条空气调节用人工冷源制冷方式的选择,根据建筑物用途、所需制冷及冷水温度以及电源、水源和热源等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民用建筑应采用氟利昂压缩式或溴化锂吸收式制冷。 二、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宜采用氟利昂或氨压约定缩式制冷。 注: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和蒸汽喷式制冷时,尚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6.3.3和6.3.4条的规定。 第6.1.2条选择制冷机时,台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考虑备用,并应与空气调节负荷变化情况及运行调节要求相适应。 注:工艺有特殊要求必须连续运行的系统,可设置备用的制冷机。 第6.1.3条制冷量这580~1750KW(50*10~ 150*104kcal/h) 的制冷机房,当选用活塞式或螺杆式制冷机时,其台数不宜少于两台。 第6.1.4条大型制冷机房,当选用制冷量大于或等于1160KW(100*104kcal/h) 的一台或多台离凡式制冷机时,宜同时设置一台或两台制冷量较小的离心式,活塞式或螺杆式等压缩式制冷机。 第6.1.5条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制冷机可按热泵特环工况应用。第6.1.6条制冷装置和冷水系统的冷量损失,应根据计算确定。概略计算时,可按下列数值选用:氟利昂直接蒸发式系统 5%~10% 间接式系统 10%~15%。 第6.1.7条冷却水的水温和水质,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制冷装置的冷却水进口温度,不宜高于表6.1.7所规定的数值; 二、冷却水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及有关产品对水质的要求。 冷却水进口温度表6.1.7 注:当制冷剂为氟利昂时,冷凝器冷却水的进口温度,可适当提高。 第6.1.8条非全天使用权但在整个夏季可能经常使用的大型公共建筑,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其空气调节的冷水系统,可设置蓄冷水池。蓄冷水池的蓄冷量,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权要求和预冷时间,通过计算确定。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 (TD/T 1033—2012) reduction in property value. Find warning signals, timely reporting or warning, develop and implement measures against customer transfers and other acts leading to loss or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clearing. Personal credit business of late, agencies should be timely collection, if necessary, ask the right institutions to bring proceedings. Non-approved by head office, agencies at all levels shall not without the following: give 目次 前 言 (1) 1 范围 ................................................................. 2 2 规范性引用文 件 ....................................................... 2 3 术语和定义 ........................................................... 2 4 总 则 ................................................................. 3 5 建设目标 . (3) 5.1总体目标...................................................... 3 5.2具体目标...................................................... 4 6 建设条件 ............................................................. 4 6.1基础条件...................................................... 4 6.2建 设区域...................................................... 4 7 建设内

冷柜制冷系统设计分析

1、制冷系统原理介绍 一般制冷机的制冷原理压缩机的作用是把压力较低的蒸汽压缩成压力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体积减小,压力升高。压缩机吸入从蒸发器出来的较低压力的工质蒸汽,使之压力升高后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压力较高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成为压力较低的液体后,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压力较低的蒸汽,再送入压缩机的入口,从而完成制冷循环。压缩制冷系统循环见下图1-1。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系统,是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四个基本部件组成。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 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的物体热量之后,汽化成低温低压的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成高压高温的蒸汽后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向冷却介质(水或空气)放热,冷凝为高压液体、经节流阀节流为低压低温的制冷剂、再次进入

蒸发器吸热汽化,达到循环制冷的目的。这样,制冷剂在系统中经过蒸发、压缩、冷凝、节流四个基本过程完成一个制冷循环。 在制冷系统中,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是制冷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四大件,这当中蒸发器是输送冷量的设备。制冷剂在其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实现制冷。压缩机是心脏,起着吸入、压缩、输送制冷剂蒸汽的作用。冷凝器是放出热量的设备,将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连同压缩机功所转化的热量一起传递给冷却介质带走。节流阀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同时控制和调节流入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的数量,并将系统分为高压侧和低压侧两大部分。实际制冷系统中,除上述四大件之外,常常有一些辅助设备,如电磁阀、分配器、干燥器、集热器、易熔塞、压力控制器等部件组成,它们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 2、冷柜制冷系统设计 2.1、冷柜制冷系统设计的内容和流程 制冷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落实一款产品的整个制冷系统,需明确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一系列制冷件,但也要考虑其它零件,如感温导管、连接管等。简单来说,就是制冷人员要将整个制冷系统考虑一遍,并在明细表中确定下来。需要考虑的大原则是零件尽量通用,产品设计零件数量少,零件规格通用化,加工设备(包括外协厂制作加工)尽量少,生产效率高。 针对冷柜系统焊点要尽可能少,简单产品不超过10个焊点,最多不超过15个。压缩机物料号需技术副总审批,通用化高的制冷件物料审批需部长级审批,

变频空调系统设计规范

系统设计规范 1空调性能总体设计规范 1.1性能设计是空调器设计的核心 空调器作为一个在市场销售的产品,其设计主要包括结构设计、性能(制冷系统设计)、平面设计、电控、电器设计,但就其基本功能来讲,空调器的作用就是实现制冷或制热的温度调节,制冷系统的性能是否发挥良好是空调器品质的最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就空调器材料成本的构成来讲,普通空调器中,制冷系统的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50%左右,因此性能设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性能设计是空调器设计的核心。 正因如此,性能设计是否规范,对整个空调器设计的成本、质量、开发速度均有很大影响。 1.2性能设计要立足本厂实际 设计过程中,要敢于创新,应用新的技术,设计的产品才有竞争力。但同时也要注意工厂毕竟不同于科研单位,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工厂目前的生产设备情况、工艺水平、实验条件、计划进度等实际情况。特别是换热器的设计,就要考虑换热器的设备情况。 1.3性能设计要符合相关标准 性能设计执行的标准有:内销机型执行国家标准GB/T 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外销机型执行相应出口国家或地区的标准。主要控制指标有:制冷量、制热量、功率消耗、能效比(EER、SEER)、性能系数(COP)、噪音;各项型式实验必须通过相应国家标准:最大运行制冷、最小运行制冷、凝露、最大运行制热、最小运行制热、自动除霜、运输跌落等。 除GB7725—2004试验之外必须新增加如下实验: (1)长配管试验 分体机15m,柜机20m,天花机30m,定制机另算,在此试验下,做GB7725—2004要求的可靠性试验,主要观察压缩机在各种工况下面的油位、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压缩机运行在压缩机厂允许范围内。 (2)高落差试验 落差:分体机5m,柜机10m,天花机15m 有试验资源的情况下,在长配管下做落差可靠性试验。长期运行时,需作此试验观察压缩机油位。 (3)极限温度试验 分体机—15℃~50℃,柜机天花机—15℃~50℃,部分机型要在格栅中作高温试验,确保机器正常运转。 (4)任何一个新产品都要用视液镜压缩机,在厂家的指导下作初步试验和确认试验。 任何一个产品都必须有下列数据: A能力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

冰箱制冷系统设计说明书1.冰箱设计步骤

图1 BCD-348W/H电冰箱制冷系统图 2.冰箱的总体布置 2.1箱体设计要求及形式 电冰箱箱体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使用性能、外观、耐久性制造成本和市场销售。在进行设计时,要求造型别致、美观大方。除色调要与家庭家具协调外,还必须考虑占地面积小容积大,宽度、深度与高度的比例合理,有稳定感等。冰箱箱体尺寸见表1。 表1箱体尺寸 2.2箱体外表面温度校核和绝热层厚度 设计箱体的绝热层时,可预先参照国外冰箱的有关资料设定其厚度,并计算出箱体表面温度t w。如果箱体外表面温度t w低于露点温度t d,则会在箱体表面发生凝露现象,因此箱体表面温度必须高于露点温度,一般t w > t d+0.2 t o t i

)(i o o o W t t a K t t --= (1) 国家标准GB8059.1规定,电冰箱在进行凝露实验时 亚温带SN 、温带N 气候条件下,露点温度为19±0.5℃ 亚热带ST 、热带T 气候条件下,露点温度为27±0.5℃ 在t w > t d 的前提下,计算箱体的漏热量Q 1,并用下面的公式校验绝热层的厚度 121)(Q t t A w w -= λδ (2) 1w t ----冰箱外壁温度,℃ 2w t ----冰箱壁温度,℃ λ-----绝热层导热系数,w/(m.k) A -----传热面积,m 2 校验计算的厚度在设定厚度基础上进行修正,反复计算,直到合理为止。 3.冰箱热负荷计算 总热负荷Q=Q 1+Q 2+Q 3 Q 1---- 箱体的漏热量 Q 2---- 门封漏热量 Q 3---- 除露管漏热量 (1)箱体的漏热量Q 1 由于箱体外壳钢板很薄,而其导热系数很大,所以钢板热阻很小,可忽略不计。胆多用塑料ABS 成型,热阻较大,可将其厚度一起计入隔热层,箱体的传热可以看做单层平壁的传热。 )(1i o t t KA Q -= (3) (4) 其中:K —— 传热系数,W/m 2·℃; A —— 传热面积,m 2 ; t o ——箱体外空气温度,℃; t i ——箱体空气温度,℃ αo ——箱外空气对箱体外表面的表面换热系数,W/m 2·℃; αi ——箱体表面对箱空气的表面换热系数,W/m 2·℃; i o a a K 111++=λδ

制冷系统设计经验

近期论坛高质量文章不多,人气下降明显,版主积极性明显下降。本人正在进行硕士毕设论文阶段, 目前随着写作的进展,特分享一些里面的经验内容供各位看官评论,希望能尽一份力,为我们的论坛。由于之后本人不再从事本行业,7年来本人经验由论坛来,如今经过思索提炼正在草拟论文,想尽量 把相关精彩之处都借助论文这个方式写出来,写到精彩之处不由得想与论坛各位坛友分享。 (1)知识和经验二者之间的关系。本人毕业后从事制冷设计工作7年,校内时书本上学的各个关键理论好比一个个知识点,而实践经验相当于线。随着毕业后时间的推移,往往各个知 识点会逐渐遗忘,相信记忆再好的人,如果毕业2年内不搞相关工作,最后也仅剩下印象, 甚至忘的精光,因为没有实践经验支撑的理论早晚是会被遗忘的。而随着相关工作的进行, 在实践中,你会发现在研发设计,试验甚至失败中印证了课本上所学的一个个内容,于是 重新捡起来,回归课本、经过思考,才能真正被消化。久而久之,各个关键参数和公式算 法通过实践这条线连成串,经过自己大脑的联想、列举、归纳又横向交织成网,相互验证, 也就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很难遗忘了。 (2)(2)蒸发、冷凝温度的确定。有很多人在论坛上问过我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是如何限定的,与环温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很多从事了多年维修的师傅由经验反推理论,常常关注蒸 发、冷凝温度,根据表测得的参数去反推进行系统设计,这其实是错误的。制冷系统的蒸 发温度和冷凝温度是根据热源和热汇温度确定的,而不是相反。而热源、热汇的温度并不 是人为规定的,热源是由被冷却物质所需要的温度决定的,热汇是由放热端所处的环境温 度(冷却水温度)决定的。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根据以上条件设计制冷系统,即根据允 许的换热面积和氟、水、空气侧状况匹配经济性温差进而求得蒸发、冷凝温度。由于很多 种热源、热汇温度下又存在关联或相似性区间,所以我们又把各个热源热汇划分出区间进 行归纳,方便不同区间相关配件的选配,如T1、T2、T3等工况。这里举个例子就是由卡 诺定理,理论上制冷系统的制冷系数为: Snap1.jpg(2.37 KB, 下载次数: 112) 可以看出低温热源温度越高,高温热汇和低温热源温差越小,制冷系数越大。某些厂家为 了提高制冷系数,随意改变工况或为了使蒸发、冷凝温度更接近热源、热汇温度,不惜成 本的成倍加大换热面积从而减小换热温差,这也就是目前小压缩机配大换热器的例子比比 皆是的原因。需要说明的是,确定热源、热汇温度后综合考虑经济性温差进而合理的匹配 换热面积才符合我们科学设计的原则。 (3)压缩机汽缸容积与系统制冷量的关系。在给定的制冷系统里,很多参数都是随着工况变化的,很多人问我设计的根源是什么,从哪出发。这就要首先找到一个不变量。对于一台已有的制冷压缩机来说,在制冷系统中,理论输气量Vh为定值,它也是我们确定工况后进行系统设计的出发点。 Snap1.jpg(2.58 KB, 下载次数: 36) 其中n为压缩机电机转速,对于50Hz的两极电动机来说,转数在2830rpm,i指压缩机汽缸数,Vp为 汽缸容积。具个例子,已知某汽缸标称容积为7.4cc的转子压缩机在T1工况下(To=7.2℃、过热11K;

制冷系统设计规范

系统设计规范 1范围 本设计规范规定了空调性能总体设计规范、整机功能设计规范和压缩机选型规范三部分 本设计规范适用于内销和外销的空调器产品,其他产品可参考使用 2相关标准 QJ/MK02.001-2001a 房间空气调节器 3空调性能总体设计规范 3.1性能设计是空调器设计的核心 空调器作为一个在市场销售的产品,其设计主要包括结构设计、性能(制冷系统设计)、平面设计、电控、电器设计,但就其基本功能来讲,空调器的作用就是实现制冷或制热的温度调节,制冷系统的性能是否发挥良好是空调器品质的最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就空调器材料成本的构成来讲,普通空调器中,制冷系统的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50%左右,因此性能设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性能设计是空调器设计的核心。 正因如此,性能设计是否规范,对整个空调器设计的成本、质量、开发速度均有很大影响。3.2性能设计要立足本厂实际 设计过程中,要敢于创新,应用新的技术,设计的产品才有竞争力。但同时也要注意工厂毕竟不同于科研单位,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工厂目前的生产设备情况、工艺水平、实验条件、计划进度等实际情况。特别是换热器的设计,就要考虑换热器的设备情况。 3.3性能设计要符合相关标准 性能设计执行的标准有:内销机型执行国家标准GB/T 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外销机型执行相应出口国家或地区的标准,以及执行美的企业标准中相关机型的内控标准。主要控制指标有:制冷量、制热量、功率消耗、能效比(EER)、性能系数(COP)、噪音;各项型式实验必须通过相应国家标准:最大运行制冷、最小运行制冷、凝露、最大运行制热、最小运行制热、自动除霜、运输跌落等。 试验之外必须追加如下实验:20047725GB——除(1)长配管试验 分体机15m,柜机20m,天花机30m,定制机另算,在此试验下,做7725—2004要求的可靠性试验,主要观察压缩机在各种工况下面的油位、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压缩机运行在压缩机厂允许范围内。 (2)高落差试验 落差:分体机5m,柜机10m,天花机15m 有试验资源的情况下,在长配管下做落差可靠性试验。长期运行时,需作此试验观察压缩机油位。 极限温度试验)3(. 确保机器柜机天花机—15℃~50℃,部分机型要在格栅中作高温试验,℃,分体机—15℃~50 正常运转。(4)任何一个新产品都要用视液镜压缩机,在厂家的指导下作初步试验和确认试验。任何一个产品都必须有下列数据:能力A 10个关键温度点:温度和蒸发器,冷凝器出口各分流管温度。B 10个关键点指,排气,回气,蒸入、中、出,冷入、口、出,压机底部,壳体中部。同时必须记录排回气压力数据。压缩机油面变化图,在压机视液镜上标上刻度。记录此刻度,尤其在低温除霜时记录油面。C D个小时后启动观察油面变化状况,并记下缺油时间。启动试验,—15℃冻8 室外机的转速和风量。E 实验报告必须装订成册,并注明日期和更改出。 3.4性能设计必须重视实验验证结果制性能设计的理论计算目前还没有哪种方法可以满足实际要求,只能作为

XXX冷库制冷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XX冷库制冷系统设计 院系名称:电气工程系 班级:铁供XXXX 学号:XXXX 学生姓名:XXXX 指导教师:XXXX 2014 年03 月

XX冷库制冷系统设计XX cold storage refrigeration syetem design 院系名称:电气工程系 班级:铁供XXXX 学号:XXXX 学生姓名:XXXX 指导教师:XXXX 2014年03 月

中文摘要 本次课题是以某冷库为样板进行设计。 冷藏间储藏吨位为300t,冷间设计温度为-18℃;冻结间生产能力为30t/24h。室外空气温、湿度根据你建库确定。 这次设计在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出冷间负荷之后,根据合理利用能源的原则,因地制宜,在比较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后,选择一个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管理方便的设计方案。最终确定方案为:氨系统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双级压缩。根据负荷计算的结果依次选择冷风机、贮液器等辅助设备。在完成设备选型后进行管道布置、机房布置、设备保温等。 【关键词】方案确定负荷计算管道设计压缩机冷凝器结束语

目录 1.前言-------------------------------------------------------------------------3 2.设计任务书----------------------------------------------------------------4 3.制冷方案的确定----------------------------------------------------------5 4.库房负荷的计算----------------------------------------------------------8 5.冷却设备的选型计算---------------------------------------------------17 6.系统管径的确定---------------------------------------------------------20 7.制冷剂注入量------------------------------------------------------------21 8.结束语---------------------------------------------------------------------22 9.致谢------------------------------------------------------------------------23 10.参考书目-----------------------------------------------------------------2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