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技术学导论试题2

教育技术学导论试题2

教育技术学导论试题2
教育技术学导论试题2

一、翻译并解释术语(每题5分,共20分)

例如: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一种思维方法,提倡用多重的、动态的和复杂的观点与方法代替现代研究中的一般的、静止的和简单的方法。

1.程序教学——

Programmed Instruction:一种呈现教材的方法,将教材分印到小段或框面上,每一段或每一个框面都包含一项教学信息(刺激),一个未完成的句子或待答的问题(反应)及其答案(强化)。

2.教学媒体——

Education Media:以传递教学信息为最终目的的媒体。

3.绩效技术——

Performance Technology:一种选择、分析、设计、利用、实施及评估方案的过程,目的是以最高的经济效益影响人的行为业绩。

4.课程整合——

Curriculum Integration:将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

二、填空(第1-4题每空1分,第5-6题每空2分,共32分)

1.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

2.现在应用最广泛的电子讲稿制作软件是Microsoft办公室系列中的﹍﹍﹍﹍﹍。

3.按评价功能,教学评价可分为﹍﹍﹍﹍﹍、﹍﹍﹍﹍﹍、﹍﹍﹍﹍﹍。

4.支持教育统计的软件:Microsoft Excel和﹍﹍﹍﹍﹍。

5.将下列人物前面的字母,写在匹配的横线上

a.泰勒

b.桑代克

c.加涅

d.布鲁纳

e.乔纳森

f.戴尔

g.布卢姆

h.华生

i.罗杰斯

j.斯金纳

(1)﹍﹍﹍提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积极强化”的理论,并据此设计制造了教学机器,被西方学术界誉为“教学机器之父”。

(2)﹍﹍﹍在总结视觉教学理论及视听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发表了以著名的“经验之塔”理论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他依据各类媒体所提供的学习经验的抽象程度作了系统的分类,并概括了应用的原则。

(3)﹍﹍﹍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又称试误说,此理论来源于他对猫所做的“疑难笼”实验;并在总结早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4)﹍﹍﹍是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5)﹍﹍﹍根据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代表作有《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教学设计原理》等。

6.写出下列教育技术类术语的中文名称

例如: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AECT ——E-mail ——EPSS ——BBS ——WebQuest ——

Blog ——Constructivism ——Rubic ——

【答案】:

1.学习过程、学习资源

2.PowerPoint

3.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4.SPSS

5.j、f、b、e、c

6.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电子邮件、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电子公告牌、网络探究法、博客、建构主义、量规

三、分析名言的寓意(每题6分,共12分)

1.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

【答案】:屏弃“填鸭式”教学,倡导“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2.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时,才是好的教学。————维果斯基

【答案】:学生的发展区包括两个方面: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四、围绕给出的内容提示,按要求写一篇论文(35分)

内容:1. 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2.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3.教育技术的定义。4.阅读过的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的期刊、网站的名称及阅读后的主要收获和评价。5.个人的教育技术观。

要求:1.论文题目自拟2.字数1800左右

【例文】:西华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04级钟丽

未来的火种——初学教育技术的感受

【摘要】本文叙述了教育技术的中外发展简史,对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介绍了AECT’94定义,并谈了自己浏览过有关网站、期刊后的感受及个人对教育技术的看法。

【关键词】教育技术、发展、理论基础

在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认识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则是各个领域的崛起以及新领域的迅速产生。教育技术就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作为新秀,现在人们对她的理解也是五花八门,如“教育+技术”、“教育的技术+教育中的技术”,也有人认为她是等同于信息技术的,但更多的接触这个领域的学者或专家们提到的是AECT’94定义。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对教育技术作了全新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教育技术虽然很年轻,但其走过的路程却是清晰明朗的。下面我们就回顾一下教育技术在国外以及我国的发展简史。

一、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

美国教育技术界人士大多把20世纪20年代初在美国教育领域兴起的视觉运动作为教育技术的开端。教育技术的形成与三种教学方法实践的发展有关。

1、视听教学的发展

视听教学是以视听设备及相应软件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方法。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17世纪50年代编写了《真实的图画世界》,提出了直观性原则;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倡直观教学;而美国的戴尔于1946年编写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中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成了当时以及后来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

视听教学的发展推动了视听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而形成了使用教学资源来解决教学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2、程序教学的发展

程序教学是一种呈现教材的方法,将教材分印在一些小段或框面上,每一段或框面都包括一项信息(刺激),一个未完成的句子或是待答的问题(反应),以及正确答案(强化)。它以学习者为中心。1954年斯金纳提出“操作条件反射”原理及“积极强化”理论,被誉为“程序教学之父”。

程序教学的发展推动了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而形成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思想和方法。

3、系统设计教学的发展

系统设计教学是系统设计、实施及评价学与教全过程的教学方法,亦称系统教学。它的

发展推动了系统理论的整体论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而形成了系统设计、实施及评价教学的思想和方法。

以上三种教学方法从20世纪初开始,先后各自独立发展,五六十年代逐渐相互影响和借鉴,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新的领域即教育技术。

二、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我国教育技术的形成是以电化教育的出现为标志的,分为三个阶段。

1、1920年至1965年,教育技术在我国出现并初步发展;

2、1966年至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3、1978年至今,教育技术在我国重新起步并迅速发展。

每一个学科或领域要发展都必须拥有自己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当然也不例外。教育技术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结合了很多相关学科的相关理论,特别是许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新概念、新理论,它们交叉渗透,形成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推动着本学科的持续发展。接下来就谈谈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客观主义的感觉论

戴尔认为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提出了著名的“经验之塔”理论。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关于人类如何学习的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ehaviorsm)

它强调知识技能的学习靠条件反射,靠外在强化,学习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与联想。其代表人物有华生、桑代克、斯金纳等。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ognitivism)

它认为学习的实质并非是一连串的刺激与反应,而是要在头脑中形成认知地图,即形成认知结构的结果。其代表人物有托尔索、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等。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m)

它强调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学生要积极主动地构造意义。其代表人物有皮亚杰、乔纳森。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humanism)

它强调学习必须尊重学生,要重视他们的意愿。其代表人物有罗杰斯。

教学理论

教学理论是为解决教学问题而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理论。

传播理论、

传播是人们通过符号、信号,传递、接受与反馈信息的能力;是人们彼此交换意见、思想、感情,以达到相互了解和影响的过程;世界处处充满了传播现象,生命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传播活动,生命不息,传播不止。教育传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信息、方法、思想、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

系统化科学理论

系统化科学并非是一门学科,而是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在内的一个横断学科群,它属于从唯物辨证法到各门具体学科之间的中间层次学科。

教育技术学导论试题

《教育技术学导论》模拟试题一 一、翻译并解释术语(每题5分,共20分) 例如: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一种思维方法,提倡用多重的、动态的和复杂的观点与方法代替现代研究中的一般的、静止的和简单的方法。 1、程序教学—— 2、教学媒体—— 3、绩效技术—— 4、课程整合—— 二、填空(第1-4题每空1分,第5-6题每空2分,共33分) 1、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 2、现在应用最广泛的电子讲稿制作软件是Microsoft办公室系列中的﹍﹍﹍﹍﹍。 3、按评价功能,教学评价可分为﹍﹍﹍﹍﹍、﹍﹍﹍﹍﹍、﹍﹍﹍﹍﹍。 4、支持教育统计的软件:Microsoft Excel和﹍﹍﹍﹍﹍。 5、将下列人物前面的字母,写在匹配的横线上 a.泰勒 b.桑代克 c.加涅 d.布鲁纳 e.乔纳森 f.戴尔 g.布卢姆 h.华生 i.罗杰斯 j.斯金纳 (1)﹍﹍﹍提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积极强化”的理论,并据此设计制造了教学机 器,被西方学术界誉为“教学机器之父”。 (2)﹍﹍﹍在总结视觉教学理论及视听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发表了以著名的“经验之塔”理论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他依据各类媒体所提供的学习经验的抽象程度作 了系统的分类,并概括了应用的原则。 (3)﹍﹍﹍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又称试误说,此理论来源于他对猫所做的“疑难笼”实验;并在总结早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4)﹍﹍﹍是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5)﹍﹍﹍根据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了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代表作有《学习的 条件和教学论》、《教学设计原理》等。

2018年教育技术学导论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8年教育技术学导论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 试题一 一填空 1.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教育技术发展概况。这就形成了关于教育技术发展的“2×3”模型。绩效技术和知识管理技术属于(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技术。 2.“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按照它的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11个层次(1969年修改为11层次)。其中3大类为( 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3.学习结果和学习目标在本质上一致的,加涅根据学习结果不同特点,概括出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4.1954年哈佛大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发表了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艺术》一文,指出了传统教学的缺点,指出使用教学机器能解决许多教学问题。他根据他的(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设计了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 二AECT94定义 1.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绩效技术 绩效技术是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工作业绩的研究领域 3.知识管理 是将可得到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是要对知识进行规范管理,以利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5.信息素养 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 三简答 1.如何理解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含义? 技术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在不断地演变。技术包含2方面内容,即有形的物质设备、工具手段和无形的非物质的、观

教育技术学重要考试试题

教育技术考试题 1 (单选题,答案C)关于教育技术的以下说法中,你最赞同的是()。 A .教育技术就是在教育中应用计算机技术” B .教育技术就是在教学中使用媒体 C .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教育过程产生重大影响 D .教育技术只能用在学校教育中 2 (单选题,答案B)关于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你认为正确的说法是()。 A .教育技术从属于信息技术 B .具备信息技术素养是教师掌握教育技术的基础 C .信息技术水平高的教师教育技术水平必定高 D .教育技术的核心是信息技术 3 (单选题,答案A)关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你不赞同的说法是()。 A .代替教师的角色 B .展示教学内容 C .创设学习情境 D .支持师生交流 4 (单选题,答案D)分析学习者特征属于教育技术的()方面的范畴。 A .开发 B .利用 C .管理 D .设计 5 (单选题,答案C)根据您对教育技术及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下例选项不正确的一项 是()。 A .教育技术就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学习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 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B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 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过程 C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涵义是一样的,只是用不同的名词来表述而已 D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 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6 (单选题,答案D)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 A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有助于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环境,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 B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教学工具,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课 件、教学游戏、网络平台等 C .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自动化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能够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D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基本上都是正面的 7 (单选题,答案C)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以下列哪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的() A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电化教育 D .虚拟教育 8 (单选题,答案D)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始于下列 选项内容的是()。 A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网络技术应用 C .程序教学法 D .视听运动 9 (单选题,答案A)在视听教学运动背景下,对教育技术基本内涵表述错误的是()。 A.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 B?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开发和教学设计 C.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D.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 10 (单选题,答案A)在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中,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非常重要,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练习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练习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空,共20分) 1.现代教育技术是___________群体中的一门新学科,它是以教育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________________成果和系统科学的观点与方法,探求提高___________的技术手段和_____________优化的理论与方法。 2.190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家公司出版了《视觉教育》一书,该书中最早使用了____________术语。 3.根据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电视节目提供给我们的是_______________。 4.1924年,美国心理学家普莱西宣布他设计出了第一台可以教学、测验和记分的________,不仅能能呈现视觉资料,还能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反馈信息,可以用于___________,于是产生了早期的_______________。 5.信息化学习环境包括设施、___________、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和工具几部分。6.___________是微格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受培训者训练教学技能的具体教学实践过程。7.从满足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需求出发,建立的满足试点工作任务要求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部分。 8.探究性学习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而使学生处于_______________的地位,因此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9.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是以________________为理论依据。 10.学生在宿舍通过网上点播教师课堂授课的视频进行学习,这是一种_________的教学组织形式。 11.虽然信息素养在不同层次的人们身上体现的侧重面不一样,但概括起来,它主要有五大特征:_______________、筛选信息的果断性、________________、交流信息的自如性和_________________。 12.微格教学设施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部分。 13.协作式学习模式中的协作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___________,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_______________以及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______________。 14.ThinkQuest的核心是要求_______________,团队有3~6名成员,为其他学生创建一个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是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关键,一定要体现专题的特点,可以涉及与___________有关的学科知识、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方面。 16.新型教学模式从特征上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___________和

教育技术学导论思考题

从技术的本质阐述教育技术的本质 主体技术、客体技术 为什么说教育技术是主体技术? 教育技术(94、2005)定义及其理解 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包括哪几大范畴?每个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试述本科阶段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的素质要求及其自己的努力方向。 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方向及其相应的培养目标有哪些? 视听教学 个别化教学 强化理论的基本原理 阐述教育技术是如何形成的。 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理论,英国是开展播音教育较早的国家,1924年美国韦斯顿公司试制成功有声电影,1946年戴尔在总结视觉教学理论及视听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发表了以著名的“经验之塔”理论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1947年全美教育协会的视觉教学部正式更名为视听教学部。 视听与教育传播过程的关系 1925年普莱西设计了第一台自动教学机,20世纪50年代中期哈佛大学斯金纳发起新的程序教学运动。1954年斯金纳发表了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一文,推动了程序教学的发展,被誉为当代程序教学运动之父。 程序教学的基本原理有哪些?(原理、要素、模式) 系统设计教学方法的起源、发展和教学开发 我国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的概念 我国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美国学者华生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斯金纳是美国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真正形成是以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1967年发表的《认知心理学》为标示。P82 加涅的学习过程模式及其过程P8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评述 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出自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 建构主义的四大要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述评 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和罗杰斯 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哪几个层次?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罗杰斯的学习理论观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的观点、原则、优缺点 巴班斯基的教学优化理论的观点、标准、原则、及评述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观点、原则、评述 暗示教学理论的基本原理、方法 从传播学角度看,教学过程所涉及的要素有哪些? 教育传播过程有哪六个阶段? 香农-韦弗模式、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图 共识律、谐振律、选择律、匹配律 互联网引发的教育传播变革有哪些?如何理解?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有哪些?整体原理、反馈原理、有序原理 系统方法采用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什么是媒体?教学媒体的发展阶段有哪些? 教学媒体的功能和作用有哪些? 教学媒体有何特性? 教学媒体的选择原则有哪些?如何选择教学媒体?

教育技术学导论考试试题汇总

试题一 一填空 1.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教育技术发展概况。这就形成了关于教育技术发展的“2×3”模型。绩效技术和知识管理技术属于(信息化教育技术)发展阶段的(观念形态)技术。 2.“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按照它的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11个层次(1969年修改为11层次)。其中3大类为( 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3.学习结果和学习目标在本质上一致的,加涅根据学习结果不同特点,概括出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4.1954年哈佛大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发表了题为《学习的科学和教学艺术》一文,指出了传统教学的缺点,指出使用教学机器能解决许多教学问题。他根据他的(操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设计了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 二AECT94定义 1.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绩效技术 绩效技术是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工作业绩的研究领域 3.知识管理 是将可得到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是要对知识进行规范管理,以利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5.信息素养 与“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 三简答 1.如何理解教育技术中的“技术”含义? 技术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在不断地演变。技术包含2方面内容,即有形的物质设备、工具手段和无形的非物质的、观

现代教育技术学题库

单项选择题 1、 “以教为主得教学设计”模式就是基于_____________得教学设计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2 分) A.情境认知B.认知主义C.建构主义D.人本主义 我得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 参考答案:B 2、 以学为主得教学设计得理论基础主要就是___________得学习理论。 (2 分)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建构主义D.人本主义 我得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 参考答案:C 3、 教学目标分析得对象就是? (2 分) A.教师B.学生C.内容D.教材 我得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 参考答案:B 4、 以下哪种音频文件就是不经过压缩而直接采样记录得数据? (2 分) A.MP3B.WAVC.MIDID.WMA 我得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 参考答案:B 5、 Adobe Premiere属于什么软件? (2 分) A.图像制作软件B.动画制作软件C.视频处理软件D.音频处理软件 我得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 参考答案:C 多项选择题 6、 教学目标得功能包括:? (3 分) A.提供分析教材与设计教学活动得依据B.为教学评价提供科学依据C.激发学习者得学习动机D.帮助教师评鉴与改进教学 我得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 参考答案:ABCD 7、 以下属于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得有: (3 分)A.PhotoshopB.CorelDrawC.FireworksD.FreehandE.Illustrator 我得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

8、 ?以下哪些属于人机交互设备? (3 分) A.键盘B.鼠标C.触摸屏D.绘图板E.手写输入设备 我得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 参考答案:ABCDE 9、 激光影碟机得维护要注意以下哪些问题? (3 分) A.防热B.防潮C.防震D.避免重压E.注意卫生 我得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 参考答案:ABCDE 10、 教学评价常用得方法有:? (3 分) A.课堂练习B.教学测验C.作品展示D.调查问卷与评价量规E.学习档案袋 我得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 参考答案:ABCDE 11、 下面描述适合于以学为主得教学设计得就是: (3 分) A.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B.强调以学生为中心C.强调学习任务得简化D.强调协作学习E.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使得学习能够在以学生为中心开展。 我得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 参考答案:ABDE 12、 下列哪些属于听觉型媒体() (3 分) A.录音机B.幻灯机C.号筒式扬声器D.话筒E.CD放音机 我得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 参考答案:ACDE 13、 在数字视频领域,根据不同得用途,视频压缩编码得标准也不同,从而形成了多种样式得视频文件格式。常用得格式有、、与等。 (3 分) A.MPEGB.AVIC.RealMediaD.FlvE.QuickTime 我得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 参考答案:ABCE 14、 图像文件得格式有哪些: (3 分) A.BMPB.GIFC.JPEGD.PSDE.FLV 我得答案:未作答得分:0分

教育技术学试题及答案 - (07)

01、下面的(D)是地理课程知识的特点。 A、过去性 B、具体性 C、多样性 D、时空跨度大 02、Powerpoint所提供的(B)功能,可对幻灯片进行超文本链接,从而可使对幻灯片由顺序放映的线性结构,变为人为控制放映顺序的超文本结构。 A、自定义动画 B、动作设置 C、预设动画 D、自定义放映 03、在教学目标表述中,“发展态度和观念”的要求属于情感领域的(A)层次。 A、形成价值观念 B、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C、反应 D、价值体系个性化。 04、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D)三个层面。 A、知识素养、信息素养、计算机技能 B、文化素养、文化意识、信息技能 C、文化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机技能 D、文化素养、信息意识、信息技能 05、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小学阶段的内容安排中,在网络的简单应用方面建议学生应学会(B)。 A、各种网络搜索技巧、使用电子邮件 B、用浏览器收集材料、使用电子邮件 C、各种网络搜索技巧、电子论坛使用方法 D、用浏览器收集材料、网页制作 06、在教师的隐喻中,由蜡烛变为火箭的隐喻是(C)变化的表现。 A、中心?边缘 B、成批生产?个性凸现 C、奉献?双赢 D、传递者?促进者 07、我国“校校通”工程的目标之一是:(A)争取使全国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都能上网。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少数中小学校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 A、2010 B、2015 C、2008 D、2005 08、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A)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师生互动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模式

教育技术学导论期末考试重点

教育技术学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 、utilization、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教育技术学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和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原文是: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现代教育技术系统环境: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自学和教师导学的全部外在因素。 系统方法的特点:整体性,综合性,最优化 媒体的几大特性:表现力,重现力,接触面,参与性,受控性 最大价值率:价值(V)=功能(报酬)/要付出的代价 微格教学系统组成:微格教室、控制室、观摩室 卫星广播电视系统的组成:发射站,测控站,星体,地面接收网 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承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控制和显示,将多媒体各个要素进行有机组合,并完成一系列随机性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 远程教育:也称为远距离教育,是指教师和学生依赖远程传播技术而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形式。 教学设计:是一种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育传播过程为对象,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教学目标:是指希望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思维、情感和行为上发生改变的明确阐述。 认知领域:按智能特性的复杂程度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教育目标情感领域:注意、反应、价值判断、组织化和价值五个等级 动作技能领域:模仿、操作、精确、联接四个等级 诊断性评价:是教师在教学前进行的评价,其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教学前是否具有新的教学单元目标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技能。 形成性评价:是指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学评价,是在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进行的,它是评价的主要形式。目的在于了解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所存在的问题或缺陷。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知道哪些教学目标尚未达到,哪些方面还存在难点,从而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 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结束时进行的教学评价,主要用于评定学生对本阶段的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判断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并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形成性评价的作用: 1.通过形成性测验调节学习活动 2.通过学习成果的确认而进行进一步的强化,使学生在完成学习目的后得到满足感,对 学习起促进作用。 3.可判断学习上的难点,提供矫正学习的方法,使今后的学习方向更为明确。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提纲

教育技术学导论复习提纲-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复习提纲 一、教育技术及其学科发展概述 1、本专业发展历史 3、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时间,特征,典型事件) (一)视觉教育(visual education) 时期:17世纪至20世纪初;特征:直观教学 17世纪,“图解”教科书 18-19世纪,教具(图片、实物、模型,照片、磁铁、地球仪) 19世纪后期-20世纪,教学媒体(幻灯、无声电影) 典型事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直观教学之父)《世界图解》霍本等《课程视觉化》 1923年,美国教育协会(NEA)成立了“视觉教学部”(Division of Visual Instruction,简称DVI) (二)视听教育(visual and audio education) 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特征:教学媒体中增加了“声音”开始关注“媒体理论” 典型事件: 1946年戴尔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经验之塔” 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将“视觉教学部”正式改名为“视听教学部”(Division of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三)视听传播(visual and audio communication) 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特征:教育电视开始关注“教育传播理论” 典型事件: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的盛行 1961年,美国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组成“定义”和“术语委员会” (四)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 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 特征: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设计理论得到迅速发展教育技术成为学科 典型事件:1970年,美国视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AECT) 4、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四个时期(时间,特征,典型事件) (一) 电化教育的兴起 时期:1919-1949 特征:幻灯、电影、无线电等媒体在教育中得到了应用 典型事件:

教育技术学练习题

教育技术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教育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全过程。 2.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是___________。 3.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透射式幻灯机是根据___________原理设计的,即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聚光镜会聚照亮幻灯片,再通过放映镜头在银幕上形成___________的幻灯片图像。 5.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___________及传播理论。 6.使用投影仪时,一般要使投影仪与银幕的距离在__________范围内。若投影仪与银幕的距离太远,则会造成投影的图像___________。 7.定阻式扩音机与喇叭配接时,应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条件。 8.照相机要减小一倍曝光量,则所选择的光圈系数值是___________。 9.如果录像机与电视机是采用线路输出输入联接方式联接,则电视机需工作在___________方式。 10.录像电视教材从表现形式上有讲授型、图解型、演示型和___________等四种。 11.PC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内存储器、外存储器、___________和输出设备组成。 12.被誉为现代教学论的三大典型代表是苏联赞可夫的___________,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教学论和联邦德国瓦根舍因的___________。 13.加涅提出的五类学习结果是理智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___________,____。 14.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___________和程序性。 15.学习评价的三种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性评价。 16.多媒体优化组合的五个原则是:需要与合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___________,易于操作。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 A.系统方法 B.直观方法 C.科学抽象方法 D.理想化方法 2.下列各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 ) A.习题集 B.录像带 C.教室环境 D.教科书 3.下列各项中,属于非语言符号的是( ) A.口头语言 B.书面语言 C.计算机程序语言 D.音乐符号 4.按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在学习过程中,关键的变量是( ) A.练习 B.反射 C.刺激 D.强化 5.以下材料中,只有( )不可用作投影片。 A.玻璃片 B.明胶片 C.硬纸片 D.涤纶片 6.通常所说的现代教学媒体是指( )

现代教育技术学试题及答案复习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学试题 及答案

精品资料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A.系统方法 B.直观方法 C.科学抽象方法 D.理想化方法 2. 下列各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 (C ) A.习题集 B.录像带 C.教室环境 D.教科书 3. 在WINDOWS 操作系统中,有两个对系统资源进行管理的程序组,它们是“资源管理器” A “回 收站” B “剪贴板” C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 CPU 能直接读取硬盘上的数据 C CPU 有存储器和控制器组成 “我的电脑” D “我的文档” 和( C ) B CUP 能直接存取内存储器中的数据 D CPU 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 5. 在Prowerpoint 中的哪种视图方式下,可以将所有制作的演示幻灯片以页的形式显示( A )普通视图 B )大纲视图 C )web 视图 D )幻灯片浏览视图 6. A. 7. A. 8. A 、 9. A. 6. 通常所说的现代教学媒体是指(D ) A.黑板,教科书,图片等 B.教室,校园,周围社区等 C.班风,校规,校纪等 D.投影,录像,录音,电子计算机等 7. 银幕上投影的图像画面出现 -上窄下宽-的几何失真,这是由于(B )造成的。 A.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前倾斜 B.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后倾斜 C. 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左倾斜 D.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右倾斜 8. 录像机放像时不能正常放像,指示窗口出现 "d"指示,则表示录像机(C ) A.有机械或电路故障 B.录像带坏 C.处于自动保护磁头状态 D.太热 9. CAI 的课件是属于(A ) A.CBE 软件 B.系统软件 C.游戏软件 D.课本 10. "发现学习法"就是要求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中 (D ) A.自己发现规律 B.有所创造发明 C.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并作出发现 D. 培养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推测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11. 不属于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内容的选项是( A ) A 终结性测验分析 B 学习需要分析 C 学习者分析 D 学习内容分析 12. 不属于学习者分析的内容是( D ) A 学习者分析 B 学习风格 C 年龄特征 D 信息加工分析 13. 下面提供的关于教学设计构成的四个基本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学生、目标、策略、评价 B 教学媒体、学习需要分析、形成性分析、 C 测验、调查、教学形式、教学媒体 D 评价、决策、规划、教学内容 14. 学生的特征分析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学生的年龄、学历、初始能力 C 学习风格、初始能力、学习兴趣 15. 下述关于教学设计的提法中,错误的说法是( A 教学设计的指导理论是关于人类学习心理的学习理论 理论 B 从性质来讲,教学设计是一种具有规划,研究,决策性质的操作过程 C 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建构能 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优化的教/学活动, 实现教/学活动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D 教学设计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不用总结性评价. 16. 多媒体组合教学就是(B ) A. 在一堂课中使用了不止一种媒体 B. 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构成优化的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达到教学过程优化 C. 多种媒体同时对同一情景展示的课堂教学 D. 必须是视听结合才行 17. 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D ) A.教学目标完全不同于教学目的,两者无相互关系 B.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是类似的 C. 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其实质是相同的 D. 从某种角度来看,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 B )大纲视图 C )web 视图 下列哪个不是INTERNET 上的安全标准 (C ) S-HTT P B. SSL C. HTML D. SEL 计算机病毒最其本的特征是: (A ) 自我复制B.破坏磁盘中的文件 C.引起用户注意 在E-Mail 系统中常常遇到的“邮件炸 弹”的是:( 一种炸弹 B 、一种病素 C 、一种软件名 INTERNET 上的声音、图象、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是:( 模拟信号编码 B.二进制编码 C.音频信号编码 D.视频信号编号 D 、 D.减缓CPU 运行速度 B ) 一个邮件 A )。 学习目标 B )。 B 学习的一般特征、初始能力、学习风格 D 学生的社会环境、初始能力、一般特征 C ) ,及在其基础上建立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一般教学理论和人类传播活动的科学

教育技术学导论第3阶段练习题

第三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教育技术学导论》第四章至第五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包括、、、、和评价六个层次。 2、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一个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该模型把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建立在信息加工心理学基础上,得到广泛认同。 3、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有、、、、,以及等多种因素。 4、、、和是教学系统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5、是教学系统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 6、两种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是和。 7、认为利用“先行组织者”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二、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美国教育学者柯拉斯霍等人将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哪几个层次? 2、加涅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特点,概括出哪几种学习结果? 3、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该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4、“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是什么? 5、“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原则有哪些? 三、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述两种不同的学习目标分类体系,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2、试比较分析“以教为主”教学系统设计和“以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各自的优点及局限性。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 2、加涅 3、身心发展状况认知结构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外部环境 4、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 5、系统方法 6、肯普模型史密斯—雷根模型 7、奥苏贝尔 二、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答: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1)接受:这是情感目标中最低层次的学习结果,是指对某种现象和刺激的感知。先有感知,才能产生注意,然后,才能选择所要注意的刺激。教师如果要引导学生学习,首先要使学生愿意接受。 (2)反应:这是指主动的注意,如果学生对某学科知识表示有兴趣学习,即属于反应的层次。 (3)价值判断:这是指对于接触到的事情、现象或行为感到有价值,因而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对该事物表示欣赏。“态度”和“欣赏”即属于此层次的行为。 (4)价值的组织:当个人以不同的程度评价许多事物的价值时,他就开始发展自己的价值系统。将这些不同的价值系统组织起来,使其具有一致性,即为价值的组织。学生能确定其人生观或处世哲学,就是此层次的行为。 (5)价值的个性化:这是将价值系统内在化,成为个性或信念的一部分,每个人皆依其信念行事。 2、答:加涅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特点,概括出五种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 (1)言语信息。言语信息是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表达或陈述的事实性知识或事件信息。 (2)智力技能。智力技能是学习者通过符号系统与自己所处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反应能力,加涅把智力技能细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每一类智力技能的学习都是以第一级的智力技能为先决条件。 (3)认知策略。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内部心理加工过程的技能,可用于实现学习者对自己行为的修正和调节。 (4)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以此为基础的行为表现反映在身体运动的速度、精确度、力量和连续性上。 (5)态度。态度是影响个体对人、对物、对事的行为的复杂的内部心理状态,它带有情感和行动,而不需要很多知识的参与。

《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大纲

理论类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教育技术学导论 一、课程概况 所属专业: 教育技术学开课单位:教育科学学院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代码: 开课学期: 1 学分: 2 学时:34 核心课程: 是 拟使用教材: 黄荣怀.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国内(外)现有教材: 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李思维.教育技术学导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 李芒.教育技术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学习参考资料 1. 专著教材类 李艺.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2. 报纸期刊类 电化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距离教育、中国远程教育 3. 网络资源类 微信公众平台:教育技术微课堂(微信公众号:vclassroom) 二、课程描述 “教育技术学导论”是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最核心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引领学生步入该领域、了解该专业的导入性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刚进入大学不久的一年级或二年级学生了解该学科的核心思想、基本理念、专业范围及5个主要研究方向。

三、课程目标 “教育技术学导论”旨在帮助学生把握和理解本学科的特征,使学生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有所了解,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正确引导学生设计其发展方向,并使学生在学习策略、学习能力上得到提高与改善。 到本课程结束时,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 ①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概念。 ②把握和理解本学科的学科性质、学科领域、学科研究方法等基本特征。 ③了解本学科主要方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④能够设计本学科五个主要发展方向。 ⑤提高自学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社交能力。 ⑥提高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与反思能力,改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四、教学要求 授课教师将按照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有关要求做好课程教学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课表规定的时间、地点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将根据本大纲要求,认真备课完成教案与讲稿编写等各项课前准备工作;授课过程力求内容充实、概念准确、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逻辑性强、重难点突出,力戒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同时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课堂教学效果信息的反馈,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同时将结合课程目标要求,做好考核内容设计,并严格按照本大纲要求做好出勤率统计、作业评价等各项工作。 学习是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应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制定本门课程学习计划,加强学业管理,严格自我要求,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主动适应课程学习要求。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迟到、不早退,无正当理由不请假,上课认真听讲,不做任何与课堂教学无关事宜,未经授课教师允许,不私自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积极与授课教师进行教学互动,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做好预习、复习、课外书籍阅读等工作,主动与同学开展合作学习,认真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课程作业。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本门课程考核方式及要求如下:

教育技术学题目大全

教育技术学题目大全 1 中-美高等教育中计算机音乐课程现状和比较研究 2 军队外语网络教学的课程构建和教学模式研究 3 教育信息环境下,面向学习过程的发展性评价的研究 4 基于网络的自适应学习系统研究 5 网络教学交互策略研究 6 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中高中语文自我导向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7 基于自动测评技术的IT技能培训研究 8 基于CORBA的分布式异构数据库信息检索模型——在高校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 9 支持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概念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11 应用几何画板促进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试验研究 12 IT技能训练导师系统iTutor——原理、设计与应用 13 基于农林学科专题学习网站自主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14 WebCL的基本理论与系统实现 15 网络课程中促进迁移的教学策略设 16 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研究 17 基于因特网的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18 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和案例分析

19 示例学习网上课程的建构研究 20 Internet创新学习环境研究 21 现代教育媒体下优秀教师的再定位 22 学习对象理论与网络课程开发 24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中师《教师口语》课程教学的教学设计研究 25 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教学设计 28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29 信息化进程中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30 普通高中职业指导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31 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历史发展轨迹透析(1985—2000) 32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研究 33 企业e-Learning与学习型组织创建 34 信息化社区教育研究 35 绩效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36 校本教育游戏软件的设计研究 37 信息技术在高等工科院校《数控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38 多元智能的多元测评研究 39 我国纪录片形态及影响因素研究 40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整合的“五步教学法”及其应用研究 41 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模式研究 42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库教(学)案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练习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 A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B . 1918—1942 C. 二战时期D.1945---1955 2 、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 A .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 网络技术应用 C . 电化教育D. 虚拟技术 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 A .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 网络技术应用C. 程序教学法D. 视听运动 4 .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 A .19 世纪末 B . 1922 年 C .20 世纪20 年代 D .1936 年 5 .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A .戴尔 B .斯金纳C. 克劳德D .加涅 6 .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什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A .教学资源 B .学习者 C . 系统设计思想 D .教学实践 7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 世纪50 年代末 B .20 世纪60 年代早期CAI 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 C 当前,CAI 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D .早期的CAI 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8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 .20 世纪20 年代到50 年代以前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基本是各自独立发展的 B .20 世纪50 年代和60 年代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中的概念和模式相互影 C .教育技术是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整合形成的一种分析、解决教育或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 D .20 世纪70 年代,由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结合的教育技术的实践已广泛应用 9 .教育技术发展为一门专业和学科,大约经历了多少年( ) A .80 年 B .70 年 C .60 年 D .50 年

教育技术学试题及答案 - (01)

一.填空题 1.现代教育技术是___________群体中的一门新学科,它是以教育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________________成果和系统科学的观点与方法,探求提高___________的技术手段和_____________优化的理论与方法。 2.190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家公司出版了《视觉教育》一书,该书中最早使用了____________术语。 3.根据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电视节目提供给我们的是_______________。 4.1924年,美国心理学家普莱西宣布他设计出了第一台可以教学、测验和记分的________,不仅能能呈现视觉资料,还能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反馈信息,可以用于___________,于是产生了早期的_______________。 5.信息化学习环境包括设施、___________、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和工具几部分。 6.___________是微格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受培训者训练教学技能的具体教学实践过程。 7.从满足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应用需求出发,建立的满足试点工作任务要求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部分。 8.探究性学习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而使学生处于_______________的地位,因此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 9.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是以________________为理论依据。 10.学生在宿舍通过网上点播教师课堂授课的视频进行学习,这是一种_________的教学组织形式。 11.虽然信息素养在不同层次的人们身上体现的侧重面不一样,但概括起来,它主要有五大特征:_______________、筛选信息的果断性、________________、交流信息的自如性和_________________。 12.微格教学设施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部分。 13.协作式学习模式中的协作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___________,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_______________以及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______________。 14.ThinkQuest的核心是要求_______________,团队有3~6名成员,为其他学生创建一个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是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关键,一定要体现专题的特点,可以涉及与___________有关的学科知识、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方面。 16.新型教学模式从特征上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表达方式来营造引导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新型教学环境,从以__________为中心走向以_________为中心,实现教师传授与学生自我探索的有机结合。 17.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教育实践,出现了网络教育模式,网络教育模式的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交互性、____________、实时性和___________。 18.最早出现在教育技术领域的教学媒体是__________。 19.教育技术着重研究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是信息化学习的关键,它使学习从依赖的教科书扩展到各种形式的多媒体电子读物、各种类型的网上资源、网上教程等。 21.网络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____________。系统软件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各类工具软件构成,是网络硬件的__________________。 22.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来自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和_____________等。现实依据是____________、学习者的心理特征、教师本人的素质和教学能力、________________等。 23.文字的资料分析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常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