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水库水源地多时相遥感监测与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985.51 KB
- 文档页数:5
《密云水库流域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对非点源氮、磷污染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非点源污染已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其中,非点源氮、磷污染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在大型水库流域如密云水库。
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气候变化是影响非点源污染的关键因素。
本文旨在研究密云水库流域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对非点源氮、磷污染的影响,以期为水库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2.1 研究区域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是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地。
本研究以密云水库流域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地利用变化及对非点源氮、磷污染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2.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历史数据和实地调查,对密云水库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监测,并分析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同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对非点源氮、磷污染的影响。
三、土地利用变化分析3.1 土地利用现状密云水库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包括农田、林地、草地、城镇用地等。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用地比例逐渐增加,而农田和林地的比例有所下降。
3.2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受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影响,农田逐渐向林地和草地转化,城镇用地不断扩张。
此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暴雨、洪涝等,也影响了土地利用的稳定性。
四、气候变化对非点源氮、磷污染的影响4.1 气候变化趋势密云水库流域近年来气候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气温升高、降水分布不均等。
特别是夏季暴雨频发,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进而影响非点源氮、磷的排放。
4.2 气候变化对非点源氮、磷污染的影响机制气候变化通过影响降雨量、降雨强度和分布等,改变土壤侵蚀和水文循环过程,从而影响非点源氮、磷的排放。
高温和集中降雨会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加剧,增加非点源污染的风险。
五、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对非点源氮、磷污染的交互影响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交互关系。
密云水库不同林地配置下地表水水质状况分析
王俭成;杨建英;白麟
【期刊名称】《水土保持研究》
【年(卷),期】2012(19)4
【摘要】密云水库是北京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它为北京提供了近70%的生活用水,因此密云水库的水质保护成为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在密云县太师屯镇建立10个以不同造林模式配置的水源涵养林试验区,并构建径流小区。
通过检测各径流小区地表水水质情况,进而找出发挥水文效益最佳的造林模式。
运用综
合指数法、模糊数学法和灰色关联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不同造林模式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很大,2号试验地的油松和黄栌混交林改善水质效果最佳,达到了国家
Ⅰ类水标准,其他试验地的改善水质效果不佳,均差于2号试验地。
由此可见,油松混交黄栌的造林模式为密云水源林的最佳造林模式,且该混交林树种的成活率均在90%以上,建议进行推广栽植。
【总页数】5页(P247-251)
【关键词】水源涵养林;水质;造林模式;密云水库
【作者】王俭成;杨建英;白麟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
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32
【相关文献】
1.东北森林地区地表水水质指标主成分分析 [J], 李艳红
2.密云水库小流域不同尺度景观格局与水质的相关性分析 [J], 刘文竹;王晓燕;欧洋
3.鼎湖山森林地表水水质状况分析 [J], 欧阳学军;周国逸;黄忠良;黄梦虹
4.北京市密云水库水质状况分析 [J], 郑婕;薛新娟
5.密云水库内湖水质状况及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J], 李亚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考察密云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报告在2014年的8月份,我考察了密云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我向工作在密云水库管理处的父亲咨询了一些关于当地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信息化应用以及相关数据。
通过此信息系统的内容,目的及调查方式,初步了解了密云水库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
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境的潮、白河上,距离北京市约90千米。
水库总库容43.75亿立方厘米,为多年制调节水库。
水库1958年开工,1960年建成蓄水。
水中建筑物有主坝两座、副坝五座。
坝顶总长4559.5米,泄水、输水建筑物有溢洪道三座,泄洪、引洪隧道七条。
其中白河主坝长960.2米,高66米,填筑量1145万立方米;潮河主坝长1108米,高56米,填筑量506万立方米。
两座主坝皆为碾压式斜墙主坝,由于坝基覆盖层渗水性大,渗透系数500~800m/d。
砂砾石覆盖层深达44米,采用混凝土防渗墙为主、水泥粘土灌浆为辅的防渗帷幕,帷幕最大深度达43米。
密云水库是首都北京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饮用水源供应地。
它环境优美,一年四季都有人看守,水源清澈,也是我儿时最喜欢和家人一起去游玩的地方。
多年来,水库大坝通过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和不断完善,一直保持着非常稳定的状态。
照片拍摄于密云水库大坝2014年8月27日密云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实现对白河主坝,潮河主坝及第一溢洪道的渗压力水位、渗流量、大气压监测。
监测项目包括测压管水位、水温、渗流量、库水位和气压监测。
具体的监测方式,是在潮河大坝下游布置渗流汇集系统。
在下游坝脚设置一道或多道排水沟,使渗流汇集到大坝下游量水堰下,最后通过设置在量水堰的水位计来监测渗流量。
密云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结构,建立密云水库管理处中心,处中心负责管理所有的监测数据。
系统建设包括1个管理处监测中心,它开设在管理处办公楼,使用1太微机,同时作数据管理和安全监控分析用。
还有5个测量控制单元2380MCU,其中,白河主坝两个MCU,分别为MCU1和MCU2;潮河主坝两个MCU,分别MCU3和MCU4;第一溢洪道安设一个MCU5。
密云水库遥测水位误差分析专题研讨密云水库遥测水位误差分析钟永华潘连和(北京市密云水库管理处,北京101512)摘要:依照《水位观测标准》,选取高,中,低各级人工观测与遥测的同时刻水位资料,各级水位30个测点以上持续观测的资料,对密云水库遥测水位进行了误差分析.按规范要求统计了置信水平95%的综合不肯定度及系统误差,统计分析结果均符合《水位观测标准》(GBJ138—9O)对遥测水位比测误差的控制规定.关键词:库水位遥测;人工观测对比;误差分析;密云水库水库水位是最大体的水文观测项目,是推求水库蓄水量的重要依据.水库水位资料对水库的情报预报,防汛调度及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1工程情形密云水库1958年9月动工兴修,1959年开始拦洪,1960年建成,校核洪水位158.5m,设计洪水位157.5m,坝顶高程160m.密云水库总库容为43.75亿m,是华北地域最大的水库.自投入运用蓄水以来,为潮白河流域的防洪和北京市城市供水发挥了重要作用.2水库水位观测现状密云水库座落在燕山南麓密云县境内,共有两条入库河流别离是潮河和白河.密云水库水面面积大,校核洪水位对应的水面面积达183.7km.为了保证密云水库的库水位具有代表性,在白河库区和潮河库区别离设立了两处水位站,计算白河库区和潮河库区水位的算术平均值代表密云水库的合库水位.白河库区及潮河库区的水位观测别离是在白河及潮河主坝前修建水位井,塔岸式的水位观测平台,采用悬垂式的水位计进行人工观测.3水库水位遥测概况密云水库水位遥测系统建设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超短波自动监测.密云水库雨水情超短波自动测报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该项目属国家"十五"攻关项目,长江流域委员会水文局自动化研究所受水利部委托研发,密云水库作为试运行站点,1990年投入运行.1998年北京市防汛办公室对该系统设备及中心软件进行了设计改造.中继站在密云水库后山,所用频率为228.600MHz和224.050MHz.目前该收稿日期:2011—05—05第一作者简介:钟永华(1980一),男,防汛办副主任,工程师.5O中国防汛抗旱第21卷第5期2011年1O月系统没有运行.(2)盖达卫星自动监测.盖达卫星自动监测系统卫星信道选用"亚洲二号"通信卫星KU波段(12GHz/14 GHz)进行组网,组网方式是一点对多点的星形卫星网络结构,卫星网络管理采用水利部信息中心的主站设备;卫星终端设备选用以色列Gilat公司的SSA双向VSAT卫星小站设备,系统采用随机自报和按时自报的自报工作体制,所有遥测站的卫星小站24小时常开机工作.该系统于1999年6月30日建成并投入运行.2005年按照市防办的统一计划,拆除密云水库流域盖达卫星遥测站.(3)海事卫星自动监测.2001年l0月北京市进展计划委员会批准密云水库自动化系统立项建设.其中包括密云水库水文自动测报子系统.该系统以海事卫星为数据传输手腕,库水位遥测采用浮子式水位计.该系统于2003年6月投入试运行.,4水库遥测水位与人工观测水位对比分析依照水位观测标准》作为自记水位计的站,分析对比观测搜集的资料应包括高,中,低水位级自记与人工观测的同时刻水位资料,其中必需是低,中,高水位级各30个测点以上,最好是持续观测的资料;根据这一点对比资料选取的时段别离为2004年7月l7日至8月17日,2005年7月15日至8月15日,2009年7月3个时段的观测资料,2009年7月的观测资料如表l所示.分析时采取摘录同时刻的遥测水位与人工观测水位值,计算遥测水位与人工水位的绝对误差.按考试上划分的水位级别离计算低,中,高水位级的误差,其误差目前主如果按水位观测标准(规范)上的第七章水位观测的不肯定度来进行计算其误差.依照规范要求主要统计以下两个指标:专题研讨表12009年密云水库遥测与人工水位对比分析表4.1置信水平95%的综合不肯定度/∑(一)Jlf一J2Su=2J旦式中,为标准差,△为第i次比测绝对误差,为比测绝对误差平均值.4.2系统误差比测水位误差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表2误差分析统计表单位/cm系统误差的统计值等于绝对误差的算术平均值,因此,系统误差的统计能够采用如下公式:∑(式中,为第i次遥测水位,为第i次人工观测水位,为比测次数.5结语依照水位观测标准》(GBJ138—90)对遥测水位比测误差控制规定,置信水平95%的综合不肯定度不超过3cm,系统误差不超过1cm.从误差分析统计表中能够看出,对比分析的低,中,高各个水位级白河站和潮河站的比测误差都在规范规定的误差控制范围内,能够正式投入利用.参考文献[11水位观测标准.GBJ138-90[R].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1钱学伟,陆建华.水文考试误差分析与评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55—221.第21卷第5期2011年1O月中国防汛抗旱51。
密云水库水文遥测系统几种通信方式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于新发布时间:2021-10-05T08:02:38.159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8期作者:于新[导读] 本文阐述了密云水库水文遥测系统的组成结构,探讨了现有的各类水文遥测通信方式,并比较各种水文遥测通信方式的优缺点;主要分析密云水库水文遥测系统中GSM、GPRS、海事卫星和北斗卫星的四种通信方式,重点分析这四种通信方式中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今后密云水库水文遥测系统所用到的通信方式的发展方向。
北京市密云水库管理处北京 101512摘要:本文阐述了密云水库水文遥测系统的组成结构,探讨了现有的各类水文遥测通信方式,并比较各种水文遥测通信方式的优缺点;主要分析密云水库水文遥测系统中GSM、GPRS、海事卫星和北斗卫星的四种通信方式,重点分析这四种通信方式中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今后密云水库水文遥测系统所用到的通信方式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水文遥测,GSM,GPRS,北斗卫星,海事卫星密云区境内的密云水库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是一座综合利用、多年调节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六十多年来,水库正常运行,在除灾兴利、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保障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北京社会经济的发展,密云水库逐渐转向防洪、供水为主。
“保安全、多蓄水”的目标对防洪工作提出了高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最及时、最准确、最有效地获取天气、雨水情等各类信息,为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分析、处理大量雨水情信息并上报,成为防洪抗旱工作的关键。
要保障防洪抗旱指挥决策工作高效运行就必须拥有一个快捷可靠的水文遥测通信网络。
密云水库于2004年开始建设雨水情遥测系统并于2014年进行改造,初步建成信息采集网络涵盖雨量、水位等信息,包括1个中心站(白河)、42个遥测站(32个雨量遥测站,8个雨量、水位遥测站,2个水位遥测站),这些信息采集站点通过GSM通信和海事卫星将采集信息传输到处中心,其中GSM通信为主信道,海事卫星通信为备用信道。
密云水库总氮监测结果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作者:季营罗莹莹张久龙曹启明来源:《科技传播》2013年第01期摘要本文通过对密云水库库区内水质监测结果及成因分析,可以得出:密云水库水体中的总氮主要为无机氮化合物,大量降水过后总氮监测结果明显偏高,水体中表层水质总氮监测结果相对较高。
因此,得出降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和垃圾、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现象、养殖业污染源、外水质影响四方面是密云水库总氮偏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密云水库;总氮结果;成因分析;管理对策中图分类号X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3)82-0038-021密云水库概况密云水库在北京东北郊的燕山群峦之中,分白河、潮河、内湖三个库区,横跨潮、白两河。
建于1958年9月至1960年9月,主要建筑包括:白河主坝、潮河主坝和5道副坝。
库区总面积224km2,总蓄水量为4317亿立方米,环湖公路110km。
密云水库是北京市区的主要饮用水源地。
因此,对密云水库水质进行监测、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
2密云水库总氮监测结果及成因分析总氮是水体中所含的有机氮和无机氮化合物的总和。
氮化合物由于受微生物作用分解成无机氮,消耗水体中溶解氧,鱼类大量死亡,促进藻类大量生长繁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因此,总氮是反映湖泊、水库受污染程度、营养盐水平以及衡量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2]。
2.1监测结果通过对2011年密云水库库区内白河主坝、潮河主坝、内湖、库东以及库西设立的常规水质监测点分别进行采样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密云水库水体中所含的总氮主要为硝酸盐氮、氨氮(铵盐)等无机氮化合物,其中大部分都是以硝酸盐氮的形式存在;从时间分布来看,密云水库全年(1月、2月、12月结冰除外)中3月~6月总氮监测结果基本持平,7月~11月总氮监测结果明显偏高,其中9月最高;从分层监测结果来看,密云水库水体中表层水水质总氮监测结果相对较高[3]。
2.2成因分析2.2.1降水对总氮的影响受气候、地形影响,密云水库补充水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由于北京近几年来都处于干旱少雨状态,导致入库河流和密云水库近几年来水量急剧减少,加之受大气环境影响,通过对降水进行采样监测,密云地区时常有酸雨出现,上游入库河流已治理的河道,新水补充少,水质不能保证,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加剧,水体中氮、磷含量增高。
密云水库水污染指标变化趋势分析
张晓岚;陈哉君;温东辉
【期刊名称】《环境保护》
【年(卷),期】2006()09B
【摘要】水库是城市的饮用水源地之一,其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的供水。
目前,我国众多水库均出现了富营养化的趋势,给水厂的处理工艺带来较大难度,如果处理不当,还将对人体产生长期潜在的危害。
本文以北京密云水库为例,提出了水库水质污染的主要限制因子,对水库的日常监测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总页数】3页(P63-65)
【关键词】密云水库;水库水;污染指标;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富营养化;限制因子;水质污染
【作者】张晓岚;陈哉君;温东辉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浙江慈溪市建设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24
【相关文献】
1.密云水库产水区降雨时空变化趋势分析 [J], 杨芬;贺国平;邵惠芳
2.密云水库以上流域年径流变化趋势及周期分析 [J], 钟永华;鲁帆;易忠;赵静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入密云水库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J], 张冰
4.密云水库富营养化变化趋势分析 [J], 胡春春
5.密云水库内湖水质状况及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J], 李亚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市密云水库库区非点源污染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项目名称:北京市密云水库库区非点源污染分析研究一、研究背景北京市密云水库位于密云区,是首都水源地保护区之一,主要为生态型水库,以水源供应为主要功能,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生态景观。
近年来,随着密云区旅游和城市化的发展,密云水库周边的人口、交通、工业和农业等活动日益增加,导致水库周边的非点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非点源污染是指从广泛分布的源头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这些源头通常是水、土壤、植被、大气等自然体系中的因素,例如农业、畜牧、交通、旅游等,主要污染物种类包括化肥农药、土壤冲刷、养殖废水、城市道路污染物等。
因其流域范围广、受控困难,故非点源污染对水体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分严重,对水库水质和水生态系统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针对密云水库库区的非点源污染现状及演变规律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以期建立科学的水库周边非点源污染预警、评价和防治体系,提出可行性的污染控制策略,为密云水库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应用利用GIS技术对密云水库库区及其周边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水文地理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为后续水库周边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2. 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在水库周边选取典型农业、畜牧、城市和旅游发展区进行野外调查和样本采集,收集土壤、水质、空气等环境样品并进行监测和分析。
3. 数据分析和防治策略制定将野外调查和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分析非点源污染的污染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建立污染评估和预警体系,进而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四、研究意义及预期成果本项研究能够对密云水库周边非点源污染情况进行深入探究,为建立水库周边非点源污染预警、评价和防治体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有助于促进地方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
预计研究将得出如下结果:1. 初步明确密云水库库区非点源污染的类型、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
2. 对污染源进行评价并建立污染预警体系,为当地政府制定防治措施提供支持。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密云水库源区水环境现状分析及水环境容量计算探讨作者:颜淼, 陈求稳, 吴文强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刊名:北京水务英文刊名:BEIJING WATER年,卷(期):2009(z2)1.王严;杜红;盛金妹北京市饮用水TOC标准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卫生工程学 2005(05)2.颜淼;陈求稳;李伟锋重要水源地小流域水环境动态模拟及调控研究[期刊论文]-水利学报 2007(09)3.Vargas L G An overview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its application 1990(01)1.《北京水利》期刊2005年总目次[期刊论文]-北京水利2005(6)2.IDC亚太区云计算高峰论坛——迎接IT业的未来20年[期刊论文]-办公自动化(综合版)2009(4)3.王学忠怀柔水库水质现状评价及治理保护对策[期刊论文]-北京水务2009(6)4.颜淼.陈求稳.吴文强.YAN Miao.CHEN Qiu-wen.WU Wen-qiang典型山区流域面源污染模型研究——以曹家路流域为例[期刊论文]-中国水土保持2009(6)5.张寿全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地——首都供水安全的重要保障[期刊论文]-北京水务2008(z1)6.张如平.ZHANG Ru-ping密云水库湿地建设浅谈[期刊论文]-北京水利2005(4)7.吴文强.陈助涛.姜卉芳.WU Wen-qiang.CHEN Zhu-tao.JIANG Hui-fang克拉玛依市地表水环境变化趋势分析[期刊论文]-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5,28(1)8.刘勇密云水库从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务的转变[期刊论文]-北京水务2009(5)9.管孝艳北京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开发利用初探[会议论文]-10.焦梦妮.刘加刚.JIAO Meng-ni.LIU Jia-gang密云县水资源配置现状及优化配置研究[期刊论文]-北京水务2010(2)本文链接:/Periodical_bjsl2009z2028.aspx。
采用IRS-P6遥感数据监测密云水库水质及评价营养状况竞霞;黄文江;王纪华;王婷;王锦地
【期刊名称】《农业工程学报》
【年(卷),期】2008(0)S2
【摘要】为了解密云水库水体营养状态的空间分布特点及规律,防止水体向富营养化状态发展,该文利用IRS-P6卫星影像对密云水库水质进行监测。
探讨了利用IRS-P6遥感数据定量反演密云水库Chla浓度的方法,借助半经验回归模型进行密云水库水体Chla浓度提取。
在此基础上利用修正卡尔森指数法评价密云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并给出了密云水库水体不同营养状态空间分布图。
2005年11月的监测结果表明,密云水库水体营养状态整体处于中营养化水平,东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高于西库区。
【总页数】5页(P13-17)
【关键词】遥感;IRS-P6影像;监测;密云水库;水质;叶绿素a;富营养化
【作者】竞霞;黄文江;王纪华;王婷;王锦地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7;X824
【相关文献】
1.基于星载数据的水库水质遥感监测研究 [J], 王远东
2.结合实测光谱数据的珠江口水质遥感监测 [J], 解学通;吴志峰;王婧;黄彦歌;张棋斐
3.基于GF-1号卫星WFV数据的太湖水质遥感监测 [J], 朱利;李云梅;赵少华;郭宇龙
4.基于遥感数据反演的南漪湖水质时空变化监测 [J], 徐小倩; 高飞; 仰晓宇; 胡程鹏
5.基于遥感数据反演的南漪湖水质时空变化监测 [J], 周文强; 贾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非平稳特征综合诊断的密云水库水资源保证率评估》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
作为中国重要的水源地之一,密云水库的水资源保证率直接关系到首都北京的供水安全和生态环境。
因此,对密云水库水资源保证率进行科学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利用非平稳特征综合诊断方法,对密云水库的水资源保证率进行评估,以期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2.1 研究区域密云水库位于北京市密云区,是北京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地和生态屏障。
本文以密云水库为研究对象,对其水资源保证率进行评估。
2.2 方法本文采用非平稳特征综合诊断方法,结合水文气象数据、水库运行数据、水质监测数据等,对密云水库的水资源保证率进行评估。
非平稳特征综合诊断方法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型构建和结果分析等步骤。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3.1 数据来源本文所使用数据主要包括水文气象数据、水库运行数据和水质监测数据。
其中,水文气象数据来自气象部门和水利部门;水库运行数据来自密云水库管理处;水质监测数据来自环保部门和水质监测站。
3.2 数据处理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清洗、缺失值填充、异常值处理等步骤。
通过数据预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模型构建提供基础。
四、非平稳特征综合诊断4.1 特征提取在非平稳特征综合诊断中,特征提取是关键步骤。
本文从水文气象数据、水库运行数据和水质监测数据中提取出与水资源保证率相关的特征,包括降雨量、蒸发量、水库水位、库容、水质指标等。
4.2 模型构建基于提取的特征,构建非平稳特征综合诊断模型。
该模型采用机器学习算法,通过训练和优化,实现对密云水库水资源保证率的评估。
五、结果与分析5.1 结果通过非平稳特征综合诊断模型,得到密云水库的水资源保证率评估结果。
结果表明,密云水库的水资源保证率较高,但存在一定的波动性。
5.2 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密云水库的水资源保证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气象因素、水库运行因素和水质因素等。
多时相水位变化监测遥感应用案例
一、水位变化监测的目的
水位是反映水情最直观的因素,它的变化主要由于水体水量的增减变化引起的。
对水位的变化监测是分析区域水情的重要工作。
二、水位变化监测的意义
水位的变化监测可以有效地监控水涝、决堤等灾害。
为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水面划分警戒线提供数据参考,科学效地进行水情分析。
三、枯水期和丰水期水域信息提取
广东省某地枯水期和丰水期水域提取面积约100平方公里。
采用面向对象自动提取方法。
生成枯水期和丰水期水域图(图1和图2)。
图1 枯水期水域 图2 丰水期水域
四、成果展示
根据枯水期和丰水期进行水位变化监测分析。
得出枯水期和丰水期水位动态变化结果。
并生成相应的水位变化图件(图3)。
图3 水位变化监测遥感图。
密云水库上游河道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胡春春;李亚楠;杨倩;任民
【期刊名称】《海河水利》
【年(卷),期】2023()1
【摘要】密云水库主要通过上游河道来水及降水补给,为保证密云水库水质安全,应密切关注上游河道水质状况。
基于2010—2021年密云水库上游河道逐月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上游河道水质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密云水库上游河道呈现氮污染严重;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氨氮浓度年均值2010—2020年总体呈下降趋势,2021年总氮、总磷浓度有小幅回升;溶解氧浓度呈逐年向好趋势。
近年,河道各水质指标大致呈逐年向好趋势,主要与密云水库上游采取的若干整治措施有关。
经综合评判,白河流域天河水质最差,潮河入北京境处水质最差;按河道流向分析,河流入境至入库过程中各水质指标的距平系数大致呈下降趋势。
因此,上游采取的整治措施效果明显,应继续实施河道长效管护,确保入库水质安全。
【总页数】5页(P20-24)
【作者】胡春春;李亚楠;杨倩;任民
【作者单位】北京市密云水库管理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213.4;X824
【相关文献】
1.基于水文站划分的子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分析——以密云水库上游白河流域为例
2.密云水库上游控制点水质时空交叉统计分析
3.密云水库上游控制点水质时空交叉统计分析
4.密云水库上游半城子水库流域氮素时空变化特征及源解析研究
5.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水体营养物质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Value Engineering1密云水库雨水情遥测系统概况1.1站网分布密云水库是首都唯一地表饮用水源地,在首都水源安全保障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保安全、多蓄水”的目标对密云水库防汛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市密云水库管理处于2004年开始建设雨水情遥测系统并于2014年进行改造,建成信息采集网络涵盖雨量、水位等信息,包括1个中心站(白河)、40个遥测站(其中32个为雨量采集站,8个为雨量、水位采集站),站网主要分布密云水库上游。
通过采集上游来水区域的实时降雨量和水位数据,为水库防汛业务的决策、调度等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依据。
1.2系统功能密云水库雨水情遥测系统是典型的水文遥测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接收、存储、信息应用四部分功能。
①数据采集。
遥测站实现雨量、水位数据的自动采集。
以GSM 通信为主信道,海事卫星通信为备用信道上报采集数据。
②数据接收。
管理处中心实时接收遥测站上报的雨量、水位数据,并通过报文解析功能提取出本系统所需的数据。
③数据存储。
管理处中心存储遥测站上传的各种自动数据,实现雨水情遥测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应用。
④信息应用。
管理处中心实现各类雨水情遥测信息的实时展示和历史数据查询。
1.3改造必要性雨水情遥测系统的信息采集站点通过GSM 通信和海事卫星将采集信息传输到处中心,其中GSM 通信为主信道,海事卫星通信为备用信道。
由于海事卫星通信传输不稳定且设备供应商保障能力不足等原因,该通信方式已经完全停用,不能满足系统的正常运行。
近几年,特大暴雨在北京频频出现,仅靠GSM 通信一种通信方式,在发生极端天气情况下,无法保证通信的可靠性,防汛排洪工作的时效性无法得到保证。
亟需对密云水库水文遥测部分雨量站进行改造,以保证雨水情遥测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数据采集正常完整,确保水文遥测部分雨量站的正常运行,为防汛业务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手段,提高防汛业务支撑能力和保障能力。
2遥测站改造方案2.1遥测站改造技术架构本系统根据物联网架构改造,系统结构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部分,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