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第一章习题解答

大学物理第一章习题解答

大学物理第一章习题解答
大学物理第一章习题解答

习题解答

(注:无选择题,书本已给出)

习题一

1-6 |r ?|与r ? 有无不同?

t d d r 和t d d r 有无不同? t d d v 和t

d d v 有无不同?其不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解:(1)

r ?是位移的模,?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即r ?12r r -=,12r r r

-=?;

(2)

t d d r 是速度的模,即t

d d r

=

=v t s d d . t

r

d d 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有r r ?r =(式中r ?叫做单位矢),则

t

?r ?t r t d d d d d d r

r

r += 式中

t

r

d d 就是速度径向上的分量, ∴

t

r

t d d d d 与r 不同如题1-1图所示.

题1-6图

(3)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模,即t v

a d d

=,t v d d 是加速度a 在切向上的分量.

∵有ττ

(v =v 表轨道节线方向单位矢),所以

t

v t v t v d d d d d d ττ += 式中

dt dv

就是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t

t r d ?d d ?d τ 与的运算较复杂,超出教材规定,故不予讨论) 1-7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

出r =2

2

y x +,然后根据v =t r d d ,及a =22d d t

r 而求得结果;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

v =2

2d d d d ??

?

??+??? ??t y t x 及a =

2

22222d d d d ???

?

??+???? ??t y t x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两者差别何在?

解:后一种方法正确.因为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j y i x r

+=,

j

t

y i t x

t r a j

t

y i t x t r v

22

2222d d d d d d d d d d d d +==+==∴ 故它们的模即为

2

222

22222

22

2d d d d d d d d ?

??

?

??+???? ??=+=?

?

? ??+??? ??=+=t y t x a a a t y t x v v v y

x

y x

而前一种方法的错误可能有两点,其一是概念上的错误,即误把速度、加速度定义作

22d d d d t

r a t

r

v ==

其二,可能是将

22d d d d t

r

t r 与误作速度与加速度的模。在1-1题中已说明t r d d 不是速度的模,而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同样,22d d t

r

也不是加速度的模,它只是加速度在径向分量中

的一部分????

???

???? ??-=2

22d d d d t r t r a θ径。

或者概括性地说,前一种方法只考虑了位矢r 在径向(即量值)方面随时间的变化率,而没有考虑位矢r

及速度v 的方向随间的变化率对速度、加速

度的贡献。

1-8 一质点在xOy 平面上运动,运动方程为

x =3t +5, y =

2

1t 2

+3t -4. 式中t 以 s 计,x ,y 以m 计.(1)以时间t 为变量,写出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2)求出t =1 s 时刻和t =2s 时刻的位置矢量,计算这1秒内质点的位移;(3)计算t =0 s 时刻到t =4s 时刻内的平均速度;(4)求出质点速度矢量表示式,计算t =4 s 时质点的速度;(5)计算t =0s 到t =4s 内质点的平均加速度;(6)求出质点加速度矢量的表示式,计算t =4s 时质点的加速度(请把位置矢量、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都表示成直角坐标系中的矢量式)

解:(1) j t t i t r

)432

1()53(2-+++=m

(2)将1=t ,2=t 代入上式即有

j i r

5.081-= m

j j r

4112+=m j j r r r

5.4312+=-=?m

(3)∵ j i r j j r

1617,4540+=-=

∴ 104s m 534

201204-?+=+=--=??=j i j

i r r t r v (4)

1s m )3(3d d -?++==j t i t

r v 则 j i v 734+= 1

s m -?

(5)∵ j i v j i v

73,3340+=+=

204s m 14

44-?==-=??=j v v t v a (6) 2s m 1d d -?==j t

v

a 这说明该点只有y 方向的加速度,且为恒量。

▲ 在离水面高h 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船在离岸S 处,如题1-4图所示.当人以

0v (m ·1-s )的速率收绳时,试求船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图▲

解: 设人到船之间绳的长度为l ,此时绳与水面成θ角,由图可知 2

2

2

s h l +=

将上式对时间t 求导,得

t

s

s t l l d d 2d d 2=

题▲图

根据速度的定义,并注意到l ,s 是随t 减少的,

∴ t

s v v t l v d d ,d d 0-==-=船绳 即 θ

cos d d d d 00v v s l t l s l t s v ==-=-

=船 或 s

v s h s lv v 0

2/1220)(+==船 将船v 再对t 求导,即得船的加速度

3

2

0222

020

2

002)(d d d d d d s

v h s v s l s v s

lv s v v s t s

l t l s

t v a =+-=+-=-==船

1-9 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和位置的关系为 a =2+62

x ,a 的单位为2

s m -?,x 的单位为 m. 质点在x =0处,速度为101

s m -?,试求质点在任何坐标处的速度值. 解: ∵ x

v

v t x x v t v a d d d d d d d d ===

分离变量: x x adx d )62(d 2

+==υυ 两边积分得

c x x v ++=32

222

1 由题知,0=x 时,100=v ,∴50=c

∴ 13s m 252-?++=x x v

1-10 已知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 a =4+3t 2

s m -?,开始运动时,x =5 m v

=0,求该质点在t =10s 时的速度和位置. 解:∵ t t

v

a 34d d +==

分离变量,得 t t v d )34(d += 积分,得 12

2

34c t t v ++= 由题知,0=t ,00=v ,∴01=c

故 22

34t t v += 又因为 22

34d d t t t x v +== 分离变量, t t t x d )2

34(d 2

+=

积分得 232

2

12c t t x ++=

由题知 0=t ,50=x ,∴52=c 故 52

123

2

++=t t x 所以s 10=t 时

m

7055102

1

102s m 190102

3

10432101210=+?+?=?=?+

?=-x v

1-11 一质点沿半径为1 m 的圆周运动,运动方程为 θ=2+33

t ,θ式中以弧度计,t 以秒计,求:(1) t = 2 s (2)当加速度的方向和半径成45°角

时,其角位移是多少?

解: t t

t t 18d d ,9d d 2====

ωβθω (1)s 2=t 时, 2s m 362181-?=??==βτR a

2222s m 1296)29(1-?=??==ωR a n

(2)当加速度方向与半径成ο

45角时,有

145tan ==

?n

a a τ

即 βωR R =2

亦即 t t 18)9(2

2=

则解得 9

23

=t 于是角位移为

rad 67.29

2

32323=?

+=+=t θ

1-12 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按s =2

02

1bt t v -

的规律运动,式中s 为质点离圆周上某点的弧长,0v ,b 都是常量,求:(1)t 时刻质点的加速度;(2) t 为何值时,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b . 解:(1) bt v t

s

v -==

0d d R

bt v R v a b t

v

a n 2

02)(d d -=

=-==

τ

则 2

4

02

22

)(R

bt v b a a a n

-+=+=τ 加速度与半径的夹角为

2

0)

(arctan

bt v Rb

a a n --==τ? (2)由题意应有

2

4

02

)(R bt v b b a -+

== 即 0)(,)(402

4

02

2

=-?-+=bt v R

bt v b b ∴当b

v t 0

=

时,b a = ▲ 半径为R 的轮子,以匀速0v 沿水平线向前滚动:(1)证明轮缘上任意点B 的运动方程为x =R )sin (t t ωω-,y =R )cos 1(t ω-,式中0v =ω/R 是轮子滚动的角速度,当B 与水平线接触的瞬间开始计时.此时B 所在的位置为原点,轮子前进方向为x 轴正方向;(2)求B 点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表示式.

解:依题意作出下图,由图可知

)

sin (sin 2

cos

2

sin 200t R t R R t v R t v x ωωθ

θ

θ

-=-=-

=

题▲图 (1)

)

cos 1()cos 1(2

sin

2sin

2t R R R y ωθθ

θ

-=-== (2)

???

???

?==-==)sin d d )cos 1(d d t R t y v t R t

x v y x ωωω ???

???

?====t v t R a t

v t R a y

y x x d d cos d d sin 22

ωωωω ▲ 以初速度0v =201

s m -?抛出一小球,抛出方向与水平面成幔 60°的夹角,

求:(1)球轨道最高点的曲率半径1R ;(2)落地处的曲率半径2R . (提示:利用曲率半径与法向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解:设小球所作抛物线轨道如题1-10图所示.

题▲图

(1)在最高点,

o 0160cos v v v x == 21s m 10-?==g a n

又∵ 1

2

11ρv a n =

∴ m

1010)60cos 20(2

2111=??=

=n a v ρ

(2)在落地点,

2002==v v 1s m -?,

而 o 60cos 2?=g a n

∴ m 8060cos 10)20(2

2222=?

?==n a v ρ

1-13 一质点在半径为半径为0.4 m 的圆形轨道上子静止开始作匀角加速转动,其角加速度为

α = 0.2 rad ·2

s -,求t =2s

解:当s 2=t 时,4.022.0=?==t αω 1s rad -?

则16.04.04.0=?==ωR v 1

s m -?

064.0)4.0(4.022=?==ωR a n 2s m -? 08.02.04.0=?==ατR a 2s m -?

22222

s m 102.0)08.0()064.0(-?=+=+=τa a a n

▲ 如题1-12图,物体A 以相对B 的速度v =gy 2沿斜面滑动,y 为纵坐标,开始时A 在斜面顶端高为h 处,B 物体以u 匀速向右运动,求A 物滑到地面时的速度. 解:当滑至斜面底时,h y =,则gh v A 2=',A 物运动过程中又受到B 的牵连运动影响,

因此,A 对地的速度为

j

gh i gh u v u v A

A )sin 2()cos 2('

αα++=+=地

题▲图

1-14 一船以速率1v =30km ·h -1

沿直线向东行驶,另一小艇在其前方以速率2v =40km ·h -1

沿直线向北行驶,问在船上看小艇的速度为何?在艇上看船的速度又为何? 解:(1)大船看小艇,则有1221v v v

-=,依题意作速度矢量图如题1-13图(a)

题1-14图

由图可知 12

22121h km 50-?=+=

v v v

方向北偏西 ?===87.364

3

arctan arctan

21v v θ (2)小船看大船,则有2112v v v

-=,依题意作出速度矢量图如题1-13图(b),同上法,得

5012=v 1h km -?

方向南偏东o

87.36

▲ 当一轮船在雨中航行时,它的雨篷遮着篷的垂直投影后2 m 的甲板上,篷高4 m 但当轮

船停航时,甲板上干湿两部分的分界线却在篷前3 m ,如雨滴的速度大小为8 m ·s -1

,求轮船的速率.

解: 依题意作出矢量图如题1-14所示.

题1-14图

∵ 船雨雨船v v v

-= ∴ 船雨船雨v v v

+= 由图中比例关系可知

1s m 8-?==雨船v v

大学物理第一章质点运动学习题解(详细、完整)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1 描写质点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 。 解:加速度是描写质点状态变化的物理量,速度是描写质点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故填“速度”。 1–2 任意时刻a t =0的运动是 运动;任意时刻a n =0的运动是 运动;任意时刻a =0的运动是 运动;任意时刻a t =0,a n =常量的运动是 运动。 解:匀速率;直线;匀速直线;匀速圆周。 1–3 一人骑摩托车跳越一条大沟,他能以与水平成30°角,其值为30m/s 的初速从一边起跳,刚好到达另一边,则可知此沟的宽度为 ()m/s 102=g 。 解:此沟的宽度为 m 345m 10 60sin 302sin 220=??==g R θv 1–4 一质点在xoy 平面运动,运动方程为t x 2=,229t y -=,位移的单位为m ,试写出s t 1=时质点的位置矢量__________;s t 2=时该质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此时的瞬时加速度为__________。 解:将s t 1=代入t x 2=,229t y -=得 2=x m ,7=y m s t 1=故时质点的位置矢量为 j i r 72+=(m ) 由质点的运动方程为t x 2=,229t y -=得质点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为 m/s 2d d ==t x x v ,m/s 4d d t t x y -==v s t 2=时该质点的瞬时速度为 j i 82-=v (m/s ) 质点在任意时刻的加速度为 0d d ==t a x x v ,2m/s 4d d -==t a y y v s t 2=时该质点的瞬时加速度为j 4-m/s 2 。

大学物理(第四版)课后习题与答案量子物理

第十七 章量子物理 题17.1:天狼星的温度大约是11000℃。试由维思位移定律计算其辐射峰值的波长。 题17.1解:由维思位移定律可得天狼星单色辐出度的峰值所对应的波长该波长 nm 257m 1057.27m =?== -T b λ 属紫外区域,所以天狼星呈紫色 题17.2:已知地球跟金星的大小差不多,金星的平均温度约为773 K ,地球的平均温度约为 293 K 。若把它们看作是理想黑体,这两个星体向空间辐射的能量之比为多少? 题17.2解:由斯特藩一玻耳兹曼定律4)(T T M σ=可知,这两个星体辐射能量之比为 4.484 =??? ? ??=地 金地 金T T M M 题17.3:太阳可看作是半径为7.0 ? 108 m 的球形黑体,试计算太阳的温度。设太阳射到地 球表面上的辐射能量为1.4 ? 103 W ?m -2 ,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为1.5 ? 1011 m 。 题17.3解:以太阳为中心,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d 为半径作一球面,地球处在该球面的 某一位置上。太阳在单位时间对外辐射的总能量将均匀地通过该球面,因此有 2 244)(R E d T M ππ= (1) 4)(T T M σ= (2) 由式(1)、(2)可得 K 58004 122=? ?? ? ??=σR E d T 题17.4:钨的逸出功是4.52 eV ,钡的选出功是2.50 eV ,分别计算钨和钡的截止频率。哪 一种金属可以用作可见光围的光电管阴极材料? 题17.4解:钨的截止频率 Hz 1009.1151 01?== h W ν 钡的截止频率 Hz 1063.0152 02?== h W ν 对照可见光的频率围可知,钡的截止频率02ν正好处于该围,而钨的截止频率01ν大于可 见光的最大频率,因而钡可以用于可见光围的光电管材料。 题17.5:钾的截止频率为4.62 ? 1014 Hz ,今以波长为435.8 nm 的光照射,求钾放出的光电

大学物理试题库及答案详解【考试必备】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 -1 质点作曲线运动,在时刻t 质点的位矢为r ,速度为v ,速率为v,t 至(t +Δt )时间内的位移为Δr , 路程为Δs , 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为Δr ( 或称Δ|r |),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 (1)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Δr |= Δs = Δr (B)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s ≠ d r (C) |Δr |≠ Δr ≠ Δs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D)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2)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v |= v ,|v |= v (B) |v |≠v ,|v |≠ v (C) |v |= v ,|v |≠ v (D) |v |≠v ,|v |= v 分析与解 (1) 质点在t 至(t +Δt )时间内沿曲线从P 点运动到P′点,各量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路程Δs =PP′, 位移大小|Δr |=PP ′,而Δr =|r |-|r |表示质点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三个量的物理含义不同,在曲线运动中大小也不相等(注:在直线运动中有相等的可能).但当Δt →0 时,点P ′无限趋近P 点,则有|d r |=d s ,但却不等于d r .故选(B). (2) 由于|Δr |≠Δs ,故t s t ΔΔΔΔ≠r ,即|v |≠v . 但由于|d r |=d s ,故t s t d d d d =r ,即|v |=v .由此可见,应选(C). 1 -2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位矢r (x,y )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 (1)t r d d ; (2)t d d r ; (3)t s d d ; (4)2 2d d d d ?? ? ??+??? ??t y t x .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2)正确

大学物理第一章 习题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1 描写质点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 。 1–2 任意时刻a t =0的运动是 运动;任意时刻a n =0的运动是 运动;任意时刻a =0的运动是 运动;任意时刻a t =0,a n =常量的运动是 运动。 1–3 一人骑摩托车跳越一条大沟,他能以与水平成30°角,其值为30m/s 的初速从一边起跳,刚好到达另一边,则可知此沟的宽度为 ()m /s 102=g 。 1–4 一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运动方程为t x 2=,229t y -=,位移的单位为m ,试写出s t 1=时质点的位置矢量__________;s t 2=时该质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此时的瞬时加速度为__________。 1–5 一质点沿x 轴正向运动,其加速度与位置的关系为x a 23+=,若在x =0处,其速度m /s 50=v ,则质点运动到x =3m 处时所具有的速度为__________。 1–6 一质点作半径R =1.0m 的圆周运动,其运动方程为t t 323+=θ,θ以rad 计,t 以s 计。则当t =2s 时,质点的角位置为________;角速度为_________;角加速度为_________;切向加速度为__________;法向加速度为__________。 1–7 下列各种情况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物体具有恒定的速率,但仍有变化的速度 B .一物体具有恒定的速度,但仍有变化的速率 C .一物体具有加速度,而其速度可以为零 D .一物体速率减小,但其加速度可以增大 1–8 一个质点作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也改变 B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一定改变 C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D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1–9 一运动质点某瞬时位于位置矢量),(y x r 的端点处,对其速度大小有四种意见: (1)t r d d (2)t d d r (3)t s d d (4)2 2d d d d ?? ? ??+??? ??t y t x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2),(3)正确 C .只有(3),(4)正确 D .只有(1),(3)正确 1–10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j i r 22bt at +=(其中a 、b 为常量),则该质点作[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 .一般曲线运动 1–11 一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其运动方程为S =5+4t –t 2(SI ),则小球运动到最高点的时刻是[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大学物理2-2第十六章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16 16-6在均匀密绕的螺绕环导线内通有电流20A ,环上线圈 400匝,细环的平均周长是40cm ,测得环内磁感应强度是1.0T 。求: (1)磁场强度; (2)磁化强度; (3)磁化率; (4)磁化面电流的大小和相对磁导率。 [解] (1) 螺绕环内磁场强度 由nI d L =??l H 得 1 -42 m 100.2104020400??=??== -A L nI H (2) 螺绕环内介质的磁化强度 由M B H -= μ得 1-547 m 1076.710210 40 .1??=?-?= -= --A H B M πμ (3) 磁介质的磁化率 由H M m χ=得 8.381021076.74 5 m =??==H M χ (4)环状磁介质表面磁化面电流密度 -15m 1076.7??==A M j 总磁化面电流 A L j dL M I L 55101.34.01076.7?=??=?=?='? 相对磁导率 8.398.3811m 0r =+=+== χμμH B

16-7.一绝对磁导率为μ1的无限长圆柱形直导线,半径为R 1,其中均匀地通有电流I 。导线外包一层绝对磁导率为μ2的圆筒形不导电磁介质,外半径为R 2,如习题16-7图所示。试求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分布,并画出H -r ,B-r 曲线。 [解] 将安培环路定理∑?=?I d L l H 应用于半径为r 的同心圆周 当0≤r ≤1R 时,有 2 2 1 12r R I r H πππ?= ? 所以 2 112R Ir H π= 2111 112R Ir H B πμμ== 当r ≥1R 时,有I r H =?π22 所以r I H π22= 在磁介质内部1R ≤r ≤2R 时,r I H B πμμ22222== 在磁介质外部r ≥2R 时,r I H B πμμ20202 ==' 各区域中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均与导体圆柱中电流的方向成右手螺旋关系。 H -r 曲线 B-r 曲线 习题16-7图 R 1 R 2 本图中假设 B 2 12 1μμ>r r 1

《大学物理习题集》 上 习题解答

) 2(选择题(5)选择题(7)选择题单元一 质点运动学(一) 一、选择题 1. 下列两句话是否正确: (1) 质点作直线运动,位置矢量的方向一定不变; 【 ? 】 (2) 质点作园周运动位置矢量大小一定不变。 【 ? 】 2. 一物体在1秒内沿半径R=1m 的圆周上从A 点运动到B 点,如图 所示,则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 A 】 (A) 大小为2m/s ,方向由A 指向B ; (B) 大小为2m/s ,方向由B 指向A ; (C) 大小为3.14m/s ,方向为A 点切线方向; (D) 大小为3.14m/s ,方向为B 点切线方向。 3. 某 质 点 的 运 动 方 程 为 x=3t-5t 3+6(SI) ,则该质点作 【 D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D)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4.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v=2 m/s ,瞬时加速率a=2 m/s 2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 D 】 (A) 等于零 (B) 等于-2m/s (C) 等于2m/s (D) 不能确定。 5. 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船,有人用绳绕过岸上一定高度处 的定滑轮拉湖中的船向边运动。设该人以匀速度V 0 收绳,绳不伸长、湖水静止,则小船的运动是 【 C 】 (A)匀加速运动; (B) 匀减速运动; (C) 变加速运动; (D) 变减速运动; (E) 匀速直线运动。 6. 一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v-t 曲线如图所示, 如t=0时, 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则t=4.5s 时,质点在x 轴上的位置为 【 C 】 (A) 0; (B) 5m ; (C) 2m ; (D) -2m ; (E) -5m *7. 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 t kv dt dv 2-=, 式中的k 为大于零的常 数。当t=0时,初速为v 0,则速度v 与时间t 的函数 关系是 【 C 】

大学物理 第一章练习及答案

一、判断题 1. 在自然界中,可以找到实际的质点. ···················································································· [×] 2. 同一物体的运动,如果选取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描述也不同. ···························· [√] 3. 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 ···························· [×] 4. 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加速度指向圆心. ················································································ [×] 5. 圆周运动满足条件d 0d r t =,而d 0d r t ≠ . · ··············································································· [√] 6. 只有切向加速度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 [√] 7. 只有法向加速度的运动一定是圆周运动. ············································································ [×] 8. 曲线运动的物体,其法向加速度一定不等于零. ································································ [×] 9. 质点在两个相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中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 [√] 10. 牛顿定律只有在惯性系中才成立. ························································································ [√] 二、选择题 11. 一运动质点在某时刻位于矢径(),r x y 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C ) A. d d r t B. d d r t C. d d r t D. 12. 一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 54SI S t t =+-() ,则小球运动到最高点的时刻是: ( B ) A. 4s t = B. 2s t = C. 8s t = D. 5s t = 13.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其位置矢量的表达式为22 r at i bt j =+ (其中a 、b 为常量)则 该质点作:( B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 一般曲线运动 14. 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2d d v kv t t =-,式中的k 为大于0的常数。当0t =时,初速为0v ,则速 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是:( C ) A. 0221v kt v += B. 022 1 v kt v +-= C. 021211v kt v += D. 0 21211v kt v +-= 15. 在相对地面静止的坐标系中,A 、B 二船都以2m/s 的速率匀速行驶,A 沿x 轴正方向,B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七章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十八章 氢 稀有气体 总体目标: 1.掌握氢及氢化物的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稀有气体单质的性质及用途 3.了解稀有气体化合物的性质和结构特点 各节目标: 第一节 氢 1.掌握氢的三种成键方式 2.掌握氢的性质、实验室和工业制法及用途 3.了解离子型氢化物、分子型氢化物和金属性氢化物的主要性质 第二节 稀有气体 1.了解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稀有气体化合物的空间构型 习题 一 选择题 1.稀有气体不易液化是因为( ) A.它们的原子半径大 B.它们不是偶极分子 C.它们仅仅存在较小的色散力而使之凝聚 D.它们价电子层已充满 2.用VSEPR 理论判断,中心原子价电子层中的电子对数为3的是( ) A .PF 3 B.NH 3 C.-34PO D.-3NO 3.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中心原子周围的电子对数为3的是( )(吴成

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SCl2 B.SO3 C .XeF4 D. PF5 4.用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中心原子价电子层中的电子对数为6的是() A.SO2 B. SF6 C. 3 AsO D. BF3 4 5. XeF2的空间构型是() A.三角双锥 B.角形 C. T形 D.直线型 6.下列稀有气体的沸点最高的是()(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氪 B.氡 C.氦 D.氙 7.能与氢形成离子型氢化物的是()(吴成鉴《无机化学学习指导》) A.活泼的非金属 B.大多数元素 C.不活泼金属 D.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8.稀有气体原名惰性气体,这是因为() A.它们完全不与其它单质或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 B.它们的原子结构很稳定,电离势很大,电子亲合势很小,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C.它们的价电子已全部成对 D.它们的原子半径大 9.下列各对元素中,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Be 与Mg B.Mg与Al C Li与Be D.Be与Al 10.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A.Li B.Be C. Na D.Mg 11.下列化合物中,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的是()(吉林大学《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

大学物理习题及综合练习答案详解

库仑定律 7-1 把总电荷电量为Q 的同一种电荷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均匀分布在地球上,另一部分均匀分布在月球上, 使它们之间的库仑力正好抵消万有引力,已知地球的质量M = 5.98l024 kg ,月球的质量m =7.34l022kg 。(1)求 Q 的最小值;(2)如果电荷分配与质量成正比,求Q 的值。 解:(1)设Q 分成q 1、q 2两部分,根据题意有 2 221r Mm G r q q k =,其中041πε=k 即 2221q k q GMm q q Q += +=。求极值,令0'=Q ,得 0122=-k q GMm C 1069.5132?== ∴k GMm q ,C 1069.51321?==k q GMm q ,C 1014.11421?=+=q q Q (2)21q m q M =Θ ,k GMm q q =21 k GMm m q mq Mq ==∴2122 解得C 1032.6122 2?==k Gm q , C 1015.51421?==m Mq q ,C 1021.51421?=+=∴q q Q 7-2 三个电量为 –q 的点电荷各放在边长为 l 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电荷Q (Q >0)放在三角形 的重心上。为使每个负电荷受力为零,Q 值应为多大? 解:Q 到顶点的距离为 l r 33= ,Q 与-q 的相互吸引力为 20141r qQ F πε=, 两个-q 间的相互排斥力为 2 2 0241l q F πε= 据题意有 10 230cos 2F F =,即 2 022041300cos 41 2r qQ l q πεπε=?,解得:q Q 33= 电场强度 7-3 如图7-3所示,有一长l 的带电细杆。(1)电荷均匀分布,线密度为+,则杆上距原点x 处的线元 d x 对P 点的点电荷q 0 的电场力为何?q 0受的总电场力为何?(2)若电荷线密度=kx ,k 为正常数,求P 点的电场强度。 解:(1)线元d x 所带电量为x q d d λ=,它对q 0的电场力为 200200)(d 41 )(d 41 d x a l x q x a l q q F -+=-+= λπεπε q 0受的总电场力 )(4)(d 400020 0a l a l q x a l x q F l +=-+= ?πελπελ 00>q 时,其方向水平向右;00

大学物理习题1解答

作业1 质点运动学力 1-1 有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它的运动方程式为x = 6t2 -2t3,x单位为米,t单位为秒.则 ⑴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4m/s; ⑵第3秒末的速度为-18m/s; ⑶第1秒末的加速度为0m/s2; ⑷这物体所做运动的类型为加速度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 原题1-1 1-2 一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以下五种可能: ⑴x=t,y = 19 -2/t;⑵x = 2t,y = 19 - 3t;⑶x = 3t,y = 17- 4t2; ⑷x = 4sin5t,y = 4cos5t;⑸x = 5cos6t,y = 6sin6t, 那么表示质点作直线运动的方程是⑵,作圆周运动的方程是⑷,作椭圆运动的方程是⑸,作抛物线运动的方程是⑶,作双曲线运动的方程是⑴.原题1-2 1-3 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 = 10-2t2,y = 2t,⑴计算什么时刻,其速度与位矢正好垂直?⑵什么时刻,加速度与速度间夹角为 45? 原题1-4

1-4 两辆车A、B在同一公路上作直线运动,方程分别为x A = 4t + t2,x B = 2t2 + 2t3,若同时发车,则刚离开出发点(t = 0)时,哪辆车行驶的速度快?出发后什么时刻两车行驶距离相等,什么时候B车相对A车速度为零? 原题1-5 1-5在与速率成正比的阻力影响下,一个质点具有加速度a =-0.2υ,求需多长时间才能使质点的速率减小到原来速率的一半. 原题1-7 υ(式中的c为常数,1-6半径为R作圆周运动的质点,速率与时间的关系为2 = ct t以秒计),求:⑴t = 0到t时刻质点走过的路程.⑵t时刻质点加速度的大小.原题1-8

大学物理大题及答案汇总

内容为:P37-7.8.14.15.19.21.25; P67-8.11.14.17; P123-11.14.15.17.19.21; P161-7.10.12.15; P236-9.10~14.16.18~23.27.28 第九章 静电场 9-7 点电荷如图分布,试求P 点的电场强度. 分析 依照电场叠加原理,P 点的电场强度等于各点电荷单独存在时在P 点激发电场强度的矢量和.由于电荷量为q 的一对点电荷在P 点激发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P 点的电场强度就等于电荷量为2.0q 的点电荷在该点单独激发的场强度. 解 根据上述分析 202 0π1)2/(2π41a q a q E P εε== 题 9-7 图 9-8 若电荷Q 均匀地分布在长为L 的细棒上.求证:(1) 在棒的延长线,且离棒中心为r 处的电场强度为 2 204π1L r Q εE -= (2) 在棒的垂直平分线上,离棒为r 处的电场强度为 2204π21L r r Q εE += 若棒为无限长(即L →∞),试将结果与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的电场强度相比较.

题 9-8 图 分析 这是计算连续分布电荷的电场强度.此时棒的长度不能忽略,因而不能将棒当作点电荷处理.但带电细棒上的电荷可看作均匀分布在一维的长直线上.如图所示,在长直线上任意取一线元d x ,其电荷为d q =Q d x /L ,它在点P 的电场强度为 r r q εe E 2 0d π41d '= 整个带电体在点P 的电场强度 ?=E E d 接着针对具体问题来处理这个矢量积分. (1) 若点P 在棒的延长线上,带电棒上各电荷元在点P 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 ?=L E i E d (2) 若点P 在棒的垂直平分线上,如图(a )所示,则电场强度E 沿x 轴方向的分量因对称性叠加为零,因此,点P 的电场强度就是 ??==L y E E j j E d sin d α 证 (1) 延长线上一点P 的电场强度?' =L r q E 2 0π2d ε,利用几何关系 r ′=r -x 统一积分变量,则 ()220 022 204π12/12/1π4d π41L r Q εL r L r L εQ x r L x Q εE L/-L/P -=??????+--=-=? 电场强度的方向沿x 轴. (2) 根据以上分析,中垂线上一点P 的电场强度E 的方向沿y 轴,大小为 E r εq αE L d π4d sin 2 ? '= 利用几何关系 sin α=r /r ′,22x r r +=' 统一积分变量,则 ()2 202/3222 2 041 π2d π41L r r Q r x L x rQ E L/-L/+=+=?εε

大学物理学-第1章习题解答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上册)习题选解 第1章 质点运动学 1-1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其坐标由下式给出)m 0.40.3(2 t t x -=,m )0.6(3 2 t t y +-=。求:(1)在s 0.3=t 时质点的位置矢量; (2)从0=t 到s 0.3=t 时质点的位移;(3)前3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4)在s 0.3=t 时质点的瞬时速度; (5)前3s 内质点的平均加速度;(6)在s 0.3=t 时质点的瞬时加速度。 解:(1)m )0.6()0.40.3(322j i r t t t t +-+-= 将s 0.3=t 代入,即可得到 )m (273j i r +-= (2)03r r r -=?,代入数据即可。 (3)注意:0 30 3--=r r v =)m/s 99(j i +- (4)dt d r =v =)m/s 921(j i +-。 (5)注意:0 30 3--=v v a =2)m/s 38(j i +- (6)dt d v a ==2)m/s 68(j -i -,代入数据而得。 1-2 某物体的速度为)25125(0j i +=v m/s ,3.0s 以后它的速度为)5100(j 7-i =v m/s 。 在这段时间内它的平均加速度是多少? 解:0 30 3--= v v a =2)m/s 3.3333.8(j i +- 1-3 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4(2k j i r t t ++=m 。(1)写出其速度作为时间的函数;(2)加速度作为时间的函数; (3)质点的轨道参数方程。 解:(1)dt d r =v =)m/s 8(k j +t (2)dt d v a = =2m/s 8j ; (3)1=x ;2 4z y =。 1-4 质点的运动方程为t x 2=,22t y -=(所有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求:(1)质点的运动轨迹;(2)从0=t 到2=t s 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移r ?及位矢的径向增量。 解:(1)由t x 2=,得2 x t = ,代入22t y -=,得质点的运动轨道方程为 225.00.2x y -=; (2)位移 02r r r -=?=)m (4j i - 位矢的径向增量 02r r r -=?=2.47m 。 (3)删除。 1-6 一质点做平面运动,已知其运动学方程为t πcos 3=x ,t πsin =y 。试求: (1)运动方程的矢量表示式;(2)运动轨道方程;(3)质点的速度与加速度。 解:(1)j i r t t πsin πcos 3+=; (2)19 2 =+y x (3)j i t t πcos πsin 3π+-=v ; )πsin πcos 3(π2j i t t a +-= *1-6 质点A 以恒 定的速率m/s 0.3=v 沿 直线m 0.30=y 朝x +方 向运动。在质点A 通过y 轴的瞬间,质点B 以恒 定的加速度从坐标原点 出发,已知加速度2m/s 400.a =,其初速度为零。试求:欲使这两个质点相遇,a 与y 轴的夹角θ应为多大? 解:提示:两质点相遇时有,B A x x =,B A y y =。因此只要求出质点A 、B 的运动学方程即可。或根据 222)2 1 (at y =+2(vt)可解得: 60=θ。 1-77 质点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运动方程为 2021 bt t s -=v ,其中,s 为弧长,0v 为初速度,b 为正 的常数。求:(1)任意时刻质点的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总加速度;(2)当t 为何值时,质点的总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b ?这时质点已沿圆周运行了多少圈? 题1-6图

大学物理习题答案第一章

[习题解答] 1-3 如题1-3图所示,汽车从A地出发,向北行驶60km到达B地,然后向东行驶60km到达C地,最后向东北行驶50km到达D地。求汽车行驶的总路程和总位移。 解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 ; 汽车的总位移的大小为 ?r = 位移的方向沿东北方向,与 方向一致。 1-4 现有一矢量R是时间t的函数,问 与 在一般情况下是否相等?为什么? 解 与 在一般情况下是不相等的。因为前者是对矢量R的绝对值(大小或长度)求导, 表示矢量R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而后者是对矢量R的大小和方向两者同时求导,再取绝对值,表示矢量R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和矢量R方向随时间的变化两部分的绝对值。如果矢量R方向不变只是大小变化,那么这两个表示式是相等的。 1-5 一质点沿直线L运动,其位置与时间的关系为r = 6t 2 -2t 3 ,r和t的单位分别是m和s。求: (1)第二秒内的平均速度; (2)第三秒末和第四秒末的速度; (3)第三秒末和第四秒末的加速度。

解取直线L的正方向为x轴,以下所求得的速度和加速度,若为正值,表示该速度或加速度沿x轴的正方向,若为负值表示,该速度或加速度沿x轴的反方向。 (1)第二秒内的平均速度 m?s-1; (2)第三秒末的速度 因为,将t = 3 s 代入,就求得第三秒末的速度,为 v3 = - 18 m?s-1;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得第四秒末的速度,为 v4 = - 48 m?s-1; (3)第三秒末的加速度 因为,将t = 3 s 代入,就求得第三秒末的加速度,为 a3 = - 24 m?s-2;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求得第四秒末的加速度,为 v4 = - 36 m?s-2 . 1-6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和,试证明: (1) v d v = a d s; (2)当a为常量时,式v 2 = v02 + 2a (s-s0 )成立。

大学物理(普通物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任课教师: 系(室)负责人: 普通物理试卷第1页,共7页 《普通物理》考试题 开卷( )闭卷(∨ ) 适用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考试座号 年级: ; 本试题一共3道大题,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1、答题前,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记。 3、常数用相应的符号表示,不用带入具体数字运算。 4、把题答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一质点在某瞬时位于位矢(,)r x y r 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 (1)dr dt (2)d r dt r (3) ds dt (4)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只有(1)(2)正确; B. 只有(2)正确; C. 只有(2)(3)正确; D. 只有(3)(4)正确。 2、下列关于经典力学基本观念描述正确的是 ( B )

A、牛顿运动定律在非惯性系中也成立, B、牛顿运动定律适合于宏观低速情况, C、时间是相对的, D、空间是相对的。 3、关于势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势能是状态的函数 B、势能具有相对性 C、势能属于系统的 D、保守力做功等于势能的增量 4、一个质点在做圆周运动时,则有:(B) A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也改变。B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一定改变。 C切向加速的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不变。D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5、假设卫星环绕地球中心做椭圆运动,则在运动的过程中,卫星对地球中心的( B ) A.角动量守恒,动能守恒;B .角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C.角动量守恒,动量守恒; D 角动量不守恒,动量也不守恒。 6、一圆盘绕通过盘心且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轴间摩擦不计,两个质量相同、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并在一条直线上(不通过盘心)的子弹,它们同时射入圆盘并且留在盘内,在子弹射入后的瞬间,对于圆盘和子弹系统的角动量L和圆盘的角速度ω则有( C ) A.L不变,ω增大; B.两者均不变m m

大学物理1章习题解答

1-3.一粒子按规律32395x =t -t -t +沿x 轴运动,试分别求出该粒子沿x 轴正向运动;沿x 轴负向运动;加速运动;减速运动的时间间隔。 [解] 由运动方程59323+--=t t t x 可得质点的速度 ()()133963d d 2x +-=--== t t t t t x v (1) 粒子的加速度 ()16d d -==t t v a (2) 由式(1)可看出 当t >3s 时,v >0,粒子沿x 轴正向运动; 当t <3s 时,v <0,粒子沿x 轴负向运动。 由式(2)可看出 当t >1s 时,a >0,粒子的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当t <1s 时,a <0,粒子的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因为粒子的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时,粒子加速运动,反向时,减速运动,所以,当t >3s 或0

大学物理答案第17章

大学物理答案第17章

17-3 有一单缝,缝宽为0.1mm ,在缝后放一焦距为50cm 的汇聚透镜,用波长为546.1nm 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单缝,试求位于透镜焦平面处屏上中央明纹的宽度。 解: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的宽度为 a f x λ 2=? 代入数据得 mm x 461.510 1.0101.54610 5023 9 2 =????=?--- 17-4 用波长为632.8nm 的激光垂直照射单缝时,其夫琅禾费衍射图样第一极小与单缝法线的夹角为50,试求该缝宽。 解:单缝衍射极小的条件 λθk a =sin 依题意有 m a μλ 26.70872 .0108.6325sin 9 =?==- 17-5 波长为20m 的海面波垂直进入宽50m 的港口。在港内海面上衍射波的中央波束的角宽是多少? 解:单缝衍射极小条件为 λθk a =sin

依题意有 011 5.234.0sin 5 2 sin 20sin 50===→=--θθ 中央波束的角宽为0 475 .2322=?=θ 17-6 一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一单缝,其衍射第3级明纹位置恰与波长为600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该缝时衍射的第2级明纹位置重合,试求该单色光的波长。 解:单缝衍射明纹条件为 2 ) 12(sin λ θ+=k a 依题意有 2)122(2)132(2 1λλ+?=+? 代入数据得 nm 6.4287 60057521=?== λλ 17-7 用肉眼观察星体时,星光通过瞳孔的衍射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亮斑。 (1)瞳孔最大直径为7.0mm ,入射光波长为550nm 。星体在视网膜上像的角宽度多大? (2)瞳孔到视网膜的距离为23mm 。视网膜上星体的像的直径多大? (3)视网膜中央小凹(直径0.25mm )中的柱状感光细胞每平方毫米约1.5×105个。星体的像照亮了几个这样的细胞?

大学物理(上)练习题及答案详解

大学物理学(上)练习题 第一编 力 学 第一章 质点的运动 1.一质点在平面上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为,v 瞬时速率为v ,平均速率为,v 平均 速度为v ,它们之间如下的关系中必定正确的是 (A) v v ≠,v v ≠; (B) v v =,v v ≠; (C) v v =,v v =; (C) v v ≠,v v = [ ] 2.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2 6x t t =-(SI),则在t 由0到4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位移的大小为 ,质点走过的路程为 。 3.一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在t 时刻的坐标为23 4.52x t t =-(SI )。试求:质点在 (1)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 (2)第2秒末的瞬时速度; (3)第2秒内运动的路程。 4.灯距地面的高度为1h ,若身高为2h 的人在灯下以匀速率 v 沿水平直线行走,如图所示,则他的头顶在地上的影子M 点沿地 面移动的速率M v = 。 5.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s 表示路程,t a 表示切向加速度,下列表达式 (1) dv a dt =, (2)dr v dt =, (3)ds v dt =, (4)||t dv a dt =.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 (D )只有(3)是对的. [ ] 6.对于沿曲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几种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A )切向加速度必不为零; (B )法向加速度必不为零(拐点处除外); (C )由于速度沿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必为零,因此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D )若物体作匀速率运动,其总加速度必为零; (E )若物体的加速度a 为恒矢量,它一定作匀变速率运动. [ ] 7.在半径为R 的圆周上运动的质点,其速率与时间的关系为2 v ct =(c 为常数),则从 0t =到t 时刻质点走过的路程()s t = ;t 时刻质点的切向加速度t a = ;t 时刻质点 的法向加速度n a = 。 2 h M 1h

大学物理大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大题及答案

内容为:P37-7.8.14.15.19.21.25; P67-8.11.14.17; P123-11.14.15.17.19.21; P161-7.10.12.15; P236-9.10~14.16.18~23.27.28 第九章 静电场 9-7 点电荷如图分布,试求P 点的电场强度. 分析 依照电场叠加原理,P 点的电场强度等于各点电荷单独存在时在P 点激发电场强度的矢量和.由于电荷量为q 的一对点电荷在P 点激发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相互抵消,P 点的电场强度就等于电荷量为2.0q 的点电荷在该点单独激发的场强度. 解 根据上述分析 2 020π1)2/(2π41a q a q E P εε= = 题 9-7 图 9-8 若电荷Q 均匀地分布在长为L 的细棒上.求证:(1) 在棒的延长线,且离棒中心为r 处的电场强度为

2 20 4π1 L r Q ε E -= (2) 在棒的垂直平分线上,离棒为r 处的电场强度为 2 20 4π21L r r Q ε E += 若棒为无限长(即L →∞),试将结果与无限长均 匀带电直线的电场强度相比较. 题 9-8 图 分析 这是计算连续分布电荷的电场强度.此时棒的长度不能忽略,因而不能将棒当作点电荷处理.但带电细棒上的电荷可看作均匀分布在一维的长直线上.如图所示,在长直线上任意取一线元d x ,其电荷为d q =Q d x /L ,它在点P 的电场强度为 r r q εe E 2 d π41d ' = 整个带电体在点P 的电场强度 ?=E E d 接着针对具体问题来处理这个矢量积分. (1) 若点P 在棒的延长线上,带电棒上各电荷元在点P 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 ?=L E i E d (2) 若点P 在棒的垂直平分线上,如图(a )所示,则电场强度E 沿x 轴方向的分量因对称性叠加为零,因此,点P 的电场强度就是

大学物理下17章习题参考答案中国石油大学

17章习题参考答案 17-3 如图所示,通过回路的磁场与线圈平面垂直且指出纸里,磁通量按如下规律变化 () Wb 1017632-?++=Φt t 式中t 的单位为s 。问s 0.2=t 时,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是多少? R 上的电流方向如何? [解] ()310712d d -?+=Φ - =t t ε ()23101.3107212--?=?+?=V 根据楞次定律,R 上的电流从左向右。 17-4如图所示,两个半径分别为R 和r 的同轴圆形线圈,相距x ,且,R >>r ,x >>R 。若大线圈有电流I 而小线圈沿x 轴方向以速度v 运动。试求x =NR 时(N >0),小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解] 因R>>r 可将通过小线圈的B 视为相等,等于在轴线上的B ( ) 2 322 2 02x R IR B += μ 由于x >>R ,有 3 2 02x IR B μ= 所以 t x x IS R t d d 32d d 420μ=Φ-=ε 而 v t x =d d 因此 x =NR 时, 2 42023R N v r I πμ= ε 17-5 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导体圆盘,它的轴线与外磁场平行,并以角速度ω转动(称为法拉第发电机)。求盘边缘与中心之间的电势差,何处电势高?当R =0.15m ,B =0.60T , rad 30=ω时,U 等于多大? [解] 圆盘可看成无数由中心向外的导线构成的,每个导线切割磁力线运动且并联,因此有 202 1 d d )(BR r rB R L ωω==??=??l B v 感ε 因电动势大于零,且积分方向由圆心至边缘,所以边缘处电位 高(或由右手定则判断) 代入数据得 2015060302 1 2...=???= =εU V 17-6 一长直导线载有电流强度I =5.0A 的直流电,在近旁有一与它共面的矩形线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