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地理寒假作业答案(新课标含解析)

高二地理寒假作业答案(新课标含解析)

高二地理寒假作业答案(新课标含解析)
高二地理寒假作业答案(新课标含解析)

2019高二地理寒假作业答案(新课标含解

析)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精品编辑为大家整理了2019高二地理寒假作业,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下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迷漫的现象,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

2.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 )

A.太阳辐射较弱

B.气温较低

C.暖湿水汽充足

D.风力较弱

下图为我国某景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2题。

3.景区设施中( )。

A.索道缆车方便游客登山及物资运送,会对自然景观产生影响

B.公路线路弯曲,沿线的名胜古迹数量多,便于游客乘车观赏

C.医疗站和警务站沿登山步道和公路布局,可保障游客的安全

D.食品饮料销售点应全部建在游客中心,以保护景区环境质量

4.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有

A.人口流动,彻底改变当地地域文化

B.推动对野生动植物及生态系统保护

C.保护古迹,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发展

D.提供就业,创汇、创税,回笼货币

5.防治城市暴雨时发生内涝的最有效措施是

A.保护城市原有湿地

B.硬化城市所有地面

C.扩大城区绿地面积

D.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第6~7题。

6.获取堰塞湖的影像技术手段是

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

7.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低到高的排序是

A.甲丙丁

B.甲丁乙

C.乙丙甲

D.丁丙乙

读图4,回答第8~9题。

8.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降水量数值为300mm

B.①地降水量数值为200mm

C.①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受山地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D.①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地处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9.该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以山地、高原为主的地形,地势西高东低

B.河流多为内流河,流量年际变化大

C.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多为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D.以牧业生产为主,灌溉农业发达

读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完成10题。

10.关于该区域地形特点叙述,不恰当的是( )

A.北高南低

B.山高谷深

C.坦荡无垠

D.山河相间

二.综合题

11.(24分)新西兰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小,人口多,其经济具有国际竞争力,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西兰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新西兰素以绿色著称,是世界最美丽的国家之一,约有30%的国土为自然保护区。

(1)新西兰地处______(东、西)半球,是世界上最______(早、晚)进入新一天的国家之一;其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6分)

(2)新西兰拥有丰富能源,主要是______?和______。(4分)

(3)在世界奶粉市场中,新西兰制造是优质的代名词,试分析其原因。(8分)

(4)新西兰动植物原始且独特,请指出其成因。(6分)

12.读海南省雷电灾害时空分布图,回答问题(20分)

分析海南省雷灾事故发生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成因。

13.(16分)冰岛位于北大西洋中部,靠近北极圈,温带海洋性气候给冰岛带来丰沛的降水。全境冰川和火山大范围地并存,因此被称为冰与火之国。神奇的北极光和引人入胜的温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瞩目冰岛。结合冰岛地理位置图回答问题。

写出冰岛突出的旅游资源价值,并简析冰岛温泉众多的原因。(16分)

答案解析

【答案】1.C2.D

【解析】1题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山谷地区,白天谷底得到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形成高压;山顶得到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形成低压,吹谷风,中心气流下沉,不会形成雾。夜晚,谷底散热慢,气温高,形成低压;山顶散热快,气温

低,形成高压,吹山风,谷底水汽含量大,中心气流上升,水汽冷却易形成雾。根据1题图示B、D是白天,不能形成雾,错误,A、C是夜晚,但A既有谷风也有山风,A错,故C正确

2题浓雾弥漫数日不散出现的条件,最主要是稳定的大气环境,一是有逆温存在,即大气不易对流运动,二是大气水平运动弱,即无风或风力弱,使大气长时间的停留在原地。太阳辐射弱、气温低、暖湿水汽充足,是形成雾的原因之一,不是形成浓雾弥漫数日不散的原因,A、B、C错,故D正确。

3.A

4.C

【解析】3题由图可知,索道缆车布局在景区内,能方便游客登山及物资运送,但会对自然景观产生影响;公路线路弯曲,但沿线的名胜古迹数量少;医疗站和警务站只沿登山步道布局,不能很好地保障游客的安全(公路沿线无布局);食品饮料销售点不应全部建在游客中心,以免游客购买不便。4题旅游业发展会出现人口流动和冲击当地地域文化,但不会彻底改变当地地域文化,旅游活动可以保护古迹,促进民族传统文化发展;B、D两项不属于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范畴5..D

5题,内涝形成的原因除了降水量大等自然条件,主要的是由于城市化导致,城市化地表硬底化,下渗作用少,所以必

须人口强化下渗作用,即完善城市排水系统。D正确。

6.A

7.D

【解析】6.遥感技术的主要功能是获取信息,因此获取堰塞湖的影像技术手段是遥感技术。

图中白色区域为冰川,海拔高,乙靠近冰川,在四地中海拔最高;丙位于堰塞体上,海拔较高;堰塞体使其上游水流受到阻滞,从而形成堰塞湖,因此甲位于堰塞体上游、丁位于下游,甲海拔高于丁。

8.A 9.C

【解析】

8.①地等值线闭合,且位于200mm和300mm年等降水量线之间,其数值为300或200;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处是几条河流的发源地,说明此地海拔较高,降水较多,其数值为300mm。该地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内部,受盛行西风带影响,其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在山地抬升作用下多地形雨。

9.从该国地理位置可知为蒙古国。该国地形以山高原为主,总体地势南高北低;该国深居内陆,河流多位内流河,降水少,河流主要补给来源为冰雪融水,流量年际变化不大;该国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多为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以牧业生产为主,灌溉农业不发达。

考点:等值线判读、区域自然环境特征

10.C

【解析】读图可以看出,该地地形高低悬殊很大,山高谷深,根据经纬度和地形剖面图可知,北高南低,山河相见分布。综合题

11.【答案解析】

(1)西;早;温带海洋性气候。(2)水能,地热能(风能)。(3)气候终年温和湿润,草场资源丰富;多肥沃的火山灰土,草质优良;奶牛品种优良;生态环境保护优良,空气清新,洁净的江河;绿色生产。(4)在很早地质时代和大陆分离;被太平洋包围,与世隔绝的孤立环境;生物自身演化缓慢。【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W向东至160E为东半球,160E向东至20W为西半球,由此可知新西兰位于西半球。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该日界线以西的地区比日界线以东的地方日期早一天,新西兰是最早进入新一天的国家之一。新西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多雨,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西兰位于板块交界处,因而地热能丰富;其位于西风带,风力资源丰富;气候温湿,河流流量较大,加之岛内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使得其水能资源丰富。

(3)奶粉质量跟奶牛品质、牧草质量和环境污染程度均有关系,可从气候和地理位置分析新西兰的地理区位优势。另外,绿色的生产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奶粉的品质,按此思

路分析叙述即可。

(4)动植物原始且独特的原因主要是与大陆隔绝,物种自然衍变缓慢,按此思路分析叙述即可。

12.【答案解析】

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下午的(4-9月的13-18时的)田野、工棚、农村民居及水域

夏秋季节是当地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此季节午后又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段,空气对流运动旺盛,易发雷灾;夏秋季节(4-9月)正是农忙季节,并且下午(13-18时)正是农民田间野外劳作的时间;当雷暴发生时,农民来不及躲避,或在附近的树下,野外简易的工棚、草屋等地躲雨,农村居民无防雷设备等就容易发生的雷击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海南省四面环海,岛内河流纵横,存在许多以打渔和水塘养殖为生的人,河海边或水陆交界空旷处无法躲避,一旦发生雷击,很容易造成伤亡。

【解析】第(1)题,从三图可知海南省雷灾发生的时间是夏秋季节的下午(4-9月的13-18时的),空间的分布是在田野、工棚、农村民居及水域。第(2)题夏秋季节的雷电较多的原因主要是此时气温高,对流旺盛导致;空间分布的原因要从农忙季节,农民工作的环境及海南省的地理环境来回答即可。13.【答案解析】

冰岛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处,地壳活跃,地热资源丰富;降水多,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

【解析】冰岛全境大范围的冰川和火山并存以及神奇的北极光都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科考价值,越来越多的游客给当地带来丰富的经济收入;冰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加上当地降水多,地表水和地下水丰富,从而形成众多的温泉。

以上就是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整理的2019高二地理寒假作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二下学期地理试题含答案(精选.)

高二年级联考地理试卷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 图1是“沿20°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1,回答1~2题。 图1 1.关于甲、乙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均位于印度洋板块 B. 地形起伏大,油棕、茶叶均种植广泛 C. 均为重要的铁矿、锰矿产地 D. 气候形成均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 2.关于乙地形区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域 B. 古代冰川侵蚀作用强烈 C. 河流均源出中国,注入孟加拉湾 D. 水稻种植业、种植园是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据图2中甲、乙两区域,完成3~4题。 3.甲、乙两湖所处的气候分别是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③地中海气候 ④温带季风气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图2 4.关于甲乙两湖泊面积减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围湖造田使甲湖泊面积减小B.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使乙湖泊面积减小C.沙漠侵吞使乙湖泊面积减小D.沿岸用水量大使甲湖泊面积减小 2018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图3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3回答第5~8题。 图3 5.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 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 6.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 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 7.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对外合作 ②西部地区经济发达,需要大量人才

2020高二地理寒假作业答案

2020高二地理寒假作业答案 导读:本文是关于2020高二地理寒假作业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1.(12分)(1)长江流域面积广,地处湿润气候带,降雨量大且暴雨集中,植被破坏严重。(3分) (2)植被覆盖率较高(1分) (3)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2分) (4)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淤积,蓄洪泄洪能力减弱;湖泊淤积,导致调蓄洪水能力降低;水库淤积,降低水库防洪标准。(6分) 2 ⑴沪宁杭、矿产资源(能源、原料)⑵经大秦线至港口,再海运至长江三角洲(上海)⑶有色金属、湘黔⑷水电、天然气(核电) 3(1)耕地面积扩大,沼泽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旱灾害性增多,气候变干(2)松花江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沿岸人口和城市较密集(3)开垦年限越久,土壤质量指数越低,退化越严重土壤侵蚀的加剧和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4)ABEF 4(1)55(2分) (2)B(2分) 与A相比,B地在冬季处背风向阳的南坡,热量条件优于A地台风;偶尔南下的冷空气影响;春季多阴雨等。(6分) (3)AB(4分) (4)如图所示(2分) 5.(1)、填出序号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①秦岭②渭河平原(谷地) ③汉水谷地(平原)。 (2)、气温随地势或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3)山地迎风坡(南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答出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可得分)。

(4)、900(850一950均可) (6)华北的春旱,东北和华北的冬季的寒潮,夏秋季的洪涝等 (7)使河湖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并危及人体健康。 6.(8分)读我国某区域沿东经106.5°所作的地形剖面及气候资料图,分析回答: (1)2℃,800mm。 (2) (AC) (3)四川盆地。 (4)阴雨,位于昆明准静止锋冷气团一侧。 7、(1)受季风气候影响,径流季节变化量较大(1分)上游落差大,水流急,不利于航运(1分) 受海洋气候影响,径流季节变化小,(1分)地势平坦,大部分河段水流平稳(1分) (2)长江中下游平原 C (各1分) (3)汉水武汉 (各1分) ACDF (2分) 8、(1)CD(2分) (2)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水电丰富(2分) (3)立体农业,春季低温阴雨,夏季干热少雨(伏旱)(3分) (4)围湖造田,河流泥沙淤积(2分) (5)武汉水陆交通便利,靠近煤产地,钢铁、机械工业发达、协作条件好,有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技术力量雄厚(劳动力素质高)农业基础好。(4分) 9.(11分) (1)均为地上河 (地形)从第二阶梯进入第三阶梯,水流速度迅速降低,泥沙沉积严重,河床抬高,堤坝加高;(植被)上中游地区植被破

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试卷类型:A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高二地理 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5至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位号、考生号填写清楚。 2.第Ⅰ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题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Ⅱ卷共2小题,满分56分。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XX年6月13日凌晨2点在下图所示甲国的S市开幕,全部比赛至7月13日在甲国境内12座城市内举行,右图为S市著名的巨手掌雕塑。回答1~3题。 图1 1.开幕时,当地的区时是 A.6月13日15时B.6月13日17时C.6月12日4时D.6月12日15时

2.足球赛开幕时,图中巨手掌雕塑的影子朝向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3.整个比赛期间,S 市的昼夜变化情况是 A .始终昼长夜短 B .始终昼夜等长 C .始终昼短夜长 D .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 图2是我国部分城市20XX 年11月2日至8日的最高气温曲线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4、5题。 4.关于图示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 .3日冷空气开始影响北京、沈阳等地 B .沈阳、北京可能有雨雪天气 C .该时段内,南京的天气变化最剧烈 D .该时段内,广州有一次明显的降温过程 5. 8日,沈阳市出现重度雾霾天气,据图推测主要原因是 A .冷锋过境前,扬起沙尘增多 B .秸秆燃烧时,烟尘浓度增大 C .暖锋过境后,悬浮颗粒物增多 D .供暖燃煤多,烟尘排放增加 右图为加拿大东北部某林场房屋倾斜下沉照片,回答6、8题 6.图中的森林是 A .亚寒带针叶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温带落叶阔叶林 7.造成房屋倾斜下沉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层下陷 B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繁导致 C .冻土融化造成地基不稳 D .受飓风影响所致 8.该房屋使用人字形屋顶建造的主要原因是 A .保暖 B .防止大雪积压 C .便于雨水排放 D .防震 20XX 年4月7日,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沈阳机床(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高精数控技术有限公司等38家单位组建成立了“沈阳市机器人产业联盟”。回答9、10题。 图3 图2

高二文科地理期末试题(含答案)

华亭一中2018——2019学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A.公路 B.菜园 C.鱼塘 D.果园 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 A.遥感( R) B.地理信息系统( I) C.全球定位系统( P) D.北斗导航系统(BD) 3.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拔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 D.乙>丙>甲>丁 1 9世纪40年代,。美国开始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该流域田纳西河的早期开发,由于发展炼铜业,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并使植被遭到破坏。据此回答以下4-8题。 4.造成用纳西河流域被破坏的原因不包括 ( ) A.扩大耕地面积 B.修建水库C.获取炼铜用的木炭 D.矿山开采5.田纳西河流域早期由于炼铜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 ( ) A.光化学污染B.酸雨C.噪声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6.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田纳西河流域地形起伏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B.田纳西河流域属于温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C.田纳西河流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但由于地形起伏大,大部分不能通航 D.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贫乏 7.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 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 C.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 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 8.科学合理地进行区域资源开发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历史进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 ) A.18世纪下半叶,它成为较发达的棉花、马铃薯、蔬菜产区 B.18世纪末,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C.19世纪30年代初,它成为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D.19世纪40年代,美国开始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该流域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9~11题。 9.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这一现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B.环境和技术C.交通和市场D.原料和能源 10.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在粤北、粤西山区发展的是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 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 C.推广基塘生产模式 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11.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资源B .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 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D.促进工业向乡村地区扩散

2017-2018学年度高二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 高二地理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下面四幅经纬网图, 回答下面小题。 1.四幅经纬网图中,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站在四幅图中的A 、B 两点上环顾四周,只指示一个方向的是( ) A. ①图中的A 点和B 点 B. ②图中的A 点 C. ③图中的A 点和B 点 D. ④图中的A 点 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3.图中ABCD 四点位于西半球的点有( ) A. 1个点 B. 2个点 C. 3个点 D. 4个点 4.一架飞机沿最短航线从图中D 点飞行到B 点,其航向是( ) A. 先向南再向北 B. 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C.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D.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读某地区地形图,乙地建有一25米高的楼房,完成下列各题。 5.乙地楼房顶部与山顶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 A. 350米 B. 399米 C. 199米 D. 409米 6.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P 地为洼地 B. Q 地为山脊 C. M 地为瀑布 D. N 地为峡谷 7.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于2月6日20时在中央电视台举行。居住在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华人观看联欢晚会的时间是 ( ) A. 5日12时 B. 6日4时 C. 6日12时 D. 6日20时 下图为七大洲(1~ 7)面积和平均海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关于图示各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1大洲大陆地形分南北三大纵列带,东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地 B. 3大洲是纬度位置最高、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 4、5两大洲受西部高大山脉的阻挡,西岸气候呈南北狭长状分布 D. 6大洲地形单一,以平原为主 9.从7大洲最大港口至2 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②①④③ D. ④③②①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问题。 10.由图可知,世界的海陆分布特点有( ) A.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 B. 陆地、海洋面积大致相等 C. 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 D.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

2020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2020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1..当小明写国文作业时,因为懒得翻课本,就直接拿小华的簿子来抄。在糊里糊涂照抄的情况下,请问下列哪一句话抄错了? B ,有人念到大学了还会把饮冰室记成冰果室, A.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 B.别号冰果室主人 C.曾参与戊戌变法 D.是近代的政治家与学者 2.下列哪组服饰和配件,最有可能是古代女子的打扮?D ,他是男的 A.玄端章甫 B.羽扇纶巾 C.拖鞋汗衫 D.云鬓花黄 3.就你对孔子的理解,你认为他的星座应该是属于答案:C 。A子路,B徽钦二帝,D那是断誉他爸: A.争强好胜,表现欲强的牡羊座 B.优柔寡断,多愁善感的金牛座 C.公正无私,博爱仁慈的天平座 D.处处桃花,风流文雅的射手座 4.全校的大扫除时间,由下列4个人打扫的态度,可看出谁的个性最急躁? C A.玉芳好整以暇地整理工具箱 B.启惠慢条斯理地扫着走廊 C.佑橙气急败坏地刷着厕所地板 D.建青从容不迫地擦着窗户 5.苏轼与好友张怀民夜游承天寺,请问他们不可能看到什么景象? A ,曦者日光也。 A.小斋幽敞明朱曦 B.提灯的萤火虫 C.在松针稀疏处闪烁的小镇灯火 D.慈乌夜啼 6、“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是一首汉代流行的歌谣,下列文句,与其意义最接近的是:C (A)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B)入乡问禁,入境随俗 (C)风行草偃,变本加厉 (D)追求时髦,风尚互异 7、罗董事长的三位朋友分别在今天过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 开幕。如果你是董事长的秘书,下面三副对联该如何送才恰当?A (甲)大启而宇,长发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 (丙)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 A、甲送乔迁新居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B、甲送分店开幕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过七十大寿者 C、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乔迁新居者;丙送分店开幕者 D、甲送过七十大寿者;乙送分店开幕者;丙送乔迁新居者 8、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 子。”(《论语·雍也》) ②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 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能够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已的话回答。答: 9.“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 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

2020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2019最新】精选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 高二地理试题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读“地球经纬网略图”(下图,虚线为极圈及回归线),回答下题。 图中乙地位于甲地的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下面四幅图中位于低纬度并联系两大洋的海峡是 A④. B. ③ C. ② D. ① 读两岛屿简图,完成3--4题。 3、图中 A.两岛均位于北半球 B.左图比右图比例尺大 C.甲岛实际面积比乙岛大 D.甲岛位于乙岛西北方向 4、甲、乙两岛相同的地理特征是 ①聚落分布②地形特征③水系形态④地域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下图示意某地等高线地形(单位:米),等高距为20米。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是 A.100m B.80m C.120m D.140m 6、该地产业布局最合理的是 A.发展特色种植 B.发展滨海旅游 C.开展山坡养殖 D.加大水能开发 读图,完成7-8题。 7、造成甲乙两地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纬度位置 C..洋流 D、地形 8、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丙地气候特征的是 9、甲、乙两地冬季降水较多,共同的影响因子有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③山地地形④沿岸暖流 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甲、乙两地所在区域的耕作制度差异较大,但主要粮食作物相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照 B.土壤 C.降水 D. 地形 读图中①②③④线段均为该大洋中的洋流,完成11-12题。 11、若②③洋流流向刚好相反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印度半岛为旱季

高二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二地理月考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调查数据显示,右下图(欧洲政区图)中A地墙壁厚度平均为23 cm,B地墙壁厚度平均为50 cm,C地则超过60 cm。据此完成1~3题。 1.造成图中三地墙壁厚度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地域文化 2.图中B区域具备的特征有 ①一定的面积②一定的形状 ③明确的区域特征④模糊的边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3.与A地所处国家相比 A.B地所处国家降水量更丰富B.C地所处国家气温年较差更小 C.D地所处国家降水更为集中D.其余三个国家降水均集中在冬季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据此完成4~6题。 4.有关四个阶段说法正确的是 A.Ⅰ时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B.Ⅱ时期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C.Ⅲ时期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D.Ⅳ时期河流水量季节变化最大 5.该区域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劳动力B.市场C.地形 D.气候

6.在发展过程中,该区域出现的主要问题最不可能包括 A.水土流失B.荒漠化C.河流污染 D.洪涝 2018年7月23日晚,老挝南部的某水电站项目的副坝发生溃坝,造成巨大损失。事件发生后,中国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利用数颗卫星对灾区进行了多次成像,之后将数据发送给老挝相关部门。据此完成7~9题。 7.我国在对老挝灾区的数据收集中,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8.利用该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直接 A.调查人口分布B.分析涝灾损失 C.监测滑坡灾害D.确定环境污染类型9.有关水电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缓解水资源不足,应在我国西北地区大力建设水电站 B.水电站的建设,会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 C.水电站建成后,将改变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分配 D.与山区相比,平原建设难度小,更适于建设水电站 读“我国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图和水土流失重点区分布图”,据此完成10~13题。 10.下列与①地区面临的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不相关的是A.多大风的天气B.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C.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D.对草原的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11.关于③所在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调整农林牧的用地结构②缓坡修筑梯田 ③沟谷打坝建库④退牧还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12.③④地区面临相似的生态破坏问题,该问题形成的共同自然原因

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寒假作业(1)(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一)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城隅.(yú)赍.(jī)赏一弦.一柱(xuán )羽扇纶.(guān)巾 B.遗.(wai)施纤.(qiān)云怆.(chuàng)然匪我愆.(qiān)期 C.玉簟.(diàn)殷.(yān)红沏.(qī)茶重创.(chuāng)敌人 D.剡.(shàn)溪商贾.(gǔ) 机杼.(zhù)雕栏玉砌.cha)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阑珊鹊桥迁徙异彩纷呈B.诡垣暮霭惆怅殚精竭虑 C.凋蔽仓皇主簿壮志未酬D.良辰飘零憔悴功亏一匮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安倍为了迎合国内右倾思潮,决定以牺牲日本同中韩等邻国关系为代价,换取保守派的支持,执意参拜靖国神社,无异于饮鸩止渴 ....。 B.齐鲁储运厂对大功率机车实施人性化管理,一进入冬季,他们具体 ..的御寒关怀, ..而微 使机车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C.不过百多人吃着大锅饭的戏剧团体,在目前金块珠砾 ....的时节,演不成戏,便没有收入,的确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D.作为亚冠新军,富力对2014年的赛季已经明确了目标。球队上下已经做好了征战这 一洲际赛事的准备,队员们心气很高,踌躇满志 ....。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古代诗人中真正弘扬了儒家思想,应该在儒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唯有杜甫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是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忠”“爱”精神,几乎成为杜甫一生坚守不渝的创作主题。 ①这种精神深入其骨髓,融入其血液②更重要的还在于他内心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③并用感情强烈的诗篇淋漓尽致地表达出④这不仅是因为杜甫以“儒生”自命⑤从而打动与感染众多的读者⑥它使得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 A.⑥④②③⑤①B.④③⑤②①⑥ C.⑥③⑤④②①D.④②①⑥③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电影历经百余年的沧桑历史,不断地走向辉煌,它记录了百年以来民族命运的起伏变迁,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B.第23届香山红叶文化节开幕,全园红叶变色率与往年同期相比,提前5天左右进入25%以上,随着昼夜温差加大,红叶变色加速。 C.全球已有6家航空公司投入运营了56架空客A380,运营基地都是大型国际航空枢纽,通航点也大都是全球主要的大型城市和金融中心。 D.记者从国家海洋局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望远镜”将被运送到南极,执行对太阳系外行星、超新星等天体的天文观测任务。 二、名句默写 6.名篇名句默写 (1)《蜀相》中表现出武侯祠内春意盎然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放白鹿青崖间,__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

2021年高二寒假作业一 英语 含答案

I. 完形填空 Last January I was given a chance to work in another country. At first, I lived a 1 life, but soon I met a group of new friends and they were really nice. Then something 2 happened. One of our friends suffered from kidney stones (肾结石), which had to be 3 surgically as soon as possible. But it was not as 4 as that! Our friend could not 5 the operation, which put him into deep 6 . I didn’t know how to help him because I didn’t have any money either. 7 , I never lost hope. Instead I tried to think of other 8 and told him not to worry because everything would be all right. Before I left the hospital, I talked to the surgeon and asked him to do the surgery, saying I would pay the expenses the next day 9 I had that kind of money. Well, I must have been 10 because the surgeon agreed to do it! But how was I going to get that much money? All I knew was that I needed to help my friend! Although it could be 11 to deal with this kind of situation, I decided to make some efforts. I tried to borrow money but failed. I tried 12 my things but no one wanted them. Then I had the idea of talking to my 13 . I asked him if I could have my next two months’ salary in advance—without even thinking on how I would 14 for two months with no money. He was surprised and asked me the reason. I told him that I had a friend who was really in need. 15 I convinced him too and then he gave my two months’ salary without

高二中国地理期末试题带答案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2分,共70分) 1.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叙述正确的是( ) ①跨南北半球 ②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③大部分位于中纬度, 没有热带 ④南北跨纬度 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⑤东临太平洋,海岸线长,有利于 对外交往和合作以及发展海洋事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2. 下列各组国家中,不是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 A.俄罗斯、蒙古B ?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 C.韩国、日本 D.印度、尼泊尔 3. 我国回归线穿过的省区(简称)由东向西依次是是 () A 台粤桂云 B 云桂粤台 C 粤桂台云 D 桂粤台云 4. 关于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汉族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中部 B. 少数民族集中在西北和东北 C.少数民族集中在西北和西南 D.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 5. 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被称为“紫色盆地”的地形区是( ) A.四川盆地 B. 柴达木盆地 C. 塔里木盆地 D. 准噶尔盆地 6. 下列叙述不是我国地形地势特点的是( ) A.地势西高东低,阶梯状分布 B.地形复杂多样 C.山地集中在第三级阶梯 D.山区面积广大 7. 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被称为“聚宝盆”的地形区是( ) A.四川盆地 B. 柴达木盆地 C. 塔里木盆地 D. 准噶尔盆地 8. 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临渤海和黄海的地形区是( ) A.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10. 造成我国东部旱灾和洪涝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风强弱 B 冬季风的强弱 C 山脉的阻隔 D 海陆位置的影响 11. 我国夏季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地方是 _______ A 曾母暗沙、哈尔滨 B 吐鲁番盆地、青藏高原 C 西双版纳、黑河 D 武汉、漠河 12. 关于界线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以南年降水量大于 800毫米 C.以南一月平均温大于 0C D ?以南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13. 关于界线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③为森林与草场界线 B.③为第二、三级阶梯界线 14. 下列解决我国水资源空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①兴建水库 ②跨流域调水 ③人工降雨④节约用水 9. 下述关于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正确的是 A 我国各地夏季都吹东南风,冬季都吹西北风 C 夏季风使我国南北普遍高温 D B 季风交替季节是我国主要降水季节 冬季风加剧了北方严寒,使南北温差增大 C.③为南方与北方界线 D.③为农牧业界线

(完整版)高二区域地理试题及答案

中国地理专题2009年4月 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1-5题。 1.元旦这一天,甲、乙两地相比 A.甲乙两地昼夜相等 B.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乙地更大 C.甲地比乙地的昼更短 D.甲地的自转线速度比乙地更快 2.甲、乙两地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季风气候 B.广泛分布红壤 C.河流结冰期长 D.耕地多为旱地 3.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 素是 A.海拔B .热量 C.水分 D.土壤 4.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河流流向B.纬度位置 C.盛行风向 D.海陆位置 5.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C.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读图“我国东部某地区局部示意图”,回答6—8题。 6.若图示地区位于东北平原中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以种植冬小麦为主B.②地利于发展蔬菜种植 C.③地最适宜种植苹果树D.④地应大力发展乳畜业 7.若图示地区位于南部沿海地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原地区夏季光热充足,利用棉花生长 B.洪涝、盐碱、伏旱是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 C.城镇适宜发展油菜加工工业 D.内河航运是该地区主要的运输方式 8.若图示地区位于南部沿海地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20° 40° ° 110° 乙 甲

A.①地以种植水稻为主B.②③两地发展城效农业条件优越 C.④地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D.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读某海岛示意图,回答9~10题: 9.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B.热量充足,农作物一年两熟 C.地处热带区域,不受寒潮影响 D.河流有明显汛期 10.关于该岛经济发展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以发展电力 工业 B.热带季风气候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 C.著名的莺歌海盐场位于该岛东海岸 D.主要工业区位于该岛的丘陵台地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中信息, 时间6月~9月9月~次年6月6月~9月农作物种植玉米小麦玉米 11.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松嫩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 12.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A.低温、冻害 B.地形、水源C.旱涝、盐碱 D.光照、风沙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实验区。读“三个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图2—1),完成13—15题。 13.规划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B.发展新的经济部门,缓解城市就业问题 C.寻求洁净优美环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2017高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一、1.【答案】B A项悚sǒnɡC项牾wǔD项辗zhǎn注意错误均排除。 2.【答案】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 A项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意思说反了,应为“不负众望”。望文生义。 B项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形容对象错了。 C项渐入佳境:指状况渐好或兴趣逐渐浓厚。主体应是人,但句子语境为家具。形容对象错了。 D项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符合语境。 3.【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需要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类型。A项“不但……还……”联结的内容无关联性且这组关联词一般表递进关系,而本例中还后面的内容与“他在英语国家工作”无直接关系。 B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应为“酝酿、出台、执行”。不合逻辑。 D项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与就业压力无关联。

4.【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解答时需要通读全部语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首先明确整段话叙述的中心是茶发展历史及词义的演变。先总说茶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⑤,再介绍“茶”字发展演变的历史④,①③为“茶”字形体演变⑥②“茶”义项与生活的关系密贴。根据每句话的逻辑关系及关联性词语处理好句子顺序。一开始选⑥,给人以突兀的感觉,从生活贴入,水到渠成的讲“茶”字的发展演变,非常自然、合理。故排除⑥为第一句,B、D项排除了,⑤②之间关系不如⑥②之间关系紧密。所以答案为C 5.【答案①既然自称为“客”(或“他自号为‘客’”);②戏曲界无人不知(或“戏曲界人人都知道”):③他还搜集了700余份戏单。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鲜明、得体的能力。从修改语病角度看,属优劣改每写出一句给2分。句①如果未表达出“自称为客”意思的,不给分;句②如果不用“戏曲界”作为话题,不给分;句③如果不用“他”作为话题,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关键处符台要求,可酌情给分。 6.【答案示例】作为一门艺术,音乐也要追求“深度”(或“音乐作品也需要追求‘深度’”)。 【解析】考查学生语言连贯的能力。补写正确给3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表达出“音乐要有深度”意思的,可酌情给分。 7.【答案示例】没有奋斗,生命就如空中楼阁,无论怎样建造,都只是徒劳无益。 没有奋斗,生命就如天上的彩虹,无论怎样描绘,都只是昙花一现般的消逝。 没有奋斗,生命就如干涸土壤中的种子,无论怎样耕耘,都只是空壳一只。

高二地理期末测试题(选修3)[1] 2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地理4月月考试题 班级:姓名:考号: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 2004年9月1日,由60位中国游客组成的第一支旅行团抵达欧洲,开始他们的欧洲之旅。这是自《中欧旅游目的地协定》签署以来的首批至欧洲旅游观光的国内旅行团。据此回答1~3题: 1.这支旅行团的旅行说明现代旅游的主要特点有() ①旅游空间的扩大化②旅游主体的大众化③旅游目的的交流性④旅游方式内容的多样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这支旅行团在欧洲可能观赏到的景观属于物质文化景观的是() ①巴黎的艾菲尔铁塔②地中海沿岸迷人的阳光沙滩③荷兰的拦海大堤和大风车④巴黎的凯旋门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3.就连人迹罕至的南极洲也留下了旅游者的足迹,形成这种旅游现象的特点是()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D.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歌曲《我想去桂林》中唱到:“在校园的时候曾经梦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阳朔仙境,……有位老爷爷他退休有钱有时间,他给我描绘了那幅美妙画卷,……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据此回答5~7题: 5.一般来说,旅游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旅游动机②旅游伙伴③闲暇时间④经济条件⑤娱乐消遣 A.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 8.“假日经济”是基于对旅游业何种认识()A.旅游业是旅游活动的媒介B.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 C.旅游业是“无烟工厂”D.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业 周庄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南30多公里,地处江南水乡,虽经历了900多年沧桑,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周庄仍完整地保留了原来水乡集镇的建筑格局。周庄也因此成为江南水乡名镇的最典型代表。周庄1984年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从1995年开始,旅游产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平均每年旅游收入递增35%以上。1999年客流量达到120万,门票售出80万张,仅此一项收入就超过4 000万。2000年,门票价格由35元提升至60元,但游客数量反而有所上升。然而,当地政府却准备修造一条公路,将周庄一分为二,希望利用周庄的品牌来带动周围两个镇的发展。据此回答9~10题: 9.旅游业的作用有() ①旅游业成为重要的经济收入②促进和繁荣旅游地的经济发展 ③发展旅游业只会造成破坏④发展旅游业无法带动其他部门和产业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此材料说明()A.旅游业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发展旅游业 B.要合理规划,以保护为主,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C.可以再建几个周庄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D.旅游业既然会带来保护问题,就应禁止发展旅游业 读云南省某地示意图,回答13~16题: 13.在云南西双版纳林海中的傣家村落,建筑形式 是当地高脚式竹楼,这表明() A.竹楼这种文化事物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 B.竹楼的材料和结构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 C.竹楼记录了当地人的意识形态 D.竹楼反映了早期社会制度 14.图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范文高二中国地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综合检测试题(三)中国地理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 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2·牡丹江模拟)下图为中国径流深度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的是台湾—江西—四川—青海等省的数据。分析回答1~2题。 1.图中径流深度随经度变化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西北季风的影响B.植被的疏密程度 C.地表的物质组成D.东南季风的影响 2.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A.是阶梯分界处,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 B.临海,受海洋影响大 C.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2012·济南模拟)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的相关资料,回答3~5题。 3. A.30°N,105°E B.°N,105°E C.40°N,120°E D.45°N,125°E 4.该地形区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以上,主要原因是该地形区() A.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做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做下沉运动

C.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做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5.该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冬季气温低B.土壤贫瘠 C.热量不足D.光照不足 分析“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资料”(下表),根据所学知识,完成6~7题。 A.黑龙江B.内蒙古 C.新疆D.西藏 7.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今后该省区农业生产发展方向是() A.开垦荒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退耕还林还草,重点发展畜牧业 C.建成商品棉基地 D.扩大林果业发展规模 读我国部分省区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8~9题。 8.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海陆分布 ③地形因素④副热带高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此时沿图中海岸线分布的28℃等温线自南向北观察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B.河流汛期逐渐变长 C.降水量越来越大D.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下面是M地—重庆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M地位于重庆的()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

2020高二政治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2020高二政治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1、(1)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设计融合了奥林匹克精神和民族文化的 特色。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在体育图标的设计中 以篆书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合汉字的象形意趣和现代图形的简化特征,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实现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坚持了 辩证的否定观,树立了创新意识。 (2)举办奥运会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促动中外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2、(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有只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 的偏差。 (2)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 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 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 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 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持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 发展。 3、促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弘扬传统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 需求;提升人们文化素养,提升精神境界,推动文化事业和旅游经济的 发展。 4、①文化具有教育塑造人的功能,能够协助人们形成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通 过遗址或通过遗址与复建部分的对比实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增强人 们的忧患意识,提醒人们勿忘国耻,激励人们不甘屈辱,弘扬自强不

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地理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60分。) 1.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八大行星中,金星距离太阳最近B.土星是最大的行星 C.天王星距离太阳最远D.地球在金星和火星之间 2. 在太阳系中,地球是一颗普通行星,但又是一颗唯一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下列 与地球上有生物存在无关 ..的是 A.日地距离、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B.稳定的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3.2005年8月12日9时(西五区),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一枚阿特拉斯运载火箭携带着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飞向太空。火箭起飞时,北京时间是A.11日12时 B.12日20时 C.12日22时 D.11日9时 读图1“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4-5题 4.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人口迁移的主要 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甲表示西欧,乙表示非洲 B.甲表示拉美,乙表示北美 C.甲表示西亚,乙表示南亚 D.甲表示非洲,乙表示亚洲 5.若此图乙地为攀枝花,其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首要原因是 A.气候条件优越 B.经济迅速发展 C.矿产资源开发 D.西部大开发6.有关气压带、风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半球的信风为东北信风 B.副热带高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是盛行西风C.季节移动的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D.夏季向北移动冬季向南移动 7.造成我国长江流域伏旱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低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 8.对地表起保温作用的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 9.下列地区气候的形成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的是 A.东亚季风气候B.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D.秘鲁太平洋沿岸沙漠气候 10.下列关于目前世界人口增长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增长总体上属于“三低”模式B.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属于“高高低”型C.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已基本转变为“三低”型D.世界各国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具有同步性 11.读图2回答乙处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谷地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图2 图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