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各大房地产薪酬待遇、发展比较

国内各大房地产薪酬待遇、发展比较

国内各大房地产薪酬待遇、发展比较
国内各大房地产薪酬待遇、发展比较

国内各大房地产薪酬待遇、发展比较

陈茵2009-12-13 18:39:00

同行热帖

?[安永会计师...]安永EY的应届生工资待遇和收入细则

?[安永会计师...]安永SLP全程经验(2013.7.4)

?[远洋地产]北京房地产业招聘骗子骗术分析——求职者...

?[华润置地有...]我拿华润置地深圳的OFFER的经过(面...

1.bovis lend lease:很好的工程类公司,施工管理历年都排在全球前五。暑假

在prologis实习的时候就看到过他们做的due diligence report,prologis 的人对其评价颇高。其工资水平据说在5000左右,不在上海的话有9000+,但是作六休一,因此我接触到的研究生大多不想去(据说去年一共发了10个offe r,不少人没去)。整个招聘是一笔三面,均为英文,其中第二面是英文的小组讨论,final是老外直接面。据说简历关80%都能过,但我居然被bs了,唉,r p阿。我们班卞剑锋和王生林进了final,但均被reject了。

2.瑞安(shui on):来自香港的实力开发商,很有号召力。招聘职位为ge和m

t,两笔三面。我们班有5人进一笔,4人进一面,之后好像再无消息了。后来跟一些研究生聊天得知,全国进final的一共有64人,但只要10人。不过公司很慷慨的,外地来沪面final的,机票、磁悬浮等费用全包。待遇据说9w一年。

3.凯德置地(capitaland):来自新加坡的实力地产公司,在上海开发有知名度

极高的来福士广场和港汇广场。去年的校园招聘全国一共收到8000份简历,但只招了11人(其中一人是我们专业的研究生学长,宣讲会时也来同济了),今年会招到60人。其实是否被拒我也不知道,因为他们电话通知时我正在面其它公司,一直关机,之后也忘了开,稀里糊涂的,呵呵。笔试是逻辑加英语。我们班好像有金丽娜进二面了吧,小梁甚至进了final。今天最新消息,小梁已经拿到凯德的offer,呵呵,恭喜恭喜。待遇估计4000左右。

4.世联地产。其实不是甲方,呵呵,名字够骗人的。是国内挺好的一家房地产咨

询公司,老板是我们专业的校友,虽然不能跟“五大行”比,但在国内还是能排第二,第一是易居(中国)。招聘是一笔三面。被bs其实很意外,我们班的同学基本都进笔试了。最终我们班老大、小梁、王生林、张鸣婕等5人都拿到了o ffer,基本工资3000多吧,但去不去还不知道,呵呵。在上海好像一共招了65人,足见对我们专业的重视。

5.中海地产。公司不用介绍了,中国房地产的两块牌子之一,其吸引力相对于万科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基本)工资较低。招聘是pre+三面+海之子体验计划。pre是在个大教室里,每人轮流上台作自我介绍和演讲。海之子体验之旅是三天的一个团队体验,约25%的人会被淘汰,但其实有一些强人会直接拿off er而不用去海之子,海之子的淘汰率因此也就大于25%不少。我直接简历关被干掉。但给排水的詹佳俊同学(暑假实习面prologis时认识的,现在拿到了龙湖和某设计院的offer,很低调的一个牛人)居然在面试现场的名单里看到了我的名字,还看到了我的简历。实在是无语了。中海不会犯这种错误吧…我班进pre 的六七人吧,全军覆没。认识的一个财大研究生最总拿到了offfer(现已签),据她透露,本科生基本工资3200,研究生4000。确实低啊…

6.建发地产。尽管不为人熟知,但确实是很好的一家地产公司,为央企下属企业。但似乎对我们专业不够重视,全军覆没。

7.浙江绿城。很多人都知道以前的甲a有个浙江绿城吧,呵呵,就是他们。实力相当强的开发商,以豪宅开发为主,业务城市不断扩大。宣讲会上他们始终拿自己跟万科比,呵呵,不知道是什么样一种心态。不过很留意他们的一句话:“公司会将企业的经营成果与员工分享”,让人很憧憬绿城的工资待遇。不过之后没有听说过有面试笔试的下文,怎么回事?来骗人的?

二.因疾而终篇。

1.万科。万科,在中国已经成为了榜样似的公司。招聘流程是出了名的一笔四面,呵呵,漫长吧,而且即使进了final也有不少人会被刷。进笔试的我们班只有三人(估计上海一共有500人左右之多),我、小梁、骆月明。笔试是行测,题量较大,我大约完成了80%-90%。我和月明进了一面,而且被分在同一组群殴(每组六人)。汗阿,之前其实单面已经面很多了,一点也不怕,但小组讨论从来没经历过。题目是我们分任学生会的6个部长,要举办一项篮球比赛,需要筹款,赞助商因此提出了一些要求,但与学校的几项规定有冲突,而且金额上也不够,要求提出解决方案。同组的均为本科,三同济一复旦一交大一财大,而且多为学生会的主席部长级人物,很强悍。同济的另一个女生很表现得很强势,复旦的表现得很冷静,交大的有点抢话担又本身搞不清楚状况的感觉。月明和财大的同学中规中矩,而我只能说是在积累群殴的经验了。结果是我和月明均被bs,同济另一名女生进了二面。至此,我班全军覆没。此外,我们专业的研究生,师从施建刚教授的朱莉萍学姐进了三面,但之后未联系,不知结果如何。据传,去年万科招的人95%为研究生。万科的待遇么,呵呵,10w+吧(据说是基本工资一般,但奖金很多)。

2.龙湖。有邓氏撑腰的龙湖发展迅速,财大气粗,正在积极筹备上市。个人感觉,龙湖的名头超过了其实力,呵呵,这要归功于其高薪政策。今年计划在全国招6 0-80人,一共是三面(一面的同时笔试)。招人为15%本科,70%硕士,15%博士。我进了一面,是班上唯一的一个,两名暑假在龙湖实习的同学吴华和金丽娜很遗憾没有拿到面试机会。面试是在皇冠假日大酒店,感觉非常正式也安排得很好(龙

湖现在的cho是从p&g跳过来的,名声在外)。面试很常规,2面1,一名是hr,一名是投资部的经理。主要感觉是对简历抠得很细,一直追问,简历有水分的同学很难混得过去。总体不是太好,觉得跟面试官总不在同一个节奏上,很难受,自知没戏了。面完之后做了笔试,全是性格测试,两百多道题。完了,hr送了一份小礼物。除了詹佳俊之外(待遇没问他),还听说有名研究生也拿到了off er,年薪17w,不过被直接拒了,呵呵,同济的牛人还是多啊。还知道有一个土木的研究生也拿到了,且已签,14w。我们专业上一届也有学长拿到龙湖offer 的,不过还是去了香港“四小龙”之一的嘉里建设,呵呵。以上均是龙湖的士官生招聘,此外,还有岗位招聘,待遇和发展空间均不如士官生。我班的金丽娜已经拿到北京龙湖岗位的offer(现已签),吴华等人还在申请其他分公司的岗位。岗位招聘的话,估计6w也还是有的。

3.招商地产。央企背景,其上是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的招商局集团。之前传闻招商的hr在网上说过,招商招人的原则是:“能不招,尽量不招”,让人很怀疑其招人的诚意。招聘现场也是很乱。在校园里大贴海报、大发传单,宣讲会的前半个小时居然是在颁发招商地产同济奖学金,比较恼火。宣讲的是同济的校友,透露出了对同济学生的偏爱,呵呵。之后的笔试居然只有40人左右,为行测。晚上还要上机做性格测试。不过我性格测试还没做就收到了面试通知,汗呐。收到面试通知的还有杨洋、吴华、韩一君。面试是在复旦,要填一张很复杂的表。二面一,全是常规问题。感觉他们并不是很认真,比较随意,而且有在赶时间的感觉,没有我发挥的空间。之后果然收到拒信,只有杨洋进了二面,但也以拒信收尾。真的很怀疑招商招人的诚意。待遇未知,但据说给的购房优惠十分有诱惑力。

4.沿海地产。之前不熟的一个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还能排到地产百强里,不错的。连宣讲会都没有(号称是网上宣讲)…一笔两面。投了简历后收到笔试通知,大概班上还有五六个人收到吧,还有两三个霸王笔的,呵呵。也是行测,还有开放性问题,恶阿,居然全是关于沿海的企业文化、开发理念的,又不是很出名的公司,谁知道啊!不过还好,拿了张沿海的宣传报纸,大段大段的抄,呵呵。之后收到面试通知,是在兰生大酒店。我班还有三四个也进面试了,又是群欧,而且跟金丽娜一组…还好有了上次万科的经验,有点把握了。一共是12个人分两小组,小内部讨论再辩论。题目是小岛求生,要给需要的物品按重要程度排序。不过一正式开始,我就觉得不对劲了。我刚开始看题目,居然有人就开始讨论了,原来是这个题目太常见,很多人都见过了,于是他们题目都不看直接开讲,搞得我很郁闷,一边听一边继续看。听他们说了很多觉得自己该发发言了,于是提了个想法,没想到居然还错了,因为我还没看完题,下面还有其他条件。之后看完了题还好点,有一些发言,也充当了时间控制者,在小组间辩论时也有两次发言。不过结果还是挂了,郁闷阿,估计是刚开始的表现确实不好。学弟学妹们,以后要做好功课阿!我们班杨洋进了二面,并且顺利通过二面参加了其后的确认会。不过至今还未收到offer,等吧。据说年薪6w。

5.中国建筑国际集团(csci)。是中国海外旗下的,总部在香港,董事长是同济校友。注意与中建国际区分开,差很多的。宣讲会时直言在亚洲范围内尚无竞争对手。工作地点有四个:内地、香港、澳门、迪拜。据说内地工资4000,香港

澳门税后年薪20w,迪拜的话可能更多。他们的说法是:以当地大学生毕业的薪资确定你的工资。据说去了迪拜的人三五年后就是开着跑车住别墅了。而且感觉培养体系也很好,12、24、42个月都会有考试,全通过的话就能成为地盘经理(相当于国内的项目经理)。有了这些经历再回国的话,呵呵,就不用说了吧。招聘流程是一笔两面。这次上海站的简历筛选刷人很厉害,进一面的仅44人,估计是1/30-1/20的筛选比例,比预计的100人差很多。我们班我和小梁拿到了面试机会。很意外没面英文,全是常规问题,面试官亦均是同济校友。不过因为我是上午最后一个,而且前面的进度慢了,所以给我的时间较少。感觉还是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表现出了自我。呵呵,可惜没能进笔试,可能是不喜欢我的风格吧,呵呵。之后的笔试小梁进了(他是这次招聘的志愿者)。题目是商务信件的阅读理解和回复,主客观都有,全英文。结果还没出来。最后的一面可能会是香港总部来人面,估计会是全英文的,呵呵。

三.走到最后篇

1.雅居乐地产。全国范围内不是很出名,但还是地方性的较好的一家地产公司,号称“华南五虎之一”,亦在百强之列。听了宣讲会,觉得这个公司可能在中央还是有人的,而且拿地都是大块大块地拿,甚至是在风景区内。招聘流程很简单,一面一笔,全国招人也招很多,从宣讲会来看,进入的门槛也不是很高。我们班收到面试通知的大概有五六个吧,还有几个强面的。分组面,每组5人。我那一组四个同济(另三个两个是土木、一个是园林),一个华东理工(也是工程管理专业)。问题还是常规问题,无非是自我介绍(要结合家庭和成长经历)、职业规划、选择雅居乐的原因、期望薪水等。有个问题吓我一跳,问我们到目前为止已经面过几次了。其他几个人一般一两次,最多的三次,我当时也没想太多直接说了六次,后来觉得很玄,公司会不会觉得我面了这么多,怕给我offer我也不会去?不过说实话,面完之后还是比较有把握的的,因为看前几组的情况每组差不多出2个人。我们这组首先华东理工的估计没戏,毕竟,在土木建筑范围内,华理跟同济是不能比的;四个同济的,园林专业的是女生,而报的是工程类,基本不会有希望;另有一个土木的居然在面试到一半出去接了个电话,回来还发短信,太儿戏了,必挂无疑。所以,就剩下我和另一个土木的了。结果也确实是我们两。之后我们去笔试,全是逻辑题,不知道是状态不好还怎么,那天做得很差,就完成了一半左右。知道玩完了,呵呵。那天我们班四个人通过面试进了笔试,最终除了我之外都拿到了offer,他们是:刘小朵(她在面试环节淘汰掉了1名北大的研究生,强吧,呵呵)、骆月明(霸王笔而最后拿到offer!)、唐溢林。工资出乎意料的低,2000左右。呵呵,极有可能都会把雅居乐拒掉(而且雅居乐招人实在是太杂了,什么学校的都有,同济是最好的了,很无语)。

2.金地。正所谓“文万科,工中海,理金地”,金地的名头是很响的,而且确实是实力开发商。去年我们专业去了两个,一个学长拒中海而去金地,足以说明金地的吸引力了,今年宣讲会时也是人爆满。今年金地全国招四五十人左右。招聘流程是一笔三面。笔试人数控制得很少,仅有100人,我们班就有七八个进了笔试,我因此也觉得金地必然是要在我们专业招人的。笔试形式为“公文筐测试”,据说是考高级经理的类型,是不是说明金地对校园招聘的极高定位?题目有好几

道,中英文皆有,多是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分析怎么处理。当晚出结果,我班五人进面试(全上海不到四十人),包括我。第一面还要分两轮,一轮是人力资源面,一轮是部门经理面专业知识。部门经理面我的是关于项目拓展的知识,问了好几个问题,比如因项目开发的需要让我对一个地块进行研究,应该研究哪些方面的内容;给我五十万,我会怎么创业;我会怎么选择伙伴等。之后直接面人力,面我的是同济的校友李鹏,在校时的土木研究生会副主席,现在是总部hr的一个部门经理。压力面试,表情很冷,让我觉得很不自在,还好及时作了调整。我是上午面的,上午面试的只有我一个人是本科,李鹏还特地提到了这一点,我觉得自己还是有希望的。我在等待时跟几个研究生在一起聊,被李鹏看到了,所以他在面我时还问:跟你坐一起聊天的都是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的?什么名字?意在考察交际能力。还好,这些信息我基本都在之前聊天时问过了。本来说下午六点前通知结果,结果一点左右就叫我去二面了。我班另外几位小梁顺利完成了一面的两轮,但到此结束;另外三个同学一面一轮就没音信了。二面换了总部的人力资源经理面,问题很常规,但一直不看我,还玩手机,我还算镇静没有被影响到。顺利到final,这回是总部的人力资源总监。此人问问题后就开始不说话,逼得我只能一直不停地说。还问了我的专业问题,说我成绩不是太好,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堕落,我还算是比较自信的回答了,他也对答案还是比较满意。当晚,李鹏用很有活力的声音电话通知我:恭喜你通过三轮面试进入了金地上海大名单,但这不是正式的offer,全国大名单会在12月15日前公布并发出正式的offer,我们建议你在此期间任参加其他公司的招聘活动。我知道,这意味着风险,果不其然,我最终并没有受到正式的offer,与我同进大名单的3名同专业的研究生(1名是施建刚老师的研究生,1名本科清华研究生同济),一人收到。基本工资估计4000(本科)左右,不会太高。

3.景瑞。上海的一家地产公司,正在全国化布局,同时也将会在明年内上市,地产百强。其实我对景瑞一直印象很好,呵呵。我们专业02级的学长王东现在就在景瑞,现为部门经理助理。招聘流程为一笔两面,全国招80人左右。笔试是上机测试,有性格,也有逻辑题。我班五人获得笔试资格:我、吴华、卞剑锋、王飞云、刘小朵,此外王生林强笔,呵呵。结果我和王生林拿到一面机会。一面的人不少,均为同济复旦交大财大的学生,还是同济的居多。部门经理面,主要是问简历里的东西,也问专业,甚至问我对拿地的幕后操作了解多少(因为我在prologis的bd部门有过一个月的实习),我直言:并没有接触得这么深。其实一看我就看出来面试官是我老乡了,呵呵,不过不好捅破。我们聊了很多,包括职业发展和景瑞。顺利通过一面,在两周后进入二面,王生林同学很不幸没能获得二面机会。面我的是hr经理,同济建筑系毕业的校友。还是常规问题,面完就感觉比较有把握了。再之后两个礼拜,收到offer。基本工资4000(研究生5 000),有住宿,五险一金,车贴饭贴通讯补贴等,报销培训费用,分两年共发放11000左右用来买电脑。购房优惠5%。

4.华润置地。说到这个公司不得不说说他的母公司华润:150家央企中的38家重点央企之一,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总资产逾2000亿,目前是万科的最大股东。很牛的一个公司,央企的背景也使其抗风险能力较强。招人其实也是挺多的,全国招350人左右;摊到上海估计50人是必然有的。招聘比较乱(典型的国企风格,乱,而且分公司在单独组织,分公司就具有决定权),我报的分

公司是一笔二面。笔试是专业笔试,包括结构、力学、专业软件和房地产市场等,全部是主观题。难度不大,比较基本。一面是在华润上海公司(就在同济旁边),单面(其他分公司多是小组讨论),面试官应该是分公司的部门经理。常规问题,气氛很轻松,聊了不少其他的东西。之后自我感觉还是比较有把握的。结果是,我和吴华都进了二面。二面是区域经理来面。进二面一共是3组,总共二十几个人。我和吴华同分在第一组,不是讨论,而是就让我们问面试官问题,很奇怪,他来回答。第一次碰到这样的面试。当天晚上收到短信:明日早上来参加确认会。其实就是发offer了。此区域公司一共包括成都、重庆、长沙、合肥四个分公司(我本身是四川人),在上海一共招了12个人,很幸运,我是唯一的本科。

5.保利。央企地产老大。综合实力紧随中海、万科。背后有江氏和李氏的支持,又有军工背景,发展很快。不过宣讲会比较垃圾,完全是照着读的。之后笔试,非常专业,全是结构、力学这类外加一些逻辑题,难啊(之后跟一些同济土木的硕士、博士交流,他们也坦言:有难度)!笔完一个多月都没消息,不抱任何希望了,却在面恒大时收到面试通知。面试时在徐家汇附近的保利上海公司。进门就看到江某人和李某人的题词。分组面,一组5人。这是我所有面试中见过的最牛的一组。除我以外的4人全是同济土木研究生,一个人硕士、三个博士,自我介绍一说吓死人:参加了5项省部级科研计划,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学术会议并发表演说,独立完成4个项目的施工图设计,学生会主席,奖学金十几二十个…汗阿,而我,是连一次奖学金都没拿过的小小本科生啊…不过说实话,单论面试表现他们未必比我好很多,特别是一些常规问题他们都抓不住点,让面试的经理有点不高兴。之后跟他们有过交流,他们说一般都投设计院,不大屑于投地产公司(地产第一年有个十几万的话也不及他们在设计院拿得多),所以没什么地产的面试经验。不过他们还是投了保利,足以说明保利的吸引力。此前我就在面龙湖时看到过一个博士生。我努力地在他们的夹缝中多说几句话,而且多是强调我们专业能做什么,我的自我定位是怎么样的。即使如此,我还是不抱任何希望,毕竟专业上差太多。今天居然收到保利总部打来的电话,说我通过了笔试面试,上海分公司会再给我打电话。这算是offer么?我也没填上海公司阿,因为上海没有适合各我的职位。等电话吧。

四.生死未卜篇

1.万达集团。呵呵,“大连万达”,这个名字应该很熟的吧。万达的商业地产是中国(大陆)最好的,而且是去年房地产行业里唯一一家获得“最佳雇主”称号的公司,足以说明待遇很有竞争力。宣讲会上说因为公司总部要迁到北京,所以每人发20w的搬迁费;也听说退休前会发前五年工资的总和,一般员工怎么也都会有个50w吧,呵呵。招聘流程是一笔两面。我在宣讲会前就收到了面试通知,也就没去听了,呵呵。我班好像也就我1个人收到了面试通知。面试在万达广场,修得真的很好,但是有点复杂,让我找不到北了(方向感本来就不好)…面试是群面,一共5个人,4个同济1个交大。先自我介绍再讨论一个问题,最后和面试官交流职业规划。问题是谈论现在零售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前面有了两次群面的经历,这次感觉好多了,基本上是算是leader,其后的讨论基本都是在我提出的框架下完成的,我的几个重要的建议和观点亦被采纳。因为只有一个女生(交大的那一位),就直接让她做presentation了。她讲完后,我做了

三点补充。之后跟面试官交流的过程,在我说话时面试官基本都会与我对视,其他人时则基本没有,这让我比较有信心。万达的结果还没出来,但我感觉还好,交大的女生缺乏条理和一些地产的基本知识,同济人力资源的研究生表达法能力不是太突出,电信的本科不够稳重,土木的研究生表现比较好。

2.恒大地产。高调得不能再高调的一个公司。综合实力排名中国地产第六,甚至还未上市。宣讲会前就闹得沸沸扬扬,负面消息一大堆。待遇是试用期5000到6000,另有30%奖金,提供住宿(号称星级)、午餐、有职工班车,还有其他补贴。宣讲会前摆出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宣传海报(从没见过这么大的),进了会场一人一堆宣传资料(包括一本成本价200元的精美宣传册,这也是恒大被批的原因之一,太浪费)。结果只讲了15分钟,说是为了方便嘉定校区的同学回学校,连基本的q&a都省略了,很让人怀疑是不是怕有人针对其负面新闻提问。然后是排队交简历,交的时候跟公司的人讲几句话,然后他再看你几眼(传说恒大很重视外貌)。整个招聘就一面,上海进面试的仅有96人,我们班就有8个,汗呐…面试是分组,每组4人,就是2分钟的自我介绍。无语了。感觉太随便了。跟我一组的又全是研究生,2个同济土木,1个华师大的(本科清华,此人是我老乡,也拿到了华润的offer)。来面试的几十个人里仅有的4个女生别分到了一组,更加怀疑恒大…月底前给答复,不过对这公司不敢冒,必定是不会去的。

五.放弃的一些机会

1.中信国华。施工单位,解决北京户口,工作地点在巴西或非洲。本来不来上海招人的,去年师兄石竹只身去北京pk掉清华的竞争对手后,今年就来上海了,而且是在同济开宣讲会,甚至招聘公告上怎么填写邮件名称都是以石竹为例,呵呵。收到笔试通知了,没去。我班的王生林拿到了offer,不过已拒之。面试有英语环节。

2.jll。“五大行”中排第三,不过感觉在中国的地位不比cbre和colliers低。据说全国招人的名额以个位数计。流程不清楚,只知道先网申,后电面,通过了才能有听宣讲会的资格,之后是shl和不知几轮的面试。所有的一切必定是全英文的。我在上课的时候收到电话,说通过了简历筛选要电面,不过我直接拒之(不是因为我牛,是我自知没戏要被拒还不如先把它拒了)。hr很意外的感觉,问我准备去哪个公司,我说是甲方;他问能透露名称么,我说不好意思不方便;他又问那薪水能透露么?我说不好意思也不方便…整个过程先是中文,后来中英夹杂,最后直接全英文了,晕阿…最可恶的是,明明是我拒它,居然他们还给我发拒信!随便说一下,jll(上海总部)的目标高校有6所:同济、交大、复旦、财大、南大,还有一个忘了。其他学校的同学基本过不了简历关。

3.三峡总公司。不说你不知道,它是世界五百强。面的太随便了,因为去了之后就没兴趣了,感觉典型的国企作风,内部言必称“长”,且毕恭毕敬,受不了。之后居然让我(还有吴华)去南京final面,均拒之。工资不高。

4.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一听名字就知道其政府背景。当时手里已有地产的o ffer,自然不会再考虑了。甚至他家打来电话的时候我话都没多说,是让我面试

笔试还怎么我都不知道…

5.中国银行。之前觉得房地产太不好进,就报了中行,后收到笔试通知,没去。我班的刘小朵已拿到offer。待遇么,第一年5、6w是有的吧。

6.东渡国际。之前未听过的一家地产公司,亦在百强之列。殊不知其为恒隆地产旗下。自称运作特点为“反周期运作”和“不良资产收购”,貌似并不走拿地开发这条路。去年一共发了15个offer,只去了3个,足见其待遇之差。不过招的均为mt。收到了面试通知,拒之。我班最后只有飞云大侠和秦兴军参加了面试。未拿到offer。

六.我没投的一些不错的公司(有些是因为英语要求太高)

1.新鸿基地产(sun hung kai)。香港“四大天王”之首。实力不用说,但招人也以个位数计,均为mt。果然是“好、快、省”,宣讲会前海报、横幅一个没有,低调阿,哪像什么恒大,暴发户的感觉。

2.太古地产(swire)。香港最好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其上的太古集团也是巨牛,鸦片战争的电影里都能看到他家的logo。工作地点香港。每年都会在我们专业开小型宣讲会,招人之意再明显不过了。宣讲会是英文的,听得头大,说太快了。招聘流程是一笔三面,英文为主。我班有5人参加了笔试,现在还没到面试环节,相信会有好结果的。据说去年全国招了5个,其中有我们专业的一个学长。待遇么,呵呵,提供住宿,1.3w/m。

3.五大行。dtz武汉分公司有招人,jll上海、北京有招人。这两个公司招的都是房地产相关岗位。其他三家很恶心,都招的是物业管理(虽说这种高档物管收入也很高,但还是不大有人想去)。飞云大侠参加了savills的笔试,是翻译。后无音信。

4.中建国际。上届有两个学长拿到了offer,一个拒了,老支书孙可可去了,工作地点为新加坡。工资不高,据说是800美金。去非洲的话有1w+。今年吴华最后拿到了offer(长三角一共招了11人,8人同济,2人东南,1人河海大学),已拒之。

5.佳兆业。一个不错的地产公司,但是宣讲会很垃圾,hr是去年同济毕业的研究生。公司有所谓的职业发展路径,具体记不清楚了,但是感觉很诱人。我班去面的人不少,但进二面的仅骆月明一人,并最终拿到offer,现已签,工作地点上海,待遇么,近4000吧,呵呵,有住宿。

6.中南集团。集团公司,房地产与施工均有。据说面试时,会根据专业评级,分为“推荐录用”、“考虑录用”、“不予录用”,我们专业全是推荐录用,4个人均收到offer。第一年2500,有吃住,第二年有4000+(好的有6000)。

7.基准方中。成都的设计院,还可以。唐溢林拿到了offer。收入也还可以。

8.p&g。公司不用说了,但因为跟专业无关,基本没人投,不过牛人李珊已拿到mt的offer,基本工资7200?呵呵,别眼馋了。有意者可以索要其面经,据说已完成。

9.华润新鸿基。研究生为主,全海波已拿到offer,且已签。

10.华润时代。主要是做商业运营。小梁pk北大研究生后拿到了offer,不过貌似已拒。

11.三盛宏业。之前没听过,但居然排到前50。集团除房地产还兼营运输等。一笔二面,笔试为行测。我班方臣纲和张鸣婕进了final,但均未拿到offer。据说工资很低,2000多,拒的人一大批。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 我国房地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1998年国家停止福利分房实行住房货币化后,房地产业开始真正发展起来。90年代发展壮大,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投资占GDP 比例逐渐增加。21世纪随着城镇居民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购房需求不断增长,房地产业得到飞速发展,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国人均住房面积城市达到20平方米,农村达到25平方米,住宅成套率达到70%。住宅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城市达4%,城乡合计达7.5%,房地产业己上升到支柱产业的地位。近两年来住宅建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1.5个百分点左右。关键词:市场发展 (一)房地产的总体规模越来越大 第一,房地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逐年增加。199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4010.17亿元,到2004年达到13158.25亿元,房地产投资额平均每年增长1000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的比例也逐年增加。 第二,开发规模快速增长。2004年全国房地产施工面积从1999年的56858万平方米上升到140451万平方米,增加了83593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增长25 %,房地产开发规模逐步扩大。房地产开发的各项指标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最高接近30%,近几年增长的更快。 (二)地区发展不平衡 第一,房地产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存在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①无论是房屋施工面积还是房屋竣工面积,东部都占有很大比例。这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早所致。②中部的增长速度(除了销售额)基本处于领先水平,并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东部地区土地资源偏紧,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和竞争激烈,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向中、西部转移,房地产的地区结构发生变化,尤其是随着中部经济的发展,中部的各项指标(除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其他两部。③地区间差距正逐步缩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西部的房屋销售面积占全国销售面积的比例都较前有所增加,且中、西部居民个人购买商品住宅在全国的份额也在增加,由2002年的13.6%,21.7%上升到15.7%,24.3%,中、西部居民购买商品住宅的增长比例较大,均高于全国平均的增长比例。可以看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地区间正逐步缩小差距。 第二,城镇居民居住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在中国人口增长的情况下,人均建筑面积仍在增长,反映了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因各地区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从表3-4可以看出:从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的绝对数量上来看,东部地区24.91 >西部地区23.25>中部地区22.06。这是因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房地产市场比较活跃,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西部地区虽然房地产发展不完善,但人口密度较小,相对来说居住面积较为宽松,中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又不很发达,所以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最小;从其增长速度来看,西部地区5.1%>中部地区4.6%>东部地区3.6%。 (三)房价居高不下 近来,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三高”,房价高、居民购房热情高和居民可支配收入高。2004年全国商品房价格大幅攀升,达到了2714元/平方米,比2003年增长了355元,远大于19982003年年平均售价的增长,其中上海、北京、深圳的商品房均价分别达到8627元/平方米、6232元/平方米、6037元/平方米,与之对应的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分别为16683元、15638元和27596元。

近五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变化(DOC)

近五年中国房地产发展变化 2016年 巴曙松:中国房地产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目前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和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是并存的,所以没有改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库存量过大,以消化库存为主,整个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观点地产网讯:4月12日消息,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在深圳出席活动时表示,目前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和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高库存是并存的,所以没有改变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库存量过大,以消化库存为主,整个行业还在收缩的大趋势。 巴曙松指出,即使是一线城市,房地产的新屋销售和新开工面积之间的传导周期越来越长,这是典型的行业在逐步收缩的趋势。 关于近期部分一线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巴曙松认为,跟这些一线城市长期供应不足有关,如,与一线城市长期土地供应不足,容积率定得偏低,对于人员流动趋势判断没有充足的预见性等,都有直接的关系,但这个改变不了整个房地产行业逐步在往下回落的趋势。 对此,他提出建议要化弊为利,201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划,其中强调城市土地建设。 他表示,房价上涨的城市基本上是老百姓用自己的货币选票选出的中心城市。下一步配套的改革要变成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比如深圳,如果地价上涨让很多制造环节在深圳有压力,就应该主动迁到东莞、惠州。相应的,深圳和东莞、惠州的地铁、城际的交通、生活的便利就要打破原来的土地制度、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制度,要有城市群的布局规划大格局。 巴曙松总结称,要把一线城市房价上涨的压力顺势引导成建设未来城市群的正面发展动力。 2015年 2015年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走上转型之路 目前,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从2015年中国房地产现状分析情况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进入世纪以来,国内地房地产市场日趋火爆,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地财富奇迹,在很多地区,房地产业甚至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地支柱.在这种大地风潮之下,人们纷纷涌向房地产领域,不论之前做过何种工作,仿佛一旦进入房地产就可以资产翻倍.然而,经过几年盲目地火爆之后,房地产市场地泡沫不断增大,国家和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些调控措施不断出台,房地产市场终于开始逐渐回归理性.那么,国内房地产业未来地趋势又是如何,当房地产企业不再暴利之后,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如有些人所想地那样彻底崩盘亦或是逐步走下坡路呢?本文认为对这个问题地思考将有助于今后房地产市场地规范化发展.虽然在过去地几年中房地产市场展现出了不完善地一面,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内作为有着刚性住房需求地房地产业依然会继续稳定地发展下去,而本文地研究在理论上金额以指导我们今后更好地完善这个产业.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房地产投资状况 从目前国内房地产地经济来源分析,房地产投资依然呈现出不断增长地态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比重也比较大.这种投资一方面来自国内民间资本地投入,另一方面就是国际投资.其中前者是主要投资来源,占到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总额地绝大部分,年这一比例约在左右,而从增长速度来看,除了年有较小回落,年至年都保持了高速增长状态,年随着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地出台,这一数据又逐渐开始归落.从投资结构来看,投资对象则逐渐由商业营业用房转向住宅投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房地产开发状况 根据中国房地产协会地统计数据,国内房地产开发整体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新开工面积增多,竣工面积增速减缓.随着国内对房地产市场政策地一些改变,一些开放商对土地地囤积情况逐渐向使用过渡,开工情况增加很多,但是为了保证足够地利益,往往故意要求施工单位减缓进度,导致竣工面积地增长很缓慢.二是拆迁规模受到遏制,但土地控制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房地产开发不断出现地负面拆迁新闻,国家也对此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若干文件用于规范拆迁规模和方式,但是土地使用依然难以得到控制,这其中既有开放商地想法,也有地方政府地授意,而且开发过程中屡屡出现经济问题.国家审计署发布地《个市县年至年土地管理及土地资金审计结果》,列举了个市县在土地出让、征用及相关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一些不合规、不规范地问题,实际情况可能远不止如此.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年联合召开地电视电话会议中,通报了年月至年月全国“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清查整改情况,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存在“未报即用”违法用地现象,其中包括一些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至今年月日,全国共清理“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案件宗,涉及土地总面积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万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房地产销售状况 从房地产市场地销售情况来看,销售量呈现出一定地波动,从年至年,销售量不断增加,即使在年中间有过短暂回落,但是从全年来看,销售量仍然是增加地,国家统计局公布地数据显示,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首度超过亿平方米.尽管面临严厉地楼市调控,商品房开发投资全年同比增速仍然达到.但是这一情况到年随着国家调控地坚决执行而发生了改变,数据报道年房地产市场相比年下降了左右,且这一比例依然在继续增加中.但是房地产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有所不同,虽然调控力度很大,但是房价近年来依然处于高位运行,虽然在个别地区稍有回落,但是不具代表性,从全国范围来看,房地产价格依然较高.从房地产市场地需求来看,受中国城镇化运动地影响以及年轻人落户城市地主观意愿,房地产地刚性需求依然很强,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地因素就是投资性购房热度依然不减.中国城镇化是目前世界上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大规模地城镇化,在“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已经到了,规模是非常巨大地,这场城镇化运动也使中国人地生活发生了非常深刻地变化,也直接

中国房地产各阶段发展史(非常详细)

中国房地产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理论突破与试点起步阶段(1978至1991年) 1978年理论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等观点。 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统建办公室率先挂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开发总公司,拉开了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序幕。 1981年,在深圳、广州开始搞商品房开发试点,在此之前,国内只有房地产开发,没有商品房开发,事业单位或是企业单位造房子主要是用于内部职工福利分配。 1982年国务院在四个城市进行售房试点。 1984年广东、重庆开始征收土地使用费。 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首次公开招标出让住房用地。 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台,开始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1991年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24个省市的房改总体方案。 1987至1991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非理性炒作与调整推进阶段(1992至1997年)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深圳视察后发现特区市场经济之后变化很大,其中房地产开发相当成功,认为开发区的经验值得全国推广,于是他吹响了中国发地产开发号角,沿海城市一带开始展开,特别在海南、北海、广州、深圳等。 1992年房改全面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推行。 1993年“安居工程”开始启动。1992年后,房地产业急剧快速增长,月投资最高增幅曾高达146.9%。房地产市场在局部地区一度呈现混乱局面,在个别地区出现较为明显的房地产泡沫。1993年朱镕基总理到海南视察,发现海南的房地产市场是已经失控,主要是土地市场形成了严重泡沫。于是下令停止银行贷款。政府开始第一轮紧缩性宏观调控,房地产泡沫破裂,造成了大量的烂尾楼和银行呆坏账。 1993年底紧缩性的调控政策落实,经济过热势头放缓,处在通货紧缩通道中,亚洲金融(行情,资讯,评论)危机爆发,日本、香港等地房地产泡沫破裂。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开始复苏。 第三阶段:相对稳定协调发展阶段(1998至2003年)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成为新的消费热点。1998年对中国房地产业来说是关键之年,分水岭就是上半年和下半年,很多开发商在1998年上半年都熬不下去了,把土地纷纷卖掉退出市场。但是到了1998年下半年,在6月份左右,政策面开始发生变化,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房地产发展的政策,主要一个是取消福利分房,通过市场来解决住房问题,这种政策使得有效需求在短期内爆发,并大幅快速上升。还有价格政策,在这之前商品房的价格受到物价局的管制,不能随便涨价,是限价的。但是在这时候取消了这些管制,为后来开发商涨价提供可能,这以后开发商自己喜欢怎么定就怎么定,开始乱涨价。1998以后,随着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实施,房地产投资进入平稳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1998 里程碑 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倡导贷款买房。 7月3日,国务院正式宣布停止住房收入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同时,"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被确定为基本方向。

中国房地产未来发展趋势(精)

■胡葆森/文 中国房地产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了。作为业内人士,我几乎目睹和参与了这一行业发展的全过程,对其发展的大脉络有些观察和思考,现予阶段性总结并呈上,以期与大家分享。 在25年的长期发展之后,中国的房地产业从起步、摸索、动荡、调整的过程中逐步趋于理性和成熟。这一过程又一次印证了发达国家已经总结出的一条规律——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 达到800~1000美元时,房地产业开始起步;达到3000美元时,行业发展开始加速;达到7000美元左右时,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达到12000~13000美元时,行业发展进入饱和期。2013年底,我国的人均GDP 已经接近7000美元,与发达国家总结出的规律完全契合。 再过十年,我国人均GDP 超过13000美元时,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将达到供需的饱和点,行业的发展也将从顶峰开始回落。可是,作为近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的城镇化率去年为53%,如不包括2.5亿非户籍人口,也只有36%,离实现70%的城镇化目标,还需要大约20年的时间。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城镇化推进的主要载体,我国房地产业在未来的15~20年内,仍有持续的增长空间。 当下: 细分时代已经到来 25年后的今天,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后,发展现状突出的特征就是“细分”。这种细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的细分。 当市场真正处于理性后,行业的基本属性开始发挥作用,商品的价值规律开始发挥作用,供求关系决定商品房价格短期内升降的经济学原理、城市开发总量与总体消费需求决定泡沫存在与否的道理,开始为人们所认知。

那些简单武断地预测中国房地产业何时崩盘的论断显得过于哗众取宠;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关于“三四线城市泡沫大于一二线城市泡沫”的推断也不免显得过于草率。简言之,当市场的“六大主体”(政府、金融机构、开发商、媒体、消费者、专家学者)逐步成熟后,就不应该再像以往一样以“线”划线,以点及面,而应该根据不同城市的人口规模、地理位置、经济总量、供求状况、资源禀赋、政策导向、城市化水平等,区别判定每一个城市的市场状况。 例如:郑州、武汉、西安同属二线省会城市,武汉和西安的人口达到本省人口总数的20%左右,而郑州因设省会仅有60年历史,全市人口仅占本省人口总数的8%左右。由于地处全国交通枢纽位置,加之中原经济区、国家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高铁十字枢纽等有利因素,与武汉、西安相比,作为1.06亿人口的河南省省会城市,郑州城市化的提升空间势必大于其他两市。 即使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三四线城市的发展也不均衡,一些四线县级城市如神木县等,因在建规模过大,供需严重失衡;但在一些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中西部人口大县,仍不乏“日光盘”案例。因此,我们在判定市场状况时,还是应回到它的基本面上,按照相关的基本指标对其做出细分和判断。 2. 开发商的细分。 在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后,开发商阵营在不断地进行分化。 以企业概念区分,有价值观驱动型,也有商业利益驱动型;有战略导向型,也有机会导向型;有上市公司,也有非上市公司;有激进扩张型,也有稳健甚至保守型;有跨国、跨省扩张型, 也有区域发展型;有多业态综合开发型,也有单业态专业开发型。 2004年“8·31大限”后,房地产的资本属性日益显露,与资本市场完成对接的上市公司加快了在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布局步伐,迅即拉开了市场格局调整的大幕。

我国房地产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末我国居民的住房一直是按福利分房的政策来解决。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按照分配住房的时间、数量和地点考虑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 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设想,指出改革的方向是住房商品化。首先改革围绕“三三”制补给出售新建住房政策进行试点。按照这个政策,个人购买住房的房价款,由个人、单位和政府各承担1/3,即个人只需支付房价款的1/3,就可以买到住房,其余房价款由单位和政府补贴。1987年9月,深圳经济特区率先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随后,福州、厦门、广州、上海等城市也开始试行。1988年4月,规定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让”从而使房地产市场有了法律上的保障。1989年,由于政治形势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房地产市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1991年5月,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发展,加上浦东开发的带动作用,1991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出现回升趋势。 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国房地产市场是从1992年兴起的。1992年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而此前的“房改”、“地改”始终步履维艰。房地产业在有利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得到了迅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兴起,交易活跃。其重要标志是1992年前几个月社会各界普遍公认的一个社会新热点----“房地产热”的出现:全国前四个月与上年同期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8.3%,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6%,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 14.6%,而商品房完成投资却增长78%,商品房销额增长63.3%.1992年下半年:膨胀.1992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迅速膨胀.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比1991年底增长175%,新开工面积增长78.1%,利用外资增长228%,全年商品房销售额比1991年增长80%,房地产公司增加2倍. 1993年上半年达到顶峰.这期间,全国商品房完成开发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143.5%新开工面积增长136%;新增开发公司6000余家,至此,全国房地产开发公司已达19000多家. 1993年下半年----1994年3月:受挫折相持.1993年7月起,政府开始对房地产业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相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心态上看,很多人认为宏观调控是暂时 的,“年底将出现新一轮高潮”;二是从实际价格上看,很多大城市基本不见降价,“有价无市”的局面非常明显;三是完成的投资增速比上半年有所下降,但仍比1992年高.这种局面大致持续到1993年3月. 1994年3月至1995年:房地产进入理性回落、平稳发展阶段。1994年3月“两会”之后,房地产市场开始理性回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9%的经济增长速度和13000亿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计划,逐渐平静了社会上期望房地产市场出现新一轮高潮的心态。1995年是国家宏观调控继续深化的一年,在房地产领域,宏观调控已取得明显成效,房地产市场步入平稳发展阶段。住宅、办公用房、商业服务业用房等商品房的投资比重更趋于市场需求结构;地区差异有所缩小;用于炒作的资金和投机性的投资明显减少;中介咨询、物业管理也获相应的重视和发展。

浅谈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

288浅谈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汤超 唐山市国文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在远古时期,人类主要依靠天然洞穴,野外群居,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了钻木取火,学会了种植作物,伴随着文明的不断进化,人类懂得了如何搭建房屋遮风避雨,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中国社会逐渐出现了大量房屋建设,宫殿林立,统治阶级的产生注定了权力的私有化,物质的私有制,所以渐渐地出现了房屋买卖和占有。 关键词:房地产;发展历程;买卖;私有制 我国房地产行业源于人类文明的初始,到西汉时期才产生比较正规的房屋买卖,当时人们并不怎么在意这个行业,但这却是一个萌芽的开端,封建社会制度转为专制,到了唐宋时期房屋买卖才得到比较广泛的发展,许多达官显贵开始通过自己占有房屋的面积大小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以致出现现今残存的所谓古代庄园,现在的庄园其实都是古代达官显贵的府邸。近代社会以后,常年战乱不断,以致房地产行业几近灭绝,因为战乱年代无法保障资金的财产,更多的商人和官员将眼光转移到金银和首饰之上,新中国建国以后,随着国家政权的巩固,领导阶级幻想创造一个公有制的国家,人人均等,人人平均,在新建的律法之中,严格规定废除房地产私有制,严禁个人买卖房屋或者对外租赁,所以房地产行业在法律制度下逐渐消失,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中介行业渐渐苏醒,有了复苏的迹象,目前我国房地产中介行业已达到快速发展的阶段,接下来我简单描述一下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 1 房地产中介(经纪)公司的产生 房地产中介公司其实就是在房屋买卖过程中的一个枢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房地产行业中起到了提高市场交易效率,降低房屋交易过程中的成本,使房屋买卖更加有保障性,从而维护了买卖双方的共同利益,所以房产中介公司才可以在房地产市场中存活下来,房地产交易过程中包含房屋买卖、租赁、互换、抵押物品等多种交易,房屋买卖伴随着房地产中介的产生,两者相伴而生,相辅相成。 2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几个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将近 30 多年的岁月里城,在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改建、乡镇改造的国内大形势下,我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分别为经济复苏、房地产初步发展、房地产行业初具规模、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等四个阶段。 2.1 房地产行业的复苏 建国以后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人民经济得到很大改善,1980 年以后,国家对于居民城镇住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国家开始允许个人房屋自由买卖,但是土地依旧公有制,政府正式出台了土地有偿使用、个人建房、房地产建设综合开发等政策,中共十三大《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包括房地产市场,这明确宣告了从此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诞生。 自从法律制度健全以后,全国 80% 以上的房屋所有人基本颁发了房产所有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为房地产市场中出现不正当交易创造了条件,做好了铺垫。 2.2 房地产的初步发展 房地产的初步发展主要表现为房地产中介公司的产生和民间个人交易的形成。初步发展时期的房地产中介服务主要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政府各个事业部门事业单位性质建立的房屋交换站、房屋交易所和民间房地产交易市场,这类官方承办的房地产公司机构承担了当时社会人民交易服务的职责,人们手里多余的房产可以通过正当渠道自由买卖了,第二类是工商部门批准的房产中介企业,90 年代中后期,全国各大城市均出现大大小小的房地产中介,第三类是民间自由买卖房屋的个人,这类人或许以前从事过房地产行业,熟知房屋信息,懂得房屋交易过程中的相关法律,但是他们的基本文化不高,所以常常遭到同行人士的蔑视,通常被人称为“房纤手”、“房虫子”,虽然在房地产市场中挣到了一些钱,但大多数人还是没有大的发展。 2.3 房地产市场初具规模 随着少数人群的房屋自由买卖,渐渐地房地产中介公司被人们所接受,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前,房屋买卖并不被允许,但现今却成为一种模式,随着国家经济制度的改革,经济活动的权限也被慢慢房款,随之社会上便出现一部分经济条件好的人群开始以个人名义购买多套房屋,等待房屋价格上涨之时,以高价卖出,巨大的利润诱惑了太多的人,这时房地产行业已初具规模。 2.4 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 进入 21 世纪以来,国民经济较之国外还是有很大差距,人民依旧是将自己的钱存至银行,每年只是吃利息,从而导致货币流通不畅,国内消费水平低下,政府为了鼓励国民消

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从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状况、人口状况和国家政策的现状出发,详细的分析了它们与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概况出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现状。同时,从宏观经济、城市化和社会保障房方面入手,给出了中国房地产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房地产;现状;未来;趋势 1 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 1.1 宏观经济发展与房地产业 1.1.1 人均GDP与房地产发展阶段 联合国对一些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在经济起飞期都存在一个房地产快速增长期,时间为20~30年。中国人均GDP在1998年达到821美元,当时正值中国住房货币化改革实行,房地产业开始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也就是真正的房地产业起步阶段;2003年人均GDP接近1300美元,房地产开发投资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房地产正处于1300~8000美元阶段,正是发达国家所经历的房地产业高速发展期。近10年来,中国人均GDP年增长进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2010—2020年经济增长相对“十一五”期间有所放缓,但仍将保持在7%左右。预计2030年左右中国人均GDP将达到8000美元,也就是说,中国房地产业仍将保持15~20年的快速发展。 1.1.2GDP与房地产发展吻合度 在经历1998、1999年的低谷后,国内经济在2000年开始复苏,2003年时已经走出萎缩,当年GDP同比增长10%,2008年进一步上升到18%,2009年稍有回落,然而仍然保持8%的增长率,显示出国内经济正处于经济高涨阶段。房地产开发投资自1997年后同样逐年递增,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占GDP的比重由1986年的1%增加到2007年的14.5%,根据国际经验,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的合理范围在10%~14%,中国目前房地产投资水平在较为合理的区间。通过相关性计算可知,1986—200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与GDP的相关度高达0.974,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相关度达到0.997,房地产投资与GDP的增长有较高的关联性。在未来中国GDP保持稳步快速的增长的同时,与GDP高度相关的房地产投资也将保持长久的平稳快速发展。1.1.3 居民收入与支付能力 房价收入比可以大致反映居民购买住房的支付能力。在正常居民收入增长及房价增长下,房价收入比呈现平稳变动。通过图3可以看出,中国平均房价收入比变动五个阶段特征:第一阶段是1991—1993年,房价收入较快增长并处于较高水平;第二阶段是1994—1996年,1994年大幅下降后,进入平稳上升阶段;第三阶段是1997—2003年,1997年大幅提高后进入较为平稳阶段;第四阶段是2004—2006年,为快速上升阶段。2004—2006年,每户住房总价快速上升,而每户家庭总收入的增速相对平稳,二者的增速差迅速扩大,结果导致了房价收入比的快速上升。2008—2009年平均房价收入比有所下降,2009年降至7.41,但仍高于2006年之前的水平,可见降幅较为平缓。从国际比较来看,目前中国居民购房能力要明显低于国际水平。中国当前的平均房价收入比是较低的,低于6.4~8.4的国际平均水平。 1.1.4 居民收入与住房水平

中国房地产未来10年发展趋势

中国房地产未来10年发展趋势的看法 前言: 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项目自身的条件,同时还取决于房地产市场大环境的状况。 中国房地产业的现状: 住建部于2011年公布数据:截至2010年底,中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1.6平米。2010年全国人口13.7亿,城市化率50%,即:全国总可居住建筑面积约216亿平米。2011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19.01亿平米,即:到目前为止,全国可居住建筑面积(包括已开工尚未竣工的部分)至少235亿平米。 2011房屋新开工面积19.01亿平方米,增长16.2%,增速比上年回落24.4%。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4.10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增速比上年回落22.6%。经2010、2011两年国家调控的重压,2011年全国已有40个以上城市房价出现同比下降。 那么,中国的房地产供应量是否已达到饱和?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否为所谓的房地产价格的“拐点”?中国的房地产业是否正在进入衰退期?针对这类问题,我们可以从影响房地产业的因素入手,来推导结论。 影响房地产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项: 1、国民经济 2、刚性需求

3、投资预期 4、国家调控 5、文化观念 下面为针对各项的具体分析: 一、国民经济: 目前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它们两项中的任何一项很难单独繁荣或衰退。通常来讲,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是房地产业繁荣的前提和基础。利用可变参数模型对历年中国GDP和房地产投资数据分析,可推导出: 中国GDP每增加1%,房地产投资会增加1.38-1.48%。 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会带动房地产投资增加1.2%。 表一: 2000-2011中国历年GDP增长率(%)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8.4 8.3 9.1 10 10.1 11.3 12.7 14.2 9.6 9.1 10.4 9.2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2000-2011年,中国的GDP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为这12年间中国房地产业高速增长提高了基础。 而未来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会怎样呢?以下三个方面可以说明未来十年中国的GDP还会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1、全世界范围内科技进步、生产力水平高,中国同时还具备市场规模巨大、内需旺盛优势。 2、劳动力、人口结构方面具有优势。1982年-2021年间,中国的劳动人口均会占总人口50%以上,整个社会负担较轻,利于经济发展,称为“人口红利”。 3、中国的经济体制、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还有很大调整空间,将进一步提高创造力、生产力、市场规模。 高盛公司曾于2003年预测中国将于2041超越美国称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后被认为过于保守,修改为2027年。2011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将于2016年经济总量达到19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而届年美国的经济总量为18.9万亿。 经以上可得出结论: 未来十年,国民经济仍会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为房地产的繁荣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未来十年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精)

买房还是卖房 未来十年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 讲师:李豪 课程介绍:随着2015-2016年初房地产新政策的出台,各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项目公司面临着新的机遇下挑战。中国房地产下一步在哪里?限购、限贷、限价等政策1线城市是否取消还是仍旧,目前是机遇还是危机,住宅市场是否好做还是商业市场有机会,这些问题都困扰着每一位中国房地产业人士。本课就新政策之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从国家政策、经济、国策、产业等多方面展开分析和阐述,对以上问题一一解答。 课程对象: 房地产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总裁、中高层管理人员。 课程时间:1天/7小时 课程大纲: 1解读2015-2016年的房地产新政策的解读 1.1宏观和微观正确解读房地产新政策 1.2解读中国经济格局与中国未来在世界经济中地位 1.3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现状 1.4解读土地、税收新政策 1.5解读经济环境、金融环境与投资环境 2影响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因素

2.1二胎化政策与人口红利 2.2营改增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 2.3城市化 2.4中国产业格局 2.5投资需求与投资环境 3上海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与预测 3.1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上涨支撑与因素 3.2“美国房地产模式”与“香港模式”和中国房地产发展阶段3.3上海房地产市场趋势与预测 4中国房地产市场格局发展趋势 4.1一、二线城市的趋势 4.2三、四线城市的挑战 4.3住宅市场趋势 4.4商业地产与互联网商业的明天 4.5国进还是民进 4.6“大鱼吃小鱼”还是“快鱼吃慢鱼” 4.7高周转还是高利润 4.8资产与现金流并举 5房地产项目类别发展趋势

5.1住宅项目 5.1.1刚需是否有那么多? 5.1.2改善性是否仍是主流? 5.1.3投资型是否有市场? 5.2商业地产 5.2.1商业结合体的下沉5.2.2写字楼的创新 5.2.3养老地产春天 5.2.4文化产业园的兴起5.2.5旅游地产的整合

中国房地产未来七大趋势(精)

中国房地产未来七大趋势 从 2013年开始,中国房地产将进入一个与过去十年完全不同的季节! 从改革周期的维度判断,未来五年特别是未来两年应该会着意显示出宽松、开明、努力和有为; 从经济增长周期的维度判断, 则中国经济在 2012年已经软着陆成功, 且已呈复苏回升态势,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有望进入新型“稳态增长”,进而迈向新的大国崛起台阶,一举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如果从房地产产业的维度判断,则一个全新的季节也已经来临,无论增长态势、市场格局、政策趋势以及产业组织等都将发生重要变化。 值此之际,每一位身处这个大时代的理性经济人需要做什么呢?那就是敏锐地去捕捉新的变化趋势,快速找到并确认自己的新的身份,以进入新的季节,迈向新的未来。本文意在粗略勾划出未来十年中国房地产的十大变化趋势。 趋势一:中国经济从 10%的大波动“超高增长”进入“七上八下”的“次高增长”以 及小颠簸的“稳态增长”,而房地产业也从“超高增长”转变为“中低速增长”。 过去 30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接近 10%,尤其过去十年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甚至超过了 10%,这是典型的超高速增长。用世界银行的评价来说,就是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人口,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实现过如此快速的持续增长。但是展望从现在到 2020年未来的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将告别 10%上下的超高增长, 转而进入“七上八下”的次高增长。 有三个因素发生了变化:一是中国人口周期的变化,进而必然引发经济周期的变化。进入 2010年后, 中国从“人口红利” 开始转向“人口负债” , 经济增长则从“劳动力无限供给” 时代进入到劳动力相对紧张进而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时期,经济增长必然随之告别“超高增长”,转而进入劳动力约束下的“次高增长”。人口周期所带来的增长格局的变化,在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发生过,中国也不会例外。 二是房车主导的重化工业增长将风光不再。 2000-2010年,中国的房屋年销售 从 100万套增长到 1000万套,汽车年产量则从 200万辆增长到 2000万辆,房和车十

中国房地产发展史

昨天在查阅中国房地产历史文献的时候,冷不丁得看到上面一段话,感触颇深。二十年前的一句话也似乎正在映射现在我们的住房情况。 如果你知道这是什么的话,你就会明白,二十多年前ZF就不准备让所有人都买得起房。如果你买不起房,那么商品房和你是无关的。至于未来如何,也决不能让你露宿街头。 纵观长达三十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你还会发现很多很有趣的事情。 例如“中国人是有买房传统的”,“政府每次放水都是为了拉动经济发展”,“任何调控都可以控制房地产市场”,这些其实都是伪命题。 “周易八卦,五行占卜”,中国人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算命。同样,购房者咨询我最多的问题就是:未来房价到底怎样?我该如何选择购房时机。 其实这个答案完全可以用历史证明。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翻开中国30年来的房产历史卷轴,让大家对中国房地产市场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历史漫长但有其韵味,也可直接翻阅至底部) 一、中国房地产市场诞生

1980年是中国房地产的元年,这一年邓老把房子定义为商品。房改和土改同时被推动,中国房地产正式成为了一个产业,开始缓慢的种子发芽阶段。 不过当时很多人担忧文革重袭,不敢拥有私产,而且也期盼单位免费分房,房地产业的规模很小。 1984年,邓老肯定了房地产行业的意义,排除了杂音,地产的黄金10年到来。 1987年,深圳进行了首次的公开土地拍卖,催化全国房地产加速发展。 所以,1987年才是中国地产开始进入商业化的时间点。 二、中国第一个房地产泡沫破裂 1988年,海南脱离广东独立建省成立海南省,大批的人来到海南淘金,这些人里就有潘石屹,冯仑,易小迪等人。中国第一批房地产获利者正是这些人。 1991年,国务院进行24个省份的房改,全国房地产进入起飞阶段,同时中国地产的首个泡沫开始蓄积。 1988年房地产平均价格为1350元/平方米,1991年为1400元/平方米,1992年则猛增至5000元/平方米,比1991年增长257%。 地产泡沫时期,当时流传着“要挣钱,到海南;要发财,炒楼花”。

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回顾 发布时间:2009-01-08文章来源:投稿文章作者:Ranbo 一、中国地产发展30年回顾 从1978年的土地相关法规的调整算起,中国的房地产业已经伴随着改革开放经历了30年的风雨历程,但是,即便如此,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仍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而是一个以政策为主导的政府市场。 2003年以来,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逐渐处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政治、经济、人文环境之中,中央与各地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以及各级市场在不断博弈中发展和成熟。 1、房地产发展的四个阶段 1978~1991年的理论突破与起步阶段 土地法、规划法的制定与实施,为房地产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深圳(罗湖区)房地产开发经验的示范作用,开始逐渐向全国推广。 1991~1995年非理性炒作与调整阶段 以邓小平南巡为标志,中国南方掀起了房地产开发的高潮,其中炒作最为严重的包括海南、大亚湾、北海等地,而随后急速的“硬着陆”,使这些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随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低迷期。 1995~2003年相对稳定的协调发展阶段 整体说来,这一阶段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得最好得一个时期,整体表现稳健,市场价格与销售量平稳增长,各地市场全面稳步地成长,中国得房地产业进入一个稳步上升的通道。 1995年,在经历了之前的炒作与调控之后,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处在一个萎缩的状态。 随着中国的福利分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政府需要全面启动商品房市场以完成分房制度的转化。处在改革前沿的深圳市,随即推出一系列的措施,以刺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蓝印户口制度,之后这一政策在上海、大连等地得到推广。 2000年初,中国的福利分房制度终止,货币化分房方案全面启动,住房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并稳步发展,这同时也直接刺激了商品房市场的发展。 2003~2007年,调控、反调控与总体反思阶段 2003年中后期,国内部分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过热的现象,政府为了稳定市场发展,开始进行全面的宏观调控,而2005~2006年则是政策出台最为密集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政府先后出台了10多项政策措施,从土地、信贷、经济适用房、房价、产品结构,以及外资管理等多方面,来全面反思国内的房地产行业发展。由于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较大的利益冲突,因此,当诸多的政策落到实处之后,常常不是被夸大,就是被缩小。 2006~2007年,热钱、炒作、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下,国内房价开始出现爆发式的增长,政府随即开始不断紧缩信贷,以期为“高热”的楼市降温。 2007年~2010年,房地产行业全面调整的阶段 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信贷紧缩政策的影响逐渐显露,不断升温的房价开始快速回落,伴随这一回落的还有商品房的成交量。 2008年,国际经济环境的全面衰退迹象逐渐明显,国内经济也受到较大的影响,在持续紧缩的信贷政策下,房地产行业发展减速明显,行业内调整的深度与广度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加强,整个行业伴随经济调整进入新一轮的全面调整期。 从近期的经济与行业发展情况看,这一调整的过程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最快会在2009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房地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1998年国家停止福利分房实行住房货币化后,房地产业开始真正发展起来。90年代发展壮大,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投资占GDP比例逐渐增加。随着城镇居民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购房需求不断增长,房地产业得到飞速发展,近20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国人均住房面积城市达到20平方米,农村达到25平方米,住宅成套率达到70%。住宅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城市达4%,城乡合计达7.5%,房地产业己上升到支柱产业的地位。近两年来住宅建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在1.5个百分点左右。 (一)房地产的总体规模越来越大 第一,房地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逐年增加。199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4010.17亿元,到2004年达到13158.25亿元,房地产投资额平均每年增长1000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的比例也逐年增加。 第二,开发规模快速增长。2004年全国房地产施工面积从1999年的56858万平方米上升到140451万平方米,增加了83593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增长25 %,房地产开发规模逐步扩大。房地产开发的各项指标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最高接近30% (二)地区发展不平衡 第一,房地产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存在地区差异。主要表现在①无论是房屋施工面积还是房屋竣工面积,东部都占有很大比例。这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房地产市场起步较早所致。②中部的增长速度(除了销售额)基本处于领先水平,并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东部地区土地资源偏紧,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和竞争激烈,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向中、西部转移,房地产的地区结构发生变化,尤其是随着中部经济的发展,中部的各项指标(除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其他两部。③地区间差距正逐步缩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西部的房屋销售面积占全国销售面积的比例都较前有所增加,且中、西部居民个人购买商品住宅在全国的份额也在增加,由2002年的13.6%, 21.7%上升到15.7%, 24.3%,中、西部居民购买商品住宅的增长比例较大,均高于全国平均的增长比例。可以看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地区间正逐步缩小差距。 第二,城镇居民居住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在中国人口增长的情况下,人均建筑面积仍在增长,反映了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得到了提高,但因各地区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从表3-4可以看出:从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的绝对数量上来看,东部地区24.91 >西部地区23.25>中部地区22.06。这是因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房地产市场比较活跃,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西部地区虽然房地产发展不完善,但人口密度较小,相对来说居住面积较为宽松,中部地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又不很发达,所以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最小;从其增长速度来看,西部地区5.1%>中部地区4.6%>东部地区3.6%。 (三)房价居高不下 近来,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三高”,房价高、居民购房热情高和居民可支配收入高。2004年全国商品房价格大幅攀升,达到了2714元/平方米,比2003年增长了355元,远大于

浅析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趋势

浅析中国房地产业发展趋势 房地产具有特殊的产品特征,除经济功能--创造价值、投资、融资外,还有社会功能,即保障生活、提供景观、构筑和谐社区,而且其产业发展更是直接关系到国家金融安全、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长期平稳发展。因此,中国房地产业走向何处、趋势如何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中国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 有人说“中国的宏观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更有人称“中国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无论上述说法是否成立,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中国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链条中处于中间环节,对关联产业产生需求。房地产业产业链较长、波及面十分广阔。房地产业不仅关联到机械设

备制造业、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业、化学工业及石油加工业、采掘业;而且与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商业、邮电运输业等产业密切关联。据估算,每100元的房地产需求大约会带动关联行业215元的需求,也就是说,加上房地产自身需求,每100元的房地产需求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315元总产出。 房地产投资成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份。作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部分,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从1986年的01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3158亿元,18年间增长130倍,年均增长31.1%,明显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9%年均增速。2005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已完成投资6193亿元,同比增长23.5%。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其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1986年的3.2%上升到2004年的18.8%,己成为影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速度的重要力量。 房地产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1997年,扣除土地购置费后的房地产开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2004年提高到7.5%。1997年到2004年间,扣除土地购置费后的房地产开发的增量占GDP增量的比重达到11.6%,即房地产开发对GDP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为11.6%,这还不包括房地产对其他产业以乘数效应产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