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工程与计算II课程设计文档模板

软件工程与计算II课程设计文档模板

软件工程与计算II课程设计文档模板
软件工程与计算II课程设计文档模板

编号

软件工程与计算II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人人网社交模式的社交平台

设计与实现

二级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5)

1 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1.2人人网社交模式剖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本文主要内容导读和结构说明 (1)

2 关键技术 (2)

2.1关键技术概述 (2)

2.2B/S架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PHP+MYSQL应用开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JQUERY框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JQUERY EASYUI插件集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MVC设计模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B RO P HP框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系统需求分析 (3)

3.1需求概述 (3)

3.2主要业务流程 (5)

3.3日记管理需求分析 (6)

3.3.1 需求描述 (6)

3.3.2 业务流程 (7)

3.3.3 用例描述 (10)

3.4状态管理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 需求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 业务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 用例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照片管理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1 需求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2 业务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3 用例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圈子管理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1 需求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2 业务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3 用例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新鲜事管理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1 需求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2 业务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3 用例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与我相关管理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1 需求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2 业务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3 用例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9个人主页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9.1 需求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9.2 业务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9.3 用例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0好友管理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0.1 需求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0.2 业务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0.3 用例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网站管理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1 需求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2 业务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3 用例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其他非功能需求分析 (11)

3.12.1 性能需求 (11)

3.12.2 软硬件需求 (11)

4 系统设计 (12)

4.1设计概述 (12)

4.2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12)

4.3类分析与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1 主要类的设计 (19)

4.4.2 界面设计与系统交互 (20)

4.4.3 其他关键功能设计 (21)

4.4数据库设计 (12)

5.2.1 概念结构设计 (12)

5.2.2 逻辑结构设计 (17)

5.2.3 物理结构设计18

5 系统实现 (24)

5.1系统开发环境 (24)

5.2系统整体MVC模式的实现 (24)

5.2.1 视图层实现 (24)

5.2.2 控制器层实现 (25)

5.2.3 模型器层实现 (25)

5.2.4 控制器层和模型层之间调用实现 (26)

5.3其他关键功能的实现 (26)

5.3.1 后台管理系统的实现 (26)

5.3.2 多功能资源发表框的实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3 资源浏览的实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系统测试与效果评估 (27)

6.1系统测试总体概述 (27)

6.2测试设计 (27)

6.3测试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30)

说明:

1.以上文档结构仅供参考,但文档结构应遵循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准则。

2.文档的内容组织格式参照最新的毕业设计文档的格式要求,文挡的正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但不包括附件内容。

3.文中图表必须遵循规范,不要自创图表。

4.尤其要重视数据库设计,因为后面没有数据库设计的课程设计。如本参考资料中的E-R图就不规范。

5.考核说明:考勤20% + 文档20% + 软件40% + 协作10% + 答辩10%

摘要

[系统开发的背景、系统目标、系统的总需求]

社交网络,即SNS。它是最近几年最受关注的互联网名词。它起源于社会网络研究者提出的“六度理论”,即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所有的陌生人。

最近几年,社交网络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人们互联网生活的一部分。在国内,以人人网为代表的新型社交网站为我们当今社交网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这种模式以实名制、一对多交流、多媒体属性为其特点,代表着社交网络进入了一种娱乐化社交新时代,为网友之间的社交互动提供了更多便捷与乐趣。但是,这种模式还需注意用户隐私保护和社交广度过大两个问题。

[系统的主要功能概述]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社交网络的发展现状,对基于人人网社交模式的社交平台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和功能设计,运用UML进行平台模型的建立与实现。本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日记管理、照片管理、状态管理、圈子管理、新鲜事管理、与我相关管理、用户管理、网站管理。最后,还针对平台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包括测试计划、设计与实施,使本平台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系统的特色,客观的评价所开发的系统]

通过这几个月对社交平台的分析、设计、开发与测试,该平台现在不仅可以交给客户使用,同时也使本人获得了很多知识和经验,在解决技术问题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社交网络、六度理论、娱乐化社交、测试

Abstract

Social networks, namely SNS. It is the Internet. In recent years the most popular. It originated in the social network researchers put forward "six degree theory", namely by at most six people you can know all the stranger.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networks have become a part of Internet life. In China, a new social networking site to Renren represented provides a new mode for our today's social networks. This pattern to the real-name system, one to many communication, multimedia properties for its characteristic, represents the social network has entered a new era of entertainment, social networking, provides a more convenient and fun for the social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s.However,this model alsoneed to pay attention touser privacy protection and social breadth over two questions.

In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ocial networks, Renren social mode of the social platform based on a detailed demand analysis, database design and functional design,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use of UML platform model.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platform includes: the diary management, photo management, management, management, management, the new things and I related management, user management, site management.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platform to carry out the detailed testing, including testing pla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the platform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customers.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social networking platform, this a few months of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design, the platform can now not only to customers, but also so that I gain a lot of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in solving technical problems.

Key words: Social network theory of six degrees, UML, Test

1绪论

1.1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背景主要介绍系统相关的概念、理论、方法,并提出系统将要解决的问题,并分析开发系统的社会、经济价值]

1.2系统的现状分析

[分析与所开发系统相类似的系统的现状,包括优缺点分析]

1.3本文内容与结构

本文分六大部分论述:第一章节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的是课题背景、以及人人网模式剖析,主要为读者从宏观的角度了解课题本身,方便读者扩展阅读;第二章节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是关键技术点;第三、四、五、六部分按照软件开发的一般流程,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测试实例,为读者详细展示系统的各个层面。

2关键技术2.1关键技术概述

3 系统需求分析

3.1 需求概述

需求分析在软件开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它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成败。首先要进行需求调研,了解用户的相关情况,如社交平台所面向的主要用户群体,以及用户的使用习惯。了解和分析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各个功能模块和交互模式以确定用户需求。其次就要开始编写需求文档,列出各个功能模块和各个大模块下的子模块,并可以对界面进行简单的设计,与用户进行多次沟通后以最终确定需求。通过仔细分析和调研,得到如下的用例图:

图 3-1系统用例图

图3-1中涉及的主要角色如下:

1.用户:为该社交平台的主要使用者,主要可以进行个人的一些资源的管理,

包括个人日记、个人照片、个人状态、个人所加入的圈子。还可以查看好友新鲜事,在与我相关模块中还可以查看自己的新鲜事,自己参与的新鲜事和自己给别人的留言,在个人主页中可进行个人资料和隐私管理等。

2.管理员:为该平台的管理人员。可以查看和管理站内所有信息,包括日记、

照片、状态、圈子等,还可以对用户进行管理对自己个人信息和密码进行管理,以及对网站一些统计信息的查看。

图3-1主要用例描述如下:

1.日记管理

日记管理是对个人的日记和日记分类进行管理以及对好友和提到我的日记进行查看和评论。主要包括我的日记、提到我的日记、好友的日记三个模块。在我的日记中可以对自己的日记和日记分类进行管理,包括日记新增、日记删除、日记编辑和日记查看和日记分类的增加、删除、编辑和修改。在提到我的日记中可以提到我的好友的日记,在好友的日记中可以查看好友公开的日记,并可对日记进行评论。

2.状态管理

状态管理是对个人发表的状态进行管理和对好友的状态进行查看及评论。包括个人状态的发表,删除、查看和评论以及以及好友状态的查看、评论。

3.照片管理

照片管理是对个人照片管理、好友照片查看,以及照片活动查看和参与。个人照片管理包括个人专辑新增,个人专辑修改、个人专辑删除,个人照片上传和个人照片查看及删除。好友照片模块主要是好友照片的查看和评论。照片活动主要是对最新的照片活动和我参与的活动进行查看以及活动照片上传。

4.圈子管理

圈子管理主要包括自己参与的圈子查看,圈子新鲜事查看,圈子新鲜事发表以及圈子设置和好友管理。圈子成员主要包括创建者,管理员和普通成员三种角色。创建者以及将普通成员升级为管理员,将管理员降为普通成员,将某个成员踢出圈子以及对圈子进行设置,以及对圈子新鲜事进行查看和发表。管理员可以将普通成员踢出和对圈子进行设置以及对圈子新鲜事进行查看和发表。普通成员

仅可对圈子新鲜事进行查看和发表。

5.新鲜事查看

新鲜事查看主要是对好友新鲜事进行查看和评论。新鲜事主要包括好友发表了日记,上传了照片、发表了状态等。

6.与我相关管理

与我相关管理主要包括个人新鲜事管理,我参与的新鲜事管理、和我给别人的评论管理。

7.个人主页和个人中心管理。

个人主页和个人中心管理主要是对个人信息进行汇总和展示以及对个人的资料进行管理,个人头像设置,账号设置和隐私设置。

8.网站管理维护

网站管理主要是管理员对网站的所有资源进行管理。主要包括用户管理、状态管理、照片管理、日记管理、圈子管理和照片活动管理。还包括对后台账号进行管理,以及个人信息的管理。

3.2主要业务流程

经过分析和业务调查研究出系统的整体业务流程如图3-2所示,图中详细描述了用户和管理员在社交平台中的所涉及的业务。

图3-2 主要业务流程图

该平台的主要业务流程为:

1.用户首先可以发表各种资源。可发布的资源包括日记、照片、状态等。

2.用户可以管理自己发布的资源,可以对自己的资源进行删除。修改和查看操

作,用户还可查看好友的各种资源。

3.管理员可以管理本站所有的资源。包括用户、状态、照片、日记、圈子、照

片活动、后台账号等,可以对资源进行查看、屏蔽和修改等操作。

3.3日记管理需求分析

3.3.1需求描述

日记是用户记录自己生活点滴的模块。该模块主要包括我的日记、提到我的

日记、好友的日记三个子模块。在我的日记模块中,用户可以新增日记、修改日记、删除日记、查看日记、并可对日记分类进行管理。提到我的日记模块中,可以查看好友中提到了我的日记,好友日记模块可以查看好友的公开日记。

新增日记中,用户可以设置日记名称、日记内容,日记内容采用富文本编辑器的形式方便用户进行个性化的要求。用户还可添加日记相关好友、日记分类和日记权限,日记权限包括任何人可见、好友可见、仅相关好友可见和私密日记。

编辑日记中,用户可以对日记标题、内容、相关好友、分类和权限进行编辑。用户还可删除自己创建的日记。

日记分类管理中,用户可以添加、删除、修改日记分类。

提到我的日记和好友日记中可以查看日记并可对好友的日记进行评论。

3.3.2业务流程

根据以上需求分析,用户进入日记模块时,系统应该展示出自己所发表的日记,其中不包含被管理员屏蔽的日记。用户可以按日记分类查看日记、也可查看草稿箱和私密日记。

图3-3.日记查看业务流程

用户还可新增日记、编辑日记和删除日记。

新增日记需要用户近日日记新增界面,然后输入日记标题、内容、选择相关好友、选择日记分类、选择权限后可以点击保存发布,也可以保存到草稿箱。

图3-4 新增日记业务流程

修改日记也是一样的修改相关信息后可以点击保存发布或者保存到草稿箱

图3-5 修改日记业务流程

删除日只需要在日记列表界面点击删除日记链接即可

图3-6 删除日记业务流程

用户还可查看提到我的日记和好友日记,并可对日记进行评论。

图3-7 评论日记业务流程

3.3.3用例描述

图3-8 日记模块用例图

以下为用例的详细描述:

新增用户日记需要用户点击进入日记新增界面,添加日记标题、内容、并可添加相关好友,选择分类名称和权限后即可点击保存日记后系统即可添加日记并展示日记结果。如用户未输入日记标题、内容等信息是系统会提示用户相关信息未输入,日记会添加失败,要求用户输入相关信息。

修改用户日记需要用户点击进入日记修改界面,该界面上先会预先设定好编辑前的数据。用户可修改日记标题、内容、并可修改相关好友,修改分类名称和权限后即可点击保存日记后系统即可修改日记并展示日记结果。如用户未输入日记标题、内容等信息是系统会提示用户相关信息未输入,日记会修改失败,要求用户输入相关信息。

删除用户日记是用户点击删除用户按钮,系统会提示用户是否删除该日记,用户点击确定后,系统将删除该日记,点击取消则不会删除。

用户分类管理需要用户进入日记分类管理界面,界面上可以展示当前的的分类名称。用户可以修改分类名称,修改后点击保存即可完成对分类名称的修改。用户输入分类名称后点击添加可以添加分类名称。用户还可以点击删除链接,系统提示用户“删除该分类将删除该分类下的全部日记,是否继续?”用户点击“是”

后,系统即删除该日记分类和该分类下的全部日记。当用户添加日记未输入日记名称时,系统会提示用户“分类名称未输入,添加失败!”。

查看日记分为查看我的日记和查看好友的日记。查看我的日记是系统将搜索出该用户未被管理员屏蔽的日记,用户还可以对日记进行编辑和删除操作。查看好友日记是,用户还可查看日记当前的评论并可对日记进行评论。

其他非功能需求分析

3.12.1性能需求

性能需求在系统需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个性能极差的系统对于用户来说是不可用的。对于本系统,性能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易用性。这是系统首先需要满足的要求,一个具有良好易用性的系统可以极

大的降低系统前期用户培训的成本,同时可以极大的提升用户体验。

2.可维护性。系统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中必须经历的阶段,因此,系统必须是

可维护的。一个维护性很差的系统对于后期的系统维护人员来说,将是一场灾难。系统可维护性的底线在于,系统维护的成本必须小于系统重新开发的成本,不然,这个系统必将是失败的。

3.可扩展性。系统升级是一个十分必要的过程,系统在后期必须满足能够十分

方便的添加新功能。因此,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3.12.2软硬件需求

一般情况下,系统支持以下环境:

1.在Windows NT 5.0以上操作系统能够运行;

2.硬件的配置需要满足于Pentium III 以上计算机,512M内存

4系统设计

4.1设计概述

系统设计来源于需求,首先对系统总体架构和数据库进行设计,然后再对各个功能需求进行详细设计。同时采用MVC模式使得系统满足性能方面的需求,系统还重点对前端交互进行了详细设计使得系统交互变得更加友好和易用。

4.2系统架构设计

MVC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设计模式。该模式将一个应用分为三层,即视图层、模型层和控制器层。每一层之间相互独立,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在本系统中,选用一个超轻量级的开源PHP框架,BroPhp框架实现系统的MVC模式。

首先是视图层。视图层负责处理用户的输入和向用户展示数据结果。该层采用Smary实现。

其次是模型层。模型层封装的是具体的业务逻辑,其处理流程对于其他层来说是不可见的。编程最麻烦的就是大量的写增、删、改、查,因此,BroPhp框架将基础的数据库操作封装到了DB类中,极大地提高了编程的便利性。同时,用户还可以编写自己的Model类对DB类进行扩展。

最后是控制器层。控制器层是连接模型层和视图层的桥梁,控制器层层接收视图层传来的数据并调用相应的模型层处理并返回结果。该层采用BroPhp框架封装的action类实现。

以下为本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图:

4.3数据库设计

5.2.1概念结构设计

说明:此图画的不够美观,应参照数据库教材来画。

在需求分析阶段我们对需求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将其转化为现实信息世界的模型,而概念结构正好能够满足这个要求。概念模型能够十分真实的反应现实世界,以及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这对于数据库设计是十分关

键的。而描述概念模型的有力工具是E-R模型,E-R模型由实体、属性、联系三部分组成,其符号如图4-2所示:

实体属性联系

图4-2 E-R模型符号说明

下面是各个实体的E-R图:

图4-4描述了用户实体的E-R图:

图4-3 用户E-R图

图4-5描述了用户个人资料实体的E-R图:

图4-4 用户个人资料E-R图

图4-6描述了日记实体的E-R图:

图4-5 日记E-R图图4-7描述了日记分类实体的E-R图:

图4-6 日记分类E-R图图4-8描述了照片实体的E-R图:

《电子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册格式(本页不打印) 一、设计任务(四号、黑体,不加粗) 例如: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正文全部为宋体、小四,下同) 二、设计要求 教师下达的设计基本要求…… 三、设计内容 1.设计思想(宋体、小四、加粗) 对题目的理解,计划采用的实现方法 2.设计说明 对设计方案的简单综述,建议增加方案对比内容; 3.系统方案或者电路结构框图 包含对各个单元电路的详细分析; 保留详细的参数计算、卡诺图、状态转换图等设计内容; 4.设计方案 一个模块电路结构对应一个仿真波形和一段文字说明; 仿真及分析时,请捕捉关键点的波形数据,以确保设计结果具有良好的说服力; 5.电路原理总图 A4纸整张打印,打印出图纸边框 绘制原理图时,应注意加入电源、信号输入与输出端口; 芯片内部具有多个相同功能单元时,注意充分利用; 元器件在电路原理图中的布局应规范、紧凑; 6.PCB分层打印图 按照相同比例分别打印出顶层、底层、丝印层,并尽可能打印在同一张A4纸中; 在保证布通率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较大的线宽、安全间距; 四、设计总结 个人真实的总结体会,不低于100字。 五、参考资料 包括网站、网页的资料;从网站上下载资料过多将被视为抄袭,一定要强调自己的设计思路,创新理念。 注: ——课程设计论文用A4纸打印,文中的计量单位、制图、制表、公式、缩略词和符号应遵循国家的有关规定。 ——实验报告采用A4纸双面打印,实验报告的内容全部手写,所有的打印图请牢固粘贴在实验报告上,不要使用QQ截图等低像素的截图工具。 ——封面与任务书双面打印在同一张A4纸;

1、设计题目 数字钟 2、设计内容和要求: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设计要求采用中小规模集成器件完成具有以下技术指标的数字钟: (1)显示时、分、秒; (2)24小时制计数; (3)具有校时功能,可以对小时和分单独校时,对分校时的时候,停止分向小时进位。校时时钟源可以手动输入或借用电路中的时钟; (4)具有正点报时功能; (5)要求计时准确、稳定。 3、设计目的 (1)进一步熟悉各种进制计数器的功能及使用; (2)掌握译码器显示电路的应用; (3)熟悉集成芯片的内部结构及应用; (4)掌握数字电子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5)提升对实际电路的设计和调试能力。 4、设计原理 数字钟实际上是一个对标准频率(1HZ)进行计数的计数电路,一般由秒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校时电路、整点报时电路等单元组成。秒信号产生器是整个系统的时基信号,它直接决定计时系统的精度,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时候,可选用555定时器构成的振荡器加分频器来实现,但精度要求高的电路中多采用晶体振荡器电路加分频器实现,在本设计中要求精度高,所以选用的是后者。将标准秒脉冲信号送入“秒计数器”,该计数器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秒发出一个“分脉冲”信号,该信号将作为“分计数器”的时钟脉冲。“分计数器”也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分,发出一个“时脉冲”信号,该信号将被送到“时计数器”。“时计数器”可采用12进制也可采用24进制计数器,本实验采用24进制。最终完成一天的计数过程。译码显示电路将“时、分、秒”计数器的输出状态经七段显示译码器译码,通过六位LED 显示器显示出来。整点报时电路是根据计时系统的输出状态产生一个脉冲信号,去触发音频发生器实现报时。校时电路是对“时、分”显示数字进行校正和调整。其数字电子钟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封皮一页上用已经设置好的宋体四号来填写各个项目。) 计算机软件综合 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系: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专业名称: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科目: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 题目:******* 系统 学生姓名:(小组所有成员的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7年9月—2018年1月

目录 1引言 (4) 1.1编写目的 (4) 1.2背景说明 (4) 2 需求分析 (4) 2.1系统总体目标 (4) 2.2 系统功能 (4) 2.3数据需求 (4) 2.3数据流图 (5) 3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5) 3.1系统E-R模型 (5) 3.2模块E-R模型 (5) 4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 (5) 4.1 逻辑结构设计 (5) 4.2物理结构设计 (6) 5 安全性设计 (6) 5.1 身份验证模式 (6) 5.2 登陆管理 (6) 5.3 权限管理 (6) 6 源代码及其实现 (7)

5.1 系统开发技术 (7) 5.2 模块1设计及其实现 (7) 5.3 模块2设计及其实现 (7) 7 总结 (7) 6.1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7) 6.2 建议 (7) 8 参考文献 (7)

题目(三号,黑体,居中) 说明:一组只写一份报告,即下面内容,自己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每个人写一份《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附在后面。 1引言 1.1编写目的 1.2背景说明 1.系统名称:公交查询系统 2.该项目的提出者:************ 3.开发者:********** ********* 4.运行该软件的单位:公交公司及广大乘客 2需求分析 2.1系统总体目标 2.2 系统功能 详细阐述系统的用户类型及其所属主要功能 2.3数据需求 根据系统功能整理出出系统中和数据相关的信息,要列出数据的详细信息。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电信092 学号 200916022230 学生姓名夏惜 指导教师王瑞 设计时间2010-2011学年上学期 教师评分 2010年月日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1.概述 (2)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2)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2) 2.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的内容 (4) 2.1变压电路设计 (4) 2.2整流电路设计 (4) 2.3滤波电路设计 (8) 2.4稳压电路设计 (9) 2.5总电路设计 (10) 3.总结 (12) 3.1所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12 3.3体会收获及建议 (12) 3.4参考资料(书、论文、网络资料) (13) 4.教师评语 (13) 5.成绩 (13)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1.概述 电源是各种电子、电器设备工作的动力,是自动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直流稳压电源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电源。直流稳压电源是常用的电子设备,它能保证在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发生变化时,输出稳定的电压。一个低纹波、高精度的稳压源在仪器仪表、工业控制及测量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直流稳压电源通常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控制电路所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可等优点,电压从零起连续可调,可串联或关联使用,直流输出纹波小,稳定度高,稳压稳流自动转换、限流式过短路保护和自动恢复功能,是大专院校、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及电子维修人员理想的直流稳压电源。适用于电子仪器设备、电器维修、实验室、电解电镀、测试、测量设备、工厂电器设备配套使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需要有稳压的电压供给,才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家用电器中的电视机、音响、电脑尤其是这样。电网电压时高时低,电子设备本身耗供电造成不稳定因家。解决这个不稳定因素的办法是在电子设备的前端进行稳压。 直流稳压电源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大专院校、实验室、工矿企业、电解、电镀、充电设备等的直流供电。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1)、学习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 (2)、研究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案; (3)、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稳压系数和内阻测试方法。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1.2.1 设计原理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及参考)

编号: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 项目名称:粒子群主题网站 小组名称: 组长姓名: 上课时间:2009年7月13 日- 7月25 日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20 年月日

1 设计目的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是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软件工程》课程后,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开发一个小型的实际系统。 要求学生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严格按照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目的和任务,完成对系统的定义、设计、编码、运行以及后期的维护。通过对具体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使得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会用软件工程学的概念、原理、方法开发和维护软件。 2 设计要求 (1)选用迭代式开发的过程模型,运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规范地完成规模小、功能较为简单 的软件开发,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 (2)学生5人组成一个项目小组,一人为组长,其他人为组员,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 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选题的设计。 (3)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 (4)开发平台.NET3.5,语言(C# \ ASP),数据库设计工具Powerdesigner;数据库系统MS SQL Server 2005 (5)具体指标: 1)可以选择结构化分析/设计(SA/SD)或面向对象方法(OOA/D) 2) 结构化分析/设计(SA/SD) a)需求分析:分析系统的静态功能和动态行为 每一位小组成员能够描绘分配的子功能需求 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子功能的数据流图DFD,要求绘制到3级DFD3 小组负责人组织完成系统的DFD3 b)设计:完成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每一位小组成员根据需求的DFD3图,完成分配的子功能模块设计,用HIPO 图表征。 每一位小组成员设计分配的子功能模块的接口 每一位小组成员能够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程序流程的逻辑设计 小组负责人组织完成系统的总体结构集成 c)软件实现: 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界面的设计 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代码编写 小组负责人在.NET框架下,组织完成系统的实施 d)软件测试: 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的单元测试 小组负责人负责组织系统的测试用例,不少于20个,完成测试工作 3)面向对象方法(OOA/D):以UML为主 a)需求分析:分析系统的静态功能和动态行为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人事管理系统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人事管理系统 系计算机系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动画方向)(2)班 学生姓名贾秋洪 学号20082358069 指导教师姜青山 2010 年6 月18 日 1.课程题目 人事管理系统设计 2.概述 2.1本课题的来源 A公司是一家以寿险营销为目的的寿险公司,公司员工众多业务流量大,为了方便管理,我制作了一个人事管理系统。主要

通过员工基本信息录入、修改、查询、删除以及员工考勤等方面来对员工综合考评。以便对员工发放工资进行合理分配。这样能提高领导的人事管理水平还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实现人事管理系统的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并且适合一般人群使用。 企业人事管理是相对企业内部员工的管理。集人员、考勤、工资、员工培训、系统功能等于一体的大型管理系统,为公司在人事管理等方面提供极大的方便。本软件是以中小型企业为背景而设计开发的,界面美观、使用方便。本系统主要以人员管理、考勤管理、统计分析管理、工资核算等,是企业人事管理必不可缺的好帮手。 2.2本课题目的、实现功能与预期成果 2.2.1目的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人事管理系统不少。但是,对于A公司来说,不需要大型的数据库系统。只需要一个操作方便,功能实用,能满足本中心对数据的管理及需求的系统。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于开发一个功能实用、操作方便,简单明了的人事管理系统。 2.2.2实现功能 能够录入人事的基本资料,在操作上能够完成诸如添加、修改、删除、按各种条件进行查询、新用户的设置及密码修改等方

面的工作,基本满足人事日常业务的需要。 2.2.3预期成果 所做出的人事管理系统能让A公司管理层在操作简单的前提下并有效的提高对该公司的人事管理,并通过该系统提高员工的能力。尽量使本系统做到是一个科学化、信息化、简单使用的人事管理系统。 3.系统分析 3.1系统调研 正式开发管理信息系统之前进行调研是非常必要的,必要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的调查,明确用户需求,保证开发的新系统的功能与用户的要求相吻合,避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新系统的开发却失败的悲剧发生。 3.2可行性分析概述 可行性分析是在A公司的要求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新系统的开发从社会、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新系统的开发工作可行、不可行、需要修改、追加投资、暂缓开发、分步实施等方案和结论,最后完成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一般可定义为:可行性分析是在建设的前期对工程项目的一种考察和鉴定,对拟议中的项目进行全面与综合的技术、经济能力的调查,判断它是否可行。 可行性分析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大三课程设计模板

编号: 审定成绩: 重庆邮电大学 物联网工程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行走过程中的加速度测试节点设计 学院名称:自动化学院 学生姓名:张三 专业:物联网工程 班级:0000 学号:0000 指导教师:李四 填表时间:2015 年11 月 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制

一、题目:行走过程中的加速度测试节点设计 二、设计任务: 运用所学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网络和物联网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设计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测试节点,获取行走过程中的手臂或小腿加速度,完成数字量输入或模拟量输入的硬件设计和低功耗无线通信协议软件设计等工作。具体任务如下: 三、设计要求: 1.画出加速度测试节点的结构图。 2.选择低功耗无线通信芯片和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设计硬件电路。 3.开发完成zigbee协议,完成与上位机的通信。 4.画出程序流程图并编写调试代码。 四、参考资料: 1. 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简明修订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年. 2. 胡向东.《传感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3. 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4.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

摘要 一级标题使用三号宋体、二级标题使用四号宋体,正文使用小四宋体。正文用小四字体,中文为宋体,英文为Times New Roman,行距要求统一,推荐1.5倍行距。 关键词:小四字体,宋体,Times New Roman

目录 1 系统方案 (1) 1.1 传感器网络概述 (1) 1.2 系统结构 (1) 参考文献 (2)

软件工程大作业+暑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模板1

《 题 目: 线性表的设计和实现 专业年级: 2014级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 指导教师: 李四 年 月 日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软件工程》课程大作业 摘 要 数据结构算法设计和演示(C++)树和查找是在面向对象思想和技术的指导下,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C++)和面向对象的编程工具(Borland C++ Builder 6.0)开发 出来的小型应用程序。它的功能主要是将数据结构中链表、栈、队列、树、查找、图和排序部分的典型算法和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封装成类,并通过类的对外接口和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来实现这些算法,同时利用C++ Builder 6.0中丰富的控件资源中帮助理解、辅助教学和自我学习的作用。 关键词:毕业设计;格式;规范

ABSTRACT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Keywords :Xxxx;Xxxx;Xxxx

目 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三级标题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线性链表 ................................................................................................................... 3 第三章 设计的主体内容 (3) 3.1 系统结构的设计 ....................................................................................................... 5 3.2 交互界面的设计和实现 ........................................................................................... 5 3.3 线性表的00P 序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的实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 第五章 结论 ........................................................................................................................ 15 参考文献 ................................................................................................................................ 18 致 谢 ................................................................................................................................ 19 附 录 .. (20) 附录A 名词术语及缩略词 (20)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范例

西安科技大学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图书馆管理系统 班级:软件工程** 学号: ********** 姓名: ******* 2013年1月

目录 1绪论 (1) 2 可行性研究报告 (1) 3 需求规格说明书 (4) 4 总体设计说明书 (7) 5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8) 6 详细设计说明书 (9) 7 系统实现 (11) 8测试分析报告 (23) 参考文献

1.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用计算机代替手工管理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计算机软件如雨后春笋般的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人们提供各种各样的便利。本图书馆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可以有效地解决高等院校、中小学图书馆由于藏书量增大而带来的管理问题,图书馆管理员可以更好地管理学校图书馆藏书信息,学生可以更方便地享受借书还书的服务,为更有效地学习知识提供有利的保证。 对于我来说,选择这个题目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自从上大学以来,每当在图书馆借书的时候,我都会留心观察一下图书馆管理员的那台计算机上显示的内容,久而久之,就对本系统的基本流程越来越了解,做好一个软件的前提是必须对这个软件的功能和原理非常熟悉,相比别的题目,我对这个题目更加了解;二是本学期通过学习Java程序设计和Oracle数据库课程,我觉得这个题目虽然没有那么难(涉及算法的内容很少),但也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所以我想挑战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的实现能力到底怎么样,因此决定用面向对象方法学的思想,前台用Java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界面,访问Oracle数据库中的数据,完成本系统。 1.2 系统概述 本系统通过JDBC-ODBC桥实现前后台数据的联系,基本上实现了一个图书馆管理系统所具备的基本功能,本系统把使用者分为三类:超级管理员、普通管理员、读者,对三种用户分别设计了各自的主界面,以便更好的实现信息的隐藏性,超级管理员可以进行这个系统所有操作;管理员只能执行超级管理员的基本功能,查看自己的信息;读者只能查看自己的信息,对自己当前借书进行挂失和续借两种操作,查询图书馆的藏书。 2.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编写目的 本报告编写目的在于研究图书馆管理系统应用软件是否可行,指出本软件开发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并对该软件前景进行分析。 本报告的预期读者是:高等院校、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人员、程序设计人员、以及对图书馆管理系统感兴趣的爱好者。 2.2 相关背景 工程名称:图书馆管理应用软件 工程产品名称: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应用软件 工程的组织者: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系 产品用户:高校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 产品的生产者: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062班袁震; 产品设计者:西安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062班袁震; 2.3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本图书管理系统在功能上要求完成以下基本功能: a).读者、管理员登陆;

综合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衡阳师范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 《综合电子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 一号黑体,居中 简易电子称的设计 小二号粗黑体,居中 班级2011级电信1班 组长 成员三号宋体,加粗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2014年6月10 日 《综合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题目:简易电子秤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 1.1 设计题目及要求 (1) 1.2 备选方案设计与比较 (2) 1.2.1 方案一 (3) 第二部分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 2.1 总体设计方案说明 (7) 2.2单片机最小系统 (9) 2.2.1S T C89C52单片机 (10) 2.2.2时钟电路 (11) 2.2.3复位电路 (12) 2.3功能模块二(参照2.2) (13) 2.3.1模块电路及参数计算 (14)

2.3.2工作原理和功能说明 (15) 2.3.3器件说明(含结构图、管脚图、功能表等) (16) 2.4功能模块三(实际名 (17) 2.4.1模块电路及参数计算 (18) 2.4.2工作原理和功能说明 (19) 2.4.3器件说明(含结构图、管脚图、功能表等) (20) 第三部分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3.1主程序流程图 (21) 3.2子程序一(实际名) (22) 3.3子程序二(实际名) (23) 3.4子程序三(实际名) (24) 3.4电路仿真(实际名) (24) 3.4.1仿真软件简介 (25) 3.4.2仿真电路图 (26) 3.4.3仿真结果(附图) (27) 第四部分安装调试与性能测量 4.1电路安装 (28) (推荐附整机数码照片) 4.2系统软、硬件调试 (29) 6.2.1调试步骤及测量数据 (30) 6.2.2故障分析及处理 (31) 4.3整机性能指标测量(附数据、波形等) (32) 课程设计总结 (33) 参考文献 报告正文的排版: 1. 纸张大小及版心:统一用A4纸(21×29.7)打印,边距设为:上 2.54cm,下2.54cm,左2.2cm,右2.2cm。行距为固定值20磅。 2. 第一级标题用三号粗黑体,(段落设置)段前1行,段后1行, 3. 第二级标题用小三黑体,靠左上下空一行 4. 第三级标题用四号黑体,靠左本身不空行 5. 正文小四号字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 6. 图题及图中文字用5号宋体 7. 参考文献标题用三号粗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参考文献正文为五号宋体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作者: ————————————————————————————————日期: ?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 目的: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型实验教学环节,旨在使学生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训练,进一步掌握设计开发软件的方法与技术,学会数据的组织方法,提高软件开发的实际能力,培养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以下目标: 1.深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进一步加深对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的了解,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开发实践中,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软件工具的使用。 2. 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不仅是一次软件工程实践的模拟训练,同时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积累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开拓创新”能力 大力提倡和鼓励在开发过程中使用新方法、新技术,激励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拓思路,设计新算法、新创意,培养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 要求:学生组成开发小组(2~4人),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完成一个规模适度的软件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软件设计为中心,独立完成从需求分析到软件测试的开发过程。 二、设计步骤安排 1.确定课题 由教师命题并给出各课题的具体需求,学生根据课题涉及的知识领域及自己对该领域的熟悉程度和对该课题的兴趣,选择课题,经教师调整审定后确定; 2. 需求分析 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这是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主要工作是: 分析确定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性能,并从经济上、技术上进行可行性分析,建立“需求分析模型”确定开发计划。 3. 软件设计 具体工作是:对系统的分析模型进行修改、细化,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管理部件设计(若系统涉及到数据库,要对数据库结构进行设计) 4. 编码与测试 根据项目的应用领域及语言的特点,选择编程语言进行编码,要求给出程序的详细注释(包括模块名、模块功能、中间过程的功能及变量说明); 由开发小组进行除验收测试以外的测试工作(包括单元测试、组装测试与系统(确认)测试)。所有测试过程都要求采用综合测试策略,先进行静态分析,再进行动态测试。要求制定测试计划、记录测试过程与结果、保留测试用例、写出测试报告。 5. 验收测试 由教师组织验收测试的实施,内容包括:系统能否正确运行,实际系统与设计方案是否一致,是否实现了需求所确定的功能与性能,系统设计有无特色,算法有无创新,系统结构是否合理、新颖,系统界面是否友好、美观,操作是否简单,使用是否方便。6.总结和整理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模板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手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班级:??嵌入式?班 组长: 组员姓名:

说明 一、设计题目:基于手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小组成员及任务分配情况 姓名学号任务分配 软件工程课程总体设计报告、???? 系统可行性分析文档、???? 系统需求分析文档、???? 系统详细设计文档、???? 系统测试文档、????

目录 1. 开发目的和意义 (3) 1.1 开发背景和意义 (3) 1.2 完成情况 (3) 2. 开发相关技术及方法 (2) 2.1 开发环境 (2) 2.2 相关技术及方法 (2) 3. 系统分析 (3) 3.1 可行性分析 (3) 3.2 需求分析 (3) 3.2.1 性能需求 (3) 3.2.2 功能分析 (3) 3.2.3 行为模型 (4) 4. 系统设计 (6) 4.1 总体设计 (6) 4.2 详细设计 (6) 4.2.1 用户登录控制模块的设计 (6) 4.2.2 网络管理模块的设计 (7) 4.2.3 温度控制模块的设计 (7) 4.3 数据库设计 (8) 4.3.1 概念结构设计 (8) 4.3.2 逻辑结构设计 (8) 4.3.3 数据表设计 (8) 5. 系统实现 (10) 5.1 用户注册界面 (10) 5.2 用户登录界面 (10) 5.3 手机端远程桌面控制实现界面 (10) 6. 系统测试 (11) 6.1 测试方法 (11) 6.2 测试用例及结果 (11) 6.3 测试记录和结果反馈 (11) 7.实践总结 (13) 7.1 小结 (13) 7.2 实践感想 (13) 附录1 系统可行性分析文档 (15) 附录2 系统需求分析文档 (20) 附录3 系统详细设计文档 (24)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案例

网上招聘系统分析设计

目录 第一章网上招聘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 3 - 第二章软件项目的概要设计说明书. (16) 第三章网上招聘系统详细设计 (54) 第四章软件项目的编码案例说明 (67) 第五章网上招聘系统客户端系统测试计划 (74) 第六章网上招聘系统客户端系统测试设计 (78) 第八章网上招聘系统客户端系统测试报告 (95)

第一章网上招聘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1.导言 1.1 目的 该文档是关于用户对于网上招聘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的要求,重点描述了网上招聘系统的功能需求,是概要设计阶段的重要输入。 本文档的预期读者是: ·设计人员; ·开发人员; ·项目管理人员; ·测试人员; ·用户。 1.2 围 该文档是借助于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的,解决整个项目系统的“做什么”的问题。在这里,没有涉及开发技术,而主要是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来描述用户的需求,为客户、用户、开发方等不同参与方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1.3 编写说明 HR,Human Resource(人力资源管理)的缩写。 JSP,Java Server Page(Java服务器页面)的缩写,一个脚本化的语言。 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模语言)的缩写,是一个标准的建模语言。 1.4 术语定义 无 1.5 引用标准 [1]《企业文档格式标准》,****************软件工程过程化组织 [2]《需求规格报告格式标准》,************软件工程过程化组织 1.6 参考资料 [1]《UML说明》,***********************软件 [2]《需求规格报告格式标准》,************公司软件工程过程化组织 1.7 版本更新信息 本文档的更新记录如表A-1所示。 表A-1 版本更新记录 修改编号修改日期修改后版本修改位置修改容概述 001 002 003 004 005 2008.9.5 2006.9.10 2006.9.15 2006.9.16 2006.10.18 0.1 0.2 0.3 0.4 1.0 全部 第3.1节 第4.1节 第5.1节 第7章 初始发布版本 增加 修改 修改 增加 2.系统定义 我们分别阐述一下项目的来源、背景,项目的用户特点和项目的目标。 2.1 项目来源及背景 本项目是为某公司开发的一个网上招聘系统,由于这个公司的规模比较大,需要招聘 的员工也很多,每次招聘总能收到成千上万的简历,如何挑选合适的应聘者常常是公司比较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模板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一、明确电子系统的设计任务 对系统的设计任务进行具体分析, 充分了解系统的性能、指标及要求, 明确系统应完成的任务。 二、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1、查阅文献, 根据掌握的资料和已有条件, 完成方案原理的构想; 2、提出多种原理方案 3、原理方案的比较、选择与确定 4、将系统任务的分解成若干个单元电路, 并画出整机原理框图, 完成系统的功能设计。 三、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与器件选择 1、单元电路设计 每个单元电路设计前都需明确本单元电路的任务, 详细拟订出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 与前后级之间的关系, 分析电路的组成形式。具体设计时, 能够模拟成熟的先进电路, 也能够进行创新和改进, 但都必须保证性能要求。而且, 不但单元电路本身要求设计合理, 各单元电路间也要相互配合, 注意各部分的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关系。 2、参数计算 为保证单元电路达到功能指标要求, 就需要用电子技术知识对参数进行计算, 例如放大电路中各电阻值、放大倍数、振荡器中电阻、电容、振荡频率等参数。只有很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正确利用计算公式, 计算的参数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参数计算时, 同一个电路可能有几组数据, 注意选择一组能完成

电路设计功能、在实践中能真正可行的参数。 计算电路参数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元器件的工作电流、电压、频率和功耗等参数应能满足电路指标的要求。 (2)元器件的极限必须留有足够的裕量, 一般应大于额定值的 1.5倍。 (3)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应选计算值附近的标称值。 3、器件选择 ( 1) 阻容元件的选择 电阻和电容种类很多, 正确选择电阻和电容是很重要的。不同的电路对电阻和电容性能要求也不同, 有些电路对电容的漏电要求很严, 还有些电路对电阻、电容的性能和容量要求很高, 例如滤波电路中常见大容量( 100~3000uF) 铝电解电容, 为滤掉高频一般还需并联小容量( 0.01~0.1uF) 瓷片电容。设计时要根据电路的要求选择性能和参数合适的阻容元件, 并要注意功耗、容量、频率和耐压范围是否满足要求。 ( 2) 分立元件的选择 分立元件包括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光电二极管、晶闸管等。根据其用途分别进行选择。选择的器件类型不同, 注意事项也不同。 ( 3) 集成电路的选择 由于集成电路能够实现很多单元电路甚至整机电路的功能, 因此选用集成电路设计单元电路和总体电路既方便又灵活, 它不但使系统体积缩小, 而且性能可靠, 便于调试及运用, 在设计电路时颇受欢迎。选用的集成电路不但要在功能和特性上实现设计方案, 而且要满足功耗、电压、速度、价格等方面要求。 4、注意单元电路之间的级联设计, 单元电路之间电气性能的 相互匹配问题, 信号的耦合方式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珠海学院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 适用专业: 2015级软件工程专业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制订时间:2017年6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制

目录 1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2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模板) 3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计算机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计算机综合应用课程设计 课程学时:32学时 课程学分:2.0 适用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设计是检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主干课程完成之后,为了加深和巩固学生对前两年所学理论和应用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的问题的能力而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 通过本环节学生能够充分把前两年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到实际的编程实践中,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理论。通过实现一个中等规模的应用软件,提高利用计算机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顺利毕业、进入社会打好基础;通过对程序的规范编写,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风格,包括程序结构形式,行文格式和程序正文格式等;并培养学生的上机调试能力。 三、课程设计方式 1、课程设计题目的选定 采用指导教师提供参考题目与学生自主命题相结合的办法选定课程设计题目。要求不多于4个人一个小组,不得重复,所涉及数据库的基本表至少在5张表以上,在尽量满足数据库设计原则的前提下,允许适当冗余以提高检索的速度。其中学生自主命题需要指导教师严格的审核,看是否满足课程要求,检查是否为重复课题。 2、课程设计任务的完成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模板

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MOSFET降压斩波电路设计专业班级:电气0907 学号:09291210 姓名:李岳 同组人:刘遥(09291212 )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2年6月25日-29日 设计地点:电气学院实验中心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李岳,刘遥专业班级电气0907 指导教师: 一、课程设计题目: MOSFET降压斩波电路设计(纯电阻负载) 设计条件:1、输入直流电压:U d=100V 2、输出功率:300W 3、开关频率5KHz 4、占空比10%~90% 5、输出电压脉率:小于10% 二、课程设计要求 1. 根据具体设计课题的技术指标和给定条件,能独立而正确地进行方案论证和电路设计,要求概念清楚、方案合理、方法正确、步骤完整; 2. 查阅有关参考资料和手册,并能正确选择有关元器件和参数,对设计方案进行仿真; 3. 完成预习报告,报告中要有设计方案,还要有仿真结果; 4. 进实验室进行电路调试,边调试边修正方案; 5.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画出主电路、控制电路原理图,说明主电路的工作原理、选择元器件参数,说明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绘出主电路典型波形(比较实际波形与理论波形),绘出触发信号(驱动信号)波形,说明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进度安排

2.执行要求 电力电子课程设计共6个选题,每组不得超过2人,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力完成所设计的系统主电路、控制电路等详细的设计(包括计算和器件选型)。严禁抄袭,严禁两篇设计报告雷同,甚至完全一样。 四、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1]王兆安,黄俊.电力电子技术(第四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王文郁.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电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李宏.电力电子设备用器件与集成电路应用指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 石玉、栗书贤、王文郁.电力电子技术题例与电路设计指导.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5] 赵同贺等.新型开关电源典型电路设计与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摘要 关键词:整流、无源逆变、晶闸管

《软件工程综合课程设计》评分标准(参考)

《软件工程综合课程设计》评分标准(参考) 说明:按照学校发布的课程设计评分页中的8个评分项,根据《软件工程综合课程设计》实际,分解学校评分项为若干评分子项,并按评分等级记分(见下表),力求做到课程设计评分的精细化、一致行和可比性。各子项分数合计成各项分数,各项分数合计成本次课程设计成绩。 评分等级与记分对照表 1、课程设计中的创造性成果(10分) 1)课题具有国内或国际领先(4分) 2)具有自主创新的算法或应用最新的研究成果(专利)(3分) 3)使用最新的开发工具、技术平台和运行环境(3分) 2、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程度(20分) 1)提供了较好的涵盖了需求、可行性和概要设计等的方案(5分) 2)在设计和实现中应用了软件工程的原理或方法(5分) 3)技术路线(开发工具、运行环境等)合理可行(5分) 4)提供了可行的测试计划(5分) 3、课程设计完成情况(20分) 1)按模板格式和内容提交完整的课程设计文档(5分) 2)提供了较完整的数据字典(数据库表)(4分)

3)完成了系统主要功能的UI设计或实现(4分)4)提供了较完整的测试用例(4分) 4)按时提交课程设计文档(3分) 4、课程设计动手能力(15分) 1)数据库表设计合理满足需求(5分) 2)UI设计一致美观、程序代码清晰规范(5分) 3)考虑系统出错与异常情况(5分) 5、文字表达(5分) 1)阐述问题准确完整(3分) 2)文档文字通顺流畅(2分) 6、学习态度(5分) 1)态度端正、认真负责(3分) 2)及时响应指导老师的通知和任务安排(2分)7、规范要求(15分) 1)文档段落格式规范一致(3分) 2)标题和正文字体大小一致(3分) 3)图形和表格格式规范(4分) 8、课程设计论文的质量(10分) 1)文档摘要和目录完整准确(2分) 2)参考文献完整正确且被引用(2分) 3)段落和层次结构合理、处理逻辑清晰(3分)4)表述准确、内容通畅、结论正确(3分)

中南大学混凝土课程设计实用模板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设计 一多层房屋的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构建及截面尺寸如图二所示。先张法施工时在工地临时台座上进行,在梁的受拉、受压区均采用直径10mm 的热处理45Si2Cr 直线预应力钢筋,分别在梁的受拉、受压区采用锥形锚具一端同时超张拉钢筋,养护时预应力钢筋与张拉台座间温差为25℃,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放松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采用C40,非预应力钢筋采用HPB235钢筋。现已知该梁 为 一般不允许出现裂缝构件,承受均布恒载标准值为m KN g k 6.18=(含自重),均 布活载标准值m KN g k 12=,活载准永久值系数5.0=q ψ,按《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GB50010-2002)》设计该梁。要求: (1)进行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估算纵向预应力钢筋,并根据构造要求估算非 预应力钢筋。 (2)计算总预应力损失。 (3)验算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确定梁的纵向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 (4)进行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确定梁的箍筋。 (5)验算梁的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6)验算梁的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7)验算梁的使用阶段挠度是否满足要求。 (8)验算梁在施工阶段及抗裂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设计计算 1、计算梁的正截面承载力,估算纵向预应力钢筋,并根据构造要求估算预非应力钢筋。 1)设计计算条件 m l 75.80= m l n 5.8= C40混凝土:2/40mm N f cu = 2/1.19mm N f c = 2/76.1mm N f t = 2/8.26mm N f ck = 2/39.2mm N f tk = mm N E c /1025.34?= 0.11=α 45Si2Cr 热处理预应力钢筋:2/1470mm N f ptk = 2/1040mm N f py = 25/100.2mm N E p ?= 2/400mm N f py =' HPB235非预应力钢筋:2/210mm N f y = 2/210mm N f yv = 2/210mm N f y =' 25/101.2mm N E s ?= 2) 内力计算 ① 跨中最大弯矩: m KN l q g M k k ?=??+??=+=4.37475.8)124.16.182.1(8 1 )4.12.1(8 1 22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样本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学校:大连交通大学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072班 姓名: 学号:0701030216

目录 1总体设计 (1) 1.1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描述 (1) 1.2系统包含的类及类之间的关系 (1) 1.3 Java源文件及其功能 (2) 2 详细设计 (2) 2.1主类ChangeAnimalWindow (2) 2.2类Animal (3) 2.3类 HandleMouse (4) 2.4类 AutoMoveAnimal (4) 2.5类Point (5) 3功能测试及运行效果 (6) 3.1 系统初始界面 (6) 3.2 自动演示后界面 (6) 3.3游戏成功预览界面 (7) 3.4英雄榜界面 (7) 参考文献 (7) 附录软件源程序 (8)

1总体设计 1.1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描述 在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很多人已经离不开电脑了,包括玩一些休闲小游戏,一个功能齐全的动物换位小游戏应该是很受人们喜爱的。通过图形技术,实现图片的导入。通过消息响应机制,使程序可以响应用户的鼠标操作,进行动物换位游戏的操作。 对于本系统,我们需要实现以下一些基本功能: (1) 要实现人机交互,用户可以通过鼠标来操作动物位置。 (2)在游戏成功时会出现成功提示。 (3)用户在玩游戏的时候可以在游戏界面上选择音乐播放。 (4)用户可以选择插入任意已存储的图片。 (5)具有英雄榜功能,可以查看自己的成绩。 (6)具有帮助功能,可以查看游戏规则,和不懂得选项。 1.2系统包含的类及类之间的关系 本系统共包括9个Java源文件。类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