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练习题新人教版

2020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练习题新人教版

2020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练习题新人教版
2020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练习题新人教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唐朝时期,中日两国交流频繁。日本多次派遣使节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C.侵略中国沿海地区

D.学习唐朝书法艺术

2.下列关于新罗与唐朝关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B.新罗仿照唐朝,实行科举制

C.新罗引入中国的医学等科技成就

D.中国音乐传入朝鲜半岛,广泛流传

3.右图所示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是( )

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C.将唐典章引入日本

D.将朝鲜半岛的音乐引入中国

4.七年级(1)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朝的中外交往”,并拟订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 )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D.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5.唐朝时,新科进士们在长安大雁塔上题写自己的姓名以作长久的纪念,此举被称为“雁塔

题名”。产生这些“新科进士”的选官制度是()

A.世袭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6.宋代诗人汪洙《四喜》曰:“久早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下列与“金榜题名”最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行省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7.下列哪一成语的来历与古代科举制无关?()

A.金榜题名 B.连中三元 C.名落孙山 D.卧薪尝胆

8.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它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9.古代的日本、朝鲜等国仿照我国的科举制度选任官员,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也借鉴了我国科举制度的一些办法。这些主要说明()

A.朝鲜、日本的政治制度落后 B.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C.隋唐时期中国领先于全世界 D.科举制度优于西方三权分立

10.“日本前后共任命19次遣唐使节团,成行15次。另外还有10次非正式的日本使者,唐朝也10次派使节团访问日本。遣唐使节团成员早期200人左右,后期多达500人。”这段材料不能说明的是( )

A.唐朝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辐射邻近国家

B.唐朝时中日交流频繁

C.日本遣唐使团次数多,规模大

D.日本吸收盛唐先进文化,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11.“重走唐僧西行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 )

A.中国广州尼泊尔

B.中国北京印度那烂陀寺

C.中国新疆巴基斯坦

D.中国西安印度那烂陀寺

12.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文献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马可·波罗行纪》

D.《资治通鉴》

13.“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 )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鉴真,被日本人民尊称为“律宗之祖”“文化恩人”。为了纪念鉴真东渡,2016年,原创史诗歌剧《鉴真东渡》在日本东京奥查德剧场成功举行首演。歌剧歌颂了鉴真慈悲普度的悲悯情怀、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以及坚忍不拔的精神意志。

材料二《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一行四人在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后,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

(1)鉴真东渡发生在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日本人民为什么把鉴真尊称为“律宗之祖”“文化恩人”?

(2)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高僧有哪些共同之处?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安是旧大陆文明中心所有城市中最具世界意义的城市,在这方面超过了同时代的君士坦丁堡,唐帝国和中国文明不仅为朝鲜,而且为更远的日本所赞赏和效仿,这显示了中国的威望。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

(1)列举一例“唐帝国和中国文明”为日本所效仿的史实。

(2)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唐朝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往来的原因。

材料二玄奘西行是世界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笔,玄奘用其开放的胸怀吸纳异域文化、传播中华文明,早已超越了时间、地理和宗教的限制,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材料三瘦西湖景区精心打造的《鉴真东渡禅茶秀》展现了鉴真大师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品质,传达了信念坚定、敢于担当的扬州精神。

(3)玄奘和鉴真在促进唐朝与外国的友好交往中分别作出了哪些贡献?他们在文化传播的方式上有何不同?

(4)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材料二琵琶拨尽昭君泣,芦叶吹残蔡琰啼。归见林逋烦说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郑惠真《送水云归吴》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A

2.D

3.B

4.A 5 D 6 C 7 D 8 B 9 C 10.D 11.D 12.B 13.D

14.(1)唐玄宗。原因:鉴真6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都具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都拥有高深的学问、渊博的知识;都为密切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5.(1)日本派遣了大批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唐朝前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给对外交往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唐朝制度先进,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对外交通发达,科技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际声望很高,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唐朝政府对外采取开放的政策;等等。

(3)玄奘: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10多年后,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鉴真:东渡日本后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方式:玄奘是把天竺的文化带回唐朝,鉴真是向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4)一个国家要善于学习外国先进的文化,这样才有利于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开放有利于发展,保守导致落后;等等。

16①我们必须保持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②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③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二、北京人★ 1、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同年又发现用火遗迹。 2、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 3、北京人的特征: ①外形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北京人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②使用工具:使用石块、兽骨、鹿角等打制工具。 ③社会组织: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④火的使用: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生存条件。 4、北京人发现的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他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意: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旧石器时代。 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叫作新石器时代。 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三、山顶洞人 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距今约3万年。山顶洞人依然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山顶洞人已经有了爱美意识、审美观念。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生活,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与中国。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2、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流域。 3、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汇总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1课 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2、★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第2课 1、隋朝的统治跟秦朝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实行暴政,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隋朝:581~618年) 2、618年,唐朝建立,建立者李渊,都城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3、唐太宗年号贞观,他在位期间,采取了许多巩固措施,使唐朝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采取的措施有:①非常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 ②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③注意“戒奢从简”;④整顿吏治;⑤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4、“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为宰相:房玄龄、杜如晦。而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她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选拔贤

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6、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这段话唐太宗曾经引用过。这句话的意思是: 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这句话表明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第3课 1、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在他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统治跟唐太宗的相似点有: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注意节俭等。 3、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 农业方面:①水利事业发达;②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步;③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唐朝时,饮茶之风全国范围盛行,江南成为种植水稻和茶叶的重要产地)④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犁和筒车。 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发达;②陶瓷业发达(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商业方面: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广州、扬州。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第4课 1、科举制的产生:①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②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1.班级姓名分数 一、慧眼识真(相信你一定能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称颂 A.隋朝大运河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 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后世对唐代哪位皇帝的评价。 A.唐太宗B.唐高宗C.武则天D.唐玄宗 3、亲历隋末的社会大动荡,亲睹隋朝的覆亡,这对他的政治思想有极大的影响。他即位后, 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材料中的他是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炀帝 D、武则天 4、“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现的具体时期是 A.唐太宗时期B.武则天时期C.唐玄宗前期D.唐玄宗后期 5、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 “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 6、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据应当是。 A.《大唐西域记》B.《封神榜》C.《石头记》D.《三隧平妖传》 7、你认为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明显保留着中国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 A.印度 B.阿拉伯 C.朝鲜 D.日本 8、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雕版、活版之分。雕版印刷术在隋唐时期已经发明。右图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你知道它是以下哪一部? A.隋印《金刚经》B.唐印《金刚经C.唐印诗集D.《梦溪笔谈》 9、“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追 述了唐朝文化 A.对日本的影响B.对新罗的影响C.对天竺的影响D.对波斯的影响10、下面那种说法符合隋唐的特点 A.中华文明的起源B.中华社会的繁荣开放C.中华民族的大融合D.中华帝国的衰落 11、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 突出成就,其中下列哪个朝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A.汉代B.唐代C.宋代D.清代 12、我国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是唐朝时期出现的? A.造纸术、印刷术B.印刷术、火药C.指南针、火药 D.造纸术、火药 13、她远嫁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她是 A.金城公主B.文成公主C.王昭君D.太平公主 14、暑假期间李丽要去参观艺术宝库莫高窟,你您告诉她应该去哪儿? A. 山西大同 B.甘肃敦煌 C.河南洛阳 D.陕西西安 15、藏族的祖先是 A.吐蕃B.回纥C.南诏D.逻些 16、李白的诗歌的特点是 A.直白如话B.沉郁悲怆C.豪迈奔放D.委婉清新 17、“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儿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这是河北民 歌《小放牛》的歌词。赵州桥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人类的起源: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 2、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 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4、劳动(制造和使用工具)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5、时间: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至20万年;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 6、地点:元谋人——云南元谋县;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顶。 7、元谋人和北京人都属于直立人;山顶洞人属于晚期智人。 8、火的的使用情况:元谋人会使用天然火;北京人不但会用火还懂得保存火种;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了人工取火; 9、火的作用:用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还用火照明、防寒。 10、火的使用具有什么意义: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11、工具的使用情况:元谋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懂得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12、列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代表,活动区域,距今年代 答:①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②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③山顶洞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距今约3万年。 11、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①生活地区相同,②都使用打制石器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地方:①体质特征: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基本相同。②工具制造: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③取火方式:北京人自然取火,山顶洞人人工取火。④观念:山顶洞人已懂得爱美。⑤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时期。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1、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 2、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半坡聚落居民已种植粟,饲养猪、狗。他们开垦耕地用耒耜,收割庄稼用石刀,会制作陶器(彩陶)、乐器(陶埙),会简单的纺织、制衣。 3、彩陶是半坡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特点:红底黑纹。代表作有人面鱼纹陶钵。 4、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之一。其中,最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最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 5、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使用骨耜,会制作简单的陶器、玉器和乐器(骨哨),懂得了雕刻技术 6、半坡居民懂得使用磨制石器,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7、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几千年来,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半坡人的房屋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半坡人和河姆渡人房屋式样的不同是因为受地域特点、气候环境的影响 8、原始农业的发展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非洲。 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云南元谋,是元谋人。 我国发现时间最早的人类化石,是北京人。 一、元谋人 1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 万年,发现于云南元谋。 2、在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早期直立人遗存中,以元谋人化石最为著名。 3、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4、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特点是什么? 答:原始人类遗址主要分布于江河流域,以及水源充足、植物生长茂盛的地区。这样的自然环境,可以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充足的植物和肉类食物等。 二、北京人 1、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2、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 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3、距今约71万—23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 4、北京人是全世界最为著名的晚期直立人。 5、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6、北京人的生产方式——采集和狩猎 7、概述北京人的特征? 答:①北京人仍保留猿的一些特质,头骨较宽,眉骨粗大,颧骨高突; ②已经能够直立行走;

③会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进行采集和狩猎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④使用天然火;(火用来烧烤食物、照明和御寒,还用火驱赶野兽) ⑤过群居生活。(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8、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 火可以烧烤、照明、御寒、保护自身安全等,火的使用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9.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早(发现时间最早)、多(发现化石遗迹最多)、深(最具代表性,影响深) 三、山顶洞人 1.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发现了”山顶洞人” 遗址。 2.山顶洞人的生活: ①采集、狩猎、捕捉水生动物。 ②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磨制骨针用来连缀兽皮遮蔽身体。 ③佩戴装饰品,已萌生审美意识。 ④能够人工取火。 ⑤过氏族生活。 3.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三个时间和一个基本观点)(581年-618年)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 基本观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 具体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 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科举制(隋炀帝)▲▲▲ 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 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武则天:首创殿试。 科举制的积极影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 300多年。 科举制的消极影响:束缚了人们思想,忽视实用性学问,也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三、隋朝的灭亡 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时间:618年

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初一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精彩四选一(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聚落遗址 2.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③已经使用火④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元谋人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C.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D.上古人类的外貌跟现代人没有差别 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5.“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是( )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6.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7.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8.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期人类生活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堆积。这处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9.“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 A.炎帝 B.大禹 C.黄帝 D.舜 11.“涿鹿,中华大地令人神往的地方!涿鹿,中华民族诞生的英雄山冈!涿鹿,中华民族从这里文明启航!涿鹿,中华民族灵魂的桑梓故乡!涿鹿,中华民族朝拜三祖的殿堂!”下列人物被称为“中华民族三祖”的是( ) ①黄帝②炎帝③蚩尤④大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每年固定在炎帝诞辰农历四月廿六举办,该节已成为海峡两岸同胞乃至全球华人华侨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下列传说中的发明创造与炎帝无关的一项是( ) A.首创耒耜,种植五谷 B.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C.制作陶器,发明纺织 D.学会煮盐,教民通商 13.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之父”,下列关于黄帝时期的发明正确的一组是(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距今时间地点流域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北京人 1、距今时间地点流域 2、体质形态 3、北京人使用的工具____________生产活动 4、取火方式最早使用还会火的使用意义 5、社会组织(生产关系)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这就形成了 6、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三、山顶洞人 1、距今时间地点流域 2、体质形态 3、使用的工具____________但已经掌握、技术 4、取火方式开始使用生产生活、、还能生活用品 5、观念懂得会用缝制衣服死后要 6、社会组织(生产关系)由结合起来的由共同的下来,居住在一起,使用的工具,,,没有的差别※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共同点 不同点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主要原因

2、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距今时间_ ___ 地点__ ___流域工具___ __用耕地 2、生产状况种植制造、和 3、生活状况住房子过生活已经挖掘饲养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距今时间_ ___ 地点__ ___流域 2、生产工具__ _ 用和等开垦土地用收割庄稼 用骨制、、打猎捕鱼 3、生产状况种植会制造,上面的符号是 4、生活状况住房子屋内有,供和用主食有副食有、、等会、、饲养等动物※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 ____ 、和的国家。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距今时间_ _ 地点__ __流域出现_ __陶和_ _ __陶 在后期,出现了_ ____和,原因是____ __的发展 3、华夏之祖 一、炎黄战蚩尤 二、黄帝----“人文初祖” 1、黄帝建造制作还教人们发明为后世的奠定了基础 2、他的妻子发明 3、他的属下发明了编出了 4、后人尊称黄帝为海外华人常称自己为 三、尧舜禹的禅让 1、地点流域 2、品质尧,舜, 禹 3、禅让→→这种的办法,叫做 四、原始社会结束 夏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 原因,, 意义(1) (2) (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_附答案

期末考试卷 (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表格中对应的题号下面) 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重新统一南北B.建立三省六部制 C.创立科举制D.开通大运河 2.“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A.善于用人B.虚心纳谏C.科举取士D.勤政爱民 3.唐朝诗人孟郊的著名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里的“线”绝不可能是①麻线②丝线③棉线④尼龙线() A.①②B.③④C.④①D.②③ 4.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 5.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开元盛世”是在()统治时期 A.唐高祖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 6.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有:①耧车②曲辕车③翻车④筒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A.契丹族B.女真族C.汉族D.匈奴族 8.隋朝时建立的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的是() A.玉带桥B.泸定桥C.赵州桥D.西安灞桥 9.被称为“诗圣”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A B C D 10.中国古代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中,为推动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 A.印刷术B.造纸术C.指南针D.火药 11.“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 A.北宋汴河流域人以石油作燃料 B.北宋东京居民以石油作燃料 C.北宋东京居民以煤炭作燃料 D.河南开封是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 12.两宋时期,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主要是因为() A.当时政府做出了严格的规定B.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C.便于从事生产劳动D.受国外风俗习惯的影响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重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重点 1. 年,北周外戚__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杨坚 ..就是隋文帝。 2. 年,隋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3.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是_________ __。 4.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南至,自北向南分为、、邗沟和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5.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626年,继承 皇位,次年改年号“贞观”,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 6. 唐太宗时期,敢于直言,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7 唐朝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省替皇帝起草政令,省负责审核,最后交由省执行。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管具体政务。 8.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9.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10.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1.武则天巩固统治的措施:①重用酷吏,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②改《贞观氏族志》为《》,将武氏列为一等,并规定凡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列入其中;③大力发展科举制度,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④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 12.武则天统治时期,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 “贞.观遗风 .. ...”。 .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13 .. “开元盛世 ”.。 .... 14.在农业生产方面,和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 15.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创立于隋朝(隋炀帝),完善于唐朝 16.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和 17.饮茶习俗在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唐 代,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期末复习-----第一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隋朝在历史上重新统一了分裂的中国,但它却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其统治类似于历史上的()A.东汉 B.秦朝 C.北魏 D.元朝 2.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就其历史地位而言,隋朝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以关中为中心统治全国 B.开凿了大运河 C.开创了为后世沿用的制度 D.为统治者提供了教训 3.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C.开通京杭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 4.隋朝对中国历史有重要的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创立了科举制 B.重新统一了中国 C.开通了大运河 D.发展了生产 5.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下图“隋大运河示意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①它的中心是洛阳②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④它有效抵御了北

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6.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开凿最早的运河,目前我国正在将其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隋朝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A. 洛阳、涿郡 B.洛阳、大都 C.余杭、洛阳 D.余杭、涿郡 7.某同学赋词《临江仙》:“水比黎庶君比舟,贞观治,一新秋。月碎重圆星再聚,勤政真盛世,英名万代流。”你知道这首词称赞的是谁吗(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隋文帝 D.隋炀帝 8.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 A.汉武帝 B.隋文帝C.唐太宗 D.唐玄宗 9.毛泽东曾用“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来评价四位古代帝王。下列史实与“唐宗”有关的是() A.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贞观之治 D.陈桥兵变 10.唐太宗曾说:“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这说明他() A.鼓励手工业发展 B.善于纳谏 C.身为人君,不讲道理 D.关心百姓生活 11.在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上,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名臣是( )。 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征 D.秦叔宝 12.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他在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大臣后说的,这位大臣是() A.魏征 B.杜如晦 C.姚崇 D.李靖 13.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曾有人评价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 A.吕后 B.慈禧 C.武则天 D.王昭君 14.武则天的统治,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其重要措施是() 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创立行省制度 C.重视发展生产 D.开凿大运河 15.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开明,物质丰富,人民安居乐业,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全盛时代,我们称这一时期为()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_附答案

期末考试卷 100分)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表格中对应的题号下面)历史上有不少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北B.建立三省六部制 D.开通大运河 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B.虚心纳谏C.科举取士D.勤政爱民 郊的著名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里的“线”绝不可能是①麻线②丝线③棉线④尼龙线() .③④C.④①D.②③ 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 会呈现前所未有的“开元盛世”是在()统治时期 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 的农具有:①耧车②曲辕车③翻车④筒车() .③④C.①③D.②④ 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B.女真族C.汉族D.匈奴族 的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的是() B.泸定桥C.赵州桥D.西安灞桥 圣”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B C 代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中,为推动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 B.造纸术C.指南针D.火药 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 域人以石油作燃料 民以石油作燃料 民以煤炭作燃料 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 ,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主要是因为() 出了严格的规定B.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产劳动D.受国外风俗习惯的影响 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哪一句诗所指的相同?() 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杨坚废掉北周皇帝,建立隋朝是在() A. 581年B. 589年 C. 605年D. 618年 2.继秦汉之后,中国再次大一统的辉煌时期是() A.商周时期B.西晋时期C.隋唐时期D.北宋时期 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不包括() A.巩固对全国的统治B.加强对江南的控制 C.加强南北交通D.消灭南方的陈 4.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完成南水北调 C.大大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D.便利对南方的控制 5.下列朝代中,与隋朝历史最为相似的是() A.商朝B.西汉C.秦朝D.唐朝 6.唐朝的建立者是() A.李渊B.李世民C.李隆基D.李显 7.唐太宗时期最著名的谏臣是() A.房玄龄B.魏征C.杜如晦D.姚崇 8.“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指的是()的统治 A.唐高宗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9.中国封建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 A.隋文帝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时期 10.“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历史时期是() A.“文景之治”时期B.“贞观之治”时期 C.“开元盛世”时期D.“光武中兴”时期 11.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新的生产工具有() A.水排、筒车B.曲辕犁、筒车 C.灌钢法、提花机D.翻车、提花机

12.唐朝手工业发达。下列对唐朝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唐朝的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B.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 C.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D.唐三彩由三种颜色制成,色彩艳丽 13.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的科举制。科举制度始于()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武则天 14.科举制度创立、废除的两个朝代是() A.隋朝、清朝B.唐朝、清朝 C.隋朝、明朝D.唐朝、明朝 15.唐朝时对科举制的完善起过重要作用的几位帝王是() ①唐高祖②唐太宗③武则天④唐玄宗⑤唐高宗 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 16.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是因为它() ①改善了用人制度②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政权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④加强了中央集权⑤有利于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⑤ 17.唐朝时,在新疆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的皇帝是() A.唐太宗和武则天B.唐太宗和唐玄宗 C.武则天和唐玄宗D.唐高宗和唐太宗 18.今天藏族的祖先是() A.回纥B.南诏C.吐蕃D.靺鞨 19.唐太宗曾将一位公主嫁到吐蕃,加强了汉藏两族之间的友好关系。这位公主是() A.文成公主B.金城公主C.太平公主D.王昭君 20.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威望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中国对外交往活跃D.唐朝时中国经济发达 21.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是() A.《大唐西域记》B.《西游记》 C.《马可·波罗行纪》D.《史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姓名班级分数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A.元谋人 B.氏族聚落居民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过着群居生活的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 B.半坡聚落居民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3. 在同一地点发现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北京人 B.北京人山顶洞人 C.山顶洞人半坡原始人类 D.河姆渡原始人类半坡原始人类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 A.用火烧烤食物 B.使用打制石器 C.过群居生活 D.工具凿孔捆绑木柄 5.下列选项中,哪一项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A.北京人遗址 B.元谋人遗址 C.河姆渡聚落遗址 D.半坡聚落遗址 6.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7.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陋,只靠个人力量难以生存 B.智力低下 C.喜欢过群居生活 D.为了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成果 8.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使用的工具是()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 9.下列选项中,与河姆渡原始居民无关的是() A.使用磨制石器 B.种植水稻 C.种植粟 D.使用陶器 10.“神农耕而作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 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随葬品 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 D.大汶口原始居民中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 11..下面几项表现了我国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时代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三朝治国措施的共同点是重视人才、任用贤能。下面历史人物中哪些是在唐玄宗时被提拔担任宰相的( ) ①房玄龄②杜如晦③魏征④姚崇⑤宋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④⑤ 2、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A.丞相 B.御史大夫 C.门下省 D.军机处 3、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 A.善于用人 B.虚心纳谏 C.科举取士 D.勤政爱民( ) 4、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价郑和及其远 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使者, 扬威异域;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强友好往来,促动交流;小华殖 民先驱,海盗鼻祖。其中准确的是( ) A、小强和小华 B、小华和小明 C、小明和小强 D、小明和小刚 5、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的话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 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6、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 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侣 D、一行 7、“杯酒释兵权”是下列哪位皇帝的作为?( )

A.唐高祖 B.宋太祖 C.宋真宗 D.宋高宗 8、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 ) A、北宋与辽的争战 B、北宋与金的争战 C、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 9、下列我国古代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的名港是( ) ①扬州②杭州③广州④泉州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到( )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A.隋朝 B.唐朝 C.南宋 D.明朝 11、走进《清明上河图》,我们能够感受到北宋城市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下面哪些是他们日常生活的写照?( ) ①能够去夜市买东西②边喝着茶边在瓦子里看杂技表演③普通百姓能够穿多种颜色的衣服④大街上店铺林立,你能够随意吃到各种风味小吃⑤城市平民都住着高大宽敞的瓦顶平房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12、“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最早出现于( ) A.北宋、东京 B.北宋、四川 C.南宋、临安 D.南宋、广州 13、“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个史书记载反映的是下列哪个王朝的兴起? ( ) A.宋 B.元 C.明 D.清 14、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的历史人物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唐太宗 D.宋太祖 15、军机大臣是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官员,这个官职最早出现在(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 1.(3分)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2.(3分)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运河版、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听精华绝品。“水弄堂”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构画出江南“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让无数中外游客如痴如醉,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凿的?()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3.(3分)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请说出这条运河的中心是() A.长安B.涿郡C.余杭D.洛阳 4.(3分)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5.(3分)科举制度在历史上的作用不包括() A.改善了用人制度 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D.扩大了地方官员的选官权 6.(3分)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 A.权臣当道B.隋炀帝的暴政 C.土地兼并严重D.隋末农民起义 7.(3分)《旧唐书?魏征传》载:太宗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这表明唐太宗()

A.重视发展生产B.虚心纳谏 C.注意任用贤才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8.(3分)若要为武则天的无字碑补题碑文,下列内容不可能出现的是()A.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大力发展科举制度 D.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9.(3分)在美国的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10.(3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拥有了不少创造发明。下面属于唐朝时期发明创造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①曲辕犁 ②筒车 ③水排 ④耧车。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 11.(3分)“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这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描写哪个城市的诗句() A.长安B.扬州C.洛阳D.成都 12.(3分)“天可汗”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战略学者的重视,他们希望通过对天可汗制度的研究,找到一条在当今冷战格局瓦解的局势下,如何重建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的道路。历史上因执行开明民族政策而被北方各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的是() A.唐太宗B.唐玄宗C.唐中宗D.武则天13.(3分)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这起到的主要作用是()A.西藏正式成为唐的一部分 B.加强了唐藩友好交往,促进了唐藩经济文化交流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1.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A.大运河 B.赵州桥 C.长城 D.故宫 2.唐太宗有句名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①重视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②注意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3.“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提到的皇帝历经千年,褒贬不一,但还是有人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的突出贡献是:①戒奢从简,虚心纳谏②增设殿试和武举,完善科举③重视发展农业生产④选拔贤才 A. 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A. 对外开放 B. 经济繁荣 C. 政治清明 D. 交通发达

6.某班同学围绕“唐朝开明的少数民族政策”这一主题进行探究学习,收集的相关史实中与该主题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玄奘西游天竺B.文成公主入藏C.设置安西都护府D.册封南诏首领 7.下列历史现象能够说明隋唐社会“繁荣与开放”的有:①贞观之治 ②“唐蕃和同为一家”③鉴真东渡④发明雕版印刷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A. 祖国统一 B.中外交往 C. 民族团结 D. 抵抗侵略9.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针对性地收集资料,下列收集到的图片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宋代针铺商标清明上河图交子南宋海船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元朝国家统一D.大都闻名世界 10.“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是该盟约的影响?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11. 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加强中央集权B.社会经济发展 C.开通京杭大运河D.实现国家统一 2.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下图“隋大运河示意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①它的中心是洛阳②它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③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④它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 3.某同学赋词《临江仙》:“水比黎庶君比舟,贞观治,一新秋。月碎重圆星再聚,勤政真盛世,英名万代流。”你知道这首词称赞的是谁吗()。 A.唐太宗B.唐玄宗C.隋文帝D.隋炀帝

4.在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上,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名臣是()。 A.程咬金B.李世民C.魏征D.秦叔宝 5.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A.唐太宗统治前期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玄宗统治后期 6.唐朝出现的下列社会现象,其中与大运河关系最密切的一项是()。A.南北商船云集洛阳B.少数民族聚居长安 C.农民用曲辕犁耕作D.文成公主入藏 7.有专家认为,“买东西”这个词源于唐代。你知道他的理由是什么吗()。 A.唐朝长安人买物品只能到东市和西市这两个地方去 B.唐朝时期才有“东”和“西”两个字 C.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常与东边的日本和西边的欧洲做贸易 D.舶来语,从阿拉伯传入中国 8.“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9.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