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标要求】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某地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学习重点】归纳、分析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

【学习难点】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探索新知】

-、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的概念:是指人的_______ 在国际或______ 范围内发生改变。

【技巧点拨】判断人口迁移的条件:①必须改变居住地;②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通常为一年):③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人口迁移的意义

调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口强 __________________ ,促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2004年江苏卷)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

年末总人口丙人)

(1)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 A .

16.7

% B . 14.3 % C . 0.9 % D . 1.2 % ⑵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出生率高

B .人口死亡率低

C .大量人口迁入

D .原有人口基数小

(3)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

A 人口老龄化突出

B .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 .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_.曰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表解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迁移应用】北京同学李明在做课题《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时,发现家族成员先后迁移了几个地点:爷爷在年轻的时候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到新疆工作并定居;爸爸为了寻找好的工作,移居北京;叔叔求学移民美国,并在美国结婚,现在全家在美国定居。分析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爷爷的迁移属于(多选):()

A. 永久迁移

B. 政治因素迁移

C. 经济因素迁移

D. 有组织的国内人口迁移

(2)爸爸的迁移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类似于李明爸爸的迁移,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人口迁移规模加大,人口迁移流向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叔叔的迁移属于(多选):()

A ?永久迁移B.政治因素迁移 C ?经济因素迁移 D.国际移民

(4)类似于李明叔叔的迁移,发展中国家的优秀人才许多迁移到发达国家,迁移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提高—登峰揽月】

1关于人口迁移正确的是()

A .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 ?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C ?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D ?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2?“安史之乱”弓I发的人口迁移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相比,正确的是()

A ?从迁移方向看,都是从北方迁向南方

B ?从迁移原因看,都是战争因素引起的

C ?从迁移方式看,都是自发性迁移

D ?从迁移结果看,都促进了民族融合、社会经济的发展

3?下列情况对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的、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因素是()

A .良好的文化教育

B .和睦的婚姻和家庭

C ?经济发展水平

D ?优美的生活环境

4?下列地区在国际人口迁移中,由迁入地变为迁出地的是()

A .亚洲B.拉丁美洲 C .欧洲 D .大洋洲

5 ?我国“十一黄金周”,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四川九寨沟,这种现象属于()

A .国际人口迁移

B .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 D .人口流动

6?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有()

①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②短期流动的人口减少定居移民增多③欧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④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⑤20 世纪70 年代以

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

A .①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7?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双选)()

A .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B .东南地区劳动力不足

F 图为人口迁移示意。据此回答 9-11题

9. 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 .从北美迁往拉美 B .从亚洲迁往

拉美

C .从非洲迁往西亚

D .从欧洲迁往非洲

10. 若该图表示近年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 .从湖南流往广东

B .从河北流往河南

C .从新疆流往内地

D .从湖北流往重庆

11.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

)

A .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 .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 .甲地优美的环境

读教材p9图1.8佃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回答 12~15题

12.

有关我国民工流动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从山区流向平原②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③从农村流入城镇④从干旱地区流 向湿润地区⑤农

业发达地区流向工商业发达地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13. 伴随我国西部大开发,部分人口有自东向西的迁移趋势,有关这种迁移原因和方式的 描述,正确的是()

A.由国土整治而引起的有组织的人口迁移

B.

由城市化而引起的自发的人口迁移 C.由国土整治引起自发的人口迁移 D

.由城市化而引起的有组织的人口迁移

14. 读下图,回答问题。

(1) 图甲中A 、B 、C 是三个不同行政区,图中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影响图乙中美国老年人退休后向南方 __________ “阳光地带”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图中迁出地区主要是美国的 __________ 工业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来美国人口在此聚居的主要吸引力是

C ?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8?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 .农村到城市

B .城市到农村

D .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 ( )

C .农村到农村

D .城市到城市

人口迁出甲地

人口迁入乙地

(3 )美国的这类人口迁移按地理范围划分,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移。

(4)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迁移的方向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读下图,回答问题。

(1)建国以来全国人口主要迁出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 。迁出方式是______________ 。

主要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人口迁移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民工流动主要出现于 ___________ 以后,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积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消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今年来,民工流动的主要输出地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等输入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

(06江苏地理卷)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

统计表”。

2021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考点一6.2人口的空间变化核心考点全突破新人教版

6.2 人口的空间变化 讲核心考点·全突破 卫生计生委统计数据表明,人口迁移流动家庭化的特点越来越突出,流动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是大趋势。下图为某地区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2)图中甲~丁四个阶段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相比,有明显相关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丁 【思维导引】 【尝试作答】(1) D ,(2) A 。 掌握3个关键点——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变化”“三个因素”。 (1)理解“2个变化”。

①个人动机的变化:个人对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变化。 ②生态环境的变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2)分析“3个因素”。 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如下图所示: (3)注意“2个原则”。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两个原则: ①抓主要。 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②重具体。 对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它们的原因和动机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而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移。 (2020·河南联考)近年来委内瑞拉政局动荡,社会治安状况恶化,大量青壮年选择迁移到与该国接壤的巴西北部地区避难。从2018年4月开始,巴西政府协同联合国难民署共同制订一项针对难民本土化进程的方针,将委内瑞拉难民转至巴西各地。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委内瑞拉难民迁移至巴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

单元测评(一)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测试内容①人口的数量变化;②人口的空间变化;③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选择题(60分) 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完成1~2题。 ()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①处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④处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答案 B 2.影响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有() ①国家政策②自然环境③社会福利④文化观念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原因有:社会福利高,不需要担

心养老问题;人口素质高,生育观念变化。 答案 C 2012年7月11日是第23个“世界人口日”。读图,完成3~4题。 3.若图中大圆代表中国某一省区,A和B分别为该省区的某两部分,且A到B的方向为该省的人口迁移方向,目前影响本省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与B地代表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经济因素,农村B.自然因素,城市 C.社会政治因素,矿区D.经济因素,城市 解析从A迁到B,表明B为城市,影响因素为经济因素。 答案 D 4.若图中大圆代表地球的一部分,A和B分别为某两个区域,且A 到B的方向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国际人口迁移方向,B到A的方向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人口迁移方向,则A、B代表的大洲可能是() A.大洋洲、北美洲B.北美洲、亚洲 C.欧洲、拉丁美洲D.欧洲、大洋洲 解析二战前人口由欧洲迁到拉丁美洲;二战后人口由拉丁美洲迁往欧洲。

答案 C 2005年1月6日凌晨,我国内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达到13亿。读图,完成5~6题。 5.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 B.70年代后人口出生率上升 C.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死亡率下降 D.我国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解析首先要看懂我国人口每增加1亿所用时间图,然后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答案 C 6.人口应与地理环境和谐发展,我国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增长过快B.人口结构年轻化 C.人口性别比例失调D.劳动力缺乏 解析我国人口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对环境的压力过大;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 答案 A 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高低。三者的相互关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章末综合检测解析版

第六章人口的变化 章末综合检测[学生用书P317(单独成册)] (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9·郑州质检)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统计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比例达到7%,就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下图示意我国辽宁省2000-2010年人口总数、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占人口总数比重与少儿人口(0~14岁)占人口总数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下面能反映辽宁省人口老少比(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比值)特征的曲线是( ) A.①B.② C.③D.④ 2.该时期,辽宁省( ) A.少儿人口增多 B.劳动人口(15~64岁)比重降低 C.人口老龄化程度减轻 D.养老保险压力增大 解析:第1题,由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比值=老年人口比重/少儿人口比重×100%可知,图中2009年辽宁省老年人口比重等于少儿人口比重,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比值=100%;2000-2008年老年人口比重逐渐上升、少儿人口比重逐渐下降,意味着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比值逐渐上升; 2010年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比值有所下降。对比四个选项,①④为单一变化趋势,明显错误,②的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比值为100%出现在2008年,不符合实际情况。第2题,某一年的少儿总人口=人口总数×少儿人口比重,通过读图获取相关数据,可计算出2000年辽宁省少儿人口总数超过700万,2010年约有500万,少儿人口减少;劳动人口

比重=100%-少儿人口比重-老年人口比重,通过读图获取相关数据,可计算出2000年和2010年劳动人口比重,可知劳动人口比重上升;图中老年人口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加剧,这一趋势必然使养老保险压力增大。 答案:1.C 2.D (2019·天星大联考)年龄别生育率是按育龄妇女的年龄别计算的生育率,通常以年为单位,定义为在一年中每千名某一年龄或年龄组妇女生育的孩子数。年龄别生育率可以反映不同年龄或年龄组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下图是我国某城市近四次人口普查时的年龄别生育率。读图完成3~5题。 3.四次人口普查中,总和生育率(各年龄别生育率之和)最高的年份是( ) A.1982年B.1990年 C.2000年D.2010年 4.下列关于图示阶段该城市人口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B.人口问题得以解决 C.平均生育年龄明显增大 D.平均生育年龄先减小,后增大 5.如果该城市为我国人口净迁入最多的城市之一,则与该城市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或地区是( ) A.印度B.巴西 C.美国东南部沿海地区D.美国西北部地区 解析:第3题,把图中各年龄别生育率相加,可以得出1982年的总和生育率最高,故选A。第4题,把图中各年龄别生育率相加,得出该城市的总和生育率下降,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下降,故A错误;图示阶段平均生育年龄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C错误;结合我国城市特点,生育率下降伴随而来的是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因而人口问题并不能得到解决,B错误。第5题,该城市为我国人口净迁入最多的城市之一,再根据我国人口增长特点,可知该城市人口增长特点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印度和巴西为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故A、B错误;美国为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特点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美国东南部沿海地区为该国国内人口净迁入区,美国西北部地区为该国国内人口净迁出区,故C正确,D不符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75分) 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1—2题 1、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A. I期 B. II期 C. III期 D. IV期 2、在I期() A. 人口急剧膨胀 B. 人口老龄化 C. 人口增长停滞 D. 人口平均寿命较低 读下面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3-4题 3、下列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图中(2)阶段的是()A.尼日利亚B.韩国C.古巴D.澳大利亚 4、图中表现有老龄化较严重趋向的阶段是 A.(1)B.(2)C.(4)D.(5) 5、干旱地区人口分布多呈点状、线状分布的原因是A.地形的影响B.水源的影响 C.政策的影响D.文化背景的影响 6、下列属于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有影响的是( )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②生产活动方式 ③交通运输条件④文化教育状况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不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 A.资源数量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D.人口受教育水平 读“现代化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模式图”,完成8~11题。 8、曲线②表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乡村→城市 B.城市→乡村 C.城市→城市 D.不固定 9、目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所属的模式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影响我国现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社会经济 D.气候因素 11、人口的迁移往往造成的影响有() ①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人地矛盾②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③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力④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82年1990年2000年 总人口(万人)35167701 0~14岁(%)35.2714.638.5 15~64岁(%)58.3683.1590.39 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六章_人口的变化2-6-3含解析

2-6-3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7·浙江嘉兴一中等五校联考)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据此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人口红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五六十年代人口红利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出生率的下降 B.70年代后中国人口红利比印度高主要是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 C.人口红利最大的时候一定是该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候 D.2010年后中国人口红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的上升 2.应对“人口红利”消失,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对策是() A.全面开放二胎政策B.适当延缓退休年龄 C.完善社会养老机制D.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解析】本题组考查“人口红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影响“人口红利”变化的因素。第1题,读图,五六十年代人口红利下降,说明劳动力人口占的比重小,抚养率高;若出生率下降,抚养率低,A项错误。70年代后中国人口红利比印度高主要是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B项正确。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仍是在增速发展,人口红利最大的时候,不一定是该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候,C项错误。2010年后中国人口红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的下降,D项错误。第2题,应对“人口红利”消失,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对策是加快产业升级步伐,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量,D项正确。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是针对性措施,不是根本对策,A项错误。适当延缓退休年龄、完善社会养老机制是具体措施,不是根本对策,B、C项错误。 【答案】 1.B 2.D (2016·福建师大附中上学期期中)下面左图为2012年M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右图为2012年M市从业人员构成图,读图回答3~4题。

【创新导学】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2-6-1 含解析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xx·湖北八市联考)如图是某城市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该城市人口数量开始增加的时间是( ) A.①B.② C.③ D.④ 2.图中反映的是该城市最近四十年的人口增长情况,此类城市较普遍存在的地区是( ) A.东亚 B.南美 C.西欧 D.北非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大约在②所示时间段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之和为0,此段时间以后总增长率大于0,人口开始增加。第2题,图示城市自然增长率较低,且有一段时间为负增长,而有大量的人口迁入说明经济发达,因而最可能位于欧洲。 【答案】 1.B 2.C (20xx·湖南益阳下学期4月调研)读20xx~204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预测图。回答3~5题。

3.下列有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xx~2030年,人口老龄化平均速度城镇大于农村 B.目前我国老龄化程度呈减缓趋势 C.2040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最大值 D.图示阶段农村与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逐步加大 4.下列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及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与农村人口出生率降低有关B.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加大了教育负担 C.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与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迁移有关D.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促进了农村新一轮生育高峰 5.为了延缓老龄化进程,我国调整了人口政策,20xx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胎。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出台后,许多家庭却并不打算生育第二胎,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 ①子女生养和教育成本高 ②目前我国老年人的社会养老保障程度高,对子女依赖程度低 ③部分70后父母生育年龄偏大,生育二胎健康风险较大 ④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2020版高考地理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第15讲

一、选择题 (2019·日照一模)一个国家的就业比高,抚养比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即出现“人口红利”;反之出现“人口负债”(抚养比是指少儿和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下图示意中国抚养比和就业比历史变迁及预测变化。据此完成1~3题。 1.抚养比低于50%即处于“人口红利”期。我国“人口红利”期出现在() A.1990-2030年B.1985-2050年 C.1990-2015年D.2000-2020年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抚养比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成正比 B.就业比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同步变化 C.60年代抚养比高主要是婴儿潮所致 D.2016年以后抚养比升高完全是老龄化所致 3.应对“人口负债”的措施,可取的是() ①全面实施二孩生育政策 ②限制劳动年龄人口迁移国外 ③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 ④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第1题,从纵坐标50%处画一横线,可以看出抚养比低于50%对应的时间大约是1990-2030年,A正确。第2题,抚养比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但不是成正比,A错误;就业比与经济增长有关,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会影响未来的就业,增加就业压力,B错误;

60年代出生率高,抚养比高主要是婴儿潮所致,C正确;2016年以后抚养比升高还与“全面二孩”政策有关,D错误。第3题,应对“人口负债”的措施主要是增加劳动人口的比例,可采取全面实施二孩生育政策、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等措施。限制劳动年龄人口迁移国外是不现实的,故选D项。 答案:1.A 2.C 3.D 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4~5题。 4.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5.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B.人口迁移 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东部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老年人口占比高,A项正确。第5题,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比重高,结合我国国情可知主要是因为这些省份经济落后,劳动力大量外迁所致,B项正确。 答案:4.A 5.B 生育率一般指总出生人数与相应人口中育龄(15~49岁)妇女人数之比。读人口总数排名世界前列的5个国家1960-2010年生育率(单位:%)变化图,完成6~8题。

高一地理教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地理Ⅱ(必修)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南京五中陶文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2(必修)》的内容是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它以人类活动为核心,分析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主要阐述的是人口问题。为什么把人口问题放在开始呢?因为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是人类普遍关注的三大问题,而人口问题又是产生另外两大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人口问题成为所有问题的焦点。人口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球资源的消耗,也影响着人口素质的提高,所以保持地球上人口的适度规模,尽快实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当务之急。当前我国和世界上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引起的,因此人口数量的变化是学习的重点。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两个方面阐述。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迁移越来越频繁,而我国正在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必然随之出现,因此人口的空间变化也是学习的重点。这部分内容主要从人口迁移过程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的。目前人口的日益增长,和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和空间的有限性,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所以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十分紧迫。其逻辑关系如下:

所以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包括三节课文,分别是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空间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本章最后的问题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壮大的农民工为题材,利用资料让学生分析民工现象存在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一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爱他人,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今天我主要备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内容。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课标分析 课标:(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1)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经学过。高中地理的学习是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感受型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理性层面,所以本条“标准”要求学生在学完地理课后,会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本条“标准”的具体含义如下: A、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上有哪几种主要的人口增长模式,这是实现本条“课标”的前提。 B、让学生学会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比较,只有在比较过程中,才能获得对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 C、让学生会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 把这三点放在一个“课标”中,是因为三者是密切联系的。当学生在分析某一个增长模式的特点时,必然涉及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的现状不同,又一定会与区域发展联系起来,实际上不同增长模式的分布,反映的就是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分布。 本“课标”没有要求学生记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特别强调“分析”,所以教师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可以先为学生提供一些人口数据,引导学生通过图表得出人口增长模式,再使用学生自己“建立”的人口模式分析其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每种人口增长模式的意义。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练习:第六章_人口的变化2-6-2含解析

2-6-2 (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7·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2013年世界移民报告显示,全球国际移民的总数持续上升,下表为部分主要移民国家的相关资料。据表和所学知识,完成1~2题。 国家移民人口 数(人) 移民人口占世界总 移民人口比(%) 移民人口占本国 人口比(%) ①45 785 090 19.8 14.3 ②11 048 064 4.8 7.7 ③7 826 981 3.4 83.7 ④7 824 131 3.4 12.4 A.俄罗斯、阿联酋、美国、英国 B.美国、俄罗斯、阿联酋、英国 C.俄罗斯、美国、英国、阿联酋 D.美国、英国、俄罗斯、阿联酋 【解析】①国和②国移民总量较大,为美国和俄罗斯;③国和④国移民总量较小,且③国移民人口占本国人口比例大,故③国为阿联酋,④国为英国。 【答案】B 2.表中③国家吸引国际移民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适宜,环境优美②缺乏青壮年劳动力③移民政策宽松④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吸引力强⑤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④⑤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阿联酋位于西亚,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且荒漠广布,生态环境脆弱,①错误;阿联酋移民占本国总人口比重大,主要是因为阿联酋石油开采,金融业、旅游业和会展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快,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吸引大量外来务工者;阿联酋本国人口少,青壮年劳动力

缺乏;阿联酋实行宽松的移民政策,吸引移民进入。故②③④正确。阿联酋国土面积较小,除石油资源外,其他资源不丰富,故⑤错误。 【答案】B (2017·成都模拟)下图为通过手机定位制成的2015年成都春运期间人口流动路径示意图。据图回答3~4题。 3.由图示的流动路径可知() A.流动人口以中青年为主 B.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较高 C.春运后四川人口净流入 D.流动可提高四川环境承载力 4.2015年成都春运人口流出的规模减小,原因是() ①流入区生活成本提高 ②流入区产业向四川转移 ③四川经济有较快发展 ④流动人口多回四川务农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第3题,由图示流动路径可知,成都流动人口主要流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较多,成都流出人口主要是以中青年为主。流出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不会高于东部沿海;春运后四川人口仍流出大于流入;人口流动不可能提高四川的环境承载力。第4题,2015年成都春运人口流出减小是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生活成本提高,东部地区产业向四川转移,四川经济发展较快,当地提供的就业机会增多。 【答案】3.A 4.A (2017·大庆模拟)人类迁移行为决策的产生,是由于迁移者认为在目前自己居住区位以外的某一区位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意愿。下图示意某区域境内的人类迁移情况。读图完成5~6题。

第一章__人口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人口增长受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的影响,生产力水平是决定人口增长快慢的重要因素。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其计算公式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拓展】人口的机械增长:这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迁入量,人口迁出量)。 2、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 【拓展】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 3、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世界人口增长存在地区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各大洲之间。 (1)大洲之间的差异 亚洲人口数量最多,非洲人口增长最快。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增长比较缓慢。 (2)国家之间的差异 二、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及类型 (1)构成: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2)类型 根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类型。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历史发展表明,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 【结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死亡率的下降,出生率的下降最终促使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实现。 【拓展】区分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方法 ①从特征上区分:原始型是高高低,传统型是高低高,现代型是低低低。 ②从数值上区分: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都在3.0℅以上,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以区分二者;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5℅以下,而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新人教必修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学习目标] 1.掌握不同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解决措施。2.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成因。3.学会运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决定因素 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2.世界人口的增长 (1)数量变化的总趋势:不断增长。 (2)时间差异 (3)空间差异 ①特点: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②表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思考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是否说明人口总数在下降(暂不考虑人口机械增长)? 答案不能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时,如果仍是正值,则人口总数仍在增长。如果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则说明人口总数在下降。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 (1)构成(如上图):a出生率;b死亡率;阴影部分为自然增长率。 (2)类型及特点 类型 特点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A(原始型) 高高低 B(传统型) 高低高 C(现代型) 低低低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1)过程:由原始型转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 (2)表现 差异具体表现 时间20世纪50年代 到70年代中期 发达国家进入现代型 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空间世界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中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3)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相关的人口政策。 思考 为什么我国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每年净增人口还很多? 答案年净增人口=人口基数×自然增长率。虽然我国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故每年净增人口还很多。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人口增长受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的影响,生产力水平是决定人口增长快慢的重要因素。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其计算公式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拓展】人口的机械增长:这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迁入量,人口迁出量)。 2、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 【拓展】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 3、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世界人口增长存在地区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各大洲之间。 (1)大洲之间的差异 亚洲人口数量最多,非洲人口增长最快。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增长比较缓慢。 (2)国家之间的差异 二、人口的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及类型 (1)构成: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2)类型 根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类型。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特 征 出生率高高低 死亡率高低低 自然增长率低高低 原因 (1)高出生率:① 没有控制生育②早 期的农业社会需要 多生子女,来帮助从 事农业 (2)高死亡率:① 战争频繁;②食物匮 乏③医疗卫生条件 差 (1)高出生率:①节育 还不普及②多生子女一 方面可以养老,另一方面 可以分担工作,增加收入 (2)低死亡率:生产力 水平提高,粮食供应和医 疗条件改善,人们寿命延 长 (1)低出生率:①生活水平 提高,社会和家庭观念开始 变化;②各种社会保险和福 利事业的发展等 (2)低死亡率:生产力水平 随着社会向工业化发展不断 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主要分布地区 发展中国家的个别 地区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印 度 欧日美等发达地区和少部分 发展中国家,如中国 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历史发展表明,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逐步过渡。 【结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死亡率的下降,出生率的下降最终促使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实现。 【拓展】区分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方法 ①从特征上区分:原始型是高高低,传统型是高低高,现代型是低低低。 ②从数值上区分:原始型和传统型的人口出生率都在 3.0℅以上,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较低,据此可以区分二者;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5℅以下,而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 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也随之扩大。(1)发达国家:属于现代型 (2)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尚未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3)全世界: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最新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单元提升卷6_第六章_人口的变化_含解析

(2016·吉林模拟)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的人口状况示意图,回答1~2题。 1. 甲、乙、丙、丁四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A. 甲 B.乙 C. 丙 D.丁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目前甲国人口老龄化表现严重 B. 乙地最可能位于发达国家 C. 丙地就业压力大,失业率高 D. 丁地的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1. D【解析】由图判知,乙为原始型、甲丙为传统型、丁为现代型。丁国为负增长。 2. C【解析】甲、丙为传统型,就业压力大,失业率高。丁国人口老龄化表现严重,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 (2016·兰考模拟)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各地陆续启动实施“单独两孩”(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下图是我国甲、乙、丙、丁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据此完成3~5题。 3. 从图中看出,2000年至2010年期间甲省(区)() A. 人口数量明显增多

B. 省(区)内人口流动量大 C. 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提高 D. 劳动力充足,就业压力大 4. “单独两孩”政策逐步实施后,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B.人口老龄化得以有效缓解 C. 城市化水平得以提升 D.男女比例出现较大波动 5. 从图中数据来看,最有可能首先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区)是() A. 甲 B.乙 C. 丙 D.丁 3. D【解析】2000年甲省(区)0~14岁人口比重为25%,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7%,所以劳动力人口比重为68%,2010年甲省(区)0~14岁人口比重为21%,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9%,所以劳动力人口比重为70%,因此在这10年间该省劳动力所占比重大,就业压力大。 4. A【解析】“单独两孩”政策逐步实施后,人口出生率会提高,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会提高。 5. C【解析】图中丙省(区)0~14岁人口比重下降、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也在下降,说明丙省(区)的自然增长率在2000年至2010年间趋于0,因此最有可能首先实施“单独两孩”政策。 (2016·湖南十三校一模)下图为“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6~7题。 6. 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A. ① B.② C. ③ D.④ 7. 如果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自然增长率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B.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C. 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D.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多 6. C【解析】人口迁移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之和为正值时,人口呈现正增长,图中显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主观题精选,有答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主观题精选) 1.读下列有关中国、印度的资料,回答问题。 口数量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该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 。 (2)表中显示中国成年组比例远高于印度,但是年平均增长率却低于印度,其主要原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据人口年龄结构表反映出我国即将面临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 人口问题对人口的直接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一个我国已经出现该人口问题的城市_________,解决该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 参照中印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表,在下图中完成中国的柱状图。 2.下图中A、B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1)~(3)题。 (1)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分别是:

A国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上述人口问题对两国人口增长及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 A国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 A国_______ _________;B国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1) 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 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A.由城市到乡村B.由城市到城市C.由乡村到城市D.由乡村到乡村 (3) 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4) 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4.结合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巴西政府于2007年公布《加强家庭农业国家计划》,目的是加强家庭农业,减缓农村人口迁移进城的趋势,并起到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效果。 材料二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三据2007年6月份出版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透露:中国3/4的村庄已无青壮年劳动力可转移,为了挖掘劳动力供给的潜力,应加快户籍制度及相关制度的改革,消除各种阻碍劳动力流动和人口迁移的制度性障碍。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标要求】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类型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3.利用资料或图表,分析某地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学习重点】归纳、分析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及其变化 【学习难点】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探索新知】 -、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的概念:是指人的_______ 在国际或______ 范围内发生改变。 【技巧点拨】判断人口迁移的条件:①必须改变居住地;②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通常为一年):③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人口迁移的意义

调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力口强 __________________ ,促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2004年江苏卷)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 年末总人口丙人) (1)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 A . 16.7 % B . 14.3 % C . 0.9 % D . 1.2 % ⑵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出生率高 B .人口死亡率低 C .大量人口迁入 D .原有人口基数小 (3)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 A 人口老龄化突出 B .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 .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_.曰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表解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doc

单元测评(一)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测试内容①人口的数量变化;②人口的空间变化;③人口的合理容 一、选择题(60分) 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完成1?2题 1.该国人口增长具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特点的阶段是 ) A.①② C.③④ 解析①处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④处于低出 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 答案B 2. 影响该国人口自然増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有() ①国家政策②自然环境③社会福利④文化观念 A.①② C.③④ 解析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 原因有:社会福利高,不需要担 心养老问题;人口素质高,生育观念变化 答案C B.②③ D.①④ B.②③ D.①④

2012年7月11日是第23个“世界人口日”。读图,完成3?4题。 3. 若图中大圆代表中国某一省区,A 和B 分别为该省区的某两部分 且A 到B 的方向为该省的人口迁移方向,目前影响本省人口迁移的主要 素与B 地代表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解析从A 迁到B,表明B 为城市,影响因素为经济因素。 答案D 4. 若图中大圆代表地球的一部分,A 和B 分别为某两个区域,且A 到B 的方向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国际人口迁移方向,B 到A 的方向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人口迁移方向,则A 、B 代表的大洲可能是 () A. 大洋洲、北美洲 B.北美洲、亚洲 C.欧洲、拉丁美洲 D.欧洲、大洋洲 解析二战前人口由欧洲迁到拉丁美洲;二战后人口由拉丁美洲迁往 欧洲。 答案C 2005年1月6日凌晨,我国内地(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 省) 人口达到13亿。读图,完成5?6 题。 A.经济因素,农村 C.社 会政治因素,矿区 自然因素,城市 D.经济因素,城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卷【解析】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简略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三题。 1.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取决于() A.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D.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A.国际人口迁移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农村 D.由城市到城市 读“10万年以来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图”,完成以下两题。 3.20世纪以来是人口增长的快速期,导致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不包括() A.自然条件有所改善 B.生产力的发展 C.发展中国家政治上的独立 D.医疗卫生条件提高,死亡率下降 4.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资料图”,回答下题。

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我国人口增加7 390万人,比1990~2000年减少了约5 600万人,年均增长率降低了0.5个百分点,说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低—低—低模式 D.低—高—低模式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简称“单独两孩”),回答下列两题。 5.出台“单独两孩”政策的意义,有利于() ①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①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①减轻国家负担①放弃计划生育政策①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A. ①①① B. ①①① C. ①①① D. ①①① 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计算出我国热带、中亚热带、北温带和青藏地区的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18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的变化章末综合提升试题

章末综合提升 人口迁移原因、影响类题目答题模板 人口迁移原因、影响类题目多以人口迁移资料为载体,结合具体情况从自然、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分析原因。古代人口迁移原因以自然灾害或战争等为主,现代人口迁移更多的是受经济、社会、政治等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影响可结合迁入地、迁出地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1.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其答题思路为: 2.区域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影响,其答题思路为: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三亚市部分人口资料。

三亚市常住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比例情况表(单位:%) (1)三亚市流动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因素。 (2)三亚市流动人口__________素质较低,推测三亚市的产业结构可能以__________导向型工业或者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为主。 (3)人口迁移对三亚市有何影响? (1)三亚市常住外来人口 迁移原因构成情况图 → 迁移最主要原因:务工 经商,属于经济因素 (2)三亚市常住流动人 口受教育程度比例 情况表 → 以高中以下学历为主,文 化素质较低,为廉价劳 动力 (3)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分析有利和不利影响 (1)务工经商经济 (2)文化劳动力 (3)有利:为三亚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三亚市的商业、旅游业和工业发展。不利:加重城市负担,加剧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和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影响社会治安,增加管理难度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内陆地区人口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但近年来贵州、安徽等原来所谓的劳务输出大省,人口净流入在大幅增加,如安徽由2012年人口净迁出变成2013年人口净迁入。这与我国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有关。 材料二 下图示意2013年我国人口迁移数据。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 1、说说当今世界的人口现状 数量大(60亿)、增长快(年增长7000多万) 2、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受什么因素决定的?从历史看世界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也就是自然增长率。 从历史看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数量少增长慢;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数量增加、速度加快;工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又明显加快。3、进入二十世纪来人口增长特快的原因是什么?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有什么差别?原因是什么? 进入二十世纪来人口增长特快的原因是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这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 发达国家(北美、欧洲)人口增长缓慢、数量稳定,有些国家还出现负增长(俄、德、日);发展中国家(亚、非、拉)是属于人口快速增长区(印、中、巴、尼、孟、印尼)原因是这些国家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5、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世界人口增长分别为何种模式?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不足1%;发展中国家由传统向现代过渡;世界由传统向现代过渡。 6、我国人口增长模式有什么特点?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全球人口状况 2、人口增长的时间变化 3、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二、人口的增长模式及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 2、不同国家及世界的模式差异 3、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

1、什么叫人口迁移?有哪两种基本形式?人口迁移有什么意义?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工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形式有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两种形式。 人口迁移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 2、什么是国际人口迁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际人口迁移各有什么特点? 国际人口迁移是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的迁移活动。 在19世纪前: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流向是由欧洲向美洲、大洋洲,意义是开发新大陆、传播工业文明。 二次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流向是由拉丁美洲向欧洲等(美国、加拿大、西欧)原因是西欧经济发展快。 20世纪70年代:西亚、北非招募外籍工人 3、什么是国内人口迁移?我国解放前后人口迁移各有什么特点? 国内人口迁移是指在一个国家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解放前:被迫的人口迁移,原因是农业经济脆弱、战争、自然灾害等。 解放后:80年代中期前特点是有计划、有组织进行,原因是计划经济、户籍管理制度。80年代中期后特点是人口流量增大、流向发达地区,原因是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意义是调节人口颁布和人才余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重要有哪两方面? 一是自然环境(自然灾害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的变化,大多为被迫性迁移。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改善物质条件、就业、增加收入等),大多为自发性迁移。 5、以美国的人口迁移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第一次:19世纪中期,人口西移,原因是战争;第二次:19和20世纪之交,人口流入城市,原因是工业和城市发展。第三次:20世纪20到60年代,人口北移、西移,原因是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第四次: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人口南移、西移,原因是新工业、新能源的发展。 板书: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的形式 2、国际人口迁移(概念、阶段) 3、国内人口迁移(概念、阶段)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因素 2、实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