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肺复苏操作要点

心肺复苏操作要点

心肺复苏操作要点
心肺复苏操作要点

成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领(一):确保现场安静环境:

方法:操作者迅速来到病人身边,用眼光从左到右扫视,从上到下扫视。做心肺复苏术时,操作者靠病人右或左侧跪下,一条腿的膝盖对着病人的肩头,另一条腿的膝盖对着病人的肚脐,双腿分开。保证姿势正确.

(二):判断病人意识:心肺复苏中只简单判断病人意识。

动作要领:轻拍双肩,呼唤双耳,不要过分摇晃病人头部和身体。有医学知识可压眼眶,看病人有无压眶反射。(摇晃过度会加重有颈椎损伤病人的颈椎损伤)。无反应—初步判断为意识障碍.

(三):启动现场急救系统(激活EMSS):

院内:呼叫同事和身边的人。

院外:呼叫身边的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

(四):摆正病人的体位:

注意事项:病人要平躺在坚实的平面上,后背不要放在沙发,席梦思等软的物体上面,这样会影响胸外按压的效果。

(五):开放气道:A

压额提颏法:一只手肘部着地用手的小鱼际肌压住病人的前额,另外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病人下颌中点旁开1—2cm的地方,提起下颌使病人头后仰,要点:下颌骨与地面成直角,使气道开放更通畅.(头后仰过度会使气管反折和损伤颈椎,头后仰不足气道开放不充分)。

有颈椎损伤的病人用双手抬颌法:在病人头顶侧位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抬起病人下颌角,双手拇指推开病人口腔。

(六):判断呼吸:B

(一看、二听、三感觉,时间5—10秒。现已取消)判断病人有无呼吸

若无有效呼吸,开放气道的情况下做以下动作.

(七):人工呼吸:

1:开放气道的情况下,捏住病人的鼻子,口对口人工呼吸。

注意事项:保持病人气道开放,每吹次气的时间为1秒,气量每次为400-600ml。日常抢救中,吹气量以病人的胸部有明显起伏为准。

2:颈椎损伤的病人: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气道,用一侧的面颊盖住病人的鼻孔,然后用抢救者的嘴包住病人的嘴,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的时间为每次1秒,气量每次为400—600ml,吹气量以病人的胸部有明显起伏为准。

3:简易呼吸器通气:

方法:面罩盖住病人口鼻部,拇指和食指“C”字型压住面罩,中指、无名指、小指“E"字型拉起病人的下颌骨,使病人气道呈开放状态,另一只手捏气囊人工通气;每次通气的时间为1秒,气量每次为400—600ml,吹气量以病人的胸部有明显起伏为准。

(八):检查病人的大动脉博动C成人检查颈动脉,

手定位下颌骨中点,然后往下摸到喉结,在喉结旁开1-2cm检查颈动脉有无博动.时间5-10秒,无博动则初步判断病人无心跳,则进行下一步.

(九):胸外心脏按压:

1:定位:(1):胸部按压点:是胸骨中下1/3处或剑突上2。5—5cm处。用目视的方法或传统方法定位均可.目视的方法:按压点是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体的交界点。传统方法:一只手的中指指端沿肋弓向上滑至剑突,食指放在胸骨体上;另一只手的大鱼际肌贴食指侧缘放上去,掌根放在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体的交界点。

(2):手掌用力的部位;是手掌根部手腕折痕(腕横纹)上2cm 处。

2:方法:用一只手掌根部的着力点放在胸部着力点上,另一只手抓住着力点的手,双手掌根互贴,手指上翘,使抢救者只有掌根

贴住病人的胸骨,收肩夹肘,双肩正对双手,双臂伸直,以髋关节作支点,腰部用力,快速、有力、均匀、垂直下压。按压时目视患者面部,观察病人面部变化。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成人按压深度至少5cm,按压与放松比例适当(1:1),按压与通气比30:2。连续5个巡回。

心肺复苏术要点:

1:抢救要及时。2:技术要规范。3:CPR要持续进行。

2005年版本的顺序为A→B→C.

2010年版本的顺序为C→A→B。(考试)

心肺复苏操作要点(肺的知识)

成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领(一):确保现场安静环境: 方法:操作者迅速来到病人身边,用眼光从左到右扫视,从上到下扫视。做心肺复苏术时,操作者靠病人右或左侧跪下,一条腿的膝盖对着病人的肩头,另一条腿的膝盖对着病人的肚脐,双腿分开。保证姿势正确。 (二):判断病人意识:心肺复苏中只简单判断病人意识。 动作要领:轻拍双肩,呼唤双耳,不要过分摇晃病人头部和身体。有医学知识可压眼眶,看病人有无压眶反射。(摇晃过度会加重有颈椎损伤病人的颈椎损伤)。无反应—初步判断为意识障碍。 (三):启动现场急救系统(激活EMSS): 院内:呼叫同事和身边的人。 院外:呼叫身边的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 (四):摆正病人的体位: 注意事项:病人要平躺在坚实的平面上,后背不要放在沙发,席梦思等软的物体上面,这样会影响胸外按压的效果。 (五):开放气道:A 压额提颏法:一只手肘部着地用手的小鱼际肌压住病人的前额,另外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病人下颌中点旁开1-2cm的地方,提起下颌使病人头后仰,要点:下颌骨与地面成直角,使气道开放更通畅。(头后仰过度会使气管反折和损伤颈椎,头后仰不足气道开放不充分)。 有颈椎损伤的病人用双手抬颌法:在病人头顶侧位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抬起病人下颌角,双手拇指推开病人口腔。 (六):判断呼吸:B (一看、二听、三感觉,时间5-10秒。现已取消)判断病人有无呼吸

若无有效呼吸,开放气道的情况下做以下动作。 (七):人工呼吸: 1:开放气道的情况下,捏住病人的鼻子,口对口人工呼吸。 注意事项:保持病人气道开放,每吹次气的时间为1秒,气量每次为400-600ml。日常抢救中,吹气量以病人的胸部有明显起伏为准。 2:颈椎损伤的病人: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气道,用一侧的面颊盖住病人的鼻孔,然后用抢救者的嘴包住病人的嘴,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的时间为每次1秒,气量每次为400-600ml,吹气量以病人的胸部有明显起伏为准。 3:简易呼吸器通气: 方法:面罩盖住病人口鼻部,拇指和食指“C”字型压住面罩,中指、无名指、小指“E”字型拉起病人的下颌骨,使病人气道呈开放状态,另一只手捏气囊人工通气;每次通气的时间为1秒,气量每次为400-600ml,吹气量以病人的胸部有明显起伏为准。 (八):检查病人的大动脉博动C成人检查颈动脉, 手定位下颌骨中点,然后往下摸到喉结,在喉结旁开1-2cm 检查颈动脉有无博动。时间5-10秒,无博动则初步判断病人无心跳,则进行下一步。 (九):胸外心脏按压: 1:定位:(1):胸部按压点:是胸骨中下1/3处或剑突上2.5—5cm处。用目视的方法或传统方法定位均可。目视的方法:按压点是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体的交界点。传统方法:一只手的中指指端沿肋弓向上滑至剑突,食指放在胸骨体上;另一只手的大鱼际肌贴食指侧缘放上去,掌根放在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体的交界点。 (2):手掌用力的部位;是手掌根部手腕折痕(腕横纹)上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 1、现场环境安全,我已做好自我保护。 2、判断意识:用轻拍重唤的方法判断伤员有无意识:拍打伤员双肩,同时大声呼喊“先生(女士),先生(女士),你醒醒”。 3、无意识时,应高声呼救:“这有人晕倒了,我是救护员,请这位先生(女士)帮我拨打急救电话,现场谁会救护的请帮忙。” 4、把伤员翻转成复苏体位,将伤员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5、判断呼吸:一听是否有呼吸声;二看是否胸廓起伏;三感觉有否呼吸气流。判断时间10秒钟,以四位数计:1001、1002、1003…1010。完全打开衣服(女士的文胸、男士的领带、裤带) 6、胸外按压:吹两口气后,进行胸外按压。 按压频率:100次/分钟按压深度:4~5CM 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或右手中、食指沿一侧肋弓向内上方滑动至胸骨下端,左手掌跟靠紧食指,放于胸骨上。 按压方法:一手掌根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顺手重叠十指相扣,手指掌心翘起(掌根始终不要离开按压位置)。同时以髋关节为支点,身体前倾,腕肘肩关节垂直进行按压。 7、打开气道前,先检查伤员口腔中有无异物,如果有,清除口腔异物; 8、打开气道:仰头举颏法,使伤病员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面垂直,或鼻孔朝天(成人气道打开90度,儿童60度,婴儿30度)。 9、人工呼吸:进行口对口人工吹气两次,一次吹1秒钟,第一次与第二次间隔3~4秒(吹第一口气后,要抬头换气,看伤员胸廓恢复原位后再吹第二口气)。吹气方法:仰头举颏打开气道;捏紧鼻孔;张大口包紧其口唇;吸气后立即吹气。

(给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气) 10、按压与吹气比是30﹕2,即按压30次,吹两口气。 进行5个周期(约2分钟)后,暂停10秒钟检查呼吸脉搏。双人或多人在场实施CPR时,应每2分钟或每5个周期CPR更换按压者,施救者应在5秒钟内完成转换,可以更好地提高按压效率。 11、当心肺复苏成功以后,应将伤员翻转为复原体位,随时观察其生命体征,如果一旦呼吸心跳停止,再次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成功的有效体征:面色由苍白或青紫转红;脉搏、呼吸恢复;瞳孔由大变小;眼球活动,手脚抽搐;开始呻吟等。 12、心肺复苏可以终止的条件:伤病员已经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有专业医务人员接替抢救;医务人员确定被救者已经死亡。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延长CPR时间,如触电、一氧化碳中毒、溺水,尤其是溺入冰水中。禁止在有呼吸心跳的人身上操作。

心肺复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单人心肺复苏步骤: (1)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人体隔离,戴防护眼镜、手套、隔离膜; (2)发现伤员,判断有无意识。伤员无意识,寻求帮助“快来人啊”; (3)将伤员仰卧定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解开衣服、腰带,脱掉胶靴。 (4)开放气道,清理口腔异物;如有异物,清除口中异物。 (5)判断有无呼吸;(看听试)时间5—10秒。 (6)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两次;如吹气无效,再次摆动伤员头部。 (7)保持头后仰,另一手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喉结旁2cm,时间5—10秒。(8)如有脉搏,可仅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9)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10)每按压30次,口对口吹气2次,如此反复进行操作5个循环后;检查脉搏,如有脉搏,检查呼吸。如没有脉搏,继续做胸外按压。 (11) 伤员有脉搏无呼吸,进行人工呼吸。伤员有呼吸有脉搏,置于昏迷体位。 心肺复苏终止指标 (1)病人已恢复正常呼吸和心跳 (2)确定病人已死亡 (3)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查看病人仍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 心肺复苏的要点 (1)发现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以挽救生命 (2)心肺复苏术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3)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要点:头后仰,打开气道,捏住鼻孔,封住口唇,一口气后,向口腔内吹气,每分钟12~14次;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 一般在500—600毫升 (4)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要点。位置: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手法: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 用力按压;深度:垂直下压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5)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按30:2进行。 婴幼儿心肺复苏手法要点 (1)判断意识:叩击是底部,捏掐合骨处(手背部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地方)(2)口对鼻人工呼吸;使婴儿头部轻轻后仰,畅通呼吸道,但不可使头部过 度后仰,吹气时将婴儿口鼻包紧,吹起频率每分钟20次。 (3)检查脉搏的搏动,判断有无心跳。婴儿检查肱动脉搏动,肱动脉位于 上臂内侧,肘、肩之间。 (4)胸外心脏按压方法: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下压深度:幼儿2.5~3.5厘米,婴儿1.5~2.5厘米按压频率:每分钟100次。

心肺复苏操作手册

心肺复苏 【适应证】 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循环骤停(包括心搏骤停、心室纤颤及心搏极弱)。 【禁忌证】 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 【操作方法】 心肺复苏(CPR)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技术,各个环节应紧密结合不间断地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 1、判定患者有无意识 方法:目击有人倒地,可重呼轻拍患者,可呼喊患者,轻轻摇动患者肩部,高声喊叫:“同志,你怎么啦?”。 报告:“病人无反应!” 2、判断是否需要复苏(一叫二看三感觉) (1)呼吸:看胸廓无起伏现象或是否为正常呼吸节律。 (2)心跳:触摸颈A感觉有无搏动——病人喉结再滑向一侧2cm,颈动脉搏动点即在此水平面的胸锁乳突肌前缘的凹陷处。 报告:“病人无心跳呼吸!”。3、紧急呼叫 方法:大叫“来人啊!快打120!”;同时将病人去枕平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摆成复苏体位(俯卧病人要翻身),打开上衣、松开裤带。 3、打开气道 (1)仰头抬颏/颌法:抢救者一手掌(小鱼肌)按于患者前额,使病人头后仰,另一手中指和食指抬起下颏/颌。 (2)仰面托颈法:抢救者一手掌(小鱼肌)按于患者前额,一手托起患者颈部。对疑有头、颈部外伤者不宜使用。

(3)托颌法:头、颈部外伤者,抢救者站在病人头后,双手中指和食指轻轻托起下颌。 4、胸外按压: (1)部位:胸骨中段或两侧乳头连线。 (2)方法:以一手的掌根放于按压部,另一手掌根重叠于下一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翘起(上手指紧扣下手指防止移位),使手指离开胸壁,术者的双臂与病人胸骨垂直,向下用力按压,使胸骨明显地压下5cm。小儿2~3cm。 (3)按压频率: 成人:>100次/分 儿童:>100次/分 (4)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比例: 成人:2/30 儿童:2/15 8、口对口呼吸 吹气两次,吹1s。术者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捏闭患者鼻翼下端,深吸一口气,将口紧贴患者口唇,深而慢地用力吹气,直至患者胸廓抬起。术者口离开,手松开鼻。 9、评估: 连续5个周期后检查复苏有效指征 (1)能扪及颈A搏动; (2)患者颜面、口唇、皮肤、指端颜色由紫转红; (3)散大的瞳孔缩小; (4)呼吸改善或自主呼吸恢复。 报告:“复苏成功!”

心肺复苏应急要点

编号:SM-ZD-43640 心肺复苏应急要点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心肺复苏应急要点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简称心肺复苏,通常采用人工胸外挤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应急要点 ●任何急救开始的同时,均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抢救前,施救者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确定病人呼吸、脉搏确实停止,然后再施行救助。 ●施救者先使病人仰面平卧于坚实的平面上,然后自己的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于病人肩与腰之间的一侧。 ●人工呼吸方法:一手捏住病人鼻翼两侧,另一手食指与中指抬起患者下颌,深吸一口气,用口对准病人的口吹入,吹气停止后放松鼻孔,让病人从鼻孔呼气。依此反复进行。成人病人每分钟14~16次。儿童每分钟20次。最初的6~7次吹气可快一些,以后转为正常速度。同时要注意观察病人的胸部,操作正确应能看到胸部有起伏,并感到有气流逸

最新版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 3、100 4、1005…)告知无呼吸, 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 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 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 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心肺复苏 =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 胸外按压 + 后续的专业用药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 1/2。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先判断患者有无意识。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A(airway):保持呼吸顺畅 B(breathing):口对口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 A 保持呼吸顺畅

最新心肺复苏法急救要点操作步骤

心肺复苏法急救要点操作步骤 1 一、心肺复苏单人复苏操作的步骤 2 A、开放气道:判定无反→呼吸→放好患者体位→用仰头抬额法开放气3 道。 4 B、救生呼吸:1、判定无呼吸→通知急救系统→两次吹气 5 2、判定无呼吸→通知急救系统→如吹气不成功→调正头部6 位置清除异物→再二次吹气→试测颈动脉 7 C、人工循环:判定无脉搏→以每分钟80--100次的速率按压15次→开放8 气道2次吹气→15:2重复四遍 9 D、再判定:1)作四遍按压和通气后→用5秒时间试测颈动脉→无脉搏无 10 呼吸→吹气2次,接着按压 11 2)作四遍按压和通气后→用5秒时间试测颈动脉→有脉搏→用3--5秒时12 间判定呼吸→无呼吸→以每分钟12次进行救生呼吸 13 3)作四遍按压和通气后→用5秒时间试测颈动脉→有脉搏→用3--5秒时间判14 定呼吸→无呼吸→以每分12次进行救生呼吸 15 4)作四遍按压和通气后→用5秒时间试测颈动脉→有脉搏→用3--5秒时间判16 定呼吸→有呼吸→密切监测呼吸及脉搏 17 1、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时,胸外按压频率是多少? 18 答:每分钟80--100次 19 2、心肺复苏抢救时,单人复苏操作、双人复苏操作各进行胸外按压和20

人工呼吸各几次,每分钟重复几遍? 21 答:单人复苏操作:胸外按压15次,人工呼吸2次,每分钟重复4遍 22 双人复苏操作:胸外按压5次,人工呼吸1次,每分钟重复13遍 23 4、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多少秒内用看、听、试判定呼吸、心跳情况? 24 答:10秒 25 5、强酸或强碱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一般不少于多长时26 间? 27 答:20分钟 28

心肺复苏步骤及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就是当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 举凡溺水、心脏病、高血压、车祸、触电、药物中毒、气体中毒、异物堵塞呼吸道等导致的呼吸终止、心跳停顿,在医生到来前,均可利用心肺复苏术维护脑细胞及器官组织不致坏死。 心肺复苏ABC A步骤 将病人平卧在平坦的地方,急救者一般站或跪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额上用力向后压,右手指放在下颌沿,将头部向上向前抬起。 注意 让病人仰头,使病人的口腔、咽喉轴呈直线,防止舌头阻塞气道口,保持气道通畅。 B步骤 口对口吹气,也就是人工呼吸。抢救者右手向下压颌部,撑开病人的口,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孔,用双唇包封住病人的口外部,用中等的力量,按每分钟12次、每次800毫升的吹气量,进行抢救。 、 一次吹气后,抢救者抬头作一次深呼吸,同时松开左手。下次吹气按上一步骤继续进行,直至病人有自主呼吸为止。 注意 吹气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急性胃扩张。同时观察病人气道是否畅通,胸腔是否被吹起。 C步骤 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胸前胸骨下段,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两手的手指翘起不接触病人的胸壁,伸直双臂,肘关节不弯曲,用双肩向下压而形成压力,将胸骨下压4厘米至5厘米(小儿为1厘米至2厘米)。 注意 按压部位不宜过低,以免损伤肝、胃等内脏。压力要适宜,过轻不足于推动血液循环;过重会使胸骨骨折,带来气胸血胸。 B、C步骤应同时进行,按压30次之后做两次人工呼吸,通常一个抢救周期为三轮,也就是按压90次、人工呼吸6次。 经过30分钟的抢救,若病人瞳孔由大变小,能自主呼吸,心跳恢复,紫绀消退等,可认为复苏成功。 终止心肺复苏术的条件:已恢复自主的呼吸和脉搏;有医务人员到场;心肺复苏术持续一小时之后,伤者瞳孔散大固定,心脏跳动、呼吸不恢复,表示脑及心脏死亡。 ,

心肺复苏术五步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术五步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通过心肺复苏术使病人恢复自主呼吸和脉搏。通俗地讲,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使猝死的病人恢复心跳、呼吸。 步骤/方法 第一步判断意识:轻拍患者双肩、在双耳边呼唤。如果病人清醒,要继续观察,如果没有反应则为昏迷,进行下一个流程。 第二步求救:高声呼救:“快来人啊,有人晕倒了。”接着联系打120求救,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第三步检查及畅通呼吸道:取出口内异物,清除分泌物。用一手推前额使头部尽量后仰,同时另一手将下颏向上方抬起。 第四步人工呼吸:判断是否有呼吸:一看二听三感觉(维持呼吸道打开的姿势,将耳部放在病人口鼻处),一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二听:有无呼吸声音;三感觉:用脸颊接近患者口鼻,感觉有无呼出气流。如果无呼吸,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2次,保持压额抬颏手法,用压住额头的手以拇指食指捏住患者鼻孔,张口罩紧患者口唇吹气,同时用眼角注视患者的胸廓,胸廓膨起为有效。待胸廓下降,吹第二口气。5 第五步胸外心脏按压:心脏按压部位——胸骨下半部,胸部正中央,两乳头连线中点。双肩前倾在患者胸部正上方,腰挺直,以臀部为轴,

用整个上半身的重量垂直下压,双手掌根重叠,手指互扣翘起,以掌根按压,手臂要挺直,胳膊肘不能打弯。一般来说,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 首先要了解生命的脆弱性,人类的脑组织在缺氧的状态下十秒内导致意识丧失,4~6分钟脑细胞开始部分损伤变性,十分钟出现大量脑细胞不可逆转的坏死。施救最有效时期和脑细胞的坏死是直接相关的,临床实践证明,最佳抢救时期就是脑细胞损伤之前的4~6分钟,随后效果明显下降,错过10分钟抢救成功率几乎降为零。 开放气道的重要性:很多人在实施徒手的心肺复苏术过程,不了解开放气道的重要性,在实施人工呼吸的过程往往效果极差,甚至有些反而导致患者气道异物的发生成为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常见堵塞气道的因素分两类,一类是异物问题,常见的如溺水患者的口鼻吸入物、昏迷患者的呕吐物、老年患者的假牙松脱等等,都易导致患者气道受阻,因此实施人工呼吸前,都应常规检查排除。另一类是患者舌头后坠现象,原因是患者昏迷后肌肉松弛,处于平躺仰卧体位时舌头后坠堵塞呼吸道。这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因此也要解决。 心脏挤压的准确部位:一般人大多都会以为人的心脏在左侧胸腔内,因此在实施心脏挤压过程中,往往把手压在了患者的左侧胸壁,如此以来非但无效,还极易导致患者肋骨骨折,甚至导致血气胸形成。只有准确的部位才能使得患者血液能够有效循环起来。

心肺复苏法急救操作步骤

心肺复苏法急救操作步骤 一、进入考场前准备工作 1、要点:着装规范并系好衣扣,穿绝缘鞋,系紧鞋带。 2、错误和扣分点:工作服扣2分,工作服衣扣不系扣0.5分/处,不穿绝缘鞋扣2分。 二、进入考场后,急救前准备工作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1 模拟人套 1 2 医用酒精瓶 1 3 镊子把 1 4 棉纱若干 5 资料袋 相关技术资料、计时工 具、红笔等 套 1 6 劳保用品绝缘鞋、工作服套 1 考生自备 7 考试计量设备 1 考场 报告:报告考官,工具准备完毕,是否可以开始 2、急救前的判断 要点:判断意识、呼吸、心跳 判断意识:双手拍打伤者双肩膀并大声呼叫,看瞳孔。见示意图。 判断伤员有无意识的方法: (1)轻轻拍打伤员肩部,高声喊叫,“喂!你怎么啦?”,如图R2所示。 (2)如认识,可直呼喊其姓名。有意识,立即送医院。 (3)眼球固定、瞳孔散大,无反应时,立即用手指甲掐压人中穴、合谷穴约5s。 注意:以上3步动作应在10s以内完成,不可太长,伤员如出现眼球活动、四肢活动及疼痛感后,应即停止掐压穴位,拍打肩部不可用力太重,以防加重可能存在的骨折等损伤。

判断呼吸:脸颊紧靠伤者鼻口处,示意图。 判断呼吸。 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开放气道后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有无呼吸,见图R7。 (1)看:看伤员的胸、腹壁有无呼吸起伏动作。 (2)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3)试:用颜面部的感觉测试口鼻部有无呼气气流。 若无上述体征可确定无呼吸。一旦确定无呼吸后,立即 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图R7 看、听、试伤员呼吸 判断心跳:用手食指和中指触摸伤者颈动脉。见示意图。 脉搏判断。用眼睛观看触电者胸部起伏,触摸颈动脉 在检查伤员的意识、呼吸、气道之后,应对伤员的脉搏进行检查,以判断伤员的心脏跳动情况(非专业救护人员可部进行脉搏检查,对无呼吸、无反应、无意识的伤员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具体方法如下: 1.在开放气道的位置下进行(首次人工呼吸后)。 2.一手置于伤员前额,使头部保持后仰,另一手在靠近抢救者一侧触摸颈动脉。 3.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两侧滑移2~3cm,在气管旁软组织处轻轻触摸颈动脉搏动,如图R11所示。 图R10 吹时不要压胸部图R11 触摸颈动脉搏注意:①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推移颈动脉,妨碍触及;②不要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造成头部供血中断;③不要压迫气管,造成呼吸道阻塞;④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s;⑤未触及搏动:心跳已停止,或触摸位置有错误;触及搏动:有脉搏、心跳,或触摸感觉错误(可能将自己手指的搏动感觉为伤员脉搏):⑥判断应综合审定:如无意识,无呼吸,瞳孔散大,面色紫绀或苍白,再加上触不到脉搏,可以判定心跳已经停止;⑦婴、幼儿因颈部肥胖,颈动脉不易触及,可检查肱动脉。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腋窝和肘关节之间的中点,用食指和中指轻压在内侧,即可感觉到脉搏。 3、报告伤情,判断是否需要抢救伤情报告 报告考官,伤者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是否进行心肺复苏法急救。 三、心肺复苏急救 口对口呼吸与胸外按压 要点:口对口呼吸、胸外按压方法正确, 清理口腔:左手拇指和食指撑开伤者口,右手食指和中指剪刀状从右嘴角深入取出异物。方法不正确扣2分, 开通气道:右手放在伤者颈部下方上托,左手放在伤者额头下按,嘴、耳连接线垂直地面。气道未打开或方法不正确每项扣2分;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方法 1.先要判断患者意识。大声地呼叫他,或者摇摇他,看是否有反应。凑近 他的鼻子、嘴边,感受是否有呼吸。摸摸他的颈动脉,看是否有搏动, 切忌不可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容易发生危险。 2.开放气道。将患者置于平躺的仰卧位,昏迷的人常常会因舌后坠而造成 起到气道堵塞,这时施救人员要跪在患者身体的一侧,一手按住其额头 向下压,另一手托起其下巴向上抬,标准是下颌与耳垂的连线垂直于地 平线,这样就说明气道已经被打开。 3.人工呼吸。如患者无呼吸,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两次,然后摸颈动 脉,如果能感觉到搏动,那么仅作人工呼吸即可。 4.方法:最好能找一块干净的纱布或手巾,该在患者的口部,防止细菌感 染。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鼻子,大口吸气,屏住,迅速俯身,用嘴包住 患者的嘴,快速将气体吹入。与此同时,施救者的眼睛需观察患者的胸 廓是否因气体的灌入而扩张,气吹完后,松开捏着鼻子的手,让气体呼 出,这样就是完成了一次呼吸过程。每分钟平均完成12次人工呼吸。 5.胸外心脏按压。如果患者一开始就已经没有脉搏,或者人工呼吸进行一 分钟后还是没有触及,则需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6.方法:施救者先要找到按压的部位。沿着最下缘的两侧肋骨从下往身体 中间摸到交接点,叫剑突,以剑突为点向上在胸骨上定出两横指的位 置,也就是胸骨的中下三分之一交界线处,这里就是实施点。施救者以 一手叠放于另一手手背,十指交叉,将掌根部置于刚才找到的位置,依 靠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压,胸骨的下陷距离约为4-5厘米,双手臂必 须伸直,不能弯曲,压下后迅速抬起,频率控制在每分钟80-100次。 7.注意事项:必须控制力道,不可太过用劲,因为力道太大容易引起肋骨 骨折,从而造成肋骨刺破心肺肝脾等重要脏器。老人的骨质本身就脆, 更要加倍注意。 8.单人施救和双人施救的比例。单人施救时,每做15次人工呼吸,就做两 次胸外心脏按压;双人施救,则是每做10次人工呼吸,就做两次胸外心脏按压。 9.停止心肺复苏的指证。在施救的同时也要时刻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触 摸患者的手足,若温度有所回升,则进一步触摸颈动脉,发现有搏动即 可停止心肺复苏,尽快把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心肺复苏等操作流程及评分要点

徒手心肺复苏与简易呼吸器使用 选手编号:评委:计分: 项目操作要点分值扣分 评估实施80分自身评估:着装整齐规范、符合操作要求 2 环境评估:安全、通风 2 用物评估:齐全,摆放有序,质量合格,呼吸器完好备用 2 (计时开始)患者评估 (1)判断意识:拍肩、呼唤,看反应 4 (2)判断心跳、呼吸:触摸大动脉(5—10s);视、听、感觉呼吸 4 (3)呼救,记时 2 胸外 心脏 按压 摆位:去枕平卧,卧硬板床;解衣、裤带,充分暴露胸部 2 站位:身体中轴平行于患者双肩连线,必要时用踏脚板 2 定位:双乳头连线中点 2 按压频率、深度、按压放松时间比符合要求(5个循环)(一次无 效扣0.5分) 18 开放 气道 头侧偏;取活动假牙,纱布清口鼻异物 3 开放气道:颈椎无损伤压额抬颏;颈椎损伤,双手托颌法 4 辅助 呼吸 第1、第2个循环:口对口吹气2次/循环 盖双层纱布;紧包口唇;正确捏、松鼻翼 4 正确观察胸廓起伏;吹气时间>1秒 3 第3、第4、第5个循环用简易呼吸器2次/循环 EC手法固定,口述频率、潮气量 4 正确挤压气囊;面罩无漏气;观察胸廓起伏9 复苏 后 评估复苏效果(5个循环后):简述三种复苏结果、八个有效指征 6 取合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2 继续下一步治疗;健康宣教,记录(口述) 4 用物及垃圾分类处理(口述)(计时结束) 1 评价20分操作流程熟练、动作流畅;未发生相关并发症;反应迅速,急救意识强 4 复苏手法正确、有效(无效扣1分,扣完为止)10 操作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患者反应并记录时间 2 与患者有效交流、沟通,宣教到位 2 体现人性化关怀 2 操作时间 6 min,超时终止操作 总分100

心肺复苏操作要点

成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领(一):确保现场安静环境: 方法:操作者迅速来到病人身边,用眼光从左到右扫视,从上到下扫视。做心肺复苏术时,操作者靠病人右或左侧跪下,一条腿的膝盖对着病人的肩头,另一条腿的膝盖对着病人的肚脐,双腿分开。保证姿势正确. (二):判断病人意识:心肺复苏中只简单判断病人意识。 动作要领:轻拍双肩,呼唤双耳,不要过分摇晃病人头部和身体。有医学知识可压眼眶,看病人有无压眶反射。(摇晃过度会加重有颈椎损伤病人的颈椎损伤)。无反应—初步判断为意识障碍. (三):启动现场急救系统(激活EMSS): 院内:呼叫同事和身边的人。 院外:呼叫身边的人帮忙,拨打急救电话. (四):摆正病人的体位: 注意事项:病人要平躺在坚实的平面上,后背不要放在沙发,席梦思等软的物体上面,这样会影响胸外按压的效果。 (五):开放气道:A 压额提颏法:一只手肘部着地用手的小鱼际肌压住病人的前额,另外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放在病人下颌中点旁开1—2cm的地方,提起下颌使病人头后仰,要点:下颌骨与地面成直角,使气道开放更通畅.(头后仰过度会使气管反折和损伤颈椎,头后仰不足气道开放不充分)。 有颈椎损伤的病人用双手抬颌法:在病人头顶侧位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抬起病人下颌角,双手拇指推开病人口腔。 (六):判断呼吸:B (一看、二听、三感觉,时间5—10秒。现已取消)判断病人有无呼吸 若无有效呼吸,开放气道的情况下做以下动作. (七):人工呼吸:

1:开放气道的情况下,捏住病人的鼻子,口对口人工呼吸。 注意事项:保持病人气道开放,每吹次气的时间为1秒,气量每次为400-600ml。日常抢救中,吹气量以病人的胸部有明显起伏为准。 2:颈椎损伤的病人: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气道,用一侧的面颊盖住病人的鼻孔,然后用抢救者的嘴包住病人的嘴,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的时间为每次1秒,气量每次为400—600ml,吹气量以病人的胸部有明显起伏为准。 3:简易呼吸器通气: 方法:面罩盖住病人口鼻部,拇指和食指“C”字型压住面罩,中指、无名指、小指“E"字型拉起病人的下颌骨,使病人气道呈开放状态,另一只手捏气囊人工通气;每次通气的时间为1秒,气量每次为400—600ml,吹气量以病人的胸部有明显起伏为准。 (八):检查病人的大动脉博动C成人检查颈动脉, 手定位下颌骨中点,然后往下摸到喉结,在喉结旁开1-2cm检查颈动脉有无博动.时间5-10秒,无博动则初步判断病人无心跳,则进行下一步. (九):胸外心脏按压: 1:定位:(1):胸部按压点:是胸骨中下1/3处或剑突上2。5—5cm处。用目视的方法或传统方法定位均可.目视的方法:按压点是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体的交界点。传统方法:一只手的中指指端沿肋弓向上滑至剑突,食指放在胸骨体上;另一只手的大鱼际肌贴食指侧缘放上去,掌根放在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体的交界点。 (2):手掌用力的部位;是手掌根部手腕折痕(腕横纹)上2cm 处。 2:方法:用一只手掌根部的着力点放在胸部着力点上,另一只手抓住着力点的手,双手掌根互贴,手指上翘,使抢救者只有掌根

心肺复苏的八个步骤和注意事项

单人心肺复苏步骤 (1)判断意识; (2)如无反应,立即呼救; (3)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 (4)开放气道,清理口腔异物; (5)判断有无呼吸; (6)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 (7)保持头后仰,另一手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 (8)如有脉搏,可仅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9)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10)每按压15次,口对口吹气2次,然后重新定位,再按压15次,如此反复进行; (11)心肺复苏开始1分钟,或者连续操作四个循环后,检查一次呼吸和脉搏、瞳孔变化, 以后每进行4~5分钟检查一次,每次不超过5秒钟。 (12)如用担架搬运病人或者是在救护车上进行心肺复苏,应不间断地进行,必须间断时 ,时间不超过5~10秒。 双人心肺复苏步骤 ①基本上与单人心肺复苏术步骤相同; ②两人动作必须协调配合,一人按压,一人吹气,以5:1比率进行;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者,负责开放气道,观察瞳孔,触摸颈动脉搏动。 ③施行心肺复苏的人可分别站在(或跪在)病人的左侧和右侧,便于交替进行人工呼吸 和心脏按压。受到条件的限制,也可站(跪)在同侧。 ④做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者交换位置,互换操作,中断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 心肺复苏终止指标 ①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②确定病人已死亡。 ③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 心肺复苏术的要点 ①发现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以挽救生命。 ②心肺复苏术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③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要点:头后仰,打开气道,捏住鼻孔,封住口唇,深吸一口气

后,向口腔内吹气,每分钟12~14次。 ④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要点: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垂直下压3~4厘米,每分钟100次左右。 ⑤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按15:2进行;双人心肺复苏按5:1进行。 婴幼儿心肺复苏手法要点 ①判断意识:叩击足底部,捏掐合谷处(手背部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地方。) ②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使婴幼儿头部轻轻后仰,畅通呼吸道,但不可使头部过度后仰, 吹气时将婴儿口鼻包紧,吹气频率每分钟20次。 ③检查脉搏的搏动,判断有无心跳。婴儿检查肱动脉搏动,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肘、 肩之间。 ④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 下压深度:幼儿2.5~3.5厘米,婴儿1.5~2.5厘米。 按压频率:每分钟100次。

单人心肺复苏步骤

单人心肺复苏步骤 1、判断意识; 2、如无反应,立即呼救; 3、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 4、开放气道,清理口腔异物; 5、判断有无呼吸; 6、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 7、保持头后仰,另一手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 8、如有脉搏,可仅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9、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10、每按压15次,口对口吹气2次,然后重新定位,再按压15次,如此反复进行; 11、心肺复苏开始1分钟,或者连续操作四个循环后,检查一次呼吸和脉搏、瞳孔变化,以后每进行4~5分钟检查一次,每次不超过5秒钟。 12、如用担架搬运病人或者是在救护车上进行心肺复苏,应不间断地进行,必须间断时,时间不超过5~10秒。 双人心肺复苏步骤 1、基本上与单人心肺复苏术步骤相同; 2、两人动作必须协调配合,一人按压,一人吹气,以5:1比率进行;做口对口人工呼吸者,负责开放气道,观察瞳孔,触摸颈动脉搏动。 3、施行心肺复苏的人可分别站在(或跪在)病人的左侧和右侧,便于交替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受到条件的限制,也可站(跪)在同侧。 4、做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者交换位置,互换操作,中断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 心肺复苏终止指标 1、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2、确定病人已死亡。

3、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瞳孔无回缩。 心肺复苏术的要点 1、发现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以挽救生命。 2、心肺复苏术包括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3、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操作要点:头后仰,打开气道,捏住鼻孔,封住口唇,深吸一口气后,向口腔内吹气,每分钟12~14次。 4、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要点: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垂直下压3~4厘米,每分钟100次左右。 5、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按15:2进行;双人心肺复苏按5:1进行。 婴幼儿心肺复苏手法要点 1、判断意识:叩击足底部,捏掐合谷处(手背部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地方。) 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使婴幼儿头部轻轻后仰,畅通呼吸道,但不可使头部过度后仰, 吹气时将婴儿口鼻包紧,吹气频率每分钟20次。 3、检查脉搏的搏动,判断有无心跳。婴儿检查肱动脉搏动,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肘、肩之间。 4、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 下压深度:幼儿2.5~3.5厘米,婴儿1.5~2.5厘米。 按压频率:每分钟100次。

心肺复苏步骤及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就是当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 举凡溺水、心脏病、高血压、车祸、触电、药物中毒、气体中毒、异物堵塞呼吸道等导致的呼吸终止、心跳停顿,在医生到来前,均可利用心肺复苏术维护脑细胞及器官组织不致坏死。 心肺复苏ABC A步骤 将病人平卧在平坦的地方,急救者一般站或跪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额上用力向后压,右手指放在下颌沿,将头部向上向前抬起。 注意 让病人仰头,使病人的口腔、咽喉轴呈直线,防止舌头阻塞气道口,保持气道通畅。 B步骤 口对口吹气,也就是人工呼吸。抢救者右手向下压颌部,撑开病人的口,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孔,用双唇包封住病人的口外部,用中等的力量,按每分钟12次、每次800毫升的吹气量,进行抢救。 一次吹气后,抢救者抬头作一次深呼吸,同时松开左手。下次吹

气按上一步骤继续进行,直至病人有自主呼吸为止。 注意 吹气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急性胃扩张。同时观察病人气道是否畅通,胸腔是否被吹起。 C步骤 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胸前胸骨下段,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两手的手指翘起不接触病人的胸壁,伸直双臂,肘关节不弯曲,用双肩向下压而形成压力,将胸骨下压4厘米至5厘米(小儿为1厘米至2厘米)。 注意 按压部位不宜过低,以免损伤肝、胃等内脏。压力要适宜,过轻不足于推动血液循环;过重会使胸骨骨折,带来气胸血胸。 B、C步骤应同时进行,按压30次之后做两次人工呼吸,通常一个抢救周期为三轮,也就是按压90次、人工呼吸6次。 经过30分钟的抢救,若病人瞳孔由大变小,能自主呼吸,心跳恢复,紫绀消退等,可认为复苏成功。 终止心肺复苏术的条件:已恢复自主的呼吸和脉搏;有医务人员到场;心肺复苏术持续一小时之后,伤者瞳孔散大固定,心脏跳动、呼吸不恢复,表示脑及心脏死亡。 单人心肺复苏步骤 (1)判断意识; (2)如无反应,立即呼救;

心肺复苏操作规范(2010届版)

心肺复苏操作规范(2010届版)

(2)托颌法:用于怀疑颈椎骨折病人,如果此法不能将气道完全开放,仍可采用仰头举颏法。 人工呼吸: (1)口对口呼吸:开放气道、口张开、捏鼻翼;术者吸气后,口唇包裹病人口唇,吹气时间大于1秒钟,吹气量每次500-600ml,以产生可见的胸廓起伏为准。吹气后松开口鼻。(见图5) (2)口对鼻呼吸:用于口腔外伤,牙关紧闭者,开放气道,封闭口腔,口包鼻吹气,时间大于1秒钟,吹气量每次500-600ml,以产生可见的胸廓起伏为准。 (3)球囊面罩呼吸:面罩紧紧扣住口鼻部,匀速挤压,每次气体量500-600 ml,以产生可见的胸廓起伏为准。 7、检查: 做5个周期或2分钟CPR后再检查心跳呼吸。如仍无心跳呼吸,再重复做5个周期或2分钟CPR,如此反复直到成功或终止心肺复苏。 8、电除颤: 心律分析证实为室速、室颤时,应在做完5个周期或2分钟CPR后,电除颤一次,之后作5组CPR后再检查心律。单相波除颤首次电击能量选择360J;双相波除颤首次电击能量选择为150或200J。电极位置为右侧放置于患者右锁骨下区,左侧电极放置于左乳头侧腋中线处。电击时要提示在场的所有人员不要接触患者身体。 9、复苏成功后放置病人于复苏体位。要求:舒适、稳定、防误吸。建议侧卧位【注意事项】 1、判断心跳呼吸停止:意识丧失(呼之不应,摇之不动),呼吸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 2、心肺复苏有效指征:可触摸到大动脉搏动,上肢收缩压大于60mmHg,口唇面色变红润,散大的瞳孔变小,自主呼吸恢复,意识逐渐恢复。 3、终止心肺复苏指征: (1)心跳呼吸恢复; (2)心肺复苏已30分钟以上,仍无心跳呼吸,瞳孔散大或固定,对光反射消失,呼吸仍未恢复,深反射活动消失,心电图成直线。 4、新指南对除颤的建议:对有目击的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建议先除颤再行CPR。对非目击的室颤或无脉性室速患者,尤其是自呼救至赶到现场抢救时间超过4~5分钟者,除颤前,应先给患者做5个周期的按压和通气(或约2分钟)再除颤,随后立即做CPR(从胸外按压开始),5个周期或2分钟CPR后再检查心跳呼吸。基本生命支持时,只做一次电除颤,能量:单相直流电360焦耳,双相波除颤首次电击能量选择为150或

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步骤(新版)

徒手心肺复苏操作步骤(新版) 操作目的: 3 以徒手方式来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操作步骤 1.护士巡视病房,发现情况异常的病人。 3 2.立即扶住患者颈部,轻拍患者肩部,大声呼唤患者姓名。 5 3.判断患者意识已丧失,快速触摸颈动脉搏动(10秒以内),确定患者心脏停止。立刻寻求旁人帮助,呼叫医生,看表确定心脏骤停时间。 5 (备注:触摸颈动脉搏动的方法:护士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感觉搏动) 4.撤掉枕头。 2 5.将被子掀至床尾,完全暴露患者 2 6.双手按压病床,确定患者卧于硬板床。 2 7.使患者处于仰卧位,身体无扭曲 2 8.解开患者上衣及腰带,充分暴露患者前胸 2

9.确定胸外心脏按压部位(护士右手食指、中指从左侧肋缘上滑至剑突处,在 剑突上两横指处为按压部位),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10 10.两手掌重叠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 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 10 11.按压幅度:使胸骨下陷至少5cm,而后迅速放松,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反复进行。 3 (备注: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4 厘米,儿童大约为5厘米) 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 3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3 12.观察患者口腔有无活动性义齿 2 13.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理患者的口鼻分泌物 3 14.将患者头扶正,开放气道。 5 15.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左手捏住患者鼻子,右手抬起患者下颌进行口对口人工送气,送气时捏住患者鼻子,完全覆盖患者口唇。呼气时松开,送气时间为 1秒,见胸廓抬起即可 8 16.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2 3 17.重复上述动作 5

心肺复苏、电除颤知识要点 (1)

心肺复苏、电除颤知识要点 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A、B、C、D。其中,C是(胸外按压),A是(开放气道),B是(人工呼吸),D是(除颤) 年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100--120次/分) 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心率为( 30:2 ) 4.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 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段1/3处 ) 5.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5-6cm ) 6.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 500—600ml ) 指南在心脏停博时推存的每次吹气时间为(秒) 8.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360J ) 9.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 200J ) 10.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的方式是(仰头举颏法) 11.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气道打开,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面( 90度)为宜。 12.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先行胸外按压,再5组),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 13.诊断心跳骤停迅速可靠的指标是(大动脉搏动消失)。 14.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中断胸外按压,中断胸外按压的时间不超过(5秒钟)。 15.在死亡边缘的患者基础生命支持的初期黄金时刻是( 4 )分钟, 16.胸外按压时要尽量减少中断,如中断应尽量少于( 5 )秒,五个回合为一个周期,条件允许时每( 2 ) min转换一次。 17.心肺复苏程序重大变化,指南建议将成人、儿童和婴儿的心肺复苏程序从( A-B-C )更改为( C-A-B )。 18.电除颤的适应症(心室颤动(包括心室扑动)与无脉室速)。 是(自动体外除颤仪)。 仅适于体重大于(25KG )或大于( 8 )岁的儿童。 简答题 1.2015年CPR如何判断心跳呼吸停止? 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或叹气样呼吸。触摸颈动脉但时间小于10秒。 2.2015 CPR的5个生存链? 尽早识别并呼救,尽早进行CPR,尽早电除颤,心跳恢复后尽早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尽早做好复苏后综合症的治疗。 3.双人心肺复苏或院内救治时按压与呼吸的比例如何做? 院内救治时或双人时尽量减少按压中断,一人持续按压深度和频率100--120次/分和5-6厘米, 4.行走中目睹一个人突然倒地你该怎么办? 可以先判断、呼救,然后复苏治疗。 5.院内复苏后呼吸机支持治疗维持氧饱和度的目标值是多少? 为防止氧自由基的损害,指南要求复苏后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4-96%左右,不要太高。 6.心肺复苏的并发症? 肋骨骨折、胸骨骨折、气胸、血胸、心包填塞,脾破裂。 7.非同步电除颤电极位置?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心底部,左腋中线第五肋间—心尖部 8.儿童电除颤能量选择?首次2J/kg,第2次2~4J/kg,第3次4J/kg。 9.如何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触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看瞳孔、颜面、甲床、 口唇等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